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遞延
」連3紅!AI熱潮推升 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連3月正成長
連3紅!經濟部統計處24日發布5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增16.06%、16.7%,主要受惠AI、高效運算需求暢旺,不過機械、汽車則從正轉負,傳統產業仍受景氣回升步調緩慢影響,經濟部產發署表示,針對傳產持續關懷協助,同時設有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提供單一窗口讓企業諮詢,並提供轉型輔導。展望未來,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增幅可望拉大,較去年同期成長12.5%至17.3%,第2季增幅約14.7%至16.3%,上半年增幅則在10.4%至11.2%。台廠軍容壯大,也吸引海外大廠爭相來台設資料中心,Google、亞馬遜、微軟後,傳出蘋果也有來台設置資料中心的打算,可望在年底前宣布這項投資計畫。5月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呈現雙位數成長,其中5月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各年增29.31%、31.84%,兩者皆因AI、HPC需求,帶動12吋晶圓代工、主機板持續成長,以及DRAM、晶圓測試、IC設計等產品訂單續升而增產,以及手機鏡頭訂單成長、半導體檢測設備、零組件等生產上揚。至於基本金屬業受業者庫存回補需求增加以及比較基期低,因此年增7.24%;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因下游客戶回補庫存,以及塑膠需求回穩,加上去年因廠商產業檢修導致比較基期較低,因此年增4.87%。統計處指出,機械設備業受景氣回升步調緩慢影響,年減0.26%,企業對設備投資持保守觀望態度,導致其他通用機械、零組件等相關產業的訂單遞延或者縮減,不過半導體大廠擴增產能抵銷部分減幅。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9.09%,則因為燃油小車受電動車款銷量提升排擠,部分汽車零件則受歐美客戶庫存去化不一減產,但因為電動轎車受惠新車款熱銷增產抵銷部分減幅。5月工業生產指數主要受AI需求強勁拉抬成長動能,傳產除比較基期低的產業呈現正成長,其餘多為負成長;產發署官員表示,針對傳產持續關懷及協助,只要企業有需求可以與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聯繫,會以單一窗口協助,同時提供品牌、品質的輔導,以及諮詢、訪視、診斷的方式進行協助。產發署指出,為鼓勵傳產可以持續研發出比競廠更好的產品,同時提供傳產技術開發計畫,成果都相當亮眼,另外傳產也有許多隱形冠軍,產發署2年會選拔1次,希望找出更好的隱形冠軍作為借鏡。
終於見紅!11月外銷訂單轉正 結束連14黑
終於見紅!經濟部統計處昨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年增1%,結束從去年7月起的連14個月悲情負成長。不過單月好轉還不夠,統計處預期第四季接單金額仍年減3.9%,但減幅趨緩,朝逐季好轉發展。明年則看好在三大利多推動下,訂單徹底恢復元氣。11月訂單轉正,主要是去年中國大陸防疫進行封控,基期較低,加上高效能運算、AI需求持續擴增。至於增幅未到預期高標,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說明,「資通信」與「電子」兩大產品還是偏弱,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動能相對小,使廠商備貨下單保守。即使如此,11月科技產品接單仍是全數正成長,資通信、電子雖偏弱,還是各增10%、3.5%,分別結束連7黑、連12黑,光學器材類也年增9.8%。相較之下,傳統貨品還未見陽光。機械、塑橡膠、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四類產品,金額仍比去年衰退,最多的是機械年減12%。可是黃于玲認為,這已比早期傳產動不動負成長3到4成,來的趨緩很多。下單地區,中國大陸金額是連兩個月轉正,11月成長8.8%,東協地區更勁爆增6成以上,美國小減約2%,倒是歐洲還是跌逾2成。不過11月訂單見紅只是「曇花一現」,統計處預估12月可能又要翻黑年減1成。黃解釋,是因去年中國封控訂單遞延到12月,墊高基期。統計處預測第四季訂單,金額會落在1515億以上,如此年減3.9%,雖然整季還是見黑,但如跟第三季比,卻是季增4.4%。黃于玲指,今年訂單最低點就落在第二季,這等於是減幅持續縮減,「顯示逐季變好中」。最終全年訂單金額,統計處估計落在5652億左右,年減1成5,連2年黑,且遠大於去年負成長1.1%。不過黃于玲強調,這是前幾年有疫情紅利墊高基期關係。展望明年,黃于玲樂看外銷訂單將迎來三大利多,包括庫存去化到明年會告一段落,回歸正常。其次是新興科技應用,車用電子與AI需求旺,推動半導體接單。第三為明年通膨更趨緩,各國央行預期一波降息,可望促進消費需求,擺脫今年接單的低迷。
