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林
」 賴正鎰 鄉林集團 台股 房市 涵碧樓北市11萬坪史上最大都更案登場 賴正鎰:15年開發總銷高達1.4兆
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今(18)日宣布將啟動台北建城百年以來最大的都更案「中山﹒新松町 新城計畫」,範圍橫跨40多個街廓、共11萬坪土地。賴正鎰高喊要讓大家知道,「民間也能這樣做,不是靠政府」「若能成功,15年後我82歲回頭看,也是人生對台灣的一個貢獻。」「中山﹒新松町 新城計畫」位於新生北路、民權東路、民族東路與松江路之間,範圍橫跨40多個街廓,預計未來含地主分回戶的總銷高達1.4兆元。(圖/林榮芳攝)「中山﹒新松町 新城計畫」位於新生北路、民權東路、民族東路與松江路之間,範圍橫跨40多個街廓、共11萬坪土地,初估都更拆遷戶數逾1.1萬戶,預計含地主戶總銷高達1.4兆元。賴正鎰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都更案,中山區位於台北市最核心的區域,是最早最古老的建城區域,這裡建築都是60年以上4、5層樓老建築,生活品質不好,發生災害地震會非常危險。他說,過去25年來鄉林深根台北有20多個都更案,原來在吉林路「中山賦」的基地開發近20年,近百個地主,就在今年6月「中山賦」動工銷售後,大家看中鄉林品牌、品質,加速附近老舊公寓所有權人主動來談合作。近半年來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整合的7個街廓,已整合面積約1.1萬坪,地主所有權人近千人,約600人已簽妥「都市更新合建契約書」。「與鄉林合作除了可以住新房子,價值還能大幅上升,從現在的一坪約50多萬元,未來都更重建後每坪140~150萬元,現在每周都有幾十戶來簽約。」據了解,周邊平均每坪成交單價130~200萬元,其中台北國賓飯店改建案佔地1453坪「國賓皇琚」已站穩 200萬元大關,創中山區最高房價。取名「新松町計畫」,也就是新生北路到松江路一帶,賴正鎰說,受到法規限制,都市計畫純住宅區,平均只能蓋15樓,整個11萬坪會分成6期、15年開發,「未來這一帶將成為台北最高級的住宅區。」會整合這麼快,賴正鎰提到,因為在原本「中山賦」的基地有一小角遲遲無法整合,他很生氣,3年前把它切掉,附近居民看到不願整合就會被切除,所以促成大家積極督更,他稱之為「教訓屋」。他也提到,現在該塊地主反悔請他幫忙,但他不可能為此再次送件重跑2、3年,最後可能考慮以委建方式協助重建。集團副總經理賴廣陽也補充表示,大家積極參與重建合作,除了附近多是郭姓家族地主,整合特快,另一方面也因為今年0403地震後,北市府今年提出額外30%的容積獎勵,目前已經整合6、7個街廓,大多都超越8成都更門檻,朝向11個街廓努力。賴廣陽也提到,未來預計融入美術館、博物館及畫廊等藝文展覽空間,同時計畫引入星巴克、誠品或蔦屋書店、高端診所、麵包店、時尚精品店、超市、藥妝店等高質感生活配套,分布在巷弄裡面。原本8公尺巷弄將轉型為行人徒步區,2、3月有櫻花及黃花風鈴木盛開;3、4月有流蘇花綻放;10月可賞秋楓;11、12月還有無患子樹葉轉黃。「民間也能這樣做,不是只能靠政府!」賴正鎰說,鄉林的經驗和品牌促成這個案子,以前造價每坪12萬元,現在一坪25萬元,鄉林利潤一年不到3%,只賺一點點,都是幫地主打工創造資產價值,當初他也猶豫是否要賺微利,後來覺得人生應該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15年後也82歲,回台看這案子若能做成功,也是人生對台灣的一個貢獻!」
嘉義男持鐮刀追砍親人 強制送醫卻不治!相驗結果出爐
嘉義縣竹崎鄉林姓男子,3日晚上疑精神疾病發作,持農用鐮刀追砍太太和父親,家屬報警將男子強制就醫,沒想到體格壯碩林男在醫院突失去意識,急救無效死亡,今(4日)嘉義地檢署相驗,判定林男為心臟血管疾病發作,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據了解,昨晚上6點40分,林男疑精神疾病發作,手持農用鐮刀追砍39歲何姓妻子及70歲林父,家屬見狀阻止才未釀成意外,員警和消防人員獲報到場,因林男十分壯碩,警、消合力將林男制伏送上救護車,並送往台中榮總嘉義灣橋分院急救治療,結果林男竟在醫院死亡,家屬接到消息十分錯愕。今天檢警相驗,林男外觀無外傷,依據疾病史及病發狀況,判斷死者為心血管疾病發作,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
半導體領軍狂吸金!台股終場大漲348點 「這檔」爆量逾30萬張第一
美股前一交易日全面收漲,台股今(22)日以大漲243.87點開出,指數開高走高,盤中最高達23019.04點,最低22799.53點,加權指數終場大漲348.66點,以22904.32點作收,漲幅1.55%,收復5日、10日線,成交量3437.44億元。半導體族群今日扮撐盤要角,台積電(2330)今日開盤跳空漲至1035元,盤中最高漲35元至1045元,漲幅逾3%,終場收在1040元,上漲30元,漲幅2.97%。鴻海(2317)收203元,上漲0.5元,漲幅0.25%。聯發科(2454)收1310元,上漲45元,漲幅3.56 %。廣達(2382)上漲3元,收297元,漲幅1.02%。台達電(2308)收394元,上漲13元,漲幅3.41%。日月光投控(3711)收156.5元,上漲3元,漲幅1.95%。另外,神準(3558)、德律(3030)、鴻準(2354)、金寶(2312)、緯穎(6669)、金像電(2368)、偉訓(3032)、正崴(2392)、嘉澤(3533)等多檔AI個股也聯手攻高。泰金寶-DR(9105)延續近日強勢表現,今(22)日終場成交量逾30.9萬張,股價大漲近4%,成為台股今天成交量第一大個股。近期夯股神達漲勢也十分剽悍,以83元開出、上漲3.1元,盤中最高一度來到86.8元,再創歷史新天價,終場收在83元,上漲3.8%,成交量破21萬張。漲幅前5名個股為,華冠(8101)上漲1.25元,漲幅9.96%。永崴投控(3712)上漲6.3元,漲幅9.94%。中釉(1809)上漲2.1元,漲幅9.91%。正崴(2392)上漲7.2元,漲幅9.9%。金寶(2312)上漲2.9元,漲幅9.9%。跌幅前5名個股為,吉茂(1587)下跌4.75元,跌幅9.98%。鋐寶科技(6674)下跌1.55元,跌幅4.88%。三商壽(2867)下跌0.3元,跌幅4.3%。鄉林(5531)下跌0.5元,跌幅4.27%。聯昌(2431)下跌0.7元,跌幅4.08%。
