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行
」「拖鞋+跛行」依舊緊跟白沙屯媽祖 「勇腳伯」虔誠背影感動眾人
白沙屯媽祖9天8夜的進香活動於18日凌晨開始,在這過程中,就有民眾拍下一名十分特殊的進香客,該名進香客雙腳穿著已經變形的拖鞋,行走時甚至一跛一跛、看起來十分不便。但即便如此,該名進香客還是堅定著步伐,不斷地持續跟著隊伍前進。而該名進香客的畫面曝光後,也讓其他信徒稱呼其為「勇腳伯」。有一名網友於18日在臉書社團「白沙屯媽祖全球徒步聯誼會」發文,內容中表示「第一天晚上就遇到阿北了!希望他能一直走下去,這樣每年都能看到阿北出現,阿北加油」。而從網友上傳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長者腳穿著略為變形的拖鞋,當中的右腳甚至有明顯包紮的跡象,走路時整個身體也出現一跛一跛的情形,但即便如此,整個人還是堅定地向前行,絲毫沒有減下速度的跡象。不少網友在看到這段影片後,紛紛留言表示「阿伯加油,小心慢慢走」、「我也看見了」、「每次看見阿伯身影都會莫名的感動,願媽祖婆保佑,年年看得到阿伯進香」、「阿北也是堅持自己的精神走全程」、「阿伯的精神讓人可敬可佩」。而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這位被暱稱為「勇腳伯」的男子,過去曾因為車禍的關係導致腳後盤變形,所以只能穿著拖鞋。而在2年前,該名男子在電視上看到有母親在白沙屯媽祖進香時,帶著腦麻兒跪求祈福,男子也因此受到開始,於是便開始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路線一同前進。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醫示警:恐是這裡發炎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很多人出現類似的感覺,會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雖然部位及症狀很類似,不過其實很多時候也可能是因為梨狀肌腫脹發炎,同時伴隨緊繃時,而產生麻木疼痛的感覺。謝炳賢在粉專《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表示,梨狀肌是在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狀肌肉,左右各一塊,主要幫助髖關節做出外轉動作,並協助穩定骨盆,當梨狀肌因為重複動作或壓迫(如久坐久站、翹腳、運動傷害等),導致發炎腫脹或緊繃時,壓迫到下方通過的坐骨神經,而出現類似的屁股痛、腳麻等症狀。梨狀肌症候群有哪些症狀?謝炳賢指出,梨狀肌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是在臀部深處會有明顯痛點,在變化姿勢時會特別疼痛,且症狀大多會出現在單側,而疼痛感也有可能會從臀部延伸至腳底,嚴重時會影響走路,出現跛行無力的狀況。至於和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差異,謝炳賢說明,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常常會和梨狀肌症候群搞混,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椎間盤突出為椎間盤的髓核擠出而壓迫脊椎神經根;而梨狀肌症候群則是肌肉發炎腫脹的壓迫神經,一般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謝炳賢提到,保守治療的主要目的為緩解梨狀肌的緊繃僵硬,一般會採取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同時搭配復健治療,而較積極的治療則會考慮採增生療法,幫助周圍組織修復,並強化骨盆的穩定,以達到改善疼痛。
被吉娃娃舔1口 阿公染「罕見敗血症」險喪命 醫:與寵物同床就可能感染
西班牙1名71歲老翁去年被自己飼養的吉娃娃「舔1口」,竟感染罕見敗血症,治療長達半年才康復。醫師表示,儘管目前沒有被狗舔而染病的明確證據,但親吻甚至只是單純和寵物同床,都有被感染的風險。據《鏡報》報導,這名來自西班牙最南端加納利群島(Islas Canarias)的71歲老翁,經過長達1周的腹瀉及高燒後,被送進戈梅拉島(La Gomera)的瓜達盧佩聖母醫院(Hospital Nuestra Señora de Guadalupe)治療,抽血結果顯示體內有高濃度的敗血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但醫師發現,老翁右肺在X光呈現「濃密且混濁」狀態,病人也出現肺炎症狀,而肺炎極少經由敗血性巴氏桿菌引起,因為人類除非被貓狗等牲畜咬傷抓傷,否則很少感染該病菌,且老翁身上沒有任何被寵物咬抓傷痕跡。對此,老翁告訴醫師「前幾天被自己養的吉娃娃舔」,成為老感染敗血症最可能的原因。醫療團隊給予老翁呼吸器、每天注射抗生素治療1個月後,成功挽救有第2型糖尿病、抽菸、高血壓及肺部疾病病史的老翁性命,近半年的追蹤結果也顯示他康復情況良好。醫師表示,飼主與寵物同睡1張床、親吻或讓寵物舔,都可能感染敗血性巴氏桿菌。而在英國及東歐,近年有越來越多人感染無法治癒,會導致不孕、跛行和疼痛,由犬隻傳染的布氏桿菌病(Brucellosis Brucellosis Brucellosis)。
他屁股疼痛竟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醫曝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47歲阿茂工作需交際應酬,從22歲起幾乎天天飲酒,一個多月前覺得自己右邊屁股處疼痛,起初不以為意,但過了3週感覺越來越痛,甚至走路都走不穩,趕緊到骨科就診,經醫師以X光檢查發現股骨頭明顯塌陷,診斷罹患「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常見青壯年關節病變臺中榮總嘉義分院骨科卓依誠醫師說明,「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VNFH )好發於30至50歲,是青壯年最常見的髖關節病變疾病之一,多數專家認為此疾病是因先天遺傳、後天代謝及血管損傷、骨內壓升高、機械應力等影響血液供應的綜合性結果。病程早期多無症狀 關節痛、跛行才就醫大部分患者在病程早期沒有症狀,通常是在幾個月或幾年後,股骨頭壞死區域充血或出血,形成反應性血管,但血液供應因遺傳或代謝持續受到損害,使反應性血管無法順利生成,最後造成骨小樑變薄或股骨頭塌陷,出現關節疼痛、鼠蹊部痠痛或輕微跛行等症狀時,病患才意識到需要就醫。