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
」 糖尿病 中醫 血糖每30分鐘增加1失智家庭 年增53萬支出成經濟重擔
小貞(化名)的爸爸確診失智症4年多以來,她幾乎24小時不間斷地處理吃飯、洗澡、大小便失禁的照護工作,爸爸患病後無法控制的情緒、幻覺就像是不定時炸彈,這些在其他親戚長輩眼中基本的「盡孝道」,卻是小貞用辭去穩定工作、全心投入生活和積蓄換來的,而「看不見盡頭、越走越艱辛」的這條照護之路,正在慢慢吞噬小貞的人生……。衛福部推估今年全台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將達到35萬人,平均台灣每30分鐘即增加一個「失智長照家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醫師說明,像小貞一樣身陷失智長輩情緒急遽變化、失能等,是每個照護者痛苦卻真實的生活寫照,研究也顯示失智照護者的憂鬱及焦慮風險最高提升85%、心血管問題及慢性病風險更是高於一般人。劉建良醫師表示,失智患者回到家後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因為照護者必須從日常生活起居、家中安全措施一項項摸索如何照護失智家人,且要日以繼夜地擔心、防範突發狀況,其心力交瘁程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在平均存活餘命10年期間,研究顯示其急診、住院機率皆比一般長者高。而照服員工作難度高、壓力大、年輕新血投入意願低,使得人力持續存在嚴重缺口,讓家庭不得不獨自面對三大照護困境。1. 憂鬱困境:照護者每4位就有1位患憂鬱症失智患者普遍會出現不尋常生氣或激動反應、疑心病重、甚至言語或行為攻擊,加上照護者必須全天候在家照顧長輩,形同阻斷社交生活、承受諸多的無力與孤獨感,長期累積下來恐落入抑鬱的迴圈。美國研究顯示23%配偶照護者曾達憂鬱症診斷標準、16%照護者曾確診焦慮症,其比例遠高於一般慢病或臥床老年人的照護者。2. 健康困境:照護者失智親人離世後4年仍飽受疾病威脅國外研究提到,失智照護者的心血管問題、慢性病盛行率、肌肉骨骼損傷機率皆高,甚至出現照顧者在失智親人離世後4年仍出現免疫功能受損的現象,顯示健康問題威脅極大。「日夜作息顛倒、長期處在高壓及疲累狀態、睡眠不足,讓很多照護者成為了隱形病人。」劉建良醫師提醒,診間經常觀察到照護長輩多年的家屬出現健康紅燈,呼籲照護者務必更加注意身心理狀態,避免成為第二個病人。3. 經濟困境:每年醫療支出高達53萬壓垮家庭從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資料,顯示失智患者平均每年產生53.30萬元醫療費用,而根據美國調查,有高達 31% 家屬放棄工作、近60%被迫暫停或請假以承擔失智家人的照護責任,導致家庭失去收入來源,成為巨大的經濟壓力,令失智家庭苦不堪言。然而,根據衛福部資料,目前台籍照服員缺口高達8,000人以上,相當於全台有近萬個家庭長年籠罩於龐大照護壓力之下。為緩解長照壓力,全台平均每5位失智長者就有1位由外籍看護照顧,使得推動相關配套措施更刻不容緩。深耕東南亞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與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合作,即日起上線「外籍看護失智照護與心理健康教材」,提供中文、印尼、菲律賓、越南共四國語言課程,開放民眾及外籍看護免費下載,盼提升失智照護教育資源、助台灣邁向更健全的長照網絡。
每年近萬人死於糖尿病 專家示警注意2指標:及早發現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由於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定期量測血糖,特別是要注意空腹血糖與醣化血色素兩個指標,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根據2023年國內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高居第五位,並且依據2019至2023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達12.8%。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為了預防糖尿病及延緩其嚴重併發症,民眾應掌握以下自我照顧五要訣,包括利用40歲以上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定期監測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70-99 mg/dL)。衛福部表示,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一為糖化血色素(HbA1c)≧6.5%;二為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三為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四為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衛福部提醒,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南投縣衛生局說明,若是民眾發現血糖異常,符合糖尿病前期(醣化血色素介於5.7%至6.4%)或有三項以上危險因子(如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及低高密度膽固醇),應與醫療人員討論個人化的危險因子管理,及早介入;保持均衡飲食,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並在醫事人員指導下進行體重管理;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何走路、慢跑、游泳等。此外,南投縣衛生局也強調,當地已成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的專業團隊,協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並提升其自我照護能力。民眾若有糖尿病相關問題,可洽詢當地衛生所或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全面的醫療服務來降低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這病折磨曾國城20年! 吃5種食物恐更加惡化
