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肺
」 中醫2男捉44隻壁虎被刑事拘留 警揭「經濟價值高」:捉1隻就違法
住家常見的壁虎其實經濟價值高!近日大陸河南有2名男子在巷弄裡捉壁虎,巡邏的警察發現他們捉了44隻,當場逮捕二人;對此警方解釋壁虎的經濟價值,還有相關規定捉1隻即違法,犯案的2男已遭刑事拘留。遭捉捕的44隻壁虎全數放生。綜合陸媒報導,河南周口市淮陽區當地警方公開一起案例,14日凌晨警方巡邏時,在轄區內的岳橋村發現2名男子,在巷弄間戴著頭燈、用自製黏把捉壁虎,當下已經收穫44隻;警方立刻將2男帶回派出所,一問之下,確定兩人知曉自己行為違法,採取刑事拘留,並將44隻壁虎放生。警方解釋,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非法狩獵「三有」野生陸生動物,1隻就屬於違法行為,20隻以上可以刑事立案,50隻以上就是重大案件,100隻以上或有其他惡劣情節就是特別重大案件。三有保護動物不只有壁虎,常見的還有麻雀、青蛙、野兔、刺蝟、野豬、鵪鶉等。除此之外壁虎還有高中藥用價值,近年的經濟價值也不斷攀升,導致越來越多非法獵捕行為;壁虎在中藥材裡為「天龍」,是一種常用的名貴中藥材,但入藥用的壁虎主要是以人工繁殖的合法手段獲取,加工入藥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中國原國家林業局2000年頒布《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包含1700多種三有陸生野生動物,一些野生動物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級、二級野生動物,就會進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同樣受到國家保護。
肺炎四大證型 中醫分型治療助舒緩縮短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肺炎(Pneumonia)是指單一肺葉或整個肺部的發炎症狀,發炎症狀反覆發作持續三個月以上則轉變成慢性肺炎,發炎過程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會被發炎物質佔據,為了讓呼吸順暢及適當排出病理產物痰液,患者會利用咳嗽表現來呈現。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明,中醫在處理肺炎相關疾病會從自身免疫系統平衡及強化來對症治療,中醫將免疫系統對抗外來病菌能力簡化成「正氣」來描述,《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用外感來統括外來感染源的入侵,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結核菌等,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入侵的機會。中醫將肺炎分四大證型 治療方針公開中醫會根據外來感染源進入身體不同層次、不同寒熱表現症狀、影響不同臟腑器官部位、及改變身體氣血平衡後的後遺症症狀作證型分類,透過不同證型及疾病病程給予不同治療調整方針,吳宛容中醫師將肺炎感染做以下四大證型分類:1.「風寒閉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寒邪侵襲,外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造成,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為咳嗽,呼吸急促,無汗,惡寒,舌苔薄白,舌質淡紅,治療重點需同時祛風散寒及止咳定喘宣肺,以同時解除外感病因及肺部發炎病因,中醫常使用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加減肺部發炎處理用藥。2. 「風熱犯肺型」:多發生於外感初期,外在風邪侵襲,伴隨感染源如細菌、病毒順勢入侵,引動體內熱勢體質,接著引起肺部發炎症狀,症狀有呼吸急促,有汗,口渴,咽紅,舌苔薄黃,舌尖紅,治療重點在於散風清熱,宣肺止咳,因肺部發炎反應較劇烈,適度搭配宣肺透熱茶飲可以有效保護肺部,中醫常使用桑菊飲、銀翹散、普濟消毒飲等。3. 「痰熱壅肺型」:多發生於外感中期,感染源如細菌、病毒入侵後發作迅速,引起肺部發炎症狀急劇猛烈,症狀表現為發熱無汗或少汗,咳嗽,喘悶,痰鳴,胸滿,煩躁不安,發燒,舌苔黃膩,舌質紅,治療時以清熱化痰,宣肺開閉,降逆平喘為主,如新冠肺炎這類的證型,屬於急症,中醫使用石膏類方劑降低體熱,避免體溫持續上升破壞中樞系統,加上清熱解毒的蒲公英、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白前、款冬花、紫蘇子、葶瀝子、杏仁宣肺平喘。4.「氣陰兩虛型」:症狀表現為汗出氣短,乾咳少痰,納呆,口乾咽痛,疲倦,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常出現在肺炎後期症狀,中醫常使用麥門冬湯加減、生脈飲、清燥救肺湯、沙參麥冬湯等來補肺氣及潤肺滋陰。