關節塌陷或壞死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卓依誠醫師說到,此疾病經影像學檢查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X光正常,但在電腦斷層上發現異常;第二期為X光片發現輕微異常;第三期為X光或電腦斷層發現軟骨下骨折、部分壞死性骨折或股骨頭變平塌陷。第一期及第二期的治療,通常使用支持性療法,如使用輔具行走以降低關節負擔,適當緩解疼痛,並避免使用類固醇藥物以免惡化病情;在一、二期病程,為保留原生關節可選擇「核心減壓手術」(Core decompression),在股骨頭鑽孔讓壞死可建立一個長出新血管的管道。第三期的病患,可先使用部分骨頭切除手術,重新分配壓力,避免壞死區域塌陷;但若關節已塌陷或已明顯壞死且骨折,則需進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當心3大危險因子 髖關節出現不適快就醫卓依誠醫師補充,據研究顯示,造成「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有三大危險因子,第一種是長期且大量使用醣化皮質類固醇,因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導致骨壞死的發生率為21%-37%,然而,短期且低劑量的類固醇藥物導致該疾病的可能性極小,因此切記務須遵照醫囑用藥;另一種因子是過量飲酒,會引起脂肪栓塞、脂肪細胞肥大、靜脈血液滯留和皮質醇水平升高,使罹患此病的機率大幅提升;第三種是吸菸,因菸草經常與攝取酒精有密切相關及混雜效應。此外,若髖關節出現疼痛不適,也要及早就醫,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嘉義8旬翁離奇失蹤…凌晨拜拜完上山「5天沒回家」 樣貌特徵曝光
嘉義縣一名82歲賴姓老翁,前幾天凌晨到土地公廟拜拜,隨後就往梅山方向走,結果一去不復返,到現在還沒回家,警方出動25人進行搜救,但經過5天仍未找到人。據《記者爆料網》報導,警方本月26日接獲一起失蹤案件,得知老翁當天疑似睡不著,凌晨2點曾到一間小土地公廟拜拜,之後走上產業道路,再往梅山方向繼續走,就沒有再回來,老翁的表哥26日下午4時36分發現他還未歸家,於是前往警局報案。警方至今已出動25人救援,包括嘉義縣警方、嘉義縣消防隊、嘉義縣搜救協會,也請求台南市消防局特搜支援,然而經過5天的搜索,依然沒找到老翁,因此懷疑有跌落山谷的可能,目前正朝此方向搜救。老翁平常出門會持木製拐杖。(圖/翻攝自社團法人嘉義市救難協會臉書)對此,社團法人嘉義市救難協會也在臉書發布「尋人啟事」,文中提到賴姓老翁獨居,身高約168公分、體重72公斤,左側手指攣縮,平日出門會持木製拐杖、走路步態跛行、講話口齒不清,26日晚間出現於嘉義縣梅山鄉太平老街後就失去聯繫,失蹤前穿著外套、布鞋、持有木製拐杖。由於近日溫差甚大,家人擔心走失的老翁的安危,雖已報警協尋,也急需民眾的幫忙,如有相關消息可致電嘉義縣梅山鄉太平派出所(05-2571202)、中華聖母基金會賴社工(0978-618677)。
患「腰椎狹窄症」手術怕神經受損! 1治療法降風險改善病況
72歲的戴先生深受背痛和腳麻的困擾多年,最近甚至連走路都開始受到影響,經核磁共振查明病因來自於腰椎有三節段發生脊椎狹窄,造成神經的壓迫。最後與醫師詳細討論,決定以「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來改善病況,目前也恢復良好。「脊椎狹窄症」好發逾60歲民眾 「間歇性跛行」為典型症狀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李威佑說明,人體的脊椎由數個脊椎骨與軟組織組成,而在脊椎的正中心有脊髓和神經根通過,當人體結構隨著年齡而退化,逐漸產生脊椎椎間盤高度減少、脊椎骨產生骨刺、軟組織出現增生肥厚等現象,造成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就是所謂的「脊椎狹窄症」,尤其好發於第4、5節腰椎之間的椎管狹窄,且最容易找上超過60歲的民眾。至於常見的症狀,有背痛、臀部位置的轉移痛、下肢疼痛麻木或無力等症狀。李威佑醫師補充,另一個典型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意即患者僅是走一小段路便出現疼痛,但在休息過後又會改善。此外,平時站直或是背部後仰等動作,皆可能引發上述症狀,惟背部微彎或坐姿可得到緩解。他提到,輕度的脊椎狹窄症可以透過休息、藥物,或是物理治療得到緩解;當神經症狀惡化且保守治療無效時,則須考慮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將神經做足夠的減壓 但恐有傷害神經風險 李威佑表示,因為狹窄的位置多達三節,醫師通常會建議做神經減壓合併腰椎融合手術,以預防減壓術後產生的脊椎不穩定;脊椎狹窄症手術的核心原則是「將神經做足夠的減壓」,藉由移除部分椎板、骨刺,以及增厚的黃韌帶,來解除神經的壓迫。過去傳統手術因對骨性結構和軟組織的破壞較大,術後可能發生腰椎不穩定的情形,故減壓手術往往會合併腰椎融合手術一起進行。腰椎融合手術需要在體內置入內固定器,過程就有傷及神經的風險性存在,且術後還可能面臨腰椎活動度降低、椎體融合失敗、內固定鬆脫或鄰近節退化等問題。「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 精準、降低神經受傷風險李威佑強調,「脊椎雙通道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透過內視鏡影像系統,提供清楚的手術視野,能精準地針對神經壓迫處做減壓,大幅降低神經受傷的風險,且不需要在體內置入內固定器,便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腰椎穩定度。微創手術不僅更精準,神經受傷風險亦更低。不只大大減少患者的術後疼痛,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中部1歲女童染腸病毒重症 出現9大症狀盡速就醫
