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
」 農地 國土計畫法 柯文哲 台中 台糖知名廢物媽媽農場遭爆違法 業者喊冤:申請遭刁難
新竹市香山區廢物媽媽育兒農場是知名人氣景點,採預約制入場,民進黨市議員陳建名踢爆違法經營,不但農地非農用且未取得動物展演核准。市府證實去年已陸續開罰,另業者申請籌設但因缺漏已退回待補正。業者喊冤表示2年前陸續提出申請卻遭刁難,其他縣市有營業登記就能申請,認為竹市應比照辦理。陳建名說,該育兒農場在網路上很有名,採預約制且非免費參觀需收取門票,不開放現場進入,他接獲檢舉前往了解時發現確實遊客不少,山羊、羊駝和水豚在開放空間行動,更有遊客餵食動物。陳建名指出,該農場無合法登記,質疑農地未作農用,是否符合《區域計畫法》規範?且動物在開放空間供人觸摸及餵食,是否違反《動保法》?此外,包括動物生活條件是否符合規定,及農場是否有納保公共安全險等,都無公開資訊,盼市府加強輔導或依法處置。產發處長許智堡回應,去年接獲檢舉該農場後,就針對未取得動物展演申請,依照《動保法》陸續開罰4次,累計裁罰50萬元,有關農地非農用部分,已移請地政處依《區域計畫法》處理。地政處表示,廢物媽媽育兒農場用地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經市府認定未依規作農業使用,於今年5月13日裁處10萬元罰鍰。另違反《區域計畫法》部分,目前由農業單位通知限期改善中,如未改善,將依法裁處。業者則喊冤,表示類似的農場在台灣各地都有,2年前就陸續申請被市府刁難,強調休閒農場1公頃以上就可以申請,農業面積已經達70%,至少有0.8公頃種植牧草,確實有農業行為,已做更多合法申請卻得不到許可,周邊縣市有開放營業登記就可以申請休閒農場,希望新竹市比照辦理。
苗市嘉盛阡陌狹小不敷使用 余文忠不排除二次農地重劃解套
苗栗市長余文忠10日表示,近期縣政府已與市公所達成共識,將調查嘉盛地區地主意願,希望能辦理二次農地重劃,解決阡陌交通路寬不足問題。據了解,嘉盛地區在後龍溪畔平原,也是苗栗市米倉,可謂阡陌良田,1970年辦理農地重劃後,大致沿用規畫至今,但許多縱橫農路寬僅2.5公尺,會車不易且危險重重,實在不符合現代需求。苗栗縣政府與市公所近期達成共識,調查地主意願辦理二次農地重劃,余文忠指出,農業機械逐漸大型化已是多年趨勢,目前看來農路難以滿足現代農業,更別說重劃區內農家、居民的交通需求,目前公所爭取二次農地重劃,配合未來《國土計畫法》上路後鄉村地區發展農業宜居地,有希望讓嘉盛再發展,吸引青農返鄉,把子弟找回來。苗栗縣長鍾東錦則說,二次農地重劃後農路雖然變寬,但農地還是只能農用,不少地主確實因此生疑,縣府會先輔導公所辦理地主意願調查參考,如果獲得地主支持,地政處等相關單位當然會協助公所後續推動。縣府地政處長賴偉君回顧,其實「二次農地重劃」在苗栗縣內有先例,重劃後主幹道寬7公尺、主要農路寬6公尺,一般農路寬4至5公尺,用地取得方式以「徵收」或「捐地」為主,但必須先釐清範圍,才能試算費用,進一步爭取經費。余文忠回應,確實該先徵詢地主的意見,自己聽到部分地主認同,農路拓寬有助於地方發展,但也有人認為,「農路灌溉圳」直接加蓋可行性較高,如此已可讓汽車會車,畢竟徵收阻礙真的不小,公所會再進一步蒐集地方意見。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現蹤霧峰!保育志工曾1晚抓20隻 籲民眾發現快通報
南投縣草屯鎮2021年起發現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近來也被發現在台中市霧峰區現蹤,台中市農業局今年已接獲4次通報、移除19隻,目前沿阿罩霧圳進行5處定點調查,加強監測防止北擴;蛙類專家楊懿如24日也說,9月經團隊志工到霧峰移除,一晚可以抓到20多隻,現在已降到1、2隻甚至沒有,志工將持續巡查,也呼籲民眾發現海蟾蜍務必進行通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團隊及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2021年11月在南投草屯發現海蟾蜍野外個體,著手調查移除;近日又被民眾發現在霧峰現蹤,成為海蟾蜍分布地區最北端。據農業局統計,台中市2022和2023年皆無接獲通報海蟾蜍,今年截至目前接獲4起通報分布於南勢里及萬豐里,另在去年曾移除4隻幼體,今年至9月底共移除19隻。世界百大入侵物種「海蟾蜍」近來在台中霧峰現蹤,蛙類專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24日說,霧峰是目前海蟾蜍分布最北端,經9月志工巡查移除,從1晚抓20多隻降到1、2隻甚至沒有,呼籲民眾發現海蟾蜍務必盡速通報。(圖/楊懿如提供/中國時報潘虹恩台中傳真)楊懿如表示,團隊2022年調查,霧峰尚沒有海蟾蜍現蹤,今年開始觀察到路殺和接獲民眾通報,發現海蟾蜍有自南岸跨過烏溪往北岸擴散跡象,可能是循著沙洲或雨後順著雨水跨過。志工9月前往巡查,1晚可以抓到10幾、20隻,經過1個月捕捉,順利降到1晚1、2隻甚至沒有,志工將持續巡查。楊懿如說,有別於台灣原生種蟾蜍耳後腺是長條形、體型約8公分,海蟾蜍耳後腺是凸起、三角形,體型可長到15到20公分。由於海蟾蜍繁殖力強,1次可產卵8000到3.5萬顆,下次繁殖期落在明年1月,呼籲民眾若發現海蟾蜍盡快通報,團隊盡快來移除,就能抑制明年繁殖的數量。農業局表示,農業局去年起辦理海蟾蜍擴散情形監測,辦理外來入侵種防治宣導推廣等措施,並在5月起加入鳥嘴潭水庫(海蟾蜍分布熱區)北側烏溪北岸堤外的農用道路,沿阿罩霧圳進行5處定點調查,防止南投海蟾蜍族群沿農業排水圳路擴散,同時持續針對水圳沿線農民進行入侵種防治宣導,防止海蟾蜍北擴。
