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
」 農業 藻琴酒公糧遲暮2/漲收購價挨批打臉休耕補助 專家喊「水稻收入保險」助攻農政革新
隨著解嚴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灣的農產市場也逐漸跟上自由開放腳步,但在國防安全與糧食自給考量下,政府仍保留「公糧保價」制度,近來還有人倡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然而在稻米耕作與銷售機制扭曲的現況下,專家批評,公糧漲價只會「肥了農耕隊與農會」,長遠來看更阻礙農業升級。本刊調查,「公糧保價」收購制度當年為了順應工業發展,政府憂心全台瘋工業化之際,農業自給將受重擊,因此打出「公糧收購」制度,當時以略高於市場價格為號召,希望農友能將部分稻穫撥繳到公糧。然而時至今日,由於市售米糧盤商收購糧價已可與公糧分庭抗禮,加上精緻農業科技發展,打出「品牌力」的高級稻米售價更狠甩公糧收購價,即使2007年與2011年各有一波公糧收購漲價,大趨勢「公糧收購量」仍不如以往,目前全台大略以公糧3成、私糧7成比例維持稻米市場。家族曾經營公糧保管場的竹北東海復興碾米廠三代鄭東煒指出,公糧收購在「以農立國」的時代與戰爭非常時期有其必要,但如今自由貿易興起加上產業轉型,像新竹縣不少耕地,反而因縣政府與科學管理局擔心農業灌溉水「搶了台積電用水」,因此大舉鼓勵休耕,還廣發「休耕給付」,一年二期每公頃可領近新台幣10萬元,如今反過來要提高公糧收購價,恐怕會讓休耕者前仆後繼地又重新耕作,政策目標混沌不明「這不是自打架嗎」,他疑惑。已結束營業的復興碾米廠二代鄭東煒說,上一代在日本時代做皮革加工,國民政府來台後便看上現有動力機具,轉作碾米兼公糧倉庫多年,是早期大新竹軍營的重要米糧來源。(圖/方萬民攝)逢甲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教授楊明憲指出,目前全球只剩台灣對農業有大量的人為扶持措施,包含「休耕給付」、「轉作獎勵金」與「公糧保價」收購等,這些肉桶式政策實在「太看小農民了」,也會造成生產結構扭曲、排擠農業預算,因而沒有錢發展冷鍊與物流革新。楊明憲說,放眼全球,其實世界貿易組織(WTO)參與會員國,都有「補貼上限」門檻限制,就是所有的扶持產業補貼,都有上限金額天花板,以利各行各業公平自由發展。以日本來說,近年便因為補貼上限「用完了」,取消了「公糧保價」給付,改在過渡期以「所得補償」方式,輔導農友轉型,經歷了一場劇烈陣痛。他憂心,反觀台灣一再地喊出增加補貼,卻沒人說只要是WTO會員國「補貼就有用完的一天」,如同飲鴆止渴一般,一旦補貼到達天花板「難道台灣要退出WTO嗎?」他無奈批。台灣稻米改良成果斐然,專家呼籲農政經費該投入農業科技提升,才有望農政永續。圖為2020宜蘭米出口日本封櫃啟運典禮。(圖/翻攝自社團法人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臉書)楊明憲直言,若要達到保障農民基本生存並兼顧農業升級宗旨,與其肉桶式地撒錢提升公糧價,農業部更應該強化推廣「水稻收入保險」,透過保險機制鼓勵農民勇於改種或培養其他稻作,照顧幾年「陣痛期」的基本收入,台灣農業才能永續,否則「肉桶式」公糧收購加碼,「總有一天會爆炸」他示警地說。領銜提案提高「公糧收購價」的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強調,近年運輸成本與肥料漲幅驚人,13年沒漲的「公糧收購價」本就該漲,他會盯農業部持續輔導農友技術革新。張啓楷說,「水稻收入保險」理念不錯,明明可與提高公糧收購價並行不悖,可惜農業部宣傳方向錯誤,他未來質詢仍會持續關心監督。
探索日常生活的農業科普 「農業科技魔法盒」特展精彩登場!
農業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農業部首度邀集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及相關學校法人,精選在日常生活可見的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於10月1日(二)至13日(日)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7樓西側特展區辦理「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魔法元素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以科普教育方式讓民眾認識生活中的農業科技。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司長李紅㬢活動致詞(圖/科普特展)六大展區精采呈現農業部指出,「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設置了六大主題專區,並透過好玩的互動遊戲及闖關活動,帶領大小朋友一步一步探索農業科技在生活中帶來的驚喜及美好:主題一、農業科技魔法學院:以圖書館及技能培育教室概念,打造巨大的五本立體書,展示農業科技背後的技術創新育成及科技農企業培育成果。主題二、農業生產的秘密基地:以品種改良、智慧環控、病蟲害防治、禽畜水產養殖及循環農業相關技術,綜合呈現農業生產相關科技發展概況。主題三、從產地到餐桌的奇幻旅程:展示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農產加值整合服務及銀髮友善食品計畫推動成果,在農產品安全提升及農產品加值所推出之新技術。主題四、提升生活質感的魔法提案:以客廳作為展示空間,呈現農業科技讓農產品除了在食用範疇外,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發揮著魔法般的力量,並同步以花園及森林情境展示農業療育發展現況,展現農業科技與生活美學的融合。主題五、跨越國界的飛行魔法:聚焦農業技術輸出(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及農產品外銷相關技術,並同步展示國立中央大學「臺灣農耕隊小行星」銘牌,展示臺灣農業科技在國際合作及技術交流方面成就。主題六、未來創新魔法研究室:經過五大主題滿滿知識及驚喜,最後特別設計了可以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引導觀展民眾以農業部政策四大主軸為創意發想靈感,在空白的魔法卷軸上繪製未來農業樣貌。「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豐富的互動遊戲與展示內容,親身體驗農業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圖/科普特展)創新創意農業科技農業部表示,科技是推動產業進步的原動力,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改制為農業部)於93年設置農業科技管理及運用專責單位以來,已陸續產出三千餘項創新研發技術及六百多個動植物新品種/系,成果斐然,也為農事操作環境及生活品質帶來顯著的改變。邀請大家一起參觀「農業科技魔法盒」科普特展,透過豐富的互動遊戲與展示內容,親身體驗農業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一同見證農業科技如何推動產業進步,共同開創農業科技的無限可能!