億泰銘旺科等五檔22日恢復融資融券 這六檔暫停
證交所21日公布,有六檔個股的每股淨值低於票面於22日起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同時另有五檔個股的每股淨值回復至票面以上,應恢復融資融券交易。臺灣證券交易所依據「有價證券得為融資融券標準」第4條、「證券商辦理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辦法」第22條及第23條規定,審核上市公司(不含金融控股公司)公告並申報之113年第3季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資料,符合暫停與恢復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調整名單如下。每股淨值低於票面,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共有6種:燁興(2007)、吉祥全(2491)、精金(3049)、立德(3058)、金萬林-創(6645)、新天地(8940)。其中,觸控面板廠精金(前稱和鑫光電)於11月初成交噴量,今天收盤股價11.20元,上漲了0.20元,漲幅達1.82%;燁興收盤價10.10元、金萬林收在27.95元、新天地22.80元,皆為平盤;吉祥全收在12.50元,下跌0.10元,跌幅為0.79%。立德收在17.15元,下跌0.10元,跌幅為0.58%。每股淨值回復至票面以上,應恢復融資融券交易之有價證券共有5種:億泰(1616)、銘旺科(2429)、隆銘綠能(3018)、揚智(3041)、鄉林(5531)。
台股終場挫132點力守季線!電子權值股倒一片 這1族群逆勢強撐
美股前一交易日有漲有跌,台股今(21日)日以下跌16.7點開出,指數開低走低,午盤一度翻紅,最高達22708.57點,但由於權值股疲軟,終場下跌132.7點,以22555.66點作收,險守季線,跌幅0.58%,成交量3486.92億元。台積電ADR下跌0.69%,收在188.36美元。台積電(2330)早盤以1020元開出,今日開低走低,盤中最低觸及1010元,終場收在1010元,下跌15元,跌幅1.46%。權值股普遍下挫,鴻海(2317)收202.5元,下跌3.5元,跌幅1.7%。聯發科(2454)收1265元,下跌10元,跌幅0.78%。廣達(2382)小跌1.5元,收294元,跌幅0.51%。台達電(2308)收381元,下跌5.5元,跌幅1.42%。日月光投控(3711)收153.5元,下跌1.5元,跌幅0.97%。類股上漲方面,多由傳產撐盤,如玻璃、營建以及航運等。玻璃族群衝最高,漲幅6.68%。其中,台玻(1802)漲勢最為強勁,漲逾半根停板,漲幅8.03%,中釉(1809)同樣漲逾半根停板,和成(1810)、冠軍(1806)約漲1%。營建族群部分,櫻花建(2539)亮燈漲停,皇翔(2545)、鄉林(5531)、華健建(2530)皆漲逾半根停板,皇普(2528)、新美齊(2442)、三地開發(1438)、宏璟(2527)、長虹(5534)、三發地產(9946)及富華新(3056)漲幅為3至4%。至於航運族群,貨櫃三雄勁揚,萬海(2615)漲逾1%,陽明(2609)、長榮(2603)漲逾2%。漲幅前5名個股為,興能高(6558)上漲2.8元,漲幅9.95%。神達(3706)上漲7.2元,漲幅9.9%。盛達(3027)上漲3.35元,漲幅9.87%。櫻花建(2539)上漲5元,漲幅9.86%。達方(8163)上漲4.5元,漲幅9.83%。跌幅前5名個股為,展達(3447)下跌9元,跌幅10%。力銘(3593)下跌0.84元,跌幅9.92%。虹光(2380)下跌0.48元,跌幅9.66%。日成-KY(4807)下跌1.35元,跌幅5.93%。晟銘電(3013)下跌7元,跌幅4.52%。
午盤上下激盪!冠軍建材高層涉侵占貨款、逃漏稅 股價一度重挫逾6%
台股今(24)日以23446.64點開盤,上漲111.88點,但隨後指數出現回調,波動在平盤附近。經過一波拉抬後,指數一度回升至平盤之上,但不久後再次翻黑,再度陷入震盪。各類股中,資訊服務和玻璃族群表現突出。另外,昨天爆出高層疑似侵占貨款及逃漏稅醜聞的國內知名磁磚大廠冠軍建材(1806),今早股價一度重挫逾6%。台股午盤在盤面震盪、多空激戰,午盤下跌7.97點或0.03%,來到23326.79點。截至上午11時半,資訊服務類股上漲2.66%,玻璃族群上漲0.97%,居家生活類股漲0.97%,半導體漲0.27%。知名磁磚大廠冠軍建材(1806)被曝高層疑似侵占貨款及逃漏稅,新北地檢署昨(23)日指揮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對公司展開大規模調查,帶回董事長林榮德等6人偵辦。檢方認定王姓董娘涉違反《證交法》非常規交易、《稅捐稽徵法》、《商業會計法》等罪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林榮德與擔任總經理、董事長特助的兒女等3人,分別諭知以3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交保候傳。冠軍建材公司23日晚間發布重訊,強調公司營運正常、事件對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會全力配合檢調單位調查。冠軍建材今日股價大幅下挫,盤中跌幅一度超過6%。截至上午11點半,股價來到10.9元,下跌0.65元,跌幅達5.63%。冠軍建材成立超過50年,為台灣磁磚業龍頭企業,擁有三大品牌「冠軍磁磚」、「馬可貝里」、「安心居」,行銷通路遍佈全台,擁有超過500個銷售據點。營建類股今日也呈現疲弱走勢,僅有少數個股逆勢上揚,包括三地開發(1438)、三洋實業(1472)、寶徠(1805)、新建(2516)、皇普(2528)、達欣工(2535)、櫻花建(2539)、皇昌(2543)、根基(2546)、、遠雄(5522)、鄉林(5531)等。
