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國會
」 國會 總統 祕魯 覆議 國會改革總理蕭茲不信任投票通過「聯合政府垮台」 德國2個月後重辦大選
自2023年11月,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開除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後,林德納所屬的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s, FDP)就宣布退出聯合政府。而在喪失FDP的議會席次後,蕭茲所領導的聯合政府就陷入困頓。而近期,德國國會通過了對蕭茲的不信任投票,而德國也因此要於2025年2月23日進行國會選舉,比原定時程還要提早7個月來改選政府。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在16日的國會不信任投票中,僅有207名議員支持蕭茲,而有394名議員反對蕭茲,另外還有116名議員選擇棄票。而之所以會國會發動對蕭茲的不信任投票,主要是因為財政政策與國防開支方面的問題。財政部長林德納所屬的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s, FDP)堅持財政保守立場,反對蕭茲提出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並拒絕增加政府支出。但蕭茲主張投資基礎建設,拒絕保守派提出的削減支出提議。在國防政策方面,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CDU)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則抨擊蕭茲的政策加重未來世代的負擔,並認為蕭茲沒有兌現增加國防開支的承諾。後續梅爾茨支持向烏克蘭提供Taurus導彈,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後續蕭茲因為擔心此舉可能加劇與莫斯科的衝突所以拒絕配合。除了內部紛爭,歐洲的整體局勢也對德國政治產生影響。法國同樣面臨國會不信任危機,總理被迫下台,顯示出經濟不穩和烏克蘭戰爭加劇了歐盟各國的政治分裂。這種情勢讓德國選民更加關注即將到來的選舉,視之為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時刻。也因為總理蕭茲的不信任投票已經通過,目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預計將在數日內正式宣布解散國會,並宣布於2025年2月23日提前選舉。在這段過渡時期,蕭茲將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維持政府的基本運作,直到新政府上台。
睽違44年僅持續5.5小時 南韓歷史17次戒嚴「10次與北韓無關」
南韓總統尹錫悅於3日晚間10點30分左右,以剷除親北勢力、保護自由憲政秩序為由,突襲式的宣布全國進入戒嚴。此舉後續引發政壇與民眾的不滿,國會議員在戒嚴令後3小時內通過解除戒嚴的法案,而戒嚴令也在短短5.5小時內結束。綜觀南韓歷史上17次戒嚴,其中發生的原因幾乎與北韓或是敵國沒有任何關係。據了解,根據南韓的《戒嚴法》的規定,分為緊急戒嚴(비상계엄)和警備戒嚴(경비계엄)兩種,其中緊急戒嚴是在戰時、事變或類似國家緊急狀態下,總統在與敵人交戰狀態或社會秩序極度混亂,導致行政及司法功能顯著困難的情況下,基於軍事需要或為維持公共安寧秩序而宣布的戒嚴令。而警備戒嚴則是在戰時、事變或類似國家緊急狀態下,社會秩序混亂,僅依靠一般行政機關無法確保治安的情況下,總統為維持公共安寧秩序而宣布。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緊急戒嚴」是在「社會秩序已經極度混亂」的情況下才會宣布。「警備戒嚴」則是為了補足「日常行政力量在於無法維持社會治安」時而宣布,屆時會由軍人協助警察維持社會治安。而在「緊急戒嚴」的情況下,總統任命的戒嚴指揮官是擁有該地區所有司法、行政權力,甚至可以限制基本權利。在南韓歷史上,共計17次的戒嚴中,其中僅有4次是「警備戒嚴」,剩餘的13次,包含這次尹錫悅所宣布的,都是「緊急戒嚴」。而從南韓戒嚴司令部第1號布告令來看,在戒嚴令生效的當下,南韓的政治、集會自由、言論自由、新聞報導自由、罷工自由均在第一時間受到限制。南韓歷史中,從1948年至1960年這段時間,時任南韓總統李承晚就發起10次戒嚴,詳細內容分別如下:時間:1948年10月25日至1949年2月5日(105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麗水、順天起始原因:駐紮在麗水的國民警衛隊第14團士兵拒絕李承晚派兵鎮壓民眾的命令,與順天地區的士兵發動叛亂。也稱「麗水士兵騷亂」。麗水士兵騷亂。(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48年11月17日至1948年12月31日(46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濟州島起始原因:起因是濟州4.3事件,當地警察於1947年3月1日槍殺遊行民眾,結果引發眾怒,後續甚至引發大規模罷工。李承晚就任總統後,認為濟州島的抗爭是對政權正統性的挑戰,因此派兵圍剿,但又遭遇麗水第14團叛變事件,最後於1948年11月17日宣布戒嚴。濟州43事件爆發的大屠殺,至今還在挖掘受害民眾的骸骨。(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50年7月8日至1950年11月9日(126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韓戰時間:1950年11月10日至1950年12月6日(28天)戒嚴類型:警備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部分地區起始原因:韓戰時間:1950年12月7日至1951年4月7日(123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先是全國戒嚴,後降低至部分地區起始原因:韓戰時間:1951年3月23日至1952年4月7日(383天)戒嚴類型:警備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從部分地區戒嚴演變為全國性戒嚴起始原因:韓戰時間:1951年12月1日至1952年4月7日(130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除釜山、大邱以外全國地區起始原因:韓戰因為韓戰原因,李承晚政府發過5次戒嚴。(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52年5月25日至1952年7月28日(66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李承晚政府提交的修憲法案被國會拒絕,國會反提交一份以內閣責任制為重點的修憲草案,後續李承晚政府感到危機,便宣布戒嚴,並監禁國會議員,後續也透過憲兵居留50名反對修憲的反對黨成員。最終在軍警的包圍下,國會以舉手、起立的公開方式,通過憲法修正案。被軍警包圍的國會議員,以舉手或起立的方式進行投票。