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基銘
」 癌症 肺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 天明製藥劉家昌病逝/友人曝劉家昌「腦跟肺部有腫瘤」不願積極治療 醫揭預防4重點
「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今(3)日驚傳病逝,據劉家昌的香港友人透露,「他的腦和肺部有腫瘤,但不願積極治療」,引發外界揣測劉家昌是否為「罹患肺癌病轉移至腦部」;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肺癌初期毫無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都是晚期」。根據《NOWnews 今日新聞》引述賴基銘說法,肺癌「抽煙」是主要的因素,其實國人常會忽略其它風險因子,包括廚房油煙,尤其女性在家庭角色裡的關係,常常身處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致癌因子的環境,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攀高。除此之外,包括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讓人防不勝防。賴基銘也提醒,若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最重要,肺癌在1公分內透過手術切除,治癒率高達95%,因此必須定期做肺部篩檢,此外,平時不吸菸、遠離二手菸,並養成規律運動,其中,有氧運動最有助於維持肺部健康,像是快跑、快速騎自行車、拿重物爬樓梯和登山等,至於飲食部分則要「少紅肉、高纖、低脂」的原則。另外,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則指出,肺癌病患很容易伴隨「顱內轉移」,癌細胞若影響到腦部功能,後果非常嚴重。蔡俊明表示,肺癌是最容易發生腦部轉移的癌症之一,每3位晚期肺癌患者「一確診就有腦轉移」,原本追蹤穩定的病人,突然發生頭暈、嘔吐、吞嚥困難、意識錯亂、甚至抽搐、癲癇或中風症狀,代表可能有腦轉移。據《壹蘋新聞網》報導,1962年出道的劉家昌年初就得知自己腦部和肺部有腫瘤,不過因沒有積極治療,友人證實他已經在2日離世,但目前劉家昌經紀人、家人皆尚未證實死因,詳細情況還有待釐清。
啟動精準治療!NGS納健保含括19癌 台灣第一個本土基因庫誕生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面對這一挑戰,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衛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羅氏大藥廠協辦的「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於今(14)日舉行。會中邀請到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等多位重量級人物,以及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共同見證臺灣癌症精準治療進入新紀元,接軌國際醫療趨勢。司徒惠康院長特別指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項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包含國衛院,衛福部、五家國際大藥廠及17家醫院。這一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五大消化道癌症。計畫同時成功建立臺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錄近兩千筆珍貴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司徒院長表示,此計畫不僅促進了臺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新藥的研發和核准,為臺灣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三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石署長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分享了從臨床醫師的視角對NGS檢測和健保給付政策的看法,指出這些進展將使臺灣在全球癌症治療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臺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已多年,透過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使醫師能做出更精確的臨床決策。期望能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同時降低無效用藥,使健保預算更有效地被利用。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認為,將NGS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實質的希望。
台人罹癌比率高 一旦患病恐影響子女求學之路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全國已有超過80萬個癌症家庭,根據國健署最新109年的資料統計,罹癌人數再攀新高,已達121,979人,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持續推動癌症家庭 子女獎助學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癌症不再是老年人的疾病,中壯年罹癌人口占比不少,其中40歲至59歲癌症新發生人數為39,001人,每3個人當中就有1位40-59歲之中壯年,而根據111年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婦女頭胎平均年齡為 31.43歲年,平均而言,45~59歲時其子女多是高中、大學時期。此年齡層民眾,多為家庭多重角色,肩負家中經濟支柱及主要照顧者,一旦罹患癌症,將會大大影響家庭生活及子女的求學之路。120位同學受獎 13年近千名贊助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表示,當家中有家庭成員罹患癌症,影響的不僅是癌友本身的身心狀況,還有整個家庭的運作,其中癌症所需要負擔的費用,會為整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且多數家中子女處在求學階段,如因「癌症」中斷子女的求學之路,對孩子來說也會失去追求夢想的一個機會。台灣癌症基金會與遠雄人壽已連續13年推動「癌症家庭子女獎助學金」,至今已累積近千個癌症家庭子女受到支持。今年共有120名學生獲得獎助學金(高中(職)組65名,大學(專)組55名),為他們面對困境仍堅持不放棄的精神、積極求學的態度給予最大的鼓勵及肯定!
天明製藥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發展論壇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預防慢性疾病到治療,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第三屆「臺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發展論壇」首次在臺中亮相,活動由天明製藥(股)、臺北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論壇關注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修補再生脊髓損傷、外泌體促進再生機轉、精準預防失智,慢性病與相關免疫疾病,集結多位醫學中心教授級專家分享,現場近300位醫療機構、企業先進與民眾出席,聚焦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實際治療進展的重要突破。 2023年是臺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目前全臺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1千2百例,免疫細胞治療超過千例、幹細胞收案人次216人、CAR-T全台通過醫療院所持續收案。治療的新進展使得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脊髓損傷疾病的國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選項。 主辦單位詹詠寧董事長致詞表示,活動連續三年舉辦,我們意識到免疫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為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突破。醫療技術與GTP製備中心的健全努力,為病患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潛在的治癒機會,天明製藥位於臺北中山醫院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通過多項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計畫,天明製藥專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也與中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光田綜合醫院、臺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提供民眾正確治療的機會。本次活動邀請多位教授級專家學者與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曹昌堯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抗癌應用:免疫細胞治療新啟航曹昌堯 教授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現場發表中山附醫自2020年起收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累計近百名患者成果,曹昌堯教授表示,病人在CIK治療結果,平均治療有效率達75%以上,多數為常見癌症,胰臟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其中14人直接使用免疫細胞治療。治療結果相當不錯,病患平均的治療有效率,包括腫瘤的大小減小30%、腫瘤穩定、沒有繼續惡化,雖然還需要更多的治療經驗及更科學的證據,但由初步成果看起來,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外泌體:從體液、細胞到外泌體治療楊崑德 教授 / 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研究員/兒童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教授長期投入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他表示,老人的三大天敵是慢性發炎、高重症感染率提高、癌症高死亡率,這些都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外泌體的特性,具有抗發炎、抗退化疾病治療作用,促進再生機轉。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免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應用李冠德 教授 / 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分享CAR-T的應用,與臺中榮總通過設有可執行細胞處理實驗室。分享再生醫療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的方法,藉由再生能力修補受損組織與器官,包括缺氧性腦病變、腦性麻痺、脊髓損傷嚴重肢體癱瘓,CAR-T治療紅斑性狼瘡。李冠德指出,細胞療法確實帶給困難疾病新希望,但不應過度炒作,全球結合基因工程進度很快,臺灣要與國際接軌,期待政府法規與監管持續邁向創新步伐。