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
」 基隆 棄屍 野火 冷氣團 洛杉磯![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6254/sm-1dedd79a81d30bc4670f3ffbf914a5ed.jpg)
百貨蛇年開戰1/LaLaport插旗南港恐造成「交通地獄」 這支外籍兵團拚300億營收
「台北的百貨公司超多!」光是信義區0.5平方公里內(約莫2個大安森林公園)就有15間百貨,堪稱全世界百貨密度最高的區域。即使如此,百貨業者並未停下腳步,金蛇年台北有3間大型商場要大展身手,包含三井不動產集團的南港LaLaport、大巨蛋遠東Garden City及統一集團Dream Plaza,總超過10萬坪商場搶在今年開幕,再掀戰火。這場百貨三巨頭大戰中,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是唯一的外籍兵團。從和服服飾店轉進不動產業的三井不動產,1914年設立、1949年上市,跨入住宅和度假地事業,建造日本首座摩天大樓霞關大廈,更成功打造13座MITSUI OUTLET PARK。穩居日本商用不動產龍頭的三井不動產集團,近來拓展海外市場,其中又以台灣為重點。2016年,台灣三井不動產以「MITSUI OUTLET PARK林口」,首度進軍台灣,營運首個週末就創下單日訪客數10萬人高峰。三井OUTLET開在郊區林口,提高餐飲佔比的策略,寫下亮眼營收,讓台灣零售業者刮目相看。近5年,三井不動產也馬不停蹄地在北中南新開店,包括台中港、台南及林口二館等3間OUTLET,還引進母集團百貨事業「LaLaport」,第一間開在台中,2024年營收一舉超過260億元,儼然零售新天王。接下來,三井不動產將在南港經貿園區C3複合式商場打造LaLaport。為何插旗南港?三井不動產內部曾評估,此案緊鄰南港展覽館、中信金融園區,鄰近有捷運板南線及文湖線,與高鐵南港站形成三鐵共構站,將吸引大量國內外商務旅客,周邊有密集的住宅人口,未來商機及周邊效益可期。南港LaLaport早在2017年向台灣人壽承租,2年後動土,原訂2021年底營業,但因工期、疫情等因素延後,蛇年開春後確定3月20日開幕,樓地板面積4.7萬坪,遠超過台北101購物中心的2.3萬坪。據了解,南港LaLaport將有近300間店鋪進駐,設有威秀影城、台北市首間LOPIA日本超市、Kidzania兒童體驗等設施,是一個匯集高端時尚、異國美食、居家生活、親子娛樂、藥妝美容的全方位商場,預估能帶動三井集團台灣業績衝向300億元。日本大型連鎖超市「LOPIA」首度插旗台北市,將在LaLaport南港店開幕。(圖/報系資料照)至於LaLaport和信義區、東區百貨有何區別?三井不動產內部人員告訴CTWANT記者,LaLaport定位是「區域型購物中心」,以所在區域的居民需求出發來規劃商場,像三井在日本的LaLaport據點,除了服飾餐飲娛樂店舖,還有寵物美容、藥局、診所、廚藝教室、瑜珈中心、按摩舒壓、美甲等,依周邊居民或顧客需要而引進,「這跟台灣民眾熟悉的『都心型百貨』常見店舖,有些差異。」新商場的開幕令不少台北人期待,對南港人來說可能是交通惡夢的開始。南港居民張先生就告訴CTWANT記者,「現在週六、日或南港展覽館有大型展覽時就會很塞。」對於接下來LaLaport的進駐,他表示,「一定更塞,不過之後又多一個可以遛小孩的地方,其實也不錯。」事實上,去年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在南港展覽館登場,4天即創下10萬觀展人數,較前一年人潮暴增7成,為「史上最多的一次」,大批人流、車流,以及總統車隊交管,造成汐止往南港路段大塞車,市區車潮也是水泄不通。由於LaLaport緊鄰南港展覽館、中信金融園區,加上捷運汐東線工程即將啟動,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提到,台中LaLaport在2023年5月開幕時湧進約3千人造成周邊交通大塞車,且觀察內湖Costco假日購物車潮來看,南港周遭道路服務水準怎麼可能不塞車?台北市政府也表示,「將成立專案小組因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5265/sm-698b79a473d0868b12ed06b1fd10e36f.jpg)
斯里蘭卡全國停電!能源部長證實:是一隻猴子所為
斯里蘭卡週日(9)發生嚴重停電,因為一隻猴子接觸了位於科倫坡郊區帕納杜拉地區一個變電站的電網,導致全國停電。據外媒報導,一隻猴子接觸了位於科倫坡郊區帕納杜拉地區一個變電站的電網,擾亂了整個電網,自周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開始,許多地區停電超過5個小時。能源部長賈亞科迪(Kumara Jayakodi)證實,猴子闖進變電站導致整個電網故障,「一隻猴子接觸到了帕納杜拉電網的一個變電站。」雖然停電影響了多個地區,但能源部門迅速恢復基本服務的供電。國家醫院和其他重要設施的電力則在1小時內恢復,確保關鍵營運不會中斷。除了斷電之外,官員警告稱,停電還可能對一些地區的飲用水供應造成嚴重影響。斯里蘭卡官方正在努力對水源系統的影響降至最低,並確保基本資源的供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95099/sm-7a1b0073feaeaa8f341905bc8c884d1f.jpg)
阿根廷河流一夕變紅!血流成河驚悚畫面曝 居民怒了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郊區的河流變成紅色,當地居民抱怨,河裡甚至飄來惡臭,並將此歸咎於汙染。除了嚇壞當地居民,由於該地鄰近生態保護區,污染疑慮也引發外界關注。根據《衛報》和阿根廷媒體報導,位在阿根廷首都以南約 15 公里的阿韋利亞內達市(Avellaneda)、伊夫拉阿布爾鎮(Villa Inflamable)的薩蘭迪河(Sarandi River),6日變成詭異血紅色,甚至散發出刺鼻氣味,當地居民形容「一覺醒來,整條河就像血流成河」,引發恐慌。報導稱,薩蘭迪河流經工業區和貧民區交錯的地帶,沿河分布著多座工業建築,像是皮革加工廠和紡織廠,以及燃燒工業廢棄物的焚化爐,當地排放廢水情況很普遍,附近居民也不止一次目睹河水變色。不過報導引述住戶說法,這次顏色因為太驚人,加上味道相當刺鼻,「光是靠近聞到味道都會覺得反胃噁心」。自 1990 年代以來,當地居民持續對幾間當地企業提出投訴,其中幾起涉嫌環境污染的案件在審理中。這起事件曝光後,阿根廷環境部已派員到現場採集水樣,並進行相關檢測,初步檢測未發現有毒物質。環境部門目前仍在進一步分析變紅的真正原因,以確認汙染是否來自特定工廠;河水顏色目前已稍微恢復,但汙染問題仍未解決,居民擔心若政府不嚴加控管,恐怕還會出現更多驚悚的河水顏色。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的河水變成詭異的血紅色。(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5061/sm-5a81748ee8380ef9db46ba337878b9ed.jpg)
8條巨蟒「死亡纏繞」! 村民見獨特奇景紛紛驚呆
