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免
」 川普 美國 關稅 林書豪 靜脈雷射![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6591/sm-d5c18cf78413c51fcbdd45957674979f.jpg)
受川普關稅威脅影響 中國跨電商Shein、Temu將生產移出當地
美國《華爾街日報》14日報導,為繞開美國川普政府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的關稅威脅,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希音(Shein)、Temu及其供應商正將生產轉移出中國,以便繼續對美國市場銷售其產品。美國政府本月初宣布,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該政策隨後雖暫緩實施,但已衝擊Shein、Temu等中國電商巨頭。兩者在美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跌幅超過3成。《華爾街日報》披露,Shein對此做出的回應是,加大此前鼓勵供應商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的力度,並與他們會面,以提供新的激勵措施。Temu則在其網站上提高價格,並進一步推動供應商在其最大市場美國儲存貨物。而一些中國供應商已經開始重新考慮與這些平台開展業務的方式。專家表示,如果沒有小額包裹豁免規定,這些平台的商品將面臨高達60%的關稅和額外的海關費用。如果這些公司提高價格以抵消更高的關稅,其利潤或銷售額就將被削減。行業競爭對手預計,中美跨境電商行業將面臨進一步的混亂,這可能會顛覆該行業。根據美國眾議院中國委員會2023年的一份報告,Shein和Temu的貨物占每天運往美國的所有豁免小額包裹的30%以上。不過,《華爾街日報》說,Shein否認正在努力吸引供應商在越南生產,Temu則未回應置評請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5682/sm-5054d8ebd4b3e7bfaa6894dc7a6bd5c1.jpg)
川普鋼鋁25%關稅令衝擊台灣? 經濟部:「這1原因」情勢未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進口鋼鋁課25%關稅,經濟部11日傍晚回應,近年因中國製鋼鐵低價競爭,國內業者已轉型生產高值化特殊品,因此美國對鋼鋁全面性課徵關稅,並未改變原有與他國競爭情勢。川普宣布,將簡化對鋼、鋁產品課稅規定,並將稅率統一為25%,沒有例外或豁免,且自3月12日上路。經濟部強調,日前已與鋼鐵公會、鋼鐵鋁等產業業者座談,除了掌握國際情勢發展外,也會協助業者持續轉型、發展通路,並且密切關注與防止國內業者反應的不合理傾銷議題。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根據232條款首次對鋼鋁實施25%與10%關稅政策,但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達成免關稅的配額協議,歐盟也在2021年納入配額機制,超出配額才會課徵關稅。如今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後,上述國家的鋼鋁出口自美國,不再享有免稅待遇,全面恢復至25%關稅。中鋼董事長、鋼鐵公會理事長黃建智表示,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澳洲、巴西、南韓、日本、阿根廷及歐盟無豁免後,因為之前台灣就不在豁免國內,本身就有25%關稅,這次美國對所有國家課徵25%關稅,取消豁免,大家立足點相同,反而看法是「正面一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95004/sm-ffa4e727aa83bb065e84244f3cb97fb3.jpg)
南非再施壓「要求台灣代表處」限期遷館 當地智庫批:損害利益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Dirco)於2024年10月正式致函台灣政府,要求台北聯絡處於2025年2月底前關閉駐比勒陀利亞辦事處,並以其他名稱遷往約翰內斯堡。此舉引發國際關注,並可能對南非的經貿與外交關係帶來影響。根據外媒報導,自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以來,台灣的國際地位一直處於微妙狀態。1971年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目前全球僅有12個國家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而北京不允許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1998年南非政府與中國建交,並關閉了台灣原駐約翰內斯堡、德班和開普敦的領事館,改設立駐比勒陀利亞台北聯絡處,維持非正式但實質的外交與經貿往來。根據雙方協議,台灣外交官在南非享有部分外交特權,包括免租金、外交車牌及外交豁免權。此次南非政府要求台灣遷移辦事處,被視為向中國示好的舉措,並可能對南非的國際形象及經濟利益造成影響。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決定可能會對南非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在美中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特德克魯茲(Ted Cruz)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南非政府正在疏遠美國及其盟友,強迫台灣關閉駐比勒陀利亞辦事處的決定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南非與台灣的貿易關係緊密,每年雙邊貿易額約20億美元。台灣企業在南非擁有約450家工廠,僱用約4萬名員工,對南非的地方經濟貢獻顯著。與中國的貿易不同,南非對台貿易呈現順差,這使得南非的企業界對此次決策憂心忡忡。此外,全球正在競相吸引台灣企業家與高科技投資,而南非政府的這項決定可能會削弱其吸引台灣投資的競爭力。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國近年來已成功吸引台灣企業投資,而南非此舉可能使其錯失發展機會。南非政府的決策是否符合本國利益仍有待觀察。雖然中國是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接近500億美元,但中國的經濟模式與南非的民主價值觀存在顯著差異。南非憲法倡導多黨民主與新聞自由,而中國則實行一黨專制。國際分析認為,南非政府此舉可能是為了迎合中國,並為其他金磚國家(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樹立先例。然而一些觀察家認為,與台灣保持現有關係符合南非的長遠利益,避免在中美競爭中過度站邊。南非政府要求台灣關閉駐比勒陀利亞辦事處的決定,不僅影響雙邊關係,也可能影響南非與西方國家的外交與經貿互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4986/sm-0dce9902778a3238d1b7bce71a8824e4.jpg)
