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論文 新冠疫苗 大陸 賴清德 美國核定114年研發替代役 內政部:多元服役選擇提升國家競爭力
研發替代役政策自97年度實施以來,每年為台灣科技產業帶來巨大貢獻。為了延續優良政策,內政部已核定114年度研發替代役用人單位424家,其中主要為半導體、機械、資訊、光電及電子等產業,盼同時兼顧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創造產業、役男及國家三贏局面。回顧研發替代役政策歷史,原先設置為國防役武力研發,以增強國家安全。但隨著時間推進,該政策擴展至民間,透過服役三年,鼓勵知識分子為國內企業提升競爭力,並帶動整體國家經濟發展。內政部指出,114年度核定研發替代役涵蓋的企業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友達光電、中興電機、環球晶圓、漢翔航空及中信造船等國內各大廠商,另有中山科學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工研院等研究機構,不僅讓役男有多元服役選擇,同時兼顧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創造產業、役男及國家三贏局面。內政部表示,研發替代役制度自97年度起實施迄今,已有5萬1,000名役男在1,775家用人單位服役,累計研發成果計有專利5,336件,論文1萬475篇,每年更為用人單位創造新臺幣千億元以上產值,退役後並有近7成留任原用人單位。內政部強調,為配合國家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並協助半導體、資訊、電機重工及航太工業等國家重點產業申請114年研發替代役員額,除透過辦理說明會及資通訊產業公(協)會等管道擴大宣傳,並提供即時諮詢服務外,後續也會鼓勵並協助碩士以上學位役男參與研發替代役制度,為研發技術及企業界做出貢獻。
台大醫院「0波波」! 北榮、新光、北醫、林口長庚回應聘僱醫師「評議重點」
北市某婦幼診所一名劉姓女醫,去年在替病患進行子宮鏡手術時發生意外,導致其身亡。劉姓女醫被起底是波蘭醫學院畢業回國的「波波醫生」,甚至是「波波醫生」中的初代,導致這個爭議多年的議題重新遭到檢視。近日網路上流傳一份約1500人的「波蘭醫師一覽表」,名單中甚至包括台大醫院、榮總、三總這樣的知名醫院,引發民眾擔憂。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14日表示,經過經查,院內並無任何一位「波波醫生」,且院內之前就有決議,如果持波蘭學歷申請住院醫師或實習,均「不予考慮」;新光醫院、北醫附醫、林口長庚等醫院也相繼公開醫師聘雇標準。事件起因於北市某婦幼診所劉姓女醫執行子宮鏡手術時,導致患者死亡事件。之後,劉姓女醫被起底是在波蘭的醫科大學取得學士後醫學士學位,引發外界對「波波醫生」議題的再次關注。然而網路上流傳一份「波蘭醫師一覽表」,其中現正任職、在學中的醫師達1552人次,更有高達數百名來自波蘭、西班牙、捷克、匈牙利等醫療不如台灣先進的中、東歐國家醫學相關科系「國際專班」醫師,正在台灣各大醫院包含台大、北榮、新光醫、北醫附醫、中山醫院等醫院與診所中就職,引發民眾議論。立法院14日審查教育部、國立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等預算時,國民黨籍立委洪孟楷就要求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回應「台大醫院對於波波醫師的態度為何?」吳明賢則表示,經查台大醫院內無任何一名波波醫師任職,且院內曾做過決議,持波蘭學位的醫師若申請住院醫師、實習等,均不會接受。另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經查目前在該院任職的波蘭醫師人數僅2、3位,占全院醫師比率不足1%,並非網傳的「8位」。洪子仁並指出,以目前國家制度來說,只要通過國家考試成為正式合格醫師,其實是國家賦予他擔任醫師的認證,「我們看的是國家考試,是國家的認證。」洪子仁還表示,認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醫療公共服務涉及公眾健康,資訊公開透明有其必要,但「強制性作為大可不必」,建議醫師在行醫過程中,要介紹自己時,可說明畢業醫學院名稱。直言「他能夠成為合格主治醫師、有醫師執照,就不是密醫。」北醫大附醫院方則回應:針對外界對於醫師任用的討論,北醫在醫師遴用定有嚴謹規範,所有主治醫師皆須通過國家考試,並取得合格醫師資格,且同時具備相關專科證書及學術論文發表等資格。此外,醫師遴選均經由院內專業單位進行,依循透明、嚴格的評選標準,同時,醫師也須經過嚴格訓練及臨床授權,以確保醫療團隊的專業與醫療品質。而據《聯合報》報導,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在受訪時則表示,長庚以「能力」評估是否聘僱醫師而非學歷。長庚目前並未清查院內是否有波波醫生,但以他的認知,波波醫生若來申請擔任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依能力評判,不一定進得來。」北榮院長陳威明則接受《TVBS》訪問,已清查網路流傳名單,但其中裡頭幾位列在北榮的醫師都已不在,僅有1位醫師仍在職,名單正確性有待評估。但這名在職醫師擁有美國知名大學醫學學歷,且是一名臨床表現相當優異的主治醫師。他呼籲這樣的名單不該再流傳,認為只要有通過國家考試、正規訓練的醫師,都不該帶著有色眼光看待。
北捷女擁碩士學歷!畢業論文「研究佛法」卻狠砍高中生 鄰居曝私下為人
北捷再爆隨機砍人案,一名17歲鄭姓高中生8日晚間搭乘捷運時,遭到一名42歲的王姓女子持美工刀攻擊,導致高中生臉部被砍,地上血跡斑斑,所幸傷者經送醫治療後已無大礙,如今王女的身家背景也被起底,私下為人曝光。回顧該案,一名高中男學生昨天晚間10時許搭乘捷運板南線時,突遭站在身旁的王姓女子持美工刀朝他揮砍,造成男學生中刀受傷,當場血流滿面,而犯案的王女遭逮後供稱,自己是因懷疑高中生「說她壞話」才憤而出手傷人,疑似出現幻聽,不過警方並未調閱到相關病歷。警方昨(9日)訊後,將王女依涉犯《殺人未遂罪》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檢察官複訊後認為,被告王女犯罪嫌疑重大、且有逃亡及反覆實施傷害罪之虞,向新北地院聲請羈押,經法官審理裁定准予羈押。對此,王女的身家背景如今被挖出,據悉擁有碩士學歷的她是高雄人,畢業於南部某國立教育大學,當時王女的畢業論文還是研究與「佛教思想」相關的題目,沒想到如今卻犯下有違佛法的惡行,令人感慨不已。不僅如此,王女的私下為人也曝光,據《三立新聞》報導,鄰居透露,王女平常的穿著打扮較為中性,且似乎沒有朋友,也疑似未與家人聯繫,經常隻身一人獨來獨往,鮮少與旁人交流。
漱口水爭議2/「刺激黏膜、增生細菌」恐增4癌症風險! 醫:非單一原因勿恐慌
