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損失
」 農損康芮最快今午發海警!賈新興曝1998年「史上10月颱風最多」:釀全台31死、13失蹤
今年第21號颱風「康芮」(Kong rey),目前路徑持續朝西向台灣靠近,中央氣象署預估最快將在今(29)日下午至晚間發布海上警報,可能於周四(31日)登陸。氣象專家賈新興就指出,氣候上10月平均值只有0.3個颱風侵台,其中1998年為史上最多,先後出現「瑞伯」及「芭比絲」2颱,共造成全台31死、13失蹤,災情相當慘重。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昨(28)日傍晚在臉書粉專以「歷年10月侵台颱風數」為題,表示氣候上10月平均值為0.3個颱風侵台,去年(2023)10月「小犬」颱風也登陸屏東縣鵝鑾鼻。歷年10月侵台颱風數平均值為0.3個。(圖/翻攝自臉書/賈新興)賈新興提到,史上10月最多侵台颱風發生在1998年,有2個颱風「瑞伯」跟「芭比絲」,其中「瑞伯」災情嚴重,尤其是北部及花東地區,北部、中部山區及東部多處道路坍方交通中斷,多個縣巿電力、電訊受損,且豪雨持續數日,造成河水暴漲,多處地區嚴重淹水,並以台北汐止區最為慘重,更導致全台共計28人死亡、10人失蹝、27人輕重傷,房屋全倒4棟、半倒16棟;農業方面,總損失達51.6億,以彰化縣受創最重。賈新興接著說,「芭比絲」颱風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下,引發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嚴重豪雨,鐵路、公路交通因多處地區積水或坍方而中斷,台北縣、基隆、宜蘭地區多處淹水,也是以汐止最為嚴重,釀成3人死亡、3人失蹤,房屋全倒5、半倒9棟,農業損失4億元。另外,賈新興也點出,1998年至2000年以及1973年至1975年,都是連續3年發生10月有颱風侵台,假設康芮颱風於10月31日登陸台灣,也會成為10月侵台颱風。
記者泡水採訪快滅頂 村民冷回1.12公頃稻田「差20天收成」全沒了
泰國近期進入雨季,有多個地區降下大雨卻排水不及,堤防潰堤後發生洪水氾濫,災情慘重。近日網路上瘋傳一段當地記者採訪片段,一名男記者泡在水裡只剩一顆頭,卻認真與受訪者對話,受訪者種植稻田卻在收成前全泡湯,竟依舊表現冷靜淡定,讓全網被「沉浸式採訪」笑翻。近期網路上各大論壇和影音平台有一段泰國記者影片引起討論,內容是泰國新聞台播報泰北素可泰境內的永河水位高漲,短短15分鐘就造成一場洪災,潰堤的洪水湧入河岸附近居民家中,從記者和受訪者都泡在水裡,水位高到快滅頂,相當驚人。儘管如此,記者仍敬業地拿著麥克風採訪居民,而受訪者冷靜表示,自己擁有1.12公頃的稻田,過20天左右就能夠收成,如今因洪水潰堤他這段時間的努力全泡湯了。泰國有不少記者都超敬業,淹水還是泡水採訪。(圖/翻攝自臉書/Nutdanai Narach)許多網友見到受訪者面對農業損失還能如此淡定,替他感到心疼卻又被他的黑色幽默逗笑,「泰國人的幽默感太強了吧」、「根本來不及,15分鐘洪水就把房子和農田都淹沒」、「水淹那麼高還能這麼冷靜,該佩服他們嗎?」、「真.沉浸式採訪」。除此之外也其他泰國記者紛紛在臉書分享採訪洪災的狀況,記者和攝影師只能在水裡苦中作樂,有時候泡在水裡,或是趴在周遭漂浮的木板上,居民們看到鏡頭還會勉強露出微笑。
7月CPI達2.52%創近5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預測:8月通膨壓力將更大
凱米颱風侵襲,中南部各地淹水,導致蔬菜、水果大漲,主計總處6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2%,不僅連續3個月突破2%通膨警戒,也創近5個月新高;由於電價、醫療費用調漲效益,加上凱米颱風造成的農業損失統計持續增加,主計總處預測,8月的通膨壓力恐怕比7月還要大。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凱米颱風7月下半旬襲台,因統計時間的關係,對CPI反應只有一些些,而蔬菜復耕至少4周、水果又花更長時間,颱風對蔬果物價的衝擊會延續到8月;此外,農委會截至5日統計,凱米颱風已造成22.5億元農業損失,曹志弘推估,8月蔬菜、水果漲幅會持續擴大,將同步拉抬後續CPI的走勢,8月通膨壓力會比7月來得高。7月CPI為2.52%;主計總處解釋,食用油及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也上漲,房租及掛號費漲勢延續,加上電費、娛樂服務以及停車費與機票等交通服務費調漲,惟蛋類因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漲1.82%;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即核心CPI)漲1.84%。