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廠
」 特斯拉 馬斯克 超級工廠 電動車 輝能![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89462/sm-f0a54d3a37038f0a3f52da962c3e8256.jpg)
台特斯拉Model Y售價「比大陸貴108萬」 全場嘆:多出來的是台灣價值
特斯拉(Tesla)推出的新款「Model Y」,10日突然在台灣官網無預警開賣,然而目前唯一發售的Long Range全輪驅動版,其台灣售價竟為244萬9900元,比新加坡貴上30幾萬,甚至比中國貴上100多萬。對此,汽車達人Andy老爹分析,主因是中國大陸自己有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而台灣則要從德國進口,光在關稅及貨物稅上就差很多。汽車達人Andy老爹10日在臉書粉專列出Long Range全輪驅動版的各國售價,可以發現台灣賣244.9萬,但對岸中國大陸僅賣30.3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36.5萬,價差達108萬。就算看第2貴的新加坡,售價也比台灣便宜37萬。此外,其它國家包括澳洲的149.7萬、菲律賓150.5萬、韓國160.6萬、馬來西亞176.5萬、泰國196.3萬,售價也都比台灣便宜數十萬,甚至接近百萬,這也讓Andy老爹大嘆:「台灣人真可憐!」Andy老爹進一步解釋,由於台灣礙於法規的限制,無法直接從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進口,因此台灣的Model Y應該是從德國及歐洲那邊進口,必須要繳離岸價格,也就是原廠的出廠價,要再加上運送過程中的運費及保險,而且到台灣以後,還有加上進口關稅17.5%。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台灣人很樂意當盤仔,支撐特斯拉的營收,車主們看起來不以為意」、「多出來的是台灣價值」、「台灣人真凱~而且排隊凱」、「我台灣人我驕傲!當韭菜也要驕傲!」、「台灣買什麼車都貴,不只是Tesla,可憐」、「是被政府課走的啦,比新加坡、澳洲貴真的誇張,國民平均收入比別人低,被政府剝削完後車價還買比別人貴」、「不准中國車進口,這才是問題」、「一句話不要消費,價錢自然會讓市場決定,但你們忍得住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9191/sm-1ee69636fc2159c930cc47a201727301.jpg)
挽救下滑銷量? 特斯拉改款Model Y中國正式開賣3月交車
為阻止銷貨下滑以及比亞迪、小米等大陸車企步步進逼,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10日起,在大陸市場推出煥新版Model Y,預計3月份開始交車。這對公司成長是利多消息,但投資者的期待恐仍不僅於此。此次推出的兩款新車型分別為後輪驅動首發版、長續航全輪驅動首發版,售價分別為人民幣(下同)26.35萬元及30.35萬元,較舊款調漲近2萬元。根據外媒報導,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表示,Model Y在微信的官方推文5分鐘內瀏覽度就超過10萬,引發民眾關注。特斯拉銷售人員表示,儘管新款Model Y較現行款式漲價,首日訂單仍出現搶購潮。現行款Model Y價格逾24萬元,目前提供1萬元優惠及5年免息方案,但新車訂單仍較舊款更受歡迎。儘管推出新版 Model Y 有助於實現此目標,憑這款車並不足以滿足增長需求。特斯拉還計劃在 2025 年初推出一款低價車型,預計起價在 3 萬美元或以下,這將為特斯拉開闢更大市場。中國乘聯會統計,2024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全年交車量超過91.6萬輛,占特斯拉全球交車量的一半。其中,大陸市場銷量達65.7萬輛,年增8.8%。特斯拉市占率已現隱憂,市場分析,隨小米、華為等本土品牌陸續推出電動車產品,特斯拉將面臨更大挑戰。儘管市場整體走勢疲弱,特斯拉近期股價表現相對穩定。10 日特斯拉僅微跌 0.05%,收每股 394.74 美元,而標普 500 指數和道指分別下跌約 1.5% 和 1.6%,市場也因非農就業報告較預期強烈許多,削弱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1418/sm-02e928f9df538262bf97aedadec07b96.jpg)
