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
」 花花 自殺 輕生 生肖![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96496/sm-5e315f4201145531d3f7b058004a2291.jpg)
「療愛織音」以愛編織旋律 平撫心靈、壓力、釋放負面情緒
在現代社會的忙碌節奏中,人們越來越渴望心靈的寧靜與情感的撫慰。「療愛織音」(HealingLove Woven Tunes)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誕生,透過獨特的心靈療癒音樂,為聽眾帶來溫暖與平衡。由音樂治療作曲家與音樂學者康悅翎創立,療愛織音象徵以愛編織心靈療癒音樂,溫柔地撫慰每一顆曾受傷的心。隨著世界各地不斷面臨動盪和挑戰,在現今科技時代,安撫情緒的方式多元,而其中療癒音樂成為市場的新趨勢。尤其年初亞洲頻繁發生地震、流感的盛行、經濟的動盪、台灣知名藝人的離世消息,讓人們重新思考情緒管理與心靈健康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療癒心靈音樂從市場竄起。「療愛織音」以愛編織旋律 平撫心靈、釋放負面情緒。「療愛織音」用療癒音樂陪伴,與聽眾心靈共鳴「療愛織音」以「織音」與「知音」諧音,寓意音樂不僅能成為每位聽眾的知音,也體現了康悅翎雖然低調不露面,卻如同無言的引導者,以音樂默默陪伴,與每個人產生深刻的心靈共鳴。愛是最好心靈的療癒,以愛交織而成的愛的音符,作品透過細膩的旋律,溫柔地滲透進人心,帶來深層的釋放。功能性療癒音樂,帶來多重正面影響根據研究顯示,某些音樂特有的旋律與節奏能使人在緊張時所產生的生理反應較為溫和。音樂透過旋律、和聲、節奏、曲調與頻率,減輕生活壓力,進而維持心靈健康。「療愛織音」也曾辦理幸福療癒音樂會,並邀請台灣煉金水晶藝術家現場演奏。「療愛織音」平撫內心,幫助聆聽者深層的心靈整合與內在成長不同於一般的冥想音樂或放鬆旋律,「療愛織音」的音樂獨特之處在於透過精心設計的旋律,能夠影響情緒、思維與身心狀態。「療愛織音」創辦人康悅翎表示,即使當下無法聆聽,只要記得旋律,在心中輕輕哼唱,也能感受到音樂效果和力量。 同時,時常透過YouTube發佈創作曲,讓聽眾方便聆聽。許多聽眾留言表示「聆聽療癒織音負面情緒消散,心裡舒緩很多。」平常有靜心冥想習慣的聽眾表示「在聆聽療愛織音的療癒音樂後,彷彿回到子宮,感受到一種重生的奇妙感覺,這種音樂效果會因人而異,但無論是什麼情形,都能帶來深度放鬆。」愛的交織,期待更多人親身體驗康悅翎相信,音樂擁有超越語言、宗教的力量,能觸及人心最深處,幫助人們找回內在的方向與價值。她的心靈療癒音樂適合所有人,不論是正處於情緒低潮、希望找到內在穩定安適,或是專注冥想、創意與幸福感,都能在療愛織音的旋律中找到共鳴。療愛織音的作品上架於各大串流平台,並由風潮音樂代理發行。歡迎所有樂迷們聆聽體驗,解鎖音樂帶來的美好影響,讓音樂成為生活中最溫柔的陪伴。願每一位聆聽者都能感受到這份源自音樂的愛。建議聆聽前,請詳閱康悅翎YouTube MV 下的使用說明,以爲您達到最佳效果。【相關連結】YouTube:https://reurl.cc/Y4NYXO 官網粉絲團:https://reurl.cc/r3GER1 官方IG:https://reurl.cc/5DWKpG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95315/sm-ec3040342b542f5e7c1c21c0d936c494.jpg)
王陽明驚爆「韌帶斷+兩處骨裂」 急從澳洲飛回台就醫
42歲藝人王陽明愛打籃球,近期還去澳洲訓練,只為一圓灌籃夢,怎料他不小心扭傷腳踝,韌帶還斷了造成2處骨裂,緊急回台治療,讓不少粉絲擔心,不過他說,「我會繼續奮鬥,我一定會回來。」王陽明表示,他花3個月練灌籃。(圖/翻攝王陽明Threads,下同)王陽明9日在IG和Threads發文,「翻船了,韌帶撕裂,兩處骨裂⋯人生中最艱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受傷、挫折和心碎。無論你投入多少努力,如何精心準備,或在追逐目標的道路上取得什麼進展,你總會遇到一些低潮他會帶來更多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和困難就像路上的障礙,他會試圖將你推回原點,讓你感到痛苦、挫敗、空虛,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王陽明表示,在這些艱難的時刻才不能放棄,雖然有痛苦和煎熬,但要站起來,面對人生的考驗,吸收挫折學會原諒和放下,不要被負面情緒影響。從影片中可見,王陽明說,他當下扭到超級痛,聽到聲音心都碎了,只能責怪自己,他靠3個月訓練想看自己能不能灌籃,以40多歲的人灌籃很不容易,他很生自己的氣,因為很多運動都不能做。王陽明表示,「這次受傷讓我學會珍惜每一刻。我這輩子經歷過不少的受傷,但這讓我變得更謙卑,也讓我更有深的角度的去看待事情。所以,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花一點時間來治癒自己。」他強調,會奮戰到底,以更強大的姿態回歸,他在逆境中成長變更強,「我會繼續奮鬥,我一定會回來!」王陽明痛到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5135/sm-b7a03ced4bc6a12844a2b7c3eb63f76f.jpg)
大S猝逝/不認識大S卻那麼難過?網點「3原因」 醫:粉絲要暫時隔離
「大S」徐熙媛近日因流感併肺炎猝逝,享年48歲。這消息讓不少人震驚,連較少關注她的人也覺得悲痛,不少人說,這是名人過世中最難過的一次。有網友好奇,不認識她為什麼那麼難過,「有人跟我一樣嗎?」,有網友指出3原因。也有精神科醫師表示,粉絲不要過度投入,要「暫時隔離」,才不會陷入負面情緒。8日為大S頭七,而自從死訊一出,有人發完,心好像缺一塊,這幾天想到就感到很哀痛,而不只台灣,大陸也有網友在小紅書和微博發文「為什麼大S突然離世,這麼多人都如此難過?」、「大S突然離世觸發集體性悲傷」。網友留言回覆,「莫名地哭了,不是粉絲,就是覺得很可惜很突然」、「因為她貫穿了我們的青春」、「直到今天只要想起大S,眼淚都會不由自主流下」、「她們總是在節目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開心悲傷都毫無保留,雖然她們並不認識我們,但我們卻彷彿一直在參與她們的人生」。也有網在Threads表示,、「我在澳洲上班,她離開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公司全體華人都震驚和惋惜。」對此,也有網友點出3原因,一為大S、小S主持自然,好像朋友般熟悉,從娛樂百分百,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不少人從小看到大,好像看到老友或鄰家姐姐離開。第二,大S年紀太輕就離世很突然,大S有個性、懂事卻因為流感離世,讓人措手不及,沒人想到流感會輕易奪命,許多人感慨要「活在當下」。第三,大S充滿戲劇性的一生,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有參與,她拿得起放得下的個性,無形間也帶來影響力。對此,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大S會引起關注,是因為她還滿年輕的,出國就發生憾事,加上她曾是不少人年輕時的偶像,難免會有失落之情。張家銘也說,粉絲要找事情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一點,暫時不接觸相關新聞報導、畫面等,以免再有悲傷情緒,讓自己陷在裡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94315/sm-9acced28c823f2eb950a830e32beda8f.jpg)
