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溫
」 通膨 升息 Fed 台股 美股澳洲央行宣布利率連五凍!通膨居高不下風險示警 不排除升息
澳洲央行(RBA)18日發布貨幣政策聲明,連續五度讓基準利率凍結在12年高點,但也對通膨居高不下的風險示警,暗示不排除升息。市場對年底前降息的預期驟降,澳元在決策公布後走揚。RBA一如預期繼續按兵不動,宣布官方現金利率停留在4.35%,基準利率自去年11月升抵此水位後凍結至今。RBA聲明指出,「儘管近來的數據好壞參半,但強化了對通膨升溫風險保持警戒的必要。」 「通膨雖緩和,降溫速度比原先預期慢,依然在高檔。」澳洲4月通膨年增率自3.5%升至3.6%,高於央行的2%-3%目標區間。5月RBA發布的通膨預測顯示,明年下半可望回到2%-3%目標區間,2026年降到中點。最新政策聲明反映出,RBA對澳洲通膨展望仍極為謹慎。第二季通膨數據預計7月31日出爐,RBA例會緊接著在8月5-6日召開,可能引發央行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不過RBA總裁布洛克(Michele Bullock)指出,近日的經濟數據雖敲響通膨警鐘,並不代表有充分的升息理由。市場也不認為央行會再升息,但預期最快今年12月降息的機率,從央行決策公布前的65%下滑到44%。澳元匯價在決策公布後小升0.1%,來到兌0.6622美元。然AMP首席經濟學家奧利佛(Shane Oliver)表示,近期的風險仍可能導致再次調升利率,澳洲央行8月例會將是關鍵,倘若第二季通膨數據意外攀升,升息不無可能。澳洲通膨升溫,4月攀抵5個月高點,澳洲聯邦銀行(CBA)與澳洲國民銀行(NAB)也提到,這不利他們對央行11月降息的呼籲。
美經濟強勁、通膨隱憂仍在 Fed今夏恐等不到降息
美國一連串經濟數據表現意外強勁,加上美國聯準會(Fed)官員近日發言釋出偏鷹訊號,令許多投資人與專家預期今年夏季可能等不到降息。過去一週以來,經濟數據傳達一個非常明確的訊息,那就是:美國經濟成長就算不是加速至少也是穩定的,而通膨隱憂揮之不去,消費者與官員對於高昂生活成本保持警戒。比方說,23日公布的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8,000人至21.5萬人,連續第二週下滑,顯示勞動市場強勁、企業並未加快裁員步伐。同日發布的5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服務業與製造業擴張速度皆優於預期。此外,Fed22日公布的最新會議紀錄顯示,官員對於降息依然欠缺信心,甚至有人認為若通膨升溫的話不排除升息。Fed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表示,他們必須看到好幾個月的數據顯示通膨正在放緩,才會同意調降利率。這意味著:Fed在短期內降息的機會渺茫。
聯準會維持「鴿」派預期 布局投等債時間到
根據聯準會最新利率點狀圖顯示,2024年有機會降息三次,且2025與2026年有望再分別降息三次。投信法人表示,儘管近兩月通膨數據高於市場預期,但點陣圖仍維持鴿派預期,顯示投資人不必對短期的通膨升溫過度擔憂;聯準會正面訊號釋出,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建議投資人可開始加碼布局投資等級債基金,行情值得期待。市場預估,聯準會最快降息時間點落在第二季底或第三季初。根據統計,投資人在降息前三個月布局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未來三個月、六個月及一年的平均報酬,分別為4.2%、6.6%及8.5%,優於每個月底進場的平均報酬;換言之,在降息前進場獲得的報酬,較其他時間進場來得好。在景氣與通膨走緩的背景下,未來貨幣政策方向與投資環境較為確定,有利於累積收益,債券的中長線行情值得期待。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在過去降息週期當中,美國投資等級債的表現經常是一枝獨秀,優於非投資等級公司債、銀行貸款及美股標普500指數等其他主要資產。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由於目前利率水準仍在相對高檔,存續期可成為債券總報酬機會的有力加分項目,搭配企業資產負債表持續改善,基本面獲得支撐之際,即使利差偏緊,也可持續吸引長投資金進場;建議投資組合在追求整體成長的同時,可搭配低信用違約風險的投等債,以穩健的方式持續強化收益 。
日銀終結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 植田:升息是為避免日後採取激進行動
