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成本增加
」美國東岸數港口10月將大罷工!全球供應鏈恐停擺、再度通膨
美國東岸沿線和墨西哥灣眾多港口,10月1日可能會有45000名工人大罷工,導致現在仰賴這些港口的美國企業提前進口貨物、轉運至西岸,甚至不惜用高價的空運運送,就怕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供應鏈中斷並重新引發通膨。據《路透社》報導,罷工將影響36個港口,這些港口處理美國約一半的海運進口。這可能會影響從香蕉到服裝,再到透過貨櫃運輸的汽車等一系列貨物的供應,同時在港口造成長達數週的積壓。物流專家表示,這也可能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而這種增加可能會轉嫁到已經對住房和食品通膨感到沮喪的消費者身上。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剩6週,本次罷工隨時會爆發。若長時間的罷工,加上波音30000名機械師的持續罷工,已經開始波及該飛機製造商的供應商鏈,可能會在下個月的關鍵時刻對美國就業市場造成影響。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上週估計,如果這兩項勞工行動持續到10月中旬,可能會減少10萬個就業機會的成長。從緬因州到德州港口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工會,和美國海事聯盟雇主團體疑似在薪資問題上陷入僵局。目前的6年合約將於9月30日到期。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所有港口的罷工將會是ILA自1977年以來的首次罷工。白宮表示,它不會像去年西海岸會談期間那樣試圖幫助達成協議,拜登政府官員也表示,總統不會使用聯邦權力來阻止罷工。美國海運聯盟昨天發布聲明表示:「我們依舊準備好隨時進行協商,然而雙方必須先坐上談判桌才能達成協議。但沒有跡象顯示國際碼頭工人協會此時對談判感興趣。」國際碼頭工人協會主席達傑特(Harold Daggett)說,雙方這幾週以來已溝通「數次」仍陷入僵局,因為美國海運聯盟繼續提議「令人難以接受的加薪方案」。因此若下週罷工造成美國「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岸所有港口全數關閉」,要美國海運聯盟負直接責任。
地緣風險+春節出貨少 台塑四寶1月營收出爐Q1保守等春燕
近期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加上農曆春節的工作天數減少,是石化業的傳統淡季,台塑四寶7日公布2024年1月營收,台塑(1301)、南亞(1303)雙雙成長,台塑月增16.5%、南亞則月增1.1%;台化(1326)則是月減年增,台塑化(6505)月增年減;對於今年第一季仍是保守看待,期待接下來的中國刺激政策發酵、奧運商機等。台塑1月合併營收175.16億元,月成長16.5%、年成長21.6%。台塑表示,1月營收相較去年12月成長,主要是因配合液鹼及AE客戶船期安排,上月12月部分訂單延至1月交運,加上客戶預期農曆年後價格上漲,提前備料。雖然第1季適逢農曆春節,出貨天數減少,不過因為今年有巴黎奧運商機,且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農曆春節後下游加工廠回補庫存,且中國大陸調低存款準備率2碼,並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將有利石化產品需求增長。南亞1月合併營收203.9億元,月增加1.1%、年成長0.5%。南亞表示,聚酯產品因巴拿馬運河乾旱影響航運,美國廠商增加本地採購取代進口,使南卡聚酯廠業績成長;電子材料產品因農曆年前客戶備貨需求挹注,銷售量提高;塑膠加工產品因美國聖誕節後下游開工、亞洲春節將至,餐飲包裝及飾品需求增加,營收也有成長。南亞也看好美國經濟與中國大陸近期推出的財政政策,不過仍要觀察需求面回溫程度及廠商是否由季節性備貨、短急單轉為常態性補庫訂單。 台化1月合併營收281.85億元,月減少1.8%、年成長10.2%。