民生用電凍漲!工業用電卻調漲最多14% 賴正鎰:旅宿業恐怕撐不住
針對此次電價審議委員會的決議,民生電價維持凍漲,卻再度大幅調漲工業用電的電價14%。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這三年來歷經四次調整電價,多數旅宿業卻不敢調整房價,只能自己吸收增加的成本,今年以來國旅市場已呈現疲軟狀態,業者的人力成本及營運管理費用不斷上升,如今再次面對電價大幅調整,恐進一步加劇經營困難,他很怕相關旅宿業若撐不住,恐怕會棄守轉售做都更,改蓋住宅大樓或商辦,間接削弱旅遊需求。賴正鎰指出,自2022年至今,工業電價已歷經三波調升,累計調幅達48%,此次若拍板進行第四波調升,工業電價累計調幅將高達68%。這不僅是對工業用戶的重大挑戰,也必然對服務業、觀光業及相關行業產生連帶影響。尤其是高耗能的飯店業,經營成本持續增加,恐對價格政策及消費者需求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抑制國內旅遊市場的成長。他強調,國內經濟正處於復甦關鍵期,應盡量減少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以助力市場回溫。他呼籲政府在電價調整的同時,能考量對特定產業的補貼或優惠政策,協助觀光、飯店等服務業度過難關,以促進國旅發展,推動經濟持續成長。他進一步指出,根據過去幾次電價調整的經驗,飯店業的電費負擔每次都顯著增加。例如,在2022年工業電價首度調升15%後,多數飯店每月電費增加至少10至15萬元,這對於那些客房數量較多的飯店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到了2023年,工業電價再次上調17%,部分大型飯店每月電費支出甚至增至近百萬元,直接侵蝕了業者的利潤空間。今年3月的電價調整後,今年十月又要對工業用戶做出高達14%的調幅,對飯店業的經營壓力可謂雪上加霜。就他了解,根據統計,2023年飯店業每月電費支出相比調漲前又增加了15至25萬元。如今,這次若再進行電價14%的上調,預計每月電費可能再增加20萬元以上,累計自2022年以來,整體電費支出增幅接近翻倍。這對於已經在疫情影響下復甦緩慢的飯店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進一步抑制業者的經營意願與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動能。賴正鎰再次呼籲政府,在考量電價調整的同時,應多關注觀光旅遊等高耗能服務業的承受能力,並適時提供支持與補貼,減少對業者經營的衝擊,確保產業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他認為綠電發電成本每度電高達4.8元以上,台電花高價去買綠電,卻要將增加的虧損成本轉嫁給全民負擔,這是不公平的,如果要漲電價的話,應該要連同民生用電一起漲,這樣才公平。他說,工業大國英國最近關閉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他呼籲政府也應該全面思考能源政策,逐年捨棄發電成本高的燃煤及天然氣,恢復使用核能發電,比如說核一及核二,核三繼續使用,並考慮讓核四恢復使用,將占比42.2%的燃煤降到20%,而核能發電能占比增加到30%,這樣才能真正穩定供電及有便宜乾淨的電源。
建商忙補貨1/房市熱警告!上半年建商推案大爆發 購地金額也大增134%
今年房市持續火熱,不少建商董座坦言「看不到跌勢!」數據會說話,CTWANT記者委託591平台和商仲世邦魏理仕,進行建商推案與獵地的最新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七都新推案件數和總銷金額,雙雙比去年下半年增漲逾2成;也因為案案順銷,建商開始大舉獵地補庫存,今年上半年全台建商購地金額高達79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34%。今年上半年台股指數屢創新高,游資充沛,再加上台積電、AI科技股話題,撐住國內房市表現。(圖/報系資料庫)「房市看不到頂!」6月底愛山林(2540)董座祝文宇接受媒體採訪,對市場看法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現場記者訝異,懷疑是否誤聽;興富發集團旗下潤隆(1808)總經理林暐鈞近期受訪也直言「房市看不到悲觀、下跌的情況」;就連第一線銷售的代銷龍頭海悅(2348)董座黃希文也都說,這波房市強勁買氣,短時間內不會退散;鄉林(5531)董事長、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更是直白用「我自己也看傻眼!」來形容這波房市熱度。 回顧這波房市景氣循環,2022上半年在通膨預期、造價上揚與台積電擴廠話題利多刺激下,房價漲勢凌厲,就連房地合一稅收也創下上路以來新高,不過下半年受到通膨惡化、股市跌跌不休、利率升升不息衝擊,房市由盛轉衰;為防止預售短期炒作,2023年1月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讓預售市場2023上半年銷售持續萎縮,不過下半年推出新青安房貸促進成屋銷售,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台股屢創新高、熱錢滿溢,房市自去年下半年反彈、今年飛高高。去年下半年房市就反常不受總統大選影響,到今年更反彈衝高、順銷的情況更加明顯。(圖/林榮芳攝)CTWANT根據591新建案平台統計六都及新竹(七都)推案件數和總銷金額,2022下半年共推出857件新案、總銷金額1兆1211億元;到了2023年房市降溫,推案也跟著放緩,上下半年推案件數分別不到750件,不過因為價格持續走揚,總銷金額落在1兆元上下;由於去年下半年房市好轉,今年上半年建商推案放量,推案數884件、總銷金額1兆2319億元,分別較去年底成長2成多。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表示,今年Q2確實推案大爆量,關鍵除了高房價推升總銷金額外,建商對市場樂觀積極加碼,因此329、520等檔期的供給皆屢創新高。