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列管
」 台鐵 桃園 解除列管 台北市 家暴![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95471/sm-c9f3708b8ebf611d9870832f8fb10142.jpg)
侯友宜樹林辦座談火線里長 2026新北市長熱門三人選意外同框
新北市長侯友宜10日與市府團隊來到樹林區辦理行動治理座談會,意外促成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立委蘇巧慧、黃國昌同框,由於三人都曾被傳出劍指2026新北百里侯,同台格外引發關注。侯友宜10日到樹林區主持行動治理座談會議,與在地里長座談,面對面傾聽心聲與建議,也在場宣布捷運萬大樹林線第二期在土城與樹林境內進度。他預告,預計2031年完工第二期工程,也會在僅存不到2年任內,積極推動樹林大柑園都市計畫,甚至大巨蛋建設也會有初步方向。與會人士指出,現場主要討論大柑園都市計畫進度,除了經費分配外,也關係到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溝通,在場者都希望計畫別拖拉。至於「新北大巨蛋」是否落腳樹林,侯友宜則較為保留,強調需要周邊完善的規劃和中央支持,不能「只是新北一頭熱」,會持續追蹤,希望卸任前給市民一個交代。民政局長林耀長則說,不少里長在座談會時具體建議,在樹林區中正路與三俊街口設置的捷運LG20站中,應妥善評估在地需求,規劃足夠的停車空間,否則開通後恐造成當地交通混亂,而捷運局也在場承諾,捷運工程完工前的最後復舊階段,將會聯合道路主管機關,依實際需求檢討,視情況施作停車空間。林耀長也說,自2019年開始辦理行動治理座談會以來,樹林區里長提案反映共135件,已解除列管127件,執行達成率94%,成效不錯。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除劉和然隨著市府團隊首先在活動出席外,民眾黨不分區立委黃國昌也突然現身,接下來樹林選區立委、新北市長另一名熱門人選蘇巧慧也匆匆趕到,三人意外同台,畫面雖稱精彩,但互動行禮如儀,相對冷淡而未有火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94048/sm-6cb0ac184e1cea38c3321aa81bf1a7d4.jpg)
老屋挺過921不代表耐震! 專家:需注意「2迷思」
就在中國西藏大地震發生不久,1/21凌晨台灣嘉義也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嘉義縣最大震度達6弱、台南與高雄也達5弱,導致國家警報狂響,深夜很多人在熟睡中被驚醒!由於近年全球板塊運動劇烈,地震威脅不斷攀升,台灣老屋耐震力正面臨嚴苛考驗。對此,全向科系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面對地震,國人常有「挺過大地震房子就耐震」、「地震房屋受損,補強後就安全」兩大迷思,這些觀念其實是不對的,提醒民眾要多注意房子的耐震性。以「挺過大地震房子就耐震」來說,國內民眾對於建物安全有不少迷思,最常聽到的,就是「老屋挺過921大地震,所以足夠強壯」。但事實上,結構強度是損耗品,特別是台灣早期建造的房屋大多耐震係數都不高,歷經多年多次地震後,耐震係數都會耗損,如果發現「龜裂、漏水」等問題就是一大徵兆,房屋過去不倒,不代表可撐過下次大地震!因此建議老屋屋主,如果對於房子居住安全已產生疑慮,最好先請結構技師加以評估,或者考慮加速進行都更或危老重建,而且,蓋的新房子一定強化「耐震性」對於居住生命安全才有保障。再以「地震房屋受損,補強後就安全」來看,近年台灣大地震相當頻繁,造成很多建物受損,出現很多被列管的紅、黃單建物。雖然這些建物,經補強後,不少都已經解除列管。但事實上,地震後建物無論主結構是否損毀,一旦地震後曾被列為黃、紅單「危險建築」,就算事後有補強、銷單,但再怎麼修復也很難回到結構受損前的狀態。而且,一旦建物被貼過黃紅單,民眾對於建物居住安全的疑慮就很難消除,對於房屋市場價值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劉永昌指出,一般人一輩子可能只有能力買1~2間房子,在高房價時代下,擁有一間耐震能力佳的房子相當重要。與其建物地震受損後再來補救,不如一開始興建時就強化建物的耐震性,不僅可以保護自身生命安全,房屋保值效果也比一般房屋強上許多。另外,近年台灣引進日本最主流柔性抗震的半剛接耐震產品,可在「有限成本增加」下,大幅提高建物耐震力,可確保住戶的身命及財產安全,就是目前老屋都更重建或是業者新推案可以多注意的。 鄰損戶為何多與「凶手建商合建」 專家曝3大理由:江湖現實 他賣繼承老公寓 慘課66萬房地稅 代書一招「稅變0」:免扒兩層皮 假遺囑詐孤獨死! 地政局曝「台版地面師」破案秘辛:快做這1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1683/sm-c3140e3d02122ffbebe75b68b5219005.jpg)
挺過大地震房子就耐震? 專家曝一旦出現「2狀況」就要注意
嘉義大埔鄉於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其中台南市楠西區、嘉義縣大埔鄉受損情形嚴重,不少民宅倒塌,民眾一度受困。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近年全球板塊運動劇烈,老屋耐震力面臨嚴苛考驗,而民眾對建物安全有不少迷思,如「挺過大地震房子就耐震」、「地震房屋受損,補強後就安全」2大迷思,這些觀念其實不正確,一旦有「龜裂、漏水」等問題就是一大徵兆,提醒「過去不倒,不代表可撐過下次大地震」。劉永昌表示,民眾對建物安全有不少迷思,最常聽到的是「老屋挺過921大地震,所以足夠強壯」,實際上結構強度是損耗品,特別是台灣早期建造的房屋大多耐震係數都不高,在歷經多次地震後,耐震係數會耗損,有「龜裂、漏水」等問題就是一大徵兆,所以「過去不倒,不代表可撐過下次大地震」。此外,還有「地震房屋受損,補強後就安全」,劉永昌表示,近年大地震頻繁,造成很多建物受損,出現很多被列管的紅、黃單建物,雖然經補強都已解除列管,但「危險建築」再怎麼努力修復也很難回到結構受損前的狀態,也連帶影響房屋價值。劉永昌建議,民眾若對居住安全產生疑慮,可以先請結構技師評估,或考慮加速進行都更或危老重建,且新屋一定要強化「耐震性」,對居住生命安全才有保障,與其等到建物在地震後受損再來補救,不如一開始就選擇耐震性高的建物,不僅能保護自身生命安全,房屋保值效果也比一般房屋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91550/sm-ba93d1a4dc6f09f7c4fd9122ce96cacb.jpg)
