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稅
」 財政部 避稅 囤房稅2.0 馬斯克 台灣遺產「借名登記」欲避稅 反被侵占盜賣求助法官也不一定見效
在律師執業、講課過程中,許多人會詢問有關借名登記相關問題。借名登記因為有相當風險,所以以自身經驗都會建議不要做,但現實上借名登記仍是不少民眾規劃資產的方式。借名登記是什麼? 簡單來說借名登記是指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換句話說,借名登記是指某位財產擁有者(即借名者)將自己的財產登記在另一人(即出名者)的名下,儘管財產被登記在他人名下,但財產擁有者仍可繼續使用和管理該財產,亦即實質上的管理和使用還是由原財產擁有者來執行。為什麼要做借名登記,理由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為了規避法律上的資格限制:例如農地、原住民保留地、國宅、軍眷宅等。有的是為了規避稅捐:例如地價稅累進稅率。因為不動產的課稅主體是以「登記名義人」的方式認定,如果名下有多個財產,要繳的稅額就可能會提升,如我國地價稅採累進稅率,因此有些人為了稅負考量,就會選擇將一部分的不動產所有權登記於他人名下,以減少自身需要繳納的地價稅額。有的因為要躲避債務、債信問題:例如為取得較低利息、增加借貸金額等。有的基於夫妻或父母子女情誼、單純隱匿財產;又有的因為新青安或是首購貸款等等考量為借名登記。不論是上述哪種原因,借名登記存在相當風險,所以原則上我不會建議當事人做借名登記的規劃。借名登記存在的風險,例如:出名人可能盜賣借名登記的財產,因為原則上出名人是形式所有人,理論上他持有載明自己名字的所有權狀或相關書面而處分財產,例如設定抵押權或移轉所有權。按照我國司法實務上(最高法院106年度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仍然是有權處分,因為對於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來說,會認為「這個出名人的名字在白紙黑字寫在權狀上,就是經過登記的所有人!」縱使實質上的管理和使用還是由原財產擁有者(借名人)來執行,還是無法避免出名人可能盜賣借名財產的風險。其二風險在於出名人可能因為欠錢或欠稅,而遭第三人查封強制執行借名財產,如果出名人在外有債務,債權人可以對出名人名下不動產聲請強制執行,其中也包括該借名登記的不動產,且借名人「不得」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只能透過借名登記關係向出名人請求賠償。其三風險在於遺產相關爭議,出名人過世之後,出名人的繼承人可能完全不知情或拒絕承認出名人生前的借名登記法律關係的存在。上面提到的情況,都會產生借名人可能面臨財產拿不回來的困境,即使找了律師打官司也不一定會贏,除了實務上有法官認為借名登記是無效之法律行為外,因借名登記訴訟案件中,須由借名人舉證不動產借名登記關係存在,如果沒有白紙黑字寫清楚,往往會面臨舉證之困難。民眾如果有資產規劃需求,想要保全自己的財產安全,建議還是將自己財產留在自己名下,不要隨意進行借名登記。如果有資產規劃需求、資產隔離的需求,可以找專業律師諮詢。
可100%抵稅!《私校法》擬放寬企業抵稅額度 教團憂:助長財團獵校風氣
行政院將《私立學校法》第62條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草案內容將使私人及企業在捐贈私立學校時,不論指定或不指定捐贈對象,皆可享有100%折抵稅負。高教工會認為,讓捐贈私校的金額得以完全免稅,除了將使財團得假藉捐款逃稅外,必然還將提供更大誘因,鼓勵、助長更多覬覦私校校產的財團,以捐資為名,如禿鷹般地競逐、不正入主私校的「獵校風氣」,勢必將開啟私校學生與教職員的惡夢。高教工會表示,若捐贈私立學校也要享有與公校同等免稅待遇,那主管機關對私校的監管也應該全面比照公校,並且大幅度將私校公共化。例如董事會納入公益董事、教職員董事並且限制連選連任。高教工會提到,對於指定與非指定對象之捐贈應該區別,能享有全額免稅的,需以「其捐款並無附有任何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為前提要件,僅限於毫無附條件、負擔或對價關係的無償贈與。相對的,那些有附條件的贈與,不但不該享有全額免稅,甚至應降低現有免稅比例,以提高企業不指定對象捐贈誘因,讓真正基於公益捐贈私校的資源,可以透過公平的方式進行分配,杜絕帶有不正目的的財團侵蝕高教。高教工會指出,修正條文對於私立學校興學基金會僅增加監督二字,卻無實質監督方案,在財團捐贈全額免稅的情況下,恐讓「興學」基金會淪為「賣學」基金會,成為高教禿鷹買賣私校的買辦。高教工會認為,若要增加對不指定對象捐贈的誘因,應降低現有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必要時可適度提高不指定對象捐贈之免稅額度,同時強會對私校興學基金會及私校之監管。高教工會強調,目前《私立學校法》第62條的修正方向,顯然為圖利財團之惡法,是將國家公共資源,拿去餵養高教禿鷹。此惡法若是通過,將助長財團不正入主私校,成為財團避稅手法,且對高教公共性帶來嚴重破壞。高教工會呼籲,行政及立法機構不應修法免除對私校捐贈之稅負,以維護高教的公共性與公平。
早已不合時宜 娛樂稅擬排除演唱會、電影等項目
歌壇天王周杰倫演唱會門票被說昂貴又難買,這也讓娛樂稅存廢引發討論。根據統計,去年娛樂稅實徵淨額18.9億元,以新北市最多,稅收來源主要是高爾夫球、夾娃娃機、KTV及小鋼珠。立法院法制局建議,修法刪除已非奢侈性消費的電影、演唱會等項目,僅保留夜總會、舞廳等娛樂稅。娛樂稅過去是地方重要財源,隨著社會變遷,行政院日前推動修正《娛樂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在今年9月送請立法院審議,不過,立法院法制局日前完成研析報告,建議相關條文應再調整。法制局指出,去年娛樂稅實徵淨額僅18.9億元,占我國整體稅收比重極低,占地方政府稅收比例也僅0.52%。娛樂稅實徵淨額約7成左右來自六都,去年度以新北市占18.80%最多,台南市占6.81%最少,稅收來源中,主要是高爾夫球、夾娃娃機,去年都有4.36億元,其次是KTV的3.32億元,以及小鋼珠的2億元,至於唱歌等各類表演為1.61億元、電影為0.68億元。法制局指出,《娛樂稅法》列舉的部分課稅項目早已不合時宜,以看電影為例,現今早已成為民眾一般休閒活動,而非奢侈行為。由於科技發展及時代變遷,法制局認為,民眾的生活及消費型態早已發生變化,娛樂稅的課稅項目及範圍卻未與時俱進,現行實體電影依規定應課徵娛樂稅,但網路數位串流平台卻能合法避稅,非但造成差別待遇,也讓實體藝文產業陷入不公平競爭的困境。法制局評估認為,短期內應先刪除法條中顯已非屬奢侈性消費的課稅項目,包括電影、職業性歌唱、說書、舞蹈、馬戲、魔術、技藝表演、戲劇、音樂演奏、非職業性歌唱、舞蹈等表演、各種競技比賽以及高爾夫球場等活動。
