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
」 過敏 氣喘 咳嗽 感冒 過敏原奶油沒標示「含有牛奶」!好市多急召回近8萬磅產品 美媒:最愚蠢的原因
美國好市多(Costco)近日緊急召回將近8萬磅的自家品牌奶油,原因是包裝上的標籤未標示關於牛奶過敏原的免責聲明,這也讓好市多遭不少網友抨擊「浪費食物」、「與其將產品召回,為何不直接列印貼紙呢」。根據外媒《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表示,此次召回奶油製品共有7萬9200磅,分別是4萬6800磅的Kirkland Signatur無鹽甜奶油,以及3萬2400磅的Kirkland Signature鹹甜奶油,係因標籤上沒有明確註明「含有牛奶」的過敏原警告。FDA指出,由於未申報過敏原,2款Kirkland招牌甜奶油的包裝都將「奶油」列為成分,但疏忽了「含有牛奶」的相關過敏警示,而此事件也被歸類為「II級召回」,意旨「違規產品可能會引發暫時或可醫治的健康不良反應,出現嚴重健康後果的可能性較低」。美國乳製品製造商Continental Dairy Facilities Southwest LLC是在10月份主動召回在德州分銷並在好市多出售的產品,包括1300箱(約46800磅)16盎司、4支裝的Kirkland Signature無鹽甜奶油黃油和900箱(約32400磅)16盎司、4支裝的Kirkland Signature有鹽甜奶油黃油。FDA稱,此次Kirkland Signature鹹甜奶油,其中1批的最佳保質期為2025年2月23日,另1批則為2025年3月29日;而4批無鹽奶油的最佳保存期限為2025年2月22日、2月23日、3月22日及3月23日報導指出,據FDA規定,廠商必須對「9大主要食物過敏原」進行標示,包括牛奶、雞蛋、魚、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大豆和芝麻,若配料已含有該過敏原的通用名稱,則可不需標示,否則應清楚以括號或寫出「含有」某成分。對此,許多網友吐槽到「人人都知道奶油含有牛奶成分」、「接下來他們會召回可能含有牛的牛肉」、「為什麼不直接列印貼紙補上就好?」;《紐約郵報》更直呼是「最愚蠢的原因」。另外,FDA並未透露食用該產品是否會出現任何疾病或不良反應。
孩子過敏、皮膚炎好不了!竟是「海綿菜瓜布」惹禍 醫示警:破損、長黑點就要丟
海綿菜瓜布是不少家庭廚房中常見的清潔工具,多用於清洗碗盤、流理台等處。小兒科醫師林筱琪就分享,她曾遇到一位過敏兒童,氣喘、咳嗽、皮膚炎的狀況都相當嚴重,即使家長每周清洗沙發、床單,家中也沒有地毯、絨毛玩具,均未見改善,經過仔細詢問才知道,家裡的海綿菜瓜布已3年沒換,上面已有大量黴菌產生。林筱琪在節目《健康零距離》中說到,抹布、菜瓜布愈厚,在溪水之後就愈難乾,在潮濕的環境下就容易滋生細菌、黴菌,而有一位過敏兒童,長期出現氣喘、慢性咳嗽、過敏性皮膚炎的病症,驗了過敏原,發現是黴菌問題。林筱琪表示,她請家長要避免家中可能滋生黴菌的環境,但對方卻透露,家中沒有地毯、絨毛娃娃,且每個星期都會清洗床單、沙發套,此時林筱琪要求家長檢查廚房,才發現海綿菜瓜布、抹布都已經3年沒換。林筱琪強調,菜瓜布洗到有一點點裂痕後,就容易累積細菌、黴菌,細菌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造成食物中毒,但有些人只要看到菜瓜布有破損、出現黴菌,會將這一部分剪掉再繼續使用,「(其實)菌絲已經深入了,把它丟掉!」另外,「無毒教母」譚敦慈也提到,他們家原先都會選擇薄的海綿菜瓜布,但有些傳統菜瓜布很容易有食物殘渣附著,因此她現在更喜歡用「洗碗布」代替,而曾有研究指出,菜瓜布裡厚海綿的部分,細菌量是馬桶的數十倍,「它上面有一點一點黑黑的,那就是黴斑,你就不要再用了」。
剛搬家「全身灼熱長濕疹」!元凶竟是「黑黴菌冷氣」 她忍痛噴30萬元丟光家當
美國加州一名女子,今年2月才剛搬進洛杉磯一處新租的公寓不久,臉上便開始出現灼熱感和紅色斑點,即使她曾嘗試調整飲食也沒好轉,全身甚至開始出現濕疹、慢性發炎。幾個月後,她請專人來家裡檢查,才發現冷氣機裡都是黴菌。根據外媒《每日鏡報》(The Mirror)報導,29歲女子克雷曼(Autumn Clayman)在TikTok上分享道,她今年2月搬進新家,住沒多久就發現皮膚有搔癢、灼熱症狀,更莫名長出紅色斑點、濕疹,眼睛也有發癢問題,也讓她感到相當憂鬱且睡不好覺。克雷曼說,她起初不確定是不是公寓的問題,也找不到過敏原因,一度嘗試戒掉某些食物,但情況卻沒有改善。到了6月,克雷曼的過敏情況惡化,只好先短暫借住在男友家,一段時間後病症便開始緩解,使她確信是家裡出現問題。等到7月底,克雷曼花費78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請專人對公寓進行黴菌檢測,結果在2台冷氣機都發現了「黑黴菌」。克雷曼將此事通知房東後,房東向她道歉,也僱人對公寓進行2次深度清潔,但克雷曼才剛搬回去,隔天就會出現過敏症狀,「住在那裡已經不再安全了,它影響了我的身體、精神和工作」。最後,克雷曼決定違反租約,提前在9月搬走,但幾個月下來,黴菌孢子已經從冷氣機汙染了她所有的私人物品,因此她還必須花錢更換並丟棄受汙染物品,加上先前檢查黴菌、看醫生的錢,她總計損失了約1萬美元(約台幣32萬元)。不過,儘管有這些財物損失,克雷曼仍表示,「在新公寓裡感覺很棒,我覺得我可以專注於康復和照顧我的身體」。
咳不停可能是「嚴重氣喘」!生物製劑精準助攻 偏鄉往返治療不再麻煩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氣喘在國內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塵蟎、花粉等過敏原,以及胃食道逆流、慢性鼻竇炎、肥胖等共病症,都會埋下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其中要注意是治療上,若病患使用高劑量或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就被歸類為嚴重型氣喘,這時得規律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衛福部桃園醫院內科部主任李世偉醫師指出,但對於偏鄉民眾而言,礙於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等因素,導致無法定期回診用藥或難以及時介入控制,在治療上相對會碰到一些困境。偏鄉醫療資源、人力不足 氣喘患者面臨治療困難「偏鄉的氣喘患者在臨床上具有獨特性。」