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區
」 新北市 財劃法 淡水 房市 民進黨轟財劃法修正加劇城鄉差異 屏東縣府:草率立法危及中央財政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引發各縣市討論,其中屏東縣府表示,該法修正過程荒唐且未經充分討論,加上該縣獲分配增加比率竟是非六都縣市倒數第一,極度不公,草率立法令人無法接受,擴大南北差距和城鄉不均。屏東縣府提出3項說明並表示,此次修法臨到表決前,還提出多個不同修正版本,未經討論與試算金額,讓屏東可增加的金額砍了一大半,獲分配增加比率竟然是非六都縣市倒數第一,對屏東極度不公,草率修法無法接受,更是擴大台灣的南北差距和城鄉不均。其中3項觀察提及,第一、 財政資源仍高度集中於雙北,持續拉大南北差距。屏東縣府指出,修法獲配可增加金額,台北市及新北市分居全國第一、第二,增加金額將近800億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第二、 過度偏重人口指標分配,恐擴大城鄉落差。修法後的人口指標占比高達45%,將使人口主要集中的城市都會區,持續獲取較多的資源,而人口原本就較少的農業鄉村地區依然資源匱乏,擴大城鄉差距。新北市人口為全台最多,此次分配增加金額374億僅次於台北市,而增加比例更是六都之冠。第三、 僅以營利事業營業額為設算指標,重工商輕農業,未考量縣市產業特性及區域發展差異。營利事業營業額指標占比高達30%,同樣有利於工商發展繁榮的都會區,如台北市獲配增加416億元、新竹市增加210億元,分居直轄市及縣市最高,而對於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屏東縣則極度不公(雲林縣雖亦是農業重鎮,但因有六輕設址拉高其營業額)。屏東縣農林漁牧產值近700億元,卻無法轉換分配到實質稅款。對於此次《財劃法》修正,屏東縣府表示遺憾,不盡未經充分討論,貿然大幅削減中央可支配財源,危及中央財政穩健,也使中央喪失推動各項重大建設及社會福利政策之能力,以及協助財政狀況相對較差縣市的建設量能與平衡區域發展的功能,擔心未來屏東縣重大建設、社福支出等會失去中央奧援,也害怕對國家長遠發展不利。
財劃法修正增釋3753億 北市府:提升地方自主性增進民眾福祉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財政部表示,中央積極支援地方財政,114年度達1兆151億元,如今修法推估需再增釋3,753億元。對此,台北市政府財政局21日表示,財劃法三讀通過擴大分配地方財源,提升財政自主能力,北市也將更有能力實現城市願景,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增進民眾福祉。台北市財政局表示,財劃法自民國88年修正至今已逾25年未更新,隨著地方改制及直轄市從2都增加至6都,地方政府應辦事項及經費需求日益增加,各界有共識須修法。臺北市政府感謝本次財劃法修正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擴大分配地方的財源,將可落實地方自治與提升地方財政自主能力。台北市財政局指出,台北市作為全國政治、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重鎮,就業人口較多、發展快速,須負擔較高之交通、醫療、教育、建設成本,整體施政服務成本高,另依中央電信信令人口統計,台北北市平日日間活動人口高達326.3萬人,較戶籍人口250萬餘人,超出高達約75萬餘人,跨域的服務需求龐大。未來獲配之統籌分配稅款財源,將直接運用在各項利民之市政建設需求,例如更便捷的捷運建設、人本交通、校舍改建、親水親山城市、躍動館整建等事項,不僅服務市民,更服務在臺北市生活、就學及就業的廣大民眾。針對《財劃法》修正案之內容,台北市財政局提及,「營利事業營業額」指標,是延用現行的分配指標,再加上,本次修法將中央營業稅納入統籌分配稅的比例由40%提升至100%,由於營利事業營業額是課徵營業稅的基礎,這項指標最能將地方政府努力創造財政收入、招商、就業的成果與貢獻,與所獲得之統籌分配稅款產生明確的正向連結,能夠有效激勵地方政府積極開源,更能帶動統籌分配稅整體收入的增長,進而實現各地方政府共同受惠的良性循環。同時,直轄市營利事業營業額指標權重由現行的50%降至30%,已考量非都會區縣市之需求,兼顧區域均衡發展。
財劃法修正 高雄市憂資源分配不均恐加劇南北差距
立法院於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未來中央將大幅增加對地方財政的資源支援,財政部估計將額外釋出3,753億元,對中央財政帶來嚴重衝擊。外界指出,高雄市長期承擔重工業發展與電力供應的重任,不僅承受大量污染,還面臨資源分配不均的困境。而此次《財劃法》修正案中的財源調配指標,恐進一步加劇財源排擠效應,對高雄市造成不利影響。對此,高雄市財政局21日提出五大要點,說明本次《財劃法》修正的不適性。高雄市財政局表示,經過財劃法修正通過,顯示資源仍集中雙北、重北輕南情況仍在。修法以人口指標分配權數最高,營利事業銷售額次之,導致高雄、台南獲配金額,遠低於雙北,增加幅度六都最低,相對雙北增加幅度最高,資源分配重北輕南,使南北差距擴大。高雄市財政局指出,修正案中調降「土地面積指標」、對幅員較大縣市極不公平。由現行20%調降為10%,高雄市「土地面積」全國最大,是台北市11倍大,相關基礎公共服務,如公園、道路、學校、長照、日照及社會安全網等維護經費龐大,及基於人口結構因素,法定社福支出六都最高,降低分配權數,使高雄市獲配財源相對減少,影響高雄基礎公共服務量能,對市民極不公平。另外,該案提及大幅調高「人口指標」、擴大城鄉差距,由現行20%調高為45%,忽視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都會區,鄉村地區人口比較少之現狀,將使資源集中在都會區,鄉村地區資源依然匱乏,擴大城鄉差距。此外,高雄市財政局進一步指出,該法修正也未考量「產業結構」及「外部成本」負擔、影響城市轉型。此次倉促修法,沒有將「淨零負擔」納入分配指標,不利高雄未來城市轉型,高雄長久以來作為國家重工業製造基地,以及發電量占台電全國總購發電量20%,扮演提供全國民眾用電及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發動機角色,但是所伴隨全國20%的碳排量環境成本,卻無法經由統籌分配款合理的分配,作為改善環境及安全等經費,對高雄民眾極不公平。高雄市財政局強調,此次《財劃法》「排擠」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補助經,中央財政分配主要有「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及「計畫型補助」,國家稅收總額不變,若將統籌款增加補助到地方,將排擠到中央對地方政府的一般補助、計畫補助預算,嚴重影響中央協助財政狀況比較不佳的縣市的建設量能,與平衡區域發展的功能。