疾病管制署今(5)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中部1歲女童,於8月20日因發燒就醫,隔日仍持續發燒再度就醫,經檢查發現有口腔潰爛及跛行狀況,遂轉院收治,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6型,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計10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分別為4例克沙奇A4型、3例 克沙奇A6型、2例 腸病毒D68型及1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8月27日至9月2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2,145人次,與前一週(12,264人次)持平,惟仍高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於社區持續活動,開學後須持續注意學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病管制署提醒,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且國內正處腸病毒流行期,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也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提高群聚風險。疾管署呼籲各級學校應提供充足完善的洗手設備,保持教室的清潔與通風,並隨時關心與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以及生病在家休息的防疫觀念,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彰化紅貴賓關鐵籠「跛腳吃酸臭餿水」水放到長青苔 縣府回應了
彰化縣大村鄉12日有民眾向警方通報,1隻紅貴賓及米克斯被關在鐵籠,前者腿部受傷,一旁的食物卻是已發酸的餿水。警方獲報前往現場了解,但沒找到飼主。彰化縣動物防疫所今(13日)再接獲通報,派員前往查看,發現現場除了受傷的紅貴賓外,還有2隻米克斯也被關在生鏽鐵籠中,且環境十分髒亂,連飲用水都已長出青苔。縣府今天接獲通報,立即派員到現場查看,然而飼主外出工作不在家,但有找到飼主的爸爸及妹妹;經同仁勘查,發現現場共有3隻狗,飼養環境髒亂不堪,其中紅貴賓毛髮嚴重打結,且後腳疑似受傷跛行;其餘2隻精神活力還算良好,目前已開立勸導單,要求飼主限期改善,將在8月20日再次前往複查。彰化動防所指出,由於現階段尚不清楚紅貴賓受傷的原因,無法確認是否受虐,只能以勸導醫療為主,如經勸導仍未帶寵物就醫或提不出任何醫療證明,就會予以開罰,依照《動保法》規定,最高開罰7萬5000元;至於飼養環境髒亂部分,若期限內未改善,最高開罰1萬5000元,兩者最高合計將開罰9萬元。
前年才被罰!高雄某知名農場被爆動物煉獄 吸血蠅到處飛、飼料長蛆圖片曝光
一名高雄某知名農場的離職員工22日在Dcard上貼出數張照片,指控園方動物福祉不佳,包括為省錢用檳榔剪替水鹿剪指甲導致流血;有吸血蒼蠅讓許多動物受傷;動物生活空間嚴重不足;孔雀放養害小孔雀遭送貨汽車壓死;飲水系統及飼料槽竟長蛆等等,痛批園方漠視動物福祉與員工權益。不過,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對此僅表示,在7月18日前往農場勘查後,發現動物有受傷或生病的情況,但均已接受治療,並未發現違反動保法的情事。原PO在Dcard以「觀光農場真實面貌:被遺忘的動物福祉」為題發文指出,她表示她於5月27、28日開始在高雄某農場上班,剛到時,這個地方與她小時候的印象改變了非常多,當時以為是在動保團體監督下做的改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經理為了省錢決定自己使用檳榔剪修剪水鹿指甲。(圖/翻攝自Dcard)原PO首先點出,水鹿指甲非常長交疊在一起導致走路常跌倒,她向上級通報3次,直至她7月6日離職當天仍未處理,「過程中口頭、訊息、會議共回報三次,每次的回覆都是:妳會剪嗎?回答:水鹿剪指甲需要吹箭處理,並且蹄類動物剪指甲應由專業人士進行為佳。中間主管也提出:還是多一些人幫我壓住它,我來剪。」她表示之後接收到經理仍為了省錢決定自己處理,使用檳榔剪修剪,並無鎮定,由多人壓制水鹿,且剪太深,導致水鹿流血,「我不確定是否可以使用檳榔剪,但經理完全沒有修剪指甲的經驗。」圖中的白色粉末「為主管說灑看看痱子粉看能不能除蠅。」(圖/翻攝自Dcard)接著她還指控園區存在會吸血的蒼蠅,導致許多鹿、羊駝、馬皮膚生病並發癢,進而咬傷自己,她說:「這個問題應該是很久了,但於我在職第三個禮拜,才開始實施噴灑除蠅劑。」並PO出多張動物受傷流血照。此外,圖中的白色粉末「為主管說灑看看痱子粉看能不能除蠅。」園區還有動物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圖/翻攝自Dcard)此外,園區還有動物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或許對比之前的十幾隻關一籠,現在的三隻關一籠是有改善,之前將羊駝與瓦萊黑鼻羊關在一起,導致羊駝身上多處傷口。」另飼養生活於低溫的瓦萊黑鼻羊,卻跟舍內全部動物生活在一起,只共用兩台大電風扇,互動區也無風扇設備,很明顯看出羊群時常熱到沒有活力。羊群時常熱到沒有活力。(圖/翻攝自Dcard)原PO還直指孔雀放養未做好區域管制害命,「導致一隻小孔雀遭送貨汽車壓死,無改善,一樣放養,個人認為如果要放養在園區也應該做好區域管制。」更扯的是,連動物的飲水系統及飼料槽都相當不衛生,甚至還長蛆,「要幫動物換飼料時出現以下畫面,請問這是積累多久了?甚至上面還有蛆,事後我已將飲水系統及飼料槽清潔完畢。」動物的飲水系統及飼料槽相當不衛生。(圖/翻攝自Dcard)此外,農場內死掉的動物無委託化製廠處理,通通由園方園藝部埋起來。許多動物被園方認為狀態不好、無觀賞價值便會長期關在籠子,「直至多次建議及爭取,皮膚不好的鹿才得以出來散步(假日一樣不行)。主打與動物餵食、觸摸、近距離接觸並販賣動物飼料賺取錢財,但互動區無設立動物休息區,動物也無輪班,由早上九點半到晚上六點不間斷與遊客互動。」最後她也強調,上述問題都已向動保處說明,但動保處勘查時,園方卻隱瞞真相,並因此得到牛頭不對馬嘴的回覆,「園區根本不止5隻梅花鹿,生病的都關在裡面,知道為什麼未見傷口嗎?因為檢查的鹿根本不是生病的那幾隻,而且我的訴求是未給予治療,而不是跛行,提供的圖片傷口是羊駝而非笑笑羊。」至於在員工福利方面,她還控訴這家農場經常讓員工超時工作,又少給1小時的薪水,「去反應之後,人事說明只要該部門主管同意,便會核發,殊不知要得到主管的一個簽名,花了兩個禮拜,還碎念:『為什麼要這麼斤斤計較,幾個小時也要算之類的話』。」文末原PO也語重心長地表示:「這是2023我做過最勇敢的事,我也會害怕說出真話,但要是大家都不敢說,就只能助長這種不重視動物福祉與員工的企業風氣!」對此,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副處長段奇漢則表示:「在7月18日前往農場勘查,發現動物有受傷或生病的情況,但均已接受治療,並未發現違反動保法的情事。」據悉,這間農場在2021年就因違法展演,被動保處罰款5萬元,並停止動物展演一段時間,進行整修。如今在去年底重新開幕後,動物園恢復展演,卻又遭前員工的指控動物福祉不佳。
