血糖飆高
」 糖尿病 血糖 熱量糖尿病患中秋吃蛋黃酥+啤酒烤肉 視力模糊就醫發現血糖飆破380!
報導中秋節快到了,很多人準備應景的月餅跟烤肉聚迎佳節,65歲王先生適逢遠嫁美國的女兒一家人返國探親,全家提前烤肉吃月餅,他開心的吃烤肉配啤酒,還忍不住吃了最愛的2顆蛋黃酥跟綠豆椪,沒想到隔日就感到口乾舌燥、視力模糊,嚇得到醫院掛急診,一檢查飯前血糖飆高到380,逼近正常值4倍。蛋黃酥、啤酒烤肉 血糖飆升致視力模糊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建良指出,王先生雖有10年的第二型糖尿病病史,但自律甚嚴,除了定期服用降糖藥物,飲食也配合醫師叮嚀相當節制。上週因為與久別的女兒一家人團聚太開心,不知不覺吃了最愛的蛋黃酥和綠豆椪,還跟女婿爽喝啤酒配烤肉。隔天原本只是覺得口乾舌燥、疲勞無力,以為是前一晚熬夜慶中秋,沒想到接著又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嚇得他前往醫院就醫,醫師一檢查發現他的血糖飆高達380 mg/dL,三酸甘油酯也超過1500mg/dl,緊急收住院治療,經注射胰島素與口服藥物治療,一周後康復出院。糖友血糖控制困難 恐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林建良指出,月餅跟烤肉幾乎是每年中秋節必備應景美食與活動,其中月餅因屬於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攝取過多糖分後會導致血糖急劇上升;另烤肉高脂肪、高鹽,多食易增加血脂,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困難,增加心血管健康風險。林建良強調,如大吃大喝後突然出現如口渴、疲勞和視力模糊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避免因血糖急速飆高併發糖尿病高血醣高滲透壓危證(HHS)或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風險。選擇無糖或低糖月餅烤肉 搭配低鹽醬料與蔬菜林建良提醒,想要健康平安過中秋,民眾可以選擇低糖月餅淺嚐,烤肉時可搭配低鹽醬料、攝取高纖維質的蔬菜並控制食量;另糖友可選擇專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無糖月餅、適度運動、隨時監測血糖,
水果迷思…香蕉比芒果更甜「熱量高」 醫揭關鍵原因
夏天是許多水果盛產的季節,一般人以為香蕉的糖份和熱量比芒果低,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三餐飯後都吃香蕉,結果血糖飆到1.5倍,讓醫師笑虧:「真的不要再誤會芒果了!」。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分享案例,有一名5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原本血糖穩定控制,但3個月後抽血檢查,糖化血色素飆到7.5,追問下才知,男子因為想吃水果,選擇將「感覺糖分較低、熱量也低」的香蕉當作三餐飯後的點心,才會導致血糖失控。周建安說明,香蕉比芒果更容易引起血糖上升,因為糖分高於芒果,加上購買便利性,常被大量食用,糖分總攝取量就很容易過量,其升糖指數(GI值)51,高於芒果的41,GI值越高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而芒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減緩糖分吸收,成分中的「芒果苷」還具有抗發炎與降血壓的特性,更能穩定血糖。醫師建議,芒果是更好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周建安提醒,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要更嚴謹,並注意份量。芒果中的芒果多酚與各種礦物質、維生素,雖然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延緩糖分吸收,但就品種而言,糖尿病患者以「愛文芒果」最為恰當,且一次以半顆中型為限,1天不超過2份,並搭配纖維與蛋白質,降低血糖波動。至於什麼時候吃比較好?白天優於晚上、飯後勝於飯前,1天不能超過2份,也最後分散在餐後,一餐最多1份,才能在口腹之慾和健康飲食間取得平衡。
吃西瓜竟致敗血症喪命?! 這樣吃超恐怖「但幾乎每人都做過」