根據資料,全球大約有10%的人受腸躁症困擾,台灣推估盛行率為10到20%,這也代表全台每10人就有1人會需要一出門就找好廁所位置,免得發生慘劇。台灣的名人像是歌手林宥嘉與主持人曾國城,都曾公開表示自己有腸躁症。尤其是曾國城已有20多年病史,曾一天跑好幾次廁所,排練舞台劇時還「失去一條內褲」,只因為來不及衝進廁所。腸躁症代表腸道比較敏感或正處於發炎狀態,腸躁症有一個判定標準,也就是所謂的《羅馬標準》,其中對於腸躁症的國際診斷標準為,3個月內每周至少1次以上復發性腹痛,並且排便的頻率與糞便形狀都產生變化,雖然壓力常被視為是腸躁症原因之一,但因為很難量化,所以並沒有被列為指標。嘉義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書豪醫師曾受訪表示,腸躁症患者應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全麥食品、燕麥、糙米、香蕉和綠葉蔬菜,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適量的堅果也可以提供健康脂肪,有助於腸道功能的正常運作。此外,想要避免腸躁症上身,以下5大飲食地雷要避免,包括:「高發酵性食物」(例如蘋果、水梨、洋蔥、大蒜、豆類和乳製品),以及「高糖分的食物」、「加工食品」、「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等。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受訪表示目前被國際認同用來治療腸躁症的方式是金字塔療法,第一步就是飲食治療。採用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減少飲食中可發酵性、寡糖、雙糖、單糖及多元醇等。避免食用容易產氣的食物,如:牛奶、洋蔥、大蒜…等,並減少吃加工類製品。第一步治療如同金字塔的最底層,屬於第一線的基礎治療,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透過飲食調整都能有效控制。第二步治療就是進一步的使用藥物,主要是幫助胃腸蠕動,還有的是針對改善便秘、止瀉;當腸躁症合併發生消化性問題,如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時,醫師也會針對患者的狀況給予個人化的藥物治療。而金字塔最頂層的第三步就是心理治療,陳健麟主任表示,在臺灣使用到第三步治療屬於少數,一來需要使用到的患者不多,二來也因為部分民眾對於心理治療的認知有限。針對腸躁症,目前尚無完全治癒的說法,只能治療控制症狀減少發作,其中大多會使用抗痙攣或幫助腸胃道蠕動的藥物來進行症狀治療,雖然臺灣使用的藥物還是幾十年前的產品,但是美國近十年已經研發出十種新藥。除了西藥之外,陳健麟也專門透過中醫草藥研究,尋找能控制腸躁症的適合方式。陳健麟引述中醫理論,腸躁症與肝、脾、腎、大腸等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相關,其中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關鍵,如果這些臟腑功能失調,就會影響腸胃蠕動功能,進而發生腹痛、腹瀉或便秘的症狀。陳健麟主任利用花蓮慈院中西醫團隊研發的草藥濃縮液進行研究,提供給腸躁症患者使用,研究中觀察到草藥濃縮液對約8成的腸躁症患者,呈現出緩解下腹痛症狀的潛力;其中患者在服用草藥濃縮液後,腸道內對身體有益的短鏈脂肪酸-丁酸的含量呈上升趨勢。臨床上發現腸躁症跟情緒、壓力有極大的關係,因此只能控制而無法治癒,好發年齡集中在30、40歲,陳健麟主任表示,這個年齡層可能因為工作、生活等壓力,導致相關症狀頻繁發作。陳健麟主任特別呼籲,醫病關係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雖然還沒有完全治癒腸躁症的辦法,但是可以透過與醫師互相信任、共同討論,藉由飲食、藥物與心理的治療,盡可能地減緩發作的頻率,與腸躁症和平共處。
七旬嬤手痛「瓶蓋都擰不開」 狂吃止痛藥!就醫才知關節已變形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這些不適深深影響生活。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一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為「對稱性」多個關節腫脹要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她提到,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第二為抽血檢查,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也會結合血液檢測,透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並利用超音波和X光等影像工具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程度。生物製劑用藥新選擇!輔以物理、職能治療更全面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然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病患來說治療效果較為侷限或無法適應其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以下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石孟潔醫師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保健品亂吃恐弄巧成拙 醫:減壓生活更重要市面上許多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到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都應先諮詢醫師。如想在日常習慣中就能減緩症狀,石孟潔醫師提到,避免壓力過大、以及抽菸喝酒,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最後提醒民眾,如果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及早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
卵巢指數異常年輕化 中醫「養卵」助護理師成功受孕
護理師平時總是忙於照護病人,卻忽略自己身體狀況,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張烱宏主任收治三位護理師同仁,都是婚後1~3年還未順利懷孕。就診西醫檢查,其中兩位護理師年紀不到30歲就出現卵巢退化(AMH<2.0);而另一位護理師則是AMH>5.5,月經不規則,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當下讓這三位護理師有點震驚,不約而同就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好孕門診,經過張烱宏中醫師診治,透過中醫精準「養卵」技術,三位護理師順利懷孕,也平安喜獲龍寶寶。卵巢儲備功能是指卵巢內留存卵泡的數量和質量,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近年發現卵巢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患者不到30歲就出現卵巢退化情況,卵巢退化除了年紀因素之外,卵色體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化放療、卵巢手術、抽菸、壓力、熬夜、塑化劑、不明原因等均會造成卵巢退化。卵巢退化有些會出現更年期前期症狀,如經期不規律、月經量變少、潮熱、盜汗等,但有部分患者均無以上症狀,是透過抽血AMH(anti-Müllerian hormone/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才發現的,正常值為2.0~5.5 ng/ml。若AMH<2.0顯示為卵巢退化,指數越低,庫存量越低。AMH不是越高越好,若高於5.5加上月經不規則,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孕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約佔5~10%。