日本銀(央)行總裁植田和男21日解釋,日銀本周終結大規模寬鬆政策,有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日後被迫採取激進行動。然而這番言論也有助市場判斷該央行下一步何去何從。植田在國會回答議員質詢時指出,若要等到完全確認穩定的通膨目標已經實現,恐將導致通膨上行風險急升。他說:「在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結束後,快速與大規模升息機率也在攀升」,「我們是在權衡這些風險後做出了決定。」市場目前還在消化日銀17年來首次升息與聯準會暗示今年仍有三次降息的消息。儘管日圓兌美元出現8天來首次升值,不過仍在151上方遊走。至於日股則持續收高。日銀的政策轉向已經引發廣泛的影響,隔夜回購利率從周二的負0.045%升高到0.029%,為2016年來首度轉正。隨著日銀已正式告別負利率時代,目前市場目光聚焦在利率和央行龐大資產負債表接下來將發生什麼變化。經濟學家與投資者正企圖評估植田的立場到底有多鴿派。21日的發言凸顯他的想法已在本週會議召開前已經有所轉變。過去他認為行動滯後的風險微乎其微。然而強化他對通膨升溫風險的擔憂是在上周春鬥薪資談判,日本企業同意下一財年加薪5.3%,創下30多年來最大漲幅。這項發展也引發一些經濟學家對於日本通膨加速是否將超出先前預期有了新的看法。根據過往經驗,日銀在2006年3月解除量化寬鬆政策的4個月後,同年7月將政策利率上調至0.25%。這也讓市場浮現日銀年內至少還會升息一次的聲音。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Ryutaro Kono認為,日銀可能加快升息,他預估該央行最快7月將再度升息,至於2025年底基準利率可能超過1%。還有部分人士則猜測10月會議升息機率較高,原因是日銀將需要用半年時間觀察負利率解除後的物價和經濟形勢。
超級央行周登場 高盛預估Fed將於6月開始降息、今年降3次
超級央行周登場,最受矚目的美國聯準會(Fed)將於19~20日召開貨幣決策會議。投行高盛以「通膨高於預期」為由,將Fed 2024年降息次數預測從四次下調至三次、每次降息一碼,首次降息料於6月展開,2025年調降利率四次,最後一次落在2026年,利率終值預估維持在3.25%~3.5%區間不變。全球多國將於本周公布利率決策,其中日本已宣布17年來首度升息並結束負利率政策,澳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市場也普遍預期Fed3月例會將按兵不動。英國央行定於21日公布利率決議。美國2024年1月與2月通膨數據意外強勁,促使高盛下修Fed今年降息次數預測。以經濟學家梅利柯(David Mericle)為首的高盛團隊17日發布報告指出:「近幾個月通膨壓力攀升,但我們認為到6月時,通膨可能下滑至足以讓Fed首度降息的程度。」梅利柯預估,Fed官員會後可能公布利率點陣圖,顯示他們傾向於今年降息3次。但他表示,通膨升溫仍是最大不確定因素。
美股基金單周流入560億美元 美銀:投資人忽視停滯性通膨風險
美國銀行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投資者對停滯性通膨風險不以為然,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銀行知名分析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在報告中援引EPFR Global的數據稱,截至3月13日當周,美國股票基金獲得了56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科技股是所有板塊中流入最多的,達68億美元,從此前的創紀錄資金流出中反彈。據了解,上周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喜憂參半。2月PPI超出預期,CPI也快速上漲,初請和續請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哈奈特表示,儘管宏觀形勢正在從金髮姑娘的情景轉變為滯膨,但上述情況仍然在發生。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通膨率持續高漲,而美國勞動力市場終於出現裂縫。哈奈特表示,新一輪滯膨代表黃金、大宗商品、加密貨幣、現金的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大幅趨陡,對資源和防禦型股票的買跌賣漲傾向將非常明顯。他指出,今年迄今油價的表現優於那斯達克100指數。美股今年上漲,原因是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基本承受住了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而且聯準會將很快降息。巴克萊銀行策略師Emmanuel Cau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目前股市似乎不受通膨升溫和經濟活動數據走軟的影響。他指出,鑑於聯準會到目為止支持從6月開始三次降息的當前市場定價,投資者繼續對軟著陸的說法持樂觀態度。如果這成真,那仍有大量現金可用於投資風險資產。
日本央行準備升息?關鍵在於這指標