台化表示,1月營收相較去年12月微幅減少,主要是因PX自用增加減少外售,及萃餘油回售台塑化減少,合計影響6.9億元;SM、PTA下游需求減緩銷售減少1.2億元;PIA部分大陸客戶改由寧波供貨減少0.9億元。不過市況有改善跡象,有春燕到來之兆頭,希望第二季漸漸轉好。地緣衝突則是重大變數,會影響油價上漲,增加石化原料成本,也會影響長程運輸,除了運輸成本增加外,也增添交期變數,客戶會有就近採購的念頭,但若是忠誠度不變,則會提前下訂,反而是助力。台塑化1月合併營收564.51億元,月增加2.0%、年減少7.4%。台塑化1月原油煉製量1275.7萬桶,比2023年12月原油煉製量增加112.2萬桶;1月產品總銷售量1424.8萬桶,比去年12月增加104.4萬桶;售價方面,1月杜拜原油每桶78.8美元,比去年12月上漲1.5美元,1月產品平均售價比去年12月增加0.2美元。烯烴事業營業部分,1月全產品平均售價比2023年12月每噸增加16美元,主要受原料輕油價格上漲與供應吃緊所影響。台塑7日也宣布,為擴展業務需求,向台塑重工購置生產用機器設備,花費總價3.1億元,其中兩案為擴建專案工程,另兩案為更新改善製程設備。
票價凍結17年…國道客運喊漲「最高30%」 王國材揭最慘後果:惡性循環
國道客運經營愈來愈困難,面對疫情後運量低迷、運輸成本增加、駕駛荒等困境,但是自2006年開始就沒有調漲過票價,如今預計漲18~30%。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直言,若因運量不足調漲票價,運量會更差,恐怕會造成惡性循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25日)審查「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立委李昆澤指出,國道客運漲價恐高達3成,但客運的問題是運量問題,比較2019年至2023年中秋連假,國道客運日平均運量少8.6萬人,客運應提升接駁和運輸效率,而非調整票價。李昆澤更提醒,國道客運要調整票價,但近日發生重大事故,質疑國道客運變「火車」,讓民眾無法接受,甚至衝擊國旅和大眾運輸,客運業者應該提升相關安全和服務品質的績效,若運量減少還要調漲票價,應該由政府補貼吸收,呼籲交通部要站在消費者角度,保障行車安全。王國材認為,因為運量不足而漲價,會造成惡性循環。(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對此,王國材認為,過去會用補貼方式讓票價不要調漲,因為客運的運量不足而調漲票價,會導致運量更差,恐怕造成惡性循環,現在會先就成本檢討審查。王國材透露,他傾向客運業者先「養量」,初步由政府吸收運價漲幅,至於是否調漲,仍須經由議委員會審議。
農委會被打臉?產業報告揭「產銷回穩」內幕:全台產能嚴重不足!
蛋荒即將緩解?農委會今晚(22)公布最新雞蛋產銷資訊,指雞蛋每日產量回升到11.2萬箱,相較上週提高1000箱、蛋雞數量較上週多67萬隻,來到3158萬隻,顯示整體產能已止跌回穩。不過,依據產業界今天的雞蛋產銷報告,全台各區雞蛋產量仍嚴重不足!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在今天的報告中指出,儘管各區銷售市況極佳,但從北到南各分區生產動態仍嚴重不足,且缺蛋問題短期恐無法緩解。另產地雞場飼養環境日益複雜,生產風險增加;又運輸業者單趟載蛋數量不足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而雞蛋銷售業者為應付下游雞蛋需求,因而增加進貨成本。可說是三輸局面。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指出,缺蛋是國際現實,期盼官、產、學、銷共同面對,承認與解決問題,早日讓國內雞蛋生產回歸常態,政治口水不能解決問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表示,目前除預計持續每月進口3000萬顆雞蛋到5月外,也全力讓雞蛋供應恢復秩序。
八大國產車廠齊漲1/裕隆開出第一槍 和泰「這款車」一口氣飆漲11萬元
