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籠埔斷層
」 地震7.2強震撼全台!網嚇問:有可能發生規模9地震?氣象署早給答案
台灣東部海域昨(3日)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深度僅15.5公里,最大震度達到6強,全台劇烈搖晃,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逾千人受傷。由於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地震活動頻繁,讓網友忍不住擔憂是否可能發生芮氏規模9以上的強震。對此,中央氣象署過去已給出解答。「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9以上的地震?」1名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稱,根據自己看到的說法,若地震規模要達到9以上,需要大型斷層,而台灣的斷層頂多100公里,這次花蓮外海的7.2已是上限。貼文曝光後,其他鄉民留言「只有還沒發生,沒有不可能」、「你知道本土9級,任何建築法規都是一張廢紙而已了嗎」。事實上,氣象署過去曾在數位科普網說明,人類有歷史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芮氏規模達9.5,當時還伴隨有海嘯、火山活動與洪水的發生。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2012年的資料統計,臺灣島的活斷層總計有33條,最重要也是最長的活動斷層為花東縱谷斷層。氣象署指出,花東縱谷斷層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長度約120公里;西半部目前最長的斷層是「車籠埔斷層」,全長近100公里。當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表示地震規模越大,地表振動的強度也越強。但是,地表振動的強度會隨斷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通常在斷層附近,其地表振動最為激烈。總結來說,在每一次地震當中,斷層破裂的長度與地震的規模是呈正比關係,由於臺灣的斷層長度並不長,若真的發生地震,要到達芮氏規模9以上的機率應該不大。氣象署強調,人類與大自然相比十分渺小,尤其面對大自然的反撲更是束手無策,所以每個人平時應做好防震準備,並學習與災害共存。
嘉義今連2震! 專家揭是「廣義梅山斷層」導致:高鐵近期應減速行駛
嘉義縣太保市今(29)日下午1時26分發生規模4.9地震,21分鐘後又出現規模3.6地震,接連的地牛翻身,讓人想起1906年發生在梅山鄉規模7.1的強震。地震專家郭鎧紋對此透露,此次地震是由廣義的梅山斷層造成,但不確定活動週期,因此不必太過擔心,反倒近期經過嘉義站的高鐵應要減速,降低潛在風險。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稍早透露,今日下午1時26分位於嘉義縣太保市出現的規模4.9地震,以及隨後1點47分的規模3.6地震,都是獨立破碎板塊造成,預計在2天內規模低於4以下的餘震就會釋放完畢,故和造成當地1906年發生之規模7.1強震的梅山斷層,以及導致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無關。嘉義縣下午1時26分發生規模4.9地震。(圖/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對此透露,氣象署是據地質調查所資料判定,梅山斷層只到嘉義縣民雄鄉,才會認為今日發生的地震無關梅山斷層,但據中正大學教授石瑞銓研究,梅山斷層有從嘉義市北邊往西延伸新港鄉,而他認為甚至往西延伸台灣海峽,因此今日地震可說是由廣義的梅山斷層造成。規模4.9地震發生21分鐘後又出現規模3.6地震。(圖/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郭鎧紋表示,儘管梅山斷層未破裂至地表,不代表其沒有往西延伸,但他回顧歷史資料,發現1800年左右嘉義縣梅山鄉沒有強震紀錄,近期不認為會出現諸如1906年規模7以上強震,此外梅山斷層的活動週期可能超過100年、200年甚至更久,但因目前建築遠比百年前還堅固,所以民眾不用太過擔心。郭鎧紋提醒,雖然目前無法確定梅山斷層的活動週期,但他想到高鐵的行駛速度相當之快,尤其是南來北往的直達列車,通過嘉義往往沒有靠站,雖有緊急煞車系統,仍需很長時間才能停下,因此建議高鐵公司近期若有直達列車駛近嘉義站應要減速,才能降低潛在風險。
甘肅6.2強震 專家揭「與921很類似」…當地恐再爆5強餘震
