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發炎
」 營養師 程涵宇 發炎 肥胖 抗氧化女生必看6個生理期保養秘訣!幫助舒緩每月經痛、皮膚乾燥以及私密處搔癢
你也是每到生理期,身體就會開始出現各種症狀例如:長痘痘、肌膚乾燥、經痛或私密處悶癢不適嗎?台灣女孩超愛團購的愛康衛生棉就替大家統整出6招生理期保養秘笈,包含肌膚保養、飲食指南及挑選衛生棉的撇步,一起戰勝經期不適吧!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1 招:加強肌膚保濕緩解暗沉、粗糙感生理期因內分泌變化使肌膚保水度降低,容易出現暗沉、粗糙、冒痘等狀況,建議經期間要比平時更注意肌膚保養,選擇保濕度高的產品,加強皮膚保水度,如果是敏感肌膚質,更需要謹慎挑選保養成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2 招:健康飲食能舒緩經痛不適建議多攝取富含鐵、維生素 E、B、鎂、鋅及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例如菠菜、牛肉、雞蛋、鮭魚和堅果等,可幫助新陳代謝、舒緩經痛不適。此外,飲酒、油炸或過鹹的食物,容易引起身體發炎,建議盡量少吃這類食物。另外也可適度補充益生菌,尤其是富含A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成分,有助於維持私密處健康。乖乖生技蔓越莓GABA益生菌/1,380元 (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3 招:充足睡眠、維持良好的作息生理期身體會容易出現疲倦感、嗜睡等現象。這段時間建議讓自己早睡早起,至少有 8 小時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幫助肌膚代謝加速運作,如果仍覺得無法好好休息,建議可以善用生理假,讓自己待在家好好睡一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4 招:加強四肢保暖、多喝溫熱飲排卵期身體體溫上升,經期來臨時,體溫會下降至正常狀態,這個時候容易感到手腳冰冷,建議可以加強四肢的保暖,如:暖暖包(貼式暖暖包可用於腹部)、熱水袋、長襪,還可以藉由泡腳幫助身體血液循環。或者可以選擇含莓果、蕁麻、玫瑰果、覆盆子葉成分的熱花茶,尤其覆盆子葉更是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必備良伴。Angel's Brew漾澤美顏莓果茶 12包入/1,050元 (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5 招:挑選舒適的衛生棉並定時更換挑選衛生棉建議從吸收力、舒適度及輕薄度三方評估,如過去選用衛生棉常會使私密處悶熱不適或出現搔癢的狀況,建議嘗試更換衛生棉。推薦選用日本極輕棉及超透氣底膜以及有涼感的愛康衛生棉,每片吸收力可達 100~150c.c.,讓女孩不再因外漏、悶熱感到不適。愛康衛生棉以全面頂規設計,讓女孩經期不再因外漏、悶熱搔癢感到不適。(圖/品牌提供)生理期保養秘訣第 6 招:使用私密處專屬保養品維護私密處健康生理期私密處健康更容易發生感染狀況,建議此段期間避免發生性行為,並選擇寬鬆的衣物、私密處專用清潔,清潔時避免以灌洗陰道方式或過度清潔,破壞私密處環境。建議可選擇私密處專用清潔,幫助穩定私密處酸鹼環境。愛康私密處清潔系列「私沐涼感慕絲」及「私沐淨護凝露」貼心守護私密處健康。(圖/品牌提供)
這59歲不可能!劉嘉玲與梁朝偉甜蜜慶生僅發表「四個字」,萬名網友狂讚要一直幸福下去
劉嘉玲在個人社群平台分享了與梁朝偉一同慶生的照片,並留下簡單四個字「簡單、快樂」吸引超過兩萬名網友按讚,蛋糕還是用香港經典菠蘿油來替代超可愛。與梁朝偉婚後不斷被網友唱衰的兩人卻用實際行動屢破傳言,尤其梁朝偉時常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著劉嘉玲,這應該就是愛情中最美的模樣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59歲劉嘉玲保養方法:每週運動五天,熱愛晨跑爬山她曾分享每週都可以運動五天,而運動也不必太過勞累,主要還是維持愉快的心情,像她自己很喜歡爬山、晨跑,不但能呼吸新鮮空氣也能提振心情,散發正能量。其他時間也會搭配瑜珈、皮拉提斯來伸展筋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59歲劉嘉玲保養方法:每天喝檸檬水美白、抗氧化時常運動曬出自己的素顏照,劉嘉玲對於臉上的細紋、紋路也不遮掩,但膚質跟膚色都維持得非常棒,除了歸功於勤勞保養以外,平時她也喜歡喝檸檬水,一天喝到2000c.c幫助美白、抗氧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59歲劉嘉玲保養方法:盡量避免加速老化的食物比如奶茶、甜點、蛋糕這種高糖食物會容易使身體發炎、皮膚加速老化,另外還有高油、高鹽食物她也都很少吃,不然就是淺嚐一兩口就停止,絕對不多吃。她很喜歡吃蘋果、芹菜、百合、蒸地瓜這類型的食物,不給身體帶來多於負擔還促進消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59歲劉嘉玲保養方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劉嘉玲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在許多節目也常為許多後輩指點迷津,她現在也不會有什麼容貌焦慮,盡力維持著自己覺得最佳狀態就足夠了,她強大的能量散發出自信與從容,讓我們見識到什麼是最美好的59歲!也祝福她跟男神梁朝偉一直幸褔下去。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林志玲現身大巨蛋看周杰倫!50歲身材、膚質像20歲,3個志玲姐姐不會胖不會老的秘密!