酷熱的天氣,冰涼又香甜的西瓜最能消暑,但吃西瓜竟可能不知不覺感染細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分享案例,有一位獨居老人直接拿湯匙挖西瓜食用卻沒吃完又放回冰箱,重複數次後導致細菌繁殖,最後竟感染李斯特菌誘發敗血症而身亡。用湯匙挖西瓜來吃,想必很多人都這樣做過,但譚敦慈提醒,因為口水中有細菌,再加上食用時室溫較高,因此細菌滋生較快,所以不建議用湯匙挖來吃,最好在吃西瓜前先切成小塊分盒冷藏保存,才能避免細菌汙染。另外,許多人會購買已經切好、覆蓋保鮮膜的現切西瓜,但譚敦慈提醒西瓜蓋保鮮膜表面容易長細菌,所以建議先將接觸保鮮膜的果肉削去,接著再切塊、放保鮮盒冷藏保存。若購買的是整顆的西瓜,農委會建議觀察以下6特徵,包括表面光滑完整、顏色青綠明亮、花紋清晰鮮明、果梗呈現捲曲狀、瓜蒂些微凹陷、拍打聲音清脆響亮,就能挑選到好吃的西瓜。西瓜好吃之餘也要當心過量,因為西瓜屬於高糖度水果,吃太多會增加肥胖、脂肪肝等風險。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所謂的1份大約是棒球般大小,或是一般飯碗約8分滿左右,也盡量避免喝太多「西瓜汁」,因為市售果汁含糖量高,也更容易造成血糖飆高。
熱量炸彈!營養師揭這款義大利麵「根本在吃油」 一份就要1千卡
義大利麵是許多人喜愛的美食之一,而它也可以搭配青醬、白醬、紅醬等,滿足大家不同的口味,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義大利麵搭配的醬料往往高油高脂,特別是青醬,堪稱「熱量炸彈」,一份青醬雞肉義大利麵的熱量接近1000卡路里,如同在吃油。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上分享了市面上多種義大利麵的熱量表,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熱量最高的是青醬雞肉義大利麵,一份高達970卡;熱量第二高的是白醬培根義大利麵,一份熱量795卡;第三名則是白醬鮭魚義大利麵,一份熱量725卡。高敏敏也解釋青醬是由羅勒葉、九層塔、堅果和蒜頭打碎製作,但過程中會加入大量橄欖油,有些店家為了讓口感更順滑,還會添加奶油,所以青醬的熱量相當高,「所以看到滿滿的醬料,別一口吃光光,根本在吃油」;至於白醬的熱量高是因為它的主要材料是鮮奶油、奶油和麵粉,特別濃郁的口感通常來自於大量的奶油,因此想減重或有高血脂問題的人應該避開白醬。高敏敏說明雖然紅醬義大利麵材料相對簡單,主要由番茄製作,然而有些紅醬為了提升風味,會加入大量的油和糖,甚至混入奶油白醬變成粉紅醬,因此一份紅醬蝦仁義大利麵的熱量約620卡;清炒義大利麵相對較低卡,因為不含醬料和奶油,主要用辛香料提味。高敏敏建議大家在選擇主食時,應盡量選擇雞肉、蝦仁、蛤蜊等白肉或海鮮,因為它們的脂肪和飽和脂肪較低,整體熱量也會降低。至於要如何才能健康地吃義大利麵呢?高敏敏也建議大家食用前可以先吃青菜墊胃;選擇清炒無醬料的義大利麵減少負擔;選擇海鮮更健康;飲料選擇無糖飲品,避免再攝取更多糖分,讓血糖飆高,「義大利麵本身是熱量低的抗性澱粉,不僅可以減緩血糖上升,增加飽足感的同時也能抑制脂肪堆積,熱量會那麼高是因為醬料包裹了麵條,無形中都會吃進去許多脂肪,所以怎麼吃才是營養師想提醒大家的,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再加上搭配均衡的配料,一樣還是能健康吃義大利麵」。
無法想像!水餃含糖量超驚人 醫揭真相:吃20顆等於快2碗飯
水餃料理過程方便且口味多元,是許多人喜愛的餐點之一,但其實水餃的脂肪及含糖量相當驚人,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是「很雷」的食物!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就表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20顆等於近2碗白飯,不只是碳水高,水餃甚至還有隱藏的油脂含量,對此醫師也建議「控制體重的人這類食物要迴避!」黃士倫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水餃其實是「很雷」的食物,因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男生往往會點到20顆,折合碳水高達100克,若以1碗白飯60克碳水來算,20顆等於近2碗白飯,「更嚇人的是很油,10顆水餃有32克脂肪,20顆水餃64克脂肪!」因此黃士倫醫師建議正在控制體重的人,要盡量迴避這類食物。另外,黃士倫醫師也列出會讓血糖飆高的「地雷食物」,像是雞排、甜不辣等炸物,吃下肚會讓血糖居高不下,造成高血糖的時間延長。而早餐的雷區食物則要注意台式飯糰,因為由紫米、肉鬆、油條組成,也會讓血糖飆得很高,可以考慮營養師推薦的健康早餐,像是由生菜、肉、蛋組成三明治的三明治。黃士倫醫師分享1起個案,曾有一名懷孕前有糖尿病的媽媽,懷孕期32週仍改不了吃甜點的習慣,經常吃蛋糕、珍奶、白玉紅豆等精緻澱粉,結果連續血糖檢測高血糖區域動盪的非常厲害。黃士倫醫師直言,這些飲食習慣要改掉需要強大決心,但為健康著想還是要努力。
一杯「甘蔗汁」竟含12茶匙糖! 醫提醒:過量飲用恐導致糖尿病