因雄性激素高或胰島素阻抗因素導致卵泡長不大,造成不排卵而不孕,最常使用的診斷標準是「鹿特丹診斷標準(Rotterdam Criteria )」,只要符合以下兩個項目就可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1.雄性素高(臨床表現包括多毛、長痘痘、雄性禿)、2.月經週期不規則、3.超音波下發現卵巢有多囊的形態。一般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因內分泌異常容易導致肥胖,但臨床上不也少體型瘦瘦的個案。張烱宏醫師表示,不要以為年輕卵巢就不會出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卵巢退化問題,婚後一年未孕,建議趕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中醫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卵巢退化,治療上共同的特點就是「養卵」,卵泡大小和品質決定了受孕的機率,透過中醫精準「養卵」技術,依不同體質選用不同藥材,如痰濕體質選用薑半夏、陳皮;肝鬱體質選用柴胡、炒白芍;氣虛體質選用黃耆、黨蔘等,可大大提升受孕率。
山豬罹「紅斑性狼瘡」14年 11大症狀一次看!符合4項快就醫
藝人山豬(陳俊甫)今(15日)驚傳離世,享年38歲,稍早家屬證實山豬感冒未癒,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病逝。事實上,山豬過去曾自爆罹患多種疾病,包括心肌梗塞、高血壓、心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且20多歲時就發現自己得了「紅斑性狼瘡」,多年來都靠服用藥物、定期回診控制病情。根據奇美醫院衛教資訊網文章,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或稱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英文名稱為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SLE或稱思樂醫,是取其音近似。Systemic的意思是全身或系統,Lupus的意思是狼,Erythematosus的意思是紅斑。這個病名是在1851有醫師認為病人臉部的紅斑是被狼咬到造成。在正常情形下,身體會製造抗體抵抗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物質。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因免疫系統無法區分自己的跟外來的,而把自己的細胞當成外來的攻擊,造成全身器官組織,包括皮膚、關節、血液、腎臟及神經系統的發炎。狼瘡便是一種可侵犯全身之自體免疫性疾病;它非傳染性疾病,非惡性腫瘤。病程常具不可預期性,個體差別大。疾病之嚴重性變化極大,疾病嚴重程度(活性高低)起起伏伏,症狀嚴重時稱活性發作,症狀輕微時稱活性緩解。狼瘡好發於育齡期女性(14歲至44歲),男女比約1比10,但是男性比女性嚴重,年紀輕的病人症狀較嚴重。盛行率方面,每185個美國人,有一個狼瘡病人,黃種人多於白人。狼瘡病人子女得病機率約5%,同卵雙胞胎得病機率約30%,近親(含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狼瘡病人,則罹病率約10%。發病的原因,據研究與基因及環境均有關係。狼瘡的表現具多樣性,幾乎每一個器官系統皆有被侵犯的可能,比較重要的有下列幾項:1、全身性體質表現(95%):疲倦、發燒、體重減輕。2、肌肉骨骼系統(95%):關節酸痛、關節炎、肌炎、缺血性骨壞死。3、皮膚(80%):臉部蝴蝶斑、圓盤性紅斑、光敏感、口腔潰瘍、掉髮、血管炎。4、血液系統(85%):貧血、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脾腫大、淋巴節腫大。5、神經系統(60%):認知障礙、情緒異常、癲癇、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6、心血管系統(60%):心包膜炎、心內膜炎、肺出血、肺炎、肺動脈高壓。7、呼吸系統(60%):肋膜炎、肋膜積液、肺出血、間質性肺炎、肺出血。8、腎臟(50%):蛋白尿、腎病症候群、腎衰竭。9、腸胃系統(45%):腸出血、穿孔、噁心、腹瀉、腹水。10、血栓(15%)。11、眼睛(15%):視網膜血管炎、乾眼症。至於如何診斷紅斑性狼瘡?一般依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診斷標準11項中符合4項:1、蝴蝶斑。2、圓盤性紅斑。3、光敏感。4、口腔潰瘍。5、關節炎。6、漿膜炎、肋膜、心包膜。7、腎臟病變:蛋白尿或細胞柱體。8、神經病變:癲癇、精神異常。9、血液學病變:溶血性貧血、白色球血小板減少。10、免疫學檢查異常:指抗史密斯抗體(Anti-Sm),抗雙股去氧核糖核酸抗體(Anti-dsDNA),以及抗磷脂抗體三種。11、抗核抗體:ANA。
這「6嚴重急症」急診室一堆 醫示警:5症狀中3小心了
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於5日在臉書專頁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在急診工作時,總會遇到許多急症,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等,而這些嚴重的急症,其實都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脫離不了關係。醫師也說,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5項中,符合任3項,就得要注意了。醫師表示,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都是急診檢傷1至2級的代表,且這些嚴重的急症都跟慢性三高疾病脫離不了關係。而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一般只要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族群,統計上都顯著有更高的風險會罹患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腦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幅提升。醫師也分享了,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指出5項中,符合任3項,就是有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腰圍):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三酸甘油酯偏高:TG值≧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HDL-C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醫師最後則提醒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應趕量起腰圍量、血壓,健檢抽血報告數字也要對起來,若符合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飲食、運動、生活型態就得費點心思優化調整。