半導體新綠能1/老舊茶村迎來高科技加值 寶晶推光電結合地方創生三農共好
「日本過去也堅守農地農用,但搞到最後,和尚跑走了、沒人來敲鐘,廟再大有什麼用,荒蕪而已,台灣不該步上日本的後塵,現在有『低碳經濟』選項、千載難逢,我們可以為農村多做一些事,引進高科技做互補、產業品牌加持。」寶晶能源(6987)董事長蔡佳晋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一語道出台灣綠能與農業發展的困境及解方。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0月4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60歲的蔡佳晋在自家攤位上受訪時,不斷有業者前來打招呼及邀約,因為寶晶已有近130MW電廠併網,若屏東地方創生計畫開發案啟動,寶晶可望成為屏東最大的光電業者。事實上,能源周開展前夕,颱風山陀兒罕見地從南台灣直衝登陸,重創當地,連貨櫃都被吹走,但在屏東林邊鄉、台灣首座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只有部分浮筒被風浪翻轉,電力設備完好無損。「我們一開始就用比較貴的H型鋼,還有結構技師去設計,可抗17級陣風,成本要花在對的地方!」通過這場颱風暴力大考後,蔡佳晋鬆了口氣地說。一旁的寶晶總經理陳來進告訴記者,因為一開始就打算做長久的能源生意,而不是靠轉賣案場為生,寶晶都是砸下重本,「我們的太陽能案場投資,堅持百分之百持有電廠,自己設計自己蓋,後續的營運維護也都自己來,雖然一開始很花工夫,但後續比較沒有糾紛,甚至連監控與管理系統都自製,所以毛利能高達49%。」屏東林邊鄉的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已經安然度過5次颱風(圖/翻攝自solar edge官網、寶晶能源臉書)。寶晶能源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太陽能案場的開發、投資、興建、維運並長期持有,今年上半年營收約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毛利率約49%,稅後純益1.13億元,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7元。目前87%的營收來自售電收入,8月26日起登錄興櫃,預計明年4月將送件申請上市櫃。而近來備受南部半導體業者關注的「完整大規模綠電」,正是寶晶下一個大案子,坐落在屏東縣內埔鄉、隸屬於台灣農林公司的屏東老埤農場,這座茶園的產量從2022年的470公噸、縮減面積至原有1/4,仍可維持產量水準達331公噸。但荒廢竟比種茶還省錢,至少不會虧錢,因為種植成本太高、打不贏越南茶,也造成農林公司近年來連年虧損。因此,農林去年決定改造老埤而招標,由寶晶能源取得標案,蔡佳晋在展場攤位上,秀出「屏東縣內埔鄉光與農新農村規劃」3D模擬動畫,跟記者解釋,「過去農園是封閉茶園,土壤酸度高達4.4,礫石為主、地力不佳,排水也有問題,並非良好的耕種區域,若做好觀光與旅宿設備,就能讓一般民眾參與進來,成為屏東大武山下的新秘境。」依寶晶目前規劃,佔地717公頃的老埤農場,26%保留原始生態、21%做生態復育、21%為茶園,光電廠佔地約28%,另1.4%為休閒農業用地,總投資預計200多億,太陽能占園區不到3成,預估興建至多450MW光電案場,每年可提供5.76億度電給半導體業者,而實際興建將依主管機關核准為準。動畫展示的老埤農場,鳥瞰綠地有一半為原始生態,130公頃茶園,一小隅規劃三層樓的低碳飯店及休閒農業區,有溫室、餐廳及假日市集,還有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廠、冷鏈物流等。寶晶能源支持台灣在地農業(圖/翻攝自寶晶能源臉書)。「農業要有經濟性、環保性與社會需求,所以我們選擇跟屏科大合作農地再生的研究,生態跟有機農法一樣,沒有所謂的『太陽能板下不長草』這回事,反而能恢復地力,」除了種植相關的高經濟作物,如瓜果與香草,也會特別種植蜜源植物,讓方圓3公里的農地都能有蜜蜂來巡邏、增加收益,推動綠色旅遊,也能培育附近的學生、居民當導遊,讓他們在農閒時增加工作機會。「我們其實想在這做一個小型的地方試驗,讓農村有hightech的加值,不是競爭,而是互補」蔡佳晋說,「農業交給專業的去做,我的強項是資本募集、營運管理、品牌行銷,這才是資本家該做的事;否則一味想著堅守農地,沒有產業群聚、技術不到位,無法吸引人力,生活環境也沒有辦法改善。」「經濟部需要電,農業部需要農,農村需要就業人口,這3者要平衡,而不是只想保護其中一個,這不是台灣之福。」蔡佳晋正領著團隊,以國發會的「地方創生」政策為基礎,要在保留茶園的屏東老埤農場上,打造全台最大太陽能發電廠,走出一條農業、地方及光電共存三贏的新出路。
憂原民禁伐問題重演 盧秀燕籲中央《國土計畫法》補償到位
