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威懾
」華府學者憂「台海危機迫在眉睫」 勸賴清德遵循「務實兩岸政策」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自520就職後的短短1個多月以來,不斷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台獨、華獨」主張,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也因此引來各種前所未見的經濟戰、外交戰、法律戰和軍事脅迫,徹底驚動華府。對此,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以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林碧瑩(Bonny Lin),也在2日聯合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文章,示警台海危機已「迫在眉睫」,並以此探討華盛頓如何緩和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外交事務》雜誌的報導,葛來儀和林碧瑩2日在1篇名為「台海危機迫在眉睫—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的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解除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行動的所有限制,共軍每天都在穿越海峽中線,並在台灣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更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水(internal waters),這讓賴清德顯得灰頭土臉,並促使他採取更堅定、更大膽的立場。首先,賴清德在520上任後的數場公開演說中,都故意不用「大陸」和「北京當局」稱呼對岸,而是直接稱其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術語表明海峽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與此同時,賴也沒有引用1992年起施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法理依據,該律例承認了「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規範了「國家統一前」兩岸應如何進行交往。上述表態突顯了賴清德想傳達給北京的信息,那就是中國和台灣是2個不同的國家。因此北京認為,他們需要嚴厲回應賴清德的政治表態,例如他在520就職演說時,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華獨、華台獨、台獨三合一」等主張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狠批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解放軍也「首次無預警地」在台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並引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警告:「該次軍演是中共武力犯台的1次預演」。北京事後更撂下狠話:「每當『台獨分離主義者』掀起波瀾時,就會引來更多的軍事演習。」隨後,中國也利用其經濟實力,禁止了台灣僅存的12個外交夥伴之一瓜地馬拉的夏威夷果和咖啡進入中國市場。5月底,中國又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34項台灣進口商品之關稅減讓。 6月下旬,北京更發布名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新指導方針,內容明確指出,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犯下的嚴重罪行,中共可以考慮判處死刑,且依法終身究責。從520開始,北京對賴清德的敵意就日漸升溫,台北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溝通管道的前景也變得渺茫。雙方缺乏溝通和互動的結果,增加了彼此誤判和敵意螺旋上升的風險,這也讓美國在處理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時,顯得更加棘手。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為了緩和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除了必須鼓勵台灣強化軍事威懾的能力之外,還需呼籲台北加強與北京的外交接觸。