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
」 股價 大陸AI妖股斷腰1/不只財報風波!美超微另有「不能說的秘密」 1千多美元股價跌剩零頭
「這是我們歷史上最強大的季度之一,接下來12個月DLC(直接液體冷卻)成交量至少上升10倍!」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 SMCI)創辦人梁見後11月6日在電話會議上,用緩慢台式英文向全球投資人報好消息,預估新一季銷售可介於55億至61億美元間,毛利率13.3%,但這財報未經會計師審核,當天SMCI股價盤後再大跌17%,台灣時間13日收盤價21.66美元。SMCI可說是最瘋狂的AI妖股,兩年前股價約40美元,去年初翻倍到80美元,今年1月飆上280美元,3月翻筋斗直上1229美元,五個月後一份興登堡機構放空報告出爐,股價中箭落馬,10月跌到400多元,1股拆10股後,股價更一路跌不停,尤其10月底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請辭「跳船」,SMCI跌剩20元出頭,與3月的天價相比,可說是腰斬再腰斬。如今,美超微因未能在8月29日提交年度財務報告,納斯達克交易所要求11月16日前提交,或給予完善計畫,否則將面臨停牌或下市危機。不過,台灣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美超微被困住的原因,恐怕是那件『不能說的秘密』。」因美中貿易戰,美國商務部近期持續向半導體公司出手。(圖/摘自雷蒙多社群平台X)美超微是全球前三大伺服器品牌業者,由嘉義出生、台北工專電機科畢業後赴美求學的梁見後於1993年所創,同一年,黃仁勳創辦輝達,兩家公司車程僅15分鐘,創業初期相互扶持,今年6月的COMPUTEX 上,兩人以國英台語三聲道互相讚美並吐槽,黃仁勳更笑稱自己是美超微的免費員工。不料兩個月後,美超微陷入假帳風暴。美國做空機構興登堡8月27日表示,美超微涉嫌會計操縱,當時被認為是冷飯熱炒,梁見後9月3日寫給員工的信表示,興登堡報告「對公司不實或錯誤陳述」,並預期2024年度的財報結果,不會出現重大變化。梁見後所創辦的美超微事業王國,可說是台灣常見的垂直整合家族型企業,他的大弟是大訊集團(ABLECOM)董事長梁見發,主要供應機殼,二弟是肯微科技(Compuware)董事長梁見達,供應高效能電源供應器,三弟是浩然科技(ALTLED)執行長梁見國,原本做高功率 LED,近年轉型為大訊的機殼打樣。美超微事業王國,由梁見後的大弟梁見發、二弟梁見達,和三弟梁見國一起打理。(圖/報系資料照)但在美國監管系統來看,四兄弟公司的財務關係、相互持股與作帳就成了問題,興登堡直稱他們在財報操控上是「連續累犯」。美超微2017會計年度年報就無法在期限內繳交,2018年曾遭美國SEC(證交會)勒令自那指強制下市,直到2020年1月才重新上市,還被SEC罰款1750萬美元。然而今年最重磅的一擊,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10月底向美超微辭職,消息當日早盤狂殺27%,終場大跌19%,單日市值蒸發60億美元,11月6日,股價最低曾掉到20.20美元。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會計師辭職是很嚴重的事,美超微往最壞結局發展的機會越來越高,也就是停牌或退市。美超微在電話會議後,再度寫信向合作夥伴喊話,表示「特別委員會」調查後,未發現高層有欺騙或不當行為,2025會計年度首季初步財務資訊,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81%,淨利大幅改善,公司正積極尋找會計師,使財報及時更新,「特別委員會還有其他正在進行的工作,但預計將很快完成。」業績不壞、技術仍行,為何會被安永用最絕情的方式大聲切割?「恐怕是踩到政治紅線了!」業內人士透露,因為財報上的「獲利」,可能跟賣給俄羅斯與中國有關。繼台積電被挖出晶片有白手套提供給華為做AI訓練後,其實11月1日,美國商務部也抓出自家的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向黑名單的中芯國際旗下的盛合晶微半導體售出74批、總價1710萬美元的貨物。美國總統大選前,就在抓貿易戰「叛徒」,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9月曾分析烏克蘭戰場上的俄羅斯武器,發現40%以上的零件是由4家美國供應商製作的。興登堡也指控過美超微,未篩選客戶,導致大量產品流入俄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10月的請辭,為近期美超微股價再度下跌的引爆點。(圖/翻攝自安永臉書)興登堡報告提到,在2022年2月24日至2024年6月底,美超微產品最終出口至俄國的金額大增至2.1億美元,產品可能由第三地輸往俄羅斯。業內人士表示,除了俄羅斯,也有賣給中國,現在的問題卡在美國政府要求業者提供上下游名單,如果能把幕後的人都抓出來,有希望「大事化小」,就像格羅方德的案子,因為「高度配合」,只被罰了50萬美元。這也是為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10月底運動會上的憂心忡忡,提到「世界自由貿易已死」,以及「最嚴峻的挑戰就在眼前」。日前傳出美國商務部要求台積電11日起停止供應中國客戶用於AI的7奈米製程或更先進的高階晶片,7日更要求5家半導體企業,提供在中國的銷售量與客戶名單,包括荷蘭的ASML、日本東京威力科創,以及美商應材、科林研發和科磊。現在的問題是,梁見後願意犧牲多少換取輕放,以及美國政府有沒有把他視為「該被保護的美國企業」。郭明錤也認為,如果美超微遇到生存挑戰,美國政府應該不會樂見美超微被中企收購,或是員工跳槽到中國企業。
搶救Gogoro 1/靈魂人物出走股價跌破1美元陷「下市危機」 大股東尹衍樑緊急救火