台中市長盧秀燕14日表示,農民看到行政院對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如此苛刻,紛紛憂心《國土計畫法》2025年05月上路後,農地開發無望者也拿不到補償,「若沒有補償辦法,怎麼和大家溝通」?據了解,2025年05月《國土計畫法》就要上路,目前各縣市「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劃設作業仍在角力中。由於國土功能分區劃設須全面清查盤點「農業發展地區」並給予不同等級開發限制,不少地主恐懼自身農地將開發無望,加上農產品被視為「正產值」,農地限定農用目前無法獲得補償,更添地主反彈。對此,台中市議會14日舉行定期會時,便由市府作出國土計畫專案進度報告。原住民議員古秀英席間直言,部落同胞反應,目前國土計劃分區圖草稿,不少被劃定的部落區「根本沒住人」,質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走一遭,實在讓人傻眼。議員黃佳恬也說,農地開發被限縮,農民是《國土計畫法》最大受害者,賴總統似乎沒聽見基層心聲,在重重限制下沒有周全的配套措施,當然會有強烈反彈。台中市政府都發局官員說,主管機關內政部還有很多沒說清楚之處,包含對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如何轉軌,各單位跨年代圖資整合等問題,都還未有清楚指引,這些都影響了地方權責分工。官員也說,除了農地外,地方政府也沒有海洋資源地區的相關圖資,會是下一個引爆的爭議點。盧秀燕強調,《國土計畫法》最大爭議是「即使有法,也不一定獲得補償」。她說,殷鑑不遠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三讀通過將補償金額調升,但中央卻未編足補償預算,已經引起原住民朋友不滿,而《國土計畫法》同樣會對農民造成影響,目前連相關補償辦法都沒有,農民當然反彈及恐懼,中央該快點拿出補償辦法,「別再拖了」。
雲林緩發綠電廠同意函 羅智強批中央綠能弊病生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17日表示,若在農地上種了太陽能光電板,本來就有不小爭議,雲林縣政府打算暫緩核發再生能源發電廠立同意函是對的,謝謝雲林縣長張麗善帶頭守護農田。近年若走訪鄉間不少農地,可見太陽能光電板鋪於其上,美其名是增加綠色能源,卻也挨批「農地不農用」,引發爭議。雲林縣政府更在7月31日發函給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其實申請建置再生能源發電廠、升壓站及儲能系統等行為,都可能會對環境生態及農業釀成不小影響,呼籲經濟部能源署擬訂具體總量管制,並擬訂「主管機關同意函審查作業規範」,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對此,羅智強批評,不當種電毀滅良田,加上太陽光電弊端叢生,衍生犯罪問題一波波,每當看著一片片光電板進駐農田,取代農作物,讓蓋上光電板的土地,噴灑大量除草劑,連草都生長不了,實在心痛。羅智強指出,能源業者及地主因著賣電收入盆滿缽滿,卻排擠了想要務農的人,畢竟農田只要一種電,基本上就無法回歸農用,對照民進黨高舉綠能的大旗,種電弊病叢生何其諷刺。羅智強說,在中央明確化指導方針前,身為太陽光電發電量前三大縣市的雲林縣府,暫緩核發再生能源發電廠設立同意函以自主把關是對的,民進黨要發展綠能理念不錯,但配套及審查荒腔走板,只管衝總量不管品質,既然中央做不到的,那就地方來把關。雲林縣政府則說,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廠同意函,必須在不影響農漁業權益及發展、不妨礙環境景觀及觀光產業發展、不違反國土計畫目標及有秩序發展架構下,兼顧地盡其利、充分就業繁榮地方、尊重民意的前提,才有可能放行。
《國土計畫法》準時上路難 許淑華張麗善籲先解地方惑
南投縣長許淑華20日表示,《國土計畫法》細節至今仍未公布,民眾擔心還沒搞清楚就上路,農地如同被判「死刑」,希望中央先釋疑地方問題;雲林縣長張麗善也說,雲林縣多次呼籲農業權應納入《國土計畫法》,但中央至今還是沒有正面回應,各界一頭霧水下,上路一定問題叢生。許淑華指出,內政部希望2025年4月《國土計畫法》如期上路,但像南投縣高達73.91%土地被畫為「國土保育區」,而有發展性的「城鄉發展區」僅占3%,等於勒住南投發展,內政部必須提出配套方案孚眾。許淑華強調,該法對觀光空間利用與發展的影響、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申請案件審議標準等,都亟需內政部釋疑,否則「國土功能分區圖」,南投真的交不出來。張麗善則強調,自己不反對《國土計畫法》上路,但該法要求雲林縣扛國家糧食安全,而農產獲利不如其他土地利用,雲林縣多次呼籲該有農業權配套以獎勵農用地主,中央卻仍無對應措施,令人難以放心。張麗善批評,攸關氣候變遷因應與國家未來整體發展的《國土計畫法》,居然僅由三級機關國土署執行,雖然內政部長劉世芳親自出席研討會,但同樣攸關此法的農業部只有科長出席,根本做不了主,農業權與土地管制,中央政府仍有必要說清楚。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則回應,各縣市政府提出的問題刻正討論中,例如日前自己拜訪南投縣時,縣府有提出18項關於原住民保留地等問題,內政部便刻正研議中,將逐一答覆。
還有16縣市沒交分區圖 《國土計畫法》準時上路添變數
