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控制
」 成癮國中生遭割頸…家屬痛苦「傷痛難以平復」 獲180萬補償金
新北市某國中去年12月25日發生校園割頸案,郭姓「乾哥」為了幫林姓「乾妹」出氣,持彈簧刀攻擊男同學,導致對方血流如注,搶救後宣告不治。2人被依殺人罪起訴,並羈押禁見。新北地檢署審酌家屬遭逢喪子之痛,受到極大精神痛苦,決議補償180萬元。案件發生後,「乾哥」被少年法庭裁定收容少年觀護所,涉嫌教唆的「乾妹」原本責付由家長帶回管教,但她事後在網路抱怨「怎麼可以這樣」,稱乾哥很重朋友,「我什麼都不能為你辯解」,警方認為有聯繫凶案目擊同學串證之嫌,因此今年1月8日改收容。檢方偵辦後,將2人聲請羈押禁見獲准,5月9日依殺人罪起訴,由少年法庭審理。社年法庭認為,乾哥和乾妹涉犯殺人重罪,有逃亡、串證高度可能性,並有事實及相當理由足認有互相勾串或與證人勾串、滅證之虞。法官認為,郭姓乾哥僅因細故持刀刺殺被害人,足認他衝動控制能力不佳,審酌林姓乾妹參與本案過程,可見她守法意識薄弱,若讓2人具保、責付、限制住居,都不足以確保日後審判、執行程序順利進行,因此裁定羈押及禁止接見通信。至於受害男同學,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新北分會,日前協助家屬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新北地檢署審酌家屬突遭逢喪子之痛,頓失精神依靠,受到極大精神痛苦,傷痛難以平復,決議補償180萬元。
國三生遭割頸致死! 她曝導師無奈「多講幾句就被投訴」:品格教育被犧牲
新北市某高中附設國中部25日有男學生為了替「乾妹」出頭,一言不合下用彈簧刀朝另一名國三生的頸部和胸部刺去,導致被害人當場血流如注,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對此,曾擔任教師的女星白馨儒(白白)昨(27日)也發表看法,透露資深班導曾無奈表示,只是跟學生多講幾句課堂要認真,少問候別人媽媽!沒想到就被家長寫聯絡簿投訴,直言「孩子們的品格教育被政府犧牲了!」白馨儒昨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曾在學校擔任老師,還有北北基各校的代課老師,雖然不是最貼近學生的班導師,但也是接觸到最多年級的科任老師!她感嘆,「真的發現孩子們的品格教育出了大問題!身為老師的我們卻沒辦法去更正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就算學生罵髒話,我們也只能口頭勸導!若再犯也只是罰站5分鐘!罰站的當下學生還是會繼續…完全不知道禮義廉恥!」白馨儒透露,曾有資深班導無奈告訴她,自己只是跟學生多講幾句課堂要認真,少問候別人媽媽,沒想到學生家長隔天就寫聯絡簿,說「學生回家後,覺得老師很兇!不想去學校,請老師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不要管她的孩子,」而且還有很多案例…每個案例回想起來!都令人感到無言以對。她直言,台灣的教育強調自我意識、自我權利,「我」最大,她認為「說的一口好聽的自由糖衣,政府從來不是真正為教育,只是要教育的各種數據和表面成績,於是:孩子們的品格教育被政府犧牲了!」白馨儒痛批,「不會判死就算了,是不是連前科都不會留下?後續造成的效應是很恐怖的,那個殺人的學生如果繼續留在校園裡,他一定會更加肆無忌憚(包含教唆犯罪的那位女學生),這層陰影不知道要籠罩該校多久,學校的老師、學生的家長又改如何自處?已經毀了一個家庭。」她感嘆「家庭教育不做好,責任都丟給學校,但學校又不能打罵,這是要怎麼管!」她認為,人權、人道、人本團體太過於重視學生的權益,不能打、不能罵、不能教、不能講,成績分數還要滿意!動不動就家長去學校找老師盤問,恐龍家長一堆。呼籲「一定要嚴懲這一對男女生!不然何以對死者伸張正義!也要讓行兇及教唆殺人者付出該有行為!」白馨儒也在文末強調,孩子情緒教育很重要!衝動控制要從小教起,「他們常無法面對挫折,也缺少了好好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教育改革,學校嚴格,不要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7項中1」恐安眠藥成癮!怎麼戒? 專家提建議
