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移轉
」 繼承「富爸媽」避稅!房屋贈與移轉創33年新高 雙北居前二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7月囤房稅2.0上路,為達節稅效益,「富爸媽」紛紛卯起來送房,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全台上半年贈與移轉棟數達2.87萬棟、年增3%,創1991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高。內政部統計顯示,贈與移轉的高峰期為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的2015年,當年高達5.5萬棟,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降至4.1萬棟,不過近年隨房價上漲、房市熱絡,贈與移轉棟數逐年攀高,去年已達5.2萬棟,今年上半年續成長3%。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中央銀行信用管制針對七都自然人購買第二屋,貸款由6成降為5成、且無寬限期,購置第三戶高價住宅貸款上限僅4成,此外,今手7月上路的囤房稅2.0,規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改採「全國歸戶」,且調高多屋者房屋稅率達2~4.8%,各種限貸、重稅壓在多屋者身上,使多戶持有人贈與房產給親人的需求提高。以六都來看,房價最高的台北、新北不僅贈與移轉棟數高居一、二名,上半年年增率7.3%、4.9%也遙遙領先其他四都,反應雙北房價高、年輕人購屋不易,贈與移需求大,尤其台北市不少金字塔族群,若持有多戶不動產,房屋稅等持有成本較高,更有贈與房產給親人的節稅需求。此外,戰後嬰兒潮世代多是享受台灣早年經濟成長、擁有房產的族群,隨此世代步入老年,加上贈與移轉快速增加,今年繼承移轉則有趨緩,內政部統計顯示,上半年繼承移轉為3.73萬棟、年減3.1%,但仍創下有統計以來同期次高。
為避囤房稅 前7月房屋贈與移轉逾3萬棟 創9年新高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前7月全國房屋贈與移轉棟數3萬1835棟,創下9年同期新高,年增率5.38%。官員指出,以今年每月贈與棟數3500棟至5500棟來看,如果趨勢不變,全年房屋贈與棟數可望上看5萬棟。近年房屋贈與棟數。(圖/傅沁怡製表)官員分析,2016年到2021年全年贈與棟數大致平穩在4.3萬棟上下,但去年全年暴衝到4萬9805棟,比前一年多了5139棟、年增逾1成,除了民眾財富傳承相關資產配置,推估應與部分縣市採取囤房稅有關。以六都為例,除新北市囤房稅是自今年9月1日上路,其它五都先前已採行囤房稅,去年六都贈與房屋棟數3萬7033戶,年增率12%,高於全台平均增幅。依財政部先前公布的今年前7月資料,六都非自住房屋(即可能被課到囤房稅的房屋)戶數以新北市13.5萬戶最多,台中市10.5萬戶,台北市9.2萬戶,高雄市8.3萬戶,桃園市6.9萬戶,台南市則是4.3萬戶。依現行房屋稅法,個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全台可持有3戶自住房屋,也就是說,某甲名下若有5房,其中2房贈與成年的已婚兒子乙,原則上這5房都可依自住房屋計稅,但同時要考量贈與有每年244萬元免稅額限制。財政部在立法院新會期把房屋稅條例修正列為優先法案。會計師分析,囤房稅2.0因為是採全國總歸戶,且各地方政府都必須實施,可能會讓多屋族移轉房屋避稅的需求更加迫切。會計師指出,實務上常見方式是夫妻先互相贈與,之後再各自用每人一年244萬元的免稅額度贈與子女,最多可創造出一年488萬免稅贈與額度;且有許多贈與操作是移轉部分持份,例如贈與房屋1/3所有權,但在統計上仍為一棟,也是贈與棟數攀升的原因之一。房屋贈與高峰是在2013年至2015年,全年贈與棟數都超過5萬棟,官員指出,今年全年贈與棟數若破5萬棟,將是9年來首見。會計師表示,過去民眾傳承不動產相關財富時,會在贈與和繼承間游移,但近年因房價高漲,相關部會限縮房貸成數及寬限期,加上最直接衝擊多屋族的囤房稅,使得不少人傾向以移轉房屋給親人的方式來節稅。
不只5億男!北市Q1房產交易每3筆就有1筆是繼承