炎炎夏日來杯清涼消暑的果汁非常消暑,但甘蔗汁營養價值不僅高,同時含糖量也高,光是一杯甘蔗汁就含有12茶匙半的糖,因此醫生也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天天都喝甘蔗汁。根據《星洲日報》報導,由於現正逢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就有網友好奇提問:「甜甜的果汁像是甘蔗汁、西瓜汁可以在齋戒月多喝嗎?」身為醫生的札米爾則上傳一段影片回應,表示若是經常喝甘蔗水,「恐怕對人體構成危害」,因為甘蔗汁雖然有70%是水,但每杯份量就含有50克的糖,每茶匙糖約3.8到4.4克糖,所以每杯甘蔗汁相當於含有12茶匙半的糖。不過,甘蔗的含鐵量是水果中的冠軍,不但補血而且還能提高身體活動力,且含有多種有利於人體的氨基酸,能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在適度加熱後還能止咳化痰,甚至在應酬喝酒後還能幫助解酒排便,被視為不錯的養生飲品。而札米爾醫生提到,喝完一杯甘蔗汁會讓胰島素瞬間升高,這將抵消掉齊戒斷食過程對身體的正面影響,但是偶爾喝一些來解饞無妨,但若是天天都喝就太不健康。另外有一些研究指出,果汁因含有低纖維和高糖分的特性,在飲用後將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果汁攝取量需要控制。其中,甘蔗汁是在眾多果汁中被列為含糖量高的一種,經常飲用會提高血糖飆高的風險,導致患上第二型糖尿病,因此需避免過量。
視線模糊就醫確診糖尿病 男子拒服藥!醫曝「嚴重後果」會後悔
38歲張姓補教老師平時除上課外鮮少運動,加上壓力大,晚上經常吃宵夜,體重直線上升,參加健檢時發現血糖偏高,醫師建議藥物控制,但他認為還年輕沒有定期追蹤服藥,直到日前他看課本時變得模糊,且精神容易萎靡疲勞,連忙就醫檢查,結果血糖飆高到260,讓他後悔不已!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 這些問題害病情加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門診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經常提出「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者「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非懷孕成年人糖尿病 治療目標一次看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建議,非懷孕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為:「糖化血色素」< 7.0 % (需個別化考量)、「空腹血糖」介於 80~130 mg/dl、飯後血糖介於80~160 mg/dl,但不少民眾得知患病當下,會出現拒絕接受、不願承認的心情,因而抗拒改變,也不願服藥治療,導致後續衍伸出更多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等。吳佾璇指出,糖尿病需要長時間追蹤與治療,即便沒有察覺異狀,本身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治療期間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程度、病人年齡及身體狀況,考量調整藥物劑量。控制糖尿病 需多管齊下吳佾璇強調,藉由完整的糖尿病照護如控制血壓、血脂肪、杜絕不良習慣如抽菸飲酒,並調整生活作息、維持健康飲食,搭配減重、運動等方式多管齊下,才是治療高血糖的基本原則,以減少或延緩發生糖尿病併發症。而隨著網路資訊發達,病人普遍對疾病都有基本的認識及想法,在治療方面若有疑問,不妨多與醫師討論,且切記必須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用藥中如有不適應,也要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才能打贏這場戰役。
女童突「越吃越瘦」竟確診糖尿病 醫曝「3病徵」應儘速就醫
台中一名5歲女童去年底食慾異常暴增,卻在2週內驟減3公斤,不僅瘦到眼窩凹陷,還出現尿量變多、呼吸急促、氣喘的症狀,經急診檢查後,發現女童血糖飆高至500mg/dl,並發生了酮酸中毒,確診了「第一型糖尿病」。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的醫師蔡維鍵提到,「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主要因為胰臟的胰島細胞遭到自體免疫或是不明原因破壞,造成身體內缺乏胰島素的分泌能力,因而無法調控血糖濃度,造成高血糖的發生。對此,女童家長第一時間感到驚慌且無法接受,以為只有年長者、肥胖者會患病,而孩子更需面對每天戳破手指測血糖的恐懼。而蔡維鍵也安慰了女童父母,並簡單說明了照護的方式,並表示現在科技進步,可用連續血糖監測(CGM)來記錄,不需要每天扎手指也能了解血糖的變化狀況。蔡維鍵補充,這項儀器能夠連接手機APP,每5分鐘就有一筆新的血糖數值傳送,讓家屬能夠即時追蹤,若有異常數值也會發出警訊通知,讓家屬能在盡可不影響工作與日常生活的狀態下,更精準地去協助患者控制糖分攝取。後來,為了讓女童不要感覺自己異於常人,一家人便一同參與了一年一度的大甲媽出巡遶境,在跟著走4小時之前,也先降低了胰島素施打的劑量,讓女童能像往年一樣正常吃玉米、餅乾,更能放心地參與每個活動。綜上所述,蔡維鍵強調,若發現家中孩童突然越吃越瘦,甚至經常性口渴、尿量異常增大等等,建議儘速就醫找出原因,才能及早找出治療方式。