觀察各縣市可發現上半年以桃園和台南表現最搶眼,兩地除了房價基期相對親民,同時也擁有大量重劃腹地可供開發,加上大量就業人口擁進,建商自然不會錯過良機。 建案順銷也為建商增添信心、加快獵地速度,CTWANT也委託商仲世邦魏理仕統計近年全台建商單筆超過3億元之購地件數和金額,2022上半年以前房市大好去化不少土地存貨,下半年房市雖降溫,但補庫存需求仍帶動46筆、622.8億元建商購地交易;2023年上半年掉至30筆、341億元,下半年房市回溫,建商購地也開始增加,共40筆、455.7億元;2024年更是大爆發,上半年共64筆、7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34%。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分析,2023上半年建商購地金額341億元,創6年來同期新低,主要是在借貸成本上升與房市買氣不振的背景下,建商對於土地儲備普遍採行保守策略。然而自去年下半年起,住宅交易持續回暖,部分建商開始擴充土地庫存,至今年上半年建商於全台購地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增134%,交易筆數亦呈現翻倍成長,顯示土地買賣市場強勁反彈。 不過今年6月央行調升存款準備後,將使銀行拉高授信門檻,李嘉玶認為,建商是否能順利取得貸款,土地位置與建案規畫尤為重要,恐也對中小型建商造成更大的資金壓力。 展望下半年房市,李忠哲認為政府態度是關鍵,雖然目前已有央行限貸、新青安「一生一次」走在前,但仍難擋這波景氣洪流,房市價量依然是一路向前衝,短期內若無重大事件或更強力的打炒房政策阻攔,估計這波多頭氣勢將繼續延續下去。
房市越打越高建商也看傻 賴正鎰:估未來3年持續穩健
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今天指出,營造成本居高不下,就算政府接連打炒房,但效果有限,房市今年仍逆勢而上,他自己是開發商也很傻眼,不過被管制長達5年的回流台資,今年8月起將逐批鬆綁,多數可望投入股市與房市,下半年新推預售案銷售會加快、大面積及整棟的新商辦行情看俏,且政府預告軍公教明年將再調薪,若帶起新一波物價,他預期不動產市場未來3年持續穩健。根據各不動產開發公會的申報開工資料統計,六都在今年上半年推案戶數約4.41萬戶,比去年同期的4.57萬戶小幅減少3.6%。其中以新北市和台南市預售推案戶數減幅達2成最明顯,其餘各都會區與去年同期相比的表現,以台中市年增14.6%最多,高雄市年增11.2%次之;台北市則因為都更案件增加,推案戶數年增8.2%。儘管六都預售市場的推案總戶數稍減,但總銷金額的規模卻一舉突破兆元,達到1兆1807.4億元,相較於去年上半年的表現,成長21.5%,其中又以高雄市的總銷成長高達56%,幅度居冠,房價補漲效應最為明顯。賴正鎰說,儘管政府持續打房讓投資客縮手,但碳權實施、電價調整,營建成本,墊高房價,原本期待政府打房後,觀察房價回檔再撿便宜的首購族,眼看今年房價絲毫沒有鬆動,擔心再等下去,恐追不起房價漲幅,因此趁著低利及新青安方案紛紛進場,加上台商回游資金推升股市指數飆上2萬3000點,房市搭順風車。為何高房價,還是有很多人前仆後繼搶著上車?賴正鎰透露,今年上半年賞屋來客平均每周都有超過4、50組預約客人,成交比約4:1。從來客量與背景分析市場,上半年看房後會成交的2大族群,一個是游資太多分散置產,另一個則是首購與換屋族。都是預期房價續漲,深怕將來更貴買不起,部分開發建商與代銷業推低首付來迎合新青安政策,才能創造出高成交率。他指出,在通膨未消、房價續漲的預期心理,台灣房市買氣不墜,不僅六都建物買賣轉移戶數在今年上半年創下近11年新高,光是六都的預售新案總銷金額也高達1.1兆元,預估今年仍是「量穩、價微揚」格局,在房價續漲下,全國推案總銷可望突破去年2.1兆元,挑戰2.3兆元。明年即將進入縣市長選舉年,如今土地及營建成本還在高點之上,要持續觀察政府是否會再推出新利多政策,或持續打壓房市,他相信多數開發商在獲利空間不斷遭壓縮情況下,不排除放緩推案速度或預售案部分樓層封盤,拉慢銷售速度。下半年房市哪裡最被看好?賴正鎰分析,政府協助高科技業回台投資,從北到南都有科技業增設新廠,受惠AI及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台中市爆量推案及高雄房市補漲飆升,形成中、南部兩大科技重鎮,帶來龐大的年輕就業人口,創造新一波人口紅利,絕對是最具增值空間的城市,商辦大樓也會是推案重點。展望明年房市,賴正鎰點出6大趨勢,(一)受到電價調漲影響,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大,因營建成本持續波動,明年房價欲小不易;(二)科技房市大利多,南台灣房價快速起飛,科技設廠周邊房市更熱門;(三)土地、建材漲勢不斷,建商轉攻都更合建與危老市場,雙北都更合建及危老重建案量將暴增;(四)央行加強六都及新竹縣市購屋信用管制,置產買盤向七都以外區域延伸;(五)電商及科技業擴廠需求,帶動商辦、工業地產需求,商辦、廠辦產品大力崛起;(六)政府續推社會住宅,推動新興重劃區的捷運交通建設,也會刺激拉升當地房價。
發哥分手凱悅1/興富發金山飯店全速拚改嫁 本土業主常因「這原點」鬧不合
上市建商興富發(2542),不只獵地速度快狠準,提分手也迅雷不及掩耳。與國際飯店品牌凱悅酒店集團合作的「新北金山凱悅渡假酒店」,原訂年底開幕在即,卻於3日傳出「理念不合」,結束合作關係,現在新品牌還在洽談中,依舊喊出要搶在2025年農曆春節前見客。本土業主分手國際酒店品牌非頭一朝,業者分析,雖簽署全權委託管理,但台灣業主干涉性較高,「我交了這麼多管理費,我不能管?」的心態,常成為合作告吹的關鍵。8日,社群中轉傳一張金山凱悅員工舉行的「摘牌儀式」,一行7人站在「Hyatt金山凱悅」的logo前留影,紀念這胎死腹中未能開幕的飯店;另有員工臉書抒發遺憾,「做了一場很美的夢,夢裡有很棒的團隊…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就是為了讓這個閃亮的品牌…但忽然間被一腳踹醒…」金山凱悅於2020年動土,規劃打造五星級度假溫泉旅館,對外宣稱將於今年第三季見客,臉書發文時間還停留在5月30日,據CTWANT記者了解,員工無預警在6月3日被告知4日後團隊將解散。