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技
」 中國俄朝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承諾任一方遭受侵略「將提供援助」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時隔24年再訪北韓,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領袖峰會,他們在會後聲稱,雙方於19日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一項重大突破,但俄朝2國均未公佈該峰會達成的協議文本,2人僅口頭表示,該協議規定任一方遭到侵略時將提供援助,並呼籲持續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據《美聯社》的報導,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幅員遼闊的核武大國俄羅斯,與遭到國際孤立的核武小國朝鮮越走越近。先是在2023年9月,金正恩訪問俄國遠東地區阿穆爾州(Amurskaya oblast)與普丁舉行會談。其間,金正恩也邀請普丁出訪平壤,對方則接受了邀請。如今普丁在時隔24年後,於19日再度出訪北韓,並與金正恩舉行峰會,2人也在會後指出,俄朝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將2國協作提升至新水平的突破性文件;協議中規定,當任何締約方遭受侵略時,另一方將向其提供援助。普丁還認為,該協議意義重大,將成為俄朝2國未來關係的發展基礎,尤其安全議題和國際議程在此次他和金正恩的會談中佔據重要地位,未來俄羅斯不排除根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與北韓發展軍事技術合作的可能性。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指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符合國際法所有基本原則,不具有任何對抗性質,也不針對任何國家,旨在確保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對此,《美聯社》分析,雙方對潛在「侵略行為」的定義模糊不清,例如平壤時常將美國和南韓之間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描述為「侵略」的預演;而俄羅斯也曾將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的行為,視為北約計劃從鄰國入侵俄羅斯的前哨戰,普丁本人更將烏克蘭2014年廣場革命推翻親俄領導人的顏色革命,稱為「侵略」行為。然而,普丁和金正恩2人,以及協議中皆沒有提到援助的類型,包括部隊、物資還是軍武等援助。這與《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明確規範不同,該條款指出,一旦締約國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的必要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該條款一般被解讀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例如九一一事件後的首度啟用。因此,根據俄朝2國對侵略的定義,雙方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中提及的互助模式可能已在進行中,由於俄烏戰爭消耗許多俄國的彈藥庫存,因此莫斯科先前已從平壤獲得了砲彈及彈道飛彈的援助,而北韓則以此換到俄羅斯軍事科技的技術轉讓,加強金正恩的間諜衛星、核武及飛彈計畫。與此同時,該協議也呼籲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這對遭受一系列國際制裁的北韓和俄羅斯來說尤其關鍵,一方面是平壤急需外國經濟援助,另一方面是俄羅斯因戰爭缺乏軍工產業相關的勞動力。而且普丁也曾指出,雖然俄羅斯與北韓的貿易額在過去1年成長了9倍,但這個數字「仍然不大」,還有成長空間。
義務役期恢復1年…性平民調「女性是否該服兵役」 近5成民眾贊成
