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試驗
」 颱風 鳳梨颱風「山陀兒」生成!前身釀嚴重死傷 被永久除名
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於今(28日)上午8時生成,據悉,山陀兒這個名稱來自泰國,原本是「山竹颱風」的替代名稱。強颱山竹颱風曾於2018年對中國廣東沿岸造成嚴重破壞,因此被除名,並由「山陀兒」取而代之。山陀兒(Krathon)由泰國命名,其前身山竹颱風在2018年重創菲律賓及中國華南沿岸,釀134死718傷,並在香港引發史上最嚴重的風暴潮,超越1962年颱風萬達。當時香港整體風力為35年來最強,僅次於1983年颱風艾倫。山竹颱風在香港造成多起塌樹事件,並導致多處嚴重淹水,讓整個城市的交通陷入癱瘓。由於災後影響嚴重,香港政府在颱風過後連續兩天宣布停課,但未同步宣佈停工,導致上班族在風災過後的交通日趨混亂,引發市民強烈不滿和廣泛爭議。而因山竹颱風造成的嚴重損害,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其名稱除名,隔年改由「山陀兒」取代。此外,植物愛好者兼作家王瑞閔也在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發文表示,「今年的颱風很熱帶水果,走了一個葡萄桑,又來一個山陀兒」,並說明,山陀兒是楝科的大喬木,形狀及口感與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相似。具有淡淡香氣,滋味酸酸甜甜,甚是好吃,只是果肉極少,較為可惜。原生於分布在東南亞低地森林。除了野生,也常被栽培,191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自新加坡引進山陀兒。王瑞閔指出,山陀兒名字由英文santol直接音譯而來,也稱作山道楝或山都兒。大約2000年後,有苗木商改稱它為金錢果或大王果。馬來文跟印尼文稱之為santul,泰文是สะท้อน,轉寫成sathon,發音都類似。
「山陀兒」是什麼? 植物專家:台灣中南部不少
台灣東南方海面上TD22熱帶性低氣壓,可能增強為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Krathon),而對於這個名字的含義,植物愛好者兼作家王瑞閔在網路上解答,表示「山陀兒」是一種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台灣中南部,口感酸酸甜甜,與山竹相似,但果肉較少。他指出,這個颱風名稱是由泰國提供的。王瑞閔在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發文表示,「今年的颱風很熱帶水果,走了一個葡萄桑,又來一個山陀兒」,並說明,山陀兒是楝科的大喬木,形狀及口感與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相似。具有淡淡香氣,滋味酸酸甜甜,甚是好吃,只是果肉極少,較為可惜。原生於分布在東南亞低地森林。除了野生,也常被栽培,191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自新加坡引進山陀兒。王瑞閔指出,山陀兒名字由英文santol直接音譯而來,也稱作山道楝或山都兒。大約2000年後,有苗木商改稱它為金錢果或大王果。馬來文跟印尼文稱之為santul,泰文是สะท้อน,轉寫成sathon,發音都類似。王瑞閔進一步介紹,山陀兒在台灣中南部的公園和私人土地上並不罕見,甚至在中興大學、屏科大等地也有栽種。台中的東協廣場有時會販售新鮮的山陀兒,花市裡也能見到苗木販售,「台灣有非常多特別的熱帶植物,來自世界各地。這些植物可能是颱風的名字,可能是水果,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我衷心的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熱帶雨林文化植物園,讓大家對這些植物更加熟悉」。此外,王瑞閔也提到前陣子命名為「葡萄桑」的颱風,同樣以水果命名。葡萄桑是山荔枝或山毛丹的別稱,與紅毛丹同屬。這種水果至少在20年前已被引進台灣,並在台中以南廣泛栽培,已能開花結果。
颱風過後酪梨災損不斷 果農苦不堪言
