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
」砍ECFA大刀再起! 陸商務部對台灣「聚碳酸酯」徵反傾銷稅最高22.4%
因兩岸關係停擺,去年起中國大陸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今年1月1日起對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課稅,而最新鍘刀再起,大陸商務部19日宣布,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有傾銷問題,從4月20日起徵收反傾銷稅,台化被課9.0%、奇美被課12.2%、還有其他公司最高要被課22.4%的稅。以2022年數據來看,這項產品約8.3億美元出口至大陸、市場占比78.%,此稅一加恐怕難以與陸廠競爭。大陸商務部在2022年11月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展開反傾銷調查,去年8月15日起,大陸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台灣公司生產的相關產品時,要向大陸海關提供保證金,包括台化與台灣出光石化16.9%、奇美實業17%、奇菱科技17%,其他台灣地區公司22.4%。聚碳酸酯是一種熱塑性塑膠,可用於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車、光學、包裝、醫療器械、安全防護等多領域。據大陸海關統計,2022年聚碳酸酯的主要進口來源地為台灣、南韓、泰國和日本等地,占該品類進口金額的65%,其中從台灣進口的總額約占23.5%。大陸商務部公告表示,調查機關最終認定,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存在傾銷,大陸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所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24年4月20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進口聚碳酸酯徵收反傾銷稅,還將追溯自2023年8月15日。這次對台灣公司徵收的反傾銷稅稅率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9.0%、台灣出光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9.0%、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2.2%、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2%、其他台灣地區公司22.4%。先前經濟部曾表示,台灣聚碳酸酯出口到大陸數量約占出口全球總量逾七成,不過目前大陸聚碳酸酯業者產能利用率僅約五成左右,競爭激烈、已是紅海,工業局會輔導業者,進行產品差異化,以搶攻其他海外巿場發展。由於美國政府近日增加大陸鋼鋁產品關稅,17日宣布將對中國海運、物流及造船業展開《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調查,大陸商務部表達強烈不滿,馬上在19日反擊,宣布原產於美國的進口丙酸存在傾銷,4月20日起對美國公司徵收43.5%的臨時反傾銷保證金。所以這次台灣是掃到颱風尾、或是針對520即將上台的賴清德政府所端出的政治動作,還有待觀察。
造價將近300億元!陽明海運LNG造船案 爭議連環爆
陽明海運建造LNG船爭議整理造價將近300億元的陽明海運LNG(液化天然氣)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採購案,爆發嚴重決策爭議,在2席獨董懸缺未補齊,審計委員會提前癱瘓情況下,董事會上周五以「6席同意、3席棄權」強行闖關成功,即便有部分董事提出能設置特別條款,保留簽約後1個月內可變更其他替代燃料方案,企圖懸崖勒馬,但因陽明已支付簽約金,恐遭船廠已讀不回。陽明董事長鄭貞茂2020年上任後,積極推動LNG船採購計畫,希望能搶下亞洲第一家建造該型貨櫃船的頭銜。不過LNG船造價不斐,下訂的船商並不多,市場評價毀譽參半,導致董事會內部爭議不斷,去年9月更造成兩位獨立董事王自軍、陳玠甫,因理念不合掛冠求去。兩位獨立董事辭職後,陽明的審計委員會形同癱瘓,無法運作,陽明原本計畫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獨董,竟無疾而終,這讓重大議案得以跳過審計委員會,改走董事會內3分之2董事同意的「捷徑」,當時就有人認為,這項特殊安排是為5艘LNG船採購案鋪平道路。陽明原有11席董事,在2席獨董請辭後,董事剩下9人。