悲慘連10黑!外銷訂單持續衰退 經濟部回應了
近年外銷訂單金額與年增率何時見曙光!昨經濟部公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41.8億美元,年減幅24%,比預期差,拉出悲慘連10黑。統計處直指「庫存調節比預期慢」,是跌幅擴大主因。更不好的是,現在預測7月接單最高衰退2成,很難避免11個月負成長。出口、外銷訂單衰退,加上投資不如預期,中經院昨公布的最新經濟預測,亦大幅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6%,較4月的預測值2.01%減少0.41個百分點,等於提前宣告保2破功;遠雄人壽風控長儲蓉不諱言指出,我國出口表現出乎意料的「差」,衰退趨勢不會這麼快反轉,預估明年第1季才看到復甦,儲蓉說:「今年別說保2,恐怕連保1都很掙扎」。外銷訂單從去年9月起就是負成長,至今連黑10個月,歷史最長衰退期是2015年4月起的連續16個月。如不想打破紀錄,第4季勢得回正,但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不敢打包票,說年底能否轉正,要到第3季比較好評估,可是有信心2024年一定都是正成長。受到升息、通膨、原物料價格下滑、去年同月大陸解封訂單遞延效應基期高影響,6月訂單減少幅度2成4。慘的是,7大接單盡墨,5大接單地區全數翻黑。掉單幅度最大還是傳統產業,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年減幅都超過3成,科技貨品亦糟糕,資訊通訊、電子產品金額各比去年同月少掉27%、22%,光學器材也少13%。5大接單地區,來自美國的就衰退23%,創下金融海嘯2009年2月以來最大減幅,大陸掉單19.7%,為連續15個月負成長,持續史上第二長衰退,離連黑17個月紀錄不遠。歐洲大減近4成9,更創有統計以來最大減幅。其他東協、日本,接單也呈個位數倒退。6月訂單減幅擴大,統計處長黃于玲直指:「因為庫存調節比預期慢,沒有出現強勁復甦現象。」還有大陸景氣復甦不如預期,現只能期望對岸政策有效推動。黃于玲坦言,廠商普遍認為庫存調整中可能延續到第4季,訂單何時轉正很難說,但她認為不用那麼悲觀,畢竟AI商機、新興應用持續擴展,「變數很大」。
智慧家庭系統需求旺 面板廠全台晶像8月營收逆勢成長12%獲利創新高
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台晶像(3038)今年上半年在大環境諸多變數影響下,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今年家用、工控和醫療三大產品線都有新客戶加入,加上智慧家庭控制系統遞延訂單出貨,前八月合併營收約30.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2%。全台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2.25億元、年成長12.03%,由於TFT面板價格下跌,毛利率有改善,來到18.88%,營業利益1.65億元、年成長25.95%。此外,新台幣貶值下,上半年匯兌利益約6,000多萬元挹注,拉抬稅後淨利達1.95億元、年成長77.27%,每股盈餘約1.3元。除本業獲利成長,今年又有匯兌收益助威,法人預期,全台全年獲利可望創17年來高點。展望下半年,就客戶訂單和出貨狀況來看,下半年應仍有機會保持同比成長。主要動能仍來自智慧家庭、工控設備、醫療器材等等既有利基應用市場業務。儘管第二季短暫受到大陸封控及供應鏈問題影響,全台今年第二季營收仍來到11.97億元、季增16.48%、年增14.94%,累計上半年營收22.25億元、年增12.02%。預期下半年營收仍有機會保持同比成長,全年營收可能挑戰新高水準。全台表示,今年接單狀況來看,三大應用產品的客戶數都有增加,其中廚具應用訂單穩定,智慧家庭中控系統出貨因為去年訂單遞延出貨,營收上有比較大的成長,整體家用產品面板營收比重大約是40%。工業控制設備拉貨也優於去年,工控產品比重提升到40%,醫療產品包括有注射幫浦、病床照護設備等,營收比重大約是10%以上。下半年是傳統出貨旺季,在歐美解封後,客戶拉貨恢復正常,預期營收會優於上半年,Q4出貨和Q3相當,全年營收比去年同期可望有兩位數成長。獲利率方面,TFT面板價格持續走低、IC價格也鬆動,透過成本改善、營運效率提升,期望提升獲利率的表現。
精測8月營收4.4億創新高 半導體展將秀全新探針卡