女星遭觀眾寄冥紙詛咒 「神巧合」讓張家瑋直呼恐怖
中天綜合台《同學來了》今(5日)晚間9點播出「他們靠八點檔“使壞”出了名!萬萬沒想到…戲外竟處處被欺負」。演員張家瑋因飾演小三被觀眾詛咒:「我收過冥紙,上面還寫說『祝妳早死早超生,妳跟妳媽趕快上天堂,妳媽是小三,才生妳這個狐狸精,妳永遠不會有男人愛妳,妳一輩子只值得當小三』,我真的覺得很恐怖。」提到媽媽,張家瑋忍不住哽咽:「我媽當時洗腎、左腳截肢,我就想說還好她沒有社群,不然她看到這一切的話,我不知道她會多崩潰,女兒這麼努力還被罵成這樣。」張家瑋隱忍情緒接著說:「命運就這麼剛好,我在演大報應的那一天,我媽媽就去世了,所以我覺得演員的心理素質,真的要蠻高。」王凱也很常碰到入戲太深的觀眾:「之前在一部戲裡演大反派,壞到你沒辦法想像,我趕戲要坐計程車,上車之後,司機看了我一下就說『你下車,你這麼壞,我不載你』,我說我趕時間,他就說『你到底要不要下車』。」王凱還曾因為太常飾演反派而深陷低潮:「我覺得相由心生這句話很有道理,當你演壞人的時候,你每天照鏡子都會覺得自己長得越來越壞,我有一陣子不敢照鏡子,收工要先放空15分鐘,因為每天都在那樣的情境下,會把負面情緒帶回家。」他因此在片場崩潰痛哭過:「家裡長輩走了,我情緒沒辦法走出來,然後每天又要被打,有時候一天8場戲,我有5場在被圍毆,有一次我被打到地上時,又被踹了一腳,我那時候忍不住大哭。」王凱曾因為太常飾演反派而深陷低潮。(圖/中天綜合台提供)陳珮騏精湛的演技總是讓觀眾看了氣得牙癢癢:「有時候我演的壞人真的太壞了,我自己會過不去,所以我會先跟對手演員們道歉,譬如有一場戲是我要逼對手演員韓瑜墮胎,偏偏我們的私交不錯,我要非常無情的對待她,她也要為這場戲哭得很兇。」而劇中的打戲陳珮騏也都來真的:「韓瑜要抓我頭髮,(黃)少祺哥要掐著我脖子一路推到牆上,但韓瑜是很柔弱的女生,我跟她說『妳必須要真抓,因為場面太大了,如果假抓的話,我們演不出來』。」但即使經驗豐富,拍打戲還是有出意外的時候:「因為我離牆有一段距離,所以少祺哥衝過來掐住我的脖子時,我整個飛起來。」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中天綜合台每周一至周五晚間9點《同學來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2603/sm-aff17602e061ddfff1c71e5673bf65e2.jpg)
開車就有「路怒症」!她差點被男友賞巴掌 醫曝4情況應就醫
開車時被按喇叭就氣炸?一名28歲劉姓女子說到,她論及婚嫁的男友每次開車,都喜歡「問候路人全家」,她希望男友改善,還差點被對方賞巴掌,讓她決定重新考慮婚事。對此,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周美珊指出,判斷是否為「路怒症」,可從4種情況評估,如果在急躁憤怒的當下,可以按肝經上的穴位,能夠有效緩解狀況。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周美珊分享,她還碰到一名54歲男老師,本身性格溫柔,但只要坐上駕駛座就會「變臉」,還因此多次與其他車主起衝突,讓他的妻女相當擔心。周美珊就說明,民眾可透過以下4種情況評估,判斷是否為「路怒症」:1、開車時容易出現緊張、焦躁和憤怒等負面情緒2、塞車就暴怒,沿路咒罵路人、機車、交通燈,甚至天氣、政府和命運3、無視交通規則,如隨意變換車道、闖紅燈等4、會故意對其他車子做出挑釁行為,例如狂按喇叭、下車吵架等周美珊提到,「路怒症」可能同時伴隨著其他情緒障礙,《黃帝內經》曾寫道,「肝藏血,血有餘則怒」、「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如果一個人性情急躁,容易動怒,在中醫稱為「喜怒」、「易怒」,跟「肝」息息相關。對此,周美珊建議,如果想要緩解「路怒症」或「易怒」等相關問題,除了尋求專業中醫的治療,也可以穴位按摩的方式來處理,尤其是在急躁憤怒的當下,可以嘗試按肝經上的穴位。她說,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搭配期門穴,可加強緩解急躁易怒的療效;神門穴、勞宮穴和內關穴,則對於安神定志,穩定心神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周美珊也強調,在高壓的日常生活裡,開車時會有不耐煩或抱怨,也算是合情合理,但如果「路怒症」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且發生頻率1年超過3次或1個星期超過2次、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那就需要正視和處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2249/sm-a76b8ff5edf4fe4eadf42017008790c0.jpg)
趙露思長期壓力罹患解離症「神經受損」 首公開治療過程:長期服藥
大陸超人氣26歲女星趙露思拍過許多爆紅影視作品,近年戲約、廣告代言不斷,演藝工作繁忙的她,去(2024)年12月無預警傳出病倒,因健康問題全面停工,甚至爆出得了「失語症」,令粉絲十分憂心她的狀況。所幸趙露思近日透露將復工,也首次公開與憂鬱症抗爭過程,及因壓力換上解離症,導致神經系統受損傷,長期靠著吃藥物以維持進行高強度的演藝工作。趙露思復出在即,最近先接受陸媒《環球時報》專訪,她提到出道沒多久自己就出現抑鬱症狀,為了不讓家人、朋友和粉絲失望,她忽略自身健康選擇依賴藥物維持進行高強度的演藝工作;過程中更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趙露思幾乎不讓自己有喘息時間,因此焦慮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最終在外在因素刺激下病情全面爆發,只能停工治療。對此趙露思坦言,在停工前她一度感到絕望,面臨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所幸經歷1個多月的治療,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從需要親友協助無法自理的狀態,如今她已能恢復正常生活;不過醫師的診斷,趙露思要繼續為期3至4個月的藥物治療,還要調節激素水平改善不適。不僅如此,趙露思透露醫師給的建議,「除了用藥物控制身體症狀,你需要鍛鍊並參與社交活動。這樣就不會陷於疾病的負面情緒。漸漸地,就會找到解決方案,也會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地變好。」所以她透過繪畫、彈琴或逛咖啡店紓壓,並鼓勵其他抑鬱症患者不要封閉自己,以積極心態面對治療會更有效。宛如重生的趙露思也表示,「憂鬱症不是推卸責任的藉口,也不應被用來掩蓋難以理解的行為」,現在的她更有希望和勇氣面對未來,另外也呼籲社會停止對憂鬱症的污名化和娛樂化。◎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2017/sm-afa33b0ea729eb84d7fb146bf1f95bbc.jpg)
