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
」 學生 AI 人工智慧 跨校 北市立委舉辦公聽會 民團學者籲啟動《大學法》修法
立委范雲13日於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召開「大學亂象、產學合作與高教治理總檢討」公聽會,邀集大學校長、教師及學生代表討論高教治理議題。范雲指出,現行大學法已運作20年,但如今高教亂象層出不窮,要求教育部納入各界意見提出「大學法」修法草案。出席的立委郭昱晴也表示,應重視我國高等教育資源落差與教師待遇問題。范雲表示,她曾收到過的陳情,例如,數個私校長期欠薪、影響教師勞動權;有學校沒收僑外生護照、學生實習界線不明淪為學工;還有學校強迫學生搬宿舍、校長不當濫權、以產學合作為名放任企業染指學校土地建物等。她過去曾經促使教育部建立欠薪sop、專班實習查核機制並協助許多個案陳情;但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辦法,早已示警高教制度需要改革。范雲也和臺灣學生聯合會一起蒐集30所大學學生會的意見,調查顯示近9成學生會認為校務會議對校長問責及監督功能不足、近半數學生會認為自己學校受到的公共監督不足,讓學生在校園持續處於弱勢,跨校學生會近年也因此不斷倡議大學法修法。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在公聽會中指出,大學充滿亂象,再不做些什麼是不會改變的。校務會議在學校治理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師參與應占絕大多數,但目前「參與教師逐漸降低、充斥行政思維」,亟需重新思考校務會議教師及學生比例。來自陽交大的「守護竹北六張犁聚落學生組織」麻筱祺同學則說明,教育部對產學合作毫無管制,大學已經出現「先產後學」的亂象,更出現企業無償使用國家的土地,直接在學校辦公的荒唐情景。而這樣的決定是由學校做出,學生和小學院的老師根本難以參與和影響,也顯示目前大學法治理制度的問題。郭昱晴在公聽會上,針對我國高等教育資源落差與教師待遇表示,我國大學招生缺額率不斷攀升,其中又以文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為重災區。以文化大學為例,112學年文學院、社科院、商學院缺額率均超過50%,部分科系如俄文系、英文系、地質系等單一系組招生人數甚至低於20人,此現象反映出少子化、產業變遷與市場「重理科、輕文科」對文科的狀況。郭昱晴提到,《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20年分析指出,台灣的高教經費中競爭型經費占比已達44%,高於韓國的40%,主因是大部分非規模性補助經費都已轉為競爭型。不過,競爭機制讓資源分配上出現「強者恆強」現象,頂尖大學因有較多研究資源,能持續吸引產業捐助與技術轉移,擴大與中後段學校的差距;中小型公立學校通常只能依賴技術轉移,或出租校舍來增加收入。郭昱晴說,近年來,許多地段好的大學為了增加收入,開始出租校內閒置空間。例如台大和台師大將校內空間租給餐飲業者;台體大出租運動實習中心的計畫也引發爭議,學生甚至威脅集體休學抗議,認為學習空間受到壓縮、受教權益受損。由於租金收入穩定,這些大學樂於出租資產,但也突顯了高等教育經費短缺的長期困境,以及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平衡學生需求與財務壓力的挑戰。公聽會參與師生對大學法修法的意見非常踴躍。范雲因此於會議中作成結論,要求教育部納入各界意見提出「大學法」修法草案,並配合修正「私校法」及「產學合作辦法」等相關法規,以維護高教品質及師生權益。
首波跨校AI課2/清大名師坦言「上課很挫」 想告訴學生:我會怕,但一樣敢做!
台灣首次串聯25所大專校院的跨校線上課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短短2周籌備期間,最大挑戰是找老師。該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直白地告訴CTWANT記者,「願意來的老師要有膽量!」因為上課採直播授課,萬一出錯就可能被譏笑。TAICA這學期首先提供聯盟學生跨校選課的有五門課程:清大陳宜欣老師的《資料探勘與應用》、清大高宏宇老師的《自然語言處理》、台大林軒田老師的《機器學習》、台大張智星、陳君明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成大朱威達老師的《人工智慧導論》。陳宜欣透露,尋找師資的過程挑戰重重。「時間真的很趕,我又想找到好老師,所以我先從自己熟悉的老師著手,然後再請助理調查學生在社群上的上課感想,如果上課有料、的確能有收獲,就再進一步邀約。」「我敢說找到的都是很棒的老師,例如台大林軒田教授把我拉進這個計畫,所以他當然不能拒絕我,他得過台大傑出教學獎,上課精彩到結束學生竟然鼓掌長達1分鐘,非常『凡爾賽』!」但敢接下任務的老師的確要有膽量,陳宜欣說,「很多老師一開始答應,後來聽說直播上課想打退堂鼓,擔心出錯會讓自己的學校丟臉,那我會一個個拜託,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能幫助台灣學生的事情。」目前這些課程都採直播上課,如何互動也是一個重點。陳宜欣說,TAICA這學期課程屬於研究所課程,比較不會有太多程度差異,但每門課的老師都會想辦法協助學生。「舉例來說,我的課程是英文授課,課程影片會有助教協助後製字幕,課程有會有課程間的練習、課後的練習、課程中用Sli.do線上互動提問、每一堂課後的會讓學生摘錄本日自己覺得最有印象的部分、以及有沒有額外的問題,我會再逐一回覆。」例如林軒田老師上課時共有500多位學生上線,結束後有97個問題,老師再一一回覆。至於考試和報告,陳宜欣表示目前還在討論各種如何線上合作的可能,但由於修課學生很多,所以會利用線上資源,例如讓學生產生短影音,再透過同儕打分數、助教檢視,最後選出具代表性的報告來跟大家分享,但最後尚未有定論。陳宜欣透露,由於時間緊急所以隨時調整,但下學期將會設計聯盟學校有更多相對應的衛星課程、衛星教師、以及配合的盟校助教來合作,如此就更能針對不同程度學生教學。張智星老師擁有玉山銀行科技長的特殊資歷,其教授的《金融科技導論》是台大炙手可熱的課程。(圖/翻攝自張智星臉書)TAICA剛誕生,累是一回事,但老師上課真的要有膽量!陳宜欣說,直播上課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會被放大檢視,或許今天精神不佳說錯話,可能就遭猛烈批評「清大陳宜欣很遜」。「所以我都跟學生說,我沒有教得很好,也絕不是100分,我知道一定會犯錯,但我還是敢做!」陳宜欣認為台灣學生普遍怕犯錯,所以比較不敢勇於嘗試,「這些學生以後都會變成大人,如果大人都不敢創新,那社會就會停滯,所以我要用行動讓學生了解敢做比犯錯更重要。」另一個陳宜欣認為學生必須學習的,就是倫理,所以TAICA每個學程都有3學分的人工智慧倫理必修課,後續也會研訂大學使用生成式AI進行教學之參考指引。「我希望學生不只能學到技術,而是知道什麼可用?什麼不可用?」陳宜欣以「AI換臉」為例,當初一開發出來十分有趣,但後來卻被濫用,如今「眼見不足為憑」,這項技術的作者也公開表示後悔,但已經無可挽回。「倫理就是界線,這堂課就是協助學生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並培養批判思考與人文關懷的能力,同時知道技術會影響社會。」陳宜欣說,雖然沒辦法限制學生未來開發的技術,但至少我們先提醒,讓他們知道不要做未來可能會後悔的事,「想到上完這堂課,未來會多出幾千個守分際的學生,真是太棒了!」陳宜欣笑著說。