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脊髓損傷後的下肢癱瘓-間質幹細胞治療的初期效果陳子勇 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表示,過去20幾年來,脊髓損傷的治療一直沒有很好突破與進展,病患需終身依靠輪椅行動。依據全民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每年每萬人約有2.46人發生脊髓損傷,相當於每年有4000~5000人罹病。陳子勇醫師說,癱瘓不僅影響個人生命,亦會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所幸,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此類病患有可能因為接受細胞療法,有機會改善症狀、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光田綜合醫院透過骨髓間質幹細胞中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治療的方式是從患者體內抽取骨髓後,由專門的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體內,讓受損的脊髓慢慢再生長。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曾文毅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精準預防:失智可以被預測?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曾文毅 醫師 / 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預防勝於治療,其中掌握腦零差是個客觀因素。上頂醫學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分享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技術。透過MRI檢測與AI技術透是腦部健康,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全方位著手,增進記憶、改善大腦老化狀態,進而擺脫失智威脅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賴基銘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細胞治療的新進展賴基銘 教授 /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中山醫院賴基銘教授表示,目前天明製藥與亞東紀念醫院合作TILs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協同亞東紀念醫院多科會診,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依特定癌症之TILs之表現特徵與分離擴增之特性進行試驗,同時建立TILs擴增之凍存技術平台與優化TILs製程優化。 本次活動合辦單位:臺中市民眾服務社、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中區聯誼會、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多家醫療機構、專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生技醫藥產業出席。 主辦單位天明製藥、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與現場民眾分享,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CIK細胞與再生醫學MSC產品,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 為提供國內外病患和其家屬新的治癒希望。天明製藥與臺北中山醫院成立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經通過CIK、 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治療超過11種實體癌症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中心邀請多位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此外,積極布局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
6高危險群自我檢視 早發現早治療
即使不菸不酒、作息規律也有可能會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第15屆抗癌鬥士-蔡勝進,服務教職29年,退休後從事志願服務工作15年,常常從事晨泳、爬山等活動,作息規律、不菸不酒,但一直沒有做肺部篩檢,在幾年前例行門診檢查後竟確診「肺腺癌」,切除左肺下葉並積極治療後,目前已恢復穩定。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要遠離肺癌威脅,除了避免致癌因子、遵守正確飲食、規律運動等預防外,定期篩檢、精準治療等2步驟也要同時遵守,唯有這三級預防同時強化,才能有效降低肺癌發生率、增加患者存活率。定期LDCT肺癌篩檢 6高危險群自我檢視響應8月1日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賴基銘教授指出,肺癌初期無任何症狀,因此晚期發現比例高,導致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因此除了生活預防之外,特別強調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一般認為吸菸會增加肺癌風險,但賴基銘教授表示,廚房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致癌工作環境等,也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常身處於充斥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也是許多女性、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的主因。因此,高危險群應盡早進行篩檢,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民眾可依以下6項目檢視自己是否為肺癌高風險族群,包含:抽菸史超過30包年 (含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的民眾)包年計算:每天抽菸___包×抽___年= ______包年具有肺癌家族史者(一等親或是家族內有一位以上的肺癌病患)有肺部病史者(如: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肺結核、慢性肺阻塞症等)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長期暴露於PM2.5區域者長期需煮食且無抽油煙機設備者賴基銘教授提到,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別推動「女性弱勢家庭肺癌篩檢支持計畫」,只要年滿40(含)以上之具有低收、中低收入戶證明或清寒證明的女性,且符合上述 「肺癌高危險族群」6項指標中任一指標之高風險族群者皆可申請,名額僅限100名,希望民眾把握機會自主篩檢,守護肺部健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補助基因檢測治療更精準除了定期篩檢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很重要,尤其治療應精準治療。賴基銘教授表示,肺癌的治療早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臨床醫師可依腫瘤特性、大小以及基因檢測,擬定最適切的治療計畫,早期肺癌治療選項多元化,病友可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術後無論是免疫或標靶的輔助治療,都能夠幫助降低復發風險。而台灣癌症基金會提到,研究指出I到III期肺癌患者若是有EGFR基因突變,在術後仍有45%~76%之復發風險,且期別越高,復發風險就越高,有鑒於此,基金會提供100名早期肺癌患者補助EGFR基因檢測,以讓病友掌握肺癌基因突變,做出正確治療選擇,幫助早期治療策略擬定之評估,相關資訊可上官網查詢。
「不菸不酒晨泳30年」健康教師竟罹肺癌 危險因子增!篩檢才能早期發現
今天是世界肺癌日,肺癌已連續13年成為男女性癌症死因之首位,以癌症死亡人數結構比來看,每5個癌症死亡者就有1人為肺癌;不僅每年有超過萬人死於肺癌,同時每年更超過16000多人被宣告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肺癌因為初期無任何症狀,所以晚期發現比例高,導致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因此除了生活預防之外,特別強調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還有及早治療的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第15屆抗癌鬥士蔡勝進,服務教職29年,退休後從事志願服務工作15年,連續30幾年間每天晨泳不間斷,喜歡爬山,登頂百岳50座,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一日行紀錄保持人,作息規律、不菸不酒,因一直沒有做肺部篩檢,在幾年前的例行門診做了檢查,竟確診發現罹患肺腺癌,在切除了左肺下葉以及積極治療後,已恢復穩定。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要遠離肺癌威脅,不只是生活預防,如避免致癌因子以及遵守正確飲食及規律運動之外,另外兩步驟也要同時遵守,包括定期篩檢,以及精準治療,唯有這三級預防同時強化,才能有效降低肺癌發生率、增加患者存活率。賴教授呼籲肺癌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篩檢,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尤其國人都有「吸菸才會罹患肺癌」的迷思,但在台灣,男女性有超過半數的肺癌病友不吸菸,女性甚至有約9成肺腺癌是不吸菸者,因此常常就會忽略篩檢的重要。根據國健署統計,肺癌第1期之5年存活率約9成,到了第2期接近6成以上,第3期則下降到近3成,但如果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期別之間5年存活率差距很大,因此為了肺癌存活率倍增的目標,不只要定期篩檢,面對癌症更需要積極治療。一般人認為吸菸會增加肺癌風險,但是國內吸菸率逐漸下降,但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賴教授指出,其實還有很多生活中隱藏的風險,包括廚房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也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所謂高風險族群,都是從生活習慣、環境或是家族史的基因所建構之特徵。如果有一個或多個危險因子,並不代表一定會罹患肺癌,而是應該盡早進行正確的篩檢。賴教授說,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空污變成嚴重肺癌風險潛在因子之一,PM2.5暴露愈高的區域,罹患肺癌等肺部疾病的人數也會隨之增多。空污已經是全球公認的健康殺手,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肺部、心臟、腦部的疾病都會受到侵害,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警告「空氣汙染是這世紀的新菸害」。 賴教授特別強調,從去年開始,國民健康署即啟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者」兩大高風險族群免費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LDCT)篩檢,可說是對國人的一大福音,而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與屈臣氏攜手推動「愛妳不肺力」公益計畫,宣導正確的肺癌防治觀念,幫助女性高風險族群遠離肺癌威脅,特別推動「女性弱勢家庭肺癌篩檢支持計畫」,只要年滿40(含)以上之具有低收、中低收入戶證明或清寒證明的女性,且符合高風險族群者皆可申請,名額僅限100名。
賴基銘教授投入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 癌症治療的新選擇!