黃汪搖尾謝餵食下秒就暴斃 台東狠翁毒狗辯「安樂死」被判刑
台東市70歲張姓老翁因不堪流浪狗四竄,去年10月將農藥滲入便當後餵食1隻黃色小狗,導致小狗中毒痛苦難耐而死,張翁事後辯稱要幫牠進行「安樂死」,日前經台東地院審理,法官認定張翁餵食毒物早有預謀,判2月有期徒刑,併科27萬元罰金。根據判決書,張翁當天將含有氨基甲酸鹽成分的農藥納乃得加進便當後,拿來當作誘餌餵食犬隻,該犬隻食用後1分鐘隨即出現走路搖晃、無法保持平衡的情形,3分鐘後立刻倒下,死亡前還全身劇烈抽搐、顫動。待飼主吳姓男子返回時,發現愛犬的屍體躺在倉庫前草皮,旁邊還留有便當廚餘,懷疑愛犬遭人投毒,立刻報警處理。而張翁一開始皆否認犯行,辯稱只是餵食犬隻廚餘,並不知道廚餘裡面含有毒物。直到全案偵結移送台東地方法院進入準備程序後,張翁才坦承犯行,但又辯稱是看小狗流浪在外很可憐,身體又這麼瘦小,才幫牠安樂死,不過,台東地院經審查,從現場監視器畫面看到被害犬隻遭毒殺前的動作、神態都很正常,甚至還不斷向張翁開心地搖尾巴,直到食用毒物後才出現跛行、尾巴下垂、抽搐等狀況,可見犬隻身體健康,並不如張翁所述,認定張翁犯案動機並非秉持善心。判決書指出,張翁若覺得犬隻很可憐,竟不先考慮將牠帶回領養,或送交給其他有能力照顧的人,反而餵食毒物,有避重就輕之情事,不適宜給予緩刑寬典,判處2個月徒刑,另併科27萬元罰金。
患腸病毒重症 2歲童併發脊隨炎左下肢跛行
上週國內腸病毒全國就診人次為10,616人,已經連續兩週呈現下降趨勢,並已降到流行閾值之下,疾管署研判已經脫離流行期。不過,民眾仍要注意腸病毒重症風險,上週個案中有1例2歲兒童跌倒後出現跛行症狀,家長以為是跌倒外傷造成,經檢驗診斷卻是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 2歲童脊髓炎左下肢跛行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為中部2歲男童,5月中下旬曾感染過腸病毒,6月9日家屬發現男童在跌倒後出現左下肢跛行、步態不穩等情形。由於症狀是在跌倒後出現的,因此家屬以為是外傷,不過林詠青醫師提到,家屬帶男童就醫後X光檢查並無發現異常,但後來左腳無力、跛行情況越來越嚴重,幾天後甚至無法正常站立、行走,因此又再度前往醫院就醫。就醫檢查脊椎MRI發現男童脊椎有發炎的情形,此外也有左下肢無力、肌腱反射異常的情形,因此收住一般病房並通報為急性無力肢體麻痺。林詠青醫師表示,之後經過檢體採檢檢驗後,確定是感染克沙奇A4型腸病毒併發脊髓炎,所幸在住院治療後病況逐漸改善,並於6月26日出院返家。重症皆為5歲以下幼童 注意重症前兆、暑假防疫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2023)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5例重症,皆為5歲以下的孩童,分別感染克沙奇A4型2例,腸病毒D68型、伊科病毒21型及克沙奇A6型各1例。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也於社區活動。疾管署提強調,雖然疫情已脫離流行期,但民眾應持續提高警覺,並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隨著暑假即將到來,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或參加各類暑期活動機會大增,家長應留意孩童健康狀況,若出入人口密集、互動頻繁的場所(如:安親班、夏令營、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應加強落實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應做好個人衛生、注意居家環境清潔及消毒。此外,大人外出返家也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也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醫療糾紛1/最衰的冠軍!這個科別最常被告 專家教「病患自保3步驟」
有「台灣美容教母」封號的「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因美容療程猝死,醫美診所遭黃女兒子提告,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依統計,全台每年約1萬2千多筆醫療糾紛,刑事案由整形外科居冠,民事第一名則是骨科,專家建議,面對醫療爭議,民眾可掌握「理性分析」、「保全證據」、「尋求資源」3步驟自保。長期研究醫事法律的廖建瑜法官2019年在《月旦醫事法報告》上發表《從判決快遞看醫療訴訟發展趨勢》,整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的醫療糾紛判決,刑事糾紛案件以整形外科最多,民事糾紛的第一名則是骨科。兩年後,廖建瑜再次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延續2年前統計,整理出截至2020年10月的醫療糾紛案件,此次僅更新民事糾紛案,冠軍仍是骨科,但後面的名次全變了,2年前依序為神經外科、牙科,這次變為醫美、急診。「浮出檯面的醫療糾紛,實際上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簡稱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醫改會創立20年以來,已經進行上萬件的醫療糾紛諮詢,大約每年有500~600件,各縣市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處服務,每年也平均約500~600件左右。「這些數字的背後,如果用科學模型去回推,應該至少有1萬2000多筆醫療糾紛,而這些是大眾看不見的。」吳奎彥說,參考《醫事法》相關論文資料,發現刑事糾紛第一名是醫美,其次是外科、急診;民事糾紛冠軍則是骨科,其次為醫美、婦產科,其他如急診、外科、牙科也紛紛上榜。「就算是不同資料來源,但可以發現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別大同小異,它們分別有一些共通點,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醫病專業知識出現落差』,這或許也是骨科民事糾紛最多的原因。」以案例實際說明,一位50多歲婦人因右腿麻木、跛行而向骨科名醫求診,醫師建議進行內視鏡手術,表示只需1.5小時的時間,沒想到實際手術長達8小時,且術後婦人大小便失禁、臀部及陰部皆毫無知覺,且左腳自腎部麻木至腳趾、合併刺痛感。