事實上,對於偏鄉氣喘的患者而言,即便獲得治療控制,但長期下來的用藥需求,加上若又演變為嚴重氣喘,恐怕得面臨許多治療難題;李世偉醫師說,「包括醫療資源、人力等不足都是偏鄉醫療面臨的問題,尤其氣喘治療是需要花許多時間衛教,除了醫師,也會需要護理師、衛教師、個管師等醫療團隊來幫助患者獲得全面照護,此外,不同的生活習慣及社會環境,可能也會影響患者對於氣喘的認識及治療的接受度,增加了治療上的挑戰。」生物製劑提供多種給藥選擇 偏鄉氣喘患者治療福音生物製劑精準打擊發炎物質 有效控制氣喘症狀李世偉醫師解釋,氣喘致病機轉主要是當患者吸入過敏原後,促使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許多發炎物質,這時身體就會產生一連串過敏反應,若演變為嚴重氣喘,且經治療後仍控制不佳,建議可搭配生物製劑治療,精準阻隔發炎物質持續傳導,減緩氣喘症狀,其中生物製劑又分成好幾類,包括抗免疫球蛋白E(IgE)、阻斷IL-4、IL-5的生物製劑等,治療上會依據不同嚴重氣喘症型,給予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像嗜酸性白血球偏高的嚴重氣喘患者,則可使用阻斷IL-5生物製劑治療,一旦控制良好,經評估也可減量口服類固醇用藥甚至停止用藥。偏鄉民眾長期氣喘控制不佳 生物製劑助攻治療一名住在桃園尖石鄉氣喘患者,礙於早期還未有生物製劑治療,這名患者時常因氣喘發作因而住院,並施打類固醇治療,即使出院後仍得長期口服類固醇控制氣喘,但依舊控制不理想;李世偉醫師提及,直到生物製劑開始用於臨床應用,便提供給這名患者新的治療選擇,臨床上,也根據患者氣喘病症申請健保給付,選擇適合的生物製劑治療,如今患者氣喘不僅控制良好,也不需再使用類固醇治療。生物製劑治療嚴重氣喘 符合健保條件就能申請
15歲少女身體癢到睡不著 醫稱過敏治療3個月沒好轉…驗出淋巴癌
身體有異樣都是健康出問題的前兆,英國蘇格蘭有一名15歲少女費雪(Niamh Fisher)自今年6月起,睡覺時身體發癢,起初就醫被推判是皮膚過敏反應,但吃藥治療3個月沒好轉;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竟驗出她已經罹患淋巴癌二期,目前正在接受化療。根據外媒《每日郵報》、《蘇格蘭太陽報》報導,蘇格蘭北拉納克郡的一名15歲少女費雪在今年6月開始,每晚身體都癢到快睡不著,她的家人迅速帶她就醫治療,醫師起初認為費雪是過敏反應,開藥給她吃還有外敷的藥,並請她遠離貓狗等有可能的過敏原。費雪接受治療近3個月都不見好轉,8月更發現脖子上出現一個大腫塊,家人火速帶她到大醫院掛急診,終於在電腦斷層、超音波和抹片檢查後,找到費雪身體癢和長腫塊的真正原因,她罹患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淋巴細胞的癌變,目前是癌症二期。在確診淋巴癌二期後,費雪馬上接受4個為期28天的化療,目前已經完成2個,費雪也用自身經驗呼籲其他人,身體無緣無故有強烈搔癢症狀,就該盡早就醫檢查,再小的狀況都不該忽略。報導中指出,淋巴結無痛腫脹是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見的病徵,最常出現在頸部、腋窩或腹股溝。除此之外,霍奇金淋巴瘤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身體發癢,主因是免疫系統會釋放一種細胞激素的化學物質來對抗癌症,細胞激素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就會有持續性搔癢;特別在夜間,發癢頻率會特別嚴重,而常見於手、腳和小腿。
抽查營養午餐過敏原標示 高市議員:僅1/3完全落實
今年初食安風波不斷,高雄市議員黃彥毓15日質詢指出,他曾在四月時向教育局要求學校,必須落實標示營養午餐常見敏原,但已要求後近一年,近期抽查高雄市61所學校,有22間學校網站甚至連營養午餐專區都沒有,真正有提早揭露菜單並標示依照規定標示常見過敏原的學校不到三分之一,孩童午膳誤食過敏原食材恐將造成生命危害,感受不到市府教育局正視。黃彥毓表示,過敏原的標示是為了讓學生及家長「提早」知道未來吃的午餐是否有需避免吃到引發過敏食物,是否要提早準備便當。依照中央規定,所有學校必須在「教育部食材登錄平台」登錄當日菜色以及食材來源,其設立目的是為了食安的透明並能追查來源,但揭露食材不代表家長就知道該食物屬於過敏原,且按規定,學校只需登載當日供餐內容,並無要求當日何時須公告,有可能在午餐後才登錄,會有資訊時間差。「事關孩童的健康,輕則發癢紅腫,但重則有可能致命!」黃彥毓強調,儘管教育局表示,學校至少會於一周前在教育部平台上面公告菜色以及食材,但有些食材登錄是再製品,不是所有家長都會知道該項食物是否含有常見過敏原。黃彥毓痛批,希望教育局不要只是將責任推給教育部,而是應該有一套自己的系統進行管理,而且也不是所有家長都知道要去教育部網站查詢,教育局應該要要求學校網站有基本的午餐專區設立。黃彥毓以小港國中為例指出,該校不僅在學校網站提前公告整月的午餐菜單,甚至在每一項含有常見過敏原的菜色進行數字標示,並在菜單最後註明每一個數字代表的過敏原為何,此外,菜單提供家長簽名欄位,此舉也是學校對自我的一種保障。黃表示,希望教育局一個月內,要求學校網站設立營養午餐專區,除了連結至教育部平台外,能夠在專區定期提前公告菜單,並且務必落實標註過敏原,以保障學童午膳安全。
張衛健蒜頭塞鼻止鼻水! 她一做「臭魚味黃膿」狂流 醫看驚呼:都爛掉了
反覆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問題令人煩擾,先前港星張衛健曾於微博發文表示,指自己遭受鼻子過敏感困擾,居然以蒜頭塞鼻紓緩症狀,而近日中部就有一名女子因為過敏鼻塞,於是將大蒜切片塞鼻孔治鼻塞,沒想到卻造成鼻竇堵住發炎,求診時醫生還聞到患者鼻涕有一股魚腥味,大喊「裡面已爛掉了」。張衛健曾發文稱,以蒜頭塞鼻可有助紓緩鼻子敏感。(圖/翻攝自張衛健微博)張衛健日前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因為鼻子過敏,回憶起媽媽教他以蒜頭塞鼻紓緩症狀,但蒜頭塞鼻真的可紓緩鼻過敏?包括社交媒體抖音上也流傳多段影片,片中網友就使用偏方通鼻,就是將蒜頭塞進鼻孔內,維持10到15分鐘後才取下來。不過,耳鼻喉科醫師指出,這樣的做法對於鼻腔健康其實弊多於利。吳昭寬醫師說大蒜確實有助於治鼻塞,但是用大蒜水洗鼻,而不是塞鼻孔。(圖/翻攝醫師好辣YT)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吳昭寬醫師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這名女患者年約40歲,因為經常過敏,由於怕吃抗組織胺藥物會昏沉,於是在媽媽建議下,採用「大蒜塞鼻」的祖傳療法,這名女子表示,自己上網查還真的很多人推薦。