嘉義強震害的!玉井6層大樓爆「軟腳」危機 市府委請技師鑑定:救得回
0121嘉義大埔地震,造成台南市玉井區仁愛街6層樓的「文化大廈」遭震損,1樓梁柱磁磚、水泥脫落,鋼筋裸露出來,一夕間成了「軟腳」危樓,許多家戶憂心變成「無殼蝸牛」;對此,台南市政府工務局長陳世仁表示,經結構技師鑑定,認為該大樓「救得回」,經完善整修後,即能解除危樓列管,讓住戶得以入住。陳世仁說,該大樓經結構技師鑑定,1樓有4根梁柱已失去功能,市府下午已調派廠商先做緊急加固工程,以鋼構支撐後,就能讓住戶們返家拿取個人重要物品。此外,後續還會規畫辦理擴柱、興建牆面等耐震補強工程,待建物解除列管,居民就能搬回入住。玉井文化大廈興建於1995年,屋齡已經30年,有住戶說,該大樓當初設計時,仿效當時建築物盛行的興建方式,將1樓作為汽、機車停車場,讓住戶停車,後來歷經921地震、0206美濃地震、0403花蓮地震的「摧殘」,這次遇到0121嘉義大埔地震,才會如此的不堪一擊。一名住在大廈3樓的住戶說,該大樓有3成的住戶和他一樣是租客,如果以後沒辦法回去住,得要另外再找房子。另有住戶2個月前才剛買下1戶,孰料因為地震可能不行再住,損失慘重,欲哭無淚。對於技師鑑定結果,有住戶覺得「鬆一口氣」,不然不曉得能住哪裡;不過也有住戶認為,還是有疑慮,擔心再有地震一來,會不安全,暫時不敢回去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89775/sm-e943d0f7cc934332e1f70263f512cdcc.jpg)
國土署官員被列管仍貪污 監察院要求廉政署檢討改進
監察院今(14日)表示,原內政部營建署(現改制國土署)組長張之明負責督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業務,卻藉機收受廠商賄賂7千5百多萬元及性招待,屬下前課長詹加欣也接受性招待,除了通過對張之明二人彈劾外,日前再通過調查報告,指出張之明早被提列為廉政風險人員,而且行為舉止異常態可疑,但機關政風卻未察覺,致生弊端,要求國土署及法務部廉政署確實檢討改進。監委調查,張之明長期擔任主管,負責督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編列、修正及審查作業等業務,卻接受廠商飲宴招待56次,其中部分飲宴有女陪侍與性招待,廠商還交付賄款予張之明與白手套,藉機收受廠商賄賂及不正利益高達新台幣7567萬餘元,內政部已予以停職;詹加欣亦有接受廠商飲宴招待36次,其中部分飲宴有女陪侍、帶女出場。監察院去年12月10日全票審查通過監察委員蔡崇義、王美玉、賴鼎銘對張之明、詹加欣提出的對張之明、詹加欣的彈劾案,今年1月9日內政及族群委員會審議通過3位監委提出的調查報告,要求內政部國土署及法務部廉政署確實檢討改進。調查報告指出,張之明自2017年開始,多次基於職務上行為收受廠商賄賂與不正利益,並有洩密及發生婚外情之違失,而詹加欣自2021年開始,多次基於職務上行為收受廠商不正利益,2人除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外,亦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及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等規定,已通過彈劾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調查報告指出,張之明及詹加欣身居國土署要職,且均涉及前瞻計畫相關審議案件,張之明利用組長身分透漏職務所掌資訊予特定對象,並利用職務審核各項補助案之機會,謀取私利;詹加欣就職務上所知悉之相關重要資訊,指點廠商撰寫標案服務建議書,收受廠商不正利益,前瞻計畫為其等濫用資源,未思人民福祉,國土署應加強內控管理措施、政風查察及公務員倫理規範之訓練,避免類案再次發生。監察委員提到,國土署雖於103年度(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曾將張之明提列為廉政風險人員加強注意,惟僅提列管控1年即予解除列管,且原營建署前已發生前署長葉世文貪污案,而張之明已列為高風險人員,政風亦已發覺其5點下班、下班後不接手機,行為舉止異於常態,已有可疑,機關本應有所警惕,惟政風未予察覺,致生弊端。調查報告指出,張之明、詹加欣涉犯貪污罪遭檢察官起訴案,相關政風單位依據「政風機構執行行政調查作業要點」第17點規定「知悉同一案件已由檢察機關偵查中者,不得再進行行政調查」,未進行行政調查,但監委認為,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法令依據不同,若以此規定限縮行政調查,難以迅速查明行政違失責任,已違反「刑懲併行」原則。監委指出,為避免公務員懲戒時效過長,以符合社會大眾對於行政調查即時性之期待,法務部廉政署應檢討改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52876/sm-ead0e5f27082dc80b7ac64e6febaeec6.jpg)
歷經15小時終撲滅!龜山倉儲「全面燃燒頻傳爆炸聲」 燒掉連棟4廠房
桃園龜山一間倉儲工廠,28日晚間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消防人員到場已全面燃燒還伴隨爆炸聲響,倉儲負責人因已分租他人,存放物品一問三不知,加上位於管線末端,水源不足增添搶救困難,消防局出動23台水庫車接力送水,以水牆阻擋延燒,近6小時控制火勢,15小時終撲滅,但4連棟4000平方公尺的鐵皮屋已燒塌,目前出動怪手殘火處理中。龜山區樹人路305巷內的倉儲,28日晚間7時44分發生大火,烈焰照亮黑夜,消防局湧入大量報案電話,消防員到場已全面燃燒,持續加派人手,共出動消防人員275名(含新北市消防局支援4名)、義消17名、消防車72輛(含新北市消防局支援2輛)、救護車3輛。龜山倉儲大火頻爆炸,存貨不明、水源不足燒掉4連棟。(圖/翻攝照片)因現場伴隨爆炸聲響,且第一線消防員反映,水越噴、火越旺,懷疑有禁水性物質,但該廠址過去曾有化學物品申報紀錄,2016年清空場域後即解除列管,目前並無存放危險物品的紀錄,詢問倉儲負責人卻疑因已分租其他人,一問三不知。場內大量易燃物讓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因旁邊還有家具工廠、回收場和分裝場,也都是易燃材質,消防人員不敢大意,採取保守防護策略,避免延燒到其他場域,但現場疑因位於管線末端,消防栓水壓嚴重不足,緊急調派23台水庫車,來回中油煉油廠,以循環送水方式全力搶救,從深夜送到清晨,每輛水車都跑數十趟,終於在凌晨近2點控制火勢、早上10點半順利撲滅,也讓火勢控制在4間連棟鐵皮屋,未延燒到其他工廠,燃燒面積初估約4000平方公尺。龜山倉儲大火頻爆炸,存貨不明、水源不足燒掉4連棟。(圖/翻攝照片)龜山倉儲大火頻爆炸,存貨不明、水源不足燒掉4連棟。(圖/翻攝照片)雖然鐵皮廠房燒塌,所幸並無人員傷亡,目前出動2台怪手仍在殘火處理中,火調人員也將進入火場調查起火原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29874/sm-1a2dc5252db32f82fd77a4704cde7a2c.jpg)