中國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並表示除非華盛頓理解北京的擔憂,否則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支持並鼓勵台獨的質疑將會加深。因此,北京正在敦促華盛頓限制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並限制賴清德破壞台海穩定的行動。但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術和軍事脅迫壓力,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中國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兩黨對台灣的大力支持,意味著拜登政府不太可能停止支持台灣。台北方面,他們希望美國加大力道反擊中國逐漸壓縮台灣生存空間的軍事脅迫,包括北京試圖常態化針對台灣的大規模侵略性軍事活動,但拜登政府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注在防止台灣遭到入侵,部分原因是美軍無法獨自應對中國對任何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軍事脅迫,如果美國承諾協助台灣抵禦北京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那麼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存在同樣的期望。葛來儀和林碧瑩指出,到目前為止,北京仍發出信號,表示它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然而,這種和平態勢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肯定。美國必須密切關注兩岸動態並積極管理,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進一步引發危機或衝突。對此,他們認為,避戰不僅需要軍事威懾,還要有積極的外交舉措。在與中國官員的私下溝通中,拜登政府應該向北京坦承,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論調和內容,確實與蔡英文路線不同。然而,政府官員也應該向北京強調,賴清德的政治表態還是與實際行動有所落差,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賴清德正在計畫「法理台獨」。而且華盛頓也必須讓中國體認到,其不斷升級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脅迫,其實也是在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並加強了美國保衛台灣的承諾和決心,而這正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與此同時,華盛頓更應警告台北,不要有任何中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升級對台灣脅迫行動的言行,也必須避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國際輿論分歧的行動,並向台北明確表明,只有賴清德遵循國際社會所共識的「務實兩岸政策」,才有可能維持和擴大全球對台灣的支持。葛來儀和林碧瑩還在文末點出關鍵,那就是美國必須更積極地鼓勵北京和台北之間恢復政治對話,並向2國的官員強調缺乏直接溝通所帶來的風險。尤其華盛頓應敦促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這對於澄清意圖和防止誤判至關重要。華府也應該鼓勵兩岸允許他們的學者,在中立的場合進行溝通和會面,這至少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威懾、對話、避免單方面改變現況,是控制台海局勢的關鍵。美國必須鼓勵雙方實現這些目標,以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爆發。」
《美日安保條約》64年來最大更新! 《金融時報》:駐日美軍司令部層級有望提升