人口突破20萬人大關!淡水環境宜人舒適 「小鎮」躍升為「大城」
新北市淡水區人口11月20日突破20萬人大關,從「小鎮」躍升為「大城」,民政局長林耀長說,淡水環境宜人舒適,不僅可享受鄰近台北都會區的便利,生活機能也很完善,吸引不少年輕家庭、退休人士選擇到淡水定居,人口成長數為新北29區之冠,也是外籍人士移居的首選。民政局指出,淡水擁有多元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從100多年前開港通商起,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匯,可以看到荷西時期的紅毛城、漢人的廟宇、哥德式的禮拜堂、日式的警官宿舍,新北市2010年升格後,淡水人口成長超過5萬6000人,漲幅近4成,成長人數為新北29區之冠,分析其成長原因,以社會移入為大宗,尤其又以「淡海新市鎮」為首要的移入區。林耀長表示,2015年位於淡海新市鎮的淡水市民聯合服務中心啟用,相關公部門進駐,也陸續增闢公園等公共建設,使愈來愈多人移入淡海新市鎮,其所在地崁頂里,目前人口已接近3萬,現由公所分里作業,預計將調整為崁頂里、新崁里、新市里,而分里也是為因應日後不斷移入的人口,以提供合理服務量能。為使在地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新北市2019年完成淡水金色水岸景觀再造,提供全方位親水休憩環境;近年也陸續完成「文中8公園」、「公8公園」及「公23公園」的全齡化公園改善,並新闢「淡海新市鎮公21公園」,打造城市綠意空間。此外,民政局2024年更斥資2億3600萬元於淡水崁頂里公23公園南側興建「崁頂市民活動中心」,內部規畫有交誼廳、才藝教室、韻律教室及多功能活動區供市民使用,預計可嘉惠周邊約6萬市民。
新北鶯歌鳳鳴臨時火車站啟用 未來到台北只要35分鐘
新北市鶯歌區鳳鳴臨時火車站今(30)日正式啟用,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與立法委員蘇巧慧等人皆出席參與啟用典禮,劉和然並當眾向交通部請命,期望在未來正式的鳳鳴火車站啟用後,臨時火車站建築可以移給新北市府使用,並拍胸脯保證會好好利用。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說,未來地下化後,鳳鳴到台北只要35分鐘,當初鳳鳴重劃區剛開始時一坪地價1字頭,現在已經來到5字頭,非常期待未來發展;劉和然則說,這個案例是中央地方合作很重要的一環,新北市府也替鳳鳴火車站畫設周邊人行道、200個機車位與100個停車位,並且有2格YouBike站,可以轉接整個大鶯歌三峽地區。蘇巧慧說,有個里長曾拿著泛黃的報紙,跟她說多久以前就說要設車站,到現在都沒影,每天看到的就是一個大大的山嗷,只聽到火車聲音沒看到火車,真的衷心感謝鐵道局所有工程人員,她相信這是等待20年的火車終於要來臨,加上研議龍一路接國際一路、鳳福路和未來的交通要如何更順暢,以及大湖路部分拓寬,相信大鳳鳴地方會越來越好。新北市鶯歌區鳳鳴臨時火車站今(30)日正式啟用,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與立法委員蘇巧慧等人皆出席參與啟用典禮。(圖/中國時報柯毓庭攝)交通部鐵道局指出,鳳鳴車站原是「台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建設活動」辦理增設,但該計畫鳳鳴車站預計要2033年才能通車,因應地方民意呼應,行政院2019年10月24日核定「增設台鐵鳳鳴臨時站建設計畫」,總工程經費6.1億、提早9年開始提供鶯歌、鳳鳴地區大眾運輸服務。鐵道局指出,鳳鳴車站採兩座岸壁式月台及跨站式簡易車站,未來桃地計劃永久地下車站完工啟用後,現有臨時站將規畫部分保留並提供地方研商後續使用。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透露,若未來正式車站啟用後臨時車站挪給新北市府做管理使用,市府可以考慮將該處規畫為鐵道景觀餐廳等用途,屆時一定會妥善評估使用。
清晨超冷氣溫跌破10度!氣象署曝「2條件」導致:「輻射冷卻」作用明顯
入冬最強冷氣團報到後,冷空氣一波波南下,為何白天時僅感覺稍涼,清晨卻會出現不到10度的低溫?中央氣象署就解釋,日夜溫差相當大,是由於「輻射冷卻」效應明顯,就像是「地球不蓋被」一樣,才讓人感覺更冷。中央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發文表示,時節開始進入秋冬,冷空氣南下,「但感覺好像不是整天都一樣冷,白天時感覺稍涼、不到酷寒,清晨溫度卻超冷,會出現8.4、11.6這種彷彿寒流、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下冷吱吱的數字」。氣象署指出,日夜溫差那麼大,是因為在缺少水氣、晴朗乾燥的情況下,「輻射冷卻」效應明顯。而當環境符合2條件時,輻射冷卻作用就會變得明顯,包括夜空晴朗無雲,地面發散之輻射熱直抵高空、逸散(就像是睡床上沒蓋被,體溫往外一直散一直冷);地表風弱,冷空氣更容易聚集在地表,感受更冷。氣象署接著說明,夜晚晴朗、無雲時,輻射冷卻明顯,地表熱能持續逸散,降溫幅度大;若是有雲之夜,輻射冷卻弱,雲將輻射熱吸收,再放出輻射熱,因此熱能被保留,降溫幅度小。氣象署也提到,在空曠的郊區,輻射冷卻明顯;但都會區多建築、容易吸熱,並且人工熱源多,輻射冷卻相對就弱一些。文末,氣象署提醒,今(29日)、明(30日)兩天搭上大陸冷氣團,是未來一周最冷的時刻,清晨普遍低溫在14~16度,然而輻射冷卻現象明顯的地區,可以來到10~13度,甚至更低;台中以南、花蓮「內陸、近山區、局部空曠地區」清晨低溫可能達12~13度,苗栗以北、宜蘭「內陸、近山區、局部空曠地區」低溫有可能短時間出現8~11度,白天溫度又會爬升到19(北東)~25(中南部)度,「看看這劇烈的變化,家裡有老人小孩要注意喔!」
7都預售解約潮「月均超過百件」 專家:屋主不降價已不可能了