內政部國土暑15日表示,目前《國土計畫法》只有6個縣市繳交「土地功能分區圖」,還有16縣市還沒完成。近期內政部要全台巡迴,走入第一線輔導,希望8月底前收妥各縣市草案。《國土計畫法》歷經多次延後與改制,目前拍板2025年5月上路,而上路前,全台22縣市需要在6月30日前,將「土地功能分區圖」報內政部,截至15日上午,卻僅6個縣市繳交,包括連江縣、金門縣、花蓮縣、新竹市、基隆市、宜蘭縣。對此,內政部為加速另16縣市繳交時程,將展開全台巡迴,走入第一線輔導,希望兩個月內收妥草案。官員說,目前南投縣、台北市、屏東縣、澎湖縣已完成縣市政府內部審議,8月前送抵內政部應不是問題,而其餘12縣市尚在溝通階段,內政部會加強輔導。官員坦言,其中以農地佔比面積佔全縣面積最大的雲林縣,最需費心溝通。對此,雲林縣政府強調,關於農地使用分區中,最受爭議的「農1」與「農2」發展細項,中央還是沒講清楚,裁罰金額也太高了,有失比例原則,中央目前還沒進一步回應,現況雲林會沒辦法送「土地功能分區圖」。苗栗縣政府則說,縣府打算簽辦「農1」私人土地全部劃為「農2」,避免因為「農1」完全限制土地只能農用,進一步扼殺農地的其他發展可能,討論後最快會於9月底提報。對此,國土署官員強調,現已前往台北、新北、嘉義、雲林、台中、澎湖、屏東等地,近期也會至苗栗、南投溝通,8月底前完成繳交是目前目標,盼使計畫如期推動。
農地死刑2/「國土分區圖」集體遲交 地方政府無奈淪發展劊子手
《國土計畫法》施行過程多次展延,政府拍板2025年5月上路後,近期迭遭朝野立委呼籲「刀下留農」,不分藍綠高達19處地方政府甚至以技術性拖延,不交「國土功能分區圖」。專家建議針對農1要有更妥適的配套,向用地變更得利者徵收「土地受益費」,籌設「國土基金」補償權利受損者,提高被劃入農1 區域者的配合意願。據了解,《國土計畫法》大致劃定區有四:首先是以保育及保安為原則的「國土保育地區」;再者是以資源永續利用為原則的「海洋資源地區」:第三是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原則的「農業發展地區」;最後還有以集約發展、成長管理為原則的「城鄉發展地區」。而其中細分為5種的農業發展區中,尤以農1最受爭論,只要農產環境不錯或曾下重本優化排水等農業設施的土地,進一步稽核面積達25公頃以上、農業使用達80%以上,就會被優先劃為「農1」。儘管農1是國家掛保證的「優良農地」,多數地主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國土計畫法》一旦上路,農1土地將就此限定農用,各界對工商發展的想像就此落空,簡言之就是土地增值的空間被限制,更嚴格的是搭配違規舉發的高額獎金,持有者將無法他用。台灣鄉間「農地蓋工廠」沉痾多年,《國土計畫法》上路後罰則料將加重,引起業主恐慌與不滿。圖為高雄岡山嘉華地區特定農業地上的工廠。(圖/報系資料照)一名嘉義的農民說,《國土計畫法》實行後,「特定農業區」土地多數劃成高度監理的「農1」。然而,目前特農區現況卻有不少農地工廠,令地主不滿的是,部分縣縣市政府願意妥協,在審議時將現有工廠畫成「農2」,正視土地管理現況較有彈性,卻有不少政府人員只坐在辦公室依地籍圖直接畫設為「農1」,昧於土地現況當然引起民眾跳腳。「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便直言,台灣的農地太貴了,地價與農產所得完全不成比例,持有農地者大多充滿農用以外的想像,期待有一天自己的農地能獲重劃蓋樓賺錢,至少自家子孫不用那麼辛苦拿鋤頭。然而,在《國土計畫法》打出維護糧食安全大旗之下,等於要求各縣市政府當「劊子手」,在國土功能分區圖上,對著地主千刀萬剮,各縣市政府「當然下不了手」,也因此國土功能分區圖,只能根本交不出來。彭揚凱說,目前《國土計畫法》已經延宕3次實施,溝通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建立良好且確實執行的「國土基金」制度,讓被劃設為「農1」的農地地主有配套的補償,類似過去對文化古蹟地主的做法,要求對方保留「農1」農用,但能給予一定的金錢補償或容積移轉,而國土基金可以向用地變更得利的地主端徵收受益費,或許稍稍能緩解農1地主被判「農地死刑」的反彈聲浪。嘉義縣高鐵特定區旁88公頃土地,刻正如火如荼進行台積電廠房先期建設,原本一望無際的甘蔗田已不復見。(圖/記者趙世勳攝)地政士蔡岳臻則直言,近期不少土地掮客,看準農地地主對《國土計畫法》的恐慌,聲稱能協助農地變更工業用地,進一步撈了不少仲介費,但其實需要審查要件很多,若2025年05月準時上路,「現在根本來不及」,且這是中央層級介入的地目畫設案,並不是地方政府說了算,因此若有人聲稱能協助在《國土計畫法》實施前做到「農地變工業地」,那恐怕是托大了,提醒民眾不要花了大筆冤枉仲介費。內政部國土署強調,農地本來就該農用,《國土計畫法》能檢視一遍各地土地使用,或許短期動盪,但對國家長遠發展不是壞事。至於「國土基金」的補償構想,會把「農有地」視為補償標的,與現行肯定農業產值的立法精神相悖,目前僅規劃「國土保育用地」有補償機制,暫無「農1」補償計畫。行政院刻正檢討《國土計畫法》的檢舉獎金制度,而不少縣市一直未交國土規劃分區圖,如果立法院決議通過展延,內政部會配合辦理。
捏把冷汗!10歲男童駕駛農用搬運車橫越馬路 警:尚無罰責
台中市新社區日前發生一起危險駕駛事件,1名10歲男童駕駛農用搬運車,橫跨馬路,被行經民眾目擊,拍攝上傳至網路社群平台,影片中男童視野頻頻往後看,未注意前方車況,行為非常危險,警方根據影片循線找到男童家屬,因目前尚無相關處罰規定,警方僅能進行規勸,勿讓孩童駕駛農機具。據了解,1名男童駕駛農用車,行經興中街橫越馬路時,被民眾拍攝並上傳至「社會事新聞影音」網路社群網站,畫面顯示,男童眼睛沒有仔細看著前方道路,一直不斷向後看相當危險。警方表示,東勢警分局針對民眾上傳社會事新聞影音「小男童駕駛農地搬運車」影片,循線追查找到男童及其家屬,員警經調查後,發現男童是為了協助家中務農才駕車上路,但已違反《農業機械使用證管理作業規範》第16點規定,農機駕駛人應領有小型車普通駕駛執照,而農地搬運車駕駛人應領有普重機駕照,但目前尚無處罰規定,警方僅能先口頭規勸男童父母,勿讓小孩駕駛。警方說明,男童因未成年且未取得普重機駕照不得駕駛農用搬運車,若農用車為拼裝車,警方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2條第1項第1款規定,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3600元至10800元罰鍰,並禁止其行駛。