台星泰食農交流!好食好事「台灣智慧農業週」助台公司挺進國際!
台灣食農科技界的年度盛會─「台灣智慧農業週」活動日前圓滿落幕,來自全球相關新創企業、國際買家等齊集一堂,探討食品農業供應鏈永續發展與科技創新趨勢。由好食好事加速器及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扶持的三家台灣農業科技公司,更簽定合作備忘錄(MOU),將攜手挺進國際市場。農業科技創新交流分享經驗(圖/主辦單位提供)。由頂新和德基金於 2017 年 6 月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專注於運用國際和創新思維,扶持食農新創;其中「好食好事加速器」更協助飲食上下游產業的新創團隊成長,幫忙拓展國際市場、也協助國際新創團隊落地台灣。2024「臺灣智慧農業週」9/11-9/13 舉行,其中「跨國食農創新趨勢論壇」由好食好事基金會主辦,集結台灣、新加坡、泰國三地的食農科技加速器與其扶持新創團隊,共同探討各區域食農科技發展重點。在這場泰、星、台三方食農科技論壇中,邀請泰國泰聯集團 Space-F 加速器的 Chris Aurand 博士及新加坡 Innovate360 創辦人鍾程龍參與交流。三方就區域食農產業及科技深入探討,強調如何運用各自的科技優勢,應對氣候變遷、資源短缺和人口高齡化等全球性食農挑戰。台灣智慧農業週邀請到台灣、新加坡與泰國的三方食農科技加速器及其扶植的新創團隊齊聚一堂(圖/主辦單位提供)。超過 10 家來自東南亞及台灣的食農科技公司展示了太空監測、智慧數據分析、永續灌溉系統及替代性蛋白等技術,展現未來食農產業的無限潛力。值得關注的是,由好食好事加速器及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扶持的三家台灣農業科技公司——悠由數據、蓋婭智壤、擎壤科技,於活動中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組成強大聯盟,攜手進軍國際市場。此合作象徵台灣農業科技將從衛星遙測、田間數據到永續灌溉進行技術整合,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進軍東南亞市場,擴大全球競爭力。其他成果還包括:一對一諮詢媒合會,好食好事接待了10+新創團隊及企業夥伴,期待發掘更多潛在合作機會。 國際投資人及買家媒合會:促成3場以上媒合會,為新創企業與國際市場搭建橋樑等。好食好事執行長陳茂嘉表示:「期待透過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三國經驗交流,更鼓勵區域內外的合作,加強亞洲食農科技生態系的連結。好食好事加速器致力於成為亞洲食農科技生態圈的推動力,相信只有透過持續創新與跨國合作,才能應對區域農業挑戰,創造永續且具影響力的成果」
形塑未來農業食品科技生態圈 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盛大啟動
台灣首個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 近日宣布第7屆正式啟動,本屆進入加速器的10家新創公司,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未來4個月的時間中,加速器將協助入選團隊進行全方位輔導,並共同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科技化、永續化升級。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2018年起啟動「好食好事加速器」,至今已加速55家新創團隊,今年更將鏈結策略夥伴,擇優投資優秀團隊,進一步支持創新發展。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表示,今年入選參與計畫的10家新創公司,展現出無比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期待結合專業輔導及市場資源對接後,團隊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為農業和食品產業帶來更多的變革。今年入選好食好事加速器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領域。(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放眼全球,各界對農業及永續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和資源短缺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根據美國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農業科技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以每年超過12%的速度增長,而永續科技則被視為解決環境挑戰的關鍵。好食好事加速器作為亞洲重要的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一員,致力引領此潮流,持續支持和推動創新企業的發展。好食好事亦持續連結新創企業、產業專家、投資人、研究機構和政府等資源,在台灣打造一個協作共好的食農生態圈。在本屆加速器中,累積的產業業師庫已達60位以上,並確認鏈結「SIC影響力投資」、「炙星投創」、「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等成為今年度加速器協力夥伴,不僅能夠促進新創團隊技術、知識、營運的成長,還能夠推動創新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使農業、食品科技成為整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好食好事加速器於開學活動舉辦業師專家交流餐會,助新創公司快速建立產業人脈。(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綜觀入選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好食好事加速器的多樣性和創新力。這些公司將在加速器的支持下,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經營能力,並拓展市場機會。今年入選團隊介紹如下:農業科技1. 悠由數據:透過衛星遙測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作物環境並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可持續性。2. 擎壤科技:致力於解決農業噴灑問題,透過銷售農用無人機硬體和建立農噴媒合平台,為農民提供最佳的耕種規劃。3.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全方位農業創新解決方案,以仿生地下灌溉系統提高灌溉效率,並提供有機營養液及微生物資材。農業循環4. 澄交生技:利用台灣農業資源開發保健食品,推動健康和永續農業。5. 循創生技:專注於黑水虻養殖,利用有機廢棄物創造環保效益和循環經濟,並將黑水虻製成有機肥料和畜牧飼料。6. 陽光娜娜生物材料:以香蕉假莖進行酵素取纖,再生成為紡織布料、人造皮革等工業產品。7. 馳綠國際:以咖啡渣、寶特瓶、農業廢棄物成為再生原料,作為環保鞋履及各項環保材料的解決方案。冷鏈物流8. 奇點無限:專注於智慧移動問題的解決,通過數學最佳化和預測性分析技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9. Gocochain:提供冷鏈物流的智慧保全服務,透過無線溫度監測器實現即時風險管理與數據透明化。餐飲與食品加工10.Plant Egg植物蛋-煎給能:兼顧環境永續且美味健康的植物荷包蛋。關於好食好事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是台灣第一家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使命是發掘和培育具備創新能力的農業食品科技新創企業,透過專業輔導、資源和市場對接,幫助新創企業快速成長。期待透過科技和永續的解決方案,有效應對農業和飲食供應鏈所面臨的挑戰,並帶動整體產業,為未來飲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動力,助台灣成為亞洲食農科技重要據點。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見:www.hao-shi.org。
