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
」 颱風 天氣 吳聖宇 鄭明典 降雨北台灣又濕又冷!下周鋒面、華南雲雨帶接力 專家:愈來愈有冬天的感覺
今(20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華南水氣東移,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林得恩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愈來愈有冬天的感覺,萬宜颱風一遠離,華南雲雨帶立馬接手並東移,繼續擔任環境水氣補給的關鍵角色,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雲量偏多,中部以北、東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澎、金、馬均有短暫降雨的機會,其中,尤其是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以及宜蘭地區的降雨延時較長,會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林得恩指出,另一方面,氣溫變化的部分,北台灣及東北部整天濕涼,整日氣溫約攝氏18至23度,其它地區早晚亦涼,低溫約攝氏18至22度之間,觀測今(20日)晨最低溫,離島出現在連江南竿的攝氏14.8度,本島平地出現在新北石碇的攝氏16.8度,本島高山則出現在南投玉山的攝氏2.9度。吳聖宇在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提到,颱風季後直接冬季降臨,今年這個漫長的颱風季結束之後,天氣一下子就有了冬天的感覺,特別是這2天在北台灣,整個感受就是又濕又冷。吳聖宇提到,目前來看,周五(22日)短波槽通過後,會有比較乾冷的空氣南下,底層持續為東北季風,中高層則是轉變為槽後脊前的西北風,水氣大幅減少,只剩下迎風面還有些零星局部降雨的機會,這種相對穩定的型態預估可以一直持續到周末(23-24日)。吳聖宇指出,下周一(25日)東北季風減弱,下周二(26日)之後可能陸續有鋒面、華南雲雨帶、較強冷空氣會影響台灣,預報資料顯示在大陸東北到西伯利亞東部有明顯的極渦低壓建立,帶動顯著的西風帶扭曲、主槽南伸的情況,有利於冷空氣南下。
還沒完!太平洋出現4擾動 下周推估「再生2颱風」
雖然立冬已經到來,但11月的西北太平洋依然熱鬧非凡,目前海面上同時存在4個熱帶系統。FB粉絲專頁「觀氣象看天氣」表示,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在菲律賓以東、北緯20度以南的洋面,海水溫度依舊適合熱帶擾動的發展。要等到真正的寒冬來臨,太平洋高壓南退至北緯15度附近,這些熱帶系統的活躍期才可能告一段落。FB粉絲專頁「觀氣象看天氣」發文表示,目前至少到下週為止,還未見到明顯的冷空氣南下,副熱帶高壓勢力依然存在。因此海面上其他3個擾動系統都有形成颱風的機會,時間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天之內。其中,擾動92W預計會直接通過呂宋島,相對來說比較值得關注的則是93W和94W。未來到下周後期,這些擾動預計會順著副高的氣流西移,接近菲律賓東方近海。若此時有西風槽東移或者冷高壓南下,這些擾動就有可能被往北勾引,並朝著台灣方向靠近。但「觀氣象看天氣」也強調,這一切都要等到熱帶低壓生成後再進一步觀察。而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隨著銀杏颱風遠離及東北季風減弱,今明(9日、10日)兩天各地迎風面的降雨強度將趨於緩和。不過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仍會出現局部短暫雨,而桃園以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則有零星降雨的機會。在下週天氣的部分,主要會因東北季風增強而有所改變。14日至15日清晨將受到一波較弱的冷空氣影響,預計造成各地高溫下降3至4度。其中北部及東北部地區的最高溫將降至攝氏25至28度之間,最低溫則維持在22至23度。降雨分布方面,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將出現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中南部山區在午後可能出現零星陣雨。在未來颱風動態方面,林定宜指出,目前在菲律賓東方及關島西方海面上已觀測到新的熱帶擾動發展。大部分預測路徑顯示這些系統可能朝菲律賓呂宋島方向移動,僅少數預測顯示路徑稍微偏北。此外,在關島東南方海域也發現兩個相鄰且正在整合中的熱帶擾動。由於預測時間超過一週,變數仍大,氣象單位將持續關注其發展。
銀杏颱風路徑偏西「北轉機會降低」 仍會加強東北季風!迎風面恐持續降雨
輕度颱風銀杏今(4日)凌晨2時生成,中心位置在北緯11.2度,東經134.8度,以每小時29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對此,氣象專家吳聖宇分析,預測北轉的機會明顯降低,偏西移動經過呂宋島附近後進入南海的可能性提高許多,雖然共伴效應的可能性不大,但銀杏颱風的西移仍會加強台灣附近的氣壓梯度,讓東北季風強度更強一些,迎風面地區可能也有持續降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WeatherRisk》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今早臉書《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指出,今年第22號颱風銀杏今天凌晨2時生成,未來24至48小時內受太平洋高壓引導,將先穩定朝西北移動,趨向呂宋島以東、台灣東南方海面,這一段看起來各模式的預報趨勢都很一致,沒什麼太大問題。不過吳聖宇說明,它在往西北移動的同時,今明兩天(4日至5日)大陸長江中下游有西風槽東移,太平洋高壓將有逐漸減弱,並且斷裂的機會,因此當銀杏颱風週三(6日)來到台灣東南方海面時,將會陷入高壓弱點的鞍型場中,速度將明顯減慢,甚至開始有滯留打轉的機會。再往後到週四、週五(7日至8日)的動態變化就比較大了,吳聖宇續稱,昨天看的預報往西跟往北的結果都有,不過今天早上看起來,大部分都已經是往西,逐漸趨向巴士海峽南部到呂宋島北部沿岸一帶的機會較高,後續在鞍型場西側的高壓勢力會隨著跟槽後西風脊合併而加強,東側高壓則有隨著西風槽東移而繼續東退的趨勢,加上銀杏颱風後方還有其他的擾動發展,導致高壓無法伸入銀杏颱風東南方,所以預測北轉的機會明顯降低,偏西移動經過呂宋島附近後進入南海的可能性提高許多,目前大部分的預測也都是這樣的結果。吳聖宇續稱,這個劇本跟潭美颱風很像,只是因為銀杏颱風規模小很多,所以比較早就呈現一致的結論,潭美颱風的規模相當大,因此北轉跟西進的預報僵持了2天至3天才出現結論。