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
」 颱風 類鼻疽 高雄 疾管署 中國「嬰幼兒呼吸道殺手」進流行期! 台中海線1周3例
台中1歲男童有感冒症狀,日前因呼吸急促就醫,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緊急住院治療。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近來正值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RSV病毒,該院1周就有3例發生。余秋霖表示,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當時男童出現感冒症狀,由母親帶到醫院就診,診療過程中發現,男童喘鳴聲音特別大,呼吸也很急促,馬上從鼻腔取出鼻涕檢驗,確認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較流感高2倍強度」,余秋霖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特別強,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尤其以1歲以下的嬰兒更容易遭傳染,或是年長者抵抗力差也容易被感染,病毒潛伏期約2至8天左右。余秋霖說,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下呼吸道黏膜會受到破壞,引起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常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發燒,也會咳到吐,若沒有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出現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發紺、呼吸困難等症況,嚴重時恐引發嚴重呼吸衰竭,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據了解,RSV病毒的流行期在秋冬季節,以台灣來說大約是11月至2月,高峰期常出現在初冬時、約12月至1月左右。即便感染過也不會有免疫力,有些民眾甚至同一年反覆感染好幾次。余秋霖說,該名患者住院6天,期間安排排痰、點滴治療,同時採用支持性療法,已逐漸恢復健康。
男病患怕不能生育 砸74萬治療才知「超黑內幕」:不吃藥也會好
被騙了!中國江蘇南京一名李姓男子,今年10月初因前列腺炎到醫院做檢查,院方稱問題嚴重,有癌變可能,甚至可能喪失生育能力,於是花了16萬(人民幣,下同)治療,後來卻發現,只要生活規律、好好休息,不需要吃藥也會好。據《九派新聞》報導,李男因為私處不舒服,網路搜尋相關資訊,找到南京家和醫院的客服人員,詢問後在10月10日前往檢查,診斷為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當下被告知必須馬上治療,有癌症病變的可能,再嚴重只能動手術切掉前列腺,不治療就會喪失生育功能。醫生介紹醫院的「高科技物理療法」,宣稱不用動手術就可以治癒前列腺疾病,李男在醫院待了14天,總共花費16萬3700元(約74萬新台幣),除了8000多元西藥費、化驗費和檢查費等,其他的15萬5000多元全是物理治療,包括脈衝導融光能治療、ECO通融治療、場效消融治療,都必須自費。男子總共花了16萬3700元。(圖/翻攝自九派新聞)只是,巨額的醫療費用並沒換來預期的治療效果,李男11月4日前往另一家醫院進行複檢,卻意外發現該院的治療方案簡單許多,保證休息、生活規律,甚至不需要服用藥物,身體就可以逐漸康復,花費也只要500元。對此,南京家和醫院的苑院長表示,李男做的是醫院的特色診療項目,作為民營醫院,可以自行定價,只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就好。經過確認,發現病例和診斷都沒什麼問題,主要是錢多和沒有療效,但李男不認同這個說法,他和醫院的負責人進行協商,希望退還90%的治療費,但負責人只願意給予6萬元補償。目前雙方還在協商,衛生管理部門也將進行調查。
扁平足「穿這1種鞋」恐釀反效果! 醫曝挑選注意事項
43歲陳男近一個月來因為腳底疼痛,走路越來越不舒服,一下子就會一跛一跛的,使用痠痛噴劑、貼布等都無法獲得改善。到醫院骨科看診,經醫師問診並檢查後,發現患者本身就有扁平足問題,因為聽人介紹去買了號稱可以矯正扁平足的硬底足弓鞋,反而造成了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足弓向下塌陷 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童綜合醫院骨科部王叔昂醫師表示,扁平足是因為足弓向下塌陷,失去一般人足弓原有的弧度,而無法吸收身體重量與地面的反作用力,導致出現平衡差、易跌倒、腳部容易疼痛、無法久站與容易扭傷等多種狀況。發生原因分為遺傳、先天性韌帶鬆弛、先天性附骨黏合等先天因素,以及肥胖、姿勢不良、骨骼病變等後天因素。向上硬撐足弓 反使集中壓力引疼痛有些民眾對足弓鞋有迷思,認為長期向上硬撐足弓能改變扁平足,但是反而對足部造成傷害。王叔昂醫師說,正常人體足弓的結構跟作用是為了讓足底有伸展作用,而能增加足底接觸地面的表面積,從而降低腳底單位承受壓力。但如個案患者穿著足弓鞋卻妨礙了腳掌的伸展功能,還導致當腳接觸地面時,壓力的接觸點在一個最高點(足弓鞋的頂點)、而非擴散至腳底的面積,因而疼痛、無法正常走路。成人扁平足已定型 鞋子應選有避震作用王叔昂醫師呼籲,其實成人的扁平足已定型了,不建議自行矯正。基本原理應該是要減少足底面積的壓力,因此就應選用氣墊鞋或乳膠墊的避震作用來減輕足底壓力。也可經由專業骨科或復健科醫師進行診療,並提供做適切的建議與治療。