含酒精漱口水不僅會影響血壓調節,早在15年前就有研究認為其增加口腔癌風險,接著又有另一項研究稱咽喉癌也與其相關,都與酒精刺激黏膜有關。今年6月,比利時研究針對知名品牌的含酒精漱口水進行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會讓口腔增加2種致癌細菌,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結腸直腸癌風險。不過,醫師認為癌症的發生非單一因素,呼籲民眾不必因此恐慌。 2009年,墨爾本大學口腔醫學副教授麥克勞在發表於《澳洲牙科醫學期刊》的報告中指出,他們評估數份研究後,「有充分證據顯示」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報告指出,含酒精漱口水中的乙醇會讓致癌物更容易滲透進入口腔組織,造成傷害,酒精副產品乙醛據信也有致癌性,並可能在漱口時囤積在口腔中。 這份研究在當時引發軒然大波,部分牙醫師抨擊研究不夠嚴謹,且不該只以單一論文的結論作為定論。2014年,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牙醫學院資深講師David Conway在發表於《口腔腫瘤學》期刊的研究再度指出,一天使用含酒精漱口水超過3次,會使口腔癌和咽喉癌風險升高。英國牙醫師公會顧問Damien Walmsley教授當時也跳出來澄清「這項研究結果並非定論」。 2024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熱帶醫學研究所團隊在《醫學微生物學雜誌》成果,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連續3個月每天使用知名品牌含酒精漱口水,然後再連續3個月使用安慰劑漱口水。研究發現,每天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後,參與者口腔中的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這2種細菌的含量明顯增加,而這2種細菌都可能引發嚴重的侵入性感染,並與多種癌症有關,例如食道癌和結腸直腸癌。研究指出,含酒精漱口水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風險,其中與酒精會刺激口腔黏膜有關,比起吸菸風險更高。(圖/報系資料照)研究人員指出,知名品牌漱口水含有約20%的酒精,而酒精可能會擾亂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平衡,導致某些有害細菌的滋生。雖然這項研究僅針對單一品牌含酒精漱口水進行測試,但研究人員認為,使用其他含酒精漱口水後,也可能對口腔細菌產生類似的影響。 針對漱口水致癌的疑慮,衛福部認為,傳統漱口水內含的酒精量,目前並無實證顯示會增加口腔癌機率。「酒精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性,目前仍未有定論,衛福部也只說『未證實』而已。」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表示,口腔癌諸多危險因子中,酒精是最直接影響的關鍵,主要就是它長期對細胞會有不好的影響。 口腔癌防治先驅、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韓良俊也曾指出,酗酒、抽菸、檳榔導致口腔癌主要是「局部作用」,口腔黏膜直接受到這些危險因子的影響,而漱口時酒精停留在口腔的時間有時更長。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則認為,癌症的原因往往相當多元,並非單一因素就會致癌,漱口水會致癌目前僅是理論推測,尚無大型研究實證,因此不必過度恐慌。黃斌洋則認為,長期使用漱口水前,最好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並依據個人症狀選擇適合的漱口水,當症狀緩解時就不要再使用漱口水,以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新埔站內隨機傷人!目擊者憶當下驚恐現場 「還以為自己會死在捷運上」
新北市新埔捷運站8日晚間發生隨機傷人案件,一名女子疑似精神不穩,在捷運車廂內持美工刀傷人,導致2人受傷。有當時的乘客在社群平台上回顧事發經過,驚恐的表示「從來沒有離死亡這麼近」,也有不少網友在相關討論文章下留言表示當時情況「跟屍速列車一樣」「以為自己會死在捷運上」,更有人在新埔站月台上等車,車門一打開卻是全部人衝出來,還有人喊「有人流血了」,情況相當驚悚混亂。網友茜茜在Threads上表示,案發時間大概是晚上10點10分,車廂內突然一陣騷動、有人大叫,她一轉頭就發現有人在她附近扭打,甚至還撞到她,同時一旁有一位男學生滿臉是血,行兇者遭制伏後,她原本以為只是有人在打架,但看影片回放才發現兇手「有拿美工刀」,令她感到一陣後怕。另一名網友iris則明確指出,原本在她右後方靠近門邊的兇手「突然攻擊」身邊的人,當下周圍的人都立刻往其他車廂逃生,還有人因奔跑而摔倒,雖然兇手立刻被制伏,但場面仍相當混亂,直到她離開新埔站,整個人仍在發抖。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小孩當下也在該班捷運上,突然許多人從其他車廂跑過來「跟屍速列車一樣恐怖」,當下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仍感到相當恐慌,還以為「自己會死在捷運上」。也有人表示,自己是在新埔站月台上等車,突然就有一群人衝出來,還有人喊「有人流血了」,情況相當驚悚混亂。據了解,行兇者為疑似有精神不穩的43歲王姓女子,她向警方供稱自己「被跟蹤」「聽到有人說她壞話、要對她不利」,所以才會拿出美工刀要自保,在車廂內遭其他乘客制伏後,現已遭逮捕,被押到海山警分局江翠派出所調查中,相關案情則仍待釐清。至於遭她砍傷的17歲男高中生則在送亞東醫院救治後已無大礙。受傷的高中生。(圖/網友blair.lin1106提供)
科學家證實 貓咪能當液體全靠「這能力」
有養貓的人都知道,貓咪的身體十分的靈活,而且可以隨意鑽進各種角落中沒有問題,彷彿它們的身體可以隨意流動,融入任何空間。不少人甚至用「貓咪是液體」來稱呼貓咪的靈動性。而目前有科學研究指出,貓咪基本上真的是「液體」。根據《ndtv》報導指出,一份發表於iSci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貓咪的身體如同液體般靈活,同時貓咪也具備體型認知能力,這對於其在通過狹窄的通道時尤其便利。研究報告中甚至指出,貓咪是有辦法根據自己的體型來判斷是否能通過狹窄的洞口。研究論文的作者表示,不同動物物種可以根據對自身體型的認知,來對洞口的可通行性做出判斷。但過去並沒有針對貓進行自我表徵能力的測試。所以研究員就使用家庭飼養的貓咪來進行測試,測試的方式是逐步縮小洞口的大小,包括高度語寬度。而實驗結果顯示,貓咪即使面對最狹窄的洞口,也會靠近並試圖進入,但在到達和通過最狹窄的開口時,貓咪會開始謹慎,並減緩行進速度。研究人員認為,這顯示出貓咪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尤其是在面對較為不舒適的空間時。這份研究還發現,貓咪在面對狹窄洞口時,通常會選擇嘗試錯誤的方法以找到通過的最佳方式。由於貓的特定結構和移動策略,這讓牠們在處理這類情況時會十分小心。而當面臨極其狹窄且不舒適的洞口時,貓咪則會更加依賴其體型表徵能力來判斷是否能通過。研究作者認為,未來可以透過更多具有生態效度的方法來研究,以此來強化判斷貓咪是否在其他具有挑戰性的空間任務中,依然會依賴其身體認知能力。