工程師揭:Cybercab零件只有Model 3一半 特斯拉股價嗨漲5.3%創新高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工程師日前披露,無人駕駛計程車Cybercab使用的零件只有Model 3的一半,加上電動車稅收抵免成本將低於3萬美元。生產成本降低,消息激勵市場信心,拉抬特斯拉股價。特斯拉6日股價收漲5.34%,報389.22美元,創下2022年1月3日以來最高紀錄,盤後上漲1.41%,收394.70美元。工程師日前透露更多投資人求而不得的消息,帶動特斯拉股價連日上漲。Cybercab工程師表示,Cybercab的零件數量是特斯拉目前最便宜車款Model 3的一半,採用無箱製造工藝。意味著Cybercab生產線每小時的產量是其他汽車廠的2倍,即使Cybercab的訂價在3萬美元以下,也能讓特斯拉維持高利潤。美國銀行分析師John Murphy日前參訪特斯拉德州超級工廠,決定將特斯拉一年目標價從350美元上修至400美元,理由是2025年展望強勁,而自駕計程車、機器人專案、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及核心事業毛利率改善,都會是推升股價的催化劑。德銀也在日前投資者會議後,將特斯拉的目標股價從295美元提高到370美元,主要反映了對特斯拉自動駕駛努力的更高估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66055/sm-9625dd6f90cf915522b706f68f267b5b.jpg)
馬斯克不開心!特斯拉德國廠病假率「高同行3倍」 逼主管家訪惹議
電動車品牌「特斯拉」德國廠在2022年啟用,是特斯拉在歐洲的唯一製造基地。不過近日有德國媒體披露,該廠員工8月份病假率高達17%,是去年德國汽車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據傳工廠主管為此不得不「家訪」請病假的員工,檢查他們是不是真的生病,而此舉引起員工極大不滿。另外,消息傳出後,也引起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震怒,表示會關注此事。外媒指出,特斯拉位於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疑似傳出員工涉嫌濫用病假制度問題。根據德國商報報導,2023年德國勞工的平均病假率為6.1% ,而汽車製造業的平均病假率為5.2%。然而在柏林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病假率卻遠高出平均3倍,在8月達到17%。面對員工大量請病假,特斯拉祭出每月出勤率達95%以上可獲1000歐元(約新台幣3.6萬元)的獎勵措施,但成效依然有限。為此,一些特斯拉員工在病期間在家中接受了主管的「家訪」,《商報》稱在接受此類拜訪時,工人們備感憤怒,不僅有人揚言要報警,還有一些工人當著經理的面摔上了門。德國金屬產業工會(IG Metall)的地區負責人德克‧舒爾澤(Dirk Schulze)告訴媒體,這種家訪行為是「荒謬的」。他補充說明,工人們告訴他,特斯拉上下瀰漫著「恐懼文化」,導致員工壓力大到請假,「幾乎所有工廠部門的員工都反映工作量極大。人手不足時,生病的員工會承受壓力,而健康的員工則要承擔額外工作,工作量超載。」在媒體曝光此事後,據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經開始關注此事,他週四晚間在X上對病假率表示:「這聽起來很瘋狂,我會調查。」有不少商業媒體擔憂特斯拉員工可能會因此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商業內幕》指出,今年1月馬斯克就曾在總攬年度計畫時警告特斯拉員工「要為工作量增加做好準備」。他還在電話財報會議上對投資者表示:「我們需要工程師活在生產線上。」一名曾任職於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特斯拉工廠的前工人指出,員工在長達12小時輪班後會累到直接睡在工廠地板上。馬斯克向來對他認為「不夠努力」的員工相當嚴苛,他在2022年接手推特(Twitter,現名X)後不久,他就曾抱怨該公司舊金山總部空置太多,而免費午餐的花費也太高。經過他大幅裁員後,該辦事處現已關閉,而X的總部也被遷移至德州奧斯汀。今年稍早,特斯拉也曾裁員數千人,馬斯克還要求高層解僱表現不佳的員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37893/sm-3e4530c3d8b31adeb9b4f6366140a8ec.jpg)
馬斯克頭痛了!特斯拉賣不掉 租「廢棄購物中心」停車場塞庫存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面臨產品陣容老化、電動車市場降溫,以及其他廠商激烈競爭影響,近幾個月銷量急遽下滑,特斯拉為緩解庫存壓力,甚至租用密蘇里州聖路易一處已關閉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存放多達400輛待售車。據《InsideEVs》報導,特斯拉租用聖路易切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ChesterfieldMall)停車場並非孤例,多名網友在論壇Reddit分享,新澤西州勞倫斯維爾的桂格橋購物中心(Quaker Bridge Mall)、維吉尼亞州里奇蒙一處廢棄大樓的停車場,都分別停放數百輛尚未交付的特斯拉,其中也包含新推出的Cybertruck。美國廢棄商場的停車場停滿特斯拉。