據吳昭寬表示,即便現在的抗組織胺藥物號稱不會經過大腦屏障,仍有很多人吃了後整天昏沉無法做事,而大蒜素具有讓鼻黏膜瞬間收縮的功能,經過刺激後血管收縮、滲透壓改變,確實能讓鼻涕變少,但他也指出,「是要用煮過的大蒜水洗鼻子」,而非直接將生蒜塞鼻孔。吳昭寬醫師說大蒜確實有助於治鼻塞,但是用大蒜水洗鼻,而不是塞鼻孔。(圖/翻攝醫師好辣YT)這名女患者就是因為暴塞多片生蒜堵住鼻竇,造成鼻涕出不來,「死水無法滾動,就會發炎、發臭」,當患者來就醫時,黃稠的鼻涕直接流了下來,女患者當時還大口抽吸鼻涕,但「吸一半就堵住」,購過內視鏡探查發現,原來鼻子內已經爛掉,還有發黑蒜頭積在裡面。吳昭寬最後以洗鼻器幫患者灌洗鼻腔,由於她的鼻竇已經受傷了,造成很多黏液、黃痰和黃鼻涕,必須使用大量抗生素,且吳昭寬也建議她開始洗鼻子以緩解症狀。除此之外,吳昭寬建議,若過敏發作卻沒有抗組織胺可服用,或對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可以刺激腋下穴位,「假設右邊鼻塞,可用拳頭或是罐子夾在左邊腋下,此舉能稍微穩定神經」;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洗鼻器洗掉過敏原與鼻涕,按壓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印堂穴,藉此舒緩過敏鼻塞症狀。吳昭寬醫師說手放腋下刺激穴會,也能緩解鼻塞。(圖/翻攝醫師好辣YT)
換季惡夢來臨!氣喘患者竟不知過敏原 IgE檢測有助阻斷發炎反應
根據衛福部資料,氣喘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45萬人死亡,台灣平均每5名氣喘患者中就有一人控制不佳。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郭漢彬教授說明,氣喘主要以外因性(第二型)氣喘為居多,因外來過敏原如塵蟎、動物、菌、花粉等誘發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氣道收縮、分泌物增加等,進而出現如「喘、悶、咳」等三大氣喘現象。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則指出,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響全台200萬人,然診間觀察,過去有許多患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氣喘症狀,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若氣喘放任不處理,恐造成氣道反覆腫脹與重塑,影響呼吸及生命安全。郭漢彬教授建議,若民眾有類似症狀,應及早進行相關血液檢測,確認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對各別過敏原的濃度是否過高,找出真正造成氣喘的主因。郭漢彬教授也提醒,目前氣喘的治療除了口服藥、吸入型類固醇等,也有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若民眾有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與喘鳴聲等類似氣喘症狀,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切勿隱忍。根據2022成人氣喘照護指引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為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為15%,換算全台目前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由於氣喘屬於慢性疾病,大多需經歷長時間的治療與診斷,也因此許多人把「喘、悶、咳」等當作一般感冒處理。廖信閔醫師解釋,氣喘是複雜的發炎疾病,因此診斷已從過去臨床症狀表現的分類,轉為檢測特定的生物標物,如: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 E、過敏原反應等。目前根據發炎原因,可將氣喘分為大多數的第二型氣喘,以及非第二型氣喘,嚴重型氣喘則有超過半數屬於第二型氣喘,當中大多數為過敏型。患者因氣道長期處於發炎階段,受到過敏原的刺激,會誘發身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導致支氣管管徑狹窄,進而誘發氣喘急性發作。郭漢彬教授舉例,若免疫球蛋白E(IgE) 濃度大於>30 IU/ml且任一個過敏原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 數值異常,即符合過敏性氣喘定義。也因此,針對過敏性氣喘治療,除了減少環境中可能的致敏原因,目前採以「階梯式治療原則」,目標是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一旦病情控制穩定,即可降階減少藥物種類與藥量。衛福部統計指出,21%氣喘患者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郭漢彬醫師也表示,診間有許多民眾就算已確診氣喘,仍採取消極的治療態度。根據北醫的治療追蹤系統顯示,「服藥時間不穩定」、「類固醇吸入不足量」等,都是患者常見的錯誤行為。郭漢彬教授提到,不少患者多認為發作時再就醫即可,或是擔心類固醇的心悸、噁心暈眩,或是喉嚨痛、月亮臉與水牛肩等副作用,而未積極治療。長此以往,若氣道未受到良好控制,時常發炎的情況下會導致上皮增厚、上皮纖維化,使氣道變小,恐演變成嚴重氣喘。不僅發作頻率提高,肺功能更有可能因此衰退、出現氣道重塑等不可逆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有死亡風險。一名約40多歲的上班族李先生從小就有氣喘症狀,每當秋冬換季便容易急性發作需就醫治療,影響工作甚鉅。廖信閔醫師說明,由於李先生當時的症狀已符合氣喘定義,且某幾項過敏原數值異常,因此確診為因過敏原引起的外因性氣喘。所幸在找出氣喘成因與積極治療後,李先生的氣喘發作頻次不僅明顯降低,至今5~6年過去,秋冬也幾乎未再因急性發作而須入院治療,對工作及生活品質都有大幅的改善。由於時序即將進入秋冬換季,廖信閔醫師提醒有疑似氣喘症狀或過敏性體質的民眾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準備,如配戴口罩、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致敏因素,以減少氣喘發作。台灣氣喘暨過敏疾病衛教學會指出,當室內外溫差超過7度以上,便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此外,秋冬盛行東北季風,也會將北方塵土帶往台灣,使得空氣中PM2.5的含量升高,增加氣喘患者對汙染源的過敏反應。而9月進入開學季,校園中的灰塵髒汙等過敏原與流感病毒也會增加氣喘孩童與青年學子的發病機率,家長也應多留意家中孩童是否有氣喘症狀。2022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提到,台灣屬於海島地形,地處亞熱帶且氣候變化不一,使得過敏原集中,進而增加了氣喘病人的發病率。醫師建議,若民眾疑似有氣喘的類似症狀,建議可至專業醫療院所進行IgE檢測,協助醫療人員判定氣喘成因,對症下藥。