果不其然,上周五陽明召開董事會,便以「6席同意、3席棄權」的人數優勢,恰好通過此案,決議以8.5億~9.7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61.29億~299.71億元,採購5艘LNG新船,至於哪家廠商得標,陽明則並未公告。航運同業指出,陽明董事會一直卡在要不要造LNG船的爭議裡,主要是LNG已非近期主流造船選擇,在同樣節能減碳的考量下,大型船公司陸續轉向造甲醇船,甚至外電報導,長榮放棄造LNG船、改以甲醇船為主,但陽明堅持以2年前的評估案為主,這點令人費解。對此,董事會中有董事提議,應與船廠議定特別規範,簽約後的1個月內,船廠要提變更成其他替代燃料(如甲醇)的方案,讓陽明在簽約後仍有機會改變決定。不過熟悉造船業務的人士認為,倘若簽約金都付了,造船廠還會理陽明嗎?這項但書形同虛設。航運業界分析,陽明急著在此時造船,可能買到高價不說,LNG相較於甲醇,在補充作法及人員操作上都更不成熟,其實是著險棋,恐墊高後續營運成本,「一步錯、步步錯」,牽涉的不單是300億元,而是未來的競爭力。對於外界質疑,陽明表示,這是因應全球船隊布建規畫與呼應淨零減排要求,係經公開透明之國際評選招標流程,授權洽談新船簽約建造事宜,除提升船隊競爭力,同時能節能減碳以落實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目標。
「很緊要如何駛船」神明託夢質疑師傅 一量竟發現東港王船船舵「差2吋」
屏東縣東港東隆宮3年1科迎王祭典聞名全台,明年王船已打造完畢,廟方經擲筊請示神明後,訂於國曆7月24日上午9時舉行開光點睛大典;廟方人員透露,一名王船師傅近日於夢裡遭神明質疑「船舵很緊,要如何駛船」,事後發現尺寸相差2吋,讓信徒嘖嘖稱奇。廟方人員表示,每科年祭典落幕後,隔年即開始打造下一科王船,均由數十名師傅以純手工合力打造,全屬義務職。日前一名負責船舵師傅於工序完畢後,向組長報備明天起不再上工,當晚即夢到中軍府交代,要求再檢查一次。工匠隔天到了王船廠,組長見狀隨口問道「不是做完了?怎麼還來?」他把夢中情況一五一十陳述,接著走到船尾動了一下船舵,確實手感很緊,趕緊重新拆解丈量,發現竟然多了2吋,他嚇得立刻動手修改,完工後隨即走到案桌前稟報,向神明道歉。整起事件讓信徒嘖嘖稱奇,東隆宮總幹事呂順貴直言,若不是神明入夢,以工匠各自完成自己分內工作,真的沒有人會發現這細節,但因為所有王船尺寸都有一定標準,承襲多年,增減都不行,絲毫不馬虎。東港造王船、燒王船是整個祭典意涵精髓,在每一科迎王祭典前,東隆宮會將造王船細節及流程明確訂出來,過去木船時代造船師傅多,約有100多名負責,如今隨著造船業沒落,老師傅年齡又漸長,現在剩下不到百人,師傅平均年齡幾乎快達80歲,造船資歷均45年以上。東港王船長約14公尺、高約4公尺,是艘可以航行大海仿古官船,內部結構包含船艙、廚房、羊舍等必須測量計算、接合卡榫,這些技術層面相當精密,呂順貴說,這得靠經年累月經驗才能造就一艘大船,「眉眉角角」其實很多,不是按圖施工就能做出來。
美軍「造艦速度」遠輸中國 海軍部長開酸:解放軍使用「奴工」!遭自家學者打臉
美國海軍部長托羅(Carlos Del Toro)在美東時間21日表示,中國海軍比起美國海軍更具優勢,尤其他們擁有更大的艦隊規模和更強的造船能力。這也讓托羅無奈開酸,稱中國是因為「奴隸勞工」(slave labor)才擁有如此驚人的造船產能,不過托羅的說法隨即被自家學者打臉。據CNN的報導,托羅於美東時間21日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新聞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上發表演說,並聲稱中國試圖向全球展示海軍實力,「北京試圖侵犯其他國家的海上主權和經濟福祉,包括我們在南海和其他地方的盟友。」托羅進一步表示,「解放軍目前有一支規模更大的艦隊,且正在全球海域部署和投放軍事力量」。因此,華盛頓必須提升美國海軍的實力,以應對中國的威脅。這位海軍部長補充,中國海軍可能將在2025年持續擴充至多達400艘的主戰艦艇,遠高於目前的340艘。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的艦艇數卻不到300艘。儘管美國海軍於去年7月公布了《2022年航行計劃》,並訂下2045年擁有350艘有人艦船、150艘無人艦艇的目標,但這仍遠低於解放軍艦隊擴充計畫的目標數。更悲觀的是,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去年11月的報告,在實現2045年的目標之前,美軍有許多舊船艦已來到退役年限,再加上美國本土的造船工業式微,因此艦艇的數量不只難以突破300艘,美國海軍在未來幾年還可能面臨規模萎縮的窘境。托羅坦承,美國海軍的造船廠根本無法與解放軍的造船廠匹敵,「他們有13座造船廠,而且單一座造船廠的產能就比我們所有造船廠的總和還多。