2024全球「最富裕國家」排行出爐! 台灣名次跌破眼鏡
《富比士-印度》(FORBES INDIA)於當地時間7日公布2024年度「最富裕國家」排行,結果可能跌破不少民眾的眼鏡,因為在這份榜單的前10名中,除了排行在第9名的美國之外,完全沒有一般民眾認知中的經濟強權,反而大多是人口數十萬到數百萬的小國。而台灣在這份「富裕榜單」中不僅名列第14,甚至在榜單前沿的前20名都屬於「人口大國」,僅次於3.3億人的美國以及3640萬人的沙烏地阿拉伯。《富比士-印度》表示,這份榜單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數據為基礎,先以國內生產毛額(GDP)衡量一個國家生產商品和服務的總值,再將該數字除以全職居民的數量,我們就可以了解一般民眾的財富(人均GDP),接著再考慮通貨膨脹率與當地產品服務的成本,得到購買力平價(PPP)數據。富比士表示,「儘管這可能不是針對全球最富有與最貧窮國家最精準的排名方式(有些國家是避稅天堂,人為地用外部財富誇大其國內生產總值),但考慮購買力平價後的各國人均GDP,仍能掌握各國所擁有的財富與經濟程度。」截至2024年10月為止,排行前10名的國家中,第1名為盧森堡、第2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3名為愛爾蘭、第4名為新加坡、第5名為卡達、第6名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7名為瑞士、第8名為聖馬利諾、第9名為美國、第10名則為挪威。《富比士-印度》(FORBES INDIA)於當地時間7日公布2024年度「最富裕國家」排行。(圖/FORBES INDIA)《富比士-印度》(FORBES INDIA)於當地時間7日公布2024年度「最富裕國家」排行。(圖/FORBES INDIA)根據數據,盧森堡的人均GDP-PPP數據達到143740美元(約新台幣463.3萬元)、澳門為134140美元(約新台幣432萬元)、愛爾蘭為133900美元(約新台幣431.5萬元)、美國則為85370美元(約新台幣275萬元)。至於台灣,人均GDP-PPP則是76860美元(約新台幣247萬元),在整體排行榜中名列第14名。且經濟成長率達到3.1%,在榜單前20名國家中名列第4。而日本、南韓的人均GDP,則皆未能擠進排行榜的前20名。,
利用保單逃稅 小心罰鍰上看千萬元
保單是民眾保障生命安全、財產與理財工具,但卻成為民眾的避稅、逃稅工具,國稅局是抓得到。近期高雄國稅局、中區國稅局就發現透過外幣保單、境外保單避稅,補稅都超過千萬元,甚至罰鍰都上看千萬元。高雄國稅局指出,如果欠繳應納稅捐,除了依據《稅捐稽徵法》第24條、34條等,規定對欠稅人施以禁止財產處分、限制出境、公告欠稅人資料等,以作為稅捐保全措施外,並得將繳納期間屆滿30天後仍未繳納者,移送強制執行。若欠稅人刻意隱匿財產,也會追查所得、財產動向,並將蒐集相關資料提供法務部執行分署運用,確保國家租稅債權。刻意漏報、藏匿財產 通通查得到近期高雄國稅局查到一起利用外幣保單,刻意逃避繳納稅捐的案例,高雄國稅局表示,轄區內某位納稅義務人,專營人力供應服務公司,因漏報收入而核課營業稅,且要補徵個人綜合所得稅和裁處罰鍰。該納稅義務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程序終結確定要繳交,但是該納稅義務人期限到仍然不繳,就要送強制執行,卻發現他已沒有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於是國稅局鍥而不捨,發現此納稅義務人竟然有多筆鉅額外幣保單隱匿不繳納欠稅,透過蒐集資料並送強制執行,順利課得1408萬元。高雄國稅局提醒,移送強制執行案件,須加徵滯納金、滯納利息及執行必要費用,如造成保單解約,亦徒增應賠付給保險公司之相關費用,得不償失。靠繼承遺產避稅 國稅局抓得到不只欠稅透過保單隱匿財產被抓到,想要透過境外保單避稅也無所遁形,國稅局抓到透過遺產稅避稅,補稅金額上看2000萬、罰鍰也有1600萬元。中區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甲在生前透過保險規畫財產,繼承人主張甲死亡後取得的人壽保險金,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壽險金額,依法是可不計入遺產總額。但中區國稅局認為,甲生前投保部分境外保單,並非我國核准的保單,應計入遺產總額中補徵加罰鍰。保價金變更保人 須課徵稅最後一種即是,要保人變更的話,則要申報贈與稅。中區國稅局提到,許多民眾想透過變更要保人,保價金轉移給他人作為傳承之用,但在國稅局的眼中,保險契約存續期間變更要保人,是要課徵贈與稅。國稅局舉例,某位父親2011年向保險公司買1張保單,卻在今年的8月將保單要保人變更成自己的兒子,變更時的保價金已經累積到600萬元,超過當時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因此,國稅局依此向其課徵贈與稅。中區國稅局提醒,不論是投保境外保單、或者保險存續期間,如果發生繼承或者變更要保人都要記得誠實申報,避免遭到稅捐機關調查,進而補稅、加計利息,甚至是高額罰鍰。