妹子吃男友做的蒸蛋「呼吸困難」險送醫 內行人點出可怕關鍵
有些人的體質會隨時間變化,過去不會過敏的食物現在吃了可能會危及性命!最近大陸有一名女子上網詢問,她吃了男友親自做的蒸蛋,有加了些佐料,怎料,她吃到一半開始呼吸困難,差點送醫院,緩解後隔日還是不太舒服,令她好奇只是吃蛋為何會這樣;有一些內行人指出她應該是過敏,雞蛋就是常見過敏原之一。昨(22)日有女子上網求助,她透露自己日前深夜想吃蒸蛋,她的男友馬上親自下廚幫她料理,用了6顆雞蛋,加上一點香油進鍋蒸,出鍋後還加了一些佐料;女子在男友做好蒸蛋後,馬上開吃,不過她吐槽男友的蒸蛋說不上難吃卻也沒那麼好吃,和外面賣的不太一樣。怎料,女子吃蒸蛋吃到一半,開始感覺有點呼吸困難和喘不上氣,吸氣只能吸到一點點,像是喉嚨被堵住,坐著和躺著都很難受,一度快要窒息,還差點想去醫院吸氧治療;所幸女子在網上找到一些舒緩喘不上氣的方法,身體才有好一點,不過,她說自己隔日還是有點不舒服。對此,女子很納悶只是吃雞蛋而已,怎麼會發生這種狀況?貼文一出,底下有不少網友解惑,推敲她應該是出現過敏反應,「對雞蛋過敏吧」、「症狀一看就是過敏啊」、「得感謝妳男友,讓妳發現一個過敏原」、「雞蛋或佐料有過敏原吧,去檢查一下比較好」;不過有網友質疑過敏一說,認為原PO自己應該知道對雞蛋過敏,有內行人直言,「體質會變,所以突然對某種過敏原有反應很正常」。有部分網友則放錯重點,紛紛教學應該要如何蒸蛋,「3顆雞蛋打散,同比例溫水加一勺鹽巴化開,再倒進蛋液裡攪拌均勻,容器上用保鮮膜蓋住,拿牙籤在保鮮膜上戳幾個洞,蒸個10幾分鐘左右就可以了」、「蒸蛋時間太長就不會嫩了,雞蛋2至3顆再加點水和少許鹽,不需要多少調料,蒸出來就很好吃了」。
想減肥!33歲女「狂吃蛋料理」半年暴增7公斤 求診才知「吃錯了」
許多人會透過自己煮健康餐來減重,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就分享自己經手的一個案例,一名33歲女子自煮少油、少鹽的健康餐,三餐都吃蛋料理,然而體重卻半年暴增了7公斤,這也讓女子相當苦惱,求助醫生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吃錯了」。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在臉書粉專發布一部影片,標題為「慢性過敏讓你難瘦又疲累?醫師傳授5做法逆轉體質」。楊智雯說明,自己遇過一名33歲女子想要減重,因為她是藥師助理,對健康保健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決定自己煮健康餐,不僅少油少鹽,三餐還都吃蛋料理,包括水煮蛋、蒸蛋、茶葉蛋等,然而體重卻一直沒有下降,反而半年暴增了7公斤。不僅如此,楊智雯還提到,女子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疲憊,經常全身痠痛,但無法具體說明不適的部位。直到女子向醫生求助,進行了食物過敏檢測,這才發現自己對雞蛋過敏。楊智雯指出,大多數人對「過敏」的理解通常與IgE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有關,例如吃蝦子導致眼皮腫脹、喝堅果飲料後呼吸急促,或吃水蜜桃引發蕁麻疹等,這類急性過敏只需避開過敏原即可改善。然而還有一種是慢性過敏,就像是這位患者的情況,由於她並不知道自己對雞蛋過敏,因此每天可能吃下4到5顆茶葉蛋。而長期攝取過敏食物可能會引發疲勞、關節疼痛和腸道敏感等慢性過敏症狀,並且因為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可能導致下視丘食慾調節中樞失調和胰島素阻抗,最終導致脂肪堆積,這也是她為什麼越吃雞蛋,身體反而變得越來越不健康。楊智雯也建議三個保護腸道健康的方法,第一是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加工食品,以免損害腸道健康;其次吃飯時應該細嚼慢嚥,每口食物至少咀嚼20至30次,當胃部不適時,避免自行服用制酸劑,以免影響消化和免疫功能;最後應多補充膳食纖維,以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楊智雯示警,如果患者已經注意飲食並規律運動,但體重仍然持續增加,並伴隨失眠、濕疹、身體痠痛和疲勞等症狀,建議透過腸道檢測或食物過敏檢測來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問題所在。
素食竟摻葷!北市2店家素丸子驗出「雞豬魚」來源都一樣 最高罰4百萬
為瞭解市面上素食食品於製作時是否摻加動物及植物五辛成分,以避免危害素食者飲食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進行市售素食食品專案抽驗計畫,抽驗地點包括臺北市素食餐廳、素食批發零售業者、傳統市場、連鎖超市或超商等,檢驗動物性成分(牛、雞、豬、魚、羊)及植物五辛成分(蕎、蒜、洋蔥、蔥、韭)並查核產品素食類別標示或宣稱,共計抽驗30件素食食品,結果2件產品均檢出動物性成分及植物五辛成分。根據查驗結果,台北市北投區中繼市場133號攤的「阿玉素食」販賣之小麥藥膳丸,檢出動物性成分豬、雞陽性及植物性成分陽性、五辛(洋蔥)陽性。另松山區八德路「張阿姨蔬食」販賣之塔香燒球,也被驗出動物性成分陽性(豬、雞、魚)、植物性成分陽性、五辛(洋蔥)陽性,來源均為嘉義的「御之軒食品行」。衛生局說明,本次於2家素食業者抽驗產品檢出「動物性成分陽性及植物性五辛成分陽性」,已移請所轄衛生局辦理,經查證屬實,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依同法第47條第1項第8款,可處分製造業者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如為食品包裝標示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者,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第1項規定,依同法第45條第1項,可處分負責廠商新臺幣4萬至400萬元罰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素食食品抽驗結果。