凱米颱風過境已3周,山區仍持續性降雨,結實累累的酪梨果樹出現裂果、斷枝、根腐等持續性損害,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黃瓜」,農民叫苦連天。大內區是全國最大酪梨產區,果農李文田表示,颱風過後至今山區幾乎每天下雨,雨勢強勁,打在結實累累的樹枝、果實上,輕則造成落果,重則斷枝,樹枝上掛著的2、30顆成熟度不足的果實全都報廢。他有7分地以網室栽培酪梨,5分地露天栽培,颱風過境時,掃掉約2、3成的酪梨。颱風過境後至今,每天都持續落果,初估又損失1至2成,而且還有幾棵果樹根部泡水傾倒,必須重種新樹。李文田指出,風災也造成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黃瓜」,口感還是很好,雖然有許多民眾要出價收購,但他嚴格要求自己的果實品質,只要不達標的果實全都不賣,最後全都分送給訂貨客戶與親友。酪梨青農楊子賢說,她的果園位於曾文溪畔,採露天草生栽培,颱風期間園內積水深度目測至少1人高,她跟父親直到第3天颱風假才涉水挺進果園,落果損失約3成,但部分果樹連根翻起,部分樹葉開始凋萎,明顯是根部因浸水受損。待採收的酪梨經過颱風摧殘,飽含水分,經過日照,轉色不全,從果腹爆裂。這些持續性傷害仍密集上演,她每天忙著重建果園,心力交瘁,無暇訴苦。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助理研究員蔡惠文表示,酪梨是淺根植物,肉質根很怕浸水,淹水24小時以上就容易發生根腐病,甚至傾倒。酪梨樹如果傾倒,如果還持續健康成長,建議不要把樹扶正,否則容易把另一邊地下的根折斷,加速死亡。酪梨樹若根部受損,約1星期後開始出現樹葉凋萎、枯黃,果實表皮乾皺,持續落果,建議要立即修剪枝葉9成以上,減少果樹養分的流失速度。不過一旦出現根部損傷情況,平均也只能救回1至2成。
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首批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
在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推動下,台灣研究團隊5月底將前進北極,把第一批計170種珍貴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以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小米是台灣原住民重要主食,將小米種原異地保存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相當重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有「末日種子庫」之稱,是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2008年建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目前已收藏450萬種植物種子樣本。種子庫位於北極圈內、有人類長住的最北邊據點,鄰近中央大學北極研究站僅2公里。5月29日在斯瓦爾巴將舉辦「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入庫典禮,包括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及台灣原住民代表等一行人將參與。周景揚說,小米為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小米在糧食安全、營養和永續農業占重要角色。此計畫搜集、整理和處理台灣小米品系種子,在確保具備發芽活性後,送入北極全球種子庫,進行「異地安全備份」永續保存。李家維說,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甲仙鄉小林村,帶走許多人命,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當地原住民,他們要復耕種植,卻不知道小米的種原在哪裡?他說,1970年代,美國學者在台灣原住民部落蒐集到一些小米種原,放在美國農業部的種子庫,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幾年前發現後,將這些種子帶回台灣,分別儲存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及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由專家培育後,提供原住民種植。李家維指出,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因為在全球暖化下,人類可能面臨糧食短缺,而小米可在乾旱地方種植,也不需要灑農藥,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農業部擬縮減陸地魚塭 林岱樺:勿扼殺養殖戶生計