「這食物」吃完血糖飆高 醫急喊:不適合有血糖問題的病人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為了解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近日實測各種食物,包括便當、泡麵等。他分享,吃完這樣食物後,血糖從102mg/dL上升到190mg/dL,因此不建議有血糖問題的病人食用。李思賢在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表示,吃了碗粿後,血糖從102mg/dL上升到190mg/dL,漲幅有88之多,從最低到最高花了大約1小時,再過一個半小時回到原點。李思賢指出,碗粿是簡單便宜方便的美食,很多老人家都愛;但他認為,碗粿真的不適合有血糖問題的病人,尤其是每天都吃。李思賢說,碗粿測完,蘿蔔糕應該就不用測了,因為是類似的東西,「以前我自己在戒糖初期,曾經以為蘿蔔糕是白蘿蔔做的,常常宵夜吃蘿蔔糕,現在想想也是蠻逗趣的。」
醫實測吃「2款鹹餅乾」當消夜 血糖竟整晚沒低於100「逼近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肥胖跟疾病最大禍首,就是飲食中的糖分,但有醫師透過親身試驗告訴大家,造成血糖波動不是只有甜食,連吃包括「洋芋片」和「蘇打餅乾」這類的鹹餅乾,也會吃出「高血糖」,血糖飆高的程度還逼近糖尿病的診斷範圍,不可不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自己在某天晚餐後,只是吃了一點吃了一點洋芋片跟蘇打餅等鹹的餅乾,沒想到血糖竟一口氣飆升到175,且平常半夜血糖約為80幾的他,吃了洋芋片、蘇打餅等鹹餅乾後,「整晚血糖都沒有低於100過」。(圖/翻攝「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臉書)除了血糖「整晚」沒低於100,早上起來量的「空腹」血糖,還有測到125。李思賢醫師說,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空腹8小時血糖大於126」,他大嘆,「這樣的宵夜連續吃幾天,我可能就落入糖尿病的範圍了,以後看電影建議大家找別的零食來吃」。李思賢醫師並說,他個人的身體體脂率10%、平常空腹血糖值為85,半夜血糖約為80幾,光吃洋芋片跟蘇打餅這兩樣零食,就足以讓他血糖居高不下,讓他直呼這兩樣食物真的是「太恐怖了!」。網友看完醫師的「親身實測」後,也大表驚訝,直言:「原來餅乾消夜好可怕喔」、「這下要跟洋芋片、蘇打餅分手了!」。
驚!失眠、睡不好竟是血糖飆高標高元凶
大家知道飲食、運動、藥物等等都會影響到血糖的波動,但其實「睡眠」也會影響血糖。今天就讓知名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的陳炯瑜醫師,來跟大家分享睡眠與血糖的關係,以及如何養出好眠體質。當睡不好的時候,容易導致交感神經變活化,腎上腺素分泌較多,影響到人體對於糖份的吸收與調節,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甚至演變為糖尿病。此外,睡不好也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增加、瘦體素分泌失調,讓人食慾增加,導致肥胖和高血糖問題。陳炯瑜醫師說明,許多糖友們因為夜間容易頻尿,或是因為疾病而較容易焦慮不安,進而也會出現失眠問題,一旦失眠又導致血糖升高,變成一個惡性循環。睡不好不只是失眠,包含中間會醒來超過2次以上,容易作夢、早上起床仍覺得沒睡飽…這些都代表著睡眠品質較差。想要擁有好的睡眠品質,陳炯瑜醫師建議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建立睡前儀式感我們可以透過固定的睡前儀式,告訴大腦「準備要休息了」,像是睡前1小時把燈光調暗,聽助眠的音樂或是喝一杯熱牛奶、冥想等等,透過建立固定的睡前流程,並維持正常的作息,都有助於幫助改善失眠問題。適當的運動運動能夠幫助緩解壓力、幫助更好入睡,不過運動的時間也很重要。很多人誤以為睡前激烈運動就會更好睡,但其實反而會讓大腦更亢奮,讓人精神變好,更難以入睡。建議要至少在睡前的2個小時前完成運動,才能夠有足夠時間讓身體放鬆,培養睡意。避免過度焦慮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及需要的睡眠時數都不一樣。依照自己的睡眠習慣,不免搶自己一定要在11點前入睡,或是必須睡滿8小時,反而會讓自己更焦慮,進而導致失眠問題。睡得好穩住血糖,日常飲食與運動也是一大關鍵,此外,也可以透過逆糖減脂的療程,經由檢測來了解胰島素的狀態,並由營養師來協助規劃飲食方案,預防高血糖找上身。【醫師簡介】陳炯瑜醫師現職: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醫師專長:健康管理、幹細胞儲存、骨關節運動傷害治療
糖尿病患者堅守1原則 義大利麵、壽司和甜食都能吃!