在癌症的醫療旅程中,治療方法的選擇對於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至關重要。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位於臺北中山醫院並與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659,下稱:天明製藥)共同成立,由賴基銘教授擔任主治醫師與中心院長,將傳統醫學與最新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結合,成為患者在抗癌之路上的新希望。免疫細胞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這種療法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經過合規製備場所的大量擴增後,已具有偵查與毒殺癌細胞的功能,進而回輸到體內來對抗癌症。賴教授介紹道:「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引進免疫細胞技術,就像訓練新兵一樣,這些活化後的免疫細胞擁有特定功能,與現行的常規治療及標靶治療結合,形成整合治療的新選擇。」天明製藥的NK自然殺手細胞與毒殺型T細胞,最大的差異在T細胞需要透過「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第一型」(MHC Class I)的辨認才會啟動專一性毒殺能力;但詭譎的癌細胞往往會戴上各種抑制面具,使得T細胞無法正常發揮。NK自然殺手細胞一旦被活化,就會開始毒殺癌細胞。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負責人賴教授,不僅是免疫學和腫瘤學的專家,更積極參與免疫細胞治療相關的研究工作。(圖片提供/CTWANT拍攝)相較於傳統局部性治療,免疫細胞治療是一種全身性的治療。透過靜脈輸注擴增的免疫活細胞,強化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賴教授強調:「免疫細胞治療是未來的希望,因為在確診時,腫瘤往往已經發生遠處轉移,單一的局部治療,及隨後的全身性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可能無法徹底消滅癌細胞。免疫細胞治療的優勢在於能夠精準針對全身性的癌細胞進行攻擊,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然而,免疫細胞治療並非適用於所有癌症患者,因為這種治療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癌細胞特徵進行訂製。賴教授指出,患者的醫療團隊需要仔細評估每位患者的病情、免疫狀態以及相關的檢測結果,才能確定是否適合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為了確保免疫細胞治療的成功,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的醫師團隊具備相應的專業背景和經驗。賴教授自己就是免疫學和腫瘤學的專家,並且積極參與免疫細胞治療相關的研究工作。此外,團隊中還包括腫瘤科醫師、臨床試驗專家、實驗室技術人員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以確保免疫細胞治療在臨床應用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賴基銘教授說明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致力於為癌症患者提供最先進的治療技術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目標為患者安排更優良、更有效的治療計畫。(圖片提供/CTWANT拍攝)目前臺灣醫療選擇多元,北醫有質子治療、萬芳有熱治療、北榮有重粒子治療,中山醫院為地區醫院,相對來說有更多的選擇性與醫學中心合作,讓患者在需要接受免疫細胞治療時,可安排更優良、更有效的治療計畫。賴教授表示,作為一名臨床醫師和研究人員,他致力於將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其過去針對中草藥的研究基礎,已發表近20篇論文,研究發現,要清除癌幹細胞,中西醫整合是有加乘互補作用,提供「癌症整合輔助醫學」Cancer Complementary & Integrative Medicine(CIM),通過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相互促進,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 賴基銘教授指出,過去父母在日治時代都曾接受過簡單的醫藥訓練,父親開藥房、母親自行研讀日文書研發感冒藥;但因雙親都不是醫師背景,便期待家中的三個兒子都能從醫。大哥賴東淵是中醫博士、弟弟賴易成後來走放射腫瘤科,自己則走西醫腫瘤科,女兒跟女婿都走放射腫瘤科,三兄弟跟下一代都在臨床研究範疇與癌症治療相關。賴基銘教授指導就臨床醫師背景與天明製藥成立生醫部團隊,針對臨床與製程整合提供國人更理想的方案。(圖片提供/CTWANT拍攝)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致力於為癌症患者提供最先進的治療技術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免疫細胞治療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選擇,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透過賴基銘教授和他的團隊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中山醫院與其他醫學中心的合作,讓國內外的患者可以獲得高效且安全的免疫細胞治療,提高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天明製藥企業第二曲線 從0到1創造再生醫療新里程碑
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659,下稱:天明製藥)自1968年成立以來,以科學中藥、一條根、台灣清冠一號等產品聞名。在台灣製藥業中,天明製藥是唯一一家同時擁有檢驗、製藥、銷售、醫療軟體和再生醫療GTP細胞製備場所的公司。天明製藥在產業界的投入速度和準確度相當快且準,詹詠寧董事長表示中醫藥、再生醫療及醫療軟體,現為天明製藥最主要的產業服務發展目標,目前已服務超過1962家基層中醫診所和702家合作藥局,市場覆蓋率近60%,形成一個整合型服務鏈。再生醫療領域,天明製藥在短時間內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於2018年開始建置「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成功獲得臨床IND試驗計畫的批准。在詹詠寧接任董事長的帶領與傳承,於申請後期的一年內連續獲取TAF檢測實驗室(編號:3982)及GTP細胞製備場所(編號:TP112C032)認證。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免疫細胞治療與細胞委託產品,已成熟的製備技術服務《特管辦法》開放項目,接受醫療機構委託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未來,會因應法規的調整,投入研發製程。「天明精準TAF檢測實驗室」(編號:3982)業已通過符合主管機關規範標準的受託檢驗單位,檢驗把關細胞品質。天明製藥詹詠寧董事長表示,回歸在醫療選擇權上,希望台灣能加速通過法規為癌症患者能提共更多的治療選擇。(圖片提供/CTWANT拍攝)之所以選擇進入免疫細胞治療領域,而不是免疫藥物治療領域,天明製藥詹詠寧董事長表示原因有兩點。首先,製藥產業有西藥、中藥,另一塊則是生物製劑三個領域,天明製藥希望臺灣加速通過完善政策和法規,讓俱備GTP資質的細胞製備場所,未來能生產高品質的細胞產品,受益醫療機構和民眾。其次,天明製藥希望通過細胞治療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為癌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整合治療選擇。 除此之外,天明製藥也積極投入臨床合作已跟亞東紀念醫院投入合作研發腫瘤浸潤淋巴球TIL細胞先端技術。延攬國內腫瘤內科權威醫師賴基銘教授擔任醫療長,提升與醫院和學術機構進行臨床研究和技術交流的橋樑。人才是公司寶貴的資產,使得天明製藥投入再生醫療領域,能以跨界合作和知識共享的方式,加快研發和推廣,同時更努力舉辦各式再生醫療論壇,期許提升台灣再生醫療領域的服務新契機。天明製藥在免疫細胞治療癌症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更專注於研究NK自然殺手細胞技術的增殖,這種先天性免疫細胞具有強大的毒殺能力和高效的作用機制。許多醫師也指出,末期病患的免疫系統已難以提供有效的自體免疫細胞。如果能夠提早應用細胞治療方法,將有望使更多病人獲得有效的救治。目前,已經成功申請通過「實體癌第四期」的治療,新案「第一至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治療計畫案已接受主管機關審查,這些治療適用多種常見實體癌患者。 