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
」 詐騙 霸凌林襄佔位爭議延燒 呂文婉建議「注重與人互動」
由丁靜怡主持的娛樂談話性節目《娛樂頭版頭》,最新一集邀請到呂文婉、麥若愚及狄志為三位名嘴,共同探討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林襄佔位風波」,三位來賓不僅分析事件來龍去脈,更分享自己剛入行時遭遇霸凌的親身經歷,揭露演藝圈中鮮為人知的辛酸面。針對佔位風波,呂文婉表示,從林襄與黃小柔在《綜藝玩很大》中的互動來看,當下氣氛似乎並無不合,兩人甚至還拍了合照,而呂文婉坦言,事件發生當下可能真的有不舒服,她認為事件經過放大後被外界過度解讀,導致本來的小事成為大新聞,她強調:「沒有必要對立,應該理性面對並尋求圓滿的解決方式。」呂文婉指出演藝圈長期存在「排字論輩」的潛規則,特別是在前輩與後輩的互動中常會因經驗差異產生誤會,她以一句「沒有最紅,只有當紅」點出圈內競爭的現實,並認為林襄在剛崭露頭角時,可能還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前輩相處。呂文婉也分享了自己的觀察,認為林襄在待人接物方面稍顯不足,她提到幾次去上過沈玉琳的節目,也與林襄同台錄影過,她認為林襄和其他人相比,可能比較不會主動對前輩打招呼,她形容林襄的表現有兩種狀態:「不笑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難以親近,但笑起來卻非常可愛,這次事件或許能成為她的成長機會,學習在細節上更注重與人互動。」呂文婉覺得無論事情真相如何,林襄可以從中學到重要的一課,懂得多說「請、謝謝、對不起」,並多展現親和的笑容,這將有助於她在演藝圈未來的發展。三位來賓也指出演藝圈有一些潛規則和一些眉眉角角,麥若愚表示自己當年還是報社新人,接到長官任務要採訪金鐘主持人,資深同事很好心的提供了對方的電話,沒想到一撥過去,竟然是一名節目製作人的老婆接到,他才知道這電話不是那名金鐘主持人的,而是和這位主持人傳有婚外情的大製作人家裡電話,他這個菜鳥等於直接打給元配要找小三,當場被正宮老婆怒掛電話,最後任務也沒完成,讓他覺得應該是被同事設計惡整了。資深媒體人狄志為也回憶起當年因一條新聞引發的風波,當時動物園的明星大象「林旺」過世,他深入採訪找到當年為林旺取名的人,製作了一條感人回顧的新聞,這條新聞被台內長官認定為頭條,而新聞台內有兩大主播,分別在不同頻道播新聞,一個播6點,另一個播6點半,新聞帶剛完成就被6點的主播先搶去播出,導致6點半的主播錯過了這條頭條新聞,勃然大怒,狄志為:「那位6點半的主播把我叫到副控室,劈頭就是一頓臭罵,還罰我站了一個多小時。」狄志為(左2)分享自己過去因一條新聞引發的風波。(圖/JET綜合台提供)狄志為形容當時的自己既委屈又無助,這件事馬上傳遍整個新聞部,後來6點的主播一見到狄志為,還安慰他說:「你今天的新聞做得真好,不用理那個罰站你的人,她本來就有點歇斯底里。」狄志為坦言,從此之後每次見到那位曾經罵過他的主播,都會感到恐懼,甚至有些發抖,讓他大嘆這段經歷成為他初入新聞圈的一大陰影。本集《娛樂頭版頭》內容將於明(23)日晚間6點首播。
愛滋10年生活品質調查公布 擔心活不好!98%陷憂鬱情緒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於今(20)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指出感染者隨著治療進步,三合一單錠藥、長效針劑等有效治療,及U=U新觀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使其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壽命延長與一般人無異。然而,報告也指出,愛滋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品質與社會關係品質依舊很差,不僅憂鬱、失眠比例偏高,擔憂疾病汙名造成不友善對待,更形成社交孤立與退縮,使感染者面臨成為孤老一族與長照孤兒。調查結果顯示,10年來感染者「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其中因治療副作用造成生活困擾的情形,比例降低超過10%;因身體狀況不佳的比例也降低逾15%。但於此同時,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陷入多年困境卻毫無改善,甚至持續惡化,他們在工作、親密關係和社交關係上的困擾,10年來持續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感染者感受到憂鬱情緒的比例,從2013年的79%驟升至2023年的98%,顯示大多數感染者都曾被憂鬱所擾,揭示醫療進步和社會接納間的落差與矛盾。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邱飄逸理事長表示:「光是醫療技術的進步,還不足以讓感染者的照護品質真正提升,我們需要更友善的醫療環境,並持續推動去汙名化工作。