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籌碼
」 川普 美國 中國 關稅 民進黨![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96197/sm-ff1334856ad11e51884e91d49ca57b79.jpg)
北市府申請上海團赴台賞燈遭「陸委會三度封殺」 李明賢批:無益兩岸交流
台北市政府申請上海官員赴台參加元宵燈節,連續三個團都被陸委會封殺,陸委會官員表示,應由觀光小兩會討論後再進行後續安排。台北市議員李明賢今天(13日)受訪時認為,陸委會以政治理由技術性杯葛大陸官員赴台,無益兩岸交流,只會讓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他透露,台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的議員,計畫三、四月赴上海參訪。馬英九基金會的大九學堂40餘名師生近日赴北京參訪,今天上午參訪亦莊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隨團的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接受台媒採訪時,談到近日台北市政府邀請上海市官員赴台參加元宵燈會,卻發生連續三團的申請均遭陸委會駁回,李明賢直言,賴政府以政治考量優先,對於目前兩岸的大環境確實非常不利。李明賢表示,兩岸交流過去是民間先行,遇到問題才交由官方協商,現在民進黨政府卻把兩岸觀光當作成談判籌碼、政治籌碼,不利兩岸交流。過去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也是都民間先行,甚至談春節包機的時候,也是通過複委託的方式,而現在民進黨的做法變成一切都是政治性考量優先。是否擔心台北和上海的雙城交流未來持續受阻?李明賢表示,台北市長蔣萬安的立場很清楚,曾明確說過「雙城好,兩岸才會好」,本來就是多交流,特別在兩岸緊張的時候更需要交流。現在如果兩岸的敵意螺旋持續升高、雙方互相不往來,陸委會官方還硬逼兩岸上談判桌才能開放觀光,這些都不是正面的訊息。上海團赴台賞燈遭陸委會連三擋,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批:技術性杯葛無益兩岸交流。(圖/中國時報記者藍孝威攝)李明賢認為,陸委會堅持一定要透過小兩會來談開放旅遊,這就是政治思考,以技術性杯葛手段來卡住對方,實在沒有必要。他以這次大九學堂師生訪問北京為例指出,年輕的一代沒有太多政治上先入為主的想法,這次遇到北京大學的學生,雙方年輕人互動融洽,「反而是政府很多決策者,包括陸委會都以政治考量甚至選舉考量為先,把國安當作藉口,其實可以有更多的包容或更開放一些。」李明賢坦言,他上次到北京還是2008年,已經是17年前的事了,這次來發現這個城市改變很大,進步很多。「以前北京天空是灰色的,現在是藍天白雲,可以知道北京在防治空氣汙染或pm2.5所付出的努力。北京地鐵路網總里程今年將達1177公里,再次超越上海。」「你看到人家城市在進步,你來看看一看,到底哪一些是可以交流學習的?」李明賢舉例,「兩岸彼此的制度不一樣,雙方一定各有優缺點。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上海來學習台北的垃圾不落地,而大陸在無人支付發展比台灣快,台北就可以學習上海。雙方交流就是看到對方的優點,互相借鑑,這才有幫助。你不能只有看到對方的不好,就把對方的缺點極大化,這就不是交友之道了。」李明賢表示,台北市議會的議員都會定期出訪,例如民政委員會接下來3月、4月將赴上海正式公務參訪,「當兩岸官方平台的互動中止時,民間的交流就更形重要,台北市議會也是民意的展現,不能說害怕被扣上賣台的帽子,有疑慮就不交流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5826/sm-d3ca7d378ea6fbf36980a4baf3d0578a.jpg)
和老婆鬧上法院!他法庭上「曬前妻結婚證」 重婚多年下場曝光
台北一名陳姓男子在中國大陸結婚後,未辦理離婚便在台灣再婚,隱瞞多年未被發現。然而與第二任妻子對簿公堂時,他竟親手出示與前妻的「中國結婚證」,導致重婚事實曝光,最終遭法院判刑。根據判決指出,陳男於2008年1月28日在中國與趙姓女子結婚,正式成為夫妻。然而4個月後他未與趙姓妻子離婚,便於同年5月10日在台灣與蘇姓女子公證結婚,並於5月23日完成登記,形成同時擁有兩段婚姻的情況。多年來陳男一直未向蘇妻坦承此事,直到兩人因離婚官司鬧上法院。為了在訴訟中施壓,他竟在法庭上拿出與前妻的中國結婚證作為談判籌碼,導致蘇妻當場發現自己竟是「合法小三」,憤而提告。法院審理期間,陳男坦承犯行,並辯稱當年「疏忽」未解除前段婚姻,試圖淡化責任。然而法官認為他的行為已嚴重破壞婚姻制度與家庭倫理,不僅傷害兩任妻子,也公然挑戰法律權威。合議庭考量其犯行出於一時失慮,且事後坦承錯誤,已與第二任妻子離婚,顯示出有悔意,終法院依《刑法》重婚罪判處有期徒刑4個月,得易科罰金,並宣告緩刑2年,另須支付公庫新台幣6萬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5773/sm-61327eb963baed1d987783d58488d8c3.jpg)
全球關注台積電在美動態 陸行之:憂被迫「投資阿斗」換免死金牌
科技業與台美兩地投資者熱烈關注正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的台積電(2330),會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晶片政策下推出什麼措施,連英國金融時報都寫長文,擔憂美國政府對晶片產業生態系的無知,因為蘋果、輝達與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才是首當其衝;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在臉書上發文,擔憂我們沒有談判籌碼,怕被要求「投資阿斗」來換暫時的不死金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最新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先進AI硬體在美國製造,讓台積電ADR盤中一度重挫3.3%。台股12日早盤也力撐在平盤1110元,觀望氣氛濃厚。台積電今年首度在美國舉辦董事會,由於川普不斷提及將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近期供應鏈傳出,台積電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於2026年第二、第三季啟動進機,主要鎖定3奈米製程,最快2027年進入量產,以滿足在地客戶需求。日前法說會上提到,台積電亞利桑那州首座晶圓廠原本預估2025年初量產4奈米,已提前於2024年第四季達陣,而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8年開始量產,將採用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董事會將討論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現金股利、資本支出、發債計畫、高層人士異動等,市場預期2024年第四季每股現金股利至少可維持第三季配發的4.5元以上,但這次罕見移師美國,可能因此公布在美的擴大投資計畫。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抵達美國華盛頓的時間,恰巧跟台積電董事會首次在亞利桑那州召開會議的時間很接近,目標其實也一致,就是盡力降低川普關稅帶來的威脅。文章提到半導體產業專家Dan Nystedt表示,雖然台積電去年有70%的營收來自北美地區的客戶,但直接送往美國的晶片其實很少,大部份晶片會被運到中國、印度等地,接著安裝在iPhone和伺服器裡面後,然後才會送到美國。