中國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18日深夜11時59許,發生芮氏規模6.2「極淺層」地震,截至今天(19日)中午前已造成111人死亡、236人受傷,另有數量不明、被困在倒塌房屋下民眾等待救援。該省地震局指出,震央附近近幾天仍可能發生5強餘震;台灣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表示,這次甘肅地震的發生原因與921相當類似。強震已造成百餘死傷。(圖/翻攝自微博)郭鎧紋表示,該地震起因於印度澳洲板塊碰撞歐亞大陸板塊,此2板塊交界處除讓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起,也留下位於青海、甘肅的「拉脊山斷層」並引發大規模地震。他指出,拉脊山斷層與921大地震「車籠埔斷層」同屬逆衝斷層,當板塊互動造成破裂帶後,釋放出大規模能量引發地震。救援隊摸黑搜救。(圖/翻攝自微博)其中甘肅地震可分為「印度澳洲板塊向北擠壓歐亞大陸板塊」遠因,以及「拉脊山逆斷層」被觸發的近因,再加上當地房屋防震措施有限,因此災損較大,也考驗救災能力。另這次地震屬於「主餘類型」,為沒有「前震」的地震。許多民眾寧願頂著強風,也不願冒著餘震與房屋倒塌風險回家。(圖/翻攝自微博)甘肅省地震局副局長高曉明則在記者會指出,經本次地震區域構造分析、歷史地震活動、地震序列類型等因素判斷,震央地區幾天內仍有發生「5級強」餘震可能性,地震局將嚴格做好餘震序列監視跟蹤,架設地震流動監測設備,加強各類監測資料分析,與進行地震災情調查和地震強度判定。
遇風災中斷15年! 石岡中91線復健完工 預計月底通車
台中市石岡區中91線道自2007年柯羅莎颱風沖刷邊坡中斷至今已15年,民眾皆需繞道而行,市府去年啟動「石岡區中91線道路復建工程」,目前已完工,預計最快9月底通車。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11日視察表示,期盼這條串聯石岡與新社經濟觀光的重要道路盡早啟用。中91線道是地方五福臨門神木觀光區通往新社區中93崑南社區的重要道路,建設局去年啟動復健工程,為降低山區道路周邊邊坡擾動及增加路基穩定性,工程導入EPS輕質填方及加強坡面保護工程,復健工程範圍全長168公尺,包含邊坡穩定、坡面保護、擋土牆、輕質回填材道路及照明設施等,總經費達6000萬元。陳大田指出,中91道路復健工程進行最後收尾階段,並由施工團隊檢視全段中91線道及道路附屬設施,經實地履勘確保安全無虞的情況下,盼這條串聯石岡與新社的經濟觀光重要道路,能於9月底、10月初啟用,提供山城居民1條安心回家的路。另外,埤豐橋是串聯東勢、豐原、石岡、后里乃至苗栗縣的重要樞紐,921大地震時曾嚴重受損落橋,近年更因大甲溪河道持續刷深,影響橋梁穩定與耐洪能力,為確保安全而改建,今年8月進行舊橋打除作業,因臨水施工不易,且連逢風雨侵擾,耗時1個多月,目前辦理現場清運及新橋基礎施作。建設局表示,埤豐橋封閉施工期間將長達3年,完工後新橋將以脊背橋形式重現,採大跨距鋼橋橫越車籠埔斷層及大甲溪深槽區,除大幅提升橋梁安全,也在橋梁融入在地農產元素及夜間投光,營造地方特色亮點,預計2025年順利完工。
台灣可能發生規模12地震? 氣象局出面破謠言「不可能!」關鍵理由曝光
台灣因為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地震發生機率高,過去曾有網路謠言提到,「台灣有可能發生規模12的地震」,對此中央氣象局回應,以台灣的地質構造來說,不太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更不要說發生規模12的地震,否則200兆公尺的錯移量,已經超越整個地球。根據臉書粉專「報地震–中央氣象局」發文澄清,提到大部分的地震,都是由斷層錯動而產生的,當斷層的面積越大、滑移量越多,對應到的地震規模就會越大。而看似只要有無限長的斷層或是無限多的滑移量,就會有無限大的規模,不過實際在地球上,斷層面積、能產生的滑移程度,都是有限的。氣象局強調,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12地震。(圖/氣象局)而以斷層面積來看,即使有很寬的斷層,往下的深度還是會被地球的物理性質限制;隨著深度越深,溫度也會越高,當岩層變成像是黏土般,外力一推就變形,其實沒辦法累積能量、產生地震,也就是說,斷層面積很難無限的向下擴大。若以台灣本島上最長的車籠埔斷層為例,當時的斷層面積約為2000平方公里,根據地震矩規模的定義,若真的要因此產生規模12的地震,那大概要有200兆公尺的錯移量,其長度「已經超過一整個地球了!」因此氣象局才會出面澄清,台灣基本上不太可能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更不用說發生規模12的地震了。
4/14、15高雄駁二防災總動員 掌握科技學防災 Child Safety We Care