「間質性膀胱炎」與泌尿道感染、膀胱炎不同! 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間質性膀胱炎又叫作「膀胱疼痛症候群」,它和細菌感染引起的泌尿道發炎、膀胱炎不同,其確切病因目前醫學上也不是非常瞭解,而且沒有根治的方式,患者常會因為疼痛、頻尿而影響生活、工作等。這樣的疾病該怎麼治療?又該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呢?透過衛生福利部台中及苗栗醫院泌尿科李明輝醫師分享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間質性膀胱炎病友范小姐分享自身治療經歷,一同了解「間質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病因不明 常有下腹痛、頻尿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主要是因為膀胱黏膜保護受損而引起各種相關症狀。李明輝醫師表示,當膀胱黏膜出現破損,刺激性物質會由膀胱滲到膀胱壁外,刺激膀胱神經產生疼痛的感覺。這些神經又與大腦相互連結,若是膀胱長期刺激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敏感化」。李明輝醫師說明,中樞神經敏感化有知覺敏感化、痛覺提升化等2特徵,當遠端膀胱受到刺激時,大腦就會產生疼痛刺激物質,長期下來病人只要有壓力、煩惱、憂鬱,就會產生刺激物質引起下腹部疼痛。下腹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最核心的症狀,李明輝醫師提到,當膀胱有尿的時候,病人如果不去上廁所解尿,接下來就會覺得膀胱不舒服、下腹不適疼痛,因此病人會一直跑廁所,連帶會有頻尿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無客觀診斷標準 約10年才可確立診斷由於間質性膀胱炎下腹不適、頻尿的症狀,與尿路結石、細菌性膀胱炎等相似,而且診斷上又不像癌症一樣,有切片病理檢查等客觀標準,因此患者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確立診斷。病友范小姐表示,自己因為頻尿、夜尿,一個晚上需上4-5次廁所,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原以為是泌尿道發炎感染,經過長時間的不對症下藥,折騰很久後才終於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李明輝醫師也指出,從2018年以健保資料庫為依據發表的資料來看,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21.8人,但這數字是遠遠低於它實際的發生人數,因為有些病人不會求醫,甚至有些是還未被診斷的,研究顯示這類病人可能要經過10年、5到6個醫師的診斷後,才能夠得到最終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無法根治 需治療+日常照護控制症狀另外,目前間質性膀胱炎也沒有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讓嚴重度降低、發作頻率減緩。不過隨著醫學進步,現在病人其實有許多不同的治療選擇,可以透過手術、藥物等治療方式,配合日常照護控制症狀,與疾病和平共存。李明輝醫師提到,像玻尿酸膀胱灌注,主要是將藥物灌入膀胱,將破損的地方修補起來以達到治療效果,目前食藥署(TFDA)核准的藥物經多國醫學中心研究,製作過程步驟都很清楚,療效很被醫學界肯定,經過5-6個療程後,約80%的病人都會得到改善。而病友范小姐也是使用玻尿酸膀胱灌注的個案之一,李明輝醫師表示,范小姐本來要吃很重的止痛藥、安眠藥等,但現在只要透過灌藥的程序,就能控制得很好。范莉婷小姐也表示,接受了大概12次的藥物治療後,目前效果非常良好,只要定期追蹤、灌藥即可。不過,李明輝醫師表示,目前在臺灣如果要使用特殊藥物(如:玻尿酸等)灌注,一定要先過膀胱擴張術加上膀胱鏡,了解膀胱、尿量的情形後,將資料送到健保署審核通過才可使用。因此,治療其實可以分為2階段,第一,先進行手術「膀胱擴張術」,第二,膀胱內的玻尿酸灌注,再加上飲食、壓力的控制。李明輝醫師提到,這3個是間質性膀胱炎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注意「這些」警訊早期診斷 配合治療避免影響生活現在間質性膀胱炎有許多治療方式,病人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也能避免生活品質受到更大的影響。李明輝醫師提醒,特別是30-50歲女性,如果小便次數越來越多、不上廁所就覺得下腹不適,就要懷疑可能是間質性膀胱炎,應進一步診斷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信對疾病的預後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病友范小姐也鼓勵病友應積極診斷、治療,保持心情愉快,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相信一定可以獲得非常好的生活品質,和她一樣與疾病和平共存12年。
偏頭痛反覆發作影響生活! 中醫治療日常保健不費力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疾病,相關症狀包刮噁心、嘔吐,對光線與聲音更加敏感,且肢體活動會增加疼痛感。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住院醫師吳昱衡表示,發生起因可能與體質、遺傳、生活作息有關;其中最常發作的族群年齡落在30-50歲之間。為此,中醫師表示,在中醫的治療上除了中藥,也可針對不同情況來穴道按壓來達到日常保健。偏頭痛的定義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程度不一的頭痛,但不是偏一邊的頭痛就是醫學上定義的「偏頭痛」。吳昱衡醫師說明,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疾病,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對光線與聲音更加敏感,且肢體活動會加重疼痛的感覺。頭痛的病因與體質、遺傳、生活作息有關。而誘發因子可能是生活壓力、失眠、賀爾蒙改變、飲食等。偏頭痛也會遺傳!?偏頭痛患者約三分之二有家族遺傳傾向,女性比男性有三倍機會得到偏頭痛,最常見的發作年齡落在 30-50 歲之間。甚至,有些偏頭痛患者可能很年輕就發病,長期都可能被這個病症影響生活品質。國際頭痛診斷標準:根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當以下症狀發作至少 5 次則符合偏頭痛診斷標準:發作持續時間:在偏頭痛發作期間症狀持續 5 分鐘至 72小時。明顯症狀: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劇烈頭痛。疼痛位置一般為單側,但也有雙側頭痛;疼痛的性質具有搏動性的感覺,當頭痛強度越強搏動感越明顯。若此時有肢體上的活動,可能加劇疼痛的情況。引發相關症狀:伴隨著噁心、嘔吐、畏光和聲音敏感性。中醫上的偏頭痛「偏頭風」屬於傳統醫學之範疇,初發病常與氣血運行失暢有關,日久反覆發作加劇整體臟腑失調,由實轉虛至虛實夾雜,臨床上認為,偏頭痛與風、痰、瘀、虛最為密切。依中醫辨證論治可分四大類風寒頭痛:「頭痛起病快速,其痛連及頸項背部、怕風、遇風寒會加重疼痛、有偏頭痛發作史及作息不正常、外感風寒的明顯誘因,治法以祛風散寒為主。」肝陽頭痛:頭部脹痛有跳動感,情緒煩躁,睡眠不佳,面紅口苦,治法以平肝潛陽為主。痰濁頭痛:頭脹沉重,胸脘滿悶,嘔吐痰涎,治法以化痰降逆為主。瘀血頭痛:頭痛經久不癒,痛處固定,伴隨刺痛感,痛如錐刺,治法以活血化瘀為主。血虛陰虧:隱隱作痛,頭痛緩慢而作,病勢纏綿,時痛時止,伴隨眩暈,遇勞累加重,治法以養血滋陰為主。日常保健與作息調整為要吳昱衡醫師認為除了中藥治療,穴道按壓也是日常保健的方法,可針對不同肌肉上相對應的穴位作刺激舒緩頭痛,如斜方肌上的肩井穴、風池穴,顳肌上的曲鬢穴,額肌上的陽白穴、頭臨泣穴,眼輪匝肌上的攢竹穴、絲竹空穴等。生活及飲食的調整亦不可或缺,飲食盡量清淡,其中,應減少攝取咖啡因及油炸、辛辣等燥熱性食物。另外,睡眠充足不熬夜是基本原則,再配合適當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和緩情緒及壓力,才能有效預防偏頭痛反覆發作。資料來源:高雄榮總醫訊2024年1月〈ttps://wwwfs.vghks.gov.tw/001/VghksUploadFiles/273/relfile/13805/133116/1%E6%9C%88%E9%86%AB%E8%A8%8A-p10.pdf〉
