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漲價
」 進口車漲價 晶片荒車價集體瘋漲1/國產車漲不漲 大家都在等它開第一槍
從今年10月中,和泰、寶嘉汽車先後宣布旗下部分進口車漲價後,國內汽車市場不管國產車或進口車,就已開始醞釀一股漲價的壓力,關鍵在於,誰來開這一槍!率先喊漲的寶嘉聯合,旗下的寶獅、雪鐵龍兩品牌在台灣的市占率並不高,在原物料及運輸成本大幅提升近兩成的情況下,不得不微漲因應。但和泰宣佈調漲的幾款車都不是銷售主力,其中的GR Yaris甚至只限量80台,漲價與否,對整體市場沒什麼影響。早在年初晶片荒、缺櫃、缺艙,鋼鐵原物料大漲時,就有人預測Q3開始進口車就會大漲,部分進口車商已經在7月中旬開始小幅調漲售價,國產車目前增加的成本則由車廠自行吸收。因此業內人士表示,「和泰這一波禮貌性的調漲,根本就是在試水溫,先替旗下國產車的調漲策略測試一下市場反應。」對於國產車漲價與否,和泰表示:「由於許多料件的進口成本提高很多,目前正在與TOYOTA母廠積極洽談,希望以不漲價為優先目標。」由和泰與日本豐田合資的國瑞汽車,所生產的多款TOYOTA國產車,其「國產比例」已是所有國產車廠最高,市占率也是最高,一旦和泰在國產車部分率先喊漲,其他車廠勢必也會陸續跟進。「這關鍵時間點應該在12月中,針對2022年起生產的新車調漲,漲幅可能在3-5%。」裕隆總經理蔡文榮表示,目前政策是凍漲,將關注競廠動態進行調整。(圖/報系資料庫)在汽車漲價壓力鍋即將炸裂的前夕,裕隆日產總經理蔡文榮卻表示,目前裕隆日產的晶片供貨、備貨皆充足,到2022年1月以前都會維持正常交車,但也坦言,在原物料上漲的同時,目前只是「凍漲」,還推出升級配備不加價的活動,未來將持續關注競廠的價格政策反應。至於福特六和、台灣本田兩家車廠則表示,目前的確有因晶片不足造成車源緊張的現象,求過於供自然「議價空間縮小」,不能稱為漲價。台灣本田表示,「目前政策仍傾向自行吸收,至少在農曆年前不會調漲。」而福特六和選擇在未來有新車款上市時,再視配備調整售價。由於國產車多年來已飽受售價偏高的抨擊,對於這波漲價與否,大都十分謹慎。不過從記者採訪各家車廠的反應中,的確也可看出因成本提高造成的壓力。「好不容易車市比較熱,誰敢輕言喊漲?」、「要漲也要TOYOTA先漲,我們才敢跟進。」不僅缺晶片,汽車結構所需的金屬原料都有上漲的趨勢,使車廠成本增加約5至8%。(圖/新華社)
車價集體瘋漲2/進口車商不敢賣太多 醞釀2022年漲聲響起
由於全球製車原物料成本大幅提升,明年進口車一定會漲,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差別在於用什麼方式漲?何時開始漲?CTWANT記者佯裝購車客戶至各家展間,包括AUDI、VW、SKODA、VOLVO、KIA、LEXUS等多家進口車商的業代都一致表示,「年後車價一定會調漲,要買要趁現在!」這也許只是業務員賣車的話術,但也不難看出年後這一波漲價的確在醞釀中。記者再詢問各家進口車商,得到的回覆也一致保守地表示:「不排除年後會漲價?」「正努力與原廠爭取中。」其實對進口車廠而言,漲與不漲都是苦。據了解,進口車商與原廠車價的談判,會以年度為主,一家歐洲車廠表示:「如果要漲價,那就是從2022年1月起生產的車輛開始漲價。」重點是,在車源不足的情況下,即使現在下單訂車,一些熱門車款都要等半年以上才能交車。「現在下單是漲價前的售價,但明年交的卻是漲價後的車,這些成本都要車商自行吸收。」在帳面上每家車商都希望訂單多一些,但接得愈多未來又得負擔吸收的漲價成本,所以絕大多數進口車商都不願意先透露漲價的訊息。特斯拉在10月底微調價格,Model 3基本款上漲4.5萬,中階、旗艦款也有1.5萬漲幅。(圖/翻攝自特斯拉粉絲專頁)除了車商公佈的訂價外,另外一種「隱形的漲價」則是議價空間縮小。以一輛200萬元的進口車來說,除非在新車剛上市前幾個月的蜜月期,否則一般至少都有5萬元以上的議價空間。「但現在晶片缺、車源少,很多進口車都要等,議價主控權都在經銷商。」本刊實際詢價,一輛訂價178.4萬元的VOLVO XC40 B4只有一萬元的折扣;而熱賣到沒車的SKODA Octavia更是零折扣。一名Skoda Octavia準車主向CTWANT表示,在10月中訂的車已經排到明年6月才拿得到車,「業代還跟我說,22年式應該會漲價,到時候還要再看價格調整幅度」。韓系品牌KIA代理商起亞森那美表示,由於原物料、零件供應不穩,價格浮動大,因此價格、車型供應時間都還未定案,但持續與KIA母廠積極溝通,為台灣消費者爭取最佳的權益。台灣賓士則是在2021年中旬調漲全車系車價約1萬元,至於在9月中所發表的全新C系列車種有著2至5%漲幅,賓士全球財務長透露,主要是物流海運受阻加上晶片供給短缺、原物料上漲所致,讓交車時間拉長,對車商來說成本也有相當壓力。進口車業者私下透露,目前許多車商在售車款傾向不會漲價賣,但新年式款若新發表,就會把價格直接加進售價中,同時也會增加部分實用配備,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不僅傳統燃油車漲價,特斯拉從年中就已經調漲許多地區的售價,台灣一直到10月底才微調價格,其中Model 3基本款調漲4.5萬元,進階、旗艦款則調漲1.5萬元,主要是反映成本增加。