這才是真正的威脅。」報導補充,根據國防中心的新聞工作者薩德勒(Brent Sadler)10月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現有7座造船廠為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生產大型深水艦艇。不過托羅也開酸,中國之所以有產能優勢,是因為他們缺乏勞動法規,沒有美國的成本壓力,「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沒有法規的限制,他們使用奴隸勞工來建造他們的船隻,這不是我們做生意的方式,我們堅決反對,但它確實讓中國海軍享有顯著優勢。」對此,印太防務政策專家赫辛格(Blake Herzinger)不認同托羅的說法,「中國擁有非常龐大的勞動力,在一個對國家安全如此關鍵的高科技領域,動用奴隸勞工是沒有意義的。」他補充,美國海軍部長的這番言論表明,美軍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了錯的地方,「不幸的是,這種無知和偏見似乎普遍存在於美軍內部,海軍領導階層過去20年不思量自身在艦艇構想、設計和建造方面的缺漏和停滯,總是把焦點放在對中國造船業形象的負面塑造,屬實不幸。」
瑞典海域發現巨大沉船 調查證實為17世紀軍艦
2021年12月海洋考古學家在瑞典海域發現一艘巨大沉船,日前由瑞典沉船博物館證實為17世紀沉沒的軍艦「蘋果號」。據悉蘋果號建於1629年,是瑞典首艘大型軍艦瓦薩號的姊妹船,雖然蘋果號部分側面已脫落,但船體到下層砲台都保存完整。考古學家透過技術細節以及木材樣本得以確認它就是蘋果號。館方表示蘋果號能幫助世人更加了解瑞典大型軍艦的演變,同時蘋果號的出現也是瑞典造船業發展中的重要拼圖。
中信造船將登錄興櫃 韓育霖:2023年在手訂單125億元
國內民營造船廠龍德(6753)於今天(27日)向證交所申請股票上市,同一天,中信造船(2644)則舉辦登錄興櫃法說會。中信造船集團創辦人總裁韓碧祥坦言,未來營運要向投資人股民負責「有壓力」,但已經交棒給兒子去做;擔任中信造船總經理韓育霖則透露,「很多人吃過鮪魚、魷魚,那些遠洋鮪魷釣船就有中信造船建的。」據了解,中信造船去年10月公開發行股份,目前則是正加快腳步準備遞件申請登錄興櫃,可望於今年第三季興櫃,其中很大一因,韓碧祥透露說,有感於在慶富案後,造船業面臨銀行抽資金之虞,因此透過興櫃讓財務更加透明化,有利於公司承接大型造船艦案申請銀行貸款的審查順利。國內四大造船廠為台船(2208)、中信(2644)、龍德(6753)與東哥(8478);其中,中信2021年全年營收42.28億元,今年前八月累計營收達28.5億元,僅次於台船營收,可說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造船廠,韓碧祥、韓育霖與中信造船董事、副總經理黃逢徵、財務部協理王郁婷,受邀出席中信證券舉辦的興櫃前法人說明會。中信造船副總經理黃逢徵指出,國內預計新造船舶艦艇將達1000億元,既有船舶艦艇總額則達600億元以上。以船舶噸位數統計,台灣排名世界第11名,佔有噸位比率百分之2.62;以交船數量統計,台灣在世界排名為第5、第6之間。中信造船股本6.565億元,100%轉投資高鼎遊艇資本額5.37億元,總部位於高雄市旗津區,1973年12月22日創立將邁入50年,基層學徒出身的韓碧祥白手起家,一路從工人、包工、代工造船,到1985年買下旗下第一間名為「中信」造船廠,收購小型造船廠建立起中信造船事業版圖。中信迄今已造船400餘艘,從遠洋漁船到軍方海巡署大型巡防艦艇,包括取得LVMH集團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改造長達210呎、價值近10億的豪華遊艇訂單,以及建造7艘符合日本海事協會(NK)船舶認證的8,500 噸級貨輪等,打響台灣造船業名聲,加上海巡署81艘215億造船完工交船比例已達31%,也為中信造船寫下傳奇扉頁。總經理韓育霖表示,中信造船將受惠海巡的「國艦國造+造修合一」政策,未來每艘巡防艦艇是由哪一家造船公司建造就由該業者負責維修,而中信造船出品的巡防艦艇市占約八成,預期可在船舶維修帶來穩定收益。此外,立法院三讀通過海軍692億沱江艦預算,海軍有五艘600噸級巡防艦的90億元預算、七艘港勤拖船的7億元預算與海巡署六艘2000噸級巡護船的120億元預算。韓育霖表示,「雖然受到通貨膨脹、俄烏戰爭、疫情影響船隻回來維修排程困難,以及利率調升影響,2023年在手訂單仍有125億,未來接單也會考量高毛利率,漁船維修業務也開始正常」,「未來展望,每年能配發高股利。」財務部協理王郁婷則補充說,預期採盈餘高配發率股利政策。
中國採購俄天然氣 俄:將改用人民幣和盧布支付