臺灣細胞治療經過主管機關多方研議,參考歐美與日本雙軌制管理模式在2018年通過《特管辦法》開放細胞治療技術。美國產業界與病人在2015年推動「right to try」運動,希望病人更早使用再生醫療。因為過去,當癌末病人在已經失去其他治療選擇時,只能去日本接受治療,這個運動的興起促使人們關注台灣末期癌症患者無法合法獲得這種先進治療方式的問題。詹詠寧董事長說明:「目前天明製藥與台北中山醫院合作成立了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邀請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根據《特管辦法》,已經通過CI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實體癌第四期、第一期至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癌症別:肝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頭頸癌、胰臟癌(第四期)、肺癌、卵巢癌、腎臟癌、乳癌(第一到三期)」、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癌第四期,癌症別: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卵巢癌、乳癌、胃癌、腎臟癌、頭頸癌(含鼻咽癌)、食道癌、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胰臟癌」和自體脂肪幹細胞計畫(用於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天明製藥為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對於傳統治療無效或無法進行其他治療的患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圖片提供/CTWANT拍攝)台灣是全球第二個將細胞治療列為常規醫療的國家,這對於台灣人民在癌症治療和退化性疾病方面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而天明製藥在癌症治療領域的努力和成就將為國內外需求者帶來巨大的幫助。在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對於那些經歷傳統治療無效或無法進行其他治療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透過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對抗癌細胞,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品質。 天明製藥除了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此外,他們也在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治療結束後,這些患者可以返回居住地並繼續追蹤和持續照護,以滿足患者在治療需求方面的互助互惠,透過雙管齊下的方式,希望更好地照顧全民健康。 天明製藥在細胞治療領域的耕耘和創新,詹詠寧董事長接任傳承,帶領團隊共同創造企業發展第二曲線。從0到1投下龐大的資金與人力,不斷研究發展,回饋社會,促使傳統中藥邁入現代化、期望在經營團隊帶領及全體同仁努力下,發揮團體共榮的精神,繼續推動中西醫整合與再生醫療發展,提供患者高品質產品,使製藥產業更加卓越成長。
發現已末期!金鐘男主持驚罹扁桃腺癌 1症狀注意、關鍵病毒是「它」
曾3度拿下廣播金鐘獎主持人的陳凱倫,驚爆去年因為摸到右頸有1個硬塊就一,發現罹患扁桃腺癌,當初確診時已是4期,開刀後恢復到1期,目前持續服用口服化療藥物中。醫師提醒,扁桃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且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若有出現單側喉嚨痛、耳痛等症狀,務必提高警覺就醫檢查;而致病原因地評估,要看的重在在於有無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今年65歲金鐘獎的陳凱倫,近日在臉書平台上透露,他在去年11月得了扁桃腺癌,右頸開刀切除腫瘤,留下了12公分的疤痕。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陳凱倫透露,原本他要做35次電療,但靠聲音工作的他,因為擔心失聲,後來和醫生討論後,他改吃口服化療藥,目前除了晚上會比較容易疲倦和嗓子啞,沒有太大的副作用。針對扁桃腺癌,國人多半很陌生,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呂宜興受訪時提到,其致病原因,主要以有無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來區分2種,有感染者,年紀多半落在約30至40歲,非感染者的患者年紀,則落在50至60歲、有吸菸史的民眾居多,性別上來觀察,整體以男性為多數。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扁桃腺是屬於人體的免疫器官,扁桃體惡性腫瘤分為鱗狀細胞癌、淋巴上皮癌。他並提到,扁桃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臨床一開始會出現的症狀,多半會有像是扁桃腺發炎般的腫脹疼痛,但主要影響跟疼痛的感受在「單側」,包括單側脖子腫大、單側耳痛等,也有人會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症狀。至於治療策略,呂宜興指出,扁桃腺癌治療,一般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兩種,如腫瘤較小,可以經口手術清除,不會影響到吞嚥與呼吸,但若大到一定程度,則需將口腔打開切除癌細胞,如此口腔功能的受損層面會比較大。至於若要採行非手術治療,可選化療或放療的方式,放療對非感染HPV的扁桃腺癌治療效果較好。至於陳凱倫提到,本來被醫生初判的4期,在治療後已降為1期,呂宜興認為,這應該是指,腫瘤已經縮小為和1期差不多的大小。而感染HPV的扁桃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約有8成,抽菸引起的病例,約5至6成,整體而言,存活率約落在7成左右。
膽道癌初期症狀輕 成隱藏版「癌王」發現多半以晚期
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腹痛、黃疸症狀也好轉。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根據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組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病友們皆殷殷期盼新興療法能夠突破治療困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確診即陷入困境 過往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一年在過去由於治療方式有限,膽道癌只分為可開刀與不可開刀,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賴基銘教授坦言:「大部分病友2年內都會陣亡」,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教授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化療效果也不如預期,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的藥物來突破現況。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帶來新希望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2023)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饒坤銘教授以前述個案劉先生為例,當時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在20多天的膽汁引流後,即加入免疫療法的試驗,兩次療程後劉先生都自覺狀況感善,腹痛減少。雖然期間因肝指數(GOT、GPT)上升一度中斷,不過治療不到1年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也僅剩2-3公分,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良好的成效也令團隊感到振奮。膽道癌治療仍有進步空間 期許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著實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賴基銘教授、陳仁熙教授與饒坤銘教授共同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進一步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膽道癌衛教記者會大合照,(貴賓由左至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