因此,我建議院方加強醫護人員的友善教育訓練,建立完善的友善醫療網絡,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感染者過上更好的生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顧文瑋主治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愛滋醫療環境面臨雙重挑戰,一是整體醫療體系對感染者的歧視與偏見,二是醫病的有效溝通仍不容易。在2023年調查指出,仍有三成感染者曾遭遇就醫歧視;此外,約三成八的感染者不知如何與醫療人員討論藥物副作用問題,此舉反映目前醫療體系中,相關人員不僅對愛滋認知不足,醫病權力落差也引發溝通不良等問題。在記者會上,資深感染者光哥分享了他自2001年感染愛滋至今23年的親身經歷。他談到愛滋抗病毒藥物的顯著進步,讓感染者得以維持健康,但也面臨高齡化的挑戰。他提到:「10年前擔心活不了,現在擔心活不好。」光哥以身邊友人經歷說明了老年感染者的困境,例如因愛滋身分遭拒進行骨質疏鬆關節置換手術,或在癌症手術期間無法找到友善的看護服務。他呼籲社會應從法規與教育著手,消除對愛滋的汙名,確保感染者在長期照護上的基本權益。
思覺失調兒手刃摯親 劉青雲《爸爸》心碎台詞引淚崩
金馬影帝劉青雲主演港片《爸爸》在香港上映10日票房已突破5100萬台幣(破1200萬港幣),電影改編自震驚香港社會真實事件,深刻描繪一位父親面對患有思覺失調兒子手刃摯親的複雜情感,觸及的議題與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相似。導演翁子光藉由一起2010年真實發生的「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述說倖存下來的父親如何承受摯親離世的無盡傷痛,以及如何學會寬恕患有思覺失調的兒子,比以往更努力活得像一個「爸爸」。和《與惡》不同的是,劉青雲在《爸爸》中同時身為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父親,其中的失落孤獨與悲憤矛盾情緒,在他心中所感受的折磨與艱苦非外人能體會。包括劉青雲佇立街頭抬頭望向家中窗戶,說著簡單淡然卻有力道的一句話:「我只是想做爸爸該做的事。」劉青雲(左二)主演港片《爸爸》改編自香港社會真實事件,父親面對患有思覺失調兒子手刃摯親,承受無盡傷痛。(圖/甲上提供)導演翁子光擅長改編真實案件,在《踏血尋梅》、《正義迴廊》之後,以當事者親身經歷的視角,推出編導新作《爸爸》。他表示當初因緣際會受一位導演委託,負責蒐集「弑母殺妹案」資料及進行編劇工作,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當事人簡先生(案件中的爸爸),進一步深入了解該父親的心路歷程後讓他感動不已,「聽他講了很多自身的故事,包括對亡妻及女兒的思念,還有對兒子的複雜感情,一方面深受感動,另一方面發現了故事中飽滿的人情世故,有很多東西是無法被創作出來的。」在獲得當事人簡先生的同意與支持改編下,翁子光以反璞歸真的方式述說這個家庭故事,並刻意採用4:3比例畫面,營造一種彷彿在看家庭錄影帶的感受,令觀眾更加投入其中。甫釋出的正式預告裡,劉青雲抬頭望向家中窗戶,其後回憶碎片穿插妻女的笑臉,及他陪伴年幼兒子學騎單車的畫面,說著:「我只是想做爸爸該做的事。」導演翁子光盛讚劉青雲不是在演戲,而是他已經成為片中的爸爸「永年」,「如果有一天劉青雲因為這個角色得獎,我認為這個獎不是頒給劉青雲,是頒給永年的。我覺得好厲害,一個演員到最後已經分不清是在演戲,根本已經變成這個角色了,這是我後來以觀眾身份來看這部電影獲得的感受。」《爸爸》將於2025年1月3日在台上映。
遭爆利用「折扣碼」抽佣 陳智菡駁:入人於罪非常擾民
台北地檢署追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獻金案,有媒體指出,調查局北機站發現,民眾黨利用「網紅帶貨」的銷售手法吸引選民捐贈政治獻金,再用「折扣碼」發放競選小物,進而從中抽佣分潤,抽佣金額疑似來自政治獻金。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今(18日)說明,木可公司提供的競選小物就是純粹的商品販賣,而非政治獻金,檢方如今刻意入人於罪,她不會接受如此恐嚇。陳智菡今天表示,民眾黨公職同仁昨天配合檢調釐清相關案情,但也終於親身經歷,什麼叫做黨檢媒一體,檢察官才說不要公開偵查內容,結果隔天馬上就有媒體配合放話。陳智菡說,調查局、北檢搞混許多基礎事實,「政治獻金歸政治獻金、木可小物歸木可小物」,木可公司推出的競選小物,就是純粹的商品販賣行為,根本不是政治獻金。她說,若無法釐清事實,其實就是入人於罪,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擾民行為,「等於所有我們做的合法行為都被認為非法」。陳智菡指出,檢方現在的做法不但脫離實務,而且是刻意入人於罪、誣陷好人,經過一整天的連續訊問,問題幾乎都一樣,不斷地在迴旋、重複跟挖坑,不斷地偷偷置換概念、設陷阱。她痛批,如果販賣小物就是侵占政治獻金,完全就是錯誤理解。如果檢察官有如此錯誤理解,不難想像現在為何有這麼多恐龍法官,跟實務完全脫節,用虛構事實、片面理解的資訊入人於罪,這些事情都必須適可而止。陳智菡指出,偵訊時的確有提到木可公司是否有提供黨內同仁勞務報酬,但是卻一直把勞務報酬說成網紅帶貨、折扣碼抽佣,她也很明確地告訴檢調這完全不是抽佣。