且因美國關稅通常是針對最終成品而不是零組件,因此要對台積電為美國客戶所生產的絕大多數晶片課關稅,其實「非常棘手」。但台積電必須說服川普履行拜登政府時期所談妥的補助協議,還要避免移轉過多的產能到美國,因為這會削弱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在台灣也會面臨政治上的挑戰。陸行之也發文表示,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像是台積電可能宣布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小償技術轉移,甚至投資阿斗數百億美元,換暫時不死金牌。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近期營運陷入困境的英特爾(Intel)的業內暱稱。在美國副總統范斯在人工智能峰會上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建造,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英特爾盤中一度上漲10.67%,GlobalFoundries盤中也漲逾7.5%。陸行之說,「老實說,我們還是認為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在川爺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現在只能害怕的等結果,期待這些關鍵詞最好不要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5766/sm-8bfe00c95a85ac124a68ec472497d865.jpg)
內資力挺台股12日早盤漲逾百點 法人估短期內區間整理
美國股市11日漲跌互見、收盤變化不大,讓台股12日開盤以漲65.26點、23449.31點開出後,電子股與傳產、金融各有表現,10點前最高曾到23528.61點,上漲144點,但後續漲勢稍緩。法人表示,近期要關注的美國關稅戰是川普的談判籌碼,台股是否偏空還要看整體AI需求,若無巨變、橫盤機率大,預期未來幾周內會呈現區間整理,利多支撐的中小型股有機會輪動,但大型股建議等川普稅率明朗化再介入。美股前一天四大指數收漲,帶動台股11日回神反彈,由權值電子股、機器人、工業電腦、矽光子類股領銜,最後上漲131點、漲幅0.5%,收在23384.05點,成交值3466億元。12日早盤則以塑膠、油電燃氣、航運、生醫類股相對強勢,漲幅都超過2%。台塑四寶一路走高,10點左右,台塑(1301)漲逾5.5%。電子權值股方面,10點左右,台積電(2330)在平盤1110元之上;鴻海(2317)早盤漲幅縮小,漲0.5元、在179.5元;台達電(2308)漲2元、在404元;廣達(2382)漲1元、在259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15元、在1525元,大立光(3008)跌5元、在2710元。美國總統川普周一簽署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與鋁製品的新關稅政策,下一步恐被盯上的歐盟回應稱,若美國對歐盟產品加徵關稅,將祭出報復性關稅,美國投資人也在消化美國聯準會Fed主席的謹慎言論,市場仍擔憂美國關稅政策及全球貿易戰可能升級。美股11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上漲123.24點,或0.28%,收44593.65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70.41點,或0.36%,收19643.86點。S&P 500指數上漲2.06點,或0.034%,收6068.5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70點,或0.053%,收5079.97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5291/sm-5656104bc6b78e56f84b240e2f07a695.jpg)
川普貿易戰再起!宣布將對鋼鐵、鋁徵收25%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9日指出,他將在10日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並將在11日或12日宣布對等關稅,屆時將幾乎立即生效。為了應對美國鋼鐵廠的產能利用率近年來逐漸下降,川普在談到對等關稅計劃時表示:「很簡單,如果他們向我們課稅,我們就向他們收費。」回顧川普第1任,他當時就對所有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並對鋁加徵10%關稅,但後來給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幾個貿易夥伴免稅配額。接著拜登政府又將這些免稅配額擴大至英國、日本和歐盟。對此,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新關稅將在現有的鋼鐵和鋁關稅基礎上加徵。根據政府和美國鋼鐵協會的數據,美國鋼鐵進口的最大來源國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其次是韓國和越南。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原鋁金屬供應國,2024年前11個月占美國總進口量的79%,遙遙領先其它國家。此前,川普曾在7日宣布,他將對許多國家實施對等關稅,試圖將美國關稅稅率提高到與貿易夥伴相匹配的水準。雖然他沒有透露具體的國家,但他解釋徵收關稅是為了「讓我們與其他國家一樣受到平等對待」。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美國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約為2.2%,而印度為12%、巴西為6.7%、越南為5.1%、歐盟國家為2.7%。據悉,川普政府打算藉由「對外加稅」的方式,來抵銷「對內減稅鬆綁」所帶來的財政赤字擴大,不過他的主要目標還是「以關稅為談判籌碼」,要求它國加大對本土的投資及進口美國產品,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重振本土製造業和創造更多就業,同時打擊中國的出口經濟。根據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的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美國目前未償還公共債務達36.2兆美元。對此川普已委託全球首富馬斯克所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團隊根除聯邦政府的詐欺和支出浪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4161/sm-55ba49f9a9dcfc0a9b28c5931b2d5135.jpg)
中國反擊!美商品課稅15%+管制稀有金屬出口 拿「這家大咖」祭旗