立委林岱樺8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中指出,農業部目前基於「永續養殖環境」及「糧食安全」為前提,國內養殖漁業政策將縮減陸地魚塭規模,由4.2萬公頃所減至3.5萬公頃,林岱樺表示,引海水養殖的農地已遭鹽化,可能無法耕作,養殖漁民要皮為務農也有難度,要求農業部應研議一個從嚴審查的處理機制,避免影響漁民生計。農業部計劃縮減陸地魚塭規模,並積極輔導業者發展海上箱網養殖,結合室內養殖模式,以降低傳統水產養殖業高耗水土資源之衝擊,但林岱樺指出,過去長期引進海水養殖的土地已遭到鹽鹼化,在無法復養的情況之下,養了一輩子魚的漁民,該如何轉業務農?林岱樺表示,農業部說明指出,以休廢養多年之海水養殖魚塭魚符合農牧用地,可直接恢復農作使用,倘對於該土地之土壤性質及適合栽種之作物品項需要協助,則可向農業試驗所或是各地區農業改良場洽詢。林岱樺對此提出質疑,就算暫時解決土地鹽化問題,要如何確保土地不受周邊符合地目持續用海水養殖的魚塭影響?林岱樺指出,目前農牧與養殖地目混雜的區域,許多既有養殖池因未將地目變更為養殖漁業用途,根據農業部最新規定,既存魚塭所坐落的土地屬農牧用地,若在過去3年若沒有養殖事實,就不能申請復養,若再養殖就是非法使用。然而全台10縣市漁電共生區位範圍申請設面積僅約1,715公頃,仍有18,267公頃用地可設置漁電共生案場,有不少農牧用地已劃設為漁電共生區位。林岱樺認為,無論土地是否要進行漁電共生用途,當農業部劃設為漁電專區就表示原有區塊養殖行為已經先行評估過,而在農地的使用地目是交互混雜的情況下,假設有一塊完整漁電共生區塊中所有鄰地都是海水養殖魚塭,且有漁電共生但中間夾著一塊廢棄魚塭的農牧用地,在無法復養的狀態下,農地土壤鹽鹼化嚴重,亦無法從農,其漁民生計到底該怎麼辦?林岱樺進一步表示,先不論漁民改為務農的巨大轉變,就光改養其他物種都會早成漁民恐慌與抗拒;加上廢棄魚塭長久以來無法使用,容易遭排放污廢水影響環境及土地,農業部的決策是否真的有站在漁民的立場思考?林岱樺強烈呼籲,農業部不可用一刀切的剛性作業規則規範,且以毫無彈性空間的方式冷漠處理,而應該要視個案以柔性審查機制;她要求農業部應思考建立一個可轉呈中央從嚴審查的處理機制來避免影響漁民生計的方案。
免驚!國產杏鮑菇、木耳與鳳梨 農業部:未曾驗出米酵菌酸
有媒體報導鳳梨與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以及木耳可能遭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感染,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澄清,國內未曾出現在鳳梨與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之報告,也未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存在台灣農業生產環境並造成作物病害紀錄,民眾可安心食用國產農產品。農試所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四種病原型,可產生米酵菌酸者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是不會危害農作物,國內目前沒有危害農作物紀錄。農試所表示,過往國內有危害唐菖蒲、蝴蝶蘭 、山蘇、鳳梨及杏鮑菇等作物紀錄,該菌依據其病原型(pathovar)可分類為唐菖蒲病原型(pv. gladioli)、洋蔥病原型(pv. alliicola)、洋菇病原型(pv. agaricicola)等3個病原型,這3種病原型菌並不會產生米酵菌酸,也不會危害人體。農試所菇類專家呂昀陞表示,要產生米酵菌酸的條件較為嚴苛,除了需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外,需要在特殊之環境條件下發酵,如溫度須控制在22-33°C、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並含脂質之食物中,發酵1到2天才會產生,並非木耳本身就會產生此毒質。台灣國產木耳主要以鮮銷產品為主,不需要特別泡水來處理,因此選用國產鮮銷木耳,只要用水將進行外部清潔即可,而若針對乾木耳,在其泡發過程,建議應多次換水,以避免微生物孳生。農試所指出,國內以往並未在鳳梨、木耳與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的報告,同時也未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造成作物病害紀錄,民眾不用過於恐慌,可安心食用國產農產品。
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重要倡議 第一屆國際城市級氣候峰會City-COP登場!
