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醫療
」健保點值保障引熱議…醫療陳年問題浮出檯面 政府、醫界、民眾都要自律
點值保障爭議,令醫療陳年問題浮上檯面。國人一年平均就醫次數高達15次,健保署曾試算,若每人一年減少一次不必要的就醫,可省下378億,規模相當於5年新藥預算。過度醫療、財務窘迫,究竟是誰的責任?現行健保支付採論量計酬,醫界做越多檢查、看越多病人、開越多藥,就能申報越多點數。而總額制度的設計其一目的是為發揮同儕制約效果,若有過度醫療,在有限預算下,每人分配到的每點就會不足1元,點值被稀釋。立院主決議保障點值0.95元後,民間團體最關切的,就是衝量問題是否加劇。若要提高醫療機構收入,當然是看越多病人越好,「養病人」之說時有所聞,這是現行健保支付制度下最被詬病的問題。雖然相信絕大多數醫者都不會,但制度總不能仰賴人性,並不排除少數人士這麼做。至於民眾,也不乏有「占健保便宜」心態。有些人會傳授經驗給同儕,就醫時假裝這裡痛、那裏也痛,就能賺到多一點檢查,反正健保會埋單。亦有民眾出現小問題,看了A醫院,又往B醫院、C醫院跑,一些人或許是為取得第二意見,但若做得太超過,又會造成資源浪費。少子化趨勢下,台灣的工作人口在2015年達到高峰,7年間掉了100萬人,健保主要的收入來源—受薪階級跟著減少。明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就醫需求是年輕人的近3倍,健保財務已相當緊繃。醫界常詬病政府愛吃健保豆腐,什麼支出都用健保的錢,只因這些錢不必年年編列、審查,而政府點菜太多、包山包海,也加劇了財務問題惡化。現行論量計酬支付下,醫療服務做越多收入越高,醫界「養病人」受詬病;民眾愛逛醫院、拗檢查也是問題;政府則被批評各種支出都吃健保豆腐。唯靠三方自律,不做不必要的醫療、不該由健保付錢的項目移出健保,才能使制度永續,讓民眾免於因病而貧,因貧而病。
侯紹敏堅守心臟外科35年與死神搶命 病患大讚淚謝他卻這樣回
國泰醫院外科部主任侯紹敏,35年來堅守心臟外科,為超過上百名主動脈剝離的緊急病患開刀,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的病患看到他,盡是滿滿的感謝和稱讚,但他總會回說:「醫師沒有那麼偉大!」來提醒自己不要志得意滿。身兼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血管手術科的侯紹敏,在擔任住院醫師時,看著恩師如英雄般救回許多病患,讓他心生嚮往,即使知道外科醫師養成訓練比其他科別還長,甚至很吃天份,「勤能補拙也不一定有用」,但自認運動神經好、手巧,加上個性愛「拚搏」,仍決心當一名心臟外科醫師。醫院中心評鑑將主動脈剝離治療列為重要評分項目,正是因為該手術屬於「急、重、難」,早期手術致死率高達30~40%。由於心臟手術為避免術後併發症,必須「全循環停止」,也就是包括心臟、體外循環機葉克膜都不能運作,此時則要想辦法保護腦部,以免心臟好了,醒來卻腦死成為植物人,侯紹敏為了讓病患術後能恢復正常生活,特地赴日學習「雙側順行性腦灌流」來保護病患大腦。有別於輔助低溫法、或單側保護腦,他選擇雙側順行性腦灌流,即使「礙手礙腳」的管線變多,卻大為提高手術安全性。侯紹敏不僅將主動脈剝離手術的失敗率降至9%以下外,更能確保每名患者醒來後仍擁有正常人生。侯紹敏印象深刻的是曾救治一名近90歲大動脈破裂的阿嬤,由於患者是朋友的家屬,即使覺得已經高齡應避免過度醫療,他仍極力搶救,經手術成功縫補老太太破裂的心臟,出院後多活了數年,雖然心情複雜,但卻將心臟外科價值展現無遺。他直言,在台灣當一名外科醫師,出國、國旅、打高爾夫球,甚至是游泳,都是奢侈的,就像大部分的外科醫師,即使他手術施行結束,也放不下病人,不敢遠行,以隨時掌握病況,尤其主動脈剝離多發生在40~60歲的中年男性,救回一命,往往等於救了一個家庭,即使外科工作時間長、作息常日夜顛倒,他仍是「千萬人,吾往矣」。
35歲不婚族盼無痛離世 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5類病人適用」
