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水產
」 核廢水 日本 水產品 進口 水產1.6萬噸中國大閘蟹2次檢驗不合格 內含「世紀之毒」戴奧辛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在11月查獲一批從中國進口的大閘蟹,總重約1.6公噸,經過兩次檢驗後,確認這批大閘蟹殘留超標的「世紀之毒」戴奧辛。食藥署預計最快在3日公布違規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的名單。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這批大閘蟹是在11月初被攔截檢驗,第一次檢驗結果在11月15日出爐,確認戴奧辛殘留超標。後續進口業者依法提出複驗要求,複驗結果在11月29日揭曉,依舊不合格。按照正常程序,複驗報告應該在12月4日簽發,並在隔周周二(10日)公布檢驗結果細節,其中包括殘留量、涉事的台灣進口商和中國養殖業者。但考慮到民眾對重大食安事件的關注,食藥署不排除提前在12月3日就對外說明。報導中提到,中國大閘蟹被驗出殘留戴奧辛已非首次。曾經還發生過進口商在未完成檢驗的情況下,就私自販售大閘蟹而被起訴的案例。儘管台灣政府多次呼籲業者,要嚴選合格的養殖場進貨,或改從其他國家進口水產品,但由於中國貨價格低廉,加上消費者偏好高性價比的商品,仍有不少商家為了利潤而冒著食安風險,鋌而走險。
傳日方水產品擴大出口 南韓政府駁斥:將毫無例外的全面禁止進口福島水產品
東京電力公司11日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首批7800公噸的含氚廢水已於10日排放完成,此外,在確認完處理水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以及在檢查設備後,預計將於10月上旬開始第2輪作業。而日前也傳出,日本正準備對南韓擴大水產品出口,對此,南韓海洋水產部次長朴成訓駁斥消息,也承諾將持續全面禁止進口福島等8個縣的日本水產品。此前,據1家韓媒報導,日方正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主導,正準備對南韓擴大水產品出口,朴成訓13日則在記者會上表示,南韓政府從未接到日方的相關提議,也承諾將持續全面禁止進口威脅到國民安全的水產品,並強調「政府將毫無例外的全面禁止進口來自福島等8個縣的水產品」。他也公布了南韓政府自8月28日起執行的「第二次民官聯合進口水產品原產地標記特別檢查」的相關結果,其中顯示有9384家單位在受檢後,有47家虛報產地,因而違反原產地標示規定。事實上,韓國政府自2013年起就已禁止進口來自日本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等周邊縣區的水產品,也禁止福島縣產的稻米和菇類賣到韓國。
核廢水入海1/中港澳封殺海鮮「日本恐損失1626億日圓」 苦主出爐!這國汙染最嚴重!
2023年8月24日台灣時間12點,日本逐步排放134萬噸含氚核廢水入海,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大規模排放核廢水,由於輻射物恐使海鮮遭到汙染,中國、香港、澳門已封殺日本進口水產品,經濟損失約1626億日圓(約354億台幣)。儘管亞洲鄰國反應激烈,但多項研究依據洋流流向皆預測「美國將是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不過美國基於國際政治考量,選擇支持日本排放核廢水。2011年日本爆發311大地震,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三座反應爐熔毀,為了讓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保持穩定,日本政府決定持續注入水冷卻,而這些水再加上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雨水,形成擁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由於水量已快超過儲存槽容量的極限,日本於2021年提出核廢料排海的計畫申請,表示會透過技術淨化輻射物,只留下「氚」再排入大海,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邀集各國專家多次前往日本檢測與調查,經過2年,證明日本的含氚廢水在每公升1500貝克以下,遠低於國際標準,因此同意日本核廢料排海計畫。雖然日方一再強調處理過的含氚廢水,與各國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就連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也保證這些「處理水」甚至可以飲用,但依舊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海鮮可能遭到汙染的疑慮。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表聲明指出,一般核電廠運行的廢水沒有直接接觸機芯燃料棒,這就是福島核廢水與一般核電廠廢水的根本分別。原能會依照洋流流向推估核廢水影響台灣的程度非常微小,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美國恐怕汙染最為嚴重。(圖/翻攝自原能會臉書)亞洲鄰國也紛紛抗議,其中又以中國最為激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甚至表示,「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中國也在24日後隨即宣布全面禁止日方所有水產進口,香港也宣布即日起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水產品出口去年創下3873億日幣營業額,中國871億日幣佔22%、香港755億日幣佔19%,兩者相加為1626億日幣(約354億台幣),如今恐損失慘重。根據《時事通訊社》報導,福岡一家水產公司社長坦言,聽到中國全面封殺的消息後「大腦一片空白」。南韓政府雖未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但民間反應相當激烈,首當其衝的海鮮市場瞬間門可羅雀,許多消費者表示將減少食用海鮮。馬來西亞也發起萬人連署抗議活動,民眾紛紛表示不敢再吃海鮮,當地餐飲業者也陸續以其他國家海產替代日本進口海鮮。