主計總處統計指出,蔬菜、水果因颱風來襲,導致供給量減少下,7月水果漲幅驚人、達27.23%,蔬菜的漲幅也較上年同月漲8.58%,曹志弘坦言,CPI為2.52%,有三成的漲幅是來自蔬果的貢獻;除了蔬果外,食用油、外食費分別上漲4.99%、2.77%,惟蛋類價格下跌逾16%、抵銷部分漲幅,但食物類仍漲4.57%。除颱風外,中東緊張情勢是否會影響油價而推升通膨?曹志弘表示,全球消費需求近來略顯疲弱,近月農工原料價格持續走跌,近日OPEC油價續跌至75.5美元,相對於7月的84美元明顯回落,推估近來物價除經常購買的蔬果漲幅讓民眾感受最深外,其餘物價堪稱平穩。
凱米颱風農業災情慘重 估計損失27億
受凱米颱風影響,農業災情慘重,農業部今(31)日發佈資料,經農糧署、畜牧司、漁業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截至31日11時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7億1,618萬元。農業部資料顯示,縣市受損情況以雲林縣損失6億8,438萬元(25%)、嘉義縣損失4億1,107萬元(15%)、屏東縣損失4億655萬元(15%)、臺南市損失3億7,075萬元(占14%)、高雄市損失2億7,990萬元(10%)、彰化縣損失1億5,807萬元(6%)及南投縣損失1億3,224萬元(5%)較為嚴重。而農業損失,估計損失金額17億5,148萬元(含養蜂損失68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21,712公頃,損害程度28%,換算無收穫面積6,060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被害面積3,201公頃,損害程度27%,換算無收穫面積866公頃,損失金額2億8,155萬元,其次為番石榴、柳橙、竹筍及落花生等。畜產損失估計2億6,584萬元,受損畜禽主要為雞191萬隻,受損金額2億1,921萬元,其次為鴨、豬、鵝等;漁產損失估計5億8,328萬元,主要為牡蠣,換算災損面積3,304公頃,受損金額2億3,553萬元,其次為虱目魚及文蛤等;林產損失:估計損失金額659萬元,受損林產主要為森林副產物竹筍受損,受損金額399萬元,其次為竹林、林木。民間設施則估計損失1億900萬元,分別為,農田流失及埋沒:估計損失金額3,157萬元,主因農田埋沒23.4公頃,農田流失12.85公頃。農業設施:估計損失金額5,888萬元,主因水平棚架網室及塑膠布溫網室受損。畜禽設施:估計損失金額502萬元,主因畜禽舍倒塌。漁業設施:漁業設施:估計損失金額1,352萬元,主因養殖塭堤及設備損失。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及項目,詳參農業部公告專區https://www.moa.gov.tw/theme_list.php?theme=publication。
淹水釀農損待認定 南投縣長許淑華籲災民拍照存證
南投縣長許淑華26日表示,如果因凱米(Gaemi)颱風受災,民眾記得拍照,才能在中央有減免救助時,有效佐證申請。凱米颱風強風豪雨肆虐全台,儘管25日清晨已經出海,颱風尾威力仍猛烈,在南投縣強風暴雨橫掃,出現了土石流、大淹水等災情。以停電來說,粗估南投全縣遲至26日,共有5.4萬戶先後因颱風造成的線路跳脫而停電。儘管縣政府和台電等單位積極搶修,26日中午仍有1,800多戶,因位在偏遠山區修復不意,尚未復電。對此,許淑華26日到縣內埔里鎮勘災時表示,部分地區仍豪雨不斷,搶修難度遽增,縣府已全力馳援台電,還在停電的住戶,有望在當日陸續復電。她強調,民眾近期除了仍要注意豪雨外,也呼籲受災民眾,不要忘了拍災損照,以利中央有災害減免或救助措施時,佐證申請。許淑華說,南投縣因地理特性,有不少部落位於水淹而易成孤島的偏遠地區,縣府已經提前撤出洗腎病患、孕婦,陸續疏散撤離民眾人數達944人。此外,南投縣開設12處收容所,確保鄉親平安也有得住。南投市長張嘉哲則說,因貓羅溪暴漲,造成市內振興里往北到軍功里、平和里到內轆地區淹水嚴重,不少民宅也因而進水,貓羅溪堤防外更有上百輛汽車淹水泡湯,鄉親關心的農業損失認定,則因為道路受損,暫時還無法會勘、統計。
大坵島主鳴冤3/梅花鹿成農民惡夢 政府跨部會提解方成當務之急