央行8月起調控不動產放款額度,9月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堪稱史上最嚴。根據統計,七都預售屋自今年8月起迄今,3個月內已解約349件。對此,房產專家Sway直言,屋主要不降價已經不可能了,自住客此時真的可以慢慢買,用力磨屋主,畢竟賺錢不容易。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七都預售屋自今年8月起迄今,3個月內已解約349件,相當於每月超過百件預售屋解約,其中又以高雄占91件最多,其次是桃園,8月至今共63件預售屋解約,第三名則是台中,預售屋解約數量共55件。對此,Sway在粉專《Sway房市觀測站》發文指出,開始了,先解約、再大量解約、接著真平轉、降價求預售換約,想要快點的話,實登自砍二成,想要慢慢磨,實登砍一成,但量少。Sway認為,屋主要不降價已經不可能了,只是降多降少,但話說回來,降得比行情低兩成,如果你買的時間超過5年,應該也不會賠,「除非你是我曾經說過的那些區域,比如淡水或新莊,自住客此時真的可以慢慢買,用力磨屋主,賺錢不容易啊!」貼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台中真的跌很多」、「怎麼買也買不到漲價前了」、「台灣買房夢還是很遙遠」、「都會區不太會跌啦」、「希望都找不到接盤俠」、「現在就算買得到,也貸不到」。另外也有人認為,「房價不會降,就算降價也是零星少數,不要一直拿那些少量的數據來講。」
好天氣剩明天!周二鋒面通過「越晚越冷」 周三迎冷氣團北部凍3天
好天氣僅剩一天,根據中央氣象署表示,周二有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和東北部將轉為短暫陣雨,溫度來到16度,且越晚會越冷,接著周三出現首波大陸冷氣團南下,包括北部和東北部低溫將下探12至13度,沿海空曠地區再低1到2度,周五、周六受到輻射冷卻效應,有望出現12度以下低溫。未來溫度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表示,明天由於鋒面和東北季風還未來,天氣屬於高壓迴流型態,在溫度部分,低溫18至22度,北部、東半部高溫25至27度,中南部28度,降雨部分僅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和花東有零星降雨,清晨桃園以北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來到周二時,因為鋒面通過加上東北季風增強,像是在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就會出現短暫陣雨,花蓮、台東也有局部短暫陣雨,中部和南部山區則出現零星短暫陣雨,溫度也會開始下降,像是北部和東北部預計來到16度,花東地區19、18度,而且「越晚還會越冷」。氣象署也提醒,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周二到周四沿海風浪逐漸轉大,台灣海峽北部、東南部海面、巴士海峽有望出現風力7至8級、陣風10級,另外,明晚至周二清晨,中南部局部地區可能有低雲或霧,呼籲外出民眾要留意。來到周三,因為大陸冷氣團南下,預計影響到周五清晨,各地明顯降溫,北部和東北部為14至20度,花東17至23度,中部16至24度,南部18至26度,中南部日夜溫差較大,台北都會區低溫恐下探12、13度,局部沿海空曠地區再低個1、2度。至於周五白天到周六,雖然冷氣團減弱,不過清晨夜晚輻射冷卻效應,北部、東北部仍會出現12、13度低溫,來到白天溫度就會回升到22度,中南部也回溫26度,且環境轉為乾冷。氣象署也表示,時序來到深秋初冬,冷氣團一波一波報到,平均5到7天就有一波冷空氣,預估12月有第二波大陸冷氣團,至於強度仍有待觀察。未來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使照核發恐破13萬創19年新高 專家:明後年交屋潮更甚
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住宅使照量突破10萬戶大關,較去年同期增加2成以上,創下近19年以來新高。永慶房屋指出,受惠前幾年建商大量推案,今年開始龐大預售推案進入完工階段,推估全年恐將突破13萬戶,且明後年使照量恐再創新,提醒民眾留意貸款問題,避免資金不足帶來交屋違約風險。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今年使照量的大增,對比2019年以後每年都有逾10萬戶以上的建照數量來看,恰巧是台商回流、疫情後貨幣寬鬆所創造的房市多頭時期,而疫情期間因缺工、缺料導致工期拉長、興建時程延宕,完工交屋時間遞延,讓今年新成屋落成、交屋也慢慢步入高峰期。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台住宅使照量達101,788戶,較去年同期增加20.6%,創2006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新高,也是首度突破10萬戶數字。陳金萍補充,進一步觀察歷年前三季全台建照量變化,從2018年後住宅建照量就快速增加,2019至2024年的建照量均超過10萬戶,其中2022年更超過13萬戶大量,顯示今年開始陸續進入完工交屋階段。今年前三季使照量已達10萬戶,推估全年恐將突破13萬戶,龐大交屋潮將湧現。此外,若對比2022、2023年高漲的建照量,依據一般工期推算,預期2025、2026年更是邁入歷年完工交屋高峰期,使照量恐再創新高。若以七大都會區來看,使照量較大的縣市落在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與高雄市,今年前三季使照量均逾萬戶。陳金萍表示,觀察今年前三季住宅使照量以台中市的18,567戶最多,其次則是桃園市的16,711戶,而新北市則以14,599戶名列第三。若與2023年同期相比,則以台北市量增97.5%最多,成長將近一倍,相當驚人。陳金萍指出,從使照量來觀察,有科學園區題材或是大型重劃區開發的都會區吸引建商搶進推案,仍是使照量較大的區域,而台北市則因大面積素地稀缺,而2020、2021年都更、危老推案量大,今年陸續進入完工階段,推升使照量大增。不過,陳金萍示警,在目前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下,大量的交屋潮湧現恐面臨即將交屋,但貸款成數不如預期的狀況,將出現資金缺口,購屋民眾需自籌更多自備款才能順利交屋。因此,建議潛在交屋者應提前審視自身信用條件、家庭財務規劃,最好準備充足資金,並詢問多家銀行房貸業務諮詢,才能避免資金不足帶來的交屋違約風險。
雅加達不再是首都!印尼國會宣布改成特區 「這些原因」遷都努山塔拉