最後發現婦人是罹患罕見併發症,由於機率低,就連手術同意書中都沒有列出,因此醫師也認為不必告知,沒想到卻發生了,最後法官認為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醫師與醫院應給予婦人精神賠償200萬元。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曾受訪表示,骨科的醫療糾紛特別多,和手術量多有關,且近年新治療法增多,骨材及藥物種類也大增,若治療前溝通不佳或結果不如預期,都易引糾紛,目前骨科最常見的手術包括關節置換手術、骨折手術、脊椎手術。 「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最左)因美容療程猝死,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圖/翻攝自美體小舖臉書)吳奎彥說,多數民眾面對醫療糾紛的第一反應大多是驚慌失措或憤怒,例如有些民眾會選擇抬棺抗議等等,但這些對事件本身沒有幫助,他建議要掌握3原則。首先一定冷靜下來,理性思考醫療事件的過程與爭議點,同時釐清自己的訴求。第二,仔細回想過程之後,要趕緊保全證據。「除了收費單據之外,建議要跟醫療院所申請『全本病歷』,根據《醫事法》全本病歷要保留7年,這裡面會有患者所有的就診紀錄、病程、檢查報告、影像病歷、同意書等,是非常重要的資料。」第三,尋求資源。「例如醫療院所內都會設立關懷小組,處理患者申訴案件,幫忙處理患者與醫師之間的糾紛,如果無法解決或對結果不滿意,可以再去地方政府的衛生局進行醫病爭議調處,衛生局會請公正第三方幫忙居中協調,如果是重大爭議或涉及嚴重傷害,也會請該領域其他醫師幫忙檢視病歷,並且釐清醫病責任歸屬。」吳奎彥說,醫療糾紛具有高度專業的特性,而且極度個案化,很難用一致的標準概括討論,當糾紛發生時,維持冷靜最為重要,所以也不建議民眾以爆料的方式威脅醫療院所,「因為風向太難預測了,萬一不利於你,恐怕雪上加霜。」
壯年男過胖、久坐致「椎間盤突出」 醫:1方式快速恢復生活
35歲的許先生因工作環境時常久坐,加上體重過重的因素,在半年前開始出現腰痛與右側下肢痠麻的情形,復健吃藥都無法改善,甚至後續出現無力的症狀,遂至醫院就診,並經醫師建議採取「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持續追蹤。常彎腰、搬重物與過重 易致「椎間盤破裂突出」台北慈濟醫院醫師骨科李宜軒表示,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許先生腰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嚴重擠壓,因此執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取出壓迫神經的椎間盤,術後兩週許先生症狀大幅改善,已能順利活動且恢復正常生活。李宜軒進一步說明,脊椎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與薦椎,每一節椎骨皆由椎間盤所區隔,椎間盤連接相鄰兩個椎骨,有緩衝保護的作用。但若長時間的彎腰、搬重物與體重過重者,較容易導致「椎間盤破裂突出」,導致神經受到壓迫,下肢就會出現痠、麻、痛與無力的情況。「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成主流 傷口小、復原快一般而言,椎間盤突出的情形可經由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緩解症狀,但若無明顯改善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就建議採取手術治療。而較嚴重者,則須考慮以手術治療。不同以往傳統脊椎手術,可能造成較大傷口與較久恢復期的風險,現今微創脊椎手術的進展快速,目前「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為現今脊椎手術的主流,醫師使用直徑不到ㄧ公分的內視鏡器械可經皮下進入脊椎神經之病灶處,視野放大數十倍,透過最少的肌肉剝離與骨頭清除,便可將壓迫神經的椎間盤摘除。李宜軒提到,術後傷口只有約1公分,且保留了絕大部份的正常脊椎結構並有效降低出血量,使病人擁有良好的預後同時也達到最快的恢復,平均手術住院僅需三天,術後可自由活動,立即恢復日常生活。掌握治療黃金期 避免跛行、脊髓神經病變李宜軒提醒,椎間盤突出若未及時治療,恐惡化致跛行、雙腳無力與不可逆的脊髓神經病變,因此若保守治療於1-3個月內未有明顯改善的話,切莫耽擱手術治療的黃金期。
腳是第二個心臟!冰冷、疼痛、麻木恐「中風」了 醫授1招防截肢
一名七旬婦人突然出現下肢冰冷、疼痛、蒼白及麻木等症狀,安排了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是俗稱「腳中風」的急性下肢動脈栓塞,因此緊急聯繫周邊血管團隊進行導管介入治療,來搶救這個危在旦夕的肢體。下肢血管阻塞 寒流肢體「凍未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教授表示,過往大家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認知,主要在冠狀動脈疾病和腦血管疾病,往往忽略周邊血管疾病也是重要的環節,以嚴重肢體缺血病人為例,如果肢體傷口不易癒合,據文獻資料,三年後的死亡率可高達五成。周邊靜脈疾病方面,常見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其主要症狀是單側患肢腫脹,嚴重者會因血栓跑到肺部造成可能致命的肺栓塞,若無好好治療,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栓塞後症候群,如靜脈潰瘍、肺高壓等問題。腳是第二心臟 幫助保肢救命緊急周邊血管團隊主要召集人許栢超教授進一步表示,一般通稱的心血管疾病,包含了心臟血管、腦血管,以及周邊血管疾病等,只是民眾常把周邊血管疾病給忽略了,然而這部分是維持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過往因為民眾對於周邊血管疾病的認知有限,再加上早期導管的治療效果不佳,且設備不夠精良,因此最後患者常面臨截肢的悲慘命運,甚至可能因此失去生命。導管介入治療 控制病情惡化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指出,周邊動脈疾病與心臟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險因子,因此在危險因子的控制(如治療三高、戒菸等)就非常重要,一旦診斷確定,醫師除了會給予抗血小板藥物外,同時也會將危險因子控制好;而導管的介入主要是針對有跛行或是傷口無法癒合的病患,藉由打通血管來改善跛行症狀,並使傷口能夠癒合。