(圖/翻攝自Reddit)美國電視台《FOX 2》指出,特斯拉聖路易服務中心雖有135個停車位,但幾乎被停滿且必須替客人預留車位,不得不租用4公里遠的切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停車場應急。美國廢棄商場的停車場停滿特斯拉。(圖/翻攝自Reddit)《柏林報》也揭露位於德國特斯拉超級工廠60公里遠的新哈登貝格(Neuhardenberg),其可停放5000輛車的前東德軍用機場,已停滿大量的新出廠特斯拉,附近居民表示,每天每小時都有貨車載著新造車來停放,顯示特斯拉產量過剩問題已不分歐美。儘管特斯拉上季共有46,561輛庫存,占特斯拉總產量10.7%,但美國電動車供過於求問題不侷限於特斯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電動車可用庫存為136天,明顯高於總體平均天數的78天,其中又以NISSAN的160天最高,其次為BMW及KIA,最低為GMC的54.6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36396/sm-f4ed08a0de446dbb75500d32427f9e45.jpg)
特斯拉德國擴廠受阻…遭環保人士抗議爆衝突 工廠停工股價慘
電動車商特斯拉提出擴建德國超級工廠計劃後,環保人士抗議愈來愈激烈。10日近千人在該廠外示威,甚至試圖闖入廠區阻止運作。該廠當天停工讓干擾行動成焦點,連執行長馬斯克也動怒。特斯拉表示該廠按原定計劃停工1天,但外界仍擔心運作已受影響,令股價10日下跌2%收168.47美元。今年來累跌近三分之一,市值蒸發逾2,550億美元,縮減至約5,279億美元。特斯拉位於德國勃蘭登堡州葛籣海德市的工廠,是其歐洲唯一超級工廠。2022年3月啟用沒多久後就提出擴建申請,因涉及砍伐林地和可能污染水資源而不斷成為環保人士抗議目標。這次抗議活動由名為「擾亂特斯拉」(Disrupt Tesla)組織從8日展開,其表示10日有大約八百名示威者試圖闖入廠區。媒體報導一群黑衣示威者走向特斯拉廠址,然後與德國警方產生衝突。警察動用胡椒噴霧和警棍而導致許多人受傷,據報16人被捕。警方強調有能力防堵示威者,否認有人闖入廠區。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那些要突破警察防線和要進入特斯拉廠區的人為何沒有被關起來。他否認有示威者衝進廠區,因為他們無法突破工廠柵欄,而且後面還有2層完整圍欄。但「擾亂特斯拉」發言人曼達(Lucia Mende)反駁馬斯克與警方有關未有人闖進廠區的說法。她強調許多示威者正前往特斯打算拉用來存放數千輛未賣出車輛的廢棄空地來防止該廠擴建。另一抗議組織「阻止特斯拉」(Stop Tesla)表示有多名示威者突破警察防線而闖進特斯拉廠區。闖入或占領工業目標,是目前歐洲激進環保人士用來達到訴求的常見手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32488/sm-9dc7cc9f95c009adb3b38c3ab67c15d1.jpg)
特斯拉剛裁6千員工!馬斯克發文「釋3萬工作機會」 網傻眼:不是剛裁員?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為了降低成本,先前就於15日表示將在全球地區進行10%的裁員,如此高的比例創下過往的紀錄,而到了24日有消息指出,特斯拉將在德州、加州的生產工廠裁撤6000名員工。豈料,CEO馬斯克(Elon Musk)卻在24日凌晨發文宣布「特斯拉已在加州創造了超過3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大批網友看傻眼,直問「不是剛裁員嗎?」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特斯拉官方日前表示,在第1季財報公布前,將在德州與加州的生產工廠裁員6020人,其中加州廠裁員3332人、德州廠裁員2688人。而德州大奧斯丁區(Greater Austin)是特斯拉總部與超級工廠的所在地,當地有2萬2777名員工,這次德州裁員2688人,已經達到整體員工的11%之多。這次特斯拉是優先從德州、加州等工廠下手,全球裁員的範圍還包含了位於紐約州布法羅的場所的285名員工。豈料,馬斯克竟於24日凌晨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特斯拉已在加州創造了超過3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此文一出,大批網友看傻眼,直問「不是剛裁員嗎?而且要怎麼在利潤降低的同時製造就業機會啊?」評論區裡也多半為不滿其裁員的言論。此外,同時間特斯拉在中國也取消了所有應屆畢業生的錄取通知,據陸媒報導,被特斯拉毀約的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稱,在春招馬上要結束時,他們突然接到了特斯拉撤回錄用的通知,特斯拉統一提供1個月底薪賠償,但這個時間點再去找工作難度很高,一旦春招失敗,失去應屆生身分將更難找工作,十分無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32423/sm-c3af4cc1f02e9d25f10896976293140f.jpg)
特斯拉宣布全球裁撤10%職員 第一波先砍德、加2州6千員工