中藥可以有效調節身體運作機制,藉以提升祛除病理產物痰飲水濕,也會同步提升肺氣,透過肺氣提升肺部氧氣交換率,及呼吸道平滑肌排出有效率來強化將痰咳出、排出的效率,肺炎急性期因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態變化較複雜,用藥處置建議尋求合格中醫師治療。免疫強化穴位:開四關穴+足三里穴 四關穴:雙側合谷穴,雙側太衝穴四關,是氣血陰陽外內出入的要道,合谷穴為手太陽經原穴,可調肺氣下降;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輸穴、原穴,可調肝氣上升。兩穴一升一降,相互為用,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刺激四關穴可以透過疏通全身氣機達到開啟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達到提升對抗外來病菌能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合穴,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也是著名的長壽穴位。益氣潤肺飲黨參3錢、黃耆5錢、百合3錢、金銀花5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2錢,陳皮1錢,甘草1錢,用水2,000cc大火滾2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藉由補脾肺氣來提升免疫力,搭配生津潤肺及清肺熱提升肺部散熱及氧化代謝能力。根據個人體質及身體狀態不同,建議由合格中醫師作藥味調整來調整個人免疫機能,適合平日保健及肺炎後期調理飲用。親民食療:百合燉水梨選擇大顆黃皮水梨,洗淨外皮,稍微削皮保留外皮不削斷,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少許約一小湯匙及百合3~5克,整顆水梨連皮及冰糖百合一起燉煮,電鍋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湯汁飲用搭配果肉一起吃下痰液會變得比較不黏稠容易咳出,將痰液徹底排出有效加速肺炎後遺症的修復,食療適用於肺炎後期復原,加速解除後遺症症狀,急性期仍須尋求合格醫療治療。
「秋分」將至!這美食搭錯水果恐吃出病 4生肖注意健康
2023年9月23日14點51分進入「秋分」的節氣,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簡單來說「秋分」就是所謂的陰陽平衡點;這時間點過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整個北半球各地都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氣候特點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人體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出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後,寒暑晝夜參半,涼爽的秋季正式拉開序幕。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應注意添衣保暖,預防寒涼感冒。秋天屬金,金剋木,所以如果肝陽上亢或是血壓控制不好,不僅會容易增加中風的幾率,而且很容易會出現頭暈的現象。秋季氣候乾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2023年「秋分」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龍、狗、雞,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秋分」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秋分時節,補肺益氣最重要,飲食上多吃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食品。2.秋分屬「涼燥」,要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核桃、糯米等;此外,蓮藕、蘋果、葡萄、甘蔗、石榴、秋梨、柑橘、山楂、百合、銀耳等,都是除燥養陰的調養佳品。3.秋氣燥,宜以潤其燥。我們一定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這樣可以有效的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津。4.秋蟹開始上市,螃蟹黃肥肉滿不少人一吃就停不下來。但螃蟹性寒其實不宜多吃,淺嘗味道即可。食用時除了要去除腮、胃、心、腸等臟器外,還要注意不要和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一起食用,否則可能會吃出病來。5.