要命的屏蔽1/0403震出破百危屋 內政部拒揭紅黃單建築扯個資法遭打臉
0403花蓮大震驚撼全台,迄今仍餘震不斷,也震出了居住安全風險。其中慘痛受災戶花蓮天王星大廈,在2018年2月6日地震後即遭貼了「黃單」,代表內部非主結構有傷人可能,但這些資訊卻未充分揭露,導致在災前仍有不少交易,受災的新屋主一夕之間才驚醒直呼「根本不知自家被貼黃單」,引發各界譁然。據了解,花蓮天王星大廈經歷2018年強震後,因外牆玻璃震碎、磁磚剝落等,當年縣府已貼出黃單,然而因未曾公開上網,不少外地買家並不知情。根據國土署截至4月10日前統計,目前全台有紅單44件,黃單73件,以花蓮縣最多,一縣就佔了3成,然弔詭地是,攸關建物安全的紅黃單揭露,全台竟然沒有公開搜尋平台。本刊記者進一步調查,以六都來說,桃園市紅黃單掛零,台北市公開揭露市內全部紅、黃單處所,其餘縣市,包含「紅單」最嚴重的花蓮縣,都未在線上揭露資訊。外界質疑,政府是否因擔心影響房價,繼而屏蔽要命資訊,無辜接手者將慘淪房市冤大頭,輕則財損,重恐奪命。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一處連棟老宅,因房屋結構毀損,一度遭列「紅單」建築,儘管目前已轉為「黃單」,不少住戶仍感到恐懼。(圖/報系資料照)記者實地走訪新北市受災的土城華廈「台北一家親」,大震之後53戶超過80人被撤離安置,受災民眾直指社區一樓便利商店門口的2根梁柱,鋼筋量根本不足,希望查明是否偷工減料。管委會薛主委無奈表示,自己住的後棟受損已屬輕微,但在短暫回家收拾行囊時,仍感受地面不平造成的傾斜,至於前棟則不少住戶,根本不敢進家門。談到安置,主委坦言,自己因為附近還有一間空屋,目前全家搬過去沒有問題,但社區的清寒或老弱家庭至今沒有收到補助,甚至因此得向親友調頭寸,儘管安置期已於10日屆滿,不少住戶根本不敢回家,下一步在哪都不知道了,雖然住戶有意都更,但現在光是肇因責任歸屬與合作建商磋商,短時間不太可能完成,就地重建實在有些遙遠。針對紅黃單可能影響到房價,薛主委仍呼籲,希望政府單位設立紅黃標查詢網站,不然有人剛花了一生積蓄誤買危樓,垮了還要繳貸款情何以堪?至於曾經有列入黃標建物經過改善,同樣也應該列供民眾查詢,像天王星就是黃標的案例,如果住戶很芥蒂,就加緊尋求都更解危。新北市土城區「台北一家親」社區,由於地震造成房屋毀損,列入黃單警示建築。(圖/讀者提供)對此,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官員解釋說,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等因素,不可貿然將紅、黃單建築資料公開上網,卻無法解釋為何台北市建管處能全數揭露。謝姓民眾痛批,不動產交易過程中「凶宅」格外受到民眾關注,也因為揭露與否衍生詐欺爭議,但畢竟凶宅還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至多是房價受到波及,後來內政也已明文規定必須在買賣「不動產說明書」記載揭露,坊間也不少仲介網站地圖可查找資訊,但攸關實際人身安全的紅黃標建築資訊卻遭內政部帶頭屏蔽,房價與人命到底孰輕孰重。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為,紅、黃單建築公告都已貼在建築大門口,不可隨意塗改拆卸,主要是為了「警示不知情人士走進建築後果自負」,且紅、黃單本來就滾動式修正,只要補強結構,經過結構技師複驗通過,就可報請縣市政府拆單,上傳全國資訊網雖不致違法,但意義不大,且資訊不能即時更新,又會引發爭議。至於兇宅有永久性「做完法會也不能解除列管」。然而法界對於公告紅黃標建築是否違反《個資法》有不同見解,鼎川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梁繼澤指出,像手機號碼等有高度屬人性,確實是《個資法》中的列舉保護事項;然而,地址不屬於其中保護事項,畢竟「給你地址誰看得出裡面住誰呢」,因此地址應當不屬於個資法所要保護的個人資料。他表示,可以理解國土署受到地方居民抗議房價的壓力,但地震紅黃單的目的,是災後立即針對建築物受災程度進行判定,依《災害防救法》「提升全民防災意識」的立法意旨,以及《政府資訊公開法》相關規定,紅黃單資訊本就該即時正確公開,以便民眾合理安排防災措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25837/sm-9b09494b4a254ec17e188eb90c5a2076.jpg)
去年8月關廠仍爭議不斷 科慕桃園廠再爆土壤「重金屬汙染」
美商鈦白粉大廠科慕公司桃園觀音廠,去年關廠後接連傳出勞資爭議、環境汙染、工安等問題,桃市府跨局處聯合重點關注撤場後續。環保局調查發現,該廠區1公尺內淺層土壤,重金屬汙染超標,但實際影響情形待釐清,後續將持續調查周邊環境,並請業者提出緊急應變計畫。科慕觀音廠去年8月突襲式宣布關廠,大量解僱勞工引發勞資爭議,工會多次公開陳情;10月執行設備除役作業時,反應爐防火磚牆崩落,導致2名承攬商勞工傷重身亡;市府當時還發現,科慕歇業前未提送土壤及地下水檢測報告已開罰;今年1月廠內鹽酸管線破裂,嚴重汙染觀音大堀溪,造成上萬隻魚死亡,使地方居民相當關注撤廠後續情形。環保局日前調查發現,科慕廠區土壤汙染狀況重金屬超標,項目包括鎳、鋅及鉻,但侷限在1公尺內的淺層土染汙染,不過針對該區土壤汙染的實際影響程度與範圍仍待進一步釐清。美商鈦白粉大廠科慕公司桃園觀音廠去年關廠,桃園環保局調查發現廠區有土壤重金屬汙染情形。(圖/環保局提供)環保局表示,6日環保局已發文請科慕公司提陳述意見,預計將該廠區公告為控制場址,環保局將再補強周邊環境調查,並視科慕提出的陳述理由及土壤整治緊急應變計畫、方式及期程,綜合評估決定公告控制場址或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第7條第5項規定,准以採行緊急應變措施。另針對事業廢棄物部分,環保局提到,去年12月已同意科慕公司提出的處置計畫書,後續有關廠內需清除的廢棄物,將要求科慕依據核准提出的計畫書妥適處理,等確認廠內確實清理完成後,才會解除列管。「應先檢測完汙染才允許歇業!」立委涂權吉指出,廠商歇業提交的土壤汙染評估與檢測審查,竟可在未繳交汙染評估下,先行申請關廠,若後續外商歇業走人,政府要找誰究責?難道過去RCA事件教訓還不夠?工廠歇業申請書第三項辦法應刪除才對。他建議,環保署有列管的公司、工廠,在歇業前都得確定檢查好無汙染情形,才能放行歇業。市議員吳進昌也說,科慕身為國際大廠,應善盡社會責任,雖宣布關廠迄今陸續發生許多事件,觀音鄉親都會擴大檢視,後續應依照台灣相關法規,按部就班一步步妥善處理,希望在撤廠完畢後,留下乾淨的土地環境,別讓汙染再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18423/sm-53ae30645ecac60bd48f0391c09e4d1e.jpg)