同日,業主興富發便發聲明表示,「興富發集團和凱悅酒店集團,針對新北金山凱悅渡假酒店(Hyatt Regency Jinshan Resort)已合意終止合作關係。」「目前正與全球高端酒店連鎖品牌洽談中。」震驚業界。據CTWANT記者了解,金山凱悅員工無預警在6月3日被告知4日後團隊將解散,網路上也出現一張員工與LOGO的合影並自嘲是「摘牌儀式」。(圖/翻攝自GHA Discovery(Global Hotel Alliance 全球酒店聯盟「探索之旅」 - 忠誠計劃討論區) 臉書)雖掛國際酒店品牌經營,但除總經理由品牌方指派,往往在聘請員工仍會由業主方聘僱。記者找到金山凱悅總經理William,他回應,「不方便提供任何訊息。」由於遭資遣員工簽有保密條款無法多談,其他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臨時換牌最快仍需至少半年重新與新品牌接洽、簽約到開幕,為了節省空窗期的人力支出,興富發寧可先解雇員工,從長計議,且籌備期間員工資歷大多不到1年,付出小額資遣費便能止損。記者實地走訪北海岸環金路上的金山凱悅,建築外觀已完工,內裝尚在趕工中,工人忙進忙出。雖然已正式宣告與凱悅解約,但建築外觀上的「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還來不及卸下。根據目測工程進度,就原本合作計畫,金山凱悅想在第三季順利試營運,難度是相當高。事實上,本土業主和國際酒店品牌「分手」並非首例。2005年,涵碧樓就跟合作長達5年的飯店管理集團GHM鬧翻,當年雙方對於破局原因各有表態,甚至涵碧樓董事長賴正鎰還與GHM互提仲裁索賠3.1億元。2018年,新北市中和福朋喜來登飯店在萬豪國際集團的SPG訂房網站上,因所屬地區被冠名為「中國台灣」,惹怒業主聯邦企業集團、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的3個兒子林鴻堯,林鴻堯不惜支付可觀違約金都要向萬豪集團解除授權合約,之後便將飯店更名為「瓏山林台北中和飯店」自行經營。高雄萬豪酒店2020年試營運前夕,也曾因「喬不攏」,臨時更名由朕豪酒店營運,後來才又改回高雄萬豪酒店。據了解,義联集團董事長林義守斥資約370億元興建「義享天地」,由於酒店已取得政府核發的執照、員工籌備長達1年多,卻因為還得符合萬豪嚴格的品牌規範與逐一審核,龐大人事成本壓力讓林義守霸氣決定以「朕豪」先營業再說。本土業主和國際酒店品牌「分手」的還有,2005年,涵碧樓與國際飯店管理集團GHM,當年雙方鬧翻甚至連鄉林集團、涵碧樓董事長賴正鎰也在媒體上隔空與GHM互槓。(圖/報系資料庫、記者劉耿豪攝)本土業者興建飯店並與國際酒店品牌合作,大多是委託對方「全權經營」,可以借重對方的國際品牌形象、全球行銷業務通路達到集客目的,在飯店人才訓練、營運標準作業流程,亦全由對方包辦。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暨會展行銷管理系講師王聖傑分析,台灣發生本土業主與國外酒店品牌合作在初期就破局的案例不在少數,畢竟台灣業者和海外業者的經營理念及對成本有不同的考量,例如品牌方會希望調整到完美在對外公開,但業主端有成本壓力,每年須繳交龐大的顧問費、品牌授權費。也有業者在剛跨業初期、無飯店管理經驗時,先加入國際品牌從旁學習觀察,等羽翼豐滿後,再轉為自有品牌的商業策略。另有待過國內外飯店的總經理分享,歐美業主對於全權管理的認知度較高,台灣業主雖全權委託品牌方經營管理,卻又因每年必須花上高額管理費,普遍有「我的飯店、我出得錢,我不能管?」的心態,當業主方和品牌方都比較強勢時,涉入性高又沒這麼多的信任感時,就會產生「理念不合」。他也分析,通常給予品牌方會有基本管理費、商標授權費、國際行銷服務費,另外還有毛利獎金,若是從品牌方官網訂房還會再扣佣…等等,加入國際品牌需有總營收7、8%的開支,因此業主「真的很想管!」興富發13日股東會,不少股東也關注此案發展,甚至認為目前兩岸局勢不穩、飯店業經營困難,建議腳步可放緩,甚至改作養生宅、度假宅。對此,興富發副總廖昭雄回應,金山飯店是6年前開始規劃,鄭總裁非常看好金山區域五星級飯店的發展,因此將原先規格提升,也希望品牌定位等級能提高,但與凱悅集團的認知上沒有共識,所以雙方才合意終止合約,沒有違約金的產生。金山飯店已於上個月拿到使照,儘管還在洽談新品牌,仍喊出將於今年完工、拚2025年農曆春節前開幕的目標。另外,廖昭雄也回應,高雄凱悅飯店則會照原定計畫進行,預計明年底完工。其餘因涉及商業機密,無法回應。
403震出新都更2/增加獎勵容積滿足「室內1坪換1坪」?專家業者看法兩極
403地震後,台北市長蔣萬安喊出將進入「大都更時代」,強調透過都更8箭、提高容積獎勵等方式,加大力道推動都更。危老時程獎勵今年5月起將從10%降至1%,並於2025年落日,是否延長引發各界議論。對於是否支持再提供獎勵容積加速都更,CTWANT詢問多位專家和業者想法,有人倡議提高獎勵「公辦都更及超大規模都更」,也有人認為恐助長貪念阻礙都更進度。在目前很難達到「室內1坪換1坪」的條件下,使得都更常在坪數分回上卡關,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以來便推動「都更5+2箭」,只要符合法定條件的整宅、海砂屋及耐震力不足有明顯危害的建築,就由原本的1.5倍容積獎勵,拉高到1.8倍至2倍,鼓勵危老建築加速都更;這次地震後,也有不少立委針對即將落日的危老容積時程獎勵,研議延長獎勵時間,容積似乎成為都更萬靈丹。李同榮認為給予危屋容積獎勵,縱使讓地主佔點便宜,但政府也才更有充足理由強制都更,加快整體都更腳步。(圖/CTWANT資料室)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就認為,近年來隨著工料雙漲及所有權人被養大的胃口,原本齊頭式的容積獎勵上限已顯得不夠用,政府在無法實質拿出公帑補貼又得兼顧民眾居住安全與促進都市再發展的職責下,提升「公辦都更」與「超大規模都更」的容積獎勵確實是一條道路。孫振義進一步強調,政府主導都更案,公部門更容易綜合考慮各方利益,確保符合都市發展規劃和環境永續原則,同時也確保民眾得到公平的分配、弱勢族群也能受到應有的安置,值得政府提高獎勵上限創造雙贏局面。