疫情延燒3年來,挾著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全球169個產業飽受晶片短缺物價飆漲衝擊,車廠不僅拉長交車期,更因成本堆高吃不消喊漲。CTWANT記者調查國內八大車廠,從和泰汽車(2207)去年9月領頭喊漲,隨後三陽工業(2206)、裕隆日產(2227)、中華汽車(2204)、本田、納智捷、MG及福特也跟進,2023年全面開上漲價之路。和泰汽車漲價時間:2023年1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萬~2萬元;進口車漲2.6萬~11萬元國內車壇龍頭和泰汽車於去(2022)年9月起,針對國產商用車Town Ace、進口車款RAV4 HEV、Sienna HEV、GR Yaris及GR 86調整價格,漲幅約2%至7%不等;不到3個月,和泰車在12月2日宣布,「車用原物料缺料嚴重,且零組件價格持續上漲,使得造車成本大幅攀升」,因此調漲51款車型售價,平均漲幅為2%。和泰汽車表示,國產車系的Altis、Corolla Cross、Sienta、Yaris、Altis售價調漲1萬~1.6萬元,漲幅介於1.4%~2.2%。蟬聯台灣新車銷售冠軍的Corolla Cross八款車型調漲1.5萬~1.6萬元,漲幅在1.5%~2%;進口車部分,Corolla Sport、C-HR、RAV4、Prado、Hulix、GR Supra調漲2.6萬~11萬元,漲幅2.5%~4.3%,而GR Supra更直接飆漲11萬元、漲幅達4.3%。和泰人氣車款Corolla Altis與Corolla Cross均調漲。(圖/和泰汽車提供)三陽工業漲價時間:2022年11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萬~2萬元;進口車漲2萬~6萬元;商用車漲2萬~8萬元三陽工業代理的Hyundai汽車於去(2022)年10月28日宣布Venue、Tucson L、Kona N Line、Kona Electric、Santa Fe、Porter Pro 及 Staria 等7款車系均調漲,僅電動車Ioniq 5維持原價。根據原本宣布的漲價資訊顯示,在國產車方面,Venue全車系售價調漲2萬元,4種車型售價落在68.9萬元至78.9萬元;Tucson L全車系共2種均調漲1萬元,售價分別是99.9萬元及109.9萬元。進口車部分,Kona N Line雙車型調漲2萬元,售價分別為98.9萬元及107.9萬元;Kona Electric純電休旅車漲4萬至5萬元不等,落到131.9萬元及162.9萬元;Santa Fe全車系依車型不同調漲2萬至6萬元。而在商用車方面,國產Porter Pro全車系漲2萬元,6種車型售價落在72.8萬元至93.8萬元之間;進口Staria則調漲6萬至8萬元,最高階的CEO-B售價已達217.8萬元。至於2023年是否還有漲價計畫?內部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去年11月Hyundai全車系已經漲價因應,今年目前沒有」,而交車部分由於晶片供應仍不穩,Tucson、Custin依然需要久候,「其餘車款都算正常。」三陽工業代理的Hyundai汽車於國內導入不少車款,以15,394輛的成績擠進2022年前十大銷售品牌。(圖/報系資料照、Hyundai提供)裕隆日產漲價時間:2023年1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5萬;進口車漲6萬元在去年底的「漲潮」聲浪中,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日產率先開出第一槍,宣布「2023年元旦起,調漲品牌3款車型。」裕隆日產發言人鍾文川日前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就受到國際原物料上漲、運輸成本增加及匯率影響等因素,整體造車成本提高,面臨調漲壓力。」漲價資訊顯示,國產車Kicks雙車型調漲1.5萬元,分別為81.4萬元、85萬元,Sentra雙車型也調整1.5萬元,分別是77萬元、83萬元,國產車漲幅約1.7%~1.9%之間;至於進口車Altima則調漲6萬元,使售價來到139.9萬元,漲幅達4%。裕隆國產主力Kicks雙車型調漲1.5萬元。(圖/黃威彬攝)
八大國產車廠齊漲2/商用車、乘用車難逃一漲 百萬內7人座休旅恐絕跡