印尼國會正式取消雅加達的首都地位,改為特區,並把首都遷至努山塔拉(Nusantara)。印尼政府決定遷都的原因,主要是雅加達長期受到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威脅,並且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和海平面上升,地面正嚴重下沉,儘管雅加達成為特區,但仍是印尼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並將保持其在國家事務中的戰略吸引力和重要地位。雅加達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海平面上升,雅加達出現嚴重下沉的情況,估計到 2050年約 95% 的雅加達地區可能被海水淹沒。綜合外媒報導,印尼國會19日正式決定,首都從雅加達遷往努山塔拉,報導引述印尼國會副議長卡迪爾的說法,雅加達將變成一個特別區域,並繼續作為印尼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並保持其在國家事務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根據報導,雅加達所處的爪哇島是印尼人口最集中以及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人口逾1000萬,加上周邊衛星市,人口超過3千萬人,除了人口過度集中,過度的城市化和經濟重心集中,也導致印尼發展失衡,雅加達還長期面臨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等天災威脅。雅加達所處的爪哇島是印尼人口最集中以及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之一。除了發展不均衡以及天災影響,由於雅加達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海平面上升,雅加達出現嚴重下沉的情況,估計到 2050年約 95% 的雅加達地區可能被海水淹沒,因此,遷都努山塔拉除了能減緩雅加達的壓力,同時促進印尼東部的經濟發展,讓印尼擁有更平衡的發展。印尼政府早在2019年就宣佈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努山塔拉的興建工程也在2022年中啟動並分5階段開發。印尼政府早在2019年就宣佈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努山塔拉的興建工程也在2022年中啟動並分5階段開發,定於2045年完成興建,努山塔拉的含義是「群島」,象徵印尼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並彰顯其作為「萬島之國」的身份。努山塔拉位於印尼的地理中心,相較雅加達更為優越,且地震活動較少,包括洪水和海嘯等天災風險也相對較低。這座新都距雅加達約1200公里,努山塔拉的首都設計還包括森林城市、智慧城市和綠色城市的理念。據了解,該地區擁有豐富熱帶雨林資源、多樣生物種類和豐富礦產資源,努山塔拉位於印尼的地理中心,相較雅加達更為優越,且地震活動較少,包括洪水和海嘯等天災風險也相對較低。新首都周邊還有如巴里巴伴和沙馬林達等海港城市,未來甚至可藉由3城聯動,形成一個超級大都會區,現任總統佐科威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遷都將幫助印尼實現「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成為國家的新政治象徵。印尼國會正式取消雅加達的首都地位,改為特區。(圖/翻攝自X)
淡水堪比孟加拉?他怨「交通、天氣都很糟」 全場吐槽: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
新北淡水因房價較台北都會區便宜,吸引不少首購及年輕族群的青睞。不過有家住桃園的網友卻抱怨,淡水交通混亂、天氣糟糕,堪比孟加拉。相比之下,10年前的淡水還一片祥和,房價蒸蒸日上,「只能說便宜治百病,淡水每次來都不勝唏噓」,貼文曝光卻遭網友吐槽,「桃園比淡水,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網友近日在PTT,以「淡水真的住起來超悲哀的」為題發文形容現在的淡水,有混亂的交通、糟糕的天氣,「擁擠的街頭堪比孟加拉,人文氣息蕩然無存。」相比之下,10年前的淡水還一片祥和,房價蒸蒸日上,質疑到底走錯哪一步?原PO也感嘆「只能說便宜治百病,只買的起這的人,自動放棄未來的競爭力了,窮就要認命。好在買桃園去了,淡水每次來都不勝唏噓。」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便宜治百病啊,但是一直都便宜,什麼病之後都有了」、「去過就知道社會底層一堆」、「窮也只能買淡水啊」、「淡水以前很棒,台北後花園,但是一堆人湧入後就變質了」、「把淡水換各大都市,感覺也都說得通」、「以前淡水住了八年,真的不錯,但是人口一多就變得超鳥啊。」不過,多數網友卻認為,「淡水不通勤的話住得還蠻爽的吧,空間大」、「亂說沒人文氣息,淡江中學一堆外國人去打卡不能說的秘密」、「桃園比淡水,桃園才是便宜治百病」、「那你何必跑去淡水?不就桃園好無聊」、「淡水是新北最多古蹟(有形文化財)的區」、「我買新市國小附近覺得超棒的,真的幸好有買」、「淡水確實不怎樣,但桃園有資格笑淡水嗎」、「淡海其實條件很好,淡海科技城有台北港接61(台61線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到桃園航空城」、「住淡水不悲哀,悲哀是想住雙北又永遠買不起房+眼高手低的人。」
從日常關懷到文化基地 廣邀民間共創原民長者「第二個家」