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蔬菜水果,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雖然可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滯。二、衣的養生與禁忌由於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下降,最好的服裝是上衣兩件套,裡面穿件薄的或者短袖衣服,外面配件薄外套或者小開衫,中午秋陽燥熱時脫掉外衣,早晚一冷可及時穿上,方便又實用。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人體在睡眠狀態下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降低,易受風邪侵襲。因此睡覺時要注意保暖,不要貪涼,切不可讓風直吹身體。2.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季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人才能恢復體力,增強肌體免疫力。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分養生,宜動不宜靜,動起來才能幫助氣血收養,此時空氣質量佳,多出外走走既可鍛鍊身體,讓人神清氣爽。2.除了快步走、慢跑之外,登高遠眺很容易趕走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3.對於極少運動的老年人,剛開始運動時可多做做伸展運動,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從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腸胃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全身氣血活絡,人自然感覺全身通暢。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秋分時的養生內容,有一大部分是關於情緒,應讓情志平和,培養樂觀的情緒。情感起伏會引起氣血紊亂,導致失眠,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所以不可憂愁焦慮或情緒激動,特別是不宜大動肝火。
成功懷孕與五臟息息相關! 想養出好卵子需這樣做
傳宗接代、孕育新生命是生物延續的本能,不易懷孕並非疾病,而是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所以女性不易懷孕的因素大多以「症候群」稱呼,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症候群、甲狀腺機能異常、免疫排斥等,只有部分器官上的異常會影響生育,如輸卵管阻塞、雙角子宮、子宮肌腺症等疾病。正因為難孕屬於亞健康狀態,跟人體的生理恆定比較相關,與中醫的「調理」概念契合,所以夫妻不容易受孕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中醫。關於女性懷孕生子,前文提過《黃帝內經》裡的一段話把女性的生殖功能說得透澈: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意思是說,女孩子七歲開始長牙,十四歲月經來潮,只要經脈通暢,月經規則,就可以懷胎生子了,二十一歲腎氣還在持續生長,到了二十八歲是身體的巔峰期,可見自古至今,生育最適合的年齡在二十五到三十歲之間。腎。中醫認為腎藏精、腎主生殖,腎精的生成、貯藏和排泄,對人類的整個生殖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腎氣是人的先天根本,基本上是父母先天賜予的,老祖宗的智慧告訴我們可以用減少欲望、不要過度操勞損耗身體、順應大自然來保養我們的腎氣。心。《黃帝內經.素問》裡提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心血旺盛,心氣下通,心腎相交,才能維持月經週期的規律。《素問.五藏生成》:「諸血者,皆屬於心。」從精卵要結合那一刻起,就跟「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今的子宮肌腺症、免疫性不孕、子宮內膜薄等都被認為跟瘀血有關,也就離不開「心」的範疇。肝。是人體最大的血庫,跟衝、任二脈相關,肝的功能是喜歡往外疏泄的,跟情緒、壓力排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說女子以肝為先天。在備孕的過程中,未來媽媽們往往承受極大的壓力,或是對自己的生涯規畫停滯不前產生焦慮,也可能是外來的荷爾蒙補充導致身體的不適,這些都可以簡單地用「肝氣不疏」來看待。因此在問診過程中發現若是自我期許很高、要求完美、或是有來自親友壓力的人,很容易會有睡眠障礙、腸胃脹氣、情緒起伏等狀況,建議平時可以利用運動,練習呼吸調息,以及利用薰香、花茶等植物的療癒力量幫助自己,或是培養興趣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改善。脾。