兩年前風光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睿能創意(Gogoro,代號GGR),頂著美股首家上市的電動機車公司、台灣新創獨角獸光環,如今風雲變色,9月13日創辦人陸學森辭任董事長暨執行長、首席產品長彭明義離職生效,Gogoro股價一夕跌破1美元,淪為「低價股」(penny stock,又稱仙股),面臨下市危機。據CTWANT記者私下了解,Gogoro財報表現始終未見好轉,大股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及其旗下的投資公司已先後投資近百億元(3億美元),且未來要完全解決舊電池的汰換問題,恐怕還需上百億元資金,即使派出長子尹崇堯、潤泰高層協助Gogoro危機處理,但與陸學森溝通多次並未得到滿意答覆,因此確定陸學森辭職以示負責,並由潤成投控董事長暨潤泰集團法務長曾達夢接任Gogoro董事長,原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則接任代理執行長。記者會上,姜家煒強調「陸學森成功帶領Gogoro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他的精神會一直延續在Gogoro。」針對陸學森實際離職原因,睿能管理層僅以「另有生涯規劃」、「經過深思熟慮」帶過。不過有關陸學森的下台,坊間傳聞甚多,有人說「國發基金投資Gogoro虧錢,必須有人負責」,也有「當初Gogoro棄台灣而執意要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得罪了金管會」的說法。Gogoro成立13年迄今仍未虧轉盈,9月更被爆出有超過4萬輛Gogoro VIVA採用中國零件,卻領取超過6億元政府補助的「洗產地」事件,外界認為是「壓垮陸學森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此,姜家煒表示:「Gogoro viva國產化比率為88.96%,相關事件正和主管機關釐清事實的真相,會全力配合政府主管機關調查,以車主權益不受損為最高原則。」在陸學森辭任後,由Gogoro總經理姜家煒(圖左)接任代理執行長。(圖/Gogoro提供)13年前成軍的Gogoro,2022年以「SPAC」(借殼)與Poema Global合併上市,上市首日價格飆上14.02美元、1個月後創下高點17.59美元,但隨後見真章,Gogoro遲遲未虧轉盈,去年底帳面累積虧損逾百億元,股價每況愈下,今年上半年多在1.5美元上下震盪。8月中旬Gogoro交出第二季財報,總營收為8,090萬美元、年減7.2%,淨損2,01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擴大虧損1,450萬美元;毛利率更自去年同期15.2%,大減至5.2%。這份財報,連陸學森自己都不滿意。緊接著在陸學森辭任消息曝光,此一人事大地震,也讓已在1.5美元附近盤整多時的Gogoro股價,直接跌成「仙股」,9月23日(美國交易時間)甚至一度跌到0.48美元的歷史低點。至截稿前的9月30日Gogoro收盤價為0.529美元,面臨下市危機。由於那斯達克今年8月8日才出手,為整頓400多家低價股而修改規定加快退市,依規定上市公司收盤價必須高於1美元,若連續30個交易日未達標即被認定為「低價股」且不具上市標準,限時180天改善,若股價仍未高於1美元,可第2次申請180天改善,下市程序從逾一年擬改為一年內。也就是說,Gogoro自9月13日起股價跌破1美元,若到10月25日前仍無法站回1美元,將被列為「低價股」,進入到下市前為期一年的改善期。Gogoro市值從最高22億美元縮水到1.56億美元,受創最深的莫過於大股東尹衍樑,光是潤泰集團Gold Sino Assets Limited (簡稱「Gold Sino」)持股就高達33.2%,今年6月間才剛增資5千萬美元,如今又要親自下海救援。但無論如何,尹衍樑在此關頭接下了滿身傷痕的Gogoro,想要止血,恐怕也得先輸血,接下來的1年,就看新團隊如何重振品牌形象及消費者信心。2022年Gogoro在那斯達克風光上市,如今僅2年光景,股價已跌破1美元。
SEC指控「知名大空頭」三年前發佈誤導訊息 外媒:最高恐判370年
三年前做空遊戲驛站(Gamestop)卻意外被散戶反殺的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創始人、華爾街知名大空頭萊福特(Andrew Left)26日被美國監管部門告上法庭,可能面臨長達370年的牢獄之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司法部日前聯合宣佈,對萊福特及香櫞研究(Citron Capital)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嫌通過社交媒體平台發佈誤導性訊息,以此獲利高達2000萬美元。司法部表示,萊福特被控一項參與證券欺詐計劃的罪名,17項證券欺詐罪和一項向聯邦調查人員作出虛假陳述的罪名。根據聲明,如果萊福特在所有指控上被定罪,他可能面臨最長370年的監禁。SEC對萊福特提出了獨立訴訟,指控他和香櫞研究違反了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條款,如果被判有罪,SEC將要求萊福特歸還所有他涉嫌非法獲得的資金,並支付額外的、未指明的罰款。SEC聲稱,萊福特涉嫌利用其公司和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貼文至少26次公開建議投資者做空或做多23家公司(包括Meta Platforms和輝達等)。然後,萊福特在這些公司股價上漲後迅速改變立場,進行反向操作,從而非法獲利。萊福特的律師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SEC和司法部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以確定是否存在更多的違法行爲。萊福特是華爾街最著名的兩大空頭之一,其創立的香櫞研究在股票市場更是臭名遠揚,該公司專門尋找自認股價被高估或涉嫌財務造假的公司,並以不尋常的手段深挖,除了研究公司基本面之外,還會派人混入公司內部、蹲點拍攝工廠人流情況、使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自香櫞研究成立以來,無數上市公司慘遭做空,這些公司多數下場慘淡,輕則股價大跌,重則被迫退市。然而,香櫞資本的做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1年1月,香櫞資本在遊戲驛站的做空大戰中遭遇了公司史上最大挫折。在遊戲驛站散戶投資者的逼空攻勢下,萊福特最終以100%的虧損平倉,並宣佈將不再發表做空報告,轉而專注於做多策略。這一事件被視作華爾街做空機構的一次歷史性潰敗。
日電信巨頭KDDI砸5,000億日圓入股 日超商龍頭Lawson下市「私有化」