聚焦「氣候競爭力」 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徵件中!建構食農新創生態圈 年底前進東南亞科技會展
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長期透過「好食好事加速器」培育飲食農業新創團隊,計畫邁入第7年,今年首度改為隨到隨選制,並因應氣候變遷挑戰,聚焦協助具「氣候競爭力」的食農新創公司。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期盼,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計畫現預計招收8至12家新創公司,凡是位於飲食產業上下游中、從產地到餐桌,甚至是循環經濟,只要具備市場擴張潛力、創新技術,都是好食好事加速器的範疇;報名採隨到隨選制,額滿截止,歡迎台灣、亞太地區食農新創公司報名加入,攜手構建出完整的食農新創生態系,詳細介紹請見官方網站。好食好事加速器提供新創團隊Demo Day展演機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左5)期盼,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科技賦能 食農新創打造氣候競爭力一間具備「氣候競爭力」食農新創公司,在於能提供「智慧」、「韌性」的食農服務、產品,確保原物料、糧食供給不受極端氣候威脅,此概念源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出的「氣候智慧型食農體系( Climate-SmartFood and Agriculture System)」,是一種適應生產、減緩糧食在運輸和消費過程中,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創新策略,以確保當前和未來的糧食永續,範圍涵蓋永續農業實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食物損失和浪費的最小化,及促進整個飲食供應鏈的資源效率。好食好事加速器新創發展經理林薇真解釋,具「氣候競爭力」的食農科技新創公司是近期國際創投機構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否讓食物生產更具永續性,抵禦氣候變遷,實務上科技包括:精準農業科技、有效率的灌溉技術、智慧化的保存運輸服務,甚至是替代性蛋白來源等,皆是當前國際投資人關注的目標。好食好事透過加速培育、資本對接,迄今已協助多家台灣食農新創公司成長茁壯。(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好食好事加速器協助食農新創鏈結豐富資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所推動的加速器計畫已邁入第7年,獲選進入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的新創公司,可持續獲得豐富的業師前輩經驗指導、對外曝光機會,並能廣泛與潛在合作夥伴、投資者建立人脈網絡,還有機會接觸基金會的合作企業資源,開啟資金和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大門,推動業務向前發展。此外,好食好事預計在2024年第4季帶領新創團隊開拓東南亞市場,前往新加坡參與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食農科技會展,有機會與全球重要的食農科技投資人、潛在買家進行接觸。
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圓滿閉幕! 最接地氣的科技應用展示,驚艷國內外參訪者
23日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圓滿閉幕,三天超過四萬人次進場參觀,較去年成長11%,高雄場獨特安排就業媒合594人次投遞履歷,高雄市政府、台北市電腦公會與參展企業攜手合作創佳績,打造優質媒合平台,成為企業開拓商機、尋求人才最佳選擇。2024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第三年以北高雙主場模式辦理,有別於台北主場,高雄主場展示內容以接地氣、務實應用為主,即使北高都有展攤的企業,展示內容亦有所區隔,像中興保全展示亞灣數位治理5G、AIoT與淨零碳排的土地資源整合系統平台、中華電信展示「5G元宇宙科技體驗」帶領參觀者以裸視3D遊覽駁二新體驗,以及高雄主題館超過20項應用,許多第一次到高雄的國際貴賓都表示不可思議,看似簡單的科技,但應用領域及成果都讓人意想不到。高雄市政府推動「以人為本」智慧城市,發展科技應用方案以解決關係人問題為目標,這次由13個局處展示25項應用方案,許多來自台北訪客表示,參觀後才瞭解,原來高雄做這麼多解決方案都已存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包含演唱會人潮快速疏散的秘技-新一代智慧運輸系統、農來訊提供農民掌握天機、雄健康累積市民每日健康基本數據提供日常保健建議,這些應用方案也是國際貴賓指定參觀瞭解。此外,平日難得見到的消防救災機器人、室內科技運動設備、輕軌成圓路網模型等展示區,亦吸引許多參觀者停留深入瞭解。今年超過200位國際貴賓蒞臨,高雄市政府特別安排外語人員隨行陪同,引導貴賓參觀動線,協助參展企業外語溝通,讓遠道而來的國際貴賓深入瞭解應用方案及評估合作機會,展場內國際商務交流總計超過50場次。(圖左)林欽榮副市長(圖中間)加拿大楓樹嶺市長,透過雙城會議,共榮共創。(圖/高雄市政府提供)國際城市及組織代表也趁此機會拜會市府,針對未來持續合作議題進行交流。例如去年在韓國首爾獲頒全球綠色發展組織推薦(Global Green Growth Institute, GGGI)特別獎(SpecialMention Prize)的農來訊,WeGO組織 Jung-SookPark祕書長希望能夠媒合會員城市瞭解進而導入應用,並推薦高雄智慧運輸整合平台參加今年WeGO智慧城市競賽;菲律賓武端市Ronnie市長對於高雄防災救護整合服務表達合作意願,此外,針對武端地理位置及氣候適合設置太陽光電發展綠能,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也分享經驗,歡迎武端市政團隊後續派員深入瞭解;加拿大楓葉嶺市Dan Ruimy市長特地到高雄考察新能源產業廠商,由林欽榮副市長代表市長會見,雙方對於淨零產業投資交流熱絡,亦期待未來在淨零目標更進一步合作。智慧醫療館與民眾互動,獲得好評(圖/高雄市政府提供)高雄場獨特安排,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辦理,壓軸登場的徵才活動,共36家知名企業800個職缺,其中友達、鴻海、台虹、台郡、SGS台灣檢驗科技及台灣三元能源等,提供薪資條件優異的工程師職缺,薪資在四萬元以上甚至上看六萬之職缺數近250個,收到近600份優秀履歷,高雄在數位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將持續提供勞工優質的就業環境及工作機會。企業最新科技運用,吸引民眾熱烈參與(圖/高雄市政府提供)高雄的智慧城市推動,不以追求高端科技為目標,而是發展解決問題的科技應用方案,這些都在智慧城市展會中呈現,政府的數位治理、醫療院所的精準健康、工業的節能節水減碳技術、農業科技連結產銷促進企業ESG等展示內容,讓參觀者充份感受到宜居、幸福、科技、永續城市的具體實現。
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重要倡議 第一屆國際城市級氣候峰會City-COP登場!