(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60年4月19日13點至1960年4月19日17點(4小時)戒嚴類型:警備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首爾起始原因:由於經濟惡化、失業率上升,民眾發動遊行抗議李承晚的獨裁政權,但李承晚本人卻遭親信蒙蔽,認為這是共產主義起義,此事件也稱4.19革命。419革命。(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年4月19日至19年6月7日(51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李承晚戒嚴範圍:從首爾擴張到全國起始原因:首爾的4.19革命爆發後,全國各地開始掀起抗議浪潮,因此將戒嚴範圍擴至全國。最後李承晚於4月26日宣布辭職,但在隔日又反悔。最後是在同僚的壓力下簽署辭職信。由許政(허정)就任代理總統,第二共和時期政府也在此時成立。 李承晚所發布的10次戒嚴中,其中5次與南北韓的戰爭有關,剩餘5次都是基於政治因素而發起。當中有3次是警備戒嚴,其餘7次均是緊急戒嚴。而針對全國性的戒嚴則有6次(包含從地區性戒嚴擴增至全國的戒嚴)。而後續的7次戒嚴詳細內容分別如下:時間:1961年5月16日至1961年5月27日(12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張都暎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在李承晚辭職後,南韓政局陷入動盪,韓國陸軍第二野戰軍副司令官朴正熙少將於1961年5月16日發動軍事政變,終結短暫的第二共和時期政府。後續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由參謀長張都暎出任委員會主席,張都暎同步宣布全國緊急戒嚴。而朴正熙雖任副主席,但掌握實際權力。此次事件也稱5.16軍事政變。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佔領國會。(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61年5月27日至1962年12月5日(558天)戒嚴類型:警備戒嚴發布戒嚴者:張都暎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5.16軍事政變的延續。1962年12月17日,民眾投票修憲成功,第三共和國成立。516軍事政變主要成員,左起依序是少將朴正熙、少校朴鐘圭、少校李洛善、上尉車智澈。(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64年6月3日至1964年7月29日(58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朴正熙戒嚴範圍:首爾起始原因:5.16軍事政變發生後,軍事革命委員會成立,1961年7月3日,發動軍事政變的朴正熙接下委員會主席的位置。後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下,軍事委員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允許民間人士參加政治。1963年朴正熙卸下軍職,以民主共和黨的身分就任總統。後續朴正熙政府試圖與日本政府開啟邦交,但由於日本曾殖民韓國35年,此時距離光復也才過去20年,所以民眾反日情緒強烈,最後此事件演變成首爾民眾的抗議活動,最後甚至演變成全國性抗議,朴正熙也因此針對首爾地區發出戒嚴令。此事件也稱為6.3起義。 時間:1972年10月17日至1972年12月13日(69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朴正熙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朴正熙為求終生獨裁統治,以實現朝鮮半島統一和應對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需要改革現有體制為由發布戒嚴令,宣布現行憲法作廢、解散國會,停止一切政治活動,集會、媒體則納入軍事管制。後續朴正熙於1972年10月27日頒布《志在祖國和平統一的憲法修正案》(維新憲法),正式廢除總統的連任限制,並將總統從民眾直選改成間接選舉,第四共和國正式成立。此事件也稱為10月維新。總統朴正熙宣布現行憲法作廢。(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79年10月18日至1979年10月27日(10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朴正熙戒嚴範圍:釜山、馬山起始原因:1978年的議會選舉中,在野的新民黨以微弱優勢擊敗朴正熙的民主共和黨,但後續在民主共和黨的操作下,新民黨總裁金泳三於同年9月被逐出議會,新民黨66名議員辭職。此事件引發民眾憤怒,後續於10月在釜山、馬山等地爆發示威抗議,朴正熙便對兩地實施戒嚴,此事件也稱為釜馬民主抗爭。最後朴正熙於1979年10月26日晚間19點45分遭時任韓國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槍殺,結束18年的獨裁統治。進駐釜山、馬山兩地鎮壓的部隊。(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時間:1979年10月27日至1981年1月24日(440天)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崔圭夏戒嚴範圍:濟州島以外全國延伸至全國起始原因: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槍殺朴正熙後,國務總理崔圭夏依憲法規定就任臨時總統,並宣布自27日凌晨4點起在濟州島以外地區戒嚴,避免因為政局混亂導致北韓趁隙入侵。而在同年12月12日,時任國軍保安司令官兼戒嚴司令部合同搜查本部長的少將全斗煥發動政變,成功取得最高軍權,總統崔圭夏因此遭到架空。第五共和國成立。1985年5月17日,崔圭夏在全斗煥的要求下,將戒嚴令擴張到全國範圍,所有政治活動、大學授課全遭停止,國會遭首都警備司令部封鎖,反對派領袖金泳三、金大中遭逮捕。此事件也稱為5.17非常戒嚴令,曾多次改編影視作品的陸軍空將部隊武力鎮壓的光州事件,便是在這段戒嚴令時期發生的。韓國政府武裝戒嚴部隊逮捕光州民眾。(圖/達志/美聯社)時間:2024年12月3日23點至2024年12月4日4點30分(5.5小時)戒嚴類型:緊急戒嚴發布戒嚴者:尹錫悅戒嚴範圍:全國起始原因:現任總統尹錫悅自2022年上任後,因施政方針悖離民意,施政滿意度從原本的52%,在短短3個月內跌到24%。主要原因是在多次言論引發民眾不滿,再加上其妻金建希一直面臨受賄、操控市場、干政等指控,而尹錫悅雖曾為妻子行為致歉,但反批輿論將妻子的行為誇大、妖魔化。由於尹錫悅的行為讓許多民眾十分不滿,在2024年4月的國會選舉中,在野的共同民主黨順著民意,取得過半175個席次,尹錫悅所屬的國民力量僅取得108席。2024年11月時,尹錫悅施政滿意度跌至17%。也因為朝小野大的關係,尹錫悅在2024年的施政一直遭遇在野政黨阻撓。6月時,網路上對於尹錫悅彈劾案的請願人數已經達到143萬人連署。10月時,在野的祖國革新黨表示正在擬定彈劾草案。12月3日晚間10點30分,尹錫悅以剷除親北勢力、保護自由憲政秩序為由,指稱政府被在野黨癱瘓,突襲式的宣布全國進入戒嚴。