日本電信業巨頭KDDI完成對日本連鎖超商羅森(Lawson)的公開收購(TOB)後,24日羅森股票從東京證券交易所下市,結束長達24年上市公司的歷史。據日媒報導,KDDI在今年4月對羅森股票的公開收購(TOB)已經完成,未來三菱商事(Mitsubishi )與KDDI將各持有50%羅森的股份,達成羅森私有化的協議。在交易案前,KDDI只占羅森2.1%的股份,這次的要約收購,KDDI斥資近5,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067億元)。未來盼透過超商客戶的購買數據,繼結合KDDI的電信和數位技術,不僅提供金融服務,也進一步強化其在電信業以外的業務。據了解,截至2024年4月底,羅森全球約有2.1萬間門市,中國有6,300間。因此「羅森退市」一度在交易案消息一出後,更登上中國微博,不少網友以為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有網友解釋,「收購不影響繼續營業」。東京證券交易所在23日完成最後一筆交易,收盤價為13,300日圓(約新台幣2,858元),與前一日相同。
403花蓮強震嚇跑20萬外籍旅客 日本減少近7萬人次占最多
0403花蓮大地震重創當地觀光業,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數據出爐,4月份外籍旅客數量較前月大減20萬餘人,顯著衰退市場包括日本、韓國、港澳、新加坡等。交通部長李孟諺表示,今年吸引1000萬旅客來台的目標不變,接下來將加強國際行銷。0403地震震傷國際級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粗估要7年才能恢復以往面貌,近期鐵、公路落石不斷,也讓國人提不起信心前往旅遊,以往熱鬧的夜市現在門可羅雀,花蓮住房率不見起色,多家旅館乾脆歇業收攤。根據觀光署統計,4月份外國旅客較3月份減少20萬1462人次,日本減少6萬5169人次、港澳減少4萬3516人次、韓國減少2萬4734人次、新加坡減少1萬5001人次。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4月份的來台旅客減少20萬餘人次,主要是受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他指出,日韓、港澳及新加坡旅客都是自由行居多,容易因天災等外在因素改變旅遊計畫,因此4月份以這些國家衰退最顯著。而東南亞國家簽證變動不易、歐美等長線旅遊計畫變更困難,影響幅度較小。黃正聰說,後續旅遊變化還有待觀察,政府應加大行銷力度,告訴各國旅客台灣其實很安全。李孟諺回應,花蓮大地震確實對台灣的國際旅客,以及花蓮地區的觀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目前對花蓮、台東有專案補助,不分平假日住宿都有1000元的補助;另對團客也有相關補助。李孟諺說,對於國際觀光客的推廣,交通部也希望加強花蓮的行銷,告訴國際旅客,花東除了太魯閣之外,還有很多優雅、美好的旅遊景點,未來會加強這方面對國際觀光來行銷。至於今年度預定的1000萬人次目標,還是會持續推動。
美國2024年首起銀行倒閉! 32分行、60億美元總資產遭接管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於當地時間26日公告,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共和第一銀行」(Republic First Bank),已被當地監管機構接管,成為美國今年第1間倒閉的銀行,而其存款及大部分資產將出售給富爾頓銀行(Fulton Bank)。根據《CNN》、《路透社》等媒體報導,FDIC聲明稱,賓州監管機構指定FDIC成為接管人,為了保障存戶的權益,已與富爾敦銀行簽下協議,承擔所有存款並購買所有共和銀行資產共和第一銀行在紐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的32間分行,將作為富爾敦銀行的分行名義重新開業,原有的存款者也會自動轉移至富爾敦銀行儲戶。FDIC表示,截至今年1月底,共和第一銀行總資產約為6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有40億美元,並擁有約13億美元的借款和其他負債,估計隨著共和第一銀行倒閉,存款保險基金損失將高達6.67億美元。據悉,共和第一銀行在去年就曾裁員來降低成本,並退出抵押貸款業務,去年8月從美股那斯達克退市,最後成為了美國2024年第1間倒閉的銀行。報導指出,上一間倒閉的銀行在2023年11月3日正式停擺,是為愛荷華州公民銀行(Citizens Bank)。
時隔10年!大陸再發布資本市場新「國九條」 提出未來5年發展目標
大陸央視新聞12日報導,大陸國務院推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共9個部分,簡稱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專門推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新「國九條」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並為此推出系列舉措。第一,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完善風險監測處置機制,著力穩信心、穩預期。其二,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同時就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其三,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完善行政、刑事、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大陸國務院日前印發《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為主線,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推進金融強國建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意見》強調,必須堅持和加強中共領導,確保資本市場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必須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全面加強