務實韌性,實踐力最強,突破困境提升台灣能見度全球超過二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城市,卻製造超過全球三分之二排碳量,以城市為單位的減碳行動,務實且有韌性,成為今年高雄智慧城市展的重要倡議!率全球創舉,「第一屆國際城市級氣候峰會」今(22)日高雄登場,以數位韌性城市與淨零永續城市為兩大論壇主題,號召多國城市產學研團體,以高雄智慧城市展為平台,落實氣候變遷解決方案。高雄以重工業高碳排城市轉型為高科技城市,也朝向淨零城市邁進,號召國際城市倡議CityCOP,以城市為主角的氣候峰會在高雄舉辦,正是天時、地利、人和。議題討論(圖/高雄市政府提供)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致詞時提到,減碳是國際趨勢,我們深知淨零碳排,不是一個國家就可以獨善其身的,更是需要所有的組織、團體、個人與城市,一起來做,才能成功。目前所有減碳議題,都偏向「國家層面」的淨零轉型政策,我們需要一套適切「城市發展」的目標框架,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生態和挑戰,邀請國內外代表探討城市級的淨零減碳!我們也期待透過國際組織的網絡,將這理念擴散至每一城市,共同嚮應!第一屆「City COP-數位韌性城市論壇」邀請WeGO祕書長Jung-Sook Park與英國國家創新局新創主管Kara Cartwright進行專題演講,此外,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帶領討論「COP28議題中,城市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加速目標達成」,與談者有英國愛丁堡大學企業與新創領導者Mr Patrick Kilduff、加拿大楓葉嶺市長Dan Ruimy、斯洛伐克舊城副市長Dana Kleinert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顧洋。下午安排「City COP-淨零永續城市論壇」,討論「國際低碳發展經驗交流」及「永續生活推動策略分享」,分別由高雄、杜拜、斐濟、史瓦帝尼、科索沃、菲律賓、韓國等城市代表,分享如何兼顧城市發展與減碳策略、智慧電網發展、城市碳中和規劃、生活面向淨零推動策略、都市廢棄物智慧管理等內容,透過國際各城市代表分享其永續生活轉型推動策略,共同攜手創建永續且具有韌性的城市。參與者合影(圖/高雄市政府提供)自2018年起每年3月智慧城市展期間,台北市電腦公會與醫策會共同辦理「全國智慧醫院院長大會」,今年首次移師高雄舉辦!來自全國120多位醫院院長及60多位科技醫療企業共襄盛舉,探討淨零排放及數位轉型整合醫療照護體系的新發展策略,醫界高層人才交換意見,為台灣醫療轉型重要的一頁!除了室內展覽與論壇,高市府亦規劃實地參訪,帶著國際貴賓親身體驗高雄數位科技落地應用,今天下午是數位創新行程,參訪團瞭解智慧運輸中心的系統整合運作,看到輕軌全線無架空線以保留城市美麗天際線,以及凱旋醫院的去識別化設備,當個案跌倒時,立即警示護理人員;另一條路線為農業科技實地觀摩,參訪大寮鳥松的農場及農業合作社、鳳山農業試驗所等,深入瞭解AI、物聯網、影像識別、冷鏈等技術如何應用在農地土壤偵測、作物保鮮等,減少用藥增加產收。高雄智慧城市展明天最後一天,國內外買家與業者均可憑名片免費換證入場,高雄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人場,把握機會到現場與展攤互動交流,瞭解最新科技應用發展,活動詳情可參見「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官網。
新南向國家國會議員聯誼會成立 鍾佳濱:成為台灣外交部後盾
立法委員鍾佳濱、劉建國、許智傑、羅美玲共同發起的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以及新南向、新住權益民國會議員聯誼會成立大會20日正式成立,韓國駐台代表李殷鎬(Dr. Lee Eun Ho)也到場致意。聯誼會發起人鍾佳濱表示,自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他就推動了台灣與新南向國會議員聯誼會成立,並且已延續第三屆,這幾年台灣愈來愈多新住民加入,他期待透過國會外交的力量,不僅成為台灣外交部的堅實後盾,也加深民間對彼此文化的了解,未來在農業、醫療、教育等民生議題,台灣也樂於和新南向國家攜手並進,成為民主與自由的聯盟。來自馬來西亞的立委羅美玲擔任台灣與馬來西亞國會議員聯誼會的會長,她在現場用流利的馬來語致意問候;她表示,前幾屆跟隨鍾佳濱學習,現在將擔起台灣國會與馬來西亞交流的責任,也會借鏡韓國的新移民法規,透過國會力量,繼續深化台馬友好關係。許智傑用多國語言親切打招呼,並表示身為台灣與印尼國會議員聯誼會的會長,他會積極推動台印兩國在農業科技等各方面持續交流;過去,他促進觀光局升級成為觀光署,現在,觀光署也將在28日於印尼雅加達設立台灣觀光服務處,期待未來印尼能對台開放有條件的免簽及推展高雄與雅加達或峇里島直飛班機,以利民間頻繁互動。劉建國擔任台灣與泰國國會議員聯誼會會長,他表示,這幾年台灣與泰國曾加了有了包機旅遊等民間互動,身為雲林縣的民意代表,他也期待透過農業和泰國培養更密切的合作關係。
呼籲對手也拿政見說話 蔡培慧再拋6大政見顧南投
