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
」挖遼金古墓「突下大雨」無奈抽水!3人一氧化碳中毒亡 盜墓集團6人自首投案
一起2022年發生在大陸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盜墓案件,近日在中國引發高度關注。這起案件涉及一組9人的盜墓集團,他們在盜墓過程中發生意外,導致3人中毒身亡,其餘6人則意識到事跡敗露,主動投案自首。對此,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人民法院也在8月13日將這6名投案者判處10個月到1年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相應罰金。綜合《天網行動1號》、《極目新聞》的報導,盜墓事件發生在2022年端午節前夕。盜墓集團頭目陳男招募了5名成員,攜帶工具前往敖漢旗附近山上盜掘古墓葬。然而由於突降大雨,工作只持續了2天後被迫中斷。1個月後,陳男重新召集更多成員參與這場盜墓行動。他們這次分別駕駛2輛汽車,並進行明確分工,例如有人負責週邊運輸和送飯,有人在洞口挖土,另外3人則輪流在洞底挖掘。此外,他們會在白天停工待命,等到夜晚才進入古墓葬進行盜掘。不過在挖洞過程中,雨水流進了洞穴,妨礙了盜墓進展。於是,他們購買了汽油抽水設備,試圖將積水排空。然而,這卻成了致命的失誤,因為汽油抽水設備在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氣體,並在洞內累積無法排出。因此3名集團成員不幸中毒身亡,盜墓行動才因此曝了光,錢男等集團成員也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法院裁定,錢男等6人夥同他人私自盜掘具有歷史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涉嫌盜掘古墓葬罪,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及相關法律規定作出判決。雖然6人不服一審判決並提出上訴,但二審駁回上訴,維持了原判。這起盜墓案中的被盜古墓屬於遼金時期的墓葬遺跡,被認為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敖漢旗作為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擁有4000餘處古文化遺址和墓葬,還因此被譽為「人文敖漢」。此次被盜的墓葬點是一處新發現的文物遺址,對於研究遼、金時期的歷史和喪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被指「甄嬛後代」郎祖筠反駁「天大的誤會」 一翻祖譜遼金時期就存在
2011年播出的陸劇《後宮甄嬛傳》受到廣大歡迎,甚至紅到美洲,台灣就重播無數次,也帶動討論當中的滿族姓氏與清朝皇室制度,不少名人也因姓氏與身分受到討論,當中藝人郎祖筠出自和甄嬛一樣的鈕祜祿氏,因此被不少人認為她是「甄嬛後代」,近日她也反駁這件事,並表示這是天大的誤會。郎祖筠反駁自己是甄嬛後代的報導。(圖/翻攝自郎祖筠臉書)郎祖筠針對一篇指出她是「甄嬛後代」的新聞反駁,並表示「這是天大的誤會」,自己根本跟甄嬛沒關係,她表示劇中的甄嬛是小說杜撰的,而真實的雍正熹妃雖和她同姓,但從她翻閱祖譜來看,她否認自己和雍正熹妃的關係。郎祖筠表示自己的家族比甄嬛存在更久遠。(圖/翻攝自郎祖筠臉書)她表示,她們家這支鈕祜祿氏從遼金時代就存在,「比甄嬛的年代早多了」。而鈕祜祿氏是滿族一大姓氏,也是八大姓之一,分支眾多光是皇后就出了六位,而六位當中也都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只是同姓氏而已,並且非所有八大姓氏都是貴族,依舊有大多數只是平民身分的滿族人。
古代元宵節超嗨?男女情慾流動還「合法偷人」 搶走妻女也無罪