首波跨校AI課1/串連25所大學「一起幹大事」 最棒人工智慧20堂課程在台灣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掀起全球科技新革命之際,台灣半導體產業居關鍵位置,大學教育也不掉隊,首波「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113學年學期登場,共有台大、清大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進行人工智慧學程。CTWANT記者採訪到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她說「時間真的很驚險!」這場A大規模跨校修課、承認學分的AI學程,可說是我國教育史創舉,且只用了短短2周時間搞定。一手促成此事的是520後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葉丙成,他進入政府單位服務後,聽到各部會都在說「台灣很缺AI人才」,原是台大電機系教授他明白,每所大學的AI 教授只有幾位,無法開出更多的學程給想學AI的學生,困境如何突破?「唯有進行跨校課程!」葉丙成找上台大資工系教授林軒田,林軒田立馬推薦清大資工系教授陳宜欣。陳宜欣從事人工智慧研究逾20年,一直參與教育部各項AI計畫,也是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並在人工智慧學院授課,熟悉學界及業界。「7/15被邀請到教育部開會時,我以為只是被找來諮詢問題,很興奮有機會參觀教育部,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陳宜欣笑說,當天會議時間比想像得更久,「結束時,葉次長跟我說:『宜欣,那就交給妳了!』」她第一反應是「蛤?什麼?時間太趕,怎麼可能在開學前完成跨校規劃?」陳宜欣說,「許多大學原本就有互修學分的合作,例如清大、陽明交大、中央、政大四校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大家都知道『聯』很重要,但溝通過程很花時間。」她知道葉丙成說得沒錯,2016年AlphaGo出來到生成式人工智慧,AI進展實在太快了,「若以傳統學術方式進行,勢必趕不上第一波浪潮,所以就算時間倉促,也要奮力一搏!」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前排中)有感培養AI人才的急迫性,因此一手推動快速又彈性的TAICA聯盟。(圖/TAICA記者會 /教育部提供)不過,「葉次長只給我2~3周時間,就要交出整個跨校學程的規劃,當時我自己還有1周的內訓課,換句話說只有短短2周!」儘管陳宜欣經驗豐富,仍「壓力山大」,恰巧7月下旬颱風來襲,給了她3天時間完成整體規劃、構想方法、寫計畫書、找老師開課、請設計師美編、與教育部溝通等。這套新出爐的TAICA計畫,集結清大、台大、成大等校教AI老師,利用台大NTU COOL線上教學平台,讓聯盟中25所大學的學生都有機會修到4個不同層級的AI學程,「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進階理工學生修的「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以及更深入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與「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學分學程」,總計20堂課,每一堂課供1200名學生選課,遠超過一般教室實體課的100多名,且未來測試平台系統上限後,未來還能持續增加名額!「TAICA計畫可以改變教育不平等的困境,第一波因為時間緊急,因此只讓25校加入,未來會納入更多學校,透過線上平台,聯盟所有學生都能共享頂大師資。」陳宜欣說,「例如台大張智星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他曾是玉山金控科技長,這樣的經歷是其他學校如清大也無法複製的,如今透過TAICA,更多學生都能學習。」「想到所有學生都能去上這門課,我認為實在是一大福音,就像朱威達教授的《人工智慧導論》,過去在成大反應很好,許多成大學生都修不到課,但現在那麼多很棒的課、那麼多學生都能學習,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陳宜欣說,「台大名師不再只有台大學生享用!」
首波跨校AI課3/這學校超猛「祭15萬元獎金」吸引學生修課 共2527人選這五門TAICA課程
大學加退選剛結束,依教育部統計首波TAICA跨校AI學程五門課修課人數總計為2,527人,平均一門課約500名學生,只有預估1200名的一半。CTWANT記者採訪,部分聯盟學校認為開課時間過於倉促,各學校開學時間不一,但也有大學抓緊時間,號召學生選課,龍華科技大學甚至祭出15萬元獎金,還設輔導老師協助學生跟上課堂進度,搶下選課名額。中山大學教務長歐淑珍表示,TAICA開課與學校開學時間不一,是導致學生修課不踴躍的原因。「TAICA最早在9/2開始上課,而我們學校是9/9開學,很多學生會覺得一開始沒上課,之後可能會趕不上。」另外,TAICA多數課都集中在周二~ 周四,而這是原本聯盟學校課程集中的時間,許多學生會優先以原校為主。以中山大學為例,原本校內就有《人工智慧導論》這門課,所以雖有45個名額,但僅有10人選修。另外,課程難度也是學生考慮重點,中山大學調查選修學生多是大三、大四、研究所學生。「我自己是外文系老師,坦白說,若要更多一般人文科系學生選修,需要有更基礎的銜接課程。」歐淑珍說。不過,中山大學仍持續積極推動TAICA課程,本學期選課視同校內學分學程,納入學士班跨域學習畢業條件;將AI聯盟課程納入校內選課系統,並採計為畢業學分數。同時學生修習AI聯盟課程免繳學分費。下學期也預計提早宣傳AI聯盟課程,並於初選階段納入選課系統;研議將AI聯盟學士班課程採計為通識學分;將AI聯盟課程納入校內AI學分學程之課程模組,增加學生選課多元性;另外,也計畫媒合校內教師開設AI主導課程或鏡像課程。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認為,各校選課人數多寡與宣導方式有關。「所有上課資源都直接上網,所以學生衝堂修也沒問題,但各校是否有把這個訊息帶回給學生?或是依循學校舊制?是否思考可以更改選課規定?這都是我們未來跟各校溝通重點。」不過,其中也有聯盟學校選課踴躍。陳宜欣說,「朝陽科技大學令我印象深刻,一開始幾乎所有課程都滿班,這很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有兩門課是英文授課,通常修課人數會相對低,但朝陽選課人數甚至是台大的2倍!例如《人工智慧導論》台大18人、朝陽則是36人。」「學生求知的慾望是關鍵!」朝陽科技大學教務長鄭家齊表示,由於時間緊急,因此學校一開始就直接找來AI相關學院分配名額,由各學院號召優秀學生選課,「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很渴望獲取頂大相同的教育資源,所以就算是英文授課也願意克服。」鄭家齊透露,許多學生雖知課程不輕鬆,但仍「勇敢」選課,主要是希望能學習更深入的AI課程。除此之外,朝陽也積極解決學生的困難。「例如有些學生原本成績可拿獎學金,但會擔心TAICA課程若過於困難,拉低分數之後會喪失獎學金資格;或是有些碩士生已修完學分,若再選修TAICA就要另外付學分費,這些學校都會幫忙解決。」鄭家齊說。龍華科技大學更祭出獎金鼓勵。「學生只要修完TAICA一門課,就能獲得1萬元,修滿五門課可以再獲10萬元,總計最高15萬元獎金!」龍華科技大學副教務長陳輔賢說,學校非常支持TAICA計畫,短時間內就擬定一系列計畫,因為知道學生會擔心聽不懂課,所以也另外找5位校內老師幫學生輔導課程。「英文授課的《機器學習》滿班,而《人工智慧導論》一開始還超過限額達71人,最後加退選後是36人,也達近9成。」陳輔賢說,龍華深知AI的重要性,所以全力支持,同時也在校內將AI設為通識必修課程,全校學生都必須學習。朝陽科技大學的TAICA選課率最高達9成9,學生迫不及待想「見識」頂大師資與資源,渴望獲得更深入的AI知識。(圖/翻攝自朝陽科技大學官網)TAICA開課時,曾有學生問陳宜欣:「我上這個課有什麼好處?除了那一張漂亮的證書?」陳宜欣回「你的好處就是學AI啊!」不是AI有多麼重要,而是學習本身就是好處。育有五年級、國二、高一生,三寶媽的陳宜欣沒有主動讓孩子接觸AI。「我懂許多父母的焦慮,但人工智慧進展非常快,所以不需要現在提早接觸,時候到了孩子自然就會學習,更何況真正做AI的人,必須一直回頭檢視問題,所以重點不是技術,而是會不會檢視問題。」她說,遇到問題要如何解決的能力,這些都不需要知道AI技術,卻是AI技術裡很重要的一環。儘管TAICA首波選課人數不及預定的一半,但教育部政務長葉丙成認為已達預期目標,未來將推出更多課程,讓更多大學報名參加聯盟,朝一年培養一萬AI人才目標前進。陳宜欣透露,為加速人才培養,TAICA下一階段的任務,帶著聯盟學校訓練更多衛星教師、助教,將AI課程散播到更多台灣學校。