去(2022)年底國產車廠掀起一波漲價潮,國內市占率第二高的中華汽車(2204)也跟進,台灣本田日前也傳出漲價消息,在12月23日也證實加入2023年調漲的行列。而本土品牌納智捷則表示價格調整計畫延至農曆年後。中華汽車漲價時間:2023年1月1日起漲價幅度:部分國產車漲1萬元中華三菱同樣受國際原物料、晶片、鋼材等重要零組件,及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等影響,造車成本不斷提高,在12月7日時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各車型售價。」調漲的車型包含乘用車Colt Plus、Grand Lancer、Outlander所有車型1萬元,漲幅0.9%~1.8%;商用車中華堅兵P350與得利卡Delica也調漲1萬元,漲幅1.3%~1.8%。Mitsubishi Outlander和Luxgen URX Neo是國內市場上唯二的國產7人座休旅車,兩者皆難逃漲價命運。(圖/中華三菱提供)台灣本田漲價時間:2023年2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萬~2萬元外界一直盛傳Honda漲價消息,台灣本田也在12月23日證實旗下3款國產車確定於2023年2月1日起調漲。內部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真的是因為晶片供應不足必須漲價。」根據漲價資訊顯示,CR-V三種車型均調漲2萬元,售價落在99.9萬元至117.9萬元;HR-V雙車型也調漲2萬元,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FIT雙車型則調漲1萬元,分別是75.9萬元、82.9萬元。台灣本田也表示,車價以領牌日為準,也就是說在2023年1月31日領牌的消費者仍適用原車價,但在2023年2月1日領牌則以新車價計算。據了解,現在訂車平均要等1至2個月,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看顏色和車種,不過CR-V應該可以比較快交車。」Honda Taiwan社長高岡篤史與2022年剛推出的全新HR-V合影。(圖/台灣本田提供)納智捷漲價時間:預計農曆年後漲價幅度:全車系部分調漲1萬~2萬元原本遲遲未表態的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在2022年最後一週以新聞稿方式宣布漲價訊息,不過目前尚未有詳細時間,納智捷僅表示,「延後原2023年價格調整計畫至農曆年後。」至於影響的車款有哪些?根據記者採訪內部人士得知,「目前規劃是全車系部分調漲,新售價目前尚未公開」,不過各車型漲幅預計落在1萬至2萬元不等。而納智捷新聞稿中也提到,URX Neo 7人樂活版是市場上唯一百萬內七人座SUV,接下來的漲價潮恐再也無法用百萬內買到7人座休旅車。此外,內部人士也表示,「目前部分車型交車需等待,車主若於農曆年前完成訂車,可保有現行車價與優惠。」至於大概交車時間要多久?至截稿前僅得到「不同車型有不同時間」的答案。受到漲價潮影響,URX Neo未來售價恐怕也會超過百萬。(圖/Luxgen提供)
扛不住成本上漲 日本SONY百款產品最大漲幅達3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晶片供應吃緊、原物料、運輸成本增加,日本SONY宣布自4月1日起調漲百款產品售價,包括單眼相機、耳機、音響等,漲幅最低3%,最高31%,目前台灣SONY尚未跟進,將密切觀察。SONY指出,漲價的最主要原因是晶片短缺,又遭逢原物料、製造、分銷成本飆升,將針對109項產品,包括Soundbar、家庭劇院系統、組合式音響、藍光 DVD 播放機、數位單眼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機、專業攝影機、耳機、隨身聽、主動式喇叭、頸掛式喇叭、收音機,以及影音配件調漲。目前漲價消息僅在日本當地,各國分公司尚未跟進,台灣SONY表示,分公司會依據當地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營運策略,目前台灣SONY密切觀察,還不能確定是否會有連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