為了不讓血糖飆高,有些人說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例如可以吃火鍋最愛加的冬粉、美味的義大利麵或是日式料理的壽司;沒錯,要控制血糖,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只是因為義大利麵、壽司或冬粉等,都屬於澱粉類(五穀根莖類),一樣得照著量份吃,不能超標。一份主食(1/4碗飯)約70大卡,同樣是70大卡,冬粉則因為熱量低,所以可以吃到1/2碗,可以吃的份量比米飯還要多,而且比較有飽足感,但是,吃太多血糖還是會高。另外,很多病患認為要預防糖尿病就是不吃甜食,但甜食並非不能碰,主要看是哪一類的甜食,如果是加工類甜食(例如餅乾、蛋糕等),不只含糖類、澱粉,還有很多油脂,能少吃是最保險的,如果真的很想吃,就要盡量避開鮮奶油,以減少脂肪的攝取。做好總量控制,吃得健康又滿足國泰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瑜忻特別提到,糖尿病患者會有個別差異,剛診斷出來的糖尿病患,比較無法精確掌握食物的量,建議先試著吃吃看,並測量血糖,例如基本上,糙米雖然比白飯安全,但有些病患吃糙米時,血糖也會快速升高,應該要多注意,並配合醫師或營養師給的建議。另外,像有些人白天的工作量大不能挨餓,因此,白天可以多吃一點主食類,晚餐時間就要吃少一點,醫師也會因為病人體形胖或瘦,給予每日攝取卡路里的建議,但均衡攝取的飲食原則不變,加上只要是天然食物,沒有什麼是絕對不能吃的,主要就在份量的控制,太多太少都不好。六大類食物均衡吃、不過量、避免精緻加工製品,只要掌握住這些飲食原則,不管是已經在使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或只是血糖偏高、但還未到吃藥的程度者,甚至健康的人,都可以吃得健康又滿足。飲食不受控,高血壓、高血脂跟著來不只有糖尿病會影響三高中的另外兩高(高血壓、高血脂),飲食攝取也會影響高血壓、高血脂,所以,若沒有建立良好的飲食型態,不管有沒有糖尿病,都很容易出現高血壓和高血脂。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族群,即便年紀還輕,也要及早預防,尤其糖尿病已越來越年輕化,20、30歲就得到糖尿病已經很常見了。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孕婦中秋狂嗑月餅…血糖值爆表「儀器測不出」 醫驚曝:吃到糖尿病
大陸杭州一間醫院日前接診一名王姓孕婦,她的血糖高到爆表,連血糖儀都測不出。原來是因為前幾天,王女突然特別想吃榨菜鮮肉月餅,家裡為了滿足她,天天變著法子去買月餅,王女也吃得一發不可收拾,誰知過了幾天,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力氣,每天都口渴得不行,就醫後被確診罹患糖尿病,需要馬上住院。綜合陸媒報導,王女前幾天突然特別想吃榨菜鮮肉月餅,連續吃了好幾天後,突然覺得自己越吃越沒力氣,每天都口渴得不行,這才到醫院來看病。經過診斷,醫生發現王女的血糖飆高,數值高到儀器都測不出來,立即安排詳細檢查,確定她已經患上糖尿病,尿酮體陽性,存在糖尿病酮症,需要馬上住院治療。醫生表示,幸虧王女及時來醫院接受治療,不然可能導致糖尿病危急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幸運的是,經過幾天的積極治療與健康宣教,王女的血糖已逐步恢復正常。醫生提醒,用月餅來替代一日三餐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月餅雖然能量足夠,但營養成分比較單一,如果完全拿月餅當飯吃,很容易出現蛋白質、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的缺乏,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而它超高的糖量和油脂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更會對心血管造成負擔,即便是普通人群也要對月餅食用保持謹慎。
中秋後腸胃科門診數增3成…營養師揭「6大地雷習慣」 1行為恐釀食物中毒
