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
」 諾貝爾獎 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美3學者透過「蛋白質研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台灣時間今天(9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John Jumper)和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DavidBaker),3人針對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帶來突破性進展,也因此共同獲得這項殊榮。Google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Deep Mind的兩名核心成員,江珀和哈薩比斯發明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革命性技術Alpha Fold,而貝克則創建出同樣精確的AI預測工具RoseTTAFold,有助於對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達到突破性精準程度,對生物醫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據了解,江珀及哈薩比斯稍早憑藉Alpha Fold獲得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Sciences)。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23年,化學獎已頒發115次,頒給194人。由於去年化學獎發生極為罕見的得獎人名單外洩事件,惹出不小風波,今年獎落誰家再度成了學界關注焦點,而台灣出身、享譽國際的醣化學家翁啟惠也一度是熱門人選之一。化學獎得主公布後,明後天依序揭曉文學獎、和平獎得獎人。經濟獎得主預計下周一(14日)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將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和哈薩比斯,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獲得殊榮。(圖/翻攝自X)
2024諾貝爾獎將揭曉! AI、減肥藥受關注
2024年諾貝爾獎將自7日起,依序揭曉生醫、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等5座獎。根據外媒盤點,其中至少5項是諾貝爾可能的獲獎領域。根據CNN報導,人類基因體圖譜是在諾貝爾獎預測中,經常被討論到的,這是一項大膽的項目,於1990年啟動,並於2003年達成,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數千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聯盟。這項努力對生物學、醫學和許多其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該項目可能無法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是參與這項壯舉的人數太多,依據規則,每個獎項只能授予最多3人。第二是,模仿人體激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減肥藥物,其震撼了醫療保健界,這種降低血糖和抑制食慾的藥物有可能開創肥胖症治療和相關疾病的新時代,例如第2型糖尿病。洛克斐勒大學生物化學家莫依索夫(Svetlana Mojsov)、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哈本能(Joel Habener)、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研究與初期開發部門首席顧問克努森(Lotte Bjerre Knudsen)等3名科學家,在將其轉變為當今數百萬人服用的有效減肥藥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第三,變革性人工智慧。人工智慧(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Google DeepMind 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的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強普(John Jumper),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被看好未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四,「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領域。細菌、病毒和真菌,生活在人體表面和體內,統稱為人體微生物組,隨著過去20年基因定序的進步,科學家們能夠更了解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它們如何與人類細胞,尤其是腸道細胞相互作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生物學家高登(Jeffrey Gordon)是該領域的先驅,呼聲相當高。第五,致癌基因檢測。擁有研究人類和黑猩猩之間遺傳差異的背景,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金恩(Mary-Claire King)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早在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之前,其就花了17年的時間來檢測和確定BRCA1基因突變在乳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這項發現使得基因檢測能夠識別出乳癌風險增加的女性,以及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例如額外的篩檢和預防性手術。