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為了降低成本,先前就於15日表示將在全球地區進行10%的裁員,如此高的比例創下過往的紀錄。而如今,第一波裁員將鎖定在美國生產線,在第1季財報公布前,會在德州、加州的生產公產裁撤6000名員工。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特斯拉官方日前表示,在第1季財報公布前,將在德州與加州的生產工廠裁員6020人,其中加州廠裁員3332人、德州廠裁員2688人。也不知是否裁員政策生效的關係,特斯拉的股價在23日收盤時不僅終結了連續7個交易日的跌停,股價更是上漲了2%。報導中也提到,德州大奧斯丁區(Greater Austin)是特斯拉總部與超級工廠的所在地,當地有2萬2777名員工,這次德州裁員2688人,已經達到整體員工的11%之多。依據美國當地法令規定,員工人數超過百人的企業,需要再計畫性倒閉、大規模裁員的60天前通知有關當局。這次特斯拉是優先從德州、加州等工廠下手,全球裁員的範圍還包含了位於紐約州布法羅的場所的285名員工,該地區的特斯拉擁有Autopilot駕駛輔助軟體的團隊,以及包含製造快速充電設備的團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25185/sm-9ff909d02f7d93f81418d51fccf5dcd1.jpg)
輝能首度公開敦克爾克工廠永續設計 拚10年內減碳83%
「2050淨零城市展 Net Zero City Expo」於19日在南港展覽館開展,輝能科技首次參與並展示獨家「P-C-R次世代固態電池架構」及其減碳路徑,目標在10年內減碳83.8%;此外,也首度公開敦克爾克超級工廠外觀及環境友善的建置規劃,包括如何達成「節能」、「節水」2大永續目標。據了解,陸上交通占整體碳排達17.9%,因此,為加速規模化供應電動載具市場,輝能科技於1月下旬啟用全球首座Giga級固態鋰陶瓷電池超級工廠,除了證明輝能科技能達到規模化量產以外,也成為輝能科技實現製程迭代升級、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里程碑。在產品部分,輝能提出的PCR次世代電池方案,兼顧「Performance性能」、「Cost成本」與「Resource資源循環」,現場人員向CTWANT記者分享,「PCR電池不只有具有性能優勢,同時也有安全性、輕量化、好回收的特性。」傳統液態鋰電池的回收具難度,主因燃爆風險與材料拆解、提取不易,普遍只回收正極中價值較高的金屬如鈷、鎳,且具汙染風險;輝能固態電池能將電池包拆解至最小單元再進行回收,除了高價金屬外,還能夠分離出固態電解質、矽負極、導電材等材料,回收材料種類更多,且因需處理的材料種類較少,提取純度高,達到低能耗、低汙染與更高程度的資源循環性。根據輝能規劃,接下來將逐步提升台灣桃科廠的製造效率,同時優化電芯設計,包含提升能量密度、採用全矽負極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在3年內達到製造減碳23.2%、10年內減碳83.8%的目標。輝能在法國敦克爾克市的建廠公聽會也順利進展中,目前正在進行價值工程設計階段,透過淘汰鍋爐、架設太陽能板、雨水收集、改用氣冷式空調系統等廠房建置規劃大量減少用水量、並採用法國當地的低碳能源,逐步降低碳排放量,達到「節能」、「節水」的2大永續目標。特別的是,為保護敦克爾克當地的候鳥,新工廠的廠房設計依循鳥類友善設計指引,從建物外觀、燈光設計到開燈時間都必須嚴格規範,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23461/sm-c385b843937e8d57f35df43141a04c1f.jpg)
輝能19日秀獨家固態電池架構技術 桃園廠拚3年減碳23%
第11屆智慧城市展台北展區將於3月19日南港展覽館二館開展,輝能科技表示,將展示獨家P-C-R次世代固態電池架構技術,運用創新電芯結構與先進的正負極材料,從而提升電池的續航里程,這項技術將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循環性並降低成本。輝能進一步提到,為了打造具有商業競爭力的固態電池,輝能持續擴展產能並實現製程迭代升級,以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創造節能與減廢的永續效益。此外,輝能也將透過逐步提升台灣桃科廠的製造效率、優化電芯設計,在3年內達到製造減碳23.2%,並在10年內達成減碳83.8%的目標。不僅如此,這次的智慧城市展,輝能也將首度公開敦克爾克超級工廠將如何達到「節能」、「節水」的2大永續目標,且依循鳥類友善建築設計指引保護當地候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11323/sm-2795ca3efa83651bc761c2af7f5d75d4.jpg)