世界大學排名「台大退步20名」 校長陳文章分析1關鍵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10月9日公布「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則在排名第172名,比2024年退步20名。台大校長陳文章今(19)日於2024學年第1學期的首次校務會議中,指出台大論文引用數下降,直接影響到排名,但他也表示大學任務是培育人才,排名值得參考讓學校知道有哪方面需要加強。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公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行,台灣大學排行第172名,原本從2023年的排名第187名到2024年攀升到第152名,沒想到最新排行又下滑20名。台灣大學在2021年世界大學排行一度幾進前百名,位居第97名,但這也是台灣大學近年最好的成績。台灣大學今日進行2024學年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校長陳文章會議中提到,大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培育人才,但世界大學排名也是有值得參考和努力的地方。陳文章注意到在THE排名和QS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台大的論文因逐年被引用數下降,成為影響排名下滑的因素之一。針對這個狀況,陳文章表示,校方將推行新的鼓勵方案與措施,讓教師們產出更多高品質的研究論文,並加強重點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除了美國和日本,也要更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此外,在台大學生部分,校方不是為了排名,也希望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增加與國外大學雙聯學位合作,強化全英語授課的課程、系所或學程,甚至鼓勵學生到海外實習。在THE公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除了台灣大學,接下來有排名在第301名至第350名區間的中國醫藥大學,其他入榜的還有亞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排名都落在第401名至第500名區間。THE公布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前10名的大學院校,依序是英國牛津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及美國耶魯大學。
花80億買飼料養豬?11學生聯合檢舉教授論文造假 超慘下場出爐
大陸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飛若遭爆論文造假,內容提到以人民幣18億元(約新台幣79.37億元)的飼料添加劑,並連續在52天裡餵食80頭豬等情節,被11名學生聯合舉報,引發軒然大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審議後,決定撤銷黃飛若2項已通過的研究項目,並追回相關資金,並取消申請資格5年。《瀟湘晨報》報導,當事學生之一李同學(化姓)表示,這份正文長達125頁的舉報材料製作時間長達1個多月,之所以選在今年初公開,是考慮到不久後即將公布考研成績,「考研的同學要面臨選擇導師,我們不希望這些同學遇到這種不良導師,導致自己的努力白白付諸東流。另外,我們也不想帶著假的東西(學術成果)畢業。」李同學表示,聯合舉報的11名碩士、博士生中,有4名同學即將面臨畢業。舉報信公開當晚,黃飛若曾與同學們有過聯繫,並稱「沒關係,大家一起把事情解決好,有什麽就說什麽,這也是我以後帶好學生的一步」。學院和學校對此事開啟調查程序後,黃飛若與學生們再無直接聯繫。舉報材料稱,黃飛若指示學生在科研試驗中篡改數據、編造數據,還存在操縱同行評審、苛扣學生勞務費、論文不當署名、教材編寫造假、發票異常等行為。另外,黃飛若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採取高壓、嚴苛方式,頻繁進行人身攻擊和辱罵,嚴重傷害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導致課題組多人產生精神焦慮甚至抑鬱。華中農業大學當時回應,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在已調查材料中發現所反映的實驗圖片、數據、結果等方面問題基本屬實,初步認定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決定即日起停止黃飛若校內所有職務和工作,組建導師組全面負責該課題組研究生培養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發現相關論文確實存在圖片使用混亂、違反論文發表規範等問題。經審議,決定撤銷黃飛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組蛋白乙酰化調控Wnt∕β-catenin通路在豬肝臟氨代謝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批准號31572409)和「PCAF調控丙酮酸代謝在妊娠後期母豬肝臟糖代謝紊亂中的作用機制」(批准號32072742),追回2個項目的已撥資金。另一方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也決議,取消黃飛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和參與申請資格5年(2024年3月26日至2029年3月25日),給予黃飛若通報批評。