許多經銷商私下透露,由於晶片供應不穩加上原物料零件上漲,使得汽車產量不比從前,但在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各國的需求量並未降低,導致各國經銷商也不得不加價向原廠調車,如果不加價多數車款就會被大陸經銷商買走。美國加州洛杉磯港、長灘港是重要集裝箱出入口,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後持續塞港中。(圖/新華社)
車價集體瘋漲3/北美車廠降低晶片用量 降價拔掉科技配備
在汽車漲價潮時,多數車廠提到的晶片荒,是影響汽車銷量的最主要原因,不過德國豪華汽車品牌BMW卻有新的辦法,就是移除需要晶片的科技功能,並降價銷售。從去年中旬傳出的晶片荒,許多車廠原以為到今年中旬就會和緩,從沒想過這是場長期消耗戰,在即使缺少晶片的情況下,如果要維持汽車銷量,勢必就要降低晶片用量。根據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1台車至少有40種晶片,包括攝影機、雷達、光達、感測器,乃至於打方向燈、雨刷都需要晶片,一旦少了其中1種就無法出貨,除非是對車輛運作不影響的晶片才可能選擇捨棄。因此BMW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是拔掉需要晶片的設備,像是原本在提供給M 340i、M 340d、選配的Innovationpackage套件,包括抬頭顯示器(HUD)、主動式照明、駕駛輔助等,就從套件中移除HUD並降價1,000歐元(約新台幣32,690元)。Bosch(博世)在德國德勒斯登新建12吋晶圓廠,9月開始正式投產,希望紓緩晶片荒。(圖/Bosch提供)而北美BMW市場也傳出,原廠打算取消部分新車的中控螢幕觸控功能,只能用方向盤上的功能鍵、iDrive轉盤或者語音進行操作,受影響車型包括3系列、4系列(不含i4)、Z4、X5、X6、X7等,在喪失觸控功能後,自動倒車輔助也隨之消失。雖然目前被閹割配備的車型並未進入台灣市場,但如果晶片荒的問題持續未解決,不排除進入台灣的BMW新車也會被強迫刪減部分功能。至於專門生產皮卡的RAM,搭載的智慧後視鏡原先是希望降低車後、車側盲點,但為了降低晶片用量,只能取消智慧後視鏡的功能;至於雷諾1款休旅車也因為考量晶片問題,取消大螢幕數位儀表板。現代汽車受晶片短缺影響,部分車款只能先推出入門車型,高階款得等到2022年。(圖/品牌提供)
法系進口車今售價調漲 「這牌」漲價⋯他牌國產車恐跟進
新車漲價壓力鍋正式掀開,法系進口車寶獅(PEUGEOT)、雪鐵龍(CITROEN)今天起調漲雙品牌全車系售價3%至5%,且若原物料供應仍無法滿足需求,不排除二次漲價;國產車還在最後掙扎,就等和泰車「一聲令下」,市占率最高的豐田(TOYOTA)一旦漲價,其他品牌恐立刻跟進,時間就在11月底。不敵原廠持續調高新車報價壓力,進口車這回漲真的,開第一槍的是寶獅、雪鐵龍總代理寶嘉聯合,表示因為疫情影響,汽車相關零組件製造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原物料、車用晶片、運輸物流及人事等成本皆大幅攀升,嚴重影響車輛生產成本及交車時程。全車系擬漲3%~5%寶嘉聯合解釋,法國原廠受諸多因素衝擊,已多次調漲車輛出廠價格,在台總代理僅能反應此重大變局,跟進全車系建議售價調漲3%~5%;但漲價恐非一次漲足,若未來相關原物料供應仍無法滿足需求,對整體汽車製造產生更嚴重之影響,不排除再次調漲。寶獅、雪鐵龍開漲後,也讓進口車漲價行動遍地開花。和泰車最新中型豪華房車LEXUS ES新改款車型,反應新科技配備的成本,較前一代小漲2萬~3萬元;台灣賓士新改款C系列中型房車,售價也較前代調高2%~5%。國產車方面,就看TOYOTA何時喊漲,由於製造成本大幅攀升,物流、人員、晶片、各種材料成本已超出車廠的臨界點,且豐田原廠因受晶片短缺影響,全年約減產1成,因而要求和泰車評估漲價,雙方已在最後談判階段。原廠調價補減產缺口和泰車表示,以往都會以價格調高,可能影響在台銷售、衝擊市占率,來說服日本原廠不要調高售價,但今年「完全沒有用」,因減產的獲利缺口,得從其他地區補,原廠調高售價的態度非常強硬,難有轉圜空間。一般來說,農曆年前的促案得在兩個月前上架,和泰車表示,因明年過年來得早,回推兩個月「大概就是11月底」,相關的漲幅、車價都得敲定,才能擬促案。換言之,國產車漲價進入倒數階段,剩1個多月時間。由於和泰車代理的TOYOTA,占整體車市銷售比重將近3成,動見觀瞻。包括中華車、裕隆日產、福特六和等國產車廠均口徑一致,表示要等和泰車先動,再視漲幅與漲價時程,決定自家車款如何因應,「漲多漲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