據財聯社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當地時間周二表示,該公司將把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付款方式從歐元和美元改為盧布和人民幣。俄氣沒有提供付款機制的進一步細節,也沒有說明何時將付款方式轉為盧布和人民幣。歐洲國家準備聯合起來給俄羅斯能源價格設置上限,以壓制俄羅斯,因為在這場制裁中,俄羅斯通過高價售賣能源,經濟不垮反升。但俄羅斯直接釜底抽薪,宣佈關閉「北溪一號」輸氣管線,對歐盟徹底斷供俄羅斯天然氣。中國為何轉賣與此同時,土耳其媒體爆料——「中國高價向歐洲國家出售俄羅斯的天然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土耳其媒體爆料的依據,是中國海關的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俄羅斯出口了235萬噸價值21.6億美元的燃料,通過西伯利亞管道向中國出口的液化天然氣則是增加了63%,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235萬噸液化天然氣。實際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速,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相應地快速增加,但中國的天然氣儲備能力有限,而中俄兩家公司簽了一份長期合同,到2025年輸氣量將達到480億,再算上未來還將啟用的兩條管道,每年天然氣供應還能再多500億立方米。儲備能力達到了上限,當然就要轉賣,歐洲急缺,正好往歐洲賣。所以土耳其媒體及一些西方媒體就聲稱,中國向歐洲出口高價俄氣,當「白手套」間接違反歐洲的禁運。「但他們忘了,中國的天然氣來源可不只俄羅斯。」報導稱,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時期,為了減少中美貿易順差,逼中國買天然氣,逼中國向美國企業簽了8000萬噸為期20年的天然氣長期協議,為了防止中國反悔,甚至還加了許多違約條款,一旦不買,中國就要付美國高額違約金。不過好在長期協議通常有個固定價,不是隨行就市價,於是以接近頁岩油氣開採成本的價格與美國簽署了這個協議。報導稱,現在中國自己的儲備裝滿了,和美國協議定下的天然氣,從美國港口裝船出來,直接運到歐洲以現價賣給歐盟,甚至還能打個折,解歐洲燃眉之急。不是背刺是合作歐盟想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中國幫助了歐洲,有人認為這是「背刺俄羅斯」,到時候俄羅斯一怒之下把中國也停氣了怎麼辦?報導稱,首先要知道,俄羅斯經濟基本上靠的就是能源,包括這次俄烏戰爭也是,以前的天然氣出口主要是面向歐洲,現在「北溪一號」已經無限期徹底關閉了,缺了中國這個巨大市場豈不可惜?但中國天然氣儲能達到了極限停買,俄羅斯的收入命脈不就又被掐住了?而且西方國家試圖給俄羅斯能源價格設上限,石油、天然氣一個都不放過,如果壓價到歐洲接受的程度,俄羅斯肯定不滿意了,所以俄羅斯選擇讓利給友好國家,白宮發言人尚皮耶稱,美國認為,「俄羅斯已經向一些國家提供高達30%的大幅折扣和長期合同」以繼續向世界市場供應石油。所以中石化向歐洲的轉售,不僅不是背刺俄羅斯,反而是中俄歐的三贏。報導稱,歐洲國家制裁俄羅斯是政府行為,但中企向歐洲售賣美國天然氣是市場行為,如果中國不轉售,最高興的是高價售賣的美國。中國的轉售,分薄了美國的市場,讓歐洲得以購買到較低價的能源,讓俄羅斯的能源能夠繞過制裁繼續出口,自己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為?目前美國對這種供貨的反應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表態,尤其是在由於台海危機使得美國和中國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世界多國爭搶液化天然氣船,對中國影響有多大?液化天然氣(LNG)船火了。截至9月2日,Flex LNG和Golar LNG今年迄今的漲幅分別為48.2%和98.1%,在世界經濟多個行業低迷背景下,這樣的數字格外醒目。LNG船成為香餑餑,背後是國際能源市場的巨大震蕩,俄烏衝突下,經濟制裁、油氣禁運都已成為武器。與美國站在一起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如今面臨嚴重的油氣危機,借助LNG船儲氣成為歐洲多國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世界的LNG船本來就運力有限,且製造週期相對較長,構成了歐洲解決能源危機的「瓶頸」。世界多國爭搶LNG船,中國會受影響嗎?液化天然氣船供不應求《環球時報》引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觀察,「在歐洲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後,『北溪一號』、『北溪二號』管道輸送的天然氣也在減量,因此很多歐洲國家都選擇轉向進口液化天然氣。」