尹錫悅宣布戒嚴。(圖/達志/美聯社)後續國會議員連夜進入國會,在國會議長禹元植的帶領下,190名與會的議員在4日凌晨1點左右通過了2206197法案,也就是要求解除戒嚴令的決議。而與會的議員中,有18人隸屬於執政的國民力量黨,國民力量黨主席韓東勳雖未參與投票,但曾在媒體面前表示「尹錫悅所發布的戒嚴令是非法違憲的」。最後在4日凌晨4點30分,尹錫悅發布聲明,表示接受國會決議的停止戒嚴請求,但同時尹錫悅也要求,在野黨應立刻停止通過彈劾、操縱立法、操縱預算的方式來癱瘓政府,更指稱這是一種「令人髮指」的行為。議員助理與民眾在國會內阻擋戒嚴部隊進入。(圖/達志/美聯社)綜觀這17次戒嚴,幾乎也代表了南韓近代的政治歷史,其中除了麗水士兵騷亂、韓戰、1979年朴正熙遇刺事件外,其餘10次戒嚴其實與防止共產主義、防止北韓入侵均無關係,都是基於權力因素而延伸出的戒嚴,甚至打著戒嚴之名號來縮限公民基本權利。所以直到現在,南韓社會大多對戒嚴一事抱持著負面的態度看待。但從1987年修憲過後,南韓的戒嚴法就明定,戒嚴時期不得解散國會,國會議員的「免遭逮捕權」也被保留下來,這也是這次尹錫悅宣布戒嚴後,議員們第一時間就衝去國會開會,投票通過解除戒嚴令的原因。
沒拿下過半席次!執政黨眾議院選舉大敗 石破茂恐成「最短命」日相
日本於27日進行第50屆眾議院大選投票,但由於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公明黨得票率太低,沒有成功取得過半數席次的的233席。這也讓才剛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是否能繼續獲得國會的首相指名選舉,成為外界的關注焦點。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本次眾議院大選應選465席,其中包含單一選區的289席、比例代表選區的176席。候選人方面有1344人登記參選。而選舉最終結果是,自民黨取得191席,公明黨則取得24席,雙方總計215席,如此結果不僅與選前估計的279席有著極大的落差,甚至連議院的過半席次233席也不到。相較之下,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取得148席,成長十分明顯。而在本次選舉中,在野黨及無黨籍候選人共計取得 250席,遠超過執政聯盟的215席,這也對執政聯盟來講,是個強悍的挑戰力。報導中提到,在這次選舉中,投票率約為53.11%,比上次選舉的55.93%有所下降,報導認為投票率的下降,是顯示出選民對政治日益增加的不滿情緒及冷漠。尤其自民黨誘因「黑金問題」,在北海道、東北、東京及大阪等城市地區失去了大量議席,執政聯盟的敗局確立,這也是自2009年政權更替以來,首次出現未過半數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選舉中,有10名自民黨的前議員因為涉入「小金庫事件」,最終沒有獲得自民黨的提名,其中包括安倍派(已解散)的前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西村康稔,以及前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但實際選舉結果出爐後,這些人還是順利當選,也以無黨籍身分當選。目前有消息指出,自民黨執行部考慮「追加公認」這些脫黨參選後勝選的議員,但即便如此,執政聯盟還是只有225席,仍無法取得議院半數席次。這次執政聯盟的失敗,在自民黨內部引發對現任黨魁兼首相的石破茂質疑聲浪。報導中也提到,石破茂之所以出任自民黨總裁,其目的就是要在這次選舉中取勝,所以才會在上任後立即解散國會。但實際狀況卻是,自民黨仍無法克服「黑金問題」帶來的負面聲浪。目前有消息指出,有關石破茂的進退問題,目前自民黨內高層正在進行協商。雖說這次選舉的總責任人小泉選舉對策委員長是絕對要面臨辭職的局面,但石破茂可能因補正預算的關係,有機會繼續留任自民黨總裁。除此之外,公明黨也因為這次失敗而陷入困境,聯合執政的代表石井啟一意外落選,引發黨內震撼。報導中也提到,自民黨和公明黨為了維持政權,未來可能會積極尋求與其他政黨聯合或閣外合作,目標可能會放在過去曾有政策合作的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等黨派。
支持藍營選罷法立場遭圍剿?王世堅還原:應讓社會休養生息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傅崐萁等提案罷免連署應附身分證影本正反面,有媒體報導稱,綠委王世堅支持藍營選罷法立場,並在綠營中常會遭到圍剿。王世堅今日受訪時還原經過表示,自己是認為選罷法、總預算應脫鉤,要就一次倒閣、解散國會,「不要說我們罷免他們幾個、他們罷免我們幾個,應該讓社會休養生息,民眾也不想一直被政治疲勞轟炸,也順這個機會下台,你們去修、我們不反對,那預算應該趕快進到立法院付委審查。」王世堅表示,中常會是由下而上、民主開放、百花齊放,任何聲音都可以提出來討論,自己在中常會提出看法,認為要就一次倒閣、解散國會,「不要說我們罷免他們幾個、他們罷免我們幾個,這樣爭擾不休,應該讓社會休養生息,民眾也不想一直被政治疲勞轟炸,民眾選給議員、立委、縣市長一次四年,並不是40年,做不好忍一下、下次不選給他就好,除非他很惡劣,那當然要罷免。」王世堅指出,自己的意見是,剛好國民黨審總預算、選罷法,兩部分應該脫鉤,選罷法他就去修吧,他修嚴我們要罷免他困難,相對他們要罷免我們也困難,不要跟總預算綁在一起,順這個機會下台,你們去修、我們不反對,那預算應該趕快進到立法院付委審查。自己的看法沒有違背黨的精神原則立場。王世堅續指,自己中常會時也說,黨最終做的決定怎麼樣,自己會一致行動,自己跟蔡易餘上次立院衝撞還交疊在一起,「他上面就是我,我們有共同作戰的革命感情,怎麼說他當場罵我王世堅,當場他沒這麼說、我也沒感受到。」王也不滿表示,這樣的報導應該要查明是誰外洩,畢竟指涉到不實的事情。
拆樑餘波1/綠喊大罷免轉移罷樑失敗爛帳 藍列巷戰名單恐怖平衡
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選舉失敗,雖然民進黨聲稱此役係公民自主推動,但仍難撇清雙方的款曲關係。「罷樑」敗北順勢牽動民進黨在立院弱勢席次的隱痛,民進黨立委隨即表態進擊,而國民黨也枕戈待旦,伺機反制。罷免長謝國樑活動喧騰近一年,最終「不同意」罷免者以86,014票力壓「同意」罷免的69,934票,同意票也未達77,700票罷免門檻,結果一出,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立即開嗆「該啟動罷免立委就啟動,相信選民站在民進黨這邊。」許智傑底氣不知來自何方,卻透露出本屆民進黨在國會弱勢席次挨打的苦悶。據了解,綠營自層峰至基層,無不對「三黨不過半」耿耿於懷。國民黨團以52席加上友軍高金素梅、陳超明穩居54席最大黨,外加盟軍民眾黨8席立委,不論在法案或預算排審上都壓得51席的民進黨抬不起頭。第11屆國會「三黨不過半」讓民進黨施政處處遭受掣肘,綠營內部迭有罷免藍委聲浪,意欲拚過半逐步搶回國會主導權。(圖/記者周志龍攝)綠營因而瞄準爭議性高或是基層尚未穩固的國民黨立委,包含北市徐巧芯、王鴻薇與新北葉元之,還有台中黃健豪、羅廷瑋、廖偉翔三位新科立委。地方人士指出,台中若吹起罷免潮,影響的不只是立委版圖更動,「盧秀燕2028更上層樓」的基礎也可能被撼動。一名黨政人士說,綠營「大罷免潮」暗潮洶湧,藍營也擬定了反制措施,觀察未來綠營發動罷免區域,鎖定同縣市或同直轄市綠委反制,相信綠營不見得討得到便宜,甚至可能丟了自家席次。