性別平等已是普世價值,然而在國防部即將在明年恢復義務役男役期為1年,女性是否也該當兵,始終是議論紛紛的話題。有教團對此展開民調,全國近5成民眾同意女性服兵役,且男性同意比例超過5成,超過女性受訪者4成贊同率;另至於男女學生是否該合班上課,同樣是男性支持比例高於女性。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進行「性別平等教育民意調查」,自8月20日到23日透過市話與手機調查全國22縣市年滿20歲民眾,共完成1069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民調針對諸多與教育有關性平議題展開調查,其中女性是否應服兵役,47.8%的受訪者表示同意,而男女各為54.9%與41%表達同意,男性高於女性。至於男女分校高中是否該改為男女合校,則64.6%的受訪者同意,只有13.6%不同意,而男性認同比例為69.3%,高於女性的60.2%。近來台灣掀起Me Too浪潮,而就校園性騷擾與性霸凌現象,調查指出,78%的民眾認為,學校會以維護校譽為優先,淡化性霸凌與性騷擾事件的處理;同時也有85.4%的民眾認為色情媒體推波助瀾,76.7%受訪人認為旁觀者冷漠不揭發,均為導致校園發生性霸凌或性騷擾的原因。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這次民調發現台灣民眾的性別刻板觀念已鬆動,不過對學校性霸凌、性騷擾的事前預防和事後處置,均信心不足,值得有關單位與學校關注。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名譽教授晏涵文認為,男女同校不同班,反而更糟糕,應提早適應男女共存的社會,兩性才能夠和諧共融。對於女性服兵役議題,晏涵文舉以色列男女都要當兵,且以無法從軍為恥為例,我國是否能做到相同的情況,不僅與軍事科技發展有關,還必須先考量到性別框架的文化與環境,才能再討論是否執行。
美太平洋艦隊「準備好支援台灣」 司令曝1隱憂沒解決:恐無法戰勝中國
西太平洋局勢日益緊張,身處最前線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雖擁有200艘船艦、15萬官兵及非軍職人員,占比達美國海軍的6成,但在數量上仍遜於解放軍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就坦言,解放軍近20年的擴軍已對美國造成嚴重威脅,不過,海軍已做好戰時支援台灣的準備,只要命令下來,太平洋艦隊將迅速協助台灣。帕帕羅日前接受《CNN》專訪表示,中國在取得軍事上的關鍵進展後,解放軍在國際空域就變得更好鬥、愛挑釁,在政治上也採取咄咄逼人姿態,侵占並軍事化南海海域、放任非法捕魚,嘗試利用其國土9000英里(約1萬4484公里)的海岸線「改變遊戲規則」。帕帕羅對此指出,中國不斷對占全球海上貿易50%活動的第一島鏈施壓,結果換來太平洋盟友及伙伴加強與美國的合作與關係,他強調,美國正在做的不是遏制中國,而是要求他們遵守國際規則。帕帕羅對解放軍高層自斐洛西訪台以來的「靜默」感到擔憂。(圖/翻攝自U.S. Pacific Fleet臉書)面對數量上的全球最大海軍,以及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東風26飛彈威脅,乃至中國有意圖的洩露東風模擬攻擊美軍航母畫面,帕帕羅直言,如果對此說不會擔心,那就是太蠢了,尤其解放軍的火箭軍更讓他擔憂,不過,美軍也不會停止開發反制解放軍戰術的腳步,所以「我不會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儘管從拳擊的角度來看,同為西太平洋國家的美國及中國,中國明顯「手比較長」,但這不意味著更有優勢。帕帕羅表示,美國的軍事科技、尤其在海戰扮演關鍵角色之一的潛艇,技術至少領先一個世代,且中國海軍還沒有能與美國海軍抗衡的空中力量及航空母艦,美國海軍航母及航空隊的數量,超過全球其他海軍的總和。他認為,中國目前最危險的是軍方領導層的對外沉默,從裴洛西訪台到間諜氣球事件,中方對美方的嘗試溝通都置之不理,這會導致雙方可能誤判局勢進而引發危機。帕帕羅引述名言「Si Pacem, Para Bellum」,表示「如果你想要和平,就要為戰爭做準備」,而這也是他當前的責任,指出一旦收到總統、國會命令將支援遭入侵的台灣,或與太平洋上的盟友及夥伴合作,共同給破壞國家安全及利益的人,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但海軍也必須繼續維持足夠質、量的艦艇應對船艦數量不斷增長的解放軍,否則一旦達到「量多自有質」門檻,解放軍就可能無法戰勝。
中美開戰由誰勝出? 澳洲4退役軍事高層一致認同「這1結局」