務實韌性,實踐力最強,突破困境提升台灣能見度全球超過二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城市,卻製造超過全球三分之二排碳量,以城市為單位的減碳行動,務實且有韌性,成為今年高雄智慧城市展的重要倡議!率全球創舉,「第一屆國際城市級氣候峰會」今(22)日高雄登場,以數位韌性城市與淨零永續城市為兩大論壇主題,號召多國城市產學研團體,以高雄智慧城市展為平台,落實氣候變遷解決方案。高雄以重工業高碳排城市轉型為高科技城市,也朝向淨零城市邁進,號召國際城市倡議CityCOP,以城市為主角的氣候峰會在高雄舉辦,正是天時、地利、人和。議題討論(圖/高雄市政府提供)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致詞時提到,減碳是國際趨勢,我們深知淨零碳排,不是一個國家就可以獨善其身的,更是需要所有的組織、團體、個人與城市,一起來做,才能成功。目前所有減碳議題,都偏向「國家層面」的淨零轉型政策,我們需要一套適切「城市發展」的目標框架,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生態和挑戰,邀請國內外代表探討城市級的淨零減碳!我們也期待透過國際組織的網絡,將這理念擴散至每一城市,共同嚮應!第一屆「City COP-數位韌性城市論壇」邀請WeGO祕書長Jung-Sook Park與英國國家創新局新創主管Kara Cartwright進行專題演講,此外,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帶領討論「COP28議題中,城市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加速目標達成」,與談者有英國愛丁堡大學企業與新創領導者Mr Patrick Kilduff、加拿大楓葉嶺市長Dan Ruimy、斯洛伐克舊城副市長Dana Kleinert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顧洋。下午安排「City COP-淨零永續城市論壇」,討論「國際低碳發展經驗交流」及「永續生活推動策略分享」,分別由高雄、杜拜、斐濟、史瓦帝尼、科索沃、菲律賓、韓國等城市代表,分享如何兼顧城市發展與減碳策略、智慧電網發展、城市碳中和規劃、生活面向淨零推動策略、都市廢棄物智慧管理等內容,透過國際各城市代表分享其永續生活轉型推動策略,共同攜手創建永續且具有韌性的城市。參與者合影(圖/高雄市政府提供)自2018年起每年3月智慧城市展期間,台北市電腦公會與醫策會共同辦理「全國智慧醫院院長大會」,今年首次移師高雄舉辦!來自全國120多位醫院院長及60多位科技醫療企業共襄盛舉,探討淨零排放及數位轉型整合醫療照護體系的新發展策略,醫界高層人才交換意見,為台灣醫療轉型重要的一頁!除了室內展覽與論壇,高市府亦規劃實地參訪,帶著國際貴賓親身體驗高雄數位科技落地應用,今天下午是數位創新行程,參訪團瞭解智慧運輸中心的系統整合運作,看到輕軌全線無架空線以保留城市美麗天際線,以及凱旋醫院的去識別化設備,當個案跌倒時,立即警示護理人員;另一條路線為農業科技實地觀摩,參訪大寮鳥松的農場及農業合作社、鳳山農業試驗所等,深入瞭解AI、物聯網、影像識別、冷鏈等技術如何應用在農地土壤偵測、作物保鮮等,減少用藥增加產收。高雄智慧城市展明天最後一天,國內外買家與業者均可憑名片免費換證入場,高雄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人場,把握機會到現場與展攤互動交流,瞭解最新科技應用發展,活動詳情可參見「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官網。
吃鳳梨為何會割舌頭?顯微鏡揭密「有細針」 專家認為是這原因