由教育部及內政部主辦的「防災總動員-第11屆防災校園大會師」活動,今年移師到高雄市,該活動於112年4月14日、15日(星期五、六)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區P2倉庫辦理。活動邀集各部會、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一同展示防災教育,藉以喚醒師生、家長及社區對於災害的危機意識,提升全體國民防災素養,歡迎大家踴躍到活動現場親身體驗。本次活動邀集全國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到現場與大家分享,結合互動、科技、創意與在地文化等元素融入防災教育,更透過縣市及校際間的交流互動,精進防災作為。例如高雄市立中山國民中學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設計淹水監測警示模組,並串接通訊軟體(LINE)通知,達到預警及運作抽水幫浦;雲林縣石龜國民小學將防災教育社區化,依在地淹水潛勢設計狂風暴雨體驗設備,實際體驗超大豪雨的強烈;桃園市霞雲國民小學從在地出發,設計災前整備、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原的低、中、高年級課程模組,導引學生觀察體驗學習。學校除了積極推動防災教育外,亦結合「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SDGs)核心目標,透過跨領域的整合,減少災害風險與永續發展、減緩氣候變遷的關聯性,提高應變與復原準備,進而強化防災韌性。如:臺北市立新興國民中學將防災教育以思辨與倡議方式,探究氣候變遷下如何面對防災;臺南市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整合防災教案,發展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設計,以水域安全為學習目標連結SDGs。活動邀集各部會、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一同大合影(圖/教育部提供)除了各校豐碩的防災校園建置成果外,各部會也提供許多實用的智慧防災科技互動體驗設施,例如內政部消防署導入AR互動遊戲,運用最新體感技術,融合各類防災知識,新穎有趣的防災虛擬體驗,寓教於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向山致敬,向海致敬」為主軸,呈現多款監測設備與模型,帶領大家學習如何與災害共存;經濟部水利署以淹水防災全方位互動教具,傳達氣候變遷的影響;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展示GPS測量架、車籠埔斷層岩心、岩心鑽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呈現大規模崩塌及水土保持教育相關教材及科技水保,輕鬆學習土石流防災。教育部表示,該部所屬各館所也以活潑創新的方式參與本次活動,讓防災觀念能深入大眾,例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開發地震、火災、順向坡、風力、水閘門等模型,傳遞相關知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防災小火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節水抗旱、居家防火、土壤液化、災防筆記本及颱風科學教具,了解生活中的防災概念。教育部指出,15日將特別舉辦8場「小小防災職人」活動,邀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共同在輕鬆有趣的體驗中學習防災的知識與常識,以及瞭解防災人員於應變救災的處置狀況。為期2日的活動,除了展覽、體驗課程外,現場亦規劃闖關遊戲增添豐富性,更有機會獲得高階智慧型手機、平版等豐富好禮,活動相關訊息,可至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https://disaster.moe.edu.tw/WebMoeInfo/)查詢,歡迎大家踴躍到現場挑戰學習防災知識!教育部特別關心所有師生的安全,以情感式的防災教育羈絆,串起家長及師生的情感鏈結,加深加廣防災教育人員風險辨識能力及防災工作,,既有基礎上持續精進。同時行銷推廣學校防災教育成果,邁向「深化扎根,營運共好」。
0218南投地震「離921震央僅17Km」!當地人怕爆:有明顯地鳴聲