林志玲昨天驚喜現身大巨蛋攻蛋,還在現場為周杰倫最後一天演唱會大氣加油,並說希望周杰倫能一直唱到100歲,周杰倫在現場則開玩笑說:『那健康很重要!』言下之意要唱到100歲也是要身體健康才有辦法,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林志玲驚喜現身周杰倫最後一天的演場會(圖/翻攝自網路)現場大螢幕近照林志玲,讓所有人也是一片驚呆,在現場直擊看到志玲姐姐的粉絲們更第一時間在Treads脆上面發文表示:『志玲姐姐本人好漂亮,實在看起來太嫩太年輕』、『本人正翻了!』、『又高又瘦身材超好!』林志玲這次一進入大巨蛋就備受注目,她身材好到爆炸,身穿超有氣質的VALENTINO SS25的DAMIER千鳥格連身裙,還披上同系列PIED DE POULE夾克,不但穿出年輕感,整個人更帶有日本貴婦的優雅貴氣,手拿VALENTINO包款,這一身演唱會穿搭實在太有看頭!(圖/翻攝自網路照片)今年志玲姐姐其實已經50歲了,高齡產下一子的她,卻絲毫沒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從講話、談吐、臉蛋、身材等內在外在都像極了20歲的少女,到底我們的志玲姐姐如何辦到一直都這麼瘦、這麼年輕,保持有如少女般的輕盈體態?1.無糖優格取代高熱量甜食林志玲多年前開始戒掉了甜食,因為糖分除了攝取過多會肥胖外,也會讓身體發炎、提早變老,因此她奉行減少吃糖避免老化!她說真的想吃甜,建議每日攝取的精製糖不要過一天總熱量的5%。想吃甜食的時候,她會以無糖優格取代比較高熱量的甜點,再搭配水果和堅果類,無糖優格中有益生菌,也讓她每天排便順暢!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2.每天早上喝溫開水,減少澱粉攝取林志玲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先喝一杯溫開水,開啟一天的身體開關,而且她認為瘦身的第一要件就是身體要攝取充足的水分,因此她每天會喝超過2000c.c的水,飲食上她會補充膠原蛋白飲品與含膠質的食物如豬腳等,並同時減少澱粉的攝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3.每天堅持晚上抬腿床上抬腿運動看似很簡單,但很多人一躺到床上就是會懶散,做不到天天在床上做睡前運動!林志玲從很年輕開始就堅持每天晚上睡前做床上簡單的運動,她說,只需平躺在床上,把雙腿慢慢抬高至垂直位置,再慢慢放下,這樣重複動作幾分鐘,可以讓站了一整天循環差的腿部改善浮腫現象,也對修正腿型和舒緩腿部疲勞非常有幫助,原來女神腿這麼纖細修長都是長年靠這個運動。(圖/林志玲IG)4.大V伸展運動林志玲曾說,自己會放一個瑜珈墊在地上,然後她會做V型手腳上舉運動,方式很簡單,先躺在瑜珈墊上,然後將手腳同時抬起來,身體和手會呈現v型的姿勢,然後停留30秒再放下到原本的位置,這樣重複10分鐘,就能擁有完美的腿型,保持身體的肌肉線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4.泡澡+精華油乳霜深度保養肌膚在臉部保養上,林志玲也下了不少工夫,她會泡澡,搭配牛奶浴和精油浴交錯,能讓身體更滋潤保濕,較為乾燥的手部她常常會重複擦3~5層的護手霜,臉部的除了基礎保養外,她還會加碼使用乳霜和精華油按摩肌膚!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styletc小編也在冬天推薦給你幾款冬季保濕聖品!像是SAWAA經典熱銷「方舟舒緩滋養護手霜」就是愛護手的人必備,這次推出75ml 加大版本,深度舒緩手部肌膚,除了擦了透過嗅覺得到舒緩,針對異位性皮膚炎和比較敏感的肌膚也很適合唷!SAWAA ⽅⾈舒緩滋養護⼿霜 75ml /980元(圖/品牌提供)另外也可以試試冬天必備的可鎖住營養與水分的「實力派乳霜」!保濕做得好才是年輕的關鍵,Drunk Elephant醉象全產品秉持「6大不添加」,排除了精油、酒精、矽靈、化學防曬成分、香精及人工色素、SLS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易引起肌膚困擾的成份。讓你換季穩膚更安心!包括三款乳霜,波拉深層修復霜、多胜肽緊緻抗老霜、拉拉全效修護霜,不同功效搭配不同的膚質,讓你對抗冬季的乾燥與老化、敏感狀況。豐潤乳霜質地和極度乾燥首選的乳霜。Drunk Elephant醉象多胜肽緊緻抗老霜50ml/2,350元。輕盈凝霜質地且是抗老緊緻首選。Drunk Elephant醉象多胜肽緊緻抗老霜 50ml/2,350元。綿密奶霜質地,急救舒敏首選。Drunk Elephant醉象拉拉全效修護霜50ml/2,150元。(圖/品牌提供)
12星座本週運勢出爐!雙子外出當心收罰單 1類人投資有獲利
清水孟國際塔羅篠安老師分享12星座本週運勢,透露水星今天(3日)進入到射手座,可以用更為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周遭的困難。另外,明天(4日)火星即將進入獅子座,火象星座的朋友們將會感到活力滿滿。牡羊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進修價值觀領域,在考試與在職進修將會有不錯的成績。受到火星獅子的影響,感情方面將化被動為主動,將與對方有進一步發展。金牛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理財投資領域,是一個檢視財務規劃與投資標的的好時機。受到火星獅子影響,與家人可能因一言不和產生意見分歧,家中如有開伙要留意電線走火。雙子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親密關係領域,此刻是與另一半溝通想法的好時機。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外出騎車、開車勿開快車,以免接到罰單。巨蟹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職場工作領域,工作方面與同事夥伴們擁有極佳默契,並且能提前完成工作任務。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在金錢開銷上要理性謹慎,勿因一時喜好而刷卡爆單。獅子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戀愛創造領域,感情方面與對方將有進一步的互動,也透過溝通能進一步了解彼此。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假日可從事戶外運動調整身心健康。處女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居家生活領域,將與家人擁有愉快的互動與交流,假日也很適合與家人共同出遊。受到火星獅子影響,會感覺到失去工作動力,工作效率也將相對降低。天秤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溝通表達領域,很容易因意氣用事而與朋友發生口角爭執。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在大團體中將會有亮麗表現,也獲得同儕們的肯定,並被賦予重要的任務。天蠍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金錢正財領域,很適合進修理財規劃課程,投資方面也將會有不錯的獲利。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在工作上將找回以往的動力,但要留意勿頂撞上司主管。射手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自我認同領域,在進修學習上將會有不錯的成績,假日適合往外縣市出遊,會有意外的收穫。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將會對於心靈與宗教事物感興趣,也適合假日至博物館或畫廊走走。摩羯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深層潛意識領域,健康方面可能會遇到睡眠障礙,例如淺眠或多夢傾向。受到火星獅子影響,感情方面容易因一言不合,而與曖昧對象產生誤會。水瓶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人際組織團體領域,周圍的朋友將傾訴心事,盡力而為,不要佔取自己太多的時間。受到火星獅子影響,感情方面過於著急得到答案與回應,以至於讓對方備感壓力。雙魚座本周隨著水星進入事業地位領域,工作上將會有新的合作或兼差機會。受到火星獅子影響,健康方面要留意身體發炎或舊傷復發,運動前建議先做好暖身準備。
《黑白大廚》看健康2/小三生喊「眼睛好乾」 機車族剉著等!風吹空汙增風險
