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鯊
」海邊驚見「走路鯊」陸地趴趴走 科學家:全世界僅9種
大自然真的是無奇不有,近日一群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Guinea)的海岸邊,發現了一種極為稀見的「走路鯊」,全世界僅有9款,同時也是科學家第首次發現這款鯊魚在「陸地上行走」。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從影片中可見,這隻棕褐色且擁有黑色斑點的魚,拖著身體走在海岸邊,像是一隻縮小版的笨重海獅,不過這可是一款會走路的鯊魚,今年5月份,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種「會走路的鯊魚」名為肩章鯊(epaulette shark)。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肩章鯊又被稱為斑點長尾鬚鯊,體長約90公分,於西太平洋發現,主要生活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北部海域,普遍出沒於珊瑚礁的淺水帶;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低氧的環境中,使用魚鰭「步行」尋找獵物,牠們以蝦、蟹以及小魚等生物為食,通常只在清晨和黃昏捕獵,目的是避免被掠食者攻擊,不過肩章鯊對人類不具威脅性,若是在海灘上遇到牠們也無須緊張。肩章鯊最早可追溯到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過去900萬年間不斷進化,相較於其他鯊魚,演化速度可說是相當快,這也讓牠們更易於適應外在的環境改變,儘管肩章鯊時常行走在海床上,還能在低潮時離水在珊瑚礁上行走,但這卻是第一次發現牠們走上陸地,讓科學家們可是讚嘆不已。
能用魚鰭走路!澳洲發現4新種 「走路鯊」
科學家經過長達12年的研究,在澳洲北部海域發現4種「走路鯊」,與原先知道的物種合計起來,該屬目前已增加至9種。走路鯊平時以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食,平均體長不到1公尺,對人類沒有威脅。綜合外媒報導,這4種新發現的鯊魚屬於天竺鯊科(Hemiscyllium)的其中一屬,研究團隊透過活捉樣本的DNA,找到牠們與原有5種天竺鯊之間的關係,該科物種最早可以追溯至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走路鯊可能是原物種來到新區域後,又進化發展出的「新品種」,約從200萬年前開始出現,牠們最大的特色,是能在低氧的環境中用魚鰭行走,這特別的本事,讓牠們在捕食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時更得心應手。走路鯊廣泛分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北部、西部和東部海域,其中以大堡礁區域的數量最為可觀,也有少數被發現於馬來西亞、印尼、索羅門群島。走路鯊通常生活在0到50米深的淺水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