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也認為,最好能再增加10~20%的容積奬勵,「目前談判最大困難在於與地主的分配,營建成本大幅上漲150%,以現在很多地方建商、地主46分,建商根本承擔不了營建成本,容積若能增加,能讓地主換回多一點的坪數,建商也有更多容積在未來出售補貼營建成本,雙方都更有意願促成合作。」「目前總容積不得超過基準容積2倍上限,勢必突破天花板!」他建議,土地面積超過500坪以上,可從5~20%階梯式遞增,尤其上千坪以上基地,可提供超過20%容積獎勵加速大面積都更,「大面積土地開發的獎勵最重要,不要老是開發200~300坪,對整個都市景觀、未來都市發展都沒有幫助。」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擔心「大方送容積」,形同「老屋大樂透」,恐助長地主「重建『保底』1坪換1坪」的期待,改從「1坪換1坪起跳」。「大家原本覺得海砂屋給了額外30%容積獎勵後會比較好談,結果搞到現在還是很難,證明多給容積大家只想分更多。」他形容,好比桌上有5顆鑽石,建商與地主都想分3顆,此時有人又往桌上加了1顆以為能解決問題,但這時建商、地主可能有人不只想要3顆,而是4顆,只留2顆給對方,「容積有限,人性貪婪無底限」,反而更僵持不下。「看看大直鄰損的公辦都更案,市府拼命將容積獎勵給好給滿,分回的權狀面積已經是原本的1.1倍了,資產價值也跟著翻倍,但是室內仍分不回原有坪數,大家還是想著不花錢換新房,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台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長、連雲建設總經理蔡漢霖說。大直鄰損的公辦都更案容積獎勵給好給滿,評估重建後地主的資產價值大幅提升,但是室內仍分不回原有坪數,引發地主不滿,因此也有專家認為送容積達不到加速都更的效果。(圖/CTWANT資料室)蔡漢霖認為,老房跟老車一樣,修到不划算時就差不多該自費換新,等政府贈送容積不用花錢換新房才肯動,相當不合理,有房子的人子子孫孫都能免費房子舊換新,沒有買房的人剝奪感會更嚴重;再者,容積獎勵也會助漲房價,現已見預期老屋重建能大賺一筆,老屋成交價急起直追新房,新房也會認為開價應該要比老屋高,變成惡性循環。儘管如此,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仍認為,提高容積率縱使會讓危屋佔點便宜,但這樣一來,政府也才有充足理由強制都更;至於大家認為會妨害都市正常發展空間,他質問,畸形的危老政策,東一塊、西一塊,對都市再生不是更蒙上陰影?他也強調,提高容積不是通通有獎,只針對鑑定後的危屋,雖說給危屋1坪換1坪,但營建成本仍然須考慮由地主負擔;容積有餘額,政府可當社宅用途或建立危屋全面檢核之循環基金。雖對增加容積獎勵持保留態度,但蔡漢霖認為部分地區的建蔽率可適度放寬。例如繁華鬧區最值錢的就是1樓店面,重建後因建築退縮、車道公設等法規限制,讓最有價值的1樓店面沒辦法分回原有面積,更何況是還有違建、外搭營業空間的店舖,使得做生意或有龐大租金收入的1樓地主都更的意願自然較為低落。「重建後店面大幅縮水,往往剩不到原來面積的一半,造成都更困難,即便提出分給地主比重建前更多的室內坪數,但部分在1樓,部分在樓上,也不一定能達成共識。」他認為在繁華的鬧區、1樓店鋪具有可觀價值的地段,如能適度放寬建蔽率,退縮少一點,讓重建後的1樓空間能不要減少太多,或許能加速解決都更卡關的問題。
電子股2日熄火 台股盤中跌逾150點唯營建股多檔亮燈
美國聯準會最新宣布利率按兵不動,加上超微、美超微財測不夠強,引發美國半導體與AI族群出現賣壓,美股1日跌多漲少,台股2日開盤以20360.67點開出,隨後下跌百點,最低跌到20237.62點,權值股和AI股都熄火,反倒是營建股有多檔飆出亮燈漲停,航空觀光股也相對強勢。5月1日為勞動節休市一天,但金管會在4月30日證實,台股加權指數因台積電(2330)權重超過3成已滿46天,達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窄基指數」的標準,將被撤銷交易許可,美國境內投資人包括散戶及法人皆不得交易大小台指期,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外資集團仍可透過其他地區子公司來台交易所以「影響有限」。金管會表示,台灣的外資交易人中,九成來自新加坡、香港和英國,境內美系外資僅占0.7%。但回顧2021年,也曾發生台積電權重過高,被歸類為窄基指數後,台積電長達一年半遭外資賣超,當時大盤也從16571點跌至12856點。台積電、鴻海(2317)在2日股價相對低迷,維持小跌在1.5%左右,電子五哥分別有1到2%的跌幅,反倒是觀光、航空股一片亮紅,超市量販等內需概念股也是一片漲聲,營建股更是多家亮燈漲停,像是遠雄(5522)漲停在80.6元、鄉林(5531)13.45元,皇昌(2543)54.3元、隆大(5519)52元,大將(1453)25.05元,上曜(1316)22.3元等。
台股開盤下挫60點走勢震盪 台積電跌10元至740後翻紅
美股上周五(19日)接續重挫,台股則創下收盤最大跌點,重挫774點收19527點,跌幅達3.81%,隨後指數微幅上升,力守19500點;今(22日)加權指數開盤跌60.68點至19466.44點開出,隨後微幅上升,權值王台積電(2330)開盤跌10元至740元後翻紅,微幅上漲0.53%,回到 750 元以上;類股指數部分以金融、營建股表現較佳。美股四大指數19日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漲0.56%,收37986.4點;那斯達克指數跌2.05%,收15282.01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88%,收4967.2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4.12%,收4306.87點。台股開盤續跌26.28點,來到19500.84點。三大權值股中,台積電開盤跌10元至740元;鴻海(2317)跌1.5元至141.5元;聯發科(2454)開盤跌9元至984元;大立光(3008)漲5元至2125元;台達電(2308)漲2元至300.5元。