他舉例,台北市若立委徐巧芯(信義、南松山選區)罷免成案,國民黨將鎖定不到4成得票當選的吳沛憶(萬華、北中正選區),甚至曝光度高的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北投、天母選區)等「不過半當選」者;本次吳沛憶在國民黨人選鍾小平與無黨籍于美人「藍白分裂投票」中獲利,吳思瑤則因北投麗禧酒店老闆、前國民黨立委蕭景田與藍營人選張斯綱素有齟齬,另挺新黨出身的市議員侯漢廷角逐,才讓吳思瑤漁翁得利。至於一水之隔的新北市,最危險的莫過於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板橋東選區)。葉元之靠著前立委羅致政被爆出一連串不倫影音而險勝,基礎薄弱,加上其「空戰型」民代根基不穩,只要耳語四起足令其疲於奔命。如果葉成為標的,國民黨將對緊鄰的板橋西選區立委張宏陸提出反制,讓新北的罷免火力集中在市府所在地板橋。張宏陸雖然作風低調,但與前新北市民進黨部主委何博文團隊有芥蒂,加上近期民進黨重量級議員黃俊哲因樁腳賄選案遭解職,讓民進黨在大板橋失去重要依怙。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常為了綠營法案衝鋒陷陣,近期自己卻頻遭在野陣營點名,一旦在野黨發動反制性罷免,她恐怕很難「迴避」。(圖/記者周志龍攝)中部地方人士則指出,由於台中市長盧秀燕2028競選總統呼聲極高,盧秀燕扶持的台中原市區「三小福」立委羅廷瑋(中西東南選區)、黃健豪(北北屯選區)、廖偉翔(西屯南屯選區)羽翼未豐,加上台中「搖擺州」的選民特性,地方早已喊出「敲羅、斷健、廢翔」,國民黨也將矛頭指向曾任立院副院長的民進黨立委蔡其昌(甲安埔梧清選區)反制,蔡其昌曾小勝民眾黨蔡壁如,再次面臨藍白合恐怕很難脫身。曾任民眾黨立委的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其祿分析,儘管「大罷免」時代喊得響,但「遍地開花」成案機會不大,若綠營真的有把握奪回國會主導權,日前立法院退回總預算時,閣揆卓榮泰大可直接請賴清德總統解散國會,不必等到2025年2月立委就任周年才能正式行動;賴政府自知施政亮點不足,近期只靠「打貪」向同溫層取暖,因此不敢貿然下險棋,只能築起「民間團體自發性」這道防火牆,再依情勢發展取捨。藍營人士則強調,不會針對任一名綠營立委主動發起罷免,但面對大罷免時代,若冷處理絕對是錯誤的策略,2020年國民黨冷處理韓國瑜罷免案,綠營強力催出在地基本盤,韓國瑜當時只能捲鋪蓋走人,這便是「冷處理」的下場,國民黨可不會再犯。
法極右派國會當家恐還有變數 歐洲股匯不跌反漲
法國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改選的政治豪賭慘輸,在30日舉行的國會首輪選舉,極右翼國民聯盟(RN)得票率衝第一遙遙領先,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落居第三。但RN的領先幅度不及民調,歐洲股匯不跌反漲,歐元升至兩周高點。法國內政部1日公布國會首輪選舉正式結果,極右派領袖勒朋(Marine Le Pen)帶領的國民聯盟贏得33%選票;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以28%得票率居次;馬克宏領軍的中間派聯盟慘敗,僅獲20%支持排第三。法國極右派勢力在國會改選首輪投票贏得歷史性勝利,雖在意料之中,但分析師也提到,國民聯盟的領先幅度不如預期。選前民調顯示,RN可望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優勢。第二輪決選預定7日7日舉行,RN欲在國民議會577席中過半,至少須拿下289席。但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及左翼聯盟,預料可能在決選操作棄保以阻止極右派掌權,例如部分選區考慮不推派候選人。分析師認為極右派能否在國會過半仍有變數,反倒推升歐元走勢。 城市指數(City Index)資深市場分析師辛柯塔(Fiona Cincotta)指出,國民聯盟領先幅度遜於部分民調所示,因而助歐元開高。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外匯策略部門主管佛雷(Jane Foley)表示,左翼政黨已示意要撤換在首輪投票落後的候選人,以免決選時選票被瓜分,這應能阻礙極右派在國會贏得絕對多數。佛雷指出,這讓投資人在周一開盤鬆一口氣,然由於法國政局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市場可能依舊戒慎恐懼。1日歐元上漲0.4%,來到兌1.0759美元的約兩周高點。自法國極右派在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壓倒性勝出,歐元兌美元挫跌1.2%,這也逼得馬克宏走提前大選的險棋,結果落得慘敗下場。法國股市同步攀高,CAC 40指數一度勁揚近3%,一掃上周五(30日)收在逾五個月低點的陰霾 。在法股領漲下,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揚0.6%,終結連續四個交易日收黑頹勢。
政院覆議失敗尋求釋憲 學者:賴總統須表達立場
行政院對立法院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中《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提出覆議,21日在立法院遭到否決。學者指出,依《憲法》規定,行政院在覆議失敗,僅有接受的唯一選項,後續另可提憲法訴訟(釋憲),不過,相關修正條文除了影響行政院及所轄機關外,還涉及總統府與監察院的權責,必須由各單位自行提出。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羅承宗說,覆議是一件事,不信任案與解散國會是搭配在一起的另一件事。依目前的法條規定,如果覆議案不通過,閣揆只能接受國會制定的法律;接下來就剩「釋憲」這條路,然而這次的「國會改革法案」涉及的範圍很廣,除了涉及規範行政院及所屬機關、可由行政院提出釋憲外,例如總統定期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並接受質詢,那是屬於總統府的事務,必須由府方提出憲法訴訟,總統賴清德屆時必須對此表達立場。除了釋憲,羅承宗指出,現在很多人在討論「總統解散國會」,但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的設計,總統解散國會必須要有「不信任案」為前提。他解釋,不信任案是經過很多事情的堆累,讓立法院覺得沒有辦法信賴這位行政院長,向總統要求更換新的閣揆。不信任案與解散國會兩者是配套的,立法院可以要求總統更換他的「執行長」,同時總統也可以考慮是否依《憲法》規定,在與立法院長協商後解散國會,這樣的設計其實是一種恐怖平衡,當立委提出不信任時,也可能也要面臨總統被動解散國會重選的風險。但羅承宗分析,現在立法院應該沒有人會打算提不信任案,因為賴政府從五月才開始運作,至今剛滿一個月,若現在就指責行政院長做得不好、要把他換掉,正當性似乎不足,執政黨嗆聲要在野黨提不信任案,其實只是政治喊話,藍白兩黨應該不會上當。羅承宗指出,贊成國會調查權的一方指出,立委需要調查權以偵查弊案,但立委聲稱要「抓弊、打詐」,其實是一種誤導,依國家的設計,立法院的職責是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抓弊、打詐」應該是檢察官的職責,而不是立法委員的工作;另一部分查察政府機關弊端的調查權則落在監察院,同樣的,監察院如果覺得調查權受到侵犯,也可以提起憲法訴訟。
