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劇團
」10年助偏鄉6200萬元 2022安麗「小夢想.大志氣」追夢計畫得主出爐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持續募款進行公益,透過「小夢想.大志氣」的追夢計畫回饋社會,幫助許多缺乏資源的偏鄉兒少與青年,即使遇上疫情也不中斷,10年來已經贊助57個計畫,總贊助金額更突破6200萬。今年追夢計畫報名共有258件,為歷年來最高,評選結果在12月8日出爐,最終選出5組追夢得主,每個單一計劃根據內容所需搭配審核結果,最高可有150萬追夢基金,無論是弱勢族群的儀隊,或是想讓原住民孩子有更多認識世界與自己機會的熱心教師,就是要讓這些永不言棄的團體,在追夢的道路上能走得更順暢。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每年規劃不同的公益活動來進行募款,在直銷商和社會大眾的支持之下,已連續3年募款金額都超過3千萬。基金會董事長林彥秀表示:「『幫助別人』是安麗的核心價值,我們會凝聚更多安麗人的力量、善用每一分資源,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孩童與團體,讓善心與愛心能不斷永續傳承。」透過每屆參賽者的口碑傳播和社群發酵,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追夢計畫」的知名度和參與率逐年成長,今年參與徵選的件數再度刷新10年來的紀錄;入圍決選的追夢團體涵蓋的面向十分多元,包含培力、社會創新、文化尋根、藝術教育、生態劇場等倡議行動,幫助偏鄉兒少與資源匱乏的青年藉由實際的行動,建立更強的自信和能力。資深媒體人,也是今年追夢計劃評審之一的葉樹姍表示,自己經常鼓勵年輕人「Never say no before you try!」,同時也深信,在挫折、磨難的背後,其實隱藏的是祝福。「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這樣的團體,在背後默默支持,給年輕朋友嘗試的機會,也帶給年輕人希望。」本屆前五名的追夢得主包括「內埔農工學生儀隊」、「南投縣人和國民小學」、「花蓮縣私立星海高級中學」、「臺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與「逆風劇團」。「內埔農工學生儀隊」,是由內埔農工教官林俊成所領軍的一群非典型儀隊,沒有傳統儀隊的菁英光環,相反的高達8成學員為弱勢、高關懷學生所,透過手上或撐或托的那把「槍」,從谷底深淵一步步向上挺進,挺過自我懷疑,身上的傷疤成為另類英雄徽章,翻轉逆境人生的力量感動眾人。此外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羅羅谷部落,自稱小布農的人和國小,透過老師用心發現原住民孩童從原生環境與外在環境接軌過程中,失去自我認同的問題,進而設計一系列探索課程,讓布農孩子從認識自己,進而帶著自信朝向世界追夢,充分展現「小夢想.大志氣」的立意。海星高中、木想傢及逆風劇團則都曾不止一次角逐過追夢計畫並成功獲獎,充分展現積極追尋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對於缺乏資源的青年兒少來說,這些小夢想往往蘊藏著滿滿的大志氣,追夢路上更需要鼓勵與支持,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每年透過「小夢想‧大志氣」追夢計畫,十年來已贊助57個計劃、幫助超過7800位孩子與青年在不同領域實踐夢想,累計贊助金額超過新台幣6200萬元,助力實現為社會培育更多人才的夢想。
愛心包英雄1/店家相挺里長動起來 無名英雄調度愛心物資助弱勢
新冠疫情持續嚴峻,當民眾瘋搶物資之際,有群「甘苦人」在經濟重創下工作銳減,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困難,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無懼疫情,堅持提供午餐便當,至今更送出4000份物資包。開業超過60年的「萬華涼粉伯」則暫停生意,無償讓出店內空間存放愛心物資,由社福團體包裝成袋贈與街友。在此危急的時刻,許多無名英雄一起扛,散發出最溫暖的光輝。