鳳梨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是大眾普遍喜愛的水果,不過很多人都有經驗,在食用鳳梨的時候被「割舌頭」,卻始終不清楚原因。TikTok上近來瘋傳一段影片,有網友將鳳梨果肉放在顯微鏡下,發現果肉內竟然都是「細針」,認為這就是鳳梨會刮舌頭的原因。不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詢問農委會,專家們卻都一致認為「鳳梨酵素」才是兇手。有網友在TikTok平台指出,鳳梨是他喜歡的水果之一,但每次吃的時候,都會感到嘴巴發麻,原來是因為水果含有針晶,這些針具有保護功能,避免果實被吃掉並保護種子,與其他化學物質(如鳳梨中的酵素)共同作用,可增強效果。他收集了一些鳳梨樣本,接著放在顯微鏡底下觀察,結果看到好幾十根「針」,吃鳳梨的時候嘴巴會發麻,正是因為被這些針晶給刺傷,「草酸鈣晶體會在細胞膜上戳洞,引發刺激」,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但他表示:「這不會阻止我吃鳳梨」。影片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嚇傻:「我們在吃鳳梨的時候,鳳梨也在吃我們」、「我可憐的細胞膜」、「再也不吃鳳梨了」、「難怪媽媽總說不要吃太多鳳梨,因為會割舌頭」,還有人分享經驗,「我一直以為是因為過敏」、「在瘋狂吃了鳳梨和奇異果後,我的嘴巴痛得要命」。鳳梨含有數十個「針晶」,會破壞細胞膜。(圖/翻攝自sf_microscopy TikTok)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針對此影片詢問了農委會及植物專家,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官青杉就指出,草酸鈣的針狀結晶小到要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應該可忽略它可能帶來的物理傷害」,而且,經實務發現,鳳梨經過加熱後,就不會刮舌,但草酸鈣結晶並不會因短暫加熱就融化,但照理說鳳梨加熱過後還是會刮舌頭才對,「因此草酸鈣結晶應不是鳳梨會刮舌頭的原因」。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陳煜焜則直言:「吃鳳梨刮舌頭是果肉裡的鳳梨酵素造成」陳教授解釋,鳳梨酵素是一種分解酵素,會分解口腔的蛋白質,因此讓人有異樣的感覺;只要將鳳梨加鹽醃製或加熱,破壞鳳梨酵素的蛋白活性後,吃起來就不會刮舌頭了。
出口時未除冠芽 芒果鳳梨「台農23號」平白送大陸
不只金鑽鳳梨,近期陸媒報導指出,大陸大面積種植自台灣引進的芒果鳳梨(台農23號),甚至強調是「中國台灣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培育所得。農委會坦言,現階段尚無法得知外流管道與外流者為何,出口商則直言,鳳梨只要有冠芽便能栽種,而台灣出口的鳳梨大多未去除冠芽,「與其說大陸偷,不如說我們送給對方」。農試所嘉義分所指出,「台農23號」於2018年取得國內品種權,2019年授權國內業者生產,但無境外授權,其後向日本申請品種權保護,並於2021年取得臨時保護,往後只要有非法侵權產品銷日,便可主張權利阻止其進入日本,然而從陸媒報載來看,實在難從外觀來確認是否為台農23號,大陸如何在短時間內透過繁殖大量種苗來生產,也不得而知。鳳梨農「阿財」表示,除了澳洲的防檢疫規定須嚴格落實去鳳梨冠芽,否則台灣鳳梨基本上都是帶冠芽出口的,一方面台灣沒有去冠芽的習慣,二來去冠芽等於讓鳳梨多一道傷口,果體一旦感染,腐爛的機率也就大大提升,除非輸入國有要求,不然根本不會有人主動去冠芽。不願具名出口商指出,不去冠芽是品種外流的破口,即使部分品種的鳳梨沒有直接銷往大陸,但無性生殖的鳳梨,只要有冠芽就能繁殖,有心人士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再轉運到大陸,透過這樣的管道取得種苗其實並不難,不去冠芽其實就等同我們把品種送給對方,實在難用「偷」來給對方定罪。該出口商強調,台灣的育種有待加強,以寶島甘露梨為例,當時有不肖人士偷種繁殖和銷售,結果法院一審才判賠52萬元,如果判賠的額度比照國外上千萬甚至上億,這樣才能督促國家認真育種。
