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遺忘
」原民立委要求將「總統府建築」列不義遺址 文化部長沒點頭
行政院在今年七月通過「不義遺址保存條例」送立院審查,在野黨則質疑該條例疑似是已經在2022年解編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會)的延伸,似有意讓當年促轉會人馬轉進政府部門,引發關切。但就在朝野爭辯不休的同時,原住民林倩綺則質疑,不論是轉型正義或者不義遺址的討論,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似乎都沒有得到民進黨政府應有的正視,她批評,現行不義遺址的定義不僅狹隘,甚至刻意排除早期原住民族遭壓迫的歷史,「這不是檢視歷史應有的加法態度(藉真實歷史累積,讓後人引以為鑑),難以讓台灣實踐真正的轉型正義」。林倩綺指出現行「不義遺址」定義,僅涵蓋1945年後的威權統治,對於更早的殖民壓迫歷史完全排除,要求政府應當重新定義「不義遺址」,將荷蘭、清朝、日本殖民統治及國民政府時期的各種歷史壓迫完整納入,實現真正的轉型正義。她強調,日治時期殖民政權在總督府內決策,甚至在霧社事件中動用毒氣攻擊原住民,釀成大量死亡。然而,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建築)作為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構的象徵,卻未被列入「不義遺址」,這樣豈不是選擇性的記憶,刻意塑造片面的歷史視角?不知道是否擔心總統府若被列入「不義遺址」,將再度勾起日本殖民台灣時期功過的論辯、影響台日友好關係,文化部長李遠答詢時僅表示,如果不義遺址條例完成立法,政府會依法律將符合條件的建築物列名不義遺址,至於林倩綺質疑的不義對待原住民事件,每一件都已經被拍為電影,李遠並沒有針對是否將總統府也列入不義遺址做回應。林倩綺在質詢時質疑,民進黨政府是否將台灣遭殖民壓迫的不堪歷史,選擇性遺忘?因為現行「不義遺址」僅涵蓋1945年後的威權統治,對於更早的殖民壓迫歷史完全排除。事實上,台灣原住民族從1624年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以來,就經歷了持續的殖民剝削,包括被課以重稅、強制勞役,還遭到軍事鎮壓。她質問,這些壓迫難道不應該被列入『不義』的範疇?若只選擇紀錄威權時期,是否在淡化外來勢力的殖民壓迫,讓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被二度遺忘?林倩綺進一步指出,清朝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實施的「開山撫蕃」政策,以及日治時期的「太魯閣戰爭」與「霧社事件」,皆為原住民族長期遭受的壓迫事件。尤其在日治時期,殖民政權在總督府內決策,甚至在霧社事件中動用毒氣攻擊原住民,釀成大量死亡。然而,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作為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構的象徵,卻未被列入「不義遺址」,「這樣的選擇性記憶,是否在塑造片面的歷史視角?」。林倩綺委員提出,為避免「不義遺址」的名稱導致社會對立,他主張應考慮更名為「人權事件紀念場域」,並將荷蘭、清朝、日本及國民政府的歷史壓迫納入範疇。因為,「唯有涵蓋所有族群的歷史創傷,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她強調,尤其部份曾經發生歷史地點的建築物產權已經為私人所有,應重視私人產權人的立場,避免產權人因遺址標籤遭到不必要的情感傷害。