不利因素連擊 特斯拉跌跌不休2024年跌掉12.5%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流年不利,受到供應鏈受阻、勞動力成本上升、租車公司棄電轉油等不利因素影響,2024年以來,股價已下跌31美元,跌幅達12.5%。特斯拉先前預告,1月29日至2月11日,其位於德國柏林東南部的超級工廠大部分汽車的生產將暫停。因為紅海危機導致船隻需要改道南非好望角,受到海運路線拉長,導致零配件短缺所致。分析師指出,特斯拉德國柏林廠單周產能約5000-7000台,推算停工將影響1-1.4萬台出貨。另外全美最大租車公司赫茲執行長Stephen Scherr也表示,將出售2萬輛電動汽車,轉為採購燃油車。赫茲曾宣布採購10萬台特斯拉電動車,因為特斯拉持續調降電動車售價,讓Stephen Scherr先前也坦言,售價調降讓公司資產價值貶值。另外特斯拉也為其員工加薪,特斯拉加州Fremont工廠宣布,包括生產線員工、材料處理員及品管員都將加薪,而特斯拉加薪的動作,也被市場解讀是特斯拉將藉此阻止工人加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並發起新的工會運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11201/sm-922ec92d9383e65d89085dc82f0c2d07.jpg)
紅海危機延燒 特斯拉、Volvo局部停產
紅海危機延燒,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1日宣布,由於運輸路線變化導致零件短缺,29日起暫停德國工廠的多數汽車生產兩周,持續到2月11日。而瑞典車廠富豪汽車公司(Volvo)12日也宣布,比利時的工廠也因紅海局勢的延誤暫停生產3天。葉門「青年運動」頻繁在紅海襲擊船舶,美英為此於12日空襲該叛軍位在葉門的多處設施。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表示,希望國際出手干預有助於紅海航道恢復安全。馬士基12日聲明表示,希望國際干預及多國海軍加強巡弋,讓威脅環境降低,使商船得以穿行紅海,並再次使用蘇伊士運河作為門戶。由於商船頻遭攻擊,馬士基等航運公司先後喊卡穿行紅海的業務,改為繞道南非好望角前往歐洲。然而,船隻繞道好望角將會顯著拉長運輸時間,使供應鏈受到影響。特斯拉11日透過聲明表示,紅海危機致使運輸路線變化後,汽車零件的供應出現缺口,因而衝擊到該公司位於德國柏林近郊格林海德(Gruenheide)的超級工廠,故將暫時停止大部分生產。該廠是特斯拉在歐洲的唯一電動車工廠,而特斯拉據信是首家披露這類供應鏈問題的公司。Volvo發言人12日表示,因紅海安全局勢造成變速箱交付的延誤,比利時的工廠將暫停生產3天。但發言人也強調,Volvo的汽車交付、生產目標及位於瑞典的另一家工廠並未受到影響。除特斯拉、Volvo外,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和瑞典家居公司IKEA等企業,皆接連發出了交貨延遲的警告,分析師預估,接下來恐會有更多汽車製造商受到紅海危機的影響。國際汽車數據研究機構AutoForecast Solutions副總費歐拉尼(Sam Fiorani)指出,汽車製造商長期以來皆有一個潛在弱點,即高度依賴亞洲(特別是中國)的零件,特斯拉就是一例,該公司重度依賴中國的電池零件,而這些零件需要通過紅海運輸至歐洲,導致其生產面臨風險。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12日稱,目前正對紅海航運通道受阻持續保持關注。他表示,當前該水域的正常通行受到了一些影響,給航路通暢、國際貿易、企業利益都增加了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09578/sm-218f13c6e1ab3fb4e2b18b98bc328cfb.jpg)
2024年「值得關注亞洲公司」出爐!TikTok、台灣電池大廠「輝能」上榜
展望2024年亞洲經濟,《日經亞洲》評選出今年值得關注的12家亞洲公司,包括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南韓國防企業韓華航太、泰國國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更驚見台灣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2024年值得關注的12家亞洲公司,包括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生產碳化矽的中國山東天岳公司(SICC)、印尼鎳礦公司Harita Nickel、南韓大型國防企業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香港「亞洲數字資產金融服務集團」(HashKey Group)。另外還有日本半導體公司Rapidus、菲律賓能源公司SP New Energy Corporation(SPNEC)、馬來西亞楊忠禮集團(YTL)、印度塔塔汽車(Tata Motors)及越南萬盛發控股集團(Van Thinh Phat),上榜的產業涵蓋半導體、電動車、鎳礦、軍武及電商。