鼓勵青年多元發展 北市青年局社團補助即日開跑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為鼓勵青年發揮創意、多元發展,推「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補助學生社團、自治組織或人民團體青年相關活動,每案最高2萬元;「和青年在一起計畫」則陪伴青年圓夢,由青年提案,通過審查後納入青年局的執行計畫,2項計畫皆於16日起正式受理申請。青年局長殷瑋表示,「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讓台北市的高中職、大專院校社團、自治組織及人民團體參與或辦理青年人才培力、公開競技、志願服務、體驗學習、職涯發展或其他多元主題與性質的團體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提出申請,每案最高補助2萬元,如具公益性質、三校以上的跨校活動或是全國活動,最高可獲10萬元補助。青年局期盼透過挹注經費,進而鼓勵青年積極提出方案、自主籌劃,多元學習與發展,獲取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經驗。殷瑋指出,除社團補助,如果青年有好的想法、創意,可以直接透過「和青年在一起」計畫向青年局提案。青年局將廣納青年意見與創意,經由可行性、創新性、公益性及經費合理性等面向審查後,擇優納入青年局執行計畫落實,或邀請提案單位合作完成。殷瑋強調,青年局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陪伴青年認識職場、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協助青年探索職涯,接軌國際,也鼓勵青年朋友參與社團活動多元發展,透過互相交流,讓青年在團體活動探索及認識自己實踐自我。青年局提醒,「臺北市政府青年局協助青年多元發展補助要點」及「和青年在一起」計畫自9月16日起受理申請與提案,應於活動辦理前書面填寫申請書及活動計畫等文件,以郵寄或紙本親送至青年局,如有相關問題,歡迎電洽青年局0223514078分機1121、1124詢問。
教育部成立TAICA 開設4類人工智慧學分學程
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帶來的變革,教育部鄭英耀部長今(2)日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113學年度第1學期計有臺灣大學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人工智慧學程,統整教學資源,提供人工智慧相關課程,媒合領域專家輔佐,並統合助教資源、課程指導服務。「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由人工智慧師資充裕的大學輔佐師資不足的學校,使學生都能有學習人工智慧課程的機會。本聯盟開設「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等4類學分學程,以提供不同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葉丙成政務次長表示,由衷地感謝臺灣AI領域的教授們與教育部一起努力,7月15日邀集AI領域的教授們首次商討,集結臺灣AI領域最好的教授之力,透過先進的數位教學平臺讓各校的學生能有機會跨校修到這四個AI學分學程。讓不同學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學到完整的AI好課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部特別感謝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與所有參與的教授,以及臺大NTU COOL團隊及清華大學教務處提供支援,大家將士用命,突破許多跨校修課的挑戰,終於讓學程問世。這是臺灣高教的突破,也是政府行動創新精神的展現。教育部指出,學程初期為確保跨校修課品質,目前每個課程修課上限定為1,200人,課程運作順利後逐步擴增修課人數,也會開放讓更多大學加入聯盟,希望在三年後能讓學程修課人數上限達到萬人的規模。葉丙成政務次長也表示,日前他在泰國所舉辦的臺灣高等教育展提到TAICA時,受到很大的關注,隨著TAICA的問世,讓AI學程資源能更普及到臺灣各大學,未來亞洲學生如果想學AI,臺灣將會是亞洲各國中最好的選擇。教育部說明,TAICA每類學程修習學分數為15學分,將依學生學習進程開設先修課程、核心課程、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在內的人工智慧課程,除電機資訊領域學生外,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也可跨領域學習;透過線上同步及非同步之課程,參與學生除可依原訂課表修讀原校課程,亦可避免因為課程衝堂而有無法修讀之情形。另除參與同步課程學生可即時與教師互動外,對於參與非同步課程的學生,亦有線上教學助理可提供課程諮詢。完成學程後,學生將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學分學程證書,提升學生日後就業競爭力。葉丙成表示,在跟產業界多次的對話溝通過程中,業界多次表達對於AI人才的需求,也期待教育部培育AI領域人才,未來,如課程量能充足,也希望能進一步協助產業進行AI人才培育。與會的臺灣IBM諮詢總經理林翰也表示,對於TAICA的成立,業界除了肯定外,更要給予大力支持,因為此一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將能有效填補業界對AI技能人才的需求。以IBM來說,未來如果取得聯盟學分學程證書的同學,就代表了具備AI的專業之能,因此IBM在徵才時將會列入優先考量。教育部強調,TAICA聯盟的成立是臺灣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里程碑,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並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培育之力道,滿足就業市場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人才之的需要。未來,教育部將持續與各方合作,推動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為臺灣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為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少子化海嘯2/私大「賣牛奶冰、化妝品」另闢財源求生 鎖定新南向上億人口招生