木可公司去年底推出競選小物,這不是政治獻金,而民眾黨當時在打總統大選,當然希望提高候選人的支持度、好感度與曝光度,所以配合宣傳競選小物,木可公司也提供折扣碼回饋給支持者。陳智菡續指,民眾黨幫忙宣傳、出席活動,確實有獲得木可公司給予的勞務報酬,但這根本就不是抽佣、或者是帶貨,他們也不是網紅,這些都已和檢調說明、交代,請問有任何證據,是他們有因為業績得到經費嗎?為何要刻意入人於罪?陳智菡強調,檢方拿著片面資訊、錯誤理解要扣罪名,把商業行為曲解為侵佔政治獻金,還有什麼是做不到的?難道民眾黨人從事勞務報酬,得到薪水、費用都不合法,都要被抓去關嗎?她是不會接受如此恐嚇的。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則說,民眾黨實際付出勞務、幫忙宣傳商品,從木可公司取得的勞務報酬被抹黑成「抽佣」,現在更無限上綱來自政治獻金。但木可商品不代表就是「募款小物」,勞務報酬也不代表抽佣,甚至是不法所得,檢方搞不清楚還配合媒體、側翼名嘴誤導視聽,「我們實際經歷一次,何謂黨檢媒一體的人格摧毀,原來不用等下周二,放話抹黑隔天就來。
受刑人吞電池自殘…「三餐吃韭菜」大便要被看 他曝親身經歷:真屎缺
台中捷運砍人案今天(17日)開庭,洪姓犯嫌當庭自爆,自己在看守所有輕生念頭,因此吞了16顆電池,隔天送醫被夾出。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揚明透露,監獄裡電池是受刑人的必需品,自己過去服替代役的監所就發生過類似案件,當時受刑人吞電池自殘,醫院認為讓他自行排出即可,為了促進排泄,三餐只能吃韭菜。黃揚名在臉書表示,電池是受刑人的必需品,「過去,我服役的監所,就曾發生過受刑人吞一顆電池自殘的案例。當時,管理員發現的第一時間,將該受刑人送醫照X光、洗胃,因為吞食電池後,在電池的外層被腐蝕前還有一段時間,當時醫院的處理方式是確認電池還沒被腐蝕後,就交代讓他自行排泄出來即可,便將其送回監所。」黃揚明提到,由於吞食電池是自殘行為,因此監所按照規定將該名受刑人移送違規房,還需要把他固定在病床上,避免受刑人再度自殘;另一方面,為了讓受刑人盡快將電池排出體外,他每天三餐只能吃有利通便的韭菜,且排便過程要全程被監控。黃揚明透露,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的替代役每天要分3班去服侍該位受刑人,主要目的是由替代役男拿筷子檢查便盆,確認糞便中是否有電池,「這個職務是名符其實的『屎缺』,記得沒幾天,有天大夜班的同事順利夾出了被吞食的電池,這場危機終於解除,事後這位同事還被賞了一天榮譽假。」
啦啦隊筠熹被批蹭李多慧流量 無奈道「我只是照顧他」
《少年願望事務所》本週探討青少年面對網路炎上文化的挑戰,特別邀請樂天啦啦隊女神筠熹,分享他多次因言行在網路上掀起爭議的親身經歷,從被數千日本網友批評「沒禮貌」,到遭指控蹭「李多慧」流量,揭露炎上事件背後的文化與真相。筠熹分享因肋骨受傷坐博愛座讓他壓力倍增。(圖/筠熹提供)筠熹在節目中談到,他曾因應援活動中的一句玩笑話而意外陷入輿論風暴。一支影片中,他對隊友的提問回應「對,很重」,結果影片觀看次數突破458萬,吸引大量日本網友清一色的指責,幾千則留言直批他「太沒禮貌了」。筠熹解釋,這只是隊友之間的日常互動,卻因文化差異而被誤解。他無奈地說:「我們只是開玩笑,但日本文化對禮貌的要求,讓這種玩鬧變成了一場誤會。」對於曾被網友批評「蹭流量」的指控,筠熹也在節目中回應。去年,他因頻繁與韓國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同框,被酸民直指「沒李多慧妳什麼都不是」。筠熹澄清,這是基於李多慧翻譯的安排。他表示:「我們是朋友,我只是照顧他。」節目中,筠熹也提到近期因肋骨受傷導致身體不適,但在博愛座上的一舉一動仍讓他壓力倍增,「我需要座位休息,但也怕被誤解不讓座,甚至想過要隨身攜帶X光片。」他呼籲社會應更包容,理解不同情境下的需求,減少不必要的指責。節目主持人鄧惠文醫師則提出在維護公理正義的同時,學會包容不同的聲音。「炎上有時候過頭,其實很接近霸凌」,鄧醫師強調透過理性對話尋求共識。本集節目將於17日晚間9點在公視及公視+同步播出。《少年願望事務所》每週一至週三晚間9點於公視播出,並同步上架公視+;週四至週六晚間9點於小公視播出。
苗真拍戲情緒低迷演技大爆發 想起兒子燙傷經歷至今仍心痛
八點檔台劇《願望》劇情母愛大爆發,苗真在劇中為了兒子陳謙文瀕臨腦死昏迷傷透了心,命危之際苗真使出全力才把兒子陳謙文從鬼門關救回來,充滿情緒及戲劇張力的劇情也讓觀眾在電視機前和苗真一同落淚,苗真也分享當天拍完這場爆發戲,整個人都癱掉。有網友大讚苗真演技大爆發:「不論口條、情緒都太強,看到苗真哭我也跟哭!」也有網友笑說急診室很需要阿曼達(苗真 飾)這個角色,更稱她為「雷神曼達」。日前苗真在三立台劇臉書和廖苡喬兩位最強媽媽合體直播,網友問到苗真是如何準備兒子命危當下崩潰的情緒?她分享靠的就是「入戲」,雖然其實是演戲,但演著演著就會放情緒,她也表示演親情戲要一直把自己想像成是自己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要一直放在那個情緒裡面,「我拿到劇本只看了一遍,其他想等現場再看,因為劇本就會讓我很難過」,苗真也坦言拍攝當天從她起床開始就把自己放在這個情緒裡,廖苡喬在直播時也表示:「一定自己有這樣類似經歷才會演的這麼讓人感動。」