明(10)日就是一年一度中秋佳節,家家戶戶都準備團圓烤肉、吃柚子、賞月、吃月餅。營養師陳怡錞表示,每年中秋節前後,醫院的腸胃科門診人數都會增加2至3成,其中又以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為多數,通常是食物不潔造成,建議民眾避開以下6個飲食的地雷習慣,可以避免腸胃道鬧脾氣。一、 生鮮肉品與海鮮放在室溫陳怡錞指出,烤肉加上聊天賞月,可能會在戶外長達3至4個小時,在夏季晚上動輒30度左右的氣溫下,細菌會快速生長,甚至會產生毒素,若把這些食物吃下肚,可能造成細菌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建議民眾注意生鮮肉品與海鮮類的衛生與保存,可將生鮮食材置於保冰桶,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減少細菌生長。二、夾生食與熟食用同一支夾子陳怡錞說,烤肉時經常是1支夾子交互使用,先夾了生肉再把烤熟的肉夾起,容易造成生熟食交叉污染,增加腸胃炎風險。正確的做法是把生食與熟食使用的烤肉夾與筷子分開,且食物一定要充分烤熟後再吃;至於生菜的部分,則建議用自來水清洗後,再用冷開水沖過一遍,以減少表面附著的細菌數量。三、吃東西搭配飲料或啤酒營養師提到,烤肉時通常會喝飲料或酒類助興,但吃東西時若喝汽水、飲料或啤酒,胃液被大量液體稀釋,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與腹脹,加上邊吃邊聊天,吃飯時吞下不少空氣,可能導致脹氣,建議民眾想要聊天喝酒,可以等吃完東西再開始,且吃東西時記得要細嚼慢嚥,千萬不要為了說話而狼吞虎嚥。四、大口吃柚子 → 脹氣、血糖飆高陳怡錞表示,賞月時一定會搭配應景的柚子,而柚子的膳食纖維豐富,適量食用能夠幫助排便,但若不小心吃太多,可能造成脹氣,且柚子的糖分含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食用,建議一次吃3至4片就好。另外,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也要特別注意,柚子中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此成分會影響肝臟中代謝藥物的P450酵素系統,若服藥期間又吃柚子,會導致藥物代謝速度變慢,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五、大口吃月餅 營養師說明,月餅是高油脂、高糖分的精製點心,除了吃多容易造成脹氣,當熱量也不容小覷。以一個185公克的港式雙黃月餅來說,一顆熱量就有790大卡,相當於2.8碗的飯,建議選擇較低油、低糖、低熱量的月餅,一天以1顆為上限,並且要取代白飯,有吃月餅時白飯就應該減少,才不會造成總熱量過剩。六、大口吃烤肉烤肉會選擇的肉品都是油脂含量較高的部位,而炭火又屬於高溫烹調,油脂經過高溫加熱後,會產生芳香族環狀碳化氫,蛋白質食物在高溫下也會產生異環胺,碳水化合物在高溫下則會產生丙烯醯胺,這些都是屬於致癌物。營養師建議,烤肉時增加蔬菜攝取,並使用烤盤或烤網包上鋁箔紙,避免炭火直接接觸到食物。
4顆甜湯圓「等於1碗白飯」…不胖吃法曝 營養師:4種人要注意
今(15日)是元宵節,大家都會應景煮湯圓來吃,但別忘了要控制熱量。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吃下一顆包餡甜湯圓需要快走20分鐘才能消耗掉,把握主食代換原則,避免熱量攝取過多。另外她也提醒,4種人在吃湯圓時要小心。高敏敏指出,不管吃哪一個品牌的湯圓,不外乎甜湯或鹹湯,其實要吃得安心少負擔是有訣竅的,第一包餡甜湯圓因內餡已含有高糖分,建議直接滾水煮熟吃,不要再額外添加糖或配料,因為4顆就等於一碗白飯的熱量。元宵節大家都會吃湯圓。(圖/翻攝自臉書/高敏敏營養師)第二,包餡鹹湯圓內餡含絞肉、油脂已經過調味,湯頭的配料就不要再用熱油爆香,改無油蔬菜湯底如昆布、紅白蘿蔔、番茄、大白菜、香菇等蔬菜熬煮,或搭配茼蒿、小白菜等蔬菜一起食用,減少油脂攝取,也能增加飽足感。第三,不要看紅白小湯圓一顆只有6大卡,高敏敏說,吃小湯圓大家都是一碗一碗吃,配甜湯、鹹湯都百搭,建議湯底避開濃糖水如紅豆湯(每碗約為158大卡)或花生湯(每碗約211大卡),可以改搭配天然的桂圓、枸杞、薑汁來提味,保留食物原本風味,減少甜湯熱量。高敏敏也建議,吃湯圓時把握主食代換原則,例如吃了2顆包餡甜湯圓或20顆小湯圓,就應少吃半碗飯,或是直接以湯圓代替主食,避免澱粉量、熱量攝取過多。最後她提醒4種人要小心吃,正在減肥者,易一顆接一顆,導致熱量爆卡、脂肪囤積,建議淺嚐即止;控血糖者,湯圓皮及甜內餡易讓血糖飆高,請注意份量;腸胃易脹氣者,湯圓是糯米,支鏈澱粉多,易脹氣,請細嚼慢嚥;咀嚼及吞嚥困難者,尤其小孩、老人要慎防噎到。
免疫新招2/跌破眼鏡!台灣男竟比女性虛弱 「檢查3部位」判斷肌肉量