前教育部長潘文忠4月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時指出,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在2028年時只剩下15.7萬人,屆時8成學生都可就讀公立大學,私大將面臨極大的招生壓力。為求生存,私校使出渾身解數,有地展開科系整併、公私併或尋求財團奧援,有的另闢財源賣起鮮乳牛奶冰冰品及化妝品,有的乾脆到印度及巴基斯坦招生,期盼在少子化海嘯中倖存。老牌私校文化大學2023年底校務會議通過,114學年起中國文學系文學組、文藝創作組取消分組,兩者將整併為一學士班。文大中文系中國文學組主任賴昇宏在寫給教師的書信中談到,招生狀況嚴峻,若不整併可能兩組都會被裁併。淡江大學外語學院也決定114學年起,將西語系,法語系、德文系、俄語系4系合併成歐語學系。根據淡大教務處統計,過去法文系、西語系,每年招生都有約100人,但112學年已縮減至50人,俄文系更只剩下30人左右,因此不得不轉型。但合併系所是解方嗎?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受訪時說,「一般來講就是招生不好就併系,我沒看過併系後會更好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併系之後,A系可能拖垮B系,兩個系同歸於盡。」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認為,若放任各學校自行裁減科系,最可能的是影響學生的教育品質。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完成史上首次的「公私併」,由於能保障師生權益,教育部認為可成為未來私校解套方式之一。(圖/翻攝自台科大臉書)也有私校選擇另闢財源,台中的東海大學結合校內牧場,販售高品質鮮乳和東海大學牛乳冰外,一年就有500萬營收,去年更進軍通路賣冰,同時也經營馬場,開放學生和民眾,報名體驗上課,同樣位於中部的弘光科大,也打進化妝品通路市場,希望增加收入。日前被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點名合作的元智大學,除了積極開設AI課程,也鎖定南洋、印度和巴基斯坦招生。教務長謝建興表示,這些地區擁有數億人口,但優秀學生並非都有能力前往歐美,因此學校將招攬前百分之十的學生到台灣求學。尋求財團、企業援助,也是解方之一,例如中信金捐資興國管理學院,更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敏實集團捐資大華科技大學,更名為敏實科技大學,除了解救瀕危私校,也能培養企業人才,不受缺工影響。不過,公私立大專整併才是教育部最支持的解方。剛上任的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5日在「因應少子化大專院校退場議題」上,公開表示去年首例「公私併」台科大合併華夏科大是典範,教育部未來會努力朝這個方向進行。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個別召開校務會議,兩校均通過「整併計畫書」,採取循序漸進分期整併模式,未來華夏併入台科,校地將為「台科大華夏校區」,過渡期間,台科大提供華夏科大學生圖書館資源,開放修讀學分學程、跨校選修課程免收費、兩校共同規劃學程,台科大也預計以專案方式接收華夏科大現有教職員。這樣的整併過程,同時保障學生受教權、私校教師工作權益,鄭英耀說,目前高教司、技職司已經在盤點資源,教育部會持續推動,讓私立大專校院對人才培育的使命感得以延續,或技職學校則可轉型單科專門學校。
銧昊公司關懷偏鄉兒童 邀世界冠軍「胖叔叔」說故事
兒童節即將到來,光電能源企業銧昊公司攜手屏東縣佳冬鄉公所、台南市七股國小,以及台灣陽光公益推廣協會,合作舉辦兒童節同樂會活動,邀請全國知名、獲世界說故事冠軍的說故事達人「胖叔叔」陳銘驤老師,分別於4月1日與4月2日到屏東佳冬以及台南七股,為偏鄉學童進行繪本故事分享演說。藉著精彩的繪本題材和生動有趣的插圖,加上胖叔叔豐富的演說表情與肢體,帶領小朋友們進入了一個充滿想像力和歡笑的世界。銧昊公司同仁也特別在現場分送「兒童節大禮包」,小朋友們接獲裝有能源教育繪本、文具組和乖乖的禮物袋,大家都開心不已!銧昊公司同仁在現場分送「兒童節大禮包」,小朋友們接獲裝有能源教育繪本、文具組和乖乖的禮物袋開心不已。(圖/銧昊提供)佳冬鄉長賴文一表示很高興能與佳冬鄉各幼兒園大班學童們一起聆聽胖叔叔說故事,這次也難得鄉內7間幼兒園共170位大班孩童一起跨校同樂,也特別感謝企業的贊助支持,讓偏鄉的孩童們有更多學習與開拓視野的機會。七股國小校長王琬婷也指出,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也讓孩子們感受到故事世界的魅力而有所啟發,進而培養他們閱讀興趣和想像力,孩子們也提前度過了一個特別而歡樂難忘的兒童節。
公益聯盟偏鄉10校共伴計畫精彩開箱 槌球、射箭、天燈舞、踢躂舞好手齊聚
專注於偏鄉教育的台灣公益聯盟,11月30日在新北市新店區文山農場辦理第二次共伴計畫大會師活動,共有新北市6所學校參與,分別是三峽區五寮國小、平溪區十分國小、石門區石門國小、萬里區大坪國小、汐止區東山國小及烏來區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每個學校以動物或吉祥物為隊名,例如台灣藍鵲、小尖鹿、大冠鷲、茄冬、希克利鳥等,並拿出學校的特色課程或社團活動,兩校一組進行師生互動交流。 擔任本次活動總召的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校長梁淑媛,設計一首動作簡單的泰雅歌謠帶動唱,她表示,德拉楠實小是新北市唯一的原鄉學校,校園建置泰雅族微型部落,最具特色,也是孩子及部落重要的文化學習場域。全校學生24人多為泰雅族,這次以泰雅族射箭跟三峽五寮國小交流,讓孩子們敘說泰雅族的傳統生活型式和文化,同時學習五寮的槌球精神及客家文化。第二次共伴計畫大會師活動,現場六校孩子們都非常開心。(圖/主辦單位提供)交換禮物時,五寮國小校長蔡錦柳送給德拉楠實小蝴蝶徽章,寓意孩子要走出台灣,走入國際,如同今年暑假,五寮的孩子以槌球遠征日本長野松本市陽光盃邀請賽,像蝴蝶發光閃耀一樣。五寮國小位在客家庄,處處有滿滿的人情味及客庄文化。十分國小與東山國小以天燈舞與踢躂舞互尬,石門國小學生則準備了直笛與大坪國小學生的舞蹈及歌謠互動,6校都端出最拿手、最強項的特色課程,分享各自的精彩,也觀摩學習對方的精彩。一整天的活動下來,儘管下著細雨,師生們還是很開心地雀躍在綠草如茵的農場中,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博士也穿著德拉楠孩子特地準備的族服全程參與。台灣公益聯盟設立於2016年,成立之初即推動「夢想教室」課後多元方案,為偏鄉學校帶進更多師資、教材、硬體設備、軟體技術等教育資源;過程中發現,學校是社區重要的活動中心,偏鄉學校更是學習的重要場所,要營造偏鄉學校永續經營與創新發展有賴於打造「教育永續支持平台」,於是在今年6月邀集北部10所偏鄉學校,嘗試以跨校集體智慧,減輕教師備課負擔,同時導入NPO以人為本的社會關懷理念。9月28日在文山農場辦理第一次共伴計畫大會師,有4所學校參與,十分成功,11月30日為第二場。鄭龍水表示,公益聯盟願意成為永續教育平台的支撐軸,串起10所聯盟學校,透過10校共伴計畫,促進學校間的資源分享與互動,讓教育永續的理念落實,未來希望有更多的偏鄉學校參與。
苗栗積極推動數位教育!奠定科技新都心基石
