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集團
」今年5周內840億資金爆買日股ETF 「這一檔」過熱被多次停牌
中國大陸A股持續低迷,投資人紛紛把眼光看向海外,特別是東京證券交易所,於1月11日重返亞洲市值最高交易所。中日兩國媒體都發現,近來日本股票交易所ETF湧進大量買盤,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其中,在上海證交所販售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因為交易過熱,連續多日被暫停交易。《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今年以來的5周內,已經有超過4000億日元資金、相當於840億台幣流入海外的日本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創出半年新高,「外國人需求」成為近來推升日本股市的原因之一。其中,由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管理的世界最大的海外日本股票ETF「iShares MSCI Japan(EWJ)」在同一期間流入了7.9億美元,截至1月31日,管理餘額達到152億美元。在海外上市的日本股票ETF的整體餘額達到777億美元,創出可通過EPFR追溯數據的2002年以來的新高。貝萊德日本ETF事業部長越前谷道平表示,美國主要是養老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調整各國、各地區的持有比率之際使用ETF的情況較多。今年以來,對日本股票ETF的需求急劇增加的是中國市場,報導表示,1月17日至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部分暫停「華夏野村日經225ETF」的交易,因為隨著買入量的增加,交易價格大幅超過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單位份額的淨資產價格),由於中國有外匯管制,因此被要求提醒投資者注意。《日本經濟新聞》也發現,像是深圳的「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今年1月跟去年12月比較起來,交易額也成長了18.9倍;上海的「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也成長15.3倍,而被停牌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則是成長19.1倍。數據顯示,美國、中國、韓國以及德國等海外市場交易的20隻主要日本股票ETF,1月的交易金額為日均12.3億美元,與2023年12月相比增至2.1倍。為了滿足新的投資需求,基金公司推出ETF、增加數量的動向也在推動交易的增加。不過中國媒體派出多位投資專家來「滅火」,像是中金公司指出,日本短期市場可能面臨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逆風」,不建議過度追高;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以過高的溢價購買日經指數是極其不明智行爲,因為同類產品會大量供應,直至溢價消失甚至折價,呼籲基金銷售人員反覆耐心提醒保護散戶。
假冒知名投資集團2年詐騙1.8億 全台81人受害!警逮57嫌送辦
刑事局電偵二隊今(25)日宣布偵破假冒貝萊德投資集團詐騙案,詐團冒名知名投資集團並偽造營業執照,誘騙民眾進行投資,警方查出2年內共81人受騙,財損金額高達1億8千多萬元,其中單筆最高為2千5百多萬元。警方從2021年開始陸續進行全台搜索,從車手層層往上追溯至主嫌,共逮捕57名犯嫌。全案依《洗錢防制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送辦。警方表示,日前接獲被害人報案,指稱遭知名投資集團詐騙云云,經查,該詐團冒名貝萊德集團,民眾信以為真依指示加入Line群組「股市研討社」,且下載APP,成員再以各種話術哄騙「投資虛擬貨幣」或「飆股」,被害人初期獲利收到股金,不移有他後續再投入大筆金額,詐團即以「系統錯誤無法出金」為由,將被害人踢出群組。恐怖的是,期間如被害人在金融機構匯款遇上行員攔阻,詐團會利用Line「官方客服」身分,將其他人成功轉帳之單據傳送給被害人,甚至要求被害人乾脆將存款全數提領,換到別家金融機構,同時傳送偽造「貝萊德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營業執照」,藉此取信被害人。案經刑事局電偵二隊歷時約1年半蒐證查緝,從2021年11月24日至2023年11月1日,在全台7縣市發動10波搜索,逮捕42歲主嫌余男、42歲洗錢負責人鄭男等57人,且從各地搜出現金8百多萬元、美金6200元、日幣23萬元、虛擬貨幣泰達幣18萬1924.6327顆(約590萬元)、BMW、保時捷自小客各1部、涉案帳戶存摺16本、提款卡5張、點鈔機、UPS不斷電系統、NAS雲端硬碟、保險箱、帳冊等。全案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各管轄檢察署偵辦。