台灣則以加強檢驗的方式應對,原能會表示,依照日本評估結果,主要受輻射影響的是電廠3公里海域範圍,輻射劑量是「背景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程度,且隨海水流動與距離增加,影響越來越低。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而台灣位在主路徑後端,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日本排放核廢水讓亞洲眾多鄰國拒吃海鮮,恐造成1626億元日幣經濟損失,因此許多日本當地居民也持反對意見。(圖/新華社)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由於此時流速變慢,所以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累積最多。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抵達美國後將造成較嚴重的汙染,雖然如此,由於美國近期急欲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政治因素讓這個最大污染苦主依舊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
核廢水入海2/日本13種水產品風險高 「台灣人愛吃的魚」距核電廠700公里10月到貨
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強調淨化處理過的含氚廢水,濃度遠低於國際標準,但專家認為經過食物鏈的累積後,最終進入人體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可小覷,專家也開會分析出日本13種高風險水產品,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其中秋刀魚漁場僅距離福島核電廠700公里,且是台灣人愛吃的魚種,在核廢水入海後,10月將有一波漁獲抵台,因此格外引發關注,漁業署表示屆時檢驗無異後才會讓漁船卸貨。為了評估日本排放核廢水對台灣的影響,原能會和中央氣象局共同合作建置的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針對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至202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用電腦模擬含氚廢水在週遭海域的擴散情況,認為影響台灣的最大值,是在排放後的第4年,且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但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研究員吳朝榮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最快1年內核廢水就會抵達台灣,因為洋流並非只有靜止的擴散作用,還有更快速更複雜的平流運動,就像一滴墨水在湖中及河川裡的擴展速度並不相同,他以2021年日本小笠原火山爆發為例,火山浮石在短短3個月後就嚴重危害台灣的海岸生態與港口漁船。此外,吳朝榮也不覺得只有「小部分」核廢水抵台,他表示,受汙染海水排出後會與大量海水混合,稀釋後濃度應非常微弱,但最怕生物累積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汙染物會透過食物鏈累積在遠洋漁業的經濟魚種,最終進到人體內,建議台灣應該要更全面、更頻繁的加強漁獲監測檢驗。原能會表示,目前與農業部、衛福部、海委會持續監控我國海域與北太平洋公海海域,今年海域輻射監測強化措施包括:擴大海域海水監測點位至107點、強化沿近海漁產檢測量至3,000 件、強化北太平洋公海漁場採樣檢測量至120件、增加日本進口水產食品與藻類抽樣及氚檢測至100件、持續沿岸生態樣本採樣與氚檢測144件。雖然原能會依據洋流預估含氚廢水4年後才會抵台,但專家以2021年日本火山浮石3個月危害台灣海岸生態為例,認為最快1年就會發生。(圖/民眾提供)食藥署則表示,從去年第四季迄今已抽驗52件日本水產品,建立生物氚背景值,皆無異常,所以「暫時不改變對日本進口食品的管制措施」。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111年委託台灣大學執行計畫,並召開專家會議,建議對13種高風險水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氚含量,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等共13種,依水產品「有季節性」,先檢驗鯖魚、秋刀魚、海鰻、牡蠣、扇貝、鮭魚、章魚、海藻等8類水產品,目前皆無異常,預計今、明年各檢驗100件。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秋刀魚,因為台灣遠洋捕撈秋刀魚的傳統作業漁場,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僅有700公里,在核廢水排放後,此漁場將受衝擊,影響台灣漁民權益。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皇誠表示,日本311震災後,台灣針對遠洋漁獲的輻射抽檢,都沒有問題,今年漁業界已開始在北太平洋捕撈秋刀魚,在核廢水排放前,已有漁獲抵台,接下來最快10月,最慢必須在11月下旬結束作業返台;漁船返台後,漁業署派員抽檢輻射值,大約1天至2天結果出爐,確認沒問題,才能卸貨。漁業署說,9月9日起會安排水試所的試驗船到北太平洋區域採集魚體和水,水產品到上市前會經過完整檢驗,可讓消費者放心,目前未規畫逐批檢驗,過去檢測秋刀魚是50件以下,接下來會增加到80件。陳皇誠認為,雖然漁業署認為台灣漁獲應該不受核廢水影響,但就怕「萬一」,希望漁業署能有明確的補償措施,保障消費者及漁業界權益。