「醫師,他這幾年來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拿到更多安眠藥,從早到晚簡直把藥當零食在吃,不給他藥還會對家人發脾氣!」這樣的無奈旁白,來自心力交瘁的家屬,在成癮科門診並不罕見。而往往詢問患者本人也摸不著頭緒「自己究竟怎麼了?為什麼努力想靠意志力戒藥、卻還是無法控制呢?」意志力成功戒藥難? 成因複雜易反覆失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李宜庭表示,事實上,成癮是一種高度復發性、慢性的大腦疾病,與多巴胺、血清素系統的功能失調有關,研究也顯示成癮約有五成至七成的遺傳性(heritability)。患者長期使用成癮物質,進而影響大腦的邊緣系統(掌管情緒症狀)、前額葉腦區(掌管控制力,「煞車」),導致強迫性的求藥行為。生病的大腦就好比失速列車,當成癮物質的線索出現,就會不顧一切的無法控制。成癮患者往往想靠「意志力」證明自己能辦得到成功戒藥,但成癮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即使一時停用成癮物質,倘若沒有繼續針對成癮疾病本身、共病(如憂鬱症借酒澆愁、焦慮症借藥放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衝動控制困難)和相關因素(如周遭環境便利性)治療及調整,往往會反覆失敗,甚至衍生出其他種類的物質成癮。安眠藥合併酒精成癮 非自願亦能自費治療李宜庭說,成癮疾病並非不能治療,甚至國外研究也發現「有效的成癮治療並不一定要患者自願」。倘如有成癮問題,建議可以逕洽「成癮科」諮詢。針對越來越被重視的安眠藥成癮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也新開設全預約制的「戒安眠藥自費特別門診」,結合具成癮專長之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以一站式服務提供專業連貫的評估與治療。自我檢視成癮表現 有需要應儘快就醫!民眾可透過自我檢視,安眠藥成癮常見的表現如下:•需要隨身攜帶鎮靜安眠藥•當遇到緊張的事情、或睡在陌生床上時,常會需要額外服用鎮靜安眠藥•常因鎮靜安眠藥不夠用,而得提前回診•需要服用鎮靜安眠藥,才能發揮原本的日常功能•雖然服用鎮靜安眠藥後症狀已經改善,仍然持續用藥•因為戒斷症狀而難以停止或減少鎮靜安眠藥的劑量•因其他目的使用鎮靜安眠藥,譬如止痛、得到欣快感如果有至少一項以上,可以至成癮科門診進一步評估。
系上近半數學生都在吸麻! 醫授「8點注意項」助順利脫離毒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日新聞出現「大麻警報敲響校園 」一名20多歲的女大生語出驚人,表示系上約有一半的學生都在吸大麻。現今社會青少年上癮行為非常嚴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科技、交通、資訊的發達,讓青少年隨時面臨上癮的誘惑,加上對成癮物質的認知不足,隨時落入成為下一個成癮者。多數因好奇而接觸 以為可控制卻反步入深淵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孔靖淇護理師表示,大部分的成癮者接觸到毒品的歷程,幾乎都是因為好奇及受同儕的影響下,開始接觸它。在無知的情形下,認為毒品是可以控制的,隨時想用就用,想戒就戒的心態驅使,而輕忽了毒品的可怕,讓吸毒者一步一步走上成癮之路。4大型為特徵 恐是毒品傷害所致因為毒品基本上是一種中樞神經麻醉劑,使用後對大腦前額葉會產生一定的傷害,毒品的濫用改變他的想法、情緒及思考判斷能力,會出現下列的行為特徵:1、情緒起伏大,衝動控制力差,無法預期的憤怒及憎恨,負向想法多。2、自閉、孤立,對他人的關心多不理會。3、濫用後情緒漸漸低落。(因渴求毒品,又想要戒的矛盾心理)4、支出多、無法工作開始出現說謊及偷竊的行為,最後吸毒者會因為(1)身體戒斷不適(不用毒品身體產生的煩躁、不安、忽冷忽熱骨頭痠痛、失眠)等身體症狀無法度過而再度使用毒品。