賴清德國慶演說 遭中共黨媒批:中華民國「借殼上市」台獨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講述「新兩國論」主張,遭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於今(13日)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指控其企圖借「中華民國」名義推行台獨,嚴重威脅台海和平。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表示,近日賴清德在所謂雙十講話中蓄意割裂兩岸歷史聯結,混淆概念,大玩文字遊戲,精心包裝其「新兩國論」,繼續宣揚「互不隸屬」,企圖以「中華民國」借殼上市「台獨」,欺騙輿論和台灣民眾,其用心更加險惡,挑釁、對抗意味更濃。賴清德的所言所行,嚴重加劇兩岸緊張局勢,嚴重危害台灣民眾福祉,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該篇文章提到,台灣自古屬於中國,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真正的台海現狀。「台灣同胞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始終是代表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始終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偉大祖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始終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絕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根本不存在所謂主權。這樣的歷史不容篡改,這樣的事實無法改變。賴清德當局不論拋出什麽奇談怪論、搞什麽陰謀詭計,都必然是徒勞的,也注定失敗」。文章強調,賴清德的台獨行徑將注定失敗,無論他拋出何種理論,都無法改變這一結局。文章還指出,賴清德透過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企圖在台灣社會中灌輸台獨主張,並依賴外部勢力謀求獨立,但這樣的策略只會給台灣帶來災難。最後文章強調中國政府對和平統一的誠意,「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決不為形形色色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餘地。賴清德之流再怎麼包裝其台獨立場,再怎麼奴顏婢膝向外部勢力獻媚求援,都難逃失敗的宿命,只會給台灣民眾帶來災難。」
95後研究員擁4博士2博後!超狂學經歷曝光 官方發聲:暫停聘任
大陸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近日公布該院多名研究人員的簡歷信息,其中顯示「95後」研究員趙子健擁有4個博士學位、2段博士後經歷以及22項社會兼職,引發輿論關注。對此,研究院工作人員強調,趙子健的學歷是真實的,但含金量有待考查,目前決定暫停聘任關係,對其學歷學位開展核查。綜合陸媒報導,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簡歷信息顯示,「趙子健(1995出生),男,安徽淮南人。藝術學博士,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博士,聖經研究博士。技術管理(藝術科技)博士後,心理學博士後。亞洲人文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藝術科技、消費者行動及智能傳播等。」此外,該簡歷還披露了趙子健的22項社會兼職,包括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IICSE大學學術督導、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康覆醫學會會員、中國藥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會員、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員、中國翻譯協會會員、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會員、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會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會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中國航空學會會員、長江技術經濟學會會員、中國基本建設優化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員、中國化工學會會員、北大博雅民營企業家智庫特聘專家、元培專家人才庫高級智庫專家、中華兒童藝術促進會語言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對此,研究院工作人員表示,招聘時,趙子健提供了電子版的學歷證書,但是沒有提供中留服(即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信息,另外其有些學歷也是通過網路學習獲得的。該工作人員強調,趙子健的學歷是真實的,但含金量有待考查,機構主要是看他核心論文發表較多,應該研究水平過關。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日晚間發聲明稱,我院為自收自支社會組織,所聘人員均為兼職。2024年8月18日,我院依照章程規定,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兼職研究人員招聘信息;10月1日,經審驗趙子健本人提供的有關資料,擬聘任其為兼職研究人員;10月8日,我院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其個人簡歷信息。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指出,關注到媒體對趙子健學歷信息存疑的報導後,院方決定暫停與趙子健的聘任關係,對其學歷學位開展核查,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兼職研究人員的資格審核和管理工作。
欺下害上2/法院認證據未保全有損人民權益 學者斥:應依法追究