日本核廢水能喝嗎? 聯合國:氚濃度遠低於全球飲用水限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24日排放核廢水,引發各國關切與搶鹽潮。根據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監測顯示,核廢水的輻射水準低於日本限制,更遠低於全球飲用水輻射值標準。我國行政院海水輻射監測燈號顯示,目前台灣周圍海域皆屬安全的正常範圍。多位國際專家學者也表示,日本排放核廢水並不會造成明顯的輻射汙染與食用海鮮的風險。聯合國監測屬安全範圍 我國跨部會監測因應核廢水第一批排放7800噸,預計17天才能排放完畢。日本政府與運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強調,這些核廢水將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又譯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再行排放大海,與一般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IAEA由11位國際專家組成,負責審查福島處理水的放射學特徵與環境監測。聲明表示,排放稀釋廢水的「氚」濃度,約為每公升43-63貝克,低於日本限制的1500貝克,以及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飲用水制定的每公升10,000貝可的標準。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形容日方所稱的「處理水」可以飲用。IAEA的報告也說:「原子能源總署承認,排放先進液體處理系統處理水引起了社會、政治和環境關切。但原子能源總署基於全面評估,結論是東京電力公司目前規劃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處理核廢水排放對人和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微乎其微。」為了確保海域環境與民眾食品輻射安全,我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與衛福部、農業部、海委會的跨部會合作強化輻射監測作為,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及日本進口食品之取樣檢測,表示迄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未來亦將持續進行漁產及海水監測。含氚廢水排放歷史洋流模擬擴散時間動態分析圖(點這裡)海水輻射監測與預報燈號(點這裡)經處理的排放水能否喝? 專家:理論上可以核廢水包括核電廠機組爆炸後滲入機芯的地下水,以及冷卻機組用的海水。福島核廢水中有2種放射性物質引發關注—氚(tritium)和碳14(Carbon-14)。那麼經處理的排放水到底能否飲用?曾到福島視察的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環境學教授吉姆史密斯(Jim Smith)進一步說明:「理論上將要被排放的水是可以喝的。」瑞典查爾姆斯大學核化學副教授馬克福爾曼(Mark Foreman)表示,即使大量食用海鮮的人,也僅有極低劑量的輻射。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大衛克羅夫切克(David Krofcheck)表示:「只要放射性同位素被過濾和稀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限制以下,那我會喝這處理水。」澳洲阿德雷德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湯尼胡克(Tony Hooker)指出:「中韓台灣等全球各國主要的核能設施,都在排放氚同位素到海中,這些亞洲國家放流入海的氚,數量和濃度都比日本還多還高。」我國行政院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小組」主席林基興說:「氚的風險非常小。之所以引起這麼多議論,主因是人們害怕輻射,以為輻射就會有傷害。」中國官方嚴禁水產品進口 日本海鮮還能吃嗎?針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中國官方嚴禁日本所有水產進口,重創日本漁業。香港核學會主席陸炳林表示:「現在福島所排放的廢水,除了一些核電站廢水常見的放射性元素,例如氚、碳14之外,還多了許多所謂的『超鈾』放射性物質,比如鈈、鍶、銫。一般的核電廠裡不會排出這麼高毒素的放射物。」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則在2020年10月發表的自家研究報告中指出,ALPS無法過濾碳14,並指責日本當局隱瞞。對於碳14的疑慮,IAEA報告引述日方資料指出,人體可能攝入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29、碳14、鐵55和硒79,每年排放的ALPS處理水中,碳14濃度約為2吉貝克(0.002兆貝克),「比自然產生的全球總量低約50萬倍」。預計海產不會檢測出這些放射性物質,它們包含在綜合輻射監測計劃(CRMP)內,總量非常的低。吉姆史密斯釋疑,氚不會在海產體內積聚,「事實上風險意外的低」。馬克福爾曼表示,此次日本排放核廢水,不會導致海水的現有放射性暴增,即使大量攝取海產,輻射的影響仍遠低於牙科X光與乳房X光檢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分子病理學系主任格里托馬斯(Gerry Thomas)說:「無論是體積還是放射性,排放的核廢水都只是滄海一粟。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極低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會對健康產生有害影響。」我國抽檢日本水產品無異常 將加強監測13種類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台灣早在去年就已經建立「氚」的檢測方法與標準,至今採驗52件日本進口水產品皆未檢測出氚,今年還會繼續抽驗日本進口水產品,並對13種水產品監測抽樣檢測氚含量,包括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會立即啟動下一步應變措施。由於歐盟、美國等多數先進國家目前都沒有制定氚的食品現值,所以相對這些區域也尚未出現超標的情況,並且目前科學研究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品中的氚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監測風險沒有改變,民眾也無須過度恐慌。 參考資料:福島核廢水:核災廢水與核電廠廢水哪個更可怕?Fukushima: What are the concerns over waste water release?