54歲的李小姐看到婆婆在癌末時,因為大伯小叔為了如何治療意見不同,讓婆婆在插滿管路最糟糕的狀況下結束生命,她覺得自己未來不想這樣,也不想讓子女為難成為子女負擔,簽立了預立醫療決定書。35歲的王先生是年輕的單身漢,來諮商時表示自己是不婚族,想要沒有痛苦離開人世,對未來醫療提前規劃,並指定哥哥成為他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也簽立預立醫療決定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精神在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和促進醫病和諧關係。家醫科劉晟昊醫師表示,衛福部為保障病人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力,並針對五大類臨床條件病人,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的人,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痛苦難以忍受、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具完全行為能力的意願人,可以透過預先,經由「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事先立下書面之「預立醫療決定」,加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權利。社工室闕昀珮組長指出,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二者的法源依據不同,適用範圍與決定內容也有不相同,但兩者並存不會互相牴觸。過去安寧條例意願書的精神是針對「末期病人」,「拒絕」維生醫療、心肺復甦術,僅倡導「拒絕」過度醫療,由緩和醫療團隊提供積極的緩和醫療,保障末期病人可以得到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是擴大至五款臨床條件及增加諮商的過程。闕昀珮組長提醒,如有意願預立醫療決定,必須為法定成年人具行為能力者,可至全台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並確認其費用,進行諮商時參加成員除本人外,需帶至少一位二等親或醫療委任代理人(若有指定),商討特定臨床條件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選項,最後醫療機構核章,公證人公證或兩位見證人見證後,上傳註記於健保IC卡才算完成。如果民眾想進一步對預立醫療決定書有問題,可參考衛福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網站。
老翁直腸癌手術失血過多亡 屍檢報告:沒直腸癌…院方:意外
大陸一名74歲老翁做直腸癌手術,因為失血過多死亡,但屍檢報告指出,他沒有直腸癌,這讓家屬難以接受,認為是醫療事故害死他,但院方也有話要說。據《澎湃新聞》報導,74歲的王男在做直腸癌手術時,失血過多身亡,雲南維權司法鑑定中心進行驗屍後,發現他有肝臟轉移性腺癌、急性腸胃炎等,沒有直腸癌,沒有看到癌細胞擴散,符合失血休克的死亡特徵。對此,家屬認為這是醫療事故,因為院方對患者診斷不明,導致手術中發生事故,應該要負責。雲南省腫瘤醫院表示,這是醫療意外,他們不認同那份報告,王男確實患直腸癌,而且已是晚期,符合手術規範。醫療組的組長楊之斌表示,王男因為腫瘤無法一次清除,經討論後進行第2手術,但因為手術結構複雜,過程中意外出血。據了解,雙方對於鑑定結果有異議,會再經由醫療當局再鑑定,目前正等待結果。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最後一次手術不該做,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患者家屬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和我爸同一個名字,我父親也是腸癌轉移了,也是74,這個世界上的巧合還真多啊,不同的是,他不是在手術室去世的」、「人命關天,豈能草草了事,要追究刑事責任,及賠償,嚴打醫院過度醫療,和醫療事故,制定相關政策必須讓醫院和醫生擔責,才能讓生命得到保障」。
孩子網路遊戲成癮一定得吃藥嗎? 醫:親職互動可改善