她也再次強調,史觀應該是加法,轉型正義不應是選擇性地紀錄特定時期的創傷,並忽略其他歷史創傷。尤其是加害者絕對不應決定歷史的範疇,不能將轉型正義淪為選擇性的正義,強烈呼籲文化部重新考量「不義遺址」的定義,並再思考名稱,讓歷史回歸真相,更加客觀、全面的方式面對台灣各族群的歷史創傷,實現真正的族群和解。她在質詢最後,並以阿美族語重申:「Ci:ma hakiya ? misawili’ay to Yen-cu-min hatiniay a lafin,a:fas sanay itini kaitiraan no to’as saheto o misawili’ay. (誰才是不義的一方?任何對原住民族的剝奪、不公不義,不分時代、不分時期,皆是不義。)」
連媳婦哺乳也要看 超噁公公:你現在已經是我女兒了
近日一位人妻表示,生完小孩後公公連她哺乳時也要看,公公稱,「你現在已經是我的女兒了,為什麼不能看?」這讓人妻很崩潰。網友看了說,「看媳婦餵奶,妳公公真的噁爛到爆。」原PO在論壇《Dcard》發文,「第一胎懷孕的時候,憂鬱指數破表。生完小孩後更甚,到現在都還記得,因為是第一胎公婆都特別的愛來打擾,管東管西的,哺乳的時候也要看。」公公稱,「你現在已經是我的女兒了,為什麼不能看?」原PO說,懷孕末期她開始討厭婆家,而本來能好好相處,但有了小孩卻變調,儘管她沒跟公婆住,「就算過了6年了,還是很反感他們的到來。給的壓力太重,讓我選擇性遺忘了好多事情,先生每次跟我提到以前在一起發生的事情時,我總是會想說,有發生嗎?」原PO指出,公公每次要來都不先講,「我們不在樓下,他就會拿起手機開始錄影,把我們的冰箱打開還有行事曆小白板上的東西全部錄起來。反正樓下的一切全部都被記錄。會知道是因為原本照外面的監視器可以轉動,剛好記錄到他在做什麼。」原PO懷了第二胎後,婆婆會跟大兒子說,「媽媽有另外一個小寶寶了,沒辦法跟你玩了,跟阿嬤玩就好。」原PO表示,婆婆讓小孩養成吃飯到一半就跑去玩的習慣,「不能在他們面前管小孩喔,不然他們就是會推翻你所有對小孩的規定。這不行那不行,那我直接瘋給你看,少來那一套,媽媽壞壞,阿公阿嬤才是愛你的。」原PO酸,「公公啊,你是怎麼管教你兒子的?棍棒教育、讓兒子吃地上的飯,限制你兒子的交友,兒子每找到一個工作就要搞一齣,讓兒子工作的時候都要很尷尬的跟上司及同事相處,還把人家工作的群組給翻掉。登兒子的臉書,或開他的line,用他的身份跟別人傳訊息,偷看跟兒子跟他人的聊天記錄。」原PO說,所幸老公挺她,哺乳事件之後也沒再發生,「先生是個好好先生,不滿說出來他都會聽,也會去做,他從傻不愣登,變成我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我在想什麼。真的很感謝他的陪伴,我想做什麼,他都會讓我去做。」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看媳婦餵奶,妳公公真的噁爛到爆,說什麼鬼話當女兒」、「看不出來先生有坦過」、「公公是變態」、「我婆婆也很愛看我親餵,真的很煩欸。在醫院的時候,每次都要看,我遮住,她看不到還伸長脖子」、「這樣的生活,你還能有二胎,很厲害」。
專訪 遺忘是件健康(跟不健康)的事 陳妤(上)/遺忘不好的人是我的優點
「我非常會記人名,簡直是有開掛的那種,蠻多人知道我有這個能力,但我覺得不是那麼善良的人,我會把名字忘掉,而且我真的忘得掉,我嚇到過。」陳妤有個很厲害的能力,就是不健康、不重要的人跟事很容易選擇性遺忘,可能也是她幸運的來源,只要告訴自己「不要想了」,完全可以忘得一乾二淨,連欺負過她的人名都可以忘掉,腦容量也就那樣,別裝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圖/許方正攝)但這種能力放在工作上,可能就有點不太健康了,去年加入強度超高的《全明星運動會》足足勞動了半年,緊接著投入電視劇《女兒大人加個賴》的拍攝,又忙了半年,身體默默在告訴她累了,臉上狂冒痘、皮膚會浮出一條條又刺又癢的痕跡,再怎麼耐操也該知道這不對勁了吧。