新一波美中貿易戰4日啟動!在墨西哥與加拿大陸續與美國政府交涉後,25%的關稅已獲得延後一個月的寬限,但同樣被多課稅的中國似乎還沒屈服,不但在4日下午也宣布對美國部分商品課徵15%的關稅反制,更宣布要調查Google違反反壟斷法,商務部則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國對中國的新關稅措施於4日下午1點生效,中國政府的各部門則在下午陸續啟動反制,像是Google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將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中國財政部宣布,對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已將美國徵稅措施投訴至WTO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商務部則對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但也提到「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顯示這就是談判籌碼之一。以鎢來說,可用於航空航天和軍事工業,碲主要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熱電材料和半導體材料,鉬合金在航空航天和核工業中有重要應用,銦主要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器、觸控銀幕和太陽能電池。去年10月開始,中國官方就開始強化對外國公司和晶片製造商購買稀有金屬的限制,要求出口商詳細說明這些稀有金屬在西方供應鏈中的具體用途。《紐約時報》曾報導,全球製造半導體等先進技術產品所需的關鍵礦產幾乎全部來自中國,2010年就在中日領土爭端期間,對日本實施為期兩個月的稀土金屬出口禁令,最後日本讓步。但美國的化工廠已經很少,也沒有開採,大多從中國以外的國家購買半成品材料,先前受到的影響較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3528/sm-02f728c959134f7b78ef38b7ce9326d6.jpg)
2025看台灣/歐日韓都在重修與中國關係 孫明德:兩岸應慎思「供應鏈上的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拉開國際局勢新頁,如今歐日韓等正考慮重修與中國關係,台灣如何迎接新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台灣經濟研究院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明德,他特別指出,「大陸企業內陸創業與出海布局,未來對台商形成強力競爭,如何能像與日美合作般的切入陸企供應鏈,是兩岸需慎思研究的方向。」八年前,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時對中國打了一場關稅貿易戰,繼任者拜登總統打晶片團體戰,如今川普重返白宮,1月20日就任第47屆美國總統,他的新政除了需獲國會支持,更必需顧及2026年期中選舉,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參議院成員改選,以及在期間還會選出新州長,在在影響川普2.0。台灣如何在新的美中關係中發揮優勢與迎接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到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孫明德,他開宗明義就說,「看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與中國的最新互動,台灣要好好思考兩岸關係的下一步。」日相石破茂2024年10月1日上任不久,隨即對中國示好,12月25日中日兩國外長在北京會晤,日本提出對中國優惠簽證,雙方也繼9月逐步達成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協議後,中國決定先進口日本牛肉,以及重啟進口精米討論等。孫明德說,日本和中國重新建立關係,避免在美中來往間腹背受敵;再看韓國,總統面臨罷免,反對黨則是偏向親北韓與中國;中國去年12月解除澳洲龍蝦進口令後,澳洲與中國正式結束長達四年的貿易戰等,「顯然當川普要透過關稅武器擊破各國時,世界各國也正在美、中兩國之間重新取得平衡,增加談判籌碼。」進一步來看兩岸經濟發展,孫明德說,這八年來大陸企業兵分兩路,一路從沿海城市移往內陸城市發展,像是西安、武漢、長沙、瀋陽、包頭等地「老廠新開」,另一路出口企業則投資海外,將電路板、電動車、手機組裝廠等,布建在泰國、越南、印度等。中國企業一路往內陸城市發展,另一路全面布建海外市場。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催生「國車自運」新機遇。(圖/新華社)「兩岸關係長久說要融合,但在台廠切入陸企供應鏈上,迄今沒有看到很明顯的實例。」孫明德說,台日在經貿上長久合作成績已有目共睹,日本會讓利給台灣企業,美國也讓台灣加入其供應鏈,這都是兩岸經濟上可以參考的模式。「適度讓利,互利共生,是企業間合作的開啟。」孫明德談到,台灣企業近年南移布局海外,分散供應鏈,模式是台廠單兵切入美日供應鏈。大陸海外布局則是全供應鏈出海,單以企業規模來看,台灣只有點,而大陸是全供應鏈整合,台廠競爭力相對辛苦。「川普上任之後,會推行很多政策刺激經濟,譬如減免所得稅;而中國大陸3月4日、5日將召開兩會(全國政協會議、全國人大會議),以及『十五五』的第15個五年規劃(2026-2030)揭示,將要推出的財政、貨幣及產業政策,都是台灣企業要觀察的重點項目。」孫明德說。至於台灣匯率、利率「雙率」未來走勢,孫明德認為,「比較大的挑戰是川普總統會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如果日、韓元被迫升值,台幣匯率就得跟著日韓走,以免失去價格競爭力。」聯準會在2025年可能因為川普新政及通膨,利率不降反升,而中國則採取寬鬆貨幣政策,藉此來穩住房市。美中兩大經濟體利率的變化,也將牽動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3565/sm-f792349f763c33ad75814abc36427c57.jpg)
川普對加墨中「徵收進口關稅」!還附加報復條款 後續影響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1日履行了他競選時的承諾,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從這些國家進入美國。根據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顯示,關稅將於美東時間2月4日凌晨12:01之後生效。川普1日在海湖莊園簽署了3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並對加拿大的進口石油及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所有關稅均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白宮官員解釋,如果受影響的國家採取報復措施,關稅稅率將會再提高。據悉,川普1.0早在2018年後的中美貿易戰期間,就援引IEEPA要求駐華美國企業離開中國。該法案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期間管理進口的權力,無需國會批准即可加徵關稅。英國衛報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會有多少上述國家的進口商品項目會被課徵關稅,且川普可能會對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等部分產業實施豁免,或將關稅限制在特定範圍的進口商品。尤其川普的某些顧問似乎還不確定是否及何時要徵收關稅,例如曾出版《致命中國》一書的川普高級貿易和製造業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就在1月31日告訴CNBC:「我無法告訴你加稅的具體時間。」