日本正在進行的「春鬥」,15日得出好消息:日本最大工會年度薪資談判獲得2024年薪資調漲5.28%,創33年來最高漲幅,等於肯定日本通膨升溫,有助於日本央行(日銀BOJ)加速退出負利率的考量。法國外貿銀行全球市場研究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提醒,真正會讓日銀終止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YCC),關鍵仍是在美國聯準會!艾西亞指出,「我們需要意識到聯準會的立場對日本央行有多重要」,至少在這個週期確實是如此。市場對於聯準會啟動降息週期的預期,「每推遲一次,最終都會給日本國債收益率帶來壓力」。美國最新通膨數據和就業資料,以及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進一步推遲,將成為日本央行意圖快速轉向支持加息的原因。隨著日本通膨近月來開始迅速升溫,金融市場開始對日圓施加貶值壓力,並對日本國債(JGBs)收益率施加上行壓力。日本央行原本並未如臨大敵,且聲稱日本的通膨只是暫時,在終止負利率政策之前,工資需要穩步增長。日銀總栽植田在3月12日重申,在第四季度GDP修訂後達正0.1%,顯示日本經濟比預期更具韌性,並暗示坊間以「春鬥」稱之的春季工資談判,應該能與相對樂觀的經濟趨勢相呼應。艾西亞指出,根據情境推估,日銀在3月份升息的可能性似乎進一步增加,即使這個舉動可能會被質疑。首先,在3月19日日本央行會議之前,春季工資談判仍在輪番進行;其次,總體通膨率和核心通膨率都在大幅下降,但還不足以使日本的實際工資達到正增長。 即便如此,在強勢美元和高利率的壓力下,日本央行似乎已經準備好退出負利率政策。甚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剛剛就工資增速將如何超過去年發表了評論,日本對此已經完全形成了共識。
Fed主席鮑爾赴國會作證 今年有望開始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6日起一連兩天前往國會作證,他在預先準備的講稿裡表示,1月就業穩定與通膨升溫數據並未改變Fed今年稍後將降息的規劃,但他們希望看到更多數據顯示通膨正持續放緩。鮑爾表示:「除非官員對於通膨持續朝著Fed設定的2%目標前進更有信心,否則沒理由降息」。鮑爾將近期通膨放緩形容為「顯著且廣泛」,顯示1月CPI通膨升溫並未改變Fed對於今年通膨將繼續放緩的展望。鮑爾按慣例每隔半年須出席參眾兩院聽證會。他6日先前往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證詞,7日再到參院銀行委員會報告。投資人試圖從中推敲Fed何時開始降息的時間點與幅度。市場預估Fed將於6月開始降息,今年共降息四次。Fed去年12月暗示,今年將降息三次但並未提供具體時程表。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Fed沒做足功課 導致通膨一發不可收拾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近日表示聯準會當初「沒做足功課」,才會誤判美國通膨成因以致通膨一發不可收拾。他認為聯準會激烈升息不至於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原因不是聯準會政策得當,而是《通膨削減法案》(IRA)意外吸引龐大投資。史蒂格里茲表示:「聯準會當初認為美國疫情過後國內需求激增造成通膨升溫。我可以理解若聯準會當初沒做足功課,確實會這樣想。」他認為美國通膨升溫並非來自旺盛內需,而是因為晶片及其他重要零件缺貨。史蒂格里茲認為聯準會對通膨的解讀錯誤,因為聯準會以為政府砸大錢推出的經濟振興措施成功刺激龐大需求,但事實上當時國內環境極度不安,企業不敢放手投資,消費者也不敢動用疫情期間累積的存款。
「連5升」暫時畫下句點 央行升息喊停
繼聯準會14日決策會議後宣布6月基準利率不變,中央銀行今日召開理監事會也放「鴿」,宣布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不動,分別維持在1.875%、2.25%及4.125%,意味自2022年3月以來的升息循環,「連五升」後暫時畫下句點。通膨警報暫時解除,主計總處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2.02%,漲幅為22個月新低,加上美國聯準會本周利率決策會議暫停升息,外界普遍認為此次央行暫停升息機率「幾乎是100%」,果不其然,央行連五季升息也在此次喊停,利率維持不變。我國央行自2022年3月以來,連續5度調高政策利率,累計升幅為0.7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升抵1.875%,創下近8年新高。最戲劇化的一次是在今年3月,原本外界都認為央行不會升息,但考量電價調漲後,將帶動各類物價齊揚、通膨升溫,最終仍宣布升息半碼。央行表示,受美、歐等主要央行持續升息之累積緊縮效應影響,全球終端需求不振,製造業景氣疲弱;惟服務業受惠於各國解除防疫措施,景氣回溫。