泰國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蛇類是比較豐富的,而且天氣炎熱的季節,蛇類活躍更加頻繁,家住郊區或者野外,稍不注意,就會與蛇來個接觸。近日在當地的消防單位接獲一名40歲村民通報,表示他家附近空地發現居然有8條巨型蟒蛇糾纏在一起,許多村民見狀後直呼從未見過這樣的奇景。泰國村民發現有8條巨蟒纏繞在一起。(圖/翻攝自khaosod) 根據泰媒khaosod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沙繳府瓦塔納那空縣(Watthana Nakhon)塔奎延鎮(Tha Kwian),據消防單位說法,當地一位40歲村民表示,在他家附近的空地發現8條巨型蟒蛇糾纏在一起,由於蟒蛇數量過多,因此只能求助專業團隊進行捕捉。消防單位獲報後,也立即派遣救援人員前往現場查看,果然發現8條巨蟒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於蛇的數量過多,且體型較大,許多村民更直呼令人毛骨悚然,還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奇景。報導稱,地方官員隨即聯絡專門處理蛇類的沙繳府基金會爬蟲類救援隊,尋求專業支援,而救援隊隊長本塔姆(Boontham Anusit)率領隊員攜帶捕蛇工具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將8條巨蟒全部捕獲,並一一裝入肥料袋內。這些蟒蛇事後被送往塔奎延鎮行政辦公室進行檢查,經過評估,未來會帶到適合的自然環境野放。專家表示,被蟒蛇咬傷,雖然不會中毒,但造成的傷口很容易感染,所以一旦被蟒蛇咬傷,也需要及時到醫院處理,萬不可大意。相對於咬傷,蟒蛇最令人恐懼的一點就是它們的「死亡纏繞」。科學研究發現,當蟒蛇的體型超過了3公尺時,纏繞力量是非常恐怖的,一旦被纏上,即便是一個健康的成年男子,也無法自行掙脫,若是脖子等部位被纏,很容易就會窒息。泰國村民發現有8條巨蟒纏繞在一起。(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93572/sm-cc25592877aad610f3c9530c52e5aefc.jpg)
年假最後一天「氣溫再下降」 明起強烈冷氣團侵襲3天
今(2)日為大年初五,也是農曆新年連假的最後一天,但在這最後放鬆的日子中,外面的天氣卻是再度下降。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提到,由於受到大陸冷高壓逐漸南下影響,2日各地氣溫都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而且各地也有短暫雨的發生機會,但會較前一日好上許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發文表示,由於受到大陸冷高壓逐漸南下影響,2日各地氣溫都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全天氣溫北部東北部15-18度,中部14-23度,南部東南部15-23度,入夜之後感覺較前幾天冷,提醒今天外出要攜帶保暖衣物。天氣方面仍然不太穩定,西半部白天還是有短暫雨發生機會,不過雨勢較前一天緩和一些,北部東北部白天雲多偶雨,到了晚上受到華南水氣通過影響,北海岸與東北角山區雨勢還會更加明顯。而自3日起,大陸冷氣團南下,白天起各地氣溫將溜滑梯式下降,北部東北部晚間低溫9-11度,中部低溫10-11度,南部東南部低溫12-14度,明顯感受寒冷。而且3日同時有波華南水氣通過,各地雲量多偶有雨,北部東北部更是整天有雨,感受濕冷,工作外出記得攜帶雨具。華南水氣的影響到3日,4日起後各地降雨減少轉乾冷,這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最冷的時間點就落在4日到5日白天,平地低溫11度左右,山區及沿海郊區則有機會下探8-9度,雖然不像上週寒流這麼寒冷,但仍是波不弱的冷空氣,提醒家中有長者或較怕冷的朋友還是要注意身體健康。室內取暖要注意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從5日晚間開始,強烈大陸冷氣團減弱,各地氣溫一直到週末都呈現緩步回升趨勢,白天高溫在7日、8日後都可以回升到20度以上,下波冷空氣約在9日報到,降溫幅度目前各種預報模式分歧大,還要再持續觀察。(圖/翻攝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而氣象專家吳德榮也在「洩天機教室」中發文表示,2日晨苗栗有濃霧;截至5點42分,本島各縣市平地的最低氣溫苗栗(三灣鄉)12.5度;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13至15度:北部(新北石碇區)13.4度中部(台中沙鹿區)14.0度南部(台南佳里區)15.2度東部(宜蘭礁溪鄉)15.4度最新(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2日鋒面快速掠過,北部、東半部及部分山區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氣溫降、北台明顯轉涼,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涼。2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13至19度中部14至26度南部15至27度東部15至24度最新歐洲模擬,3日強冷空氣南下,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雨,氣溫遽降、北台愈晚愈濕冷,明晚北台平地最低氣溫已降至9度左右;4、5日濕冷轉乾冷,平地最低氣溫約可降至8度左右;達「強烈大陸冷氣團」(10度<台北測站≦12度)的機率高,應注意保暖。3日至4日晨,2000公尺以上(太平、合歡⋯)高山有飄雪機率。5日晚起則需3000公尺以上高山才有飄雪機率。最新各國模式模擬調整為,6、7日冷空氣漸減弱,氣溫逐日漸升,7日明顯回暖。下半天起模式呈現分歧;8日歐洲(ECMWF)模擬,另一波強冷空氣已南下,美國(GFS)模擬則台灣仍在暖空氣內。兩國模式皆持續調整中,應繼續觀察。左為最新(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8日20時850百帕氣溫及風場圖顯示,另一波強冷空氣已南下,零度(紅)線觸及北部陸地。右為最新(1日20時)美國模式(GFS),8日20時850百帕氣溫及風場圖顯示,台灣仍在暖空氣內。(圖/翻攝自洩天機教室)而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也發文表示,統計台北站2015至2024年2月份月最低溫的時間分布結果顯示,在這10年內,就有7年的2月份都有寒流發生(以中央氣象署台北站低於攝氏10.4度為寒流的定義來算),佔統計數據中的70%;其中,寒流又多集中於2月份的中旬發生,共有7次,又佔統計數據中的70%。顯見,2月份發生寒流的機率相對是不低的。再依據今晨最新歐洲EC-AIFS數值模式來看,3日晚起,會有一波強冷空氣南下影響臺灣,強度直逼寒流等級,且冷的時間持續長達2至3天;另外,2月中旬,目前模式預測也還會有另外1波強冷空氣影響,由於時間尚久,不確定性仍大,可以賡續追蹤監測評估。(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3039/sm-5cbc4ac82cfcf40129451652a1adbefa.jpg)