「富爸媽」避稅!房屋贈與移轉創33年新高 雙北居前二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7月囤房稅2.0上路,為達節稅效益,「富爸媽」紛紛卯起來送房,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全台上半年贈與移轉棟數達2.87萬棟、年增3%,創1991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高。內政部統計顯示,贈與移轉的高峰期為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的2015年,當年高達5.5萬棟,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降至4.1萬棟,不過近年隨房價上漲、房市熱絡,贈與移轉棟數逐年攀高,去年已達5.2萬棟,今年上半年續成長3%。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中央銀行信用管制針對七都自然人購買第二屋,貸款由6成降為5成、且無寬限期,購置第三戶高價住宅貸款上限僅4成,此外,今手7月上路的囤房稅2.0,規範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改採「全國歸戶」,且調高多屋者房屋稅率達2~4.8%,各種限貸、重稅壓在多屋者身上,使多戶持有人贈與房產給親人的需求提高。以六都來看,房價最高的台北、新北不僅贈與移轉棟數高居一、二名,上半年年增率7.3%、4.9%也遙遙領先其他四都,反應雙北房價高、年輕人購屋不易,贈與移需求大,尤其台北市不少金字塔族群,若持有多戶不動產,房屋稅等持有成本較高,更有贈與房產給親人的節稅需求。此外,戰後嬰兒潮世代多是享受台灣早年經濟成長、擁有房產的族群,隨此世代步入老年,加上贈與移轉快速增加,今年繼承移轉則有趨緩,內政部統計顯示,上半年繼承移轉為3.73萬棟、年減3.1%,但仍創下有統計以來同期次高。
知名網店經營者暴利賺取4700萬逃繳219萬營業稅 遭法院拘提入監
嘉義市1名28歲的陳姓男子,因未依法辦理稅籍登記,卻在蝦皮網路商店經營網店,掙得巨額利潤,近日因逃漏營業稅遭到拘提入監,根據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民雄稽徵所的調查,陳男在2022年5月至6月兩個月內,從網路商店中獲得超過4100萬元的訂單金額,並從中提領超過3900萬元進入個人帳戶,國稅局在核定陳男應繳納的營業稅額為219萬4300元後,已經通知其繳納,但陳男卻逾期未繳。最終,案件被移送至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並啟動強制執行程序經調查,陳男原本向稅務機關解釋,所獲得的款項是由他借用帳戶,給1位微信認識的中國友人,並聲稱該筆款項是以現金方式交給友人,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陳男的說法開始出現矛盾,其改口稱款項實際上是由女友的嫂嫂通過他的帳戶進行網拍生意,前後不一的說法引起執法人員的懷疑。儘管陳男曾主動承諾每月繳納6000元以償還欠稅,但實際上卻從未履行這一承諾,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陳男在國稅局調查後,於2022年7月20日開始處分名下位於民雄鄉的房地產,並提領多筆資金,金額高達171萬元,顯示陳男有意隱匿或處分財產,以逃避稅務責任。嘉義分署表示,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陳男目前在嘉義市某髮廊擔任店長,顯然具有投資及經營的能力,並應有來自該髮廊的盈餘分配及薪資收入,分署發出的執行命令要求扣押陳男的出資額或報酬時,卻沒有得到回應,由此,陳男的行為被認定符合「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及「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而故不履行」的管收事由。在多次通知陳男無果後,行政執行官向台灣嘉義地方法院聲請拘票,並於近日前往陳男所經營的髮廊將其拘提到案,陳男在法庭上仍無繳納意願,最終法院裁定對其進行管收,法官指出,陳男不僅有逃稅的行為,且在面臨法律責任時仍不願履行義務,顯示出其對法律的輕視。嘉義分署對於逃稅行為表示嚴厲譴責,並呼籲所有納稅人誠實申報,不應抱有僥倖心理,分署強調,對於惡意欠稅者,將依據法律進行強力執行,納稅人若面臨經濟困難,應及時向相關機關申請分期繳納或提出確實擔保,以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私菸風暴!南投破獲私製香菸工廠 海巡署查緝隊大動作
隨著私製香菸利潤誘人,不少人冒險製造私製香菸,海巡署台中查緝隊昨日在南投縣集集鎮成功破獲一處私製香菸工廠,現場查扣大量私製香菸相關物品,包括菸絲下腳料2730公斤、捲菸成品5000支、半自動捲菸機等,總價約950萬元,全案件根據違反《菸酒管理法》的規定函送南投縣政府依法處理。根據台中查緝隊的表示,最近接獲情報,得知不法業者為逃避稅務和法律監管,在南投縣集集鎮秘密設置一處私菸工廠,在無門牌的鐵皮屋內,利用下腳料製造私菸,未經主管機關許可,進行非法牟利活動,經過密集埋伏、跟蹤和證據蒐集,查緝隊在窗戶未關的情況下發現製菸過程,將老闆68歲蔡姓主嫌,43歲賴姓、35歲莊姓男子逮捕移送偵辦。海巡署指出,這起私製香菸工廠案件是2024年查獲的第7宗私菸工廠,並揭露不法業者的犯罪模式,通常以菸絲等下腳料以進口肥料的名義進行製造,再添加香精進行口味調配和包裝,最後以半自動化捲菸機捲紙菸出售,藉此獲得高額暴利。海巡署呼籲國人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菸品,特別是私製香菸,以免涉及非法活動,若發現私菸製造或販售等不法行為,可撥打海巡署的免費報案專線「118」進行舉報,共同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
億元小開談婚前協議遭女友爆氣回應 婚姻財產觀念之爭引網友熱議
婚姻是一場關於兩個人決定攜手前進的浪漫約定,不過如果身上背負的太多,考慮起來也會多出很多煩惱。一名網友就表示,自己家境優渥,未來幾十年中還會陸續收到家族慢慢轉移的財產。自己最近打算和交往5年的女友結婚,為了避免糾紛希望簽訂婚前協議,卻遭到女友強烈反彈,讓他忍不住懷疑,真的是自己錯了嗎?有位淨資產上億元的小開在網路論壇Dcard感情版發問,自己最近打算與交往5年的女友結婚了,希望能和女友簽訂婚前協議保障自己,卻遭到女友爆氣反擊「讓她很心寒」。小開表示,自己不是不相信女友,但是未來萬一分開,自己的風險太大,財產問題處理起來也很麻煩,於是上網發問,難道自己這樣真的很過分嗎?小開原PO進一步解釋,因為家中財富來自家族企業,父母為了避稅的關係,未來幾十年中會慢慢將手頭上的企業股份與房子轉移給自己,而股份對他來講真的很重要,「因為婚姻被分去一半,我在公司很有可能失去立足點跟話語權,這才是我真正擔憂的點」。萬一以後鬧到分開,風險很大,不太想冒險,強調「雖然很現實,但我不能幼稚到只是去單純的相信愛情」。