(2)長期受毒品的侵害人格及想法,生活、調適能力已瓦解,加上心理渴求 而無法停止使用毒品。家人幫助戒毒 牢記8點注意事項孔靖淇護理師表示,根據上述的特徵,家屬要了解一個成癮的真相,我們要將吸毒者當成是「慢性」、「復發」的腦部疾病,並多支持戒毒的行為,適時給予幫助與鼓勵,但是在幫助的態度上需注意以下的事項:1.藥物成癮是一個很複雜的行為,不能只靠親情的力量處理,還需要更多理性的行動,一起來幫助吸毒者,包括尋求專業輔導及醫療。2.家屬及成癮者需誠實的面對問題,不要過度的保護和掩護吸毒行為。家屬攬下一切責任,就會剝奪成癮者負責任的機會,讓成癮者明白戒毒是他自己個人的責任。3.鼓勵吸毒者求助,承認自己處在困境中,需要被幫忙。讓資源、援助都能進入這個原本黑暗的家庭。4.家屬給予的「愛」剛剛好就好,所以照顧者要學習適度的拿捏,才不會讓吸毒者產生依賴性。5.與吸毒者溝通,建議多用一些建設性及理性的溝通模式,避免相互指責或用否認及合理化的理由做藉口。6.家屬也要學習不要將吸毒者的問題變成是自己的問題,也不要讓毒品濫用的問題轉移家屬去面對解決家庭的問題,讓吸毒者成為代罪羔羊,應誠實的去面對省思處理,不然成癮者戒了毒,還是無法掙脫原生家庭的緊張關係,這樣就註定一切又陷入惡性循環中。7.避免對於戒毒者過度嚴苛或過於保護,管教不一致,這都是造成吸毒的高危險因子。8.家屬要適度的照顧自己,不要將生活重心都放在吸毒者的身上,不要過度的犧牲及掏空自己,戒毒的路很長,家屬應該適時的釋放壓力。
婦人瘋狂網購「控制不住」竟是罹病 醫籲出現4症狀:盡早治療
許多人喜歡在網路購物,但沒想到太愛買也是一種病。中國有一名辜姓女子,去年出現瘋狂購物的行為,舉止也有些異常,家人發現不對勁,立刻帶去看醫生,結果診斷為帕金森氏症(Pakinson's desease)。辜女2022年出現瘋狂購物的行為,並伴有肢體動作緩慢、肢體震顫,她坦承自己常常動不動就發脾氣,每當心情很低落,就會想在網路買東西,看到喜歡的商品就買,以致於家中物品一堆,各種家庭用品和衣服,「有時好像控制不住自己一樣」。辜女瘋狂網購竟是罹患帕金森氏症。(圖/翻攝自微博)經過醫院診斷,辜女罹患帕金森氏症,她瘋狂購物其實是一種過度傷害性的衝動行為,而衝動控制障礙是帕金森氏症的一個非運動症狀表現,好在經過一年多的綜合治療,病情大有好轉。據悉,這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65歲以上患病率約1~2%。醫生建議,若有肢體震顫、便秘、嗅覺減退、睡眠障礙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對於帕金森氏症的預防,專家也提出4點建議:1、發現有上肢震顫、手抖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2、多做運動,可以防止和關節炎和肢體攣縮。3、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剌激性食物及菸酒以減輕便秘,克服情緒激動、緊張,保持愉快的心情。4、認真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曾酒駕被開單不滿 醉男持刀闖派出所欲砍警一審判7年
台南市學甲區一名45歲吳姓男子,去年8月26日酒後持雙刀闖入宅港派出所,就朝著值班台的李姓員警砍落,李員驚險躲過攻擊,跑出派出所外,與吳男對峙,最後連開13槍才將吳男制伏,當時南市殺警案才發生不過幾天,此案也引發關注,法院審理時,吳男辯稱在派出所發生的事情他全無印象,雖經鑑定吳男有酗酒成癮問題,但辨識能力並無減損,台南地院一審依殺人未遂罪判處他7年徒刑。檢警調查,吳男在事發當天前往邱姓友人家中飲酒,他喝了半瓶米酒後,對友人發洩曾因酒駕被警方開單的不滿,隨後下午近3時徒步前往宅港派出所,見到只有李姓員警一人在值班台,他先是藉口說要吹冷氣乘涼,員警先讓他坐在辦公廳椅子休息,期間兩人還曾對話,李員聞到吳男身上酒氣,還問他「怎麼來、要如何離開」。吳男離開時,向李員說了句「我拿一下那個…」又步行返回友人家,到廚房拿了兩把菜刀藏在身上,又返回警所,先是坐在原先位置,再緩緩移動椅子,靠近正在辦公的李員後方,抽刀揮朝頭部、頸部揮砍,李員眼角餘光瞄到吳男前來,立刻大聲喝斥,又迅速握住他的雙手,把吳男推向後方廚房位置,再趁機跑出派出所外。