英國《金融時報》24日披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下個月公佈的一項計劃中,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堪稱《美日安保條約》(U.S.-Japan Security Treaty)自1960年簽署以來的最大規模升級,該計畫將有望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以展現出美日應對中國軍事崛起的共同擔憂。據《觀察者網》的報導,英國《金融時報》24日引述5名知情人士的說法披露,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宣布重組駐日美軍司令部的計劃,以加強2國之間的作戰規劃和軍事演習,預計2人將於4月10日在白宮會晤時公佈該項計畫。近年來美日2國希望加強安全關係,以應對所謂的「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這迫使雙方的軍隊更無縫銜接的合作和規劃,尤其是在應對台海衝突這樣的潛在危機時。然而,拜登和岸田文雄雖然想要宣示「美日同盟的強大」,但由於拜登為了在11月總統大選前提升工會組織對自己的支持度,他稍早也明確表態反對日本製鐵(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美日同盟的堅實程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續稱,日本在過去幾年實際上已大幅提升其軍事力量,並增加國防開支,包括計劃購買美國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等。此外,日本軍方也將於明年成立「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加強日本自衛隊各分支之間的協調。儘管如此,美日之間的軍事協調仍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這是因為美日2軍過去合作較少,相互指揮及駐日美軍司令的控制權薄弱。因此,日本軍方經常需要與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USINDOPACOM)打交道,但夏威夷距離東京6200公里,有著19個小時的時差。對此,在2021年退休的美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也認為,「日本新的國家安全政策是本世紀東亞地區最積極的安全發展。認識到我們2國的國防戰略已經趨同,使我們的日常指揮和控制得到改善,這是合乎邏輯的進一步舉措。」長期以來,東京一直敦促華盛頓賦予由空軍三星中將、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兼任的「駐日美軍司令」更多的作戰權力,以此加強雙方在軍事行動上更密切的協調。如今,日方依舊認為,在日本需要承擔更大的區域國防角色之際,他們迫切需要美國向日本派駐一名更高層級的美國軍官。因此拜登政府目前考慮的一種模式是,建立一支直接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USPACFLT)的美國軍事聯合特遣部隊,而「太平洋艦隊司令」自1915年3月19日以來,皆是由海軍四星上將擔任,層級高於「駐日美軍司令」。此外,「太平洋艦隊司令」未來必須在日本停留更常的時間,必將加強其在日本的部署,也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軍不同部門的特遣部隊將轉移到日本。不過知情人士也透露,目前仍然在考慮其它模式,包括直接升級駐日美軍的指揮層級,對此五角大廈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而前五角大廈和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約翰斯通(Christopher Johnstone)則認為,升級駐日美軍司令部將是「朝著建立更可信的雙邊軍事聯盟邁出的一大步」、「將對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做出重大貢獻。」報導還補充,美國國務卿和日本的外務大臣及防衛大臣,也將在今年稍晚共同討論這個議題。對此,白宮、五角大廈和美軍印太司令部都拒絕置評,日本政府也沒有發表評論。《金融時報》認為,無論將來選擇哪種模式,情況都會因為資源和基礎設施問題,以及與軍事層級有關的問題而複雜化,美軍各軍種之間也可能上演「地盤爭奪戰」。儘管東京方面一直敦促美國向日本派駐四星上將指揮官,但此項議題在美國國會仍面臨阻力。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的民主黨籍主席里德(Jack Reed)近期便聲稱,現任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C. Aquilino)與日本人的接觸「做得極好」,且目前的組織和安排是「足夠的」。當被《金融時報》問及美國是否需要派駐1名四星上將前往日本時,里德更回應:「也許將來會有,但我目前認為,我們已經具備了進行有效回應的指揮結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曾指出,亞太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應成為大國角力的拳擊場,更不應成為冷戰熱戰的戰場。一切在亞太挑動新冷戰的企圖,都將遭到區域國家和人民的堅決抵制,一切在亞太建立和維護霸權的行徑都注定以失敗告終,「我們奉勸相關國家不要逆流而動,不要試圖在亞太複製陣營對抗模式,不要以犧牲他國戰略安全利益與亞太人民福祉為代價,維護一己私利。」
美2025年度預算首次獨列台灣 國務院:對台安全進行歷史性投資
