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咖啡6】 專家斷言:不一定更好喝 一定會變貴
未來的咖啡會變貴,似乎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遺憾的是,我們花了更多代價,卻不一定能喝到更好喝的咖啡。除非短期內能找出在風味上取代阿拉比卡的新品種。其實,近10年來咖啡產業對新物種研發沒有停止過。例如世界咖啡研究機構(World Coffee Reserch)利用基因標籤技術,縮短開發雜交品種所需的時間,研發出更多適應環境挑戰的新品種和作業模式,如哥倫比亞的castillo,columbia 、肯亞的batian等新品種。歐洲精品咖啡界元老、德國籍的舒瓦兹醫生(Dr. Med. Steffen Schwarz)因為有醫學背景,在品種改良方面頗有研究。他在受訪時表示,「當務之急;是推廣種植更適合低地生長的品種,譬如坎特佛拉(Coffea Canephora)、賴比利卡(Coffea Liberica)等品種。」德國籍的舒瓦茲醫生是歐洲精品咖啡界的元老,對咖啡品種改良研究頗有心得。(圖/舒瓦茲提供)國內最大烘豆商朱茂亨說:「每一種咖啡豆適合品飲的烘焙溫度、方式都不同,目前這幾種咖啡豆雖然種植技術沒問題,但要找出最適飲的烘焙法,還需要更多人和時間來印證。」為了消彌市場端獨尊阿拉比卡的觀念,今年4月初在東馬來西亞舉辦的「婆羅洲咖啡論壇」,特別舉辦「賴比利卡咖啡品種烘焙賽」,透過杯測來推廣其他高品質咖啡品種。大型咖啡企業每年也都提撥幾千萬美元進行研究,星巴克甚至已在澳洲成功種植出阿拉比卡咖啡樹,不過,澳洲工資昂貴難成為新產地。台灣人很愛喝咖啡,每年進口的咖啡生豆最多不過4萬公噸,市場規模不夠大,沒本錢去談契作,也沒辦法大量囤積生豆,且咖啡期限有限,且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耗費的電費相當驚人。台灣也有小量種植咖啡,年產量僅1,000公噸,不過台灣烘豆技術具備國際水準,年年都有年輕烘豆師嶄露頭角。對於咖啡的未來,「(台灣)最多是在新品種的烘焙研究上盡一點心力。」蔡治宇說。林哲豪則不惜成本創辦《咖啡誌》雜誌,「台灣有很成熟的消費文化,有機會作為咖啡技術或文化中心影響全世界」。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咖啡不見得會消失,但賣得更貴,且不一定更好喝。台灣的咖啡豆烘焙技術,在全球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