冬天「腳中風」恐截肢命危 自我檢查4症狀!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72歲的張奶奶,有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 並出現陣發性心房顫動情形,然而,張奶奶還出現右下肢冰冷,並且出現異常疼痛,一週後家人帶張奶奶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心臟血管中心周邊血管科主任、下肢動脈阻塞治療團隊召集人徐中和醫師檢查後,在郭奶奶的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造成下肢血液循環嚴重阻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召集「24小時溶栓團隊」啟動,立即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在黃金時間雙管齊下搶救:運用「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張奶奶血液循環獲得大幅改善,成功避免截肢的危機,徐中和主任特別提醒,罹患心房顫動的病人, 平常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事件的形成。另一個搶救下肢成功的治療個案,是80歲的郭伯伯,郭伯伯為多重慢性病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持續性心房顫動並心衰竭,並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多重病史, 郭伯伯因為右下肢冰冷且劇痛一天,警覺情況不對到中國附醫急診,徐中和主任檢查,在郭伯伯右下肢前脛動脈發現血栓, 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經過緊急導管溶栓手術, 並再經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 以及藥物氣球及支架得使用, 血栓順利移除, 血流也恢復正常,避免重殘被截肢的命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徐中和主任指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在下肢最為常見,臨床出現的症狀包括患肢溫度降低(常感覺冰冷)、麻木、不良於行、走路疼痛、腿部潰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最嚴重時,肌肉組織會發生缺血性壞死,病人甚至被迫截肢,而病人截肢後,也容易再面臨命危風險,是非常棘手的疾病。「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高風險因子,包括老化、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肥胖和三高等,國外研究統計顯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發生率約12%, 尤以步入中年45歲以上的人居多,台灣人口步入高齡社會,臨床疾病也呈現上升趨勢。徐主任指出,醫護團隊務必搶在病人動脈血管阻塞的黃金6到8小時內,確定病人下肢血管阻塞位置後,緊急進行血栓清除、血管繞道等血管重建手術,才能避免造成肌肉組織永久性壞死。至於該如何辨別自己或家人可能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徐中和主任說明,依嚴重度,臨床病徵大致分成四期:第一期(輕微或無症狀):偶爾感覺患肢溫度較低,有輕微麻木感。第二期:行走當中腿部容易疲勞無力,休息片刻又能繼續往前走,之後重複出現同樣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第三期:血管阻塞嚴重連靜止休息時局部循環不足,已出現持續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第四期:皮膚因缺血而由粉紅色轉為暗紫色,且在腳趾頭發生潰瘍和壞死,逐漸延伸到足部及腳踝。徐中和主任分析,張奶奶和郭伯伯,都是屬於急性「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常常是由於心房顫動,導致血栓由心臟打出掉落到下肢動脈血管,而突發急性阻塞。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治療後,「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仍有20-30%。針對此重大疾病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6年成立了「24小時溶栓團隊」, 投入研究治療,以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後,雙管進行「機械性取栓」手術,以及「超音波震碎血栓」手術,搶救治療急性下肢動脈重度阻塞的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大幅下降到3%,臨床成果發表在今年(2022年)4月醫學期刊「國際血管學」《International Angiology》, 成績斐然。
普丁再傳健康危機…右半身「類癱瘓」 遭爆已準備好逃離俄羅斯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健康狀況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甚至被認為能左右戰局發展。普丁近日在一場公開活動中被拍到走路時有些跛行,以及用左手驅趕右臉上的蚊蟲,右手卻無力的垂在身旁,遭懷疑身體狀況不佳。據《每日郵報》報導,普丁在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與其女兒克賽妮亞(Ksenia)的帶領下參觀一處軍事博物館,卻被拍到走路時有輕微跛行,且在聽取克賽妮亞的導覽時,不斷用左手驅趕、拍打右臉上的蚊蟲,右手卻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全程無力地垂在身旁。普丁全程用左手驅趕右臉的蚊蟲。(圖/翻攝自推特)考量普丁已年近70,走路會有些不穩還屬正常現象,但他的右半身卻屢屢出現不自然行為,普丁在今年4、5月分別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和紹伊古會面時,就出現右手右腳狂抖,以及右手緊抓座椅扶手或桌沿情況,遭質疑罹患帕金森氏症。普丁右手曾多次出現不自然的舉動。(圖/翻攝自推特)儘管健康狀況備受質疑,對烏「特別行動」又陷入膠著,但普丁依然不改強人本色,於俄羅斯海軍節的演講中抨擊美國與西方,並宣稱新一批的高超音速導彈「鋯石」將在數個月內部署完畢。另據傳,普丁和其寡頭已準備好撤離俄羅斯的計畫,以免未來因入侵烏克蘭失敗而遭政敵清算。