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稜有角;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好開放和安全;必須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主題,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意見》要求,要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擴大現場檢查覆蓋面,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要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要加大退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暢通多元退市管道,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要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強化股東、業務准入管理,積極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完善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堅決糾治不良風氣,推動行業回歸本源、做優做強。要加強對高頻量化等交易監管,嚴肅查處操縱市場惡意做空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定機制建設,將重大經濟或非經濟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統籌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和安全。要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監管鐵軍,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電車新創公司Faraday Future股價剩不到1美元 再收退市警告
周五晚間,頗受關注的電動車上市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發佈公告稱,又一次收到了那斯達克交易所發來的退市警告。交易所通知稱,由於法拉第未來的股價在11月9日至12月27日間始終低於1美元,違反了那斯達克的上市規則。根據那斯達克上市規則,法拉第未來需要在未來180天,即2024年6月25日前,讓股價回到1美元,並維持至少10天。如果到時未能符合上市規則,且不符合延長合規期限的規定,屆時那斯達克交易所將通知公司股票面臨退市。該公司周四收盤價為 26 美分,截至周五晚間美股開盤,法拉第未來的股價進一步跌破25美分,對應市值只有3000多萬美元。該公司必須在 6 月 25 日之前將股價連續至少10天提高到規定水準以上,以重新獲得繼續掛牌資格。事實上,法拉第未來的股價從去年秋天開始就深陷低於1美元的危機,公司用滿了兩次「180天寬限期」,並在今年8月底完成80股合一的操作後,才在9月中旬接到交易所通知滿足最低股價要求。法拉第未來在 8 月宣布進行反向股票分割,試圖重新獲得上市合規性。但僅僅又過了兩個月,由於該公司面臨現金短缺和供應鏈問題,法拉第未來的股價就又從十多美元跌到幾十美分、下跌約96%,再度觸發退市警報。
電動車夥伴鬧翻!Lordstown聲請破產並提告鴻海 盤前重挫逾5成
鴻海在美國的電動車合作夥伴Lordstown motors不堪虧損,目前已申請破產保護並宣布出售公司,未償還債務在1億至5億美元(約31至155億台幣),同時也對鴻海(2317)富士康採取法律行動。今Lordstown盤前重挫逾5成,股價一度跌至2.6美元。根據路透社報導,Lordstown於27日依美國《破產法》第11章,向德拉瓦州衡平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令,在向破產法庭提交的訴狀中,Lordstown指控鴻海「詐欺」並多次違反承諾,未能遵守對Lordstown高達1.7億美元的投資協議。鴻海此前已投資Lordstown約5,270萬美元,並持有約8.4%的股權,不過Lordstown指控,鴻海未能依約買進原本承諾的額外股份,還誤導有關合作開發車輛的計畫。而鴻海富士康在今年4月表示,當Lordstown跌破每股1美元,引發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同時也打破雙方交易協議。對此,鴻海科技集團也在27日傍晚發布聲明,針對Lordstown Motors不斷試圖誤導大眾,並不願依約履行雙方的投資協議條款一事。鴻海公司這段時間一直持正面態度與LMC進行建設性協商,協助其解決因營運所造成的財務困境。鴻海原希望繼續進行相關討論,盼達成各方利益關係人皆能滿意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採取毫無根據的法律行動,但截至目前雙方尚未達成共識。對於LMC今日宣布提告行為,以及對外聲明中,關於鴻海公司的不實評論、惡意攻擊的言論,公司將保留法律權益,鴻海也將暫緩後續的善意協商行動。
產婦插尿管被逼出院 婦兒醫院集團拖欠房租真相超傻眼
大陸最大私立婦兒醫院集團居然發生有產婦購買了價值5萬人民幣,約22萬新台幣的孕產套餐,但產婦居然插著尿管被卻要求轉院,原因竟是這家醫院集團拖欠了2800多萬人民幣的房租,醫院慘被停水停電,不過讓外界好奇的是,醫院兜售昂貴的產婦套餐,為何無法支付房租。這起事件是因為有購買產婦套餐的新手媽媽抱怨,根據爆料者王蕾透露,像許多年輕媽媽一樣,她向北京和美婦兒醫院百子灣院區,下稱「百子灣和美」購買了價值5萬元人民幣的孕產套餐,她相當期待這個代價讓她享有更好的照料。事發當天,王蕾插著尿管,躺在病床上,她剛剛完成剖腹產手術,未料當天下午,醫院突然要求她在內的全部孕產婦轉院。到了晚上,醫院甚至被停水停電,直到警方介入後才恢復。王蕾的身體狀況無法立即轉院,可是,沒有餐食和熱水,最後還是提前出院,後來她才得知,這間私立高端婦兒醫院早已難以為繼。據《經濟觀察報》報導,由於百子灣和美經營不善,長期拖欠房租一直無力支付,百子灣和美落款2023年1月28日的一份公告顯示,按照醫院在2022年11月3日作出的承諾書,搬家工作應該在2023年2月底完成,自即日起,醫院不再接待新患者,已入院的患者請儘快聯繫轉院。據了解,這家醫院集團已拖欠了2800多萬人民幣租金,不過多數客戶並未看到這個公告,許多購買套餐的客戶也在此後一個多月正常消費,直到最後被迫倉促轉院,擁有60張獨立間床位的百子灣和美,是和美醫療旗下婦產醫院,和美醫療在2015年上市,2021年退市,旗下最多曾有17家醫院,不過目前這些醫院幾乎都被變賣或重組。