周海媚病逝/紅斑性狼瘡「致死率高達6成」 確診症狀曝光「11中4」就要注意
57歲港星周海媚猝逝,震驚各界。傳言指周海媚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對此有醫師指出,屬「自體免疫疾病」的紅斑性狼瘡除會攻擊全身器官,若合併瀰漫性肺泡出血症,死亡率可高達6成,然而該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需一段時間觀察及檢查才能確定。衛福部數據指出,全台截至今年7月約有25,400名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紅斑性狼瘡患者,且多為20到49歲女性。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也指出,該病的女性與男性患者比例達到9比1,育齡女性如有曬後的皮膚紅疹,且紅疹時間達2到3個月不退,形狀有如蝴蝶;每天睡醒感到手指或指關節疼痛僵硬,時間達30分鐘至1小時;非糖尿病患者但有不明的急性腎衰竭,就可能是紅斑性狼瘡。周海媚以《倚天屠龍記》的周芷若一角攀上事業巔峰。(圖/擷取自微博/周海媚工作室)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表示,約8成患者有臉、頸、手臂長紅斑症狀,許多患者也處於長期疲勞狀態,或有骨骼關節病變、血液系統異常、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共病。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後10年內發生「不可逆器官損傷」,死亡率更達普通人2.6倍,其中又以感染、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為最大宗;急性腎衰竭、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也是該病引發的高死亡風險因子。周海媚生前曾駁斥罹患紅斑性狼瘡,但曾透露10幾歲時發生檢查不出病因的血小板低下昏倒,身上滿是瘀青,對此,台北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功深表示,紅斑性狼瘡初期確有血小板低下或貧血等症狀,其他徵兆要幾個月才逐漸顯現。但血小板低下原因繁多,要花時間觀察跟檢查才能逐步診斷。傳言指周海媚罹患紅斑性狼瘡。(圖/擷取自微博/周海媚工作室)醫師姜冠宇則指出,實習醫師期間曾遇過紅斑性狼瘡案例,病患家人照顧小女孩到心碎過程,讓他感嘆該病「容易冷不防發作,就離器官衰竭更進一步,這是照顧紅斑性狼瘡反覆發作病患家庭很挫折的原因」,並強調顏面的蝴蝶斑不能代表什麼,「危險在會攻擊腎臟腎絲球導致蛋白血尿,也會有血栓、血管炎、發紺(缺氧)、肺泡出血;視網膜也會被攻擊,是全部一起來的,也有中樞神經病變癲癇案例」。另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診斷標準,如以下11項中有4項符合,就要注意可能是紅斑性狼瘡:1.蝴蝶斑2.圓盤性紅斑3.光敏感4.口腔潰瘍5.關節炎6.漿膜炎、肋膜、心包膜7.腎臟病變,如蛋白尿或細胞柱體8.神經病變,如癲癇、精神異常9.血液學病變,如溶血性貧血、白色球血小板減少10.免疫學檢查異常:抗史密斯抗體(Anti-Sm)、抗雙股去氧核糖核酸抗體(Anti-dsDNA)以及抗磷脂抗體11抗核抗體(ANA)
女童7歲胸部發育「提早轉大人」! 中醫介入幫助逆轉性早熟
10歲陳小妹,於7歲多時胸部發育,起先於他院兒童內分泌科追蹤,近期骨齡檢查發現已達12歲,至醫院中醫部門診就醫,醫師以中藥抑制骨齡,同時追蹤生長,經過近一年治療,陳小妹的骨齡仍保持在12歲,初經也未提早來,身高逐步增加,目前仍持續於門診追蹤。小心坊間轉骨方 亂補恐成反效果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醫師指出,近年孩子生得少,而家長往往希望小孩不要矮人一截。當孩子身高不理想,蠻多家長帶孩子尋求中醫協助並希望轉骨。受到飲食西化及環境荷爾蒙影響,我國兒童性早熟的比例逐漸增加,且女孩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孩,尤其這群小朋友體質也不適宜傳統轉骨方。現代中醫兒科醫師的角色在於為孩子的生長把關,針對體重過重或對身高不滿意的小朋友,除了生長曲線變化、第二性徵發育,也會視病況安排骨齡的X光或抽血檢查,綜合評估孩子的生長階段,提供適當衛教,並開立量身訂做之中藥處方。兒童性早熟比例增 傳統轉骨方不適宜莊照宇醫師說明,性早熟的診斷標準為:女生八歲前胸部發育或是十歲前來月經;男生在九歲前睪丸變大。以中醫角度與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特質有關,明確病因不明,但可能與肥胖、環境荷爾蒙接觸、或誤服滋補藥物有關。坊間轉骨方常含促進荷爾蒙分泌的補腎藥物,較適用發育遲緩及骨齡落後孩童;若誤服反而骨齡加速,生長板過早閉合。不同性早熟型態 中醫治療處發大不同莊照宇醫師提及,性早熟可區分為不完全性與完全性兩種,前者指只有第二性徵開始發育(例如乳房發育、睪丸變大),但骨齡尚無超前,這時中醫會開立大劑量麥芽,搭配夏枯花、黃柏等中藥協助延緩骨齡成熟;後者則指骨齡明顯超前,下視丘-腦下垂體-性線軸開始啟動,中醫配合清瀉相火藥物,如知柏地黃丸等。若治療過程,生長速度不理想、體重過輕或過重,可配合中藥健運脾胃,搭配四肢引經藥物,如四神藥帖、柴胡桂枝湯、九層塔頭等。影響兒童成長 健康生活型態莊照宇醫師建議,針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仍需以飲食、睡眠、運動為核心,減少熬夜、三餐定時,避免攝取含糖飲料或高熱量加工食品,以穩定血糖,控制體重;同時,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如牛奶、豆漿、蛋,等、加強跳繩、投籃等縱向運動,每次至少15至30分鐘,不只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幫助身高發展,也能改善心肺功能,更能有助學業表現。
她四肢瘦…體脂卻狂飆 營養師見「每天午餐」傻眼了