沒想到吳男不肯罷休,追出警所外,李員喝止無效後朝他腿部開槍,沒想到吳中彈後仍持續進逼,雙方從警所前廣場到馬路持續對峙,民眾聞訊也外出觀看,李員怕肇生危險,再朝吳男手部及腿部射擊,吳倒地後,李員隨即上前提開菜刀,將他逮捕。吳男開庭時則辯稱,事發當天他喝了酒,在派出所內發生事情都沒印象,只記得他曾在警所外與貓咪玩,並沒有殺人意圖,經鑑定吳男當下的精神狀態,認為他長期飲酒,有酒精使用障礙症即酗酒成癮問題,但襲警時還沒到能影響判斷力或衝動控制能力的酒精中毒狀態。合議庭審酌,吳僅因酒駕犯公共危險罪遭警方取締不滿,就持菜刀前往警所砍殺與他並無過節的李姓員警,又朝頭、頸等人體要害攻擊,犯罪動機、手段均屬可議、犯罪所生危害不輕,一審依殺人未遂判處7年徒刑。
長時間使用網路易成癮? 醫曝1危機:身心共病千萬別輕忽
12歲雯雯長時間使用網路,常常晚睡導致白天沒精神,上課無法專注,母親懷疑雯雯網路成癮遂帶著她前就醫。雯雯透露,自己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和課業並不良好,打遊戲比較有成就感,另外也喜歡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讓自己感覺比較不孤單,但有幾次在網友要求下將較為私密的照片分享給對方後,就變得十分不安且經常哭泣。網路使用時間 與上癮與否未具完全相關性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陳文建醫師透過問診,發現雯雯有注意力不集中及憂鬱的傾向,因此開立處方藥物以改善狀況,並安排心理師與社工師介入輔導,希望能夠協助雯雯找到調整現實與網路上人際互動的平衡。陳文建醫師指出,網路的使用不像酒精或K他命等藥物會直接對腦部造成生理上的依賴或戒斷,但當過度投入網路遊戲以至於生活功能無法維持時,就可能要考慮所謂的行為成癮。醫師主要視其是否出現失去自制、生活多以遊戲優先、即使有危害仍無法停止等生活功能缺損的情形做為臨床診斷的依據;特別的是,使用時間未必與上癮與否有完全相關性,重點在於是否已經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缺損。網癮是環境與心理困擾的加乘 找出潛藏身心共病許多研究也顯示網路或遊戲成癮與藥酒癮於神經影像上有相似之處,例如與情緒相關的杏仁核以及與衝動控制相關的前額葉。陳文建醫師說明,網路成癮的現象更常是許多問題聚集的冰山一角,意思是除了衝動、強迫使用外,網路的過度使用背後多有焦慮、憂鬱等情緒,在網路世界人們更容易獲取成就感與歸屬感,故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人際與生活功能退化,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定精神疾患。小心網路成癮 家長應以身作則陳文建醫師提醒,寒假期間孩子接觸網路的時間較長,家長可以透過鼓勵、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自主紀錄詳細網路使用狀況,並多多安排家庭旅遊等紓解身心壓力的活動,調和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協助孩子在網路時代善用網路,健康成長。
撇除迷思 美國專家發現玩電動竟對孩子有「這些」益處
許多研究指出,玩電動遊戲不只會影響視力,對於身心健康、社交能力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有些遊戲甚至會增加攻擊行為、暴力行為的發生,使犯罪率提升。家長擔心孩子打電玩不僅會耽誤課業,還會受到許多不良影響,因此禁止孩子接觸任何電玩遊戲。然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贊助的一項研究發現,玩電動遊戲對孩童的認知功能、衝動控制或許有幫助。打電動只有壞處? 研究發現有「這些」益處過去研究多著重在沉迷電動遊戲對於兒童的負面影響,然而現在卻有研究團隊發現打電動或許是有好處的。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約有2000名9歲至10歲的孩童參與了這項研究分析,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兒童認知研究分析報告。