熱門實境秀《黑白大廚》冠軍、評審猛眨眼,疑似有乾眼症症狀,事實上,隨著3C產品普及,乾眼症已成為困擾民眾的常見文明病,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醫師透露,竟有小三患者因眼乾而就醫。另外,廣大機車族也要當心,因為眼睛長期接觸風、空汙,也容易讓乾眼症更加惡化。依據美國眼科學會估計,全球約有3.4億人罹患乾眼症,光是美國就約有2,000萬名患者,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健保署統計,乾眼症發生率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近20年間每年患者增加人數從38萬人,大幅上升至70萬人,台灣乾眼症盛行率高達30%,每3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推估約有700萬人飽受乾眼症所苦。林口長庚研究團隊更針對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的乾眼症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發現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暴增53倍,而且確診時大多已出現角膜損傷的情形,風險較年長患者增加6.66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年齡雖然是乾眼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並非絕對,臨床上看到很多年輕人病況比老人家更嚴重!」朝沐和安診所院長、眼科醫師陳韵臻透露,這與使用3C產品年齡逐漸下探有關,遇過最年輕的乾眼症案例是小三學生,自述眼睛乾澀不舒服,另一個小六學生則是眼睛乾到角膜已破皮。「過去幾乎不會有年輕的乾眼症患者!」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說表示,林口長庚研究團隊發表於美國眼科醫學會的期刊報告卻發現,1998年時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僅占0.01%,但2013年時卻暴增為0.53%。正常的眼睛表面有一層淚液層,由外而內分別為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經由眨眼的動作而均勻分布,形成一個潤滑保護膜,如果有一層分泌不足或是分布不均勻,都會造成乾眼症,因此乾眼症成因可分為缺水型、缺油型、缺黏液型,其中缺油型乾眼症最常見,大多與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孫啟欽教授說,一般來說每分鐘應該眨眼10~12次,每次眨眼就能刺激淚腺分泌,而使用3C時由於眼睛緊盯螢幕,就會減少眨眼次數,長期下來就會增加罹患乾眼症的機率。乾眼症的症狀千變萬化,包括畏光、疲勞、流淚等,多數人不容易立刻察覺。(示意圖/報系資料照)「體質也是原因之一!」陳韵臻表示,如果屬於易發炎的體質,眼瞼的瞼板腺也容易發炎,當影響分泌油脂的功能時就會造成乾眼症。「但乾眼症的症狀其實千變萬化,除了較常見的眨眼,還會視力模糊、眼疲勞、刺痛、畏光、分泌物、流淚等,有些人不會聯想到自己罹患了乾眼症。」若是在不知罹病的情況下,長期騎機車讓眼睛接觸強風、空汙,都可能進一步讓乾眼症更惡化。「例如新竹的乾眼症患者比例就很高,除了多是緊盯電腦螢幕的工程師族群之外,也和新竹風勢強勁有關。」陳韵臻建議機車族選擇有面罩的安全帽,或是配戴具有包覆性防風眼鏡來保護雙眼。想要治療乾眼症,必須多管齊下、內外調理。「首先要就醫確認乾眼症原因,如果屬於最常見的缺油型乾眼症,平常可熱敷眼睛軟化異常油脂,幫助維持瞼板腺通暢,也可以多點人工淚液維持眼部濕潤,避免因長期乾燥引發的慢性眼表發炎。」陳韵臻說,平時使用3C產品時則要做好防護措施,例如抗疲勞的多焦眼鏡或防藍光眼鏡,盡量減少眼睛的負擔,同時使用20~60分鐘就要看遠方讓眼睛放鬆。如果需要進一步治療,可以採用乾眼針疏通術,利用瞼板腺探針、瞼板夾、顯微刮刀、震動儀清潔儀等疏通瞼板腺。「另外,也可搭配使用用光熱儀器如全脈衝、ㄧ般脈衝或熱脈動儀,同步疏通瞼板腺及促進腺體分泌正常化。」不只如此,飲食習慣也要調整。陳韵臻建議多補充魚油、維生素D、抗氧化營養素等,同時也要多運動、睡眠充足,才能降低身體發炎指數,減少乾眼症機率。
中秋烤肉「熱量大魔王」來襲 營養師教你5招健康補救法
中秋佳節時烤肉聚餐早已成為近年來大家共同的記憶,然而在歡樂氣氛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熱量炸彈」!特別是油香四溢的五花肉和琳瑯滿目的各式月餅,多吃幾口可能就超過一天的熱量需求。「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營養師張宜婷提醒,適量享用美食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並分享5個補救方式,讓你在享受大餐的同時,也能避免造成身體負擔。張宜婷指出,烤肉是中秋節的傳統節慶,但烤肉桌上常見的牛五花肉、豬五花肉和培根,堪稱是肉類的三大熱量「大魔王」。張宜婷說明每100克(約一手掌大小)牛五花肉含有430大卡,豬五花肉則有368大卡,而培根也有372大卡。這些油脂含量高的肉品,不僅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熱量,經過高溫燒烤還會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身體發炎,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原本就執行減脂計畫的民眾,如何不在中秋聚餐體重狂飆?張宜婷建議,可以選擇低脂肉類,像是蝦子、蛤蠣、干貝、魚肉、雞肉等低脂高蛋白的海鮮,牛與豬可以挑選牛後腿肉(每100克122大卡)、板腱牛排(166大卡)或豬肩肉(200大卡,低脂、低熱量的蛋白質不僅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還能增加飽足感。不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需特別留意醬料、整體澱粉類的攝取,而像是痛風患者則應避免攝取過多海鮮。除了烤肉外,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另一大熱量陷阱。例如一顆「廣式伍仁蛋黃月餅」的熱量高達930大卡,相當於一頓正餐的熱量!其他如雙黃蓮蓉月餅(880大卡/200g)和台式棗泥鹹蛋黃月餅(288大卡/288g),熱量也不容小覷。中秋節狂吃美食熱量爆表,營養師提出5招補救。(圖/初日醫學提供)張宜婷建議,享用月餅時,可以嘗試分食,讓每個人都能嘗到不同的口味,而不會攝取過多。同時,最適合吃月餅的時間點是「白天餐後」,因距離睡覺時間長,可以增加活動量來幫助消耗熱量、減少負擔。若已知當天會吃月餅,則可以在該餐不吃澱粉、減少油脂以平衡整體飲食與減少熱量攝取。如果不小心在中秋期間吃得太多,張宜婷也提供5招補救方式。1、隔天進行輕食調整:如水煮蔬菜、清炒雞肉或氣炸魚等。尤其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發炎。2、增加高纖維蔬菜攝取:如綠花椰菜、菠菜等,能減緩糖分吸收速度,穩定血糖,促進脂肪代謝。3、足夠的飲水量:每日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或無糖茶,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分解。4、間歇性斷食:可實施168斷食法,確保足夠空腹時間,讓身體代謝狀況更理想。5、增加活動量:進行瑜伽、快走,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促進脂肪燃燒並提升新陳代代謝率。
醫揭「1類植物油」危害遠超過糖 恐罹癌症、失智、黃斑部病變