民進黨立委蔡培慧10日舉辦政見發表記者會,提出6大政策方向,盼透過完整規劃改變南投的面貌。她也呼籲對手拿出政見講話,不要再使用抹黑攻擊的選舉奧步。蔡培慧指出,她一直以來都是拿政見說話,在醫療方面,她將全力協助彰基擴建,引進彰基投資46億興建大醫院,預定2028完工。此外,她也將爭取中榮醫學中心與部立南投醫院合作,提升專業醫療品質,並強化偏鄉巡迴醫療、駐點門診多時段,以及推動男女健康平權,男學生應共同免費接種HPV疫苗,預防癌症。交通建設方面,蔡培慧提到,她已爭取110億建設集集支線連結彰化高鐵,現正施工中,預定2029通車。未來她也將規劃興建水里、車埕、日月潭纜車,完善國際觀光鐵道,並爭取規劃輕軌或捷運連結南投與台中,以及興建南投農業科技園區,擴大工研院中分院在南投量能,協助青年創新創業。最後,則是推動幸福巴士、小黃公車轉乘搭配,偏鄉到城鎮搭小黃付公車票價,解決偏鄉交通問題。農業設施部分,她將建立茶產業、咖啡產業加工專區,並擴大興建南投縣灌溉設施系統,以及打造南投農業品牌,建立物流中心,此外,也預計建立新住民親屬探親幫農機制,解決農業缺工問題。長輩福利面向,她將推動修法爭取國民年金、老人年金至少5,000元,並適當放寬中低收入戶申請資格,以及高齡長照擴大服務,與爭取提高老農津貼。學童福利方面,她將推動《學校午餐專法》明定食材來源及補助,與落實食農教育,推動多樣化體驗教育,並爭取政府補助清寒子弟讀大學,每人補貼1.5至2萬元,以及要求數發部、教育部加強大專院校以下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最後則是社會福利面向,她要持續協助南投縣政府解決垃圾問題,並擴大辦理就學就業租金補貼,以及全面協助裝設自來水、簡易自來水,且推動「租金補貼」可轉為「青年購屋自備款」補貼額。蔡培慧強調,南投並非缺乏發展機會,而是需要具備專業能力的領導者來規劃。她表示,自她上任以來,僅短短的時間內,已成功爭取超過139億的建設經費,並處理共1745件服務案件,這在在證明南投必須選擇有能力的人,共同努力讓南投更好。
賴蕭陸戰列車啟動 起跑點合體屏東徐富癸
距離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僅剩22天,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選對的人,走對的路」拚陸戰,預計展開為期4天3夜的環島拼圖活動,21日下午在屏東縣潮州鎮登場,合體屏南立委候選人徐富癸和屏北候選人鍾佳濱,號召三千人排成「人」字隊形,並邀請林生祥老師和民眾一同高唱土地之歌,表達對台灣的希望,藉此深入基層,與民意站在一起。賴清德表示,21日環島活動的第一天,透過拼字傳達我們的理念和信心,在屏東的拚的是「人」,要選對的人、帶來希望的總統,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和平的關鍵,並強調一定要在三周後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會選擇和民主自由站在一起的國家領導人,就是賴清德。賴清德說,每次來到屏東都看到這裡的進步,過去國民黨政府時代屏東是「台灣尾」,但隨著民進黨歷任縣長的努力,屏東逐漸轉變為「台灣頭」。未來若當總統,他承諾將進一步支持和幫助屏東,「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並透過「均衡台灣國家建設」計畫,打造屏東成為美麗新故鄉。第一,交通建設:承諾讓高鐵延伸到潮州,縮短台北到屏東的交通時間;打造高雄屏東第二快速公路,減少通勤時間;另外,也是每次來屏東徐富癸一直提醒的,興建屏南快速道路,打通南北交通要道。第二,是科學園區要來到屏東。因為旁邊就是高鐵、台鐵站,有交通方便的優勢,未來,賴清德承諾會幫助爭取更多高科技產業,還要設實驗中學、產學合一,全力培養屏東高科技在地人才。屏東科學園區未來要發展智慧農醫、綠色材料、太空科技及新興科技等四大主軸,發展智慧綠色科技屏東。賴清德進一步提到,未來屏東還要和其他縣市合作,南臺灣要搭起責任帶動台灣發展,未來嘉義台南高雄串聯起來,推動大南方科技路廊,帶動人潮投資大規模來到南部移動 。第三,農業科技來到屏東,農漁產外銷需要穩定品質,不只要符合國際標準,也要有完整冷鏈技術,潮州已經建立國際級冷鏈加工廠,增加屏東農產外銷淨利;長治的屏東農業科技園區,未來他和鍾佳濱、徐富癸會繼續打拼,讓屏東不只是農業大縣,要成為農業科技火車頭 。第四,替屏東打造文化觀光建設, 利用屏東的美景好好發展觀光。賴清德說,屏東是台灣的國境之南,有美麗的山海與熱帶風情,政府未來要全面提升觀光產業的服務品質,將墾丁打造成峇里島,把大鵬灣打造成夏威夷,要讓屏東成為國際一流度假勝地,此外,恆春古城也要活化,展現屏東歷史的文化,再次實現「我屏東我驕傲」的光榮。最後,賴清德表示將繼續支持屏東的發展,並呼籲鄉親支持鍾佳濱和徐富癸,讓他們能夠在國會中為屏東爭取更多利益。徐富癸則喊出屏東勝利方程式,2號賴清德蕭美琴 、2號鍾佳濱、3號徐富癸,政黨票6號民主進步黨=「3X2=6全壘打」,他說,最近在地方常常說民進黨穩的,讓他非常擔憂,擔心大家鬆懈不投票,希望選民要出來投票。
正瀚「減碳」產品北美叫座 創新板農業生技第一檔21日上市股價漲逾37%
農業生技業者登錄創新板第一檔正瀚生技(6534),今天(21日)以每股60元掛牌上市,終場作收82.40元,漲幅37.33%,董事長吳正邦10年前回台創立正瀚,以植物生長調節劑與肥料為營運核心,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5.39億元,EPS 5.56元,已賺贏去年全年;累計前11月營收14.4億元,年增率為1.69%。正瀚生技總經理黃卓君表示,正瀚擁有獨家創新的農業科技研發及製程技術,同時以歐盟《綠色新政》於2030年達成肥料減量20%、農藥減量50%的目標,開發出多種減碳型產品,符合農業生產市場之節能減碳趨勢。正瀚生技2022年營收為14.3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79元,較2021年分別成長40.81%及59.67%,經營績效相當亮眼。2023年截至10月底已發放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之現金股利分別為3.88元及1.00元,持續將營運成果回饋股東。正瀚生技(6534)此次掛牌上市由富邦證券輔導,資深副總經理吳春敏表示,正瀚更放眼全球市場,以「台灣研發、美國製造、全球行銷」的策略進行佈局,目前已於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等多個國家銷售,掌握全球農業市場需求商機,營運獲利成長可期。正瀚目前已擁有13張美國EPA原體登記證及多項專利,近年以獨家技術開發出多項減碳型利基產品,例如在主力北美市場叫好又叫座的Radiate和Radiate Next系列,未來將拓展至南美與其他地區,推升業績成長。近期推出最新富肽系列產品已陸續取得8項肥料產品登記證,針對水稻、茶葉、咖啡等經濟作物正進行田間試驗,待陸續試產及量產上市後,可成為明、後年之重要成長引擎。