問題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表示:「一定要簽啊!男生請好好保護自己」、「身為執業律師,建議你一定要簽,而且要找專業的律師擬定內容」、「想到葳老闆離婚損失20億的慘事,我絕對會簽」。但也有人理解女友的心態,認為:「心中會有芥蒂是真的,很像在防小人」、「不覺得過分,但會覺得心寒,不會跟你結」、「理智上很合理,但若重感情就會感覺受傷」。還有許多已經簽過婚前協議的人分享經驗談:「簽是會簽,但心裡很難沒有芥蒂」、「我男友曾提過喔,當時很難過,會有一種心態是自己是永遠都是租客,是外人的感覺」、「我覺得要怎麼表達讓對方聽起來不要太受傷還蠻關鍵的,畢竟要把財產這種東西攤開來說對一些比較單純的人來說會覺得被劃清界線、或是覺得自尊心受創」。還有人表示,其實原PO根本瞎操心了:「法律不及格。即使走到離婚財產分配,也是會有分婚前持有跟婚後持有,法人部分跟繼承也不會算進去」、「家裡這麼有錢,應該有家族律師。除了婚前財產,你知道遺產跟贈予的,也都不算在離婚的剩餘財產分配嗎?除非是你先走,這些東西才會被老婆繼承」。
兒福聯盟近5年「上億結餘大公開」 專家戳破內幕:濫用民眾捐款
北市1歲男童遭劉姓保母姊妹虐待致死,引發外界撻伐。外界起底兒福聯盟曾花3.7億在內湖買房,更發現過去5年的結餘,數字高達嚇人,而且很多非營利組織都是如此,讓民眾的善心捐款都被濫用。臉書專頁「合和拾間- 創造體驗及溫暖記憶」負責人透露,她曾因為工作去拜訪南部一個非營利組織,對方買下一棟電梯華廈,目的是讓個案能每日來用餐,但人數僅10來個,讓她當場傻住,因為光是單層出租的收入,應該就能每日固定跟附近便當店買便當給個案。她疑惑,買下了一棟樓,剩下的閒置空間要用來做什麼呢?更離譜的是,另一個據點是整棟空蕩蕩的自建樓,卻還沒規劃用途,而該單位名下的房產數,多到令人咋舌,買房的錢來源都是大眾捐贈。她先前辦公益活動捐款時,都會強調要謹慎選擇,包括捐款單位以及最低標準是要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成員,畢竟不少非營利組織,並非真的不營利,而是企業用來避稅,也可以用各種名義,讓資金「合法的流動」,隱藏去向。接著,她列出兒福聯盟近5年的收入及支出,2022年捐款收入為4億9711萬5055,結餘1.1億元、2021年捐款收入5億7077萬5598,結餘2.5億元、2020年捐款收入6億3715萬6955,結餘3.1億元、2019年捐款收入7億4743萬5433,結餘4.9億元、2018年捐款收入6億9821萬4942,結餘2.8億元。專家痛批,民眾的善心捐款被濫用。(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她分析,光是一些簡單的數字,就能看出大眾的捐款被濫用,且是行之有年,自從10幾年前就開始,每次事情爆發,主管機關總是說會檢討,但法規和實務上從沒有任何改進和改變,不滿利用弱勢來募款,濫用大眾的愛心,比詐騙集團還卑劣。她痛批,這些捐款變成高層錦衣玉食的收入,透過買賣房產、外包專案來收取回扣,會有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大眾從來不要求和關心,政府主管機關明明可以立法要求,卻因為自身利益需求而大開後門。她只希望兒福相關組織能清楚公開,組織內主管級和理監事薪資,說明一位社工要負責多少個案,並且製作完整的財務報告,公開向大眾說明,避免退捐款潮,造成孩子的權益受損,「我就問兒福、創世和一些每年募款金額上億以上的非營利組織和宗教團體,有幾個單位能做到?」也好奇民眾是否真心在意這件事,而不是一時假裝很關心,說服自己是個好人,卻無實際作為。
保單藏錢1/大法庭堵死壽險避債 台北地院執行案件暴增35%
台灣保險業蓬勃發展,投保率不斷創新高,國人平均每人持有2.6張保單,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2022年12月9日裁定,人壽保險已繳保費的準備金可做為強制執行標的,不料引發意外風暴。裁定出爐後,各地方法院收到聲請執行人壽保單案子如雪片飛來,其中以台北地院是最嚴重受災戶,因為全台灣21家保險公司中有19家位於台北地院轄區,2023年強制執行案件達20幾萬件,較2022年增加35%,讓法院民事執行處的書記官和執行人員叫苦連天,甚至醞釀離職。資深法官指出,法院長久以來的主流見解,就是認為保單的價值準備金不是要保人的財產,因此保險給付條件尚未構成時,保險公司當然也沒有錢付給要保人,執行機關也無權命令保險公司終止契約、償付解約金。2016年高等法院法律座談會就是採取這種見解。上述的法院主流見解,讓政府向保險公司「討債」時有9成敗訴。不少保險業務員在兜售保險商品時,常常以「保險藏錢」的概念,吸引大眾購買。還有一些欠稅大戶不願乖乖納稅,變賣不動產、並將存款提領一空,卻透過「藏富於保險」賴帳,花大把鈔票購買人壽保險。不過這些撇步自從大法庭裁定出爐後,買保險藏錢、避稅的方式都行不通了。壽險保單曾是富人藏錢避稅首選,現在成為債權人和稅捐機關鎖定執行的目標。(圖/報系資料照)雖然最高法院大法庭見解出爐後,讓債權人多了不少討債機會,可是以前不能執行的保單,累積了幾十年的債務問題,現在一股腦全部湧入第一線法院,也就是地方法院的民事執行處,如何處理就成了地院的大問題。以台北地院來說,2023年未結案件增加了7、8成,而且情形持續惡化中。北院為此設法新增民事執行處人力,並要求各科室檢視有無多餘空間,提供新增人力使用辦公。據了解,中華電信、台電曾因幾千元的欠費債權,就向法院主張執行保單,也有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就算保單只能扣到幾千元,也該執行,如果地院執行處認為沒有執行必要,還會聲明異議。因此曾有地院主張對執行人壽保單的金額設立門檻,例如裁定幾萬元以下的保單不能執行,不過案子抗告到高等法院,高院卻以於法無據為由駁回,顯示在修法前,由地院透過裁定的方式設立門檻,目前並不可行。不過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時,要求執行法院裁量時,應審慎處理,賦與陳述意見機會,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關係人權益,為公平合理之衡量。言下之意,希望地院應顧及被保險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並考量債權人有無濫用情形。至於如何進行執行必要性與比例原則的操作,仍有賴具體的規則,與足夠的案例才能實現。