只為與習近平同桌! 蘋果、貝萊德等CEO花費127萬參加「商務晚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美東時間15日在舊金山的APEC峰會上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進行了4小時的會晤後,轉赴與「美國商界巨頭」共進晚餐。據悉,出席這場商務晚宴的包括微軟、花旗集團、特斯拉和星巴克等知名企業的執行長,其中蘋果和貝萊德的CEO甚至花費高達4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7.3萬元)的價格,只為爭取與習近平同桌。綜合《新聞週刊》、《商業內幕》、《日經亞洲》的報導,中美領導人峰會後,習近平在鼓掌聲中進場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晚宴」。《彭博社》指出,當晚與習近平同桌的美國政壇和企業高層包括:貝萊德集團CEO芬克(Larry Fink)、蘋果CEO庫克(TimCook)、黑石集團創辦人施瓦茨曼(Stephen A. Schwarzman)、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城堡證券CEO趙鵬、輝瑞CEO艾伯樂(Albert Bourla)、NIKE執行長杜納霍(John Donahoe)、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其他參與商務晚宴的人士還包括:波音公司CEO迪爾(Stanley Deal)、星巴克CEO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前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賈諾(MeritJanow)、安麗CEO潘特(Milind Pant)、漢威聯合國際董事長亞當奇克(Darius Adamczyk)、博通CEO陳福陽、KKR聯合CEO約瑟夫裴(JosephBae)、吉利德科學公司CEO奧戴(Daniel O'Day)等400名企業高管、學者及政府官員。據悉,晚宴的一般門票為2000美元(約合新台幣6.37萬元)。習近平在會中表示:「中國願意同美國做夥伴做朋友。」並表示美、中兩國不是敵人,是朋友,還承諾將增加美中直航客機,「如果把對方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以及步步進逼的威脅,必然導致錯誤的政策、採取錯誤的行動、產生錯誤的結果。」他還呼籲,「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干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發展繁榮的美國,同樣美國也不要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應該歡迎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商業內幕》分析,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和北京的關係,因晶片競爭、地緣政治和台灣問題而陷入緊張狀態,但像蘋果這樣的美國商業巨頭都非常依賴中國的製造業和消費者市場,因此許多企業領袖都紛紛爭取與習近平共進晚餐的機會,而習近平此舉也可安撫美國政府高層和商業人士,傳達出中國仍力圖開放市場、恢復經濟高速增長的訊號。
外資股東行動主義1/貝萊德「反對」這些董事候選人 搶日韓董事席次吹進台灣?
「過去一年來,日本、南韓的上市公司改選時,遭投資機構基金提名並取得董事會席次的狀況,可說是前所未有,『股東行動主義』活動已在全球與亞太地區日益增加,相信台灣也已是『進行式』!」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如此提醒。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表示,我國台股上市櫃公司迄今雖尚未出現外資、投資機構提名董監事候選人案例,但全球興起的「股東行動主義」風潮早已吹進台灣,主要關注在公司治理、永續經營ESG、氣候變遷等政策;譬如長榮海運(2603)船舶回收作法受到挪威主權基金質疑而在2018年被列為投資黑名單,促使長榮改革廢船政策加速ESG進展後,才於2020年被剔出黑名單。