台灣昨(18日)晚間11點49分發生規模5.0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府南南東方23.4公里處,地震深度18.2公里,最大震度4級以上地區包含雲林、嘉義與南投。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此次震央與921震央距離僅17公里,讓不少當地網友仍心有餘悸。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發文指出,此次南投鹿谷5.0地震震,震央正好在大茅埔-雙冬斷層、大尖山斷層、初鄉斷層及車籠埔斷層周邊,「與921震央距離約17公里」,提醒民眾未來幾天仍要留意餘震的發生。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直呼,「天啊,回憶921太恐怖了」、「怕!那年921我才國小,嚇得流冷汗」、「921那年國小+1,還記得跟表弟在路邊抱著發抖」、「瞬間的921回憶都衝回來了」、「這幾年似乎進入活躍期了!有釋放是好事,不要安靜個幾十年,突然來個超大的那才真的災難。」另外,也有網友指出曾聽到地鳴聲,「這次地震前有明顯的地鳴大概十秒」、「我跟我媽都聽到很像爆炸的聲音,果然不是錯覺,是地鳴聲」、「感覺地底下有東西在竄動,窗戶抖動的同時就發生地震了。」
「台灣真的在移動」? 氣象局:斷層會偷偷亂動
台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因此時常因為板塊運動而引發地震,對此《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也發文指出「台灣真的在亂動」,氣象局在全台灣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藉由監測大地變形,地球科學家可以監視斷層、火山活動,以及地層下陷或滑動的一舉一動。而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也確實造成了明顯的地表位移。氣象局發文表示,「既然手機上的GPS可以監測我們每日的移動路線和距離,那麼,同樣的概念和技術,是不是也能監測臺灣的地表,看看它每天移動了多少呢?當然可以!」中央氣象局已在全台灣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結合各單位的建置成果,台灣已有超過450個連續觀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建立臺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氣象局表示,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會造成明顯的地表位移,像是車籠埔斷層的錯動,為台灣地表帶來一道劇烈的、長達105公里的傷痕,斷層上盤的水平位移為1公尺至9公尺不等,而在大甲溪更出現地殼抬高、落差5公尺的瀑布景觀。氣象局也強調,「其實,除了地震期間,在短短數10秒內出現的「同震滑移」之外,地震前(間震期)、地震後(震後期),我們的斷層也都有「偷偷」地亂動!」氣象局表示,「中學地科告訴我們,地震是來自受擠壓的板塊,隨著應力不斷累積,在短時間內釋放能量、產生位移的結果。然而,地殼不只在地震時會動,平時地殼在「累積能量」的過程中,就會在地表出現非常微量的變形,或者是小小的、不起眼的地震。地球科學家就是透過這個原理,長期連續監測臺灣地表的一舉一動,希望可以找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氣象局也補充,雖然目前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藉由地震前、中、後所蒐集的地表微小變形資料,可以讓地球科學家更了解地殼運動的樣態,或是分析出地震的發生週期、計算地震的災害潛勢,評估臺灣各地斷層的活動和地震的機制。
918花蓮強震最新調查 玉里斷層「地表破裂增3公里」
918強震引發外界關切東部斷層分布,根據地調所調查,918地震造成玉里斷層中,約有11公里的斷層發生錯動,地表破裂長度增加3公里,至14公里,目前尚在搜集資料中,未來在範圍確切釐清後,將會納入地質敏感區,相關報告會在11月中出爐。地調所表示,外界關心引918強震原因,地調所也積極進行相關調查,其中台東池上斷層原本就被劃定為活動斷層,長達67公里。玉里斷層新增3公里,地調所:資料搜集明確後將劃入地質敏感區。(圖/翻攝自經濟部地調所官網)至於玉里斷層,依地調所資料顯示,在1951年11月25日地震時有地表破裂的現象,不過這些地表破裂均位於花東縱谷的西側,中央山脈板岩層與花東縱谷沉積物交界,目前暫列第一類活動斷層。惟地調所表示,玉里斷層之前沒有劃入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主因上面覆蓋層很厚,不確定整個分布範圍,但若這次調查新增較多資料,可確切釐清分布範圍後,將會劃入敏感區,目前相關資料尚在整理中,可以確定的是調查發現918地震時,玉里斷層帶有11公里發生錯動,並發現斷層增加了3公里。對於池上、玉里斷層合計規模與引發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相近,未來恐有大地震說法,地調所表示,目前所做的是斷層調查,無法判定兩個不同斷層,合計長度與車籠埔斷層相近,未來即會發生大地震。