由於美國兒科學會提出的指引,建議孩童電動遊戲每天不要玩超過1-2小時,因此研究團隊依照此建議標準,將孩童分為「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和「從未玩過電動遊戲」兩組,並對各組孩童分別進行兩項測試,評估其衝動控制、短期記憶。研究團隊從這些孩童身上發現,比起「從未玩過電動遊戲」的孩童,「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的孩童,在記憶力、衝動控制上有更好的測試表現結果。電動可改善認知? 玩越久認知表現越好?雖然研究結果顯示,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的孩童有較好的認知表現,但研究中也指出,並未發現電動遊戲與認知改善有直接的關聯性,無法得知認知程度的提升是否為玩電動遊戲而產生的結果。而研究團隊也提到,電動遊戲有許多類別,像是動作遊戲、射擊遊戲、解謎遊戲、模擬遊戲等等,不同種類的電動遊戲對於認知發展可能有不同的影響,但礙於研究限制,團隊並未對此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此外,從研究中也無法得知玩電動遊戲的時間長短與認知表現之間的因果關係。不過,根據《CNN》報導,主要研究者Bader Chaarani表示,這樣的結果從另一方面來看,比起看電視,或許父母可以考慮讓孩子玩電動遊戲,也許玩電動遊戲不會比看電視差。資料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7596、https://edition.cnn.com/2022/10/24/health/kids-video-games-cognition-memory/index.html
喝1罐啤酒「大腦加速老化2年」 醫曝「紅酒好處是假的」:一口都別喝
許多人認為喝酒是相當放鬆的活動,偶爾也會和朋友相聚小酌,不過醫師陳璿丞提醒,每天多喝一瓶啤酒,等同於讓大腦加速老化約兩年,整體的腦容量會下降;且喝紅酒可以抗氧化一說,目前被發現是造假的,因此他也直呼「可以的話,一口都不要喝。」精神科專科醫師陳璿丞在臉書粉專《陳璿丞醫師x析心事務所》發文,酒是乙醇,其實對大腦沒有什麼關係,有關係的是酒精經過肝臟代謝後形成的「乙醛」,「乙醛會通過血腦障壁來抑制神經,在大腦前額葉是我們思考、計畫和抑制我們衝動控制的地方。但乙醛作用此處,我們就會難思考去形成記憶,也就是當你宿醉時,你會忘光光。」陳璿丞表示,使用大量酒精會造成神經細胞的退化,每天下班喝一罐啤酒會讓大腦皮質的厚度下降,也就等同於讓大腦加速老化約兩年,整體的腦容量會下降。此外,陳璿丞也指出,紅酒常被說有resveratrol(白藜蘆醇),可以有抗氧化、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的破壞,「但在上述的腸腦肝軸線,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發炎反應遠大於好處,而且紅酒中的resveratrol的好處,目前被發現是造假」,因此若有人問他,最好的酒精是一周或一天要攝取多少,「我的建議是…都不要…」。
7度性侵女看護害懷孕…惡狼想假釋遭打臉 竟怒告監所「這件事」
新北市1名葉姓男子7度性侵祖母的外籍看護,判刑12年定讞,目前仍在服刑。監所依法對葉男再犯風險進行評估,最後認定受刑人應繼續在獄中接受治療;然而他不滿喪失假釋機會,竟指控監所強迫自己接受違法治療,並提出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監所作法符合規定,判處葉男敗訴。判決書指出,葉男曾於民國95年1月至97年6月間,7次以強暴手段對外籍看護犯強制性交,導致對方懷孕墮胎,犯刑法第221條第1項之強制性交罪,經高等法院於民國102年11月21日判決各判處有期徒刑5年6月1次、4年6月4次,應執行有期徒刑12年,再經最高法院於103年6月12日駁回上訴確定。