其中,台積電於開盤不到10分鐘成功翻紅,帶動大盤一度漲160點,來到19695點。今日盤面焦點在營建股,如鄉林、太設、京城、日勝生等燈漲停,其他冠德、皇鼎、國揚、工信漲6到9%;航運股表現也同樣亮眼,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與萬海漲3到4%;另,電力供應與重電概念股續強,上緯投控漲超8%,碩天、盛達、華城、茂迪、大同、森崴能源漲2至4%;金融股今天也回神,開發金、華南金、兆豐金,以及中再保皆漲逾2%。有分析師指出,因聯準會延後降息預期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美股科技股續弱,且AI相關持續修正,台積電法說下修半導體展望,短線偏空。整體來看,美股持續的弱勢反映短線國際股市不穩,仍須提防個股持續修正的風險。
旅遊業炸裂!賴正鎰爆「電話接不完」轟蔡、賴騙選票
台灣旅遊團客赴陸旅行開放還剩下不到一個月,旅行業期待並籌備已久,卻在交通部觀光署昨天臨時喊卡下,業界一片哀嚎聲「恐怕年後要失業了」。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8日說,昨晚到今天早上電話接不完,旅行業者都表達強烈的憤怒態度,直呼被騙了,相關行業開始串聯,準備年後發動萬人北上街頭抗議政府朝令夕改,打破旅行業飯碗。交通部先前宣布今年3月1日起解除「禁團令」,將開放我國組團赴陸旅遊,突然急轉彎稱「因中國迄今未就陸客旅行團來台進行安排」,又片面宣布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請旅行業即日起停止招攬前往中國大陸之旅行團。圖為旅行社領隊在桃機出境大廳等候團員前來集合報到。(圖/中國時報陳麒全攝)賴正鎰說,「選舉已經結束了」,政府應該要遵照選前的承諾,在三月開放台灣團客赴陸旅遊,去年底各家旅行社就都已經開始廣告宣傳,收攬團客,幾乎三到五月的都已經客滿,六、七月的也都已經有七成,眼看都箭在弦上,還剩下不到一個月,大家忙到年前,還在開心說赴陸團客業績滿滿,沒想到年前的最後一個上班日,卻傳來噩耗,一個行政命令就讓旅行業界的美夢毀之一旦,大家都措手不及。過去兩岸旅遊交流最繁榮之際,台灣到大陸約405萬人次,大陸來台灣旅遊超過415萬人次,為台灣帶入龐大旅遊商機,尤其疫情之後,各國都開放邊界,各國入境遊客去年都已經恢復到2019年之前的七、八成,甚至超過2019年前的旅遊人數,唯獨台灣卻還在大搞意識形態,棄旅行業與人民權益於不顧,才會導致去年僅有640萬人次,離2019年的來台2000萬人次甚遠。賴正鎰表示,民進黨政府都不設法去跟大陸相關單位交流,還沒有等到對方說法,就急著片面宣布禁招赴陸旅行團,一下就害死所有旅行業者。「陸客不能來台灣,數十萬旅行業相關家庭就已經很慘了,現在又禁止團客去大陸」,簡直是雪上加霜。他說,政府突襲式的宣佈,當他得知交通部觀光署的理由是對岸沒有表達善意,但是時間還沒有到,政府何不等到過年後再來看情況,都還來得及,為何要選在年前宣布如此殘酷的事實,讓從事旅行業的家庭情何以堪,讓人先過「難過的年,憂愁的年」,簡直就是犧牲旅行業者與消費者的權益。他指出,選前說要加大兩岸交流,蔡總統與未來的賴總統都這樣說,但選後送給旅行社業者的新年禮包竟然是要求旅行社停止招攬赴陸團客,這形同就是假開放名義來騙選票,他不懂政府為何要把政治與經濟綁在一起,禁止業者組團到大陸旅遊,是要懲罰誰?誰受傷最嚴重?恐怕是台灣的旅行業者跟旅客權益?嚴重後果將會是兩敗俱傷。賴正鎰呼籲政府應更加重視兩岸議題,應該多釋出善意,加強互動,趕緊討論兩岸旅遊及航班等議題,朝著更大的開放與交流前進。聯合旅行業與遊覽車等相關業者這幾天都在一起討論因應之道,年後展開更大規模的連署陳情,甚至不排除上街表達抗議。商總賴正鎰呼籲選舉已經結束,請政府優先顧經濟,兌現開放諾言。(圖/鄉林提供/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傳真)
北市農安街驚見大水牛逛花園! 飼主稱牠職場女強人因「這原因」而來
台北市農安街吉林路口一塊空地1日出現一頭大水牛,吸引民眾注目合照,該水牛是鄉林集團從宜蘭請來,為該地區都更案宣傳,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也頭戴斗笠裝扮成農夫,牽水牛亮相,噱頭十足。據了解,該頭牛可說是「牛明星」,曾拍過《茶金》及《牛車來去》等多部電視劇及電影,光是牛本尊出場費就要5萬元,飼主透露,牠在家是「恰查某」,但出門很溫馴,並稱牠是「職場女強人」。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頭戴斗笠裝扮成農夫,牽水牛亮相,噱頭十足。(圖/林榮芳攝)鄉林建設(5531)斥資500萬元,在吉林路都更案「鄉林中山賦」基地,打造了千坪綠地景觀公園,以水景、竹林合圍等景觀創意,以半年時間開放給市民走春散步。賴正鎰今天以農夫裝扮,牽水牛車亮相,展現百年前基地舊時農家情景。賴正鎰表示,60年前這裡是一望無際的農田,靠著基隆河灌溉農田,也在附近抓魚、抓泥鰍,地主原住在四合院中,60年代蓋起樓房,經過50年房子老了,地主年紀也越來越大,鄉林花費20年整合上百位地主,附近也有多處基地正在整合,未來這裡將成為高級住宅區。牛車找來水牛和牛車,也是希望勾起大家早期在這農村生活的感覺。「鄉林中山賦」千坪基地美化成開放式的散步花園,5月後將正式動土興建。(圖/林榮芳攝)「鄉林中山賦」基地1008坪,目前原建物已拆除以水景、竹林合圍、石憩、雪白石鋪面等改建成花園,賴正鎰說,5月份後將拆公園正式動土興建,這段時間開放讓鄰居走春散步,也會陸續舉辦活動,給居民更好的生活體驗。「鄉林中山賦」全案將規劃2棟15層大樓,含123戶住宅與6間店面共129戶,約30至50坪,規劃兩房到三房的主力商品,接待中心在鄉林士林官邸商辦大樓裡,現已有300多組客人預約賞屋。據了解,329檔期正式公開,目前為潛銷期,開價尚未定,不過預計每坪開價會落在160~200萬元間,全案總銷約130億元,鄉林分回可售戶36戶而已,約30億元。這場水牛北市花園半日遊的活動,一手策畫的是賴正鎰的公子賴廣陽,「原本以為水牛很好找,但打了一堆電話,發現現在已經很少人在養牛了,最後花了2個月時間才找到水牛願意出場。」賴廣陽透露,這隻牛今天凌晨4從宜蘭卡車運來,光是水牛3小時出席費就要5萬元,不含飼主及運送等其他支出,而牠下午還要趕其他場拍攝活動。「牛王(台語)是個女生,在家是個恰查某,出外可能因為緊張,非常溫和。」飼主笑稱,牠重600公斤,一天要吃50公斤的草,「所以要出來接活動!」牛王曾拍過《茶金》及《牛車來去》等多部電視劇及電影,是「職場女強人」。