保單藏錢2/欠稅大戶沒法賴 電玩大亨、8億富翁被迫「割地賠款」
人壽險保單以往被視為富人避稅藏錢管道,不少欠稅大戶名下無財產,卻拿大把鈔票買壽險保單,就是看準法院對保單能否作為執行標的意見不一,不過2022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做出「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認定壽險保單可為執行標的,從此欠稅大戶少了一條避稅管道,壽險保單也成為稅捐機關和行政執行署獵稅目標。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和桃園分署轄下就有兩個欠稅大戶案例,兩人不但積欠稅金額合計達上億元,可是名下沒有財產,而且人早已出境,但卻有多張上千萬元的壽險保單,還向稅捐機關喊窮,直呼生活困難、沒錢繳稅!其中綽號「矮仔義」的林鐘義欠稅大戶,曾是新北市赫赫有名的電玩大亨,林鐘義在板橋地區經營「王爺」、「虎爺」等電子遊藝場而財源廣進,林鐘義之子林一帆2005年曾遭兩岸四地黑幫綁架勒贖1億港幣,家屬付出400萬美元贖金名噪一時,當時主導破案的台北縣警局刑警大隊長,就是現今警政署長黃明昭。林鐘義2011年積欠娛樂稅、綜所稅、營所稅5千多萬元,但只清償9萬多元,被發布「禁奢令」,限制他購買、租賃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的商品或服務等。後來林鐘義出境,即使裁定拘提管收對他也沒什麼用處。欠稅大戶名下財產常遭行政執行署查封拍賣,現在壽險保單成為稅捐機關獵稅重點。(圖/翻攝台北分署臉書)還好新北稅捐處發現,林鐘義名下購有累積高達近億元的保單,以人壽保險為主,也包括外幣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稅捐處因而提起民事訴訟求償,主張保單解約償付欠稅及遲延利息,林鐘義和保險公司則聲明異議。雙方2020年起纏訟3年,直到最高法院大法庭的裁定出爐,新北稅捐處才反敗為勝,林鐘義為避免保單被解約、失去投保利益,不但撤回上訴,並主動繳納欠繳的2358萬餘元稅款及執行費用88萬餘元。另一起欠稅大戶更離譜,8旬高齡的徐恒夫家庭年收入曾高達2千萬元,淨資產有8億元之譜,卻拒繳1100萬元的所得稅。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發現他賣房子賺了1.1億元,隔年花上千萬元買了好幾張保單,國稅局先執行他在法國巴黎人壽保單,金額377萬元,徐恒夫則主張自己已高齡80歲,他和家人都依賴壽險契約的保障,主張強制扣押不合法,並對法國巴黎人壽提告。不過高等法院認為,徐投保時,家庭年平均收入2000萬元、淨資產8億元,就算保險契約終止,對徐氏夫婦基本生活影響甚微,因此判決敗訴,徐因未繳交上訴費用9萬5500元,2023年4月遭駁回上訴。國稅局還計畫繼續執行他在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
諾魯2002年才因「中共金援」與我斷交! 「這年復交」賴清德勝選後又斷
位於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島國諾魯共和國(Nauru),於15日宣布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雙方恢復全面邦交關係,等於我邦交國剩12國。據悉,諾魯過去就曾在2002年7月21日與大陸建交,當天正值時任總統陳水扁就任民進黨主席的日子,後來諾魯又在2005年5月14日與我恢復外交關係,如今賴清德勝選後再次與我斷交,時機點相當敏感。諾魯位於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和共和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僅大於吐瓦魯及梵蒂岡。直至1980年代沉積耗盡前,諾魯仍是磷酸鹽的主要出口國;受惠於磷酸鹽的出口,該國的人均收入在20世紀70年代曾居世界榜首。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帶來的環境惡化,再加上管理全島財富基金的減值,諾魯政府開始透過一些不尋常的方法獲取收入。並自1990年代開始,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這幾年更是仰賴澳洲、中華民國、紐西蘭、日本、印度、美國、歐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俄羅斯等國的外援。回顧邦交史,1980年5月4日,諾魯曾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然而2002年7月21日,時任諾魯外長兼總統哈里斯(René Harris)在未經國會的同意下,在香港與大陸建交,同時更獲得1.3億美元的捐助。由於當天正值陳水扁就任民進黨第10屆黨主席,時間點相當湊巧,導致外界分析應帶有「政治意涵」。外交部當時在2天後才主動宣布與諾魯斷交,並發聲明稱,「諾魯政府應自行承擔背棄與中華民國22年邦誼之責任及所有後果。」雖然諾魯一度在2003年7月關閉其駐中國大使館,傳出台諾復交有望,但事後又遭我外交部駁斥。直到中華民國外交部長陳唐山與時任諾魯總統史可迪(Ludwig Scotty)於2005年5月14日在台北簽署復交公報後,兩國才又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沒想到民進黨推出的賴清德、蕭美琴甫在台灣的2024總統大選中勝出,選後第一個工作天,諾魯就又宣布和大陸建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我斷交,這也是蔡英文總統8年任內第10個斷交的國家,續拉高「蔡英文障礙」。目前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權的邦交數僅剩12國,包括亞太地區的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國,非洲地區的史瓦帝尼,歐洲地區的教廷,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聖露西亞、聖文森。
批凱旋苑爭議 李柏毅:以拖待變先騙再說