(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衛生局提醒,素食餐飲店家或素食製品進貨商應自主檢驗或慎選合格來源廠商,以確保產品品質,同時呼籲製作素食加工品業者應秉持職業道德良知,於加工過程及食材的選擇均應符合素食原則,不可添加動物性成分之食材、亦不可過量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物,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者,應依衛生福利部102年9月10日公告修正之「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之標示規定」,於包裝上顯著標示「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植物五辛素」等字樣,若食材有添加動物性之成分應標示清楚,以利民眾選購參考,並避免危害素食消費者權益。衛生局強調,為賦予產品有更好的味道或口感,素食食品製程中,可能添加動物組織,或因生產線有葷食產品而致交叉污染,或其使用的添加物含有動物組織,如動物膠、魚漿或肉漿,導致所生產之素食有摻葷情形,業者應留意原料使用,並清楚於產品標示中揭露產品成分或過敏原資訊,以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麥當勞「1系列」每吃必拉? 一票人爆共鳴喊:真的很神
麥當勞是許多民眾想吃速食時的首選餐廳。不過近日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次只要一吃麥當勞的辣味產品,像是勁辣雞腿堡、辣雞翅等,隔天就一定會拉肚子,讓他感到相當困惑。結果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爆共鳴直呼「真的」、「便秘好朋友」。原PO近日在PTT發文上表示,自己平時就有吃辣的習慣,曾經嘗試過麻辣鍋、炒辣椒、辣椒醬等,吃完都沒有問題,但每次只要去麥當勞吃到有「辣」的產品,例如勁辣雞腿堡、辣雞翅等,隔天一定會拉肚子,讓他不禁好奇詢問「有沒有人也是這樣?」此文一出,吸引大批網友熱烈討論,紛紛留言「原來大家都會拉…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那個辣專辣屁眼的,真的」、「勁辣雞腿堡真是便秘好朋友」、「必拉!」、「真的很神,吃其他的辣都沒不會」、「我也是,所以麥當勞我都不點辣的」、「明明吃沒很辣,卻每吃必拉,麻辣鍋都不會這樣」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與個人體質有關,「我們家都吃勁辣都正常啊」、「我不會啊,你體質問題吧」、「體質差腸胃不好的才會吃一點辣就狂拉」、「我不會,可能他有的原料對很多人來說是過敏原」
長時間待冷氣房恐得病 醫曝「最適宜溫度」定時做1件事
炎炎夏日,溫度不斷飆高,家家戶戶幾乎都開冷氣,但如果在冷氣房待太久,可能引發身體一連串不適,也就是所謂的「冷氣病」。對此,專家便建議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而且要定時伸展肩頸、活動四肢,才能避免一些毛病出現。從炎熱的戶外進到冷氣房,或是長時間在冷氣房,恐怕會造成身體不適,稱為空調綜合症,也是俗稱的冷氣病,可能出現身體痠痛無力、口乾鼻塞、咳嗽胸悶,還有頭痛疲勞、精神不濟、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現象。據《TVBS》報導,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主任李育慶解釋,通常引起冷氣病常見病因,可能是吹冷氣時常緊閉門窗,造成空氣不流通,因為密閉的環境,造成病菌、過敏原比較多,誘發一些上呼吸道的症狀。李育慶指出,由於冷氣房濕度比較低,空氣也比較乾燥,很容易引起皮膚騷癢的症狀,因此室內的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左右,對身體來說是比較舒適的溫度。另外,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翔如建議,應減少攝取冰涼食物,並適度補充溫開水,也要定期清潔濾網,避免病菌孳生,同時在冷氣房內也可以伸展肩頸和四肢,以免血液循環不良。
不只海鮮、雞蛋,也有人對白飯過敏! 營養師教如何抗發炎及舒緩
常常會聽到生活周邊有人說「我對海鮮過敏」或是「不可以吃雞蛋因為會皮膚癢」等食物過敏的狀況,近日也有媒體報導女藝人郭碧婷居然對白飯過敏。造成民眾出現過敏的食物種類不盡相同,當享用完食物之後,可能會出現身體上的異常症狀,例如皮膚濕疹搔癢、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等過敏反應,不過為什麼會過敏?當食物過敏該怎麼辦?。過敏反應是防禦機制 嚴重恐有生命危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過敏反應是人體本能的反應機制。當外來物入侵體內,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機制,消滅入侵物來保護身體安全。但如果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無法抵擋或無法辨識外來物入侵體內時,就會導致身體器官產生傷害,產生過敏反應現象。一般會有局部性反應如: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及過敏性腸胃炎。或是全身性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嚴重或許會有生命危險。含有組織胺食物 花生、海鮮最容易引起過敏哪些食物最容易引起過敏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易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花生、蝦蟹、牡蠣、核桃及魚類、蛋甚至發酵食品、酒、米飯等。主要是這些食物大多含有組織胺。而組織胺會隨著食物新鮮度下降而逐漸升高。