2千年歷史大理石雕像遭打包棄置垃圾桶 希臘警方啟動調查中
希臘近期發生一件超離譜的事情,一尊有著2000年歷史的無頭大理石雕像,被人發現棄置在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郊區的垃圾袋內。據了解,這尊無頭大理石雕像雕刻的是一個身穿長袍的女子,高度有79公分左右。目前當地警方已經展開調查,希望能查明為何此雕像會遭人打包棄置。根據《GB NEWS》報導指出,這個雕像是由新伊皮瓦特斯(Neoi Epivates)當地居民所發現的,隨即通報警方。後續考古學家被邀請前來鑑定其年代。經過初步檢驗,專家確認該雕像來自「希臘化時期(Hellenistic era)」,約是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0年之間,距今至少有2000年歷史。 後續警方曾短暫拘留一名可能與此案有關的人士進行訊問,但最終未對其提出任何指控,並將其釋放。目前這座雕像已移交給當地文物管理機構妥善保存。而希臘警方仍在調查雕像的來源及棄置原因,希望能夠釐清這起離奇事件的來龍去脈。報導中也提到,在擁有豐富古代遺產的希臘當地,這類的意外發現並不罕見,有時候當地進行施工工程和日常活動時,就會莫名發現隱藏在地下的歷史文物。像是在2024年12月,就有天然氣工人在雅典衛城(Acropolis)附近安裝天然氣管道時,意外挖掘出一尊羅馬時期的赫密士(Hermes)雕像。 此外,塞薩洛尼基當地的地鐵系統在建設過程中,也在地下挖掘出大量考古寶藏。也因為如此,當地地鐵站如今成為一處獨特的展覽空間,展示了超過數萬件歷史橫跨希臘、拜占庭(Byzantine)和鄂圖曼(Ottoman)時期的手工藝品,其中包含一條保存完整的羅馬時期大理石鋪設道路,讓現代旅客能夠一窺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2131/sm-7e23547c0a101fad6b2e341396c3bb92.jpg)
春節前寒流報到!小年夜剩10℃ 收假北東恐變天
今天(24日)到週末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天氣陰並有局部短暫雨機會,週日(26日)起寒流逐漸南下,小年夜(27日)氣溫相當寒冷,北部、東北部普遍都在10度左右,中部晨間低溫也只有大約12度、白天高溫14至16度,南部及花東白天有15至20度,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歐宗學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發文指出,今天仍有些水氣通過,配合東北季風環境,北部、東半部天氣陰並有局部短暫雨機會,中部到台南目前雲量偏多,預估白天期間會減少、轉多雲天氣,有陽光露臉機會,更南端的高屏地區天氣相對穩定,晴時多雲。週末2天台灣附近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半部天氣比較陰沉,且水氣稍增多有短暫雨機會,迎風面的降雨會比較明顯、陰雨時間較長;中南部平地大致是晴到多雲天氣,山區附近雲量偏多且有短暫雨。氣溫可能稍微降低,但在北部地區才會明顯感受到降溫,預估在未來這幾天逐日都會稍降1至2度左右,週日北部濕冷的感受較明顯,中南部日夜溫差大。未來一週溫度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歐宗學表示,週日晚起寒流就會逐漸南下,由於冷空氣南下時間剛好在晚間且速度快,預估下週一(27日)晨間的氣溫就會相當寒冷,北部、東北部普遍都在10度左右,配合陰雨天氣,白天高溫僅有12度、濕冷的感受會非常明顯;中部晨間低溫也只有大約12度、白天高溫14至16度,南部及花東相對比較溫暖一些,白天還有15至20度。下週一晚起到下週二(除夕,28日)水氣就會減少,冷空氣仍持續偏強,因此會轉為乾冷型態,要注意夜間的輻射冷卻降溫,預估台南以北、東北部地區都有10度以下的極端低溫發生機會;高屏地區、花東低溫也僅有12度左右,郊區或近山區也可能會出現更低溫的數字。歐宗學說,轉乾冷以後,低溫時間會比較侷限在早晚時段,預估白天會回溫一些,雖然北部高溫僅有14至15度,但至少在戶外有陽光時,感受會比較溫暖。未來幾天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至於下週三(初一,29日)、週四(初二,30日)大致維持類似的偏乾穩定環境,並有機會延續到下週五(初三,31日),冷空氣則會逐漸減弱,但由於雲量偏少,夜間仍有明顯的輻射冷卻降溫,因此早晚依然寒冷,日夜溫差相當大。歐宗學也提醒,寒流影響期間適逢春節,民眾南來北往或是出遊走春時,務必都要注意氣溫變化,做好禦寒措施,使用電暖器設備也要注意用電安全。而到了下週六(2月1日)、週日(2月2日)準備收假期間,預報會有鋒面系統通過台灣附近,後續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可能會有較大的天氣變化、再度轉陰雨型態,由於預報時間還有點久遠,確切的影響時間、程度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還是要持續留意最新的天氣預報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9593/sm-c6c47116551a1c99482eb5d15a9295a3.jpg)
人夫周末常跑公婆家! 妻好奇一查「超市會員卡點數」果然外遇
澳洲一名人妻近期發現,尪經常選在周末回公婆家,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透過查超市「會員卡點數」,居然意外發現老公外遇,也讓這名人夫付出慘痛代價。凱西在網路上分享,她有一個女客戶懷疑丈夫可能出軌,所以請她幫忙調查,還真的查出丈夫偷吃。(圖/翻攝自Tik Tok)根據《每日郵報》引述在澳洲提供私家偵探服務的女子凱西(Cassie Crofts)的分享,她有一位女客戶懷疑丈夫可能外遇,所以請她幫忙調查。這名女客戶表示,丈夫最近時常獨自回新南威爾斯州的老家探親,由於以前很少回去,於是讓她起了疑心。凱西表示,一開始們查了這名人夫和女客戶的共用信用卡,發現對方常去消費的店名,未有實質幫助,因此她建議女客戶檢查兩人共用的超市會員卡,因為會顯示消費店址,結果女客戶發現,老公實際上未在新南威爾斯州消費,而是在昆士蘭州郊區購物,而這地點正好是丈夫前女友住處附近。凱西在影片中表示,這名人夫因為貪小便宜,結果卻讓他付出慘痛代價,「你在商店可能省了10澳幣,約台幣203元,但離婚的費用卻非常高昂」。凱西的影片曝光後,立刻獲得不少網友留言,「我也是透過會員卡發現外遇」、「我查詢會員消費紀錄時,發現我丈夫買了保險套和兒童用品,可是我們沒有小孩」、「哇,我不知道看消費紀錄可以查到地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89553/sm-c9e415d1a0ef1f83c42b1cd622ea0cbd.jpg)