影響所及,商品類價格因需求減緩漲幅縮小,而部分消費需求由商品移轉至服務,餐飲及娛樂服務等供不應求,且其勞動供需失衡推升人力成本,致服務類價格漲幅居高不下,全球通膨緩步回落。央行指出,近期部分央行仍持續升息,惟部分央行為檢視此波升息循環對經濟活動與通膨的累積影響效果,已暫停升息步伐。由於主要經濟體通膨壓力仍高,高利率將可能維持一段時間,預期本年全球經貿成長力道仍緩。展望未來,主要央行維持高利率之持續期間、全球金融情勢緊縮幅度、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步調、地緣政治風險與氣候變遷,均是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前景的不確定性因素。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本年下半年國內通膨緩步回降,第4季通膨率可望降至約2%;此外,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本年國內產出缺口轉呈負值,國內經濟成長放緩大於先前預測。在本行已連續5次調升政策利率及2度調升存款準備率下,理事會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以檢視緊縮貨幣政策之累積效果及其影響,將有助於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通膨警報暫解除…央行升息可望畫下休止符 逾百萬房貸戶鬆一口氣
通膨警報暫時解除,主計總處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2.02%,漲幅為22個月新低,加上美國聯準會13日利率決策會議暫停升息可能性大增,都讓本周四將登場的央行理監事會提前「攤牌」,可望宣布利率不變,自2022年3月以來的「連5升」將暫時畫下休止符,逾百萬的房貸戶也將鬆一口氣。即便尚未收復2%的通膨警戒線,5月CPI年增率已降至22個月新低,根據主計總處說法,主要是去年比較基期低,加上蛋價回穩,蔬果、油料費等價格下跌所致,第2、3、4季的CPI平均值會落在2.17至2.18%之間,物價出現大漲的機率將降低,整體而言尚稱平穩。外在環境方面,根據路透社最新調查,受訪專家普遍預期,聯準會13日的利率決策會議將宣布利率不動,暫停長達1年多的升息循環,但因為美國通膨降溫速度不夠快,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高達4.9%,因此不少經濟學家認為,Fed還有升息一次空間。我國央行則是2022年3月以來,連續5度調高政策利率,累計升幅為0.7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升抵1.875%,創下近8年新高。最戲劇化的一次是在今年3月,原本外界都認為央行不會升息,升息循環告終,但考量電價調漲後,將帶動通膨升溫,最終仍宣布升息半碼。在美國暫停升息的前提下,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我央行考會否升息,考量的還是物價與經濟表現,現階段物價漲勢趨緩,反觀今年GDP下修在「保2」邊緣,創下8年來新低,或許下半年有機會復甦,且與去年相比經濟成長是弱的,應不會有積極升息舉動。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說,央行會不會再升息,就是「經濟與物價」的抉擇,如果央行的想法是,通膨因素已經降低,過往影響物價是受到進口物價上揚導致,但如今大宗物資跟原物料價格走跌,且全球都面臨經濟放緩的壓力,台灣GDP也會有保2的壓力,權衡物價漲勢與經濟發展,可能就不會升息。至於9月有可能再調高電價,吳孟道分析,3月升息半碼時,已確定4月電價會調整,但傳導至實際CPI的效果不如預期,9月電價調整可視為不確定因素,但其影響應該會降低。
不顧能源危機、經濟衰退!歐洲央行力抗通膨升息3碼
為了抑制通膨高漲,歐洲央行(ECB)8日宣布史無前例升息3碼,將基準存款利率從零升至0.75%,此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同時表示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升息。而這顯示出:即便能源危機升高導致歐洲經濟衰退風險攀升,ECB依然將對抗通膨視為優先要務。ECB周四結束貨幣政策會議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零水位調升75個基點至0.75%,再融資利率從0.5%調升至1.25%。原因在於通膨升溫,不僅影響範圍更全面、時間也可能更久。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升息3碼決定獲得官員一致同意。儘管大幅升息舉動「並非常態」,但卻是壓低通膨的必要手段,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升息。