中華電信(2412)子公司中華精測(6510)今(3日)公布2022年8月營收營收達4.41億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月增31.4%,年增13.8%,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27.92億元,年增8.5%。精測表示,8月營收一方面是反映探針卡(Probe Card)訂單遞延效應,另外測試介面板Gerber接單量也優於預期,帶動單月營收改寫歷史新高。公司強調,今年整體穩健成長之目標不變,惟受到大環境氛圍保守,市場需求趨緩,第四季訂單能見度受半導體供應鏈庫存調節影響,預估全年營收年增率為個位數成長。精測表示,探針卡於7月受到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影響的產能調控、客戶驗證遞延等相關訂單,包括有智慧型手機AP晶片、HPC相關處理器晶片、SSD控制晶片等測試需求於8月穩步回溫。另外,精測以自有板廠製程技術持續精進、產能擴充之優勢,贏得美系客戶高階測試介面板Gerber商機,為8月營收增添成長動能。一年一度國際半導體展2022 SEMICON Taiwan將於9月14日正式登場,中華精測在3天展期將展出多款全新MEMS探針卡,並於9月15日以「Thermal Challenges in The Fine Pitch Testing Solutions」為題,發表最新半導體測試介面技術。
影響比俄烏戰爭還大 中國封鎖政策嚴重衝擊全球經濟
近年外銷訂單與來自大陸香港訂單年增率。中國大陸封控衝擊,今年4月外銷「意外」翻黑,這也是2020年2月後首見負成長。學者示警,實際上不只台灣對中國大陸依存度高、全球不論生產與經濟也相當依賴中國大陸,甚至有國際專家判斷,大陸部分地區封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更甚過俄烏戰爭,外銷訂單的負成長是經濟轉趨保守的「一大警訊」。經濟部統計處公布4月外銷訂單519億美元,年減5.5%,不僅終結25個月連紅紀錄,甚至遠低於預期,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坦言,4月中國大陸封控對訂單影響頗大。從各地接單趨勢更可看出,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接單狀況明顯牽動整體外銷訂單表現,今年4月外銷訂單終結25紅,同月來自大陸及香港接單量也較去年同期大減16.9%,上一次外銷訂單呈負成長是在2020年2月,年減0.8 %,同月來自大陸與香港訂單年增率僅0.1%,同年1月外銷訂單年減12.8%,來自大陸與香港訂單亦年減11.1%。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中國大陸不僅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核心,大陸封控衝擊全球供應鏈,亦影響到全球景氣。在內外夾擊之下,下半年經濟恐怕呈現「內外皆虛」格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直言,這是「一大警訊」恐怕未來景氣不容太過樂觀。他解釋,中國大陸是全球重要的供應鏈,加上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緊密關係,即使歐美地區下單台灣,恐怕也無法順利出貨。徐之強表示,全球經濟因大陸封城,終端需求量、貿易量縮水,這也反映在各地區對台外銷訂單表現上。徐之強指出,外銷訂單屬於「領先指標」之一,預示未來3個月的景氣狀況,經濟部統計處則預期短期內外銷訂單狀況無法好轉,恐怕要等到6、7月才可能等到訂單遞延效應、消費反彈效益;加上內需受到通膨、疫情衝擊,消費不振,台灣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惟他認為,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率還可以維持在3%以上,但突破4%的機會漸漸渺茫。
宅經濟效應退場 2022全球NB出貨下修3.3%
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帶動筆電銷售,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2021年筆電出貨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46億台,但預估隨著全球施打疫苗人口持續增加,疫情帶動遠距辦公與教學等宅經濟效應所衍生的需求減退,2022全年筆電出貨量將年減3.3%。TrendForce表示,預估隨著全球施打疫苗人口突破五成,疫情帶動的相關需求逐漸收斂,預計2022全年出貨量將較2021年下修3.3%,數量下滑至2.37億台。其中Chromebook占比由2021年的15.2%縮減為12.3%,出貨動能明顯放緩。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Chromebook受到日本政府教育標案收尾與美國市場保有量拉高漸趨飽和影響,2021年下半年出貨量大幅衰退近五成。