由於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進口國,截至2022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達3.2兆美元,因此川普認為,對個別國家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有助於抵銷「國內減稅鬆綁」所帶來的財政赤字擴大,不過他的主要目標還是「以關稅為談判籌碼」,要求它國加大對本土的投資及進口美國產品,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重振本土製造業和創造更多就業,同時打擊中國的出口經濟。雖然川普視關稅為強而有力的籌碼,但代價高昂,這意味著進口商可能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導致國內通膨再起。例如加拿大是原油主要出口國;墨西哥出口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件進口國,而中國則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晶片的主要出口國。總體而言,2023年美國從這3個國家進口了價值1.2兆美元的商品。成立於1937年的非黨派、非盈利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預估,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 25%的關稅以及對中國加徵10%關稅,將讓美國的進口關稅總稅收增加1.2兆美元,然而最終還是要由美國進口商及消費者來買單,並推高進口產品及原材料的價格,加劇國內通膨危機。對此,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表示,他們將與川普政府合作,解決他對移民和非法毒品問題的擔憂。加拿大稱,正在與美國官員就建立「北美芬太尼打擊部隊」進行談判。同時,墨西哥也聲稱將成立類似的移民取締小組。如果這種妥協對川普來說還不足以撤銷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就會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這將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曾在1月31日透露,加國將對美國採取「有力但合理」的關稅報復。回顧2018年川普對墨西哥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後,墨西哥也對美國的豬肉、起司和其他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希望以此報復性地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美墨2國最終也在2019年達成新的協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3441/sm-b0c984479fe6d3155f90c6beba593466.jpg)
新會期一開始就戰?李彥秀指賴總統態度是關鍵
立院新會期2月3日就要辦理報到,因應國會朝小野大,再加上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山雨欲來,政院近期擬召開擴大行政立法聯繫會報。不過,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立委李彥秀直言,民進黨不願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也不釋出談判籌碼,若執政黨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會議與會報恐怕也難化解政治僵局。李彥秀並表示,2月3日立院立院新會期就要開始,馬上就會處理「選罷法」修正案的覆議,後面還有「財劃法」修正案以及「總預算」的覆議案,這些都是兩院直接的「火車對撞」,緊接著又有「大罷免」政治浪潮將持續到八、九月,朝野對峙的力道強度恐怕只會有增無減。罷免結束,朝野政局恐怕更難以樂觀。李彥秀指出,政院缺乏與立院溝通協調,問題在「心態」而非「手段」,行政院長卓榮泰過去外號「蘋果」,就是因為卓榮泰善於溝通、不易動怒,但是去年五月就任行政院長以來,卓榮泰溝通與協調的專長顯然沒有發揮,「覆議、釋憲、對嗆」成為面對朝小野大的「新三寶」,包括過去善於在檯面下喬事情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後來都跳到第一線當罷免急先鋒。她認為,民進黨並不願意與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仍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不願意釋出談判的籌碼,若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的會議與會報恐怕也無濟於事。李彥秀說,行政團隊缺乏溝通不是現在才受到注意,早在去年新政府上台不久就已經是「綠營茶壺裡的風暴」,去年六月就傳出綠委抱怨,內閣團隊被綠委私下形容為「外星人內閣」。如今,一年快過去了,行政、立法「磨合期」顯然還在繼續,如果連綠營委員都抱怨連連「大鳴大放」,行政團隊恐怕真需要在心態上要「大徹大悟」,在作法上要「大破大立」。李彥秀強調,如果賴清德總統的態度不改,民進黨的心態不改,凡事都是「油門踩到底」,既使罷免結果產生的「最新民意」,仍然難以化解政治僵局。解鈴還需繫鈴人,鑰匙一直在賴清德總統的手上,差別在賴清德總統是否願意打開朝野和解的大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9969/sm-2e7ee39fd653b47a5d742157909a605f.jpg)
春節前觀望!電子疲弱僅傳產挺住台股15日早盤跌逾200點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將在下周一正式上任,近期消息多、觀望氣氛濃,導致股票市場波動明顯。台股前一日結束五連跌,但15日開盤再度以下跌約40點、22757.46點開出,隨後跌勢擴大,9點半後再度出現一波下探,9點40分前最低曾到22584.49點,跌逾213點。投顧表示,春節封關前變數多,近期盤面資金觀望、加速轉進低基期族群,建議抱股過年持股水位降至5至6成。台股14日上演跌深反彈行情,但成交金額明顯縮減,最後大漲309.19點,收在22797.52點,漲幅1.37%,成交量僅2732.06億元。而15日開盤下跌百點,仍以傳產相對強勢,塑膠、鋼鐵股漲逾1.8%,水泥、玻陶也漲逾1.2%,電子股則大多走弱。電子權值股方面跌多漲少,9點半左右,台積電(2330)跌15元、在1075元;鴻海(2317)由紅轉黑,跌1元、在173.5元;台達電(2308)跌11元、在399元;廣達(2382)跌1元、在268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元平盤1400元之上,大立光(3008)漲5元、在2665元。台塑四寶再度堅挺,台塑(1301)一路飆高,9點半前成交量破2萬張,上漲1.25元、在36.2元,南亞(1303)重回30大關,漲0.95元、在31.4元,台化(1326)漲0.55元、在27.8元,台塑化(6505)漲0.5元、在36.6元。美國拜登政府周一宣布AI晶片新規,將各國分為3個不同管制等級,中國、俄羅斯等22國被禁止獲得先進AI系統及訓練所需的算力。周二則傳出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經濟團隊正在討論逐月慢慢提高關稅,而不是一次性調高,藉此增加談判籌碼。因為換屆前消息紛雜,導致美國大型科技股波動劇烈,美股14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21.16點,或0.52%,收在42518.2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3.71點,或0.23%,收在19044.39點。S&P 500指數上漲6.69點,或0.11%,收在5842.9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5.91點,或0.52%,收在5045.95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6884/sm-964ab926c16fbbe44a28bc9db7f417b3.jpg)