車庫慣老闆1/負責人帶頭霸凌!無預警解雇限1小時離開 員工崩潰喝防凍劑
台灣知名片商車庫娛樂曾被警政署認證為是「詐騙溫床」,而本刊近日再接獲爆料指出,車庫娛樂其招募員工打著「二創」名義進行「M卡」(線上虛擬收藏卡片)繪製,實際上卻涉嫌抄襲,要求員工繳交近百張AI繪圖,卻因始終無法達到其理想狀態後,便無預警對員工進行冷暴力後直接將其解雇,限期1小時內搬離公司,讓員工身心靈崩潰自殘,所幸及時被發現救回。在車庫娛樂任職半年的花花(化名)表示,自己原本應徵車庫的「日文編輯」,不過在面試後曾表達自己有AI繪圖的技能,被主管認為更適合「電影行銷與周邊企劃」一職,最終雙方約定好3萬2000元工資,過3個月試用期後,薪資調整為3萬4000元。花花同意後,主要負責電影周邊產品設計,包括ex.隨票特典、套票、支援首映會、展覽規劃、AI算圖與車庫旗下電影社群平台─Magic Hour討論區中負責刷評論等水軍工作,期間甚至曾擔任電影首映會的布偶裝操作,在支援期間常常加班,但花花這半年以來卻從沒領過任何加班費用。入職後,花花也陸續接到楊姓主管與車庫負責人張心望指示,進行《捍衛任務:復仇芭蕾》等相關二創,以AI算圖方式製作M卡(線上虛擬收藏卡)─民眾只要購買電影票或相關周邊,便有機會可以獲得,收集指定三張不同M卡,就可直接獲得限定電影周邊。但在與主管和車庫負責人張心望討論二創風格中,儘管張心望曾表示,角色設定外型「不用完全一樣」,實際交圖後卻被指責,圖片人物角色「主要特色都沒有」,並硬性規定電影中的芭蕾舞者角色,也必須做一樣設定。員工指出,其入職後被要求對角色進行二創,並提醒若角色相似度太高恐有侵權疑慮,但卻被負責人張心望表示「沒有重要特色」退圖。(圖/當事人提供)而花花也曾多次提醒設定如幾乎一模一樣,恐有「侵權」疑慮,仍不被採納,被堅決要求繼續,但相關M卡製作最後卻因張心望等人表示沒時間討論為由,不了了之,並臨時將主題改為《西遊記》二創年畫。花花也依照指示接手西遊記年畫二創後,著手對於主角群進行「性別轉換」設定時,卻又因不符合「人物角色特徵」而被退圖,花花也無奈表示,自己畢竟不是專業美術,加上AI算圖前需要有「大量圖片參考」好讓AI完成指令,公司要求則讓他焦頭爛額。在花花一籌莫展時,卻又再突然接到一張網購賣場的水豚盒玩產品圖,公司要求他產出「水豚─卡皮巴拉」的相關圖片,花花也再次提醒卡皮巴拉雖然是水豚音譯,但對岸已有人拿來作盒玩周邊,恐有侵權疑慮,卻被張心望以「眼神不一樣」為由否決,並強調卡皮巴拉只是水豚名稱,不會有侵權疑慮,要花花產圖。花花無奈之下也進行AI算圖,甚至自掏腰包付錢使用AI軟體,算出約30張的水豚圖上交後,張心望等卻始終不滿意,若進一步詢問是否有想要的風格,張心望便再拿出先前的蝦皮產品圖,要求花花「參考」,讓花花感到相當沮喪。車庫娛樂負責人張心望。(圖/資料照)在身心俱疲下,花花2024年12月在灰心之下向楊姓主管說了幾句負面的話,沮喪稱「反正我身邊都沒人會稱讚我」、「可能我就是爛吧」,隔天照常上班時卻突然明顯感受到楊姓主管與張心望的無視,連事情交辦都要同事轉達,更不讓花花參與相關會議。突如其來的轉變讓花花更感灰心無措,她隨後也遭到人事組長約談,詢問花花請假是否都是「去辦私事」,並表示花花先前傳給主管的負面灰心抱怨之語,讓主管「很受傷」,要花花多加注意。與此同時,辦公室冷暴力的行為仍不斷持續,期間楊姓主管還詢問花花先前交辦的《西遊記》年畫角色是否可以產出,花花再次指出自己不是專業美術,AI算圖需要有大量圖片讓AI參考,必須與美術合作才能完成,被主管質疑「還要美術畫圖你才能建模?」,隨後便拒絕與花花溝通。花花甚至被多個同事通知,楊姓主管指示要同事接手花花手上的業務,將花花所有工作轉移乾淨,並在去年12月30日下班前一小時被人事約談,表示「AI部門縮編」,要花花立刻離開公司,讓她相當崩潰,更因此發現自己的所有工作紀錄遭到同事刪除,因此遲遲無法擺脫負面情緒的泥濘。最終在今年1月時,怒在車庫社群貼出宣告,喝下55毫升車用防凍劑乙二醇,所幸被及時發現、送醫急救,在緊急洗胃後保住一命,她也決定說出車庫惡行惡狀,避免再有無辜求職者受害,而那篇宣告貼文,也在事後被車庫火速下架,並刪除其所有帳號。前員工就算自掏腰包花錢購買軟體使用費,算了百張圖後仍被退圖,但張心望等人又無法明確給出退圖原因。(圖/當事人提供)針對無預警解雇員工一事。車庫娛樂也回應表示,所有非自願離職均由人事依照勞基法提供預告通知書,載明預告日期與資遣費,並請本人確認後親簽通知書,同時依法支付資遣費並通報勞工局與就業服務中心。另針對員工事後所發生的相關事情,車庫娛樂表示深感遺憾,但員工後續的私人行為公司無權涉略。針對網友購買百張M卡,卻仍無法獲得最關鍵的一張,質疑車庫機率有異一事。車庫回應強調,M卡系列活動並非主軸活動,M卡為買票所附贈的贈品,是活動為額外增加趣味性,但本意仍為希望民眾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支持電影產業,而網友提出疑義一事,經查詢後也確實有人得到相關M卡,並非有無人得到周邊贈品一事。◎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1103/sm-f5b6e09d4d50c5d04aef555e281847c2.jpg)
職場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 研究:憂鬱風險暴增3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前陣子新聞媒體上接連報導多起職場霸凌事件,常見的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霸凌者可能會出現恐懼、焦慮、自責、失眠等身心方面的傷害,容易有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進而影響其工作表現及日常生活。一篇2021年6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三倍。遇霸凌怎麼辦? 釐清、傾訴、記錄、瞭解資源以尋求幫助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杜家興表示,遇到霸凌時可透過以下方法應對,有效地尋求幫助及改善自己的處境。首先,釐清自己遭受哪些霸凌行為;其次,立刻向值得信任的人傾訴,獲得支持及建議;接著,詳細記錄下每次霸凌發生的狀況;最後,則是瞭解相關資源,如職場內部的申訴管道、人資部門或尋找外部專業機構(心理諮詢或法律援助)。