68歲男健檢僅「一紅字」 胸悶就診竟發現「血管嚴重阻塞」
68歲劉先生餐餐大魚大肉,身材肥胖鮮少運動,過去的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過高外,血壓及血糖尚在正常範圍之內,最近經常感到胸悶不適,心導管檢查顯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接受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術後醫師特別叮囑要好好控制膽固醇,以避免後續支架內再狹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高血脂包含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過高,是現代人常有的通病,不是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高血脂,中等身材或偏瘦的人也可能會有此一疾病,其發生原因不只和飲食、體重、少運動有關,和基因遺傳、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有一些關聯。簡韶甫醫師表示,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除了做為細胞代謝的能量之外,和細胞膜的結構及荷爾蒙的原料有關,血液中的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而高密度膽固醇可以把堆積在周邊的低密度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堆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會引起血管發炎,在血管壁上形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若發生在心臟的血管就會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若發生在腦部的血管有可能引起腦中風,若發生在腳部血管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易發生間歇性跛行。若能積極控制高血脂,有可能將已經形成的粥狀動脈硬化斑塊逆轉,以減少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高血脂不像高血壓和糖尿病可以在家裡自己監測,只能在醫院或檢驗所藉由抽血得到數據,但民眾往往不在意檢驗結果,只知道有高血脂,卻不知道長期高血脂所帶來的併發症而忽略病程。簡韶甫說,目前研究顯示,若已經有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或糖尿病,積極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可以減少死亡率,而且低密度膽固醇降得越低帶來的好處越多。若尚無血管病變但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或吸菸),也建議積極控制膽固醇以減少後續的併發症。簡韶甫表示,高血脂的治療首重生活習慣改變,除了少吃肥肉和油炸食物外,也可以盡量減少外食來達到減少脂肪攝取,運動減重除了可以改善體態減少內臟脂肪,也可以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對後續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預防及控制的效果。若經醫師評估需要使用降膽固醇藥物,建議遵從醫囑規律服藥,目前健保給付的降膽固醇藥物療效極佳,大部分民眾在藥物治療後高血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僅少數人無法耐受藥物的副作用(如肌肉痠痛和肝臟發炎),若發生副作用可以和醫師討論減低劑量或改藥。切勿聽信不實廣告或民俗療法,免得花了大錢卻沒有療效。
查寧塔圖「嚴苛身材管理」曝光 《失落謎城》導演承認:我們在片場虐待他
MyVideo影音平台公布5月電影片單,包括傑瑞德雷托主演的漫威反派電影《魔比斯》,以及珊卓布拉克、查寧塔圖主演的冒險喜劇《失落謎城》搶先版都將在5月上架。查寧塔圖演出《失落謎城》時,更執行嚴苛的飲食控制,展現性感好身材。冒險喜劇《失落謎城》劇情充滿惡搞趣味,拍攝過程同樣笑料百出,而查寧塔圖在《失落謎城》中不負性感男神封號,有不少上空大露胸腹肌的養眼鏡頭,導演兄弟檔艾倫內伊、亞當內伊受訪時,曝光查寧在片場嚴苛的飲食控制與運動計畫,他們笑說:「我們確實為了在電影中展現好身材折磨虐待了他,每天看著他臉上掛著悲傷神情,吃著不加鹽、只有一點奶油的雞肉和飯,而他每天會去海裡游兩英里,他在海灘上走來走去的樣子好看極了!」《失落謎城》查寧塔圖拍片期間嚴格管理身材。(圖/MyVideo)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也分享,有一場他目睹珊卓布拉克捲入「肉與起司颶風」中的戲,當劇組拍攝珊卓的特寫鏡頭時,獵奇幕後讓他看傻眼,「當時我在片場,有種『我在做什麼,我的工作是什麼』的感覺,那顆特寫鏡頭不是用大型風扇吹,而是有十幾個工作人員,近距離的對著珊卓狂砸堅果和起司,那畫面真是太詭異、太酷了!」《魔》片導演丹尼爾艾斯皮諾薩(Daniel Espinosa)日前受訪時,則對外實傑瑞德是非常信奉方法演技的演員,在片場拍攝時,傑瑞德太投入在揣摩角色不良於行的狀態,連休息時間去上廁所都要拄著拐杖跛行,導致拍攝時間受到延遲,劇組後來與他協商,讓他改坐輪椅行動以節省時間。《魔比斯》傑瑞德雷托飾演吸血鬼魔比斯。(圖/MyVideo)導演丹尼爾還透露,傑瑞德甚至是在角色能夠正常行走後,依然在休息時間跛行,他認為魔比斯一生都在承受身體上的病痛,即使變強壯,心理和外在仍會和一般人不同。雖然在生活中如此入戲的「方法演技」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但導演尊重傑瑞德的演戲過程,「每個演員都有屬於自己的演戲方式和特點,作為導演,我會盡可能地支持他們。」另外,除了《魔比斯》、《失落謎城》搶先版,金凱瑞(Jim Carrey)回歸演出的《音速小子2》搶先版、五大影后齊聚的動作驚悚片《355:諜影特攻》、觀眾好評不斷的日本電影《偶然與想像》、《劇場版信號 長期未解決事件搜查班》、《皇家賓館》、魔幻寫實的愛情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榮獲金馬獎的溫馨動畫《廢棄之城》、堪稱近年最血腥的限制級台製喪屍片《哭悲》等,都將於5月在MyVideo上架。