其中,唯一一家被相中的台廠,就是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ProLogium),專注電池製造及研發的輝能科技,也是全球唯一達量產階段的固態電池公司,儘管電動車目前以液態電池作為動力來源,不過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及續航力等均優於液態電池,勢必成為未來競爭的主戰場。除此之外,輝能科技宣布砸下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64億元)於法國設立海外第一座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更獲得法國政府高達15億歐元(約新台幣508億元)的補助,力拚2027年量產,在淨零碳排趨勢下,輝能科技進軍搶食電動車市場大餅,未來發展可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07689/sm-0fd771a1892f7846cf01d70398dd26b5.jpg)
特斯拉超級工廠「金屬爪插進人體」 工程師留下血痕馬斯克發文反擊
特斯拉在美國德州的超級工廠發生一起意外, 有一名軟體工程師指控被「機器人攻擊」,金屬爪甚至刺進背部和手臂當場噴血。針對這名工程師的指控,特斯拉首席執行長馬斯克則是發文駁斥。特斯拉在美國德州的超級工廠發生一起意外, 有一名軟體工程師指控被「機器人攻擊」。(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資訊報》(The Information)報導,這名受害工程師原先埋頭工作,未料下一秒背部和手臂竟突然被金屬爪刺入,幸好其他同事立刻按下緊急停止按鈕,而他在努力掙脫後,趕緊從運送廢鋁料的滑坡溜下來,身後留下一條血痕。報導也引述目擊者說法,機器平時用於搬運鋁製汽車零件,當天有3台正在接受軟體更新,因此都已提前關閉,未料其中一台卻被不慎啟動,據《資訊報》指出,這起事件發生在2年前,但目擊者是在11月才提供上述說法。另外,《每日郵報》也表示,特斯拉德州超級工廠2021年度合規報告曾記錄這起事件,而聯邦官員及查維斯郡(Travis County)公衛當局的報告指出,工程師左手出現「撕裂傷、割傷及開放性傷口」。馬斯克。(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特斯拉工廠長期被安全疑慮籠罩,多名現任或前任德州超級工廠職員向《資訊報》爆料,公司經常在建設、維修及營運上偷工減料,導致他們身處危險中,消息人士透露,管理階層對快速生產的要求,導致了安全漏洞。針對報導,馬斯克則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媒體挖起2年前的受傷(事件)真是可恥」,他指出,那次意外是如今每間工廠都有的德國KUKA機械手臂造成,媒體卻錯誤暗示罪魁禍首是特斯拉正在開發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至於特斯拉與KUKA都未回應此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299774/sm-268b87f27c5ba6cec80d9a6fa21a756d.jpg)
馬斯克踢鐵板!反工會遭「瑞典針對特斯拉」大罷工 留言嗆:太荒謬了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因拒簽集體薪資協議,遭瑞典金屬產業公會IF Metall發起罷工,這把抗議之火還燒向碼頭工人、工程師甚至郵務員等其他行業工會,共同加入對抗特斯拉行列。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眼見其強硬態度換來更大抗議,直呼「太荒謬」。據《經濟時報》報導,反工會立場鮮明的馬斯克,在特斯拉瑞典7家維修中心11月初因勞資問題罷工後,態度一直強硬甚至下令瑞典子公司「禁止簽署任何勞資談判協議」。但馬斯克顯然低估瑞典工會「相互幫助」的特殊文化,此舉遭到更多相關工會抵制。除IF Metall外,另有9工會宣布採取「支持措施」,碼頭工人拒絕把特斯拉的車輛卸載上岸、烤漆技師不替特斯拉服務、電氣工程師不處理充電樁及維修廠電力、清潔工拒絕替特斯拉整潔,而給特斯拉最大打擊的,當屬郵務員不幫特斯拉服務。瑞典法律規定「新車牌必須由郵局寄送」,郵務員加入罷工等於特斯拉的新車無法在當地掛牌上路,而瑞典每月約有1700輛特斯拉售出,罷工時間越久,就有越多車主領不到車。對此,馬斯克在一篇瑞典網友轉發車牌無法寄送的推文下留言:「這太荒唐了(This is insane)。」另有分析師指出,特斯拉目前最大風險其實是其他國家加入罷工,特別是佔特斯拉歐洲市場近四分之三的德國「超級工廠」選擇聲援瑞典工人,特斯拉將遭遇極大麻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282825/sm-523e9c75af51a481796b3fa025935710.jpg)
特斯拉墨西哥超級工廠未獲建廠許可 恐延後至2027年投產