大陸南方航空、東方航空 2月自美國退市
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13日晚間同步公告,各自公司美國存託股份,將從紐約交易所退市,預計存託股在紐交所交易的最後日期為2月2日之後。作為後續安排,公司H股將會繼續在香港聯交所交易。美國存託股票是指外國公司授權美國受託人在美國發行、以美元計價的所有權證書。據美國法律,在美國發行普通股上市的公司註冊地必須在美國;非美國註冊地上市企業只能採取存託股方式進入美國證券市場。去年8月12日,大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鋁業、中國人壽、上海石化公告,申請自願將美國存託股從紐交所退市。中國證監會官網同日回應稱,上市和退市都屬於資本市場常態。根據相關企業公告資訊,這些企業在美國上市以來,嚴格遵守美國資本市場規則和監管要求,作出退市選擇,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南航董事會前晚宣布,綜合考慮公司美國存託股的交易量與公司境外普通股(H股)全球交易量相比有限,同時自存託股在紐交所上市以來,從未對在紐交所上市的證券進行過後續融資,且香港聯交所和上交所具有較強可替代性,可滿足公司正常經營的籌融資需求。另外,考慮維持存託股在紐交所上市以及滿足定期報告要求等相關成本較高,南航將根據《證券交易法》規定,申請自願將公司存託股從紐交所退市,並撤銷該等存託股及其對應H股在證券交易法項下的註冊。截至公告披露日,南航已就上述事項向紐交所發出通知。另外,公司擬於2023年1月23日或之後向美國證監會提交表格,提交後10日公司存託股將從紐交所退市。預計最後交易日為2023年2月2日之後。同日,東方航空也發布了類似退市公告。兩家公司表示,擬在存託股自紐交所退市後,在適當時候根據存託協定規定以適當方式終止其存託股計畫。另外,公司H股將會繼續在香港聯交所交易。中概股去年3月起因中美審計分歧,至少99家中概股企業陸續被美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據2021年12月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細則,外國上市公司連續3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SEC)要求的報告,SEC有權摘牌。不過,中美雙方中概股審計監管方面的分歧,已逐步化解,就在中石油等5家國企退市後不到兩周,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於去年8月26日達成協議簽署《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定》。PCAOB去年12月15日發布報告,確認2022年度可對中國大陸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完成檢查和調查,撤銷2021年對相關事務所作出的認定。該事項被視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取得積極成效,對中國企業在美上市釋放出積極訊號。
特斯拉股價13個月狂瀉7成 股東將矛頭指向「推特」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 Inc.)迎來2010年上市以來最糟糕年度,在其他競爭對手蠶食特斯拉主導的市場份額之際,其股價在13個月內狂洩70%。對此,股東紛紛將矛頭指向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他們認為馬斯克在10月底入主推特(Twitter)的舉措分散了他對特斯拉的注意力。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特斯拉在其他競爭對手的蠶食下,迎來該家公司上市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其股價在過去13個月內下跌了近70%。特斯拉在上週為其最暢銷的Model 3和Model Y SUV提供折扣,表明市場對其電動車的需求正在放緩。對此,特斯拉投資者也將馬斯克親力親為營運社群媒體推特的決定視為嚴重損害公司財務狀況的罪魁禍首。特斯拉第3大個人股東、持股數量高達2200萬股的印尼億萬富翁廖凱原(Leo KoGuan)就公開表示,馬斯克應該下台,「馬斯克抛棄了特斯拉,特斯拉沒有能履行職責的首席執行官。」上週馬斯克也在推特上發起一項關於他自己「是否應該卸任推特負責人」的投票活動,結果1750萬名投票網友中,有將近6成(57.5%)的人認為他不應該繼續掌管這家社群平台。馬斯克此前表示他將遵守這次投票的結果,不過有意思的是,他並未明確說明他什麽時候會從推特辭職。推特是一家著名的美國社交網絡平台,馬斯克曾在2022年4月高調宣佈將重金440億美元收購推特,不過收購過程一波三折,從宣佈收購起,馬斯克與推特管理層分分合合,在網上大打口水戰,但最終在10月馬斯克終於入主推特。作為多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社交媒體達人,馬斯克曾被認為是最懂如何改革社交媒體的人之一。自重金買下推特以來,馬斯克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從紐交所退市、清退管理層、大規模裁員等,這一番高調操作不僅引發眾多爭議,也讓推特變成管理混亂、客戶流失、財務問題纏身的「爛攤子」。一位推特的投資者表示,馬斯克最近正在以與最初的440億美元交易相同的價格為推特尋求潛在的新投資。目前推特已然成了燙手山芋,馬斯克稱,沒有人想要這份工作(推特的負責人),他也還沒有繼任者的人選。而由於馬斯克身兼多個著名公司的負責人,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推特的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馬斯克的商業帝國。目前馬斯克擔任高管的公司有6家,包括特斯拉、民營航天制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SPACE-X、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超級高鐵Hyperloop、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非營利的人工智能研究組織OPEN-AI。