葉男主張,自己未患有重大精神疾病,經高院評估再犯得分為2,屬中低危險性,衡情應無施以強制治療之必要,且他入監服刑迄今,從未有任何違反監獄規定之不良紀錄,自108年7月開始,他在監所接受強制治療,課堂中經常積極提出善意之發言及分享,未料仍被判定為「衝動控制有待加強」,讓他無法接受。受刑人認為,無論刑前治療、刑中治療、刑後治療,都是屬於強制治療之範疇,其成立要件必須由法院以犯罪行為人所涉案件情節及其身心狀態,依法定程序為之,絕非矯正機關得以自行認定執行,而他於109年8月本得依規定提報假釋,卻遭強迫接受違法之強制治療,要求撤銷申訴決定及原處分等。高等行政法院審酌,葉男共參加8次團體輔導教育大課程,不僅持續否認犯行,反控被害人為獲得工作機會才誣告,更辯稱過往曾得罪法官,證據遭竄改,多有受迫害想像控訴司法黑暗不公,尚抗拒探索犯案循環歷程,雖於團體討論中積極度高,但攻擊性也高,監所決議繼續治療等情,並無違法,駁回上訴。
校園無門禁3/吸電子煙「恐永久傷害大腦」 好慘!青少年竟無藥物可戒
儘管食藥署已證實市售電子煙尼古丁含量,比紙菸高,但現行法令禁止18歲買紙菸及加熱菸,卻未禁止電子煙,導致全國近8萬國高中生「都在吸」,CTWANT記者調查,第一線醫護人員更憂心的是「不知如何量化電子菸的成癮程度」「青少年無戒菸藥物可用」,全因《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仍躺在立法院。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已成國際性問題,以美國為例,2011年僅1.5%高中生使用電子煙,2018年暴增至20.8%,引起官方震驚。緊接著,美國便在2019年爆發多起疑似電子煙導致的嚴重肺部疾病。根據醫學期刊《胸腔》研究指出,短短半年,全美保守統計就有2807名電子煙的年輕使用者因胸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住院;其中甚至有多達1600多人、逾60%因病情嚴重曾住進加護病房;有100多人、6.7%必須使用葉克膜;最終有68人死亡,其中最年輕者年僅15歲。除了肺部疾病,更可怕的還有尼古丁! 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不只如此,尼古丁也是一種興奮劑,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臟血管收縮,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也會促進血小板凝集,造成血栓,若發生在心臟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中風。根據食藥署的最新調查,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國泰醫院社區護理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目前使用電子煙者未納入戒菸治療對象,如果想戒除電子煙,無法接受戒菸輔助用藥服務,形同要靠意志力戒菸,這實在太困難了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表示,青少年腦部尚未發育成熟,使用尼古丁會導致情緒障礙、衝動控制、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等問題。即使開放電子煙的國家,如英國、美國,也都禁止青少年使用。隨著愈來愈多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許多家長團體更急切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能盡快通過,將電子煙檔在校園之外。(圖/周志龍攝)不只如此,由於電子煙無法可管,也沒有相關醫療指引參考,所以無法像傳統紙菸那樣進行成癮程度的評估,所以就算要給戒菸藥物,也無法精準給藥,猶如瞎子摸象一般靠經驗摸索。