他建議被霸凌的員工尋求協助後,可考慮轉職到更健康的工作環境,在新環境中建立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並自我照顧保持正向思維,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而擔任主管階層者應以尊重和同理的態度傾聽他們的困擾及需求,避免批判或輕視,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的休閒活動或興趣,培養紓壓方式,提升心理健康。被霸凌者需支持、陪伴與傾聽 專業申訴管道應建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看到同事正遭受到職場霸凌,想協助但害怕不敢正面挺身而出的話,可以先默默收集證據,如錄音或條列式記錄霸凌行為;若在開會的場合同事被嚴重斥責或無禮怒斥,可當下提出其他議題或想法轉移被怒斥的焦點;再者寫匿名檢舉信來遏止霸凌的行為,寄一次後沒什麼回應的話,不妨多寄幾次,仍有一定的功效。除了實體行為的協助外,更重要的是給予被霸凌者支持、陪伴與傾聽。她說,企業組織應預防霸凌行為,像是列入工作準則,甚至設立申訴專線提供舉報等。職場霸凌影響大 員工心理健康不可忽視葉雅馨提醒,職場霸凌不僅造成員工身心不適,還會影響工作成本或效益,被霸凌者的一些行為表現,如缺勤、投入度低、壓力休假、生產力低或工作達成率低等,應適時給予協助。建議企業主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時,將員工的心理健康視為首要任務,創造一個正向與友善的工作環境。【延伸閱讀】職場霸凌每個人面對方式不同!常見4類型 了解自己學習拒絕、尋求幫助遭遇「職場霸凌」怎麼辦?要如何調適情緒?諮商心理師帶你了解!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098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1067/sm-605273c8506babccfec199c01beaf929.jpg)
23日送神日「灶神返回天庭報告」 命理師提醒6大禁忌勿觸犯
2025年1月24日,這天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同時也是民間習俗中的「送神日」。民間相傳,這天灶王爺會帶領眾神回天庭,向玉帝報告人間的是非與疾苦。過往民間習慣在這日為灶王爺準備甜膩供品,祈求他向天庭多說好話,並同時清理神桌、香爐、祖先牌位和佛像,準備迎接新年。而小孟老師提醒民眾,送神日有6大禁忌需注意,務必要小心別觸犯,以免影響家運。小孟老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在送神日當天有6大禁忌要特別留意,詳細內容如下:禁止說壞話或吵架送神日為吉日,尤其在前兩天需保持和諧,以免灶王爺回天庭後告狀或不再回來。送神不可過晚今年最佳祭拜時段為早上7點至11點,若太晚祭拜,可能耽誤灶王爺回天庭的時間。神像、香爐及祖先牌位不得亂動清囤後需將上述物件歸位,以免影響神明和祖先庇佑。不宜直接用水清洗佛像和牌位直接用水可能觸怒神明與祖先,進而導致家運不順。送神後再開火祭拜後才能開始煮食,若需提前使用爐火,建議保持小火並心情愉快。清囤時應保持正面情緒負面情緒會干擾神明與祖先感應,建議以愉快心情進行清囤。至於在送神日當天要如何祭拜,小孟老師也分享了民間的做法提供給讀者參考:供品:三牲水果5樣、甜粿、甜湯圓、紅龜粿、酒或水三杯、香燭一對,花一對。紙錢:壽金.刈金.馬甲。祭拜方法:先在神明桌上放上供品,點燃蠟燭,將供品放在神明桌,燒三柱香請眾神來用餐,可到廚房拿香拜一下請灶王爺到神桌用餐,並祈求灶王爺回天庭後能為自己與家人多美言幾句。小孟老師也提到,更有誠意的人會在廚房準備多一份牲禮來祭拜。祭拜完燒完紙錢再放鞭炮,讓灶神熱鬧回天庭。若住的地不可以燃放鞭炮,可以使用鞭炮音樂聲音,在廚房播放即可。清囤順序:送完灶神完後,我們要開始清囤,清囤順序是到佛桌燒香稟告神明與祖先說要開始清囤,即可開始,第一步先清理神像,因為神明最大。第二步清理神明香爐。第三步清理祖先牌位。第四步清理祖先香爐。第五步清理佛桌。第六步清理擲杯。不可以倒爐:清囤時神明與祖先香爐,可以拿全新湯匙舀起香灰,再放入濾網裡,濾網要置於香爐上方,再舀起香灰,這個動作是要過濾掉香灰中的硬塊,再把過濾好的香灰放入香爐裡。千萬要注意清囤不可以將香爐中的香灰直接倒出來,以免一整年一直走衰運,好運被倒光。最後倒進去的香灰要抹平,因為這樣象徵平安圓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0742/sm-230c4f8f5fcd099d6703b4ce2c87246b.jpg)
備孕6年盼來蛇年寶寶 孕妻爭吵後情緒激動「不幸胎停」
雖然現今許多夫妻選擇不生小孩,但仍有不少夫妻為了孕育下一代,辛苦備孕。近日中國發生1起意外,1對夫妻大吵一架後,懷孕的妻子竟見紅胎停,據了解,兩人為備孕努力了6年,孕8週時還在打針保胎。對此專家指出,跟孕婦吵架後果嚴重,懷孕早期容易導致流產,在懷孕晚期的時候容易導致早產。近日中國1對夫妻發生爭執,懷孕的妻子在與丈夫爭吵後見紅胎停,夫妻二人為了懷孕,辛苦備孕6年,孕8週時還需打針保胎。丈夫得知孩子保不住後,幾度情緒崩潰,後悔不已。對此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科主任舒珊指出,「跟孕婦吵架後果很嚴重,在懷孕早期的時候容易導致流產;在懷孕晚期的時候容易導致早產。」根據陸媒報導,研究顯示胎兒在母親情緒穩定、心情舒暢的環境中,有利於神經系統發育。相反的,孕期母體情緒異常,會引起胎兒營養不良、剖腹產率增加等問題,造成胎兒早產、大腦發育不良、母嬰連結障礙等問題。孕期情緒不穩定,也會影響母體健康,孕婦如有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會影響自身消化系統,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胃酸分泌失調,引發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狀。長期焦慮還可能增加胃潰瘍的風險,加重失眠狀況,影響孕期恢復和胎兒健康。因此孕婦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自身及胎兒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家人、伴侶應給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多陪伴孕婦,傾聽他的感受,幫助孕婦分擔焦慮。孕婦自身也能藉由培養興趣愛好、適當運動來轉移注意力,緩解壓力;必要時,也能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幫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7517/sm-967c6eb03c69e98d5f94e22add4f0f1e.png)
4成台灣人睡不好…1年吃4億顆安眠藥「疊1879座101」 醫示警恐怖後果