日常食用的油種類繁多,主要可以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又進一步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家醫科李思賢提到,傳統觀念中,大家最想避開的是飽和脂肪,但實際上有一種脂肪比飽和脂肪更需要避免,那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中的Omega-6脂肪酸。李思賢在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表示,常見的Omega-6脂肪酸亞油酸(Linoleic acid, LA),在體內可轉化為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如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參與炎症反應和維持細胞膜結構等生理功能。李思賢指出,生活中常見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花生油、菜籽油和棉花籽油,都是富含Omega-6的種子油,過量的Omega-6脂肪酸會促進身體發炎,而且這些油的提取過程也並不簡單(不像橄欖油和酪梨油可以通過物理壓榨獲得),需要高溫和有機溶劑的參與,導致製作過程中產生大量氧化自由基,對粒線體造成傷害,自己習慣稱這些為「精煉植物油」,以區分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酪梨油)。美國眼科醫師Chris Knobbe認為,現代飲食中高含量的精製糖和種子油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這些飲食成分與慢性炎症、代謝失調和氧化壓力的增加有關,進而導致多種慢性健康問題。李思賢提到,許多專家和學者甚至認為,植物油對代謝疾病的危害遠超過糖;Chris Knobbe醫師引用了一些數據,在1890年代,糖尿病的盛行率僅為0.0028%,而到了2016年,糖尿病的盛行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3%,這是一個126年間4643倍的增長,同樣,肥胖症的盛行率也從19世紀的1.2%增加到2018年的42.4%;Knobbe醫師認為,這些驚人的增幅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無關,反而與上述植物油的普及有密切關聯,從其他疾病的角度來看,增幅也相似,如癌症、黃斑部病變和失智症。李思賢直言,作為一名低醣飲食的支持者,相信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也可以治療糖尿病,關鍵在於精煉植物油的攝取,不健康的油脂會損害粒線體,導致代謝問題和各種代謝疾病,像沖繩這樣的「藍色地區」,他們的飲食中90%是紫地瓜,這顯然不符合低醣飲食的邏輯,但他們卻異常長壽,這是因為他們雖然吃了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但精煉植物油的攝取很少,讓他們的粒線體保持健康,能有效代謝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從而達到長壽。至於外食族群應該如何做,李思賢表示,外食中最大的敵人不僅僅是澱粉,還有植物油,餐廳幾乎不可能用冷壓初榨橄欖油來做唐揚雞或炒菜,外食中使用的基本都是精煉植物油,這是他這些年來認為導致代謝疾病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過水可能是一個好方法,或者盡量選擇少油的健康餐廳,這樣才能把精煉植物油的攝取降到最低。
肥胖竟是慢性病?營養師曝「7狀況」自我檢視 吃6食物抗發炎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營養師李婉萍說,肥胖會影響身體機能平衡,讓人處低度慢性發炎狀態,而她教大家7種狀況自我檢視,如果中3項表示發炎,另外也能吃6種抗發炎食物。李婉萍在臉書發文,「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病,它對身體機能的平衡有很大的影響,會讓你長期處於低度慢性發炎的狀態,從而讓各組織器官受到傷害,先來檢視你有沒有慢性發炎的狀況。」李婉萍列出7狀況,中3症狀代表身體發炎:1.時常疲倦睡不飽2.情緒莫名低落不開心3.吃完飯馬上跑廁所4.時常偏頭痛/肩頸痛/肌肉痛5.皮膚紅癢起疹子/鼻子過敏/咳嗽6.常感冒掛病號7.四肢&臉常被說水腫李婉萍說,吃蘆筍可降低腸道發炎反應;喝綠茶可降低壞膽固醇;皇帝豆有植物雌激素能抗發炎;酪梨有鉀、鎂、纖維,對心血管疾病有益;莓果類能針對脂肪細胞降低發炎;吃地瓜葉族補充鎂離子。最後李婉萍提醒,「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一定要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來管理,讓體重慢慢瘦下來,擁抱健康。」
退休男貪圖方便「3餐食用超加工食物」 活生生吃出糖尿病
超加工食物在製程都要經過擠壓或模塑等加工,往往含有多種添加劑或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物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鹽和添加糖,這些成分除了會引發身體發炎,甚至會增加罹患32種疾病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提高50%;據減重醫師魏士航表示,有位65歲男患者因為貪圖方便,早餐吃包子,午餐靠微波飯或麵,晚餐則是冷凍水餃,餐餐食用超加工食品,寶置糖化血色素飆到10.2%,吃出糖尿病。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示意圖/Pixabay)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魏士航的說法,這位65歲的男子退休後為了方便,每週都會到大賣場買冷凍食品,譬如早餐是包子、饅頭,午餐吃微波加熱的炒飯、炒烏龍麵,晚餐若是老婆沒煮,就吃冷凍水餃,結果不僅身材走樣,體重飆升,還吃出糖尿病,就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0.2% (正常值4.0-5.6%)。魏士航指出,超加工食品由於取得容易,研發時食品製造商和食品科學家更會以「極樂點」的概念,計算出食物中的糖、油、鹽的完美比率,設計出吸引人、能帶來滿足感與誘導渴望的食物,除此之外,加入的大量精緻澱粉與脂肪,增加大腦分泌多巴胺,使消費者感到快樂,促進食慾,最終刺激出類似於藥物成癮的獎勵機制,讓人對這些食物上癮,難以節制。據魏士航指出,之前因為家庭事業兩頭燒,曾有一段時間,每晚小孩就寢後,太太就會吃一包洋芋片紓壓,若老婆沒吃完,自己也會幫忙嗑光,直到發現衣服變緊,才驚覺不能再放縱下去,「我們算有警覺性的,一般民眾不克制很容易就吃出肥胖病」。另外,從今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從大腸癌、睡眠問題、氣喘、高血壓到代謝症候群、過重、第二型糖尿病等32種疾病,都與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有關,研究指出,攝取過量超加工食品,會提高5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代謝症候群發生風險,焦慮等心理疾病發生風險,也會增加48%到53%。魏士航最後也分享3招戒斷超加工食品。改變購物環境:採買前先列出購物清單,減少購物衝動,並選擇肉舖、生鮮鋪或較多健康選項的店家。改變時機點與份量:超加工食品適時享用即可,像是出遊時吃洋芋片,每週最多不超過3次。學會辨認成分標示:選擇成分相對單純品項,以及避開看似健康卻含有過多的醣和油脂的食物,魏士航指出譬如燕麥奶。
李準基相隔5年再會台粉 9/28重返TICC「VIP享1對1合照」
「凍齡男神」李準基出道23年,過去主演的《步步驚心:麗》、《惡之花》等都交出亮眼成績,為回饋劇迷的喜愛,他經常透過見面會與粉絲共度美好時光,相隔5年,他即將於9月28日帶著「2024 LEE JOON GI ASIA TOUR <JOONGI’S DAY : FESTIVAL> in Taipei」再次來到台灣,門票將在8月11日中午12點於KKTIX正式開賣。李準基對自己要求完美,為了戲劇角色需求維持凍齡外貌與精壯身材,他過去出演談話性節目《劉QUIZ ON THE BLOCK》透露,已經多年不吃碳水化合物,「這是拍動作戲所悟出的秘訣,親自上陣拍動作戲時,常會受傷或是發炎,因為麵粉或碳水化合物容易誘發身體發炎症狀,後來就試著戒掉碳水化合物。」長達7、8年習慣以豆腐為主食,完全不碰澱粉,當時引發不少話題,觀眾讚嘆「太敬業了」。李準基的敬度度不只反映在戲劇上,就連對粉絲都是一百分,時常會安排與劇迷見面的機會,2019年來台舉辦粉絲見面會,化身電音DJ帶著全場跳起來,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宛如變成大型夜店,台下觀眾盡情享受,逾3小時誠意滿分的演出,牢牢收服所有人的心,5年過去依舊意猶未盡,粉絲盛讚「絕對值回票價」,更敲碗「何時再來台灣」。李準基即將於9月28日再次回到該場地與粉絲相會,此次見面會5月搶先在首爾揭開序幕,他精心把Live Band搬到舞台上,表演歌單華麗,無論是抒情歌、勁歌舞曲全都包辦,更在安可時翻唱其他人氣歌手的歌曲,帶來誠意滿滿的舞台,台北站為帶給粉絲最完美的演出,將原汁原味還原樂團演出形式,尤其是歌單會如何安排,令粉絲相當期待。不僅如此,李準基對於表演講究,日前經紀公司官方YouTube釋出5月首爾站見面會幕後影片,他親自確認音響、燈光效果等細節,活動時親切地傾聽粉絲煩惱、進行遊戲環節,還有簽名等福利大方放送,向來有求必應的他,也讓粉絲更加期待台北站的華麗內容。「2024 LEE JOON GI ASIA TOUR <JOONGI’S DAY:FESTIVAL> in Taipei」預計於9月2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開演,8月11日中午12點於KKTIX正式開賣,VIP福利票價8800元,名額有限,該區域享有個人署名親簽海報、1對1合照,名額有限。另外,票價還有分為5800元、4800元、3800元、2800元,且全場享有歡送會福利,詳情可洽「遠雄創藝」官方臉書。