這是ECB今年以來第二度升息,上次7月會議升息2碼,這次更將升幅提高至3碼,且10月與12月會議可能再次升息。ECB聲明指出:「未來幾次會議不排除進一步升息,希望能壓抑需求並防止通膨預期持續攀升的風險。」ECB亦調升通膨預期,今年平均通膨率估達8.1%,2023年通膨率從3.5%上修至5.5%,2024年為2.3%,皆遠高於ECB設定的2%目標。此外,ECB將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略微上修至3.1%,2023年成長率大幅下修至成長0.9%。ECB表示:「儘管供應鏈瓶頸出現緩解跡象,但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民眾購買力下滑,這對於經濟活動帶來限制。」歐元區8月通膨率攀抵9.1%新高、未來幾個月內可能飆上雙位數,加上官員近日頻頻釋出鷹派言論,令市場普遍預期ECB此次會議勢必採取升息舉措,差別僅在於升幅為2碼或3碼。資產管理公司DWS歐洲首席經濟學家摩里森(Martin Moryson)表示,ECB這次會議一口氣升息3碼,充分顯現其對抗通膨的堅定決心。
英CPI年增逾10% 創40年新高
受能源與糧食價格持續飆漲影響,英國7月通膨率攀抵10.1%、增幅改寫逾40年新高,且今年底前可能進一步升溫。這不僅推升英國央行9月可能再升2碼的預期,亦加劇市場對於經濟可能大幅放緩、甚至衰退的擔憂。受此消息影響,英鎊兌美元匯率17日盤中下跌0.21%至1.2067美元。英鎊兌歐元走貶0.12%,來到84.17便士兌1歐元。英國國家統計局(ONS)17日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0.1%,不僅高於6月的9.4%與市場預估的9.8%增幅,更創下1982年2月以來最高。若與前月相比,7月CPI月增0.6%,低於6月的0.8%增幅。ONS表示,英國7月通膨率升至雙位數百分比,且為七大工業國(G7)最高,主因在於食物價格狂飆。但7月通膨不太可能是高峰,因為政府預計10月調整能源價格上限,屆時英國家庭能源支出恐暴增,而這將進一步推升通膨。排除波動劇烈食品與能源價格後,英國7月核心CPI年增6.2%,亦高於6月的5.8%與市場預估的5.9%增幅。月增率方面,7月核心CPI月增0.3%,略低於6月的0.4%增幅,但高於市場預估的0.2%。英國央行預估,10月通膨率可能攀抵13.3%。英國第二季經濟萎縮0.1%,該央行警告,第四季恐進入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IG交易集團首席市場分析師畢徹姆(Chris Beauchamp)表示:「通膨升溫令英國經濟前景蒙塵。為了控制通膨,英國央行必須進一步升息,但薪資成長速度比不上通膨飆漲,消費者難逃衝擊,英鎊也將承壓。」英國7月通膨率超乎市場預期,令多數經濟學家預估英央行可能再度升息2碼,進一步將利率升至2.25%。該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已六度升息,下次例會將於9月15日召開。
GDP成長率再下修至3.76% 學者直言「要保3不容易」
在俄烏戰爭、通膨升溫以及疫情反覆下,主計總處昨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76%,較5月預測時再降0.15個百分點。但學者仍批評主計總處預估太樂觀,「今年GDP要保3不容易」。另外伙食費、房租漲幅擴大,主計總處也同步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2.92%,上修幅度0.25個百分點,物價創近14年新高。日前國內智庫中經院、中研院已下修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數據分別為3.56%、3.52%,都比官方預測來的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就認為,主計總處最新預測數3.76%太樂觀了,歐、美升息速度太快,終端消費市場變化快速,我國下半年出口備受壓力,直言「今年GDP要保3不容易」。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全球經濟受俄烏戰爭、通膨升溫影響,各國央行陸續升息,加上中國大陸封控措施干擾經濟活動,IMF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量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5%,下修至4.1%,我國下半年出口將受到衝擊;不過我國經濟成長率下修幅度,比其他主要國家經濟體來得小。不過吳大任看法較悲觀保守,他預估美國8月CPI仍然高居8%以上,聯準會9月再升息3碼的機率很高;當歐美利息、家庭支出增加,就會放緩消費產品、3C的汰換速度,最大受害者是中國大陸;其中,我電子零組件對大陸出口的占比高達7、8成,要密切觀察8月以後的出口數據。至於全年物價預測來到2.92%,朱澤民表示,這次調漲電價主要是工業用電,1000度以上家庭用電,因此,對全年CPI推升僅0.08個百分點,由於新電價7月開始實施,因此對今年影響為0.04個百分點。主計總處也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05%,隨油價、原物料價格回穩,明年CPI漲幅可望縮小為1.72%。主計總處表示,當前的經濟前景仍有4個不確定因素,影響未來的經濟走勢與物價波動,第一,各國央行升息對金融市場的衝擊,第二,陸美科技爭端、兩岸情勢發展,第三,俄烏僵持時程對原物料價格的影響,第四,疫情變化也影響各國跨境旅遊的鬆綁時程。