台灣梅花鹿在動物園內並不稀奇,不過能在野地看到奔騰的梅花鹿則令人驚艷,因此許多人都把梅花鹿當成「野生動物」,其實牠是經過復育野放後的「家畜」,但迷糊的也不只是一般民眾,據國會助理透露,當初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被問到梅花鹿「身份定位」時,一樣搞不清楚狀況。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台灣梅花鹿是台灣特有亞種,主要分布於海拔300公尺以下的丘陵地與平原,過去曾因人類大量濫捕,因而台灣最後一頭「野生」梅花鹿可能已於1969年絕跡;後來墾管處進行人工復育,再將成功復育的族群野放,目前在墾丁國家公園、綠島和馬祖大坵島等地,皆算是成功復育的案例。墾丁地區梅花鹿常肆虐滿洲、恆春的火龍果和黑豆等農作物,令農民咬牙切齒。(圖/報系資料庫)然而野放後的梅花鹿因體型不小,繁殖速度快,又缺乏天敵,若在特定區域數量過多,不僅危及鹿群體自我生存,危害農作也成為居民最頭痛的惡夢。本刊調查,台灣近年來發生多起梅花鹿傷人事件,在台中龍井山區曾有發情中的梅花鹿用鹿角攻擊老人,甚至將人拖行數十公尺,導致該名長者縫了130幾針;在觀光客眾多的墾丁國家公園,也曾發生梅花鹿衝撞遊客,或是有旅客駕車撞傷穿越馬路的梅花鹿等意外;大坵島也有登島遊客在餵食梅花鹿時,遭公鹿擦撞受傷。梅花鹿對農作物的破壞更令農民咬牙,一名國會助理指出,墾丁地區約有1500頭到2000頭梅花鹿,常肆虐滿洲、恆春的火龍果和黑豆等農作物,民眾認為梅花鹿是國家復育管理,經常找上門來求償,內政部甚至為此頒布「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致農業損失補助作業要點」。只是這項補償措施有明顯的「地界」,只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農作物遭梅花鹿損害就賠,一線之隔國家公園外的農作物同樣被梅花鹿損害,政府就不負責,「一國兩制」害得農民眾罵聲連連。一名國會助理表示,梅花鹿被農委會定位為「家畜」,不是野生動物,這種曖昧不明的法律地位,早在1980年代國家公園復育梅花鹿計畫時期,就被深刻討論過,包括研究發展經費、野放追蹤等合法性問題,結果20年過去,問題仍未解決。梅花鹿衍生的問題必須靠跨部會整合解決,包括墾丁國家公園、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和林務局,以及影響所及的縣市政府,否則很難杜民眾悠悠之口。據指出,有次屏東立委鍾佳濱質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梅花鹿是不是野生動物,結果陳主委第一時間說「是」,在立委和林務局同仁提醒後,才緊急改口,但農委會對於如何處理梅花鹿族群擴張危害生態及農業,卻明顯毫無定見。林務局表示,今年8月24日林試所、林務局、墾管處和畜試所共同召開聯繫會議取得共識,於不同地區透過試驗來發展更有效率的誘捕方式,將高密度族群造成危害的鹿隻捕捉移除或回收,並由畜產試驗所進行梅花鹿保種及應用研究,發揮梅花鹿利用效益,且梅花鹿族群控制的議題需逐漸與社會溝通,將由墾管處主導,其他與會單位配合。 墾丁國家公園不時發生梅花鹿衝撞遊客意外,賠償問題讓政府傷透腦筋。(圖/報系資料庫)
內蒙古遭遇70年來最強暴雪…建築遭大雪覆蓋 民眾尋車如盲測
時序逐漸入冬,中國內蒙古通遼市自7日、8日起連降2天大雪,打亂當地民眾生活節奏,部分地區積雪深度達68公分,創下70年來最新歷史紀錄。截至8日下午16時許,這場暴雪已造成1人死亡、約1.5萬人受害。綜合大陸媒體報導,近日伴隨著突如其來的寒潮,內蒙古地區民眾生活變得舉步維艱,不僅建築物遭大雪深埋,有民眾想外出才發現自家大門已遭冰封;好不容易推開大門走到街上,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積雪更是與1名成人身高齊平,就連停在路邊的車輛也被掩埋在厚厚的積雪中,僅留下一個方形的輪廓,民眾尋車猶如盲測。大陸東北、內蒙古暴雪,停車場車輛都被積雪覆蓋。(圖/翻攝錢江晚報)報導指出,這場大雪打破當地自1951年的的積雪深度紀錄,刷新70年來最強暴雪紀錄,使得當地學校緊急停課、機場關閉,幾乎切斷受災地區的交通路線。不少戶外農業的溫室棚架也因不敵積雪重量遭壓垮,牲畜死亡多達321頭,讓當地農業損失慘重。為讓民眾生活盡快恢復正常,當地自來水公司正致力搶修供水管網,市政部門也積極開展清雪作業。大雪使人寸步難行,走路都會深陷雪地中。(圖/翻攝微博)據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此波強降雪的形成原因,是為該地一股冷空氣,行經東北時於高空形成切斷冷渦,在黃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氣旋,將黃海和日本海大量水汽輸往東北、內蒙古一帶。因冷暖空氣在東北上空激烈交匯,使得降水量長時間增強,才導致出現極端性氣候。根據《東方網》報導,遼寧省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陳鵬獅表示,未來一周東北、內蒙古等地氣溫回升緩慢,但仍需注意積雪對產業及挑交通的影響,民眾外出須小心注意,以免受傷。