(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至於路徑偏西後,會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吳聖宇分析,首先是要不要發警報的問題,依照現在的預測路徑跟颱風的暴風圈預測大小,可能是會在海警發布線以外掠過,但是仍不確定會不會去碰到警戒線,還有變化的空間,即使要發布警報應該也沒有這麼快,至少要等到周五或以後才比較有可能。再來就是會不會有共伴效應?吳聖宇認為,目前看起來銀杏颱風因為預報的規模偏小,台灣附近在這段期間的東北季風強度較強而且持續,因此銀杏颱風外圍的暖濕空氣要像潭美颱風那樣湧上來到台灣附近的機會較低,形成明顯共伴效應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吳聖宇預期,銀杏颱風的西移仍會加強台灣附近的氣壓梯度,讓東北季風強度更強一些,迎風面地區可能持續會有降雨,只是少了颱風外圍的暖濕空氣,降雨的狀況應該不至於太大,其他地方就比較不會受到降雨的影響,不過沿海的風力將會偏強一陣子,尤其是北部、西半部沿海以及東南部、恆春半島沿海這些地方,在比較強的東北季風時,很容易會有強陣風的機會。(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吳聖宇表示,目前的預測來看,銀杏颱風的趨勢似乎漸趨於明顯,但是距離它真正經過台灣附近還有好幾天的時間,變數仍在,可以繼續觀察。台灣這2天的天氣,吳聖宇指出,上面也有提到隨著西風槽東移,槽後大陸高壓南下,今明兩天東北季風逐漸增強,並且會一直影響到本週後期,迎風面地區的新竹以北到大台北、宜蘭、花蓮、台東等地有短暫陣雨,大台北、宜蘭一帶有較多的累積雨量出現機會,其他地方的天氣則是維持穩定,多雲到晴,相當典型的東北季風天氣型態。溫度方面則會有進一步轉涼的趨勢,吳聖宇分析,東北季風增強帶來較涼的空氣,溫度呈現緩慢下降的情況,尤其是到了週三、週四,北台灣白天高溫可能降到22至24度,都市地區夜晚清晨低溫有機會低於20度,空曠地區更可能降到16至18度間,涼意較為明顯,要多加注意。此外,中部地區以及花東地區高溫也會降到26至29度間,夜晚清晨低溫也會來到20度上下,空曠地區同樣可能降到17至18度左右,日夜溫差變化大,早出晚歸的朋友要多留意。南部地區白天高溫仍持續有機會超過30度,相對還是偏熱,夜晚清晨低溫則是在21至23度間,日夜溫差的變化也是比較明顯一些。吳聖宇提醒,有關銀杏颱風的部分,後續仍要持續注意,另外就是這幾天東北季風加強,迎風面有降雨,溫度也會比上周更涼,這一點同樣要特別注意,很容易著涼感冒,需要多加小心。
康芮颱風路徑不斷西修!鄭明典揭修正主因 風雨最劇烈時間曝
今明東北季風增強,而康芮颱風路徑則持續西修,預計會登陸台灣。對此,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8日)也在臉書公布4張圖解釋,可見康芮颱風預報路徑因為北方槽線和高壓變化,路徑也不斷出現修正,原本預測從台灣東側往北,一路西修至往台灣而來。氣象專家吳聖宇則表示,康芮可能登陸台灣,穿越後再北上,周四、周五(31日至11月1日)颱風可能通過台灣上空,各地風雨最為明顯,颱風最快可能要等到週六(11月2日)白天之後颱風才會逐漸遠離。鄭明典今在臉書粉專上公布4張康芮颱風預報路徑圖,並表示這4張圖分別是不同時間對康芮颱風的預報,粗黑線是曹線,粗紅線是高壓脊。鄭明典續稱,左上是25日00時預報30日00時,這個預報颱風明顯受到北方槽線導引,所以路徑由台灣東側往北;右上是隔一天預報同一時段,這一報槽線稍偏快,高壓也稍偏強,槽線對陶風的導引偏弱,但最終颱風仍由台灣東側北上,只是距離更靠近台灣;鄭明典補充,左下是再後一天,仍對同一時段的預報,此時槽線和颱風之間高壓更強,槽線的導引作用已經不在,颱風延高壓邊緣往台灣方向接近;右下是27日12時對同一時段的預報,很明顯的,高壓已成路徑的主導因子,颱風更往台灣方向而來。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今也發文指出,今明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降雨溫度轉涼,康芮颱風路徑變化大需密切注意!又是新的一週開始,這個禮拜的天氣因為康芮颱風的關係,可能有很大的變動性,尤其是週三(30日)起一直到週六(11月2日)這段期間,先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吳聖宇續稱,目前康芮颱風還在台灣東南方海面,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太平洋高壓偏強,加上颱風結構不對稱,西側對流偏強,導致颱風路徑持續偏西移動,這也讓預報模式持續調整颱風北轉的位置、還有北轉的角度跟路徑,尤其昨天(27日)預報資料明顯的把太平洋高壓勢力預報偏強,原本可能導致高壓東退的西風槽線則變弱很多,導致康芮颱風的預報路徑顯著向西調整,從原本可能從東部外海北上,一路調整到可能登陸台灣,穿越後再北上,變化的幅度相當大,而且未來不排除還有再往西、往南調整的機會,因此預報路徑尚未完全穩定下來,仍有變化的空間,對台灣各地的影響程度也因為路徑還在變化,因此還無法完全明確。吳聖宇解釋,其實從潭美颱風路徑偏西大概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即使目前已經是深秋10月底,但是北方的西風系統強度偏弱,太平洋高壓勢力卻異常偏強,因此這次康芮颱風的路徑向西調整,可說是意外,但卻又不太意外。若是依照目前的預報來看,吳聖宇說明,今明2天(28至29日)颱風尚未影響台灣,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將有短暫陣雨,中南部地區天氣相對較好,山區午後仍有局部熱對流降雨機會,南部地區今天清晨前普遍有降雨的現象,上午之後可望隨著東北季風往南,進入背風面後而逐漸好轉。溫度方面,吳聖宇表示,北部、東北部轉涼,白天高溫將降至23至26度,中部地區以及花東地區高溫28至30度,南部地區高溫仍將在30度以上,南北之間溫差較大。夜晚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降到20度上下,較有涼意。另外就是沿海風浪偏強,西半部、東南部沿海地區將有強陣風。吳聖宇提醒,週三(30日)起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半部風雨逐漸開始增大,中南部位於背風面,降雨還不明顯,但是沿海地區風力亦將進一步增強。週四、週五(31日至11月1日)颱風可能通過台灣上空,各地風雨最為明顯,不過颱風會從哪裡進來還不是很確定,因此對各地的影響程度都還有調整的可能性,從花蓮或是從台東、甚至更南邊進來,進來之後究竟是先穿越再北上,或是直接在台灣上空北轉,對於各地風雨的影響程度都不同,可能要等到路徑比較穩定之後才能明確,提醒大家要持續注意最新的預報資料。而颱風最快可能要等到週六(11月2日)白天之後颱風才會逐漸遠離,風雨的情況才會減小,週日(11月3日)之後有機會恢復比較正常的東北季風型天氣。吳聖宇也強調,康芮颱風的路徑變化仍大,對台灣各地的影響程度也還不明確,不過本週三之後確實有機會對台灣有頗大的影響,大家要隨時更新最新的預報資料,並且調整行程安排,有危險區域或是山區最好能避免前往以策安全。