CPI恐衝破4% 主計總處「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創10年來新高」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3.39%,創近10年來新高,民眾已感受到萬物皆漲的通膨壓力;俄烏戰爭下,國際能源價格飆漲,經濟部這次擬放手讓電價調漲,無疑對通膨是雪上加霜,學者估今年通膨高點將落在第3季,CPI恐有衝破4%的可能性。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若電價上漲8%,對我國CPI的「直接」影響是推升約0.1個百分點;由於電價漲,將衝擊各產業的生產成本,也會帶動外食費上漲,官員表示,將待經濟部電價上漲方案出爐後,才會評估對各產業的影響,並依模型細算「間接」影響;電價上漲對CPI的直接、間接影響加總後,就能算出整體衝擊了。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電價上漲對經濟成長率、企業經營成本以及家庭經濟等,都會造成影響,整個層面是很大的。以民眾切身相關的家庭經濟為例,股市都跌到「萬五」保衛戰,很多投資人大幅虧損、融資斷頭,現在又面臨央行升息、房貸支出增加的壓力,若連電費支出都要上漲,等於收入減少、支出增加,將排擠家庭外出聚餐、消費的意願,進而影響我國內需消費的表現。主計總處5月27日大幅上修全年CPI至2.67%,上修幅度達0.74個百分點;學者表示,油電雙漲、俄烏戰火未歇,即使政府減免貨物稅、營業稅等方式來穩定物價,但新台幣貶值,黃豆、玉米、小麥、金屬等進口成本壓力推動下,控制力道有限,主計總處對全年CPI預測數據,還有上調空間。面對通膨升溫,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表示,通膨已變成結構性問題,這就像火燒起來,野火燎原了,不是光靠「灑水」就能讓火滅掉,各國政府及央行只能使盡手段,想辦法讓通膨降溫。蔡明忠表示,最好的狀況是,已如野火燎原般的通膨,能夠在各國政府通力合作下得到控制,但最不樂見的是,通膨會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雖然通膨還是比通縮好,但這種已成燎原之勢的通膨,對經濟傷害是巨大的。
開發金控通過發放現金股利1.0元 完成董事改選
中華開發金控(以下稱「開發金控」)今(17)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除通過110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及盈餘分派案外,並通過發放現金股利每股新台幣(以下同)1.0元,及長期資金籌集案。本次股東常會順利完成董事改選,選出張家祝、譚碩倫(Saloon Tham)、尚德沛(Lionel de Saint- Exupéry)、龐德明(Steve Bertamini)、蕭宏宜及楊文鈞六席董事,以及杜紫軍、張士傑及仲偉三席獨立董事。面對疫情挑戰與通膨升溫隱憂,開發金控及旗下各子公司包含銀行、證券、壽險及私募股權等各項業務仍維持穩健表現。去(110)年全年合併稅後淨利為新台幣471 億(含非控制權益120.6 億),每股稅後盈餘為2.34 元,合併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5.1%。今年金融市場受全球經濟復甦步調不一、地緣政治衝突持續與通膨升溫等因素影響,而呈現波動震盪;開發金控預期台灣內需表現可望支撐經濟動能,對台灣整體成長仍保持樂觀。開發金控表示,本次股東會通過上限25億股的長期資金籌集案,主要係因應營運成長及長期策略發展所需,未來公司將依據資本市場情況與營運需求,評估最適合的籌資規模及方式,以確保股東權益。
股市大跌之際 專家推薦用「懶人投資術」等待反彈