澳洲國家公共廣播機構《澳洲廣播公司》(ABC)在今年2月以《對澳洲來說,與中國開戰會是什麼樣子?》(What would war withChina look like for Australia?)為題,專訪了澳洲前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Barrie)、前澳洲國防部國際政策與戰略司司長貝姆(Allan Behm)等4位退役的軍事或情報高層。最終,他們的看法雖然有些微出入,但他們卻一致認為「無論澳洲是否參戰,美國都不可能打贏中國」,頂多就是陷入血腥的僵局,且澳洲不應該蹚這鍋渾水。據《澳洲廣播公司》的報導,這些專家包括前澳洲國防部戰略與情報副部長懷特(Hugh White)、前澳洲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 Barrie)、澳洲國防部前國際政策與戰略司司長貝姆(Allan Behm),以及前澳洲國防軍情報官費南德斯(ClintonFernandes),以下為4人的論點。前澳洲國防部戰略與情報副部長懷特(Hugh White):懷特目前身任澳洲國立大學戰略研究所名譽教授。他認為美國要是為了台灣跟中國開戰,將是二戰以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破壞性的海上衝突,而且「華盛頓希望澳洲盡最大的能力貢獻我們的全部空軍和海軍力量。」但懷特表示,沒有人能確定這場戰爭會如何收場。他認為最有可能的結局是一場「代價高昂的血腥僵局」,雙方均無法確保勝利。「無論澳洲是否參戰,這都會是一場毀滅性的衝突。」雖然美國在軍事科技上更勝一籌,但中國在地緣關係上佔有優勢,懷特認為兩軍可能形成拉鋸戰,「中國的防空能力被證明是強大的,但美國和盟國的空軍能力也是如此。所以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不過,由於台灣對中國來說,是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因此美國若不使用核武,就不可能對中國造成足夠的傷害,迫使北京對台灣問題讓步。但懷特表示,他看不出美國願意為了台灣,冒著本土遭到中國核報復的風險動用核武,「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美國或澳洲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是錯誤的。」懷特還指出,比起「全面入侵台灣」,中國更可能採取的武統手段會是「封鎖台灣」,迫使其接受北京的統一條件,因為這是一種成本較低、風險較小的武統方式,對中國來說,在台灣周圍建立海空域禁航區相對容易。前澳洲國防軍總司令貝瑞(Chris Barrie):曾在1998至2002年擔任國防軍總司令的貝瑞指出,所有預測中美開戰的論點都犯了「誇大其辭」的毛病,他認為世人已經忘了,要解決國家之間不可逾越的分歧,戰爭永遠都只是最後選項。因此,只有在所有解決手段都無效的情況下,國家之間才會考慮發動戰爭,而在台灣問題上,貝瑞認為它離戰爭還非常遙遠。同時貝瑞也認為,政客會利用媒體製造戰爭恐慌,而這正是「政客」與「政治家」的重大區別:「那些評論員是真的相信自己說的鬼話,還是虛張聲勢?他們認為澳洲國防軍能夠勝任這些任務嗎?如果不能,他們又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改變自己好戰的姿態?我相信,經歷過戰爭的人可能對這個問題會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政治家在哪裡?」貝瑞表示,他相信憑藉地理優勢,澳洲人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畢竟純粹就「防禦的角度而言」,除了紐西蘭之外,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比澳洲的地理位置更好。不過若是涉及數十萬人參與攻防的大規模戰爭,即便是眼睜睜看著即將觸及核戰爭的門檻,澳洲恐怕也沒有辦法扭轉局勢,「畢竟與美中兩國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國,這限制了我們可用的戰爭力量。」貝瑞還建議澳洲政府應將「避免戰爭」作為一項嚴肅的政策目標,「在我看來,這才是政治家應有的態度」。貝瑞指出,美中戰爭與伊拉克或阿富汗衝突不一樣,因為戰爭會使所有人陷入貧困,只要澳洲參戰,或允許美軍使用境內基地,那麼澳洲很可能面臨來自中國遠程打擊部隊的直接攻擊,「在經濟、財政和個人財產方面,這可能會使我們整個國家陷入貧困,如果它演變成核戰爭,甚至可能殺死我們大多數的國民。鷹派人士認為我們能夠贏得對中戰爭的假設是錯誤的,也非常危險。」