想加快戰爭結束的腳步? 拜登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遠程導彈」抗俄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日改變態度,同意授權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使用美國製的遠程導彈。而其實早在9月時就有類似的傳聞流出,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則警告,若允許美國遠程導彈深入俄羅斯境內攻擊,將被視為戰爭行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過去兩年中,美國曾多次拒絕向烏克蘭提供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部分原因除了ATACMS的生產週期過長外,也擔心導彈庫存不足。但目前有消息指出,其實早在今年二月,拜登就秘密批准這些遠程導彈的轉移,並於4月完成交付給烏克蘭。如今,拜登更進一步授權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使用這些導彈,以便在俄羅斯南部的庫爾斯克(Kursk)地區發動攻擊。據了解,俄羅斯在庫爾斯克當地集結近5萬人軍隊,試圖將庫爾斯克從烏克蘭可能的和平談判籌碼中排除,而美國的反應推測是要幫助烏克蘭長時間控制庫爾斯克。準備裝載到高機動火砲火箭系統( HIMARS)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提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9月拜訪白宮時,攜帶一份俄羅斯境內的打擊目標清單,希望得到美國的遠程導彈援助來打擊這些目標。這份清單是澤倫斯基「勝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取得戰爭的優勢。但當時拜登選擇不做明確承諾,而目前則是同意烏克蘭使用美製遠程導彈。但其實在澤倫斯基拜訪白宮、希望獲得同意使用美製遠程導彈之時,當時就有相關消息流出。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當時就警告西方國家,若俄羅斯遭到常規導彈的攻擊,莫斯科將視此為聯合襲擊,並可能考慮使用核武器反擊。至於拜登為何會突然改變態度,外界推測可能是北韓軍隊加入俄羅斯有關,美國被迫作出妥協,授權烏克蘭使用這些導彈以抗衡俄羅斯的進攻。美國國務院表示,目前已有1萬名北韓士兵被派往俄羅斯,並在庫爾斯克地區與俄羅斯軍隊共同參與戰鬥。烏克蘭指揮官表示,這些北韓軍隊對於俄羅斯來說是「重要資源」,因為即使他們只擔任防禦任務,也可以讓俄軍進行其他攻擊行動,最終投入直接戰鬥。而報導中也提到,ATACMS的遠程導彈射程僅約200英里,再加上俄羅斯已將關鍵目標撤離前線,已經遠超過ATACMS的射程,因此並不足以對俄羅斯的核心目標造成重大損害。除此之外,另外個變因就是即將上任的川普,川普過去曾多次聲稱,如果他是總統的話,根本不會讓俄烏戰爭爆發。目前川普的過渡團隊並未直接對拜登授權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的決策作出回應,只表示川普有信心能促使雙方坐下談判結束戰爭。而澤倫斯基則對於川普政府即將入主白宮表示看好,認為川普能使戰爭更快結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4584/sm-ab78c5f9c0dc370ebe93e57a0449389e.jpg)
關注台美合作前景 立委籲外交部備妥川普政策應變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7日邀請外交部與陸委會,就「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美中台三邊關係及未來國際局勢發展之影響」進行專題報告。立法委員羅美玲針對美國未來對台政策,特別聚焦在川普新政府對於貿易、經濟合作及安全承諾的延續性,質詢外交部的應對策略。外交部長林佳龍回應,川普新政府的政策尚在成形,外交部將持續觀察,並確保我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穩固地位。羅美玲表示,川普上次執政時,美台貿易談判一度停擺,這與拜登政府主導下,台美於2023年達成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進展形成對比。她指出,川普的政策風格與拜登不同,對台政策難以預測,且可能強調利益交易,甚至要求台灣增加對美軍購或投資。對此,她擔心台灣是否會因此成為美中談判的籌碼,並呼籲外交部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動,以確保台灣的利益不受損害。林佳龍回應,川普新政府的政策尚在成形,外交部將持續觀察其人事與政策方向。林佳龍部長強調,「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第一階段協議已完成,預計年底前宣布實施;第二階段談判也在穩步推進,台美雙邊貿易合作基礎穩固,將持續努力確保台灣的經濟利益。此外,針對避免雙重課稅等議題,外交部也將持續爭取美國跨黨派支持。羅美玲提問,川普先前接受訪問時,質疑晶片法案對外國企業的補助政策,學界也推測他上任後可能調整對台積電等企業的補助方式,未來晶片法案內容是否會有變動?林佳龍強調,美國對台積電等企業的補助,並非純粹為了台灣的利益,而是考量美國自身供應鏈的穩定需求;在川普政府可能調整政策的情況下,外交部會密切留意美國相關政策動向,以確保我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穩固地位。羅美玲委員總結指出,川普上任後在台美關係上的政策走向需慎重評估。她提醒外交部面對美中台關係可能的新變局,不僅要防止台灣成為美中談判籌碼,更須積極維護台灣在國際上的供應鏈優勢與軟實力競爭力。林佳龍則回應,外交部已做好充分準備,並將持續關注川普新政府的政策發展,確保台灣的國家利益與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50296/sm-5681c1811bb6da9e4dfbfee3a38e0455.jpg)
8.6萬移工失聯 何佩珊搬仲介費問題直決來源國