印度爆詭異現象「逾30人集體掉髮」 醫揭主因…台灣1環境可能發生
近日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部分村莊出現詭異現象,有3個村落超過30位村民因不明原因,開始集體嚴重脫髮,甚至在短短幾天內變成禿頭,甚至連鬍子也脫落。對此,台灣醫師也做出說明了。本站曾報導《印度數村莊齊現怪病! 30多人「集體脫髮」...有人連鬍子都掉光》,內容提到馬哈拉施特拉邦郊區的邦德岡(Bondgaon)、卡瓦德(Kalwad)和興納(Hingna)3個村莊,近來陸續出面村民「集體落髮」的現象,約30多人飽受困擾。有年輕人的髮量在10天內快速減少,就連臉上的鬍鬚也開始脫落。對此,台灣皮膚科醫師徐常捷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透露,真菌感染會造成急性落髮,若發生在頭髮為「髮癬」(頭癬),發生在皮膚則為皮癬,常出現在感染或免疫力下降者,「以此案而言,感染是最可能發生的原因。」他指出,這類急性落髮嚴重會導致疤痕性落髮,也就是毛囊纖維化,造成永久性缺髮,因此務必儘速治療,以免未來禿頭。至於傳染途徑,真菌感染是透過直接接觸,會出現群聚性感染,常發生在互動較頻繁、環境較差的族群中,以台灣來看,可能發生在托兒所等群聚環境中,較不可能透過飲水等其他方式來傳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9482/sm-82cde83b635c26bfb45c3b0ccde292a4.jpg)
板橋殯儀館重建、拆遷? 新北議員怒:八里不應是鄰避設施的博物館
板橋的新北市立殯儀館要原地重建還是遷建不僅各方爭論不休,更引起國民黨議員內戰,近日社群平台出現遷移至八里台北港可行性的討論,不過當地議員陳偉杰則在臉書發文反對,表示市府已經規畫新建第二納骨塔,加上已有汙水處理廠、垃圾焚化廠、公私立墓園、砂石場,八里不應是鄰避設施的博物館。陳偉杰說,八里已有汙水處理廠、垃圾焚化廠、各公私立墓園、砂石場,加上長年擺放在台北港區的數十座石油或化學製品石化槽等,已經讓八里居民淪為二等公民忍受多年,預計2028年就要完工啟用,因此板殯若要遷建,八里絕不應該被納入評估。陳偉杰表示,雖然歷史沉疴改變不易,但「難道八里是鄰避設施博物館嗎?」儘管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新北市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直轄市,殯葬服務的確不可或缺,但八里人承受的公安與健康風險已經太多了,太多的避鄰設施對八里區來說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陳偉杰也質疑,難道因為市區人口密集就是不設殯儀館的理由,難道所有的鄰避設施就都該移到郊區嗎?郊區越來越多的鄰避設施要如何均衡發展,而且市區的便利性難道不是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最後陳偉杰強調,殯葬服務具有急迫性,若持續爭論不休,市立殯儀館實在無法負荷新北市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使用量,當前首要任務是和當地居民充分意見交流、聽取基層心聲的基礎上,讓未來的新方案更能符合大家的期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89429/sm-b3ee65542c4f43ff7c2ebe8a3aa05f09.jpg)
印度數村莊齊現怪病! 30多人「集體脫髮」...有人連鬍子都掉光
近日,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部分村莊出現怪異現象,3個不同村落超過30名村民突然開始集體嚴重脫髮,不僅有人在短短幾天內變成禿頭,甚至有人發現自己的鬍子都在脫落。當地衛生部門指出,調查後發現,大部份發病村民頭皮上,皆檢驗出被某種真菌感染,但仍需進行更多檢測,才能知道導致村民脫髮的確切原因。據印媒《今日印度》報導,馬哈拉施特拉邦郊區的邦德岡(Bondgaon)、卡瓦德(Kalwad)和興納(Hingna)3個村莊,最近陸續出現村民「集體落髮」的怪異現象,約有30多名村民深受怪病所困擾。一名老婦人受訪時表示,從1月5日起,發現自己的頭髮開始莫名脫脫;另有一名年輕人表示,他的髮量在過去10天裡急劇減少,甚至連臉上的鬍鬚都開始脫落。報導還指出,少數狀況最嚴重的村民,甚至在幾天之內就掉光了頭髮,前後劇烈的差距,讓附近地區都陷入了恐慌。當地衛生部門接獲村長的通報後,緊急派出人員前往當地對掉髮的民眾進行採樣調查,一名專家指出,大約有99%的脫髮者,頭皮上都檢驗出被真菌感染,但對於這種真菌的來源卻無法確定。目前,衛生部門已從這3個村莊採集水樣本送驗,以檢查水中是否含有會加重真菌感染的重金屬。檢測結果將在2到3天後出爐,但目前還無法認定這些真菌就是導致村民們脫髮的直接原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89254/sm-65c5ef11685b0642bbd543ecd880e5f9.jpg)
加州野火害逾10萬名居民撤離 受災戶狠批:只救富人和名人房
野火肆虐的洛杉磯郊區阿爾塔迪納,在10日迎來國民警衛隊士兵巡邏。然而對於已經飽受摧殘的居民來說,這一援助來得既遲且少。40歲的當地居民尼古拉斯諾曼(Nicholas Norman)憤怒地回憶起7日晚上的情景,「當我們努力用水保護自己的房屋免遭火焰吞噬時,沒有看到一位消防員的身影。」作為一名教師,他指責救援資源分配不均,「他們在帕利塞德忙著保護富人和名人的財產,卻讓我們普通人的家園化為灰燼。」然而火災無情,不分貧富。在本週首批遭受火災侵襲的太平洋帕利塞茲高檔社區,富裕居民對當局同樣表達了不滿。32歲的造型師妮可佩里(Nicole Perri)看著自己位於帕利塞茲的豪宅被燒成灰燼,對消防隊使用的消防栓乾涸或失壓感到極度憤怒,「我們的城市完全讓我們失望了!」她聲淚俱下地說,「應該採取措施防止這種悲劇發生。」她還批評地方官員的應對不力,「我們失去了一切,而城市、市長和州政府的支持幾乎為零。」據當局報告,目前洛杉磯的多起火災已導致至少11人死亡,摧毀了約1萬棟建築物,超過10萬名居民被迫撤離。官方將火災歸因於每小時100英里的強風和最近幾個月的乾旱。然而對於許多加州人來說,這樣的解釋並不足以平息他們的怒火。65歲的退休律師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居住在阿爾塔迪納,他認為應對系統需要全面檢討,「官員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他認為,「這裡需要進行徹底的評估,因為數十萬人因這場災難完全流離失所。」洛杉磯市長卡倫巴斯(Karen Bass)因火災期間前往加納訪問而遭到嚴厲批評,儘管當時已發布惡劣天氣警告。此外,削減消防部門預算以及未能有效疏散居民也進一步引發憤怒。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和市長巴斯呼籲對火災展開調查。共和黨籍總統當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則借機批評加州的自由派領導,指責他們在災難應對上失職。然而川普的攻擊帶有高度政治化色彩,其中還包含對消防栓問題的虛假陳述,這令一些倖存者感到沮喪。37歲的建築師羅斯拉姆齊(Ross Ramsey)表示,「這是川普的典型伎倆,他用虛假信息引發爭議」,他一邊清理母親家廢墟中的灰燼,一邊說道,「現在指責任何人都為時過早,我們應該專注於如何幫助受災居民重建生活,然後用事實和數據來找出問題並解決」。隨著火災的餘燼仍在燃燒,加州居民對政府和救援系統的不滿情緒正在升溫。當局面臨的不僅是重建的挑戰,還需要直面災後的問責風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88967/sm-09a967d9a64a821c0bc3786521dff15c.jpg)
