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誠
」 打怪任務胡宇威最怕被說是「史上最可愛的男生」 扮醫生未守住防線認自己很失敗
大愛劇《打怪任務》製作人唐在揚日前帶領主演胡宇威與林子熙,南下高雄在一場讀書會中宣傳。胡宇威立體的五官、高挑的身材已經魅力十足,但最讓觀眾立馬圈粉的就是他現場迷人的親和力,而無論是演古裝劇的王爺、偶像劇的帥氣形象,胡宇威最怕的就是被說是「史上最可愛的男生」,因為他最怕裝可愛,就連大家說他以後有小孩後一定會說疊字,他仍斬釘截鐵的說:「會加冷筍(臺語),不可能。」林子熙在劇中飾演責專病房的護理師,因為原型人物剛生完第二胎放產假,他便透過視訊做田調,劇中也有講述疫情中懷孕的橋段。林子熙說在疫情期間,自己的婚禮一延再延,很能體會疫情的辛苦,「但真的拍戲後,全身穿防護衣,講話對戲要比一般多兩三倍的力氣,有面罩加上護目鏡,要很熟台詞對戲才有默契,手套也戴兩層,摸到的都不知道是什麼。」表示一般民眾很難體會醫護人員的辛苦,也因為自己演出該劇,人生的經驗值跟著往上提昇。《打怪任務》第一集的主題是「恐懼」,開場以可愛療癒的動畫、黃瀞怡(小薰)的旁白帶出整齣戲的主軸。製作人唐在揚說用繪本開場的童趣,可以平衡沉重黑暗的劇情,抓住觀眾的目光,同時由媽媽敘述要參加的一場仗,也是全劇的脈絡。小薰在劇中飾演為人母、為人妻的角色,演技自然流露不著痕跡,就像鄰家大姊姊一樣,引領觀眾走入市井小民的生活中。《打怪任務》第一集開場以可愛療癒的動畫、黃瀞怡(小薰)的旁白帶出整齣戲的主軸。(圖/大愛)因為是「團隊的真實故事」,讓胡宇威為了要演好真實醫生的角色,從所有動作、語氣以及疫情期間要如何面對小病患,全都跟醫生本人面對面學習「打怪攻略」。劇情是全民共同歷經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只螢光幕裡的演員們,就連觀眾也像是參與角色,看劇的同時彷彿走進「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所有的喜怒哀樂,隨著醫病過程,提供了極大的思考空間。《打怪任務》的劇情是全民共同歷經的新冠肺炎疫情。(圖/大愛)就連胡宇威都想到自己當初確診時看到兩條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到底接觸了多少人?」,把這樣的情緒帶進劇中,當院內出現第一例確診病患時,胡宇威覺得自己沒有守住防線,他說:「演到起雞皮疙瘩,甚至還哽咽,覺得我當副主任失敗了。」新冠肺炎病毒輕易跨越國際邊界,在全世界人群中傳播,看似平安的生活下,現實的大環境讓人們恐懼的陰影揮之不去,依然在人體內忙碌運轉。雖然趙有誠院長(温昇豪飾演)跟吳智凱(胡宇威飾)兩人對於要不要接受CDC送病患到醫院的立場而意見相左,卻不見針鋒相對與戲劇上的挑釁及言語交鋒,温昇豪不只用純熟內斂的演技,他渾厚低沉聲線、柔中帶剛的語調,傳遞出擔任院長領頭羊角色,在抗疫時給予院內同仁穩定的力量,同時也在看見胡宇威內心的「恐懼」時,給了最好的醫囑就是「勇氣」。
温昇豪《打怪任務》重回疫情三級警戒 演出醫院院長攜手本人暢談