苗真表示最近與陳謙文母子對戲其實心情很低迷,而私下身為母親的她在拍攝急救陳謙文那場戲時情緒完全大崩潰,而她真情的演出這些情緒來源於她對孩子的愛與牽掛,「對我來說非常有共鳴,因為這樣的情感讓我回憶起自己的親身經歷。」她聊起國一的兒子在他11個月大的時候,因為當時工作繁忙,苗真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沒想到意外發生了,那天,她爸爸在家裡泡茶,用了熱水桶,或許他以為孩子不會注意到,便用椅子擋住,但她的兒子非常聰明,趁外公離開去洗手間時,把椅子移開,拉倒了整桶熱水。網友大讚苗真演技大爆發。(圖/三立提供)那時正值冬天,兒子穿著棉褲,整桶熱水從他的大腿到腳趾全部燙傷。當媽媽打電話告訴苗真這件事時,她馬上趕回去,並立刻帶著孩子送到醫院急救。醫生告訴他們因為燙傷程度非常嚴重,棉褲的材質還黏在皮膚上,需要進行處理,讓她當時感到非常無助。回想起那段經歷還是很心痛,苗真的父母因為愧疚哭得很傷心,但她只告訴自己不能哭,因為怕自己情緒崩潰會讓他們更加自責。苗真記得當時從事發到送醫都沒有哭,直到出醫院,她立刻跪在門口大哭,「完全不在乎旁邊有誰,就是直接跪下,求老天幫幫忙。」之後,他們為孩子四處尋求更好的治療方式,找了多間醫院,最終才找到適合的醫療資源。如今,苗真兒子已經13歲了,至今看到兒子的燙傷疤痕,都是她心裡的痛,但也讓她更加珍惜與孩子的每一天。
智能不足兒魚刺卡喉嚨死亡率超過8成 阿婆贈發財金盼撿回一命…醫見1舉動:這枚最珍貴
胸腔科醫師李佳穎近日分享1則令他印象深刻的親身經歷,他表示有位高齡80歲的阿婆與智能不足的兒子相依為命,幾個月前兒子吃魚時不小心魚刺卡在喉嚨,因沒有及時就醫,治療時深頸部感染已延伸的胸腔,死亡率超過8成,當時阿婆2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搭3個小時的公車,只為陪伴兒子,還送醫師1枚紫南宮發財金,懇求救她兒子,最後整個療程開了5、6次刀,才撿回一命。對此,林佳穎也不禁動容的說,雖然自己已有很多枚紫南宮發財金,「但這一枚是最珍貴了」。李佳穎於臉書粉專「李佳穎醫師的手術室肺話連篇」分享,日前他在南投竹山秀傳門診時,看見1個阿婆推著坐在輪椅上快40歲的瘦小中年男子進來看診,並遞了一枚紫南宮的發財金給他,懇求他救救兒子。他補充,阿婆已經快80歲了,與這個智能不足的兒子相依為命,平常兒子都在家旁邊的廟裡幫忙做一些簡單瑣事,聽社福人員説兒子還很常被附近的地痞流氓欺負毆打。然而,大概幾個月前,兒子在吃魚時不小心魚刺卡在喉嚨,又不懂得就醫,搞到很嚴重的深頸部感染延伸到胸腔裡去,「文獻上顯示這麼嚴重的感染,死亡率是超過80%的」,這2個月中,李佳穎開了5、6次刀,才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令他相當感動的是,阿婆每天都搭3個小時的公車來看兒子,整整2個月,沒一天間斷。最後林佳穎也直呼,「其實我已經有好多枚紫南宮的發財金了,但這一枚最珍貴了」。
70歲譚艾珍遭詐騙吐露心情「不要再歧視、嘲諷」被害人 巡邏警眼尖識破黑手兼詐團車手
有「國民奶奶」稱號的70歲女星譚艾珍,今(12日)她的女兒歐陽靖透露媽媽遇到詐騙;不但被騙走鉅額存款,差點還要再去匯款第2次,幸好被警方發現,譚艾珍也在社群平台上自嘲是「無知加笨蛋的人」,無奈嘆2024的年度代表字是貪。她表示其實並不想公開此事,但作為親身歷經詐騙的受害者,譚艾珍還是希望能透過自身的經驗,提醒、避免其他民眾一樣受騙上當。譚艾珍11 日晚間以受害者的身分在臉書寫下長文,自嘲自己的2024代表字就是「貪」,坦言之前看到詐騙新聞都會想,「怎麼會這麼容易被騙啦?」遇到詐騙受害者甚至還會安慰對方,「是別人做壞事讓你被陷害,怎麼會這麼想不開來懲罰自己?」但如今親身經歷後才知道這些話語有多傷人。譚艾珍還自嘲自己是「無知加笨蛋」的人,連貓咪都比她聰明100倍,並透露終於體會作為「詐騙受害人」所經歷的不安、慌張、恐懼、懊惱、後悔和痛恨,甚至是極強烈自責等複雜的負面情緒,外界責備、嘲諷的聲浪全都會像巨石般壓迫著受害人,輕輕一句話語就可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身為受害者,譚艾珍仍積極正向的以自身案例做為警示,她直言,雖然警政單位一直都有在宣導,但民眾仍無法完整接收到訊息,認知的差異造成很多的問題與遺憾,希望透過自身經驗之談,避免更多人被詐騙。回述這起案情經過,台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育平派出所在超商盤查李姓車手時,發現他有「潭艾珍」的假文件,警方意外破案,原來,育平所警員在超商巡邏時,發現李男揹著公事包,雖然李男穿著打扮很乾淨,但警員注意到李男一雙手卡滿油汙,指甲還有油垢,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污漬,不像律師,因此上前盤查,結果李男拿出的包包中的文件,竟然有寫著譚艾珍姓名的假文書,因此遭警方逮捕。據了解,李姓車手原本是機車行的師傅,平常做黑手兼職做車手,李男被捕後,讓警方私下認為,詐團選車手品管沒做好,而譚艾珍不知為何與詐團接觸,誤信詐騙集團話術,自認陷入毒品案,還以為在協助假檢察官辦案,9月25日,譚艾珍先到台北和車手面交98萬,隔天她又到郵局領了110萬,預計二度跟李男面交,當天歐陽靖因聯絡不上譚艾珍,急著向警四分局報案。警方原先認為,譚艾珍領大筆現金一定會被攔阻,但郵局工作人員當時問譚艾珍,她只說最近要買房子,由於譚近期因購屋數次領款,郵局人員也無法辨識,就讓譚領走了大筆現金。譚艾珍得知陷入詐騙後,一開始很驚慌,擔心洩露「假檢察官」的辦案內容,後來是育平所長吳尚謙耐心安撫她,還詢問她要不要去心理諮詢?才讓譚艾珍放心。譚艾珍分享被騙幾個月以來的真實心境。(圖/翻攝自臉書)