但值得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氣需要通過在零下161.5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運輸液化氣的專用船舶進出口,其運輸方式極度依賴海運。董秀成表示,「全球LNG船的數量有限,歐洲的能源擔憂蔓延至日韓,運輸船供不應求,這才導致了LNG船的費用大幅上漲。」據瞭解,目前全球700餘艘LNG船掌握在貨運公司以及天然氣貿易商手中,液化天然氣運輸與天然氣交易方式類似,採取市場化的訂單制,遵從「先到先得」或「價高者得」的原則。液化天然氣運費價格評估機構Spark Commodities的報告顯示,在多方競價之下,9月中旬至11月中旬LNG船的日租費已超過10萬美元。在利益面前,液化天然氣貿易商們正在瘋狂預定船隻。8月17日,韓國大宇造船因旗下玉浦造船廠為新加坡天然氣運輸巨頭BW Group按時交付2艘LNG船獲得了200萬美元的特別獎金。據韓聯社報導。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210萬修正總噸(CGT),其中韓國承接116萬修正總噸(19艘),佔比55%,位居全球第一。中國承接62萬修正總噸(35艘),以30%的佔比排名第二。國際船舶界權威認證機構英國勞氏船級社預計,韓國和中國的6家專業LNG船製造商年產量為70-80艘。而據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預測,由於訂單激增,作為LNG船最大建造國的韓國造船業產能全滿,最快要到2027年才能承接新訂單。但董秀成提出,在短期內歐洲「虧氣」的情況還將持續,原因是LNG船製造難度高,生產周期需要以年計算,遠水不解近渴。另外他強調:「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能力。這要求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國必須有能夠建設大型的天然氣液化設施的港口,而進口國也必須在港口修建天然氣再汽化設施。「這次德國深陷天然氣危機就是因為沒有滿足條件,無法直接從港口接收液化天然氣。」最新消息顯示,德國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已於今年7月開啓動工,但最早投入運營的時間也需等到明年年初。對中國影響有多大?在動蕩的國際天然氣市場以及LNG船極度短缺的背景下,中國是否會受到影響同樣引發關注。報導稱,在中國的能源供給中,天然氣的佔比不到30%。中國一年大概消耗3000多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其中,僅有三分之一依靠進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道:「中國進口天然氣的來源國不僅有俄羅斯、澳洲、馬來西亞、卡達,還有美國和土庫曼,結構相對穩定。」而針對液化天然氣運輸價格推高的情況,林伯強稱,「相較於其他國家,目前中國的情況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雖然中國同樣面臨油輪價格和LNG船租金上漲的問題,但中國對其依賴性並沒有那麼強。中國進口的天然氣大多數是通過管道,海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只佔很小的比重,而且中國有自己的LNG船,因此運輸導致的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對中國來說相對可控。」據瞭解,中國LNG船數量即將突破百艘。此外,中國本土造船廠還接到了大量國外訂單。中國船舶集團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該廠累計手持訂單243艘,2088.7萬載重噸。同時,中國可運輸17.4萬立方公尺液化天然氣的大型LNG船也已研發成功,這一船舶的出現將為中國的天然氣發展帶來更好的保障。林伯強補充,另一方面,雖然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但是中國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壓力被分散到幾個主體,地方政府會提供一些支持,中央政府也在持續推動西氣東輸的工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三大企業也會幫助穩定天然氣價格。「因此,短期來看,未來1年到2年,天然氣市場的波動可能不會對我國能源產生大的衝擊。」