温昇豪在《打怪任務》中特別演出臺北慈濟醫院長趙有誠,日前他與院長本人在大愛電視台接受影評人膝關節訪問時表示,他一直認為演員是公共財,温昇豪說如果救人是醫生的天職「演員的天職應該傳達一個社會的價值」,在演出《打怪任務》時,温昇豪秉則持相同的精神態度,要把院長的精神跟當時第一線醫護人員面臨最嚴峻時刻的心情,忠實的呈現出來。趙有誠(左)與劇中飾演他自己的温昇豪接受影評人膝關節專訪。(圖/大愛提供)唸書時攻讀傳播的温昇豪第一志願其實是走「政治跟公共領域」,他認為演員是公共財,而自己過去跟著市場脈動拍了很多偶像劇,近年來臺灣戲劇在轉型,開始拍很多職人劇、關注公共議題,讓觀眾能有些想法「以前大家覺得看戲只是娛樂,現在希望寓教於樂」在劇中可以得到一些資訊。該劇描述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時,臺北慈濟醫院收全臺最多確診患者達九百多人的真實故事,趙有誠說醫護人員搶救生命是天職,感覺像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温昇豪立刻說:「這句話是非常軍人的用語。」原來是他在拍戲前就有先做功課,發現趙院長是軍醫出身,個性特質兼具溫柔與剛強,他的演出就必須要在威嚴跟溫柔之間做轉換。趙有誠也分享,在疫情當下的心情就是要凝聚大家共識,希望在最快的時間集結最多的力量搶救數多的人,「感覺很像森林失火,但我們像小鳥只能把翅膀沾濕,盡量帶一點滅火的水過去」,不曉得燎原的大火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撲滅,但醫護人員可以盡自己最大的本分。此外,大愛為《打怪任務》打造前導節目「戲說真人生」,找來膝關節主持,膝關節說大愛電視開臺前,他就曾經利用大一的暑假當工讀生,讀了傳播系、當了記者、成為影評人,如今再回到大愛電視主持節目,他笑稱自己是大愛電視「骨灰級的員工」。大愛劇《打怪任務》1月20日起將於每週六晚間8點,在大愛電視頻道、大愛劇場 YouTube播出。
小薰、李杏共演護理師 攜院長温昇豪重回疫情三級警戒時
黃瀞怡(小薰)、魏蔓、林子熙、李杏在大愛《打怪任務》中演出護理師,陳孝萱是護理長,胡宇威、梁正群飾演醫師,而温昇豪特別演出院長的角色,整個醫療團隊看起來就像平常去醫院看到的醫護人員一樣,當新冠肺炎爆發時,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醫護人員更是站在第一線,用生命保護生命的天職「疫」不容辭。今劇組釋出主視覺海報,氛圍就像任意門,讓人記憶瞬間回到嚴謹防疫、邊境管制的日子,特別的是該劇主創團隊都是第一次參與拍攝大愛劇,製作人唐在揚、製片王閔立找來了一支「電影製作團隊」,由洪伯豪導演掌鏡、資深攝影師周以文負責攝影指導,兩位是合作電影《老大人》的班底,美術指導林仲賢參與製作《紅衣小女孩》。胡宇威、梁正群飾演醫師,而温昇豪特別演出院長。(圖/大愛提供)大愛劇《打怪任務》6集的劇情描述2021年初全球疫情高峰,臺灣宛如平行世界不用戴口罩持續過著正常生活,直到本土疫情爆發進入三級警戒人心惶惶,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如何平撫醫療人員承受的巨大壓力,醫療人員在沉重社會及身心負荷下秉持什麼心念守住防疫破口,尤其四位護理師還身兼母職,疫情當下不只是天秤兩端的平衡,透過照顧患者的「打怪」闖關過程中,更把護理師與母親的身份拼成了一個圓,劇情緊張、驚悚又溫馨。劇中李杏進駐專責病房前,小孩畫了一張圖,十幾個護理師穿上盔甲裝正在打一隻怪獸,孩子跟她說護理師們是「打怪獸媽媽」,必須打贏怪獸才能拿到金鑰匙回家。温昇豪則飾演趙有誠院長,金鐘獎認證的演技,温昇豪用堅定的眼神、溫柔的態度演戲,詮釋疫情直逼臨界點、創院精神與現實科學判斷之間拉扯時,清楚認清問題所在,拉近醫護認知。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戰後最大的危機」,在疫情滿四年之際播出《打怪任務》,病毒還在持續變異,回首全民共同攜手打拼走過的防疫路成就了現在,將會更珍惜每個當下。該劇將於1月20日起每週六晚間八點在大愛電視播出。