台灣花費巨額培植「芒果鳳梨」驚傳外流中國 農委會怒批強取豪奪
中國近日出現台灣花費巨額培植的「芒果鳳梨」,該鳳梨品種為台農23號,是由我國農業試驗所培育而成的。農委會表示近日防檢局查出有品種外流,途徑到底是「台灣人帶到中國」,還是「中國來偷」,仍然有待釐清。近期中國媒體宣稱,在海南島一代栽種的芒果鳳梨已經在3月中開賣,更稱是從台灣引進的品種,由「中國台灣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所研究出來的。農委會嚴正駁斥,並表示台農23號的芒果鳳梨是由我國花費巨資培植研發出來的,耗費研發人員許多的心血,怎麼可能會同意他國引進栽種。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痛批,中國強取豪奪,完全沒有法治觀念,植物品種權是屬於法定主義,台農23號芒果鳳梨已於2021年向日本申請目標市場以及臨時保護,若未來中國方面有侵權產品輸往日本,會主張相關權益,防止中國種植的芒果鳳梨輸入日本與我國惡性競爭。農委會也表示,芒果鳳梨是我國農試所於2018年6月中旬取得植物品種權,2019年通過非專屬授權,期限為5年,至今沒有授權國外種植生產,只有授權我國4加重苗業者以及3家農戶種植生產。為了有效遏止植物品種非法進出口,會盡速修正相關法案,強化品種管制方式,並將研擬將刑責入法。
西雅圖咖啡混豆案審結 士林地院判總經理6月徒刑、緩刑2年
知名咖啡店西雅圖咖啡被控攙入低價的羅布斯塔豆販賣,士林地院今天(23日)宣判,依「販售虛偽標記商品罪」,判處總經理劉增祥6月徒刑,廠長李志明4月徒刑,均緩刑2年,並繳公益金共330萬元,馥餘實業公司扣案1000萬犯罪所得沒收,未扣案829萬餘元沒收。「食力foodNEXT」2019年報導,馥餘實業公司經營的西雅圖咖啡店攙偽混豆販售。經北市衛生局派員稽查,並抽驗宣稱百分之百阿拉比卡豆的「西雅圖系列咖啡」產品,發現馥餘進貨咖啡豆與製程的用量不一,經士檢搜索約談後,發現確實以低價的羅布斯塔咖啡豆攙偽高價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再包裝成「西雅圖Legendary義式綜合2LB」等13項產品販售,檢方依涉嫌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中「攙偽食品罪」、《刑法》的「販賣虛偽標記商品罪」起訴。58歲劉增祥強調,阿拉比卡豆和羅布斯塔豆都是食品,他以阿拉比卡豆的酸感,加入羅布斯塔豆強烈口感,配置咖啡豆商品比例,但行政人員疏忽,才標示成100%阿拉比卡豆。現今公司產品已不使用羅布斯塔豆。經農業試驗所證實,阿拉比卡豆嫁接,基因不會重組或改變。檢方認定13樣咖啡豆商品混充羅布斯塔豆,起訴馥餘公司總經理等人。
豪雨不斷農損破億元 蔡易餘呼籲農委會:開放APP讓農民即時存證
台灣近日受豪雨及「盧碧」颱風影響,農業災損已破1億元,立委鍾佳濱、蘇治芬和蔡易餘等人今(6日)召開記者會,共同要求農委會從寬從速勘災及公告現金救助,也呼籲農委會開放農民使用「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並擴增「田間作業日誌」等功能,藉由平時存證,讓災損方便驗證。據了解,農委會2018年開發「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2019年開放所屬農業改良場或農業試驗所約150人使用,功能包括GPS位置、作物類型及上傳照片等,主要目的為「輔助」農業試驗所等單位,配合災後衛星影像進行判釋。蔡易餘表示,現「盧碧」颱風預估路徑會順著台灣海峽而上,擔心將有豪雨發生,對農民造成2次傷害,二期稻作可能產生遲發性災損的可能,若能使用APP即時回報,有泡水淹水狀況可即時回傳彙整。蔡易餘也建議農委會,颱風豪雨造成的災損有區域性問題,但寒害旱災等整體區域性災損,要回歸整體區塊性救助認定,去年硬質玉米受旱災影響為例,部分農民為配合災損認定無法立即復耕,但積極復耕的農民卻面臨不符合20%受損比例,等同變相鼓勵農民懶惰,懲罰勤勞的農民。