前大阪市長要陸客入境先吞10顆福島扇貝 失禮言論讓網友氣炸
日本政府因將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排入海中,引發鄰國抗議並宣布暫停進口水產品,過去就有仇日情結的大陸民眾,也因此升高情緒抵制日本產品,這也讓前大阪知事橋下徹與前宮崎縣知事東國原英夫,上政論節目談論如何因應大陸制裁日本時,橋下徹就表示,「大陸人要來日本前,必須先吃下10個福島扇貝,才能入境。」,此言一出立刻引起旁人大笑,但這樣的言論也引起大陸不滿,認為一個這樣的政治人物說出這樣的話相當失禮。大阪前知事橋下徹在政論節目上,要陸客入境日本先吃10顆福島扇貝。(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由日本大阪前知事(前市長)橋下徹主持的時事談話節目《NewsBAR橋下》,日前找來宮崎縣的前知事東國原英夫,一起談論大陸因福島核廢水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一事,2人都表示反對大陸這種抵制行為。東國原英夫更怒批,「大陸針對排放處理水的反制措施很噁心,明明他們的核電廠排放處理水氚排放量比日本多很多。他們最擅長做這種事,這是一場政治戰、信息戰,日本不能低頭認輸,必須獲勝」。而橋下徹則對於大陸開放旅遊團赴日一事,笑稱「以後陸客入境條件就是吃10顆福島扇貝,然後拍個影片說『扇貝好吃』!」,東國原英夫也附和「還要讓陸客在福島游泳、喝口福島的水」,兩人的調侃也讓其他來賓直接笑出聲。這樣的內容也被橋下徹放上推特,讓不少日本網友轉發贊同,不過也惹惱大陸網友,認為這兩位前市長的言論太沒水準,把這樣的問題當成笑話,更加強大陸網友對日本的不滿。
陸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日考慮上訴WTO、聯合G7制裁
日本因排放福島核廢水造成鄰國紛紛拒絕相關水產品進口,如今日本經濟安保官員高市早苗認為,針對大陸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一事,他們正在考慮以G7協議反制大陸,並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日本對於水產品被大陸暫停進口,表達不滿並尋求外交與其他管道的突破。(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日本周邊鄰國紛紛對排放核廢水進行抗議,甚至包含大陸也以食安問題暫停進口日本相關水產品,綜合日媒報導,這讓日本的經濟安保官員高市早苗嚴厲譴責,認為針對大陸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一事,若透過外交渠道無效,就會用G7協議共同應對大陸的「經濟施壓」。早苗也表示,向WTO上訴主要由外務省和經濟産業省管轄,「我作為經濟安保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認為日本政府要求中方發佈,有關處理水的準確信息,來安撫民心與進口水產品比較重要。 日本外相林芳正也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在WTO和其他相關框架下採取必要措施」。為了 中日兩國建立對話解決共同課題的合作關係,她呼籲中方應與日本保持密切溝通。
反日情緒高漲…陸全面停止進口水產品 日扇貝出口銷售額大減
日本核汙水排海後患無窮,除了大陸宣布全面停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導致日本最大魚市東京豐洲市場愁雲瀰漫,原本賣到大中華地區的乾海參、乾鮑魚、冷凍扇貝只能降價賣給日本國內市場。另外大陸反日情緒高漲,逼得日本使領館加強保安,東京電力公司稱過去4天內接了6千通騷擾電話。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顯示,2022年日本水產品出口總額3873億日圓(約新台幣815億元),光是大陸和香港就合占42%。豐洲市場批發商說,香港客戶8月24日告知將全面停止進口乾海參和乾鮑魚,包括加工品,負責人抱怨稱不容易找到替代買家,「我們毫無辦法」。日媒報導,不少豐洲批發商先前強化大中華區出口業務,而今大陸強硬全面禁運,批發商連日都在討論核汙水排放話題,並難掩沮喪地說:「還是排放了,影響會持續多久呢?」原本賣到大中華地區的珍貴乾海參、乾鮑魚銷售大受衝擊,只好降價賣給日本國內市場,冷凍扇貝出口銷售額也大減8成,未晾曬、直接以生鮮狀態供應日本國內的扇貝產地價比去年跌3成。大陸方面反日情緒高漲,共同社報導,日本駐中國使領館近日收到大量抗議和騷擾電話,已加強維安。