「我身體一直在出狀況的時候,還覺得其實滿開心的,就會覺得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我就是傳說中最嚴重的沒有病識感那種人嗎?因為我覺得相較真的要講壓力,我覺得目前的巔峰就是《全明星運動會》,因為那個是去做妳不拿手的事情。」(圖/許方正攝) 「其實我覺得任何藝人都是這樣,為什麼妳拍戲的時候會緊張,因為這場戲不確定可不可以發揮好,如果今天這場戲其實可以發揮好,妳可能那個緊張程度、跟妳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把不握把握得住那種戲的緊張度會差非常多,任何人都是,《全明星》更不要說,每一週都要比賽,每一週的比賽又有三個項目,能夠把握的少之又少,每一天都在超級焦慮,而且團隊項目一定會不希望自己連累到別人,甚至會希望自己是可以提供幫助的人,所以那個壓力是我覺得目前體感上最爆表的,結果那個時候沒什麼狀況。」追根究柢就是當時的身體把「疲憊」這件事給遺忘了,遇到了信任的團隊、頻率相近,就把整個人都投進去,開心到用一種誇張的能量在工作,即使換到新的工作模式,還是義無反顧地燃燒生命。回想起來,《女兒大人加個賴》這種連拍半年的長劇集真的太累了,在過程中感受到創作感可以迅速充電,但集數一多、被時間追著跑,甚至會來不及檢視自己的表現。(圖/許方正攝)「有時候回過頭來,會有一點點失憶,我覺得那個失憶其實蠻恐怖的,因為真的太大量了,會讓妳有一點點不確定自己在幹嘛,當然還是可以回到家之後好好告訴自己說『妳今天很棒、妳今天超好笑的、妳真的是天才……』,還是會有這種自己鼓舞自己的時候,除非現場一喊卡工作人員大笑,這種就會快充到,不然其實就是有一點被追著跑。」雖然有享受到那種快速充電的快感、拍戲時(似乎是)充滿能量的樂趣,但身體狀況真的不容許了,也有人嗆陳妤年近三十體力下滑是正常狀況,是該休息了,老闆也給她放假,但自己就還是覺得處於待機模式,找不到那個開關在哪裡,原來休息也是需要練習的,運作到大腦已經找不到關機模式了,以前陳妤一覺得自己閒下來就開始學東西,多才多藝的女子,背後的故事其實只是不想閒賦在家,遺忘可以是好事、但有些事情忘了就不太健康,比如身體是有開關的,記得偶爾按一下才不會故障。(圖/許方正攝)陳妤生日:5月7日2017年憑《植劇場—戀愛沙塵暴》獲得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入圍戲劇節目女配角獎2019年演出《我們與惡的距離》、《如果愛,重來》等作品2020年演出《國際橋牌社》2023年演出《女兒大人加個賴》2023年憑《阿波羅男孩》入圍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台灣犯罪故事》拖兩年王柏傑以為遭換角 李銘忠喊「你被換我不拍」CP感濃
鳳小岳、薛仕凌、王柏傑、李銘忠、陳以文、宋芸樺、傅孟柏、蔡凡熙今(21)日出席Disney+《台灣犯罪故事》發布記者會,該劇分為四個單元,其中王柏傑、李銘忠主演單元〈生死困局〉,王柏傑透露拿到劇本後因為疫情,開拍延宕了兩年,他一度詢問經紀人:「我是不是被換角了,你老實說?」一旁的搭擋李銘忠給力笑喊:「你要是被換掉我就不拍了!」展現好感情也被主持人曾寶儀笑稱「有濃濃CP感」,而劇中兩人有不少動作戲和槍戰,王柏傑透露自己拍攝前很緊張,甚至私約李銘忠出來喝咖啡討論劇本。陳以文、宋芸樺在單元三〈惡有引力〉中演出父女。(圖/焦正德攝)薛仕凌和鳳小岳在單元〈出軌〉中分別飾演兇手以及檢察官,兩人間有多場對峙,劇中因出車禍而跛腳的鳳小岳,透露自己只要用一跛一跛的方式走路,就會馬上進入角色,但也坦言:「從沒想過檢察官會如此難演。」