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 颱風後恐陷吸入性感染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4例本土類鼻疽個案,3例居住於高雄市,1例居住於臺南市,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10月4日至29日,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高雄市其中1例住家附近於山陀兒颱風期間有淹水的情形,其餘個案均無汙水汙泥接觸史,多數個案在室內外皆無佩戴口罩。上述個案因發燒、呼吸喘或頭痛等症狀就醫,目前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其中1例曾入住加護病房,目前已轉至一般病房;同住者共計8人均無疑似症狀。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已累計105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1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62例)和50-64歲(32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80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1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10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有增加趨勢,且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易有較強陣風出現。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檢查室內空氣品質 新光、馬偕兒童、三總皆不合格
為提供民眾良好空氣品質環境,台北市環保局派員前往百貨公司、醫療機構稽查室內空品,4日公布結果,新光醫院、馬偕兒童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不合格,空氣中細菌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管制標準,已要求院方限期改善,逾期未改善將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開罰5萬至25萬元。根據環保局統計,北市醫療機構或百貨公司公告場所總共有59處,其中36處百貨公司稽查全數合格,23處醫療機構則有3處不合格,分別為新光醫院、馬偕兒童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環保局指出,稽查新光醫院測得細菌數每立方公尺達1754菌落數、馬偕兒童醫院細菌數每立方公尺達2640菌落數、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二氧化碳濃度達1187ppm,分別超過細菌管制標準每立方公尺1500及二氧化碳管制標準1000ppm,皆已要求院方限期改善,並於場所入口明顯處張貼不合格標示,逾期未改善將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處5萬至25萬元罰鍰。環保局說明,醫院人流出入量大本就容易有細菌數過高問題,若院內還有潮溼髒汙的區域,更是利於微生物孳生,建議院方改善室內清潔、消毒、殺菌等措施,選用加強通風換氣或紫外燈等殺菌設備,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以提升室內空品。環保局呼籲,《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公告11大項場所都應做好室內空品管理工作,以避免受罰,另尚未被公告列管場所,可參與「室內空氣品質認證場所推動計畫」,主動做好各項室內空品管理措施,確保民眾享有清新空氣。
新增3例類鼻疽!死亡數歷年同期新高 康芮颱風來襲再拉警報