川普貿易政策再變 延後取消「對中國進口」最低限度貿易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於7日簽署行政命令,暫停取消針對中國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結束了過去數日來困擾消費者與企業的混亂局面。該豁免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進口包裹免稅進入美國,但隨著川普政府本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此規則一度被取消,導致物流與貿易成本激增。根據《CNBC》的報導,這項暫停措施屬於短期調整。根據行政命令內容,一旦商務部長通知政府已建立「全面且迅速的關稅處理與收取系統」,最低限度豁免將再次被取消。最低限度豁免的暫時恢復,凸顯了川普政府在執行新關稅時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處理與徵收大量小額進口貨物的額外行政成本。美國郵政服務此前因應政策變更,一度暫停接受來自中國與香港的包裹,隨後恢復服務,但進口商品開始被課徵額外關稅,影響廣大消費者與電商企業。許多電子商務平台,如Shein與Temu,高度依賴最低限度豁免,以避開進口關稅並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然而關稅政策的變動,可能導致這些公司營運模式受影響。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10%關稅仍然有效,而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則被暫緩一個月。相關人士分析指出,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增加企業經營風險,並對供應鏈造成干擾。事實上,最低限度貿易規則的實施長期以來受到美國政界關注。批評者認為,該規則使中國電子商務公司獲得不公平優勢,且因包裹僅需經過有限檢查,可能導致假貨與不安全商品流入美國市場。拜登政府早在去年9月便曾提出新規,要求加強對微量進口貨物的資訊收集與監管,以遏制最低限度規則的「濫用」。在政策壓力下,Shein與Temu近年來也積極調整策略,例如Temu增加美國倉庫存貨,提高配送速度,而Shein則在美國建立供應鏈中心,以降低對中國直運的依賴。此次政策變動是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內的貿易政策波動,過去兩週內企業界已經歷多項關鍵政策的變動,包括貿易、經濟與監管等領域的調整。這些反覆修改的政策,使企業不得不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變革,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隨著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最低限度豁免是否會再次取消,仍需視美國政府的關稅處理能力而定,未來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領域的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監管與更高的貿易成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4945/sm-42b0b08f7d5c8c721c2c6fbf0926c630.jpg)
泰現任國會議員性侵台灣女遊客 法院發逮捕令遇開議期間「無法拘捕」
泰國清邁地方法院4日宣布,已向一名在今年1月間涉嫌性侵台灣女遊客的現任國會議員發出逮捕令,然而議員在國會開議期間享有豁免權,當局「無法直接拘捕」他。目前法院拘票已送達泰國國會祕書處。警方為了偵辦此案,週五(7)發函請求國會准許傳喚這名議員,盼國會儘速同意,以免影響社會觀感與國際關係。泰國媒體則指出,這名現年35歲的國會議員前年就曾因性騷擾多名女性助理,遭原屬政黨開除黨籍。綜合泰國多家媒體報導,隸屬泰國小黨「泰進步黨」(Thai Progress)的35歲眾議院議員猜言帕宛(Chaiyamparwaan Manpianjit)涉嫌在2025年1月9日凌晨,於泰國清邁府孟縣一間旅館性侵了一名台灣女遊客。據泰國警方說法,一名台灣女子上月報案稱,自己在1月9日凌晨2時左右,在泰國北部清邁府孟縣一家酒吧遇見猜言帕宛,猜言帕宛送她返回旅館後對她實施了性侵。清邁警方指出,經調查蒐證掌握證據,包括目擊者證言、驗傷報告、監視器畫面等,可證明這名台灣女遊客的指控屬實,因此向清邁地方法院申請逮捕令。清邁警察局指出,目前已按正規程序傳喚猜言帕宛,但由於猜言帕宛是現任眾議院國會議員,在眾議院開議期間享有豁免權,無法直接進行拘捕,因此警方必須徵得參院或眾院議長同意,方可傳喚或逮捕議員。警方在發給國會的公函表明,拖延偵辦「將影響民眾對於國家司法系統的信心,也會影響泰國的國際關係」。眾議院秘書長亞帕(Arpath Sukhanunth)向泰媒宣稱,目前尚未收到相關公文,一旦收到公文就會依照法律程序行事,向議長萬穆罕默德(Wan Muhamad Matha)請求允許,在下次會議提出緊急動議,請求批准警方逮捕或傳喚猜言帕宛。但泰媒也指出,從國會接獲公文到警方獲得逮捕許可,仍至少需要約1周時間。泰媒還指出,猜言帕宛原本是隸屬於目前已遭解散的前進黨(Move Forward)籍國會議員,但因為在2023年11月遭多名女性助理指控涉嫌性騷擾,遭前進黨開除黨籍。此後,猜言帕宛隨即加入「泰進步黨」,成為該黨唯一的國會議員,以此保住自己的議員身分。性侵消息傳出後,猜言帕宛未回應此事,助理宣稱他「目前人在國外」。泰進步黨現任黨魁瓦查拉蓬(Watcharaphol Butsomkorn)則回應稱,猜言帕宛被控性侵屬於「個人問題」,黨內會給他機會自我辯護。泰國最大在野黨人民黨(People's Party)議員帕薩琳(Patsarin Ramwong)則公開譴責猜言帕宛的行為,並且表示「議會不該成為性犯罪慣犯的避風港」。她強調,性侵是重罪應該受懲罰,她呼籲泰進步黨承擔責任並針對此議題明確表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4060/sm-93e81ad97c6a5a21460f383672cce643.jpg)
李彥秀遭爆在美申請豁免稅金 高嘉瑜:變相代表自認為持有綠卡
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去年選戰期間質疑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在美國買2億豪宅、在中國三亞置產,「但三代議員錢從哪來?」,未獲回應,2日高再提此事,李彥秀回應加州房地是於105年時購屋供子女就學自住使用、三亞房屋則是讓母親旅遊散心之用。對此,高嘉瑜再質疑,這種說法台灣到底有哪個民眾會接受、能接受?並指出李彥秀在美國加州豪宅有申請「豁免稅金」,若申請就等同是認為自己是美國加州居民,變相代表李彥秀自認為持有綠卡。她不是跟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說謊,就是跟美國政府說謊。對於李彥秀發聲明稱中國三亞才54坪不算是豪宅,只是為旅遊散心而買。高嘉瑜昨(3)日表示,只能說有錢人的世界果然跟平民不一樣,一般人在台灣買一間房子都很痛苦了,李彥秀可以在美國買200坪、中國買54坪。更離譜的是大家去旅遊散心最多買紀念品或者伴手禮,沒想到李彥秀的紀念品和伴手禮是當地豪宅,這種說法台灣到底有哪個民眾會接受、能接受?高嘉瑜指出,李彥秀針對質疑說這些已報過是冷飯熱炒,試圖四兩撥千金、避重就輕。但從自己從2024年1月質疑到現在也已經1年多了,李彥秀卻從未正面回應問題,包含是否持有綠卡、資金如何匯到海外、為何在海外到處買房置產、為何剛選上立委4個月就買房、實際成交價為何?高嘉瑜續指出,最近也有人提供,「李彥秀在美國加州豪宅有申請豁免稅金」的相關資料,自己詢問美國加州當地會計師,會計師說沒自住不該申請這項屬於住家的減免,且申請自我住宅免稅,必須要有美國的社會安全號碼,也就是根據美國《社會安全法》發給美國公民、永久居民、臨時(工作)居民九位數字號碼,近年來已成為實際上的身分證。