潭美颱風將減速大迴轉?專家曝「雙颱藤原效應不明顯」:再接近台灣的機會不高
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雖沒有來到台灣,登陸菲律賓呂宋島,但其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影響,仍為台灣帶來明顯降雨。對於颱風「潭美」在預報後期大迴轉,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分析,若從目前預報模式的資料來看,「潭美」周日(27日)減速、下周一至周二(28、29日)調頭東移,應該跟它北方、大陸上空有較深的西風槽東移有關。吳聖宇25日凌晨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指出,這個西風槽東移,導致原本引導潭美颱風西進的太平洋高壓消失,因此颱風速度減慢,接著轉為受到南側赤道反氣旋的引導,逐漸開始向東移動,此時潭美跟康芮颱風之間尚有一段距離,且中間看起來模式有做出兩者之間夾著相對反氣旋弱高壓脊,兩者並沒有很直接的相關連。吳聖宇說,到了下周三至周四(30、31日),康芮颱風遇上了這個東移的西風槽,快速的轉向東北方向離開,跟潭美之間的距離也迅速拉開,但是潭美仍在繼續向東移動,直到下周五至周六(11月1、2日)才遇上重新西伸的太平洋高壓,而又第2度調頭往西快速撲向原本就該登陸的越南沿海。歐洲(ECMWF)模式模擬資料。(圖/翻攝自臉書/天氣職人-吳聖宇)吳聖宇直言,「兩者之間看起來比較像是各走各的路」,潭美先後受到不同的高壓反氣旋引導,因此出現東西反覆變動的路徑,速度快慢變化大;康芮則是一路受到太平洋高壓較為明顯的引導,轉向的路徑比較明確,移動速度也比較快,「整體看起來,似乎颱風互相干擾產生的所謂『藤原效應』並不是那麼的明顯,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兩者不夠接近的關係」。吳聖宇表示,上一組在台灣附近產生明顯「藤原效應」互動的颱風,應該是2017年的尼莎、海棠,再前面一組應該是2012年的布拉萬、天枰,另外2007年10月下旬的米塔、哈吉貝也是一組有趣的例子,當年哈吉貝颱風也是鄰近越南後大角度調頭往東走回到菲律賓附近,跟這次潭美颱風的未來預報有點像。文末,吳聖宇認為,「潭美颱風後期的路徑變化看起來可能相當有趣」,值得觀察到底會發生什麼事,至於再接近台灣的機會應該不高,同時東移過程強度應該也會明顯減弱,環境會轉趨不利於颱風發展。
雲林早餐店霸氣喊「漢堡免費加蛋」!網淚讚:好久沒吃早餐加蛋了
雞蛋供應過剩加上買氣低迷,國內蛋價大崩跌,創下近4年來新低價位,僅管蛋價暴跌,但多數早餐店仍不見降價,依然維持加蛋15元至20元,讓民眾抱怨連連,不過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的一間連鎖早餐店,今(22日)豪爽公告「漢堡類免費加蛋」,讓網友直呼超霸氣。該間連鎖早餐店業者今(22日)在臉書粉專貼出公告,表示為了響應雞蛋降價,即日起凡購買「漢堡類」餐點,就可免費加一顆蛋,不過由於雞蛋是額外贈送,若顧客無需加蛋也不會另外退費。公告內容也指出,先前雞蛋漲價時售價也跟進調漲,如今蛋價下跌當然要回饋給顧客,不過免費加蛋優惠將視情況調整或結束,「目前活動暫無期限,本店保有隨時調整活動及終止活動之權利。」消息曝光後,網友紛紛回覆,「台灣之光!」、「我要加20個蛋」、「這年頭有良心的人不多了」、「好老闆一生平安~~」、「老闆至少收個5元吧⋯⋯太虧了」、「這種霸氣只有西螺七嵌或是縱貫線台西風雲的雲林有」、「好久好久沒有吃早餐加蛋了」、「所以我每天買15元荷包蛋的老闆心是黑的?」、「諷刺那些15元的店家!貪心。」
潭美颱風讓東北季風增強 專家:北部、東半部雨勢明顯
輕颱「潭美」於22日2時生成,預計將向呂宋島及南海移動。天氣風險公司的資深顧問吳聖宇指出,這次潭美颱風的預報調整速度相當迅速,目前已逐漸接近菲律賓東方海面。然而,隨著23日東北季風強度增強,受到影響的台灣地區包括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和花蓮北部,降雨會相當明顯。24日,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及宜蘭地區可能會出現豪大雨的情況。吳聖宇在臉書「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近期的衛星雲圖顯示,潭美颱風的雲層正朝菲律賓方向擴展,颱風環流呈現東西向的狹長形狀,颱風中心持續以偏西到西南西的方向移動,逐漸接近菲律賓東方海面。目前的大氣環境中,西風槽將會通過長江下游並持續向東移動,由於槽線比前幾天預報來的要淺,對潭美颱風的影響就相對減弱,預估僅會讓潭美速度略微放慢,但颱風行徑方向依然是往西穿越呂宋島,接著繼續受高壓脊引導,往南海、越南沿海方向移動。吳聖宇預估,22日晚間,北方的大陸高壓前緣將往南延伸至台灣附近,並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地區的降雨也會逐漸增加。23日,大陸高壓將持續帶來東北季風,同時潭美颱風也正往呂宋島靠近,兩者之間會形成較明顯的氣壓差,造成東北季風的強度更強。迎風面包括北海岸、東北角、大台北東側山區、宜蘭和花蓮北部的地形,將開始出現較大的降雨量。吳聖宇指出,24日颱風將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這時颱風北側偏東至東南風將湧入台灣東部海域,與北方的大陸高壓所帶來的東北季風交會。雖然這種共伴效應並不明顯,但桃園以北、大台北、宜花甚至台東一帶仍將有顯著降雨,特別是在基隆北海岸、東北角至宜蘭地區,可能會出現豪大雨。接著,25日北方的大陸高壓將持續推動東北季風向東移動,降雨較大的區域將轉向東半部,而大台北和宜蘭的降雨會逐漸減少,但花東地區和恆春半島的雨勢仍然會較強。到了26日和27日,迎風面地區仍可能出現局部短暫陣雨。吳聖宇還說,菲律賓以東到關島一帶將發展另一個擾動系統,後續變化還有待觀察,大致以北上的趨勢為主。
潭美颱風今生成!風雨最劇烈時間曝 專家:東半部慎防「共伴效應」