北海道地上寫「10/17」有大便 在地人揭真相:有熊出沒
北海道地廣人稀,自然資源相當豐富,野生動物闖入民宅的情況時有耳聞,近日,有網友在推特上分享一張照片,只見北海道地面上竟然寫著「10/17有大便」的字樣,令有些人摸不著頭緒,不過事後就有在地人出面解惑,這是在提醒大家,附近有棕熊出沒。據日媒《Jタウンネット》報導,一名推特用戶「日報さん」最近分享一張照片,可見北海道路邊地面上被人用黃色顏料寫著「10/17有大便」的字樣,令部分網友摸不著頭緒,不知為何要特別註明,警惕大家地板上有大便。不過「日報さん」隨後也解釋,看到這樣的警示,代表著附近有棕熊出沒,所以如果在旅行途中有看到這些標示,請務必要小心。棕熊。(示意圖/Pixabay)事實上,北海道近年來時常遇到棕熊與人類生活圈重疊的事件發生,像是今年6月份,有民眾就在札幌市區直擊棕熊逛大街,不僅想闖入當地百貨「AEON元町店」,還造訪了自衛隊基地與機場,造成4人受傷。而棕熊不斷入侵人類生活圈,也造成當地一級產業受影響,像是北海道就因為棕熊的四處覓食,一整年的農業損失超過2.2億日圓,為了不讓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有酪農嘗試栽種穀物高梁,沒想到效果奇佳,3年來都沒有被入侵的痕跡。
圓規颱風花蓮農損嚴重 傅崐萁邀農委會勘災爭補助
圓規颱風導致花蓮各地區農損嚴重,立委傅崐萁今天(13日)邀中央官員下鄉到花蓮進行農損勘災,協助地方鄉親向農委會爭取補助;並針對吉安鄉排水問題,請農田水利管理署花蓮管理處增設閘門與暗渠,同時全面檢查評估農田水利溝渠,承諾以最快速度爭取經費改善。傅崐萁表示,圓規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風雨已連兩日重創花蓮,截至12日下午統計,花蓮縣有103件災情通報,花蓮從北到南都有嚴重災損,包括花蓮市的竹筍、鳳林的玉米與香蕉、玉里的玉米與水稻;新城更有多處農損,如木瓜、玉米、大豆、甘藍、香蕉、落花生;壽豐也有大面積木瓜、香蕉等攔腰折斷。此外,傅崐萁也表示,光復有玉米、大豆、花生、香蕉浸水及折斷;至於富里及秀林都有大範圍水稻折斷;萬榮則是玉米跟木瓜受損。他說,這次風災造成的農業損失難以估計,除了已協調縣府給予民眾全力協助外,更呼籲農委會要積極提供地方協助,並對於鄉親的農損補助能夠從寬認定。傅崐萁與服務團隊也到吉安勘查排水及水利溝渠問題,他表示圓規颱風雨勢來得又快又急,雨量讓七腳川溪水位暴漲,吉安鄉內光榮抽水站進水量就超過標準值4米3,最高達4米5,以致光華街地區排水來不及宣洩。他強調,將請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增設2處水閘門、1處暗渠來緊急改善;同時協助爭取經費,全面檢查評估農田水利溝渠。今日勘災人員,包括鳳林鎮長蕭文龍、新城鄉長何禮臺、壽豐鄉長劉耀宗、前鄉長曾淑懿、吉安鄉長游淑貞、農委會農糧署花蓮分署長徐輝妃、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副處長張貴壽、花蓮農改場副場副場長楊大吉、花蓮縣府農業處副處長張仁智、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壽豐農會理事長吳永能、壽豐鄉代表會副主席周欽南。
蔬果價恐持續攀升 致災性豪雨已造成1.5億農損
受到盧碧颱風颱風外圍環流引進的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地區持續降下致災性大雨,截至6日晚間17點為止,已經造成1億5,508萬農業損失,其中以雲林縣最嚴重,受損最多的作物為木瓜,已有4,300萬損失。農委會農糧署、畜牧處彙整此次致災性大雨農業損失,截至6日17點為止,累積農業損失已經高達1億5,508萬,其中以雲林縣的4,551萬最嚴重,前五大受損農作物為木瓜、落花生、龍眼、玉米、西瓜。其中木瓜的被害面積為441公頃、被害程度為18%,損失金額高達4,346萬,其次為落花生,被害面積為1,018公頃,被害程度23%,損失金額為2,202萬;至於畜牧損失金額為691萬,受損的畜禽主要在雞隻,共8.5萬隻,受損金額為376萬,其次為鴨、豬以及鵝。同時農委會也公告,雲林縣可辦理西南氣流豪雨所造成天然災害的現金救助以及低利貸款,即日起至15日截止,其中落花生、甘藷損失20%以上,每公頃可申請2.4萬。高麗菜、食用玉米每公頃可申請3.6萬,如果申請低利貸款截至2022年4月14日以前利息由政府補貼,4月15日即恢復繳息,利息為0.54%。
極端氣候致產量降低、離農潮 台東稻農2方法控質量銷往美德海外市場