5月26中午,本刊記者抵達台北市中華路二段的「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臻佶祥食物銀行),在多數類似關懷據點都陸續停止共餐和供餐時,臻佶祥食物銀行依然擔心弱勢民眾食不果腹,堅持每天製作上百份熱騰騰的餐點,將融合著關懷與愛的飯菜裝進便當,分送給每一位需要的人。為確保弱勢民眾在疫情期間能維持溫飽,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南機場)里長方荷生以長年扶弱經驗設計物資包,至今已募得逾4000份愛心物資包。(圖/王永泰攝)「阿嬤進來要先洗手,大家距離要分開一點,別離太近喔。」「飯後甜點要鹹光餅還是蜂蜜蛋糕?」一看到來領餐的長者,工作人員親暱的語氣就像對待自家長輩,殷切希望自己能替這些弱勢者準備好一天所需的食物,以避免他們為了覓食而趴趴走,增加染疫風險。方荷生此時則忙的足不點地,他要處理里內確診者和居家隔離者的請託,更以自身長年扶弱經驗設計愛心物資包,內含罐頭、麵條、餅乾、保久乳、土豆麵筋和調理包等十多種食品贈與弱勢。方荷生原打算目前1000份物資包,他首度向大眾開口,在4天內湧入500萬善款,大眾認領超過4000份物資包,臻佶祥食物銀行逐一分送給照顧弱勢兒少的「三峽小草書屋」、關懷問題少年的「逆風劇團」等社福團體;近日將與「家樂福」大賣場合作,分享給台中、台南、高雄和花蓮等地的食物銀行。而萬華在這波疫情下成為受害者,病毒更嚴重佔據街友生存空間,無家者連莊水都要碰運氣,經營超過60年的「萬華涼粉伯」不捨街友受苦,第二代老闆辜凱鈴自主歇業後空出店面,借給「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等街友守護團體,當作臨時倉庫存放各界的善心物資。為避免街友行走覓食,社福團體也將物資裝包,每包的內容物視當週物資而略有差異,一定會包含口罩、水和乾糧,八寶粥、牛奶花生能解渴又有飽足感,則被歸類為「奢侈品」。辜凱鈴說,即使食物並不精緻好吃,口罩對年邁生病的街友更是負擔,他們仍乖乖聽社工的話而戴好口罩、減少移動,希望大眾能給無家者多一點同理心,而目前社工的防護帽和防護鞋數量遠遠不足,期盼大眾慌亂後能平定心神、傾聽需求,在最危急的時刻伸出援手,讓各界民眾都能一同度過難關。
愛心包英雄2/彌補18年前遺憾!里長「備災」一肩扛 送物資還幫倒垃圾
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在SARS時目睹民眾被隔離沒飯可吃,當年的遺憾促使他成立「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弱勢,這波疫情爆發後,他首度向大眾開口求援,至今已募得超過4000個愛心物資包,除照顧其他社福團體外,還可幫助他處的食物銀行,他仍怕自己「做得不夠」,盼有需要的民眾勇於開口。在疫情爆發後,方荷生忙的足不點地,他在清點各界送來的愛心物資,分裝成一個又一個的物資包,還得處理里內確診者和居家隔離者的請託,從領藥、送餐到丟垃圾都要幫忙,在疫情爆發後奔波如陀螺而不得休息,他卻不曾有過任何抱怨,用行動彌補18年前的遺憾。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成立食物銀行長期照顧弱勢,里內長者對他讚不絕口,封他為「地表最強里長」。(圖/王永泰攝)「SARS時好多人被關在家中隔離沒飯吃,那時候我沒辦法做什麼,想起來還是會難過。」方荷生提到,他是土生土長的南機場人,SARS在2003年直撲而來,南機場是當時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他看到長輩、鄰居遭居家隔離,家裡卻連一粒米都沒有,慘痛經驗也成為他在2013年成立食物銀行的契機。方荷生表示,食物銀行除了救濟「甘苦人」外,更背負「備災」重任,疫情等危急時刻發生時,能第一時間確保弱勢民眾溫飽,去年初他就開始提供便當和乾糧、麵條和日用品等民生物資給居家隔離及檢疫者,正當以為疫情穩定時,卻在轉瞬間遇上當里長23年來的最大挑戰。有許多家庭因疫情嚴重而收入銳減,連買最基本的物資都成問題,方荷生以自己長年的經驗設計愛心物資包,內含罐頭、麵條、餅乾、保久乳、土豆麵筋和調理包等十多種食品,每份要價1500元,原預計募集1000份,結果卻出乎他所料。「我第一次向大眾開口,沒想到湧入超過3000多筆小額捐款,4天就有500萬元。」方荷生說,至今已募得超過4000份食物包,並開始逐一分送照顧弱勢兒少的三峽小草書屋、由中輟與高關懷少年組成的逆風劇團等單位,也將與家樂福合作,分享給台中、台南、高雄和花蓮的食物銀行,他還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呼籲面臨困境的民眾和團體勇於開口,他將竭盡所能地幫忙。