胡宇威《打怪任務》挑戰演醫生 小薰、魏蔓扛護理師角色
胡宇威、小薰跟魏蔓首次接拍大愛新戲《打怪任務》,胡宇威透露,戲劇生涯中最抗拒的兩種角色就是醫師跟律師,因為太多專業名詞,這次接拍《打怪任務》首次挑戰飾演小兒科醫師,專業名詞少不了,不過很多都是英文,對在美國成長的他來說信手拈來,讓他動心的是醫生使命必達的個性跟他自己很像。在劇中醫生用心跟患者家屬溝通,全力搶救拼盡全力,特別是劇中經常要全身包得密不透風,只露出眼睛,用眼神傳遞內心戲,是這次最大的挑戰。小薰跟魏蔓在戲裡飾演的是新冠肺炎專責病房的護理師同時兼具媽媽的角色,照顧病人就得跟孩子暫時分離,編織出媽媽去「打怪」的童話故事,是劇本發想的初衷。小薰雖然是學護理,不過已經不記得,隨著劇組安排認真的上醫護專業課,也跟北慈的護理師見面,發現兩人在講話的速度跟語調上都不同,受訪時小薰一反平常高音頻快人快語的個性,特別用劇中護理師講話很慢、聲線壓低的模樣,相當沉穩。小薰自己染疫過,加上母親是肺炎去世,很能掌握重症患者及家屬的心態,倒是穿上層層的防護衣呼吸都很困難,戴上防護面罩打針抽血都不容易,更特別的是跟患者之間如親友般細腻的互動,都是抗疫期間不為人知的一面。胡宇威、小薰、魏蔓主演大愛新戲《打怪任務》日前開鏡。(圖/大愛提供)《打怪任務》15日開鏡,第一天主要是魏蔓的戲,劇中魏蔓有兩個小孩,一下戲全都黏著魏蔓又摟又抱,就像親生的一樣。魏蔓不是第一次演醫護人員,卻是第一次見到要飾演的角色本人,特別到醫院跟著一起巡房,聊聊疫情當時的心情,魏蔓相當感性,在跟角色本人相處過程中,了解她要詮釋的是一個天生樂觀,喜歡照顧人的護理師,突然覺得護理師是「人間天使」,無私付出且滿心歡喜,為患者提供可能連家人都做不到的事,聊天全程都忍住感動不落淚,因為飾演的角色本人是不哭的。大愛醫療職人劇《打怪任務》描述的是2021年初台灣和國際疫情相比猶如平行世界,隨後本土疫情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台北慈濟醫院在趙有誠院長的帶領下,收治全台最多確診患者,九百多位病患當中,一個個媒體新聞沒有報導的恐懼、悲傷的人性面,有醫生面臨跟死神搶人的內心掙扎,還有年輕護理師銜天命在家人與病人之間承受極大的雙重壓力等,一樁樁醫護團隊齊心對抗病毒這隻「怪獸」的真實故事。
剛接第一金證券董座!陳致全一家4口「坐第8車廂」:衝撞時全家彈起
第一金證券董座上月初才宣布由兆豐證券總經理陳致全改任,而昨(4日)發生太魯閣號408班次列車出軌的意外,陳致全一家4口也剛好在那輛火車上面,而且坐在傷情較為嚴重的「第8車廂」,所幸一家人是坐在車廂的最後一排,都只受到輕傷,目前一家4口已轉往新店的慈濟醫院治療。火車發生事故的當天,由於「第8車廂」是車頭,因此當遇到衝撞時,7、8節車廂的損失最為嚴重,而且車頭還因此被削掉一半,加上緊急煞車,後方車廂向前擠壓又造成前車廂變形,不僅造成司機員因此傷重不治,前面車廂的傷亡人數也較後車廂來的多。據《自由時報》報導,陳致全一家4口當時也搭乘那班火車,4人是坐在「第8車廂」的最後一排,回憶起事發當下,陳致全全家人當時都被彈起,之後撞上前方椅背,事發之後4人都被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於晚上6點多轉往台北慈濟醫院繼續治療。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陳致全左腿膝蓋骨骨折,是最為嚴重的,49歲妻子則是撞傷頭部、腰部薦骨出現壓迫性骨折,16歲的姊姊和14歲的妹妹分別是鎖骨骨折、輕微擦傷,一家4口皆無生命危險。