形塑未來農業食品科技生態圈 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盛大啟動
台灣首個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 近日宣布第7屆正式啟動,本屆進入加速器的10家新創公司,各別來自「農業科技」、「農業循環」、「冷鏈物流」、「餐飲與食品加工」4大領域,未來4個月的時間中,加速器將協助入選團隊進行全方位輔導,並共同推動食農產業供應鏈科技化、永續化升級。好食好事基金會由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2018年起啟動「好食好事加速器」,至今已加速55家新創團隊,今年更將鏈結策略夥伴,擇優投資優秀團隊,進一步支持創新發展。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陳茂嘉表示,今年入選參與計畫的10家新創公司,展現出無比的創新能力和潛力,期待結合專業輔導及市場資源對接後,團隊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成功,為農業和食品產業帶來更多的變革。今年入選好食好事加速器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領域。(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放眼全球,各界對農業及永續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和資源短缺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根據美國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農業科技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以每年超過12%的速度增長,而永續科技則被視為解決環境挑戰的關鍵。好食好事加速器作為亞洲重要的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一員,致力引領此潮流,持續支持和推動創新企業的發展。好食好事亦持續連結新創企業、產業專家、投資人、研究機構和政府等資源,在台灣打造一個協作共好的食農生態圈。在本屆加速器中,累積的產業業師庫已達60位以上,並確認鏈結「SIC影響力投資」、「炙星投創」、「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等成為今年度加速器協力夥伴,不僅能夠促進新創團隊技術、知識、營運的成長,還能夠推動創新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使農業、食品科技成為整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好食好事加速器於開學活動舉辦業師專家交流餐會,助新創公司快速建立產業人脈。(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綜觀入選的10家新創企業,類別涵蓋農業科技、冷鏈物流、食品加工、農業循環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好食好事加速器的多樣性和創新力。這些公司將在加速器的支持下,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經營能力,並拓展市場機會。今年入選團隊介紹如下:農業科技1. 悠由數據:透過衛星遙測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作物環境並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可持續性。2. 擎壤科技:致力於解決農業噴灑問題,透過銷售農用無人機硬體和建立農噴媒合平台,為農民提供最佳的耕種規劃。3. 蓋婭智壤科技:提供全方位農業創新解決方案,以仿生地下灌溉系統提高灌溉效率,並提供有機營養液及微生物資材。農業循環4. 澄交生技:利用台灣農業資源開發保健食品,推動健康和永續農業。5. 循創生技:專注於黑水虻養殖,利用有機廢棄物創造環保效益和循環經濟,並將黑水虻製成有機肥料和畜牧飼料。6. 陽光娜娜生物材料:以香蕉假莖進行酵素取纖,再生成為紡織布料、人造皮革等工業產品。7. 馳綠國際:以咖啡渣、寶特瓶、農業廢棄物成為再生原料,作為環保鞋履及各項環保材料的解決方案。冷鏈物流8. 奇點無限:專注於智慧移動問題的解決,通過數學最佳化和預測性分析技術,提升物流配送效率。9. Gocochain:提供冷鏈物流的智慧保全服務,透過無線溫度監測器實現即時風險管理與數據透明化。餐飲與食品加工10.Plant Egg植物蛋-煎給能:兼顧環境永續且美味健康的植物荷包蛋。關於好食好事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是台灣第一家農業食品科技加速器,使命是發掘和培育具備創新能力的農業食品科技新創企業,透過專業輔導、資源和市場對接,幫助新創企業快速成長。期待透過科技和永續的解決方案,有效應對農業和飲食供應鏈所面臨的挑戰,並帶動整體產業,為未來飲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和動力,助台灣成為亞洲食農科技重要據點。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見:www.hao-shi.org。