中醫所說的「脾」,除了造血、儲藏血液跟免疫的功能外,脾可以統籌一身血液的去處,脾氣虛血就會亂行,會有出血症、經量很大像血崩;血虛就沒有足夠的血液涵養胚胎,所以無法順利受孕。臨床上就會看到皮膚黯沉、容易疲倦健忘、掉頭髮或是髮質乾燥分叉、手腳冰冷、腸胃吸收功能差等狀況,可以用四神湯、歸脾湯等健脾補氣血。肺。肺主一身之氣,與排卵功能障礙有關,肺氣不足,無法通調水道,脾氣、腎氣也會跟著受影響,目前最常見的就是新冠疫苗施打後月經週期改變或新冠肺炎確診後影響到精卵的品質,民間常使用的黃耆、人參就是很好的補肺氣材料。所以中醫認為受孕成功與否,跟五臟中的心、肝、脾、腎、肺有很大的關連。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個器官沒有成對或相應的器官,又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稱為奇恆之府。子宮,中醫稱胞宮、女子胞、胞臟,是女性獨特的器官,有排出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功能;王冰《黃帝內經素問補註》:「衝脈、任脈,皆奇經脈也。腎氣全盛,衝、任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然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能有子。」因此,女性可以懷孕生子,是在臟腑和天癸、衝、任、督、帶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調經種子,想要懷孕,老祖宗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要「調經」,這個章節我們先介紹女性的生殖生理有一定脈絡可以調理月經週期,之後〈養精蓄銳篇〉再詳細說明要懷孕不是單靠好的卵子,老祖宗也教我們精卵受精及受精卵著床過程產生了怎樣的生理變化,才能順利有新生命誕生。我們可以將中醫月經生理的五臟與經絡關係以心-腎-子宮軸圖示,與生殖醫學所描述的女性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軸(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A)相對應。介紹完中醫對女性生育的生理觀點,我們知道女性要懷孕必須要排出一顆健康的卵子,還要有能力可以讓卵子受精的精蟲、有通暢的輸卵管讓精卵相遇及運送受精卵、有可以讓胚胎著床的子宮。臨床上,造成女性難以受孕的問題可以分為器質性跟功能性,器質性的問題如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輸卵管沾黏、骨盆腔感染、雙角子宮等,有些還是必須借助生殖醫學的介入,才有辦法讓精卵成功結合、順利在子宮內發育;功能性的是指內分泌系統出問題,如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糖尿病、高泌乳血症等,而臨床常見的反覆性流產、免疫性不孕可以說是更複雜的功能性難孕,必須很熟悉臟腑與奇經八脈的功能,透過藥物或針灸協調彼此的作用,才有辦法拆解人類生育的難題。本文摘選自《備孕聖經》,如何出版
男子肺癌化療噁心、嘔吐! 中醫治療大幅改善不適感
53歲林先生被診斷出第三期肺癌,接受西醫治療,於放化療期間身體不適,因而尋求中醫協助。經中醫師診治,林先生噁心嘔吐感減少、精神改善、多夢鬱悶減輕、白血球提升,不僅撐完辛苦的放化療療程,平時也能外出散步,稍作放鬆提升生活品質。中醫介入治療 緩解放化療副作用不適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奕任認為,肺癌治療仍以西醫為主,中醫則根據體質及患者化放療副作用,給予相應的調理與治療。林先生的生白血球偏低,免疫力下降伴隨疲憊,噁心嘔吐、口臭喉嚨痛、眠差難入眠、大便偏硬不順、多夢鬱悶,都是常見的副作用。而這些不適也經常使病人顧慮與煩惱,甚至對放化療產生卻步,而中醫的介入治療,能緩解不適讓病人有信心完成療程。喉嚨痛、口破熱毒治療 疲憊無力補肺氣優先陳奕任醫師表示,肺癌治療期間常有局部發炎及喉嚨痛、口破的問題,中藥治療熱毒常以散腫潰堅湯或甘露消毒丹加減;噁心、嘔吐需考慮從腸胃著手;口乾多夢兼有情緒抑鬱,則以滋陰疏肝為治療方向;疲憊無力、免疫力低下可以補肺氣優先,而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則選擇補養腸胃為主。依照個人體質調配藥方給予治療,減低放化療副作用,讓病人有信心完成治療。運動及調整作息 按摩穴道增強免疫力陳奕任醫師建議,適當運動散步,調整規律作息及睡眠,穩定情緒適時紓壓,都是重要的自我保養。平時也可按摩足三里穴、內關穴、合谷穴、三陰交穴,可緩解腸胃不適與疲憊,增強免疫力。此外,也提醒癌症病人,遵循西醫治療計畫,配合中醫調理,勿聽信偏方以免延誤治療。
天氣變化大過敏易發 中醫師授「這些方法」助改善