【愛心情報】2020小夢想大志氣 追夢計畫
在一場追夢派對上,主持人莎莎與頒獎貴賓一起宣布追夢得主:「得獎的是彰化溪州鄉水尾國小!」追夢成功的瞬間,水尾國小的小朋友們興奮地歡呼彼此擁抱,真情流露的畫面,熱烈場面令人動容!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每年都舉辦「小夢想‧大志氣」追夢計畫徵選,今年已經邁向第8年,過去幫助了36個計畫,3千多位兒童少年完成追夢。單一團體最高150萬,每年總額達750萬的追夢基金,今年吸引了171個團體提出計畫,共有10個團體進入決選,最後選出5個追夢得主。因此要能追夢成功,競爭可是相當激烈。潘德忠老師獲知得獎消息激動不已,希望可以運用這筆資金改善學校排球隊設備,讓孩子們安心打球。成功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設計追夢計畫徵選,是透過網路投票還有評審會議兩關考驗,目的是希望追夢團體能在角逐的過程中展現積極旺盛的企圖心。所以入圍決選的10個追夢團體,首先要在線上線下強力拉票來衝高網路投票數,說服大眾認同他們的追夢理念,接著要向由政府、學術、社福等各界翹楚組成的評審團闡述他們的夢想,才有可能獲得追夢基金。得獎者在獲知得獎的剎那,興奮不已,歡呼擁抱場面動人。 以水尾國小為例,小朋友和老師在半個月的投票期間,就在社群和各地向許許多多的人敘述他們的夢想,拜託投他們一票,甚至到台北參加評選會議當天,還利用剩餘的一點點時間在街頭拉票,說服陌生人向他們的夢想投下贊成票。水尾國小到底想追什麼夢?是尋根夢、科技夢、更是拍攝紀錄片的夢。位於彰化溪州的水尾國小就在濁水溪旁邊,校歌一開始就是「濁水溪滾滾流」,但是這條台灣的母親之河長什麼樣子?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省思,並決定要自己製造空拍的小型無人機隊,從空中溯源拍攝濁水。特地北上參加活動的同學一聽到得獎消息喜極而泣。從自製無人機、到空拍紀錄濁水溪。他們的夢想著實讓許多人著迷,才能獲得150萬元的追夢基金,真的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上寫的:「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也許有一天你在濁水溪畔會看到這群空拍紀錄片的水尾國小學童,記得給他們的追夢勇氣拍拍手。 除了水尾國小,其他四個追夢得主分別是:期望能夠拚出自己的排球新天地,挑戰極限回饋社會的屏東賽嘉國小、要到澎湖菊島服務,鼓勵孩子行醫夢想的北醫大楓杏醫學服務隊、透過戲劇讓非行少年也能飛行的逆風劇團、視力受限的老師勇敢到偏鄉鼓勵孩子的彤鳥社企公司。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 2020「小夢想.大志氣」追夢計畫徵選圓滿成功。今天的追夢派對,熱鬧非凡,包括執著追夢的夢想實踐家宥勝、四大極地超馬世界總冠軍陳彥博,還有派對的主持人莎莎,都用自身的追夢故事鼓勵追夢團體,更對這些小朋友和年輕人的夢想刮目相看。儘管十組追夢團體還是有五組未入選,但是基金會仍溫暖地提供20萬元的追夢鼓勵金給每個未入選的追夢團體,希望他們不要放棄未來的任何機會,因為追夢後的他們檢視走過的足跡,一定會發現生命因為踏實走過更加豐美。
築夢青年壯遊臺灣! 教育部次長勉勵:勇敢踏出舒適圈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壯遊臺灣『拾』光機—尋找感動地圖十週年分享會」,邀請民眾與歷屆青年團隊一同回顧十年來的計畫精彩成果與感動故事,活動豐富多元,包含歷屆團隊計畫展示、真人圖書館深度對談、學長姐開講、十年成果紀錄片首映及書寫未來明信片—「拾」光郵件等,鼓勵更多青年以壯遊實踐自我探索及社會關懷,捲動青年壯遊臺灣。教育部林騰蛟次長特別到場鼓勵青年朋友,勇敢踏出舒適圈,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實踐自我探索學習、培養團隊合作及社會關懷。林次長表示,「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自98年開辦迄今屆滿十年,已超過500組青年參與。青年們經常有許多創意的想法,卻苦無資源無法真正實踐,感動地圖計畫提供了青年實踐壯遊臺灣夢想的機會,15-35歲青年可自組團隊,提出融合公益元素的壯遊臺灣創意企劃。