全球最大LGBT平權新聞網站創辦人 遭爆長期對員工性霸凌
全球最大LGBT新聞網站「PinkNews」創辦人同性夫妻班傑明·科恩 (Benjamin Cohen) 、安東尼·詹姆斯(Anthony James)被工作人員指控職場性霸凌。他們遭控趁著員工喝醉時,對其親吻且撫摸,控訴者超過30位。對此,班傑明夫妻倆反駁員工們的指控。據《BBC》報導,30多名現任和前任員工指控,酗酒文化導致班傑明和他的丈夫對年輕男性員工做出不當行為。多名前工作人員告訴BBC,他們經歷過欺凌和性行為不當,這讓他們感到獨自一人在班傑明和安東尼身邊不安全。除了採訪員工之外,《BBC》還發現了各種證據,包括官方書面投訴、私人電子郵件和分享員工擔憂的WhatsApp訊息,以及涉及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醫生記錄,證實壓力來自於PinkNews的工作環境。5名前工作人員指控,他們目睹了安東尼對一名小職員上下其手,還親吻他,控訴者表示,這位職員「醉得無法站立或說話」並且「無法同意」安東尼的行為。目睹了這起事件的前員工表示,他們太害怕,且不敢抱怨,「是CEO的丈夫,你要做什麼?丟掉工作?」一位受害者前員工達米安指控,他在下班後的一個晚上,在酒吧親身經歷了班傑明的不當行為,「班傑名喝得很醉,從椅子上摔下來,然後在其他同事聽不到的地方,問我是否想回到他的住處,因為他的丈夫安東尼不在那裡。」班傑名還說「安東尼總是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之類的話,並建議兩人做一些性行為,讓達米安感到非常不舒服。此外,班傑明還被指控,會出現霸凌同事、貶低女性的行為,前員工基里亞庫透露自己在聖誕晚會上當眾被班傑明打了一巴掌,令他不知所措,基里亞庫表示,他不再覺得獨自一人在老闆身邊很舒服,「這讓我完全避開了他,從那時起我不記得曾與他一對一交談過。」基里亞庫表示,其他員工也表達了對班傑明的擔憂,稱他是「怪人」,員工表示在他身邊感覺不舒服,「我們沒有人真的覺得可以抱怨,因為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班傑明非常出名,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會向人們說我們的壞話。」對於上述職場霸凌、性騷指控,班傑明夫婦倆目前無法發表聲明,據悉,他們堅稱這些指控是錯誤的。
楊晨熙被已婚前老闆造謠不倫戀 遭廁所藏針孔痛斥:太恐怖
公視《少年願望事務所》本周探討青少年打工常見的三大陷阱,包括與實際職務內容不符、隨意扣薪,及職場性騷擾的問題。節目特別邀請楊晨熙分享親身經歷,她驚爆前老闆在廁所裝設針孔攝影,並揭露多次受騙的驚悚過往。楊晨熙透露,大學時曾因缺乏社會經驗,被自稱是星探的團隊騙去拍攝模特兒卡,花費2萬多元,卻收到一組「比阿嬤拍得還醜」的照片。儘管對方替她爭取到一份「保養品廣告」工作,但拍攝當天被載往偏僻山區,廣告方竟要求把她化妝成滿臉痘疤來拍「前後對比照」。更令人錯愕的是,廣告並非知名品牌,而是某網路小品牌的拍攝,讓她直呼「徹底被欺騙」。在談到職場性騷擾時,楊晨熙回憶,曾在一間公司打工時,驚聞已婚老闆對外謊稱與她交往,讓她感到十分氣憤。她強調,老闆的惡意毀謗讓她名譽受損,當下以健康理由立即辭職,終止工作關係。然而,事後她得知該老闆因其他案件被起訴,其手機內意外蒐出在公司廁所安裝針孔攝影的影片。楊晨熙坦言,雖未被影像波及,但內心仍充滿恐懼。更可怕的是,該名老闆假釋出獄後,竟改名再開新公司,讓她直呼:「防不勝防。」節目主持人鄧惠文醫師則提醒,每個人都擁有「工作而不受騷擾」的基本權利,遇到性騷擾時,應保持正確心態,不要將錯誤歸咎於自己,因為「這是別人的羞恥,而不是你的羞恥」。並善用性平機制投訴,透過正當管道維權。她強調,年輕打工族不應因資歷不足或害怕失去工作,就容忍不合理對待。對於惡質職場孤立員工、逼迫簽約等行為,建議與他人討論、尋求支援,避免被孤立影響判斷。
光州人噩夢再現!憶45年前518運動「被槍口瞄準」 怒喊:悲劇不能重演
南韓總統尹錫悅昨(3)日晚間以「剷除親北勢力、保護自由憲政秩序」為由,突然宣布戒嚴,震驚世界。雖然戒嚴令僅僅6小時便以國會190:0全票否決作結,但45年前曾親身經歷南韓「518光州事件」的光州市民們,卻在恐懼與憤怒中徹夜難眠。有市民悲傷地向媒體吐露心聲:「彷彿全斗煥的鬼魂復活了。」南韓上一次發布戒嚴令,是1980年的「518光州事件」(又稱518運動、光州事件、光州民主化運動)。南韓西南部的光州市及全羅南道市民,自發性組織民主運動,卻被時任陸軍中將、未來南韓第11、12任總統全斗煥下令武力鎮壓,造成大量平民及學生死傷。戒嚴令一直維持到1981年1月24日才結束,而奉行軍人權威獨裁統治的全斗煥也在1996年被追究鎮壓光州事件責任。據《韓聯社》報導,在戒嚴令發布初期,還有不少民眾對此半信半疑,然而當電視螢幕上看見軍隊以「戒嚴軍」名義進入國會時,南韓民眾才意識到戒嚴令的發布已然成為事實。