立委劉世芳、高雄左營楠梓立委候選人李柏毅與台北中山北松山立委候選人謝佩芬28日舉行記者會,怒批侯陣營對凱旋苑爭議「以拖待變、先騙再說」,用各種話術掩蓋不合理之處。李柏毅指出,侯友宜夫妻1995年購買國有土地,1996拿到「凱旋苑」前身大群館的建照,而這些時間點都是侯友宜婚後,依民法規定,應被歸類在「共同財產」的範疇,侯友宜怎麼會沒有份。李柏毅說,「凱旋苑」2011年至2017年期間租若以個人名義申報總計要繳交2269萬所得稅,但用「又昱」公司申報的話,瞬間降低到166萬。他呼籲侯友宜把這中間差額捐出來給青年學子作為補貼,不然口口聲聲說體恤學生,但實際做的卻跟說的不同。李柏毅指出「凱旋苑」的租金貴得不合理,相比東吳大學位於北投鬧區、新建成的「泉思學舍」月租14400,台大太子學舍8210元、政大自強十舍6630元、成大太子學舍6900元等,都可看出「凱旋苑」16500元的房租高到不合理。李柏毅質疑,凱旋苑原本有99門牌號碼,是不是藉著分成好幾間房間,將房屋現值壓到10萬塊以下,如此就不用申報?現在分割成百間,是否又是因為避稅?希望侯友宜清楚說明。希望侯友宜出面來清楚說明,給社會一個交代。
囤房稅2.0最快明年7月上路! 賦稅署長:「這2點避稅」恐暴露於查稅高風險
全球稅法掀改革浪潮,我國2023年陸續通過或實施各項重要稅法,如「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平均地權條例」,及「房屋稅差別稅率2.0」等,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近日在一場講座中對此也提出2點建議,呼籲民眾要「避免曝露於查稅」高風險。立法院19日正式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囤房稅2.0),其中關鍵條文第5條法定稅率經三讀通過,將囤房稅法定稅率由現行1.5%至3.6%調升至2%至4.8%。這次修法也擬定「全國總歸戶」和「全數累進稅率」,預計最快民國113年7月1日生效,114年5月正式開徵。近年來反避稅已成國際共識,多國陸續實施「移轉訂價」、「CFC (受控外國企業)制度」,及「BEPS(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1.0及2.0」等新制,使全球邁入全新的稅賦環境。宋秀玲表示,在低稅負國家或地區設立紙上公司,利用三角貿易配置不合常規之利潤,或轉投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事業,保留利潤不分配,規避我國稅賦之情形將遭受嚴重挑戰之外,民眾應重新檢視全球營運布局、交易安排、資金存放與投資架構,除基於商業理由,有必要才在低稅負地區設立受控外國企業,避免曝露於查稅的高風險。國泰世華銀行12月舉辦《守富傳家 稅務傳承》講座,分享其觀察,多數民眾大都迫於健康問題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才倉促進行傳承規劃。然而,台灣民眾所偏好的不動產資產,在傳承處理時較複雜且費時,最後往往迫於辦理傳承的時間壓力,需面臨較高的稅務成本。國泰世華銀建議,不論採取何種方式傳承,「趁早規劃」仍較為適宜,可考慮多家結合「傳承六寶」中的保險、信託、私募股權基金、遺囑等工具,諮詢銀行專家團隊資源,以因應全球稅法改革浪潮。
「雙11」跨境網購 關務署籲「這3點」需注意
「雙11」網購熱潮來臨,財政部關務署提醒民眾,如果海外網購,應該注意購買的物品是否需要經主管機關查驗、檢疫才可以進口;預報關制度3.0也已經上線,要注意實名認證APP推播訊息;以及跨境快遞、郵寄貨物免稅額度僅限2000元以下,上、下半年各6次,要注意是否超限應該繳稅,也不要利用不當手段規避稅負。關務署表示,民眾跨境網購,常以快遞或者郵寄的方式運送到台灣,不過部分貨品有輸入規定,例如食品、健康食品、藥品及動植物產品等,需經過相關的主管機關檢疫合格才能夠進口。尤其像違規快遞豬肉相關產品罰則相當重,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關務署提醒,民眾網路購物如果沒有確認相關輸入規定,未取得輸入許可文件,就可能無法提領貨品,或依規定該貨品退運、或遭主管機關裁罰。此外,為了避免民眾被冒名報關、降低包裹詐騙,自今年8月22日起,「EZ WAY易利委」APP升級實施預先委任3.0,俗稱預報關制度,加入曾經有違規進口紀錄,或者多次未回復確認委任關係,以及APP帳號使用異常等高風險族群,都要先確認委任關係,海關通關系統才會接受其進口貨物申報、民眾才可能領到貨。關務署統計,目前預先委任人數已經達96.9萬人,占APP使用人數16.3%,今年10月預先委任的報關數占實名認證報單比率,已經超過30%,達31.82%,提前達到海關預定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進口貨物「低價免稅」規定,為進口貨物完稅價格2000元以下免徵貨物稅、關稅及營業稅,上半年、下半年各6次,民眾應避免透過「化整為零」、「高價低報」等方式規避課稅。
囤房稅2.0各方角力 最高稅率達10%
囤房稅2.0立委、黨團提案重點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周三(18日)審議,行政院、黨團與立委所提案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共計21案,可說是囤房稅2.0大鬥法,部分黨團、立委提案最高稅率達到10%,其中又以立委吳怡玎6戶以上就要課徵10%最嚴格。行政院院會9月底通過財政部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俗稱囤房稅2.0,修法重點包含非自住房屋採全國總歸戶,稅率從1.5到3.6%提高為2到4.8%;地方政府要依據標準訂立差別稅率;課稅所屬期間為前一年的7月1日到當年度的6月30日;以及房屋現值10萬元以下免稅,排除法人,自然人則以全國3戶為限等。除行政院版本,黨團、立委針對《房屋稅條例》修法提案就高達20個。針對第5條住宅使用的房屋,立委江永昌提案應該要課加徵空置(屋)稅,另立委與各黨團多同意多屋族群應該要提高現行稅率,甚至達到10%。像是民眾黨提案,第10戶房屋以上就應該課徵10%;時代力量黨團第7戶以上者,最低不得低於6%、最高則以10%為限;吳怡玎則是6戶以上就要課徵10%。建商的餘屋,行政院版本規定2年之內稅率為2到3.6%,超過2年則回歸一般囤房稅課徵;民眾黨版本為起造人1年內未出售者,按1.5%課徵;賴士葆則認為建商興建房屋主要目的是銷售,興建後的待售尚難認定是囤房動機,因此待銷售的房屋課房屋稅,2年內未出售者,稅率減半課徵。