在北京的日本大使館門前,27日有約30名警察和約10輛警車負責值守;上海的日本總領事館外也有多輛警車持續警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日指出,日本國內多次接到從中國打來的騷擾電話,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和日本人學校被扔石頭,日本政府已通過外交管道向陸方提出交涉,要求確保在華日僑和日本駐外公館的安全萬無一失。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對騷擾電話「深感遺憾和憂慮」,已強烈敦促陸方採取行動。東京電力公司稱,自開始排放核汙水的24日至27日,4天內從中國打到該公司的電話逾6千通。日本外務事務次官岡野正敬也在外務省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要求陸方呼籲國民冷靜行動,並要求陸方立即撤銷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措施。大陸官媒則持續發動輿論戰。《人民日報》昨日署名「鐘聲」發表評論,指日本稱核汙水排海安全無害,私下卻隱瞞事故、數據造假、違背承諾,「言行相詭,信譽虧空只會愈來愈大」。被問及日本公民遭電話騷擾,大陸外交部表示,國際社會對日本政府的批評反對態度有很大代表性,值得日方深思。
泰國俄羅斯宣布「加強檢驗」日本水產 揚言「如不符標準將停止進口」
自從日本宣布排放福島核廢水到大海後,中國隨即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而目前傳出,泰國與俄羅斯雖然尚未全面禁止進口,但表示會加強檢驗,泰國方面更表示,如果查驗有日本水產不符合規定的話,將會全面停止進口。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俄羅斯食品安全監管機構Rosselkhoznadzor表示,在水產部分,俄羅斯本身是屬於出口國,前幾名的消費國家分別日中國、韓國、日本。而在2022年,俄羅斯出口了將近230萬公噸的水產,價值高達61億美元,佔其總捕撈量的一半之多。而出口的項目大多是狹鱈、鯡魚、比目魚、沙丁魚、鱈魚和螃蟹。也因為中國宣布禁止進口日本水產,俄羅斯方面認為此舉有助於增加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量。而雖然僅占及小的部分,但俄羅斯其實也是有進口少數日本的水產,但由於日本宣布排放福島核廢水的關係,目前俄羅斯方面已經決定加強對日本進口水產的篩檢。而根據《The Thaiger》報導指出,同樣也是因為日本福島開始排放核廢水的關係,目前泰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決定,將會加強對日本進口水產的篩檢。FDA副秘書長Lertchai Lertvut表示,將會與漁業部合作,確認日本進口的水產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質有符合泰國安全標準,更揚言如果有發現未通過檢驗的日本進口水產,除了貨物全數退回外,未來也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Lertchai Lertvut也表示,未來FDA與相關機構會把抽驗的海鮮樣本數量增加一倍,以此增強消費者的信心。除此之外,Lertchai Lertvut也提到,在福島開始排放核廢水,首批日本進口水產將會於9月中抵達泰國,屆時FDA會與漁業部的官員進行徹底調查。
排核汙水入海!陸爆抵制日系產品潮 「日輻射品牌避雷清單」瘋傳
日本福島排放核汙水入海,雖然東京電力公司公布化驗結果,顯示海水中的氚濃度大幅低於標準值,但這無法打消大陸民眾抵制日系產品的風潮。一份「日本輻射品牌避雷清單」在網上瘋傳,逼得許多品牌發聲明澄清,沒有使用日製原料,許多日本美妝產品對陸出口大幅下滑,多個品牌遭退貨。而路透分析,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政治意義大於經濟。面對外界的質疑,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核汙水後,首份化驗報告25日出爐,集樣本中的氚濃度皆低於每公升10貝克,遠低於停止排放標準的每公升700貝克。東京電力公司在排放核汙水後一個月內,每天會在周圍海域10個地點採集樣本化驗,並於隔天公布結果,排放超過一個月後將改為每周測定一次。但科學報告敵不過民粹情緒,許多大陸網友紛紛喊話避雷日本產品,一分清單在網路上瘋傳,影響所及包括:美妝品與護膚品、母嬰類產品、家居、電子產品、甚至是文具,「不買」、「不敢用」、「退貨」的關鍵詞條充斥著電商客服平台。