洛杉磯野火狂燒!科學家曝恐成新常態 2大起火原因「只能等它燒完」
加州洛杉磯野火迅速蔓延,目前已有6人死亡,超過18萬人撤離,為何這次野火會如此嚴重,有科學家就歸納出5大原因,認為洛杉磯野火可能將成為新常態,另外,國內的氣象專家也指出兩大主因,造成野火燃燒不斷,且野火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情況不樂觀。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加拿大碳移除科學家德魯納(Phil De Luna)在《富比士》網站撰文分析,洛杉磯大火代表令人不安的新常態有5個原因:1,極端火災天氣條件增加。極端野火的天氣條件主要是由高溫、乾燥、可燃燒物和強風的結合,南加州自去年7月起就處於這種高風險狀態,且沒有緩解跡象,過去該地區的火災高發期集中在夏末秋初,如今已經遠遠超出正常範圍,全年都可能形成威脅,意味著無論是自然或是人為的火源,都有機會引發大規模野火,加上強風盛行,火勢會迅速蔓延。2,乾旱和強風同時發生。在南加州,強風的情況相當常見,如今不同的是,這些強風和持續的乾燥條件同時出現,該地區果過往僅在秋季和初冬出現降雨,降低大風季節火災的風險。由於南加州今年1月依舊是乾燥氣候,增加了野火蔓延的機率,乾燥和強風的條件下,火勢每分鐘可蔓延2至3個足球場,甚至跨越高速公路等天然防火帶,令警消的打火工作更顯難度。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3,炎熱夏季後缺乏雨季。南加州2024年經歷了異常炎熱的夏天,更糟的是,在秋冬季並未迎來往年的降雨,降雨的不足導致地表乾枯,不過該地區在乾旱前經歷了連續兩年高於平均水平的降雨,這似乎看似有利,甚至不該因此引發火勢,但真相是,由於植被過度生長,乾枯後反而成了助長野火的易燃燃料。專家擔憂,這種極端潮濕和乾燥的交替模式會持續下去,導致該地區野火的嚴重程度日益嚴重。4,野火天氣在全美更加普遍。根據深空研究(Deep Sky Research)的報告,分析了火災天氣趨勢,野火天氣條件在美國幾乎每個地區都變得越來越普遍,雖然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部分地區的火災風險有所下降,但加州在內的大多數地區火災風險卻顯著增加。這也顯示野火風險不再侷限於傳統火災好發地區,隨著氣候模式變化,果往鮮少發生野火活動的地區,如今也面臨野火肆虐風險。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5,美國史上具破壞性的野火與極端火災天氣有關。像是2018年的加州坎普(CampFire)野火、2020年舊金山灣區火災、2021年的加州迪克西(Dixie Fire)火災和1988年的黃石(YellowstoneFires)火災,都與極端火災天氣時期同時發生。雖然起火原因各異,像是閃電到人為都有,但正是極端野火天氣決定了火勢蔓延的速度和破壞程度。2001年至2020年間,這些快速破壞性火災在美國造成了189億美元,約新台幣6227億元的損失。另外,據《今日新聞》引述氣象專家、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說法,大洛杉磯的野火,主要是當地環境的「高壓脊」帶來穩定且乾燥的天氣,加上住宅越來越靠近森林,兩大主因導致大火燃燒不斷,甚至會維持一段時間。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據賈新興的說法,由於美國東北部、加拿大目前相當寒冷,高緯度地區受到極圈影響出現「高空噴流南北擺盪」情況,導致美西的加州剛好處於「高壓脊」裡面,高壓脊是高壓延伸突出的部份,內部空氣因為下沉運動,導致天氣極度穩定、高溫,成了洛杉磯野火的基礎,搭配當地人俗稱的「聖塔安娜風」強風,因此助長了火勢蔓延。所謂的聖塔安娜風的型態,就是台灣夏季常發生的「焚風」,在美國西部內陸盆地沙漠,當高壓讓盆地上的空氣下沉中逐漸失去水份,並沿順時針方向流向南加州,遇到山脈下沉後,又乾又快的強風就會侵襲加州,野火順著風勢蔓延難以撲滅。賈新興還指出,由於美國近年居住型態改變,民眾普遍不愛房子連在一起,因此越往郊區或接近林區附近蓋房子,由於森林本身易引發火勢,房屋若引發大火情況也會更難控制。另外從最新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加州至少未來一週都還是很乾,等同野火控制機率近乎於0%,「只能等這些燃料自己燒完,人為介入的影響有限」,賈新興認為,現階段較重要的,是要等到野火趨緩後,密切關注是否有復燃的情況。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88826/sm-a7f676004870e9632e42d1303b5ae8ae.jpg)
被得知年終!女友狂問「要贊助多少出國旅費」 他心態崩了:我是ATM?
價值觀如果不一樣,恐怕很難長遠相處。一名男網友抱怨,女友知道他有年終後,居然問他要贊助多少旅費,「我有時候在想,我的名子叫ATM吧?」貼文一出,引起討論。原PO在粉專《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表示,快過年了,不小心被女友知道年終多少後,女友居然開心地問他「要資助多少做為我的出國血拚」,讓他超傻眼;他透露,女友一個月賺不到3萬4,扣掉房租、吃飯、交通等,剩不到2萬元。不僅如此,原PO嘆,「女友說下班要轉換心情,做手工藝紓解壓力,有時因為練習用了太多材料,還要資助女友材料費,女友不想跟我爸媽一起住,說這樣沒自由,不想被管太多,我也說好,找了公寓,被嫌屋齡大且沒電梯,找了大樓嫌空間不夠大,且不能發出較大聲音,只好找了郊區的獨棟住,又嫌交通不便及打掃會累,到最後還是選擇繼續住在租屋處,我從頭到尾都沒要女友出房子的錢,女友卻問我說,能給一間儲藏室放材料嗎?車庫能做窗戶透氣跟放工作桌讓她在那邊做手工藝嗎?」原PO提到,前年過生日,用自己的錢換了一直想買的車,結果女友爆氣說都沒跟她討論就決定、根本不尊重、沒在乎她的感受,「今年剛好年假放的比較久,我決定要回老家住一陣子及介紹女友給我父母,然而女友選擇跟姊妹相約出國玩,也沒跟我討論就刷卡下去,是不是到時候又要我幫忙付旅費?我有時候在想,我的名子叫ATM吧?」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還不放生,這種女友根本吸血鬼」、「如果你說的是事實,那快分手吧!這種娶回家會痛苦一輩子的」、「好可怕的吸血鬼」、「在利用你吧,好用的ATM」、「你只敢抱怨,不敢分手」、「不要當盤子了,快放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88748/sm-337c95c431b3da984a385d29867d7cc4.jpg)