八成廢土案抓到了? 專家籲國土署公開調查詳情
全台各縣市違法廢土傾倒案層出不窮,往往因監視死角等舉證因素,無法有效追緝不法人士,只得由無辜地主受罰,又無法遏止亂倒歪風。對此,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6日表示,政府導入智慧監測系統近10年,持續追蹤傾倒廢土案件,近一年累計違規已辦結1352案,主要分布在嘉義縣、台南市、雲林縣及屏東縣,多是過去鞭長莫及、取締人力不足的地方;導入智慧監測後,近一年全國整體平均辦結率已由前一年72.21%上升至近八成,顯見取締違規廢土傾倒案成效不錯。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說明,除了針對新增案件即時監控處理外,同時也逐步清理沉痾舊案,自2016年起截至2023年底共依法完成廢土隨意傾倒立案4,286件,而重要的是經中央與地方縣市政府導入智慧追蹤加強稽查與取締後,目前辦理結案率已達79.55%,未完成改善的案件並未解除列管,仍會持續追蹤,且隨著科技取締技術完善「我們會拚100%傾倒案辦理結案」。中央也逐年持續編列補助經費,全力支持縣市政府辦理土地違規查處作業,以期提高清查效率及嚇阻違規效果。對此,嘉南藥理大學副教授、前立委陳椒華17日向CTWANT記者說明,國土署這類數據較空泛,必須把詳細地區、樣態等統計數據公開上網,尤其是每件案子的調查報告應遮蔽個資後上傳,並分析未結案的案件樣態與查處困難點以茲改進,除可昭公信,也可展現國土署辦理的決心。否則國土署稱「辦結率」上升,恐怕淪為自我宣傳,對遏阻不法人士效果不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16683/sm-740d8f8733431d15688b221035334f2d.jpg)
下陷酒店2/台北101旁四季酒店害地層下陷 市府:營造廠需負修復之責
全聯之父、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與「四季酒店 Four Seasons」合作的酒店書案,爆出造成地層下陷,周邊鄰房出現受損情形,台北市府獲報後會同土木技師公會前往會勘,認定相關下陷確因四季酒店而起,不過安全監測數值未達警戒值,暫無公安之疑慮,但卻無法讓住戶安心,更忍不住與先前才倒塌的基泰大直建案聯想在一起。林敏雄首次進軍飯店業就豪砸200億元,與國際頂級奢華酒店之一的四季酒店攜手合作,選在信義區最精華的地段,正對台北101,就是看準疫情過後的高檔旅遊商機,更找來建築大師Richard Rogers與全球知名室內設計事務所Yabu Pushelberg聯手,以高抗震結構規劃三大空間,建構國際性、現代化與地標性,打造地上31層、地下4層,頂樓還有挑高設計打造天際空間的建物,預計將可提供260間房間。四季酒店力拼在2025年開幕,相關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但本刊卻接獲消息表示,四季酒店的興建工程疑似在進行地下2層開挖時,因不明緣故出現地層下陷情形,導致旁邊的人行道上肉眼可見出現明顯落差,最可怕的是下陷範圍竟還一路擴大至對面的清翫雅居建案,大門管理室的磁磚出現一條長長裂縫,就連後方花圃人行道上,都已出現下陷裂痕,讓居民憂心成為下一個倒塌的基泰大直建案。基泰大直驚天一塌後,原本被列為危樓的建物已被拆除,而當初凹陷的地面也已被火速灌漿回填。(圖/本刊社會組攝)回顧基泰大直倒塌事件,北市大直街94巷一處民宅因緊鄰基泰建設所有之建地,於去年9月7日晚間發出一聲轟然巨響,隨後下陷倒塌,北市府緊急將該棟上百名住戶緊急撤離,但下陷範圍卻不斷擴大,就連相隔一個馬路的道明外僑學校,其操場外的圍牆也因此出現嚴重凹陷受損。 事件發生後,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基泰也與受損住戶積極協商相關賠償,而傾斜的大樓如今也已拆除,凹陷的地面被火速灌漿回填再重新鋪上柏油,只剩下道明學校操場旁破損的圍牆可以看出曾經下陷的痕跡。而基泰大直在發生如此嚴重的工安意外之前,北市議員陳怡君就曾踢爆表示,2023年3月就已接獲住戶陳情家中出現裂痕,後續委由基泰修復,將裂開的水泥重鋪,台北市都發局再回文給陳情住戶,強調依據相關監測報告與勘查結果「並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建築工程得繼續施工,未料後續竟出現如此嚴重之公安事故。北市府對此回應表示,有關民眾表示四季酒店工地施工過程中造成鄰房有裂縫情事,已向建管處提出損鄰陳情;建管處接獲陳情後立即安排於1月17日請營造廠、監造建築師及民眾指定的第三方專業公會(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前往現場進行勘查。針對基泰大直一案,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表示,在坍塌前就有住戶陳情鄰損,但北市都發局卻說「並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圖/報系資料照)經勘查結果,安全監測數值未達到警戒值,且透地雷達顯示未有掏空情況,公會技師也認定本案無公共安全疑慮;有關鄰房出現裂縫雖然未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但公會技師判斷鄰房裂縫是屬於施工造成,認定結果將交由建管處進行列管,後續建管處將按照損鄰相關規定,要求營造廠向提出損鄰的住戶進行修復協商,在達成和解後方可解除列管。本刊記者對此致電詢問元利建設,元利副總吳麗謹回應指出,有關鄰損事件,市府第一時間就委派第三方土木技師公會前往會勘,經確認安全無虞,元利後續也持續進行地質監測,並預計在2月17日進行相關修復計畫,將已損害的部分修復完成,「絕對沒有不處理,且經確認安全無虞」。元利表示, 1月17日已與營造廠、監造建築師及民眾指定的第三方專業公會進行勘查,並額外增加施作透地雷達探測作業,探測結果顯示未有掏空情況,且經公會技師認定本案無公共安全疑慮。另外,本案採用逆打工法增加擋土之穩定性,對周圍建物影響少。元利後續也將持續執行地質監測,並於2月17日與社區協調後續施工說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14708/sm-977814154d80fbd61c488f14b8bcea2f.jpg)