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3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 40餘歲至70餘歲,3例均具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10月11至22日,其中2例無汙水淤泥接觸史,因發燒、呼吸喘等症狀就醫,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觸史不明,10月22日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敗血性休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01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0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9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7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6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依中央氣象署發布資料,預測近期康芮颱風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臺灣或鄰近海域,且不排除中心登陸臺灣的可能,受外圍環流影響可能帶來大量降雨,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家庭主婦手指腫痛無力!常摔破碗盤 就醫檢查竟是「類風濕關節炎」
一位42歲家庭主婦,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兩手中指和食指有腫痛無力的感覺而已,不以為意,偶爾到藥局買止痛藥吃吃,雖然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但不吃又痛,痛了又吃,這樣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最近因頻頻摔破碗碟,心生害怕,才到醫院求診。經一連串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腕關節長期腫痛 罹患類風濕關節炎澄清醫院免疫風濕科孟家駒醫師表示,經由身體檢查、按壓該婦女的手部各關節,發現多隻手指的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兩手的腕關節都有腫脹、疼痛的情形。再經由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發炎指數偏高,為了進一步瞭解她關節炎影響的範圍,以超音波檢查後發現,雙手的五個掌指關節、兩個近端指間關節、兩手的腕關節都有發炎的情形,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特徵,證實她罹患了類風濕關節炎。致病因與這些有關 免疫調節藥物改善症狀孟家駒醫師強調,手部的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是類風濕關節炎最常見的侵犯部位。目前醫學上統計,女性和男性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比率是3:1,且以30歲到60歲的女性居多,致病的原因除基因外,與抽菸、牙周病、感染後導致的免疫功能失調有關。該婦女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後,經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後,手指關節和腕關節的疼痛無力現象,已獲得很好的改善。關節出現這些症狀6週以上 應盡速就醫孟家駒醫師呼籲,如有兩個以上的關節持續腫脹、疼痛、僵硬、無力或是活動度受限達六週以上,尤其雙手關節同時出現症狀,千萬不可輕忽,須趕快尋求專科醫師的診療。對已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者,關節疼痛時應多休息,減少患部關節過度彎曲,當症狀緩解後,需避免大角度活動、避免手指負重過大,早上起床需先做適度關節活動後,再進行日常工作。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死亡個案!高雄男染類鼻疽 發病住院1週亡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其中1例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及汙水/淤泥接觸史,目前仍醫院住院治療中;另一例8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10月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就醫住院並採檢,10月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8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4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且近期持續有颱風生成,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大量降雨,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其他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他婚後不育一查竟「無蛋蛋有子宮」 醫揭真相:影響性別判斷