最具規模的農業盛會 雲林國際農機展9月23至25日虎尾高鐵特區盛大開展
邁入第17年全國規模最大、最專業的農業盛會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6)日於2023桃園客家世界博覽會天光舞台舉辦記者會。雲林國際農機展辦理至今吸引上千家品牌參與,今年展覽邀集來自國際品牌在台代理商,與台灣農機資材、設施設備、建設機械廠商在內,共4百多家國內外優秀品牌廠商齊力展出上千攤位,實為全台最大農業盛會。展覽內容從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安全農業、健康農業到永續農業展示台灣農業實力,讓台灣農業邁向淨零碳排、友善環境及高效的方向發展,讓台灣農業加速前進。(圖/雲林縣政府提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桃園市政府在雲林縣政府力邀下,攜手共同行銷2023雲林國際農機展,記者會宛如產業交流會,邀請力達工業公司、中升農機公司、啟發機械公司、楓富機械公司、元凱機械公司、昶城公司、鴻盛建機公司及亞拓科技公司大小型農機業者齊聚桃園一同展出各式新型農機,為本次活動正式揭幕開啟台灣業界最具規模的農業盛會。展覽自9月23日起連續3日於雲林縣虎尾高鐵特定區舉行,展出內容包含有各式新型及智慧專業農機、溫網設施、電動農機、植保機、農業資材及農特產品展售,並順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所研發的設備,都將在展覽期間呈現。展覽內容相當豐富多元,有雲林縣品牌雲響豬肉推廣促銷品嚐活動、雲林良品展售、在地農特產品及國產苗木贈送等...;歡迎農業從業夥伴、專業學者、各界人士蒞臨共襄盛舉。(圖/雲林縣政府提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的今日,農業機械、設備、資材產業等,隨科技發展相當的快速,推廣省工及電動農機邁向淨零減碳友善環境的生產過程,是農業永續經營發展的目標;因此雲林國際農機展聚集政府資源、業界廠商研發能力,持續推廣科技智慧農業,打造台灣頂尖科技永續農業,讓民眾瞭解農業科技如何應對未來環境的影響,智慧農業更為農民提供專業服務,加速農事效率、解決缺工並緩和氣候的影響,今年的雲林國際農機展將為全國民眾帶來全新的展覽體驗。(圖/雲林縣政府提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雲林國際農機展辦理至今已是全台產業每年關注的焦點,2022年現場交易金額近6億元、參觀人數近50萬人次;今年的展覽更加盛大,在各家廠商踴躍報名下讓展區規模更勝以往。活動期間周邊停車場、高鐵站及會場設有免費接駁專車,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琴酒大戰4/遭正妹製酒師控未提供小綠藻可食文件 廠商:衛福部早證明了
香水師安薛佛去年與藻美學生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藻琴酒」,並在今年世界琴酒大賽打敗多國對手,奪下「特殊香料類別」冠軍,但雙方約滿後,安薛佛卻搶先註冊藻琴酒商標,另找廠商製造「世界冠軍酒」,並控訴藻美學未提供小綠藻的「可食用」證明文件才更換原料,藻美學則回應,藻類早已被衛福部歸類為可食用成分,也希望消費者能經過正確判斷後,買到屬實和喜歡的產品。據了解,安薛佛在與藻美學合約結束後,仍持續製造販售「藻琴酒」,並主打「世界冠軍」,遭藻美學控訴質疑配方不同,安薛佛則表示,冠軍酒配方內容並未更改,僅當中的小綠藻更換廠商。安薛佛表示,更換原因之一是雙方合作關係終止,更重要的是原合作廠商並未提供「可食用」之證明文件,並發現其僅有「農業科技研究院」之海藻多糖應用於化妝品技術之技轉證明。面對安薛佛的控訴,藻美學也做出回應,強調在藻琴酒的製造上,藻美學非「原料廠商」而是共同合作開發商,藻美學表示,原料商是單純採購,支付費用完成藻原料採買,後者則是雙方合作、出錢出力、或依照雙方合意方式,共同完成後續目標。藻美學表示,樂見藻類的多方應用,更致力於傳遞台灣原生的價值,但應避免混淆消費者,讓消費者經過正確判斷之後,買到屬實也喜歡的產品享用,才是生產的初衷,並強調藻類早已被衛福部歸類為可食用成份。
琴酒大戰3/冠軍酒更換小綠藻廠商遭爆料 調酒師怒指「誤導大眾」
正妹香水師安薛佛與藻美學生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藻琴酒」奪下今年世界琴酒大賽世界冠軍後,雙方並未續約,安薛佛另行製造銷售這支冠軍酒,卻遭藻美學質疑配方不同,安薛佛已委請律師發出聲明加以澄清。澄清事項:1. 所謂爆料,僅僅是當時的合作廠商因雙方合作衝突,因我們認為對方並非適當之廠商,而主動終止合作關係,該廠商所為之投書,並非真實客戶之體驗,且其已向多數媒體爆料,均因所言與事實有所差異,而不被採信,既所言偏頗不可採信,此爆料亦有疑慮。2. 所謂配方不同,實際上我們冠軍酒之配方內容並未更改,僅僅係其中配方小綠藻更換廠商,更換之原因一方面是合作關係終止,更重要的是,原本合作廠商並未提供「可食用」之證明文件,嗣後更發現其僅有「農業科技研究院」之海藻多糖應用於化妝品技術之技轉證明。對此,我們更換原料之廠商,並非屬於更換配方,因原料並未載明係「特定廠商」所出具。3. 對於爆料所稱雙方契約關係共同創作;然而,因當時簽約僅僅係冠軍調酒師誤察,而與不適當廠商之合作,然該合作廠商實際並未有製作藻琴酒之能力,相關商品亦係由冠軍調酒師親自操刀,與合約確有不同。4. 對此,安薛佛在此強調,本人方係冠軍藻琴酒之製造廠商及實際操刀之人,原廠商並無製酒能力,其刻意以誤導之方式誤導大眾,並向媒體不實投書,我們予以譴責。
防止狒狒脫逃事件再發生 林務局複查六福村設施