台中老樹悲歌...31%感染「樹癌」 10年消失2成
擁有龐大的「老樹家族」是台中市珍貴自然資產,但《台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2013年上路迄今,約有290棵、占二成一的老樹遭解除公告,其中感染褐根病者約31%,老樹殺手令人憂心。市府農業局採取藥劑方式治療,盼讓樹木得以延命及治癒,重現生命力,搶救老樹已成為當前重要課題。《台中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上路10年,農業局陸續辦理受保護樹木公告總計1353棵,期間扣除倒塌或死亡、感染樹木褐根病、危害公共或居家安全等原因,解除了290棵,目前列管數1063棵;樹種前3名分別為正榕568棵、樟樹120棵、芒果樹74棵,全市列管樹木又以北屯區195棵居冠。台中市10年來有2成受保護老樹遭解除列管,原因包括樹木倒塌或死亡約占38%、感染樹木褐根病約占31%為大宗;而褐根病向來有「林木殺手」或「樹癌」之稱,如何防治及治療,刻不容緩。市議員楊典忠憂心表示,針對染褐根病老樹,市府只會解除列管,無法防治與治療,連日常巡查能力都沒有,他諷刺樹木「保護」委員會形同「殯葬管理處」。中督盟共同發起人陳家彥則說,縣市合併以來,法令日趨完備,但老樹悲歌層出不窮,棲地不改善,患病不醫治,各機關到處卸責。農業局指出,受保護老樹遭解除達290棵,在樹木褐根病部分,目前積極提供化學藥劑治療,包括樹本身噴藥及土壤用藥進行改善,盼讓受保護老樹得以延命及治癒,重現昔日生命力。農業局提到,大甲火車站旁受保護榕樹,樹木主幹基部自3年前發現褐根病病徵,農業局以藥劑澆灌樹冠下方土壤,抑制病菌擴散,並適度修剪病枝、增加透光度,該樹主幹根基部雖已腐朽,但延伸的氣生根生長良好,形成新的水分與養分運輸通道,目前全株樹木生長勢良好。老樹是城市最珍貴的自然與文化資產,如何讓老樹在這塊土地上屹立不搖,持續陪伴下一代、下下一代,是相關單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05889/sm-e7b23987fbcb214c9c677f3d22676d91.jpg)
平鎮百年榕樹罹「樹癌」 會勘前竟遭砍 農業局曝原因
桃園市平鎮山仔頂地區一棵百年老榕樹原被市府農業局列管保護,卻因得褐根病今年11月廢除列管,地方居民期盼保留老樹,原訂21日會勘,未料近日發現老樹早已被砍除。平鎮區公所解釋,該樹經專家會勘,認定褐根病嚴重無法救治,有倒塌風險,本月9日就派工移除,會勘是之後才安排,有時間上的落差。平鎮地方文史工作者巫秀淇指出,位於山仔頂的百年老榕樹在東豐路與三福路口,伴隨居民從小到大生活回憶,市府農業局今年11月發文給在地福林里,說要解除列管老樹保護,就是為了砍樹的起手式,雖然相關單位理由是老樹得了褐根病,但沒有和在地居民說明,許多人認為若不是末期,是否還能想辦法醫治,居民也有意願為此發動募款。他說,原本農業局排定要在21日會勘,沒想到平鎮區公所早派工將百年老榕樹砍除,現在只剩下樹根殘存,因為老樹位置就在山豐重劃區域,懷疑相關單位為了要搞重劃,偷偷摸摸將老樹砍除。平鎮區長呂緣說,該老樹土地屬於國有財產署,區公所僅是委託代管單位,因為發現老樹得了褐根病,之前已有專家學者會勘,發現褐根病嚴重已經無法救治,隨時有倒塌危險,市府也有審議過程確認解除老樹列管。他說,為了保護用路人安全,平鎮區公所本月9日發出派工單移除老樹,廠商視天候許可作業,相關程序發生在排定21日會勘之前,因為時間上的誤差導致民眾誤解,強調區公所是合法移除老樹。農業局則說,該老樹根病菌絲已蔓延到樹幹基部病況嚴重,國有財產署亦要求移除老樹,但包商是在未告知平鎮區公所情況之下剪除老樹主幹,處理程序有瑕疵,將請區公所配合檢討改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281486/sm-a028af61f6042d77ebcc939445eb8712.jpg)
居民氣炸!湖口驚見藍色多瑙河 竹桃聯合找兇手
海葵颱風過境,新竹縣湖口鄉德盛溪4日變「藍色多瑙河」,不但散發濃濃刺鼻臭味,還造成大量魚群暴斃,桃市和竹縣聯合追查,發現「禍首」是歇業的潤泰全球第八廠(楊梅廠)爆管釀禍,桃園市環保局採樣後,依違反《水汙染防治法》告發,最重可罰300萬元,且逾期未清得連續罰。潤泰全球李姓發言人表示,第八廠在2019年4月即歇業停止生產,廠內廢水處理池內有染料廢液和汙泥,公司委託台塑能源科技公司處理廢水解列相關工程,目前仍在申請作業中,廠內廢水池發生廢水溢漏情事,會加強督促台塑能源改進並負起相關責任,同時要求先設法抽掉廢液,加快申請作業,避免類似汙染再發生。湖口鄉長吳淑君表示,4日一早接獲村鄰長通報德盛溪遭汙染,她偕同清潔隊人員到場,發現溪水變成藍色,造成大量魚群暴斃,還散發濃濃刺鼻味。她憤怒指出,德盛溪下游有少數住戶仍飲用井水,被汙染成「藍色多瑙河」,讓居民們氣得痛罵不肖業者太沒良心,也擔憂影響水質對身體造成危害。「水色和味道都一樣!」吳淑君說,經環保單位追查,確認汙染源是潤泰全球楊梅廠的汙水池所排放,她到現場時廠方人員聲稱是管子破裂,才造成汙水洩漏,但說法令人質疑。她強調,潤泰全球楊梅廠已無營運,正準備解除列管,潤泰集團必須負起完全責任,妥善處理德盛溪汙染,絕不能拍拍屁股就關廠走人。因德盛溪上游在桃園市楊梅區,竹縣環保局也透過桃竹合作平台通知桃市同步追查,桃園市環保局稽查科長蔡元正指出,昨派遣5名稽查員前往,發現是業者在廢水輸送過程中,管線破裂導致藍色廢水流至放流槽,續流至下游德盛溪,汙染河川水體,除當場令其停止排放,也依違反水汙法30條告發,將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蔡元正說,環保局也立即要求業者調派水車緊急應變,抽除藍色廢水,同時派員清理死魚,強調若限期未清理完畢,將按次處分,呼籲業者在製造、操作過程務必謹慎小心避免汙染洩漏,否則不僅危害環境,還將遭受重罰與求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268165/sm-b3c03991adfc276dce486f4234db1eb7.jpg)
知法犯法領補貼將農舍變豪宅 綠營立委陳俊宇道歉