熱帶性低氣壓TD24已於昨(20日)14時生成,最快今(21日)將會再增強為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颱風影響台灣天氣的時間會落在週四至週六(24日至26日);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也分析,潭美颱風範圍頗大,即使是穿過呂宋島往西,不直接威脅,迎風面東半部的降雨應該也跑不掉,如果有類似共伴效應的情況發生,降雨的情況會更明顯一些。中央氣象署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24今21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3.7度,東經132.7度,以每小時29公里速度,向西進行。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稍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TD24最快今日升級為潭美颱風!」(圖/翻攝自Facebook/林老師氣象站)林得恩續稱,熱帶性低氣壓TD24已於昨日14時生成,最快今日將會再增強為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颱風路徑預報顯示,影響台灣天氣的時間會落在24日至26日;其中,風雨最大的時段會在25日至26日。運動移向將先向西後,再轉西北前進;關鍵的轉折觀察點會在24日下半天至25日上午。林得恩補充,若是經菲島呂宋陸地後,再進入南海海域,則較易與環境東北季風在臺灣東北外海附近產生共伴效應,造成北部及東北部地區顯著且持續的降雨,需特別注意!吳聖宇今早也在臉書發文分析,僅相隔12小時,ECMWF系集預報幾乎9成以上的成員路徑就從北轉改成西進,幾個比較常用的AI輔助預報也全都改成西進。仔細看2張系集預報的差異,後方另一個擾動發展的預測越明顯,則西進預報的情況就越顯著,「跟昨晚講得一樣,後方擾動的明顯發展會讓鞍形場東側的高壓更往東退,無法給予TD24北上的引導力量,最後只能往西走,北邊的西風槽不夠深,雖然可以造成鞍形場,但是不會直接去引導颱風北上。」(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不過吳聖宇說明,目前預報這顆未來的潭美颱風範圍頗大,即使是穿過呂宋島往西,不直接威脅,迎風面東半部的降雨應該也跑不掉,如果有類似共伴效應的情況發生,降雨的情況會更明顯一些,西半部雖然降雨會被擋住,但是沿海地區仍可能有強勁的風力出現,至於會不會發颱風警報仍要觀察,路徑、暴風半徑大小都還有不確定性,目前只需要持續注意最新消息就可以。(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今早也發文指出,未來的潭美會有一個特色,就是環流廣泛、體型稍微龐大,但也因為如此,整合時間會比較耗時。粉專表示,最新預報潭美颱風略往南修,到通過菲律賓呂宋島至巴士海峽間,但還會不斷搖擺修正,「無論潭美怎麼走,基北宜花東恆的迎風降雨還是躲不掉,尤其在通過台灣正南方時,宜花東有強降雨的訊號。」粉專補充,另一個需要留意的是,當潭美靠近時,有可能會巧遇東北季風增強,要觀察是否再度出現共伴效應,以及共伴效應的位置。」至於中、南部地區,粉專提醒,沿海會有強陣風,但天氣狀況需視颱風路徑而定,不確定性仍大,「颱風距離尚遠,路近變數大,現在論斷實際影響程度還言之過早,以上簡單提醒囉!」
5縣市大雨特報!潭美颱風今恐生成 「路徑、影響時間」 曝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今(21日)針對5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另有熱帶性低氣壓TD24即將生成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颱風」。對此,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分析,潭美颱風一直到週五(25日)之前,都不會直接影響台灣天氣,不過後續變數還很大。他也分析,颱風有2條可能路徑,若走路線A,將造成嚴重威脅;若走路線B,則北部、東北部、東部影響較大。氣象署指出,今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宜蘭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蘭嶼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另熱帶性低氣壓TD24,今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3.7度,東經134.0度,以每小時22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潭美颱風恐在今天稍晚生成,影響臺灣天氣的時間會落在10月24日至26日。吳聖宇昨(20日)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TD-24位於關島關島附近海面,雲圖看起來環流很大,但是中心結構鬆散,外圍風力較大,有季風低壓的感覺,但是內部的風力也在緩慢增強中,等到內部雲層逐漸發展鞏固起來,就有可能進一步增強為輕度颱風,預估時間可能落在24至36小時後,形成颱風會叫做潭美,也是今年第20號颱風,由越南命名,為薔薇花的意思,如果未來靠近或侵襲台灣,將是這個名字的颱風第3度威脅台灣,前2次分別是2001年跟2013年。吳聖宇預期,到週四(24日)前,這個TD-24大致會沿著太平洋高壓南緣向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海面靠近,距離台灣還比較遠,還沒有直接影響台灣天氣。台灣這邊受到東北季風弱變化的影響,迎風面地區降雨增減的變動較大。週四當TD-24來到呂宋島以東時,北方有西風槽東移,將會讓太平洋高壓脊產生減弱、斷裂成兩部分,台灣附近到大陸東岸一帶形成鞍形場,因此預估TD-24速度將會減慢,後續的變化也會變得很複雜。吳聖宇續稱,如果東側高壓引導較強,那麼TD-24週五(25日)之後可能會逐漸北上,也就是路線A,將會更進一步靠近台灣附近海面,甚至直接通過台灣上空,造成嚴重的威脅;如果西側的高壓引導較強,那麼TD-24會繼續西進通過呂宋島後趨向廣東海面或沿海一帶,也就是路線B,那麼要注意的會變成是颱風外圍跟東北季風是否發生較明顯的共伴效應現象帶來顯著降雨,威脅較大的區域比較以北部、東北部、東部為主。吳聖宇分析,基本上北邊的西風槽預報強度不是很強,往南延伸的幅度也不夠,因此預期西風槽並不會直接去牽引到TD-24,真正會讓它北上的力量應該是東側高壓的引導氣流。至於東側高壓的引導氣流是否明顯,可能又跟預報中在下週後期於關島附近海面醞釀的另一個擾動有關,如果這個擾動強度發展的很明顯,範圍又大的話,可能會讓TD-24東側的高壓被迫更明顯往東退,因此TD-24就會失去東側高壓的引導,最終接受西側高壓引導而往西進入南海的可能性較高。反之,如果預期中的擾動發展不明顯,甚至沒有發展,那麼東側高壓最後因為TD-24本身的大環流造成綜觀環境改變,因而伸入TD-24東南方,讓TD-24轉向北上靠近台灣的機會就比較高。因此吳聖宇指出,未來這個TD-24的變數還很大,就如同昨下午所說的,趨勢上有機會接近台灣附近,但是路線的細節上還有很大的變動性,可能要繼續觀察明後天的預報結果才會知道。不過吳聖宇補充,好在這個TD-24並不會很快地靠近過來,一直到週五之前應該都不會直接影響台灣天氣,也還不會發布颱風警報,真正要影響的話,可能還是下週末(26日至27日)的機會較大,由於適逢週末,因此如果下週末有活動安排的朋友務必要多留意最新的颱風消息,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提醒大家提早注意防颱準備的進行情況。
金鐘59/楊謹華得獎退位 「入圍最多次未獲奬演員」苦主換他們當