體內組織胺升高會造成皮膚癢、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盡量吃新鮮食物,不確定是否新鮮的食材就不要輕易嘗試。維生素C、E、 A及胡蘿蔔素 抗發炎及抗過敏當急性過敏發作期可由醫師開立抗組織胺藥物處置,但在日常中其實也有營養素可以改善過敏症狀。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A/胡蘿蔔素這幾種抗氧化維生素,具有抗發炎及抗過敏的作用。黃淑敏營養師指出,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有青椒、花椰菜、高麗菜、蕃茄、橘子、木瓜、蕃石榴、芒果、草莓、葡萄柚等。維生素E食物來源則是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植物油等。維生素A在綠色及黃色蔬菜、水果中含有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稱為胡蘿蔔素(carotene)。其中主要為β-胡蘿蔔素(β-carotene),食物包括:鮮黃及鮮橙色的蔬菜水果以及深綠色的蔬菜等。當然也可以到醫療院所抽血檢測自己的過敏原,檢查看那些食物是導致過敏的原因,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起過敏反應,民眾若出現因飲食後產生過敏症狀時,應儘速就醫。
台中女腹脹上吐下瀉…罹罕見「嗜酸性腸胃炎」 元凶竟是床被單
台中一名30歲女子因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掛急診,一驗發現白血球超標,但沒有發生症狀,最後診斷出罕見的「嗜酸性腸胃炎」,而元凶竟是家中的床被單。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政祺收治病例,這名女子症狀類似細菌性腸胃炎,但白血球飆高,尤其嗜酸性白血球比例飆到正常值6倍,是少見的非典型腸胃炎,假如沒有對症治療,很容易反覆發作。據悉,女子在急診抽血驗出白血球數高達23000(正常值為400至10000),其中嗜酸性白血球比例29%(正常為5%),腹部電腦斷層發現小腸壁變厚,且有明顯腹水情形,經收治住院治療。李政祺指出,女子因明顯腹水,經抽出約800CC腹水並做化驗,發現嗜酸性白血球高達76%,經胃鏡取胃黏膜做切片檢驗,胃黏膜的嗜酸性球異常增加。人體白血球以嗜中性球和淋巴球占絕大多數,還有極少比例的嗜酸性球和嗜鹼性球,嗜酸性球過高又有腸胃發炎現象,排除其他原因後,確診為罕見的「嗜酸性腸胃炎」。醫師提醒要定期清洗床被單,杜絕過敏原塵螨滋生。(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通常罹患嗜酸性腸胃炎的高危險群,是有過敏體質的人,女子做過敏原檢查,發現對塵螨過敏程度較高,推測其過敏體質接觸到獨特的過敏原後,將白血球中的嗜酸性球吸引到腸胃黏膜,導致小腸壁變厚、胃部發炎,也出現腹水,表現的症狀和細菌性性腸胃炎相似,包括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情形。李政祺提醒,在台灣罹患嗜酸性腸胃炎的比率約10萬分之6.3,算是少見的疾病,如果當成一般腸胃炎治療,復發的比率很高。好在女子接受類固醇藥物治療後,腹水已消去,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痊癒。李政祺叮嚀,患者一定要完整服用藥物療程,不能因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否則仍有復發的可能,同時也要定期清洗床被單,杜絕過敏原塵螨滋生,以免再引發嗜酸性腸胃炎。
一滴現形1/台南囡仔勇闖美國FDA 瑞磁自創全球唯一液態晶片「病毒無所遁形」
「每個醫生聽到我的點子後,都說要做、這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但科學家朋友們都叫我不要做,因為實在太難了!」今年70歲的瑞磁生物科技集團ABC-KY (6598)創辦人何重人說。在一個陽光耀眼的午後,何重人在內湖的辦公室接受CTWANT記者專訪,內湖的辦公室很簡約,大螢幕投射的是他所發明的數位生物條碼(BMB)的介紹,一般人可能不太容易聽懂,他耐心解釋,就像個大學教授;他成功在美國拿到FDA認證的多元診斷試劑,已可驗出78種疾病,但他不滿足於年年擴增的「產品菜單」,想要挑戰下一步,就是由一滴血液,來判讀癌症患者是否會復發。瑞磁生技美國子公司Applied BioCode 於2008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2015年在台北設點,創辦人何重人是不折不扣的台灣人,1954年在台南出生,自中興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念生化碩士、物理化學博士,當過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他笑說,就是讀書讀太久,後來找工作總想找符合專業和喜好,挑來挑去選不到喜歡的,幸好美國創業風氣盛,只要有新點子就能獲得啟動資金,他在2008年成立Applied BioCode,經過十年研發和打磨,終於在2018年取得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自動化分子診斷系統的上市許可,同年還取得17項腸炎檢測試劑,2019年則拿到呼吸道20項體外診斷試劑的上市許可。瑞磁2018年取得17項腸炎檢測試劑、2019年拿到呼吸道20項體外診斷試劑的FDA上市許可。(圖/瑞磁提供)自嘲在「在學校待太久」的何重人,在化學、物理、光學與生物技術等跨領域累積豐富知識,加上出自半導體強國台灣,因此想到半導體製程技術,採用6吋晶圓切割成300萬個磁珠,打造出細如塵埃的微小晶片,以QR code的形式黏在生物探針上,放置在特製的溶液試劑中,若檢體中出現相對應的細菌或病毒,就能被晶片上的生物探針抓住,在專門的機器拍攝下呈現不同色彩,這組BMB就可得知這次生病的「確切兇手」。「我們用QR code便宜又準確的優勢,縮小100萬倍來做,」何重人說,過去做生物檢測,一次只能一個人做一種,答案出來發現錯了,才能再試別種,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花精力在這上面,然而他的創新作法,一次可確認或排除10多種病毒,一台機器更可在3.5小時,同時完成96人的檢體,可說是又快、又好、又便宜。