青農魏瑞廷身為台東首位運用區塊鏈搭配物聯網科技,將台東在地池上米外銷國外,並創造出全新的稻米產值。今年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全台農業都面臨嚴峻的挑戰,異常變化的氣候讓農民難以掌握,使得過去耕種經驗無法應付這善變的天氣。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這幾年為打造精準化的農業生產,利用微環境氣象站把關作物狀態與環境動態,並運用區塊鏈中所累積的大數據分析每一期農耕策略,並節省人力與資材物料成本,掌握稻作採收期,以追求稻米的質與量。目前累積許多美國等海外客戶,並已在德國完成註冊,目標將台灣在地好米透過區塊鏈銷往歐盟國家。魏瑞廷(右)透過微環境氣象站把關作物狀態與環境動態,左為將區塊鏈運用於農業、旅宿業、金融業的奧丁丁創辦人王俊凱。(圖/魏瑞廷提供)近年台灣農業受到極端氣候常態化影響,天然災害造成的農業損失有逐年攀升趨勢,使得農民生產收入與所得隨之降低,讓原本準備返鄉投入農業青年放棄,或者已從農多年青年面臨收入所得日不敷出,開始出現離農潮,連帶讓台灣農業從業人口老齡化與人力不足現象,正衝擊台灣農業生產力。2019年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創立品牌「池上禾穀坊-米之谷」,並將栽種歷程與奧丁丁區塊鏈合作,讓全球各地的買家都可以上鏈了解農田的環境生態等。魏瑞廷說,今年這一期稻作,在大數據資料的協助下,讓施肥量更加合理化,同時田間病蟲害也減少許多,就連幫忙採收的父親都說這一期稻子很飽滿,而且數量比去年多了1成,因為自己開割稻機知道那一塊地可以跑幾趟都固定的,這一期真的多了不少。台東青農魏瑞廷採收稻禾。(圖/截自魏瑞廷臉書)魏瑞廷說可以從這三年來的產量與銷售狀況,來了解「池上禾穀坊-米之谷」的經營實績與在炎熱天候衝擊情況下的盡力維持產銷量的表現,主要多是老客戶回流與口碑占多數,而且口耳相傳1個介紹1個,也是占很重要的角色。統計三年來的產銷數據,2019年1-5月6千包(內銷2000包、外銷香港2000包,美國2000包),2020年1-5月則提高到1萬包(內銷3000包、外銷香港1000包、美國1000包,台商6000包。另外2月新加坡原本3000包,但疫情延後)。2021年1-5月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度都以內銷為主5000包,疫情搶購單月達1000包。魏瑞廷於台東池上栽種稻米,並自創品牌「池上禾穀坊-米之谷」。(圖/魏瑞廷提供)「池上禾穀坊-米之谷」的國內外市場佔比,2019與2020年來皆約佔6成,主要來自網購與社區團購,國內消費者則約佔4成。2021年的國外客戶則約佔1成,國內佔9成。魏瑞廷分析說,美國客戶喜歡區塊鏈上所登載的田間動物生態,因為他們認為,將錢購買對環境也幫助的產品,同時也是間接在保護環境。另,他們相信有圖有真相的區塊鏈溯源履歷,讓他們可以透過真實畫面感受現場。國外客戶大多是年輕創業,以網購市場為主。以美國來說,除網購市場外,有買家是進貨至華人社區販售熟食白飯。魏瑞廷說,儘管新冠疫情打亂「池上禾穀坊-米之谷」國際市場佈局,仍相信,糧食業是未來的趨勢,畢竟國家以不是一次發出糧食危機的警訊,未來我們利用區塊鏈的大數據資料分析作為經營管理參考依據,在有限資源下,精準化經營農業,讓農民可從中獲得更大收益。「池上禾穀坊-米之谷」「池上禾穀坊-米之谷」於德國註冊商標。(圖/魏瑞廷提供)「池上禾穀坊-米之谷」也正與奧丁丁集團共同邁向國際農產市場,透過自身經驗一同為台灣小農找出路,因為台灣人口有限,農產品內需飽和情況下,勢必要找出一條全新的銷售路線,這樣台灣農業才能有嶄新的未來。魏瑞廷強調未來農業,除了傳統耕作方式,更要積極透過科技導入傳統耕種,並透過大數據分析,給予作物最佳生長養分外,並結合軟、硬體設備,將能降低農民的勞力負擔,也提升農業生產競爭力。更期望地方政府可以推動新的耕種方式,吸引年輕族群從農,加入「科技農夫」的行列,共同解決農業面臨的困境。近年台灣農業為解決生產窘境,正朝向智慧農業轉型,運用智慧科技例如區塊鏈、物聯網(IoT),無人機(含農業機械)等,取代農業生產中所需的人力與掌握氣候變化,藉此協助提高農業生產力、降低生產過程的風險,同時搭配科技創新的數位行銷模式,創造農業全新的價值,透過農業智慧科技走出嶄新的一條路,讓農業成為一個賺錢的行業。
紅火蟻入侵花蓮 鳳林光復上千公頃面積成災區
花蓮縣鳳林鎮一間民間光電場上月底發現遭紅火蟻入侵,農業處更證實,這是花蓮縣首度有紅火蟻現蹤,經探勘發現蟻丘分布範圍除鳳林鎮,一旁光復鄉也受到波及,面積逾1千公頃,且入侵時間長達3年之久;相關單位已規畫後續防治計畫,預計在農曆年後進行大面積噴藥防治。台灣不少地方皆曾傳出紅火蟻現蹤消息,這卻是花蓮首度案件,因此縣府與國家紅火蟻中心十分重視,並成立聯繫平台。農委會防檢局網站指出,紅火蟻屬外來種,會影響生態,也會造成農業損失,不慎遭叮咬,體質敏感者甚至會引起過敏性休克反應,嚴重可能致死。去年5月台東東河鄉曾有名婦人在自家農園被紅火蟻叮咬昏迷送醫。花蓮縣府農業處長吳昆儒表示,這次發現的紅火蟻丘分布範圍涵蓋鳳林鎮及光復鄉,密集區面積高達1256公頃,從蟻丘數量、擴散程度推估入侵時間應該超過3年。農業處已先灌注藥劑滅蟻,並會同相關單位啟動防治措施,預計在3月執行大面積噴藥防治作業,同時監控執行成效。火紅蟻中心也將在2月3日到鳳林環保科技園區了解初步灌藥效果,示範蟻丘灌注方法。