許多人外型看起來瘦瘦的,但實際上體脂肪率卻過高,仍然有較高的健康風險。營養師劉怡里日前就在節目分享個案,透露一名30多歲的年輕女子,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但體脂肪竟飆達33.8%,進一步詢問飲食習慣才發現,女子為了飲食控制,每天中午都會喝一杯小杯、3分糖的珍奶當正餐,這個習慣也讓營養師聽了直搖頭。營養師劉怡里在節目《健康2.0》中指出,該名女子身高、體重及BMI皆正常,但體脂肪卻高達33.8%,體型「看起來有點像是小青蛙」,屬於四肢纖細、肚子很大的類型,因此下半身的褲子較難買,經抽血檢驗後發現,女子三酸甘油酯、脂肪肝較高,空腹血糖值也超過100mg/dL,但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女子午餐以喝珍奶取代正餐,結果導致體脂飆高。(圖/翻攝自節目《健康2.0》)劉怡里進一步詢問飲食習慣,女子表示自己有在飲食控制,早餐正常吃,晚餐也會提早食用,盡量少量、少澱粉,至於每天的午餐,因天氣炎熱加上要控制飲食,她會選擇喝一杯小杯、3分糖的珍奶,假日則是偶而會選擇吃到飽,對此,劉怡里直呼「聽起來好像還好,但事實上飲食方面雖然熱量低,脂肪含量卻過高!」,該女子飲食中的脂肪量突破50%以上,一般要在30%以下。對此,劉怡里也進一步點出內臟脂肪5大危險因子,包括「腰圍超標」、「愛喝手搖飲料或吃甜食」、「習慣節食減肥」、「生活壓力大」及「停經後婦女」,劉怡里提醒,添加果糖的手搖飲料,會增加得到脂肪肝機率,而習慣節食的人,體內的瘦素比例會降低、飢餓素會增加,只要一恢復正常飲食,就會特別想攝取高油或高糖的食物。至於另一個危險因子「生活壓力大」,劉怡里解釋,當我們壓力荷爾蒙增加時,會增加想吃高油高糖食物的慾望,澱粉也是引起內臟脂肪高、脂肪肝等問題的元凶之一;最後一個危險因子「停經後婦女」,劉怡里坦言較無法控制,女性停經後因荷爾蒙減少,保護因子變低,造成內臟脂肪變多,因此不少人年輕時期很瘦,到了停經期卻發現瘦不下來,她建議這時除了飲食控制外,還要搭配有氧運動。
20多歲男鼻塞3年 開刀被醫拉出「陳年紗布」:味道就像往生老鼠
一名22歲男子由於鼻塞且有黃鼻涕3年多,服用抗生素、跑遍多間醫院都沒有用,日前卻在一次檢查意外得知,鼻竇開口有被像是骨頭的「異物」擋住。後來醫師為他手術期間,竟從鼻竇拉出一團有如往生老鼠味道的陳年紗布,感到非常驚訝。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該名22歲男子左側鼻子鼻塞且有黃鼻涕3年多,雖有前往各大醫院看診,也曾洗過鼻子與吃抗生素、用鼻噴劑治療,情況仍未好轉,於是再度就醫,就被發現左邊鼻竇開口有黃鼻涕倒流喉嚨,且因症狀持續多年,符合慢性鼻竇炎診斷標準。之後男子去到合作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左邊鼻竇蓄膿,其餘鼻竇都很正常。不過,陳亮宇在男子左邊的鼻竇開口看到,疑似有被像是骨頭的「異物」擋住,推測正因如此,他才罹患鼻竇慢性炎,建議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解決這個問題。不料,陳亮宇在為男子手術期間,才剛打開鼻竇開口,「一股惡臭就從鼻孔跑出來,味道超像之前躲在天花板內往生的老鼠。」陳亮宇透露,當時透過器械從他鼻竇拉出一塊乾硬的東西,仔細一看竟是一團陳年紗布。當下陳亮宇心想「應該不是男子那麼調皮,會把紗布塞到鼻子裡面吧」?後來就請男子仔細回想「紗布為何而來」?這才透露,曾有拔過左邊上排的智齒,當時牙醫師請他咬著紗布止血,回家一覺醒來發現「咬在嘴裡的紗布怎麼不見了」?最初想說是被吞下肚了,就也沒太在意,沒過多久左邊鼻子開始鼻塞、流綠鼻涕,以為感冒沒好,不斷去買藥局藥品服用,結果病況越發嚴重。至於為何男子原本咬在嘴巴的紗布,卻會掉到鼻竇裡面?陳亮宇指出,由於上排牙齒的牙根與鼻竇底部互為「鄰居」,而在拔完智齒當下,很有可能出現鼻竇、牙齦相通的情況,儘管這種情況發生機率不高,民眾仍需提高警覺。
「睡眠呼吸障礙」不只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何診斷、檢查?醫師告訴你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會使人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間歇性缺氧還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風險,是現在許多人相當關注的睡眠呼吸障礙,不過睡眠呼吸障礙並不只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其他的疾病。「這些」都是睡眠呼吸障礙 睡眠呼吸中止只是其一睡眠呼吸中止症只是睡眠呼吸障礙的其中一種,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尹丹桂表示,睡眠呼吸障礙包括以下幾種疾病:打鼾/打呼:氣流經過狹窄的呼吸道造成打呼聲,可能是睡眠呼吸障礙的一種警訊。但不等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如:兒童習慣性打鼾(定義是每禮拜≧3晚),盛行率為7-15%,其中有阻塞型睡眠中止的只佔1-5%,需評估是否合併短暫呼吸停止或睡眠中有噎到/嗆咳等症狀。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被簡稱為睡眠呼吸中止,是上呼吸道(由鼻子到喉部)在睡眠時塌陷造成氣道不通,引起鼾聲及血氧濃度下降等症狀。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如何診斷、檢查? 呼吸中止標準兒童、成人不同因此,睡眠呼吸障礙需先透過檢查、評估,再針對不同的睡眠呼吸障礙問題進行治療、改善。尹丹桂醫師表示,目前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的黃金標準是「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必須在醫院由睡眠技師執行監測,透過貼在身上的各項儀器收集資訊。尹丹桂醫師提到,透過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可以了解患者在睡眠的不同時期中呼吸及血氧體位等狀況,計算出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 AHI),而成人、兒童的定義及診斷標準不同:兒童(年齡<18歲):輕度標準為AHI 1-5次/小時;中度標準為AHI 5-10次/小時;重度標準為AHI>10次/小時成人輕度標準為AHI 5-15次/小時;中度標準為AHI 15-30次/小時;重度標準為AHI>30次/小時不過,較年幼的兒童在執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上有一定困難度,而成年人也可能會因為環境不熟悉、身上貼了許多監測器等而無法放鬆入睡。對此尹丹桂醫師表示,其實目前巿面上也有不少智慧型裝置或是簡易性居家睡眠監測可以進行初步篩檢。另外,由於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只能確定患者的打呼情況是否有導致睡眠中缺氧、了解呼吸中止的嚴重程度等,至於病患是哪個部位導致阻塞,只靠清醒時作理學檢查是無法準確知道的。因此,尹丹桂醫師指出,近年來還會利用藥物誘導睡眠後進行內視鏡檢查,等病患入睡後開始打呼時,便用內視鏡查看鼻腔到聲帶以上是哪些結構塌陷,並比對清醒的狀態,而這也能幫助醫師更加準確地評估治療方式及預測手術成功率。資料來源:國泰醫訊-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6-1-5.pdf