男子消化不良又脹氣竟是膽管癌 醫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某位57歲男性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第3期膽道癌,腫瘤已經大到10.5公分。醫師表示,膽道癌(膽管癌)雖較不常聽到,但並非罕見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6到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的稱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多數患者常等到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出現時才就醫,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佈的癌症登記年報,國人罹患膽道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膽道癌初期症狀與常見腸胃疾病相似,民眾很難聯想到是癌症,因此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負責這起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透露,這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男子就醫時眼睛已明顯發黃,檢查後發現罹患第3期肝內膽管癌,腫瘤也長到10.5公分,醫師研判無法開刀切除,所幸後來經由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變小,症狀也好轉許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也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生長位子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說目前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的風險因子有9項。這9項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膽管良性瘤;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醫師也呼籲符合高危險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肺癌一年死亡人數首度破萬 女性患者9成未吸菸
肺癌為全球公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2020年世界癌症死亡數的第一就是肺癌,且全球有高達180萬的人口死於肺癌。而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22年美國肺癌的新發病數約為236,740人(男性117,910人,女性11,830人),死亡數約130,180人(男性68,820人,女性61,360人),肺癌對全球民眾健康的威脅絲毫未減。觀之台灣,肺癌已連續18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根據衛福部最新2021年癌症資料統計,死亡人數首度破萬人,達10,040人(男性6,335人,女性3,705人)。同時肺癌也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第二,僅次於大腸癌,根據2019年最新統計,肺癌發生人數為16,233人,相當於一天有近45人被宣告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肺癌最大的問題在於初期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通常已是晚期,要降低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一定要拒菸及避免二手菸、遠離空污環境、特殊職場污染,尤其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才能遠離肺癌威脅。肺癌有許多危險因子,包括吸菸的生活習慣,或暴露在二手菸的情境,以及基因型態變異、無形的空氣污染、特殊職場污染、個人健康病史等。雖然因素多元,但是不脫兩大重要面向,個體的基因是否穩定,以及外在環境致癌物的侵襲。賴基銘教授說,在台灣,尤其是女性,肺癌罹患者中有九成沒有吸菸的行為,即便是男性,近年來不吸菸的肺癌比例也逐漸增加四成左右,而女性的肺腺癌發生率已經超越男性。以國人的女性而言,肺腺癌的女性約有五成到六成左右為EGFR基因的突變(其餘者有KRAS約10%,ALK約5%);這一些基因的突變,再加上外部因素,例如二手菸、居家室內空污、外部環境以及特殊職場致癌物的侵襲等,肺癌的發生率即很難避免。賴教授特別強調,大家常常忽略「PM2.5」的危害,它可以穿透肺部,通過血流,影響人類的重要器官,而肺部就是第一個受影響的器官。空氣污染為固體顆粒、液滴與氣體的混合物,其來源來自家庭燃燒、工業燃燒煙囪與煙塵、交通廢氣、粉塵等,這一些懸浮粒子,漂浮在空氣中,其微粒粒徑或≦2.5,故稱之。而在引發肺癌的問題如此複雜之下,如何減少暴露在致癌物下,是預防肺癌必須具備的認知。例如避免接觸污染源(包括二手菸、致癌重金屬、焦煤、工作揚塵、寺廟或是家庭的燒香祭拜、汽機車燃燒廢氣等),以及烹調務必要使用抽煙機,進入空污地區必須戴上口罩等。這一些防杜措施,是日常必須注意、不可忽略的生活常識。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屈臣氏共同響應11月世界肺癌月,製作「愛妳不肺力 一起不肺話行動」公益宣傳影片,邀請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及知名抗癌作家星希亞參與拍攝,呼籲高風險女性應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即早關注肺部健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女性肺腺癌的發生率已超越男性,這是因為長期累積外部的致癌物環境,再加上基因變異所致,因此女性們更應加強關注自己肺部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遠離環境空污因子並自主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唯一具科學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一般而言,第一期(含0期)經過手術治療,五年存活率為九成,第二期接近六成以上,第三期則下降到三成,若是第四期才發現,五年的存活率僅一成,期別之間的存活率差距非常之大。賴教授說,大口呼吸對每個人來說非常簡單,前提是肺部要是健康的,雖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是人類尚沒有「洗肺機」,或是「切除整個肺部」仍能夠生存的技術,因此面對全球公敵的肺癌,「守護肺部健康,人人有責」,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遠離肺癌威脅。
「抹片篩檢」與「疫苗施打率」雙降 疫情恐致超額子宮頸癌!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延燒全球三年的COVID-19疫情大流行結束在望,不過,因為疫情造成的額外公共衛生衝擊,恐怕是接下來的重要議題!資料顯示,我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不僅子宮頸抹片篩檢人數一年降低13萬人,部分縣市抹片篩檢人數甚至在2年間下滑近2成;我國自107年啟動的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政策,109年接種率也較前一年低。抹片檢查與疫苗接種都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方法,日前國健署宣布自9月起,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從原本的2價轉換為9價,然而,不同價數的HPV疫苗對於子宮頸癌的保護有何差異?可以滿足台灣婦女的需求嗎?後疫情時代,HPV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以一起接種嗎?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婦癌醫學會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共同主辦媒體工作坊,分享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的正確觀念。