對此,反應特別激烈的,是44年前親歷光州事件,目睹士兵持槍與人民對峙,甚至以血腥手段鎮壓百姓的光州市民們。「飛翔在天上的直升機,以及網路上流傳著裝甲車和特種部隊出動的畫面,讓我感到十分不安,彷彿隨時會有士兵入侵並帶走人民,就像那天一樣。我的家人當年遭到戒嚴部隊持刀槍踐踏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這種恐怖場景竟然會在40多年後重演,令我震驚不已。」62歲市民金海敦(音譯)表示:「1980年5月,我還是高中生,親眼看著裝甲車駛入市區,軍人用槍口對準我們。身為當時參與民主化運動的一代人,我們認為這種事情不能再發生,悲劇不能再重演!」56歲的朴慧珍(音譯)也回憶,518運動期間,她住在光州東區的金南路上,當時遠處傳來槍聲,母親用厚棉被堵住窗戶的景象,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因此當她看到軍人持槍進入國會的畫面,心裡感到震驚不已:「總統一直說要同理518的痛苦,要把518精神寫入憲法,怎能把戒嚴掛在嘴邊呢?」即使對於並未經歷過518光州事件的年輕一代,如今也能感受到當年光州市民的痛苦,31歲的崔周浩(音譯)就表示,「現在可以透過YouTube或社群媒體分享資訊,但在518運動時媒體全數遭到控制,我無法想像那該有多可怕……想到當時光州市民展現出的勇氣,讓我再次思考了那一天所展現的歷史意義。」當年因為參與抵抗的民兵部隊,在前全南道廳與戒嚴部隊作戰時被捕的受傷受害者協會秘書長金功休(音譯)表示:「聽到宣布『緊急戒嚴令』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後,我越來越擔心我們可能會回到45年前的那一天。」
買房遇女鬼搶地盤鬧笑料! 泰片導演爆靈感來源來自真實經驗
泰國恐怖喜劇新作《404 宿靈速速逃》(404 Sukeenirun…RUN RUN)由實力派演員Ter辰塔維塔納西維(Chantavit Dhanasevi,小名Ter)飾演房市專家,打算將鬧鬼飯店「幸福久久大飯店」變賣大撈一筆。沒想到在受詛咒的404號房有個陰魂不散的冤魂女鬼怎麼樣也趕不走,甚至放話人類:「這間飯店是我的!」展開每晚鬧鬼又搞笑的地盤爭奪戰。男主角Ter分享充滿歡笑與樂趣的拍攝過程,他說:「每天到片場我都很開心,因為每場戲的拍攝都很搞笑,我們在戲裡打打鬧鬧戲外也是如此,而導演更充分讓我們發揮劇當下的即興反應與演出,真的非常有趣。」導演披猜亞賈拉汶博察(Pichaya Jarasboonpracha)分享故事的靈感來源來自他的親身經歷,三、四年前因自己也正在看房和許多房仲有斡旋議價的經驗,其中一間突然間減價一大筆差價,令他不禁懷疑詢問:「這間房子是不是有鬼啊?」而就是這個有趣的想法,展開了這部電影的奇妙旅程。導演表示:「如果我們買了房子,但房子裡有鬼,那我們該做什麼呢?所以我和製片來回討論了這個想法,一邊開發了這部電影的劇本,決定要以喜劇的方式,呈現這部既有恐怖元素,又能讓觀眾捧腹大笑的題材!」《404宿靈速速逃》將於12月13日在台上映。
交友軟體認識!她交往男友1年驚覺「謊報年齡」 過來人勸逃:要小心
近年來許多人會透過交友軟體尋找伴侶,不過由於身分、資訊等,都是由對方告知,有時候會遇到選擇欺騙的網友,因此衍生出不少爭議。日前一名女網友分享她的親身經歷,指出自己與男友交往近一年後,意外發現對方在交友軟體上謊報了年齡,此事引發網友廣泛討論。這名女網友在Dcard以「男友謊報年齡」為題發文表示,自己與男友是在交友軟體上相識,因為彼此聊得來,很快就確定了交往關係。交往期間,男友曾自稱年紀比她小,「他說跟我是同年然後月份比我小,昨天偶然看到他的身分證…發現他比我大四歲,當下我能感覺頭皮在發麻,很震驚,但我並沒有質問他,想讓他自己跟我坦白」。原PO表示,她選擇暗示男友,希望對方能主動坦白,甚至提到自己從未交往過比自己年輕的對象,但男友仍未主動解釋,「他也什麼都沒說,我們的感情很好,有說不完的話,三觀很合,跟他在一起很開心很自在,我很不想相信他說謊的事實,但也開始懷疑他之前說的話是不是實話」。原PO直言,自己並沒有覺得年齡很重要,但男友的謊言讓她心生芥蒂,擔心是否會因此對男友的信任產生動搖,「如果說破我們可能就回不去以前相處的樣子了,我會有芥蒂,但不說不信任他的感覺又一直存在,該怎麼辦,說謊是不是只能分手了」。貼文曝光後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這種事情都能說謊不就代表他不擇手段嗎,那這種人也滿恐怖的」、「說這種謊到底要幹嘛,好可怕」、「小事都可以說謊隱瞞,大事就是養小三、外面負債,以後要你當保人,留著過年?別被蒙蔽雙眼了」、「被騙年齡+婚姻狀態(離過婚)路過…遇到這種人要小心欸,後來我被欠錢+車貸保人,還死賴帳」、「所謂的三觀合可能只是他很會而已」。
23歲女好玩測DNA 意外助警破獲25年懸案…親手送外婆入獄