歐洲備戰「凜冬」歐洲是當今世界這場能源危機的「震中」。凜冬將至,歐洲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愈發迫切,大到發電取暖,小到生火做飯,民生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天然氣。歐洲天然氣總庫存網站數據顯示,截止8月31日,德國儲氣罐填充水平為84%。德國柏林能源問題經濟學者維海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洲各國的儲存設施彌補了用氣量的波動,從而形成了一種天然氣市場的緩衝系統。「歐洲正在為冬天做準備」,歐洲新聞電視台報導稱,在西班牙,議會已經批准了政府的節能計劃。葡萄牙也在為冬季做準備。政府將在8月底前提出一項節能計劃,比如減少商店營業時間等措施。克羅地亞政府希望將木屑顆粒和木柴的增值稅降至5%,太陽能電池的增值稅將完全下降。家住德國漢堡的馬庫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們一家三口所居住的100平方公尺左右的公寓,去年使用天然氣燒水和供暖,一年花費了900多歐元,而今年預計將達到2500歐元。對中等收入家庭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一家人現在每周只洗兩三次澡。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季,家裡也準備用木柴取暖。雖然歐洲已在為過冬「儲氣」,但現實情況是各國民眾和當地公共設施的能源使用均處於非正常狀態。若在秋季結束前,歐洲還未停止對俄羅斯的制裁,天然氣危機將繼續影響這些國家,全球LNG船短缺的局面也將持續。對這些國家而言,即將到來的冬天不僅會格外寒冷,社會動蕩和政治動蕩的風險也會增加。據報道,英國政府已經開始制定計劃應對可能因能源危機引發的社會動蕩。
《魷魚遊戲》紅衣槍手上街罷工示威 怒喊「我們如劇中角色艱苦求生」
由Netflix出資製作的韓劇《魷魚遊戲》在世界各國掀起熱潮,不但帶來龐大商機,劇中人物與情節也引起人們共鳴。本月20日韓國最大工會「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KCTU,簡稱民主勞總)發起集會遊行,其中更有許多人穿著《魷魚遊戲》內角色服裝,抗議韓國的高房價與高工時,並指他們就像劇中的角色一樣,在都市叢林中努力謀生。民主勞總10月20日發起為期1天的罷工活動,號召55萬人參與,其中包括學校工人、公部門人員、教師、工人和運輸業人員等,聯盟同時也在首爾舉行集會遊行,要求政府廢除正規工人,將勞動保障擴及至所有工人、增加對住房和教育等部門支持,並且將航空、汽車和造船業等過去一段時間大量裁員的產業國有化;集會遊行從首爾各地出發,最後聚集在西大門站,現場共有超過2.7萬人參與。韓國工會「民主勞總」本月20日號召50萬人參與罷工。(圖/達志/美聯社)在這群抗議民眾中,有許多人穿著《魷魚遊戲》內的角色服裝,聚集在場地內跳舞奏樂;部分工會成員受訪時表示,會穿著劇中角色服裝,是因為對他們而言,生活在韓國的他們猶如劇中角色,都在努力謀生,還有一名工人表示,《魷魚遊戲》的劇情讓他想起死去的同事,他們就像遊戲參賽者一樣,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南韓造船業蓬勃發展 連續3年訂單量世界第一
雖然南韓國內持續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但造船業獲得的訂單,已經連續三年世界第一。根據英國造船及航運市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所公布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全世界船舶受注量共計1792萬補償總噸(CGT),其中中國佔798萬CGT、南韓佔673萬CGT,分別為世界第一、二名,但這並不包括這還不包括上個月底韓國造船與海事公司和三星重工依續接獲的17艘液化天然氣(LNG)船的訂單,一口氣增加145萬CGT,有望超過中國變為第一名,也是從2018年以來,連續3年訂單量獲得世界第一。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年初期,訂單大幅減少的南韓造船業,在10月至12月時,獲得高附加價值的船舶-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超大型液貨船(VLCC)和貨櫃船大量的訂單。新冠肺炎推遲了潛在的需求及環境限制,根據南韓輸出入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在2020年12月發表的資料顯示,2020年南韓造船廠的訂單量比前一年增加134%來到980萬CGT、受注金額也達到215億美元。美國拜登新政權強調的環境重視政策、歐盟針對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相關制度(ETS)及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燃料效率規定,對南韓造船業來說都是好消息,畢竟南韓有獨立開發又符合環保規定、不會老化的機械零件,而且卡達和韓國3大造船公司簽署LNG船確保生產力的契約,對南韓來說也是利多。