在野黨不可能倒閣 蘇煥智:總統制的不信任案沒用
立法院21日表決行政院對「國會改革法案」的覆議案,在野黨先前喊話,若是覆議案不通過,行政院長卓榮泰應下台負責,綠營則反嗆,藍白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前台南縣長、台灣維新召集人蘇煥智指出,雖然目前藍白在野聯盟,絕對有能力通過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但若通過,總統只需另外提名行政院長就好,還有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的權力,而重選不僅要花費大量行銷宣傳經費,在目前社會氛圍下,選舉對在野黨未必有利,藍白應該不會提不信任案。蘇煥智指出,1997年7月時任民進黨許信良主席配合已故的前總統李登輝修憲,取消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人事同意權,卻換來一個毫無作用的「不信任案」,是一次非常失敗的修憲政治交易。他解釋,因為把《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3款規定的這個「不信任案」用在總統制,其實是牛頭不對馬嘴,一般「不信任案」只有在「內閣制」的國家,才有實質作用。蘇煥智指出,內閣制「解散國會」重新改選,如果取得多數黨,就可以取得執政權,當然有實益;但在總統制下,就算通過「不信任案」倒閣,對總統權力毫無影響,政府的權力仍在原來的執政黨手上,總統可以重新任命行政院長及內閣,反而是在不信任案通過後,總統可以解散國會,逼迫立法委員重新改選,所以立法委員提出「不信任案」倒閣成功,等於是拿石頭砸自己腳。「現在變成是國民黨的問題,如果他們不廢監察院,會與自己的國會改革有所衝突。」蘇煥智認為,民進黨可以針對國民黨反對廢除考監兩院,摧毀藍白合作推動國會調查權的正當性,將之批評為假改革。他認為,國會調查權的立法爭議,一方面也催生修憲廢監察院、考試院的新戰場,國民黨新生代立委提出的「廢院不廢權」訴求,就是修憲廢除監察院的一種創新訴求,值得贊許,如果能獲得國民黨內部支持,或許可以成為改革的契機。
無懼國會改革法案覆議成敗 執政黨吃定在野黨
立法院排定行政院所提《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修正條文的覆議案,訂於21日舉行投票。國民黨嗆聲覆議一旦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應辭職下台,卓榮泰則認為「沒有辭職選項」;民進黨立委也口徑一致大嗆在野黨,有種就提不信任案倒閣,解散國會重選。綠營之所以這麼有底氣,在於內部評估本屆選舉是大環境對執政黨不利,加上第三勢力瓜分「討厭國民黨」的票,如今社會氛圍下只要持續深化「民眾黨就是國民黨側翼」的印象,民進黨仍有可為,因而吃定在野黨。
覆議場外攻防1/無懼國會改革法案覆議成敗 執政黨吃定在野黨
立法院排定行政院所提《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修正條文的覆議案,訂於21日舉行投票。國民黨嗆聲覆議一旦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應辭職下台,卓榮泰則認為「沒有辭職選項」;民進黨立委也口徑一致大嗆在野黨,有種就提不信任案倒閣,解散國會重選。綠營之所以這麼有底氣,在於內部評估本屆選舉是大環境對執政黨不利,加上第三勢力瓜分「討厭國民黨」的票,如今社會氛圍下只要持續深化「民眾黨就是國民黨側翼」的印象,民進黨仍有可為,因而吃定在野黨。立法院排定21日審理行政院提出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份條文修正的覆議案,根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就目前國會政黨生態而言,現有113席立委中,國民黨在立院52席立委、民眾黨8席,加上配合國民黨團運作的無黨籍2席,若無人在記名投票的情況下跑票,在野黨過半數57席可望強勢否決行政院所提覆議。不過,《憲法》只規定如果立院否決行政院所提覆議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卻沒講明如果不接受該怎麼辦,因此即使在野黨高喊要卓榮泰自行下台,民進黨也不甘示弱地反嗆要在野黨提倒閣。執政黨觀察到國民黨對「解散國會」的態度色厲內荏,因此進一步提出國會全面改選(倒閣)、罷免部分國民黨委員向在野黨施壓,希望有人在覆議時跑票;但也對最壞的結果做好準備,一旦覆議被否決,將可依法提起憲法訴訟,並要求暫時處分、凍結修正條文。立法院審議國會職權相關法案時,場外有許多民眾前往聲援執政黨,其中包括許多青年族群,讓流失年輕選票的民進黨信心大增。(圖/記者黃耀徵攝)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13日在朝野協商中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雖然計劃舉辦上百場說明會,卻畏懼民意,想「開快車」儘速解決國會改革爭議。綠營內部普遍認為,5月底朝野為了外界稱為「國會改革法案」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在立法院大打出手,雙方陣營都有人進醫院,已成功引起社會關注,民進黨接續的論述已收到成效。民進黨的信心從柯建銘的喊話就可以看出來,他強勢地高喊,如果在野黨有膽量提出不信任案倒閣、解散國會改選,那就「趕快來提、半夜也答應你」,還強調這並非他個人意見,而是府、院、黨共識,「民意已經起來了,到處都『青鳥』。」這種信心其來有自,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9日公布的民調,5月與4月相比,台灣人政黨支持傾向出現變化,民進黨做為執政黨,社會基礎正持續小幅擴張當中。雖然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解讀,此為總統蜜月期的典型效應;不過,有不少綠營人士認為,這份民調執行的期間從5月20到22日,當時立法院正為了「國會改革」大打出手,民調結果顯示民進黨「反對國會黑箱擴權」的訴求已引起社會注目,並獲得人民正面回應,隨著後續「青鳥行動」擴大,民意將更向民進黨傾斜。民進黨立委5月21日在立法院審查「立院職權法案」時,手持太陽花表示抗議,有意複製當年太陽花學運的氣勢。(圖/記者劉耿豪攝)「有別於民進黨與國民黨支持者,民眾黨支持者中有高達三成採中立態度,頗堪玩味。」游盈隆特別點出,民調發現20歲以上的民眾對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的立委衝突中,有32%表態比較支持執政黨、28%較支持在野黨,另有25%不支持任何一方;進一步分析政黨傾向,發現民進黨支持者有超過70%成支持執政黨,約15%兩邊都不支持;國民黨支持者中,約65%支持國民黨與民眾黨這兩個在野黨,18.7%都不支持;但民眾黨支持者中,卻只有52.4%支持在野黨,有30.3%都不支持。民調顯示,民眾黨的支持者在此事件中最受到動搖,也因此民進黨全員動起來,準備在各地宣講反對「國會改革法案」的理由,以及強調藍、白兩黨如何聯手跳過程序正義的過程,有意把「青鳥行動」的影響擴大到「太陽花」等級,不僅帶給國民黨區域立委壓力,更期待拉回淺綠及年輕選票,挖民眾黨牆腳。柯建銘喊話要在野黨立委「起義來歸」,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表示,雖然民進黨在立法院是少數,「但我們有無限大的隱形席次」,未來會透過全台宣講,讓民意對藍白立委形成壓力,才會讓他們「棄暗投明」。