高嘉瑜說明,根據美國會計師的意見,李彥秀申請自住減免等同是對美國政府主張是居住在美國的居民,如果李彥秀只是投資、旅遊,就不該申請此減免,雖說有社會安全號碼不見得代表有綠卡,但若申請就等同是認為自己是美國加州居民,變相代表李彥秀自認為持有綠卡。高嘉瑜接著說道,根據爆料資料,李彥秀在2022年申請自住稅金減免,等同她認定自己是美國、加州當地的居民,此外填免稅的申請表單還需要有法律的自我認證,也就是說李彥秀有可能涉嫌向美國政府作偽證的自我陳述。高嘉瑜說,先不論李彥秀申請美國住宅稅金減免是否違法,但身為台灣立委卻把美國加州當主要住宅,並申請減免稅金實屬不妥、道德觀感不佳,且李彥秀在美國政府申請的資料等於承認自己是美國加州當地居民,是否持有綠卡更有爭議!李彥秀當初就任立委時也有簽署切結聲明沒有綠卡,所以李彥秀不是跟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說謊,就是跟美國政府說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3711/sm-900464d1f109a52a7f3f77078b3606e6.jpg)
退出WHO後川普政府凍結補助資金 多項疫苗研發被迫中止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下令凍結美國政府資助的全球衛生計畫,該決定已導致多項關鍵研究擱淺,影響遍及瘧疾疫苗、愛滋病預防等公共衛生研究,專家警告此舉將讓全球衛生進步倒退數年。MVDP目標是開發更有效的第二代疫苗,減少瘧疾對漠南非洲兒童的影響。計畫原定資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在內的跨國研究團隊,以改善2024年推出的兩款疫苗,使其更具效力與持久性。在川普政府下令凍結相關資金後,參與計畫多年的一名學者表示,資金中斷不僅影響疫苗研發,還可能巨大的安全隱患,因為MVDP的計畫通常是首次進行人體實驗,研究人員「有責任追蹤參與者,確保他們的安全」。根據官方聲明,補助資金凍結的初始期限為 90 天,政府將在此期間進行審查。多位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對此發出質疑,因為衛生機構多名高層官員已遭解雇,美國政府目前缺乏足夠的專業人力來執行審查。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資深政策分析師德雷克(Tom Drake)指出,這項決策對全球衛生研究的影響雖不如對人道救援行動的影響直接,但後果同樣嚴重。他表示:「開發瘧疾疫苗是全球衛生領域一大成就,如今資金遭凍結,即使其他資助者試圖填補缺口,也難免影響其他研究計畫」。除了瘧疾疫苗,全球愛滋病防治研究也受到嚴重影響。國際愛滋學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候任主席恩古雷(Kenneth Ngure)表示,全球範圍內針對愛滋病預防方法(包括注射藥物和陰道環)的研究團隊已遭下令停工。他強調,即使研究在90天後恢復進行,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恩古雷警告:「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突然踩下緊急煞車,很多事情都會出錯」。由於受試者無法在研究場合外取得特定藥物,實驗中止後無法繼續服藥,一旦體內藥物濃度降低至保護門檻以下,不僅他們更容易感染病毒,也可能導致病毒產生抗藥性,甚至促成抗藥性病毒的擴散。恩古雷補充說,許多已完成的研究即將進行數據分析,如今卻被迫擱置。「這對研究參與者來說是一種倫理上的責任。完成一項研究後,有義務確保它的結果公諸於世且惠及世人」。他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此決策,並強調:「我們已經在愛滋病防治方面取得巨大進展,但這一決定可能讓我們的努力付諸東流,使疫情控制倒退數年甚至數十年。」在南非,受影響的不僅是疫苗和愛滋病研究。開普敦大學的奇巴萊(Kelly Chibale)教授表示,他們建立當地生產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活性成分的計畫也面臨危機。團隊被迫緊急尋找其他融資方式,否則成員離職後計畫將難以持續。面對外界批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強調,美國政府仍將提供「拯救生命的人道主義援助」,並提到1月29日發布的相關豁免聲明。然而,許多專家認為,這些援助未必能夠彌補研究經費凍結造成的損失,尤其是在愛滋病、瘧疾及其他傳染病防治領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3565/sm-f792349f763c33ad75814abc36427c57.jpg)
川普對加墨中「徵收進口關稅」!還附加報復條款 後續影響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1日履行了他競選時的承諾,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從這些國家進入美國。根據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顯示,關稅將於美東時間2月4日凌晨12:01之後生效。川普1日在海湖莊園簽署了3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並對加拿大的進口石油及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所有關稅均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白宮官員解釋,如果受影響的國家採取報復措施,關稅稅率將會再提高。據悉,川普1.0早在2018年後的中美貿易戰期間,就援引IEEPA要求駐華美國企業離開中國。該法案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期間管理進口的權力,無需國會批准即可加徵關稅。英國衛報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會有多少上述國家的進口商品項目會被課徵關稅,且川普可能會對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等部分產業實施豁免,或將關稅限制在特定範圍的進口商品。尤其川普的某些顧問似乎還不確定是否及何時要徵收關稅,例如曾出版《致命中國》一書的川普高級貿易和製造業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就在1月31日告訴CNBC:「我無法告訴你加稅的具體時間。」由於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進口國,截至2022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達3.2兆美元,因此川普認為,對個別國家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有助於抵銷「國內減稅鬆綁」所帶來的財政赤字擴大,不過他的主要目標還是「以關稅為談判籌碼」,要求它國加大對本土的投資及進口美國產品,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重振本土製造業和創造更多就業,同時打擊中國的出口經濟。雖然川普視關稅為強而有力的籌碼,但代價高昂,這意味著進口商可能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導致國內通膨再起。