美國密西根州加尼特湖露營區在1997年6月發生一起驚悚命案,一名女嬰被丟在廁所,清潔工發現時她已死亡,屍檢後確定女嬰是窒息而死,但無從得知女嬰身分和刑偵技術不夠完善,因此成了懸案。直到一名23歲女子詹娜(Jenna Rose Gerwatowski)因為好玩測DNA,竟意外助警方破獲25年懸案,詹娜的外婆當年生下女嬰後發現窒息才棄嬰,而外婆恐面臨終身監禁。根據外媒《紐約郵報》報導,美國一名23歲女子詹娜在TikTok分享一段影片,公開自己親身經歷的誇張經驗。詹娜表示,2年前聖誕節閨密收到一盒DNA檢測的東西,讓她萌生可以嘗試看看的想法,隨即帶著好玩的心態去測DNA;詹娜測完後沒想太多,過了一陣子她去接到密西根州警察局致電,她嚇得以為自己做了什麼犯法的事情。在警方解釋下,詹娜才知道是自己DNA與一起懸案的受害女嬰匹配,可能是遠親關係,所以警察局希望她能幫忙,但她當下不相信這麼離譜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認為應該是詐騙。過了幾天詹娜母親打電話給她,告知她有警方到家中提取DNA,詹娜才開始相信是真的。事後經過檢警調查,將DNA進一步化驗後,確定詹娜母親與被害女嬰有直接血緣關係,代表被害女嬰極有可能與詹娜外婆是母女關係,也是詹娜的親阿姨。沒多久詹娜的61歲外婆南西(Nancy Gerwatoswki)主動承認是死亡女嬰的母親,且當年是自己親手丟棄骨肉,警方也將她逮捕。南西說明,當年自己在家中生下女嬰,女嬰窒息死亡,怕被人發現不敢張揚,冷靜下來後選擇將自己骨肉屍體丟棄。南西在2022年被指控公開謀殺、過失殺人和隱瞞個人死亡,2023年獲得保釋,但今年5月南西謀殺親生女兒案進入審理程序,12月12日將出席法院聽證會接受審判,如罪名成立她將面臨終身監禁。
房租便宜地段又好!她打掃驚見「大量骨頭」傻眼 網示警:不是人
許多人外出讀書、工作,都會選擇在外租屋,然而日前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租屋經歷,表示自己找到一間地點優越、租金便宜且格局方正的房子,入住後清掃過程中,卻發現床底藏著大量雞骨頭,引起網友熱議。該名網友在Dcard以「租屋處床底下滿滿的雞骨頭」為題發文表示,自己找到一間地點優越、租金便宜且格局方正的房子,雖然房子稍顯老舊,但整體條件仍讓她決定租下,「因為客廳多了一張床,經房東同意有請搬家公司清運,沒想到搬開底下滿滿的雞骨頭,房間的床底下也是」。原PO也形容,這些雞骨頭不是一兩根,是一大堆,而且啃的非常乾淨,白的像化石一樣,「還以為是虎姑婆的故事」,甚至讓她聯想到童話故事《虎姑婆》。這也讓她好奇地詢問,「其實掃完大消毒一波,是住的蠻舒服的。只是我還是非常好奇想知道,為什麼吃完的雞骨頭要丟到床底下,前租客為什麼要把吃完的雞骨頭丟到床底下?這樣睡覺不會覺得餓嗎?」此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認為這些雞骨頭並非前租客遺留,而是因房屋內可能存在鼠患所致,「是老鼠啃的雞骨頭,以我多年抓捕老鼠的經驗,這房子肯定有老鼠,老鼠喜歡把炸雞拖到角落慢慢啃到剩白骨」、「我老家老鼠氾濫也是有骨頭,可能是老鼠吃的或老鼠自己的骨頭吧」、「老鼠無誤,之前租屋親身經歷,咬破垃圾袋把裡面的食物、骨頭吃乾淨的慘狀一模一樣」。
曾問鼎金曲台語歌王 陳以恆歷經親人離世再推新作
陳以恆曾以EP入圍金曲獎台語歌王,相隔4年推出首張台語專輯《罐頭塔》,用葬禮上的「罐頭塔」為題,表示:「以前覺得辦喪事只是為了文化而文化的產物,直到幾次親身經歷才發現,告別式不僅是紀念,透過儀式本身,讓生者感受到逝者身份的轉化,讓他們可以好好告別。」體會了疫情期間的人生無常,並遭遇自己家人因生病逝世,讓他的心態在這4年間變得更加成熟與強大。這些年陳以恆在音樂、創作上不斷持續打磨精進,卻也在這期間體驗了人生的無常,包括家人因生病離開,以及感受到人際之間因為生活圈、工作的不同漸行漸遠,他將這些與人之間關係的轉變與流逝作為靈感,以一場葬禮的形式呈現,有如三幕劇的起承轉合,前段的離別、中斷的回想與釋然,到最後的儀式結束,「罐頭塔」則是相當應景的命題,也是台灣傳統葬禮文化中特別的存在。陳以恆也分享在這看似「空白」的4年,其實仍持續精進音樂及創作技巧,同步也在生活中體驗並找尋靈感,並常以幕後身份參與各種音樂製作案,過得相當充實。提到2019年以新人之姿發行首張EP《但係我袂驚惶》,緊接著在2020年入圍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他表示當時相當感謝大家的肯定,同時與這麼多前輩一起入圍已是最大的光榮,如今籌備4年的作品推出,期待能再次以新專輯獲關注及肯定。希望作品也能提醒大家:「否極後終會泰來、在嚴肅時別忘記幽默!」
惡主秘霸凌「以腳碰耳」控行車方向 司機車停平交道鎖門怒喊「同歸於盡」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一名公務員在辦公室輕生,他生前曾爆出長期遭長官霸凌,引發外界譁然,也讓大家開始重視公部門的職場霸凌事件。對此,資深媒體人范立達也分享親身經歷和看過的霸凌事件。資深媒體人范立達在臉書分享親身經歷和看過的霸凌事件。(圖/翻攝自臉書/范立達)范立達在臉書發文表示,他在一次的採訪中,某個部會的主任祕書由於人長得帥,又單身(離婚),故有黃金單身漢的稱號。在他剛上任的第一天,座車抵達機關大門時,發現沒有人前來幫他開車門。他指示司機開車繞了一圈再回來,但依然無人理會。如此反覆三次後,他終於命令司機下車幫他開門,自己才大搖大擺地走進辦公室。更誇張的是,他在車內經常用腳指揮方向,他脫掉鞋子,把腳架在司機椅背兩側,也不跟司機說要去哪裡,只叫司機往前開,當他要左轉時,就用左腳掌碰一碰司機的左耳,要右轉時,就用右腳掌碰一碰司機的右耳。司機在壓力下情緒崩潰,有一次,司機載他行經某座平交道,車子才剛剛跨到軌道上,司機突然踩下煞車,不肯再走,同時按下中控鎖,把四個車門都鎖死,怒喊「今天跟你同歸於盡!」