韓向北蔡往南 大選倒數蔡英文高雄搶選票
距離大選只剩36天,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今(6)日在北部活動爭取選票,總統蔡英文則利用主持海巡艦艇交船下水機會,在高雄旗津「天后宮」及「廣濟宮」拜廟,直接對民眾宣傳政績,在高雄開出多項支票,包括推動在地重大計畫,承諾重塑高雄產業等。蔡英文在旗津「天后宮」參拜時表示,中央有很多重大的計畫在高雄,而高雄也是在發展中的城市,所以會常常來高雄關心地方的需求。除今天的船艦製造在高雄,透過「國艦國造」,台灣需要用的艦艇,自己有技術、產業可以製造,不用到外面去買,未來高雄的造船業會有穩定的業務量,高雄人也會有穩定的就業。其中,旗津造船的能力最強,是受惠最大的地方。綠能產業,蔡英文表示,高雄會是下一個世代風電產業的重鎮。如果能做好、做成功,未來整個風電產業就能擴散到亞洲其他國家,而且中心點就在高雄,相信會是高雄未來發展的另一個好機會。對於科技業發展,蔡英文指出,將來橋頭科學園區與台南科學園區、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及路竹科學園區等連結起來,成為南部「高科技廊道」,可以和新竹科學園區等量齊觀,下一個世代的產業也都會在高雄。蔡英文對著鄉親強調,經濟越來越好,政府就有能力照顧大家。台灣要邁向先進的國家,健康照顧就要做得好,因此,要有好的健保、老人家的退休養老,0至6歲的小孩也要照顧得好。
風姿互異 義大利遊艇三強登台
相中台灣得天獨厚的親水環境,及豪華遊艇市場的龐大潛力,義大利頂級遊艇Ferretti集團將旗下三大品牌Ferretti Yachts、Pershing及Riva正式引進台灣,要給台灣玩家帶來真正世界級的奢華水上生活體驗。我國船舶法自從2013年完成遊艇專章的修法後,對非營業用的私人遊艇及休閒船隻正式開放,引起了台灣豪華遊艇市場急速成長,大眾對遊艇的認知也不斷提升。儘管台灣遊艇製造業規模(以年度製造船隻總長度計算)在全球穩居第六名,在亞洲更有名符其實的「遊艇王國」美譽,但與遊艇業世界第一的義大利還是有些差距。Ferretti集團亞太區銷售及行銷經理Andrew Pitchford(左)專程到台灣,與奧莫爾公司執行總監鄭澤宇共同主持簽約代理儀式。這個差距不只是生產總長度、總噸數的數量,更表現在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及影響力方面,台灣迄今仍有許多船廠維持代工模式,並不涉入實際的品牌經營。相較之下,義大利的遊艇就和超跑、服裝等奢華精品產業一樣,幾乎等同於世界第一。由於歷史與文化背景不同,義大利遊艇在設計、工藝細節及奢華感的表現上也較台灣船廠更為嫺熟,更加符合國際市場的主流標準。海上飛馳 巨浪嬉遊也因為如此,義大利Ferretti集團相中台灣遊艇市場的龐大潛力,經由船主及其他代理商的推薦,主動找上奧莫爾遊艇合作,將集團旗下三個代表性的品牌--Ferretti Yachts、Pershing及Riva正式引介進入台灣市場。雙方在10月18日特別舉行一場公開的代理簽約儀式,邀請同業、船主及媒體共同見證,顯示Ferretti集團對台灣的高度重視。Ferretti Yachts、Pershing、Riva三個品牌各有特色,Ferretti Yachts主打14到29公尺的大型豪華遊艇,特別強調船上設計裝潢的精緻度與空間感,讓人在海上完全就像置身在帝寶等級的豪宅裡。在船頂的飛橋空間用餐或派對,天高海闊的自在感是陸上豪宅裡絕對體驗不到的。在船頂的飛橋空間用餐或派對,天高海闊的自在感是陸上豪宅裡絕對體驗不到的。魅力吸引 眾星擁戴Pershing追求的是如同超跑般的動感外型與速度表現,動輒超過40乃至50節以上的航速,在中型同級船型中無人能出其右Riva則以經典的木造快艇聞名,不僅時常出現在電影中,史恩.康納萊、喬治.克隆尼這些巨星名人都是它的忠實擁護者。透過這三個廠牌特性各有不同的遊艇,不只彰顯船主個人的獨特品味,更為台灣的遊艇休閒環境帶來實質提升。奧莫爾遊艇公司位在台北市大直的展間。Ferretti Group & The BrandFerretti Yachts公司誕生於1968年,最初在義大利代理經銷美國動力艇,1971年開始投入實際的遊艇製造;隨著業務不斷成長,90年代已經成為全球知名品牌,透過產銷兩線同時併購擴張,在90年代末期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豪華遊艇製造集團。