鍾佳濱說,農委會開放農民使用即時通報APP,至於實際損害認定仍由農政單位判定。他認為,災損判定光靠照片可能不足以佐證,建議APP時間軸應再往前及往後延伸,將APP作為田間作業日誌,讓農民平時就可上傳種植過程施肥、病蟲害防治等資料,一旦發生災損也比較好驗證及具體估算。蘇治芬表示,極端氣候對農業帶來很大損害,目前通報層層轉達造成延誤,如又遇到補件作業時間又要延長,農委會已開發APP,也曾開放農民通報秋行軍蟲,建議農委會開放農民使用,減少行政耗時耗人力問題。農糧署主秘陳啟榮回應,災救救助要即時啟動,2019年新訂可即時拍照做證,立委建議可結合APP,提升災救時效,節省人力,農委會近期已研議開放農民使用。
嘉義水上螺類大量死亡 堆積成屍河見者頭皮發麻
嘉義縣議員林緗亭16日會勘時,意外在水上鄉南和村一處灌溉溝渠發現大量福壽螺等螺類屍體,螺屍成河長達1、200公尺,景象嚇人,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博士吳永培表示,會出現如此大量螺屍,應該跟天熱螺卵孵化快有關,且因族群增生太快,食物不夠,福壽螺才會集體餓死。林緗亭昨與縣府人員會勘農水路改善工程時,驚見一旁的灌溉溝渠塞滿一層福壽螺、田螺屍體,「第一次看到螺屍成河真的是怵目驚心」,林緗亭說,雖然農民解釋這是常見的狀況,但螺屍密密麻麻,有密集恐懼症的人一定會受不了。稻米育種專家吳永培解釋,一般福壽螺會從灌溉溝渠進入稻田,通常插秧前後會施藥防治,並在進水口加裝阻隔網、欄阻止福壽螺入侵農田,因二期稻插秧時氣溫較高,福壽螺活動力強,繁殖快,危害會比一期稻嚴重,所以防治後出現螺屍的機率也較高。另有農民指出,福壽螺死了以後螺肉會爛掉,螺殼變輕就會被排出田裡,可能是下雨水流把螺屍往下游帶,又全堆積在一塊,才會出現「螺屍河」,不過,吳永培認為,死螺數量太多,推測這些福壽螺本來就在溝渠內繁殖、生長,結果增生太多食物不夠,才活活被餓死,與施藥不一定有絕對關連。
外星人真實存在! 英國首位太空人:或許已生活在地球上
英國第一位太空人海倫夏曼(Helen Sharman)日前表示,外星人確實存在,而且可能早就生活在地球上,只是至今人類都還沒發現,「外星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也許此時此刻他就在這裡。」據《CNN》報導,夏曼曾於1991年27歲時乘坐太空船前往蘇聯和平號太空站,她強調外星人的確存在,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夏曼說,宇宙中有數不盡的恆星,所以各種不同形式的生命是肯定存在的,也許外星人並非像人類一樣由碳、氮組成,「也許此時此刻他就在這裡,而我們根本看不到他。」現年56歲的夏曼是英國第一位太空人,她在1991年搭乘蘇聯制太空船登上太空,執行為期8天的「朱諾計劃」(Project Juno),進行醫學和農業試驗、拍攝英倫三島的照片。除了夏曼之外,也有其他太空人認為外星人確實存在並已來到地球。第2位登上太空的英國人提姆皮克(Timothy Peake)表示,過去太空站就發現過不明飛行物靠近,有粉色以及白色的物體高速通過太空站,因此他堅信有外星人存在。一名五角大廈前官員向CNN透露,美國政府正在執行秘密計畫,專門研究不明飛行物體,2017年時透露他有證據證明外星生物確實到過地球。
AI+HI 打造台灣科技農夫 轉型智慧農業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傳統農業要如何跟上腳步,導入有效的科技進行產業提升,由資策會領軍,整合經濟部技術處「數位分身計畫」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智慧農業計畫」研發計畫,以人工智慧AI+人類智慧HI人機跨智慧協作技術達到數位轉型目的,此計畫更獲得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連續三年評比人工智慧AI+人類智慧HI這樣的「數位分身」技術是全球未來十大關鍵技術之一,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協理蘇偉仁以台灣的養殖漁業為例表示,產業面臨小農結構人力不足、新技術導入成本高等痛點。