醫實測吃「2款鹹餅乾」當消夜 血糖竟整晚沒低於100「逼近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肥胖跟疾病最大禍首,就是飲食中的糖分,但有醫師透過親身試驗告訴大家,造成血糖波動不是只有甜食,連吃包括「洋芋片」和「蘇打餅乾」這類的鹹餅乾,也會吃出「高血糖」,血糖飆高的程度還逼近糖尿病的診斷範圍,不可不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自己在某天晚餐後,只是吃了一點吃了一點洋芋片跟蘇打餅等鹹的餅乾,沒想到血糖竟一口氣飆升到175,且平常半夜血糖約為80幾的他,吃了洋芋片、蘇打餅等鹹餅乾後,「整晚血糖都沒有低於100過」。(圖/翻攝「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臉書)除了血糖「整晚」沒低於100,早上起來量的「空腹」血糖,還有測到125。李思賢醫師說,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空腹8小時血糖大於126」,他大嘆,「這樣的宵夜連續吃幾天,我可能就落入糖尿病的範圍了,以後看電影建議大家找別的零食來吃」。李思賢醫師並說,他個人的身體體脂率10%、平常空腹血糖值為85,半夜血糖約為80幾,光吃洋芋片跟蘇打餅這兩樣零食,就足以讓他血糖居高不下,讓他直呼這兩樣食物真的是「太恐怖了!」。網友看完醫師的「親身實測」後,也大表驚訝,直言:「原來餅乾消夜好可怕喔」、「這下要跟洋芋片、蘇打餅分手了!」。
孩子網路遊戲成癮一定得吃藥嗎? 醫:親職互動可改善
精神疾病與成癮問題日益嚴重,孩子教養近期再掀討論。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指出,孩子行為出狀況,部分家長會「過度醫療化」將問題歸因於生病,但其實大多不需服藥,可透過親職互動調整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林群表示,暑期常見成癮問題除了網路遊戲還有非法物質與菸酒,呼籲青少年向外求助、勇於拒絕。精神疾病盛行率在全球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重大的負擔,後疫情時代的精神健康,是目前世界各國在醫療和公共衛生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同時,成癮問題也日益嚴重,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產生了負面影響。然而由於民眾普遍對精神疾病的瞭解不足,因汙名化和標籤化所造成的負面觀感,常常延誤醫療照護的介入,也讓患者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惡性循環。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群醫師合作,製作精神醫學、心理學、心智與腦神經科學相關的14支科普影片「工藤心醫的心靈偵探事務所」及2項刊物,期望提升國民對於精神醫學相關的科學素養,增加正確的科學知識、去除精神疾病汙名,並認識相關數位醫療與精準醫療和預防的最新進展,進而達到促進國人精神健康之理想。孩子行為可靠親職互動改善 勿過度醫療化林彥鋒表示,以往外界的觀念是「成癮就是罪犯、就是壞」,不過精神醫學牽涉到生物性、心理狀態及整個社會環境互動等,以遊戲成癮為例,可能是單純行為問題,也有可能是大腦疾病,需要專業診斷與治療找出原因。面對孩子行為出狀況,部分家長會將問題歸因於生病,變成「過度醫療化」,但其實多數不需服藥。例如臨床上只有過動症等疾病才會使用藥物治療,其實很多孩子的行為問題,絕大部分不需要藥物治療,透過親職互動調整即可改善。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國衛院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臺灣8,110 位青少年玩家,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資料顯示[i],網路成癮九大準則,持續時間三個月以上,且至少包含以下六項:1.經常無時不刻的想著網路上的事2.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3.需要上網越來越多時間才能滿足4.幾天不玩就會不安、憤怒,只好又玩5.上網總是超過預期的時間6.無法控制或減少網路的使用7.花費過多時間上網8.為了上網想盡各種辦法9.明知上網已引起或惡化身心問題但無法停止。林群說明,「成癮」的重要前提是「影響生活功能」;網路因使用形式多樣,較難界定使用網路是否成癮,但若是「網路遊戲成癮」,就有被納入疾病。而成癮行為反應背後可能反映出孩子逃避某些問題,可能是課業、同儕或家庭等問題出狀況,當孩子無法好好消化處理,加上網路遊戲對孩子吸引力,當人在虛擬世界組團打怪獲得成就感,就會更沉迷其中、逃避現實。他說明,精神科門診治療方式通常會先跟孩子與家長談論目前生活中碰到的困境,以釐清問題,進行心理治療甚至家族治療來協助個案,其中非藥物治療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另外若伴隨憂鬱與躁鬱共病,才會使用藥物治療。醫師最後也提醒,暑假容易成癮的問題還有非法物質、菸酒等,呼籲未成年者避免接觸菸酒。青少年若碰到同儕邀約難以抗拒,可向家長、師長或其他朋友求援,勇於拒絕不法行為。 [i] https://www.hch.gov.tw/?aid=626&pid=24&page_name=detail&iid=203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需治療 ADHD影響學習品質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的就醫診斷人數逐漸增加,成為眾所關注的話題,依據國際期刊的研究論文資料,台灣地區6~18歲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為7~9%。由於ADHD常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及生活品質,因此如何協助孩子渡過這個階段成為家長、教育工作者及醫療人員所須共同關切的議題。孩子ADHD症狀 近年逐步增加嘉義長庚精神科陳錦宏教授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大和衝動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對孩子學習和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常被視為家長和師長眼中的問題兒童,同時孩童發生意外傷害風險也大幅提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會導致孩童學習分心、車禍、燙傷等意外。衝動及活動量過大可能會導致在危險的場合下表現出危險行為,例如與同儕肢體衝突、攀爬高處或做出危險的體育活動等導致頭部撞傷。陳錦宏醫師進一步指出,透過適當的治療和協助,例如藥物治療、行為療法和特教方案等,80-90% ADHD 患者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可以得到改善,進而降低其受到意外傷害的風險。根據症狀描述 製作評估量表陳錦宏教授致力於關懷ADHD孩童,因此根據國際診斷標準以中文容易理解的症狀描述,設計陳氏ADHD中文評估量表並完成信效度研究發表。陳錦宏醫師表示,ADHD孩童治療需要長期追蹤症狀變化,目前已進一步和資訊團隊合作完成陳氏ADHD中文評估量表APP,讓照顧者、兒童以及治療者,隨時使用手機即可記錄每次症狀,APP可自動記錄日期與分數,並畫成曲線圖,以完整及具體的數據紀錄不同時間、環境及治療情況下長期的症狀變化,達到進一步精準醫療的目標。陳錦宏教授提醒,完整症狀收集追蹤是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關鍵,除幫助家長與孩童了解症狀的進展,確保治療計畫的有效性,更可以及時與醫師討論進行必要的調整,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擔憂,就可即時向醫師尋求專業的協助。
李玟驟逝/李玟證實罹憂鬱症...醫揭診斷標準「9中5」要注意 超過2周沒改善快就醫