貝瑞最後也談到兩岸局勢,他說「中國攻打台灣通常被認為是美中戰爭的催化劑,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中台關係破裂的原因和管理也很重要」,貝瑞更呼籲澳洲的政治家們,在台海兩岸關係破裂之前應當發揮關鍵作用。前澳洲國防部國際政策和戰略司長貝姆(Allan Behm):目前為澳洲研究所國際和安全項目負責人的貝姆,則認為在不斷增強軍力之下,中美開戰要是在2035年後爆發,那麼北京確實很有可能勝出。雙方要是在未來5到10年內開戰,對美國來說「能看到的最好結局就是陷入僵局」。貝姆更批評,澳洲有一個「根本性的戰略病態」,那就是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支持美國的利益,「為了台灣與中國開戰並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貝姆表示,澳洲與中國開戰所帶來的影響將遠超過二戰以來的任何戰爭。鑑於澳洲國防軍的規模與美國部隊的後勤限制,這將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爭。貝姆也判斷中國將速戰速決,若中國能控制台灣海峽,就會投入陸軍進行壓制,最終佔領台灣。 前澳洲國防軍情報官費南德斯(Clinton Fernandes):目前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國際政治的費南德斯也認同懷特所言,「封鎖台灣」是中國更可能採用的武統手段,中國領導人在封鎖之前可能發動遠程攻擊,封鎖期間將要求台灣進行談判,並以兩棲入侵作為威脅與升高衝突的手段。他擔心台灣對此沒有B計劃。費南德斯指出,中國的綜合防空系統,覆蓋廣泛的預警雷達、戰機和各種地對空飛彈,可以把美軍擋在海岸線300海里之外。如果中國真能把美軍擋在外頭,讓美國無法獲得制空權,那麼美軍及其盟軍也無法在陸上與海上獲勝,台灣屆時連補給都是問題。至於澳洲在戰爭時扮演的角色,費南德斯說,澳洲不該把自己當成美國的廓爾喀人(受聘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尼泊爾傭兵),「是否與中國交戰」應該在議會裡進行充分的辯論。對於美中衝突的勝負,費南德斯表示「戰爭包含許多非理性元素以及無法計算的各種情緒,無論戰爭如何開始,只有當一方願意放棄時才會結束。」他補充,對兩個核大國來說,直接進行大規模對抗極其危險,這也是印度與巴基斯坦彼此相當克制的主要原因。費南德斯認為,拜登即使做出各種模棱兩可的聲明,仍會避免與中國直接開戰。支持台灣的美國政府將繼續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持,對中國進行各種制裁與譴責,「但是與烏克蘭不一樣的是,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能團結譴責俄羅斯,亞洲卻不會一致譴責中國。」
無人機搭載機械犬執行任務 中軍事廠商重現電玩畫面
中國軍事科技公司釋出影片,將無人機掛載武裝機械犬,無人機在特定地點降落後,放下機械犬執行偵蒐任務。紅隼防務表示步兵進行搜索時,可以搭配機械犬漸少被伏擊可能。影片中機械犬背上安裝機槍,使用100發裝的彈鼓,但釋出影片沒有實際開火畫面,射擊的穩定與精度還無法得知。
民進黨俄烏及台海情勢座談會 羅致政:台灣需慎防錯假訊息
台灣社會對俄烏衝突高度關心,民進黨國際部昨(10)日舉辦「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共同討論情勢。立法委員、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羅致政指出,俄烏情勢可以作為北京對台海局勢的借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也說,台灣戰略地位不容忽視,應積極應對境外勢力的滲透。羅致政表示,目前的俄烏情勢是檢視國內國防政策非常好的時機,目前立法院在關於教召、兵役制度及國防預算也都有更多的討論,顯示台灣民眾對國防議題的重視有所提升。另外,美國的軍事重點仍然在印太地區,而俄烏情勢也可以作為北京對台海局勢的借鏡,中國目前對台灣訴諸最後手段的可能性較低。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表示,台灣不是烏克蘭但需更務實,俄烏戰爭持續之際,中國大陸公布的國防預算較 2021 年增加 7.1%。相對而言,台灣的國防預算雖微幅增加,但總額仍不足,但台灣的地緣政治、戰場環境都比烏克蘭優越。