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俊宇遭揭發所住的豪宅,其實以楊桃產銷班名義申請政府補助所興建。對此,陳俊宇今(7日)發出4項聲明,絕非領取政府補貼私蓋住宅,2016年因居住需求入住,做出不良示範,向社會大眾致歉。陳俊宇本週三(5日)才接受民進黨提名參選宜蘭縣立委,隨即便遭舉發所住的兩層樓住家是拿政府補助興建的楊桃集貨場,違反農地使用遭開罰卻不甩。對此,陳俊宇今(7日)表示,該筆土地本可合法申請興建農舍,他於2016年即申請改建農舍,未獲核准。但因當時有居住需求而入住,做了如此不妥的示範,他鄭重向社會大眾致歉,現已遷出。民進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俊宇位於員山鄉的兩層住宅被揭發違規使用,他近期雇工拆除違建部分並已遷出。(圖/報系資料庫攝)針對領取政府補貼私蓋住宅,陳俊宇澄清,該建築為2002年依農委會「富麗農村計畫」申請興建集貨場,並無償提供產銷班使用10年,之後楊桃產業沒落,產銷班解散,依原計畫規定10年後使用權歸經營人所有,因此絕無拿政府補助蓋自用住宅之情事。另外,陳俊宇表明,該建築是合法農業設施,原本也作農業設施使用,但產銷班解散後,已無再做農業設施之必要。屋後的雨遮及屋前硬鋪面曬場,於2015年縣府罰鍰6萬及列管,現已完全拆除違章及刨除完畢,將向縣府申請解除列管。陳俊宇強調,該筆土地893坪本可合法申請興建農舍,且他為求符合法令,農業設施於2016年即申請改建農舍,未獲核准。但因當時有居住需求而入住,做了不好的示範,他鄭重向社會大眾致歉,現已遷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245250/sm-85d05f5c16ddfd61ab30a217388d0903.jpg)
雲林85座橋待修「7座須立即改建」 2.2億經費縣府全額負擔
雲林縣政府每2年辦理橋梁檢測1次,今年有85座橋須維修,其中14座已派工,7座必須立即改建、64座必須維護。考量公所籌措財源困難,人力及工程經驗不足,縣長張麗善調度財源,責成工務處全力協助,7座改建橋梁經費2.2億元,由縣府全額負擔。2019年宜蘭縣南方澳發生斷橋意外,雲林縣檢查有16座是須立即重建的危橋,全數已於2021年完工,全部解除列管,效率全台第一名。縣府去年(2022年)再委託專業廠商檢測全縣、6公尺長以上橋梁1428座,發現有85座須維修或改建,危害因素包括大梁鋼筋鏽蝕膨脹、橋面板混凝土破損、鋼筋裸露鏽蝕、橋墩混凝土破裂、下游固床工基礎掏空、河道護岸互床工基礎掏空等。台西鄉一座橋樑護欄斷裂。(圖/雲林縣府工務處提供)其中有7座必須改建,台西鄉3座、口湖鄉1座、四湖鄉2座、水林鄉1座,就管轄單位而言,縣府轄管四湖鄉1件、其餘都是公所轄管,7座改建預算2.2億元。汪令堯表示,縣長張麗善力求排除縣內橋梁危害風險,7座須立即改建的橋梁由縣府全額支應;其餘無立即危險但須維護的橋梁,若轄管單位是公所,縣府也願負擔二分之一。汪令堯說,須維修的64座橋梁粗估預算5000萬元,有53座是公所轄管、11座縣府轄管,各公所得知縣府願意負擔一半都鬆口氣,願意全力配合。如公所發包不易部分亦可請工務處協助代辦發包。古坑鄉華山新橋有河道護岸、護床工基礎掏空情形。(圖/雲林縣府工務處提供)南方澳斷橋事件有2名公務員疏於檢測與管理維護遭起訴,殷鑑不遠,雲林縣府日前召集全縣20鄉鎮市公所研商橋梁維修改建會議,相關單位均出席,縣長張麗善親自主持。汪令堯說,須立即改建的7座橋梁已開始設計、辦理發包,包括須維護的64座橋梁都預計明年4月前完工。汪令堯表示,有30座位於沿海鄉鎮的橋梁,2019年檢測時建議應維修,但因有潮汐漲潮影響,長時泡在水裡,混凝土工法有困難,而仍未施工,本次也已找到突破的工法,將以防蝕、防鹽害的鋼板包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237350/sm-a4f3b92bd7bdf9c5e6a49511c764fba8.jpg)
誰可當「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委員? 工總苗豐強今開研商會提出五點建言
包括聯發科、台積電、日月光、友達、原相科技、鴻海等51位國內廠商法務長、學者專家智庫等產、官、學、研,今天(7日)出席由工總理事長苗豐強主持「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政府機關(構)委託補助出資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計畫認定辦法」等子法草案條文研商會,針對子法草案所帶來的隱憂,工總也提出五點建言。政府於2022年6月8日公布修正「國安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授權國科會訂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子法,國科會遂於12月31日預告訂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政府機關(構)委託補助出資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計畫認定辦法」草案條文。工總表示,會中業者及專家關切重點包括「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委員之產業代表性是否足夠以及如何遴選,業界與利害關係人是否能夠充分參與;並建議釐清條文中「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辦公室」屬性與「補助、委託、出資…政府機關(構)」、「技術主管機關」之權責分工等。另外,受政府補助超過50%之計畫主持人以及從事該計畫知悉關鍵技術人員管制,範圍包含已終止之計畫回溯期長達3年,相關救濟程序為何,亦為業界所關注。針對子法草案所帶來的隱憂,工總提出以下五點建言:第一,「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審議會」中,「產業專家」應有最低名額規定,確保業者參與;審議會在審議核心關鍵技術時,「應」邀請利害關係代表及其他相關專家列席提供意見;提報審議會認定關鍵技術項目時,應同時檢具「利害關係人意見」。第二,關鍵技術辦公室職司重責,其研析建議對產業影響至鉅,因此,關鍵技術辦公室的組織設計與決策機制,有必要做具體規定;諮詢產官學研等利害關係人意見之作業細則,亦宜有明文規範;外聘諮詢委員,其遴選資格、利衝規範、獨立性規範、作業要求,同樣需要完整規定。第三,為確保「關鍵技術項目」的國安審查目的,應在辦法中,明訂審查要點,確保審查透明性,並在提報認定過程中確保所檢具之各項資料,不涉及廠商的營業祕密。項目公告後,應通知該項目持有人以強化保密措施,避免影響該產業未來發展。第四,對於政府機關(構)委託補助出資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計畫之盤點及認定,其中包括已終止之計畫,為免因本草案之回溯施行,讓國內優秀人才因受高度管制難以繼續發揮原有效益亦承擔不確定風險,因此工總建議,針對已終止或執行中之計畫,不適用於本辦法施行前。另,針對補助計畫因事後機關進行經費變更者,亦應比照適用。第五,對於被列冊人員收受通知後可否申覆並應如何處理,以及解除列管的資格與條件等,建議宜有明確規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217454/sm-414e2ccc0ec2a2f97889e58689c29bf8.jpg)