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根據民國108年癌症登記資料,子宮頸癌排名我國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一年新增1393人罹患子宮頸癌症。統計顯示,110年有608人死於子宮頸癌,平均每天有1.6人死於子宮頸癌。「但其實,子宮頸癌是可以有效預防的!」透過提高HPV疫苗接種涵蓋率,增加子宮頸抹片等檢查篩檢率,及早發現、確實治療,就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對此,WHO發佈了一項《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全球戰略》,目標於2030年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過去幾年也持續投入協助相關政策推動。不過,這兩項能有效防杜子宮頸癌發生的利器,卻意外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張志隆表示,雖然台灣未像其他國家有長時間的居家隔離措施,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不僅子宮頸抹片篩檢人數一年降低13萬人,部分縣市抹片篩檢人數甚至下滑近2成(18.4%);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率也往下掉。國外研究根據美國COVID-19疫情期間HPV施打率下滑情況推估,未來百年至少有超過13萬名菜花(生殖器疣)、七萬名子宮頸癌前病變,以及逾2880名子宮頸癌患者,原因可能就是疫情造成的疫苗漏打、晚打!該如何面對這「疫」外衝擊呢?張志隆理事長表示:「趕快依醫囑接種HPV疫苗!」雖然短期內未必會馬上看到施打率下滑造成的效應,但是長久來看,確實有研究推算可能影響未來包括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生。為預防我國女性罹患子宮頸癌,國健署自107年即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往年以2價疫苗為主,但今年9月起改為9價HPV疫苗,提供更多型別的預防!張志隆指出,大部分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長期持續感染HPV且無法自行清除則是造成罹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先前的公費2價疫苗涵蓋常見致癌型別HPV16、18。不過,有鑒於在台灣和東南亞地區,HPV52、58也是常見致癌型別,部分研究更顯示在這些地區,HPV52、58影響甚至不亞於HPV18,因此,如果疫苗能夠協助給予保護,當然更好。HPV疫苗可否與COVID-19、流感等疫苗一起接種呢?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HPV疫苗屬於非活性疫苗,可以與其他非活性疫苗如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疫苗同時於不同部位接種。至於先前若因為疫情未到校等因素,而有漏打HPV疫苗的情況,如果已經在15歲前打過第一劑,只要間隔超過五個月,可以於建議接種時程內依醫囑施打第二劑。若是沒來得及在滿15歲前打第一劑,接下來就必須依醫囑施打三劑,同樣的,應按照建議施打時間完成接種!有些人誤以為HPV跟新冠病毒一樣,就算不小心自然感染也可以獲得充足的保護抗體。對此,黃玉成理事長指出,即使感染過HPV也不一定能產生抗體;即便產生抗體,抗體濃度也非常低,跟施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相差甚多。黃玉成指出,HPV疫苗全世界自2006年起開打至今超過上億劑,在有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效益是最高的。雖有人憂心施打疫苗後可能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特發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問題,不過,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安全委員會(GACVS) 評估HPV疫苗的安全性數據後,認為並無科學證據證明嚴重不良事件與接種HPV疫苗有關。截至2020年6月,已經有107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女性的公費疫苗接種計畫,其中有33個國家將男性也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日本政府於2010年推動青少年女性公費施打HPV疫苗政策,但因為民眾對HPV疫苗的安全疑慮,2013年6月起宣布暫停積極鼓勵接種HPV疫苗後,疫苗覆蓋率由91%下降到28%,且這群女性到了20歲篩檢時,發現HPV 16/18感染率從0.3%上升到2.1%,引發該國政府討論,並且在審視相關安全性後,於今年恢復對於青少年女性依醫囑施打HPV疫苗的建議。
一天就有45人罹患肺癌 「5招預防」拚存活率倍增
肺癌連續15年高居國人十大癌死因症之首,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肺癌;而發生人數亦高居第二,僅次於大腸癌。根據國健署最新2019年統計資料顯示,肺癌新發生人數為16,233人,相當於一天有近45人被宣告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說,台灣肺癌發生人數20年來大幅躍升約3倍,且在十大癌症中有三高特性:「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以及「健保花費最高」,肺癌來勢洶洶可說是新國病。而會導致此三高特性的原因,則在於肺癌初期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通常已是晚期,所以力拼「肺癌存活率倍增」的關鍵,就是要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為響應8月1日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全民一起來當「愛肺一族」,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落實愛妳不肺力5招,守護肺部健康。即日起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全民一起呼吸體驗,發起「愛肺登階美拍」線上社群活動,從簡單的登階測驗,就可以測測你的肺部健康,邀請大家公開分享自己或與親朋好友一起的愛肺登階運動照。50歲的譚小姐是一個生活單純的家庭主婦,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打理孩子、先生的三餐及煮飯、打掃等家裡瑣事。前陣子因為父親肺結核住院治療,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肺部健康,申請了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屈臣氏共同舉辦的「愛妳不肺力」之肺癌高風險經濟弱勢女性免費篩檢補助計畫,在接受了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第一次檢查有慢性發炎反應,2年繼續追蹤後,卻惡化成左上肺有近0.6公分的實質性小結節,需要在一年內持續追蹤胸部電腦斷層,無預期會收到這樣的檢測結果,也讓譚小姐開始注意到自己每天可能接觸到的空氣污源。賴基銘醫師指出,在台灣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9成是不吸菸者,因此常常會忽略其他罹患肺癌風險因子。譚小姐雖然看似生活單純,頂多是每天早上騎機車出門買菜,大多時間都是在家,家中其實也隱藏肺癌危險因子,譚小姐回想結婚幾十年,家裡每天早晚地基主加祖先三炷香外,還有初一、十五拜拜,經常會吸入到熏香物質。加上幾乎每天都在家煮飯,家裡還是使用舊式抽油煙機,以及居住在老式的公寓房子,原本鄰近廚房的通風巷近年來陸續被封住,也沒有對外窗,因此每次煮完菜就會吸入大量炒菜油煙,長年下來默默生活在空污集中地,影響肺部健康而不自知。賴基銘執行長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下降,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也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常身處於充斥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也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在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的主因。針對肺癌危險因子的防不勝防,賴基銘執行長特別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肺癌在1公分內手術切除,其治癒率高達95%,因此,定期篩檢非常重要,尤其針對肺癌高危險族群。