台中5億男事件引起社會一片譁然,不過根據房仲業者統計不動產交易資料發現,今年Q1全國不動產轉移「繼承」的比例高達25.7%,較去年同期增加7.4%,其中以台北市最高,達29.4%,等於「每3筆就有1筆是繼承」!全台不動產交易降溫,住宅買賣移轉比例從去年Q1的60.9%,減少了11%;不過以贈與和繼承形式做不動產轉移的比例卻有所提升。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繼承占比走高,主要是因戰後嬰兒潮世代,距今已約70年,觀察2022年的全國死亡率為8.89%,達到統計以來的新高點,隨著人口老化逐步凋零,因此繼承不動產的占比也隨之增加;加上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歷「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在房價所得比低的時代,累積不少房地產,使住宅繼承筆數走揚。繼承不動產的比例增加,除了因死亡率增加,也反映多數長輩擔心太早贈與房產,恐導致子孫不孝,或是分配不公等疑慮,因此排斥生前贈與,不如身後循繼承方式分產。而實務上,也常見因為子孫眾多,對遺產的處理沒有共識,則透過法拍來分產的情況。至於贈與房產的比例也有增加趨勢,今年Q1增加了2.6%,各縣市當中,又以台北市贈與移轉占比最高,今年Q1達23.3%。台灣房屋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2022年起,每人的贈與免稅額度從220萬元提高到244萬元,有規劃提早佈局的父母,一般會先透過夫妻贈與後,再轉贈給子女,同年度就有機會達到488萬的免稅額度。若結婚當年,還有多100萬元的免稅額,該年贈與免稅的總額可達688萬元,因此多少促使贈與移轉的占比增加。陳定中提醒,民眾將房產贈與給子女,雖然享有免稅額,但須注意,子女受贈房屋的取得成本,會以公告現值計算,由於公告現值與市價差距頗大,往後子女欲轉售房產時,就可能因取得成本過低,導致房地合一稅飆高,所以也可以考慮贈與現金,再以買賣的方式將房產移轉給子女,以提升節稅效果。
囤房稅實施帶動房產轉贈 去年全台移轉近5萬棟創7年新高
去年部分縣市實施囤房稅,不少屋主將房產以贈與給家庭成員分散持有,夫妻贈與更成為家庭資產節稅的方式之一,帶動全台去年贈與移轉近5萬棟、夫妻贈與1.4萬棟均年增逾一成,並創七年來新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7月起,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縣市正式實施囤房稅,衝擊「非自用住宅者」,恐被課徵較高額的稅率,因此不少屋主將房產以贈與方式讓家庭成員分散持有,以避免被課高額囤房稅。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夫妻之間相互贈與的財產免課徵贈與稅,去年開始贈與免稅額提高,從原本的每人每年220萬元,拉高到244萬元,多少也增添民眾在資產配置上採取「贈與」的意願,夫妻先透過贈與配偶不動產,再以夫妻兩人每年共可贈與子女488萬元的免稅額,將資產分批逐次轉贈給子女,一來可達到節稅的效果,二來也能協助年輕人在高房價時代晉升有房一族,使2022年贈與棟數的年增率飆破1成,贈與棟數創下近七年新高。不過2022年全年建物贈與移轉棟數雖近5萬棟,不過贈與稅收僅微幅成長1.7%,主要由於去年年免稅額提高,符合免稅條件的案件佔比走揚,尤其是占了近1.4萬棟的夫妻間贈與,不列入贈與總額免課贈與稅,使去年整體贈與稅收沒有大幅增加。
揭秘COSTCO股東4/大統吳家資產三輩子花不完 「第三代開的不是MINI Cooper就是TOYOTA」
美國好市多收購台灣好市多45%股權,將向來低調高雄吳家搬上檯面。知情人士透露,「吳家很有錢也很低調,資產三輩子也花不完。」據CTWANT記者調查,就吳家公開持有的百貨公司及高爾夫球場土地,保守估計就有160億元,市場傳言吳家握有15萬坪地,加上賣股變現,總資產上看500億元。(圖/林榮芳攝)一位高雄地產人士表示,大統吳家在高雄持有很多停車場、賣場,做賣場經營賺得都是零頭,最大利益是土地收租和出售,不過吳家謹守家訓「只進不出」原則,基本上很少賣地,最近一次動作較大的就是2020年華王飯店以15億元賣給興富發總裁鄭欽天,其他幾乎沒有聽到有土地釋出的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他們賣土地的決策聽說是透過董事會,決定要釋出哪一塊、定價多少後,丟出來給中人找客人,再議價一下就定案,速度都很快。「吳家第三代非常節省,開的車不是MINI Cooper就是TOYOTA,基本上也不太管公司的事,都交給專業經理人,吳家賣一塊地全家可以撐10多年,大概覺得好好過生活就好。」一位曾與吳家接觸過的人就形容,他們很有錢也很低調,基本上資產三輩子也花不完,而且比高雄陳家還神秘,「陳家至少要找人喝酒、打球都還找得到,吳家的人都不在檯面上。」大統集團旗下的高爾夫球場(已停業),面積最大時有17萬坪,目前剩餘的7.2萬坪仍有4億餘元的價值。(圖/報系資料照)大統吳家作風低調,鮮少對外曝光,市場傳聞吳家持有土地超過15萬坪,不過確切數值無人知曉,只能從已知的百貨商場推估資產底部。包括三民區的大樂購物中心、前金區的大立百貨,以及新興區的大統五福店,另外還有歇業的苓雅區大統和平店、鹽埕區大新百貨舊址、屏東縣車城鄉的大統立高爾夫球場,若單純以土地價值計算,6塊地最少就值160億元。其中最值錢的莫過於五福路、中華路圓環角地的大立百貨,推估土地價值達49億元,A、B館合計年營業額約12億元,其中B館是少數在頂樓設有含旋轉木馬、海盜船等大型遊樂設施的百貨商場,是不少老高雄人的兒時回憶;而土地面積達7.2萬坪的大統立高爾夫球場,因球證價值不計算在內,保守以每坪6萬元計算,也有4億元的土地價值。