覆議場外攻防2/民進黨自估倒閣扭轉國會新局 國民黨保守不隨之起舞
行政院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案,立法院預計在19日、20日召開全院委員會,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並答詢後,於21日院會記名投票表決。朝野立委針對覆議案的成敗相互叫囂,面對民進黨高分貝挑釁「倒閣」對決,國民黨多數立委則顯得態度趨於保守,並直言解散國會就是民進黨的「陽謀」。多位民進黨人士都認為,2024立委選舉有幾席因為有第三候選人瓜分綠營票源,包括台北市南港內湖區、台東和南投選舉失利,加上大環境對民進黨執政不滿,導致民進黨在國會淪為少數政黨。以台東縣選區為例,民進黨提名的賴坤成,強踫不滿初選結果的前綠委劉櫂豪執意參選,結果劉獲18,744票、賴坤城23,420票,兩人橫掃42164張選票,得率票近57%,但最後仍讓國民黨提名的黃建賓以25,778當選。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南投縣,民進黨籍前南投縣水里鄉長陳癸佑脫黨參選,雖然僅獲4,023票,但民進黨提名的前立委蔡培慧獲得66,551,若陳的票都能投給蔡培慧,兩人加起來70,574票,也許就能勝過國民黨游顥的70,012票,況且還沒計入因綠營分裂而失望未投票的支持者。前立委高嘉瑜在民進黨2020總統初選「英德大戰」中選擇挺賴清德,但2024年自己卻因為泛綠分裂而未能連任。(圖/記者黃耀徵攝)在台北市港湖區,台灣基進吳欣岱催動泛綠支持者對前立委高嘉瑜的不滿,最終獲26,382票,民進黨提名爭取連任的高嘉瑜則取得95,241票,兩人加起來有121,623票,但分裂後仍輸給國民黨李彥秀的112,743票。除了泛綠陣營自家內鬨的候選人搶走選票,民進黨內普遍認為,民眾黨中瓜分了不少淺綠選票。例如,民進黨在桃園市原有兩席立委、加上友好的無黨籍立委趙正宇,但爭取連任的鄭運鵬碰到民眾黨支持的馬治薇,雖然馬治薇因「染紅」遭民眾黨開除黨籍,但仍被准許使用相關競選素材,最後獲20,600票;鄭運鵬則拿到103,466,輸給了拿到116,571票的國民黨市議員牛煦庭。另外,國民黨提名的邱若華在桃園市第六選區(八德區、大溪區、復興區及中壢區部分里)以81,513票當選,民主進步黨支持的無黨籍立委趙正宇得到76,346票,民眾黨的李慕妍為35,183票,兩人加起來有111,529票。民進黨候選人劉仁照在桃園市第五選區(龍潭區、平鎮區),獲得69,022票,加上民眾黨賴香伶的43,691票,共有112,713票,但國民黨籍立委呂玉玲仍以89,372票成功連任。新北市第八選區(中和)國民黨張智倫以89,808票獲勝,但民進黨的吳崢得到77,763票,加上民眾黨邱臣遠42,759票,「不投國民黨」的票達120,522票。立委羅智強認為,民進黨為國會少數,若立法院透過不信任案倒閣,屆時國會重選,民進黨有一搏成為多數黨的機會。(圖/記者劉耿豪攝)但國民黨人士認為,上次選舉中,民進黨也在不少地方因為藍營分裂而「僥倖」當選,例如吳思瑤在台北市第一選區(北投區、部分士林區),就因為新黨市議員侯漢廷參選得到28,510,國民黨提名的張斯綱以71,837票敗給吳的91,958;立委吳沛憶在台北市第五選區(萬華區、中正北區)獲得66,932票,但因為國民黨市議員鍾小平未成功整合藍營,無黨籍的于美人投入選戰也拿到了38,913票,最後由吳沛憶成功進軍國會。對於民進黨挑釁要在野黨倒閣,國民黨新科立委王鴻薇迎擊直嗆「倒閣就倒閣,誰怕誰?」她認為現在國會若改選,民進黨未必會選得比較好,但其他藍營立委則態度保留。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說,不要動不動就提倒閣、動不動就提請辭,覺得「兩邊先冷靜一下。」黃健豪也表示,雖然他會對卓榮泰覆議案否決,但原則上他目前主張不會提倒閣;羅智強叫綠營不要鬧,「你們的陽謀誰看不出來?」洪孟楷更批評,民進黨嗆聲要在野黨倒閣的說法是「8+9」式言論,「陽謀很清楚,怎麼可能上當?」
雙關語?王世堅嗆「沒藍鳥」 蔣萬安乍聽皺眉這樣回
立院院會週五將處理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的覆議案,朝野各自展開動員、捍衛立場,被外界形容是「藍鷹戰青鳥」,但民進黨昨日在台北舉行「反濫權護民主」街頭說明會,綠委王世堅上台宣講時嗆「國民黨沒藍鳥」「國民黨立委應把藍鳥拿出來,倒閣、解散國會,全面改選」,蔣萬安今天被問及此事,先是眉頭深鎖、然後問大家「這樣的說法好嗎?」。蔣萬安今天出席「兒童發展篩檢及聯合評估衛教主軸」記者會,在台上開心與小朋友互動,身為三寶爸,蔣萬安也透露,「三寶」才一歲半就已經得過兩次腸病毒,能體會了解家長對於小孩健康的重視。媒體在聯訪時間問蔣對「國會改革覆議案」及藍綠都號召支持者21日再度前往立院外「拼場」的看法,蔣萬安回應,北市警察局都會依照相關規定、過去的標準作業程序,以及幾次大型集會遊行的經驗進行維安部署,警局也會定期回報,北市府將視狀況、機動針對立院周邊警力部屬進行調整。媒體追問,綠委王世堅昨日嗆國民黨「沒藍鳥」、要國民黨立委「把藍鳥拿出來、倒閣、解散國會」,蔣萬安聽到媒體轉述後,先是先是眉頭一皺,然後說「這樣的講法好嗎?」。此外,北市大巨蛋16日舉行球賽,卻因午後豪大雨,巨蛋室內多處漏水,蔣萬安今天被問及此事指出,第一時間接獲通報,即刻通知遠雄清查,儘快提供球迷換位以及相關的補償,他強調,每次的漏水或其他各項事故,都會列入營運績效考評,若連續兩年70分以下,就視為營運不佳,最重就是解約。
法國政治大地震!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歐元暴跌
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9日晚結束。初步選舉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快速崛起,席次大有斬獲,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慘敗,馬克宏9日出乎意料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此一決定導致歐元10日暴跌,法國債券和股票也受重創。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此次選舉將選出720位議員,投票率為51%,略高於2019年的50.66%。依初步結果,持疑歐立場的民族主義極右翼黨派取得最大進展。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獲得185席,保持第一大黨團地位。中間偏左「社民黨」獲137席,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獲79席。3個中間黨派合計仍拿下超過400席,超過半數。右翼的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獲71席,極右翼「認同與民主黨」獲58席,綠黨/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獲52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6席。