中國大陸一名結婚三年的男子因婚後不育問題前往醫院就診,意外發現自己無睪丸卻有子宮,經過專家會診後確診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其實他生理上是女性。該病屬於性發育異常(DSD)疾病,會導致患者外生殖器呈現不明顯的性別特徵,影響性別判斷。根據陸媒《澎湃新聞》的報導,上海市兒童醫院表示,這位患者的病情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異常有關。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因腎上腺分泌過量雄激素,導致外生殖器男性化,雖然外觀上被視為男性,但實際上內生殖器屬於女性特徵。患者多年來未能正確診斷,直到婚後不育就診才發現這一事實。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患者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了多次治療,包括外院的生殖器手術以及雄激素補充治療,並使用藥物抑制腎上腺過度分泌的雄激素。目前患者按照男性身份生活,治療過程仍在進行中。該院內分泌科首席專家李嬪教授指出,性發育異常疾病雖不常見,但在臨床上並非罕見,國內對這類病的認識和診療資源相對有限,許多患者輾轉多個醫院,求醫過程艱辛。李嬪強調,性發育異常疾病患者和家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僅需要面對醫療挑戰,還需應對社會對性別與身份的誤解與偏見,因此社會應給予更多寬容與支持。針對這類疾病,上海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篩查中心主任田國力提醒,許多性發育異常疾病可以通過新生兒篩查及早發現,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可以透過檢測「17羥基孕酮」確診,及早治療可以避免性別判斷錯誤,減少患者後期的困擾與不適。
狠心生母找到了!高雄河堤驚見「全裸嬰屍」 28歲女子掛急診坦承犯行
高雄市鳳山區今(18日)凌晨1時許驚傳有剛出生不久的男嬰,被全身赤裸地丟棄在河堤,警方獲報到場後,男嬰早已失去生命跡象、明顯死亡。如今28歲的狠心生母也坦承犯行,據悉她案發後到附近醫院就診,被醫生發現下腹有血跡,才跟醫生坦承「自己剛生下小孩」,於是醫生立刻向警方報案,才在河邊找到死去的男嬰。警方指出,28歲的生母在今天凌晨到高雄1家醫院掛急診,結果醫生發現她下腹有血跡,而且狀態非常虛弱,一問之下才得知該女子已產下1名男嬰,但由於不見嬰兒蹤影,醫師追問後驚覺真相,才馬上通報警方前往女子透露的地點,也就是鳳山區瑞興路,然而警方報場後發現新生兒已明顯死亡。對此,院方也表示:「產婦到院後,由婦產科醫師診療後評估可以出院;上午由派出所警員與產婦母親陪同離開,目前警方已經將這名女子帶回調查。」
新北市「檸檬草板橋店」爆食物中毒!17人上吐下瀉 衛生局命暫時停業
新北市板橋24小時茶店「檸檬草美食茶房板橋店」爆出食物中毒!有民眾在臉書社團上爆料,自己和一群朋友吃了之後上吐下瀉,疑似食物中毒。新北衛生局昨(16)日表示,有24人於13日用餐後,陸續有17人腸胃道不適、上吐下瀉,其中15人就醫,皆無住院。衛生局昨日命店家即刻起暫停營業。據《東森新聞》報導,近日有民眾在臉書社團上發文表示,這個月13日,一群朋友共27人到新北板橋這間美食茶坊用餐,點了鬆餅等輕食,一人還喝了一杯飲料,但當天就有18人陸續出現上吐下瀉的腸胃炎狀況。該店家16號下午無預警宣布暫時停業不接客,但店員還在裡頭忙進忙出,之後突然在門口貼出公告,寫下16號到19號內部整修暫停營業。這時間點和衛生局稽查太湊巧,內部員工私下透露,因通報食物中毒事件,正在配合稽查。衛生局表示,接獲受害民眾舉報,因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且就醫人數15人,數量已達暫停作業標準,昨日稽查後,命店家即刻起暫停營業。就醫的15人在醫師診療後,已經返家休息,無人住院。衛生局昨日派員查核,針對設備未保持清潔及垃圾桶、廚餘桶未覆蓋等缺失,命業者限期改正。另查核現場抽驗冰塊、珍珠奶茶及鬆餅等產品,若檢驗結果與規定不符,經命業者限期改善,複抽仍不符規定,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說,後續待業者改善完成後,向衛生局提具改善報告書,審查通過及環境衛生複查合格,才可以恢復營業。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類鼻疽!