以一個正在打噴嚏的病人為例,過去只能戳一次鼻子、驗一種病毒,就像我們平常驗新冠肺炎的方式,根本就不符合時間與成本效益,所以大部分都靠瞎子摸象,吃一般感冒藥去壓症狀,運氣好就見效,運氣不好反而延誤治療,現在有了這項新技術後,用棉花棒戳鼻子、放進試劑、拿去機器拍照,短時間內就能知道,到底是A型、B型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還是新冠、腸病毒,甚至是百日咳桿菌、肺炎黴漿菌等都能測出,讓醫生對患者用藥做出正確判斷。瑞磁生技副總陳祐寧表示,目前有腸胃道檢測、呼吸道檢測、新冠與流感檢測等診斷試劑產品,均拿到美國FDA核可,最新推出的是多元真菌檢測,則是將傳統耗時2周以上的真菌培養再檢測,縮短到5個小時就能完成;接下來每年將陸續推出新品項,像是性傳染病與抗藥性基因檢測、泌尿道感染結合抗藥性基因檢測等。用瑞磁的技術,做一次鼻腔採樣,就能有7種不同的病毒檢測。(圖/翻攝自Applied BioCode官網)先前研究也發現,瑞磁的新冠加流感七合一檢測,一次上機做96個檢體僅23分鐘,而業界龍頭大約要花50分鐘,但檢測結果差異不大,所以在疫情期間瑞磁順利取得美國 FDA 緊急使用授權(EUA),且一次鼻腔採樣就能做到7種不同的病毒檢測,比業界龍頭更強。陳祐寧透露,美國當地醫院目前幫病人做檢測,大多採用亞培、羅氏等巨頭企業產品,雖然一次做一種,但在醫療保險支應下,美醫療業者不太容易改用新產品,不過,最近美國保險業開始有降低給付趨勢,台灣產品因性價比相對高,能提供醫院或實驗室彈性挑選檢測與出報告的項目,以符合保險給付上限,有望受到更多的青睞。由於傳染病、過敏原等檢測開發產品已上軌道,已交由團隊研發,何重人告訴記者,他現正研究如何透過血液變化、而非開刀取檢體的方式,探討癌症復發的可能性,進而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時扎個血做檢查,就不需時時提心吊膽。」他期待地說。儘管沒有前例可循,科學家朋友也認為太過困難,不過何重人說,「在醫院看到很多患者與家屬,為了這難以根治的癌症腫瘤在憂慮,感覺很沉重。」如果這技術做出來能幫助很多人,讓他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一滴現形2/不是「惡血」是熱血! 他贏過矽谷女金童秘訣是「離開台灣就做不到」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19年的一場會議上,針對成熟的呼吸道檢測產品方案中,報告列舉4家公司,只有一家不是眾所皆知的國際大廠,那就是由台灣人何重人所創的瑞磁生技ABC-KY (6598),以世界首創的數位生物條碼(BMB)技術,用一點點體液就能快速檢驗出多種感染病、過敏原,未來甚至有機會可檢測出癌症的可能性。聽到「一滴見效」的神奇,不得不令人想起2015年,史上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伊莉莎白·荷姆斯,創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她宣稱只要一滴血就能做二百多種檢測,因此募資到7億美元、公司更估值90億美元,支持她的人甚至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等政要大老。然而這件事在準確度上難以突破!伊莉莎白不但做不出實際產品,還不斷向外推銷,造成大量病患延誤治療,最後在2022年1月被裁定四項罪名成立,最後失敗收場,矽谷女金童也要入獄,這故事還被寫成書,叫《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矽谷女金童創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但最後失敗收場。(圖/取自《大發明家》紀錄片宣傳照)然而同一時間,美國也有一家公司,由台灣人創辦,在沒有鎂光燈和大量金主簇擁下,默默且拮据地進行研發,而今真的創造出一滴體液就能檢驗多種疾病的檢測篩劑,這家憨蹣講話但金實在的台灣精神的公司,就是瑞磁生技。「其實那時候,Theranos的律師有跑來找過我們,想搞清楚我們有沒有侵犯他的專利。」何重人透露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因為一滴體液就能檢驗疾病的想法相似,當時Theranos到處以法律戰去威脅可能的競爭對手,然而瑞磁沒被禍害到,是「因為我們的技術不一樣,他們看不懂半導體。」何重人可說是十年磨一劍,研發十年、一度燒光積蓄,經歷不同的錯誤,而最後成功的關鍵,在於何重人熟知物理、化學、光學及半導體技術,「美國的確有晶片廠的產品,但做實驗可以,要穩定的良率與量產,還是要靠台灣。」2015年進入瑞磁生技的副總陳祐寧給了答案。陳祐寧初期負責光學儀器的研發與供應鏈來台量產,他解釋,這個產品需要將6吋晶圓切割成300萬個磁珠,結合DNA生物探針,印製成5微米的條碼晶片,是人類頭髮直徑的1/20;然而學醫的不懂半導體、學電子的不懂生物,每一件事都有專業門檻,要怎麼整合出最棒的商品,除了科學家的耐心、能跨界的知識涵養,還要有完整且彈性的產業鏈,才有辦法在不斷試錯下打磨出創新的生物科技產品。瑞磁生技執行長何重人大力稱讚台灣的供應鏈。(圖/記者方萬民攝)陳祐寧回憶起公司創業初期,何重人親自拿著燒杯去拜訪廠商、希望爭取理解與投資,甚至在沒有專業工具下徒手拿槌子想打破晶片;且研究所需的採購量太少,根本沒人理會他們,廠商不想出貨,好不容易談到一家美國公司,但提供的晶片品質很差,一下就壞了。當時前惠普技術長楊耀武建議何重人不妨回台灣想辦法,何重人便飛回台灣,直接到新竹拜訪幾家廠商,沒想到大家都很熱情,不歧視他們公司規模小,提供產品、還介紹其他的供應鏈,最後選定了由工研院前副院長林敏雄創立,專攻微機電晶圓代工的「亞太優勢」。亞太優勢幫忙解決了最大難題後,瑞磁在台灣也找到其他設備的合作夥伴,因而能一站做到底。除了晶片良率要高,能適應且穩定在試劑溶液裡也很重要。創業初期瑞磁曾空運用過美國的高分子原料,但不知是哪個環節有問題,良率就是不如台灣本土產品,所以後來大多都台灣製造。「這真是除了台灣之外,很難辦到的優勢。」旅美多年的何重人談到故鄉就是自豪。