天后李玟今晚(5)傳出離世消息,震撼華人圈,她的家人在證實死訊同時,透露李玟罹患憂鬱症而輕生。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若出現「持續」大部分時間無法快樂、興趣減少、體重或食欲下降、失眠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思考動作變得緩慢等,就應尋求醫師協助。精神科醫師張維紘曾在節目健康《健康2.0》表示,如診斷準則9項中有達到5項以上,且持續2周以上沒有變化、影響原本生活,且還需確定不是因為其他生理疾病造成的憂鬱,最好趕緊到醫院尋求協助,並指出9項診斷準則分別為:1.持續憂鬱心情,大部分時間快樂不起來2.興趣減少3.體重或食欲下降4.失眠(嗜睡)5.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動作變得緩慢6.整天沒活力、病懨懨7.覺得活著沒意思(沒價值感或罪惡感)8.無法專注或做出決斷9.反覆負面想法,包含自殺或傷害自己舉動◎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糖腎共病是什麼? 「這些方法」助糖友避免洗腎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高達近1/3。為照顧糖腎共病的患者,健保署在111年推出「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此項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計畫,作為全人照護起頭,希望避免糖尿病患者走至末期醫療。政府推行共照網的同時,糖腎病人也可積極自我慢病管理,主動關心自身健康。以下提供糖腎患者常見疑問解答:Q1: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如何避免罹病呢?正常情形下,進食後胰臟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作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導致糖尿病。▲民眾若患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機會得到糖尿病。圖/freepikQ2:我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該注意什麼事?糖尿病患須注意血糖控制,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飲食上,比起「少量多餐」,其實「定時定量」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Q3:我有糖尿病,最近還檢查出腎臟病,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病變?我還可能得到哪些併發症?當民眾罹患糖尿病後,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此外,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還包括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牙周病等等,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Q4: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控制糖尿病,避免其他慢性病共病呢?該怎麼使用這些資源?目前健保署有四個與糖尿病及腎臟相關的共照網,多數由醫事人員詢問病人加入,若病人覺得有需要也可主動詢問醫師;加入共照網後,患者每年有固定追蹤項目,如眼科檢查,以防止併發症發生。為幫助糖尿病患避免或延緩發生併發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亦推出Goal 50+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政府推行全人照護,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糖尿病及初期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作為全人照護的起點,政府與醫界共同拚收案率,點出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方向一:照護防治第一線,認證衛教師角色更顯重要透過糖尿病衛教師協助患者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亦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方向二:基層診所承擔四成照護量能,須組建整合團隊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4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面對糖腎共照趨勢,如能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將對診所的照護量能有很大幫助。方向三:糖尿病併發症多,跨院跨科待整合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四: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醫療系統盼互通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圖文來源:udn聯合新聞網
糖尿病不一定是尿中有糖! 醫:「若真有」代誌就大條了
據國健署推估,台灣有超過230萬名的糖尿病患者。對此,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科醫學科主任洪暐傑也表示,「糖尿病」會讓許多人誤以為是尿中有糖,但糖尿病的判斷標準其實是血糖數值,若空腹血糖達126 mg/dL以上就達糖尿病的標準,因此即便尿中無糖仍是糖尿病。尿液一直要到空腹血糖高於160-180mg/dL時,才真的會出現糖,但這也表示病情嚴重多了。醫師洪暐傑26日在臉書專頁《洪暐傑醫師的愛講空間》發文表示,有位新診斷為糖尿病的阿伯在得知診斷結果後非常驚訝,「我驗尿都是正常的呀,裡面也沒有糖,為什麼會是糖尿病呢?」對此,洪暐傑也解釋糖尿病一詞的由來,其實是由於英國醫師道伯森(MatthewDobson)注意到尿液有甜味,並證實甜味來自於糖。不過他也提醒,「糖尿病患也不見得每個人的尿液裡面都會有糖的反應。」他接著解釋,事實上,未必每個糖尿病患的尿液都有糖。因為人體的腎臟會過濾血液製造尿液,一開始排出的尿液會進入到腎小管,腎小管會將身體需要的糖分、電解質再吸收,以保存能量不浪費,「所以如果順利把腎小管裡面的糖都吸收回體內,到了最終出口的尿液,也就是我們排出來的尿,檢驗起來就不會有糖囉。」因此若按照上面寫到的數據,洪暐傑指出,血糖數值高於160-180 mg/dL的時候尿糖才會出現,如果是長期糖尿病的病患,甚至有可能到220 mg/dL,尿裡才會有糖,但是其實空腹126 mg/dL就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了,「這時腎小管還是能夠把所有腎臟過濾的糖都再吸收回來,因此尿裡面是沒有糖的,所以符合糖尿病診斷的病患,尿液不一定會有糖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