美國PCAOB首輪中概股審計提前結束 將提交報告
中美監管人員稍早前在香港展開中概股審計核查工作,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官員,已經提前完成對中概股的首輪現場審計工作。在監管問題僵持十年後,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等與PCAOB終於在8月26日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允許PCAOB人員9月中旬抵達香港,赴包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內的多家會計師事務所,核查在美上市中資公司的審計底稿紀錄。在中美達成合作協議前兩星期,中國人壽、中石油等五家大型國企宣布從美國退市,阿里巴巴曾表示,尋求轉為在香港主要上市,以減低退出紐約股市的影響。外媒4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PCAOB的數十名檢查人員最快將於周末離開香港,早於原來預定11月中旬的日程。儘管審計過程中,中國監管機構代表要求刪除特定資料,包括在公司文件中塗黑姓名、地址和工資水平等,為避免從阿里巴巴(09988)到百勝中國(09987)等數百家公司從美國摘牌,中美進行的審計合作看來取得進展。根據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美方要求華爾街上市公司必須接受審查。今年迄今,約有160家中企,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百勝中國、京東等指標公司,都被列入未達到美國審計標準、將被強制下市的預定名單。當時傳出PCAOB挑選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一批中概股,作為第一批進行審計檢查的公司。PCAOB不僅要求審查中概股公司最近一個財年的資料,還會訪問所屬審計師,未來幾周會就審計結果提交初步報告,可能會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善空間,例如內部控制和記綠保存方面。現場檢查結束之後,中國證監會和PCAOB的官員將繼續進行線上溝通。市場分析,若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能夠落實,將有效減緩中企在美國證交所的下市潮。有業界人士表示,如果美中審計問題得到解決,確實對股票有利,尤其是美國存託憑證和科技股。儘管美國聯準會鷹派和美國股市暴跌,市場仍經常因消息而買入,因事實而賣出。
9月起 大陸向境外提供數據須送審
大陸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去年赴美上市,引發北京對數據外流之疑慮。大陸國家網信辦7日公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簡稱《辦法》),要求在4種狀況下,向境外提供數據須先經過官方審查,其中包括處理100萬人以上個人資訊。該辦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網信辦公布《辦法》的同時指出,制訂該規定旨在落實《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以規範數據出境活動,保護個人資訊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並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辦法》明確規定4種應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一、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二、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運營者和處理100萬人以上個人資訊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資訊;三、自去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10萬人個人資訊,或者1萬人敏感個人資訊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資訊;四、大陸國家網信部門規定的其他需要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辦法》指出,數據出境安全的評估重點,主要根據數據出境的目的、範圍、方式等的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其次是境外接收方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數據安全保護政策法規和網路環境對出境數據安全的影響。再者,還有境外接收方的數據保護水平是否達到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另外還需評估出境數據的規模、範圍、種類、敏感程度,出境中和出境後遭到篡改、破壞、洩露、丟失、轉移或者被非法獲取、非法利用等風險等。滴滴出行去年於美國掛牌上市,大陸相關部門以數據安全為由,對其採取網路安全調查。在北京的壓力之下,滴滴出行最終選擇從美股退市,並配合要求進行整改。大陸網信辦去年10月便曾發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列出5種須先申請「安全評估」的情形。本次發布的正式《辦法》,被外界解讀為「滴滴條款」。
港股黑色星期一! 恒生科技指數暴跌10% 史上最慘