「冬天出生嬰兒」髖關節脫臼機率增2倍 醫:穿衣服方式錯誤導致
襁褓寶寶的方式不可大意,以免增加寶寶未來髖關節脫臼手術的機率!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這種狀況又以冬天最常見。因此冬天出生的嬰兒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要比夏天出生的嬰兒高出2倍。這項研究是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醫師、台北長庚醫院骨科助理教授李偉群醫師與台北醫學大學台灣考科藍中心教授郭耿南共同完成,成果並已發表在骨科頂級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醫師指出,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拖到1歲多演進到脫臼、長短腳、跛行才發現,都需要麻醉下手術復位,才能避免長期的運動困難及髖關節退化疼痛。近二十年來,台灣由於兒童保健政策以及父母對於新生兒篩檢的重視,髖關節發育不良大多經早期診斷、吊帶治療而恢復正常,因晚期診斷、脫臼而需要手術治療的發生率已逐年減少,從2000年出生嬰兒有0.6/1000的手術率,到2010年的出生嬰兒手術率已改善到0.3/1000,降低了50%,成效卓著。然而長庚醫院根據健保資料庫的世代研究發現,在蒐集的1,296筆脫臼手術資料中,每年冬天(11-2月)出生的嬰兒是較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需要手術治療的族群,其中以12月及1月出生的嬰兒有最高的風險,超過0.7/1000;相對的,夏天6月及7月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最低,不到0.3/1000。張嘉獻主任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出生季節對髖關節發育的影響力,在2000年至2010年間仍持續發生,不因公衛政策及照顧品質的提升而改變,顯示我們可能忽略了什麼?因此在強調臀位產、家族史、羊水過少、女嬰有較高的罹病可能之外,需加入冬季出生這個好發因子,以避免晚期診斷的脫臼發生。為什麼冬天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罹病率呢?張嘉獻主任認為,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而大腿彎曲外展的姿勢,在肌肉出力時會將股骨推進髖臼內,促進關節發育。他舉例,過去北極圈民族及北美印地安人習慣將嬰兒綁成直立狀態,髖關節脫臼發生率很高,非洲馬拉威婦女習慣將嬰兒揹在背後做農事,結果脫臼病例很少。氣候直接影響人們的穿著,氣溫低時長輩會給嬰兒包很多層,自然就限縮了大腿活動,結果大人的關愛反而造成關節發育不良,脫臼手術的病例增加。李偉群醫師表示,另外一個有趣現象是,出生後三個月內的平均氣溫對於手術發生率有最高的相關性,比出生當月氣溫的影響力還大,這個現象說明了髖關節發育非常受後天如何照顧的影響。例如台灣11月均溫22度,3月均溫20度,為何11月較暖和但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手術率?因為11月出生的嬰兒經歷12、1、2三個月的低溫,被裹得緊緊的,髖關節脫臼的風險就上升了(0.64/1000),3月出生的小孩,也許出生時氣溫低,但經歷4、5、6三個月氣溫逐漸回暖,家長給嬰兒越穿越少,大腿可以自由踢動,髖關節脫臼的風險就下降了(0.41/1000)。他說,持平而論,台灣新生兒篩檢已經做得不錯,德國是施行髖關節超音波普篩的國家,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是0.26/1000,台灣在2005年之後的夏季出生的嬰兒,脫臼手術發生率已達先進國家的水準。但台灣冬季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是夏季出生的兩倍,因此未來公衛篩檢政策應以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篩檢為重點。張嘉獻主任強調,要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我們有三件事可以做:一、以社群媒體或報章雜誌教育父母親,冬天即使氣溫低也不要把嬰兒的大腿包緊裹直,這種不正確的襁褓文化已被許多文獻證實會導致髖關節脫臼。二、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資料,將冬天出生嬰兒當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好發族群,教育家長要確實將嬰兒大腿擺在彎曲外展的姿勢,也提醒醫師診視嬰兒時要注意穿衣物的方式,全民都有在注意,冬天嬰兒罹病率就不會跟夏天嬰兒差那麼多。三、政策上適度放寬髖關節超音波執行的條件,因為還沒到脫臼地步的髖發育不良,不容易由徒手檢查出來,超音波檢查是避免遺憾的好方法。
每天喝8瓶啤酒...27歲男「走路爆痛跛腳」 醫檢查傻了:股骨頭全壞死
中國武漢一名27歲趙姓男子很喜歡喝酒,每天都要喝7、8瓶啤酒,近日他突然感覺雙側大腿根部疼痛,且行走時痛感更加明顯,就醫檢查發現,他的兩側股骨頭竟全部壞死。綜合陸媒報導,27歲的趙姓男子每天都要喝7、8瓶啤酒,他維持了這樣的習慣一段時間後,近日突然發現大腿根部不舒服,且行走時疼痛的感覺更加明顯,「最疼的時候,可能連走路都跛行(跛腳)了。」後來趙男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的兩側股骨頭竟然全部壞死,「從核磁共振上看,明顯看出有壞死帶,那個股骨頭,很明顯地呈現黑色腫脹,一般4年之內,大部分病人會出現骨頭塌陷」,醫生指出,酒精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大都有7、8年以上的酗酒史,超過69%的患者還會伴有脂肪肝和高血脂等其他病症,而年紀輕輕的趙男會出現這種情況與他每天大量飲酒有直接關係。趙男透過手術機器人對雙側股關節進行手術,目前症狀已有好轉,正在逐漸康復中。醫師也提醒,應避免過量飲酒,尤其不可長期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