白宮於美東時間11日首度在財政年度預算案單獨為台灣編列經費,以此「對台灣安全進行『歷史性投資』,包括新的『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請求,以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金額總計為1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1.4億元)。根據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新聞稿顯示,美國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首次單獨編列1億美元,「對台灣安全進行歷史性投資」,將用於包括透過「外國軍事融資」管道援助軍備等方式,加強軍事威懾力,並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不過有記者向印度裔的美國管理與資源副國務卿韋瑪(Richard Verma)提出質疑,「我看到你們單獨向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的對台軍售超過1億美元,而且多年來,美國向台灣進行的多次援助,金額都超過1億美元,所以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歷史性投資』,你能解釋一下嗎?」韋瑪則坦承,確實如此,但這是美國「首次為台灣單獨列出一個項目」,它重申了我們對台灣安全援助,以及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我認為這非常明確,它本身就能夠說明一切。」記者之後也追問這1億美元的細項用途,是否包括美國特種部隊在中華民國台灣的長期協訓任務?韋瑪則回應,「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就是傳統的安全援助,還有『國際軍事教育和訓練』(IMET)援助。我重申,你必須將其與我們在印太戰略中提供的全部援助,以及新添加的強制性資金一起看。」
國防部公布最新中共軍力報告 中共火箭軍2027年可對台精準打擊
根據國防部最新出版《11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中共火箭軍部隊已建立具備遏制核戰的能力,預估至2027年,可對包括台灣在內的第一島鏈範圍內目標,進行遠距精準打擊,至2050年建成「核天一體」信息化戰略核力量,以達「止獨、抗霸、控印、穩邊」之戰略目標。同時,中共第3艘航母福建號將在2025年完成海試撥交服役,搭配遼寧號、山東號航母,建構第一、二島鏈間區域抗擊外軍的能力。第3艘航母福建號 2025年服役國防部為爭取立法院支持國防預算,每年隨同下年度預算書送進立法院,也會提出最新的中共軍力報告書。明(112)年度國防預算4151億元,比今年大幅成長12.9%,若再加計特別預算、非營業特種基金,明年國防支出達5863億元。又因共軍8月初在台灣四周進行軍演,因此今年的報告書用字遣詞,語氣較重,提醒國人,共軍對台威脅益形嚴峻。精進東風飛彈 提升核威懾力度報告書指出,自今年起,共軍對台針對性的軍事作為,愈趨頻密及多樣化,以「海峽無中線、臺海非國際水域」認知作戰混淆國際視聽,並藉由在台海周邊常態侵擾我外島及防空識別區,編組包括有人機、無人機及多型船艦等兵力,「分區、同時」在我周邊海空域進行跨軍種聯合演訓,活動範圍向我東部、東南部海、空域擴展,壓縮台灣防衛作戰縱深,加大對台軍事威懾力度。共軍在8月的「聯合軍事行動」,就是驗證對台作戰執行能力,向台灣周邊海域發射東風系列彈道飛彈,並以機艦進入我防空識別區,逾越海峽中線及貼近24浬線海域活動,結合網路、認知作戰來檢驗對台軍事作戰整備。共軍在8月4日發射11枚東風彈道飛彈,其中有4枚飛過台北上空,引發國際關注。報告書指出,中共火箭軍部隊將加速飛彈汰換研改,強化實戰化訓練與聯合火力打擊能量,達成「區域拒止外軍」目的;持續研發新型飛彈,例如突防、變軌、隱蔽及抗干擾技術,加速新型飛彈部署。具體來說,包括逐步汰除東風11甲、東風15甲彈道飛彈及東風10巡弋飛彈,換裝具操控自動化、部署機動化、打擊精準化的新型短程東風16、中程東風16改、東風17彈道飛彈及東風10甲、東風100巡弋飛彈。精進東風系列巡弋飛彈終端制導與地形匹配及匿蹤技術,將提升突防精準打擊戰力。列裝東風5、東風31、東風41系列洲際彈道飛彈,則研改多彈頭酬載技術,提升核威懾力度。現階段對台侵擾 仍屬認知作戰在精準打擊上,中共火箭軍各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及空射攻陸飛彈射程涵蓋台灣全島,協同海、空軍戰力與陸軍遠程多管火箭砲,攻擊我政、軍、經等重要目標,達成其「制機於地、制艦於港」作戰方針。不過,國防部評估,現階段中共對台的可能行動,仍以認知作戰並在灰色地帶密集不間斷侵擾我周邊海、空域,並以聯合軍事威懾製造來製造我國內恐慌。國防部昨晚表示,偵獲共機62架次,有15架次進入西南空域,並有共艦7艘次,持續於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國軍皆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共軍近年「3個常態」 加大對台軍事威懾