許多人有睡眠障礙,近5年的安眠藥和抗焦慮劑的用量持續增加,2023年全台共開立11億6725萬顆,安眠藥部分竟高達4億多顆,疊起來大約1879座台北101大樓,相當驚人。對此,精神科醫師便提醒,應該找出睡不好的源頭,藥吃多了可能增加失智風險。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公布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以心身健康分數最低,其中有4成民眾睡不好;而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5年來安眠藥和抗焦慮劑用量持續增加,2023年全台共開立11億6725萬顆,比2019年增加22%。假如分開統計,國人光2023年就吃了4億7734萬顆安眠藥,以每顆安眠藥厚度約0.2公分估算,疊起來有1879座台北101大樓;至於申報使用人數,也從2019年的186萬人,到了2023年增加為200萬人,申報費用從9億多增加到11億多。精神科醫師認為,應該找出原因而非一直吃藥。(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TVBS》報導,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認為台灣在安眠藥使用上,量恐怕太大了,目前有80%以上,都是壓力和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憂鬱、生氣、不快樂,吃安眠藥只有治標,但需要治本,否則吃久了不僅會成癮,還可能失智,變成惡性循環。另外,諮商心理師盧慧芳觀察,從青少年、中壯年或有家庭的人等,幾乎每個族群都覺得孤單感很重,是關係上的一個議題,也是很多人歸因的部分,會變得很貶化,覺得在該位置得不到支持。因此,睡眠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潛藏的身心問題才是最需要去釐清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87339/sm-6016489bf6827c5d16ea5ca956c048bf.jpg)
張兆志前妻戀上小6歲星二代!許允樂交往李玉璽「超甜證據曝光」 公司證實:兩人近期才相戀
張兆志前年12月底宣布和許允樂離婚結束6年婚姻,據悉雙方因生子問題產生分歧,而離婚1年多的許允樂爆出新歡,對象是李亞明愛子李玉璽,傳出他和大6歲的許允樂因舞台劇《婚內失戀》擦出火花,日前分別在IG曬出遊照,背景竟都是在香港郵輪,戀情因此露餡。稍早,經紀公司證實「兩人近期才交往」。許允樂(左)和李玉璽(右)日前曬出同款角度照,疑似男女友視角。(圖/翻攝自IG) 李玉璽經紀公司 稍早證實,「兩人近期才交往,正常交往公司都給予祝福,其餘藝人私事不回應」,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有圈內人爆料,許允樂正在和李玉璽交往,兩人平常看似沒交集,如今卻傳出熱戀,消息也在圈內傳開。這幾天兩人在IG曬出近照,好巧不巧背景都是香港郵輪照,看似男女朋友的熱戀視角,另據圈內人今指出,兩人因為去年合作《婚內失戀》舞台劇來電,戀情剛萌芽。李玉璽過去最為人熟知戀情是和網紅溫妮交往,兩人後來因聚少離多,2019年和平分手,之後他被拍到街頭親熱女友「小Hebe」,2022年出席活動證實交往兩年多但已分手。李玉璽兩年前舉辦專輯記者會時,坦言疫情長時間待在家裡,讓他深陷負面情緒,更將關心他的父母、另一半推開,因此重回單身。許允樂(左起)和張兆志2023年離婚,今傳出戀愛李玉璽。(圖/翻攝自張兆志臉書)此外,李玉璽先前坦言,很渴望有孩子,一直把結婚放進人生規劃之中,但也說當他的另一半很辛苦,因為他很需要個人空間。至於許允樂,則是跟張兆志結婚6年,2023年底突然無預警宣布離婚,理由是她想生小孩,但張兆志不想,雙方對生子觀念想法不同。兩人退回朋友關係後仍時常碰面,張兆志還大方表示,「人家有怎麼樣的生活我們都得要祝福,因為我跟她沒有任何衝突跟矛盾」,而許允樂2022年進行凍卵,保存30顆卵子,她和李玉璽盼望成家的觀念頗為相近,似乎因此一拍即合。對於戀情曝光,李玉璽和許允樂都尚未回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7081/sm-971d646d832053e944c285c3ea007fda.jpg)
12強賽「王牌殺手」林昱珉升格新手奶爸 娃未滿月直嚷「別太早交男朋友」
12強賽中華隊「王牌投手」林昱珉日前剛成為新手奶爸,他1月2日出席活動時談到還未滿月的寶貝女兒,面對各路強棒無所畏懼的他竟然表示,已經開始擔心女兒未來的感情生活,「希望她不要太早交男朋友」,還說「要經過我同意」,言談中展露出「女兒傻瓜」的架式。林昱珉的女兒在去年12月出生,如今尚未滿月。他今(2)天出席度小月品牌活動時表示,現在照顧女兒已經愈來愈熟練,「我在餵奶上面比較有心得,想要讓老婆休息的時候,就會用瓶餵的方式,拍嗝也很有心得。」林昱珉指出,因為生小孩「有在生涯規劃中」,所以老婆懷孕後都有上網查育嬰教學,不過現在幫女兒洗澡,還是會擔心手滑掉、或是擔心她嗆到水,「洗澡這方面還要多洗個幾天才會熟悉一點。」但談到剛出生的女兒,林昱珉還是直呼,「心情不好、疲勞時只要看到她的臉、一舉一動就會充滿力量,也要當一個神隊友。」此外,林昱珉也對媒體笑稱:「希望她不要太早交男朋友,現在我已經開始擔心了,因為她的眼睛太大了、眼睫毛太長了,(以後交男友)要經過我的同意,有點危機感。」他還提到,現在手機容量全被女兒佔滿,也會傳照片給好友林家正,並開玩笑說「要不要生一個?」一副「女兒傻瓜」樣,引起在場眾人笑聲。林昱珉還提到,他很感謝老婆、但也很對不起她,「當初老婆懷孕時我都在國外,沒辦法陪她產檢,有負面情緒時也沒辦法在旁邊陪伴,很想跟她說辛苦了,我會盡我最大努力,爭取我們之後有更好的生活。」最後,林昱珉希望小朋友可以健康長大,「以後不開心的事情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86244/sm-7401b4a270cb7e76b84cd67195a2e8c4.jpg)
娛樂報報/HowZ忙工作車站覓食 被粉絲包圍親切回應
32歲饒舌歌手HowZ長相帥氣,出道後收穫不少粉絲,被封為饒舌圈的「行動發電機」,近期推出〈夢魘〉、〈最深的呼吸〉等單曲,獲得不錯的迴響。正在宣傳期的HowZ工作滿檔,時常要搭乘車南北來回跑,時報周刊CTWANT便在高鐵站捕獲他的身影,還有幾位粉絲上前聊天,他也親切回應,相當寵粉。已經戒菸的HowZ在一旁陪著男子。(圖/本刊攝影組)12月7日晚間7點半左右,HowZ和一名男子走進台北車站,兩人先在便利商店買了點吃的,接著又到連鎖速食餐廳點餐。等候餐點的期間,兩人走到車站外,男子抽菸,已經戒菸HowZ則陪在一旁,隨後兩人回到速食餐廳領取餐點,接著走到高鐵台北站,忽然幾名女粉絲小跑並聚集到HowZ身邊,而他似乎很習慣粉絲們拿著手機邊拍、邊聊天的模式,聊了約3分鐘後,HowZ與男子向告別粉絲,走進車站南下月台乘車。HowZ與男子拿著漢堡進入高鐵站,被粉絲包圍,邊拍照邊聊天。(圖/本刊攝影組)HowZ當初以饒舌團體「8Ball」發跡,擔任隊長的他發表多首作品,之後開始以個人身分活動,成為商演及校園演出的熱門人選,還獲邀成為瘦子現場演出的固定合作班底,也與瘦子合作歌曲〈祖先〉。