洛杉磯野火肆虐!宛如世界末日「至少5死逾15萬人急撤」 經濟損失恐達1.8兆
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遭逢10多年最嚴重的野火襲擊,由於乾燥風勢造成多處野火蔓延,加上罕見的強風現象,造成洛杉磯郊區高級社區「太平洋斷崖」(Pacific Palisades)受到野火包圍,現場猶如世界末日,這起天災已燒毀至少 1 千座建築,估計每分鐘燒掉5座美式足球場,除此之外,火災以造成至少5人喪命,迫使超過 15 萬人緊急撤離,街上也出現回堵車潮,經濟損失高達570億美元(約新台幣1.87兆)。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從《美聯社》的畫面可見,大火吞噬洛杉磯郊區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Palisades)逾5000英畝土地,這個位處洛杉磯以東、座落在濱海城鎮聖塔蒙尼加(Santa Monica)及馬利布(Malibu)之間的高檔社區,過往景色優美,更是許多影視及樂壇明星的置產首選,如今因這場野火,成了宛如世界末日般的場景。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住宅區內仍可見到有火舌竄出,消防人員努力控制火勢,以免災情擴大。一整個遭到焚毀的街區,如今僅剩灰黑的灰燼,有如戰場。由於強風讓滅火工作變得困難,加上消防人力吃緊,且打火的水源吃緊,供不應求,這場火每分鐘可燒掉5座美式足球場。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南加州消防官員表示,野火燒毀約1000棟建築物,這場大火至少造成5人死亡,超過15萬人接到疏散命令,由於野火燒得非常快,許多居民甚至是接獲鄰居致電才知道自己的房子已經著火,衝出家門才發現身處火場中,只能穿越火焰逃離家園。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目前南加州超過150萬用戶停電,另據私人氣象預報服務公司AccuWeather,初步評估遭到破壞與經濟損失約520億到570億美元,該公司首席氣象學家波特警告,如果大火繼續蔓延至人口稠密區域,損失數字可能進一步攀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預估相關保險賠付金額可能達到100億美元。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翻攝自X)洛杉磯這場野火會瀕臨失控,主要原因是在南加州,秋冬季節從內陸吹向海洋的離岸風,也就是聖安娜焚風(Santa Ana Winds),受到強勁風勢加上冬季特別乾燥,助長了火勢蔓延,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形容,這場襲擊南加州的野火大面積焚燒,煙霧籠罩天空,使得南加州大多數空氣品質惡劣,加上打火的水源供不應求,火勢恐越燒越猛烈。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8746/sm-adc3fd40bfa06786d8ae635646ce408b.jpg)
洛杉磯野火燒進日落大道 火熄解除疏散令卻慘變廢墟「灰濛濛如世界末日」
美國南加州近日發生嚴重森林野火,7日燒進豪宅區,強風與持續乾燥的天氣使火災風險飆升,目前已經燒毀上千棟建築,超過十萬人撤離,被稱為洛杉磯史上最嚴重的野火。其中,洛杉磯知名的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也淪為重災區,當大火逼近時,情況危急,警消緊急使用推土機清理大道上被遺棄的幾輛汽車。對此,洛杉磯消防局於8日晚間宣布,火災已顯著減少,大部分的疏散令已被解除,但現場已滿目瘡痍,街上滿是燒焦的建築物碎片、樹木等,猶如世界末日。推土機在清理大道沿線的廢棄汽車。(圖/翻攝畫面)綜合外媒報導,7日早上,洛杉磯郊區高級社區「太平洋斷崖」野火在Piedra Morada Drive附近爆發,截至8日下午,大火燒毀面積超過11,802英畝,向西蔓延至馬里布(Malibu),向東蜿蜒至布倫特伍德(Brentwood),造成大規模的破壞,至今已有數萬名居民被迫離開家園。洛杉磯郊區高級社區「太平洋斷崖」野火。(圖/X)由於許多名人都住在洛杉磯,又或是有房產,包括男星班艾弗列克(Ben Affleck)、名媛芭莉絲希爾頓(Paris Hilton)等的住所也都在此次的火災遭殃,洛杉磯縣治安部門統計,同時間還有人趁火打劫,有2人試圖搶劫已疏散的富裕社區,因搶劫被捕。據CNN報導,涵蓋了洛杉磯幾個最具標誌性的地標、長約35公里的日落大道也淪為重災區,目前大部分的疏散令已被解除,但仍有一小部分地區保持了限制。據洛杉磯縣治安部門稱,好萊塢的火災已顯著減少,目前火勢已被控制在LAFD設定的安全範圍內的60至100英畝範圍。日落大道淪為重災區。(圖/X)但當大火從該市標誌性的日落大道退去時,煙霧和灰燼使曾經風景如畫的景觀宛如變成了廢墟,街上滿是燒焦的建築物,有些受到輕微損壞,有些則完全被燒毀,便利商店也夷為平地,而美國銀行位於一棟被大火燒空的建築中,前方左側ATM機的金屬骨架因高溫而扭曲。日落大道猶如廢墟。(圖/X)日落大道猶如廢墟。(圖/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88676/sm-f356f20f8ce3db8d2f89bed39a5e91d1.jpg)
洛杉磯野火傳「國光女神僅離10公里」! 她手機警報狂響:要馬上撤離
美國加州洛杉磯7日發生大規模野火,位在洛杉磯郊區的高級社區太平洋帕利塞茲(Pacific Palisades),近期傳出野火延燒,火勢造成濃煙籠罩,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上千棟房屋被燒毀,有關當局下令10萬多名民眾撤離,美國總統拜登也宣布加州進入聯邦緊急狀態,經濟損失初估超過約新台幣1.64兆元,而目前出國散心的「國光女神」梁云菲(Nana)剛好距離大夥地點僅10公里,讓她心有餘悸表示,「家走出去就看到煙」。 梁云菲距離野火處只有10公里。(圖/翻攝自Instagram)梁云菲8日在Instagram限時動態透露,「要馬上撤離了,LA也進入緊急狀態,天佑南加州」。原來梁云菲近日剛好去當地散心,野火發生的地點就離她下榻處僅10公里,她除向外界報平安外,也透露手機警報狂響,必須馬上撤離。 梁云菲距離野火處只有10公里。(圖/翻攝自Instagram)梁云菲還PO出地圖照,難掩擔憂表示,「第一次從山上燒下來,用地圖看離我的位置真的好近!希望大火能盡快熄滅,別有人傷亡。」她甚至走到路上,拍攝遠方的一片濃煙,「Oh my god」!梁云菲接著還曬出濃煙影片表示,「家走出去就看到煙」,配上的驚恐表情符號完美詮釋了她的心情。梁云菲也在IG曝光了自己接下來的動向,透露她將啟程法國參加潛水展,看起來心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根據《美聯社》報導,太平洋帕利塞茲野火災情,是洛杉磯市史上破壞力最強的野火,估計摧毀約1000棟建築物。另據《路透社》指出,野火自7日竄燒後就未停歇,強風更阻礙滅火行動並讓火勢加劇,而拜登也宣布加州進入聯邦緊急狀態,並會提供經費和資源協助對抗野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88370/sm-e41aa175fc00291669bcaa664c975e45.jpg)