今年3月份,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佈,將斥資50億美元在墨西哥建設超級工廠。他預計最早2025年就可投產。然而有媒體報導,特斯拉近期公布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尚未獲得任何建廠所需的許可。馬斯克3月宣佈在墨西哥新萊昂州(Nuevo Leon)建造生產電動汽車的超級工廠時,預計工廠需要36個月建成,即2025年初投產。馬斯克當時沒有公開透露工廠建設或投產的具體時間。但目前看來,墨西哥工廠的進度已經慢於預期。墨西哥當地媒體上周三(6日)援引特斯拉供應商的消息表示,特斯拉墨西哥超級工廠可能要等到2026或2027年才能投產。這家工廠具體位置處於蒙特雷以西、與科阿韋拉接壤的聖卡塔琳娜市(Santa Catarina),墨西哥外交部副部長德爾加多(Martha Delgado)當時表示,特斯拉將在該工廠投資超過50億美元,並僱用多達6000名員工。據報導,特斯拉墨西哥製造公司是特斯拉的子公司,到目前爲止,該公司只申請了改變超級工廠選址土地使用類別的許可。但即使特斯拉在今年剩餘的時間內獲得建廠所需的許可,工廠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底完工。一家中國供應商表示,在得知特斯拉在墨國尚未動工新廠的進度落後計劃之後,他們可能也要延遲進駐當地去開始營運以配合該新廠投產的時間。丹麥工程顧問公司Ramboll也就特斯拉建廠所提出的時間表,考慮到包含特斯拉要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工程許可所需要的行政時間等各種因素之後,特斯拉新廠可能要到2027年才能做好生產的準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282742/sm-dd2ad3746cac81303e3450eb872ceba6.jpg)
斥資20億美元 陸電池巨頭「國軒高科」在美建超級工廠
美國伊利諾州政府在當地時間9月8日發布消息,宣佈大陸上市公司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約當147億元人民幣)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預計將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池芯,計畫明年投產。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當地媒體報導,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茲克(J.B. Pritzker)表示,國軒高科的超級工廠將創造2600個高薪就業職缺,是該州數十年來最重要的新製造業投資。該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並獲得該州提供的5.36億美元激勵措施。國軒高科9日方面也證實,8日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Gotion Inc)在美國伊利諾州宣佈,公司將在伊利諾州坎卡基縣曼特諾鎮建設年產40GWh電池工廠。根據規劃,國軒伊利諾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後將具備10GWh年產Pack產能和40GWh年產電芯產能。該工廠將基於當地現有的一座工廠分兩期改造完成,預計占地約150英畝(約合910畝)。其中一期工廠改造完成後,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該工廠落地將有助於提升對北美地區現有和潛在合作夥伴供應能力,滿足電動汽車行業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該項目也成為了伊利諾州史上金額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投資。而稍早國軒高科2022年也宣布在密西根州大急流城(Big Rapids)和格林特許鎮(Green Charter Township)投資23.4億美元建造電池廠,本月初也已獲准在密西根州設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282024/sm-1d02d21a2f5e83ba737bc2cd67ce6779.jpg)
特斯拉柏林廠通勤列車啟動 員工、居民皆可免費搭乘
富豪馬斯克由於德國柏林的特斯拉(Tesla)超級工廠(Giga Berlin)地處近郊,日前收購了鄰近的一條鐵路,將其規劃通勤列車。如今正式啟動服務,提供員工與一般居民免費搭乘,地點可至柏林東部的轉運站。特斯拉公司在社群平台X(原稱Twitter)表示,「Giga Berlin現在有了自己的穿梭列車,每次可載400人。」而從曝光的影片可見,列車穿過眼前的一陣白霧緩緩開進車站,多人走在月台準備搭乘,接著畫面一轉,載滿乘客的車廂走出多名民眾。根據外媒報導,該輛列車所用能源並非電力,而是柴油引擎驅動,預計週一至週五每天開放60趟次,提供居民和員工免費搭乘,粗估一天至少有1500名以上員工乘坐,將會取代原先的接駁公車,緩解區域交通擁擠的程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260423/sm-728ade3a0bb4bca2b6b2f3b62bef4fae.jpg)