HowZ先前加入新東家,發表不少新作品,其中一首〈夢魘〉是因為他夢過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也有紀錄夢境的習慣,這個習慣促成新歌的誕生,表示:「我寫了一首歌,紀錄了那個讓我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的夢魘。」HowZ加入新東家後推出不少作品。(圖/翻攝自HowZ IG)雖然現在有作品跟大家見面,但HowZ在受訪時透露自己曾進入撞牆期,還因為鼻竇炎嚴重影響唱歌,音準及咬字都沒辦法很準確地掌握,因此動了3次手術,經過3個月的恢復期狀況才都穩定,除了能好好唱歌,對他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能聞到味道,「原本味道完全聞不到,自從開完刀開始聞到,非常珍惜,會去香水專櫃先聞一遍,每天噴不同香水!」◎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4328/sm-99d16cb25712b84449637fed791caa62.jpg)
林襄、林穎樂佔位風波狂燒 樂天團長發聲:她們都很好相處
樂天桃猿棒球隊應援團長Rina謝艾娜今(20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勇敢的貓》,今(20日)舉辦記者會,屁孩、沐妍、徐謀俊、李唯楓都到場力挺。近日Rina的好友林襄、林穎樂的「佔位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對此她表示兩位都是很好相處的女孩,跟她們當同事時也覺得很愉快,表示:「不覺得她們會是大家說的那樣。」問及會不會覺得友林襄及林穎樂很無辜?Rina說自己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不方便做出定論,但以新歌〈Killer〉替好友打氣,希望她們能扼殺生活中所有負面情緒,並說:「人生本來就不是順遂一直度過,本來就會有正面、負面的事情,想告訴大家堅持過去就好了。」Rina稱自己已經單身5年。(圖/隻魚文創提供)從小就愛唱歌的Rina終於圓了歌手夢,但犧牲不少,包括完全忌吃甜食,170公分的她體重從53公斤直直落,自己雖然很開心,但粉絲卻直呼她太瘦了,讓她滿意外的,也坦言身形變窈窕後,罩杯也些微縮水,大呼:「內衣也有稍微大了點!」Rina推出首張專輯,屁孩、沐妍、徐謀俊、李唯楓到場力挺。(圖/隻魚文創提供)訪問時Rina還自爆有兩個「小孩」,甚至「父不詳」,原來是她的愛貓,9歲的靴寶及3個月的uni,而她先前被時報周刊CTWANT直擊,與小3歲的職籃桃園璞園領航猿隊球星陳昱瑞同居,當時她沒有做出回應,今日則說自己已經單身5年,稱會把重心放在工作,努力幫毛孩們賺飼料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3913/sm-64603731c0fa9c84de28b3372c7b9643.jpg)
電影頻道/癌症是人生中的「大禮」? 《交換禮物》曾寶儀花4年的生命探索之旅
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由曾寶儀擔任旁白,關注癌症病患在宣告罹癌時,如何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禮物」。電影歷經4年拍攝,除了有曾寶儀擅長的感性、溫情訪談,也記錄下她花了4年的「醫學探索」之旅,走遍西雅圖、洛杉磯等地,採訪30位身心靈醫學、博士、癌症病友的紀錄。曾寶儀跟導演男友林明謙愛情長跑19年,情侶檔首次合作紀錄片《交換禮物》。(圖/趙文彬攝)癌症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當確診罹癌那刻,許多患者第一時間湧上的是面對疾病的恐懼,以及何時走到生命盡頭的未知,忍不住自問:「為什麼是我?」就如同片中所說的「衰仔」一般,癌細胞有如瘟神過境,彷彿宣告誰遇上誰就等著倒大楣。片中走訪多位病友、專家、學者,試圖找出消除癌細胞,讓身體康復的線索。前半段跟著曾寶儀的腳步探訪多位病友,試圖去理解罹癌後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則是藉由中、西醫、身心靈、脈輪檢測、把脈穴位等療法,試著探究「癌細胞」生成的原因及可能康復的治癒方式。然而介紹多種療法,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推廣非正規醫療,但該片採取的敘事模式相當聰明且旁觀,讓各種醫療方式更像是曾寶儀的個人體驗,讓觀眾感受:「原來還有除了化療、手術以外還可以這樣治療。」至於是否有療效或者值得嘗試,一切交還給觀眾做判斷。後半段敘事則轉向陪病者的角度,曾寶儀堂弟、監製曾國駿女友小琦向來熱愛運動、身體健康,沒想到年僅30多歲就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第一時間選擇切除治療,認為積極面對、切除腫瘤就沒事。沒想到不到一年便復發,之後病情急速惡化,成為了癌症末期患者。《交換禮物》紀錄小琦抗癌的過程,令人揪心。(圖/台北双喜提供)曾寶儀跟堂弟以及導演,面對至親飽受病魔折磨,即便心疼也束手無策,只能盡全力陪伴。片中紀錄小琦復發後,決定再跟癌細胞拼一把,同時接受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病情依舊持續惡化,奇蹟仍未發生,癌細胞不斷瀰漫,改變的只有日漸虛弱的體力與心靈。片中拍下曾國駿與女友小琦在病房內完婚的畫面,小琦因病重無法到戶政事務所簽名登記,最後是由公務人員通融,到病房內完成登記手續,在完成遺願後,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從對癌症奮力一戰到最後不得不接受生命有其終點,畫面令人揪心,更多的是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另一位癌友Olga罹患乳癌末期,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選擇放下以往的罣礙,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人生、想法、態度都有了大轉變。家人、伴侶陪著對抗病魔的同時,也看見Olga的變化。即便抗癌辛苦,Olga時不時就以黑色幽默自嘲,包括在全片尾聲一句:「沒想到我可以活到殺青的時候。」過去不少研究指出,樂觀可以延緩癌症的惡化;悲觀憂鬱則會加速癌症惡化。樂觀的Olga戰勝了癌症,沒想到癌細胞又來了一記回馬槍,康復後再復發、復發後又再康復,如今的她已經健康活到電影上映。癌友Olga(左)罹患乳癌末期,挺過復發後再次康復。(圖/台北双喜提供)就現今科學來看,癌症仍未能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藥,對於癌症病患及病患家屬來說,癌細胞依舊可怕且未知,又怎麼會是一份「禮物」?然而《交換禮物》改以不同切點來紀錄,包括病患的抗癌經歷、陪病者的想法、癌症的治療方式,理性的醫學及感性的人生經歷兼具,看著至親努力抗癌,想幫上一把卻無能為力的心情,曾寶儀跟導演林明謙同樣身為陪病者,更能同理家屬的掙扎心情。癌症研究中有一說是癌細胞是基因遺傳,抑或是心理毒素的具象化,壓力、負面情緒、重大打擊皆有可能埋下病變因子。全片既是紀錄癌友的抗癌歷程,也陪著病患家屬療癒對摯愛的心疼與不捨。對於健康的觀眾來看,則像是另一場生命的探索之旅,並非要等到健康出問題才回頭省思,透過紀錄片以不同角度理解癌細胞為何存在,也許也是人生必學的一課。《交換禮物》將於12月25日全台上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82435/sm-4eafdd3b15cb8240a8ebe60c31aae686.jpg)
