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配電系統
」 停電停電大魔王!去年落雷29萬次創新高 雷神最愛下凡「這縣市」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日前警示,「氣候變遷已成為供電新挑戰」。而根據台電全台落雷(雲對地)監測,2023年全年落雷數29萬多次創新高,比前一年高出8.7倍。今年才上半年,也已12萬次,有機會連兩年破20萬次。為了預防落雷變多導致設施故障停電,台電表示,會在高風險區、備援系統較少地區,加強提升避雷系統、電塔塔基改善。近幾年台電落雷監測統計。曾文生在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報告電力挑戰,警示落雷已對台電輸配電系統造成壓力。事實上,今年6月大溪福安變電站被雷擊打到,造成2萬多戶停電,就引起注意。台電每年都會進行全台縣市落雷監測,主要是為了保護輸配電系統,以1KA(1000安培)以上電流雷擊統計為主。但根據監測,2023年全年落雷高達29萬3390次,是前一年3萬3077次的8.7倍,高出非常多。今年才上半年,次數累積也逾12萬次,全年破20萬次機率高。根據監測,去年雷公最愛地區是台南市,出現多達4.5萬次,其次是南投的4.3萬次,過去山區密集、落雷最多的嘉義縣,以4.2萬次落居第三。其他高、屏都有1、2萬次,台北、東部宜花東每年數千次相對少,新北市因山區多,也有1.6萬次。落雷形成跟午後熱對流、地形、都市熱島效應都有關係。台電綜合研究所高壓研究室主任曹朝陽說明,從2016年監測到現在,落雷趨勢的確往上增加,這跟極端氣候變化有關。但去年大量增加到29萬多次,推測有一部分原因是去年多增加5座新測站(共13座)後,監測密度提升。曾文生表示,這幾年落雷頻率確實增加,更麻煩的是,落雷能量增加很多,1000安培以上電流增加顯著,已超過避雷設備承受量。「氣候變遷是近在眼前的事,供電增加新挑戰。」曹朝陽表示,落雷能量確實在上升,通常5KA就會對69KV輸電線路造成危害,20KA連345KV超高壓線路都被影響,而這些出現次數都在變多。至於台南成為雷公最愛縣市,曹朝陽解釋,一部分是前面說的南部增加測站關係,但也可能是雲雨比較多在南部。對於落雷危害,台電表示,對輸配電系統有輕有重,輕的熔絲燒掉更換,5分鐘轉供用電,重的連變壓器、變電所都起火燒掉,得停電更換,時間較久。公司對極端氣候造成供電系統衝擊已積極研究,未來會考慮先在落雷高風險區、備援系統較少地區,提升避雷系統、電塔塔基改善。
避免頻繁停電影響民生 陳冠廷籲新政府強化基礎建設韌性
國民黨團8日針對桃園近期頻繁停電問題召開記者會,更憂心未來全台各地區可能面臨輪流限電、斷電的窘境。對此,民進黨立委陳冠廷8日晚間表示,目前台灣的電力供應尚稱充足,真正的問題在於輸配電網路過於老舊,極易受到天候、動物活動或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局部跳電或停電,因此,他也呼籲準總統賴清德上任首要任務就是強化各項基礎建設的韌性,必須投入更完整的資源,避免類似事件一再發生。陳冠廷指出,最近多起海底電纜被人為破壞,突顯台灣重要基礎設施的脆弱性。為因應未來挑戰,政府必須大幅增加對這些關鍵基礎建設的支持和升級,以確保民生和經濟的穩定。他強調,相關單位應將基礎建設的強韌性提升列為首要目標,國會也將全力支持和監督。陳冠廷續指,台灣電力供應目前尚算充足,真正的問題在於輸配電系統過於老舊,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局部跳電或停電,包含輸配電網路過於老舊、天候、動物活動或人為因素等影響,因此,他也呼籲即將上任的準總統賴清德屆時督促經濟部長,要求台電公司儘速啟動全面盤查,加速更新全國電網設備,以降低跳電或停電事故的發生機率。陳冠廷認為,面對全球極端氣候和地緣政治等外在環境的快速變化,唯有從根本提升基礎建設的韌性,才能為台灣經濟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石,同時確保民眾生活不受影響。他說,新任政府能夠審慎面對這項攸關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以前瞻的眼光規劃未來,讓台灣更有能力應對各種潛在的風險與挑戰。
全台10大落雷區 雲林就占了一半