日系美妝品首當其衝。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搜索日系美妝產品,「日本化妝品還能用嗎」、「日本化妝品平替好物」成為熱門關鍵詞。在「日本核輻射產品避雷」話題下不少人點讚、收藏量均超過1萬。即使SK-II、資生堂、黛珂等知名品牌立刻澄清,公布產品檢測報告來挽回品牌信譽,但在日本進口產品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日本睫毛膏在韓國被檢查出有核輻射等事件之後,日系美妝的信譽危機不斷加重,包括植村秀等多個日妝品牌均有退貨的情況。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日本進口的化妝品開始出現明顯下滑。其中,6月份的進口金額同比下降了8.4%,7月份的進口金額同比大幅下滑了30%。針對市場上的恐慌情緒,大陸市場監管總局25日發布公告稱,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採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加工食品、製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路銷售),加強市場銷售進口水產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嚴格依法予以查處。
核廢水排海引爆「搶鹽潮」!大陸各省鹽業籲理性消費 官方嚴查囤鹽、哄抬價格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昨(24日)中午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此舉引發南韓鹽價大漲,民眾「舉國囤鹽」,就連中國大陸部分地區也刮起囤鹽潮。對此,中國鹽業集團及大陸多個省份今(25日)發表聲明呼籲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宣示,將在各地加強食鹽價格監管及執法力度,「嚴查囤積居奇、捏造散佈漲價資訊等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綜合《證券時報網》、《第一財經》的報導,中鹽集團是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境的食鹽生產經營主體,食鹽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其中井礦鹽占比95%、湖鹽占比4%、海鹽占比1%。中鹽集團在大陸有完善的產銷企業佈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針對日本核廢水排海引發的食鹽搶購潮,中鹽集團25日也發佈「關於保障食鹽市場供應」的聲明,指出「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然而近期,部分區域市場發生食鹽搶購,電商及部分商超管道有短時缺貨現象,我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請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與此同時,北京市商務局、山東省鹽業協會、廣東鹽業、安徽鹽業、浙鹽集團等多個省份的專營企業也表示,食鹽儲備充足,消費者可按需求理性購買,不必跟風搶購囤鹽。大陸市場監管總局更發出通告指出,當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及價格監管工作。在前期對進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基礎上,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採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加工食品、製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路銷售),加強市場銷售進口水產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嚴格依法予以查處。此外,市場監管總局也會在各地加強食鹽價格監測,強化分析預警,建立與相關網路平臺「直通車」機制,及時掌握價格異常波動資訊和違法行為線索,並加大價格監管執法力度,嚴查囤積居奇、捏造散佈漲價資訊等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及時公佈典型案例。