例如加拿大是原油主要出口國;墨西哥出口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件進口國,而中國則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晶片的主要出口國。總體而言,2023年美國從這3個國家進口了價值1.2兆美元的商品。成立於1937年的非黨派、非盈利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預估,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 25%的關稅以及對中國加徵10%關稅,將讓美國的進口關稅總稅收增加1.2兆美元,然而最終還是要由美國進口商及消費者來買單,並推高進口產品及原材料的價格,加劇國內通膨危機。對此,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表示,他們將與川普政府合作,解決他對移民和非法毒品問題的擔憂。加拿大稱,正在與美國官員就建立「北美芬太尼打擊部隊」進行談判。同時,墨西哥也聲稱將成立類似的移民取締小組。如果這種妥協對川普來說還不足以撤銷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就會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這將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曾在1月31日透露,加國將對美國採取「有力但合理」的關稅報復。回顧2018年川普對墨西哥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後,墨西哥也對美國的豬肉、起司和其他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希望以此報復性地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美墨2國最終也在2019年達成新的協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3398/sm-61ed047ac38dd2836134a24544c0c9d8.jpg)
美國白宮證實「加、墨進口商品關稅提高25%」 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美國自1日起將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則加徵10%關稅。川普強調,此舉是為了打擊非法移民,以及遏制來自這些國家的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國,川普同時也暗示,未來可能進一步針對歐盟(European Union)採取類似措施。根據《le Monde》報導指出,白宮發言人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於1月31日向媒體證實,川普先前設定的2月1日關稅期限仍然有效,並強調芬太尼問題仍是美國政府關切的焦點。芬太尼的毒性遠高於海洛因,每年導致數萬名美國人因吸毒過量死亡,因此美方將這次關稅行動視為打擊毒品問題的重要手段。但中國政府否認需要對芬太尼流入美國一事負責,而加拿大則強烈駁斥美國指控,指稱來自加拿大的無證移民與毒品進入美國的比例不到1%。儘管川普曾表示,可能為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石油進口提供豁免,但利維特強調,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總統決策可以公佈。川普在橢圓辦公室受訪時表示「最終我們將對晶片(chips)、石油(oil)和天然氣(gas)徵收關稅,」並透露部分關稅最快可能於2月18日生效。此外,川普也提到,可能會降低對石油的關稅,但目前尚未決定是否立即調降,僅表示「我們計劃將其降至10%。」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資料顯示,2023年10月,美國每天從加拿大進口460萬桶石油,從墨西哥進口56.3萬桶,這些能源貿易都將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在提高關稅的消息曝光後,加拿大政府表示,若美國執行關稅措施,渥太華(Ottawa)將提供疫情期間等級的財政支持,幫助受影響的企業與勞工。墨西哥總統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也表示,墨西哥政府已與川普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希望能達成協議。除了加拿大與墨西哥,川普也將矛頭指向中國,宣布將自2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並表示這只是初步行動。在競選期間,他曾公開提議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甚至更高。中國外交部則強硬回應,表示川普這一行動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挑戰,並誓言將捍衛國家利益。除了對北美與中國加徵關稅外,川普也表示,歐盟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當被問及是否會對歐盟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時,川普則回應回應「你想要誠實的答案,還是政治性的答案?答案是『當然會』」。川普更直言批評歐盟「他們一直對我們非常不公平。」川普最後也強調,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無法阻止」這些關稅的實施,而歐盟則應該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貿易制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3293/sm-e3ebd2dc09a0d16db9f4a5e5277a1591.jpg)
無牙老虎? 擺脫董事資訊請求權法制不完善的困境
2023年12月21日,遊戲通路大廠智冠科技(5478)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與台鋼集團榮剛材料(5009)進行股份交換合作,換股比例為1股智冠科技換2.2股榮剛材料,股份交換後智冠科技將持有榮剛材料10.44%股份,而榮剛材料則持有智冠科技18.32%股份。同日,智冠科技發布重大訊息依法揭露獨立董事莊璧華在審計委員會對於股份交換所持之反對意見。值得注意的是,莊璧華獨董特別指出,因其與吳艾耘董事皆認為股份交換合作案之會議資料不充分,故於112年12月18日函請智冠科技於112年12月20日下午14時30分補足會議資料,並於112年12月20日下午14時30分親至智冠科技查閱資料。然智冠科技以莊璧華獨董、吳艾耘董事須先簽立保密承諾書為由,否則拒絕提供,並控訴智冠科技係故意以簽署保密承諾書為手段,阻饒獨立董事與董事執行業務,並拒不提供董事會議案補充資料,違反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2第3項。獨立董事與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在《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4第4項之規範下,獨立董事執行業務可準用公司法第218條第1項、第2項規定,得隨時調查公司業務及財務狀況,查核、抄錄或複製簿冊文件,並得請求董事會或經理人提出報告,故獨立董事為監督公司而具有資訊請求權,應無疑義。