為了讓都會區原住民長者享有健康、安全及終身學習的生活,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下稱文健站),並誠摯邀請各民間團體參與設站,為原住民長者們打造一個兼具情感交流與文化傳承的場所。新北市原民局自 100 年設立首批日間關懷站以來,新北市已於16個行政區建設26處文健站,服務超過775位長者,並提供71個在地工作機會。文健站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依靠,也是都會區族群文化的匯聚點。樹林部落文健站的黃照服員分享一段動人的故事:一位綽號「小 S」的噶瑪蘭族阿嬤,每天轉三班公車就是為了到站裡,和她的好朋友見面相處,阿嬤常常也帶著滿袋的水果與海鮮和大家一起分享,樂此不疲,直到去年阿嬤離世,她的兒女因為深知母親對文健站的愛,堅持延續阿嬤的精神,時常攜帶水果到站裡,帶給長者們歡樂與溫馨回憶。新北市政府廣邀民間共創原民長者「第二個家」。 (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新北市原民局局長 Siku Yaway 表示,為進一步強化原民長者的照顧支持,市府計畫在石門、三芝等 13 個尚無文健站的行政區新設服務點,凡符合資格的原住民族發展協進會、宗教團體及其他立案社團,皆可在今年 11 月 29 日前提出申請,加入建構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第二個家」。汐止部落文化健康站長者互動。 (圖/新北市政府原民局提供)為了讓文健站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新北市政府除積極運用中央原民會的補助經費,也爭取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以支持更多文健站朝「五日開站」模式發展,讓在文健站工作者有穩定的工作機會,並為長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透過更多民間力量的加入,期盼將這些溫馨的社區據點,打造成族人交流與互助的樞紐,讓都會區的原民長者感受到彼此扶持的力量。
波波醫師再度惹爭議「醫界掀抗爭」 蘇一峰:這次後門開的比10年前大
一位劉姓女醫師因在2023年替病患進行子宮鏡手術,不慎刺穿患者的子宮與右側髂動脈,導致患者死亡。後續該名女醫師遭起底疑似為波波醫師。本土小牙醫聯盟為此宣布將於11月24日號召所有關心醫療品質的人走上中山南路,在街頭發出怒吼。而胸腔科醫生蘇一峰也回憶起10年前的波波醫師之亂,表示當時醫界也曾為同樣的事情走上街頭抗爭,沒想到現在的政府卻把後門開的比10年前還大。本土小牙醫聯盟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劉姓女醫師的子宮鏡手術出人命的事件,引起了極大關注,讓人不禁想起十年前的波波醫生爭議,而這位劉姓女醫師,正是當年名單中的其中一人。文章中提到,2014年高雄某綜合醫院內,一名無照波波醫生隔空診斷,導致一名婦人術後死亡,事後爆出該醫院的多名住院醫師,甚至包括院長的兒子都是波波醫生。當年,台灣醫界掀起了一場名為「抗波保台」的運動,全台醫生和醫學生齊心努力,對抗這些波波醫生的入侵。如今,十年過去,波波醫生的陰影似乎再度籠罩台灣醫療界。本土小牙醫聯盟表示,有人質疑權貴子弟藉著醫療系統的漏洞再次試圖入侵台灣醫療體系,這次的手段是通過牙醫領域。由於牙科的手術風險相對較低,不易造成致命事故,因此成為波波醫生新一輪進攻的突破口。他們試圖藉由「假偏鄉計畫」的名義,為權貴子弟開後門,將700多名波波牙醫安插進台灣醫療系統,搶奪本土學生的實習名額,破壞醫生總量管制。本土小牙醫聯盟也解釋,這項假偏鄉計畫,實際上是衛福部為波波牙醫量身定做的一項政策。一旦計畫通過,這些波波牙醫將可以繞過偏鄉服務的要求,直接留在都會區,享受優越的生活條件,而台灣的醫療品質將因訓練資源被掠奪而大幅下降。未來,每五個新牙醫中,就可能有一個是波波牙醫,更令人擔憂的是,衛福部並未公開牙醫的學歷背景,這使得民眾根本無法辨別這些波波醫生。部分波波醫生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嘲笑病患,或炫耀自己過得多麼逍遙自在。然而,大多數波波醫生則選擇躲在暗處,默默等待被公眾遺忘,直到下一次他們的名字因醫療事故再度浮現在公眾面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面對這樣的情況,台灣本土牙醫選擇站出來,呼籲所有關心醫療品質的人11月24日加入遊行,一同對抗這些權貴子弟的橫行無阻。他們強調,行醫的本質是救人,是責任心,而不是濫用權勢、開後門來謀取私利。這樣的行為破壞了台灣社會的階級流動和教育的公平正義。 而胸腔科醫生蘇一峰也發文回憶,表示十年前,台灣醫界為了波波醫師的問題曾經走上街頭,當時對象是國民黨政府。當時,國民黨政府在被強烈抨擊後,迅速修法提高門檻,規定必須先通過國家學歷認證考試才能參加正式考試。然而,十年後的今天,台灣醫界再度為波波醫師的問題上街頭,但這次的政府換成了民進黨。令人憂心的是,這次波波醫師的後門開得比十年前更大,政府甚至動用人民的納稅錢,為這些波波醫師支付實習經費,等於是用公帑資助權貴子弟闖入醫療體系,讓許多醫界人士感到憤怒和無奈。
護理荒恐擴大!陸祭高薪搶台灣護理師 醫團盼保障點值留才
大陸福建上月29日公布最新「惠台利民」政策,漳州5年內將為台灣護理人員每年提供240個工作機會,大舉招手台灣護理師,並指有養老機構經驗者每年最高獎勵4.5萬元台幣。8大醫護團體擔憂此舉恐加劇護理人員出走,促政府保障點值留才。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過去香港、新加坡、歐美國家都曾向台灣護理界招手,但因醫療環境以英語為主,成效不如預期。此次大陸有地方政府出面延攬人才,因語言溝通無障礙,恐會加劇護理人員流失。自去年以來,醫界持續呼籲增加健康投資,提高醫療機構韌性,將健保總額從「支出上限制」轉為「支出目標制」,短期目標1點0.95元,長期目標為1點1元,低於目標的部分,由公務預算補足。醫護團體也承諾優先為醫事人員加薪,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在健保點值尚未被保障的情況下,醫院已陸續拿出誠意,加薪留才。私立醫院協會抽樣調查顯示,2024年調薪超過1成的醫院有3家、占14%;調薪7~10%有3家、占14%;調薪4~6%有11家、占50%。為改善今年點值偏低現象,醫護團體呼籲衛福部妥善利用政院撥補的200億預算結餘,在不攤扣、目標性核刪及斷頭等前提下,讓今年點值至少補至去年水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我國醫學中心22家,近半數集中於雙北,要有充足經費,才能結構性解決資源不均、人員短缺問題,而非挖東牆補西牆。台灣社會對醫療資源的投資不夠,導致我國醫療結構以私營醫院為主,變成市場導向的經營模式,醫院集中在都會區,背離最初建立健保制度時「期望全民享有公平治療機會」的理念。針對醫護人員人力不足問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直言,假如工作辛苦又沒有合理報酬,當然會造成人力缺損,公立醫院經營較難,不少醫師轉向私人醫院或診所,尋求更好的工作條件和保障,呼籲國家增加對醫療領域的經費挹注,以留住人才。
財劃法初審3分鐘出委員會 陳其邁嘆:來了才知道被騙