連日寒流虎斑凍死、鳳梨凍傷 養殖戶損失近百萬
受到寒流低溫影響,宜花農漁業都陸續傳災情,宜蘭縣養殖戶、農民反映農漁業受到寒害,宜蘭壯圍鄉養殖戶的龍虎斑遭凍死,估計損失近百萬元;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為全國土鳳梨最大產區,當地鳳梨花已出現凍傷,當地農民憂心氣溫回溫後,受凍鳳梨花將出現腐爛,春節旺季恐無法出貨。宜蘭縣有養殖戶的龍虎斑因寒害凍死,縣長林姿妙(左五)昨前往壯圍鄉了解養殖戶受損情形。(圖/宜蘭縣政府提供)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表示,壯圍鄉登記放養龍虎斑的面積有11.3公頃,依據鄉公所的資料,有4.8公頃養殖面積的龍虎斑受寒害影響,約有1成龍虎斑遭凍死,損失金額為96萬元。林姿妙允向中央爭補助海洋所指出,魚類較不耐寒,容易受到寒害影響,縣府會向中央爭取救助補助,以養殖龍虎斑為例,1公頃可補助38萬元。縣長林姿妙昨也前往壯圍鄉了解養殖戶受損情形,她表示,縣府會全力協助養殖戶辦理相關程序提出救助申報,農產品也會比照辦理,以減少農漁民的損失。大同鄉也有農民反映高麗菜受到寒害,農業處等單位前往南山地區勘災,農業處表示,南山地區的高麗菜外葉有些凍傷,但內葉狀況無異常,這波寒流暫未造成農業損失,但後續仍會持續觀察。瑞穗農會估 損害45公頃花蓮瑞穗鄉富興社區是目前國內土鳳梨產量最大的社區,栽種鳳梨面積達250公頃,其中,栽種土鳳梨的面積高達7成,3成栽種金鑽鳳梨。農友王聰益說,他的鳳梨田已經有一半鳳梨花出現枯黃狀況,憂心春節將屆,這些鳳梨花恐無法出貨。瑞穗鄉農會、花蓮農改場昨實地勘查,農會總幹事黃盛皇表示,農民1公頃成本約20多萬,初估約有45公頃災害面積,不過,農損必須超20%才能符合天然災害補助,當地設有加工廠,鳳梨花外觀無法出貨,但果肉良好,可取鳳梨果加工果乾、鳳林醬,讓鳳梨花保留剩餘價值。
首颱撲本島!閃電輕颱海陸警齊發 歷年11月颱風「象神」造成64死
今年第20號輕度颱風閃電以每小時20轉17公里速度,往西轉西北西向巴士海峽移動,由於閃電路徑持續偏北,預計5日晚間20時30分將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警戒範圍以恆春半島為主,台東機率也高。氣象局指出,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東部沿海地區將有強陣風及間歇性大雨及長浪發生之可能,根據《東森新聞雲》指出,目前花蓮地區海邊受「閃電」外圍環流影響,已開始出現強陣風及長浪,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編組所屬機動巡邏站人員,在花蓮七星潭風景區和石梯坪等熱門區域,對遊客、釣客和漁民實施柔性勸導,避免民眾發生意外。 花蓮海域受閃電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已出現強陣風及長浪。(圖/翻攝自氣象局)另外據氣象局統計,1959年起,歷年11月共有17個颱風發布颱風警報,在2000年後則有2000年中颱象神發布海陸警、2000年輕颱貝碧佳發布海警、2003年米勒海陸警齊發,2007年米塔發布海警。其中,2000年後11月共有4個颱風發布颱風警報,像是2000年的中颱象神,當時受到外圍環流和鋒面雙重影響,造成台灣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和中南部山區降下豪雨,當年全台有64人死亡,其中,基隆巿「建益護理之家」14人溺斃以及「天道研究學院」15人溺斃最為嚴重。象神更造成全台道路多處坍方,電力、電信系統嚴重受損,近26萬戶停水。農業損失約36億元。 11月發布颱風警報歷史颱風列表,橘色欄位為海陸警齊發颱風。(圖/氣象局提供)
食農加速器種子輔導15個團隊 創造6,000萬元業績