彰化崙尾東光電場「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 作家怒轟:為了衝綠電到處破壞生態
隨著近期停電問題頻傳,核電存廢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先是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童子賢表態,台灣沒有條件讓核電退休,再來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跳出來贊同童子賢的說法。對此,作家「漂浪島嶼」昨(16日)晚也發文點出不斷擴張的彰化崙尾東光電場亂象,質疑政府「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不斷擴張的崙尾東光電場!」漂浪島嶼16日深夜於臉書發文感嘆,經過彰化海岸的崙尾東光電場,看見面積不斷再擴張,已經接近水道出海口區域。原本這是一片生態優良的潮間帶,光電板壓在潮間帶上,引發生態爭議,甚至被指責缺乏生態調查。根據彰化環保聯盟過去調查,這片潮間帶濕地,有10000多隻候鳥,許多螃蟹、彈塗魚等生態,旁邊水道還有白海豚出沒,生態不輸高美濕地。但漂浪島嶼指控,政府堅稱這是彰濱工業區,數十年未開發的工業浮覆地,於是持續招標,不斷許可開發,從一期進入到二期,面積不斷擴張。如今,像是舖地磚的光電板,蓋滿潮間帶,加上施工不斷,現今幾乎沒有鳥類棲息的空間,光電板下的濕地生態,恐怕也大受影響。彰化海岸不只工業地的潮間帶蓋光電,連自然海岸也以不利耕作為名,快速佈滿光電!「崙尾東光電場的開發爭議,當初引發光電需要環評的呼籲,但是光電場都快蓋完,環評還在商議」,因此漂浪島嶼也認為,這就是綠電不斷讓人詬病的地方,為了衝綠電總量,到處破壞生態,「正應當初擁核者的批評,以綠害綠,也讓人對廢核拼綠電的意義,產生猶疑!」
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3「量子點」學者獲殊榮:得主疑提前被曝光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即將在台灣時間4日晚間揭曉,獎項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莫吉巴旺迪(Moungi G. Bawend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布魯斯(LouiseE. Brus)、俄羅斯固態物理學家埃基莫夫(Alexei I. Ekimov)獲得殊榮,不過負責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Academy of Sciences)疑似因為郵件出錯,提前曝光了得獎名單。諾貝爾物化學獎揭曉,由巴旺迪、布魯斯、埃基莫夫等3人獲得這項殊榮。(圖/翻攝自諾貝爾頒獎典禮直播)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頒獎者表示,「3位得主因他們的實驗獲得認可,這些實驗為人類探索原子和分子內部的電子世界提供新工具。量子點是非常微小的納米粒子,它們的大小決定了它們的性質」。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巴旺迪,是膠體量子點研究領域的最早參與者之一,更是過去10年被引用最多的化學家之一,2020 年他成為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得主,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路易斯尤金布魯斯,則是量子點的膠體半導體奈米晶體發現者。至於來自俄羅斯的固態物理學家埃基莫夫,在瓦維洛夫州立光學研究所工作期間,發現了被稱為量子點的半導體奈米晶體,他同時憑藉半導體中電子自旋取向相關研究,獲得1975年前蘇聯國家科學與工程獎。另外,得獎聲明也指出,研究人員主要利用量子點來產生彩光,相信在未來量子點可以用於柔性電子產品、微型感測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或許還可用於加密量子通信。不過《路透社》稍早引述瑞典媒體《每日晚報》報導稱,這份化學獎得獎名單疑似因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失誤而提前揭曉,原訂於上午11點45分揭曉的化學獎得主名單,卻於上午7點30分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寄出的新聞稿中,疑似提前被揭露。根據報導,這份新聞稿標題為「他們為奈米科技播下重要種子」,內容中表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將頒給3位發現並發展量子點(Quantum Dot)的科學家,正是上述的得主,對此,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媒體發言人內維耐斯(Eva Nevelius)稍早回應,化學獎的得獎人尚未決定,而最終的諾貝爾化學獎結果,卻和外洩名單一模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疑似不小心公布了據稱贏得了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科學家姓名。(圖/翻攝自推特)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三學者共享殊榮…翁啟惠遺憾落馬
2022年諾貝爾獎今(5日)下午公布化學獎得主,宣布由美國的貝爾托西 (Carolyn R. Bertozzi)、夏普萊斯(K. BarrySharpless)以及丹麥的麥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三人共享殊榮。而先前呼聲極高的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則與該獎失之交臂。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圖/報系資料照)三名獲獎者中唯一女性的貝爾托西,在33歲時就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也是同時首位獲得勒梅爾森-麻省理工學院獎(Lemelson-MIT)的女性。而翁啟惠雖然沒獲得這次的諾貝爾化學獎,但他的醣分子研究改變了全球醣化學、醣生物學的面貌,對世界作出巨大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5日揭曉 日學術網站「點名翁啟惠」獲獎呼聲高