立春將至,天氣依舊冷冰冰,發現怎麼這時反而鼻子過敏發作更加厲害?中醫師康涵菁解釋,這可能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立春時期,正逢冬春交替之際,天氣變化大,若是出門走春接觸到冷空氣,鼻甲會為了加溫吸入的冷空氣而充血腫脹,也因此會產生鼻塞。此外,由於過年時是民眾選擇居家大掃除的好時機,打掃時灰塵、塵蟎或是貓狗毛屑容易飛揚在空氣中,刺激鼻黏膜導致發炎,造成打噴嚏、眼鼻發癢及流鼻水等症狀。除了從呼吸道進入的過敏原以外,康涵菁中醫師提想,食物的過敏原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環,過年期間容易接觸到許多精緻甜點、腰果花生、蝦蟹、奶蛋類及各種暗藏色素、防腐劑與香精的加工食品,都可能會加重過敏的反應。氣虛所致的鼻過敏 茶飲穴位可助緩解過敏性鼻炎可對應到中醫理論中的「鼻鼽」,與肺、脾、腎三臟的虛損有關,一旦肺氣虛弱,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而如果脾腎也偏虛的話,就更容易導致過敏反覆發作。因此,治療上主要是以祛除外邪、補肺氣和健脾腎的方式,康涵菁中醫師指出,臨床常可使用葛根湯、桂枝湯、香砂六君子湯等方藥去加減,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療效。康涵菁中醫師表示,民眾平常就可以自製「通竅舒敏茶」去做保養,有助於宣通鼻竅,發散表邪以及補益正氣。成分:辛夷9g、防風9g、白芷9g、粉光參15g、黃耆15g做法:將上述材料清洗後,將防風、白芷、粉光參以及黃耆放入1000c.c.水中,煮沸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最後5-10分鐘再加入辛夷一同煮,過濾藥渣並稍待溫度降低後飲用,在置放的期間,可將鼻子靠近碗,吸入藥物的蒸氣,同樣有助舒緩過敏。若是過敏發作卻沒辦法看醫生時,康涵菁中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先用熱毛巾或是暖暖包,在上背部的風門穴與肺俞穴去做熱敷,並加上按壓其他穴位至感受到局部痠脹感,即可幫助緩解鼻過敏。1. 風門穴與肺俞穴找法:風門穴大約與肩胛骨上角平行,正中央脊椎骨兩側旁開三公分左右是穴。肺俞穴則是大約與肩胛岡內側端平行,位於風門之下方。功效:風門穴與肺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風門穴是風邪出入之處,肺俞則是對應肺臟的穴位,熱敷此二穴可幫助宣肺利氣,袪風解表。2. 迎香穴找法:位於鼻翼兩旁,與法令紋交界之處。功效:迎香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可宣肺氣通鼻竅,緩解鼻塞、流鼻水。3. 外鼻穴位置:耳屏外側面的中央功效:外鼻穴是耳穴之一,可以活血通利肺竅打掃防護要做好 飲食作息不亂套平時大掃除時,一定要記得配戴口罩與手套,並且保持通風,打掃完後記得更換衣物並洗手清潔,去除可能沾附的灰塵與過敏原,打掃完的環境也要間隔一段時間再進入,避免空氣中還殘留過敏物質。出外走春時,除了一般醫用口罩以外,可在外加上一層布口罩,以阻擋冷空氣直接灌入鼻腔,造成鼻黏膜的刺激,進入室內後可再繼續戴口罩5-10分鐘,待適應溫度後再拿下口罩,避免一時之間溫差過大造成鼻塞。飲食除了要避開精緻飲食以外,受鼻過敏所苦的民眾可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鮭魚、鯖魚和花椰菜幫助身體抗發炎,也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芭樂、柑橘及小番茄,協助身體抗氧化,但記得切勿空腹或是太晚吃水果。放假期間也要盡量早睡早起,每日起床做一些有氧舒展操,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透過運動可以促進鼻黏膜血管收縮,還能活絡全身氣血,提升身體對抗外界變化的能力,才是遠離鼻過敏的根本之道。
秋分到!命理師曝開運養生與禁忌 「4生肖」當心健康
2022年9月23日9點04分進入「秋分」的節氣,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簡單來說「秋分」就是所謂的陰陽平衡點;這時間點過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整個北半球各地都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氣候特點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人體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出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後,寒暑晝夜參半,涼爽的秋季正式拉開序幕。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應注意添衣保暖,預防寒涼感冒。秋天屬金,金剋木,所以如果肝陽上亢或是血壓控制不好,不僅會容易增加中風的幾率,而且很容易會出現頭暈的現象。秋季氣候乾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2022年「秋分」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兔、蛇、雞,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秋分」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秋分時節,補肺益氣最重要,飲食上多吃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食品。