肌肉量嚴重減少稱為「肌少症」,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黎雨青表示,診斷肌少症有3個元素,首先是經由儀器檢測確認肌肉量已經減少;其次是生理功能受到影響,例如移動速度每秒鐘低於0.8公尺;第三則是力量,以握力來說,男性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男女的生理結構天生不同,一般來說男性的肌肉量都高於女性,所以相較於男性,過去總認為女性是「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但根據亞培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調查顯示,高達4成6民眾有肌少症風險,其中男性的肌少症風險竟比女性高,身體顯得更加虛弱!這項調查的對象是1322位50歲以上民眾,以亞洲肌少症共識會指標如握力,作為風險評估基準,結果發現男性肌少症風險51%,高於女性的43%,顯示每2名男性中就有1人具有風險,與普遍認知截然不同,跌破眾人眼鏡!黎雨青說,男性肌少症風險較高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受到50歲以上的男性正邁向更年期,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分泌都大幅減少,進而影響身體內分泌;第二是肥胖,調查顯示,男性的肥胖率比女性高,因此容易發生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飆高,導致身體囤積許多脂肪,自然就會使得肌肉量下降。雖然男女天生肌肉量相差甚多,但依照門診經驗,醫師認為女性更具有健康意識,注重運動與飲食,因此肌肉量維持得比男性好。(圖/報系資料庫)黎雨青提醒,男性雖然天生肌肉量較多,但維持肌肉量更需仰賴後天的努力,依照門診經驗看來,女性比男性更具健康概念,也比較注重飲食、勤運動,一旦發現身體出現狀況,通常也更積極求診,而多數男性則不然,所以往往更容易輕忽肌少症的相關症狀,如虛弱、行動力變差等等。「其實可以觀察手掌、脖子、額頭這3個部位,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肌少症問題。」黎雨青說,這3個部位的皮膚都比較薄,假如肌肉量足夠,通常會顯得較為飽滿,如果發現手掌掌心與額頭凹陷、脖子鬆垮,就建議到醫院骨科、家醫科、老人醫學科檢查。「增肌」能夠提升免疫力,不僅在後疫情時代很重要,民眾是否能安享晚年也極為有關。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國人108年平均壽命雖達到80.8歲,但「平均健康餘命」僅72.4歲,代表民眾餘生平均有8.4年受病痛所苦,導致國人無法安享晚年的關鍵之一就是肌肉流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提醒,隨著肌肉流失,行動力將逐漸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便會大幅提升,日常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會如溜滑梯般直直落,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建議及早預防肌肉流失,健康才有保障。
溫度影響健康 醫提醒「天冷引發6疾病」曝簡單防範法
時序已入冬,近日溫度變化大,氣象專家也預報下週一(22日)可能會有到達大陸冷氣團等級的冷空氣報到。醫生提醒天氣變冷會增加6種疾病的風險,並提供簡單的防範方法,希望民眾能多多留意。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在粉專提醒,溫度下降會對身體多個部位造成影響,造成不同的疾病。一、中風、心肌梗塞可適量增加衣物及圍巾,要留意進出浴室的溫差,睡前可在床邊放件外套,並注意控制慢性病。二、呼吸道疾病要注意流感等病菌感染,自己要做好防疫及接種疫苗;有氣喘或過敏病史者,應配戴具有密合度的口罩或布口罩。天氣變冷,許多民眾上街都會穿厚外套、佩戴圍巾。(圖/林士傑攝)三、糖尿病風臉要適度添加衣物及圍巾,留意低血糖所造成的發冷,且避免因進補而造成血糖飆高,另外平時也要規律用藥、控制病情。四、皮膚癢除了避免抓癢、過度清洗之外,也要避免以過熱的水沖洗皮膚,還可以使用乳液來滋潤皮膚。五、骨折除了要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之外,還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及地板的乾燥。六、憂鬱症可多喝牛奶、多吃水果,尤其是香蕉,同時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洪暐傑提醒,如果有憂鬱狀況或失去熱忱達2週以上,應盡快至相關門診就醫。