苗栗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數位學習,不斷強化教學工具、提升網路環境,全面支持學校數位轉型,同時強化師資能量與學生自主學習,打造「新數位教育時代」!該計畫連年獲得教育部補助,其中111及112年度總計超過2.7億,透過塑造學校數位教學風貌,促進學生學力提升,同時引領學校邁向更有意義的數位學習。縣府將完善學校相關數位基礎建設訂為首要目標,並特別關注偏遠地區學校,已實現師生載具比例達到1 :1,非偏遠地區採取每6班補助1班方式提供,同時搭配充電車和載具管理系統(MDM),也規劃特殊教室包括圖書室、資源班等網路AP建設,期待各校在校園內的任何空間都能夠充分運用載具進行教學。縣長出席校校有大屏記者會,致力讓數位學習更多元(圖/苗栗縣政府提供)今年縣府更補助全縣國中小設置大屏,包括「內嵌式」和「可移動式」兩種,不僅提升了教學多元與彈性,更實現「教師用大屏,學生用平板」的新教學模式。為擴大數位學習的應用範圍,縣府推動親師生平台(APP)及數位學生證計畫。數位學生證結合學生證、書香苗栗卡及悠遊卡功能,及整合APP的主動通知與積點換取獎勵,不僅強化學生安全,亦讓師生溝通數位化。除硬體佈建外,縣府規劃基礎與進階教師數位學習增能工作坊,以提升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同時鼓勵校長和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並藉由在縣內舉辦多場公開授課,讓教師深入了解數位教學的真實面貌,回應全縣性的公開授課、跨校共享數位學習模式的教學經驗。同光國小羅淑瑩主任受邀至資訊月辦理數位學習公開授課,獲教育部長與資科司長讚賞(圖/苗栗縣政府提供)在其他相關計畫方面,苗栗縣學習扶助班已逾9成實施數位模式教學,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適性的幫助,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合作辦理國中小學力檢測,將成績同步匯入教育部因材網與苗栗縣學力檢測網站,讓師生了解學習情況與成果並提供協助。另苗栗縣有21所學校參與BYOD&THSD、4所學校參與5G智慧學習計畫,7所學校參與5G新科技學校及打造苗栗縣XR數位共學中心,透過建立多元數位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及創作等能力。此外,縣府將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成立Steam教育中心,規劃跨領域課程培養學生科學實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規劃在興華高中新增數理與語文資優班,培養學生的學術表達、研究與創造力,啟發優秀學生的潛能。苗栗縣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教育與數位科技,致力改善城鄉教育差距,讓數位學習成為有效教學的重要策略,同時也跟進國際數位趨勢,為建設苗栗成為觀光科技新都心奠定穩固基石。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85&sms=9462&s=708788
學生飲食亂象叢生 立委催生學校午餐專法
立法委員蔡培慧、陳培瑜、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及營養師全國聯合會理事李哲佑、副秘書長尤宣文於今(16)日開「學校午餐問題亂象叢生、訂定專法刻不容緩」記者會,提出目前學校午餐並無中央法源依據,期盼儘速制定專法,並由中央統籌及補助各縣市政府,正視校園內學童的飲食健康與教育問題。蔡培慧表示,目前學校午餐之所以亂象叢生,即是因為沒有母法作為規範,尤其是偏鄉與都市學校有明顯落差。她認為,第一,學校飲食教育要立專法;第二,強化公共採購資訊平台,包含農產品在地化、食材的管理並簡化食物的里程,同時在營養師的配置上針對不同年齡層作相關營養制定;第三,應建立查核機制,包含食材的供應地、營養指標等。蔡培慧指出,目前學校午餐的食材經費中,有產銷履歷的由農業部補助10元,未來應該依據相關營養基準作為食材補助。她今年八月去韓國考察,看到他們在菜色、價格、營養健康上都做得非常好,台灣也應該跟進。立法院已有多位立委提出學校飲食教育專法,蔡培慧也呼籲教育部應積極聽取大家意見並制定專法,一同來守護下一代的健康。陳培瑜指出,在法律層級上目前僅有《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有相關規範,雖然行政部門對於營養午餐有制定行政命令,但許多事項仍應該以法律位階規範,才更能解決實務上面臨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學校能吃得好又吃得飽,是許多家長們最深刻的關心。陳明信表示,身為提供全國近140學校午餐的餐盒業者,自己深刻感受到午餐從業人員的努力及辛勞,堅持要把餐點做到最好是最重要的目標,然而台灣學校午餐22縣市有22個版本,欠缺完整規範造成一國多制的現象。日本、韓國分別在1954年和1981年就制定了《學校給食法》,台灣卻散落在各個法規及辦法當中。為確保午餐品質,應明確制定專法來規範學校午餐的價格級距和經費來源,共同維護學校午餐品質。李哲佑表示,目前在台灣學童肥胖盛行率高達三成,《學校衛生法》中針對營養師人力設置40班以上一位營養師,但達成率僅佔17%,跟日本、韓國的人力比500:1相較之下有很大的人力懸殊。他認為,未來在專法上除了營養師人力比要增加以外,人數較少的學校可以透過跨校聯合聘任營養師的方式進行,盼能儘速制訂專法才能讓人力明確化。
公益聯盟推「偏鄉10校共伴計畫」 互助面對劣勢!減輕教師備課負擔
今天是9月28日教師節,在很多老師心中,是個一如往常的日子,依然要上課、備課、出作業改作業,還要找學生來聊聊關心下,其實這一天並不期待收到什麼禮物,只希望可以過得輕鬆些。對偏校教師而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心情,相較於大都會學校,還有沉重的教學負擔與行政工作,小學校,學生人數少,師生比高、尤其偏鄉代課教師難尋,常常1位偏校教師要負擔雙倍的工作。鄭龍水雖然看不見卻能彈奏吉他,現場也與孩子們一起合唱《心花開》,為活動掀開熱鬧的序幕。(圖/趙世勳攝)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設立於2016年,成立之初即推動「夢想教室」課後多元方案,為偏鄉學校帶進更多師資、教材、硬體設備、軟體技術等必要的教育資源;過程中發現,學校是社區重要的活動中心,偏鄉學校更是學習的重要場所,要營造偏鄉學校永續經營與創新發展有賴於打造「教育永續支持平台」,於是今年6月台灣公益聯盟邀集北部10所偏鄉學校,嘗試以跨校集體智慧,減輕教師備課負擔,同時導入NPO以人為本的社會關懷理念。來自不同學校的孩子彼此交換特色禮物,偏鄉10校共辦計畫希望增加學童交流,同時也能學習各地不同文化。(圖/趙世勳攝)9月28日在新店文山農場,是偏鄉10校共伴計畫第一次大會師活動,參與學校有4所,分別是新北市深坑國小(深坑穿山甲)、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指南鹿)、新北市坪林國小(坪林茶寶)、新北市屈尺國小(長頸鹿)共117位師生,每個學校以動物或吉祥物為隊名或崁入校名,並拿出學校的特色教案課程或特色社團活動倆倆學校為一組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小朋友一到文山農場立刻在大草坪跑了起來,儘管學校間互不認識,一個簡單的大地遊戲立刻自來熟。活動一開始,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邀請所有與會小朋友,向現場師長敬禮,感謝師長教導。鄭龍水自小便因發燒導致雙眼失明,卻憑著努力突破困境,不但曾是兩任立法委員,最後也獲得台大博士學位,鄭龍水也以自己為例,勉勵偏鄉學校的孩子要努力、更有自信。擔任活動總召,長期投入偏鄉教育近40年的深坑國小郭雄軍校長表示,感謝公益聯盟鄭龍水創辦人長期支持偏鄉教育,透過10校共伴計畫,促進學校間的資源分享與互動,過程中召開2次10校校長共識會議,讓教育永續的理念實地落地運作,也讓學校教師減少備課壓力,山裡的學校有機會學習海邊學校的海洋教育,而坪林的製茶課程、屈尺國小的木工課程透過此次交流分享給參與的四校。這次以指南鹿為隊名參與的政大實小陳金粧校長表示,實小享有政大教育資源,學校雖小但非常國際化,家長多數為政大教師,參與這樣的共伴計畫期待將實小辦學資源與其他9校分享,實小也非常樂意成為公益聯盟打造永續教育平台的支撐軸,串起10所聯盟學校。