70歲譚艾珍遭詐騙吐露心情「不要再歧視、嘲諷」被害人 巡邏警眼尖識破黑手兼詐團車手
有「國民奶奶」稱號的70歲女星譚艾珍,今(12日)她的女兒歐陽靖透露媽媽遇到詐騙;不但被騙走鉅額存款,差點還要再去匯款第2次,幸好被警方發現,譚艾珍也在社群平台上自嘲是「無知加笨蛋的人」,無奈嘆2024的年度代表字是貪。她表示其實並不想公開此事,但作為親身歷經詐騙的受害者,譚艾珍還是希望能透過自身的經驗,提醒、避免其他民眾一樣受騙上當。譚艾珍11 日晚間以受害者的身分在臉書寫下長文,自嘲自己的2024代表字就是「貪」,坦言之前看到詐騙新聞都會想,「怎麼會這麼容易被騙啦?」遇到詐騙受害者甚至還會安慰對方,「是別人做壞事讓你被陷害,怎麼會這麼想不開來懲罰自己?」但如今親身經歷後才知道這些話語有多傷人。譚艾珍還自嘲自己是「無知加笨蛋」的人,連貓咪都比她聰明100倍,並透露終於體會作為「詐騙受害人」所經歷的不安、慌張、恐懼、懊惱、後悔和痛恨,甚至是極強烈自責等複雜的負面情緒,外界責備、嘲諷的聲浪全都會像巨石般壓迫著受害人,輕輕一句話語就可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身為受害者,譚艾珍仍積極正向的以自身案例做為警示,她直言,雖然警政單位一直都有在宣導,但民眾仍無法完整接收到訊息,認知的差異造成很多的問題與遺憾,希望透過自身經驗之談,避免更多人被詐騙。回述這起案情經過,台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四分局育平派出所在超商盤查李姓車手時,發現他有「潭艾珍」的假文件,警方意外破案,原來,育平所警員在超商巡邏時,發現李男揹著公事包,雖然李男穿著打扮很乾淨,但警員注意到李男一雙手卡滿油汙,指甲還有油垢,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污漬,不像律師,因此上前盤查,結果李男拿出的包包中的文件,竟然有寫著譚艾珍姓名的假文書,因此遭警方逮捕。據了解,李姓車手原本是機車行的師傅,平常做黑手兼職做車手,李男被捕後,讓警方私下認為,詐團選車手品管沒做好,而譚艾珍不知為何與詐團接觸,誤信詐騙集團話術,自認陷入毒品案,還以為在協助假檢察官辦案,9月25日,譚艾珍先到台北和車手面交98萬,隔天她又到郵局領了110萬,預計二度跟李男面交,當天歐陽靖因聯絡不上譚艾珍,急著向警四分局報案。警方原先認為,譚艾珍領大筆現金一定會被攔阻,但郵局工作人員當時問譚艾珍,她只說最近要買房子,由於譚近期因購屋數次領款,郵局人員也無法辨識,就讓譚領走了大筆現金。譚艾珍得知陷入詐騙後,一開始很驚慌,擔心洩露「假檢察官」的辦案內容,後來是育平所長吳尚謙耐心安撫她,還詢問她要不要去心理諮詢?才讓譚艾珍放心。譚艾珍分享被騙幾個月以來的真實心境。(圖/翻攝自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1172/sm-57eccc9345082c3d713e959f088b6a41.jpg)
不願長大1/孩童自殺死亡率創新高 小學生試圖輕生比例「比韓國高2倍」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告訴CTWANT記者,外界認為11/25墜樓的14歲板橋女學生是因課業壓力而輕生,「但真的只是這樣嗎?或許連家人都不清楚,因為自殺往往有太多複雜的因素了。」同一個月,苗栗小五女童、桃園國三男生、北市國三女生同樣從高樓一躍而下。接二連三類似事件發生,震撼全國。CTWANT記者翻查官方及民間相關統計及調查資料,看到兩大警訊已「鈴聲大響」。首先是「自殺死亡率」及「自殺通報率」警訊。依衛福部今年6月公布的資訊,14歲以下、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皆創下新高,2023年甚至雙雙創下新高;每10萬人口自殺死亡率,14歲以下從2014年的0.1人增至2023年的0.9人;15至24歲從2014年的5.1人增至2023年的10.9人。從自殺通報人次來看,14歲以下,從2014年的363人次(1.3%),逐年攀升至2023年的3365人次(7%);15至24歲,從2014年的4039人次(13.9%),攀升至2023年的1萬3244人次(27.7%)。值得注意的是6~12歲小學生的自殺通報人數,2017~2022年6年來暴增超過10倍(從24人次到355人次)。過去被認為無憂無慮的年紀,如今卻充滿負面情緒。首份針對小學生自殺意念的問券調查,顯示台灣兒童與父母、老師關係較差,因此孩童萌生自殺念頭時,往往無人拉他們一把。(示意圖非當事人/黃鵬杰攝)2023年10月,台灣好鄰居協會與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發布,首個針對台灣小學生自殺意念的大規模研究統計,在2022年搜集全台19縣市3900位國小六年級的問卷調查,再與韓國好鄰居協會所做的調查比較,結果發現,台灣兒童曾想過自殺的比例(13.8%)逼近韓國兒童低(14.3%)。值得注意的是,在「曾為自殺規劃具體計畫」調查中,台灣兒童(5.6%)為韓國兒童(3.4%)的1.5倍,而「實際嘗試過自殺的經驗」的台灣兒童(4.1%)為韓國兒童(1.9%)的2倍,顯示台灣兒童自殺問題的嚴重性。台灣好鄰居協會分析問卷發現,學業、外貌以及家庭壓力皆與兒童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是有顯著的關係,然而家庭壓力才是影響計畫及試圖自殺最重要的因素。若與韓國相比,台灣兒童的學業壓力及外貌壓力與韓國兒童相似,但家庭壓力(28.4)卻高於韓國(22.6),且台灣兒童與父母、老師關係較差,導致孩童產生自殺念頭時,不容易求救,身邊人沒有發現問題,才導致計畫、試圖自殺比率較高。「關鍵還是親子關係的穩定!」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表示,當孩子遇到挫折、有情緒時,家長總是能傾聽、理解,這對孩子非常重要,一旦孩子陷入困境才能信任家長會給予協助。黃宜靜說,以輕生議題來說,很多孩子事前會有些行為或情緒反應,例如變得不愛說話、悶悶不樂,或是對任何事都興趣缺缺等,需要家長多加留意。有些孩子喊著是希望被關注,但有些孩子確實是生活中遇上了麻煩,需要被協助,大人可以「好奇」的態度,不帶批判地和孩子談談,若能早點協助孩子或尋求資源,較能避免憾事發生。◎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0717/sm-df78b8bbb52bce2879fded6c2ec1bde3.jpg)
妳知道自己的誕生石是什麼嗎?關於12個月份誕生石的意義與祝福大公開!