《國土計畫法》衝擊大 張麗善緩繳雲林國土分區圖
雲林縣長張麗善24日表示,《國土計畫法》上路在即,縣府已跨局處成立專案小組,確保農業大縣符合糧食自給率,也同時保障農民生計。《國土計畫法》2025年即將上路,雲林縣議會近日將安排縣府專案報告,也是24日總質詢焦點。縣議長黃凱憂心,雲林縣正積極發展農工商產業,中央《國土計畫法》卻劃設雲林縣農業用地比例高達全國第二,若以內政部現行劃設版本施行,將嚴重箝制雲林縣發展,純靠農業真的很難活下去。無黨籍雲林縣議員蔡東富則整理資料質疑,雲林縣平原農地總面積高達12萬公頃,其中屬於第1類優良農地(農1)、第2類良好農地(農2、3)多達8.7萬公頃,良田當然對農業自給率有幫助,但《國土計畫法》上路後,對於農地未農用的罰責提高這麼多,根本是懲罰維持良田地力的農民,且農民大多至今搞不清楚《國土計畫法》詳情與對自己的影響,一旦貿然施行將帶來巨大衝擊。對此,張麗善回應,雲林縣為農業大縣,有49.7%人口從事農業工作,且大多年事已高,《國土計畫法》現行架構之下,2025年若照常上路,對於雲林農業大縣來講太吃虧,縣府不斷向中央提出農業權、農地價值等概念,而非一刀切,劃分土地後就沒政府的事。張麗善強調,針對《國土計畫法》與周邊爭議,縣府已經跨局處成立應對小組,至於國土管理署要求各地方政府應於6月底前,將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提交內政部審議,雲林縣會暫緩辦理。
台灣山林有大量「垃圾瀑布」 美YTR:這不是秘密
美國YouTuber「Xiaofei小飛」在台灣定居,常分享許多山林景點,近日他說,台灣山林有很多「垃圾瀑布」,這些大多不是外人丟的,當地居民就是這樣處理垃圾,這些垃圾最後都會進河裡造成汙染。小飛說,之前他都是在偶機會在森林找到秘密垃圾堆,但當他刻意去找,才發現這些是公眾垃圾堆,台灣山林有大量垃圾瀑布,而這不是秘密,因為居民都知道堆積的地點。小飛指出,垃圾瀑布成為常見處理方法,每個農場都有垃圾瀑布,讓這變得很常見,就算揭露位置,把它處理乾淨,但問題還是沒解決,「垃圾堆只是往下移動了一百公尺」。小飛認為,這是系統性問題,因為鄉村就是這樣處理垃圾,而政府提供的收置方式,不能深入到各地,對居民和農場來說,把森林變成丟垃圾的最佳選擇。小飛表示,垃圾隨處可見。影片曝光後,不少人紛紛留言「我一個北部人到屏東南部偏鄉當老師,這三年來看到當地人如何製造污染、破壞自然生態,老師我打了三次檢舉電話,但根本沒屁用」、「很多深山裡的大型垃圾都是一堆工程蟑螂,為了省錢把老舊房子重新裝修的廢棄傢俱及垃圾直接運到山上倒,這是業界內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說的事情而已」。小飛也在留言區補充,「除了收集和處置之外,我們還需要專注於減少塑膠使用。對於那些沒有在現代化農場待過很長時間的人來說,事實並非你想像的那樣。台灣每年使用數百萬張一次性塑膠農用布耗材,這些物品使用一次後就會被焚燒、掩埋或丟進森林。每個水果在樹上時都套有塑膠袋保護,這些沒有被撿起來和燒掉的塑膠袋長經常被風吹進河裡,如果我們忽略隨之而來的所有社會和環境成本,這種類型的糧食生產確實廉價且具成本效益的。」小飛說,「我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來生產糧食,同時又不會產生那麼多一次性塑膠。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社會問題,但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解決方案。」
廟產好誘人2/土增稅絆廟產正名 繼承破限制登記效力專家斥白搭
《宗教團體以自然人名義登記不動產處理暫行條例》(廟產正名暫法)將於1個月後廢止,全台卻只有不到1成廟宇到各地民政局登記。民進黨立委張宏陸直言,適用的宗教團體大多買賣不動產年代已久,當時多是口頭承諾、現金購買,如今要廟方舉證買賣金流,除非當時有簽署書面契約,不然若出名者翻臉不認「幾乎拿他沒法」。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表示,不少宗教團體檢附資料複雜、舉證困難,平添廟產「正名」負擔。(圖/翻攝自張宏陸臉書)廟產紛爭一直是各地多年陳痾,過去因信仰等因素,儘管廟方出資買的不動產,沒法登記在廟方名下,但只要鄉里間談好,通常由部份廟委掛名、自願承擔相關稅賦,倒也相安無事。然而,土地價值愈發飆漲,加上早期出名人逐一過世,繼承人有的不見蹤影、少數翻臉不認欲霸佔不動產,多數願意歸還廟產的繼承人則不免抱怨遺產稅、地價稅等沉重稅賦,處理起來所費不貲也相當燒腦,讓不少寺廟對這波暫行條例登記遂行率轉趨觀望,直呼「看得到吃不到」。 