少子化首當其衝!新北1/4小學不到百人 教育局:不輕易裁併校
少子化浪潮不但衝擊高教,中小學更是首當其衝,其中新北市堪稱國教城鄉差距最大的縣市,有超過千人以上的大校,也有不到10人的「超迷你小學」,全市215所國小中,更有51校的學生人數在百人以下,幾乎占了1/4。對此,新北市教育局也表示,只要學區有學生在就絕對不會輕易廢校或併校,將持續推動小校轉型與混齡教學,保障偏鄉學生的受教權。根據新北市教育局統計,112學年度國小新生入學人數為3萬2722人,相較111學年度新生入學人數為3萬4409人,雖然減少了1687人,但每年仍有大量人口移入,使整體學生數達20萬8436人。其中,112學年度10人以下學校有9人的和美國小,以及8人的福連國小2校,11至50人則有22校,51至100人共27校。和美國小去年雖然還有11名學生,但由於今年暑假有2名6年級學生畢業,再加上連續2年沒有新生入學,因此學生人數僅剩9名。對此,和美國小校長張麗秋也表示,偏鄉小學沒辦法去糾結有沒有新生,畢竟難擋少子化衝擊、人口外移等大環境因素,學校利用山海地理優勢,推廣海洋教育,研發採集石花菜、浮潛、攀岩與社區共融等課程,多元豐富課程是都會區學校所望塵莫及。張麗秋強調,迷你小學的最大優勢就是有超高的師生比,全校教職員加校長有10人,只服務9名學生,均採個別化教學服務。此外,營養午餐、學費、課後照顧班的費用全部免費,還有交通車到府接送,近年也與貢寮區鄰近5所學校組成策略聯盟,學生可以「1校就讀,5校學習」。同樣位處東北角海岸、全校只有8名學生的福連國小,今年則有2名小一新生。福連國小校長梁均紘感嘆,少子化是全國各大專院校、中小學都面臨的招生困境,尤其偏鄉小學更是吃虧,但他們都試圖在生存保衛戰中力求生機,以福連國小為例,因緊鄰卯澳灣,校內推動浮潛特色課程,每年的浮潛畢典都會引起媒體關注,近年來也陸續吸引雙北都會區的家長和學生,移居貢寮就讀。對此,新北市教育局指出,為協助轄內偏鄉小校解決師資與招生困境,教育局已擬訂相關措施,在每年教師甄試增設偏鄉組,推動跨校巡迴專長授課教師及公費合格教師,並從非偏遠地區商借正式教師。新北市教育局補充,從104學年度起,就針對學生數50人以下的學校進行「小校轉型發展計畫」,105學年度推動「混齡教學計畫」,編印混齡教學相關教材。108學年度更是成立「貢寮區學校資源整合暨學生學習課程發展中心」,首創「一校就讀、多校共學」的概念,例如和美國小的「1校就讀,5校學習」。台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名譽教授吳清山則指出,面對少子化威脅,各級學校都要嚴陣以待,這時候首當其衝的國小就會先朝與鄰近學校合併發展,第2步再轉型成實驗學校,不得已才會選擇退場。吳清山還強調,他認同「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教育主張,但能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空間、完善的教育資源與文化刺激等也很重要。所以雖然教育部的「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標榜一人都要成班,但此法已經公布5年,這5年教育現場的變化巨大,呼籲應該重新檢視法規的適用性。
民眾黨再批前瞻計畫效能不彰 呼籲民進黨別轉移焦點
民進黨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引發討論,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陳琬惠今(11)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執政黨確切認知到前瞻計畫效能不彰的事實,使長照量能跟上民眾需求,也要讓高階人才與產業有效媒合,同時加速推動風電國產化,才能真正符合前瞻之名。立委邱臣遠直言,衛福部透過前瞻特別預算辦理「長照衛福據點計畫」,遭審計部指出「進度長期落後」,該計畫第1期預算實現率83.35%、第2期24.32%,第3期2022年底止還沒有實現數,全部保留到2023年執行,導致總體實現數僅21.94%,國發會連續4年將其評為「高風險預警(紅燈)」計畫,衛福部起初規劃不完善、後續調整不即時,才讓長照量能供給跟不上需求。邱臣遠指出,各地長照據點幾乎都有「工程完竣卻無人願意承辦長照業務」的情形,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前瞻第1、2期核定補助地方441件及327件,其中98件因無繼續執行實益而撤案;已驗收尚未開辦據點服務有118件,主要因為特別預算僅支應建物建造、部分個案不清楚接受補助需提供長照服務,中央明顯督導不周。立委張其祿指出,國科會在前瞻計畫第3期特別預算編列14億4,400萬元及8億元,力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與「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最後卻出現學術成果未能展現,主因就是人才培育計畫從發起到執行都欠缺規劃,導致收效甚微。張其祿表示,像是國科會核定補助7所大學校院為「科產平臺計畫」核心學校,與他學校成立區域整合平台,發展跨校專利組合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但截至去年底,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及中山大學等科產平台自籌款均未達成目標值,另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尚無跨校專利組合,其餘科產平台雖已產出35件跨校專利組合,卻都沒有授權實績,科學成果及產業轉化率不足。立委陳琬惠指出,經濟部2019年公告離岸風電2025年設置目標容量為5738MW,如今修正至2025年累計商轉容量只有3953MW,無法如期達標。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經濟部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卻未考量本土產能與品質能否支援,只能准許開發商向國外進口各類零組件,導致國產化政策一降再降,最終僅在興達港成功組立6座,國產化政策剩5%,但再續追這6座國產水下基礎進度,光是疏濬工程就延宕4年4個月,嚴重影響離岸風電國產化執行進程。陳琬惠表示,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建設延伸、擴充設備建置的離岸工程中心,然而根據審計部報告,該深水池從確定規格就作業延遲,辦理工程標案又歷經3次流標,截至2022年底工程實際進度僅33.6%,嚴重落後,已經影響離岸風電廠商海上訓練及實驗場域期程。圖說:
國中狼師性騷近30名女學生 情節嚴重終身不得聘任