第59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於昨(19)日晚間圓滿落幕。曾7度摃龜的楊謹華終於以《不良執念清除師》奪下「戲劇節目女配角獎」得主,淚灑舞台的畫面令台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為之動容。不過在楊謹華獲獎後,金鐘獎「入圍最多次卻未獲獎的演員」苦主換誰當,有媒體指出,竟是昔日中視的當家小生寇世勳,以及一直到現在都活躍在螢幕中的「國民阿嬤」陳淑芳。《今日新聞NOW NEWS》指出,曾是中視收視保證的當家小生寇世勳,1984年就以《金獎劇場-西風的話》入圍最佳男演員。不過當時還是長篇連續劇、中篇單元劇、短篇特別劇都放在一起競爭、且不分主、配角的大混戰年代,他84年不幸敗給《華視劇展-兩種結尾》的常楓後,連續4屆入圍最佳男演員都鎩羽而歸,以《昨夜星辰》敗給台視《秋潮向晚天》林在培、《一剪梅》敗給華視《頂好劇場-秋月春風》常楓、《家和萬事興》敗給華視《幾度夕陽紅》勾峰;接著間隔2年憑著《貂蟬》第5度入圍,敗給同台另一位入圍者《中視劇場-大地有愛系列「最後的馨香」》孟元。此後,寇世勳在接下來的35年都沒有得到金鐘獎提名,也因此以5度入圍未獲獎的紀錄名列前茅。另一名與寇世勳並列的,是影壇長青樹「國民阿嬤」陳淑芳,她曾2度角逐金鐘最佳女主角、3度入圍金鐘女配角,但最後都少了幾分緣分,因此至今仍會在金鐘獎收穫獎項。不過,陳淑芳阿嬤已經在2020年金馬獎上,先以《親愛的房客》勇奪最佳女配角,再以《孤味》中的演出抱回最佳女主角,創下金馬獎首位在同屆拿下影后與女配角的精采紀錄。《今日新聞NOW NEWS》還指出,2020年與陳淑芳一同因《親愛的房客》抱回金馬獎影帝的男演員莫子儀,在金鐘獎的「演技類提名」曾3度入圍男主角、3度入圍男配角,卻遭遇6度摃龜,紀錄上堪稱獨占鰲頭。不過他2018年以《台北歌手》與導演樓一安一同拿下「戲劇節目編劇獎」,所以他已經算是金鐘獎得主,只不過並未摘得視帝頭銜。
快訊/高雄塑膠工廠火警濃煙直竄 這2區民眾減少外出
高雄市永安區某塑膠工廠14日上午火警,環保局到場檢測,湖內區、岡山區等、湖內5區要留意異味,永安區、路竹區市民盡量待室內別外出。高雄市環保局表示,今日上午9時9分永安區發生塑膠工廠倉庫火警,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立即派員至現場進行環境監測,並透過微型感測器隨時監控空品變化,另於臉書發布訊息提醒下風處:永安區、路竹區市民盡量留在室內減少外出,如需外出則需做好個人防護。高雄市環保局指出,本日發生火警倉庫堆放廢塑膠混合物,環保局至場後立即執行周界環境監測,檢測結果粒狀污染物部分數值偏高,環保局除派員於下風處進行檢測外,亦即時透過微型感測器隨時掌握空品變化。因上午環境風場主要為南風轉西風,污染物可能影響永安、路竹、湖內、岡山、阿蓮等鄰近區域區,目前空品為普通等級,將持續監測。環保局表示,該廠址為地下工廠,堆置廢塑膠混合物,未領有再利用,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裁處新台幣6000至300萬元罰鍰;另產生粒狀污染物,散佈於空氣中,違反空污法,裁處新台幣10萬至500萬元罰鍰。環保局將持續監測空品數據,守護市民健康。也提醒下風處市民朋友緊閉門窗並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記得做好個人防護。
山陀兒快動了!鄭明典曝「訊號出現」 3地登陸熱點明起豪雨炸北部
山陀兒颱風移動速度緩慢,強度已由強烈颱風減弱為中度颱風,在台灣西南方海域遲遲不進台灣,也讓影響時間往後延。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環境槽線導引較弱,導致颱風呈現滯留狀態。稍早前,鄭明典表示,山陀兒颱風即將開始偏東移動,相關訊號已經出現。山陀兒颱風的環境場,西風開始增強,山陀兒颱風即將偏向東方而動。 (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鄭明典今晚在臉書指出,「訊號出現,山陀兒快動了」!鄭明典說,山陀兒颱風的環境場,西風開始增強,山陀兒颱風即將偏向東方而動,他也強調,「在以前資料缺乏年代,這會造成「清晨驚訝(morning surprise)的意外,現在觀測和預報工具都進步很多,剩下的就是看我們防災體系如何反應了!預報細節請以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警報為準」!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山陀兒目前位於高雄西南方海域,預計將於今夜至明日上午登陸台灣,最有可能的登陸地點包括嘉義、台南和高雄。雖然接近台灣過程中強度會再減弱,但其結構依舊具有破壞力,對各地仍有威脅,不可輕忽。山陀兒颱風路徑預估 。(圖/氣象署提供)預估今晚到明天南部風雨顯著,隨著颱風持續北上,並且有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明天下雨持續到周五,可能有豪雨發生,預估颱風周五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解除海上及陸上警報。氣象署觀測,山陀兒颱風今晚6時的中心位在高雄西南方約110公里之處,以每小時8公里速度,向東北轉北北東進行,其暴風圈已進入雲林以南及臺東陸地,對苗栗以南、南投、花蓮、台東及澎湖構成威脅,強度則有持續減弱的趨勢。氣象署指出,目前鵝鑾鼻、小琉球等地出現6公尺浪高,離颱風比較遠的台北港,也有5公尺浪高,對海面影響大。風力也很強,桃園出現10級陣風、台東12級陣風,明天颱風登陸,西部風力偏強,明晚到後天可能有9到10級強陣風。受到颱風持續接近的影響,外圍環流影響明顯,台東出現時雨量100毫米,高雄、屏東地區降雨持續且明顯,隨著持續緩慢北上,北邊有比較強的對流通過,將帶來短延時強降雨,瞬間風力也很強。未來天氣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各地降雨趨緩!明又有鋒面通過 專家曝天氣「這時候變冷」
今(24日)鋒面逐漸北移至北部海面,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金門及馬祖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清晨至上午臺灣西半部沿海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中央氣象署今早7時指出,由於降雨趨於緩和,發生大雨的機率降低,故解除大雨特報。此外,今晚至明(25日)鋒面通過,臺灣中部以北、東半部地區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澎湖、金門為多雲,南部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昨發文表示,根據最新的模式資料,還有AI,過幾天西風槽會割離一個低壓出來,然後往南移動到台灣東方或呂宋東北,並且停滯一段時間,「如果位置配合的剛剛好,加上東北風,又會是雨下不停的日子,10月初熱帶系統依然活躍,但變數不小,先觀望一下。」至於何時天氣會變冷?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今晨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解釋,「原先影響我們天氣的鋒面系統,今日逐漸北移至臺灣北部海面,各地降雨也將轉趨緩和。」林得恩根據美國NCEP今晨最新數值模式模擬結果指出,到10月上旬,臺灣仍處在一個大低壓帶影響的勢力範圍當中,環境水氣仍然充沛,降雨也將轉為局部、間歇性的型態,「一直要到10月中、下旬之後,始有北方較大規模的冷空氣逐漸南下的跡象;那時,冷的感覺才會愈來愈加明顯。」