然受惠歐美企業陸續回歸辦公室,帶動商用換機潮,商用筆電出貨快速拉升補足缺口,反使2021年第四季筆電出貨創下全年最高,達6,460萬台。此外,由於成熟製程IC缺料情況依舊嚴峻,使積壓訂單遞延至2022年首季,有望淡季不淡,相較往年平均一成五的季衰退,預估將縮減至一成以內。此波由辦公室重啟帶動的商用換機潮,何時退場亦是影響2022年筆電需求的一大變數,進而造成近期市場雜音頻傳。後續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貨櫃船短缺與塞港問題,皆導致運輸時間拉長,從製造地中國大陸出貨至美國的航運時間相較疫情前增加至原本的兩到三倍,筆電品牌雖皆已提前出貨並拉高空運比例因應,然運輸時間仍超出預期,恐使供應鏈各環節面臨下游客戶重複下單而導致最終庫存衝高,造成後續砍單風險。TrendForce指出,過去受到農曆新年期間工作天數較少與中國大陸缺工問題等因素影響,品牌業者多會要求代工大廠趕在春節前生產出貨,即便終端需求有變化亦不明顯,然3月起將啟動第一季的季末衝刺,若屆時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將可能導致終端通路庫存衝高而使需求下修,並回歸常態的換機循環。2019~2022年全球筆電及Chromebook出貨量與成長率。(圖/TrendForce)
廣達營收創單月、單季、全年三高歷史佳績 展望2022年「淡季不淡」
廣達電腦(2382)公告2021年12月營收1,247.46億元,不僅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也較上個月成長10.16%,年增13.6%;合併第四季營收3,386.35億元,季增29.5%、年增11.7%,也同步創下新高;合併全年營收為1.13兆元,亦締造歷年同期新高;寫下單月、單季及年營收三高歷史成績。根據廣達公告數據,2021年12月營收較2020年周期的1,098.2億元相比,年成長幅度達13.6%。以全年營收來看,2021年亦較2020年的1.09兆元成長3.5%。2021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帶動筆記型電腦及伺服器產品出貨,以12月的出貨量來看,筆電出貨680萬台,合併第四季筆電出貨量為1,990萬台,季增幅14.4%,創下單季新高。全年累計筆電出貨量7,530萬台。展望2022年第一季,廣達指出供應鏈缺料的問題仍會影響最終組裝,加上全球物流狀況還沒緩解,實際狀況仍不明朗。不過,在去年部分訂單遞延,整體筆電出貨淡季不淡的氣氛下,內部已訂出高於產業平均的目標。伺服器剖面,受到部分訂單遞延及零組件缺料狀況緩解,看好今年伺服器業績成長將優於2021年。
美國訂單暢旺 世豐螺絲4月營收2.3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世豐螺絲受惠美國地區訂單需求暢旺,帶動4月營收成長,4月合併營收達2.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0億元成長22.82%,並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2021年1至4月合併營收達9.76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45.65%。世豐螺絲表示,在DIY市場及建築工業市場兩大應用領域客戶下單保持良好力道,整體產能稼動率隨著訂單需求拉升而保持一定水準之上,挹注4月營收續創歷年同期新高記錄,此外,以目前整體接單表現仍持續優於往年水準。目前訂單出貨仍有受美國塞港、航運運力吃緊等問題影響,雖有訂單遞延認列之情況,但從整體訂單能見度、訂單金額水位來看,仍持續明顯感受居家DIY市場及建築工業市場主要客戶加大下單需求。世豐螺絲近年策略上持續擴大全球接單布局、深化與客戶共同研發螺絲產品,包括持續針對螺絲產品扭力、貫穿能力、耐腐蝕等特性進行研發設計及升級,並透過提升自動化生產效益、訂單出貨數位智能化管理、產品組合調整等策略,已逐步成為美國螺絲品牌、通路商之重要合作供應夥伴,帶動世豐合併營收從2017年至2020年之年複合成長率達27.50%。
疫情後訂單回補拉抬6月營收9% 世豐上半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螺絲大廠世豐螺絲公告6月合併營收1.54億元,較上月的1.41億元成長9%,累計上半年營收為9.6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記錄,並較去年同期成長4%。世豐表示,受惠公司近年持續投入新款螺絲產品研發設計、精進生產效率提升自動化生產比重、滿足客戶訂單出貨交期穩定、積極擴大全球接單能力,除了穩固既有客戶訂單基礎,也增加美洲地區新客戶挹注,帶動美國地區烤漆螺絲主力產品銷售暢旺,是今年上半年營收表現繳出歷年同期新高之重要關鍵。世豐觀察,美國、歐洲、澳洲等地區居家裝修市場,因為疫情居家隔離帶動消費者裝修需求提升,且先前因船期安排部分訂單遞延影響,使得外銷主要客戶整體庫存水位偏低,目前已明顯感受到客戶庫存回補、以及急單需求提升。再加上,穩定,有助於進一步帶動產品銷售結構優化,世豐藉由調整生產出貨排程以因應客戶訂單需求,滿足美國、澳洲地區在長尺寸、烤漆水泥螺絲等新產品備貨需求,有望創造整體出貨表現保持旺季水準,維持營運動能。對於第3季,世豐維持審慎樂觀看法,認為目前客戶拉貨力道有望隨著回補庫存、終端居家裝修需求提升下,以期持續創造良好銷售表現。