六福村狒狒脫逃後,林務局率專家在3月底前往六福村視察,並提出改善建議,包括加強防脫逃設施、嚴格執行出入口控管等,10日林務局前往六福村複查,除了6個月內須植入晶片還在期限內以及協助AI管理正在進行中,其餘均已明顯改善,專家們討論後認為大致已符合改善要求。狒狒脫逃掀起軒然大波,六福村狒狒管理也被林務局相關單位視為首要改善目標,3月底會勘後提出1個月內應完成防逃設施改善、教育訓練及緩衝區樹木清理以及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環境豐富化、協助運用AI技術管理等項目。此次林務局會同新竹縣政府、前台師大生科系教授王穎、農業科技研究院所長陳正文及台北市立動物園2名專家共同複查。林務局保育科長鄭伊娟說,此行主要來視察3月底要求的改善項目是否有達到。鄭伊娟表示,防止脫逃的部分,之前電圍網只有1條電牧線,當時要求增加電牧線條數、電牧線之間不要過寬,此次初步來看已有達到要求。先前要求增加餵食點、飼養環境豐富化、修剪緩衝區樹木等均有做到。另外在車輛進出緩衝區要求人力監控,這部分也有達到要求。六福村發出聲明表示,本次狒狒園區改善計畫,園區每日共投入10到12名專責人員,完成前次專家要求,另也增設監視器,預計完工後總數量為14支。林務局指出,目前六福村已依前次現勘結論,與農科院密切合作,每日定時提供狒狒影像,相關AI辨識模型已初步完成,但影像數據量龐大,為求模型更為精確,農科院已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建立雲端空間供影像儲存及計算,六福村也會持續與農科院討論如何有效進行全場域同步影像取得。
電網、獅子群攔不住逃跑狒狒 六福村6個月內全面植入晶片
六福村狒狒出逃在桃園徘迴數週逛大街,最後竟然被獵人射殺,引發全台民眾討論,林務局今(31)日與專家、新竹縣政府等單位到六福村現場勘查,要求六福村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防逃設施改善,六個月內對園區所有狒狒植入晶片。農委會林務局今日邀請北市動物園三名專家、農業科技研究院陳正文所長、國立師範大學王穎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蘇秀慧副教授,與新竹縣政府人士一起到六福村狒狒區勘查,發現園中防逃電網明顯高度不足,雖然圍牆高4米,但和外圍樹木過近,因此一旦樹木侵倒或過度生長,狒狒就有機會逃出電網外。林務局及新竹縣政府要求,狒狒等猴子園區一個月內要將防逃電牧線加高並增加數量,靠近電圍欄的樹木全面整理完成,並針對園方所有工作人員完成動物脫逃相關教育訓練及遊園車動線進出電動門管制訓練。由於六福村本來就是野生動物園,狒狒區仿照非洲棲息地,自由放養加上不少地區都適合狒狒躲藏,專家學者也認為,不管是科技方法或目視,清點起來都相當困難,因此要在六個月內全面裝晶片,另外建議修補地面破損死角、在園區內架設自動照相機觀察狒狒活動模式、增加休憩棲架,增加4至5處固定餵食點,來有效管理狒狒們。
男業務受人所託代收「包裹」⋯一取貨秒被警逮捕 得知真相獲判無罪
鍾姓男子受綽號「翁琳凱」、「小何」等人所託,涉嫌到高雄郵件領取中心領取從國外寄送的毒品K他命包裹。橋頭地檢署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對鍾男起訴。但橋頭地院法官審理後,認為證據不足,諭知鍾男無罪。根據判決書,鍾男在主觀上可預見從國外寄送的物品可能涉及毒品運輸,但卻受翁琳凱等人的拜託,於去年1月15日到高雄郵件領取中心領取內藏毒品K他命2.86公斤的包裹,且收件者以他人的名字蘇柏綸,意圖躲避海關查緝。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檢查人員發現這件包裹藏有毒品,隨即函報法務部調查局航業調查處高雄調查站,由調查站報請橋頭地檢署指揮偵辦。在鍾男領取包裹後,調查官當場逮捕。此案經送橋頭地檢署,檢方訊後起訴。從事農業科技設備業務的鍾男主張,他並不知道包裹內藏毒品,是翁琳凱稱他的一名女性客戶從德國要寄包裹給其男友蘇柏綸,但蘇已經去了大陸,所以要他幫忙領取包裹後交給小何。翁告訴鍾,包裹裝的是皮包與球鞋。律師也說,如果鍾男知道包裹內藏毒品,就不會在沒有任何報酬之下,幫他人代領問題包裹,徒增鍾男被捕的風險。法官審理後認為,檢方準備的證據不足,無法證明鍾男有主觀上運送毒品包裹的故意,且鍾男沒有前科,在案發時經醫檢也沒有使用毒品的情形,因此諭知鍾男無罪。可上訴。
美國穀物收成不如預期 全球糧食供應將吃緊
多家農產業巨擘高層表示,美國今年農作物產量不佳,未能幫助減緩因俄烏戰爭而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問題。全球至少要二年以上有不錯產量才能減緩供應壓力。農業生技公司拜耳(Bayer),農業科技商科迪華(Corteva),糧商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DM)與邦吉(Bunge)等高層近期均指全球穀物供應仍然緊張。美國與南美幾個農業大國氣候持續乾旱,加上烏克蘭農糧產量不明,使解除供應緊張問題變更困難。拜耳執行長鮑曼(Werner Baumann)指目前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問題將持續下去。專家指今年夏季高溫令美國中西部產區乾旱惡化,像玉米種植需要大量用水,但部份玉米田因雨量不足,被迫延後播種耕作而令產量下降。農業部12日把全美玉米產量預測值調降至139億英斗,較8月預估量低3%,比去年產量大減8%。黃豆產量也較8月預估低3%,並略底去年產量。農業顧問商美國專業農民(PFA)8月預期,今年內布拉斯加州和南達科他州兩大玉米區產量將各年跌13%和22%。科迪華執行長馬格羅(Chuck Magro)指外界預期今年北美與歐洲的玉米產量低於往年正常水準,導致為供應全球而儲存的進展不順利。市場估計全球穀物與油籽必須連續二年產量正常才能穩定供應。ADM執行長盧西亞諾(Juan Luciano)也認為就算烏國穀物恢復出口速度加快,未來兩三年全球穀物也要有不錯產量才能達到供應充足水準。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黃豆、小麥和玉米等期貨價過去12個月各累漲14%、17%和28%。
釋迦農求生1/農委會三支箭射傷鳳梨釋迦 陳吉仲顧面子農民丟裡子