春節9天假期公路局估「四波車潮」 24日下午5點湧現
今年春節假期有9天,預估北部地區南下返鄉車潮在1月24日下午5時至28日(除夕)上午會陸續湧現,雖然提早3天放假分散了返鄉車潮,國道南下方向仍可能在尖峰時段壅塞,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建議在國道1號、3號車多時可選擇台61線做為替代路線。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分析近三年春節期間北部地區交通特性,預估有四波車潮如下:1.第一波南下返鄉圍爐:1月24日下午5時至28日(除夕)上午,台64、65、66快速公路銜接國道路段及台61西濱南下(台15線70K鳳鼻~76K竹市延平路)會有較多車流。2.第二波初一參拜、短途走春:29日(大年初一)全日車流無方向性,省道周邊廟宇、短途走春及觀光風景區道路皆車多。3第三波初二回娘家、初三中長程出遊:傳統習俗自30日(初二)至31日(初三),中長程車潮出現於各郊區省道及快速公路,各觀光風景區熱點車潮達高峰。4.第四波收假:31日(初三)下午1時起至2月2日(初五)出現於台61北上香山路段及各銜接國道的周邊要道。北部各著名觀光風景區易壅塞區域與熱門時段,預期1月29日(初一)至31日(初三)每日9時至19時,主要的車多路段為台2線淡水、基隆萬里、台3線三鶯老街~大溪慈湖、台3線關西~峨嵋路段及台9線新店、台9甲線烏來沿線的各個風景區路段。在國道管制與替代路線規劃部分,預定1月31日(初三)至2月2日(初五)每日12~24時,封閉台61線銜接國3西濱交流道北上匝道,建議北上的用路人可續行台61線至前方83公里附近,右轉香山聯絡道銜接國3交流道北上。國道1號湖口至新竹路段為假期間重現性易壅塞路段,規劃台1線及台31線為往返新竹及桃園間的短程國道替代道路,北部鄉親由宜蘭北返時常選擇台2線為國5替代路線,歷次連假後期的收假車潮常造成福隆路段壅塞,建議可善加利用台9線北宜公路為國道5號替代路線,提前避開國道及台2線福隆壅塞路段。替代路線1。(圖/公路局提供)公局轄管省道的管制與疏導措施說明如下:(1)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辦理台64線銜接台61線增設南向出入匝道工程,已於113年12月24日啟用,台64線南下返鄉或出遊用路人,可直接使用無縫銜接台61線主線,有效節省台北港前平面號誌化路口停等壅塞時間。(2)台68線西行南寮匝道自1月24日(小年夜前3日)晚間10時至2月2日(初五)晚間11時禁止左轉台15線南下,用路人需直行至台68線西行終點榮濱路再轉東大路或天府路匯入台15線南下。(3)台61線新港3街口亦自1月24日晚間10時至2月2日(初五)晚間11時封閉;鳳鼻尾隧道北口的竹1路口由1月24日下午3時開始封閉持續到2月3日(初六,上班日)上午9時,預估在1月28日(除夕)至30日(初二)返鄉團員圍爐、廟宇祈福、走春及回娘家等傳統習俗,南下方向每日會有較大車流;1月31日(初三)下午1時至2月2日日(初五)用路人陸續北返回工作崗位,北區養護工程分局為維持台61線疏運路廊用路安全,特別聘請義交於重要號誌化路口協助疏導,屆時請用路人遵守現場義交人員的指揮,確保路口淨空,依序前進。替代路線2。(圖/公路局提供)公路局重要行車資訊宣導措施說明如下:(1)台64線快速公路東向25.2k主線至28.2k、西向1.6K至5.4K及西向26.6K至28.2K,已實施區間測速多年,有效降低行車事故,頗受用路人好評,今公路局委託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在台64、65線新增2處施作區間平均速率執法設備,分別為台64線東向21.4K至23.2K路段(上萬板路匝道往中和方向,速限70公里)、台65線北向7.9K至4.5K路段(上板城路匝道往新莊方向,速限80公里),相關設備已校正檢定完成,預定於114年1月15日正式啟用,其中特別提醒台64線21.4K區間測速起點將採二合一科技執法,並偵測跨越雙白線行駛,請用路人駕車行經時切勿貪一時之便,違規變換車道,避免違規觸法傷荷包。(2)台61線快速公路於113年3月實施大貨車降速管制措施後,大貨車事故佔比有顯著下降(15.3%降至12%),經公路局通盤檢討後,新增7處快速公路,針對20噸大貨車行車速限,將採嚴格降速管理措施,北分局所轄台66線新屋交流道至大溪端路段(10K+100~27K+205)及台68線南寮端至新中正橋交流道路段(1K+000~16K+800)於114年4月1日起實施20噸以上大貨車速限80公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87886/sm-6f701c591eded62cf39a798e3d45e2d6.jpg)
新車試駕/搶60萬市場級距!中華J Space改頭換面 生計、生活全面兼顧
曾稱霸小型商用車市場的中華菱利如期在2024年第4季迎來全新改款,不僅換上全新動力系統、放大車身尺碼,並領先同級在部分車款導入Level 2安全輔助系統,同時還以全新名稱「J Space」登場,完全煥然一新。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也在記者會上喊出,「要搶攻市場上空缺的60萬級距。」J Space是中華商用車旗下最新的戰將,本次試駕車款為廂車5人豪華型客貨版(圖/黃威彬攝)。中華這次新推出的J Space為旗下商用車選擇再添一名戰將,名稱中的「J」涵蓋多種意涵,包括Jumbo(寬敞空間)、Journey(旅程)、Joy(愉悅)、Job(工作)以及Jolly(令人高興的)。此次中華J Space提供5款貨車版與9款廂型車選擇,廂車具有2、5、8人座等配置,價格落在53萬元至70萬元之間,本次試駕車款為J Space尺碼比菱利A18略為放大,來到4,165 x 1,685 x1,955mm,為增加更大車艙空間,寬度多115mm,在巷弄間行駛需要稍微留意,軸距為2,610mm。全車系標配LED頭燈、下車尾內採用雙七樣式尾燈,增加外觀辨識度,此外車身踏板藏有小彩蛋,像是側踏板上的小汽車圖案、車尾雪山圖案配量尺功能,以及駕駛座的中華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座標,非常有巧思。全車系標配LED頭燈、下車尾內採用雙七樣式尾燈,增加外觀辨識度(圖/黃威彬攝)。J Space藏有許多小彩蛋,側踏板上的小汽車圖案相當可愛(圖/黃威彬攝)。走進車內,可以感覺到J Space不僅質感提升,還增加許多人性化設計,連通式駕駛艙讓車主可以自由移動,就算停車時無法從駕駛區下車,也能輕鬆移到副駕區下車。同時,副駕駛前方多了寬敞置物空間,方便取放文件、物品,而排檔座上移到冷氣調節區下方,使用起來相當便利,還有中央置杯架和出風口置杯架。連通式駕駛艙可以讓車主自由移動,且副駕駛前方有許多置物空間,非常方便(圖/黃威彬攝)。