然而,就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在2018年修正公司法時,原於草案第193條之1訂有關於一般董事之資訊請求權,但反對者提出理由:「賦予董事資訊權恐將影響公司經營權之穩定或使營業秘密外洩並造成董事及監察人權責不分等語,故該草案最後遭到刪除,並未通過。但是,經濟部早於1987年即作出函釋肯認董事對公司有內部監察權,為使內部監察權奏效,於執行業務上需要,得依其權責查閱、抄錄《公司法》第210條第1項章程、簿冊;司法實務上,最高法院亦肯認「董事為履行執行職務之合理目的而具有資訊請求權」,由此可知,董事之資訊請求權雖未明定於公司法,但經濟部及最高法院均肯認董事之資訊請求權存在。公司拒絕提供董事或獨立董事資訊,效果大不同獨立董事為監督公司而行使資訊請求權,應屬於獨立董事執行業務之範疇。依《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2第3項之規定,公司不得妨礙、拒絕或規避獨立董事執行業務。因此,公司若有妨礙或拒絕獨立董事之資訊請求者,將可依證券交易法第178條第1項第2款,對公司處新臺幣24萬元以上480萬元以下罰鍰,主管機關並得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經濟部相關函釋及最高法院判決固然藉由法理推演而肯認「董事資訊請求權」存在,然董事之資訊請求權終究未明定於公司法,而公司法第210條第4項係針對公司拒絕「股東及公司之債權人」之資訊請求所為處罰,是否能適用在「董事」上,容有疑義。明定董事之資訊請求權與罰則,方與董事之權責相符或許有人會持經營權之穩定、營業秘密外洩或董事及監察人權責不分等理由來主張不應賦予一般董事資訊請求權,然而,過往獨立董事得單獨召集股東會,在2023年修法後,亦得由審計委員會召集股東會,獨立董事或審計委員會召集股東會而企圖影響經營權之案例,又豈在少數?一般董事有營業秘密外洩疑慮,難道獨立董事,僅因其「具備獨立性」,就可完全豁免於外洩機密的疑慮嗎?再者,依《公司法》第202條規定,公司業務之執行,除公司法或章程規定應由股東會決議之事項外,均應由董事會決議行之,若董事缺乏完整資訊,將無法作成適當之判斷及決策,甚至動輒得咎,董事輕則須負起違反委任契約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重則面臨刑法背信罪或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等重罪。因此,為免董事資訊請求權淪為無牙的老虎,立法者應儘速明定董事之資訊請求權與罰則,使董事在充足資訊下做出正確商業判斷,董事方能勇於任事,否則,董事只會淪為橡皮圖章,對公司治理毫無正向幫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8936/sm-e20f5d6b6ed4f42f99846490797a8812.jpg)
喬科維奇自爆3年前「在隔離飯店被下毒」 回國驗出高濃度鉛汞
世界球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近日接受《GQ》時尚雜誌專訪時,回憶3年前因未接種疫苗被澳洲政府驅逐出境的經歷,並爆料自己當時隔離期間,疑似因隔離飯店食物中毒,導致回國後體內鉛和汞含量異常偏高,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引發外界關注。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2022年喬科維奇因未接種COVID-19疫苗,雖已獲醫療豁免,但仍被澳洲政府取消簽證並驅逐出境。他透露,自己在墨爾本隔離飯店期間,曾食用疑似受污染的食物,「我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我意識到我在墨爾本的飯店被餵食了一些有毒的食物」。後續喬科維奇回塞爾維亞時,發現到自己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非常高,鉛和汞的含量都很高」。喬科維奇表示,「我從來沒有公開過這件事,但這是唯一的解釋。我當時病得很嚴重,原本只是像流感的症狀,卻幾天內惡化到必須接受緊急治療。」喬科維奇也描述自己在隔離時像是在坐牢,「完全沒有自由和尊嚴。我有一份清單,列出牙膏、食物等選項,但只能選有限的積分,最終卻告訴我只能用一半,這讓我非常震驚。」他坦言,當時的處境對自己的身心都是極大挑戰。針對外界批評他試圖以未接種疫苗之身入境澳洲,喬科維奇強調,「即使今天,仍有99%的人不知道真正原因。我被驅逐並非因未接種疫苗,而是其他因素。我支持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自由選擇,反對任何強制要求,若有人剝奪這樣的權利,我認為是不正確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87957/sm-b3553bba82822dceab287e55b8c1d411.jpg)
未雨綢繆1/罷免襲來 藍委「選題」「精算票」當行動指標
立院本會期排審《老人福利法》、《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在野黨團原有意聯手力拚兩法在元旦前完成三讀,國民黨團卻在院會投票前硬將《老人福利法》拉下再協商,技術性拖延。黨內人士透露,青壯派立委側重在時事話題的「體感溫度」,黨主席朱立倫若仍秉持權威領導的思維,未來恐怕陷入「令不出黨中央」窘境。據指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原力主兩法案同時通過,爭取全國長者及眷屬認同,衛環委員會召集人、在野黨立委蘇清泉亦曾表明,朱企盼修法減輕弱勢長者負擔,畢竟目前各縣市對65歲老人健保補助並不一致,少數財政差縣市更完全沒補助,國民黨盼「全國齊一補助」,凸顯關心長者心意,為藍軍2026縣市長勝選「打底」。不過,青壯派藍委判讀《老人福利法》對選票的影響,不願跟著黨的調性走。一名國民黨立委說,當黨團開會討論《老人福利法》修正案時,就有新科立委直言,面對民進黨團鐵了心,今年2月就要發動罷免國民黨41位區域立委,藍委席次雖佔優勢,但處理法案要更謹慎,尤其「選題」、「算票」絕不可少。朱立倫曾表達希望國民黨團能夠同時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及「老人福利法修正案」,凸顯國民黨重視弱勢長者權益,但是國民黨青壯派立委最後仍擔心老人福利法修正案可能引發「世代不公」的批評,要求在法案二讀前拉下繼續協商。(圖/周志龍攝)所謂的「選題」,就是指通過的法案或預算,必須要多數選民能夠認同者,「算票」則是指能贏取較多數的藍白及中間選民的支持。他指出,65歲以上老人免健保費立意雖良善,但若難即時釐清「世代剝削」疑慮,就不必急著非三讀不可。相較於此,《就業服務法》修正後,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即可申請看護外勞,此事民意早就一面倒的支持,即使行政部門、側翼民團不斷恐嚇批評藍營修惡將導致移工更稀缺,但80歲長者已近天年,多數民眾無法接受綠營還在斤斤計較「有沒有生重病」,藍委就算頂著綠營砲火,也非三讀不可,接著就看綠營敢不敢提覆議、釋憲。一位青壯藍委說,每個人都會老,補助弱勢長者健保費,因為每位國民都可能用到,絕非世代剝削。然而健保費繳費標準多元複雜,長者除可依附眷屬投保外,也能在職業工會投保,甚至以農保、漁保身份投保者,弱勢身障者另有補助,若以黨中央「一刀切」方式,豁免符合財務門檻長者的健保費,仍很難做到完全公平,黨中央照顧長者眷屬美意,就難逃被對手抹黑「剝削年輕人」。既然國民黨已在野12年,若仍有65歲以上弱勢長者繳不出健保費,藍營沒必要越俎代庖替執政黨解決問題,做球「給民進黨殺」。