中國大陸以驗出「大洋臀紋粉蚧蟲」為由,宣布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釋迦已逾半年,農委會宣稱祭出外銷、內銷與加工「3支箭」搶救,並稱達成率高達九成,同時還首度推出「成本型保單」理賠農民的成本損失,然而農民卻踢爆,認為這段期間外銷目標扣除香港,根本沒有達標,內銷價格只是低價賤售,痛批農委會大玩文字遊戲!去年中秋節前夕,中國大陸以驗出「大洋臀紋粉蚧蟲」(介殼蟲)為由,宣布禁止台灣鳳梨釋迦進口,對當年底即將迎接盛產的果農投下震撼彈。受害的尤其以全台最大產區的台東縣為甚,每年種植面積廣達2800公頃,產量逾2.4萬公噸,其中九成外銷中國大陸。鳳梨釋迦採收後送到集貨場分級包裝出貨,不同今天榮景不再,出貨量大減一半以上。(圖/讀者提供)為因應農產外銷可能面臨長期變局,當時各界均建議減產,台東縣長饒慶鈴認為,中央與其花10億元穩定產地價格,不如將經費用在最急迫的地方,比照水稻休耕補助等作法,讓鳳梨釋迦在中小果階段就降低產量;台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也建議,讓每位果農依比例分攤減產,再依據每公頃最低生產成本統計補償金額。不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了面子,當下即定調不減產,並在去年11月9日宣布要以內、外銷與加工「3支箭」開拓市場;11月17日更發下豪語說,「我們不會直接用現金補助農民,更不會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直接要求農民不要種了。」陳吉仲強調,不種,我們就是輸了;減產,我們也是輸了。 上月底,陳吉仲大動作到台東召開記者會,宣稱自去年迄今外銷、內銷及加工1.3萬公噸的銷售目標,其中外銷4355公噸,成功登陸日本等國家,有效拓展外銷新興市場;內銷7090公噸,成立「好釋連蓮 企業訂購平台」,鼓勵企業和國營事業認購行銷;加工1007公噸,媒合加工廠與產地農民團體供貨合作,開發果泥、果丁、冰棒、冰淇淋等加工產品。截至目前為止執行進度1.2萬公噸,達成率高達96%。檢視中央射出鳳梨釋迦「3支箭」的成果,農委會誇稱去年至今外銷總量目標近5000公噸已達標,且積極開拓中國大陸以外市場,像是成功打入日本。不過,根據農委會「農糧產銷資訊整合平臺」統計,今年上半年外銷市場中「香港」就佔了2664公噸,扣除香港以外的市場,日本僅32公噸,再加上泰國、柬埔寨、帛琉和澳大利亞,上述國家外銷總量不到200公噸。統計今年上半年鳳梨釋迦外銷總量為3054公噸,與去年1.5萬公噸相比,光是中國大陸單一市場就減少1.4萬公噸。農委會為鳳梨釋迦找尋新市場,銷往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等國,不過成效不彰,今年外銷量仍以香港佔九成以上。(圖/禾豐農創提供)台東一名鹿野地區中型集貨場主阿偉直言「三支箭是射死農民。」他說,往年盛產時期集貨場天天出貨、供不應求,每日平均最高可出貨1.2萬台斤(7200公斤),價格最好的時候每台斤80至90元;今年每日平均才批出僅6000台斤(3600公斤),每台斤平均10至20元,大多來自農會和企業的內銷訂單,內銷市場極小,價格又差。除了內銷價格難看,「患寡且患不均」公平性也引發爭議。在台東縣種植鳳梨釋迦超過五年的青農阿翔(化名)指出,農委會去年推行「好釋連蓮」內銷超過20萬箱鳳梨釋迦,光從數字看好像消化不少農產,事實上卻只有「有關係」的人才能拿到訂單。「我們同樣都是配合生產履歷、申請QR CODE和藥檢等規定,一張訂單也拿不到。」阿翔指出,農委會委請「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好釋連蓮預購平台」的作法太粗糙,訂單只給幾個特定農民團體,有些農民等不到訂單,然而卻有農民完售自己的貨品後,還去收購別的貨來賣,從中再賺一手。針對鳳梨釋迦行銷三支箭的成果,農糧署表示,將進一步檢討精進,今年將持續推行。內銷部分將拓展除了北農以外的批發通路,獎勵承銷人以增加購買誘因;外銷部分,今年也將持續與日本等國溝通,克服鮮果出口面臨的東方果實蠅的檢疫問題,加速與日方洽談薰蒸等檢疫措施;至於加工部分,由於去年是首次推行,技術和通路廣泛程度不高,將精進調整加工技術。
台英簽署農業合作備忘錄 定期就產業貿易及保育交流
我國駐英國代表處代表謝武樵與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鄧元翰(John Dennis)28日分別在倫敦及台北兩地,以視訊方式簽署「台英農業合作瞭解備忘錄」,未來兩國將建立農業合作對話平台,定期針對農業政策、農業技術、漁業資源保護及動植物防疫檢疫等議題進行交流與討論,以促進台英農業合作與農產貿易。外交部表示,台灣與17國簽有農業合作瞭解備忘錄,這次英國繼荷蘭、法國、匈牙利、波蘭之後,成為第5個與台灣簽署農業相關瞭解備忘錄的歐洲國家。相信未來台英在農業相關產業丶人員交流丶技術合作等方面都將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互惠雙贏。台英雙邊實質關係近年成長迅速,謝武樵與鄧元翰分別代表台灣農委會與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簽署「台英農業合作瞭解備忘錄」,除此之外,台英現行有效的雙邊協定、合作備忘錄及換函等近30項,涵蓋醫療衛生、青年交流、教育文化、避免雙重課稅及農業等領域。農委會表示,英國是歐洲地區重要的農業科技大國及貿易中心,而我國具有優良的亞熱帶農業栽培技術及成果豐碩的農業發展經驗,兩國有許多可以互補借鏡之處;未來在農業合作瞭解備忘錄架構下,將透過人員互訪研習、學術研究及產業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雙方農業發展及提升農產貿易,更盼我國業者藉由英國的農業科技優勢,以及與該國發展成熟的物流產業共同合作,協力經營歐洲及亞洲新興市場。圖說:農委會國際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