無論是議題探研、達人見習或是環島探索,以多元形式認識鄉土、行遍臺灣,現場看到許多曾經參與過壯遊的朋友、甚至壯遊寶寶都來到現場共襄盛舉,期待更多青年朋友能夠透過計畫,與臺灣各地人文社會深度互動交流。在壯遊中或許會遇到計畫趕不上變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害怕出發,做就對了!壯遊最大的收穫,除了探尋自我價值與意義外,並推廣公益壯遊的精神,甚至找到地方創生或社會企業發芽的種子,進而促進社會環境正向改變,期待下一個十年有更多青年寫下壯遊臺灣的感動故事。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致詞鼓勵。 (圖/教育部提供)本次展覽主題「壯遊臺灣『拾』光機」,結合計畫「十」週年及「時」光機的意涵,呈現出歷年精彩的青年壯遊故事。展區以「勇氣」、「目標」、「生活」、「熱情」及「實踐」為五大主題,利用時間軸的展區設計,一一呈現歷年團隊的壯遊心路歷程。除了靜態展示之外,更以真人圖書館的形式,邀請歷屆參與壯遊計畫的青年分享心得,讓民眾有機會透過「對話」,深度了解計畫內容及壯遊故事。現場數百張的歷年團隊照片,更讓曾參與過該計畫的青年們,彷彿走進時光機,重現當年壯遊的感動。曾參與99年計畫的劉復瑋表示,這項計畫提供青年很好的自我探索機會,參與壯遊計畫更是她人生重要的轉捩點,讓她得以在壯遊的過程中發現自我潛能,並將興趣與職業結合,成為一名旅遊規劃師。同樣也是99年的「拍拍屁股走人團隊」,隊長陳胤竹以充滿創意的「火車大富翁」方式進行環島,旅途中以擲骰子遊戲決定下一停靠站,增添更多樂趣及挑戰,同時也提高完成「成年禮考驗」的前進動力。這樣特別的壯遊經歷,進而影響她的職涯發展,成立「我在旅行」、「整個小島」工作室,目前也成為新竹關西青年壯遊點的營運成員,透過辦理活動及策展,帶領更多人認識關西在地文化。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與99年感動地圖學長及壯遊寶寶合照。 (圖/教育部提供)而101年的「寶島淨鄉團」團長,當年還是大學生的林藝,也是當日活動主持人,她與6位大學同學創立「寶島淨鄉團」,以「原來我們這麼『淨』」為主題號召Facebook上的熱血網友共同淨灘,原本期望能找到30人,想不到第一次就號召了62人參加,經過5年累積,迄今共辦了36場以上的淨灘活動,捲動超過4000人一起以行動守護海洋環境。一樣是101年關懷環境的「歐北來」團隊,隊長陳亦琳以「臺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為主題,藉由隨性有趣的深度旅行、探索在地文化及草根人物的土地巡禮方式,希望喚起大眾關心周遭環境人事物並挖掘這塊土地上的美麗寶藏。雖然當年提案不被看好,卻也成了一股堅持作下去的動力,持續至今日依然在為在地冷門景點熱血復甦中。105年的成瑋盛以「就算我們曾被放棄也能在逆風中找到青春的價值」的初衷,創立了「逆風劇團」。帶著這份信念,和一般劇團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接納高風險家庭的「非行少年」為團員,透過藝術表演培訓並到全臺進行「夢想列車巡迴環島計畫」,讓這群孩子找到方向。瑋盛也常以自己的生命經驗,鼓勵孩子們勇敢面對挑戰,並從中嘗試整合非行少年與地方的能量,從「被助」到「助人」的角色轉變,創造跨世代共創夢想。現今知名Youtuber、SALU頻道的林子竣,因受到大誌雜誌的啟發,106年以「我是街友,能否載我一程?」作為企劃執行主題,他們走進街友的世界,體驗街友生活的一切,透過對話瞭解並和街友成為朋友,這個經驗也成為他創業成立SALU工作室的契機,希望將更多的愛與關懷,藉由行動散播出去。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與感動地圖歷屆青年團隊大合照。 (圖/教育部提供)活動現場除了認識豐富多元、具有創意的青年壯遊故事,活動中還設有漂書活動專區、「拾」光郵件,邀請觀展民眾書寫下對自己的未來期許,並可在一年後收到明信片,延續觀展的感動。如果你也想在15-35歲的青春年華中尋找不平凡的風景,藉由壯遊走出原有的生活,不僅看見不一樣的世界,也為社會奉獻一己之力,109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自即日起開放徵件,至109年3月31日,歡迎有熱情、理想的你加入尋找感動地圖的行列,讓我們展開生命故事,來一場深入人心的壯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