受上周五(11日)中概股恐被逼退市的消息影響,香港股市14日遭逢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數14日開低走低,午盤一度狂瀉逾千點,跌破2萬點大關。在各類股中受創最重的就屬科技企業,大陸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14日股價暴跌,拖累恒生科技指數暴跌10%,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港股恒指跌跌不休,從上個月的2,5000點一路向下,14日更是跌破了20,000點大關,午盤後一度暴跌1,013點、報19,540點。截至15點30分,恒指報19587.72點,跌966.07點,跌幅4.7%。在各類股中,科技股股價慘遭血洗。美團跌逾11%、阿里巴巴跌近8%。騰訊跌逾10%,創下2021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嗶哩嗶哩跌逾20%,股價創下歷史新低。科技股下跌亦重創恒生科技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現報3,796.04點,單日暴跌450.93點,跌幅10.62%,不僅跌破4,000點支撐,跌幅創下單日新高。
中福桃園廠房土地多組買家看上 獨董喊開股臨會再掀經營權戰
擁有50多年歷史的紡織廠中福,去年曾爆發經營權爭奪戰,當時公司派、市場派談和後,讓事情順利告一段落,未料雙方磨合才半年多,由市場派支持當選的獨董,近期竟宣布要召開股東臨時會,不禁讓人聯想,經營權爭奪戰的戲碼是否又要重演。根據中福上周的重訊,獨董高榮志將在4月2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其會議討論事項包括:確認中福去年8月3日股東會討論事項第六案決議處分範圍即為中壢廠房之六分之一,就中福出售福興公司股份交易案、購買福興公司台中不動產交易案選任檢查人,另外還要補選一席獨立董事。CTWANT調查,中福股臨會中要討論的中壢廠房土地之案,位於中壢中正路上,屬於丁種建築用地,可闢建工廠與附屬辦公室,由於距離桃園航空城約20分鐘車程,離高鐵桃園站青埔區也約10分鐘路程,加上面積達2.1萬坪,確實是許多亟欲在桃園增設生產線、物流中心等買家欲爭取的標的。這場股臨會雖然沒有全面改選的議案,卻悄悄點燃經營權之爭戰火。一名業界人士分析:「依法規定,股東常會必須在6月底前召開完畢,獨董在股東常會即將召開前用這些議題另外召開股臨會,恐怕是為了取得股東名冊而來。」該名人士指出,去年中福全面改選時,市場派在7席董監事中,拿下1席普董、1席獨董,在席次上看似位居弱勢,但已為日後搶奪經營權埋下伏筆,「因為獨董依法可以全面召開股臨會改選董監,一旦市場派增加持股,就有機會搏翻盤。這次由中福市場派發動的股臨會雖然沒有改選議題,但拿到股臨會召集權就能掌握到股東名冊,有利於往後徵求委託書,力拚再起。」「中福今年的股東常會也即將在6月召開,以獨董這次召集的股臨會討論事項來說,相關內容大可直接向董事會提案,之後放在常會上一併討論。為何要趕在常會前開股臨會討論,也讓外界議論中福董事會怎麼了。」至於這回宣布召集中福股臨會的獨董高榮志,當初不僅是在市場派支持下當選獨董,當選之前,還是中福市場派股東徐竚美的委任律師。根據中福重訊資料,去年3月17日,徐竚美曾對中福公司提起民事訴訟、定暫假處分等,其訴訟代理人就是高榮志,即與市場派股東有關係。事實上,這幾年由獨董召開股臨會進行全面改選,或解任不同陣營董事的案例層出不窮,像是永大、友訊、光洋科等,多可以看到「獨董」介入經營權之爭的身影,也開始讓上市櫃公司、法學界注意及討論,獨董的權力是否過大。據悉,在高榮志宣布召開中福的股臨會之前,這家原本鮮少被市場注目的公司,恰巧連續多日有多筆買盤敲進,自2月中開始,中福不僅多日出現漲停板,股價不到一個月還飆漲一倍,甚至一路飆破60元,創下歷史新高。「觀察主力進出狀況,這些交易都集中在幾個特定券商,很有可能是市場派正準備集結。」一名市場人士分析。眼見市場有人大量買進中福、推升公司股價,以創辦人家族為首的公司派卻笑不出來,擔心外人搶奪經營權的戲碼會再次重演,尤其,目前公司已交由二代經營,隨著家族後代開枝散葉,這次中福黃家姊弟能否同心擊退市場派來勢洶洶的進攻,考驗著家族成員的智慧與決心。
大陸滴滴出行單季虧逾1305億 阿里CEO辭任董事
大陸觀察者網30日報導,滴滴出行當地時間29日在美股披露上市後的首份財報。與市場預期相符,在旗下多款APP因違規被下架後,滴滴的營收和平台總單量均出現下滑。更為觸目驚心的是,滴滴第三季淨虧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05億元),幾乎是2020年全年淨虧損的3倍。在財務資料之外,滴滴還披露了兩個備受關注的資訊:一是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辭任該公司董事會董事一職;二是董事會支持滴滴從紐交所退市,已批准該公司進行相關工作,董事會也授權滴滴啟動在香港主機板上市的準備工作。受多重消息影響,滴滴出行美股當天收跌8.18%,總市值為238.27億美元。按6月上市時的14美元/股發行價來算,滴滴出行股價整體跌幅達64.7%,市值蒸發約2800億元。當地時間12月29日,滴滴在美股同時披露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二季業績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業績。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滴滴營收為427億元,環比下降11.48%;2021年第二季,滴滴營收為482億元,第一季營收為422億元。在利潤表現方面,今年第一季扭虧的滴滴(淨利潤54.83億),在第二、三季再次出現大幅虧損。其中,第二季淨虧損242.71億;第三季淨虧損303.75億;第二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244億元,第三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306億元。對比來看,2020年全年,滴滴的淨虧損「僅為」106.8億。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第三季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為虧損75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虧損僅為0.17億元。