上個月彰化豬場發生雷擊豬隻暴斃事件,那麼全台最容易被雷公襲擊地區是哪裡?根據台電最新落雷(雲對地)密度監測,去年雲林斗南以每平方公里就有30.8次雷擊,成為全台打雷密度最高鄉鎮。雷擊多地區,不僅空曠地區有傷人風險,家中設備也容易燒壞,須加裝防雷保護。台電1989年開始裝設雲對地落雷偵測,2013年提升到新型雲對地及雲中落雷偵測,是目前對雷公掌握最高的單位之一。台電研究雷擊,主要是要為保護其遍及全台的輸配電系統,從台電閃電落雷偵測系統控制中心統計,近10年每年平均有5.8萬次落雷,近5年呈現增長趨勢。2020年當年共有10.8萬次,創下史上最高。但2021年上半年因為乾旱關係,全年減到6萬次,不過次數仍算高。今年前5個月,落雷有7751次,比去年同期多出8成,顯示雲對地放電現象有回升。以縣市來看,過去落雷發生最多地方為嘉義縣,新北也曾當過榜首。台電綜合研究所智慧診斷防制組長陳健賢表示,嘉義落雷次數最多,是它們地區廣,山區多,可實際危害沒那麼大,所以人與物影響要看落雷密度(GFD),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次數。以台電最新年度落雷密度監測來看,2021年最多的是雲林斗南鎮30.8次,二、三名是北港的28.6次,台中西區的19.4次。基本上,前十大落雷密度最高鄉鎮,有5區在雲林,台中有西區與東勢2區,屏東為林邊與東港2區,嘉義番路鄉1區。陳健賢說明,打雷多在7到9月的午後雷陣雨,但雲林靠西部海面,鋒面帶來雷雨較多。而台電以落雷偵測系統搭配大數據資料庫,平均可在30分鐘前自動發出落雷警報,讓區域調度中心通知電廠卸載或切斷電路,讓每年輸電雷害事故從2011至2014年的平均130次,降到2021年的81次。台電還正研發落雷AI應用大數據軟體,利用龐大資料庫研判雷擊能量,超過危害門檻才發布雷擊預警,避免讓電廠做白工。
電網成破網1/百億經費打水漂? 智慧電網韌性強度一夕掀底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南台灣的台南永康區和高雄岡山區接著又陸續發生停電,事後相關停電調查矛頭都指向電網韌性不足。然而據本刊調查,政府自2012年起就投入「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智慧電網方案)建置,前瞻計畫經費還補強電網的強度,立委質疑政府花了階段性經費至少上百億,停電事故卻從未明顯改善,人民納稅錢形同打水漂。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六機組跳機,影響838萬用電戶;去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2021年5月17日C、D分區輪流停電,影響193萬用電戶,前述三次大停電都是因備轉容量率不足。這次303大停電則因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龍崎以南發電機組跳脫,電力系統自動切離保護,影響約549萬用電戶,僅次於815大停電戶數,蔡政府執政以來已經發生四次大停電,也引起民眾對於台電供電穩定的疑慮。興達發電廠事故連帶影響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以南的機組跳脫,屏東縣部分區域停電甚至超過12小時,有養殖戶陳情3萬台斤牛蛙死亡,損失慘重。(圖/ 翻攝自鍾佳濱臉書 )根據經濟部公布「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指出,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則為氣候異常、居家辦公致用電增加、水情不佳及大修機組未歸隊,諸多因素疊加造成供電事故,經濟部共列出36項改善對策,包括電廠運轉、電網輸送、歲修排程、電力調度及分區輪流停電機制等面向。其中,報告更指出「單一事故卻造成大範圍停電」,台電公司應積極推動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包括加速推動分散式電網建設、變電所改建工程、再生能源併網工程,以使電網架構朝全國融通及區域韌性雙軌並進,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的影響範圍。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曾也提出建議,台灣必須發展智慧與區域型電網,他以歐洲為例,許多國家已試行區域型智慧電網。事實上,台灣早已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智慧電網計畫。本刊調查,台電自2012年起分20年編列共958億元經費,投入建置智慧電網方案,目的就是增強電網韌性,並強化輸配電系統整合。截至2019年止已投入130億元,後續台電將再投入785億元,工業局和能源局也分別投入經費。當中經費規模最高的是用於低壓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及資料應用、電價結構檢討等共464億元,占整體規劃方案經費59.1%;其次為電網管理為174.7億元,占總體規劃方案22.25%。此外,就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與第三期中,針對智慧電網系統等相關項目,也編列12億2800萬元。