攸關幾千億中央、地方財權劃分的《財劃法》,今(6)日朝野再次爆發嚴重衝突,國民黨籍召委陳玉珍僅花3分鐘就將草案送出財委會,隨即散會,引發綠營不滿。受邀北上表達意見的高雄市長陳其邁會後也表達不滿「我今天來才知道我被騙了!」,準備很多資料希望能代表地方政府表達意見,結果卻沒機會發言,令人遺憾,期盼藍營等政院版本提出後,納入中央和地方的意見,再一起討論。陳其邁會後出席民進黨團記者會直言「我今天來才知道我被騙了!」早上準備很多資料,希望能夠在財委會充分表達地方政府意見,結果不僅沒有發言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代表高雄市整體城市的發展,想要表達一點聲音,竟然連這種機會都沒有,真的是非常令人遺憾。陳其邁表示,其實國民黨版本統籌分配款的分配方式全部都按人頭來計算,「大家都了解,人口一定集中在城市、都會區,在鄉村地區人口比較少」,簡單來說意味著所有資源都會集中在都會區,最簡單結果就是擴大城鄉差距。第一點,沒有考慮到各縣市發展產業結構不同,這會造成什麼後果,陳其邁舉例說明,結果會造成在最底層、負擔重工業的高雄,鋼鐵石化業的外部環境成本相對其他縣市來得高,北部用電是中南部發電,南電北送到北部,這些工業所產生的碳排、碳負擔,以高雄市和台北市來比較,有5倍之多。一方面要減碳,一方面要改善環境,理論上高雄應該得到更多統籌款分配,才能讓北部、南部均衡發展,結果國民黨版本是反其道而行,這樣非常不公平。第二點,人口結構老化,各縣市都不同,陳其邁說,高雄市65歲以上人口有52萬人,比桃園市多18萬人、比台中市多8萬人。這些在長照、醫療、公共服務、社會福利等負擔,當然會比中部跟北部還高。所以以人口計算,不考慮人口結構,分配結果是一種逆分配,在懲罰這些在社會福利或醫療健保等支出更重的地方縣市政府。第三,區域發展,陳其邁指出,以高雄市來看,縣市合併後,高雄幅員廣闊,面積是台北的將近11倍之大,若颱風一來,路樹倒塌、道路需要搶通,難道高雄不用修嗎?高雄的樹就不用剪嗎?基本建設需求不需要滿足?這非常非常不公平。陳其邁說明,過去中央會考慮地方財政,相對較窮的縣市,地方財政負擔比例較低,中央較高,某種程度是平衡區域發展,陳其邁強調,但現在把錢全分給人口最多的縣市,最嚴重結果是,中央跟地方有所得稅、營業稅分配稅款,國家稅收就是這麼多,餅就是這麼大,一定會排擠到一般補助和計畫型補助。那後果是什麼,中央過去會考慮到過去的財政,比較窮的縣市會由中央負擔高、地方負擔低一點,某種程度上是在平衡區域的發展,補助減少受苦的是誰?一定是原先比較窮的縣市,而造成包括基本建設需求、社福負擔、公共建設較多的縣市,拿到補助比例會減少,對人口比較少的縣市不見得會有利。陳其邁期盼,修法應回歸根本問題,民主就是需要好好的來做討論,尤其牽涉到中央地方的預算及事權分配,假如國民黨版本應該要等到行政院提出版本後,統合中央地方政府意見一起討論,否則在國會這樣一讀、二讀、三讀通過,完全沒有地方政府表達意見的聲音,令他感到非常遺憾,也希望國民黨能真正了解地方政府意見。
民眾提議颱風過後放「修復假」 商總理事長反問:你沒去搬樹要什麼假?
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強風豪雨,全台各地傳出路樹倒塌、屋頂鐵皮掀飛等消息,民眾第二天一早上班有如在跑「障礙賽」。有民眾提出,颱風過後可以多放一天「修復假」。對此,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災後修復是養工處、新工處等養護單位在處理,「你又沒有去搬樹,你要什麼修復假?」並稱民眾一講到放假就很開心,這對整體經濟環境並不是好事。康芮颱風過境為全台各地帶來強風大雨,1日恢復上班後,在北北基等都會區造成許多樹木傾倒、招牌或屋頂鐵皮被吹落路面,導致交通受阻。民眾1日一早冒雨上班上學,不管開車、騎車甚至步行都十分困難。不少民眾抱怨政府應該先清理完路面,再讓民眾上班上學,就連北北基3市的市長臉書帳號上,都有不少民眾留言抱怨批評。不過,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1日出席商人節大會暨金商獎頒獎典禮時表示,路樹倒塌是由養工處、新工處等養護單位的專人在處理,民眾又沒有去搬樹,要放什麼修復假?他還表示:「這個社會大家都要努力工作,而不是說放假好像大家很嗨,對整個企業、經濟環境也不見得好。」許舒博還表示,企業有各自支薪方式,輕易喊放假,很難一體適用,若民眾家裡真的因天災受損,那就跟公司請假,說今天不上班要整理家園,相信沒有雇主會刻意刁難。但若家裡沒事,就不要跟著人家喊放假,「你說人家都有放,我們要全部一起放,不要這樣。」
雙北災情慘重不放假「山陀兒沒達標放2天」 4縣市首長挨轟:死板
康芮颱風造成帶來狂風豪雨,造成9993件災情、2死580人受傷,各地也都是被吹斷的路樹。不過,今(1日)台北市恢復正常上班上課,引來許多民眾不滿,湧入市長蔣萬安的臉書抱怨,就連氣象粉專也質疑,認為防災假標準不一。粉專「用事實說颱風」在臉書指出,康芮颱風為北部帶來的災情非常慘重,不亞於蘇迪勒,北市路樹倒塌有1972件,僅次於蘇迪勒的2079件。風力部分,康芮颱風造成北市11級以上(持續5小時)、淡水13級、大屯山15級、板橋10級,蘇迪勒造成北市11級以上(持續8小時)、板橋10級(持續8小時以上)。當年蘇迪勒颱風過境後,風雨停歇一樣是上班上課的,但8月9日當天是禮拜天,因此都會區並無太大差別。反觀康芮颱風帶來的災損,各方面來看,雙北皆僅次於蘇迪勒颱風,但碰上了周五,有超過300萬人口流動於「災區」間上班,即使今天半夜雙北工程、清潔、警消人員用盡全力,仍無法恢復「主要幹道」之安全通行。台北市到處都是被吹斷的路樹。(圖/李宗明攝)粉專指出,這樣的狀況和10月初高雄的山陀兒情況一樣,不太一樣的是,大部分的災情是在宣布停班停課之後通報。為此不禁提出5點疑問:1.為何月初山陀兒無列入警戒區、風雨預報未達標,卻能放假2天?2.為何災情慘重卻要大家越過路樹、尖銳鐵皮去上班上課?3.為何昨晚里長們一再建議,北市長卻不睬不理不納?4.為何昨日在可預知的狂風下,小巨蛋仍開放?見矛頭不對才轉彎?5.北北基桃防災假的標準為何如此不一?粉專表示,防災假在台灣是個特產,但不是結果論,這些狀況都是可以「事先預測」的事情,已經知道清理災區需要時間,卻不彈性調整,「真正需要的時候不放,不需要的時候放,代表首長智慧不足,這種事情實在不應該發生」,可以理解首長需要綜合考量,尤其台北又是經濟重心,但在大自然面前,應該保持敬畏之心,任何經濟及政治考量,在天災面前顯得微不足道。粉專認為,若拿北北基桃共同生活圈來說,雙北一放假,桃園基隆也得放,但應該可以有討論空間,進行彈性調整,痛批死板的腦袋、死板的決策、死板的體制,最終受苦的仍是人民,喊話希望首長們能好好檢討,並標記4縣市首長蔣萬安、侯友宜、張善政、謝國樑。
大台北「7年來最有感颱風夜」!專家揭歷年最強陣風數據 網嚇呆:房子都在搖