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可偵測到小於0.3公分的肺部病灶,是臨床證實最有效之早期肺癌檢測工具。賴基銘執行長提醒,一定要落實愛肺5招,遠離致癌環境、建立規律運動和自主篩檢的習慣,且均衡飲食多吃蔬果,生活健康,身體也會跟著健康。第1招:不吸菸、遠離二手菸吸菸容易導致肺癌及其他癌症、心血管疾病,雖然臨床發現罹患肺癌的女性患者中,高達9成沒有抽菸的習慣,但長期暴露在二手菸或廚房油煙的環境中,也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此,遠離菸害和油煙,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首要步驟。第2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報告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使平均壽命延長3年、癌症死亡風險減少10%。需注意的是,在各種運動種類中,有氧運動最有助增進且維持肺部健康,快跑、快速騎自行車、蛙式游泳、拿重物爬樓梯、登山等都是不錯的訓練方式,運動強度建議應達「運動時感覺會喘、無法持續聊天」的狀態。第3招:定期肺部有效篩檢定期做肺部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測是國民健康署認為最有效的肺部檢測工具。肺癌也成為台灣第五癌篩檢,國民健康署針對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者等肺癌高風險族群,免費提供每兩年一次的LDCT檢測。凡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第4招:避免長期接觸職場環境的污染長期暴露在特殊職場環境中,例如金屬及化學類工業、放射線、石綿、油漆業者及特殊建築石材的接觸者,需特別注意自身肺部狀況,且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第5招:健康飲食指南養成「少紅肉、高纖、低脂、蔬果彩虹579」的飲食原則。蔬果中的植化素具有多重防癌抗癌效果,可抑制細胞從正常狀態轉變成癌細胞。
有感余苑綺年花3百萬抗癌 余天籲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
癌症醫療負擔沉重讓許多癌友家庭經濟不堪負荷,立委余天今(5)日攜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仿效英國,盡速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CDF),支持病友勇敢抗癌,並確保健保資源永續;他也呼籲,因應罹癌年輕化趨勢,應提早癌症篩檢年齡,讓青年人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晚期癌的比例。余天表示,台灣推行健保的目的是希望國人「病得起」且「不因病而貧」,但是癌症新藥與技術費用高昂,健保又不給付,病友無法及早獲得較好的治療。他認為,政府有必要出面,效法英國,在健保總額外,建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余天說,自己是病友家屬,非常了解抗癌的辛苦,治療過程中,除了依靠病友本身的意志力,更需要家庭經濟支持,各種新興癌症療法,例如女兒余苑綺治療費一年動輒2、3百萬元,不要說一般勞動族群無力負擔,就連他個人都覺得吃力。他強調,設立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刻不容緩,自己也將發動立委連署,向衛福部和行政院建言。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衛福部統計,20-64歲勞動人口罹癌數逐年增加,每年門、住診人數近47萬人,而罹癌後絕大部分因為治療副作用無法保有工作。她說,台灣進入低薪時代,青年族群買不起房可以選擇不婚、不育,卻不能選擇不生病,希望政府支持台灣癌症藥品基金,年輕癌友才有機會使用更新更好的癌症新藥,保有勞動生產力。病友協會理事劉桓睿也指出,國際癌症醫療趨勢顯示,癌症免疫療法相較於標靶和化療,副作用較低、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部分癌友也因此得以返回職場工作,一邊治療一邊維持經濟收入。此外,有些癌別面臨現有用藥選擇少,治療效益不佳的困境,比如胃癌、食道癌。近年來歐美國家多建議以免疫或免疫合併療法進行醫療療效上也多有突破性進展。然而同樣面臨高額負擔,需要政府伸出援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顧問醫師賴基銘教授指出,病人有新藥可選擇,但有時因健保未給付,病人付不起而無法使用,如何在完全給付、完全不給付之間,有其他選擇,政府應思考其他健保外的財源支持癌症新藥基金,從政府、癌友、藥廠多元參與形式,兼顧照顧經濟弱勢病友,也確保健保永續發展。健保署科長連恆榮表示,健保如何在藥品效益和資源分配上取得平衡,確實需務實考量,增加健保資源外的財源,是比較具彈性作法,健保署樂觀其成。國健署主秘王怡人表示,成立基金也會有面臨資源有限性的問題,癌症藥品基金政策會再與署內研議。圖說:
癌症新藥申請到健保同意給付 平均等待時間730天
46歲的阿煌,5年多前確診晚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因不符健保給付資格,只好自費救命,每月治療費用高達10幾萬,凸顯癌症新藥、新科技治療的可近性不足。民團表示,健保總額過去幾年的成長率約落在4~5%間,但癌藥的成長幅度每年約10%,從申請健保到給付平均得耗費730天,甚至等上3、4年,病友在忍受病痛之際,還要被迫面對生死抉擇。肺腺癌自費月花逾10萬阿煌罹癌時,發現腦中長了8顆腫瘤,但健保僅給付3顆的加馬刀治療,他問醫師「能不能健保付3顆,我付5顆的錢?」但醫師以健保無法分一半為由回絕,阿煌只好全自費治療。針對肺腺癌,他接受了化療、免疫藥物、抑制劑治療,合計每月得花上10幾萬,但僅化療有健保給付,好在有商業保險,每月的開銷也減至數萬元。為了繼續治療,阿煌耗盡了半生積蓄,只能重返崗位,到機車行工作到深夜,他表示,過去以為健保是什麼都保,生病都可以給付,但罹癌才得知很多治療都需自費。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癌症新藥、新科技研發費用高,對健保財務衝擊大,通過給付的時間也很長,即便給付了,適用的範圍也會限縮,很多病友等不到給付就離開人世,這種情況他基本上每個月都會碰到。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癌症新藥從送審到真正生效,平均得花費730天,中位數是561天,非癌症新藥則平均396天,中位數則約10個月,對病友來說,為了新藥等上3、4年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癌症藥費每年成長10%蔡麗娟指出,今年健保總額突破8000億大關,較去年增加了260億元,成長3.32%,但過去幾年成長率約落在4~5%,而癌症藥費每年成長幅度約10%,比總額成長率高出1倍,即使去年費率升至5.17%,對財政結構仍治標不治本,癌症新藥給付一樣困難。針對癌症新藥健保給付問題,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醫療分項費用中,藥品占率已達28.9%,健保的錢不能都拿來買藥。近期提出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預告期滿,最快5月上路,盼透過改變民眾的醫療行為,讓財務更平衡,進而改善癌症、罕病等新藥納入給付的問題。
李應元罹「壺腹癌」醫曝轉移淋巴5年僅25%存活 1症狀提早發現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罹患壺腹癌,於昨(11日)病逝,享壽68歲,也讓國人討論起這個較為陌生的癌症。醫師表示,壺腹癌較難在初期發現、不易以手術治療,且一旦轉移至淋巴,5年的存活率僅25至40%,但若出現某種症狀,有可能是壺腹癌的初期病徵。據《中央社》報導,台大醫院田郁文醫師解釋,壺腹的位置是在十二指腸與膽管、胰管的交會處,癌細胞可能來自不同源頭;若是來自十二指腸黏膜細胞的話較不兇險,但或來自胰管細胞,則會很兇猛。他表示,壺腹癌就算以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都較難在早期發現,一般都是直到腫瘤讓膽道、胰管阻塞並導致擴大才會發現。壺腹位置圖。(圖/百度)萬芳醫院醫師賴基銘也直言壺腹處的腫瘤難以發現,罹癌者多是晚期才被發現,且大部份的腫瘤都長在無法切除的部位。不過,還是有少部份患者是在腫瘤體積不大時,就因為造成膽道阻塞出現的「黃疸」症狀而就醫,才能在初期被發現,但是因為壺腹的位置特殊,所以就算能手術仍有無法完全切除的可能,也造成復發風險提高。賴基銘引述壺腹癌相關研究數據,或無轉移至淋巴且順利手術患者,5年存活率約65至80%;晚期轉移至淋巴的患者,5年存活率僅有25至40%。據《中國時報》報導,台北榮總吳俊穎醫師表示,壺腹一旦有腫瘤造成阻塞,就會因為膽汁淤積而造成黃疸症狀,而膽汁還可能會引發感染而造成上腹痛及發燒,甚至也有少部份患者會出現噁心想吐、腹痛等胰臟炎症狀。他建議長者應固定抽血、做腹部超音波,以便在膽管變粗時就馬上發現。