蔡晏平表示,現行《菸害防制法》沒有包含新興菸品,僅能靠各縣市自行制定的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來做規範,所以還是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盡快通過,電子煙有明確規範,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行政院在今年1月送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此次修法內容重點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在內等類菸品、納管加熱菸、禁止加味菸,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擴大室內公共場所禁菸並加重罰則。該案在立法院上會期的衛環委員會已完成逐條審議,共36條文保留、11條文以政院版通過,送出委員會,同時也決議由上會期的國民黨召委林為洲負責在本會期後續召開黨團協商。林為洲受訪時表示,從6月開始即不斷與國健署開會討論,也請國健署和各委員辦公室說明,相信近期就會有一個初步的共識,努力力拼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啊嘶!捷運上遇正妹他貼翹臀搖晃 被逮辯「罹衝動控制疾患」
台北1名吳姓男子(36歲)今年2月間搭乘捷運時,偶遇1名正妹,他竟以身體正面貼住正妹背部及臀部,且做出搖晃動作,正妹發現後報警。吳男辯稱自己罹患衝動控制疾病,搭乘大眾運輸會有衝動情情,經法官審理後,依《性騷擾罪》將吳男判處拘役40天。判決書指出,吳男今年2月23日晚間8時許搭乘捷運板南線,他由忠孝復興站上車後,趁機貼住正妹臀部且做出搖晃動作,正妹驚覺後他趕忙往旁邊站,拉開2人距離,但吳男不死心,竟再次觸碰正妹,正妹當場氣得大罵吳男才停下,正妹下車後報警,警方隨即逮捕吳男。檢方依法起訴吳男,受害的正妹向法官表示,自己不願意和解,再加上吳男不是第一次犯案,正因之前案件以和解處理,並未制止吳男再犯,希望本案漸能從重量刑,不再有其他人受害。北院考量吳男醫院就診的病歷資料,他的確具有衝動控制疾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有衝動情形,已在接受治療,並念其犯後坦認犯行,態度尚可,依《性騷擾防治法》判處吳男拘役40天,可易科罰金。可上訴。
勒斃按摩妹關11年…他出獄「偷情回收婦」狂砍129刀 被判死竟又逆轉
彰化縣溪州鄉一名陳姓香腸攤老闆有強姦殺人、家暴前科,沒想到2020年出獄後,因不滿鄒姓女子不撤告,竟持刀猛刺她129刀,導致鄒女慘死。一審彰化地院判陳男死刑,未料二審逆轉;法官考量精神鑑定,認為陳男人格違常,整體認知不佳,因此改判無期徒刑。判決書指出,陳男因脾氣暴躁,屢屢對家人施暴,被妻子與父親送到療養院住院;後來妻子不堪家暴,與陳男離婚。陳男離婚後,繼續與其他女性交往,2008年11月13日竟徒手勒死一名與他性交易的按摩妹,被判11年有期徒刑。陳男2020年7月出獄,認識從事資源回收的已婚鄒女,2人發展出婚外情;交往期間,陳男想求歡,但鄒女不給,竟持啞鈴揍人,婚外情因此曝光。鄒女事後為了斬斷戀情,對陳男提出傷害告訴,沒想到引來殺身之禍。陳男不滿鄒女不撤告,便拿長15公分的水果刀猛刺對方129刀。一審法官認為,陳男經過長期監禁服刑,但還是沒有被教化成功;陳男犯案時已52歲,人生已經過半以上,已經見過人生很多生老病死、成功失敗的場景,但仍改不掉觀念的偏差,決定要殺人的瞬間,把「自己感情被結束的傷痛」無限放大,但是把「女人的生命價值」無限縮小,才會砍殺鄒女129刀,足徵其對他人之生命毫不在意,心性兇殘,因此判處死刑。案經上訴,二審法官認為,根據精神鑑定結果,陳男有B群人格違常之傾向且合併有智能低下及情緒障礙,認知功能、衝動控制不佳,尤其在兩性感情方面,一審並未詳細審酌鑑定意見,量刑並非允當,因此改判無期徒刑。
豪宅大盜3/坐牢變卒仔 主嫌稱有「偷竊癖」求減刑重審遭打臉