打過第一劑AZ疫苗!桃園護理之家1住民確診 全院採檢結果出爐
桃園28日新增2起本土確診案例創新低,其中1人是一間大型護理之家的住民,有糖尿病史,18日曾施打疫苗,但25日因血糖飆高送醫,採檢確診,雖然CT值高且二採陰性,不排除感染已久,但衛生局不敢大意,連夜將護理之家住民和工作人員共110人全採檢,晚間結果出爐全都陰性。衛生局長王文彥指出,桃園28日新增2例本土確診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之間,其中案14795感染源待釐清,是桃園市某護理之家的女住民,有糖尿病史,18日曾打過第一劑AZ疫苗,因為血糖控制不佳,25日曾飆到500緊急送醫,醫院採檢陽性確診。王文彥說,該名奶奶CT值35.3,且28日再度採檢是陰性,不排除是很久以前感染,但因她居住的護理之家規模很大,衛生局第一時間完成匡列採檢、連夜疫調,整個護理之家扣除確診者所有住民有83位,工作人員包括護理員、照顧服務員和看護有27名,110人全匡列採檢。晚間採檢結果出爐,110人採檢結果全都陰性,據悉該院大部分住民和工作人員都已施打完第一劑疫苗。
23歲男1日4杯手搖飲!泌尿醫檢查:下體爛掉、流白色分泌物
現代人一杯手搖飲已成日常,然而要小心飲料喝多不只變胖,「下面」還可能爛掉!一名23歲年輕男子求診主訴下體疼痛不舒服,脫下褲子檢查,醫師驚見「下體整個裂開」,詢問後才發現,他一天狂喝4杯手搖飲,長期如此導致罹患糖尿病,而他卻渾然不覺。北醫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手搖飲喝太多「下面真的會爛掉」,透露曾遇過一名個案,是23歲的年輕男子前來主訴自己下體疼痛不適,脫褲子進行理學檢查後,發現他龜頭發炎,且「整個裂開」呈現爛掉的狀態,還有白色分泌物不斷從洞口流出,看起來是黴菌感染所致,當下立刻問他是否有糖尿病,對方毫不猶豫回答「有做過健檢都沒問題」。男子工作壓力大、又遇感情問題,只想靠手搖飲紓壓。男子一日狂喝4杯手搖飲。但顧芳瑜仍覺得男子病情沒那麼簡單,替他抽血驗糖化血色素(HbA1c),可得知3個月的平均血糖大約多少,而正常人糖化血色素約為6、7以下,豈料該名男子一驗竟高達13,年僅23歲,血糖值卻是正常人的2倍。原來該名男子身為業務,剛出社會工作壓力大,加上感情問題,讓他整天只想喝手搖飲紓壓,因此近半年來,每天早晚都要各喝2杯,一天一共4杯手搖飲。顧芳瑜聽完直搖頭,無奈表示男子就是一直喝含糖飲料造成血糖飆高,才會使下體不斷感染,進而發炎爛掉。最終只能切除感染部分,再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藥物,才將他的病症控制下來。醫師提醒還是要多喝水,少喝飲料,以免為健康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周華健健檢血糖飆高見黃字 隔空喊話求見師姐陳淑樺
周華健時隔5年全新巡演《少年俠客》,將於4月10日台北小巨蛋、5月8日高雄巨蛋分別開唱,對於本土疫情升溫,他則信心滿滿表示:「告急是好事,大家不要掉以輕心,對於有關單位很有信心,這陣子放眼世界看到台灣控制疫情真的感到很驕傲。」對於演出他則表示:「走一步算一步,相信台灣醫護人員。」去年因為疫情關係,周華健多了很多時間留在台灣陪家人、做音樂,他笑說:「老婆要開始覺得煩了。」更藉機鍛鍊身體,當被問到特別練哪一個部位,他直說年紀到了:「肚子還在努力當中,只要一吃晚餐就會跑出來。」表示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先前測出血糖黃字,讓他開始控制飲食,運動主要練氣跟肺活量,讓自己維持健康。周華健哥揮毫寫下「否極泰來牛運到」,希望演唱會票房大賣秒殺。(圖/焦正德攝影) 5年前周華健開唱就曾透過朋友向滾石師姐陳淑樺提出邀約,「雖然不知道機會有多大,想說能不能來看一下演唱會。」他推測當時陳淑樺應該沒有現身,今日他再度公開喊話邀約陳淑樺,希望能聯繫對方,兩人見面,「或許這樣她就會接電話,不一定要來,見個面聊個天也好,所有人都在關心她,很深切的跟她說『我們想妳、我們真想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