根據最新「國防部11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詳細說明中共8月在台灣周邊軍演的各個項目,並特別強調台海戰略地理環境,具預警時間短、戰略縱深淺等作戰特性,中共近年加大對我軍事威懾,以「三個常態」方式,落實環台戰機巡航、多軍兵種抵近台灣警巡、在台周邊進行聯合演訓,完善對台軍事整備。報告書指出,解放軍東部戰區8月從事「聯合軍事行動」的目的,透過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實彈實戰化演訓,模糊海峽中線存在事實,演訓區域突破第一島鏈擴展至西太平洋;另共艦貼近我24浬線海域活動,透過軍事行動,淡化海峽中線存在。有關中共軍演,報告書也指出中共係模擬封鎖台灣對外交通航道,試射飛彈製造我社會不安,同時運用外交、經濟、網路、輿論等多重手段,驗證對台預案執行能力。報告書指出,由東部戰區統一指揮各軍兵種部隊行動,於台灣周邊畫設禁航區,形成包圍,期間以我北部及南部為主要攻擊目標,全程運用網路戰與認知作戰,達全面威懾目的。此外,共機採多架次、多機型、多方向、長航時方式逾越海峽中線,期間首次編組殲20機執行戰備警巡任務;並對我周邊海域進行彈道飛彈試射,並結合陸軍遠程多管火箭彈實施射擊,透過異地同時方式,擴大聯合火力打擊效果。此外,蔡英文總統昨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為各部會最高,整體經費較今年度增加716億元,成長幅度達13.9%,希望朝野能共同支持;蔡英文指出,面對中國近期不斷擴大軍事行動,更加頻繁擾台的不理性作為,國軍會持續嚴密掌控,做好各項應處措施。
國防部曝:共軍演習13艘船每天徘徊我24海浬外 我軍第一時間掌握
中共解放軍自本月4日至7日進行「環台軍演」,我國軍亦連日繃緊神經應處,今(8日)國防部召開記者會說明,國防部情次室次長顏有賢中將指出,中共海軍自4日起,每天都保持13艘戰艦、情蒐船,在台灣臨接區24海浬外;空軍則每天派遣包括殲-11、殲-16等多系列戰機威攝。另對於中共導彈恫嚇,國防部再度強調,當時國軍立即完成攔截準備,並掌握到導彈落點於海上,才沒有發放防空警報。針對中共連日聯合軍事演習,我國軍應處作為,國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次室次長顏有賢中將報告,解放軍於8月4日自浙江南部、福建東北、江西部分區域,對台灣北、東、南海域實施多管火箭、東風系列導彈飛彈試射,同樣在當天共軍無人機持續對馬祖、東引與金門侵擾。中共海軍部分,自8月4日至今,中共軍艦每天保持13艘作戰艦、情蒐船等,在我鄰接區域24海浬以外;空軍部分,分別在北、西部、西南與東部等,每天派遣包含作戰機,如殲-11、殲-16,還有補給機如空警500等軍機,對我台海周邊實施軍事威懾。此外,針對解放軍導彈恫嚇,我國軍卻未發布防空警報爭議,國防部作計室中將葉國輝再次強調,我國軍在2日就派遣相關兵力應對,4日早上8點國軍進入加強戒備狀態、路軍戰備部隊提升為特遣隊,海、空軍增加機動待命艦與地面警戒機。對於共軍飛彈威脅,葉國輝強調,國軍立即作出3點應處,包括防空飛彈連增加5個連,提升警戒姿態並完成整備,同時於第一時間掌握到導彈軌跡與落點,由於落彈點在海上,判斷對台灣本島沒有影響,因此無發布防空警報。對於超過台海中線的共機,國軍空軍以無線電廣播驅離,並且派遣北、南部戰機起飛應處。
兩岸相隔70餘年 共艦首度進我24浬海域
史無前例。共軍72小時繞島軍演昨(7)午落幕,據軍方消息來源透露,中共藉軍事演習之機,部分共艦越過海峽中線,並進入我24浬的領海鄰接區海域,但未進入12浬領海線,我海軍均有派艦壓制。兩岸相隔70餘年,這是共艦首度進我24浬海域。軍方官員說,部分共艦曾越過海峽中線,我方均有派艦壓制。圖為中共軍艦在台海周邊進行演訓。(圖/摘自中國軍網)解放軍自4日午開始在台海四周進行高強度軍演,至昨午結束。根據國防部發布,第一天發射11枚東風系列飛彈,在5日有13艘共艦參加軍演,在6日與7日均派出14艘,我方亦派14艘主力艦隻,以一對一全程監控。中共7日結束環台72小時軍演,大陸官媒指出,解放軍艦機將常態化在海峽中線以東進行訓練,圖為中共軍機。(圖/摘自央視網)雙方軍艦近距離航行 展現克制路透報導,共軍和我方彼此近距離航行,兩軍對峙有如玩起「貓捉老鼠」,「一方試圖越界,另一方就上前阻擋,迫使敵方落入劣勢,而只得退回另一邊。」看得出來雙方極力展現克制。軍方官員說,部分共艦曾越過海峽中線,其中,亦有共艦更進一步「時有進到24浬」,「但我軍都會壓制」。據指出,沒有共艦進入到我12浬領海內。中共軍演武力表。軍方官員表示,按照國際海洋法規定,12浬以內的海域是領海,船舶可以無害通過,12至24浬的領海鄰接區海域,亦可任意通過,但不可以在鄰接區裡進行軍事行動,「尤其有些特定作為是不可以做的。」據透露,因我採「不升高衝突」指導,中共軍艦刻意步步進逼,一則突破數十年紀錄,二則也測試我應處反應。此外,還有看不到外界的手段,諸如電子戰等,雙方是諜對諜。我方艦齡較為老舊 仍力守底線不過,我方主力軍艦較共艦為舊,艦齡均超過20年。即使如此,我軍艦未曾退縮,均主動卡位,力守24浬底線。共艦於2018年開始在台灣海峽定期巡弋,除因兩岸軍事對峙,與美艦在2018年開始穿越台海也有關。