高雄男接觸汙水 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汙水、汙泥暴露史,因發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醫,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6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7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6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5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2例)、臺南市(10例)、臺中市(4例)和屏東縣(4例)為多,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醫院推「數學學習困難」門診!3週掛號全約滿 醫生無奈:1情況別來
大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近日推出「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於每週二上午開放8個名額,目前釋出的前3週均已約滿。昨天(8日)上午,門診正式迎來首批患者,醫生透露,有家長私下詢問是否能加號,結果他的孩子才2歲,讓她哭笑不得,無奈地說「別過來了。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家長真的無需如此焦慮。」《上觀新聞》報導,首次門診結束後,發育行為兒科精神衛生專業副主任醫師馬希權坦言,「說實話,完全沒有想到會引發如此熱烈的關注和討論。」他作為精神科專業醫師,此前已先後參與開設睡眠問題、兒童情緒等門診,「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也是一種症狀、一個分支,我們也按照一般的臨床實踐思路來進行評估、診療與干預。」除了因故自行放棄的家庭外,6名孩子日前在家長陪同下先後接受了評估診斷。其中,最遠者從南通、昆山趕來,年齡集中於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博士趙冰蕾透露,有家長私下詢問是否能加號,結果他的孩子才2歲,讓她哭笑不得,無奈地說「別過來了。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家長真的無需如此焦慮。」報導指出,5名醫師形成團隊,共同問診,先分別與家長、孩子進行交流。在了解初步情況後,孩子需要完成關於心理、智力、注意力、空間及數學能力等的多維度評估,大約耗時1至2個小時。根據報告結果,醫師會判斷是否符合門診的診療領域,給予分流(如轉診至注意力缺陷門診等)或診斷。馬希權說明,門診對象包括在數學學習中,對幾何、代數等與空間向量相關的知識,特別是涉及圖形空間關係和抽象符號理解困難的孩子,「具體來說體現在常見的4大方面:數感差,即數量大小的估計、符號管理、基本計數困難;檢索數學事件、進行計算,理解、記住規則和公式困難;難以掌握數學概念或複雜的數學程序,邏輯困難;涉及幾何、圖形和表格理解等空間困難。」診斷之後,醫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馬希權解釋,訓練方法主要包括視覺空間訓練、算盤訓練、身體活動與空間訓練、計算與空間技能結合訓練等,「比如心理旋轉任務,給孩子一個2D或3D圖形,讓其進行思考和旋轉;或是參與拼圖活動,幫助理解形狀、空間關系和整體結構。障礙賽或定向運動也能有助於增強空間意識與認知能力,但這些都絕非能一蹴而就的,預計在3至6個月後可初見成效。」
王柏傑難忘舊愛「遲射」壓力大 《今夜》斷聯女友原因揭曉
亞洲首部性治療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上週播出第9、10集,楊謹華飾演的佳晨,擅長解決性治療問題,卻總忽略了自己。將與難忘的前任,由王柏傑飾演的紀華再相遇。楊謹華與王柏傑在劇中有多場纏綿親熱戲,因此劇組特別安排2人上親密指導課,楊謹華分享:「跟柏傑認識超過10年,所以上親密指導課時,兩個人貼很近,都有種小尷尬感,但上戲後滿有火花,畢竟柏傑哥比較有經驗,我都跟他開玩笑說『要帶我哦』。」熱戀的楊謹華與王柏傑相約從事多種「運動」,一起打壁球。(圖/壹壹影業提供)談起拍攝親密戲過程,王柏傑透露:「我們的床戲是一天拍攝完,因此時間拉非常長,需要集中精神,還有激烈的動作,就像一整天都在健身,真的非常累!」他也分享上親密指導課時,「已經彼此討論好彼此可以碰觸的地方到哪裡,真正拍攝時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楊謹華、王柏傑認識10年,坦言上親密指導課時有些尷尬。(圖/壹壹影業提供)戲中楊謹華、王柏傑交往時非常相愛,但在「性」方面卻總遇上難關,最後王柏傑選擇不告而別、人間蒸發,讓楊謹華傷透了心。多年後2人偶然在診療室外遇見,當年消失的原因終於浮出水面,原來王柏傑有遲射問題,到診療室接受性治療。王柏傑分享為了解角色心理,特別上網研究遲射這個性功能障礙,「我飾演的角色紀華是一位『完美先生』,他想要讓另一半感覺舒服,所以他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才會導致遲射。有滿多男生會覺得這不是病,或是生這種病很開心,但其實對患者來說其實壓力很大,真的開心不起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每週日晚上9點於MyVideo、愛奇藝國際版、八大戲劇台播出。