財報披露,滴滴第三季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對橙心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該公司在第三季確認了208億元淨投資虧損。近期,滴滴的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出現了收縮,最近橙心優選APP在滴滴出行頁面還出現了下架。另外第三季多款APP因違規被監管下架,也不可避免對滴滴業務造成影響。目前,滴滴收入由三部分構成,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用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其中,中國出行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90%。今年7月初,由於「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國家網信辦依據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隨後「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也被下架。財報顯示,滴滴第二季 482億元的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的總收入為448億元,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的收入分別為8億元和26億元。第三季,滴滴出行的中國業務收入為390億元,環比下降12.94%。而其國際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10億元和28億元,均小幅增長。其中第三季,滴滴中國出行業務虧損0.29億元人民幣。而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前兩季,滴滴中國出行業務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都是正的。從交易資料來看,第二季和第三季滴滴核心平台總交易額分別為733億元、687億元。其中,第二季國內出行業務的總交易額為646億元,第三季為584億元,環比下降9.6%。而滴滴出行的國際交易額有所增長,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總交易額分別為87億元、103億元,第三季環比增長18.4%。就單量規模來看,202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滴滴核心平台總單量規模分別為30.04億單、28.55億單;其中二、三季國內出行的總單量規模分別為25.7億單和23.56億單,環比下降8.3%;而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為4.34億單和4.99億單,環比增長15%。
川普施壓 紐交所:陸3電信確定摘牌
美東時間6日消息指出,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還是會推進對大陸3家電信企業摘牌,這已經是第2次反轉。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稱,紐交所的最新表態是,將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3家大陸電信企業實施摘牌退市,3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周一(1月11日)下午4時暫停。去年12月31日,在川普政府的強大壓力下,紐交所發表聲明稱,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3家大陸公司進行退市處理,不過,隔日紐交所態度又「180度大轉彎」,美國當地時間4日紐交所改口,發布公告稱,將不會要求大陸3家電信營運商退市,理由是相關監管機構就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常見問題(FAQS)857進行進一步磋商,紐約證券交易所監管局不再打算推進有關的退市行動。不過,此舉遭到美國財政部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反對,致電施壓紐交所總裁,表達反對紐交所撤回3家中國電信運營商退市的決定,受到壓力的紐交所隨後表示會重新考慮中止摘牌的決定。此外,據《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美方考慮將大陸通訊軟體微信的母公司騰訊、阿里巴巴集團列入投資限制禁令的黑名單。騰訊與阿里巴巴是大陸市值最高的兩大上市公司,合計市值逾1.3兆美元,美國此舉是將對華的投資禁令的大升級。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回應,美方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大陸企業,美國在自由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問題上明顯有「雙重標準」,此舉損害大陸企業合法權益,陸方將採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大陸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打臉川普 紐交所:陸三大電信除排喊停
紐交所當地時間4日發布最新公告稱,經與監管機構溝通,決定不再繼續執行對三家中國電信公司的退市工作。三家公司的交易將繼續。監管機構將保持對其上市狀態的評估。紐交所2020年12月31日宣布,為遵守川普政府禁止美國人投資「有軍方背景的中國企業」的行政命令,將終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中國電信公司在紐交所上市。未料4日又宣布,不再打算繼續針對2020年12月31日宣布的三個發行人實施除牌行動。紐交所公告表示,發行人將繼續在紐交所上市和交易。紐交所法規將繼續評估13959號行政命令對這些發行人的適用性及其持續的上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