經CTWANT調查,大統高爾夫球場原面積56公頃,約17萬坪,多年來有分割及出售的狀況,包括2020年時賣掉最大一筆7萬坪土地,如今所剩的7.2萬坪,也已多經夫妻贈與移轉給夏慧君。業界人士分析,以前高爾夫球場是特許行業,要開立執照才能開業,但執照很早前就停發了,雖然現在高爾夫球場屬歇業狀況,但若執照還在,未來土地轉售價格會比單純農牧用地及遊憩用地好很多。大立百貨B館頂樓,曾經有旋轉木馬、海盜船等設施,是許多老高雄人的回憶。(圖/報系資料照)百貨公司方面,除了大新百貨舊址土地所有權人為吳姓自然人所有,其餘百貨公司都在大統集團名下。一位高雄在地人表示,大新百貨是高雄市第一間由台灣人開設的百貨公司,與大統百貨在老高雄人心中是具有歷史代表意義的地標,大新、大統兩家百貨公司的火災,同時燒掉很多老高雄人的回憶,相當都惋惜,但大多人都不知道背後是個大家族在經營,還引進COSTCO,直到最近新聞才知道是這麼低調的家族。一位商仲人士則表示,大立百貨位居精華地段,對面就是中央公園,向來是高雄市非常著名的百貨公司,營業額也非常好,類似北市忠孝東路上的SOGO,「目前價值有低估狀況,若之後要出售或活化,價格會很不一樣,尤其目前房價一路向上,未來每坪土地破300萬元沒有問題。」
2021年房屋移轉達34.8萬棟 繼承創新高、法拍創新低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創下8年新高的34.8萬棟,另,受惠市場景氣熱絡,房屋流入法拍市場機會減少,2021全年的法拍移轉棟數則創下統計以來的新低4248棟,至於與人口老化相關的繼承移轉登記,全年達6.29萬棟則創下歷史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去年建物買賣移轉未滿35萬棟,但34.8萬棟仍創下近8年新高,反映市場買氣是近8年最好的一年,同時許多區域房價上揚,整體房市呈現價量齊揚走勢,迫使政府出手打擊投機行為。展望2022年雖然目前調查房市信心仍偏向樂觀,但可能會面臨政策、升息等議題的考驗。(圖/信義房屋提供至於法拍移轉統計,受惠景氣復甦市場交易熱絡,若屋主面臨資金困境時,也有充裕時間可以處理手上的不動產資產,因此統計顯示近年的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持續下滑,連帶流入法拍市場物件減少,全年法拍移轉登記僅4248棟,創下2003年統計以來的新低量,且數量不到2003、2004高峰時期的一成。不過,與人口老化相關的繼承移轉登記卻創下新高,去年繼承移轉登記總計6.29萬棟,是1991年開始統計轉移以來的新高。曾敬德指出,繼承移轉登記多寡與景氣變動關係不大,主要還是與人口的結構與老化狀況有關係。另一項贈與移轉登記,去年全年贈與移轉登記約4.5萬棟,雖然是寫下近6年以來的波段新高,但房地合一上路後贈與不動產節稅效益大打折扣,近六年都維持在4.1~4.5萬棟之間,其中又有一定比例屬於夫妻間贈與,主要為了節省土增稅。
人口老化房屋繼承潮湧現 全台去年移轉近6萬棟
老齡化及少子化下,加上戰後嬰兒潮世代漸凋零,繼承移轉連年增加,比起十年前成長五成,每八戶建物移轉中就有一戶以繼承方式取得,漸成為年輕世代取得不動產的方式之一,其中澎湖縣更有高達逾四成的不動產移轉為透過繼承取得。根據內政部公布的建物移轉登記統計顯示,去年全台共有5.91萬棟建物繼承移轉,年增2.5%,為史上最高;贈與移轉為4.38萬棟,年減0.4%,為2016年房合一稅實施逐年提高以來的首次減少。值得注意的是,繼承移轉因為多擁有不動產資產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已邁入老年,十年前全台一年繼承移轉僅約不到4萬棟,占全部建物移轉約7%,如今已逼近6萬棟,占全部建物移轉12.5%,繼承也漸成為年輕世代取得不動產的模式之一。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不少父母選擇將房產移轉給子女,但近年不少父母除增值稅考量外,贈與房產給子女,若日後出售得付出驚人稅賦,加上提前移轉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使贈與量減少、繼承量仍持續成長。全台各縣市建物繼承移轉規模每年以穩定速度成長,去年各都成長率約在2.2~4%間,新北市2018年達1萬棟,台北市也在2020年達到1萬棟。若以繼承移轉占全部建物移轉比例來看,多數縣市均約在6~20%左右,房產交易規模較小的澎湖縣,則有43%的建物移轉,是透過繼承取得。大家房屋企研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國人資產有八成集中在房地產,也讓房產移轉成為民眾老後財務規劃的首要,雖然繼承取得不須課土地增值稅,但若戶數較多,遺產稅額也會不斐,且繼承後繼承人共同持有一處不動產可能衍生糾紛,建議能在生前透過遺囑或是信託等方式先行規劃,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