今年第21號颱風「康芮」肆虐,陣陣強風讓全台民眾很有感,更造成不少建築物在搖晃、震動,而目前颱風中心位在馬祖東北方海面,未來將向北北東轉東北東進行移動,暴風圈對彰化以北、宜蘭地區及馬祖仍構成威脅。對此,氣象專家賈新興就貼出歷年颱風侵台期間,台北站出現最強陣風紀錄,第1名是2005年的泰利颱風,最強陣風達每秒49.3公尺,而康芮颱風截至目前為止,最強陣風為每秒29.1公尺。賈新興昨(10月31日)晚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在康芮颱風影響下,大台北地區住高樓的朋友應該感受到康芮颱風「呼呼的風切聲」,甚至是大樓的搖晃感,而他也搜尋相關資料,整理出「侵台颱風期間,台北站出現最強陣風紀錄」。從賈新興上船的圖片來看,前3名分別為2005年的泰利颱風,最強陣風每秒49.3公尺;第2名是1962年的歐珀颱風,最強陣風每秒49.1公尺;第3名則為1977年的薇拉颱風,最強陣風每秒47.7公尺;而此次的康芮颱風截至發文為止,最強陣風紀錄為每秒29.1公尺。不過,臉書粉專「用事實說颱風」也在留言區補充,「蘇迪勒雖然看起來排名在後面(最強陣風每秒39.2公尺),但吹了12~18小時…真的很難忘,真的是超級有感,其他颱風頂多吹5~6小時」。另外,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在昨日深夜分享道,康芮颱風出海後往北移中,但北北基地區受到颱風環流和地形效應影響(也就是所謂「角隅流」),經歷了7年來最有感颱風夜,大台北都會區大範圍11~12級強陣風,南部沿海轉為西南風後,風力也明顯增強,部分地區也出現10級強風,。康芮颱風造成全台各地出現強陣風。(圖/翻攝自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說,上次有這樣的景象,已經要往回看到2017年的尼莎颱風,「康芮颱風持續往北加速,而且減弱中,預計1日早上,各地風雨就會逐漸緩和,颱風影響結束不遠了,請大家再等等~」。對此,就有許多網友回應,「基隆真搖滾啊,第1次感受到什麼叫做騎車騎不動的感覺…」、「嘉義風雨還很大,外面風聲一直咻咻咻」、「風吹的我不敢睡覺」、「第一次感受到房子在搖晃,到底是地震還是颱風」、「下午台北很恐怖,大雨中夾雜著風咻咻叫,超恐怖的」、「台中22時開始搖滾了」。也有不少鄉民在PTT感嘆,「我台北人,剛剛10分鐘內(晚間8時許)風超級大,大到我覺得大樓都在晃」、「超誇張,外面聲音超可怕」、「信義區連冰箱都在晃」、「桃園+1」、「真的在晃,我已經頭暈躺在床上了」、「我住1樓都覺得風大到很扯」。
不吸菸肺癌2/空汙傷害不輸香菸 2時段勿戶外運動「機車族要戴口罩」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已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研究,若持續30年暴露在一定濃度以上的空汙細懸浮微粒(PM2.5)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比每天抽一包菸還高,這或許是近來不吸菸肺癌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醫師建議上下班時間最好別進行戶外運動,以免吸入大量空汙,而機車族也要佩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才能過濾廢氣裡的微粒與道路揚塵。「不只是台灣,全世界不吸菸的肺癌患者都增加!」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告訴CTWANT記者,肺癌是全球及台灣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9,700人死於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近五分之一。雖然台灣近十年來肺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但其發生率仍在增加,尤其是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比例顯著上升,顯示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空汙正是原因之一,台大公衛學院今年5月發表研究發現,若持續30年暴露於PM2.5(懸浮微粒直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的粒子)空汙環境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會比每天吸超過一包菸的人風險高出1.044倍。此研究利用環境部2005至2020年全國PM2.5監測資料,再以空汙能見度、PM10推測1968至2004年各地區空汙PM2.5濃度,比對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登記資料,此為全球首篇分析30年空汙與肺腺癌相關性研究,研究刊登於《環境研究》國際期刊。根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各項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縣19.3微克/立方公尺(μg/m3)最高,主要是少雨、弱風天數多。其次為嘉義縣市及金門的18.8μg/m3,離環境部所訂中南部年平均值15μg/m3仍有一段差距。PM 2.5 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肺部自然是首當其衝、最先受害的器官。長期關注空污的北醫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曾建議,民眾可先自我審視,平常最容易暴露到髒空氣的來源是什麼?例如鄰近工業區的居民須注意工業排放空氣污染物,都會區居民則受交通廢氣影響較多,因此必須從住家環境開始了解可能的污染物質,再以適當的方法排除或減少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例如簡單的把窗戶關上、減少揮發性化學產品的使用、烹調習慣的改變、室內植物的擺設、空氣清淨設備的裝設等方法。至於交通,為了方便逼不得一定得騎摩托車時,莊凱任強調「口罩絕對是必備!」國健署建議機車族配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 CNS14756),除了吸附車輛廢氣中的有害氣體,也能過濾掉混合在廢氣裡的微粒和道路揚塵。