對此,地政士蔡岳臻說明,由於各地寺廟主事者大多上了年紀,對於此類借名登記問題,超過9成根本不知從何下手,地方政府也大多當成日常公文「轉發後就存參」,卻不知當便門一關,信眾集資的廟產恐將落入私人口袋,即使上法院,依照往例廟方拿回廟產的機率趨近於零。 蔡岳臻解釋,當年《農業發展條例》規定,農地所有權取得以能「自耕者」(農民)為限。早期不少寺廟有意善用香油錢擴大規模,都先從周遭農地開始買起,而不少宮廟管理委員具有農民身分,自然就出名成為廟方借名登記的首選,其中少部分公設完善區須納的地價稅賦,也大多由委員自行承擔;自從《農業發展條例》修改後,開放自然人買賣農地,但法人則有諸多限制,更何況全台粗估至少400間廟宇根本沒有廟宇登記證,連法人都稱不上,因此即使內政部開廟產正名暫法便門、宮廟好不容易把出名者都找了回來,也只能在地籍謄本上註記「預告登記」(民間的限制登記),無法登記回寺廟所有,因為農業部不放寬持有限制,內政部淪為自嗨、白搭。 鼎川法律事務所所長梁繼澤律師表示,即使內政部拋出「預告登記」(涵蓋於「限制登記」)為借名的廟產尋求解除目前窘境,仍有極大風險與適法性問題,因為只要廟產出名人自己涉入侵權賠償等官司中,如名下無其他財產,法院並不會管這些註記,「私人廟產」一樣會被法院強制執行,屆時信眾涓滴攢成的香油錢廟產,淪為莫名的強制執行標的,信眾只能徒呼負負。 第二,雖然內政部透過廟產正名暫法規定,即使出名人死亡,該廟產「預告登記」註記也不因繼承而塗銷。然而一般委任契約本來就不繼承借名登記的法律關係,簡單地說只要一開始的出名人過世當下,借名登記的桎梏即刻鬆綁,就算地籍謄本文字還在,但若上法院,「廟方根本贏不了」。 梁繼澤建議,各大小廟宇不妨趁出名者還在世的機會,審視出資財產清冊,若是廟產在「一般農業用地」者,趕快申請變更為宗教事業用地;若是廟產在「特定農業用地」者,因《國土計畫法》封印農地農用的緊箍咒也上路在即,廟方要不就與出名者簽訂嚴格爭議處理契約,要不乾脆把農地賣了吧,讓廟資另覓合適地目或其他投資標的,才有望一勞永逸。台中太平玉旨奉天宮曾因占用國有土地,被判決強制拆廟,當時信徒在廟前掛白布條,表達抗議。(圖/報系資料庫)財政部賦稅署官員直言,若此波廟產登記暫法要處理改名登記問題,土地增值稅恐怕很難省,畢竟不少廟方購入農地後,鋪了水泥當停車或辦活動用途,若要回歸農用風貌規避土增稅查緝,施工又是一筆錢,改登記背後的隱藏成本之大,難怪9成宮廟望之卻步。建議內政部放寬一定期限內,符合條件的廟產正名一律免納土增稅,才能激出更多宮廟響應廟產正名。 內政部宗教政策司副司長羅素娟強調,其實自2023年開始,已逐步放寬申請要件,不一定要提出直接契約書、公證書或認證書等證明文件,只要至少提交經廟方管委會認證的切結書就可辦理;若連切結書都拿不出來者,也僅需敘明難以辦理認證理由,經地方民政主管機關認可,即可赴地政事務所辦理所有權人轉移或借名預告登記,各界務必把握6月11日關閉便門前辦理。
中油林園廠事件不斷 林岱樺要求加速四輕更新再造
中油高雄林園廠事件狀況不斷,從3月起至今陸續已有五起事件發生;立委林岱樺24日質詢經濟部長王美花時指出,她早在2月27日總質詢時,已請行政院應加快速度並於加速核定四輕再造,但至今仍無下文,即便是今年可以完成新四輕的核定及預算審查,仍需至2030年才能完成新四輕建設、試俥及量產,要求提高行政效率,以免當地居民安全繼續受威脅。林岱樺指出,基於國內下游石化產業主要仰賴中油供應原料,現有「新三輕」、「舊四輕」是必須要繼續運作生產以滿足相關產業需求,其生產效能低下暫且先不論述,公安及環安等相關問題不斷,對於在地居民安危及中油員工的安全都應該受到重視。林岱樺說,中油林園廠陸續發生多起洩漏、失火及惡臭排放等問題,究竟是SOP標準作業程序規範出了問題?或是新三輕設備老化嚴重所造成?她多次在質詢中提出,中油應盡速導入5G、AIoT等智慧化管理機制,以落實智慧管理,數位轉型以達到安全節能。林岱樺舉例說,1988年中油林園廠油管破裂所漏出來的油,沿著林園大排流到出水口處,土地汙染嚴重且水質受到破壞,導致漁民無法繼續從事養殖漁業,更也無法從農,已嚴重侵害民眾的生命財產與工作權。林岱樺表示,就以目前現況來說,高雄市林園區中汕段17號等約11公頃土地,因早期林園工業區沿著高屏溪規劃開發,再加上林園大排開挖,導致在高屏溪出水口處還留有一塊農業用地,而這塊農地三面臨海,又礙於農地須農用,造成地主在使用上遭遇極大的困難。林岱樺認為,土地及水源已遭受嚴重汙染,又無法從事農業使用,政府應該協助地主活化土地資產應用或是納入工業區中,不要讓土地任其荒廢,白白浪費土地資源,同時更不能讓民眾的生命財產受到侵害。
水塔防鏽施工變毒氣室!農民補漆疑未注意通風 甲苯中毒昏迷險喪命
南投縣國姓鄉1名姓蔡的農民,12日在進行農用水塔的防鏽補漆作業時,卻不幸遭受到化學氣體的攻擊,導致甲苯中毒倒地昏迷,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事發後,國姓消防分隊迅速展開搶救行動,將其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目前仍於加護病房內接受治療。國姓消防分隊12日深夜10點接獲報案,得知山區長豐村內有農民倒地昏迷,立即派出救援隊伍前往,由於水塔所在地勢陡峭,救難人員不得不徒步前往,耗時約5分鐘才抵達現場。搜救人員表示,現場留有甲苯氣味,以及1個空罐,懷疑是化學氣體中毒,救護人員迅速進入水塔,發現蔡男已無意識陷入昏迷,於是立即施以氧氣,並展開搶救行動,經過救難人員努力下,蔡男被成功救出並送往埔里基督教醫院搶救。據了解,蔡男在醫院被確診為甲苯中毒,嚴重影響其健康狀況,其身上不僅有10%的皮膚灼傷,還需依賴呼吸器維持生命,目前仍然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警方提醒民眾,在進行油漆、防鏽作業時應注意安全,最好避免單獨作業,並確保工作場所通風良好,或使用空氣呼吸器,以免發生類似中毒事件。
