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出全球第三2/泡水7天擺動2萬次 他用賓士級測試機檢驗「釣竿心臟」
世界第三大的漁具公司「寶熊」,是兒時愛釣魚的張良任,在印刷業打拚10年後,和4位釣具研發員一起共同創業。從代工做起,一路做到現在賣到全世界90幾國家去,在歐美大受歡迎。寶熊漁具的第一個產品是「擬餌拋投捲線器」。「我們開心地在捲線器上打印公司的英文名okuma(日文指大熊,象徵能在惡劣寒冬求生),委託貿易商推銷,結果當時釣具市場根本沒人認識okuma,所以只拿到代工訂單。」寶熊漁具的第一個產品捲線器,當年只接到來自美國的零星訂單,但對張良任而言深具意義。(圖/寶熊漁具提供)為了擺脫「代工」宿命,在1992年產業外移的時空下,張良任趁勢訂出「降價15%的搶單策略」,「老婆賣掉兩棟房子,我們帶著資金前進大陸東莞設廠,不過,如同瑞士製錶工藝般的精密組裝技藝,仍留在台灣。」寶熊漁具繼續深耕捲線器,「捲線器是釣竿的『心臟』,一定要耐操,收線必須流暢,除了絕不能產生任何震動以免嚇跑魚,還要克服捲動瞬間因摩擦產生的攝氏300度高溫。因此我們設置品管室,每批出廠的捲線器都會抽驗,例如浸泡在海水中168小時,測試防腐與防銹力;前後擺動2萬次,測試煞車調整桿等。」接著,張良任領著本刊記者參觀他口中的「祕密基地」品管室,他指著前方的機器說:「這十幾台測試機器,每台都與上百萬元的賓士車等值。」張良任去智利出差時,和當地經銷商一起釣魚,培養感情。(圖/寶熊漁具提供)張良任推出「台灣品質,大陸生產」的降價策略後,獲得歐洲最大釣魚品牌「DAM」青睞,從韓國轉單過來,曾一年下訂1.5億元,占寶熊漁具當時年營收近6成。「那時寶熊漁具跟著打響名號,DAM對此備感壓力,回頭威脅我們『若不停掉自有產品,就要砍單。』我只好『以拖待變』來安撫對方。不過,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打入新市場,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美國。」張良任特地聘請YMCA的老師到公司替自己及所有幹部惡補英文,「沒想到他對釣具有興趣,乾脆培養他當業務,現在已經做到美國分公司總經理!」1995年間,張良任在美國設立分公司後,發現台灣品牌很難攻進美國市場,因此2年後帶著全家飛去美國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