暑假生活習慣改變 慢性發炎風險升高!營養師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
暑假期間,生活作息的變化讓不少人開始吃宵夜、越來越晚睡、頻繁參加朋友聚會、享受美食等,這些行為的轉變容易讓飲食變得高油、高糖、高鹽,並且接觸到更多的加工食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日漸積累,最終引發慢性發炎,甚至導致各種疾病。劉怡里營養師指出,與其治療疾病,不如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並且強調了抗氧化、抗發炎的重要性。如何幫助身體排毒增加水分攝取:每天多喝水或無糖茶飲,能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能力。均衡飲食:確保每天可以攝取到乳品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預防食物中毒:避免在不熟悉的餐廳吃生食,用餐前洗手並使用公筷母匙。妥善保存食物:夏季氣溫高,烹飪後的食材應在一小時內冷藏或冷凍,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感染的風險。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乳品類:推薦牛奶、無糖優格,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E、B群及葉酸和菸鹼酸,有助於預防血管阻塞和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的風險。全榖雜糧類:推薦紫地瓜、糙薏仁,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和維生素B群,有助於避免大腦發炎。豆魚蛋肉類:推薦秋刀魚、蛋黃,含有DHA,有助於大腦活化,EPA則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並提高抗氧化能力、預防失智。蔬菜類:推薦地瓜葉、青江菜,富含維生素B1、B2、E和葉酸,這些營養素有助於醣類的利用,可協助大腦正常運作。水果類:推薦草莓、桑葚,莓果中的植化素具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自由基對大腦的攻擊並修復損傷。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推薦苦茶油和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能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劉怡里營養師強調,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最佳方法,尤其在暑假這個生活習慣容易變化的時期,更應注意身體的排毒及抗氧化。
疑吃到不新鮮烤鮮蚵…他「1天狂拉7次血便」 6人食物中毒相繼住院
台中市林姓男子上周和朋友到熱炒店用餐,自行烤生蚵吃海鮮,事後卻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甚至在1天就狂拉7次。後來,他趕緊至急診報到,疑似因食物中毒住院治療,沒想到同行友人也出現類似症狀,總共6人相繼住院,此時醫院也驚覺事態嚴重,立即通報衛生局。大甲李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賴大豊表示,林姓男子在本月18日上午因為身體不適至急診就醫,身體相當虛弱,自述不斷拉肚子、腹痛、噁心,檢查後發現身體發炎指數過高,還有血便狀況。經醫師詢問飲食狀況後,林男才想起前2天和朋友去吃熱炒、烤鮮蚵吃到飽,醫師則研判是吃到不新鮮或沒烤熟的海鮮所致,疑似感染腸炎弧菌的食物中毒。林男住院隔天一早,他的2名友人也陸續至醫院就診,病情還與林男一樣,院方發現他們為朋友關係,又是在同一家餐廳吃飯,擔心食物中毒擴大,便趕緊通報衛生局。 據了解,3人當時在用餐時巧遇親戚,林男住院期間曾打電話給對方詢問狀況,不料親戚也有出現相同腹瀉問題,而雖然當天熱炒吃得菜色都不同,卻都剛好吃了烤鮮蚵。不過,由於對方是年紀較長的長輩,並不知道食物中毒,情況早已持續好幾天都沒改善,21日就醫進行抗生素治療,總共6人皆已平安出院回家賴大豊強調,天氣炎熱最怕吃到不新鮮的海鮮,更要注意小心食品衛生,而感染性常見的食物中毒,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其中最常見的腸炎弧菌,就是吃下未煮熟的海鮮導致,潛伏期約在4至90小時,平均約17小時,感染後常會出現腹瀉、腹痛或伴隨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少數有血便,比較輕微則會自行康復。(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賴大豊進一步表示,腸炎弧菌不耐熱,經高溫烹煮就會被殺滅,建議在食用前充分煮熟才能預防;由於最近天氣炎熱,如果鮮蚵沒有低溫保存,尤其放在高溫30多度的環境下,就很容易就腐壞,提醒民眾在食用海鮮前,除注意食材本身的新鮮度,也要煮熟後再吃。對此,台中市食安處接獲醫院通報表示,獲報當日立即派員至該餐廳稽查,現場計有生熟食刀具及砧板混用、冰箱中的生熟食材混放及餐具籃積塵等缺失事項,當場便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若後續複查不合格,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另外,當下也採集了相關食物、環境等檢體送驗,預計最快2周後就能有初步結果。
吃鮭魚好處超多 專家揭1烹煮法是大忌:營養流失且致癌
鮭魚極具營養,包括各種蛋白質、維生素A、B、D和磷、鈣、鐵等礦物質,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Omega3脂肪酸,有助擺脫身體發炎,不但能對抗腸道過敏,還能保護心血管、抗憂鬱、預防記憶衰退。不過,營養師提醒,鮭魚忌諱1種烹煮方式,否則可能會導致營養流失,甚至傷害健康。營養師張益堯向《三立新聞網》透露,油品依其脂肪酸成分,主要可分為Omega 3、Omega 6、Omega 9,其中Omega 3可抗發炎、清除血栓、保護眼睛、幫助大腦發育。Omega 3只存在脂肪酸僅存在於深海魚與堅果種子類,尤其亞麻仁籽含量最多。張益堯指出,深海魚之中,鮭魚Omega 3含量豐富,但Omega 3最不耐高溫,所以千萬不要用高溫煎鮭魚,不只容易焦黑,還可能產生更多自由基,有害健康,應該以清蒸或水煮來烹調,可保有鮭魚最多的營養成分。張益堯表示,鮭魚的營養價值高,烹調過程越簡單,越有助於保留原來的營養,全世界最長壽的日本人,就是以生魚片方式食用鮭魚,攝取鮭魚最多的營養成分,因而最有利健康。事實上,不只有鮭魚才有Omega 3脂肪酸,其他魚類包括鮪魚、鯖魚、秋刀魚、虱目魚等深海魚類,都是富含Omega 3脂肪酸的魚種。
