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管道
」暑假毒陷阱4/藥癮兒「過動症比例居冠」 15歲前染毒成癮率增5倍
正值暑假,當孩子多出很多閒晃的時間,更容易嘗試各式毒品,專家向CTWANT透露,15歲前開始使用酒精及藥物的青少年,後續出現藥癮的機率高出5倍,而藥癮而中以過動症比例最高,推測身心症狀與藥癮會彼此疊加,讓脆弱的孩童更脆弱。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表示,初次使用成癮物質年齡,與後續藥酒癮出現機率有關,在15歲前開始使用酒精及藥物的青少年,後續出現藥癮的機率高出5倍。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表示,自己過去所做研究顯示,成癮青少年78%有身心狀況,其中最高比率者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占比約4成,其次是憂鬱症占3成。該研究是由身心科醫師親自訪談204位士林地院轉介至台北市毒品防制中心的青少年,進而發現青少年藥癮問題,可能源自於背後的身心問題。陳亮妤認為,此現象除了醫療問題,更是家庭、社會問題。陳亮妤說,社經地位弱勢的家庭,對孩子身心變化難以立即察覺,特別是ADHD的孩子,可能只認為是好動活潑,假若孩子又不慎暴露在容易接觸毒品的環境中,當他們首次碰觸毒品,使用後的反應竟能壓抑不安暴躁,恐從此步上成癮之路。賴柔吟則認為,臨床上青少年藥癮常見的共病、多重診斷,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焦慮症等,包含ADHD在內,許多藥癮少年的共病與特定腦區發展不良有關,雖未必直接與藥癮相關聯,但身心症狀與藥癮問題會彼此疊加,讓脆弱的孩童更脆弱。法務部保護司科長彭洪麗指出,目前毒品防制是以「個人」為單位,並由衛生單位負責,政府雖已發現毒品使用不單是個人問題,還涉及家庭或是社經等問題,並將毒品防制納入社安網的一環,但社福系統的架構與毒品防制的架構截然不同,是以「家庭」為服務單位。陳亮妤表示,在政策上應該「先看到人」,而非依照單位職掌切割,社福單位輔導的脆弱家庭孩子可能有衛政單位應處理的精神疾病,教育單位負責同儕相處問題,社安網最重要的觀念是轉銜,串連醫療、司法、校園、民間團體等系統幫助藥癮青少年,所以各單位的合作更加重要。彭洪麗說,為確保後續服務精準度,個案在接受毒防中心服務前,必須至現場接受評估,但各縣市僅設有一家毒防中心,對民眾而言近便性不足,經行政院跨部會討論後,決議由衛福部在目前6個藥癮示範中心、140處毒品相關醫療處遇機構,增設個案報導據點,提升服務可近性,再由毒防中心加強與前述單位聯繫,取得評估資料、統一開案。毒品不只是醫療問題,其實也與社福息息相關,高風險家庭下的孩子更容易接觸毒品。(圖/報系資料照)防制毒品深入社區相當重要,40歲的阿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國中時期因同儕的關係,好奇之下誤觸毒品,國中畢業未繼續升學,加入幫派,透過非法管道賺快錢,曾經為了妻小金盆洗手,但鮮少從事正當工作的他,早已與社會脫節,只能接些臨時性的工作,加上十年前婚姻失敗,喪志的阿文因此罹患了憂鬱症,再次接觸毒品,複雜的交友圈,使阿文再次跌進毒品的深淵裡。後來阿文接受南投毒防中心的輔導,毒防中心個管員鼓勵阿文進入治療性社區戒癮,並定時到醫院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成功戒癮 重新回歸社會。南投毒防中心表示,剛開始接觸阿文時他的思緒混亂、自我價值感低落,無穩定工作又被許多生活瑣事困擾,導致無法穩定接受治療,與家人間的關係時常產生衝突。後來在毒防中心耐心陪伴下,慢慢解決阿文生活中的困難,並提供家庭支持服務,協助修復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漸漸地阿文願意敞開自己的心,分享他的生活,也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主動提出想至治療性社區戒癮居住,學習一技之長,最後終於戒癮成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認為想讓青少年遠離毒品,強化家庭關係是其中的重要關鍵,除了保有良好的親子溝通管道之外,也可提醒孩子毒品危害的後果,以及同儕相處時,不必迎合而失去自已的原則與判斷力,同時也要多關心孩子交友狀況,才能避免孩子不慎染毒。
3C諜對諜2/媽媽都送醫了!他只擔心沒有手機 「先檢視4條件」降低成癮機率
青少年依賴手機的問題愈來愈嚴重,有家長分享孩子對手機的渴望猶如一隻飢餓的狼,而且眼睛看不到手機以外的東西,就連媽媽身體不適送醫,孩子也只關心能不能玩手機,專家建議,「千萬不要輕易給孩子手機!」家長要先檢視4個條件,若符合才能把手機交給孩子,否則就會陷入成癮噩夢。金車文教基金會2021時針對全台國小高年級、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共8686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高達9成青少年使用手機,超過8成有專屬手機,過半數無法離開手機超過8小時、每日平均使用手機超過3小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現代父母常常苦惱孩子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而造成一切問題的源頭,往往就是讓孩子擁有個人手機的那一刻。社群媒體上一位王媽媽分享慘痛經驗,「孩子國一時,因為同學邀約她加入聊天群組,擔心會有人際問題,所以就開始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結果正是惡夢的開始。」王媽媽說,孩子看到手機時,就像一隻飢渴的狼,因為常常熬夜玩手機,後來索性把所有3C產品都沒收,沒想到孩子開始跑去混同學家,或是誰在滑手機就靠過去,為了玩手機,幾乎可以沒有自尊。「有一次我因為極度不舒服送醫,他在旁邊大哭,但不是因為擔心媽媽的安危,而是因為手機被我沒收了,讓我相當心寒。」家長若能引導孩子利用手機查詢景點、擬定出遊計畫,就能間接讓孩子了解手機並非只有娛樂功能,而有其他更多用途。(示意圖/黃鵬杰攝)王明鈺說,給孩子手機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社交問題、或是同儕壓力,就輕易給孩子手機。「首先要確定親子之間的溝通管道暢通;其次是孩子有運動習慣或其他嗜好;第三是孩子的人際社交關係良好;最後,孩子清楚手機的功用不只有娛樂,還能有其他用途。」王明鈺解釋,孩子擁有手機之後,會有許多管控問題,屆時一定會發生許多衝突,所以親子關係一定要夠好,才有「底氣」去溝通未來這些問題;另外,孩子若有其他的運動嗜好,或有許多好朋友,比較不會因為無聊、或逃避孤單而沉溺在手機世界中。還有,王明鈺也建議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使用手機,讓孩子明白手機可以有許多用途,例如查景點安排旅遊行程、或是查火車時刻等等,並不是只有玩遊戲、看影片而已。除了上述4個條件之外,也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加以調整。王明鈺舉例,「我有兩個孩子,姊姊在小學五年級時就有了一支非智慧型的手機,讓她方便打電話聯絡我,後來升國中之後,她就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但弟弟今年即將要升國中了,雖然他都符合上述那些條件,但我還是堅持不給他手機。」原因就是王明鈺認為兒子比較沒有定性,「我跟他說,如果有一天我發現你願意為一件事吃苦耐勞、積極爭取,我就會給你手機。」王明鈺說,這是一個母親對自己兒子的觀察與了解,所以並沒有標準答案,建議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特性加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