立委黃健豪表示,在野立委已經通過財劃法修正案,各縣市財政狀況可望改善,過去部份縣市沒有經費補貼弱勢長者健保費的情況,應可獲得改善,是否還要全國齊一的規定65歲以上長者免健保費,有再商榷的空間。(圖/翻攝自黃健豪臉書)新科立委黃健豪認為,不少退休長者健保費確實以眷屬名義依附在子女工作單位投保,因各縣市對65歲以上長者免健保費規定不一,對於財政弱勢縣市的長者子女未必公平,他上任立委後也曾支持修法,盼嘉惠老人也減輕眷屬代繳長者健保費負擔。但是,藍白立委日前已經聯手通過財劃法修正,地方縣市財政可望大幅改善,有能力開始提供弱勢長者免健保費補助,他也認同不妨再觀望一下,看看如何修法更妥適。據了解,資深立委後來多認同青壯藍委「選題」、「算票」主張,國民黨團在二讀前將《老人福利法》拉下再協商。書記長林思銘說,長者免健保費排富補助門檻,全國不一致,雖已有15個縣市陸續補助長者健保費,但國民黨團內部認為統一補助門檻仍須充分討論。此外,最早提出修法版本的藍委楊瓊瓔也主動撤回修正案,理由也是「與黨團同步調」。《老人福利法》後來的發展,與藍營青壯立委預判幾乎一致,修正條文雖已撤回,綠營仍猛轟藍營搞世代剝削,卓揆甚至直到一月四日,都仍痛批國民黨,指老人福利法修法「違背程序,違背憲法跟預算法精神」,痛批國民黨摧毀兩院誠信,讓藍委也不免再酸雙標,質問綠營昔日不斷加碼老農津貼時,怎沒喊違反憲法、預算法,在野黨就是愛多管閒事「好心被雷親」,但是「應不會有下次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86841/sm-20c328ebcfe3f520cbfc89591347687a.jpg)
遭停職後首度現身 林姿妙元旦升旗淚喊清白:人在做天在看
被控涉貪一審有罪而遭停職的宜蘭縣長林姿妙1日表示,自己正派做事、「人在做天在看」,盼鄉親繼續支持宜蘭縣政府。林姿妙被控涉貪案12月31日一審宣判,當日宜蘭地方法院裁定依《貪污治罪條例》、《洗錢防制法》等罪合計判處12年6個月並褫奪公權6年、沒收新台幣3,250萬元犯罪所得,內政部也即刻依法停職,由副縣長林茂盛代理。回顧案情,林姿妙遭控涉貪案爆發於2022年1月,當時宜蘭地檢署大動作指揮廉政官搜索縣府與縣長官邸等處,並帶回林姿妙、其女林羿伶還有縣府局處長等20多人漏夜偵訊,當時諭令林姿妙80萬元交保,還聲押了數名縣府官員獲准,並於8月23日對林姿妙等15人提起公訴。檢方起訴書指控,林姿妙2018年使用羅東鎮土地做為競選總部,而該地地主2019年因另一塊土地遭徵土增稅112萬元而向林姿妙陳情,林竟然指示局處違法認定徵稅標的符合「農地農用」而豁免徵收土增稅,換取地主2020年提供國民黨總統大選宜蘭縣競選總部所用,粗估不法獲利約240萬元。檢方也查出,林姿妙名下帳戶從2017年到2019年間,金流高達7,800多萬元,與自己合法收入顯不相當,也懷疑有利用支票與人頭帳戶洗錢嫌疑,進一步依犯違背職務收賄罪、偽造文書罪、特殊洗錢罪與公務人員財產來源不明罪起訴林姿妙。林姿妙遭停職後,原計畫主持的元旦升旗典禮改由林茂盛主持,不過林姿妙仍以貴賓身分受邀出席。1日上午林姿妙抵達宜蘭運動公園之時天色濛濛亮,她到場立刻與林茂盛及其他縣府主管相擁致意,輕聲加油打氣。林姿妙重申,自己沒有做錯事,正派、戰戰兢兢,「人在做天在看」,現場民眾也大聲高呼「縣長加油」,林姿妙也以貴賓身分同框其他縣府主管、立法委員陳俊宇、吳宗憲、宜蘭縣議長張勝德等人登台,齊唱國歌。※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6709/sm-77e938de4d3004f0ab0eb6587983faab.jpg)
遭控涉貪一審有罪將停職 林姿妙喊上訴到底爭清白
宜蘭縣長林姿妙31日表示,當日宜蘭地方法院裁定依《貪污治罪條例》、《洗錢防制法》等罪合計判處12年6個月並褫奪公權6年、沒收新台幣3,250萬元犯罪所得也將依法停職,簡直是「羅織罪名、政治迫害」,自己不能接受,一定上訴到底。林姿妙遭控涉貪案爆發於2022年1月,當時宜蘭地檢署大動作指揮廉政官搜索縣府與縣長官邸等處,並帶回林姿妙、其女林羿伶還有縣府局處長等20多人漏夜偵訊,當時諭令林姿妙80萬元交保,還聲押了數名縣府官員獲准,並於8月23日對林姿妙等15人提起公訴。檢方起訴書指控,林姿妙2018年使用羅東鎮土地做為競選總部,而該地地主2019年因另一塊土地遭徵土增稅112萬元而向林姿妙陳情,林竟然指示局處違法認定徵稅標的符合「農地農用」而豁免徵收土增稅,換取地主2020年提供國民黨總統大選宜蘭縣競選總部所用,粗估不法獲利約240萬元。檢方也查出,林姿妙名下帳戶從2017年到2019年間,金流高達7,800多萬元,與自己合法收入顯不相當,也懷疑有利用支票與人頭帳戶洗錢嫌疑,進一步依犯違背職務收賄罪、偽造文書罪、特殊洗錢罪與公務人員財產來源不明罪起訴林姿妙。宜蘭地院2022年10月起召開數10次準備程序庭,並於2024年6月起進入審理,10月連開8次言詞辯論庭,10月23日辯論終結,而初始認罪的前建設處代理處長吳朝琴、前農業處長康立和、前農務科長吳東原3人當庭翻供,並控訴宜蘭地檢偵訊時「不正取供」並進一步聲請勘驗偵訊光碟,宜蘭地院2023年9月開始勘驗,2024年6月勘驗完畢後,才進入審理程序。林姿妙批評,檢方張冠李戴、羅織罪證,自己一生清白,絕沒做壞事,縣府公務員也無端被捲入,平白遭到汙衊。檢方則指控,林姿妙涉指示多名局處首長聯合犯罪,可謂官箴敗壞,審理期間更涉利誘認罪官員,讓翻供的官員升官。林姿妙強調,面對31日法院一審的判決結果非常憤怒及痛心,現在還不了解法院為何判決自己有罪,收到判決理由後會與律師討論,但一定會提出上訴,捍衛自己的清白。※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84438/sm-d69d711adf2283a631ab4724b800110e.jpg)
客戶使用「飛馬」入侵1400名WhatsApp用戶 法院裁定:開發商NSO必須負責
以色列NSO集團製作的手機間諜軟體「飛馬」(Pegasus),先前因掌握了各種不為人知的漏洞,可以入侵、監控安全係數極高的iPhone與其他加密通訊軟體。而早在2019年時,被Meta收購的WhatsApp就曾對NSO提告,指控其在短短2周內監控1400多人。目前美國法院也裁定,NSO集團必須要為1400名WhatsApp用戶遭入侵一事負責。據了解,整起訴訟案件早在2019年就提出,當時WhatsApp認為,NSO利用出售飛馬軟體的方式,協助其客戶在2019年4月底至5月中旬這短短的14天內,針對20個國家、1400多名用戶的手機進行監控,其中受害者包含著名的人權律師、人權運動家、宗教人士、記者以及一些維持人道主義的官員。WhatsApp官方認為,部分遭遇網路暴力、恐嚇威脅的人士與其親屬,也在這次的受害名單內。後續WhatsApp便在美國對飛馬軟體的開發商NSO提出訴訟,要求法院頒布永久禁令,阻止NSO以各種方式存取WhatsApp與母公司Meta的系統。而根據《The Record》報導指出,法官漢密爾頓(Phyllis Hamilton)在裁決中表示,NSO集團違反《電腦欺詐與濫用法案》(CFAA)、加州《全面電腦數據訪問與欺詐法案》(CDAFA)等法律,同時也違反WhatsApp的服務條款。漢密爾頓也痛批NSO集團沒有依照法庭命令提交完整的飛馬程式原始碼。根據法庭公開的證據顯示,WhatsApp安全團隊多次試圖阻止飛馬軟體入侵,但NSO集團仍不斷開發新的攻擊工具,試圖突破WhatsApp的防禦。NSO集團的高管甚至在法院上承認,這次非法監控所使用到的核心工具,就是透過WhatsApp漏洞所開發出來的。而NSO集團也曾辯稱,飛馬軟體是由客戶操作,用於調查犯罪和國家安全案件。而客戶的行為不能歸咎於NSO集團本身。但法院不接受NSO集團的說法,並明確指出NSO集團對整個監控過程擁有控制權,無法逃避責任。最後法官的判決書還曝光了多份法庭文件,當中顯示出,NSO集團在WhatsApp起訴後,仍繼續開發新型的攻擊工具,試圖感染更多用戶,證明NSO集團不僅是軟體技術提供者,也有積極參與非法監控的行為。WhatsApp負責人卡斯卡特(Will Cathcart)表示「這一判決是隱私權的重大勝利,我們花了5年時間追究NSO的責任,因為我們相信,間諜軟體公司不能以豁免權為藉口逃避其非法行為的問責。」卡斯卡特強調,這次裁決不僅是WhatsApp的勝利,更是所有受害者的一場重要里程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82862/sm-31557b15969346d947d0ab38984aec93.jpg)