Ferretti集團旗下現有品牌包括Ferretti Yachts、Riva、Pershing、Itama、Mochi Craft、CRN和Custom Line、Wally。借助各個位於義大利的現代生產基地,將工業生產的高效能與難以複製的細節品質完美結合,保證了Made in Italy的精緻手工藝與奢華性格。Ferretti 960。960是Ferrett半訂製常規產品線的旗艦船型,充裕的船上空間給予工匠最好的發揮餘地,從家具、面料到所有木作細節,在在讓人彷彿置身在頂級的義式豪宅中。船長:29.20米/95呎10吋船寬:6.70米/22呎吃水深度:2.20 米/7呎3吋船重:87公噸油箱:9,000公升淡水箱:1,320公升引擎:MTU 16V 2000 M86最大航速:26.5節巡航速度:23節載客數:賓客10位+船員3名 Pershing Yachts創廠於1985年,Tilli Antonelli、Fausto Filippetti和Giuliano Onori受當時初面世的網路科技影響,打造出屬於未來世代的豪華遊艇。第一艘Pershing 45就一鳴驚人,如同賽車般強大快速的巡航能力,卻保有豪華遊艇的舒適感,引發了眾多同行模仿。在90年代初期,Pershing由地中海打入美國及遠東市場;1998年成為Ferretti集團旗下眾多知名品牌中的一員,為之後的飛速發展奠定基礎,持續以前衛造型及先進動力技術聞名。Pershing 8X。Pershing 8X。Pershing 8X如果Ferretti是勞斯萊斯那樣頂級轎車,那Pershing就是不折不扣的法拉利超跑。2019年最新發表的8x採用更輕更強的全碳纖維船體,展現與超跑無異的高科技性格。船長:25.55米/83呎10吋船寬:5.86米/19呎3吋吃水深度:1.40 米/4呎7吋船重:57公噸油箱:6,200公升淡水箱:1,300公升引擎:MTU 16V 2000 M96最大航速:45節巡航速度:38節載客數:賓客8位+船員2名 Riva YachtsRiva造船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當年一場暴風雨造成義大利薩爾尼科的漁船嚴重損失,一位名叫Pietro Riva的木匠以高超手藝幫漁民們修好了大部分船隻,贏得當地居民的尊敬和支持,從而創立了自己的造船廠,開啟造船業界的一段傳奇。積累近百年的手工技藝經驗及選用最優質的材料,Riva遊艇成為皇室、明星及商場大亨的最愛。直到今天,依舊令人聯想到狗仔隊、戴著軟綢圍巾和太陽鏡的女明星、雜誌封面的緋聞照片,那個屬於爵士年代的優雅與奢華。Riva Aquariva Super。Riva Aquariva Super。Riva Aquariva SuperRiva也製造現代遊艇,但它最為人珍愛的還是如同古董雙座小跑車的木造Runabout動力快艇,在歐美電影中出現的褐色船身清一色都是Riva的產品。全長:10.07米/33呎舷寬:2.8米/9呎2吋吃水深度:0.96米/3呎2吋排水量:5.25公噸油箱:480公升淡水箱:130公升引擎:Yanmar 8LV-370最大航速:41.5節巡航速度:36節載客數:8人
男人少活七年 英國第三大城格拉斯哥的悲劇
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是當地最大城市及最大商港,以造船業聞名,但近幾年居民的健康不佳,平均壽命也比其他地區低,被稱為「歐洲病夫」及「格拉斯哥效應」,以醫學及健康問題為主的新聞網站《Mosaic》親自當地取材,想要了解原因。住在格列斯哥的男性,平均壽命比住在其他英國都市的男性少7年,有四分之一的人過不了65歲生日,活不久的原因眾說紛云,有人認為是日照不佳造成缺乏維他命D,也有人認為炸物吃太多才這樣,於是格拉斯哥公共衛生中心檢討後,發現「貧富差距過大」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當地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小孩,被歸類為貧窮。其實格拉斯哥在1951至2006年人口從58萬膨脹到將近108萬人,但都市建設趕不上急速增加的人口,於是房子愈蓋愈多、愈蓋愈高,也有一部分人被迫遷至郊區,但沒有規劃的都市裡,產生貧民窟,最後造成犯罪率節節上升,城市治安惡化。此外,格拉斯哥是工業革命後興起的城市,「飲酒文化」是男性們最大的休閒活動,最後產生酗酒及家庭暴力的壞結果;而人口過密更是造成居民們的心理壓力,身體壓力荷爾蒙過高,甚至影響腦部的杏仁核。對於城市的惡化,專家認為應該要想辦法多建設一些綠地,讓生活空間能夠改善,親近大自然才能讓居民身心較為放鬆,目前蘇格蘭政府自2016年開始著手,目前已修建完成一個公園,未來預計還會持續打造更多的綠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