勞動部長何佩珊17日表示,失聯移工人數目前高達8.6萬,以越南籍最多,甚至有「集團化」趨勢,將嘗試與移工來源國協商,共求解方。失聯移工人數居高不下,不僅對當事人保障漏洞,也形成社會安全網隱憂。對此,何佩珊17日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指出,目前帳上8.6萬名失聯移工,以越南移工的逃逸情況特別嚴重,不排除已經形成集團化,自己認為失聯移工抓不勝抓,必須從源頭下手,勞動部將嘗試跟移工來源國協商。何佩珊直言,失聯移工除了集團化特徵外,進一步形成了小社會,主因不外乎是在母國被收取高額仲介費,欠下龐大債務,來台挺而走險逃跑,肉搏賺取更高薪,原因大致理清了,接下來因此將嘗試跟來源國協商,從源頭下手。何佩珊說,最近對印度移工有不少討論,其實增加移工新來源國,就是試圖降低失聯情況,因為來源多了,便能分散風險。她說,在台灣缺工時代,對移工依賴度變高,現況選擇愈趨狹隘,若要降低失聯情況,恐怕是緣木求魚,因此自己相信若放寬新增來源國,會改善失聯情況,因為來源國多了,談判籌碼也跟著多起來。何佩珊補充,以印度來說,由於台灣、印度文化社會差異大,即使開放,初期也將採小規模試辦,引進大約1,000名印度移工,開放行業會以製造業為主。何佩珊坦言,目前草擬跟印度合作的「直接聘僱」(直聘)引進制度,其實還必須看印度方的態度,對方不一定接受。未來直聘制度將從極小部分比例開始試辦,不可能一開始就讓直聘制度主導,也會滾動式檢討。她強調,印度是一個值得欣賞的國家,不要針對性醜化。何佩珊也說,不少勞工與雇主會抱怨人力仲介種種無良行徑,因而直聘制度應運而生,但仲介相對熟悉雙邊文化,呼籲各界別把仲介妖魔化,他們居間協助磨合的功能,仍有存在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20952/sm-b7534f353028d0ae5a78f80aa54b9a19.jpg)
日銀官員鷹派言論表態 促使日圓升、日債跌
日本銀(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高田創(Hajime Takata)周四(29日)表示,鑒於通膨達陣已近在眼前,日銀應該開始討論從超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細節。高田創一向被視為日銀內部立場較中立的成員,他這番罕見的鷹派表態,也促使日圓應聲走升、日債價格下跌。日圓周四盤中一反頹勢,兌美元升破150心理關卡到149.87兌1美元,日圓兌澳元與歐元也雙雙走強。NLI研究機構資深經濟學家上野指出,市場把高田創的言論解讀為日銀放出的鷹派訊息,進而支撐日圓走強。至於日本公債價格則聞訊下滑,推升5年期殖利率上升1.5個基點到0.360%、10年期與20年期殖利率則各自攀升2與1.5個基點,分別達0.715%與1.460%。高田創在一場演說中提到,儘管日本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不過達成2%物價目標終於近在眼前!」他說隨著通膨目標即將達陣,日銀需要考慮採取更靈活的應對措施,包括退出負利率政策與債券收益率控制(YCC)等。日銀政策委員會預定在3月18到19日召開利率會議。高田創還補充,日本「春鬥」勞資談判已經展開,許多企業的加薪幅度預料將高出2023年。他說薪資漲幅加大將使家庭收入增加,並進而帶動消費支出上揚。他聲稱日本經濟將從過去的長期通縮,轉而進入薪資增長與物價上漲的循環。惠譽評級機構經濟學家辛斯(Jessica Hinds)也提到,鑒於日本就業市場面臨的低失業率與缺工危機,將賦予勞方有更多談判籌碼。她說今年春鬥薪資增幅料比去年大幅增加。然而薪資勁揚將反應在消費物價上升,並使日本終於能擺脫通縮心態,令日銀能逐步朝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軌道前進。外界認為,雖然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但在通膨逐漸回升,日銀未來幾月結束負利率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分析師預期日銀最快將在3月或4月結束負利率政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20629/sm-7711214ec3bdebca9de755ff2fa1ae0a.jpg)
獨/朱國榮精心潛逃到「這國」? 消息人士:遍地監視器要抓不難+520前「被談判」
到底是人在中國遭逮、還是被軟禁在萬那杜?創下5億元、史上最高額棄保潛逃金的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目前行蹤成謎。消息人士獨家告訴CTWANT記者,朱國榮最可能還是在上海,因為朱國榮去年起精心規劃的逃亡路線中,去中國大陸就是他的首選,他特別關注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下,雙方交流不暢,就有可能被擱置、不會被送回台灣受審。台北地檢署2月26日傳喚助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潛逃至菲律賓的鍾姓船東。(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消息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朱國榮對此可能有些「誤判」,儘管他在2016年時就辦好台胞證、以及大陸當地官員接應等,認為可以用錢打發很多事情,但以目前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加上520賴清德的新團隊要上台,中國方面會不會將它當成一個「談判籌碼」,是要拿來換些政策開放、或是當成新團隊上任大禮,都很難說,目前兩岸可能還在談判,所以消息才會這樣模擬兩可。日前傳出,朱國榮已被中國公安逮捕,刑事局兩岸科向中國求證未果,透過兩岸共打機制查詢後,表示他並無入境中國的「公開紀錄」,由於朱國榮本來就是假名護照偷渡,因此這答案也不算意外。一位東莞台商向CTWANT記者表示,中國大陸幅員廣大,要躲起來是很容易的事,「若是關鍵性指標人物,在中國這個遍地都有監視器的地方,其實有心要抓的話不難。」例如東帝士集團創辦人陳由豪,他在2002年也因淘空背信等金融犯罪而逃到大陸,留在大陸經商,還成了當地繳稅大戶,日子過得很舒爽。目前還有很多台灣被通緝、或欠債的台灣人在大陸,只是他們「沒這麼重要」,中國官方也不會特別跑去抓,特別是兩岸關係停擺,這些小魚小蝦就會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台北地檢署2月26日搜索、約談當初幫朱國榮潛逃的9人,檢察官27日清晨諭令以10萬到100萬元交保,包括朱國榮的陳姓女友父親以100萬元交保,陳女母親、陳女哥哥分別20萬元,朱國榮的曾姓女秘書60萬元,朱國榮友人林姓女子80萬元,包括林女的外籍丈夫在內,均限制出境、出海。駕駛遊艇的鍾姓船長30萬元交保,鍾男的2名兒子為船員,分別以10萬元交保,鍾男等3人先前已被限制出境、出海。消息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他的陳姓女友一家人的確就是幫助朱國榮潛逃的最主要推手。朱國榮2011年至2013年期間因涉嫌炒作龍邦國際興業股票,2023年3月被高等法院以違反證交法判刑8年;2014年中信人壽預計併購台灣人壽時,朱國榮涉及內線交易,遭判徒刑16年,目前還有多案審理中,法院裁定朱國榮必須按時到派出所報到。然而朱國榮在2023年8月時,還與30歲的陳姓女友、剛滿月的兒子高調辦滿月酒,而在9月7日到三張犁派出所報到後,棄保潛逃、偷渡出境,三張犁派出所長因此遭拔官,最高法院於同月28日對朱國榮發布通緝,時效30年,並將5億1700萬元交保金沒收。朱國榮的親信向媒體透露:「朱總裁不會回來了!5億元就給國庫沒收。」證實他已棄保逃亡,刑事局已和信義分局組成專案小組追查朱國榮的現況。其實朱國榮逃亡早有計畫,目擊者表示,8月間多次看到朱國榮現身北部某遊艇港一艘豪華遊艇上;號稱「超跑達人」、捲入台中商銀前董事長王貴鋒背信案的極緻租賃公司實際負責人周哲男,9月底向信義分局自首,表示作為朱國榮的事業夥伴,他在去年9月7日下午開車接應、將他載往港口搭船離開台灣,途中還換車以躲避警方追查。朱國榮自基隆八斗子遊艇港星晨碼頭出海後,搭另一艘豪華遊艇趕抵台南安平港整補,接著便一路朝南航向菲律賓佬沃港,再以外國護照飛往澳洲,再轉機至太平洋島國萬那杜。警方比對陳姓女友出境紀錄,發現她曾多次出境及轉機,到過菲律賓、澳洲、香港、萬那杜,之後再無出入境紀錄,研判朱和女友、孩子三人已在萬那杜會合,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朱國榮有癌症,應無法在醫療水準較低的地方久住,特別是中國大陸還是首選,語言溝通沒問題,也有在地的官員、商界人脈,他已經安排好後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13885/sm-6c31147ffb8398129e4a628366b71dfe.jpg)