連續有感地震 專家:已進入強烈地震高風險期
921地震23周年前夕,台東昨規模6.8地震更是今年以來最強震,讓不少人擔憂是否還有強震發生。專家表示,目前正接近強震的周期,有感地震次數異常偏低或偏高都是警訊,台灣確實已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也有學者認為,從斷層可看出地震活躍的變化,但不代表台灣整體已進入地震活躍期。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2003年12月10日,台東東側的成功鎮就有規模6.4的強震,2006年4月1日,台東南側鹿野也有規模6.2的強震,台東原本就是強震頻繁區,目前台灣也確實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汪中和說,有兩項觀察可以視為台灣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第一,台灣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的周期約30年,上一次是1999年921大地震,目前逐漸接近再現的周期;第二,2018年9月以來,台灣地區有感地震的次數異常偏低,板塊擠壓的能量釋放不夠,大地震的風險正快速上升。他表示,台灣有感地震次數無論是異常偏低或偏高,或是地下水位異常、地景持續異常變形等,都是區域的警訊。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執行祕書郭陳澔表示,從地震觀測史看來,人類進入精密觀測大約才30至50年,觀測資料仍相當不足,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要以定義來研判。若以造成本次強震的斷層來看,確實是進入活躍期,因為餘震頻率相當高,也可以預期;但若放到更廣的尺度如台灣或全球,就需要再評估。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吳逸民則認為,現在是否真的進入地震活躍期,其實很難界定,通常淺層地殼附近的中大型地震都會引發較多餘震,深度深的地震被偵測到的相對較少。以921為例,因為車籠埔斷層較長,影響的區域較多,但下一次何時會發生大地震仍有不確定性,斷層出現地震的周期相對好掌握,但整個台灣地區就相當難了。
南投瀑布秘境!不只日月潭、清境,仙氣滿分「瀑布森林」美景必朝聖!
每次去南投不是日月潭就是清境農場,你可知道四面環山的南投還有瀑布秘境可以去?這次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南投三大瀑布」,有來回只要一小時的瑞龍瀑布、雙龍瀑布,與來回約三小時的青龍瀑布,一起吸收大自然芬多精,並且欣賞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南投瀑布景點1.瑞龍瀑布門票費用:全票100元/優待票70元/特惠票30元景點介紹:https://reurl.cc/41kW12有「竹山第一美瀑」之稱的瑞龍瀑布,是加走寮溪最後一個瀑布,園區內有完善的無障礙通道,從入口到吊橋約500公尺,再走500公尺就能到達瀑布區,水量充足時可看見瀑布磅礡的氣勢。無論長輩還是小孩,都非常適合去走訪。瑞龍瀑布園區內有完善的無障礙通道,無論老少都適合到此一遊。(圖/攝影組)從入口到吊橋約500公尺,再步行500公尺即可抵達瑞龍瀑布。(圖/攝影組)有「竹山第一美瀑」之稱的瑞龍瀑布,高約30公尺,非常壯觀。(圖/攝影組)南投瀑布景點2.青龍瀑布門票費用:全票200元/優待票80元景點介紹:https://reurl.cc/M0Yy4n青龍瀑布就在竹山天梯園區,南投縣政府在橫跨縱深百米的太極峽谷上興建梯子吊橋,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峽谷風光,前往瀑布的路途上風景變化豐富,也讓這裡有了「西部太魯閣」的稱號。從遊客中心入口一路下坡的「333階挑戰梯」,媲美日本京都嵐山的竹林小路,一路走到梯子吊橋約一小時,接著再走25分鐘可以抵達青龍瀑布,沿途部分山路崎嶇陡峭,需耗費較多體力,園區內有多個休息區及接駁車均可多加利用。全票200元中的150元可折抵園區內的攤販和接駁車消費。青龍瀑布位於竹山天梯園區,沿途山路崎嶇。(圖/攝影組)接駁車接駁點位於明隧道前,費用200元,全票門票可折抵150元。(圖/攝影組)走完梯子吊橋再步行約25分鐘,可抵達青龍瀑布,觀景台欣賞壯麗的瀑布美景。(圖/南投縣政府提供)南投瀑布景點3.雙龍瀑布門票費用:全票100元/優待票70元/特惠票30元景點介紹:https://reurl.cc/anp4MY位於信義鄉的雙龍瀑布,過去得先爬過3千多個台階才能近距離欣賞,2020年新開幕的七彩吊橋,長342公尺、最深110公尺,是全台灣最長、最深的吊橋,橋面上的七彩配色,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朝聖拍照,也是IG網美拍攝景點。