今年以來,受到烏俄戰爭持續,雙方制裁動作加大的影響,全球通膨升溫,導致Fed加快升息及縮表腳步,在股市大跌之後,法人表示,此時更要用「懶人投資術」等待行情反彈,才能坐收超額報酬。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表示,美國聯準會(Fed)5/4再度升息2碼,為22年來最大升幅,並將在6月啟動縮表,導致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回檔,投資人所投資的基金也面臨套牢的壓力,不過,就歷史經驗來看,升息也意味經濟及就業走勢向上,基本面的上揚有利股市的反彈,後市股市可望回歸經濟表現而走揚,因此,不建議在金融市場大幅修正時,殺低持股停損出場,反而應利用急跌時,分批逢低加碼或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一旦行情反彈,可享受淨值走揚的甜蜜報酬。葉柱均指出,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基金,不用考慮進場的時機,當淨值處於高檔時,同樣的一筆金額買到較少的單位數,但淨值跌至低檔時,則可以買到較多的單位數,長期下來,基金的平均購買成本會降低,也就不用擔心任何危機事件對淨值的衝擊,最適合股市大幅波動的時機;另一方面,對於沒有時間緊盯投資標價格變化的投資人而言,定期定額是最佳的「懶人投資術」。統一投信表示,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就是透過長期的定時投入,逐步累積投資資本,獲得長期穩定報酬,不擇時買進的投資策略,也讓定期定額投資人能利用形成微笑曲線的方式,平攤投資成本,達到風險控制的效果,股市於低檔徘徊時,更是投資人加倍攤平成本的好時機。統一投信說,不過,投資人也需要定期檢視基金體質,選擇長期淨值都呈現成長的基金,定期投入,才能達成財富逐步向上的目標。投資人也可以把握全球股市大回檔時重新調整投資組合,為未來股市反轉作準備。
水岸價值受青睞 科技新貴最愛大直明水路、竹北興隆路
近年受惠於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台灣電子科技業生產線幾乎未受疫情衝擊,產業鏈景氣欣欣向榮帶動購屋需求,竹科周邊房市外溢效應明顯;其中竹北高鐵特區鄰近竹科、享有水岸,近年房價水漲船高,尤其興隆路一帶的水岸豪宅,地段、景觀均與大直明水路相似,因此被譽為「竹北大直」,近來房價更更是一舉站上5字頭。甲桂林廣告總經理陳衍豪直言,竹北興隆路的發展模式受惠竹科園區企業主加持,一如大直明水路受到內科園區富豪青睞一般,買水岸豪宅除了地緣關係之外,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對「水岸」情有獨鍾,更是因為能在事業場征戰一天回到家後,期待能被開闊的水岸視野洗滌身心、沉靜思考、充飽電再戰的力量。一如「西華富邦」、「輕井澤」,竹北的「名發天琚」同樣享有百米以上的無限棟距與水岸景觀,再加上台商回流、碰上資金狂潮、全球通膨升溫等等因素,再度凸顯此類水岸豪宅的保值避險性。「名發天琚」享有百米以上的無限棟距與水岸景觀,堪稱竹北第一水岸豪宅。根據調查,竹科園區支撐的竹北房市,成為近年全台房價漲勢最強勁的都會區,其中豪宅產品供給相對稀有,房價持續向上攀升,2021年媒體統計的竹北十大豪宅中,位於頭前溪河岸首排的「名發天琚」、「大觀自若」紛紛站穩5字頭行情。當地仲介業者表示,新竹地區總價4000萬元以上的高總價交易,多集中竹北高鐵特區及水岸第一排,地段上擁有近高鐵站、大型綠地公園或水岸景觀的條件,擁有絕佳區位優勢,最受科技新貴與企業主青睞。陳衍豪直言,竹北高鐵特區的擁有頭前溪第一排水岸價值的建築開發土地只剩下2塊,在通貨膨脹、原物料持續飆漲的前提下,新推案6字頭、7字頭以上已是趨勢,而且「只會更高」;在總價因素與市場買氣考量下,未來要再出現百坪豪宅的機率將越來越小。「名發天琚」由知名建築師李天鐸操刀,更是線上唯一135坪均質雙併的水岸成屋豪宅,加上風格建築職人毛森江打造實品屋與接待空間、結構教父戴雲發等3大明星團隊操刀,堪稱竹北第一水岸豪宅,產品稀有性與未來增值空間將不言可喻。
美股大逆轉…道瓊挫1063點「跌幅達3.12%」 淪兩年來最慘
美股5日4大指數全面開低,並持續下挫,讓投資者對通膨升溫和經濟衰退產生極大憂慮。美股周四不僅將前日的漲幅一次吐光,更使投資者遭遇兩年以來最慘的一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063點,跌幅達3.12%、那斯達克指數跌幅4.99%,皆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根據《CNBC》報導,美國股市週四大幅回落,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063點,跌幅達3.12%,收在32997點,盤中更一度重挫1375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4.99%,收於12317 點,為 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至3.56%,收在4146點。另外,納斯達克開盤為12776.77點,下跌至594.64點,跌幅約4.59%、費城半導體則是開盤3103.12點,下跌到147.68點,跌幅約4.67%;就連台積電、聯電ADR也雙雙重挫,分別跌至4%與4.40%。據報導,聯準會(Fed)四日宣布升息2碼並將於6月開始縮表,激勵美股4日4大指數收紅;不料,卻僅是曇花一現,隔日市場因對通膨擔憂,與受大型成長股拖累,才造成美股5日開盤後4大指數全面開低走低。