諾貝爾獎自今(3日)開始陸續公布得獎人名單,其中現任生策會會長、美國克里普斯研究院(Scripps)講座教授、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被認為是化學獎得主的熱門人選,也是預測名單中唯一的台灣人。翁啟惠去年拿下威爾許化學獎後,奪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呼聲便水漲船高。日本化學學術網站「Chem-Station」列出79名來自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獎的預測名單中,翁啟惠即被列入有機化學的熱門人選。翁啟惠對醣科學研究的重大貢獻,讓他在2014、2021年兩度獲得「諾貝爾獎前哨」的沃爾夫化學獎,2015年曾獲英國皇家化學會羅賓遜獎。今年3月及7月再拿下美國化學家協會的化學先驅獎與有機化學界四面體獎(Tetrahedron Prize)的有機合成創新獎。中研院表示,翁啟惠長年深耕化學生物及醣分子的科學研究,更是全球首位發展多醣體自動化合成、以酵素方法量產醣分子及醣蛋白的科學家。他也將持續對醣科學應用於癌症疫苗、醣晶片、醣探針、對抗病毒和細菌藥物方面的研究。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來台旅遊」 與中研院淵源曝光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6日公布,獲獎者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中心研究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二人最大貢獻是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到極低,大幅增進合成藥物的相關研究,也大幅提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應用性與效率。(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6日公布。資料來源/諾貝爾獎基金會官網)SMC台灣科學媒體中心連續3天,召開諾貝爾獎專家講評線上記者會。6日的諾貝爾化學獎,由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代表說明。在學術研究之外,陳榮傑透露,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與中研院的淵源頗深,曾先後於2006年、2017年獲得中研院「周大紓先生紀念研討會」獎項;麥克米倫在2006年獲獎時曾發表演講,而李斯特是在2017年獲獎,陳榮傑於2017年負責接待李斯特,也在會後帶他到野柳旅遊。陳榮傑首先指出,有機催化領域相關研究行之多年,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學者諾爾斯(William. S. Knowles)、夏普里斯(K. Barry Sharphess) 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這三位學者即是利用不對稱金屬催化劑進行反應。雖然早期利用不對稱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效率比較好,但當時使用有機催化劑所需的量比較高,難以和有機金屬催化的方法競爭。由於有機催化領域有很多人在做研究,陳榮傑認為,今年兩位得獎者發明了更有效率的有機催化劑,「比起先前的方法,可以減少100倍催化劑的量」,是為兩人研究最重要的貢獻。陳榮傑提到,合成藥物時,金屬可能有毒,理想的狀況是不希望金屬參與在其中。這時若能使用純有機的催化劑,就能盡量避免金屬殘留。陳榮傑認為,得獎者的研究能精進使用催化劑的方法,也可改善藥物合成的精準度。本身也是研究基礎化學的陳榮傑,看到兩位基礎研究學者獲獎,高興之餘,也提醒,從此次化學獎可以知道基礎研究的重要,也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基礎研究上,提升研究能量。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德2學者共享殊榮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在台灣時間今(6日)傍晚5時45分揭曉,由德國化學家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英國的大衛·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共享殊榮,2人共同研究「不對秤有機催化(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的發展」。得獎者不僅可以獲得獎牌和證書,還有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80萬元)獎金。
金牌疫苗抗Delta3/跟隨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學習 王長怡是洛克斐勒大學首位亞裔女性博士生