新北第48間托老中心開幕 2022年要開到60間
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上午出席第48間公共托老中心開幕儀式,侯友宜表示,65歲以上長者近61萬人,平均每月增加近3000人,面臨人口老化的台灣,新北市預計2022年要達到60間公共托老中心,讓長者們能在地安養、在地樂活。新北市衛生局昨於台北慈濟社區長照機構舉辦「第48間公共托老中心開幕儀式」,侯友宜致詞時表示,慈濟醫院成立第1間公共托老中心,也是新北市第48間公共托老中心,它是結合日間照顧、失智據點及銀髮俱樂部「3合1」複合式據點。侯友宜說,國人平均餘命為80.8歲,但健康平均餘命為72.3歲,中間大概有8年處於生病、失智或失能,在這段生命歲月裡,需要更多人關心照顧,9年前擔任副市長時,65歲以上人口約34萬人,如今已增加為近61萬人,平均每月增加近3000人。此外,今年還有3間公共托老中心要成立,分別位於板橋、鶯歌及貢寮,預計2022年要達到全市60間。侯友宜也誇獎慈濟團隊,透過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指導長者減緩失智、失能,訓練長者動腦動手,健康樂活。衛生局長陳潤秋也補充說,公托中心把握地利推動老幼共融,每周2次由慈濟幼兒園3至6歲之小朋友陪伴長者參與活動,小朋友童言童語刺激長者思維,讓長者保持心境的活潑開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慈濟社區長照機構依公共衛生3段5級建構完整的照護服務網絡,達成「在地就養,健康樂活」的目標。
雙抗體檢測試劑 十分鐘驗出新冠肺炎
慈濟大學、中研院、台北慈濟醫院合作開發出新冠肺炎IgM/IgG雙抗體檢測試劑。慈濟大學研發長黃舜平教授表示,慈濟大學團隊與中研院研究員吳漢忠以及楊安綏等人合作,開發快速抗體檢測試劑,能夠精準測出受感染者血液中的 IgM與IgG兩種抗體,只要少量血液檢體,毋需機器,十分鐘即可知道是否曾經感染新冠病毒。黃舜平說,通常在感染病毒後會先產生先遣部隊IgM抗體,此時為感染初期,之後IgM抗體量會消退,接著產生IgG抗體,此時為感染中後期或恢復期。使用雙抗體檢測試劑,就可呈現受感染的階段。他說,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即快速整合國內學研單位,形成「COVID-19 合作平台」,各開發平台定期開會並回報進度,讓抗疫的研發工作加速腳步。慈濟大學及台北慈濟醫院也為「COVID-19 合作平台」成員之一,參與新冠肺炎抗體檢測工具的開發。慈濟大學產學新創組組長鄭文琦表示,開發的試劑,已進行十四例確診檢體及三例健康檢體臨床測試,試劑的準確度為94%、特異性為100%,靈敏度為93%。這套抗體檢測試劑,目前已完成小量試量產,將申請台灣食藥署的核可後,量產並應用於研究及臨床。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慈濟慈善基金會在疫情爆發之際,即與政府及各民間團體合作,關心第一線防疫人員及居家檢疫者的需要,並分享防疫及醫療物資至全球。此次慈濟大學及台北慈濟醫院與中研院,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通過許可量產後,將會將試劑送至全球檢驗資源缺乏的國家,協助當地提供慈善醫療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