「智慧電網」是為解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再生能源併網穩定供電、供電可靠度及電網韌性、用戶參與節能等三大問題。根據計畫目標分為短、中、長期,2020 年起強化電網供、需、事故處理等彈性調度能力;2025年起因應氣候變遷,強化電網韌性,提高供電穩定度;2030 年後則落實電業改革,強化低碳能源使用、市場公平交易等,達成能源永續發展。立委陳椒華認為,台電缺乏獨立客觀的電業機關監督,導致每發生事故後老是球員兼裁判,無法根本改善電力問題。(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台電表示,建置電網韌性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工具及大數據應用,目前台電積極推廣智慧電表作為智慧電網的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就即是掌握大數據的基本工具,可以對電力系統狀態進行資料監測、交換、分析,協助預測和控制。不過,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報告中指出,智慧電網方案中有關「AMI 智慧電表基礎建設」布建多年,除可記錄用戶用電情形、定時回傳電表資料外,也可取代人工抄表,然而除了高雄、花蓮、澎湖、南投及馬祖等 5 個地區用電戶數未達預計安裝目標,其他地區部分電表安裝後故障,還有76 萬多具通訊模組未完成驗收作業程序。事實上,過去台灣發生過幾次大停電事件,如1999年七二九大斷電事件,緊接著爆發九二一大地震,時任經濟部長王志剛下令要求台電徹底檢討現行輸變配電系統缺失,台電也組成專案小組研議整體改善計畫,後續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立委陳椒華指出,2001年起就開始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經費約5600億元,現在還有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約9百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也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約68億,各項經費陸續投入,卻還是經常發生大停電,顯然台電的問題不只是供電網路韌性問題。
513大停電加速中油3接興建 詹順貴扯蔡英文對槓「綠營智多星」
513大停電,全台分區停電,約400萬戶受到影響,連總統蔡英文都為此致歉;然而,這場大停電卻意外引發前環保署副署長、律師詹順貴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的隔空叫戰,詹認為張藉機混淆停電與中油第3天然氣接收站之間的關聯性,這難道是在打臉蔡英文?大停電後,張景森表示,「興達電廠在哪裡?高雄!今天高雄的電廠停機,全國大停電, 台北也停電」。他說,只有這一刻,台北人才知道自己也用中南部電廠的電;只有這一刻,台北人才知道南電北送有很多風險,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北部就要斷電 。張景森無奈表示,只有這一刻,台北人才知道停機的機組,有2部是燃煤機組,原來南部鄉親一直在用肺發電,承受空汚的代價。他直指,這些原因就是政府要建3接、建大潭電廠的理由,如果外界還有良心和理性,就請支持3接,支持北部更乾淨的燃氣發電,將心比心為中南部鄉親加速減煤,一刻都不能延。只是張景森的感嘆卻引來詹順貴批評,並以「政委張景森打臉總統蔡英文?」為題在臉書發文。詹說,當整個執政團隊不想讓擁核方藉機造謠缺電,積極澄清是輸配電端發生故障所致之際,張景森卻逆向操作,趁機泡製擁核方手法,連結說成好像興建了3接,這種限電現象就不會發生,實在不可取。詹順貴認為,全台輪流大限電的原因未來會不會再發生與有無核四無關,也與3接的興建沒有直接或必然關係,該檢討的是我國輸配電系統為何始終如此脆弱?他指出,未來應該如何積極改善?可否建置其他穩定供電的配套輔助系統?詹順貴表示,他完全支持能源轉型,支持非核減煤,但如果討厭擁核陣營藉機造謠缺電並強調興建核四的必要,那也一樣不應容忍以今天的限電來混淆視聽興建3接一刻都不能拖延。他說,何況政府已經宣布要外推、延後2.5年了。由於張景森是綠營重要的「政策智多星」,在朝歷經多位行政院長;而詹順貴雖然已經下野卻積極介入、主導蔡政府近期的能源政策方向,尤其3接外推方案就是由詹發想,並遊說各方。大停電後意外碰撞出的火花,也讓外界觀察是否會使3接政策再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