由於這類口罩的活性碳會吸附污染物,長期使用後可能失效,因此不建議長時間重複使用。戶外運動的地點很重要,研究顯示公園比馬路旁更好,比較不會影響肺功能。(圖/記者方萬民攝)在《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一書中,台大公衛學院陳保中教授提到自身的運動方法,「我通常早上6點多到醫院,避開高空汙時段;下班時我會走比較少空汙的『路線』,盡量避開大馬路,改走小巷弄」。運動也是同樣道理,盡量避開交通尖峰的上、下班時段,避免吸到廢氣。對於場地,陳保中教授也有一番見解,「河濱公園是蠻好的運動場地,車少、空曠,河道旁風大,有風流動能加速改善空汙;另外,台灣山林豐富,不必特別去挑戰大山岳,鄰近的小山丘也不錯,像台北近郊就有很多條親山步道,也是假日運動的好選擇。」「英國曾有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在馬路附近運動的人肺功能較差,而公園運動的人則較好。」方昱宏認為空汙是長時間的影響,雖能「趨吉避凶」,但很難靠著短時間的措施,如空氣清淨機、口罩來達到完全預防的效果,還是必須由政府來改善空汙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不過,方昱宏建議若要進行戶外運動,可到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空氣品質狀態,若出現紅色警報、甚至紫爆,就不要外出活動,才可以較有效的避免空汙危害。若必須外出上班或上學,國健署則建議配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 CNS15980),以濾除空氣中的 PM2.5 微粒。
共享租車四雄1/中租成立「URiDE」拼3年損益兩平 Zipcar祭寵物、商旅奇招吸客
隨著Uber宣布明年在美國部分城市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特斯拉日前發表Robotaxi無人計程車,無不引起全球線上預約共享租車企業關注,不過距各國法令全面通過及上路,仍遙遙無期,眼下線上共享租車仍是共享經濟主戰場,台灣除了和泰及裕隆兩大集團外,全球最大共享租車平台也登台,就連租賃龍頭中租企業今年也進軍,成了四雄開打的局面。台灣的線上共享租車市場從2014年和泰集團下的和雲行動服務推出「iRent」平台開始,迄今10年,整體市場才緩慢成長20至30億元。不過今年初,集團資源雄厚的中租汽車也正式成立「URiDE」,要與和泰集團的iRent、裕隆集團的「GoSmart(LINE GO)」一爭天下,中租營運長戴光顯甚至立下目標:「3年內達到損益兩平。」根據同業分析,中租選擇切進共享租車市場,「除了背後資金充足外,中租可能看到前幾年iRent開始獲利,加上共享經濟的未來趨勢,所以盡早布局,也試試水溫。」不過有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先驅者紅利已被iRent獲得(就像最早的共享計程車Uber),後進者必須有更新的做法跟亮點才有機會,加上iRent與GoSmart本身屬於汽車集團,取得車輛成本較低,URiDE這一仗並不好打。」面對有車商背景的兩大集團,URiDE要如何突破?除了中租集團雄厚的公司資源外,URiDE內部人士則樂觀看待,「我們是共享汽車市場的後進者,但這恰恰為我們帶來許多優勢。」首先,因為規模還在發展階段,因此能更靈活地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反饋進行快速調整。其次,URiDE沒有來自車商集團的背景,也不背負車輛銷售壓力,這使URiDE在車輛選擇上有更多彈性,能依照市場需求和購車成本靈活決策,投入具競爭力的車款,對於進一步擴大市場非常有利。據了解,目前URiDE的會員數已超過5萬名,其中不少是曾經使用過中租短租服務的老客戶。服務據點從初期的雙北70處,橫跨至基隆、桃園、宜蘭,目前拓展至250處;車輛數從100台增加至600台,預期今年底前突破1,000台。除了iRent、GoSmart與URiDE外,全球最大共享租車平台Zipcar也早在2017年就引進台灣,Zipcar台灣區董事長彭仕邦告訴CTWANT記者,「會引進共享租車一方面是因為這是集團提供的主要服務之一,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們從Youbike上看到台灣對共享的高接受度。」面對三大集團的強力夾擊,Zipcar屢出奇招,以不斷推出新服務來應對,彭仕邦分享,「我們從都會區下手,提供各種方案、車輛,讓使用者有更多選擇。」面對三大集團強力夾擊,Zipcar台灣區董事長彭仕邦(圖左)也做好萬全準備應戰。(圖/報系資料照)譬如今年7月Zipcar推出寵物友善共享車,限定車輛配置寵物車墊,就吸引不少帶寵物出遊的消費者。此外,8月也新增7人座MPV、Zinger商旅車款。彭仕邦笑著說,「有些人家裡沒有大車,可能多人出遊或是採買購物時,都可以租來使用。」Zipcar也因為這個方案增加不少會員,「Zipcar開放Zinger在新莊IKEA站租借使用,所以有些用戶就是在那邊買完家具後,租來載回家。」此外,Zipcar的另一大競爭力,是提供更有魅力的車輛,彭仕邦說:「我們的車款以歐美車為主,從Ford Focus歐洲性能鋼砲到BMW X2豪華運動跑旅都能選擇。」據了解,目前Zipcar在台灣約有350台車,其中有上百台是其他競爭平台租不到的車款。彭仕邦表示,Zipcar有在全球超過500個城市、逾12,000車輛的營運經驗,「因此更能夠從使用者角度來調整經營策略。」目前Zipcar擁有10幾萬會員數,其中超過8成用戶都沒有自己的車,對於接下來的規劃,彭仕邦說:「就是持續推出不同於其他家的服務。」有網友更在Dcard上分享,「接觸共享汽車品牌後,頓時覺得買車幹嘛,真的比買車划算太多,24小時想用車App打開馬上取車,出去玩想開高級一點就用Zipcar裡很多德系進口車,像是Audi、Volkswagen。」綜觀台灣整體線上租車市場,現階段只有iRent獲利,GoSmart預計今年可達損益兩平,中租目標3年內獲利,Zipcar則小賺並穩定成長。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中租除非投入大量資金,讓車輛數達到3,000台以上(新購車資金至少18億元),每增加一輛車還必須增加停車位(雙北月租平均5,000元)及車輛折舊成本,要想在3年後獲利,將會是場硬仗。」小而美的Zipcar提供寵物上車、商旅車款等特有服務,打進不同消費族群。(圖/Zipcar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