過去除了每年的農業損失達到百億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糧食危機議題,「好食好事基金會」近2年推動食農加速器,成功輔導超過15個新創團隊,今年更引進種子基金,希望吸引食農創新團隊加入,預計在食品、農業、科技、與生技等議題上培育食農創新國家隊。根據資料顯示,台灣近5年農業損失就擴大到每年台幣135億元,食農產業的永續發展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以扶植國內飲食與農業新創事業為宗旨的好食好事基金會,自2018年啟動「好食好事加速器種子計畫」推動科技、生技、食農等創新技術應用,推出兩屆已成功輔導15個新創團隊轉型與進化,已經創造逾6,000萬元業績,今年邁入第3年,希望具有核心技術、商業模式、營運規模的食農科技、食農生技、創新飲食或永續食農新創團隊加入。好食好事基金會指出,面對氣候變遷造成的農損、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與挑戰,食農新創業者更需調整營運體質及商業模式,才能逆勢成長,永續經營。以前兩年輔導的團隊為例,提供數據協助農民判斷氣候、土壤與病蟲害,並結合5G及無人機操作噴灑等最新農業科技新創、漁電共生養殖儲能與永續漁場經營的水產新創。根據國際知名食農創投報告AgFunder指出,2018年全球對「農業科技」與「食品科技」新創的投資達到169億美元(約新台幣5,070億元),總金額年增 43%,結合物聯網(AIoT)及5G的新興科技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球發酵。
「千億蝗蟲」殺到!大陸考察團慘被咬 蝗蟲群聚怕同類「吃掉」
大陸政府除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還陷入「非洲沙漠蝗蟲侵入」危機,這次蝗災已造成25年來最嚴重的糧食損害,且於2月中飛抵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大陸邊境。巴基斯坦因蝗災肆虐,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大陸的蝗災防治工作組已前往當地考察,根據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局)草原管理司、生態修復處處長王卓然表示,目前蝗蟲進入交配繁殖階段,且比想像中還嚴重,儘管入侵大陸的風險低,一旦發生,恐將面臨更嚴重的災害。大陸專家赴巴基斯坦考察蝗災慘被蝗蟲襲擊。(圖/The Star)根據《大陸央視》引述王卓然的回應表示,沙漠蝗蟲和大陸境內常見的東亞飛蝗相比,不但個體較大,攻擊性也強,團隊人員甚至在考察過程中還被咬。另外,巴國卡拉奇食品安全部、植保中心主任塔拉奇也坦言,蝗蟲交配產卵季節是關鍵點,如果順利完成繁殖,將會帶來更大災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因非洲前期控制不力,預計沙漠蝗災將蔓延至今年6月。(圖/Mashable SEA)塔拉奇指出,當蟲卵孵化並形成幼蟲時,在還不會飛的情況下,會啃食附近的農作物,並在短短數日內吃光,對農業損失的情況帶來重大影響。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早在2月就向全球發布沙漠蝗災害預警,表示因非洲前期控制不力,沙漠蝗災恐蔓延至今年6月,且預測規模將增長至500倍。林草局近日已發布緊急通知,沙漠蝗災對境內的潛在危害仍未解除,若蝗災入侵,將面臨規律未知、監測技術缺乏、防控困難等不確定因素,因此要求相關單位做好防控。研究發現蝗重群聚原因竟是怕被同類吃掉。(圖/Sputnik News)大陸林草局2日發布的通知稱,若蝗災將持續爆發,6、7月可能從巴基斯坦、印度入侵西藏,或是持續東非,經過緬甸入侵雲南,存在相當大危險性。林草局指出,蝗蟲在境內草原地區分布廣泛,大陸境內平均每年約有150萬公頃的面積受災,希望能以這次的沙漠蝗災為契機,強化本土草原蝗災的防控工作。至於蝗蟲為何會成群結隊?根據昆蟲學家布爾(Jerome Buhl)實驗發現,若蝗蟲超過一定數量,行進方向會漸趨統一,主要是為了避免被同類吃掉。實驗發現,若蝗蟲在行進中出現側翼,比較容易被同類吃掉,保持隊形行動,不但效率高,也相對安全,因此蝗蟲多數會成群結隊。
台灣最強的颱風有哪些?網公認這3個災害最嚴重
【編輯/施靚妤】8日因強颱利奇馬暴風圈籠罩北台灣,8個縣市因此停班停課。每年的夏季都是颱風季節,每次颱風來襲除了注意是否有放假,也希望不要造成任何災害。有網友就在PTT發文討論「遇過最強的颱風是哪個?」2001年的納莉颱風,台北南港淹水至腰部的高度。(圖/中時資料照) 發文的網友先指出,他認為最強的是2015年的蘇迪勒颱風,那天他還要上班,但公司在山上,在騎車的路上,發生土石流,路上紅綠燈跟招牌也被吹斷,真的相當危險。文章一出,沒想到大家都公認遇過最強的颱風前3名是:「1996年的賀伯颱風、2001年的納莉颱風以及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但這3個颱風對各地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網友皆認為影響北部最嚴重的是納莉,影響中部最嚴重的是賀伯,影響南部最嚴重的則是莫拉克。