此外,對於房屋標準單價,現行是每3年評定一次,不過民眾黨、時代力量黨團、賴士葆認為應要縮短至2年重新評定,才能遏止囤房、抑制不當炒作房價行為。對於部分住屋者刻意將房屋分割小坪數,使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以下,規避房屋稅,行政院版本已經排除法人,自然人全國限3戶。立委蔡易餘認為應該直轄市限制3戶、立委賴品妤版本較接近行政院版,賴士葆則認為刻意分割房屋來爭取規避稅負,對於未分割者不利,因此提修法應將自住房屋低於30萬元,就符合免稅的標準。其他修法還有賴品妤提案,應該將多戶卻未能有效利用的房屋稅收撥入住宅基金;時代力量、立委高嘉瑜則提地方的不動產評價委員會運作辦法、規程,應該由財政部訂定;以及時代力量也提,滯納金若因不可抗力或者不可歸責納稅義務人,原因消滅後的10日內向稽徵機關提出具體證明,申請延期或者分期繳納,並免徵滯納金。
囤房稅2.0「影響百萬戶」 5大QA一次看
行政院第3872次會議今(21日)討論通過財政部擬具之「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俗稱「囤房稅2.0」,就房屋所有人之住家用房屋採全國歸戶,針對持有多戶且未作有效使用者,課以較高稅率。財政部期盼最快明年7月上路,未來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多數非自住持有者稅率調高為2%至4.8%,將影響96.8萬戶至135.8萬戶;財政部估計有望增加稅收約新台幣45.7億元至55.7億元。《CTWANT》為此也彙整5大QA一次看。囤房稅2.0方案為何?何時上路?若按照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所謂的「囤房稅」就是自用與非自用2種住家用房屋,自用房屋稅率1.2%,其中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有3戶限制。而非自用房屋稅率為1.5%至3.6%,由各縣市制定差別稅率。「囤房稅2.0」則將自用住宅稅率維持在1.2%,一定金額以下的單一自住稅率將調整至1%;非自用住宅的稅率則從1.5%至3.6%調升至2%至4.8%之間,但特定房屋除外,包含符合一定條件的出租、繼承、建商餘屋。而本人與配偶、未成年子女,自住房屋稅一樣以3戶為限。另授權由各縣市政府自訂囤房稅率,預計民國113年(2024年)7月1日開始實施新制,114年(2025年)5月開徵。此外,若想要適用自住房屋稅率,除現行規定需實際居住等,修法後,將新增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完戶籍登記」這一必要條件。囤房稅2.0影響範圍為何?哪些人會被囤房稅2.0課徵?財政部預估,調降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受影響房屋數約310萬戶。其餘調整非自住房屋稅率等修正部分,預估受影響房屋數約96.8萬戶至135.8萬戶。粗略估算下來,單一自住平均每戶省稅逾700元,囤房等非自住房屋每戶平均增加稅額4300元至5000元不等。至於會被課徵囤房稅2.0的族群則包括:持有長期庫存的建商、持有多戶房產並出租的房東、非自住供旁系親屬使用。囤房稅2.0上路後房東會被加稅?繼承共有、建商餘屋怎課徵?出租且誠實報稅,租金所得達一定標準的房東,稅率將從現行的1.5%至3.6%,降低至1.5%至2.4%。繼承取得共有住家房屋,稅率將從現行的1.5%至3.6%,降低到1.5%至2.4%。建商待銷售住家房屋,持有2年以內的部分,稅率由1.5%至3.6%,調整到2%至3.6%。不過,若建商餘屋持有逾2年,稅率將落在2%至4.8%。房屋稅持有戶數如何計算?房屋稅在新制上路後以每年2月最後一天為納稅義務基準日。同時,房屋稅維持每年5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徵收。房屋使用情形若有變更,納稅義務人應於每期房屋稅開徵40天、即當年3月22日前,向當地主管稽徵機關申報。切割小坪數、信託房屋可規避囤房稅2.0?現行住家房屋現值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下免徵房屋稅,因此為避免有人動腦筋想增編門牌號碼,把房屋分割為小坪數、拉低現值避稅,未來免稅適用對象,將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並排除法人等非自然人適用。此外,房屋所有人是未成年子女、高齡長輩時,為避免房屋遭挪用,信託可約定不動產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處分,或是到達指定年齡後,由銀行將不動產返還受益人。另為防杜多屋族利用信託方式,降低自己的房屋歸戶數量以規避較高稅率,修法後持有戶數計算將歸在委託人,而不是受託人。但若是「他益信託」,也就是信託的委託人、受益人不是同一人,當受益人已確定並享有所有信託利益,這類信託房屋就要在歸戶時併入受益人戶數計算。
超思進口蛋「5疑點」 前特偵組檢察官:疑農業部圖利私人
超思公司進口巴西雞蛋,過程疑雲重重,前最高檢察署特偵組檢察官、律師鄭深元在臉書PO文「超思沒問題?你相信?」,整理分析超思公司立、進口過程的5大疑點。鄭深元指出,缺蛋與covid-19疫情期間缺疫苗情況不同,不是緊急狀況,政府採購仍需依法為之。但超思一案,原來政府可以隨便地將政府採購交給一家莫名其妙的公司,而超思無任何成本,卻至少坐享3800萬元利益,農業部是否涉及圖利私人,盼望檢調可以偵辦還人民一個真相。鄭深元指出,報載超思公司在今年蛋荒時期,受農委會(現農業部)委託進口生蛋8814萬顆,價金高達4.7億多元外(巴西端離岸出口價格3.4億元,差額為1.3億元),占了進口總量60%,遠超過其餘專業蛋商數十倍之譜。而超思資本額竟然只有50萬元,超思完全不需任何營運成本,就可以賺到3800萬元之手續費,天底下怎會有這麼好康的事。他認為,超思自成立公司、採購進口雞蛋過程至少有5大疑點。1.超思公司設立登記問題重重:依據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超思登記在高雄市岡山區,資本額只有50萬元,負責人為秦語喬,公司在去年9月5日設立登記。又以公司登記地址(高雄市岡山區岡榮路15巷10號 )查詢,公司是一棟二樓的鄉下透天民宅,並無任何公司營運跡象,恐是虛設行號。