防陸挖牆腳…「這5國」有地域代表性 外交部緊盯
我國僅存12邦交國,吐瓦魯、帛琉、馬紹爾是南太島國;中美洲有貝里斯、瓜地馬拉;加勒比海有海地、聖克里斯多福、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在南美洲僅有巴拉圭;在歐洲為梵蒂岡,史瓦帝尼是僅存非洲友邦。史瓦帝尼、梵蒂岡、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等5國因有地域代表性,是外交部鞏固的重點。海地在多年前就傳出有意轉向與大陸建交,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更曾主張,與台維持邦交,同時尋求與大陸發展關係。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去年當選後,尚未就任前,外交部就力邀來台,在台灣盛情招待下,潘尼亞雖自稱「親台派」,但大陸是巴拉圭最大的商品供應國,潘尼亞也曾說過雙方貿易「沒有任何限制」,巴拉圭未來動向也令外交部不敢大意。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分析,中南美等國,與我邦交關係是有可能因朝野黨派立場不同有變;不過,潘尼亞對台頗友善,相對安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認為,中南美國家與台斷交的風險是「均值」,美國近年意識到大陸在該區域的行徑,已加緊把關力度,北京現在想在中南美挖我牆腳,困難度增加。李大中說,帛琉、馬紹爾與美國是自由聯繫邦;馬準威也認為美國在帛琉有駐軍,在美國協助下,不太可能與我國斷交。梵蒂岡因與大陸有主教任命權爭議未解,北京尚無法與其建交。對於非洲的史瓦帝尼,馬準威說,外交部竭盡所能提供醫療、農業等幫助,該國對台依賴大,短期內變卦風險低。不過馬準威也指出,大陸有能力挖角這些國家,拉攏這些國家作為談判籌碼,何時採取行動,將取決於台、美是否有大動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07063/sm-eb7bc38d4ca0e06ea0e19d55cd95571f.jpg)
藍營批蕭美琴駐美期間淪萊豬應聲蟲 台灣利益全失守
藍營北市立委候選人張斯綱今天爆料,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擔任駐美代表後約3個多月,台灣就開始進入開放萊豬議程。當時府方曾說要註明產地來源,查廠、三管五卡等措施,國民黨也強烈要求,但是美國民間團體豬肉生產者協會(NPPC)資深副總裁Nick Giordano與國際事務總監Maria Zieba及國際技術事務專家等人,在2020年9月3日向我方表示,該年8月曾與駐美大使蕭美琴就台美農業貿易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行討論,台方並未提及規劃採取豬肉原產地強制標示措施,要求我方不應提出類似要求,否則將採取強烈反制。張斯綱等人因此質疑,蕭美琴作為駐美大使,除讓台灣完全開放萊豬後,也沒有為台灣爭取到台美雙邊經貿協定(BTA)、CPTPP或印太經濟架構,根本讓台灣利益全盤失守,如今居然還跑回台灣選副總統。他們並對民進黨政府將萊豬開放過程公文當成密件,作為規避社會監督的遮羞布表達不滿,未來若進國會絕對會推動解密,讓全民更了解民進黨執政下各項弊案的真相。國民黨今天舉行「開放萊豬秘辛大揭露!」記者會,台北市立委候選人張斯綱、游淑慧、徐巧芯等人出席,在記者會中揭露開放萊豬秘辛,並質疑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NPPC)作為一個民間機構,居然可以用威脅的口吻對我國駐美代表處說話、干預台灣的食安政策,我國駐美代表處人員甚至居然還表示會將其意見轉達回台灣,讓人傻眼。張斯綱說,當時NPPC在視訊會議中以「蕭美琴大使沒有提出要採取豬肉原產地強制標示措施,如果台灣推動產地強制標示,恐衝擊美豬輸台市場」。據了解,我國駐美代表處的林組長當時回應,蔡總統8月28日宣布開放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時,宣示落實食品標示規定,2012年開放萊克多巴胺美牛時,已實施牛肉原產地的強制標示,並未影響美牛輸台市場,近3年美牛輸台的產值屢創新高。張斯綱表示,NPPC資深副總裁見到我方主張應該要標示美豬原產地,則回應表示,「瞭解台灣承受的政治壓力」,但仍堅持美國牛肉與豬肉業差異很大,尤其美豬因新冠疫情受創甚深,NPPC必須採取「必要措施」協助美國豬農,因此希望台灣撤銷產地標示規劃,如果堅持執行,NPPC會向USTR與國會等表達堅決反對。駐美代表處林組長則說,了解NPPC的考量與苦衷,會反應給國內主政機關,也請NPPC思考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案,與台灣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張斯綱因此表示,從上述對話紀錄觀察,當台灣民意都要求美豬比照美牛,進行標示產地、三管五卡、查廠等必要的食安把關手段時,我們的駐美代表處卻退讓、退縮,將食安把關當做談判籌碼,他要請教蕭美琴是否知道這段過程,是否曾看著台灣利益全盤失守?游淑慧指出,國民黨當時希望標明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產地標示,民進黨堅持反對,當時在野黨也讓步,希望改成讓沒有萊劑的可以標示宣傳,但就連這麼卑微的要求,民進黨政府都沒有為民眾把關。如今,透過美台雙方溝通過程可發現,NPPC證實台灣開放萊豬談判的條件包括台美BTA,但這4年來不要說台美BTA,就連台灣參與CPTPP、印太經濟架構,都沒台灣的份,她要請蕭美琴說明,她為開放萊豬做了何種努力?NPPC憑什麼介入台灣食安政策?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的是國家與尊嚴,為什麼美國一個民間的利益團體都可以對我們駐美代表處的官員用威脅的口吻聲稱要去告狀,我們駐美代表處卻沒有依照法令嚴詞拒絕,反而像總機一樣說會代表轉達?此外,她也請蕭美琴解釋,什麼叫做「雙方可接受的方法」,她是否與美方另外談了什麼?出賣了什麼?這幾年市面上好像看不到美豬,結果前陣子卻查獲一堆美豬利用台灣洗產地,這是不是所謂「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法」?游淑慧質疑,蕭美琴這幾年聲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其實就是因為蕭美琴只會扮演「應聲蟲」跟「總機」兩種角色,能解決的時候就說好好好,不能解決的時候就當總機說會轉回去國內。蕭美琴在駐美期間有「3個沒有」: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沒有堅持,沒有中華民國的立場、沒有自己國家的原則、美方曾答應我們開放萊豬就能啟動台美BTA、協助我們參與美言CPTPP,最後都沒有,結果現在蕭美琴卻拍拍屁股回來高升,要參選副總統。徐巧芯則抨擊,民進黨政府用所謂國家機密方式,將不想給民眾看、不想給民代監督的所有公文全部列為密件,未來,不只是疫苗採購合約、光電問題、以及像這種兩岸或外交的往來,不真正涉及國家機密的部分,都應該揭露給全民知道,他們進到國會後就會要求政府解密,讓大家更接近真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293879/sm-5e2c945c6521ad1a0ce67014e934dd3e.jpg)