連續四年!台電再奪台灣永續行動3大獎 8月8日起世貿一館開展限量好禮等你拿
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8日於世貿一館盛大開展,同時舉行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台電今年以電力科普教育、小水力計畫及智慧用電方案,自全台230個單位、超過507項作品中奪下兩銀一銅3項大獎,連四年獲肯定,並以能源轉型及生態共融為主題參展。台電指出,展館今起連三天免費展出,現場以原生木麻黃及蝙蝠巢箱復刻雲林台西風力發電場蝙蝠棲地,滿滿「森林感」,另體驗Web AR還有帆布保冷袋、回收再生編織襪等好禮可帶回家。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暨台灣永續行動獎8日上午舉行頒獎典禮並同步開展,現場台電由副總經理蔡志孟代表領獎。圖左為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右為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圖/台電提供)。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暨台灣永續行動獎8日上午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頒獎典禮並同步開展,現場台電由副總經理蔡志孟代表領獎,與全聯實業、台北捷運及全家便利商店等知名企業共享殊榮。台灣永續行動獎自2021年起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指標,表揚實踐環境永續、社會共融及經濟發展面向的企業機構。台電自獎項開辦以來連續四年獲獎,今年再以「電力科普教育交響樂」、「涓滴成電小水力」及「眾力集結打造智慧用電」三大行動獲得SDGs第4項(優質教育)、第7項(可負擔的永續能源)與SDGs第12項(責任消費及生產)類別兩銀一銅3大獎。台電以「Energy Go!能源與生態共舞」為題與中油聯手代表經濟部參展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8日起連三天免費展出(圖/台電提供)。現場也有如迷你森林,以原生木麻黃植栽及蝙蝠巢箱復刻雲林台西風場蝙蝠棲地。圖左為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圖/台電提供)。台電說明,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電持續推展再生能源等無碳、低碳多元電力,其中水力發電雖是最古老的發電方式,但至今仍帶來大自然賞賜的永續能源,台電自2016年啟動全國小水力計畫,挑選10處潛力廠址,結合既有水庫、水力電廠與圳路等水利設施設置2萬瓩以下的小型發電設備,兼具環境衝擊較小、工程簡易快速及建造成本較低等優勢,2022年起陸續商轉,年貢獻超過1億度綠電,等同提供約2.8萬家戶全年用電,年減碳量近6萬公噸,讓一滴水可重複利用,發揮加乘效益。台電指出,除了發電端,近來也持續推動用電需求多元管理,以因應綠能發展衍生的新時間電價、電動車用電整合方案及小額綠電認購等,打造智慧用電生活型態;另台電亦聚焦電力科普教育,如打造科普環島列車、電力職場青年參訪計畫,以及全國唯一電力設計競賽「瓩設計獎」,讓電力知識有感連結大眾日常生活。參觀民眾可體驗Web AR互動遊戲,挑戰QA知識問答,還可把帆布保冷袋、回收再生編織襪等限定好禮帶回家(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此次除獲永續行動三獎肯定,也以「Energy Go!能源與生態共舞」為題與中油聯手代表經濟部參展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8日起連三天免費展出,展場設計呼應主題,運用大面積潔白輕透再生材質布料,並採高開放式布局,減少裝飾與材料使用,現場也有如迷你森林,以原生木麻黃植栽及蝙蝠巢箱復刻雲林台西風場蝙蝠棲地,參觀民眾更可體驗Web AR互動遊戲,挑戰QA知識問答,還可把帆布保冷袋、回收再生編織襪等限定好禮帶回家。台電廣告
父親節全台溼答答! 未來一周各縣市高溫上看35度
全台近日高溫不斷,4日最高溫出現在北市信義區的38.1度,氣象署表示,5日白天多地仍有機會出現局部36度以上高溫,午後嘉義以南、各地山區有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未來一周各縣市普遍高溫也即將上看31至35度,5日起天氣會越來越不穩定,7日起水氣更多,父親節當天全台各地都有雨。氣象署表示,5日起白天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園市、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地區仍有機會出現局部36度以上高溫。降雨方面,5日起受日本南方大低壓帶逐漸靠近影響,天氣會越來越不穩定,清晨至上午中南部有零星降雨,午後嘉義以南、各地山區有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入夜後西半部、基隆北海岸也會有零星降雨。至於未來一週的天氣,氣象署表示,由於降雨大多屬「間歇性雷陣雨」,沒下雨時各縣市高溫即將上看31至35度,大台北及中南部近山區受地形影響,還有可能出現局部36度或以上高溫。降雨方面,6日起午後雷陣雨更加明顯,嘉義以南地區及苗栗以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新竹以北地區及基隆北海岸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7日起水氣更多,中南部有不定時陣雨或雷雨,午後各地皆有局部雷陣雨。此外,吳聖宇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目前台灣以東存在龐大的季風環流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南側伴隨了西南季風的大型低壓環流,取代了原本太平洋高壓應該在的位置,因為它很龐大,裡面同時存在了2至3個中心,所以未來這一周西北太平洋的天氣變化大致就是看它的表演。吳聖宇表示,最靠近台灣的是91W,預估會緩慢向西移動,6至8日這幾天將在台灣東方海面,差不多是石垣島到宮古島一帶打轉,大範圍的環流將可能讓台灣附近的風向由目前的偏南風轉變為偏北、西北風或偏西風。吳聖宇指出,目前預報模式大多認為因為垂直風切較強、環境較偏乾以及鬆散而龐大的環流導致91W暫時發展不起來,但是低壓區靠過來還是會讓台灣上空的大氣變得比較不穩定,午後雷雨的發展應該會變得比較旺盛,降雨的範圍也會變大,甚至西半部沿岸在夜晚、清晨期間也可能因為海陸風環流的配合出現局部降雨的現象,雖然不至於是熱帶低壓或颱風的影響,不過天氣還是會因為91W的接近而有些改變,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下。吳聖宇呼籲,雖然未來一周台灣以東、日本以南海域因為季風環流圈的存在,可能很熱鬧,環流圈中有熱帶低壓或颱風發展起來的機會,但是目前的預測來看,直接影響台灣的可能性不高,後續預報的變化再隨時關心就可以,暫時先不必太擔心。