2001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南投發生土石流,多處路段也被毀無法通行。(圖/中時資料照) 2001年的納莉颱風,從登陸到出海長達49小時20分鐘,創下颱風中心滯留最久的紀錄。也因此造成台北各地嚴重淹水,捷運也變成游泳池,現在西門捷運站內還可看到當年,納莉淹水的標註線高達540公分。網友也留言表示「第一次連放2天颱風假,到處淹水」、「納莉很恐怖,我家算地勢高,都差一點被完全淹沒。2001年的納莉颱風造成台北捷運淹成游泳池。(圖/中時資料照) 中部地區的網友則表示,1996年的賀伯颱風最有感。賀伯被稱為「百年來最恐怖的颱風」,因為是少見的「西北颱」,不僅威力強大,更挾帶著豪雨與強風,造成的傷亡相當驚人。當時73人死亡與失蹤、463人輕重傷、500多間房屋全倒,農業損失也非常慘重。網友紛紛表示「家裡玻璃全破」、「那時候第一次知道什麼是土石流」、「樹倒一堆,附近屋頂東西都被吹走」、「停電停好幾天。」1996年的賀伯颱風,阿里山鄉樂野村石壁部落。(圖/中時資料照) 影響南部最嚴重的則是10年前的莫拉克颱風,當年莫拉克雖然是中颱,但帶來的雨量讓南台灣無法負荷,造成的八八水災至今仍是近50年來台灣最嚴重的水患,至少681人在這之中罹難,且高雄市甲仙區小林最為嚴重,474人活埋、滅村,許多網友表示「濁水溪以南應該沒有懸念莫拉克了,有夠離譜」、「絕對是莫拉克,我家在台南的田全毀」、「莫拉克,剛好當時人在旗山,感受超深。」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導致高雄小林村慘遭滅村。(圖/中時資料照)
【八八風災血淚1】莫拉克滅村 災民則能回原鄉
【記者/馮緯瀚、甯其遠】十年前莫拉克颱風挾帶狂風暴雨,引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八八風災,雖然當時的重災區重建,早已告一段落,然而若要完全恢復當年的生計與生機,看似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在八八風災十周年前夕,本刊記者走訪當年受災最嚴重的高雄和屏東兩地,檢視十年來的災後重建進度,並訪談受災戶和名噪一時的救災英雄,希望相關單位能夠深切理解災民的需要與期許,讓十年血淚真正畫下句點。十年前的八八風災,高雄甲仙鄉小林村遭土石流滅村,倖存的災民,被安置在百合永久屋。白色的瓦牆、灰色屋頂,一棟棟比鄰佇立。另座落於屏東瑪家鄉山腰坡道上的禮納里部落,落日餘暉下,環境像極了舊金山的縮小版,二十九公頃安置了當年三地門鄉和瑪家鄉等八八災民近五百戶,部落裡雞犬相聞,偶見原住民小朋友互逐嬉戲,老人縮在簷下納涼,多數年輕人則是一早就回到原有部落忙農務,災後十年歷經不少困頓,生命還是得找到出口。莫拉克帶來大雨,沖毀道路、橋梁,造成嚴重傷亡,不少罹難者被埋在土石下多日形成衛生隱憂,救難人員必須穿著防護衣進入現場。(圖/軍聞社提供)莫拉克帶來大雨,沖毀道路、橋梁,造成嚴重傷亡,不少罹難者被埋在土石下多日形成衛生隱憂,救難人員必須穿著防護衣進入現場。風災後,一開始重建進度落後,期程從三年延長為五年。風災受損與不適合居住的災區居民,由政府提供土地、民間出資,一起建置永久屋,災民擁有地上物所有權八十年,目前安置作業已全部完成。不過,由於許多災民被迫移居到山下生活,實在不習慣,只好經常回到原部落操持傳統農務,但原部落仍存在不小土石流風險,災後「安居」只是重建第一步,如何「樂業」才是災民心中最盼望的。二○○九年中度颱風莫拉克帶來大量降雨,重創台灣中南部與東南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包括高雄縣甲仙鄉、那瑪夏鄉、六龜鄉、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台東縣卑南鄉和太麻里鄉。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共有724人死亡或是失蹤,造成農業損失超過200億元。災後政府先調用年度預算新台幣220億,並一次編列跨年度特別預算1,165億元,再搭配民間善款254億元,投入災後復原、重建,並在各地興建永久屋安置災民,包括現今高雄市五里埔、月眉大愛園區、屏東瑪家農場、長治百合園區、嘉義樟樹湖、台南、台東和南投等共17處安置基地。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8期《周刊王》和2164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僅需「旺透價39元」,2019/08/07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