藍白今展開政黨協商 民進黨批:政治分贓毫不掩飾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30)日展開政黨協商,並發表4點共同聲明,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則批評是公開上演政治分贓戲碼,更指柯文哲一邊和國民黨結親,一邊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幽會,政治操作令人瞠目結舌。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指出,藍白合戲碼歹戲拖棚,公開進行權位分贓吃相難看,柯文哲昨晚才幽會郭台銘,今早又約會國民黨,在各政黨之間遊走,只要有政治利益可圖,說變就變,政治操守令人瞠目結舌。張志豪也表示,柯文哲長期採取政治包牌策略,沒有自己中心思想,「哪裡有利益,就往哪裡跑」,就像柯的恩師李源德所說「他就是喜歡興風作浪,可惜他能力有限,只好巧言令色應付大家」、「他在過去是鬧事之輩,本性難移,現在一如既往,興風作浪是本能」,其實就是想把郭台銘當成談判籌碼。另外,柯文哲昨天攻擊賴清德老家違建,張志豪回應表示,早期的工寮存在早於法規之前,也有依法繳交相關房屋稅金,房屋的整修和存在都合規定,目前正等待新北市政府及經濟部的後續認定。反嗆柯文哲老家新增違建,影響消防通道,甚至辯稱自己家裡有五樓都不知道,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287735/sm-d4a0dd19f3feff9fdff453b6dd4ca4c6.jpg)
藍白怎麼合2/整合若不幸功虧一簣 藍仍盼與白分進合擊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嗆聲,國民黨若想藍白合「就比民調,否則就是併吞」,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以「兩人合作久」低調以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澄清未想過併吞民眾黨,盼兩黨合作,還貼心的順著柯思路「先談理念、再談合作」。藍營人士透露,侯朱已有共識,當前稍安勿躁,不談正副搭配,逐步醞釀藍白談判在10月中下旬登場。多數選民期盼在野的「藍白合」確保政黨輪替,讓國、民兩黨中央近期都承受不小壓力,除柯嗆聲乾脆比民調、輸者退選外,國民黨方面,朱侯近期也密集會商,連曾對於侯任副手可能性喊出「挺著胸膛倒下去」的侯辦執行長金溥聰,都在受訪時強調未反對藍白合,凸顯民意難擋,黨中央與侯辦幕僚,也對整合可能型態,做可行性評估。據了解,藍營內部解讀,柯嗆賭民調退選,是有意早日脫離總統選戰泥淖,畢竟柯獨力勝選機會低,不如先確保民眾黨主體性,拉抬政黨票,衝刺白委席次蓄積能量。不過,也有人分析,柯明知小黨維持民調優勢不易,卻仍孤注一擲,無非不想背負整合破局罵名,同時也為民眾黨爭取更多談判籌碼。柯文哲拋出以民調高低決定整合方式的主張,但藍營內部質疑,民調起伏不定,又無法排除遭對手灌票的可能性。圖為藍營民代針對坊間民調進行評論。(圖/報系資料照)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比民調是黨內初選常見手法,但對手陣營可能灌票疑慮揮之不去,是否適合已公開表態要合作的政黨間,更有待商榷,畢竟選民想見到的是在野所有力量集結,朝推動政黨輪替邁進,而非逼誰退選,然後繼續台面下明爭暗鬥,讓執政黨開心躺著選。 外界有一說指柯咬定藍營「不敢比民調」才嗆對賭,但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質疑,據10月1日晚間披露的美麗島最新民調顯示,不論三腳督或四腳督,排名第二的侯友宜民調都領先排第三的柯文哲至少四個百分點(23.5%vs19.0%,21.6%vs16.2%),隨大選逼近,雙方差距仍可能擴大,柯不應輕視侯,畢竟國民黨是大黨「是有底的」。侯民調雖逐漸超車,但藍營未見獵心喜,畢竟侯民調仍落後賴清德一截,與柯比誰放話更狠無助大局。知情人士不諱言,藍白能否合作、現在就等柯談判,藍營仍期盼兩黨搭檔拼大選、共同宣示組聯合內閣、治國團隊,推動根本改革,爭取多數選民認同。侯柯二人日前參加白沙屯拱天宮160週年活動時同框,兩人並應媒體要求相互握手,展現在野團結的氛圍。(圖/報系資料照)但另方面,柯一日數變,也讓國民黨中央飽受震撼,再次見識到柯的自負性格,因此雖對藍白合做最好準備,但也有最壞打算,不排除兩黨談了,柯仍堅持非選總統不可、或要求組閣權(閣揆)全交給民眾黨,擔憂這些難題將引爆藍營內部大地震,尤其選前換將兵家大忌,目前也無法全然排除談判破局的可能性。藍營人士分析,若選戰最後若真成「四腳督」,賴清德篤定躺著選,但觀察近期民調,郭董支持度仍敬陪末座,大選有可能朝三腳督方向發展。若面對民意盼政黨輪替的高期待,在野仍不幸難整合,在2024大選堪稱「戰爭與和平」抉擇,綠營執政包袱又沉重下,只能期盼在野陣營都要以蒼生為念,能像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勿反目成仇保送綠營,國民黨只要團結背水一戰,或仍有險中求勝的一線生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277835/sm-18d1b6c8708ce498fc6e6128d550059b.jpg)
蝦皮賣場有詭1/用3000出租賣場險惹禍 淘寶貨硬凹成韓國正品
出租蝦皮賣場險成被告!本刊接獲爆料指出,有民眾想賺外快增加收入,將個人賣場出租,之後卻發現對方疑似以假身分販售偽劣仿品,且逐步將賣場權限收走,還有其他人被這位賣家害到吃上洗錢、詐欺官司,嚇得民眾趕緊請求蝦皮凍結帳戶,並向警方提告對方詐欺。25歲的A小姐表示,她今年5月在蝦皮賣場上購買衣服,收到物品時還有一張附有QRcode的折價券,秉持能省則省的心態輸入後,拿到的不是預期中的折扣碼,竟是賣家詢問她是否願意出租蝦皮個人賣場供其使用,並承諾會給予她每個月3000至5000元不等的報酬。A小姐平時並未在網路上販售商品,個人賣場本就是閒置的,且在了解該名賣家以販售韓國正品服飾為主後便爽快答應對方,雙方口頭約定賣場每月租金3000元,若後續該賣場可以通過企業賣場認證,租金價碼也會再隨之提高,不過A小姐卻在申請企業帳戶時察覺對方有異。A小姐發現儘管對方強調所販售之衣服均為韓國正品,但出貨商卻是在中國。(圖/當事人提供)她先發現儘管對方強調所販售之衣服均為韓國正品,但實際上的出貨地點卻是中國廣東,她進一步和賣家確認其在台灣的倉庫物流,得到的是一串不完整的地址,她要求賣家提供完整身分資訊,賣家雖有提供身分證正反兩面資料,卻再次被她抓包是假的。A小姐怒指,後續她與賣家所提供身分證上的「當事人」聯繫上,卻得知對方竟是將賣場出租的「受害人」,因為對方已收到法院通知,遭人提告私下匯兌、洗錢、詐欺等罪。此外,A小姐也發現她正逐漸喪失帳號的所有權,對方將密碼、手機等認證資料全部改掉,且賣場僅出租短短2個月,每月營收卻高達8萬至10萬元不等,依規定還要課徵所得稅,讓她驚覺有異,立即向蝦皮客服要求將帳號凍結。將帳號凍結後,A小姐也間接得知該賣家還有雇用一名台灣女子直播帶貨,同時管理將近20多個賣場,這才讓她發現不少標榜台灣出貨韓國正品的賣家都是同一人,而這些服飾根本就是劣質仿品。A小姐最終順利奪回帳號的部分所有權,還將對方存放在蝦皮錢包中的8萬多元款項提領出來,以此作為談判籌碼。雙方撕破臉後,賣家怒要A小姐還錢,A小姐也要求賣家必須提供信箱驗證碼,讓她可以更改回自己的信箱,取回賣場的權限,卻被對方拒絕,雙方協商未果。A小姐也前往警局報案,怒告對方詐欺,她表示,會將這段經驗分享出來,主要是希望如果有和她一樣將蝦皮賣場出租的人可以參考,出租賣場時務必要確認對方身分與販售物品,以免最後外快賺不成反而惹禍上身。A小姐後續向警局報案,並將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可以避免其他人受害。(圖/翻攝自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