薑黃抗氧化降膽固醇好處多 中醫師提「5種人」不建議攝取
薑黃是近年來很熱門的植物,許多料理中都會加入,並強調對人體有幫助。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咖哩除好吃外,適量食用有益身體健康,咖哩中的薑黃素可以減緩女性經期的不適,還能預防老年失智症,但薑黃也並未每個人都適合,其中有5類人不建議攝取。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分享,薑黃適時攝取有益身體健康,薑黃性味辛、苦、溫,歸肝、脾兩經,能行氣活血、通經止痛和活血化瘀,可用來治療月經經閉、腹中氣脹、胸腹疼痛和跌打損傷等。根據研究證實薑黃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以及提升免疫力的功能,也能夠幫助傷口癒合,減少膽固醇及中性脂肪, 預防高血脂及動脈硬化, 甚至有預防老年失智症的功效。王大元提到,食慾不佳者,可以選擇咖哩作為考量,咖哩進胃中可以分泌胃液,促進口水產生,進而讓食慾大增。王大元表示,薑黃是脂溶性且不溶於水的,建議飯後食用,並搭配脂溶性食物為佳,而親油性食物則可以促進薑黃素的吸收,比如飲用牛奶、優酪乳前後服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薑黃素每日成人攝取量為0~3mg/kg(舉例來說,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量不超過180mg)。王大元建議薑黃攝取者,像是壓力大的人、餐餐外食以及熬夜成慣的人,都可以適時攝取。王大元表示,薑黃雖然對身體好,但有5種人不建議攝取。首先為經常胃出現問題的,比如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因為薑黃對胃裡的黏膜具刺激性,所以不建議攝取;因薑黃擁有抗凝血的功能,所以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月經期或手術前後兩周,這3種人都不建議攝取,最後為膽結石或膽道異常患者,因薑黃會促進膽汁分泌,所以也不建議服用。
遭爆蝦仁添加磷酸鹽 丟丟妹曬「關鍵報告」喊:還我一個清白
網紅直播拍賣主丟丟妹被同業爆料,她賣的蝦仁添加非法添加物磷酸鹽,而新北市衛生局也出手到場稽查,將化驗丟丟妹賣的海鮮,若真的有非法添加物將對其開罰。丟丟妹13日在臉書秀出相關報告,表示檢驗結果還她一個清白。丟丟妹13日在臉書PO出相關報告,指出「近期經歷磷酸鹽抹黑風波,讓丟妹明白有些事情必須給觀眾粉絲們,找第三方機構提供食安上的紙本證明,感謝台灣進口水產協會協助向食藥署申請詳細{磷酸鹽}存於動植物體內為天然成分之一,讓觀眾粉絲們明白食安規範及知識,也還丟妹一個清白。」丟丟妹表示,他們已經和SGS達成長期合作共識,將所有商品進行食品檢驗陳列在SGS官方供大家查詢,讓大家買的開心吃的安心;她也表示謠言止於智者,「當你用手指著別人的時候,別忘了還有四根手指正指著自己,這張SGS報告不實指控我添加磷酸鹽的同行販售的蝦仁,檢測報告磷酸鹽含量為(1.7),丟妹相信你也不是自己添加的,因為天然背景值最高可高達3.5。」消息曝光後,粉絲也紛紛留言力挺「丟丟妹,做自己就好了,不要去聽別人怎麼說,聽不完的。支持妳,加油」、「那些酸民就是忌妒丟丟妹,才會有那種指控」、「打臉了。水啦」、「不囉嗦,東西新鮮好吃,才不管別人怎麼説,丟妹最棒」、「感覺可以反告了,丟妹的產品就是讚」。
石班、白帶魚後換竹筴魚禁止進口 陸海關:包裝驗出新冠病毒
大陸海關日前指出台灣石斑魚驗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又發現白帶魚包裝有新冠病毒,暫停輸入大陸,今(23)日再度於一批竹筴魚包裝上驗出新冠病毒,因此禁止竹筴魚進口一週,這也是一個月內二度發生台灣出口漁產驗出新冠病毒。先前石斑魚才驗出禁藥而禁止進口,如今白帶與竹莢則是驗出外包裝有新冠病毒。(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大陸海關總署網站公布最新消息,指出台灣輸入大陸的一批進口冷凍竹筴魚,在包裝樣本上驗出新冠病毒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即日起暫停接受台灣水產品生產企業東和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註冊編號為2FH0013/99620395)的產品申報1週,至2022年6月29日。海關總署發布更,對東和食品禁止一週進口申報。