2.秋分屬「涼燥」,要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核桃、糯米等;此外,蓮藕、蘋果、葡萄、甘蔗、石榴、秋梨、柑橘、山楂、百合、銀耳等,都是除燥養陰的調養佳品。3.秋氣燥,宜以潤其燥。我們一定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這樣可以有效的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津。4.秋蟹開始上市,螃蟹黃肥肉滿不少人一吃就停不下來。但螃蟹性寒其實不宜多吃,淺嘗味道即可。食用時除了要去除腮、胃、心、腸等臟器外,還要注意不要和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一起食用,否則可能會吃出病來。5.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蔬菜水果,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雖然可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滯。二、衣的養生與禁忌由於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下降,最好的服裝是上衣兩件套,裡面穿件薄的或者短袖衣服,外面配件薄外套或者小開衫,中午秋陽燥熱時脫掉外衣,早晚一冷可及時穿上,方便又實用。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人體在睡眠狀態下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降低,易受風邪侵襲。因此睡覺時要注意保暖,不要貪涼,切不可讓風直吹身體。2.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季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人才能恢復體力,增強肌體免疫力。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分養生,宜動不宜靜,動起來才能幫助氣血收養,此時空氣質量佳,多出外走走既可鍛鍊身體,讓人神清氣爽。2.除了快步走、慢跑之外,登高遠眺很容易趕走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3.對於極少運動的老年人,剛開始運動時可多做做伸展運動,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從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腸胃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全身氣血活絡,人自然感覺全身通暢。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秋分時的養生內容,有一大部分是關於情緒,應讓情志平和,培養樂觀的情緒。情感起伏會引起氣血紊亂,導致失眠,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所以不可憂愁焦慮或情緒激動,特別是不宜大動肝火。
保氣打秋虎1/輕忽「秋老虎」恐傷元氣 吃「3水果」守住第一線抗病毒
中秋節過後,隨著東北季風到來,時序也已經進入秋天,但由於白天天氣依舊炎熱,許多人因此輕忽「秋老虎」的殺傷力,反而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除了傷健康,更錯失秋天補肺氣對抗新冠病毒的好時機。「台灣沒有真正的秋天,只有秋老虎!」鄒瑋倫中醫師表示,秋天時日間溫度依舊可以飆升到攝氏36~37度左右,會讓很多民眾因此被「秋老虎」蒙騙,依舊喝冷飲、或吃生食消暑氣等等,卻沒料到太陽一下山之後,氣溫便驟降到攝氏21度左右,一下子調節不過來就容易因此感冒、生病。莊雅惠中醫師表示,中醫觀點認為,入秋之後,人體陽氣會逐漸衰微,而秋天與肺臟互相對應,所以古書記載:「形寒飲冷最傷肺」,這代表無論是外來的寒氣,或食入過多寒冷的食物,都會損傷肺部元氣。莊雅惠中醫師建議秋天可多吃「潤肺」食物,例如白木耳、梨子,也不可貪涼飲冷,尤其是小兒、老人及體虛多病者更應注意。(圖/馬景平攝)莊雅惠解釋,一年四季中,秋主燥氣,而燥氣最易傷人體的滋潤液,所以會感到口乾舌燥、乾咳少痰、皮膚搔癢、或便秘不順暢,若想緩解這些症狀,日常飲食就要少吃辛辣油炸、燻烤過度或菸酒等刺激品,以免再耗氣傷陰。鄒瑋倫則認為,秋天養生的首要原則就是「保護元氣」、「藏精氣」,才能有足夠的本錢對抗秋冬疾病,尤其今年新冠疫情襲來,各國都預估秋冬將會再起波瀾,除了接種疫苗之後,當然也要提升免疫力,才能預防「突破性感染」。「秋天是入肺、補肺的好時機!」中醫認為,因為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所以鄒瑋倫建議多吃「白色食物」,例如白木耳、蓮藕、梨子、杏仁等等,具有滋潤肺氣的功效。蘋果含有豐富維生素A、C,除了平時當水果食用,也可入菜、入湯,更有潤肺之效。(圖/黃威彬攝)除此之外,鄒瑋倫也很推薦蘋果、番茄、香蕉等3種水果。「西醫營養學中,將這3種水果稱為『3大肺果』,意指能夠增強肺部健康。」鄒瑋倫解釋,這是因為蘋果、番茄、香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除了能夠提升免疫力之外,也能修復黏膜組織,而新冠病毒正是透過眼鼻口的黏膜進入體之中,所以只要補強黏膜組織,就能在第一線阻擋病毒攻擊。