金門縣今年4月驚爆某國中陳姓代課老師長期以邀約拍照之名,要求熱舞社女學生穿著「蘿莉風」服裝供其拍攝性感照,甚至不穿內褲,令女學生「不舒服」提告性騷擾,外傳受害人數近30人。金門縣教育處調查結果17日出爐,陳姓老師性騷擾屬實且情節重大,依法應予終止聘約,並終身不得聘任為兼任、代理及代課教師。據了解,陳姓代課老師邀約熱舞社多名女學生,換穿「蘿莉風」制服拍攝性感照,時間長達5、6年,外傳受害學生包含已畢業的學姊近30人。校方性平委員會因調查過程中有跨校疑似個案,為配合上課時間安排訪談,無法依原預定進度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遂申請展延1個月,日前於期限內完成調查且經學校性平會議處後,函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教育處昨公布調查報告,經學校調查小組針對檢舉人、申請調查人、疑似被行為人、關係人與被申請調查人多次查訪與交叉比對,認定行為人作法與客觀社會通念及經驗法則相悖,且罔顧師生間的關係界限、權力界限與身體界限,性騷擾屬實且情節重大,依法應予終止聘約,並終身不得聘任為兼任、代理及代課教師。教育處長孫麗琪表示,處理結果將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倘對處理結果不服向學校提出申復者,學校亦應依防治準則第31條以書面通知申復人申復結果;另關於該師終止聘約,教育處會請學校通報至教育部不適任教育人員資料庫。
金門某國中驚傳性騷擾!調查結果曝光 狼師終身不得再聘
金門地區今(2023)年4月中驚爆某國中陳姓狼師邀約該校熱舞社女學生,因不當要求穿衣字眼令女學生「不舒服」遭提告性騷擾案調查結果出爐,其性騷擾屬實且情節重大,依法應予終止聘約,並終身不得聘任為兼任、代理及代課教師。據了解,發生於金門的這起國中校園性騷擾案,是1名陳姓代課老師疑似長期「邀約」該校熱舞社多名女學生,換穿火辣「蘿莉控」制服在校內的視聽教室或外出拍攝性感照,時間長達5、6年之久,外傳受害的學生包含已畢業的「學姐」人數累計已近30人。因調查過程中有跨校疑似個案,為配合其上課時間安排訪談,無法依原預定調查進度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遂申請調查展延1個月,日前於期限內已完成調查且經學校性平會議處後函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根據縣府教育處今(17)日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該案經學校調查小組分別針對檢舉人、申請調查人、疑似被行為人、關係人與被申請調查人進行多次查訪與事證交叉比對後,認定該案行為人其作法與客觀社會通念及經驗法則相悖,且罔顧師生之間的關係界限、權力界限與身體界限,造成學生、家長、校園普遍不安,其性騷擾屬實且情節重大,依法應予終止聘約,並終身不得聘任為兼任、代理及代課教師。教育處長孫麗琪表示,學校已經該案之調查報告與性平會會議紀錄函報教育處,教育處後續將依法召開縣層級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嚴加審核校方全案調查程序及懲處措施,並要求學校務必踐行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之法定程序,將處理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倘申請人或行為人對處理結果不服向學校提出申復者,學校亦應依防治準則第31條以書面通知申復人申復結果;另關於該師之終止聘約,教育處會依法辦理並請學校至教育部不適任教育人員資料庫進行通報。孫麗琪也強調,校園性平事件處理機制應更積極細膩,對任何時間發生的性平事件,均要求學校依規審辦,後續在預防方面,教育處會持續強化教師專業倫理、宣導學生自我保護觀念與性平教育宣導,希望透過落實性平事件的預防、處理與輔導作為,以確保學生的安全,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大學四年改推一年當兵、三年讀書 教育部新方案「鼓勵學校讓學生去當兵」
教育部公布「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推出3+1方案,讓原本大學四年可以三年就讀完,一年去當兵,來減少男學生畢業不能立即投入職場的狀況。甚至還要讓學校鼓勵學生完成兵役,國立大學每一專案服役學生6萬元、私立大學每一專案服役學生12萬元,另有暑修學分費差額補助。台灣兵役時間從11個月改成4個月,如今又要改回一年,教育部如今就推出「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在尊重學生自由意願選擇的前提下,以不影響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及不變動畢業學分條件為原則,教育部訂定彈性修業實施指引,協助學校提供相關彈性修業措施,並透過各種支持機制,讓有意願之就學役男得於就學期間同時兼顧服役並完成學業,後續投入職場或升學可以不受影響。教育部表示,公布的彈性修業指引,主要針對學期修課學分數、暑期修課、跨校選課、修業年限及學習銜接與輔導等,請各校據以進行規劃,以符合學生在學期間申請服役之需求,重點摘要如下:一、適用對象:役期恢復一年後的首批適用對象為94年次(含)以後出生的役男,於112學年度陸續開學(2023年9月中旬)進入大學學士班就讀,學士班學生即可適用彈性修業指引所列的彈性措施。二、學期修課學分數:校內學則或相關教務章則於符合學習進程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學士班每學期最高學分數等規定,以利學生彈性選修課程,且於原定修業期限內超修之學分不予收取學分費。三、暑期修課:學校依原定之暑期課表開課,並放寬暑期開課申請條件,以利就學役男申請修讀;如該課程選課人數不足,仍由學校協助開課,就學役男應繳交之費用則依學校原達暑期修課開課人數規範之學分費標準收取;如學校因此衍生開課經費之差額由教育部補助;另學校得媒合學生進行暑期跨校選課,或跨校合作共同開設暑修課程。四、跨校選課:就學役男如遇課程衝堂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無法選課時,學校應放寬現行各校規定「學士班須校內當學期或暑修未開設課程始得跨校選課」之限制,並放寬校際選課學分數上限。五、修業年限:學生辦理休學入伍服役後,休學期間不計入原有修業年限,休學期間亦不納入修業年限計算。六、學習銜接與輔導:學校應規劃就學役男休學後復學的銜接方式,針對學生入伍服役後復學(包括若發生中途驗退或停役情形),提供選課輔導、課程銜接及學習輔導等協助。七、役男專案申請服役:請協助就學役男配合兵役徵集單位的申請程序(徵兵檢查、體位判定、軍種抽籤等作業)開立預定休學證明文件,以利入營。此外,教育部規劃透過三大支持機制,由教育部及大學共同來協助就學役男完成專案服役,包括:一、教育部對學校的支持措施:提供經費補助(國立大學每一專案服役學生6萬元、私立大學每一專案服役學生12萬元;暑修學分費差額)、諮詢團隊輔導及掌握申請個案給予學校協助。二、學校對學生的支持措施:提供課程選修彈性、考照與實習輔導及服役後復學輔導等給予學生協助。三、教育對學生的支持措施:學生申請本彈性修業措施,其彈性修業與服役期間所支出之費用(含學雜費與學分費),倘逾原定修業期限應繳交之學雜費額度,其差額教育部補助學生。教育部將請各校配合建立彈性修業制度,請學校於112學年度開學前將上開機制納入學則或相關教務章則報部(如未能及時完成校內會議程序,可先依指引彈性處理學生申請事宜,事後追認),今年9月中旬各校開學前後,學校啟動就學役男彈性修業措施,引導大學協助有意願申請之就學役男完成專案服役。
每一口呼吸「吸進那些化學物質」? 國衛院今舉辦科普嘉年華