精神疾病與成癮問題日益嚴重,孩子教養近期再掀討論。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指出,孩子行為出狀況,部分家長會「過度醫療化」將問題歸因於生病,但其實大多不需服藥,可透過親職互動調整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林群表示,暑期常見成癮問題除了網路遊戲還有非法物質與菸酒,呼籲青少年向外求助、勇於拒絕。精神疾病盛行率在全球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重大的負擔,後疫情時代的精神健康,是目前世界各國在醫療和公共衛生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同時,成癮問題也日益嚴重,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產生了負面影響。然而由於民眾普遍對精神疾病的瞭解不足,因汙名化和標籤化所造成的負面觀感,常常延誤醫療照護的介入,也讓患者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惡性循環。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群醫師合作,製作精神醫學、心理學、心智與腦神經科學相關的14支科普影片「工藤心醫的心靈偵探事務所」及2項刊物,期望提升國民對於精神醫學相關的科學素養,增加正確的科學知識、去除精神疾病汙名,並認識相關數位醫療與精準醫療和預防的最新進展,進而達到促進國人精神健康之理想。孩子行為可靠親職互動改善 勿過度醫療化林彥鋒表示,以往外界的觀念是「成癮就是罪犯、就是壞」,不過精神醫學牽涉到生物性、心理狀態及整個社會環境互動等,以遊戲成癮為例,可能是單純行為問題,也有可能是大腦疾病,需要專業診斷與治療找出原因。面對孩子行為出狀況,部分家長會將問題歸因於生病,變成「過度醫療化」,但其實多數不需服藥。例如臨床上只有過動症等疾病才會使用藥物治療,其實很多孩子的行為問題,絕大部分不需要藥物治療,透過親職互動調整即可改善。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國衛院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臺灣8,110 位青少年玩家,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資料顯示[i],網路成癮九大準則,持續時間三個月以上,且至少包含以下六項:1.經常無時不刻的想著網路上的事2.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3.需要上網越來越多時間才能滿足4.幾天不玩就會不安、憤怒,只好又玩5.上網總是超過預期的時間6.無法控制或減少網路的使用7.花費過多時間上網8.為了上網想盡各種辦法9.明知上網已引起或惡化身心問題但無法停止。林群說明,「成癮」的重要前提是「影響生活功能」;網路因使用形式多樣,較難界定使用網路是否成癮,但若是「網路遊戲成癮」,就有被納入疾病。而成癮行為反應背後可能反映出孩子逃避某些問題,可能是課業、同儕或家庭等問題出狀況,當孩子無法好好消化處理,加上網路遊戲對孩子吸引力,當人在虛擬世界組團打怪獲得成就感,就會更沉迷其中、逃避現實。他說明,精神科門診治療方式通常會先跟孩子與家長談論目前生活中碰到的困境,以釐清問題,進行心理治療甚至家族治療來協助個案,其中非藥物治療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另外若伴隨憂鬱與躁鬱共病,才會使用藥物治療。醫師最後也提醒,暑假容易成癮的問題還有非法物質、菸酒等,呼籲未成年者避免接觸菸酒。青少年若碰到同儕邀約難以抗拒,可向家長、師長或其他朋友求援,勇於拒絕不法行為。 [i] https://www.hch.gov.tw/?aid=626&pid=24&page_name=detail&iid=203
名醫搞烏龍3/骨科主治醫師爭議多 經歷疑似也膨風