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向總統「告御狀」,衛福部卻仍堅稱相關審議錄影錄音未保存,立委廖偉翔痛批衛福部被判決敗訴,就是連行政法院也看不慣疫苗救濟審議過程流於形式、空洞,甚至疑似淪橡皮圖章,他不排除提案修法提升疫苗審議辦法的法律位階。學者更直斥,審議資料本應保存以利日後釐清爭議,公務機關卻輕率銷毀、犧牲人民權益,違背正當程序應依法追究。廖偉翔說,衛福部進行中的健保總額談判會議、藥害救濟審查會議記錄都能保留、上網公開,不解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會議錄音為何「有錄音、不保存」,難怪外界懷疑政府公信,他要求衛福部立即按照法院判決「公布會議錄音」,否則他將提案修法,將疫苗救濟審議辦法位階提高到法律,回應民意。疫情期間,時任衛政官員陳時中、吳秀梅等人都曾因疫苗採購、研發等爭議被控圖利、瀆職,然當時北檢以「查無實據」全數簽結。如今檢方著手偵辦「超思雞蛋案」,當時同被列為重點弊端的疫苗相關案情是否會出現轉折,國人正密切觀察。綠營人士指出,前後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邱泰源雖同屬「英系」,蔡總統任內原有意安排邱泰源接替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但當時陳力薦次長薛瑞元接班,且兩人對「再生醫療法」、「健保總額分配」主張相左,互生心結,但兩人都否認,如今邱被提拔為衛福部長,能否展現衛政新格局也令人矚目。一位沒有慢性病史的42歲婦人,在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後,引發急性腦水腫猝死,三總醫師除了在死亡證明書上開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更將搶救過程寫成論文刊登國際期刊。圖為三軍總醫院醫學大樓(圖/翻攝自三總臉書)高等行政法院日前曾針對一起新冠疫苗受害者救濟案做出判決。據「111年度訴字第1511號判決書」內容顯示,法官質疑主審該救濟案的疫苗救濟審議第179次會議,「缺乏事證顯示多數委員出席」,因此會議採「共識決」,違背「衛福部疫苗受害救濟辦法」中、設置審議小組,引進多元化專家委員審查的宗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法官在判決書中語重心長寫下,審議小組應依法進行審查及決定,否則就易流於「由投票部隊」(審議委員皆由衛福部指派)完成名實不符判斷。惟因衛福部審議辦法未規定「最低出席人數」、「表決方式」、「決議結論的最低同意比例門檻」,若衛福部在開會前,未能清楚調查與會委員人數,卻堅持採共識決,事後製作會議記錄內容,也只有記載「結論」,將無法證明審查委員確實在會中「實質討論」,已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判決書還說,衛福部只提供參與線上討論的委員簽到名單,「無詳實會議紀錄」、「無開會錄音檔案可查」,會議是否確實進行實質審查,無從考證,對於家屬指控衛福部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審查,未必全然無據,因而判決衛福部敗訴。新冠疫苗採購、研發案與與「進口雞蛋案」當初都引發極大的民怨,迄今在野黨也揚言務必查弊到底,釐清真相。(圖/記者黃耀徵攝)「接種疫苗可能有不良反應,能否獲救濟,攸關人民權益,有錄音卻不保存,不僅奇怪,還有違法之虞」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法律對公部門檔案保存有明確規定,包括《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皆然,公部門說有錄音、卻沒保存,依法應追究。《政府資訊公開法》揭示政府資料「原則公開」,若純粹只是內部會議資料「得不公開」,但仍須保存,北市府京華城案保存大量開會記錄就是例子。他並表示,即使只是內部紀錄,仍可對特定利害關係人(例如疫苗受害者)公開,新冠疫苗救濟審議,攸關申請救濟民眾權益,申請救濟者自有權得知准駁過程、理由,一旦發生訴訟,才可釐清爭議。行政部門常以「會議紀錄若曝光,沒專家願受聘審查」,廖元豪直言,《公司法》對民間企業規範詳盡,至於公部門反而不需比照辦理,他以NCC諮詢委員為例說明,NCC委員權力大到可以關掉電視台,名為「諮詢」實為「決策」,當然也要面對外界檢驗,利害關係人才可援引《行政程序法》救濟,請求法院協助調閱審查過程文件;若擔心曝光就別接委員」,如此參與審查的專家才會愛惜羽毛,不會輕言放棄「實質審查」,淪為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
2空殼公司CEO驚傳失聯 BAC執行長前雇主懊悔:雇傭他是我的人生錯誤
黎巴嫩17日驚傳呼叫器連環爆炸,可以說是震驚全球,原本爆炸的呼叫器上有著台灣金阿波羅(Gold Apollo)的LOGO,但後續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爆炸的AP-942型號呼叫器的設計和生產授權給匈牙利的BAC公司(BAC Consulting)。BAC公司執行長阿奇迪亞科諾(Cristiana Barsony-Arcidiacono)在事件後強調,BAC僅是一家中介公司,並未參與製造這些呼叫器。但在阿奇迪亞科諾發出聲明之後,他與疑似促成呼叫器交易的保加利亞Norta Global創辦人何塞(Rinson Jose)均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阿奇迪亞科諾是49歲的義大利裔匈牙利人,擁有多國生活和學術背景。阿奇迪亞科諾自稱會說七種語言,包括匈牙利語、義大利語和英語,擁有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曾在2000年代初期發表過正電子相關的學術論文。但有報導指稱,阿奇迪亞科諾的教授托羅克(Akos Torok)表示,阿奇迪亞科諾的學術背景確實存在,但自博士畢業後,阿奇迪亞科諾便未再從事科學研究。而在學術圈外,阿奇迪亞科諾的經歷顯得異常複雜,他聲稱自己曾在許多非政府組織(NGO)工作,並且經常在歐洲、非洲、中東等地進行人道援助工作,其中包含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工作,負責籌辦核子研究會議,並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及東方與非洲研究院(SOAS)修讀過政治學與發展學的課程。但這些資歷大多未經證實。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的資料顯示,阿奇迪亞科諾僅在該機構實習過8個月,並未擔任專案經理。此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表示,阿奇迪亞科諾並未在該校獲得任何學位。報導中也提到,阿奇迪亞科諾曾於2019年受僱於聯合國前人道救援官員克萊因施密特(Kilian Kleinschmidt),主持一個由荷蘭資助的專案,目的是要訓練突尼斯境內的利比亞難民。但克萊因施密特對阿奇迪亞科諾的工作態度非常不滿,形容阿奇迪亞科諾的管理方式極具爭議,甚至使用「霸凌」來形容阿奇迪亞科諾的行為。最後,阿奇迪亞科諾在專案結束前一個月遭到解雇,克萊因施密特甚至用「人生中一個重大錯誤」來形容聘用阿奇迪亞科諾一事。除此之外,阿奇迪亞科諾還在履歷中提到自己曾是紐約慈善機構「地球兒童研究所」(Earth Child Institute)的董事,但該機構的創辦人古德曼(Donna Goodman)表示,阿奇迪亞科諾從未在該機構任職,僅在2018年曾詢問過是否有職缺,並未被正式邀請加入。除了阿奇迪亞科諾本身的背景撲朔迷離外,其實連其開設的匈牙利公司BAC也是十分詭異,該公司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註冊,但有外媒報導指出,該公司似乎並無實際生產活動,被認為是空殼公司。匈牙利政府先前曾表示,BAC公司並無任何生產設施,也無營運場所,且爆炸的呼叫器從未進入匈牙利境內。