從接駁車下車點到七彩吊橋入口處約步行1.9公里,沿途為上下坡路段或階梯,難度中等以上,建議評估體力狀況前往。七彩吊橋長342公尺、最深110公尺,是全台最長、最深的吊橋。(圖/南投縣政府提供)走完吊橋即抵達雙龍瀑布觀賞台。(圖/南投縣政府提供)雙龍瀑布七彩吊橋為南投新興熱門打卡景點,圖為南投縣長林明溱與雙龍瀑布七彩吊橋合影。(圖/南投縣政府)瑞龍瀑布、青龍瀑布皆位於竹山鎮,可連同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遊山茶訪茶文化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台灣影城桃太郎村、藏傘閣文化休閒園區或紫南宮等景點一起安排旅遊行程。三個瀑布中距離較遠的雙龍瀑布,則可以和日月潭行程一起規畫。絕美的湖泊美景相信不用再多說明,無論是搭船遊湖、騎自行車、搭集集支線來趟懷舊鐵路之旅、或是體驗邵族部落風情,都值得體驗。日月潭絕美湖泊美景、香火鼎盛的紫南宮,都是許多遊客一再必訪的景點。(圖/攝影組)
氣象局臉書曝921地震報告 網憶驚魂夜晚:當時全家抱一起等死
22年前,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大地震,頓時天搖地動,許多人因此與親朋好友天人永隔。時至22年後的今天,這場地震仍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痛,氣象局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今(22日)貼出當時的地震報告,表示自921地震後,台灣掀起了法規和救災制度的全面進化,貼文也引起許多民眾共鳴,紛紛留言回憶事發當晚,直言至今回想仍覺得恐懼。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突如其來的芮氏規模7.3大地震讓人間陷入災難,強烈震動造成近10萬棟房屋倒塌、2400多人罹難,以及總計約新台幣3000億元損失。氣象局粉專貼文表示,這場地震是台灣人心中最殘忍、最恐懼的記憶,「車籠埔斷層的錯動,彷彿為臺灣地表帶來一道劇烈的傷痕,一道長達 105 公里的傷痕」,貼文也貼出事發當時的地震報告,表示在這場災難後,台灣掀起了法規和救災制度的全面進化、發表了世界級的地震研究,以及地震預警系統的現世,讓我們看見台灣的大破大立及團結向心。貼文也寫道,台灣自90年代開始,中央氣象局開始發展「地震速報系統」,當時921地震發生後約102秒就得到自動定位結果,受到國際肯定與重視,在經歷大地震後,氣象局更積極發展地震預測系統,到2016年,台灣就成為繼墨西哥、日本之後,全世界第3個成功向一般大眾發布地震預警的國家,時至今日,地震預警的測報時間也已經縮短至10秒之內。此外,氣象局該篇貼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人紛紛留言回憶921大地震當晚恐怖經驗「當時全家人抱著一起等死,想到就可怕」、「記得當時台中停電將近一個禮拜,學校停課,過著很原始的生活」、「還記得爸爸拿出釣魚用的手電筒和收音機 一直聽著新聞廣播」、「先上下,再左右,好可怕,想到都還會怕」、「真的好恐怖,真的是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夢魘」。
紙風車劇團重返東勢 民眾:好久沒有這麼熱鬧
適逢921大地震20週年,紙風車劇團在台灣新世代關懷協會理事長、立委江啟臣邀請下,重返台中市東勢河濱公園演出,吸引近5千民眾到場,現場民眾直呼「東勢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紙風車劇團表示,台中東勢區因位於車籠埔斷層及雙冬斷層,所以也是921大地震中死傷最慘重的區域之一;今年適逢20週年,選擇東勢河濱公園是希望能藉由演出感恩過去,用笑容希望迎向未來。江啟臣說,20年前小朋友今天可能都已經變成是年輕的爸媽,而這場演出他已經與紙風車劇團洽談許久,彼此間都有個共識,就是要給孩子歡樂,讓下一代有夢,築夢踏實。江啟臣表示,21晚上是紙風車再次回到台中的第一場,會選擇921這天來到東勢,是希望藉此感恩過去,用歡樂與孩子一起築夢迎向未來,透過努力與正確的方法來創造更美好的東勢山城,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環境實現夢想。江啟臣表示,自己很感謝參與到最後的家長與小朋友,讓紙風車的魔法風雨吹不散,也澆不熄,並且在921地震20週年的這一夜給了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共同歡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