美國再祭中國AI晶片新禁令 外媒:台灣等19國入豁免名單
人工智慧(AI)備受矚目,根據路透報導指出,美國將祭出新規定,限制中國大陸取得AI晶片;據了解,台灣、日本、荷蘭等19個國家將列入豁免名單,不受限制。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計畫採取新的政策,授權像Google和Microsoft這類的科技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擔任管理和控制AI晶片權限的關鍵角色,成為「守門員」(gatekeepers)。根據政策內容,企業將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包括向美國政府報告關鍵資訊,以及限制中國取得AI晶片,才會獲准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於海外雲端提供AI功能。美國官員在拜登政府任期的最後階段正加緊努力,試圖在簡化AI晶片出口審批流程,同時也防止不良勢力獲得這些技術。美國擔心,北京可能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來大幅提升軍事能力、發動強大的網攻,甚至訓練生化武器。消息人士透露,包括荷蘭、日本,以及台灣在內的19個盟國將不受配額限制,這些國家將可無限制地獲得AI晶片或其提供能力。此外,核武禁運國家(如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委內瑞拉),則將被排除在新規則框架外,這些國家已被禁止獲取美國的AI半導體,未來也將繼續受到限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82269/sm-dd0f6786ac4c631ead6561a252d8b9bd.jpg)
聯合國壓倒性通過決議:加薩立刻無條件永久停火 以美2國又投反對票
聯合國大會(UNGA)在美東時間11日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要求加薩走廊展開「立即、無條件和永久的停火」,並透過第2項決議,支持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工作,但美國和以色列拒絕了上述的象徵性政治表態。聯合國大會(UNGA)11日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敦促加薩走廊展開「立即、無條件和永久的停火」,以及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該決議以158票贊成、9票反對及13票棄權獲得通過,不過該決議不具約束力。對此,華盛頓按照慣例,利用其在安理會的否決權來保護其盟友以色列,美國駐聯合國特別政治事務副代表伍德(Robert A. Wood)11日重申了這一立場,並稱該決議採用的文本是「可恥和錯誤的。」據悉,以色列及美國在聯合國大部分的發言和投票決議中都與世界多數國家唱反調。投票贊成決議的斯洛維尼亞駐聯合國大使也在UNGA上主張,「加薩已不復存在,它被摧毀了。平民正面臨飢餓、絕望和死亡。這場戰爭沒有理由繼續下去,我們現在需要停火。」阿爾及利亞駐聯合國副大使也表示:「面對巴勒斯坦的悲劇,沉默和失敗的代價是非常沉重的,而且明天只會更沉重。」11日通過的第2項決議,則要求以色列尊重UNRWA在加薩的人道主義工作,並呼籲以色列政府「遵守其國際義務,尊重UNRWA的特權和豁免,以及履行其責任,包括允許一切形式且迅速、安全和不受阻礙的人道援助,並增加其便利性,從而使UNRWA的任務得以遍及整個加薩地區。」該決議雖然最終以159票贊成、9票反對、11票棄權獲得通過,不過以色列從今年1月28日起就禁止UNRWA在加薩的救援活動。報導補充,自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與以色列爆發衝突後,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已在加薩地區造成44805人死亡、106257人受傷,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如今特拉維夫也開始在加薩走廊北部展開新一波殖民活動,並趁著阿薩德政權的垮台入侵敘利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81526/sm-f6fe24a07b67fc4929c97c1aafd48929.jpg)
無法赴美生產?川普計劃終結「出生公民權」 學者:行政命令可撤銷、修憲難度高
許多人都知道,美國國籍是採取「出生公民權」,意即只要在美國當地出生,就可以被認定為是美國公民,這項政策過去以來也成為許多人拿取美國國籍的方式。但如今,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要在自己上任第一天就改掉這條法律。但有憲法學者表示,這是源自於憲法的條文,修法難度非常高。據了解,美國的出生公民權是源自於1868年憲法第14條修正案,也就是「所有在美國出生或在美國歸化,並受美國司法管轄的人,都是美國公民以及其所居住州的居民,任何州都不能制定或執行任何削弱美國公民權利或豁免權的法律。」過去也有許多人透過這項原則,在美國生產的同時,也取得美國國籍。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表示,他計畫在新任期第一天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終結出生公民權。在接受NBC新聞節目《Meet the Press》專訪時強調,目前美國的移民政策存在許多漏洞,對國家造成嚴重負擔。川普計畫透過行政命令明確規定,未來非法移民子女將無法自動取得美國國籍。川普也強調「如果可以用行政命令實現,我們會這麼做。」但報導中也提到,1898年著名的《美國訴黃金德案》判例,一名出生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華裔男子即便父母非美國公民,仍有資格獲得美國國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法律教授沃普(Leti Volpp)表示,《美國訴黃金德案》的判例地位堅不可摧,至今未曾因其他裁決而被削弱。除此之外,報導中也提到,雖然川普宣稱美國是全球唯一採取「出生公民權」的國家,但根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料顯示,其實加拿大、巴西在等30多個國家也有提供類似的憲法保護。除了改變出生公民權外,川普也計畫對非法移民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他在專訪中提到,將優先驅逐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並逐步擴展至其他非法居留者。川普特別提到「混合身份的家庭」,川普主張全家一起被遣返,以避免家庭分離。這項政策可能影響約400萬個家庭,其中部分成員為美國公民。川普任命的邊境事務專員霍曼(Tom Homan)在接受CBS節目《60分鐘》採訪時表示「家庭可以一起被遣返,這是避免分離的唯一方式。」霍曼還補充解釋,父母在非法入境時生下孩子,必須為由此引發的問題負責。儘管採取強硬立場,川普也對保護「追夢人(Dreamers)」表達一定程度的開放態度。川普表示,願意與民主黨合作制定計畫,為這些幼年被帶入美國的非法移民尋求解決方案,並承認其中許多人已經融入美國社會,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或專業人士。對於川普試圖使用行政命令來挑戰憲法一事,有憲法學者指出,就算是透過行政命令,但還是可以依法撤銷,而如果要修改憲法,則需國會兩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並獲得38個州的立法機構批准。歷史上,尚無修憲成功的州憲法會議案例。川普的提議將如何在法律與政治的雙重阻力下推進,仍有待觀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8869/sm-393289e13b3aaee4f68f5105ad3a4ff1.jpg)