明天(15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象徵農曆新年即將告一段落,這天的習俗除了吃元宵,還包括看花燈、猜燈謎等活動。據悉,古代的元宵節相當熱鬧,又被戲稱為「情人節」,不少男女都在這天相識相戀,甚至還有「偷人」的習俗,就算搶走其他人的妻女,只要隔幾天再還回去,就不算犯罪。大陸歷史學者魏新透露,古代許多朝代都有宵禁,但從漢代開始,開放了正月十五和前後2晚,隋唐亦然,明代更是從正月十一開始,放假10天,加上過去的大家閨秀平日鮮少出門,只有元宵節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進而衍生出不少愛情故事,類似情節在歐陽修的《生查子》及辛棄疾的《青玉案之元夕》中皆有提及。魏新表示,更確切地說,元宵節就像是中國的嘉年華,是每年一次的全民狂歡,在這樣的氣氛下,自然會發生不少出格之事;如遼金時期,契丹族於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夜連續2天「放偷」;女真族則於十六日夜進行「相偷」,即為互相偷竊,主人發現後,必須拿著家用茶食或糕點到對方家贖回。學者提到,「放偷」通常是偷菜園裡的青菜,也就是所謂「偷青」,記載提及「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各園主稍為疏防,即被一掃而空。」除了偷菜,也偷別的東西,甚至還有偷人,明代崇禎八年刊行的《帝京景物略》曾提及「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雖竊至妻女不加罪」。
搜奇/紅色棺木出土掀女屍面紗還流汁 史學家揭「主人秘辛」悲嘆:太委屈
中國歷史上流傳諸多奇聞,喪葬文化更是不勝枚舉,2003年,一群考古學家在內蒙古發現了一座相當小的古墓,看起來相當寒酸,不過考古學家驚艷的是,在所發現的「紅色棺材」裡面躺著一具女屍,主人正是契丹族耶律阿保機的妹妹「余廬睹姑公主」,不過專家發現,這個豪麗的棺木和狹窄的古墓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經考察,考古學家揭露了這位公主沒有按照皇室墓葬規格下葬的原因。開山工人在內蒙古的山上發現奇異石壁。有民眾2003年於內蒙古吐爾基山上,意外發現地下有一座巨大棺材,當時一群開山工人在吐爾基山採礦,意外發現奇異的石壁,由於石壁表面和周圍都非常工整,一眼就看得出這是人為雕鑿而成,考古專家小組接獲消息後立刻前往進行挖掘,發現了這具血紅色的巨大棺木。獨特的紅色棺木果然引起考古學家的興趣與好奇,按照中華文化,死者在下葬時,選擇的棺木顏色都是黑色,不過這具紅色木棺上頭畫了許多精緻的鳳凰圖案,更引發考古學家對墓室的主人產生極大的興趣。余廬睹姑公主作為一國的公主,陵墓怎會如此狹小且簡陋。考古學家對該棺材進行仔細觀察,發現棺木上不光只有純紅色,上面還繪製了花紋,恰巧正是契丹文化的象徵。當棺材打開那一瞬間,發現裡面躺了一具臉上蒙著面紗的女屍,她衣著華麗、頭戴鳳冠,脖子上還戴上紅瑪瑙及黑水晶編成的項鍊,身邊則擺滿了祈福用法器,像是鈴、鼓和號角等。經專家清理,發現女屍身上穿著11層的衣物,仔細考究,她的穿著打扮和一般中原漢人女性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打扮非常華麗,屍體腐爛痕跡並不明顯,專家把衣服處理到最後一層時,發現底下化成一攤黑水,推測是當年的水銀保護了女屍不至於完全腐化,考古學家判斷,這具女屍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親妹妹「余廬睹姑公主」。余廬睹姑公主身邊有許多金銀珠寶陪葬。(圖/Pixabay)遼代是個漢化很深的王朝,歷代漢人王朝的帝王都希望肉身不滅,甚至認為玉石有助於肉身不會腐壞,所以才有金縷玉衣,到了隋唐,則是認為水銀會保證肉身不腐,所以貴族們在死後會使用水銀來處理屍體。根據考古學家推測,余廬睹姑公主死亡時年僅30歲,作為一國的公主,陵墓怎會如此狹小且簡陋,這讓眾人不禁認為「太委屈了吧」,究竟她的死因為何?研究遼金時期歷史後發現,余廬睹姑公主的丈夫反對耶律阿保機當皇帝,隨後發動了叛亂。當然,這場叛亂最後是遭到平息,余廬睹姑公主的哥哥不忍手足相殘,只好把妹妹關進大牢中,根據研判,余廬睹姑公主很可能是喝了含有水銀的毒酒在牢獄中過世,可能事發過於倉促,加上公主是叛亂者,耶律阿保機因此為妹妹建了這座簡陋的墓穴安葬她,雖然墓穴顯得簡陋,不過余廬睹姑公主還是依照皇族的規格,放置在豪華的金鳳棺木中,並陪葬大量珠寶銀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