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BAC公司可能是由以色列情報部門設立的前台公司,用於掩蓋某些不透明的交易活動。阿奇迪亞科諾的母親比阿特克麗絲(Beatrice)曾對媒體表示,他的女兒受到了來自不明勢力的威脅,並且目前正受到匈牙利特勤部門的保護。但後續這說法遭到匈牙利政府的否認。而除了開設BAC公司的阿奇迪亞科諾消失外,另一間註冊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的Norta Global公司,則被外媒報導是促成BAC公司呼叫器交易的關鍵公司。而目前Norta Global印度裔挪威籍的創辦人何塞也傳出下落不明。有媒體報導指出,Norta Global註冊地點位於索非亞一棟公寓建築內,與約200家其他公司共用地址,這也因此,Norta Global也被視為是一間空殼公司。而且在爆炸案發生後,Norta Global的公司官網就立刻關閉。根據保加利亞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聲明,他們已經開始對Norta Global在這起爆炸事件中的角色進行調查,但並未發現該公司有進口、出口或製造與爆炸相關的通訊設備。而Norta Global的創辦人何塞,現年37歲,曾在挪威接受教育,並在英國短暫工作過。何塞的叔叔表示,家族以前經常與何塞保持聯繫,但爆炸事件發生後,他們已無法與何塞取得聯絡。何塞的父母目前居住在印度,叔叔則形容何塞為一個直率且無法被輕易利用的人,認為他可能是被誤導或被捲入了某種陰謀。
六月罕見動怒批吃裡扒外!控合夥人惡行惡狀:打我的名號要贊助
藝人六月曾演過《歡喜來逗陣》、《酸甜之味》等多部膾炙人口的戲劇,2011年和小7歲李易結婚育有一對子女,常在社群上分享生活點滴。昨(7)日她罕見動怒發文,痛批合夥人「吃裡扒外」還說自己已經忍耐很久了,隔空喊話對方:「我們小公司容不下您這尊大佛。」六月昨日突在Threads上動怒發文,指控合夥人的惡行惡狀,「忍了很久!合夥時講得清清楚楚,條件也都是你開的,我也照單全收~不管是補貼金額,或是突來的變動,甚至你動不動就請假,進了公司心思也不在工作上,不是看劇就是在上網。」對方甚至對六月的員工不耐煩,六月出面處理還讓對方不高興,但她仍想把兩人之間的合約走完,「我會盡力配合到最後一刻,但也拜託您不要沒事不要進公司。我們小公司容不下您這尊大佛。」好友高宇蓁在底下留言表示,「合夥怎麼會有合約期限?」六月回答「我有!(是不是很有前瞻性)退錢就好了(搞不好還有賠我,因為公司跟我借很多錢)。」同時她也喊話高宇蓁「我的論文需要你。拜託給我時間訪問你創業成功的秘訣,我個人是失敗例子。」六月在留言區透露,對方不僅工作態度差,還會打著她的名號去要贊助,做出傷害公司名譽的事。雖然與合夥人合作期限還有幾個月,但六月已成立新公司決定重新開始,網友也安慰她「合夥問題真的很多耶」、「有經驗,只能說寧可獨資,也不要被毒。」六月對合夥人的行徑忍無可忍。(圖/六月Threads)
學生通勤時間太長要注意! 日本研究:憂鬱風險將增加1.6倍
長時間通勤上學恐影響憂鬱症?日本精神神經學會最新發表的論文發現,長時間通勤的學生,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更高,研究人員就建議,家長與孩子在選擇就讀學校時,應該同時考量到通勤時間。根據日媒《朝日新聞》報導,明海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大塚雄一郎與研究員中島英合作,在2022年10月至12月期間,針對東京地區與東北地區約2000名私立高中生進行網路調查,詢問他們的心理狀態。結果發現,在約1900個回覆中,有17.3%學生有憂鬱症狀,19.0%有焦慮症狀,共有3成受訪者光是通勤到校就超過1小時;而與通勤時間少於30分鐘的人相比,通勤時間超過1小時者,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是1.6倍,出現焦慮症狀的風險是1.5倍。報導指出,到目前為止,日本很少有關於學校通勤時間與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若青春期產生心理問題,可能導致成年後出現精神疾病,這也和暴力與自殺有關。對此,就有不少網友表示,「通勤上學的時間越多,你需要放鬆的時間就越少,這只會讓你的身體和精神都變得更加困難」、「我上學單程就要將近90分鐘,我還是不喜歡擁擠的火車和人群,有時會跌倒,所以會出現輕微的恐慌症」;但也有人認為,「這取決於個人,1個小時的通勤反而讓我有遠離家人和兄弟姐妹的獨處時間」、「上下學的時間對我來說是寶貴的學習時間,包括讓朋友抄作業,背當天的考試,背英文單字等等」。另外,同時在醫療監獄擔任醫師的身心科醫師藤野智哉指出,由於沒有看見原始數據,無法得知這些因素分析到什麼程度,但當通勤時間被佔用時,與朋友玩耍的時間減少,睡眠時間、寫作業的時間也會變少,但要選擇距離近或遠的學校,還是涉及許多原因,諸如認識新朋友、文化等等,「我認為沒有必要盲目相信這一點,而改變自己選擇的學校,或是過度擔心」。
電腦借10年閨密玩遊戲…被嫌容量不足「4年作品集全刪掉」 妹子崩潰怒絕交
重要的電腦文件資料,若消失會很崩潰。中國一名女子把電腦借給10年閨密玩遊戲,但對方嫌硬碟容量不足,竟把她4年的作品集全刪掉,而且還不確定能否還原,讓她氣炸絕交。原PO是從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有次閨密想玩電腦遊戲,她剛好電腦沒在使用,就借給對方,然而後來去閨密家裡,卻發現電腦桌面上的論文、AI作品以及相關軟體都被刪除,當下立刻去回收站將文件恢復,並告知不要亂刪東西,可以放在一個文件夾裡面。原PO後來和爸媽商量,認為不管上班還是上學,都是要準備作品集,所以跟閨密拿回電腦,沒想到電腦全是遊戲、抖音等軟體,「我的東西全都沒有了」,結果閨密表示:「以為妳只是想要論文,所以只給妳留下了論文」。原PO擔心自己亂用再也無法還原,閨密就承諾會恢復原樣,只是1周後都沒有消息,她只好詢問一下進度,豈料卻得到「不能保證百分百還原」的答覆,雙方因此撕破臉絕交。經歷曝光後,掀起一陣討論,網友紛紛痛批:「一般誰會刪掉別人電腦的東西啊,為啥電腦本人不刪掉,需要她來刪掉呢,200%是故意的」、「我甚至感覺有惡意在裡面」、「她絕對是故意的,都工作了又不是傻子,要是領導電腦拿給她保管你看她敢刪任何一個文件?」
小蝦米求神1/不捨疫苗救濟審議黑箱受害人撕心裂肺 律師向總統告御狀