薛仕凌因角色太過封閉,下戲後自覺有點情感「失能」,更是直呼:「想選擇性遺忘!」劇中一幕敲打棺木的戲,他回想:「那一場拍了3次,情緒真的滿高的,我拍完之後就一直走來走去,在想我要不要馬上回家。」台灣犯罪故事》四個單元主創團隊一同出席發布記者會。(圖/Disney+ 提供)陳以文、宋芸樺在單元〈惡有引力〉中演出父女,宋芸樺更一人分飾兩角演出雙胞胎姊妹,劇中霸凌橋段讓宋芸樺回想起唸書時,曾看到同學遭霸凌,書包被倒水、丟到垃圾桶等,她說:「我會去反思什麼是霸凌,我以前也無意間幫同學發言,但事後對方告訴我,當下認為自己被霸凌了。」她強調自己無意傷害別人,真的只能更多體諒和理解。而在〈黑潮之下〉演出兄弟的傅孟柏、蔡凡熙各自分享,傅孟柏自爆那陣子因為狀態很糟,都不想照鏡子看到自己,蔡凡熙則將自己過往的家庭經歷融入在角色中,但他也說:「就是家庭和角色有小小雷同,所以很心酸,但由我自己說出來怕家人會受傷,我現在家庭很和樂。」鳳小岳、薛仕凌在單元一〈出軌〉中分別飾演兇手以及檢察官。(圖/焦正德攝)《台灣犯罪故事》由台灣犢影制作及陸匠製作與好萊塢導演朗霍華和製片人葛雷茲所創的Imagine Entertainment跨國合作開發製作,監製林秉聿表示,《台灣犯罪故事》故事設定在千禧年,當時剛經歷九二一大地震和SARS的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傷痛的低迷情緒,正是《台灣犯罪故事》四大奇案所傳達出的氛圍。四篇故事〈出軌〉、〈生死困局〉、〈惡有引力〉、〈黑潮之下〉之靈感來源係受台灣真實案件之啟發,該劇將於2023年1月4日起每週三在Disney+ 上線一單元3集,全劇共12集。傅孟柏(左)、蔡凡熙在單元四〈黑潮之下〉中飾演兄弟。(圖/Disney+ 提供)
北市匡人之亂…學童居隔完「拿不到居隔單」 衛生局、教育局認知雙標
台北市上演「匡人之亂」!台北市議員戴錫欽指出,近期有不少補習班家長陳情,4月底小孩的幼兒才藝補習班同班學童被通報確診,家長接獲教育局及業者通知,只要上超過1節課就是密切接觸者,沒想到居隔結束後,竟「拿不到居隔單」,導致班上家長無法提供居隔證明請假。對此教育局回應,若個案有實際居隔事實,後續將由教育局視個案情形補發居隔通知書給家長。戴錫欽調閱資料發現,4月20日到5月3日,衛生局及教育局對於「密切接觸者」的認定是「曾共同上課超過1節課,或未戴口罩共處超過15分鐘」;但衛生局只對於高中職以下學校、幼兒園的同班師生認定為密切接觸者,全都會被匡列。戴錫欽指出,補習班的同班師生,衛生局則不一定全匡列,要視各行政區健康中心的疫調人員對於教育局所提報的各補習班接觸者清冊「疫調心證」。戴錫欽說,教育局為避免學習環境的染疫情況擴大,要求各補習班業者通知家長,若符合密切接觸者要件,就要居家隔離,導致衛生局與教育局對於匡列對象有認知差異而「雙標」,民怨連連。戴錫欽表示,市府自5月3日起,授權給教育局「疫調、匡列及開立居隔單」權力,但能否溯及既往?教育局只能幫戶籍台北市的補習班學生開居隔單,其他縣市戶籍的學生怎麼辦?戴錫欽提到,截至5月3日,教育局接獲補習班師生為確診者,共480家補習班,合計共603位確診者,「接觸者清冊」共造冊603份,迄今衛生局及教育局仍無法說明,多少人未被匡列?根本沒有重新調查過去「漏匡列名單」,未被匡列的師生及家長,成為被市府選擇性遺忘的受害人。對此,教育局說,為防止病毒擴散,教育局接獲通報學生確診時,第一時間會請學校、補習班、社團等相關單位進行接觸者的造冊,提供衛生局進行疫調匡列,為加速行政作業流程,5月3日起匡列居隔工作已由衛生局委託授權教育局、學校處理。至於是否溯及既往及外縣市個案如何認定,教育局指出,若個案有實際居隔事實,後續將由教育局視個案情形補發居隔通知書給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