(圖/翻攝自大陸海關總署)大陸海關近日無預警宣布禁止台灣石斑魚進口,又指出驗出台灣白帶魚包裝有新冠肺炎病毒,暫停進口台灣白帶魚1週,如今又是竹筴魚。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先前曾針對石斑魚事件做出回應,他指出去年開始,大陸有多次向台灣方面通報多批石斑魚藥物不合格情況,並要求完善水生動物安全管理體系,但台灣方面從未提供整改證據,近期又接連出現輸入大陸的石斑魚中檢出禁用藥物情況,為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大陸方面不得不暫停對台灣石斑魚輸入。不只台灣水產遇到這個狀況,其他國家水產也有這個狀況。(圖/翻攝自大陸海關總署)而台灣農委會發言人陳淑蓉表示,對於是否出口大陸的水產包裝有病毒,目前得知消息都是透過食藥署的兩岸食品平台,詳細情況還要進一步了解,農委會認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病毒會透過產品外包裝傳染到人體的證據與研究,而目前大陸對其他國家農、水產也有類似作法,呼籲大陸提出更具體科學證據。
強調堅持逐批檢驗 台灣鯛穩住內外銷
石斑魚因藥檢問題外銷大陸受阻,雲林縣口湖鄉「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15日表示,逐批檢驗是永續外銷的重中之重,台灣鯛曾於2017年因國外競爭出口受挫,後來堅持逐批檢驗強化國際競爭力,並與漁民契作養殖避免供過於求,加上內銷市場擴大,現在內外銷情況相當穩定。大陸13日起禁止台灣石斑魚銷陸,15日更傳出輸陸白帶魚包裝樣本驗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讓全台水產養殖業者人人自危,王益豐認為,國際市場對於進口水產藥檢相當嚴格,漁民與加工業者必須自我要求,才能在國際市場與他國競爭。王益豐表示,「漁類生產合作社」以飼養台灣鯛為主,早年漁民沒有計畫經濟觀念,一見價格好便一窩蜂搶養,往往造成供過於求、價格崩盤,因此他決定與漁民契養,先接訂單再飼養,如此既能維持市場價格,漁民也不會血本無歸,加上不用削價競爭,品質自然相對提升。王益豐說,為讓消費者對台灣鯛品質有信心,取得SGS、ASC、BAP等相關國際認證是基本的,最重要的是打撈魚隻時,一定要逐批檢驗,不僅可確保品質,且可從中掌握何處有疏失,如此才能持續進步,只要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不管是外銷或內銷都不用怕。王益豐指出,台灣鰻魚銷日、韓,也曾因藥檢問題受挫,台灣鯛2017年因大陸、東南亞的競爭,出口大受影響,後來藉由加強藥檢與計畫養殖,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絕處逢生。此次石斑魚等魚類銷陸受阻,應設法把危機化為轉機,如此才能精益求精、永續經營。
烏俄戰火衝擊「航班大亂」 挪威鮭魚價格飆30%⋯餐飲集團不排除暫停供應
烏俄戰火恐引爆鮭魚之亂,未來消費者想到日本料理店吃鮭魚生魚片、鮭魚握壽司,已經不是荷包縮水問題,恐怕有錢也吃不到!台中市傳統市場一家百年魚貨店透露,戰爭已讓挪威進口鮭魚價格飆30%,最近還收到進口商通知下周無法正常供貨。台灣進口鮭魚產地相當多元,除挪威外,英格蘭、加拿大、日本、智利等地都有鮭魚,烏俄戰爭讓歐洲產地的鮭魚因船期、航班大亂,供貨出現問題,其中以挪威鮭魚漲幅最高,國內大型餐飲集團如漢來美食、築間餐飲集團都積極研擬因應對策,目前暫不考慮調漲相關商品售價,如找不到替代性商品,不排除暫停供應。漢來美食行銷企畫部副總吳若寧坦言,如烏俄戰爭持續,進口鮭魚恐將斷貨,漢來美食全省17個品牌、44家分店,每月鮭魚用量約1400公斤,所有餐飲使用的就是挪威進口鮭魚,目前供貨還算穩定,但上月和3月的進貨單價已從每公斤425元漲到515元,漲幅近2成。築間餐飲集團公關部經理高林禎指出,該集團全台6個品牌、102家分店,每月鮭魚平均進貨量超過6噸,全採用南美洲智利的鮭魚,目前供貨未受影響、價格還算持平,目前也密切注意進口水產和肉品供應狀況。民進黨前國際部副主任、台中市議員參選人陳俞融指出,烏克蘭是「歐洲糧倉」,世界第五大糧食出口國,是小麥、玉米的重要出口國,戰爭若持續升溫,除了能源價格受影響,小麥、玉米價格同樣可能上漲;而台灣因進口需求,原物料價格調漲牽動成本走高,可能導致「輸入性通膨」發生。陳俞融不諱言,在走訪市場及店家,許多攤商及海產店指稱,台灣進口許多挪威鮭魚,挪威當地有非常多的烏克蘭移工,因為戰爭爆發,移工罷工甚或返鄉導致缺工,整個生產鏈受到影響,也因此造成台灣進口的挪威鮭魚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