週末「高壓壟罩」高溫飆36度 下週恐有2到3個低壓中心發展
近期台灣天氣炎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指出,台灣附近仍然是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因此整體大氣環境穩定且水氣偏少,不過下週就要留意低壓擾動發展,可能有2到3個低壓中心同時存在,有機會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颱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週末這兩天台灣附近環境風向大致是西南到偏西風,雖然在地面天氣圖上沒有明顯的高壓系統存在,但如果往更高空看,其實在台灣附近仍然是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因此整體大氣環境穩定且水氣偏少,各地上午天氣晴朗,午後時段仍會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機會,區域會比較偏向山區附近,但也不排除可能影響南部近山平地的位置,粉專提醒民眾,如果有進行登山活動或是在靠近山區的溪谷河床戲水,還是要留意下午時段的天氣變化。粉專說明,由於雲量相當稀少、午後對流雲系發展也有限的關係,各地氣溫普遍偏高,預估週末期間大多數地區都可能達到33至35度的高溫,在大台北地區、中南部內陸近山區、花東縱谷等通風較差、海風調節不明顯的位置可能有36度或以上的極端高溫發生,因此戶外活動或工作務必要做好防曬,並適時休息補充水分,以免遭受熱傷害。粉專也提到,下週的天氣可能會有些變化及不確定性出現,台灣東方海面將形成一個大範圍的低壓帶,其中可能會發展出一些獨立的低壓系統,目前預報下週一、二有低壓接近東部外海,預估發展環境不佳、水氣偏少,所以在台灣附近活動時沒有進一步增強機會,但他靠近時會改變台灣附近的環境風向並帶來水氣,造成天氣上的小幅變化。至於降雨方面,粉專表示,屆時中南部地區晨間到上午時段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午後各地山區、南部地區仍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影響,降雨規模有擴大的趨勢,不排除有局部大雷雨發生。北部地區目前看天氣仍然相對較穩定,但是也可能偶爾會有雲系自海上發展移入帶來零星短暫陣雨。整體而言這個低壓對台灣的影響不大,後續仍要追蹤觀察。此外,粉專也表示,目前日本南方海面為一大低壓區發展中,預測下週此低壓區有往台灣東部海域靠近並滯留的趨勢,這可能會使台灣附近的大氣狀態變得較不穩定,下週初台灣的氣溫將持續炎熱,但午後熱對流降雨的趨勢可能會逐日增多了,預測下週後期西南季風有往台灣附近延伸的趨勢,屆時迎風中南部降雨可能有增多機會了,未來需持續觀察。
大範圍「季風環流圈」建立…有機會發展颱風 台灣天氣變不穩定
可能又有颱風!日本東南方外海有大範圍的「季風環流圈」建立,環流圈中可能有2~3個低壓中心同時存在,有機會進一步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是發展為颱風。天氣風險公司在臉書指出,周末受到太平洋高壓脊籠罩的影響,預估只有山區會有局部午後熱對流雷雨,平地的天氣大致都比較穩定,整體降雨較少,適合安排出遊活動,但是要到山區活動的朋友還是要注意一下午後的天氣變化,尤其中部以南的山區,仍有遇到午後雷雨的機會。由於天氣穩定,溫度將會偏高,各地高溫普遍上看33~36度,甚至有些地方會來到37~38度高溫。雖然適合安排假期活動,但是戶外活動一定要注意做好預防中暑、熱傷害的準備,同時也要做好防曬,以免被強烈的陽光所曬傷,預估這樣的天氣可以持續到5日。下周天氣將有所轉變。(圖/翻攝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臉書)接著,要開始注意台灣以東大範圍低壓區的發展及變化,由目前的預報資料來看,下周在台灣以東、日本以南將有相當大範圍的「季風環流圈」建立,環流圈之中可能會有2~3個低壓中心同時存在,並且有機會進一步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颱風。不過目前的預報趨勢,大多顯示這些發展的擾動系統,往北影響日本的機會較高,往台灣靠近的機會較低。只是隨著發展和調整,台灣附近到了下周後半,風向有轉變為偏西風到西南風的趨勢,即使不直接靠近,台灣附近的水氣也會增加,天氣將會變得比較不穩定。
反聖嬰年「颱風生成會靠近台灣」 鄭明典親揭原因
台灣進入颱風季,中颱凱米持續進逼台灣,氣象專家也指出,今年是反聖嬰年,因此受到反聖嬰現象發展的影響,今年的颱風生成位置會比較靠近台灣。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的現象,氣象署表示,聖嬰與反聖嬰現象主要是對颱風生成位置造成影響,在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東南,即距離台灣與東亞陸地較遠,所以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長,颱風強度亦略為偏強。氣象署說明,在反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西北,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短,颱風強度略為偏弱,不過聖嬰及反聖嬰現象並非影響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的唯一因素,在個案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根據《TVBS》的報導,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指出,颱風通常在低壓區發展,但高壓強時會抑制對流,颱風就不易發展,今年的高壓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整個熱帶區域偏東風,因此西風不易進入太平洋,但颱風需要「季風潮」來幫助生成,東風和西風的交界處稱為季風潮,今年季風潮相對偏弱,所以颱風發展需等待高壓北移,騰出空間讓低壓發展。而今年熱帶地區對流偏弱,鄭明典說明,「西南季風如果能夠進到太平洋去,那西風跟高壓南側的東風交替就會形成一個逆時針的環流區,這就是季風潮,因為是逆時針,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個低壓,那這個低壓區就有利颱風發展」。事實上,先前氣象專家林得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今年是反聖嬰年,根據過去氣候統計,颱風生成的位置以及行進路線接近台灣的機會都會比較高,而生成總數則會較正常年來得少,每年6月至11月鄰近台灣的颱風氣候平均值是3至5個(距台灣300公里內);中央氣象署針對今年的颱風展望,今年預測值將會是2至4個,屬於正常偏少,但位置會比較接近台灣,提醒民眾可以注意。