陸中藥材飆漲兩倍價 藥企連「薏仁」都要囤貨幾十噸
大陸中藥材漲價潮來襲!受到疫情影響,大陸民眾加強藥材食療,以及疫情後大陸發布多項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產量急劇減少。牛黃(牛科動物的膽囊結石)已經漲到2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1斤(等於1公斤約172萬元台幣),蛇類藥材價格則比去年多出一倍以上。綜合中新網、央視報導,在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走訪多家經營戶後發現,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做中藥材生意多年的張女士透露,9月以來,她經營的藥材中,就有3成出現不同程度漲價。她表示:「川芎漲了有2元,原先賣20元,現在得22元。」此外,感冒藥原料板藍根、連翹、健脾補肺的薏米等也在漲價行列中,這些基本上都是中藥處方中用量較大的品種。很多藥食同源的品種,也就是可同時入藥和食用的中藥材,價格也快速上漲,決明子、百合、豆蔻、紅花等漲價幅度在10%到30%不等。而漲價最為明顯的是一些動物類的中藥材,最小漲幅都在50%左右,最大的甚至翻了兩倍還多。「去年百花蛇大概是一公斤50元左右,正品貨,今年要100多元。烏蛸蛇去年一公斤400元左右,今年是1000、1200元。」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一名商戶說。徐東亞是該市場內為數不多經營天然牛黃的商戶,她指出,近期天然牛黃的價格一路上漲,而且貨源還很緊缺。她用了好幾個月才收到一小撮牛黃,雖然重量只有0.5公斤,但價格卻高達20多萬元。而在4年前,這些牛黃的價格只有5萬元左右,4年時間價格漲了將近5倍,而現在還在繼續上漲。快速漲價的中藥材讓一些採購商措手不及,很多採購商都選擇觀望等待,而這也使得目前市場的交易偏向冷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漲價?不少藥材商認為,一些中藥材漲價,主要是因為供不應求。像牛蒡子、川芎、連翹,今年原產地的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減少。對於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品種,主要受到今年疫情影響,需求量比往年明顯增加,導致價格上漲。而動物類中藥材,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嚴控通關檢驗程序,因此進口量急劇減少。此外,疫情後大陸發布多項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力度,從養殖、生產、防疫等方面都更加嚴格管理。來自河南的採購商王女士說,她的用戶主要是小型醫療機構,而這些機構的需求量由於疫情因素,目前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她對採購原料持觀望態度。不少採購商表示,現在原料上漲使得採購成本直接增加2成左右,而來自客戶的需求量恢復還不明朗,因此,選擇先觀察價格走勢,再出手採購。中藥材漲價,給下游的藥企帶來成本壓力。中藥飲片、中藥製劑等產品價格會調整嗎?康益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解淑強說,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醫院和藥廠,而藥廠的訂單合約都是一簽一年,即使原料漲價,他們也無法調整產品價格。這幾年多變的中藥材市場,也逼迫他們形成了應對價格波動的策略。一些大陸企業都提前出手囤貨,以此來降低生產成本。一家企業的庫房囤放了幾十噸薏仁,是兩個月前一次買入。而有些企業在無法囤貨的情況下,就只能無奈接受成本上漲的事實。李龍是河北一家藥企負責人,企業生產的幾十種中成藥中,需要大量名貴中藥材,包括牛黃、麝香、熊膽等,而漲價的占到了相當比例,有的同期漲幅翻了一倍。不少企業都表示,如果中藥材繼續漲價,他們也不得不上調終端產品的價格。對此,大陸業內專家呼籲,隨著《中醫藥管理法》的落地推進,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運用國家儲備等手段,調節和平衡中藥材的供需市場,平抑價格,從而促進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