方舟成賊船2/船屋蚊子館命運多舛 所託非人南市府解約止血
台南黃金海岸上的船屋在1997年完工,到今年11月剛好滿25年,這座船屋矗立在四鯤鯓海灘南側,坐擁沙灘及夕陽美景,且鄰近漁光島、安平港等景點,是當地最亮眼的地標,不過命運多舛,多年來經歷數次轉手、改名始終找不到好「歸宿」,近年雖然解除列管並順利委外,不再有「蚊子館」稱號,但沒想到接手業者還沒正式開幕,就搞出一堆爭議,也讓主管機關南市府觀光旅遊局頭大,只能「壯士斷腕」提前解約。據了解,黃金海岸船屋當年花費近4000萬元興建,當時的台南市府在2001年與津津公司簽下BOT案,原計畫投資3億多元開發,卻因訴訟中止,中間還曾花公帑整修;2005年委託凱拓公司營運,但業者未按期繳納權利金,2008年提前解約;縣市合併後,從2012到2014上半年,公告招商不是未達甄審標準,就是無人提案。直到2014年7月,台南某傳產業者提ROT案審核通過,但隔年卻因故退場,2016年觀旅局進行建物使用執照變更,也編列預算進行整修,完工後辦理招商說明會及公告;2018年一家新創公司接手,計畫將船屋轉型為商務中心、創業基地,並打算把船屋更名「海丸號」,但遲未開幕,沒想到因建物漏水等缺失,最後點交未過,雙方協議解約;2019年才由競業公司得標,沒想到這竟是噩夢的開始。根據本刊調查,競業公司接手後,整個業務由于男及洪女主導,招商的動作相當積極,對外宣稱簽約後投入上千萬元資金解決老舊建物諸多問題,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據知情人士透露,船屋硬體設備市府已經整修完成,點交後業者僅負責維護營運,但不知是資金或是人力問題,「竟然連廁所不通都要市府處理」,2019年施作完成的水電工程費近20萬元,到現在都還沒付給承包商,廠商浩哥怒斥「真的不知道錢都花哪裡去!」競業公司遭解約後,還堅持在22日開幕營運,自救會成員到場控訴遭坑殺,要競業公司出來面對。(圖/莊曜聰攝)離譜的事情還不只這一樁,觀旅局為活化船屋,在當地舉辦淨灘、環境教育推廣等活動,並由競業公司承辦,但競業疑似為了省錢,安排進駐攤商協助表演、在地居民負責餐點供應,事後竟不願支付費用;另外,競業對於觀旅局的管理查核視之無物,要求得先行文告知時程,觀旅局人員前往場勘時甚至遭到于男刁難,回嗆「不要跟我談合約!」甚至要求換掉承辦人員。隨著競業公司的負面消息不斷傳出,與攤商糾紛也影響服務品質及形象,受罪的還是遊客,包括冷氣沒開、營業時間不固定、環境髒亂、餐飲品質差等等,換來的就是在「黃金海岸方舟」的google打卡點被留下負評,沒想到業者「眼不見為淨」竟直接關閉打卡點,結果網友怒氣全部發洩到同名的「黃金海岸方舟公車站」,業者還行文市府局處,希望能夠幫忙「洗評價」。觀旅局指出,競業今年應提送「經營成果報告」及「經營管理計畫書」,光是公文催促就將近10次,更不用提電話或通訊軟體聯絡,都無回應,經處罰逾期違約金額達契約金額20%(逾80萬元),所以本月12日終止契約,業者有1個月時間點交,後續將重新招標,而「黃金海岸方舟」原本是網友票選命名,但卻被于、洪2人私下拿去註冊商標、開設公司,未來船屋可能還得改名。競業公司對此態度強硬,認為市府罔顧公眾利益、公平合理及誠信和諧,意圖為特定人士利益,未經爭議調解及最終裁定即公告違法解約,將保留法律追訴權及損害賠償,似乎打算硬抗到底。市府方面則決定,若公告解約後30天未能點交完成,以及相關費用(逾期違約金、水電費等)未結清,市府將會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假處分(收回財產:船屋)及支付命令(收回欠費)。競業公司與攤商糾紛不斷,場館內部目前呈現半停業狀態。(圖/莊曜聰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206868/sm-f8f17527c939ebcc65e3037fd3b2d818.jpg)
太魯閣號事故奪49命曝8項違失 監察院糾正交通部及臺鐵局、鐵道局
110年4月2日臺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事故現場。(圖/監察院整理繪製)監察院今(13)日通過監委葉宜津、蔡崇義、鴻義章、張菊芳、王麗珍提案,糾正交通部及所屬臺鐵局、鐵道局110年4月2日太魯閣號列車事故之各項違失;至於本案凸顯之工程管理制度問題,請工程會會同營建署等有關機關共同檢討查處。110年4月2日,第408次太魯閣號列車在行經清水隧道前,因撞擊滑落邊坡侵入路線的工程車造成出軌,造成49人罹難和300多人輕重傷,就此案行政違失,經監院歷經1年多的調查,發現交通部與臺鐵局、鐵道局有8項違失。監察院發現,第一,臺鐵局K51標工程工地管理鬆散,大門門鎖於110年元旦故障未修復以麻繩捆綁代替,同年4月清明節連續假期停止施工期間仍未落實停工工地門禁管制查核。造成東新公司為趕工,漠視停工規定進場施工、再以錯誤方法使用挖掘機(俗稱怪手)用吊帶連結大貨車拖拉操作不慎,導致吊卡大貨車墜至鐵軌遭列車追撞,造成此次憾事。此外,臺鐵局於歷經107年普悠瑪事故後仍未記取教訓,工地管理輕率疏漏,有欠嚴謹,以致再次發生行車重大工安死傷事故。第二,K51標工程安全衛生設計未盡周延,未預見工區既有道路潛藏之危害因子。在施工前的危害告知協調會議,臺鐵局未告知事故地點可能存在的危害風險;施工期間2起預拌混凝土車卡陷路緣邊坡事件凸顯工區既有道路路況欠佳,而施工品質及安全衛生等查核重點亦忽視工區既有道路另一端東正線危險彎道下坡墜落風險,導致此次事故,顯示臺鐵局未善盡監督營建施工、設計監造及專案管理等廠商管理責任。第三、身為工地管理最高負責人的工地主任便宜行事,在不知悉吊帶承受重量以及未接受與「挖掘機」有關的專業訓練情況下,貿然駕駛挖掘機企圖以吊帶連結吊卡大貨車拖移,輕忽事故地點鄰近鐵路軌道,有墜落的高度風險,毫無任何工安危機意識,顯見臺鐵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未全面落實。第四、K51標工程工地主任於施工初期擔任「品質管理人員」兼「鋼筋領班」,球員兼裁判,違反品質管理人員應專任規定;後接任工地主任之同時又為其他營造業負責人,違反營造業法第28規定,臺鐵局及負責審核之設計監造及專案管理廠商均未確實審查,同意核定本案施工計畫及變更工地主任,核有違失。第五、K51標工程施工人員管理有欠嚴謹,花蓮工務段、專案管理廠商及設計監造廠商未發現有非法外籍移工於本案工地工作;另因工人異動頻繁而未依規定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致110年4月2日於西正線隧道內施工的4名工人身陷2萬5千伏特高壓電風險而不自知,凸顯工地人員管制疏漏。