由於傳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在歐洲議會仍保持多數地位,歐盟大政方針料不會有急劇變化,但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歐洲大國執政黨表現不佳,可能為歐盟在移民、援助烏克蘭、綠色轉型等議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造成法國政治地震,法國極右翼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國民聯盟,以超過32%得票率領先馬克宏的復興黨。眼見所屬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遭到極右翼擊敗,馬克宏9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宣布6月30日舉行首輪選舉,並於7月7日舉行第2輪大選。馬克宏說,極右翼政黨在法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近4成選票,「是我無法接受的情況」。據分析,馬克宏希望他的中間派聯盟重新取得法國會絕對多數席位,並為他後續3年的總統任期注入新動力。法媒認為這是一場政治豪賭。馬克宏解散議會的消息令歐元和法國市場動蕩,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個月以來最低,法國政府公債下跌,CAC 40指數成為歐洲表現最差的指數,法國巴黎銀行等銀行股跌勢最大,市場擔心極右翼政黨勝選,馬克宏將失去國內事務發言權。貝倫貝格首席經濟學家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表示,「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造成未預期的不確定因素。」
覆議沒過國會改選新閣揆仍是卓榮泰?在野黨喊設計太奇怪
行政院院會6日通過國會改革覆議案,將呈請總統核可後,並在14日前移請立法院覆議。總統府昨日已收到行政院覆議案,強調會審慎評估,再行妥適決定。針對立法院恐將「覆議案」再度上演表決大戰,綠營喊話藍白立委「趕快起義來歸」,藍則怒嗆,覆議若不成功,行政院長卓榮泰要不要下台?卓榮泰今天在立院回應在野黨批評,強調「非常遺憾」,根據新修訂的憲法增修條文,未來即使立院處理政院的覆議案「沒過」,他也沒有請辭的選項。目前外界也多半認為,即使覆議沒過,甫上任的卓不會請辭閣揆,即使提出,賴總統也會強力慰留,在野黨則不會貿然對卓提出不信任案,畢竟就算「最終」步上國會改選之路,賴清德總統仍可能再提名卓榮泰擔任新閣揆「一切仍回到原點」。只是,若果真如此,朝野關係勢必越走越緊繃。國民黨立委黃健豪今天指出,雖然憲法增修條文明訂,政院覆議案若無法在立院通過,閣揆也不必請辭,但閣揆要不要請辭屬於卓榮泰個人意志,行政院長還是可以為了覆議案在立院踢鐵板而請辭。他說,憲法增修條文的設計頗為詭異,如果由立院主動提出倒閣,總統就有機會解散國會,但是即便國會解散重新選立委,新立院組成後,賴總統還是可以繼續任命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憲政機制顯然非常不公平。黃健豪說,他個人主張不必提倒閣,但是當在野黨否決覆議案後,盼卓榮泰院長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與態度」。藍委賴士葆也痛批,為何立院提出的法案,行政院長可以在旁指指點點,憲法固然賦予閣揆「覆議權」,但總是應謹慎為之,政院在一天內就提出覆議,這樣算是謹慎處理嗎?他並且強調,國會改革案與政院的關係,原本就不大,引用憲法規定提覆議案非常奇怪。至於綠營黨鞭喊話「盼藍白有志之士起義挺覆議」,賴士葆則酸柯想太多,「可能是沒睡飽」。
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7/4提前大選 工黨黨魁有望成為新領導人
英國保守黨印度裔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於當地時間22日在唐寧街10號(10 Downing Street)外發表演講,宣布將於7月4日星期四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且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也已同意解散國會。對此,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Sir Keir Rodney Starmer)表示,這是改變的契機,以遠離「保守黨的混亂」。據BBC的報導,前財政大臣蘇納克22日在唐寧街10號外宣布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並特別強調了已降至近3年來最低水準的通膨數據,以及擺脫衰退陰霾的英國經濟,「證明他制定的計劃和優先事項」正在發揮作用,這也表明他希望將「經濟牌」作為競選活動的主旋律。然而,工黨此時在全國民調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並宣稱已準備好打1場組織嚴密的選戰。而且提前舉行大選,將導致英國國會於24日暫停,並在下週四(30日)正式休會,以迎接為期5週的競選活動,這意味著只剩下2天的時間來通過任何懸而未決的立法,也代表政府將不得不放棄部份舉措。因此部分的保守黨成員對蘇納克提前舉行大選的決定感到相當困惑。「我只是不明白,」一位同黨議員告訴BBC:「經濟正在改善,為什麼不給它更多的時間反應在民調上?這只爽到工黨議員,沒爽到我們,就是這麼一回事。」英國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Sir Keir Rodney Starmer)。(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工黨黨魁與反對黨領袖斯塔莫爵士也在電視上發表公開演說,強調保守黨的「混亂」損害了經濟,而投票給他的政黨,則代表實現政治穩定的契機,「現在是變革的時候了。」此外,他還批評了保守黨對公共服務、國民醫療體系及打擊犯罪方面的差勁表現,「再給保守黨5年的時間,事情只會變得更糟。英國值得一個更好的政府。」本月稍早接任蘇格蘭首席部長(First Minister of Scotland)的「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黨魁斯溫尼(John Swinney)表示,這次選舉是「推翻保守黨政府,並將蘇格蘭置於首位」的機會。「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領袖戴維爵士(Sir Ed Davey)也認為,這將是一個「將蘇納克的保守黨政府趕下台」的機會;而「英格蘭及威爾斯綠黨」(Green Party of England and Wales)領袖丹尼爾(Carla Denyer)則指出,他們的政黨目標是至少選出4名新議員。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領袖泰斯(Richard Tice)選稱,保守黨已經「摧毀了英國」,但工黨將使英國「破產」,只有他的政黨才能提供「可拯救英國的常識性政策。」