中控台9吋多媒體主機為選配項目,並提供清晰、具備多角度切換的環景系統,不過目前沒有手機連接功能,只能使用車內導航抵達目的地,另外中控台的置物空間雖然多,但是不太適合放手機,有點可惜。多媒體主機具有環景系統,在停車時非常方便(圖/黃威彬攝)。可以使用車內導航到目的地(圖/黃威彬攝)。至於第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和膝部空間很寬裕,加上第二排椅背具備多段式調整,椅背面可幾乎180度打平,因此坐在後座也非常舒適,且後廂一般狀況下可提供1,691公升的收納空間;如果將第二排收折,收納空間更來到2,522公升。只是J Space車身離地高度較高,以本刊記者只有163公分來說也不能輕鬆上下車,如果B柱上能增加扶手,對年長者、小朋友來說會更便利、安全。本刊記者約163公分,乘坐後座時具有相當寬敞的頭部及膝部空間(圖/黃威彬攝)。後廂在一般狀況下可提供1,691公升的收納空間(圖/黃威彬攝)。值得注意的是,J Space領先同級距率先搭載符合Level 2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ADAS輔助駕駛系統。這套系統由中華車自主研發,功能包含ACC主動式車距控制巡航系統、LKA車道置中輔助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DP車道偏移輔助系統、LVSA前車駛離警示、AHB智慧型遠光燈與FCM主動式智慧煞車輔助系統(含行人偵測)。此外,若選配盲區偵測警示,會升級BSW盲區偵測警示、LCA車道變換輔助、RECW後方防追撞警示、RCTA後方交通警示、DOW下車開門警示。J Space具有領先同級的Level 2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ADAS輔助駕駛系統(圖/黃威彬攝)。實際上路體驗後,ACC可調時速介於30至150km/h間,運作區間為0至150km/h,而LKA車道置中的車速運作區間介於時速45至150km/h,雖然不是全速域,但已經相當夠用。在動力上,可以感受到輸出受限,行駛高速公路時,並不會感覺J Space不夠力,但也會感覺已經盡力了;不過在市區、郊區道路行駛時,卻超乎預期的靈活。在高速行駛時會感覺J Space好像有點吃力,但是在一般道路行駛則意外地靈活(圖/劉芯衣攝)。以商用車來說,中華車對J Space真的很大方,可愛靈活的外型、人性化的內裝配備,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不論是工作載貨、日常通勤、長途旅行,J Space都提供舒適且多功能的使用體驗。在現今60萬車款呈現空缺的情況下,J Space兼顧商用與實用,同時開創安全新局面,可以讓車主在百變空間中,享受無邊樂趣。(表/CTWANT製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新車試駕/BMW小鋼炮120 M Sport全新進化 注入滿滿科技感、安全感
BMW 1系列在2004年首次亮相,吸引全球超過300萬名車主,可以說是豪華掀背車的代表。此次,台灣市場引進3種車型,入門款120 Sport以及此次試駕的120 M Sport,均搭載48V高效複合動力,售價分別為155萬元、183萬元;而旗艦性能版M135 xDrive則配備M TwinPower Turbo直列四缸汽油引擎,並結合xDrive四輪傳動與高剛性車體,售價268萬元。BMW 1系列採用18吋M Sport五輻式亮黑鋁圈,尺碼為225/45 R18(圖/方萬民攝)。BMW的魅力不只因為好開,也是因為好看。此次試駕的1系列車長4,361mm、車寬1,800mm、車高1,459mm,比改款前長42mm、寬1mm,高25mm,軸距則維持2,670mm不變,是一輛相當好駕馭,可以恣意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也能輕鬆行駛在郊區的鄉野道路中,又俐落又靈活。此次試駕的BMW 1系列車長4,361mm、車寬1,800mm、車高1,459mm(圖/方萬民攝)。在外型設計方面,全新1系列比起過去更時尚前衛,首次採用如同Neue Klasse格柵設計的BMW雙腎型水箱護罩,搭配全車系標配的天使四眼LED智慧燈組,以及車尾倒鉤型LED燈條,銳利、帥氣的設計不僅加強整體的魅力,也提升車輛的辨識度。緊湊的車身線條與前低後高的上揚設計,更展現出蓄勢待發的熱血能量。BMW 120 M Sport採用如同Neue Klasse格柵設計的BMW雙腎型水箱護罩,搭配全車系標配的天使四眼LED智慧燈組(圖/方萬民攝)。內裝設計也是1系列改款的重點,採用10.25吋數位儀表與10.7吋中控螢幕懸浮式曲面螢幕,加上智慧語音助理2.0及AR擴增實境導航功能等,將整車科技感拉滿,還有只要將智慧型手機放在身上,車輛即可感應解鎖、上車後也能直接啟動車輛的BMW手機數位鑰匙2.0,十分便利。同時,BMW Operating System 9進一步加入Zero-layer概念,導入全新QuickSelect快捷選單及下方橫幅功能鍵,讓操作更直覺、快速。可惜的是,雖然以記者163公分乘坐後座空間依然舒適,但若換作較高大的男性乘坐則略顯局促,不過1系列雙前座椅背採用內凹的挖空設計,為後座乘客爭取更寬敞的膝部空間;還有行李廂空間因48V電池壓縮至300公升,因此若擺放大型物件可能有些受限,不過1系列底板相當平整,側邊還貼心附上格網來放置小物品,加上新增的動尾門啟閉系統與尾門感應式啟閉功能,使車主在裝卸物品上更輕鬆、便利。雙前座椅背採用內凹的挖空設計,為後座乘客爭取更寬敞的膝部空間(圖/方萬民攝)。行李廂的底板相當平整,不過空間受到48V電池壓縮至300公升(圖/方萬民攝)。在動力部分,120 M Sport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結合48V輕油電系統,具有156匹與24.5kgm最大輸出,且零百公里加速僅需7.8秒。雖然數據看起來並不令人驚艷,但實際操駕卻充滿驚喜,在市區行駛時,油門反應靈敏,不僅動力輸出也平順、輕快,出色的隔音表現也增加駕駛時的好感;進入蜿蜒山路時,120 M Sport表現出精準的轉向,在每個彎道上都相當靈活、穩健,且行經路面坑洞時的回穩也相當快,沒有多餘震動。120 M Sport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結合48V輕油電系統(圖/方萬民攝)。BMW 1系列開起來非常順暢、靈活,令人愛不釋手(圖/方萬民攝)。在駕駛輔助科技上,BMW也不馬呼,提供廣受好評的車況抬頭顯示器、變換車道輔助,以及360度環景輔助攝影等功能,在帥氣、科技之餘,也不忘提供高規格的安全防護。360度環景輔助,為停車時增添不少安全感(圖/方萬民攝)。雖然現今汽車市場以CUV、SUV為主流,不過BMW並沒有因此放棄五門掀背市場,從外觀更銳利、霸氣的設計,加上內裝豐富的智能配備,還有值得信賴的駕駛輔助科技,可以看出BMW依然用心地將新鮮感、科技感和安全感注入1系列中,不到200萬元就能走進BMW的世界,如果想擁有能同時滿足駕馭樂趣、日常需求的小鋼炮,BMW 120 M Sport會是一個好選擇。雖然BMW 120 M Sport是入門車款,不過仍然充滿豐富配備、駕駛輔助科技(圖/方萬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