沈慶京傳全身抽搐「第5度戒護就醫」!北所證實經醫囑辦理住院 律師:將再拚交保
京華城弊案持續延燒,檢廉也密集偵辦,其中,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涉向國民黨北市議員應曉薇行賄,被法院裁定羈押禁見在台北看守所,他在收押期間內就曾數度出現身體不適,被戒護送醫。今又傳出沈慶京因全身抽搐,再由看守所戒護送急診。據沈慶京的律師透露,這是沈慶京在押期間第5次戒護就醫,會盡快聲請交保補充理由狀遞交給北院。台北看守所證實,沈慶京1日上午確實因身體不適,所內醫師指示戒護外醫診治,經台北醫院醫師診斷辦理住院手續。沈慶京上午10點多由台北看守所派車送往衛生福利部立台北醫院,經醫師檢查指示住院觀察。對此,沈慶京的律師表示,這是沈慶京在押期間第5次戒護就醫,身體狀況很不好,但先前為沈慶京聲請交保就醫,至今尚無結果,2日上午會到台北醫院戒護病房探望對方,並給他在聲請交保補充理由狀簽名,盡快遞狀給北院。沈慶京涉嫌行賄北市議員應曉薇4740萬元,8月30日被北院裁定收押,但他在收押期間內就曾數度出現身體不適,被戒護送醫。而今為沈慶今收押第32天,又再傳出他身體出狀況被送急診。沈慶京被收押至今已三度被北檢提訊,且每次下囚車時都要坐輪椅到候審理等候應訊,甚至被發現大腿上有尿管,疑似掛尿袋。律師透露他多次上吐下瀉,強調「情況真的不太好」;目前所方已通知家屬,另據北所表示,後續將配合專業醫師診斷,使沈慶京獲得妥適診療。
缺錢缺人缺設備…各措施皆未到位 居家醫療制度陷困境
衛福部健保署自2016年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但醫政單位編列經費太少、人才培訓與投入不足、相關設備未到位;「缺錢、缺人、缺設備」下,使居家醫療制度如同徘徊在十字路口,沒有明確願景。「居家醫療」(日本稱「在宅醫療」)主要目的為幫助失能、行動不便者在家接受治療、減少醫院病床負擔,已獲歐美、日本等先進醫療體系認可並行之有年。日本推動在宅醫療比台灣早近20年,已成功普及化,主因是在宅醫療醫師收入多於診所醫師,新執業醫師更以投入在宅醫療為第1志願。反觀韓國因醫院一床難求而不斷增床,未以居家醫療因應,終導致醫護人員負擔過重引發抗爭。健保署2016年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但缺乏急重症照護模式及配套,也未涵蓋長照機構住民,推動進度緩慢,因此今年7月1日加碼實施「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擴大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對象,讓急症患者、長照機構住民、急診感染症輕症患者都能在家、在機構住院,希望降低醫療成本、促進在地老化。但台灣醫政單位編列經費太少、人才培訓與投入不足、相關設備未到位。以經費為例,在宅醫療與整體醫療保險支出比率,台灣僅0.16%,日本占2.3%,是台灣的14倍多。雲林縣西螺鎮「好所宅診所」是雲林第1家專門型在宅醫療診所,院長黃子華以他投入3年多的經驗,認為台灣推動居家醫療面臨的困境在於健保給付仍不足,目前居家醫療醫師的收入僅約開門診的一半,所以大部分醫師不願加入,若須承作則採輪流方式,這有待逐步提高健保給付來解決。另有護理人員缺乏投入意願、急症照護設備不足的問題。缺乏護理人員方面,黃子華提到可用團體戰輪流值班,再藉提升健保給付增加薪資吸引護理人員;設備方面則有賴公部門編經費支持。據統計,若住院患者從醫院轉至住家,可減少醫院約2成病床負擔,有效緩解醫院一床難求問題。因高血壓慢性病接受居家醫療的70歲蔡阿公認為身體已不舒服,還要拚老命去醫院,單是搭車過程就很累,到醫院還有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居家醫療只要在家等待就好,診療費不到300元,加醫師計程車費500多元,1000元有找,實在很值得。成大醫院社區健康照護中心主任楊宜青指出,因應高齡社會在家、機構、社區的照護需求,政府推動居家醫療與在宅急症醫療政策成功於否,關鍵在於政府要用多少力道推動?有沒有完善配套措施?
想替4歲兒治「灰指甲」 陸爸請「養生館」治療竟害兒手指截肢