新冠疫苗救濟困難重重,受到多名被害家屬委託的女律師歸納分析衛福部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所有會議記錄,赫然發現審議小組目前認定救濟對象僅「定格」在接種AZ疫苗者,其他接種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者,即使國內外已有「可能引發血栓」的病例或研究論文,均不予採認直接駁回,甚至在會議紀錄上堅稱「mRNA疫苗絕不會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該女律師寫信向賴清德總統陳情,希望衛福部的資訊能「更新」,並以「通案」從寬認定救濟,降低爭訟與民怨。現年31歲的女律師翁伊吟日前向也是醫師出身的賴總統投書求助。翁伊吟說,遍查衛福部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所有會議記錄,發現審議小組只接受接種AZ疫苗(發生血栓)的救濟,嚴重悖離國際醫學現實,也令被害人與家屬深陷不公不義的怨怒之中。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受害人及家屬遍覽救濟審議小組會議記錄,懷疑小組成員自成心證,僅承認AZ疫苗會引發接種者血栓,卻不參考國內外醫學機構認為mRNA疫苗也會引發血栓的研究與實例嚴重傷害受害者的被救濟權。(圖/記者侯世駿攝)翁伊吟還告訴本刊,她的媽媽接種新冠疫苗後全身過敏嚴重發癢,雖然在送醫看診後好轉,但是疫苗不良反應受害者家屬的煎熬心情,我很能理解。翁伊吟還說,她自己在接種新冠疫苗後血壓莫名飆升還頭暈,但之前並沒有高血壓,之所以會特別關心接種疫苗不良反應救濟權益,可能也是「感同身受」。「年僅40歲、無慢性病史的G小姐,2022年接種新冠疫苗(混打兩劑AZ加一劑莫德納疫苗後),三總用上包括「開顱」等緊急急救,10天後卻仍不幸死亡。」翁伊吟指出,三總醫療團隊11名醫師後來集體署名投書國際期刊,援引整個搶救過程,證實無慢性病仍可能因接種mRNA疫苗產生血栓,盼提供醫界參考。她說,被害人的丈夫「雙先生」向新冠疫苗救濟審議小組提救濟遭駁回,衛福部只是輕描淡寫地回說「mRNA疫苗不會血栓」幾個字,他轉向政院訴願也遭駁回,突與愛妻天人永隔,當事人決定提告討公道。手上有十多起疫苗重症或死亡案件的受託律師翁伊吟說,她曾親眼目睹受害人母親哀嚎「只想知道才20幾歲的兒子,為何打疫苗猝死」,也有受害人崩潰哭訴,因打疫苗導致身障,經濟壓力讓家庭快破碎,很後悔打疫苗。她說,自己不是反疫苗者,新冠疫苗也是讓社會恢復正常運作的重要公共政策,但政府設立疫苗救濟制度,就是為協助出現不良反應的接種者度難關;如今,家屬卑微的想得知猝死原因,盼救濟審議程序符合「科學」、「透明」、「合理」,但衛福部這種「黑箱審議」難杜悠悠眾口,才想請求賴總統代為主持公道。針對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屬、委任律師投書總統請求協助救濟案審議過程透明化,府方表示,還不知個案狀況,但會轉請衛福部全力協助。圖為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前往疫情指揮中心視察,並慰勉防疫團隊。(圖/報系資料)翁伊吟信中指出,懇請賴總統協助,要求衛福部新冠疫苗預防接種受害審議小組「保存開會過程錄音」;其次,請審議小組「公布審議過程所參考醫學文獻篇名、資訊」,讓受害人知道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小組如何審查、理由為何、所用資料文獻為何?她同時檢附國內外六篇近期醫學文獻(mRNA疫苗可能引發血栓)提供參考,並向總統致歉,若非受害人、家屬極度痛苦無奈,求助無門,她不會想麻煩總統。立委廖偉翔、陳昭姿今年5月曾陪同疫苗受害者家屬開記者會,引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書,直指衛福部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程序缺乏透明度,審議過程荒腔走板、流於形式,呼籲審議過程應透明、從寬認定救濟申請,避免影響民眾打新冠疫苗意願。但三個月過去了,立委及受害者家屬盼望仍如「空中樓閣」。翁伊吟就說,遍查審議小組167次(出現首宗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救濟申請)到225次的會議記錄,歸納出共同的關鍵疑點,她懷疑審議小組成員似已有心證,堅決不採認國內外最新研究文獻記載,mRNA疫苗可能引發接種者(無慢性病)血栓,只要救濟案是接種mRNA疫苗出現血栓,審議小組就直接駁回不予救濟。翁伊吟指出,曾有受害者、家屬在法庭上要求調閱審議小組會議錄音,想釐清審議過程的疑點,但衛福部卻說「有錄音、但會後沒保存」,還拒絕告知審議是哪幾位小組醫師據此認定,嚴重影響接種新冠疫苗、卻出現不良反應民眾的切身權益。總統府表示,還未收到翁律師的陳情信,尚未獲知個案狀況,未來會轉情衛福部全力協助。
小蝦米求神2/台灣新冠疫苗救濟通過率排名倒數 被害家屬:錯誤資訊阻卻公義
年約40歲在台北某國立大學工作的G小姐,2022年1月底按規定,接種第三劑莫德納疫苗,1個月後右手麻木無力、伴隨局部癲癇,到三總就醫,病情卻快速惡化且嚴重腦出血,三總緊急開顱急救,仍無力回天,死因確認為新冠疫苗引起的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簡稱VITT)。G小姐先生(阿德)投訴本刊,指太太生前無慢性病史,家人感情緊密,太太在送醫過程中還能開玩笑,沒想到入院後電腦斷層檢查(CT)就顯示腦部出現問題,短短兩日四次CT,一次比一次嚴重,第二天太太腦部就大出血失去知覺,三總上下緊急會診,判斷腦壓過高,須馬上「開顱」降壓,迫於病情,家屬只有15分鐘的考慮時間。G小姐生前未生過大病,慌亂中家屬無奈點頭,盼有一線生機,但歷經醫療團隊長達15、16個小時、猶如驚濤駭浪般的搶救開刀搶救,手術雖完成,G小姐最後仍陷入昏迷於醫院過世。成大醫院也曾成功利用免疫球蛋白,緊急搶救一位接種mRNA疫苗後產生肺栓塞、腦出血,該名28歲年輕男性患者無慢性病史,成大醫院並寫成論文刊登國際期刊。(圖/報系資料照)好端端的人為何因接種mRNA疫苗就突重症離世,阿德迄今沒有答案,他感慨說,當時唸小學的兒子因無疫苗可打,沒能進入醫院探視最愛的媽媽,兒子再看到媽媽就是骨灰罈上的照片,迄今都有心理陰影,提及兩年前往事,阿德仍悲從中來忍不住哽咽。阿德說,失去親人的苦難並未就此結束,全力搶救「雙先生」太太的三總醫師團隊,認定G小姐因接種mRNA疫苗,引起免疫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血栓常見後遺症之一)而死亡,建議他申請疫苗救濟,但他申請案提出後,兩年音訊杳然。今年3月,他再度向衛福部、生策會、衛生局查詢,都無明確答案。沒多久,他卻赫然發現,衛福部網站第229次審議小組會議記錄,「似乎」有太太的名字、登載「被駁回」,4月份才接到書面通知,證實審議小組駁回救濟,原因是「mRNA疫苗不會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雙先生難掩氣憤地說,三總急救團隊11位醫師早已聯名將搶救太太過程與死因PO上國際期刊,審議小組沒看到嗎?家屬兩年來都在國際醫療網站爬文、想釐清親人死因,審議小組審議前為何不先聯繫家屬?如今,救濟審議過程充斥錯誤資訊與結果,豈非再次凌遲家屬,盼望他的控訴,能讓其他受害者家屬少走冤枉路。律師翁伊吟說,醫界盛傳不少醫師都看到三總急救G小姐的國際論文,而成大醫院也成功利用免疫球蛋白搶救一位無慢性病史的28歲肺栓塞兼腦出血病患(接種第三劑BNT疫苗),搶救結果也被PO上國際期刊,其實G小姐的犧牲,幫助醫界瞭解如何應對mRNA疫苗突爆發不良反應,若能即時用藥(例如免疫球蛋白)就有機會救回性命,只是,審議小組迄今仍堅持mRNA疫苗不會血栓,她很擔心該審議結論,可能「反向」誤導醫界,延誤生命搶救。