「我不是海歸派。這是我從22歲以後,第一次在台灣連續待了這麼久的時間。」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首度在台北市東區受訪,這裡是她作戰的密室。難得放輕鬆的王長怡對記者說:「這次因為新冠疫情,我意外在台灣已經待了一年多,不過,我一定要等到UB-612取得EUA(緊急授權),我已把手臂留給它,之後才會回美國處理UBI(聯合生技) 事業。」今年70歲的王長怡,一生在生技醫學裡打拼,不但是疫苗設計發明者,還是創業家,她在美國創辦UBI集團,內湖的聯亞生技為UBI子公司。「我生在台灣,北一女畢業後以甲組第一志願進了台大化學系。」「當年理科的排名比工科前面,要是我考壞了,就會進台大電機系,那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王長怡笑說。王長怡的父親王成聖是前國大代表,創辦《中外雜誌》,但她兒時以父母好友國際知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為標竿,5歲就立志當科學家。難得輕鬆的王長怡,平日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偶爾會靠跑馬拉松鍛鍊體力。(圖/報系資料照)台大畢業後,王長怡1973年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在免疫學和生物化學領域接受博士生訓練。「對我來說,這段期間是很具啟發性的人生經歷。我是該校第一個被錄取博士班研究生的亞洲女性。而該校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成就是全球知名的。」王長怡透露說:「當時『免疫學』是醫學祕密武器的觀念剛萌芽,也是這樣的信念,吸引我投入這個無限可能的領域。」王長怡先後跟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bert B. Merrifield博士、諾貝爾醫學獎得主Gerald Edelman博士、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RalphSteinman博士學習,最後在「免疫病理學之父」Henry Kunkel教授的實驗室中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選擇人類免疫系統做為題目。「從洛克斐勒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和免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我立即被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屬下的Sloan KetteringInstitute(SKI)邀請去建立我自己的分子免疫學實驗室,並幸運地得到Arthur J.和Leslie Levine基金及NIH的贊助。」王長怡說:「我是該研究所最年輕的首席研究員和實驗室負責人。」喜歡研發創新的王長怡,1985年創業,在紐約長島成立UBI集團,以動物及人體疫苗為主業,1998年應經濟部跟國發基金的邀請回台成立聯亞生技開發,隨後成立聯合生物製藥(簡稱「聯生藥」)及聯亞藥業(簡稱「聯亞藥」),打造了台灣最大的疫苗製劑生產線,從疫苗研發、原液生產、充填製劑到行銷,台美團隊一條龍。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訪談尾聲,王長怡突然起身,走到屋內一角,進入不到一坪的迷你內室。「在台灣的這段期間,每天幾乎工作都超過20小時,很忙碌,當覺得壓力大時,就會到角落的禱告室,靜坐並欣賞窗外滿園的綠、沈澱心情。」身為基督徒的她,在密室裡讓一顆心平靜安穩,重新得力。「我喜歡古典音樂、這也是我最好的紓壓方式。」很久沒看到先生、女兒跟女婿及外孫子女的王長怡開心地說,「等到聯亞UB-612取得EUA、完成接種後會想要盡快跟他們及UBI同仁見面。」
諾貝爾化學獎2名女學者研究基因編輯 共享殊榮分得3205萬獎金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7日揭曉,由夏彭提耶(EmmanuelleCharpentier)和道納(Jennifer A. Doudna)因研究基因編輯獲獎。諾貝爾化學獎線上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6日晚間5時45分正式登場,評委會宣布,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研發基因組(genome)編輯方法的法國學者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A. Doudna),共同享有此項殊榮,預計共可分得總額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05萬元)的獎金。2人因共同開發CRISPR技術聞名,並因此在2016年獲得唐獎生技醫藥獎。8日將公布文學獎得主,9日公布和平獎得主,經濟學獎得主則將於12日揭曉,為2020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
美英日3學者發明鋰離子電池 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9諾貝爾化學獎於台灣時間9日下午5時45分公布獲獎者,此次由97歲據有「鋰電池之父」稱號的美國固體物理學者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化學家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與日本化學家吉野彰共同獲獎,獎金與2018年相同,可得9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00萬元)。據瑞典皇家科學院說明,古迪納夫、惠廷厄姆、吉野彰因發明鋰離子電池,因此獲獎。自1901至2018年間,諾貝爾化學獎共頒佈110次,共180名得主,在這之中僅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一生中得過2次獲獎。在歷屆得主也只有5位女性得主,其中包含居禮夫人(Marie Curie)的女兒約里奧-居里(Irene Joliot-Curie),2018年獲獎的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Arnold)是第5位化學獎女得主。目前2019年諾貝爾獎已發布生理醫學獎、物理學獎,10日將宣布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而和平獎將於11日在挪威奧斯陸公布,而經濟學獎,則要等到14日在瑞典才會揭曉。2019諾貝爾獎頒獎時間(台灣時間)10/10 19:00 文學獎(一次頒發2018年、2019年得主)10/11 17:00 和平獎10/14 17:45 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