台北市婦癌篩檢出絕招 月月送萬元禮券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8年十大死因資料顯示,惡性腫瘤續居首位。臺北市乳癌、子宮頸癌分別為女性癌症死因第2位、第14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北市推動乳癌及子宮頸癌等婦癌篩檢活動,運用自105年起推動的癌症防治便利網,持續結合北市醫療院所,民眾可在醫院、診所、職場及社區等場域進行癌症篩檢,乳癌篩檢率逐年提升,108年共有11萬650人完成乳癌篩檢,較105年同期9萬9,813人成長10.86%,篩檢率從105年38.18%上升至108年47.68%,發現疑似陽性個案9,743人,提早發現650位乳癌個案,協助其及早治療,增加存活減少死亡率。105年子宮頸癌2年以上未抹之篩檢人數為43萬7,097人,108年提升為46萬6,364人,成長6.70%,篩檢率亦由51.27%上升至54.38%,疑似陽性個案871人,亦發現486位子宮頸癌個案;且根據臺北市108年最新死因統計,子宮頸癌標準化死亡率降為每10萬人口2.41人,低於全國3.23人,已連續2年於十大死因之外。財團法人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表示,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國有1萬3,965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天有近38位女性被診斷乳癌,而子宮頸癌有1,418人,平均每天近4位女性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與生活型態有關的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特別呼籲女性朋友「保健5招打造防癌力」,有乳癌家族史40歲以上女性每2年定期篩檢是重要關鍵,並於生活中落實「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另外,子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輕忽,至少每3年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針對檢查結果為疑陽性民眾,亦及早追蹤複檢,才能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並可降低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北市衛生局提醒,自109年8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凡設籍「臺北市」,完成婦癌篩檢(乳房X光攝影或子宮頸抹片),即可各獲得刮刮卡1張,月月都有機會刮中萬元及200元禮券,總獎金逾50萬元,趕緊把握機會儘快完成檢查。相關問題請洽詢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分機1845、1846或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亦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https://health.gov.taipei/,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主題專區/癌症防治專區)或利用手機下載癌症篩檢QR code查詢。
「菜花」長在額頭上! 沒有性行為也會有感染機率
俗稱菜花的「尖銳溼疣」(HPV),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性病,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顯示,18至59歲男性生殖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平均盛行率達45.2%,每2名男性就有1位感染HPV。另1項研究則顯示,男生正式工作,約23至27歲後,感染率明顯提高,增加至46.5%,遠高於18至22歲的28.9%。皮膚科醫師柯適中在臉書上表示,「菜花」通常出現在生殖器附近,但有時候也會長在其他部位!(圖/FB)根據皮膚科醫師柯適中表示「菜花通常出現在生殖器附近,但有時候也會長在手部、口腔、耳內、腋下和大腿內側,病毒甚至會侵犯到額頭,而生殖器長菜花,最有可能是不安全的性行為引起,當然少數也可能是自體感染、垂直感染,,但仍有不到1成可能透過其他途徑散播開來,包括與患者共用浴巾、馬桶、浴缸,甚至與患者貼身衣物混在洗衣機裡清洗,都有機會經由生殖器上的小傷口間接感染。柯適中在臉書表示,最近門診看到的菜花病例,幾乎每一位患者都否認有不安全的性行為,而不安全性行為引起的菜花,通常感染在生殖器部位,但有時候耳內、舌頭、口腔、大腿內側、臀部、腋下、乳頭,甚至額頭等部位也有可能出現菜花。「菜花」通常出現在生殖器附近,但有時候也會長在耳內或額頭上。(圖/FB)柯適中表示,最常見是HPV6 和HPV11型,佔菜花的90%;其它,長在生殖器的HPV16、HPV18,臨床比較少見,但卻可能引起癌化,他指出,性生活頻繁的人,即使沒有發現菜花的外觀,其實已被HPV所感染,而且也是無症狀卻有感染力的帶原者了。另外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近3分之2男性知道HPV是經由性行為傳染,但半數男性受訪者卻不知道枕邊人過往有過多少性伴侶。事實上,即使單一性伴侶,也有可能感染HPV,基金會的執行長賴基銘就表示,男性正式進入社會後經濟獨立,與性伴侶親密互動更加頻繁,此外,透過手機軟體找到一夜情對象的機率也大增,這應該也是感染率大幅增加的主因。手指、鼻孔處也會長「菜花」。(圖/FB)至於治療方式,西醫治療菜花多以雷射、電燒或二氧化氮冷凍等方式,目的在去除表皮突出肉芽,但肉眼看不到的肉芽無法清除,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現在也有許多人選擇中醫來治療,根據中醫師黃慶雲表示,治療方式主要透過內服五寶解毒散,以產生排毒、解毒、消疣等功能,提昇細胞免疫力,再加上外抹蒲公英、冇骨消的萃取液,加速菜花病原體自然脫落,同時兼顧解毒及提昇抵抗力,降低復發機率。
40歲男以為痔瘡出血 醫師一看大驚:竟有拳頭大的菜花!
一名40歲男性因長期痔瘡出血而非常困擾,就診後意外發現原來不是痔瘡,而是感染HPV病毒導致長出拳頭大小的菜花,他從沒想過HPV會與自己有關,也不清楚可如何預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表示,由於沒有做好預防工作,使得全球男性因HPV罹病個案總數已經遠高於女性,他強調,除了女性,男性也應預防HPV避免伴侶間相互感染,共同落實預防HPV導致的癌症與相關疾病。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指出18-59歲男性生殖系統感染HPV的平均比例為45.2%,將近每2位男性就有一位感染HPV。顧文瑋醫師則分享,根據刊登於權威期刊JAMA的研究,根據2013-2014年資料統計,美國男性在18至22歲時HPV感染比例為28.9%,然而到23至27歲這個進入社會之後的年齡區間就增加至46.5%,感染比例約暴增6成,而在更年長的年齡區間組別中,也持續維持著高感染率,顧文瑋醫師進一步指出,男性若感染HPV,除了會罹患菜花之外,甚至會演變成肛門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男性正式進入社會後,有更多與性伴侶發生親密互動的機會,推測這是感染率大幅增加的主因!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大規模研究發現,在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病源中,HPV造成最多人感染,遠超過民眾害怕的愛滋病毒(HIV)、披衣菌、淋病等,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感染HPV,顯示情侶間高度傳染的現象8,但是男性在社會期待與框架下,較難以說出自己生理上的問題,如同「男癌之隱」。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提醒,只要有發生性行為,就有感染HPV的風險,而目前社會較為開放,親密行為的發生也更為頻繁,HPV感染風險也隨之提升,雖然有些民眾認為發生性行為時只要做好安全措施、使用保險套就能預防HPV,但除了是否全程使用的問題,保險套本身並不能完全包覆親密互動的部位,雖可降低機會,但感染HPV的風險依舊存在,可說是防不勝防,因此建議民眾依醫囑接種HPV疫苗,以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降低感染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為提升男性HPV的預防觀念,今年特別建置了以男性為主的「男癌之隱」HPV衛教網站,提供多項資訊讓男性國人能更加了解自身與感染HPV的關聯性,網站內容包含診間資訊、HPV介紹、精心設計的男性HPV風險測驗評估及積極預防方法的介紹等,藉此提高男性對於HPV的危機意識,使男性對HPV 有正確認知與預防觀念,讓自己與伴侶性福又防癌,7月15日起,可上網搜尋「男癌之癮」了解更多HPV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