第六、東新公司提報備查之「K51標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計畫」,無緊急通報電話及事故點兩端與和仁、崇德車站聯絡電話,且未依該計畫所提「將各緊急聯絡電話製成卡片,發給工程人員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在事故發生後,肇事者K51標工程工地主任未善用行調無線電聯絡鄰近列車司機員、工區前後車站及綜合調度所告知緊急狀況,亦未於第一時間通報警方及救護單位以搶救傷患,工地緊急通報機制形同虛設,錯失緊急救難處理先機。第七、花蓮工務段工程承辦人潘堂益為避免工程落後太多遭上級管考,要求聯合大地公司監造主任及東新公司工地主任配合美化施工進度數據,上開人員即聽從潘堂益指示,完全抄襲工地主任於施工日誌所載之施工進度於其製作之監造日報表內,並未確實審查,潘亦據以登載於工程會建置之「公共工程標案管理系統」內,臺鐵局各層級長官也未落實稽查,其於臺鐵局歷經普悠瑪事故後總體檢檢討,僥倖投機便宜行事的散漫心態仍未改善。第八、在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事故之後,行政院召集跨部會及外部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臺鐵總體檢小組」並於108年1月18日完成「臺鐵總體檢報告」,共計提出144項改善事項,由臺鐵局提送檢討辦理情形至監理機關鐵道局追蹤管考後簽部,陸續同意解除列管。但後又發生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前後兩次事故已嚴重傷害民眾對於鐵路行車安全的信賴,近期內又陸續發生多起工安事故,顯示臺鐵局所提各項安全防範措施並未有效落實,交通部、監理機關鐵道局卻都陸續解除列管,未確實追蹤管考以致工安問題仍不斷重現,顯見改善成效並未完全,有違民眾期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202747/sm-79081e50ab5df062e9c0bd5c31db3881.jpg)
選舉登記前起訴 林姿妙:很明顯是政治追殺
檢廉在今年1月13日大動作搜索宜蘭縣長官邸等處所後,歷經7個多月,宜蘭地檢署昨偵結起訴縣長林姿妙等15人,林姿妙所涉犯4案,其中2案是違反《貪汙治罪條例》,檢方請求法院將林姿妙母女從重量刑。林姿妙強調,對方掌握選舉節奏,趕在選舉登記前起訴她,很明顯是政治追殺,她一生清清白白,選民會用選票還她公道。中選會將在下周一(8月29日)至下周五(9月2日),受理縣市長候選人登記。林姿妙已獲國民黨提名參選宜蘭縣長、爭取連任,她說,預計在9月1日上午9時登記參選縣長,為公平正義、為宜蘭而戰。林姿妙所犯法條有偽造文書、洗錢,及《貪汙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行為收取不正利益罪、財產來源不明等罪嫌,是遭起訴的15人中,所犯法條最多者。15位被告中,有10位是公務員,當中康立和、盧天龍、黃志良、吳朝琴4人為縣府一級局處首長。另有5名非公務員,包括林姿妙的女兒林羿伶。檢方查出,前縣議員劉石純與前宜蘭縣商業會理事長陳正勳的妻子,均為羅東鎮公正段1558地號土地的所有權人之一,1558地號土地未符合農地農用,須繳納112萬餘元土地增值稅。但時任羅東鎮公所經建課長趙竑勳、課員黃耀智核發農業使用證明。2019年8月間時任縣府建設處代理處長吳朝琴拒絕配合解除列管,林姿妙與林羿伶指示吳朝琴協助。吳朝琴遂召開跨局處會議,以達成免徵土增稅的目的,受邀與會的財政稅務局長盧天龍、農業處長康立和、農業處農務科長吳東原、建設處都市計畫科長龍非池等人也因此全都成為被告。陳正勳在吳朝琴的指導下,向礦業公司負責人林錫欽取得土石流向證明書。劉石純向林姿妙尋求免徵土增稅時,還向林詢問是否續借98地號作為競選總部,允諾無償出借,而這筆土地正是林姿妙在2018年參選縣長時的總部。因為吳朝琴的供詞,檢方發現,2018年縣長選舉後,時任建設處代理處長黃志良與建築管理科長林志揚核准延長使用臨時性建築物,使林姿妙、前立委楊吉雄免拆除重新搭建2020年總統、立委選舉的競總經費,省下約240萬元經費。檢方能突破案情原因之一,是吳朝琴供稱「98地號」土地上臨時性建築物違反延長使用案,吳因此獲檢方向法院求處免刑。檢方痛斥林姿妙為一縣之長,為繼續使用98地號土地上臨時性建築物,圖利被告免繳土地增值稅,還放任不具公職身分的林羿伶,召喚縣府一級主管進入縣長官邸下達指令,操弄縣府官員於股掌,公私不分,嚴重破壞體制,建請從重量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181023/sm-6ad2b4f8957b3a9fc9cacaa99f9d2215.jpg)
台鐵軌道檢查車僅1台 3個月才環台1圈
台鐵公司化成為近日最熱議題,但外界更關切台鐵的安全改革。「把路修好,或把車速降低,台鐵就這兩個選項,沒那麼複雜!」當初參與「台鐵總體檢」的專家學者表示,台鐵最大的問題就是「路」不夠好,過去只重視採購高速新車而不重視養護軌道,結果車愈好,愈顯示出路況不良。因2018年10月普悠瑪號事故設置的「台鐵總體檢」小組,在總體檢改善建議事項中,與「安全」息息相關的軌道系統安全有14項,交通部及台鐵全部解除列管,鐵道學會卻認為「無法確認任何1項已改善完畢」。知情人士表示,當初買普悠瑪號、太魯閣號的思維是追求車速。宜花東距離長,彎道多,傾斜式列車過彎時會搖擺以提供向心力,列車就不用降速,可以減少東部幹線運輸時間。「但當初並未想到,正因為轉彎不降速,非常耗損鐵軌,容易造成軌道扣件鬆脫、路基軟化等!」「買高速新車沒有用,是路況決定車子能跑多快!」台鐵總體檢計畫主持人之一、台大軌道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廖慶隆表示,人、車、路3個因素中,台鐵最大但也最常被忽略的問題,就是「路」,亦即軌道不夠好。還有很難想像的是,全台灣1760公里長的鐵軌,就只靠1台高齡42歲、已經超過使用年限12年的EM80軌道檢查車,以「3個月環台一圈」的速率慢慢查,而更不可思議的是,6年前購買的軌道檢查車KE100,在最近一次驗收還是無法過關,EM80的巡軌重任至今仍未能交棒。廖慶隆說,當初他建議台鐵把路修好,不然就把車速降低,不過,改路況是很貴的,比較務實的建議是,全台鐵路1000多公里,各段應該依路況而配置不同速限,有些路段只能跑時速80公里,有些路段跑130公里是OK的,讓車速去配合路況,而不是一直買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