七旬嬤手痛「瓶蓋都擰不開」 狂吃止痛藥!就醫才知關節已變形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這些不適深深影響生活。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一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為「對稱性」多個關節腫脹要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她提到,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第二為抽血檢查,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也會結合血液檢測,透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並利用超音波和X光等影像工具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程度。生物製劑用藥新選擇!輔以物理、職能治療更全面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然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病患來說治療效果較為侷限或無法適應其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以下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石孟潔醫師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保健品亂吃恐弄巧成拙 醫:減壓生活更重要市面上許多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到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都應先諮詢醫師。如想在日常習慣中就能減緩症狀,石孟潔醫師提到,避免壓力過大、以及抽菸喝酒,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最後提醒民眾,如果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及早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
夏季重傷害1/「吃冰呷甜」恐增7種癌症風險 最可怕是它!存活率僅1成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抗癌已成全民運動,沒想到夏季陽光的強烈紫外線,竟也會增加罹癌率?專家指出,紫外線會使細胞氧化,進而增加癌化機率,而且氣溫飆升會使人想吃冰呷甜,正是癌細胞最愛的生長環境,研究證實會增加7種癌症的罹患率,其中也包含「癌王」胰臟癌,存活率僅有1成!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台灣一年約有12.1萬人罹癌,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前校長、具有52年治療癌症經驗的吉川敏一在《日本醫學博士打造的全面抗癌計畫》一書中,提醒夏天要注意防曬,以免增加罹癌機率。吉川敏一醫師表示,每年5~8月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期,紫外線是肌膚氧化的原因之一,氧氣在製造能量的時候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破壞體內細胞,除了會產生皺紋與斑點,更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動脈硬化等疾病。許多研究都指出,乳癌與攝取過多的精製糖相關,主要原因是會使體脂增加,進一步影響賀爾蒙。(圖/報系資料照)日本營養師望月理惠子認為,天氣熱易消耗體力、食慾不振,免疫力容易下降,再加上很多人夏天愛吃冰淇淋、刨冰等冰品、糖分高的食物或吃生冷食物,這些飲食習慣其實都是在給予癌細胞增生的機會,因為低溫與糖分過多,都是癌細胞絕佳生長環境,可能讓癌細胞增生的風險提高。「根據2022年國際期刊《癌症》研究指出,癌症與糖之間的確直接相關,尤其是高蔗糖或高果糖容易使身體發炎。」營養師程涵宇說,許多研究都證實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食道癌、胸膜癌、小腸癌、子宮內膜癌都與攝取過多的糖份有關。其中乳癌證據最有力,一份法國研究從2007年到2019年,總共收集約十萬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得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18倍,得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2倍。「因為攝取過多的精緻糖會導致體重增加,體脂肪也會跟著一併升高,而脂肪是荷爾蒙雌激素的來源,過多的脂肪就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程涵宇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胰臟癌,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是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也是首次進榜。胰臟癌初期無症狀,影像學檢查也難看出異狀,5年內存活率僅10%,高致命率讓它擁有「癌王」封號,也被喻為「醫生也舉白旗投降」的難治之症。程涵宇說,因為高血糖會損害胰臟,而且可能會造成胰臟基因突變,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再以子宮內膜癌為例,研究證實,每週食用甜麵包和餅乾超過 3次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每週食用這些食物少於0.5次的女性的 1.42 倍。由此可見,精緻糖進入體內後造成的危害,恐怕超乎你的想像。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過量的糖分也會導致大腸息肉的發生,進一步增加大腸癌風險。(圖/程涵宇提供)
周末喜迎立春!青龍年12生肖最新運勢出爐 「這生肖」有大財運
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指出,4日立春下午4點20分,生肖年會正式由黑兔轉為青龍年,由李誠大將軍接掌太歲值年,至2025年2月4日為止,生肖屬龍、狗、羊、牛、兔,分別為坐太歲、沖太歲、破太歲、刑太歲、害太歲,建議以上生肖最好安太歲或化太歲,有助逢凶化吉之功效。另外,老師也給12生肖一些提醒跟建議,讓新的一年運勢可以提升。《鼠》事業運:2024年文昌運、考試運、貴人運旺,在工作上能得到幫助,也很願意幫助同事,會得到眾人的喜愛,並且小有名氣,當然也會惹來閒言閒語,但不必太在意。如果有海外、外地的事業來找你,可以把握,或者有高等教育或宗教之類的參與學習機會也不要錯過。青龍年偏財運很好,但必須相信直覺,有機會中獎或得偏財。感情運:有姻緣,能找到不錯的緣分,也能因此幫助你的工作,且對方很願意為你花錢,彼此契合的機率很高。健康運:注意婦科疾病、神經系統、耳鼻喉、腰背腎等問題、小心憂鬱恐慌、情緒不穩定、內分泌系統、肝臟發炎、腸胃發炎、心血管疾病、中風、眼疾。《牛》工作運:2024年刑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但事業、財運、工作運、貴人運、合夥運、文昌運都超級強,是奔波勞碌的一年,能打響名氣,還有機會能夠置產,包含土地與黃金,對未來幫助很大,切忌賺得多花得多把錢給流失掉。建議調適好自己的情緒,住房或外出容易遇到無形磁場干擾,建議帶個紅包袋化煞擋災。感情運:有機會遇到陌生朋友,或由朋友、鄰居、兄弟姊妹介紹的對象,但也要慎防爛桃花。健康運:注意水腫、腸胃、婦科疾病、肥胖、憂鬱恐慌、右眼問題、心血管疾病、中風、脂肪肝、肝炎、腫瘤、癌症、糖尿病、痛風、腎病、循環系統問題、滑倒受傷、抽筋、溺水、精神疾病。《虎》事業運:2024年會按照自己的流程與步驟進行,在投資上會有亮眼的成績,為自己帶來財富,但你的節奏合夥人可能不太認同,所以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事業容易與海外、遠地、網路、教育接軌,並且得到不錯的成績,最終收穫滿滿。感情運:有老少配現象,多花時間規畫未來,有情人終成眷屬。健康運:注意意外血光、糖尿病、痛風、腰背腎痛、筋骨發炎、腫瘤、癌症、吃錯藥、中毒、毒素積累、肝病、心血管疾病、中風、風濕、憂鬱恐慌、筋骨痠痛。《兔》事業運:2024年害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事業運、財運、文昌運都很好,名氣遠傳,在海外、外地、高等教育、宗教、網路方面會有很好的運氣與突如其來的好運跟貴人運,溝通、行銷都能做得非常好,但盡量避免口舌官司是非,不要言詞太過犀利,需要修飾一下。感情運:海外或外地容易遇到良緣。健康運:注意流產、肥胖、婦科疾病、腸胃問題、心血管疾病、肝炎、憂鬱恐慌、腫瘤、肝炎、視力減退、神經系統問題。《龍》事業運:2024年值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會有無形的磁場幫助,多祈福是好事,容易得到很強的客戶、合夥人跟另一半的幫助,可以把握機會,雖然會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但最終都有好結果。說話要注意條理,不然容易自打嘴巴,還不如不說。