你知道每一口呼吸會吸進哪些化學物質嗎?你知道腳長得像掃把的昆蟲叫什麼名字嗎?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今(17)日舉辦盛大的科普嘉年華活動,以防『微』杜漸-小小微粒與人類的大大關係為主題,由國衛院的研究同仁手製的教具來傳遞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並且將科學與魔法結合,打造進入異世界闖關的氛圍感,就像是照射了縮小燈,用微觀的角度來看世界,吸引超過1000名苗栗縣、新竹縣市國中小學生與民眾參與,活動多元熱鬧有趣。「生技醫療Platform 9¾」科普嘉年華闖關活動分為四大主軸,包括「尋幽探微」、「次元視界」、「終極密碼」和「健康生活」,每個主軸都提供不同的主題體驗,以趣味的方式深入探討科學知識。像是「尋幽探微」讓參與者踏進奈米世界,用眼睛觀察空氣中微小的微粒,探索腸道菌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了解居住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微生物在室內環境中扮演的角色。而「健康生活」則聚焦於心靈偵探、足部健康、蚊子防治與螢光物質的安全性。此次活動的另一個亮點是科普短片展,由國衛院研究人員錄製的專題短講,用6個不同的角度與實例解析生活周遭微粒與健康或生活的關係,滿滿的知識點打開對生命科學的認知。另外也播放111年度國衛院舉辦科普創意競賽的國高中youtube組獲獎短片,舉辦競賽的林煜軒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表示:「現在是自媒體的時代,網路上充滿各種主題的短影片,許多網紅YouTuber甚至開設影片拍攝的各類教學,學生們有時更懂得如何使用新的影音工具,用無厘頭的搞笑與創意,但仍然有邏輯有系統的解釋一個原理,這就是讓年輕世代用自己的語言在傳播知識,辦理這個競賽不只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創意,也讓大人換一個角度去看待新世代的學習與思考模式。」偏鄉科普教育也是國衛院科普教育的重點之一,考量偏鄉學校沒有充足的教學資源,近幾年安排在苗栗縣卓蘭高中、豐田國小、海口國小、南埔國小與中和國小等5間學校辦理科普體驗課程。然而仍有許多活動或儀器並不適合帶到學校,因此國衛院協助安排這些學校的交通,讓學生也能到現場參與科普嘉年華的活動,看著學生眼中滿溢雀躍的光采,認真的闖關,比賽誰集到最多章最快過關拿到獎品,就算學生是闖關之意不在學習,遊戲中傳達的知識一定也會在腦中留下一抹痕跡,變成未來成長為科學專才的種子。活動中的高中學生志工也是國衛院科普教育計畫的一環,今年總共有竹南高中、君毅高中、興華高中、大同高中與曙光女中等五所高中派出學生參與。為了短時間培養跨校的學生間的默契,經過抽籤分組,除了要推選小組長,還要自己設計與該組主題相符的隊呼,也讓整個活動充滿青春活力。學生必須熟悉該組所有關卡的基礎原理與互動方式,活動中在不同關卡間輪流引導民眾參與遊戲,在過程當中融會貫通,讓整體概念更加銘刻在心。
偏鄉土霸王2/校內不當管教、自傷事件未通報? 校長:有依規定處理
台南市一所偏鄉小校因地處偏遠,全校師生合計不到百人,近年結合在地生態環境的特色教學博得不錯風評,還曾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獎肯定,但現任校長被指控是「土霸王」,校內曾多次發生孩童「自傷」及不當管教事件,卻未按規定在時間內依校安程序通報,還因為擔心通報會影響校長評鑑,私底下息事寧人,便宜行事做法令人搖頭。據本刊調查,該名國小校長在2019年校長遴選過關後就到這所偏鄉小校服務,他給人的印象是陽光開朗,但沒想到一年過後卻從廣納意見的開明性格變成專橫強勢,多項人事任用及獎懲都是一言堂,有「異見」的教師更是被「點名作記號」。校內老師指出,校長上任近4年來曾發生多名教師遭罰事件,有曾中風的老師站導護時身體突然不適,到車上休息3分鐘就遭記曠職,還有幼兒園教保員懷孕申請調班,因不懂簽辦公文流程,出言相詢,就被認定是脅迫長官差點遭解聘,最後有議員出面才解決,去年校長又將教師心理諮商資料曝光,雖然他坦承疏失,但似乎情緒控管有些狀況。今年2月時分校學生返回本校上課,有位男同學不安分,一位主任竟拉他衣領去撞牆,家長得知後氣憤不已,校長卻以私下和解方式「搓掉」,該名教師事後還請假「拜廟化劫」。(圖/翻攝照片)還有家長表示,為因應偏鄉小校學生少的問題,南市教育局推動跨校合作學習,要求分校學生半數課程回本校交流,事件發生當天恰好是交流日,分校學生回到本校綜合教室學習合唱課程,有過動傾向的孩子小明(化名)因為安靜不下來,竟被一名主任抓住衣領撞牆壁,現場部分師生目擊,因小明未受傷,當下並未做任何處置,直到一個月後小明告訴家長,爸爸氣憤不已要求校方給交代,事情才曝光。但校長得知不當管教事件後,由於再過一個禮拜就是校長遴選評鑑,他第一時間沒有進行校安及社政通報,也沒在期限內舉行校事會議,直接找來家長及當事教師、學務主任、導師等人「搓圓仔湯」,試圖息事寧人,家長一度極為不滿,最後不知何故才和解。這樣的事情不只一樁,校園內還傳出有學生因為家庭、情感等因素,心理狀況不穩定,曾發生持筆刀割手的「自傷」事件,還有目擊學生回家後描述經過,讓家長嚇到立刻辦轉學;也有外聘老師與孩子感情不錯,學生訴苦表示自己「很想死」,希望老師陪他就醫,老師一邊安撫一邊通報校方注意,但校方面對這類事件似乎均採「冷處理」,未依標準流程處置,因部分學生已畢業離校,「船過水無痕」。校長對此則回應表示,校方對於相關事件都有按照「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來做,也都有持續關注並留下輔導紀錄,不解為什麼會有這些風言風語,他希望外界能多著重在校務的推動上,近年來校園的硬體設備更新改善、辦學成績都有目共睹,不能因此抹煞眾人的付出。據傳該校曾發生多次學生「自傷」事件,還有學生目睹後回家轉述,家長嚇到立刻轉學,但校方未依標準流程通報且予以「冷處理」。(圖/翻攝自臉書)
就學、服役如何兼顧?教長:6月底公布配套措施
國防部日前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法》,其中要將16歲以上學生造冊,這引起家長恐慌,認為政府要將他們的孩子送上戰場。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已請學校暫停將學生造冊資料傳上雲端,他也保證「永遠不會有讓學生上戰場這件事」。潘文忠今天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鄭麗文質詢指出,過去學校依《民防法》對學生造冊,資料是留在學校裡面,但這次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法》修正,學生造冊資料傳上雲端是要給國防部使用,如果不是為了因應戰爭,為何要有這樣的改變?潘文忠表示,現行《民防法》就有學生防護團編組的規定,而且已經實施20多年,過去都是以書面造冊方式進行,這次因應國防部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法》,只是將原本的學生造冊改為數位化方式進行而已。立委鄭麗文質疑,教育部要學校將16歲以上學生造冊資料傳上雲端給國防部使用,是為了因應戰爭。(圖/報系資料照)潘文忠說,因為各界有疑義,教育部最近行文給各縣市函知各級學校,暫停資料傳送雲端的作法,但要持續進行學校防護團編組訓練,因為這些對學生來講是重要訓練。他強調,「永遠不會有讓學生上戰場這件事」。此外,民國94年以後出生役男義務役將改為1年,他們如何在讀大學時也可以兼顧服役?教育部從今年初開始,已積極與五大校院協進會及學生代表溝通,希望找出一種模式,讓大學生可以選擇在學期間能服役。大學認為,現在學生要提前畢業,除了要修滿畢業學生,還要特別優秀才可以。他們建議由大學自行修改學則,只要學生修完畢業學分,就可以取得畢業證書,然後去服役,這樣他們可以在4年內同時間顧客業及完成服役。台灣學生聯合會等學生團體則建議,希望寒暑修、跨部或跨校課程選課修課資格放寬,學分認定之依據與認定標準更寬鬆,讓學生得以彈性安排課程,以期加速或配合個人修業安排。潘文忠表示,大學在學生兼顧服役政策,除了要考慮學生學業,也要兼顧校務發展,及考慮到科系間的差異性,教育部預計6月底提出具體辦法,讓學校可因應修正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