央行打炒房我該怎麼辦? 各類購屋族群應變策略一次看
史上最嚴限貸令出台,房子還能買?專家認為,自用族群做好財務規劃就免驚,政策針對的多屋族則應適時減碼,少打炒房的主意。央行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瞬間崩跌,雖然此次政策目的在於抑制投機炒作,將資源優先提供給名下無房的首購族,但對於名下已有房產的民眾而言,不論是換屋或置產,甚至是房市的主要供給者建商,都必須準備更多資金來因應,一系列措施對房市走向與各族群都帶來深遠影響。根據央行祭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主要可歸納為以下重點: 一、取消有房者的寬限期:凡是名下已擁有房屋者,即使是第一戶房貸也不再享有寬限期,以減少有房者利用寬限期操作財務槓桿炒房。二、限縮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名下已有房產的自然人,第二戶房貸成數上限從6成降至5成,法人購屋與豪宅貸款成數限縮為3成。三、降低建商餘屋貸款成數:建商餘屋貸款成數降低至3成,使建商在未售出物件上承受更大的持有成本壓力,促使建商更積極去化庫存。四、四、「真首購」優先原則:優先將資源提供給名下無房的「真首購」(名下有房產但無房貸者,也被銀行視為符合首購資格),除了貸款成數上限維持8成,且享有2至3年的寬限期,減輕首次購屋者的資金壓力。五、五、新增豁免對象:為避免政策「錯殺無辜」,央行10月新增了協處措施,將繼承取得房屋者視為豁免對象,以及因有實質換屋需求申請貸款的換屋族,若1年內出售原持有房產,新購屋貸款仍可享有寬限期。對此,房市專家分析,有別於央行前6次信用管制僅針對特定地區、特定對象,貸款成數採階梯式降低,第七波信用管制則是將適用範圍擴及全國,更重要的是對於自用資格與寬限期都採取了極嚴格的限制,不僅大幅收緊市場資金流動性,也改變了房市走向,各購屋族群必須事先想好對策以應萬全。首先,對於首購族而言,由於政策提供了獨厚「真首購」的友善環境,貸款條件不受影響,在無投資客干擾的乾淨市場環境下,若民眾名下尚無房產,不妨利用當前的買方市場優勢,仔細擬定購屋計劃並積極看屋,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優先選擇適合長期居住的產品與地段,以確保日後生活品質。此外,專業房地產代書也提醒,由於首購族經常會忽略房屋總價之外的成本,包括交易時的契稅、印花稅、代書費、仲介費、貸款設定費,以及裝潢、搬家、添購家具等費用,加總起來又是一筆金額數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的支出,這些都必須事先了解清楚,並且擬定在購屋計劃之中。對有實際需求的換屋族來說,央行雖然提供了一些條件豁免,只要換屋族能在新房貸撥款後一年內出售原有房產並完成產權移轉登記,仍可享有寬限期等優惠,但若1年後原有房產並未出售,就必須面臨承貸金融機構取消寬限期、收回原應分期償還之貸款本金或貸款成數差額,甚至追收罰息及加收違約金等。因此,專家建議,央行豁免條款雖然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換屋族的資金負擔,但民眾在考慮新的貸款計劃時,應評估市場上房產需求變動,以及手上的資金流動性,以確保換屋過程順利。對於有明確換屋計劃的買家,宜提前準備並合理規劃資金,以減少新政策下的壓力。至於投資族或是多屋族,在新政策下將面臨嚴格限制。由於取消寬限期意味在貸款撥款後便須開始償還本金,無法再享有緩衝時間,且第二戶起的房貸成數僅剩5成,這兩類型買家必須承擔更多的持有成本,尤其是在房市交易量下降、價格無法快速上漲的情況下,房產持有數量愈多,則承擔的風險愈高。若是這兩類族群,專家建議,應立即評估手中資金水位與並重新調整資產配置,最好將資金從房地產撤出轉向其他投資標的,尤其是對於採取高財務槓桿進行多筆房產投資的民眾而言,盡可能減少手中持有房產,將是應對此次央行打炒房的上上之策。專家最後提醒,隨著房市交易量下滑,銀行的資金流動性也受到挑戰,加上今年底開始將有大量預售屋進入交屋期,龐大的申貸需求對銀行放貸額度構成更大壓力,即便是自用剛需族群,也得面臨房貸利率上升、撥款期限變長,甚至沒有銀行願意貸款的難題。因此,建議民眾在購屋前,除了事先做好完整詳盡的財務規劃,並且以最保守的方式衡量自身購屋能力,才能避免日後面臨付不出貸款的窘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9169/sm-a20be30b01d4463eaadcabf019761906.jpg)
川普稱就任後要加25%關稅 加墨強勢回應「將抵抗報復」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圖/路透)美總統當選人川普2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就任美國總統後,將對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對此,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26日強硬表態,如果川普兌現其關稅威脅,那麼墨西哥將進行報復;另一方面,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也表示,加拿大必須團結一致,抵抗川普徵收關稅的威脅。外媒報導,薛恩鮑姆26日對此強硬回應,她讀出一封將寄給川普的信:「川普總統,威脅和關稅不是解決美國移民現象或毒品使用問題的方法。」墨西哥將以對美國進口產品徵稅作為報復,這將「使共同企業面臨風險」。她指出,墨西哥已採取措施應對。並強調,「移民大篷車,不再抵達邊界」。她補充道,毒品問題是「貴國社會中的公共健康和消費問題」。薛恩鮑姆呼籲對話解決夥伴之間的歧見。她補充說,「一個關稅會引發另一個關稅的回應。」據美國政府數顯示,美國2023年在《美墨加協定》(USMCA)框架內的商品貿易額達到1.6兆美元,而墨西哥更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外國商品供應國。在加拿大,杜魯道在議院回應表示,「與美國開戰不是任何人想要的事情」。他呼籲大家不要驚慌,而要共同努力。他表示,這是一段需要一定努力的關係,必須團結一致。另外,路透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川普的課稅計畫將不豁免原油。美國石油業對此表示擔憂,分析師也警告,此舉可能導致美國煉油廠面臨更高的原油成本,因加、墨油品是美國中西部煉油廠的重要供應來源。對此,川普團隊回應引用對中國徵收關稅的成功案例,稱此舉創造了就業機會、刺激投資,且未引發通膨。美國在2024年每天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約520萬桶原油及石油產品,其中超過400萬桶來自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