又以負責人秦語喬查詢同時擔任負責人之公司,尚有岡山吳記蛋行,但公司資本額僅2萬5000元,且已在2008年停業。報載,秦語喬為超思負責人,僅出資5000元,則其餘出資人是誰、出資多少均有疑義?何以秦女擔任負責人?又其吳記蛋行早已停業16年,顯見秦女早已無營業能力,或因年歲已大,則其何以在去年9月因蛋荒再度「及時」復出參與投標?且二天就拿到巴西之檢驗證明?是否為人頭?不無可疑。2.超思無任何營業實績,竟能承接政府5億元標案,且事關食品安全衛生,對民生有重大利害?政府採購對投標者之公司資本額、營業(進出口)實績,向有嚴格之限制,以確保廠商有履約能力。就一個在政府採購生蛋作業才剛開始之際即突然倉促成立之公司,甚至本來係停業中,過往無任何營業、進出口實績,亦未見有向巴西進口之相關能力,如何能通過政府審核獨得上開標案?且標案金額高達5億多元,且生蛋涉及食品衛生安全、檢疫問題,亦非同小可。何以農業部之相關轉投資公司,如「台農發」(資本額1億6000多萬)僅少量進口,農業部卻將進口之重責60%全部交由超思辦理?且選擇向最遠、嚴重禽流感疫區之巴西進口生蛋的考量為何?又需面臨運送、保存、檢疫、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農業部自己台農發進口生蛋數量甚至不及超思五分之一,則政府委託超思採購,究竟有何用意?實在不難令人懷疑。3.超思無需資金調度能力、經營能力、通路即可坐享其成?農業部部長陳吉仲聲明指出,超思資本額雖僅50萬元,但有強大的資金調度能力。請問強大資金調度能力是哪邊看得出來?政府採購廠商不用提出文件證明,政府就能感應他有強大資金調度能力?又資金調度能力莫非是進口生蛋最重要的條件?經對照農業部公告的合約顯示,超思只要取得巴西之報價單,生蛋還沒進口前,即可以向農業部請款,由農業部支付款項給超思,以「代收轉付」的方式處理,完全不需由超思先行代墊款項,甚至將來因匯差原因損失,農業部亦會補足全部匯差,不致使超思受到任何損失。既然合約約定超思無需代墊,為何陳吉仲說超思有強大的資金調度能力?到底在隱藏什麼?再者,進口生蛋,除需具備與巴西蛋商溝通下訂的能力,亦需有語言之專業能力,且應具備一定國際信用,這部分未見農業部展示過超思優異的葡萄牙語溝通之能力及國際信用?且超思從頭到尾無任何人員現身,亦無任何辦公處所,報關進口後,也沒有看到他有將生蛋倉儲、運送前往賣場之運輸、配送能力?這部分,如果是委由台農發辦理,勢必駕輕就熟,但卻由超思坐享收益,是否台農發或其他廠商代辦,利益由超思享受,過程不得而知。若此事屬實,無異是圖利私人,且排除其他合法競爭廠商,若要說其中無鬼,沒人相信。4.超思僅出名,無任何成本,其他一切由農業部代為處理,即可獲利3800萬元之手續費,恐是利益輸送。超思不需墊款,所有款項由農業部依據超思提供巴西方面的報價單即出款,由超思匯往巴西或開立信用狀,且匯損亦由政府補貼,生蛋進口報關、檢疫後的倉儲、運送無需超思負責,幾無任何成本,雞蛋價格差額、關稅、營業稅、管銷 成本等費用均由政府「吸收」,如此超思這麼辛苦,即可獲得3800萬元「收續費」收入,超思什麼都沒做,卻能憑空獲利,而且成本僅50萬元(還不確定是否確有資本額存入公司等違反公司法第9條規定情事),最大責任僅50萬元,超過都不用負責,便宜行事的程度,令人咋舌。5.超思不要出事還好,頂多是利益輸送,一旦出事,就是一筆爛帳。台灣濫用公司登記制度行之有年,一堆公司設立之後並無實際營業,僅開立發票助他人逃漏稅、洗錢,或者避稅、避責,以法人人格規避、切斷各種民刑責任,各種態樣不一而足。之後公司無利可圖之後,財產、出資額去向不明,歇業、停業一堆,之後公司也無正常之清算、反清算制度,股東後續責任無從追究,剩餘財產去向不明,債權人求償無門,正是台灣長久以來公司法制之弊病。而超思,具有上列全部的缺點,其進口生蛋關係食品安全衛生、動物檢疫各方面專業,若發生危害,其所需負之最終責任豈止於資本額50萬元,超過50萬元,股東全無責任。對僅能負擔50萬元責任之公司,農業部竟允許他進口5億多元生蛋,如果有事,如爆發大規模禽流感、動物傳染、沙門氏菌感染致人成殘,50萬元資本額杯水車薪,人民將求償無門?莫非政府能夠負責?而且允許50萬元資本額、公司營業狀況不明之公司承接政府5億多元之食品採購,絕對不符合政府採購相關要求,農業部假緊急之名,置法規、食品衛生安全於無物,可見一般。
為避囤房稅 前7月房屋贈與移轉逾3萬棟 創9年新高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前7月全國房屋贈與移轉棟數3萬1835棟,創下9年同期新高,年增率5.38%。官員指出,以今年每月贈與棟數3500棟至5500棟來看,如果趨勢不變,全年房屋贈與棟數可望上看5萬棟。近年房屋贈與棟數。(圖/傅沁怡製表)官員分析,2016年到2021年全年贈與棟數大致平穩在4.3萬棟上下,但去年全年暴衝到4萬9805棟,比前一年多了5139棟、年增逾1成,除了民眾財富傳承相關資產配置,推估應與部分縣市採取囤房稅有關。以六都為例,除新北市囤房稅是自今年9月1日上路,其它五都先前已採行囤房稅,去年六都贈與房屋棟數3萬7033戶,年增率12%,高於全台平均增幅。依財政部先前公布的今年前7月資料,六都非自住房屋(即可能被課到囤房稅的房屋)戶數以新北市13.5萬戶最多,台中市10.5萬戶,台北市9.2萬戶,高雄市8.3萬戶,桃園市6.9萬戶,台南市則是4.3萬戶。依現行房屋稅法,個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全台可持有3戶自住房屋,也就是說,某甲名下若有5房,其中2房贈與成年的已婚兒子乙,原則上這5房都可依自住房屋計稅,但同時要考量贈與有每年244萬元免稅額限制。財政部在立法院新會期把房屋稅條例修正列為優先法案。會計師分析,囤房稅2.0因為是採全國總歸戶,且各地方政府都必須實施,可能會讓多屋族移轉房屋避稅的需求更加迫切。會計師指出,實務上常見方式是夫妻先互相贈與,之後再各自用每人一年244萬元的免稅額度贈與子女,最多可創造出一年488萬免稅贈與額度;且有許多贈與操作是移轉部分持份,例如贈與房屋1/3所有權,但在統計上仍為一棟,也是贈與棟數攀升的原因之一。房屋贈與高峰是在2013年至2015年,全年贈與棟數都超過5萬棟,官員指出,今年全年贈與棟數若破5萬棟,將是9年來首見。會計師表示,過去民眾傳承不動產相關財富時,會在贈與和繼承間游移,但近年因房價高漲,相關部會限縮房貸成數及寬限期,加上最直接衝擊多屋族的囤房稅,使得不少人傾向以移轉房屋給親人的方式來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