訂單遞延效應 3月外銷訂單逆轉勝
經濟部公告3月外銷訂單統計,隨著大陸各地陸續復工,外銷訂單金額也隨之拉高,金額達到402.6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不僅年增達4.3%,較上個月增加40.4%,換算金額有大幅優於預期約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0億元)表現。從3月外銷訂單的類別來看,以電子產品的23.8%的年者率最高,其次為資訊通信的6.9%,至於光學器材、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年增率都是負成長,其中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的負成長年增率更高達兩位數,分別有-11.6%及-19.8%。累計第一季的外銷訂單金額為1,042.4億美元(約新台幣3.12兆元),較上季減少313.5億美元(約新台幣9,405億元),年減為3.5%。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經濟部原先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35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35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間,年減13.2%~9.3%、預估第一季累計外銷訂單金額為975億美元(約新台幣2.92兆元)~990億美元(約新台幣2.97兆元)間,年減比例為9.7%~8.3%。經濟部表示,凡業者在接單後,不論在國內或海外生產者,皆在計算範圍內,商品並非完全由國內海關出口,以3月份訂單來看,國內與國外生產比重約維新占一半。至於3月份訂單較上個月增加40.4%,經濟部分析是大陸生產線前兩個月停工,造成訂單遞延效應。
新增泰國流感疫苗市場 國光力拚2020年轉虧為盈
國光生物科技(4142)今(9)日公告3月自結餘營收為517萬元,累計第一季自結營收為3.67億元,較去年第一季營收0.6億元的成長幅度達509%。法人預估,2020年國光生技雖仍受限於產能瓶頸(第二條無菌針劑充填線預計2021年Q3開始商業量產),但整體訂單仍較去年成長,營收基本盤與去年度相當,年初的遞延出貨及新增的泰國流感疫苗市場將成為今年度營收的新動能,在營收及毛利率雙雙成長下,國光生將有機會扭轉自2011年以來的虧損局面。目前國光生技原有針劑充填產線配合第二條無菌針劑充填線的建置調整已進入尾聲,原產線產能預計將於第二季原定歲修計劃後完全恢復運作,接下來將開始依照今年的生產排程及訂單,以最佳的生產效能迎接下半年的傳統旺季。在產線擴充調整及歲修之餘,國光生技身為防疫國家隊成員,也將大量的研發資源及人力投入新冠病毒疫苗的開發,候選疫苗即將進入動物實驗,研發團隊全力以赴,與全球頂尖的研究團隊併肩抗疫,以期新冠疫苗能盡速問世,提供國人防疫保障。國光生技日前公佈2019年全年財報,累計營收約新台幣13億元,營業毛利新台幣1.67億,毛利率較前一年度(2018)由負轉正為12.89%,唯受年底提列存貨損失及2019年第四季四價流感疫苗新台幣3.57億訂單遞延至今年第一季影響,致去年全年仍為虧損,EPS -0.90元。
疫情反轉第一、二季景氣 鴻海:二絕三窮
鴻海 今(3) 日舉辦線上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直言電子業的「五窮六絕」變成現在的「二絕三窮」,第一季變成傳統第二季的淡季,第二季反轉變成過去第一季。劉揚偉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鴻海4大產品線中,連接器及光通訊元件及其他產品年減 10%,衰退幅度相對較小、其餘智慧手機等消費暨智能產品、伺服器及網通等企業產品、電腦及平板等運算產品,年減15%以上。預期訂單遞延效應下,第二季營運將會有顯著回溫,樂觀認為上半年還是可較去年同期略為成長。對於大陸生產缺工問題,劉揚偉表示,「廠區人力復工比例目前已超過季節性需求50%,預計3月底前應可恢復季節性正常產能。」對於法人認為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復工無法跟上進度而造成供應鏈斷鏈,劉揚偉表示將協助供應商找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