北醫教授何建志認為,政府宣稱健康照護全球第一,但是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救濟率卻是全球倒數,遠不如日韓,建議救濟應從寬認定。(圖/記者黃威彬攝)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何建志指出,從寬處理新冠疫苗救濟案,符合法學「特別犧牲」理論,不僅能緩解民眾接種新疫苗不良反應之苦,更能落實政府鼓勵民眾接種疫苗、維護國民總體健康美意。但到今年(2024年)4月底止,台灣完成審議疫苗受害申請案4835件,核給救濟案505件,救濟通過率僅為10.44%,遠不如鄰近日本(通過率為90%),香港54.78%,紐西蘭42.39%,芬蘭32.94%,挪威28.2%,加拿大23.22%,通過率在先進國家中排倒數第二,救濟率只比設立多家新冠疫苗大廠的美國高,這不能算從寬認定。何建志還說,台灣號稱健康照顧全球第一,疫苗救濟審議不應只沿用舊研究文獻,應多爬梳醫界最新研究文獻,供受害者更多照顧,「沒錢」不應成為救濟審議小組故步自封的理由。
盧廣仲阿公過世享耆壽91歲 78歲單車環島「說走就走」:真的很酷
歌手盧廣仲今(25日)在社群媒體透露91歲阿公過世的噩耗,除了曬出自己從小到大和阿公的合照,也向粉絲分享了祖父堅忍不拔的一生,對方不僅教會他游泳,還是個非常酷的人,甚至在78歲時和友人騎單車環島,說走就走,讓他深感佩服。盧廣仲臉書全文:自從有意識以來,我就認識他了,他是我阿公,盧文瑞,是我爸爸的爸爸。出生於日治時期,因當代很動亂,他國小只讀了幾年就得回家幫忙擔家計出去做生意,聽說因為在學成績不錯,老師還曾鼓勵他繼續唸書,但因為沒錢加上家裡還有弟弟妹妹需要他照顧,為後來的識字能力打下了壞的基礎。另外因當時常有空襲警報,他說都是扛著扁擔在找地方躲轟炸,偶爾會在路邊見到失去靈魂的人體軀殼。成年後存了筆錢,一個人去了桃園買了批蝦苗準備養蝦子過活,結果遇到了大寒冬,蝦子死光了積蓄也飛了。沒錢買車票的他,只好從桃園走路回台南(這也是我台北走回台南的靈感源頭),我問他什麼感覺,他說,蠻遠。回到台南因緣際會,在塑膠工廠得到了一個正職,對於完全沒有文憑的阿公來說是個大好機會。他跟我說,就是抓好方向然後苦幹實幹,最後做到了工廠課長,聽說阿公的升職論文還是他講一句大姑姑寫一句,實在是因為很多字認識阿公,但阿公不認識他們呀。五十三歲這年,他的長孫出生了,名叫廣仲。就這今生第一次相遇,二人當時身高差距,蠻大。幾年後在台南的黃金海岸,那是淺海,阿公慢慢得把手從國小的我身上放開,在喝了幾口鹹甜海水搭配斷斷續續的啊啊聲後,我學會了游泳,人生第一次使用有別於走路和跑步的方式,感受地球。海邊岸上的某處有台販賣機,每次游泳完去牽車的路上,阿公都會幫我投一罐飲料,我每次都選康貝特,康貝特是一種能量飲,當然對於小朋友的我其購入誘因絕對不是能量補給,其實只是因為這個包裝,我好像沒有在學校福利社看過。然後阿公就會騎著他的打檔車,載著我跟小我兩歲的妹妹回家,我會在路上喝完康貝,然後一直聞那個瓶子不捨得丟,有時候甚至聞到睡著,那裡頭有一種特別的香氣,蠻香。阿公78歲時,邀了兩個大齡好友,三個人加起來兩百多歲,來了場說走就走的單車環台之旅。當時我在淡江大學,剛好當作中途能量補給站,跟阿公約在捷運站旁吃了小吃,實際吃了什麼我忘了,只記得結束後他立馬啟程,沒跟他說到幾句話,真的是很酷帥的人。阿公八十多歲時,有次聊天我問他,人生截至目前有什麼感想,他說其實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情還很多,只是身體跟不上想法了,當時他剛被檢查出癌症第三期。後來打破醫生說的大概再三五年,阿公的農夫大腳一跨就是十年,非常勵志的腳,一生跨過了空襲的炸彈,再往南跨過了濁水溪,跨著鐵馬繞了台灣一圈(那台車非常難騎,超級佩服),一路跨到他選好的終點2024,他精彩的一生,有機會我再跟你說。剛剛去超商買了瓶康貝特來懷念一下,發現氣味跟記憶中的不太一樣,好好奇到底是它變了還是我變了。為此我決定按下時光回溯鍵,回去那一天,回到那一天的黃金海岸,回到那天的金色夕陽裡,移動的打檔車上,有六十歲我才認識不久的你,有剛學會游泳的我,抱著一個香香的飲料瓶子。
被控選戰抹黑確定不起訴 廖偉翔盼選戰塵囂落幕回歸民意
台中市立委廖偉翔在立委選前被競選對手前立委張廖萬堅指控文宣抹黑,意圖使人不當選,涉違選罷法、誹謗等罪,台中市地檢署給予廖偉翔不起訴處分,對此,廖偉翔表示,選舉案件已塵埃落定,期盼選戰紛擾告一段落,將回歸選民服務,專注推動福國利民政策。張廖萬堅在競選立委連任失利後,出任教育部次長,他以廖偉翔在選戰期間,在競選文宣內容中刊登,張廖萬堅擔任立委時「抹黑管中閔論文抄襲」、「反對購買新冠疫苗」、「護航萊豬進校園」、「砍勞工七天國定假日」等,像法院控告廖偉翔抹黑,儘管廖偉翔說明,文宣是根據立院投票表決紀錄、表決日期、法案名稱等,都有相關資料可供查證,但張廖萬堅以廖「斷章取義」為由提告廖偉翔。檢方調查後認為,文宣內容是出自立院院會紀錄及公開資訊而來,對於事實有合理之懷疑與推理,並非全然無據,因此判定廖偉翔罪證不足,予以不起訴處分。廖偉翔今天表示,2016年12月6日,張廖票投同意砍勞工七天假讓勞基法修惡;2018年1月25日開記者會抹黑管中閔論文抄襲被打臉;2021年6月18日,票投反對擴大購買新冠疫苗至4000萬劑;2020年12月24日投票封殺校園食安法禁萊豬規定,這些都是可查證的公開紀錄,並非惡意造謠抹黑,感謝檢察官查明真相,還他清白,並保護民主社會得來不易之言論自由。廖偉翔指出,隨著案件結果塵埃落定,也希望選舉的紛擾能夠告一段落。未來將繼續以服務選民為己任,為台灣的未來努力,專注於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創造更美好的社會,不負大家的期待與託付。
立委選舉失利又遭工讀生為錢提告 于美人:不諱言有人惡意操弄
于美人接下中廣新節目「美的世界」主持重任,今(28日)記者會上好友許常德、浩子特別現身力挺。提到去年因參選台北市中正萬華立委選戰,選後卻遭檢舉,未替工讀生加保勞保一事,于美人說:「我不諱言期間有人惡意操弄,我暫時忍耐,如果還有後續我一定會訴諸法律。」表示不會因此而減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也不會對年輕人失去信心。于美人接下中廣新節目「美的世界」主持重任,記者會上好友許常德、浩子特別現身力挺。(圖/焦正德攝)對於選舉工讀生勞保鬧出風波,于美人透露雙方誤會已經解開,「昨天才剛好收到撤告書,這事情現在已經都撤告了,彼此把誤會說開了,我採取是一個比較能理解彼此的方式來處理,兩位年輕人也對我很抱歉,甚至還願意寫聲明給我,我也非常感謝,整件是非常理性,心態擺得很正,是一個好的過程」。于美人2021年以高分考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今被問何時會畢業?她笑說:「現在是碩四,第四年了,之前因為參選學業延了1年,希望可能明年碩士論文完成順利畢業。」現在單身的她被問感情現況?她直言:「當然有渴望,但我的感情定義不一樣,好看的面孔不少,有趣的靈魂比較難找。」至於未來是否會繼續參選從政?于美人語帶玄機地說:「有些事情是天機不可洩漏,要看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