馬斯克旋風訪中44小時…會晤「重量級」中共高層 夜探上海超級工廠員工嗨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近日旋風訪問中國,短短44小時內,他見了不少中國重量級政治、商業界的人物,《路透社》更報導,馬斯克在這趟訪中行,甚至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會晤過。而他時隔三年再訪中國,還夜探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與員工交流、合影,激勵這個特斯拉旗下產量最高的整車工廠,讓員工嗨翻。身為全球電動車龍頭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上月30日訪問中國,根據中國官方消息,馬斯克此行與不少中共中央層級政治人物見面,包括外交部長秦剛、商務部長王文濤、工信部長金壯龍等;另外他也見了新能源產業鏈的關鍵巨頭、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會面。有傳聞指出,兩人見面時,商談了電池供應和寧德時代赴美建廠等事宜。《路透社》含引述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馬斯克在離開中國大陸前,曾與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雙方共進過晚餐。而馬斯克在這短短44 小時的訪中行,最主要目的,是推動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中國大陸算是特斯拉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也是該企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儘管從2022年的營收數字來看,中國市場營收表現不如2021年,但中國大陸依舊是特斯拉在海外市場經營上,一塊相當重要的市場之一。至於在特斯拉的銷量表現,去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全年交付量達到 71 萬輛,超過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而現在這座工廠的年產能,已超過 75 萬輛,是特斯拉旗下產量最高的整車工廠。因此,馬斯克此趟的訪中行,最後一站就是夜訪上海超級工廠,與員工交流。馬斯克在夜訪上海超級工廠時,對在場員工稱:「這裡有效率最高的工廠,品質最好的車」,激勵現場員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後來深夜夜在微博發佈馬斯克和員工的大合影,並發文表示:「感謝所有的支持!收穫滿滿的一天!」,而馬斯克與員工大合照的地點,就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隔天中午他搭私人飛機離開,結束44小時的旋風之旅,返回美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256414/sm-3b9d1dc4aa5c5c7e254f82889f75c937.jpg)
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砸千億登法國 桃園超級工廠下半年投產
台灣起家、全球固態鋰電池領軍輝能科技近日表示,將在法國敦克爾克投資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43億元)建廠,是輝能海外首座固態電池超級工廠,預計在2026年底開始生產。輝能在臉書發文表示,從台灣出發,輝能在法國敦克爾克市(Dunkerque)市政廳公開將投資52億歐元(約新台幣1,743億元)、於敦克爾克建置第一座海外固態電池超級工廠的計畫,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5位部長親自抵達敦克爾克,表達法國政府對輝能的與支持。同時也指出,輝能評估13 個國家、90多個潛在地點中,敦克爾克在政府支持力度、能源、產業鏈成熟度等方面脫穎而出,因此將在此建立48 GWh的固態電池超級工廠,執行在地化的材料採購、研發與製造。輝能專注「固態」電池的研發,被認為比常用於電動車的鋰離子電池更具效力、更安全、更輕、也更快充飽電。輝能科技國際發展執行副總諾曼德(Gilles Normand)說:「12分鐘內固態電池就可充電到80%,如果是特斯拉Model 3要充電到80%,則需要20分鐘。」輝能成立於2006年,主要股東包含賓士(Mercedes-Benz)、軟銀中國等企業。輝能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楊思枏也表示,「我們希望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並為敦克爾克廠籌集資金。」同時也透露,「在桃園觀音的超級工廠,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