不過,李鴻基提到,近期外資股東對機殼大廠可成(2474)股東會提案,對公司經營方針表示意見,即為一項訊號,在明年(2024年)約有400多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董監事改選中,有240家的董監事持股低於20%,且外資持股高於10%的上市櫃公司即有70家,避免發生經營股權等爭議,台灣企業仍須加以關注。根據寬量國際QIC Research分析,截至外資在今年4月20日前對台灣台股上市櫃公司投資總市值統計,台灣前5大的外資股東中,以先鋒集團投資市值達464.5億美元最多,其次為貝萊德集團的459.4億美元、美國資本183億美元、挪威央行的182.2億美元、新加坡政府基金157.6億美元等。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認為,以往國內上市櫃公司股權爭議分為創辦家族、大股東、外部禿鷹等3大類,現在還要關注日韓等國轉趨活躍的股東行動主義活動吹向台灣。(圖/寬量國際提供)在總投資台灣前20大的外資基金、機構中,以象限基金顧問投資台股的1103家上市櫃公司居冠,其次為先鋒集團投資的501家公司,挪威央行則投資495家公司,貝萊德集團為427家,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有406家,富達FMR LLC有314家,其他介於107~174家之間。其中,有三家外資投資台股家數雖僅有雙位數,卻是「重壓」持股,例如美國資本集團只投資23家公司,投資總市值卻排第三名,新加坡政府基金則投資32家公司,投資總市值居第五名。CTWANT調查,貝萊德集團透過貝德萊投信多以視訊出席股東會及線上投票,以2022年上半年來說,對在台灣投資公司中的4家標的共計7位董事候選人投下「反對票」,並對部分公司章程修訂案或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修訂案,認為修訂案有損股東權利,或修訂案會為公司造成不必要風險,而未予支持。貝萊德也清楚揭露對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投反對票的理由,候選人長期任職該公司董事而致使董事會獨立性不足;對於董事、獨立董事候選人擔任過多上市公司董事職務、缺席董事會會議情況嚴重,相當關注,因此候選人數多於選舉人數時,考量董事會多元性、背景、專長等眾多因素後,會以支持其他董事候選人以代表中小股東利益為主。全球最大投票委託書代理徵集公司Georgeson執行長Cas Sydorowitz表示,觀察歐美與亞太地區股市,今年上半年共有138起股東行動主義活動,是2019年以來歷年新高紀錄,也是創亞太地區新高。依Georgeson分析,2023年上半年股東提案等內容,46%涉及併購議題占比最高,有股東向董事會施壓出售子公司特定資產,或對企業部門分拆出售,也有股東要阻止併購或改善交易條款等,甚至出現積極股東行動主義的基金公司,透過提名支持董事人選推動董事會改革。例如荷蘭退休投資資產公司APG,目前在台灣投資總市值52.8億美元,在台灣前20大外資股東中排名第11,共投資台股上市櫃139間公司。「大家通常不會聯想APG是股東行動主義的基金公司,但在南韓2022年上市公司股東會中,APG出動兩次提案,是關於氣候變遷、公司治理的議題,顯見即使是投資機構,對於投資標的經營上不是很滿意時,也是會主動提出建議案,表達股東行動主義。」Cas Sydorowitz表示。
考量地緣政治風險 股神巴菲特大賣台積電
台積電的先進晶片雖然全球都在搶,但美中對抗加劇、台海情勢升高,這些地緣政治風險確實也對其價值造成減損。「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被發現去年第四季大砍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持股逾86%,因與其長期持有哲學相違,就被認為台海風險是重要影響因素。而不僅是巴菲特,老虎全球管理、資本集團等投資公司,以及貝萊德集團和摩根大通也都大賣台積電股票,雖然理由外界鮮少知道。但以巴菲特來說,過去鮮少敲進科技股,大舉投資台積電ADR已讓人驚訝,沒想到一季就大舉出脫,從6010萬股砍到剩下829萬股,還因此錯過今年初一波3成強勢反彈行情。他到底看到台積電股票有甚麼不能長久持有理由?當時各界分析,認為巴菲特短線出脫,除庫存壓力外,跟兩岸緊張、半導體赴美設廠脫不了關係,畢竟他去年在波克夏股東會就提及台灣可能發生戰爭的風險。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股神巴菲特去年第3季斥資40多億美元大買台積電ADR時,金融市場大感「意外」,因為股神向來偏愛傳產股,過去唯一破例投資科技股是肯定長期趨勢,才投資蘋果。時隔1季,巴菲特大砍台積電持股逾86%,蔡明翰形容,此舉更震撼市場,短期投資不像是股神巴菲特的風格。蔡明翰認為,台海危機、地緣風險,早不是新聞,投資人已經麻痺,看好台積電基本面仍會投資,會怕的投資人還是會擔憂、出脫,不過,待美國5月升息循環確定進入尾聲後,台積電應該能迎來外資流入所帶來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