富邦金拿下首季獲利、EPS雙冠王 3月稅後淨利近78億
富邦金(2881)公布2022年3月自結稅後淨利77.70億元,第一季獲利達463.59億元創歷年次高紀錄,金控3月稅後淨利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仍居歷年同期單3月之第三高紀錄。至於金控3月單月營收減少達32.01%,獲利較上月減少約81億,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7億元,主要是富邦人壽本月反應市場狀況投資獲利減少,另上月北富銀認列韓國現代信用卡公司之廉價購買利益稅後影響數約22億。今天(12)日開盤價76.30元,至截稿前午盤股價為75.90元。富邦金控表示,今年累計前3月稅前淨利574.44億元,前3月稅後淨利463.5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93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前3月獲利皆創下前3月歷史獲利新高,富邦金控3月底淨值約8,610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64.85元。截至3月31日,富邦金控已取得日盛金控58.73%股權,而富邦金於前3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4.43億元。富邦金控表示,富邦人壽2022年3月稅後淨利為48.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3.05億元,今年1~3月累計獲利362.28億元則是較去年首季減少28.57億元。由於3月份國際投資市場持續震盪,台股當月指數終以上漲0.23%作收,富邦人壽因應風險環境持續實現獲利同時汰弱留強。債市投資方面,因應通膨升溫與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第一季以減碼並實現資本利得、提高帳上現金部位,以期未來利率走升期間增加投資,提升經常性收益。在美債利率走高趨勢下,美元相對其他貨幣持續轉強,三月單月美元兌台幣升值2.14%,單月/累月之匯兌損益與避險成本,大幅優於去年同期。因兌換利益大幅增加,亦致使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亦較前月提升,3月底餘額已逾190億。因應俄烏戰爭爆發,年初以來,即以減碼俄羅斯債券、並依戰事發展,2月啟動預期信用損失作為因應。至3月底,累計認列預期信用損失為新台幣22.6億元,認列金額係根據未來可能損失本金、以及一年利息收入估計而成。未來將依據ESG投資原則,不再新增俄羅斯部位,並利用機會減碼部位。台北富邦銀行3月稅後淨利16.42億元,累積稅後淨利65.2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獲利成長主要是2月份有一次性廉價購買利益認列外,今年第一季受惠存放款規模持續提升及外幣債劵投資部位成長,累積利息淨收益成長10%。財管收益表現較去年同期落後,主要反映金融市場變化大,國內外股市不確定性升高,財管客戶較為保守觀望,銷量較同期減少,惟AuM仍穩定成長,前三月保險收益及佔比皆較去年同期提升。富邦產險3月稅後淨利4.4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9.5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來自於優異的投資績效和穩健承保業務表現。3月整體簽單保費48.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0%,不論個人保險或是企業保險之簽單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表現,其中車險、商業火險及水險業務成長動能強並優於市場成長;累計前3月簽單保費收入143.37億元,成長15.6%,簽單市佔率達25.5%,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富邦證券3月稅後淨利4.58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81%,主因受惠經紀收入及債券部位獲利增加;累計稅後淨利7.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台股及國際股市仍處波動震盪,反映在台股日均值今年度累計至3月約3,81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致使證券現貨收入、金融部位與轉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