凱米估明深夜登陸 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4地雨量恐破1800毫米」
中颱凱米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估明天白天暴風圈觸陸,明深夜至後天清晨會登陸,因此明、後天將是風雨影響最劇烈的時刻,尤其南投、嘉義、高雄及屏東等地區。氣象署坦言,近幾年颱風預報累計雨量沒這麼大,呼籲民眾遠離山區。另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需要特別當心凱米颱風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沿途汲取大量水氣,迎風面中南部山區雨勢會非常可觀,雨量預報已到1800毫米,將面臨防災考驗。風力趨勢預測。(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指出,凱米颱風下午2點位在鵝鑾鼻東南方460公里海面上,持續朝北北西轉西北方向台灣東方海面接近,海上警戒範圍包括台灣北部、東北部海面、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北部洋面,陸上警戒區從東半部擴增到台中以北、南投。未來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針對基隆北海岸及新北市山區等地區發布大雨特報,中南部因午後熱對流雲系發展,出現局部短延時強降雨,高雄及屏東也發布大雷雨訊息,入夜後會趨緩,但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入夜之後雨勢越來越明顯,風力也逐步增強。凱米颱風預計明天深夜至後天清晨登陸,風雨將是影響最劇烈時候。(圖/氣象署提供)目前颱風周遭雲系發展旺盛,整個菲律賓到南海一帶有旺盛雲系發生, 水氣多,是一個非常大的低壓帶,因此台灣天氣不穩定,逐漸影響到台灣上空,為台灣帶來顯著降雨,尤其降雨要特別注意。氣象署表示,颱風明天逐漸朝台灣方向接近,預計明天深夜到後天清晨登陸,以台灣東北部或花蓮登陸機會較高,暴風圈通過台灣北部將帶來顯著風雨,北部、東半部雨勢會先增大,明天北部、東半部尤其宜蘭、花蓮雨勢增大。凱米颱風恐伴隨行星尺度西南氣流,中南部將有驚人雨量。(圖/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由於整個颱風環流非常大,水氣非常扎實,周三和周四影響台灣最劇烈,颱風中心預計將通過北台灣,中南部山區可能受偏西風到西南風影響,環流碰到中央山脈、玉山、阿里山,對中南部帶來降雨非常大,後續跟隨南海較扎實水氣引進,加上西南風,整體雨量較大,雨量跟颱風通過台灣時間有關,如果通過走得慢,影響時間拉長,累積雨量會更多。去年台灣有6個颱風警報,部分地區包括宜花山區累積雨量有超過1000毫米,卡努颱風累積雨量也有達到1000毫米,對南投埔里帶來明顯災情,累積雨量1000毫米帶來災害就很大。這次凱米颱風預報,南部山區累積雨量為1300毫米到1800毫米,氣象署坦言「近幾年颱風預報累積雨量沒有這麼大」,可能帶來災害應該不小且範圍廣,山區滿容易有落石、土石流,提醒民眾不要赴山區或靠近危險地區。另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凱米颱風來勢洶洶,但另外一個需要特別當心的地方,是它伴隨著行星尺度西南氣流,從印度洋、東非、印度、中南半島到台灣,沿途汲取大量水氣。「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示警,位於迎風面的中南部山區,雨勢將會非常可觀,氣象署最新風雨預報中,中南部山區雨量預報,已經報到1800毫米,歷史上能報到這種雨量的颱風並不多,相信也能馬上講出那幾個,無論如何,周四凌晨起,中南部山區將面臨防災考驗, 但請中南部山區的朋友,以最高防災規格應對,天佑台灣!
凱米颱風路徑神似4凶狠西北颱「大台北泡3天」 鄭明典分析可能增強關鍵點
今年第3號颱風「凱米」(GAEMI)由中央氣象署預估,今(22日)晚有機會從輕颱轉為中颱,在暴風圈擴大情況下,還可能挑戰強烈颱風;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稍早在臉書發文,點出凱米逐漸壯大的關鍵。從過往經驗得知,凱米颱風此種路徑的颱風災情最為慘重,過去就曾有4個循此路徑的西北颱侵襲台灣,造成巨大損失,死傷數百人。鄭明典稍早在臉書PO出衛星雲圖,介紹颱風與季風槽雲系的關係,提到季風槽(或季風低壓)的主要對流區在外圍,並非在槽線上的最低氣壓區,而季風的強西風在中低層,「表示垂直風切大」,季風的西風帶上不常有颱風發展,「颱風比較容易在季風槽的北側東風區裡發展」。接著指出凱米颱風和攜來的季風槽雲系正在接觸中,原本合併過程沒有想像中容易,正巧季風槽的槽底西退,凱米颱風接近季風槽槽底位置,兩個雲系就有了合併條件,「凱米因此而有很好的增強空間」,凱米颱風也在逐漸壯大中。凱米颱風繼續增強的話,今晚有機會轉成中颱,中央氣象署也預估深夜到明天清晨恐發布海上警報、明(23)日下午發布陸上警報。而凱米颱風路徑接近西北颱,此種路徑的颱風對台灣造成的災情從歷年來看是最為嚴重的,4次凶狠西北颱更奪走近300人性命。其中包括1963年(民國52年)的葛樂禮颱風,在過境台灣期間,造成北部地區驚人雨量,還因短時間在淡水河上游降下1044公釐雨量,導致大台北地區在水裡泡了3天;最慘的是,葛樂禮颱風造成224人死亡、450人受傷和88人失蹤。再來是1985年(民國74年)的尼爾森颱風,雖然尼爾森颱風沒有直接登陸本島,但強度已達「超級強烈颱風」,台灣部分地區出現瞬間最大風速10級以上強風,蘭嶼還出現15級風。而1997年(民國86年)的溫妮颱風雖然規模不大,卻因挾帶強風豪雨過境台灣北部和東北部,引發汐止林肯大郡房屋倒塌,侵台期間造成44人死亡、1人失蹤和84人輕重傷;據悉,菲律賓、日本和中國也受溫妮颱風肆虐,災情慘重。最後是2004年(民國93年)的艾利颱風,當時受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和中南部都有豪雨,還造成嚴重土石流災情,另外新北市三重當時正在興建捷運,施工不當發生淡水河洪水倒灌慘況;艾利颱風總計造成15人死亡和14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更多達約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