漲聲再起2/打房失算?碳費成本漲幅>囤房稅 建商撥算盤惜售反較有利
國內房市經歷政策一波波重打,去年底立院再通過囤房稅2.0,預期最快今年7月1日上路,未來建商餘屋賣越久、稅就越重,目的是逼著建商降價求售。不過2025年即將迎來碳費徵收,恐讓政府「失算」,因為已有建商表示,碳費開徵墊高營建成本,估將拉高房價15%,「完勝」囤房稅4.8%,「惜售成屋,付囤房稅等房價漲幅,還比較划算!」行政院環境部將於2024年起針對碳排大戶計算碳排放,2025年依盤查結果開徵碳費,營建業如臨大敵。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萬群地產董事長謝坤成說,「碳費問題讓建設公司壓力很大,至少漲15~20%,房價鐵定上去!」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也說,「2024年碳費成本多15%,物價持續上漲,房價不可能有回檔現象。」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富旺建設董事長林正雄拿出南部鋼鐵廠的「漲價通知」,上面寫著「自113年起未交(貨)完之數量買方需支付賣方碳費150元/噸(碳費未定,屆時多退少補)。」他預估,「5年內房價將有2成漲幅。」甲級營造廠通湛營造、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解釋,鋼筋、水泥、磁磚、鋁門窗…大多數建材都是高耗能產業,需要大量的電來高溫燒解,因此會出現高額碳費,很多人預估將漲超過20~30%,但也有些建材不受到影響,相抵銷下,他預估營建成本漲幅至少也有15%。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同時也有甲級營造廠通湛營造,他表示,幾家大型混凝土和鋼鐵廠已正式通知,預告今年或下半年開始調漲。圖為陳志聲(中)每年都會與地產好友聯手舉辦「送愛心到人間」公益活動,今年已是第25年。(圖/報系資料庫)業者預估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漲幅,環境部也發文表示,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經環境部評估,徵收碳費對於房價的影響僅約1%。不過陳志聲卻直指環境部的算法是以北市房價為基礎。他解釋,每坪營造成本25萬元,成本若是漲15%、3.75萬元,對房價每坪200萬元的地區而言,就是不到2%的影響;但若是平均房價40萬元的地區,營造成本漲15%,影響房價漲幅是近10%,「房價越低的地區,影響程度就越高。」不過他也不排除,碳稅也是給一些高耗能產業一個漲價的理由,即使真的沒課徵很高的成本,但終端漲幅必定遠大於實際成本,畢竟碳稅課徵方式未明,大家都是預期,只會先喊多、不會少估。為了瞭解碳排放影響,CTWANT記者實地走訪冠軍磁磚位於苗栗造橋的工廠,剛好碰上環境部人員進行碳盤查。被列為國內第一波徵碳費的業者,冠軍磁磚副董林祐宇不敢大意,2023年己完成組織型碳盤查,目前工廠年碳排約9萬噸,依目前產官學估算一噸約收320~450元,推估一年將增加3000~4000萬元碳費成本。營建業上游原料包括蓋房子的鋼筋、水泥,和鋁窗、地磚、玻璃等建材,都需要高溫提煉製造,全都是第一波碳費徵收名單,已有不少廠商通知2024年調漲,冠軍磁磚副董林祐宇則說會等到2025年實際課徵碳費再反映售價。(圖/劉耿豪攝)林祐宇表示,冠軍磁磚2006年起已落實生產熱能、廢水及磁磚廢胚高比例回收,2015年啟動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在零碳時代前冠軍磁磚不管在生產節能、設備節能都已做好準備,配合政府規定收費。「對於大環境政策我們沒辦法掌控,內部會更進一步優化自身效益,提升自動化或減少生產耗損,來降低成本、減少衝擊。」「碳稅所增加的營建成本,可以讓你繳囤房稅繳幾十年!」前陣子剛通過的囤房稅,和碳稅問題相比較,陳志聲認為囤房稅「微不足道」。他解釋,囤房稅即房屋稅是以法定造價為稅基,不是終端每坪售價為稅基,持有1年以內最低稅率2%,持有5年以上則適用最高的4.8%,「若預期2年後新屋價格因受碳費而推升5~10%,現在手上的成屋未來可以賣更貴,怎麼還會釋出賤賣,他(建商)根本不care囤房稅啊!」對此,謝坤成有不同想法,「建商是資金密集的行業,拚的是迴轉率,一定要把資產換成現金才能活用持續購地,大多數建商不會囤房啦!」不過他想起疫情剛爆發之際,大家都很恐慌,業主催著現場代銷趕快銷售,每坪賣了18萬元就高興得要死,沒想到成本漲幅一下子拉太快,3年後完工結帳,卻賠了8000萬元。「有了上次經驗,避免再出現賠售,現在建商恐預先將碳費成本反映在房價上。」對於2024年的房價走勢,記者訪談一輪建商、代銷、房仲業者,幾乎是一致答案,「房價沒有下跌理由!」就連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也說,2024年還有公設比修法和實坪制的討論,「這兩項表面上像居住正義,但實則明眼人都知道會是推升房價的助力。」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坤成認為,地價、原物料上漲已是既定事實,未來還要課碳費,大選前都不提,讓民眾有對房價下修的期待。(圖/林榮芳攝)李忠哲表示,2024年不管是通膨和各方面成本都上漲情況下,想要降價很難,在政經情勢壓力及房價高漲中,房市想大好、熱銷也難,所以買賣雙方都不需要太多期待,即便房市漸入佳境,也只會比今年好一點。謝坤成最後語重心長奉勸,「政府和總統候選人都沒有講實話,讓民眾有對房價下修的期待,但事實上原物料、土地價格上漲,都已經是既定事實,房價不可能會回頭了。」「不要再去引導老百姓房價要打下來,因為一等就買不到房子,XXX那票人害多少人買不到房子。」