最終主任祕書連聲道歉,司機才終於鬆開煞車,駛離平交道。這起主管霸凌事件並非特例,在司法機關與行政機構內,還有更多的霸凌事件。曾有高層性騷擾同仁、濫用權力羞辱下屬的情況層出不窮。范立達表示「手握權力的人,總覺得能夠操控他人生死,別人也不敢反抗,所以就敢為所欲為。」大部分職場霸凌申訴案件的調查往往不了了之。范立達指出,主事者總是擔心如果所有的霸凌案都申訴成功,以後主管們會不會畏首畏尾,不敢再嚴格管理部屬,但若是把申訴案都駁回,又害怕受欺凌的同仁想不開尋短,萬一事情鬧大,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結果,這類申訴案的調查結果,往往都是語意模糊,總不敢斬釘截鐵的直指問題核心。因此,模糊的結論讓受害者感到無助,甚至成為「第二次傷害」。范立達在無奈文末表示「帶人不靠責罵,不行嗎?威恩併施的道理我懂,但把部屬當人的道理,那些主管懂不懂?同樣都是父母生的,沒有誰比誰低賤,不是嗎?」權力並非用來作威作福,尊重每一位同仁才是管理的核心原則。
言言旗下藝人快走光 自嘲「我就是胖姊」
劉品言(言言)今(20日)出席台灣好鄰居協會代言人公益記者會,最近影集《影后》正夯,劉品言對於鍾欣凌飾演的經紀人「胖姊」很有感,因為她也經營經紀公司,辦過新人培訓,往往新人參加完訓練就轉頭離開,完全是「胖姊」真人版,她搞笑表示:「我就是胖姊!」言言分享自己去印尼體驗當地孩童生活。(圖/楊澍攝)她培訓過不少新人,但往往培訓期結束就離開,言言對此都好聚好散:「因為沒有簽約,我都會直接明講,你要離開一定要跟我講,所以都沒有鬧翻,我們都走好聚好散路線。」現在言言公司要轉型成製作公司,主要內容是製作節目、劇本開發,她向轉型成功的林心如討教,「她對大家都很好,可以把專業的人湊齊,我要學這件事,這是製作人跟演員不一樣的地方。」而前陣子她被拍到有小鮮肉護送上下車,她澄清一切是烏龍,稱對方是小她16歲的助理,她從小看到大,熟得很。但助理看來外型不錯,問及有無發展可能?言言搞笑表示:「我現在有點反胃耶!」雖然單身已好一陣子,但她不心急,已經完成凍卵,隨時可以拿出來用。連續兩年擔任台灣好鄰居協會代言人,言言分享去年到印尼,親身經歷過當地孩童的生活,「我關懷的兒童在7歲上下,也有10到15歲,看他們的樣子,才回想到小時候的狀況,青少年很需要大人帶領,教他們認識身體、如何保護自己。」也呼籲大家可以透過每月捐出800元,認養需要幫助的兒童。
「喫茶趣」武夷之友 兩岸青年以茶會友共享茶文化
活動在福建武夷山舉行以茶為媒,邀請臺灣青年沉浸式感受「喫茶」樂趣,體驗中華茶文化魅力。體驗營為期五天,以「住茶宿、吃茶膳、行茶徑、品茶趣、探茶鄉、泡茶湯、賞茶戲、學茶舞」為遊覽線路。在16日的茶文化交流會上還進行了第33屆全球華人青年「時報金犢獎」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文創大賽頒獎。本項賽事由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主辦,攜手武夷山水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武夷山水茶食、茶器文創商品設計為命題,設置「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讓傳統茶食、器具與年輕群體的創意進行碰撞,設計具有實用性、市場性,符合不同使用場景的茶文化產品。體驗營中,九曲溪畔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來自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來自台灣的青年與當地武夷學院相互交流,互加好友(圖/張厚煒攝)。此次體驗營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體驗活動。在武夷山現代化茶企的參觀中,一場科技與茶文化的「跨界對話」讓臺灣青年們大開眼界。智能泡茶機與茶藝師的「同台競技」,岩茶智能化精加工生產線,無不彰顯「茶科技」在茶產業發展中的無限可能。茶文化交流會更是此次活動的亮點。主辦方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在這裏,大家分享自己對茶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和體驗,增進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葉國盛老師與我們一同漫談福建名茶文化,全面解讀福建名茶的獨特之處,讓大家更加深入地瞭解福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安興老師帶台灣青年們領略岩茶製作技藝的博大精深,感受武夷岩茶大紅袍的獨特魅力。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讓來自台灣的青年人更深刻體驗茶文化的精髓發揚傳承千年的中華茶文化。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圖/張厚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