近日,中國重慶市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一間「足浴服務店」(類似台灣「養生館」)使用違規藥物非法替一名4歲兒童治療灰指甲,導致其左手食指出現壞疽壞死,最終被迫截肢。事後該足浴店在賠償客戶人民幣16萬元(約新台幣72.6萬元)已經註銷營業。據《中國消費者報》報導,一名林先生於2023年7月2日發現4歲兒子左手食指的指甲,因為「灰指甲」而破裂,因此帶他到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羅珍東足浴服務店諮詢。該足浴店宣稱店內有治療灰指甲的藥物「脫甲膏」,可以替孩子治療。林先生在支付了治療費用後,工作人員將所謂「脫甲膏」塗抹在孩子的食指上,並用醫用彈力繃帶進行包紮。沒想到2天後,林先生發現兒子左手食指開始萎縮發黑,連忙帶他到醫院求治,被醫院診斷為壞疽壞死,必須將食指前端切除,避免最終感染整根食指。事後,林先生與闖禍的足浴店達成協議,由足浴店墊付前期治療肺,待治好後在替孩子進行傷殘鑑定,根據到時結果協定賠償金額。最後林先生依據兒子被醫院認定10級傷殘的結果,向該足浴店求償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1萬元),店家不從,於是雙方對簿公堂。調查單位發現,該足浴店使用的「脫甲膏」藥物包裝上沒有任何廠名廠址、批准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資訊,屬於非法違規產品,且該品產品功效屬於消毒類產品,並無治療疾病功能。此外,監管單位還發現該足浴店出示的營業許可證與店名不同,因此勒令該足浴店亭榭,並且承擔起非法對未成年人進行治療行為,卻導致其截肢的法律責任。最後該店家與林先生達成協議,賠償其人民幣16萬元。據傳,該家足浴店將賠償金支付給林先生後,已經終止了營業,並註銷了營業執照。重慶相關單位特地針對此案例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足浴店」這類經營場所不能開展疾病診療活動。如果身體出現不適症狀,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醫藥互槓2/醫界爭取漲調劑費 藥界籲衛福部以理服人
醫界以避免「同工不同酬」為由,要求調升診所藥事人員調劑費,比照基層藥局,衛福部健保署初步同意,卻讓藥界炸鍋,揚言「上街頭」,健保署隨後坦承作業不周,保證退回原點「沒共識前不漲」。然而即使健保署「改口」,仍未動搖醫界調漲調劑費的決心,就連健保支出預算的科目都先替衛福部想好了,建議從西醫基層健保總額中「促進醫療服務診療項目支付衡平性」每年10億元預算項下支應。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林應然日昨也再度抱怨,藥師薪水高,部份診所請不起,即使診所釋出處方箋,基層藥局藥師也未必願幫調劑,「請別再霸凌基層診所」。基層醫療協會還說願「退一步」,僅要求衛福部調高診所前30位病人藥師調劑費就好。面對藥師界強烈抗議診所藥師調高調劑費,健保署長石崇良(圖中)坦言程序確實不夠周延,也承諾在未取得醫藥界共識前,暫緩調漲案。圖右為藥師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圖/報系資料照)一位在藥局服務的G藥師表示,在藥局上班工時雖長,但工時不中斷,可輪班,自行調配下班時間,若到診所上班工時看似差不多,但下午休診藥師不上班,晚上則要配合醫師看診,整體工時有時反而拖很長,若藥局與診所藥師薪資差不多,多數藥師恐怕會選到藥局或大醫院上班,但每個藥師個人考量不同,選擇也會不同。「醫、藥、護本一家,沒必要比較,應以病患權益為先,真要比絕對比不完」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執業藥師沈采穎說,基層診所比藥局調劑費低的制度設計原意,就是為讓台灣醫療走向「醫藥分業單軌制」,落實藥師專業服務民眾,從民國86年起就是歷屆衛生署、衛福部的共識。她說,基層診所抱怨調劑費「同工不同酬」,但卻未提掛號費上限取消後,診所光是掛號費收入就遠高於調劑費點值調高的收入;再看看診所醫師看診一人健保點值是364點,但大型教學醫院醫師卻僅286點,兩者差78點,相當薪資高了78元,這也是配合「醫療分級」政策。若按「同工同酬」主張,大醫院醫師能否要求看診費比照診所醫師。現行健保制度診所醫師看診一人健保點值是364點,大型教學醫院醫師僅286點,但藥師薪資與健保點值沒有正關聯性,大型教學醫院薪資福利仍是不少藥師就業首選。圖為醫院藥師核對慢性病處方箋上藥物種類。(圖/報系資料照)「醫院藥師調劑費也高於基層藥局調劑費,同工同酬又該怎麼比?」沈采穎解釋,醫院藥師要協助臨床巡視、值大小夜班,因此調劑費比藥局高,若基層藥局也無視工作性質不同,要求比照醫院藥師的調劑費調整,社會能認同嗎?針對醫、藥為調劑費互槓,一位衛環立委私下表示,健保餅就這麼大,衛福部若要漲醫界調劑費,是為了解決診所藥師不足問題,應先提精算數據及配套,保證可解決診所請不到藥師的問題,否則只是頭痛醫頭無助於事。與其如此,衛福部還不如先積極媒合診所與藥局合作,更實際。基層藥師協會日前也因此主動拜會台北市衛生局,盼北市府能領先各縣市,扮演媒合角色,居間幫忙藥局、診所互助。據轉述,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表示,近期會邀請基層診所、基層藥局面對面溝通,加速北市診所、藥局區域互助網絡,讓取得診所處方箋的病人,儘速拿藥,不會無藥可拿。