北部知名骨科醫師蘇群哲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服務多年,但他卻被控3年前替名老翁阿輝伯(化名、81歲),加裝人工髖關節時誤用型號,如今更有知情醫師控訴,蘇男疑似涉及「過度醫療」,甚至其經歷也有造假之嫌。得知蘇醫師對阿輝伯的治療過程後,A醫師對於蘇男的行為相當不以為然,並表示「這個醫師根本已經違反規定,有『濫用醫材、藥物』之嫌,這個病人應該可以對這個醫師求償。」蘇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他在網路上貼出的經歷先後曾擔任台北市立陽明醫院住院醫師、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博仁醫院醫師,最後來到和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專長是脊椎外科、骨折處理、人工關節置換,但一位B醫師卻說,蘇男的經歷疑似造假,「我有去問過新光醫院,根本沒有人知道他(蘇男),醫生這樣真的很扯。」「和平聯醫骨科」的粉絲專頁中,貼出4張X光照片,指「沒有移位性骨折是要復什麼位,這種悲劇什麼時候才會停止。」疑似就是暗指蘇群哲的病例。(圖/翻攝和平聯醫骨科粉專)本刊也循線找到新光醫院骨科釋主任,想求證蘇群哲是否真的在新光醫院服務過,釋主任說「我在這裡待了12年,沒有聽過蘇群哲這個人。」但究竟蘇群哲在哪時候於新光醫院服務,還擔任骨科主治醫師,至今仍是個謎團。至於被蘇醫師換錯關節的阿輝伯則說:「我沒有真的要賠償,我現在只希望我的腳能快點好,而且只希望他應該跟我道個歉。」本刊觀察,獨居的阿輝伯家人都不在身邊,雖然行動不便,但三餐、生活起居還是得自己來,最近因為右腳尚未復原,走路無法維持平衡,常跌跌撞撞,臉上、手傷都摔出大小傷口,而阿輝伯經濟困頓,目前也在考慮是否要請律師興訟,他只盼和平醫院能介入調查,還他公道。對此,由於蘇男於本刊截稿當日未有門診,因此無法聯繫到蘇男本人,而本刊將求證問題告知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公關,盼能取得蘇男本人及院方回應,但截至截稿前,未獲得進一步回應。阿輝伯不求賠償金,只希望醫師能夠向他道歉,同時自己的腳能夠早日康復恢復行走。(圖/張文玠攝)
崩世代養兒不防老 父母還要幫忙抗啃老
現代父母除了自己要養老,還有可能得幫孩子啃老!?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章定煊在臉書發表文章提到,「崩世代」的收入型態在30歲就會達到收入高峰,接下來快速下滑,根本很難靠自己的能力搬開購屋的門檻,所以現在負責任的父母不只要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活,還得規劃下一代的「啃老」生活。章定煊說,小時候很少有雙薪家庭,都是父親一份薪水養一大家子,那時候「最負責任」的父母,就是想辦法籌足學費讓孩子大學畢業,有些早早念畢業出來賺錢,大概30多歲就買得了房子,還可以拿錢回家孝養父母。在那個錢淹腳目年代,年輕時收入會一直上升,而且到了40歲才會到收入的高峰,然後慢慢的減少一些。那是一個「養兒防老」的年代,生很多孩子,早早的就自立,每個孩子拿些孝養金回家,老人家的生活費就很夠用了。章定煊替孩子存了一小筆錢夠他付4年的大學學雜費,本來以為符合「最負責任」的父母條件,後來想想,他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的是「崩世代」的收入型態,不但收入曲線在所有的世代最低,而且在30歲就會達到收入的高峰,接下來收入快速下滑。「簡單的說,他根本很難靠自己的能力搬開購屋的巨大門檻。」所以他只好咬牙將預備的養老金再存一些進孩子的帳戶,以聊表他的「孝心」。現在根本不是「養兒防老」時代,而是「養老防兒」,不只要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活,還要規劃下一代的「啃老」生活。為此,他也多次告訴孩子不希望太長壽,並已經在找自主醫療文件拒絕過度醫療,希望可以多留一些錢下來幫忙孩子購屋。常常有業者建議政府如何以利息補貼與輕鬆貸款來幫助青年購屋,他認為崩世代一旦過了30歲收入大幅下滑,貸款的寬限期又過了,此時就會有許多青年可能付不出貸款,他們失去了房子,銀行端產生了許多不良資產,社會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章定煊認為,現代父母除了自己要養老,還有可能得幫孩子啃老。當個負責任的父母,獎勵金拐去多生孩子,到時候自己受苦,孩子也受苦。其次就是青年買屋時要想清楚,自己行業性質是不是能夠在30歲之後還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到時付不出貸款被逼著賣房,就是一場成家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