但整體上還是順利的,會比別人還幸運,並且貴人會很多,切記不要亂說話把貴人說跑了。感情運:容易有辦公室戀情,好壞就要自我判斷了。健康運:注意骨頭、意外傷害、憂鬱恐慌、腫瘤、血脂過高、眼疾、肝炎、流產、早產、婦科疾病、腸胃問題、耳鼻喉、肺部、胸部問題、肥胖。《蛇》事業運:2024年事業運強,只要行銷包裝得體,把感覺和氣氛做出來,可以擁有很好的收穫與運氣,有客戶的幫忙會讓你事半功倍,得到許多關照,切記多說好話以及動聽的話,青龍年可以無往不利。感情運:今年婚姻運很強,容易閃婚或突然結婚,可以多把握這次機會。健康運:注意骨傷、肝炎、視力減退、腸胃問題、骨質疏鬆流失、內分泌失調、性功能障礙、耳鼻喉疾病、腰背腎疾病、刀傷、燒燙傷。《馬》事業運:2024年是重生的一年,必須先破壞再建設,將舊有的不良習慣徹底更除,重新建立新的習慣,往後就會平順,在工作和事業上可以增加不少人氣和人緣,朋友社交圈也會增加,並且暗中會有貴人相助,多增加自己的智慧,可減少口舌是非,好運蒸蒸日上。感情運:會得到另一半的關注與支持,有添子添孫的機率。健康運:注意憂鬱恐慌、骨傷、肝炎、視力減退、腸胃、肝膽問題、骨質疏鬆流失、內分泌失調、抽筋、胰臟、心血管疾病。《羊》事業運:2024年破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今年會比較動盪,有破財或入坑的情形,非常多的問題需要改革變新,雖然都能迎刃而解,但幸運的成分比較多,歸根究柢的根本問題還是要解決,注意情緒起伏與自控能力,言語上易惹災難,精進智慧是幸運的泉源。感情運:在海外、外地或高等教育及宗教領域容易遇到好的對象,為你帶來良緣,也能幫助到你的事業。健康運:注意肝炎、心血管疾病、失眠、精蟲數量稀少、縱慾過度、情緒不穩定、內分泌失調、交通意外、工作傷害、開刀血光、耳鼻喉方面疾病。《猴》事業運:2024年學習運、考試運、文昌運強,第六感非常準,並且在朋友或社團中表現出色,財富方面容易有預想不到的花費,但工作會有所進展,只是要小心陷阱,需要非常謹慎。感情運:容易在社交圈或者是事業中遇到對象,但需慎選。健康運:注意筋骨、肝炎、痛風、糖尿病、循環系統、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心情不穩定、工作傷害、交通意外、流產。《雞》事業運:人氣跟財運都很旺,適合一對一溝通行銷或私底下進行,成功機率很高,可以多和兄弟姊妹、朋友、鄰居、小學同學和國中同學聊聊天,有機會得到好的工作與項目。感情運:容易在朋友之間或者社團活動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桃花朵朵開。健康運:注意痔瘡、高、低血壓、中風、肝炎、內分泌失調、交通意外、腫瘤、癌症、流產。《狗》事業運:2024年沖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今年工作有重新開始或轉換跑道的機會,讓危機化為轉機,容易出名並且成為焦點。客戶、另一半、合夥人都會很喜歡你,善用自我的優勢好好發揮自己,有賺大錢的機會與收穫,但要注意對別人的言語攻擊,極具殺傷力。感情運:會有老少配的現象,年齡落差大,要注意不要有太強烈的言語衝突與刺激,容易有危險。健康運:縱慾過度、交通意外、內分泌失調、中風、傳染性疾病、癌症、腫瘤、心理疾病、肝炎、神經傳導系統問題、高、低血壓、腸胃過敏、流產、中邪、結石問題。《豬》事業運:2024年有大財運,事業運、財運旺,長年的累積或磨練終於得到成果,在朋友、兄弟姊妹、里鄰之間被認可,人氣大漲,會特別討喜,說話方面不要太衝,心情好,運會更好。感情運:桃花運很好,容易交到心儀的對象,另一半還會給錢花。健康運:注意工作過勞身體發炎、無形病、感冒、新冠、呼吸道疾病、耳鼻喉問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眼疾、情緒不穩定、內分泌失調、肝炎、腫瘤、精神系統問題。
這8食物「越吃越累」!營養師揭吃錯後果 咖啡、能量飲都上榜
經常覺得疲勞卻找不出原因?其實這可能跟飲食習慣有關,營養師程涵宇近日在臉書發文,盤點8種會越吃越累的食物,其中包括精緻澱粉、酒類、咖啡、能量飲料等等,不少都是生活中常見到的食物。營養師程涵宇也特別點出,很多人會選擇麥片當早餐,認為它健康又營養,但要注意如果吃的是含糖麥片,經常食用會增加身體對含糖食物的渴望,造成疲勞的惡性循環。營養師程涵宇列出8種會「越吃越累」的食物:1、精緻澱粉程涵宇指出,像白吐司、白米飯、甜甜圈這些食物,會將天然穀物含纖維的外層去除精製,除了營養變少,還會變得更快消化及吸收,讓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雖然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但隨著血糖下降,反而使身體更容易產生疲累感,建議可以用未加工的全穀物來取代精製澱粉,如全麥、黑麥、燕麥等。2、含糖食物高糖的食物像是含糖麥片脆片、含糖飲料等,除了會讓血糖快速波動產生疲勞感,也會增加身體對含糖食物的渴望,程涵宇提醒,不少麥片會添加糖來提味,若經常食用會造成熱量消耗、疲勞的惡性循環。3、酒類程涵宇表示,雖然適量的酒精可以讓身體放鬆,但過量反而會降低睡眠品質和時間,導致隔天醒來覺得頭昏腦脹,建議如果要飲酒,以啤酒為例,飲用1罐330毫升酒精濃度4.5%酒類就好。4、咖啡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降低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風險26~34%,因此相當推薦適量喝咖啡,只是要注意的是,若經常依靠咖啡來提神,而不是適當的營養和睡眠,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累。5、能量飲料程涵宇指出,能量飲料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精神,但其糖分含量相當高,會造成血糖迅速上升又會急遽下降,過量飲用可能會比喝飲料前更疲累,還會降低睡眠品質和時間。6、油炸食物油炸食物會降低腸道蠕動,導致消化變慢,進而身體能量、營養吸收也變慢,且油炸食物大多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因此容易產生疲勞感。7、只吃低熱量食物程涵宇提醒,許多人用低卡餐來減肥,但要注意若熱量不足,反而會造成代謝變慢甚至荷爾蒙失調,讓人感到疲憊,程涵宇建議若要實施低熱量飲食,要先透過專業營養諮詢再施行。8、超加工食物超加工食物是指在加工的製程中,為了讓食物外表更吸引人、味道更濃郁,會額外添加糖、鹽、油等,還會加入多種家裡烹飪不會出現的化學成分,像是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程涵宇提醒,超加工食物營養素含量低,不僅可能會讓身體發炎,還會讓人感到疲憊、導致肥胖、影響認知功能和情緒,建議還是食用天然食物較佳。
周海媚病逝/「千面女郎」狼瘡症狀多變…血液系統問題佔逾8成 不易早期發現
57歲港星周海媚病逝,消息震驚演藝圈,而據說她生前受「千面女郎」紅斑性狼瘡困擾。對此,林口長庚說,血液系統出問題的患者佔85%,「狼瘡症狀多變化,要早期發現相當不容易」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發文說,周海媚曾透漏有血小板低下問題,但否認有紅斑性狼瘡,「紅斑性狼瘡的表現非常多樣性,每個人的症狀、表現、病程進展都不一樣,又被醫界稱為『千面女郎』。其中發生血液系統方面的問題占了85%。」林口長庚強調,「狼瘡症狀多變化,要早期發現相當不容易。輕則影響皮膚、身體發炎,重則侵犯內臟各器官。若有疑似症狀長期未改善,務必盡早安排檢查」全身性表現(95%):疲倦、發燒、體重減輕肌肉骨骼系統(95%):關節酸痛、關節炎、肌炎皮膚(80%):臉部蝴蝶斑、圓盤性紅斑、光敏感、口腔潰瘍、落髮、血管炎血液系統(85%):貧血、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脾腫大、淋巴節腫大神經系統(60%):認知障礙、情緒異常、癲癇、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心血管系統(60%):心包膜炎、肺出血、肺炎、肺動脈高壓、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呼吸系統(60%):肋膜炎、肋膜積液、間質性肺炎、肺出血腎臟(50%):蛋白尿、血尿、腎病症候群、腎衰竭狼瘡腎炎腸胃系統(45%):腸出血、穿孔、噁心、嘔吐、腹瀉、腹水、腸壁增厚血栓(15%)眼睛(15%):視網膜血管炎、乾眼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飛蚊症林口長庚曝狼瘡多種症狀。(圖/翻攝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臉書)
超高齡銀髮族硬舉大賽登場 老人家肌力訓練沒問題嗎?