全家陸續確診糖尿病 專業醫解釋:三餐都「這樣吃」釀禍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而家醫科兼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解釋,其實很多人的糖尿病都是「吃」出來的,他就分享自己曾經歷過一個案例,一家人陸續確診糖尿病,細查之後,才知道原來與他們家的飲食習慣有直接關聯。家醫科兼減重專科醫師楊智雯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自己在出席電視節目錄製時曾提到,台灣60歲以上人群中,每5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0%。但是在他的診療經驗中,曾遇到一個家庭的糖尿病患病率竟達到100%,這引發他對飲食習慣與糖尿病之間關係的深入研究。深入了解這個家庭的飲食習慣後,楊智雯醫師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的日常飲食,這個家庭的每日三餐幾乎都以炒飯、炒麵為主,而且每次都會大量使用辣椒醬和醬油調味。楊智雯醫師表示,家庭成員中有人因為食物太過美味,常常一餐能吃下三碗加了辣椒醬的炒飯或炒麵。但這種飲食方式導致每餐攝入的醣量相當於10份之多,遠超健康標準。更糟糕的是,這戶人家的餐食中幾乎沒有配菜和蛋白質,這也導致血糖迅速飆升至400-500mg/dl的危險水平。由於缺乏其他營養成分,這種高醣飲食很快會引發飢餓感,促使他們再次進食,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楊智雯醫師解釋,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當的飲食習慣引起的。楊智雯醫師以台中人喜愛的炒飯、炒麵為例,指出過度使用辣椒醬和醬油等調味料可能導致血糖急劇上升。他同時也提到,有些患者一餐可以攝入相當於10份醣的食物,導致血糖飆升至400-500mg/dl的危險水平。楊智雯醫師也提到,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引發胰島素阻抗和代謝症候群,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和肥胖等健康問題。楊智雯醫師特別提醒,雖然第1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第2型糖尿病與家族遺傳高度相關,但適當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展。楊智雯醫師還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代謝率下降,加上不當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不利於血糖的調節,其中造成胰島素阻抗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異位脂肪堆積、以及壓力和睡眠不足。為了應對胰島素阻抗,楊智雯醫師提出了三個關鍵的調節方法,分別是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以及調節壓力與保持充足睡眠。楊智雯醫師建議降低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高纖維食物和健康脂肪的攝入,同時強調運動,特別是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的重要性。
認養動物之家毛孩 北市補助寵物保險最高3千元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為促進飼主重視毛孩健康,積極推廣寵物保險補助獎勵措施,2019年起在動物之家認養動物且符合補助資格的飼主,在完成寵物保險投保後,即可申請最高3000元補助,今年至少可補助200隻毛孩。動保處表示,隨著獸醫診療設備及技術的進步,動物醫療的費用較以往提高許多,但由於寵物沒有健保,若生病或受傷飼主就必須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因此寵物保險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北市府推動認養犬貓寵物保險補助,以提升動物福利並減輕市民醫療負擔,建立飼主責任教育。針對寵物保險,動保處解釋,雖然根據保險公司的保單,理賠項目會有所不同,但除了負擔部分門診、住院及手術費用,也會負擔協尋寵物及寵物喪葬費用,甚至在飼主因故住院期間無法照顧寵物時,寵物旅館住宿費用或寵物導致第三人受傷、死亡或財物損害,飼主須賠償的費用等,皆在寵物保險的賠償範圍內。動保處說,目前市售寵物保險產品大多僅針對8歲以下犬貓,但目前犬貓多可飼養到10歲以上,而高齡犬貓和人一樣,會面臨各種器官組織老化衍生的問題,如心臟、關節、視力、牙齒、肝腎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呼籲飼主應及早為犬貓投保,避免後續因為慢性病等醫療花費較高而無法負擔,影響動物福利。動保處指出,民眾在2019年起在動物之家認養動物,尚未申請過補助,毛孩已完成絕育及狂犬病疫苗注射,且寵物保險尚在有效期限之內,即可申請最高3000元現金補助;補助政策辦理以來,累計已補助1929位市民,今年補助金額可補助至少200隻毛孩,1隻毛孩只能申請1次,補助受理申請至12月20日止,或預算使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