被警方形容為「豪宅大盜」的張朝亮,2019年8月間蒙面洗劫高雄長興材料行創辦人高英士豪宅,搜刮百萬元財物,橋頭地院去年7月一審審理期間,張曾當庭委由律師聲稱患有「偷竊癖」,結果被醫院精神鑑定打槍證實並無偷竊癖好;無獨有偶,張男因在台中涉及5起民宅竊盜案,去年8月被台中高分院判處2年有期徒刑並須強制工作3年,2個月後,張朝亮又以「衝動控制困難」的偷竊癖聲請重審,一樣被法官打臉駁回。犯下長興材料行老董豪宅強盜案的主謀張朝亮(59歲),橋頭地檢署於去年7月一審審理期間仍試圖脫罪,張男透過委任律師聲稱他患有「偷竊癖好」,因無法控制衝動障礙犯案,同時聲請精神狀況鑑定,結果不僅被醫院鑑定並無偷竊癖好行為,還被診斷出有疑似「反社會邊緣性人格」,慘遭打臉。本刊調查,曾犯下新光集團千金吳如月豪宅、高雄市前議長陳田錨豪宅以及長興材料行老董豪宅等多起豪宅強盜案的張朝亮,也曾在台中犯下多起潛入住宅竊盜案。張朝亮犯下長興材料行老董豪宅強盜案,落網後被警方移送法辦。(圖/報系資料照)2018年8月22日,張朝亮潛入台中市1名邱姓女子家中偷走卡地亞手鐲、手錶及金耳環等物,同年8月30日在短短10分鐘內潛入王姓女子和張廖男子住處,行竊5個名牌包以及金雞蛋3個,其中王女住處因被保全發現未得逞;翌日攀爬進入吳姓及張姓男子住處,偷走金飾、外幣及威士忌等物。2020年8月,台中高分院依加重竊盜罪判處張朝亮2年有期徒刑並須強制工作3年;同年10月,張朝亮又以自己患有偷竊癖,以及衝動控制困難等症狀,提出重審,法官認為張男就醫前已有多次竊盜前科,所犯竊盜犯行和張男所稱罹患之精神疾病無關」,再度打臉張男偷竊癖之說,駁回再審聲請。
不只會猝死 過勞還會讓人變笨
前陣子藝人在表演工作中猝死的消息,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工作過勞的重視事實上今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把「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WHO界定過勞(burnout)是一種「由於長期無法成功克服工作壓力」導致的症狀,包括:工作效率降低、常提不起勁或精疲力竭、對工作有倦怠感或厭世感。過去許多研究顯示長期過勞對身體健康有害,例如中風、心臟病、猝死;近來許多研究也顯示過勞可能會讓腦筋變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表示,過勞會影響腦力通常有幾種原因:一. 過勞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大腦無法獲得充分休息,進而影響白天專注力;二. 由於工時長,讓大腦處在長時間固定單調缺乏刺激的環境下,也會讓反應變遲鈍;三. 不良的生活習慣: 由於壓力大,使用菸酒等物質幫助紓壓或是睡眠,對大腦造成的不良影響;四.長期壓力會使身體產生壓力皮質素,導致大腦萎縮。周伯翰引用自己過去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關於「過勞對腦功能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總共收了68位勞工,利用「近紅外光腦光譜儀,fNIRS」測大腦前額葉(frontal lobe)功能,結果顯示過勞指數越高的人,測驗時大腦反應越慢、注意力與記憶力越差,前額葉掌管許多功能,包括注意力、衝動控制、情緒、生活動力與邏輯思考等,也因此過勞的人容易出現記性差、憂鬱、焦慮、暴躁、失控行為等情況。周伯翰也補充說明,大腦前額葉是大腦的司令官,在大腦發展過程中最晚成熟,卻也最容易最先受壓力影響而退化。周伯翰也提供一個臨床案例,一個科技公司高階主管,由於最近要決定數十億的投資案,壓力大到一整個月都沒辦法好好睡覺,導致白天精神差,亂發脾氣,工作上變得容易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失智症而前來就醫,經過藥物飲食與生活作息調整後,睡眠改善,大腦也恢復清醒了。周伯翰表示,過勞常發生在長工時、高壓的工作,此外完美主義、急性子與使命必達的人都是工作過勞的高危險群。新年新希望把握七守則讓自己變聰明,如何預防與改善過勞呢?周伯翰說,輕微的工作過勞可以透過生活與飲食調整,建議1.提升身體的抗壓性:有氧運動333、多吃富含色胺酸的抗壓飲食;2.學習放鬆方法:多練習腹式呼吸、工作時適度休息、可以練太極或瑜珈等;3.學習在適當的時候說「不」,避免工作超出負荷4.在工作之餘培養讓自己快樂的興趣,增加大腦的多巴胺5.培養社交關係,朋友之間彼此互相加油打氣不當邊緣人;6.適當調整工作環境/職務內容;7.減少對工作過度不合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