共艦都在海峽中線以西航行,我方軍艦則在中線以東亦步亦趨監控。軍方消息透露,美艦過台海時,共艦為跟監,有時不知不覺就過了中線,為此,我曾透過正式管道拜託美方,美艦過台海時,請盡量靠中線航行。國防部表示,從4日中午至昨日下午5時止,偵獲共機66架次,其中有22架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共艦14艘次,及無人機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進行海空聯合演習,模擬對台灣本島及我海上艦船實施攻擊。共軍越海峽中線演訓 將常態化人民日報客戶端和解放軍東部戰區7日皆發布影片回顧這4天的軍演,解放軍南部戰區則發布近日在某空域展開空對空飛彈實射訓練的影片,以各種宣傳進行軍事威懾。大陸官媒總結此次軍演十大突破,預告將常態化在海峽中線以東演訓。微信公眾號「玉淵譚天」指出,10個突破包括貼近台灣海岸線、俯瞰台灣海岸線和中央山脈、常規飛彈首次穿越台島、殲─20參與對台軍演、徹底打破「海峽中線」敘事與幻想、離台灣最近的一次演練、拒止外部勢力干涉、首次在台灣東部設實戰射擊靶場並封後路、首次組織航母編隊威懾演練、全軍出擊。該文章並稱,此次演習說明了沒有什麼「台灣領海」,也戳破了台灣所謂的「領空」說法;在平潭東南部的軍演行動,則相當於控制了台灣海峽,「今後,解放軍艦機會常態化地在所謂海峽中線以東進行訓練」。
兩岸情勢詭譎!陸白領租倉屯半年糧 台商筷子排雙十低調慶祝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岸上空戰雲密布。有北京白領夫妻憂心忡忡,在市區租了一間小倉庫,囤積了半年份的糧食;還有許多大陸台商明顯感受到兩岸氣氛極差,今年雙十國慶在微信朋友圈裡不敢發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照片,以筷子排成雙十暗喻,再拍照上傳。「看當前這種情勢,美國千方百計打壓中國,中美關係實在夠嗆,兩岸關係也不容樂觀,每次看新聞,感覺沒有最壞,只有更壞!」一名在北京一家證券公司擔任高管的Smith憂心的說,「美軍老是在南海耀武揚威,距離擦槍走火只有一線之隔;蔡英文仗著有美國撐腰,也愈來愈肆無忌憚,台海這個火藥桶,引線不知道還剩多長就會燒光?」Smith悲觀表示,不論是中美或台海,兩組關係互相連動,他深信其中一定有一組關係「終須一戰」,否則陳年的老問題無法解決,而時間點就在這一兩年。因此他和太太Betty商量,在市中心國貿附近租了一個15立方公尺的小倉庫,囤積了半年份的米麵油鹽和乾糧、礦泉水、衛生紙等民生必需品。Betty同意先生的看法,認為一旦發生戰爭,相關的民生物資一定供應緊俏,「台灣在新冠疫情初期,不是也有民眾搶買衛生紙?」她說,如果運氣好、沒打仗,屆時丟掉就好,「比起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損失,買這些食物的花費實在只是九牛一毛。」亞太區域局勢緊張、兩岸關係冰凍三尺,在大陸討生活的台商感受最深。北京台商老林說,自前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後,中美關係急速倒退,加上今年美國頻頻打台灣牌,猛戳大陸的敏感神經,大陸為防止台獨勢力壯大,同時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懾行動,「連央視的主持人李紅都說,目前兩岸兵凶戰危。」「在這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氛中,微信朋友圈裡,今年幾乎沒有朋友敢公開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這恐怕是從2016年蔡政府上來以來首次」,老林觀察,「取而代之的是,有人貼了一張照片,以紅色桌布為底、用筷子拼成雙十字樣,左上角還有一個薄荷盆栽象徵青天白日的國徽,雖然什麼文字都沒寫,但大家都心領神會。」
金正恩再度現身!主持軍事會議 宣布「增進核戰武力」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繼5月1日現身後神隱20日,又再度現身!據了解,他這次是公開主持軍事委員會議,並提出全新武力政策,表示要增強核戰能力,並讓核戰武力維持高度戒備狀態。據《路透社》24日報導,金正恩現身主持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議,北韓官方媒體《KCNA》指出,金正恩明確提出加強核能武力的新政策。《KCNA》指出,這次會議參加者可說是一級動員,包含人民軍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人民軍部隊和兵團司令和政委、國家安全部司令官、人民安全部、國民警衛隊總部等各級武裝機關和人民黨中央主要部門副主任。會議內容審查並分析武裝部隊在軍事和政治活動中的一系列弊端,並討論了克服這些弊端並帶來巨大改善的方法論問題。另外,也討論通過迅速增加自衛防禦能力和組織新部隊的方法,來進一步提高軍事威懾威脅外國部隊的能力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