「智慧農業數位分身」讓智慧養殖場的AI結合智慧漁民的HI,打造智慧化監控、精準化生產之能力,協助養殖漁業數位轉型,可降低農民導入成本50%、提高生產效率30%。此計畫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在全球1,000餘項創新技術軟體與服務類激烈角逐下脫穎而出,12月5日將在舊金山舉行頒獎典禮。蘇偉仁指出,「數位分身技術應用在農業上,協助小農經驗數位化積累,並透過群體經驗與人工智慧交互作用,精進農業技藝,解決農業智慧化最大挑戰」。目前農業雖已有許多IoT大數據,但環境藏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如氣候變遷、作物成長表現、水質變化等,縱使具備大數據但仍得依靠農民自身經驗來判斷下一步種植、養殖行為,高度倚賴農民個別經驗,不僅無法穩定供應一定品質、數量的作物,少子化的狀況下,也面臨到傳承接班的問題。「數位分身」技術目前全球應用案例多運用於航太、製造業,目前只有台灣與荷蘭率先投入數位分身在智慧農業的研發,農業、漁業及茶葉都是可以應用的領域。
台中新社邀民眾在地品菇最對味
農業試驗所多年來已針對臺灣在地食材,以科學方法分析食材的功能性,以及所含的機能成分,期待能藉由這些科研成果,讓更多民眾知道臺灣在地食材對健康的好處。為推廣臺灣在地機能性食材,特別透過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協助執行,於日前在臺中市新社區辦理「生活不憂鬱,讓菇菇療癒你」機能食材踩線活動,內容包括「菇類主廚料理秀」、「菇類美感下午茶」等設計,讓民眾親身體驗菇類的美味與健康知識,並重新找到對日常生活應用食材的感動! 菇類紓壓好幫手 永續栽培最環保菇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根據該所的研究,菇類除了有豐富的纖維素與蛋白質,更是很好的「紓壓」食材。踩線行程前往「阿亮香菇園」認識多樣的菇類與採菇的方法,多樣的菇類產品也可以讓民眾滿載而歸,另外經營「百菇莊」的莊老闆,原先從事營造業因為工作壓力弄壞身體,回來老婆的故鄉新社休養身體,吃菇養生也同時才開創了這個品牌。在農場除了親自體驗採摘樂趣,瞭解栽培香菇的生長過程與菇農永續循環生態的努力外,莊老闆打造圓形活動現場,用竹子搭建的場地與攝影展,讓民眾知道菇菇百態,透過簡潔有力的文字也文青了這段時光。 百菇料理新手法 美味健康無負擔另外透過「菇類主廚料理秀」活動,挑選新社在地盛產的各色菇類作為主要的食材,特別邀請英國米其林餐廳廚師漢克先生開發西餐料理,邀請當日遊客參與,共襄盛舉!Hank說,他做料理的最高原則就是希望多吃原型食物,菇類在國外是種高價的食材,台中新社的香菇,不但物美價廉,又有豐富營養,最令他難忘的一次吃菇體驗,是櫻桃泥與香菇末的創意料理,所以他嘗試各種菜色與菇的結合,都有不錯的呈現。另外由農業試驗所的專家講解菇類機能性功效,讓民眾在品嘗美食之餘,還能掌握新知。這場「美感下午茶」特別企劃,主廚以「煮、煎、炸、漬」等方式,創造出十二種菇類料理方法,讓民眾一次滿足味蕾體驗。 多肉舒壓與一把泥土的體會飽足菇菇料理後,最後由見山農場的DIY多肉植物小盆栽,透過親近植物放鬆身心,將生活裡的塵埃暫時放在一旁,透過一株一株的挑選與栽種,體會農事的辛苦與奧妙。這樣由內而外的五感體驗,讓參與者度過難忘的一天。農村旅遊不僅是只有體驗樂趣,更可以品嘗當地食材,這樣深入區農業及當地機能食材體驗的旅遊路線,透過創新的活動及行程設計,使機能養生食材與日常生活真正串聯在一起,也讓更多人對臺灣在地的好食材能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