你知道嗎?每個月都有屬於自己的誕生石,誕生石不僅能帶來好運,還代表了一種特別的力量,趕快來看看12個月份的誕生各是什麼,找出屬於你的那顆幸運寶石!1月–石榴石石榴石代表忠誠、愛與友誼,它那鮮豔的紅色充滿了熱情和活力,聽說它還有保護作用,能帶給你力量和勇氣、增強自信!2月–紫水晶紫水晶是2月的誕生石,它充滿靈性和智慧的力量,它的紫色可讓人感到冷靜和平衡,有助於減少壓力、提升直覺。3月–海藍寶石海藍寶石就像大海一樣清新,代表勇氣和幸福,它能帶來希望和寧靜,讓人心靈如海水般平和,想放鬆和找回自信的朋友都很適合它。4月–鑽石4月的誕生石就是大家熟知的鑽石,象徵著永恆的愛和堅定的信念,它純潔無瑕,是愛情的最佳代表,也是增強自信的好夥伴,尤其適合那些想要展現愛和承諾的人。5月–綠松石5月的誕生石是綠松石,象徵智慧、希望和重生,它那充滿生機的綠色讓人想到大自然的活力,據說還能增進心靈的平靜,帶來好人緣和愛情哦。6月–月光石月光石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柔和的色澤就像月光一樣迷人,象徵愛與希望,它能幫助你找到內心的平靜、提升情感深度。7月–紅寶石紅寶石是7月的誕生石,代表熱情與愛,那火紅的色澤能激發你的動力和勇氣,幫助你追求自己的夢想,讓生活充滿幸福和滿足感!8月–橄欖石橄欖石是8月的誕生石,翠綠的顏色象徵幸福與好運,它可以幫助你驅散負面情緒,吸引正向的能量。9月–藍寶石藍寶石是9月的誕生石,代表忠誠和智慧,那深邃的藍色讓人覺得冷靜和安心,還能幫助你增強專注力和智慧。10月–歐泊10月的誕生石是有著多變色澤的歐泊,歐泊象徵創造力和靈感,能激發你的想像力,給你情感上的保護,是充滿藝術靈感的人們最愛的寶石之一。11月–黃水晶11月的誕生石黃水晶帶有溫暖的光芒,象徵著繁榮和成功,它可以幫助吸引財富和正能量,提升自信心,特別適合那些想在事業上取得好成績、增強財運的小夥伴!12月–土耳其石土耳其石是12月的誕生石,象徵著繁榮和保護,它能幫助你遠離負能量,帶來好運和健康,也是象徵幸福和友誼的好選擇哦。誕生石不僅是每個月的象徵,更代表著獨一無二的祝福與力量,適逢年末聖誕節將至,不妨為自己或親愛的好友挑選一件綴飾著誕生石的美麗飾品,無論是項鍊、戒指還是耳環,讓這份心意伴隨著祝福,帶來好運和幸福。深受台灣女孩喜愛的vacanza,便在今年首度推出別具特殊意義的「誕生石系列」,以幸運餅乾為造型,將十二個月份的代表水晶融入項鍊、戒指到耳環等配飾當中,可雙面配戴的設計巧思,一面是展現幸運餅乾的俏皮造型,另一面則以紙條設計傳遞祝福語意,每一款均千元有找,讓妳輕鬆擁有專屬於自己的誕生石祝福。此系列推出項鍊,耳環與戒指三種品項,採用316L醫療鋼,敏感肌膚也可以安心配戴。(圖/品牌提供)在法式輕奢珠寶品牌MAISON M,妳則可以找到多款4月份誕生石-鑽石的精緻珠寶,例如以精湛切工與歐式鑲嵌工藝呈現的18K圓鑽戒指、有著優雅線條的經典鑽石手鍊和簡約又實搭的18K單鑽項鍊。18K圓鑽戒指/9,800元、經典鑽石手鍊/8,800元、18K單鑽項鍊/18,800元(圖/品牌提供)而且MAISON M還為了女孩們備好了聖誕購物活動小驚喜,不只購物滿額免運費,消費滿3,000元還可獲贈限量Bonjour Paris隨行玻璃杯,為日常生活增添滿滿儀式感。有著高顏值的法式隨行玻璃杯,放在餐桌上或當成收納擺件都OK。(圖/品牌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80237/sm-e2e7a7cb69c1415899afc9b18ca17ec2.jpg)
彰化偵查佐租屋處尋短亡!家屬態度「驚世大逆轉」發聲喊:無關職場霸凌
彰化縣警局日前傳出霸凌憾事,一名39張姓偵查佐疑因遭到不當對待,11月17日被發現在租屋處尋短身亡,事後妻子也在手機裡發現張員的遺言,內容點名「刑警大隊3人」逼走絕路,怒控彰化縣警局「官官相護」,企圖掩蓋職場霸凌。然而,此案如今竟上演驚世大逆轉,家屬今(3日)發布聲明,澄清張員為「身心失調」才輕生。回顧該案,從警6年多的張姓偵查佐與妻子育有一名6歲兒子,任職彰化縣刑警大隊已有2年之久,17日晚間張妻因聯絡不上丈夫,於是請託同仁幫忙尋找,怎料事後竟驚見張員在租屋處輕生,緊急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彰化縣警局回應,張姓偵查佐平時工作認真、自我要求高,經深入調查,並未發現死者與同事、長官有相處不睦情況,也無績效壓力問題,否認張員遭到職場霸凌。不過張姓偵查佐的妻子卻在手機裡發現遺書,文中指名道姓「蕭姓隊長與2名隊員」惡意欺凌,張員甚至氣憤詛咒3人全家死光,疑因不堪霸凌壓力才走上絕路。上月27日,張妻向總統府陳情,怒控彰化縣警局將丈夫的死因歸究為「個人因素」,企圖掩蓋職場霸凌的真相,「完全就是官官相護的說法,完全都把責任推給已無法再發聲的先生,難道刑警大隊的長官、同僚都沒有責任嗎?」並悲痛透露,丈夫的雙親都還健在,家庭也相當和睦美滿,根本就沒有輕生的理由,「如果不是遭遇到警局長官及同事言語、職場霸凌,他怎麼可能會選擇拋棄妻小;如果不是長期內心承受極大的壓力、恐懼與冤枉,怎麼可能在遺書上指名道姓。」怎料含冤叫屈才過一周,家屬今(3日)透過律師發布聲明,澄清張員並非霸凌輕生,而是身心失調導致,以下為律師聲明稿全文:一、張員熱愛刑警工作,一生以打擊犯罪、為民請命為使命,終生以警察為榮。二、張員在往生前,因社會毒品、詐騙氾濫,警政署宣告反毒、反詐騙是治安重要工作,張員為貫徹使命,曾洽律師事務所轉介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提供作專業研究,甚至回家徹夜整理資料,張員曾說,他一定要提出標準工作手冊,熱愛工作、摯著追求正義的心,因研究遇到瓶頸,壓力導致長期失眠,而有失落的負面情緒,我們曾要求他看醫師,但他卻說「能夠讓他入睡,就是警察反毒、反詐的專案工作手冊」,張員強烈的打擊詐騙、毒品的熱情,認真工作的人卻不幸殞命,是我們家屬內心的至痛。三、過去,我們家屬質疑彰化縣警察局,質疑他的同事霸凌導致輕生,我們家屬整理遺物,才發現他因為想提供警界打擊詐騙、毒品的標準工作手冊;在勤務、自我專業研究雙重壓力下,導致身心失調而有輕生的不幸結果,這無關於職場霸凌,對過去造成同事、長官的困擾,為此,我們有義務澄清,還警察弟兄、長官的清白,也請大家支持警察打擊犯罪,張員以當刑警為榮,我們以他當警察為榮,請共同支持警察打擊犯罪。◎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