報導補充,英國國會選舉必須在上一次選舉後的5年之內實施,共計將選出650個席次,計票完畢後,英國國王會要求拿下最多席次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成新內閣,而國會議員人數第2多的政黨領袖,將成為反對黨領袖。如果無任何黨派在國會中佔據絕對多數,那就會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也稱少數派國會)的情況,拿下最多席次的政黨可能會決定與另一個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並透過多個政黨的投票來通過任何立法。此外,投票日前任何年滿18歲及以上的人都可以在大選中投票,只要他們是英國公民、符合資格的英聯邦公民,或是在英國擁有房地產的愛爾蘭共和國公民,且所有居住在海外的英國公民都可以透過選民名冊上的選區登記投票,只要他們在法律上沒有被排除在外。此外,蘇格蘭人也可以在14歲至15歲時進行投票登記,並在16歲時參加地方和蘇格蘭議會選舉。
巴基斯坦前總理被當眾逮捕 裝甲車部隊法庭外押人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9日因貪腐指控於首都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當眾被逮捕,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後不久,被一支準軍事部隊帶走,引發外界關注。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伊姆蘭汗所屬政黨正義運動黨(Tehreek-e-Insaf party)成員指出,這位前總理有涉及幾項貪腐案件,他主動出庭,但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大門後不久,一支準軍事部隊就跟隨他進入,目測人數超過100人,另有目擊者表示,法院大門被軍用裝甲車擋住了,而伊姆蘭汗就在這種局面下被帶走。另外《CNN》、《半島電視台》指出,伊姆蘭汗所屬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透過推特證實這項消息,並釋出伊姆蘭汗在伊斯蘭馬巴德高等法院前被大批軍警包圍逮捕的畫面。伊姆蘭汗在2022年4月被執政夥伴倒戈,他決定解散國會,但此舉被最高法院裁定違憲,反而被國會發起不信任動議而被罷免。不甘被下台的他多次號召支持者發動示威遊行,近期他也正積極備戰預計於今年10月舉行的大選。伊姆蘭汗今年3月才說巴國政府試圖讓他入獄,目的就是不讓他參加大選,據《美聯社》報導,巴基斯坦「國家問責局」上周在另一起案件中,對伊姆蘭汗發出了逮捕令,而且他沒有獲得保釋,而伊姆蘭汗被安全部隊拘留後,他已向高等法院提出申訴,法院現在已要求警方就拘留事件作出報告。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進入高等法院時, 被身分不名的軍事團體帶走。(圖/翻攝自推特)
泰國總理:下個月解散議會 可能5月7日辦大選
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周二表示,他將在下個月解散議會,屆時可能會在5月7日舉行大選。根據路透社報導,帕拉育被記者問及選舉是否會在5月7日舉行時,帕拉育回答說,「當然,為什麼不呢?」帕拉育政府發言人阿努查(Anucha Burapachaisri )在周二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可能在5月初舉行選舉的大致時間表,將在7月底之前選出一位總理,並在8月初任命內閣成員,屆時帕拉育政府將擔任臨時看守人。泰國的競選活動已開跑,這場選舉可能會打破過去近9年由軍方及保王派組建的政府現狀。根據一項泰國總理競選人民調顯示,帕拉育的支持度不及36歲的前總理戴克辛女兒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貝東丹在泰國東北部有超高支持率,所屬的為泰黨都在過去20年大選中勝出,但有三屆政府在任期內被推翻。帕拉育在2014年領導軍方發動政變,推翻貝東丹姑姑盈拉政府,此後掌權至今。
抗議活動如野火迅速蔓延 祕魯政府積極應對「全國性混亂」
由於祕魯前總統卡斯蒂約(Pedro Castillo)因為試圖非法解散國會,在2022年12月7日遭到國會罷免,結果此舉反而引發祕魯各地的抗議,之後又由於現任總統博魯阿爾特(Dina Boluarte)、總理奧塔羅拉 (Alberto Otárola)強硬的態度,反而更激起示威者反對政府的決心。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是源自於2022年12月初,當時祕魯前總統卡斯蒂約因為涉嫌貪汙而遭到國會彈劾,而卡斯蒂約原本想在投票前宣布解散國會,結果國會用很快的速度通過彈劾案,而卡斯蒂約也因為被控叛亂罪而遭到逮捕。祕魯因為前總統遭到國會彈劾,結果支持者引發全國性的示威。(圖/達志/路透社)由於卡斯蒂約獲得廣大基層選民與弱勢原住民的支持,再加上他曾是偏鄉教師與工會領袖,所以在卡斯蒂約遭到逮捕後,祕魯各地就傳出各種示威抗議的浪潮。目前有消息指出,祕魯首都利馬一棟近百年的老屋發生火災而整棟遭到焚毀,先前有傳聞指出,老屋起火的原因是因為祕魯警察對示威民眾投擲催淚彈時釀禍,但祕魯政府駁斥了這項傳聞。報導中也指出,目前祕魯警察正在全國各地強力鎮壓這些示威者,直到19日為止,已經有45人因此身亡,這反而更加深了示威者對抗的決心。阿雷基帕當地機場甚至因為暴亂而宣布暫停運作,庫斯科、胡利亞卡的機場也遭到示威者襲擊包圍與襲擊。但對於示威者呼籲總統下台、重新改選的要求,祕魯現任總統博盧阿爾特則堅持不予理會,反而是揚言要加重對示威者的懲罰。更表示「會把所有嚴厲的法律使用在這些有破壞行為的人身上」。但許多祕魯民眾則認為,博盧阿爾特根本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平息這場抗爭,反而讓祕魯陷入全國性的混亂當中。祕魯因為前總統遭到國會彈劾,結果支持者引發全國性的示威。(圖/達志/路透社)
秘魯多地延長緊急狀態 反對派持續動員示威
秘魯前總統卡斯提洛(Pedro Castillo)去年試圖解散國會遭罷免,更因涉叛亂被拘捕,引發國內支持者不滿,各地開始爆發衝突。秘魯政府於14號晚間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不過仍無法阻擋抗議者持續展開示威,因此當局將延長首都利馬(Lima)和南部兩個地區的緊急狀態30天,授權軍隊進行干預以維持秩序,暫停民眾行動和集會自由等憲法權利。根據秘魯人權監察員表示,過去5週的示威活動造成至少42人喪生。
秘魯機場爆衝突釀17死 總統涉種族滅絕遭調查
秘魯前總統卡斯提洛(Pedro Castillo)去年試圖解散國會遭罷免,更因涉叛亂被拘捕,引發國內支持者不滿,各地開始爆發衝突。自12月以來秘魯至少40人死於暴動,百人受傷,而9號當天機場也爆發衝突,造成17名平民身亡,這是卡斯提洛下台以來最大傷亡。秘魯總檢察辦公室10號對外表示將對新任總統博盧阿爾特(Dina Boluarte)及內閣人員進行調查,罪名為種族滅絕、殺人與重傷害等。不過,博盧阿爾特政府當天仍贏得了國會信任投票的勝利,也讓總理免於下台。卡斯提洛目前仍被勒令拘留,並聲稱他仍是秘魯的合法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