老人家重量訓練,這件事聽起來很突兀又很冒險,但事實上,全年齡層都能進行肌力訓練,且隨著年紀增長,肌肉開始流失、體力衰退,更應該藉由訓練來維持、增進肌力。日前,就有推廣中高齡訓練的健身房舉辦《聖誕老人硬舉大賽》,吸引68位60歲以上民眾參與,藉此推廣肌力訓練的好處。肌力提升好處多 預防衰老、暢通經絡活血肌力提升的目的在使生活功能更好、更自由,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醫師表示,力量、功能性訓練都很重要,例如有髖關節動手術換人工關節的案例,術後訓練透過比較強的肌肉力量,漸漸可以自行爬樓梯。訓練上專業的評估重要的是帶來「安全有效」的訓練,不同的身體狀況會有相應需要注意的情形。例如骨質疏鬆不適合扭轉等動作,心臟病要注意血壓的起伏,退化性關節炎要降低衝擊避免膝蓋痛等等,因此動作控制的評估也很重要。循序漸進有規劃的運動並不危險,重量本身不是單一危險因素,動作的品質關係較大。睦霖復健科診所院長蔡育霖醫師身兼中醫背景,蔡醫師從中醫的專業表示,中醫說的五臟對應的大致上其實就是肌腱韌帶神經、循環系統、肌肉、皮膚、骨骼,強調的是整體的保養與增強,因此,中醫也很強調鍛鍊的概念:強身健體、未病先防,這點與現代醫學沒有衝突。當代的肌力訓練以及良好的運動計畫就是可以幫助身體整體增強的方式,採科學的方式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夠避免受傷。運動、訓練的好處包含預防衰老、暢通經絡氣血、調節五臟六腑,另一方面就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力、骨質密度,充足精、氣、神,整體狀態可以變得更好!訓練前須經專業人員評估 安全有效為最大考量練健康物理治療師暨總教練鄭宇劭表示,因學員生理疾病各種不同,特殊狀況長輩在訓練前需詳盡了解該長輩相關的禁忌症及動作限制,並且訓練前後需做血壓測量、握力篩檢等,確保學員訓練時強度學員身體能夠負荷,並且必須從輕重量甚至墊上開始訓練,循序漸進,才能安全、有效地穩定成長。長者也可以增肌減脂 訓練外還有四大飲食關鍵叮噹營養師指出飲食攝取有四大關鍵:(1)熱量充足提升(2)蛋白質攝取量(3)注意維生素D、鈣攝取(4)抗發炎。擁有足夠的熱量才可以將營養轉換成肌肉,接下來是每餐的蛋白質份量跟手掌心一樣大即可,維生素D及鈣質則是與骨骼健康、免疫習習相關,最後是要留意減少體內發炎數值,可以降低身體走向分解狀態,避免肌肉流失,除了補充Omega-3(魚油)等抗發炎物質外,維持良好腸道菌環境就避免引發腸漏症讓身體發炎因子增加!飲食之外,也有研究指出,不管是阻力訓練還是有氧訓練,對於認知功能、改變身體組成、甚至提升胰島素敏感度都有幫助。但如果要減少肌肉量流失或增加肌力,則需要靠阻力訓練(重訓)。只要有規律的訓練,再加上良好的飲食控制,長輩想要增肌減脂絕對不是問題!「健康是練出來的!」並非只有健身好手才能站上舞台,只要願意訓練,都能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練健康為推廣中高齡肌力訓練,希望藉《聖誕老人六角槓硬舉大賽》提供長者表演的舞台,也檢視自己的訓練成果,鼓勵自己也激勵他人,活動發起人黃元杰希望在這次賽事之後,能持續喚起大眾對於健康及肌力訓練的重視,一同為自己的健康把關,除透過訓練擺脫病痛外,更獲得自在人生。
天涼中鏢人變多…想讓感冒更快好? 營養師授「5招」
天氣變涼,得感冒或得流感的人也增加。營養師彭逸珊表示,想讓症狀快快好,除了多喝水,還能多補充維生素C,吃優質蛋白等,常咳嗽也能吃木瓜、胡蘿蔔等,補充維生素A。彭逸珊在臉書傳授5招,讓感冒症狀快快好:1.多補充水分:多喝水代謝廢物,避免喉嚨過乾,每天建議喝2000毫升以上,少量多次補充。2.維生素C:吃芭樂、奇異果、柳丁,可以提升免疫力3.優質蛋白質:助細胞修復,讓免疫系統正常,可吃雞蛋、雞腿、豆腐、豬肉等4.抗氧化食物:吃綠茶、多色蔬菜、鯖魚、鮭魚等,可以降低身體發炎。5.礦物質鋅:研究顯示,攝取足量的鋅可以縮短感冒天數,可吃南瓜籽、生蠔或保健食品。彭逸珊呼籲,「感冒初癒時許多人會有一直咳嗽的狀況,這時候可以補充木瓜、胡蘿蔔、菠菜、南瓜等食物,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有助於呼吸道黏膜修復,給大家參考。」至於流感跟感冒的差別,衛福部說,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容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需1-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酸痛)」、「三疲倦」就須警覺是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