山區鐵皮屋變製毒場!台中男煉毒遭化學溶劑灼傷 竟搜出453公斤毒品
台中東勢山區一座鐵皮屋竟成製毒場,1名姓高的33歲男子在此秘密煉製俗稱「喵喵」的毒品,2023年檢警查獲高等3人,並在現場驚見高男全身多處慘遭化學溶劑灼傷、皮膚潰爛的情況,案件仍在台中地院審理中,法官最近裁定將查扣的毒品銷燬,以避免外洩危及公共安全。33歲高男透過一家化工原料行的63歲高姓負責人,從大陸進口原料煉製毒品,事後高男等人以農夫的身份偽裝,將製毒場藏匿在山區鐵皮屋中,甚至在屋前堆放肥料佯裝成農用倉庫,掩蓋製毒廠真面目,讓附近居民難以發現。據調查了解,高男等同夥使用 「4-甲基苯丙酮」及溴水等原料,製造出俗稱「喵喵」的第三級毒品「2-溴-4甲基苯丙酮」,檢警專案小組在2023年8月直搗毒窟,過程中多位員警遭到毒品氣味刺激,眼睛淚流不止。最終仍成功逮捕逮捕高男、高負責人及何姓少年等3人,並於現場查扣2卡車製毒器具、先驅原料160公斤、半成品及成品293公斤等毒品,總共高達453公斤,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發覺高男自身竟遭受到化學灼傷,且傷口已嚴重潰爛。訊後高男等人承認犯行,檢警於2023年10月偵結,依《製造毒品罪》起訴高姓2人,何男則送往少年法庭,案件目前仍在台中地院審理中,近日法官考量到查扣物品的危險性和可能的喪失毀損,已經裁定對這些物品進行銷燬處理。法官指出,查扣的毒品數量龐大,而且存放方式簡單,一旦破裂可能造成外洩,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銷燬這些物品不僅兼顧公共安全,也未侵犯被告的權益。
今年第三家!私菸廠藏牧草倉庫中 海巡查扣38萬包劣品
海巡署台南查緝隊8日在嘉義縣中埔鄉田寮查獲私菸工廠,發現280萬支偽劣菸,一旁還有3.6萬噸菸絲原料,近日又在嘉義市西區民宅查獲準備銷贓的3萬餘包菸,這波私菸查緝共查扣38萬餘包,市值3800萬元,逮獲唐姓男子為首共7名嫌犯。業者包裝成雜牌菸,以每包40元價格離零星出售,已有1萬餘包流入市面。57歲唐嫌在嘉義縣中埔鄉以1間牧草倉庫作掩護,私下製造私菸,先以農用肥料或菸葉下腳料等名義進口製菸原料,加工製成菸絲,包裝成香菸,再交到嘉義市西區1處民宅銷贓。正常香菸每包售價至少100元起跳,唐嫌的私菸自創100多種品牌流入市面,他以每包40元的超低價格,混入檳榔攤、菜市場、夜市中流通,販售對象以移工、中低層民眾為主,工廠營運2個月來,已賣出1萬包。海巡查緝隊員在私菸工廠查獲包括捲菸成品280箱,每箱內有1萬支菸,菸絲3.6萬噸與1批製菸器具,清點共35萬餘包雜牌菸,當場逮獲唐男等5嫌。海巡人員4天後又在嘉義市西區搗破銷贓店家,搜出3萬餘包菸,逮捕41歲李姓男子與51歲許姓男子。海巡署台南查緝隊表示,這批偽劣菸品市值3800萬元,若流入市面不僅破壞經濟秩序,更危害民眾健康,全案將依違反《菸酒管理法》函送嘉義市及嘉義縣政府菸酒管理科裁處,菸品則由兩處監管單位擇日銷毀。海巡偵防分署自2023年執行安康專案至今,全台查獲私菸工廠達18座,今年已查獲第3家。
阿公幫孫蓋農舍當婚房 「這舉動」遭課高額地價稅…1招省4倍稅金
新竹市世代務農的陳老伯,為了要給孫子結婚有個新房住,於111年時在自家的農地上建了一間透天厝,並於周圍鋪設水泥以便通行及停車使用。不久前,陳翁收到了112年地價稅補徵繳款書3,000元,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聽從友人建議,向新竹市稅務局申請復查。新竹市稅務局表示,課徵田賦的土地不能有農業以外的其他用途,如果因農業使用需要興建農業設施或農舍,應依法取得容許使用同意書或使用執照;如果變更使用情形,例如興建鐵皮屋、鋪設水泥地、提供停車、庭園造景、步道或其他非關農業使用的設施等,就不符合農地農用的規定,應自變更使用的次年期起改按一般用地稅率(10‰~55‰)課徵地價稅。稅務局聽到陳老伯建房是為了要給孫子當新房用,立即做了進一步的資料調閱,發現房子及土地都是陳老伯所有,孫子的戶籍也設在新房,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立即輔導陳老伯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2‰)課徵地價稅,自113年起只需繳納600元,節省了4倍的稅金。陳老伯聽完稅務局詳細解說田賦的規定,瞭解農地的使用限制,加上申請自住可節省4倍的稅金,欣然同意撤回復查申請。稅務局提醒,農業用地經改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若是作自用住宅用地使用,且有土地所有權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立戶籍,也没有出租、營業等情形,可在當年9月22日前向稅務局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2‰)課徵地價稅,至少可節省4倍的地價稅,逾期申請將自次年開始適用,以後如恢復作農業使用,也可以申請恢復課徵田賦。民眾如有任何疑問,請洽稅務局網站、AI智能客服或撥0800-000321、1999市民服務專線,將有專人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