別費力用拖鞋打小強! 環境部分享3招「蟑螂爬過必死無疑」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不少蚊蟲蟑螂都在這時候開始跑出來四處亂竄,讓不少人凡不慎煩,其中又尤其蟑螂最讓民眾厭惡,不少人看到蟑螂出沒,下意識就是拿起拖鞋準備大戰。但環境部表示,其實用拖鞋打蟑螂,容易讓蟑螂體內的病原菌傾巢而出,並不推薦民眾用此方式對應。環境部也為此分享3秘招,讓蟑螂「爬過必死無疑」。環境部日前發表公告表示,蟑螂性喜溫暖潮濕,具群聚性、夜行性及趨觸性(接觸物品活動,如沿牆、櫥櫃之空隙裂縫的特性)。牠們夜出覓食,白天則藏匿於各處之縫隙中。因具有趨觸性,故當其棲息時,多隱身於牆、櫥櫃、抽屜、傢俱之空隙裂縫內。蟑螂在取食過程經常因其糞粒、排泄物、臭腺分泌物及取食回流液等除污染食品、廚具、衣物或其他用品,影響環境衛生甚巨外,「它」獨特的味道更令人不舒服。另蟑螂為過敏原(allergen)攜帶者,對體質敏感的人而言,吸入或攝入帶有過敏原的蟑螂屍體碎片時,會產生過敏反應;又蟑螂身體常攜帶病原菌,間接影響人類健康。為此,環境部提出防治蟑螂的「三不」,分別是「不給住、不給吃、不給水」。因此蟑螂的防治首重環境衛生,應隨時保持室內清潔,讓它無棲息地。所有的食物應妥為收藏,垃圾、廚餘要妥善處理,垃圾桶加蓋,使蟑螂沒有取食的機會。廚房流理台要保持清潔、避免積水,抹布、毛巾用後要洗淨晾乾,保持室內的乾燥,以減少蟑螂生存繁殖必要水分的條件。此外可加強環境整頓,住家內外避免堆積舊報紙、紙箱雜物;牆壁、地板、傢俱的縫隙,可用矽膠乾燥劑填補,以減少蟑螂藏匿場所。而如果民眾真的在住處發現蟑螂,環境部也不推薦使用拖鞋對應,因為蟑螂是過敏原攜帶者,體質敏感的民眾如不慎吸入、攝入蟑螂屍體碎片,恐引發過敏反應。且蟑螂體內攜帶有病原菌,如果打碎蟑螂,恐讓其體內病原菌傾巢而出,也是有影響民眾健康的機率。環境部建議,如果民眾發現蟑螂出沒,可以用以下三招來對抗蟑螂:1.使用噴霧劑在蟑螂出沒處上下噴灑約10公分帶狀的藥液,蟑螂爬過去接觸到藥劑就會死亡。2.使用殺蟑餌盒,利用蟑螂的趨觸性,引誘蟑螂進入餌盒食用藥劑,亦可有效防治。3.使用殺蟑凝膠餌劑,此種藥劑是利用蟑螂群聚的生活習性及取食習慣而設計的產品,可施藥於裂縫、牆角、縫隙中,目前已為多數家庭使用的殺蟑藥劑。環境部也提醒,使用上述方式,再搭配加強居家環境整頓,讓蟑螂沒有食物來源,可增加蟑螂對凝膠餌劑取食率,提高防治效果,維護居家環境品質。
氣喘患者掌握「3要訣」! 醫曝:穩定控制有機會減輕用藥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除了治療之外,需要患者學習疾病自我管理、了解就醫時機,才可以有效降低氣喘發病率及死亡率。不過,根據國健署110年調查顯示,12歲以上氣喘病人過去一年內曾發作的比例為21.6%,約每5位氣喘病人,就有1位氣喘控制不佳。其中,有21%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15.1%曾因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因此國健署呼籲,民眾應掌握氣喘控制3要訣。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氣喘病人平時應定期回診,監測氣喘控制狀況,可以提早預測氣喘發作的可能性,以預防急性發作或惡化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氣喘急性惡化恐致命 善用1招確認發作、肺功能氣喘又稱為「哮喘病」,可經由適當的治療緩解或恢復,氣喘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若未給予有效治療,很有可能會因此致命。國健署指出,許多風險因素都會影響氣喘控制,進而誘發氣喘症狀,包括:過敏原、非過敏原的刺激物,而定時監測是瞭解氣喘控制的關鍵,建議氣喘病人可以使用「尖峰呼氣流速計」,以確認氣喘有無發作及肺功能狀態。掌握3要訣控制氣喘 穩定控制經醫師同意可減藥另外,配合醫囑用藥治療及定時回診,更是長期穩定控制氣喘的不二法門,因此國健署提供以下3要訣,幫助病人做好氣喘控制:減少曝露誘發環境:若吸入灰塵、塵蟎、黴菌、動物毛髮等過敏原,可能會誘發氣喘,所以居家環境應定期清潔。另外,菸害、氣溫變化、刺激性味道等非過敏原,也是相當常見的誘發因子,建議可以配戴口罩,減少吸入冷空氣、二手菸、氣味強烈的噴霧劑、香水等,降低氣喘發作風險。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非食物過敏原所誘發的氣喘病人要注重營養均衡,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另外,氣喘病人仍要維持好的運動習慣,規律運動其實可以增強免疫力,只要選擇合適的運動種類及場所,大部分的氣喘病人都可以正常運動,建議患者可以選擇健走、羽毛球等間歇性休息運動,並應避免在乾冷、粉塵飛揚的環境運動。正確用藥定時回診:氣喘藥物主要分為急性發作治療、慢性保養藥物,氣喘病人須依照醫師指示,在適當時機使用正確類型及劑量的藥物,並定時回診追蹤,確認氣喘控制情形。若氣喘長期控制,經醫師評估同意,也可以有減輕用藥與調整回診頻率的機會
不死小強3/「拖鞋直接打爆」會讓蟑螂卵四散嗎? 專家給答案!透露「我都直接捏死」
看到蟑螂出現,多數人都會驚慌失措,下意識就會拿起拖鞋直接拍打,網路上有傳言指出,每踩死一隻雌蟑螂,由於蟑螂尾部有卵莢,雖然本體死了,但尾巴卵莢裡還藏著20-60個小蟑螂,踩爆蟑螂時,剛好給它的寶寶們省下咬破卵鞘的力氣更易孵化,然後隨著你的鞋底,走到哪就帶到哪,進而在那裏繁殖孵化。環境部也曾呼籲不要用拖鞋打蟑螂,因為體質敏感的人若接觸帶有過敏原的蟑螂屍體碎片時,會產生過敏反應。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黃紹毅博士也認為,拖鞋打蟑螂後,蟑螂身上的細菌、病原菌會到處噴濺,反而更不好。殺蟑無數的除蟲消毒業者余夏則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看到蟑螂直接擊爆,是一件很直覺的事,怎麼可能還跑去拿殺蟲劑,拿到時蟑螂早就跑掉了,我有時甚至是直接用手捏爆或打死牠,只要事後好好清潔、消毒,不用擔心散播病菌的問題。」台大昆蟲系徐爾烈教授則建議拿拖鞋打完蟑螂之後,要以酒精或漂白水徹底消毒地板與拖鞋。徐爾烈也曾澄清並非所有母蟑螂被踩爆後會跑出小小強,「要看蟑螂品種,居家常見的如德國蟑螂,卵莢會掛在母蟑螂身上,孵化後再爬出來,其他如美洲蟑螂、澳洲蟑螂、棕帶蟑螂等都有卵鞘,產卵後需要約1個月孵化,因此不會打死後跑出小蟑螂。」「巡倒清刷」是最有效的除蚊方式,例如一個水盆就可能藏有上萬隻孑孓,建議倒掉積水,再徹底刷去蟲卵。(圖/報系資料照)除了蟑螂之外,夏天也是蚊子孳生的季節,余夏建議使用經衛福部核可含有DEET成分的防蚊液,如果擔心睡覺時被叮咬,可以選用嬰兒使用的防蚊液塗抹在皮膚上預防,或乾脆使用蚊帳。「如果是使用捕蚊燈,除了在1~2坪的空間才有效,最好也要選擇吸入式,因為電擊式的會有火花,萬一遇到瓦斯外洩會發生危險。」余夏提醒,要減少家中的蚊子,就要做到「巡、倒、清、刷」,包括花盆、冷氣室外機排水管等,除了倒掉積水,也要刷洗才能除去蟲卵。另外,包括紗窗孔隙、門縫也都是蚊子進入家裡的「通道」,可選用較密的紗窗、或在門下方加裝棉條,才能杜絕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