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理事長表示,俄烏情勢的本質並非美俄對抗,而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的對抗,而中國大陸的處境相對尷尬,很難在烏克蘭議題上達成和美國的交換,中美的關係會稍微緩解但本質上不會改變。而對台灣而言,自我防衛的國民意識相當重要,和平不是乞求而來,和平是堅持自身實力、建立自身防衛能力才能阻卻戰爭的發生。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表示,美國戰略重心仍在印太地區,所以美國還是非常值得信任的盟友。然而台灣還是必須修改交戰守則及增強軍事與安全韌性,特別是中共武力犯台的意圖、能力與精算,在前兩日的中共兩會上,中國表示願在條件成熟時擔任調停角色,其背後打算爭取戰略機會,未來若武力犯台,可直接從俄烏兩國取得軍事科技的來源。吳峻鋕表示,俄烏情勢與兩岸情勢有地緣戰略、地理環境與國際供應鏈重要性等三大不同,台灣民眾必須了解各大俄烏情勢的謬誤,切勿受錯假訊息來影響而合理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另一方面,民眾必須了解台灣戰略地位不容忽視,要注意錯假訊息動搖台灣民眾對國家安全的信心,應積極應對境外勢力的滲透,並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才能抵抗強權的威脅。
孫藝真認愛玄彬!命理師曝「前世苦戀」關鍵原因 最快年底有望帶球嫁
韓國男神玄彬和「漂亮姐姐」孫藝真合作電影《極智對決》後頻傳緋聞,接著2人又攜手演出電視劇《愛的迫降》,最後真的擦出愛火,如今雙方經紀公司證實2人戀情,讓大批粉絲又驚又喜。對此,中華民國星相學會副理事長小孟老師透露,2人前世就有姻緣,很可能在今年底閃婚,甚至有「先有後婚」的機會。《三立新聞網》報導,小孟老師指出,玄彬前世是北美情報機關的特務,孫藝珍則是南韓建國初期的女警察,當時她奉韓國政府之命前往美國學習最新軍事科技,期間偶遇正在接受特務訓練的玄彬;男方看見落落大方的孫藝真後一見鍾情,隨即展開熱烈追求,但女方堅持以國家和工作為重,多次拒絕好意。小孟老師接著說,某次任務中,玄彬和孫藝真攜手追捕韓國人口販子,後者在警匪追逐過程險遭歹徒槍擊,所幸男方奮不顧身幫忙擋子彈,英勇之舉終於擄獲她的芳心,2人開始交往;沒想到,南韓政府後來要求孫藝真回國效力,雙方一度面臨分離命運,還好玄彬不顧一切追到韓國,2人也隨即私定終生。星座方面,天秤座的玄彬和魔羯座的孫藝真十分契合,不過後者較為強勢,因此2人可能會是「女強男弱」的組合;小孟老師表示,由於雙方前世就苦戀,如今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快有機會在今年底閃婚,不過年底水逆落在天秤座,天王星在戀愛宮位,意味2人恐怕會有爭吵,甚至可能不小心有喜才結婚。
王立強是中共諜報人員? 老司機出面打臉
自稱是中國大陸諜報人員的王立強,在澳洲申請政治庇護,並自爆介入台灣選舉,引發國內大量討論;一篇自稱是前軍情局副局長翁衍慶所寫的貼文,今(24)日也在網路上被轉傳,文中以情報專家的角度,例出王男向媒體所述內容的錯誤與不合理之處,直指「簡直胡扯蛋」。翁衍慶退休後曾著作《中共情報組織與間諜活動》一書,網傳貼文的作者一開始自稱是翁衍慶,內容指王立強接受訪問時所說的內容,內行人一看就知是假的,直接打臉王男。內文條列十大謬誤指出:「一、軍委總參已更名為聯合參謀部,他不知道。聯參部下面何單位從事情報工作,他不知道。二、國防科工委非情報機構,只派學者和科技人員出國收集軍事科技資訊,不會搞旁門左道的間諜活動。三,共軍情工人員都具軍職軍階,他顯然沒有。四、共軍軍情幹部很講究階級職位,他僅26歲,再怎麼升大約只中上尉,怎有資格和能力負責對台對港工作,尤其是領導工作,簡直天方夜譚。五、諜員派外工作,任務一定單一,他又負責香港,又兼顧台灣工作,違背全世界情報工作原則。六、情報人員外派變更身分,只准帶一個身分的証件,豈可能允許他帶多種不同的証件,一旦被外國情治單位查獲,豈非証據確鑿。七、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是中共公安部一局(國保)所為,跟總參無關,他簡直胡扯蛋。八、中共軍情特工外語能力都很好,他接受訪談時只會用華語,他的素質顯然很低,總參怎可能有這種弱勢諜員。九、中共為控制諜員,家人特別是妻小一定留在國內,他的妻兒竟能赴澳洲,不可思議。其次,諜員在外,不可擅離工作地,他竟能赴澳長達數月,舉世情報單位所無。十、他所說的對台工作內容,大家仔細看看,全是媒體揣測中共對工作內容,尤其前陣子報載某黨與台灣宮廟關係,他是看報照本宣科,何足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